第十卷:《种子的力量》不同的教学设计

第十卷:《种子的力量》不同的教学设计

一、第十册:《种子的力》不同教法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蒋宏宇[1](2014)在《我国近现代中小学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科书集中体现了国家的主流文化和意识形态,是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工具,教科书文本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系统回顾我国近现代以来中小学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的轨迹,审视了小同时期体育教科书的发展特点,总结了体育敦科书变迁演避中的相关规律与经验。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我国近代体育敦科书,是在西学东渐与变法图强的冲击下,伴随着近代体育课程的萌芽与兴起而出现在历史舞台的。近代体育教科书既是体育课程的产物,也是西方体育文化传入我国的表现和载体。(2)我国近代体育教科书从清末到民国时期,内容上经历了从“体操”到“体育”的飞跃。1922新学制颁布前,体育教科书内容上以普通体操和兵式体操为主:新学制后,田径、球炎、体操、游戏和武术等成为了体育教科书的主要内容。(3)新中国体育教科书的发展呈现出丫鲜明的阶段性特征:1949年至1985年为第一代体育课程时期的全国统编体育教科书时代:1986年至1999年体育教科书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由“一纲一本”的“国定制”时代转变为“一纲多本”的“审定制”时代:1990年后,体育教科书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进入了第三代体育课程时期的深化改革阶段。(4)我国近现代体育教科书的发展演变,足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体育等多种冈豢交互影响和制约的结果,足国家意志的体现。同时,体育教科书的发展又有其自身的相对独立性.会受到教科书自身发展过程中所总结和积累的经验和规律等“内在逻辑性”的影响。(5)我国近现代体育教科书在名称上经历了从“体操”到“体育”,再到“体育与健康”的演变;在发展模式上经历了从“拿来主义”到“本土化探索”,再到“国际化发展”的三阶段模式:在内容选择上经历了努力追求统一性,到高度统一后逐步加大灵活性和多样性的过程;在审查制度上经历了由“审定制”到“国定制”.再同归“审定制”的过程:在学习对象上经历了“以日为师”到“以欧美为师”,再到“以俄为师”,最后进入到以口本、美国等多个囡家先进经验为学习对象的过程。(6)近现代中小学体育教科书总体水平随着时代发展取得了不断进步,表现出了由关注体育教材的社会价值到关心个人发展、由“教材”到“学材”、由“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目标”的转变。

郭耀华[2](2010)在《宁玛派大圆满法见地与修行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宁玛派的大圆满法(DZOGCHEN)是藏地最早传自印度的至高无上的修炼法。当赤松德赞在吐蕃主政时期,此修行方法由莲花生大士,无垢友大师,与毗卢遮那三人从印度引进,后来成为宁玛派九乘判教最上一乘,又称为阿底瑜伽,或菩提心法脉。初期传人很少,近一百多年来,才开始普传弘扬。当神秘面纱揭露,大圆满法证悟之果——虹光化身极具吸引力,其价值难以衡量,目前大圆满法已风行欧美。要了解大圆满法的正行修行(包括彻却与脱噶法),有必要整体了解宁玛派历史、大圆满法传承历史,及其见地、修行、果位,才可能更深入探讨。因此,本文以大圆满法的思想及修行为核心,使用比教宗教学、历史文献学及田野调查等方法研究,共分成八章讨论。主要研究解决长期困扰学术界的大圆满法起源问题以及大圆满法的见地与修行果与北传佛经比较等等。虽然北传佛经没有大圆满法这个名词与修炼细节,但直接传承自文殊菩萨与东方阿閦佛国的大圆满法修炼,却是道道地地的大乘心法的分支。首先在第一章中综合介绍了大圆满法历史、见地、修行、果位等。其中,特别强调的是,大圆满法重视自然智慧、本净澄明的观照,其见地不是他空见,菩萨道贯穿整个实修过程,这些均可证明大圆满法直接传承了大乘佛教的心法。龙钦饶降巴尊者(公元1308-1364年)是十四世纪宁玛派的一位集大成者,是大圆满法承先启后的祖师。他的相关著作阐释了大圆满法的修行见解。通过比较尊者的著作和大乘诸多佛典的相关内容,也可证明大圆满法是大乘佛法的重要传承法脉。因此,第二章提出三十八个名词,来表明大圆满法的见地和修炼特质,以此与大乘经典互相印证,表明大圆满法见地已融入众多显密经论之中,相关概念如:自然智慧、觉性赤裸、童子瓶身、无分别智、本净、平等、法界、本超因果(无异熟)、轮回涅槃不二、菩提心、消融、自性清净、无住、无念无作意、无勤自然住等。其中,还解说了大圆满法特有的四光脉、双眼智慧脉、六灯或四灯、中脉验相以及四相(法性现前、觉性增长、觉性如量、穷尽法性)等概念,供有兴趣深入的修行者参考。这是在大圆满法研究方面,汉地学者首次运用大量文献与北传佛经来互证见地。关于大圆满法的起源问题,有些学者认为大圆满法与禅宗关系匪浅,甚至认为大圆满法彻却修行来自禅宗,笔者认为此见解恐怕有错。敦珠法王的法脉传承到谈锡永上师这一代,认为文殊菩萨与维摩诘居士弘传的不二法门是大圆满法最早心传,笔者认为这见地还不明朗,只讲对了一半。就笔者而言,印度传来的大圆满法的源头,是化身为金刚手菩萨的文殊菩萨及来自东方妙喜佛国的阿閦如来、金刚萨埵、维摩诘居士等。龙钦饶降巴尊者在《历史宝鬘论》一文中,提到普贤王如来化身金刚持佛传授大圆满法密意给金刚萨埵与金刚手,金刚手菩萨传大圆满法密续给人间初祖嘉饶多杰。所以,第三章讨论了与文殊菩萨(化身为金刚手菩萨)相关的佛典,它们体现了大圆满法的根本见地,如《圣妙吉祥真实名经》、《文殊师利所说不可思议佛境界经》、《阿阁世王经》、《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蜜经》及《维摩诘所说经》等等。其中,大圆满法祖师最重视的《圣妙吉祥真实名经》提到“持金刚金刚手,此妙吉祥智勇识不共真实名”,意即文殊菩萨化身金刚手菩萨。第四章讨论了与阿閦如来(不动如来)妙喜佛国相关的佛典,如《阿閦佛国经》、《大宝积经·不动如来会》、《大般若波罗蜜经见不动佛品第二十四》、《维摩诘所说经’见阿閦佛品第十二》等,最后还探讨了金刚萨埵的东方妙喜佛国净土,并突出了金刚萨埵主发菩提心之妙德。这是汉地、藏地学术界针对大圆满法起源问题,首次提出的一个比较深入、全面的结论,极具学术价值和意义,由此可促使后来者更深入探索大圆满法的特色。在起源问题上,由于有学者提到赤松德赞时期顿渐之争的摩诃衍那,及大圆满祖师汉人吉祥狮子可能来自禅宗,对大圆满法有所影响,但笔者并不赞同。因此,第五章特别提出禅宗传承的三部经典:《楞伽经》、《金刚经》及《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与大圆满法见地作比较讨论。首先以大圆满法心部典籍《一切法大圆满菩提心普作王》,与《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作修行对照,之后对《金刚经》及《楞伽经》与大圆满法的修持见解进行比较,最后总结出禅宗与大圆满法修行思想的两个根本差异,笔者相信,这个结论对厘清学术界对两者的认识,会有极大的帮助。另外,还有一些北传佛经的内容可以验证大圆满法是大乘心法,例如:《阿毗达磨大乘经》中的平等法界;《楞严经》中的虚空藏菩萨修行、文殊菩萨谈平等;中观派龙树著作的《中论》观业品及观涅槃品,提到了本超因果及轮涅无二;《禅法要解》及三解脱门,提到了消融、虚空定、大悲等;《胜鬘经》、《大方广如来藏经》中的如来藏思想;《大般涅槃经》提到的金刚宝瓶身;《法华经》提出的自然智慧等等。因此,第六章主要对上述经典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探讨,从中明显可见,大圆满法见地与汉地所传佛法的见解完全可以相融贯通。此外,对于大圆满法虹光化身、三身任运等修行成果,第七章进行了介绍。笔者公布了几次田野调查的成果,实际求证,还尝试进行科学分析,最后以此与北传佛经中的究竟涅槃境界比较,并阐明大圆满法涅槃解脱的独特处。由于大圆满法有五个分支,早期有两支,一支在宁玛派,一支在苯教。近代有三支,一支在噶举派,一支在萨迦派(大圆胜慧),还有一支在格鲁派(五世、十四世达赖喇嘛),甚至在青海省甘德县也有觉囊派的隆什加寺传授大圆满法。因此,第八章主要比较早期两个分支苯教大圆满法与宁玛派大圆满法的同异。笔者运用田野调查的成果,采取三例:青海省同仁县文嘉寺、四川省阿坝县朗依寺、四川省德格县的夏扎日出,来解说苯教大圆满法的闭关修行,同时一并分析苯教大藏经,及苯教大圆满法与宁玛派大圆满法二者见地的异同。其中,苯教三年闭关课程(注:以文嘉寺为例)的详细内容,是笔者调研首度披露于汉地学术界。综上所述,本文运用众多文献和田野调查的成果,进行比较、印证,深入探索,阐明并总结了宁玛派大圆满法的见地、修行、果位,及起源问题。笔者认为所有与文殊菩萨及东方妙喜佛国相关经典,皆可当作认识和修行大圆满法的入门基础,这也代表了文殊及东方妙喜佛国法脉传承。而且在普传时,对气脉明点、中脉脉轮的打通要求不必太严格,即可修彻却与脱噶法,看虚空、看无云晴空禅修,人人可学。这为以后汉、藏、印度佛学界进一步深入研究宁玛派大圆满法,提供了全面而坚实的基础,意义深远。

陈韵之[3](2020)在《清末民初国文教科书中的科普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当下的语文课程改革中,语文教科书中的科普文颇受关注。但对于科普文应当传播什么科学知识,怎样呈现科学知识等关键问题,从历史角度加以研究尚不多见。考察清末民初国文教科书中科普文的内容选择、表达形式及其演变,不仅具有一定的历史研究弥补价值,而且可以为完善今天语文教科书中的科普文选文、编写及教学提供历史经验参考。本研究以商务印书馆1902年以及1912年出版的两代初等小学国文教科书,即1904年《最新初小国文教科书》、1912年《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为研究对象。选取原因是这两代教科书与壬寅-癸卯学制与壬子-癸丑学制,即清末民初的两次学制改革相呼应。总体上,清末民初国文教科书中的科普文经历了从“救亡图存”的科学话语,到培养“新国民”的科学话语的转变。具体说来,从科普文传播的科学知识的选择角度看,《最新初小国文教科书》中的科普文重在传播功利主义的“实用”科学知识,是在“中体西用”的传统框架下,弥补“救亡图存”必需的实用科学知识;《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则明显是从培养“新国民”出发,重在传播有关于“人”的科学知识以及国家地理知识,指向国民身份认同。从科普文表达形式的角度看,《最新初小国文教科书》倾向于通过叙述故事、人物对话、作者评论等方式,且带有长辈言传身教的传统人伦教化色彩;而《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的科普文中,“长辈”叙述与“作者”评论减少,更倾向于通过客观的、书面的、严谨的说明性文字来阐述“科学”。清末民初国文教科书中的科普文之所以会在科学知识传播及表达方式上出现上述变化,有多重原因,其中除教育宗旨演变、学制改革带来“国文”课程目标转变外,还有教科书编写者的知识结构与教育关怀、科普教育本土化策略、教育时空的转变等,都曾对国文教科书中的科普文内容选择及表达方式产生影响。重温科普文的教育初心、内容选择及表达方式,可以为完善今天语文科普文的编选与教学提供三点历史经验参考:首先是立足大的时代需要,把握语文科普文的育人功能与价值;其次,科普文编写者应关注真实的儿童生活,选取新颖、符合时代发展特征的科普文本;最后教师可进行跨界、融合的教学活动,整合语文学科内外的教学资源,利用现代教学工具,创建新型科普文教育空间,发挥科普文的育人价值。

林娟[4](2020)在《民国以来中国不同时期小学语文教材多模态语篇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互联网数字技术的发展,多模态语篇研究作为一门跨学科研究领域逐渐为学界所关注。然而当前多模态语篇研究多从微观出发,语篇分析与社会语境相割裂。此外,汉语教材多模态研究数量有限,学界对汉语教材语篇的多模态意义潜势仍知之甚少。因此,本文以1934年民国开明国语课本为起点,以25年为时间节点,选取四套小学语文教材为研究语料,探讨了不同时期小学语文教材语篇的符号资源选择及其所构建的多模态语篇意义,旨在从历时的角度揭示小学语文教材语篇符号资源的意义潜势与其所体现的社会文化历史意识。本研究秉持系统功能观,认为教材语篇作为意义潜势系统,其意义是由语言与图像两种模态的符号资源选择所共同构建。因而以系统功能为视阈,基于“先分后合”的多模态语篇分析传统(Lemke,2005;胡壮麟,2007),相应先分析教材语篇的语言模态、图像模态和图文关系,然后探讨由三者所构建的教材多模态语篇意义及其所蕴含的社会文化历史意识。语言模态探讨词汇特征和语类类型分布。词汇尤其是实词能体现语篇的语义特征和概念系统(廖迅乔,2014),而语类作为一个中介点能将语篇意义与社会历史文化意识联系起来(马丁,2012)。由于本研究关注由语言模态与图像模态共同构建的教材多模态语篇意义及其历时变化,而句法在过去一百年里发展变化并不显著,因而句法并未被纳入分析层面。研究首先通过自建的67万字语料库考察了四个历史时期的高频实词与高频共现搭配,分析了体现各个年代时代特色的词汇特征;然后运用马丁(2012)的语类框架(包括记叙等十七种语类)对教材语篇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934年教材的词汇特征与语类特征呈现了一个具有丰富社会实践与人文思想的语篇世界;1961年教材词汇特征与语类特征的鲜明特色是以革命叙事为中心。语篇事件的参与者通常处于二元对立关系,并通过多元化的场景来体现革命的广泛性;1984年教材以描写和叙事为中心,记录和描绘的实体和命题包括革命战争,过去和当下的社会生活事件,个人生活经验等,但缺乏学校语境下的事件;2018年教材语篇的词汇与语类最显著特征是以故事语类为绝对主体,构建了一个体现美好品质、亲情友情的积极叙事世界。图像模态探讨了图式特征和语篇功能体现。图式能体现图像语篇的核心概念特征,图像模态的元功能分析能揭示图像语篇意义。研究发现,首先,教材图像模态的动植物图式、建筑物图式、交通工具图式、景色图式的丰富程度体现了四套教材试图描绘现实社会世界,推崇自然主义还是构建脱离现实的抽象存在。而教材图像的男女人物图式的比例与各自承担的社会角色则隐含着权力和地位关系。其次,从图像的再现意义来看,四套教材图像所再现的客观事物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从图像的互动意义来看,四套教材图像都倾向于通过正面视角、远景镜头将读者卷入图像世界。2018年教材图像的互动意义还通过色彩应用以及实景图的选用进一步得到增强。从构图意义来看,四套教材信息值的共同点是将重要信息安置于图像中心位置,这一特点在近一百年来都没有发生变化,甚至在2018年教材中还被强化了。这一发现证实了视觉语法关于信息值显著性的理论框架(Kress&Leeuwen,1996/2006)在不同历史文化语境下的适用性。图文关系揭示语言模态与图像模态如何协作共建语篇意义。同一语篇中的语言模态和图像模态由于具有同文化语境、同情境语境、同交际目的三个特点,因而存在一定的联系,协作构建意义(张德禄,2012)。通过对比分析,本文发现了小学语文教材语篇的三种核心图文关系模式,即图像依附于文本且图像说明文本意义;图像依附于文本且图像增强文本意义;图像与文本相互独立且图像说明文本意义。此外,本文还对四套教材图文关系的差异进行了详细探讨。1934年教材具备9种不同的图文地位关系与逻辑语义关系,是四套教材中图文关系数量最丰富、分布最均衡、图像与文本处于平等关系比例最高的教材;1961年教材仅包括5种图文关系,是四套教材中图文关系种类最贫乏的;与60年代教材相比,1984年教材配图数量和图文关系种类,图像与文本处于平等关系的比例均有所增加,图文说明关系的比例则有所下降,体现了 1984年教材语篇中图像功能更为多元。2018年教材的配图数量是其他年代教材配图数量的两倍以上,图像附属于文本的比例是四套教材中最高的,但缺乏图像与文本相互补充的图文关系语篇。此外,2018教材还在图文延展关系上增加了文本的时代背景信息,人际意义层面增强了父母与老师的权力。最后,本文探讨了不同时期教材语篇在语言模态、图像模态、图文关系层面的共性特征,分析了各个时期教材多模态语篇意义及其体现的社会文化历史意识有何区别。1934年民国教材在语言模态、图像模态、图文关系的符号资源选择最为丰富,构建了一个以儿童为本的、具有丰富社会生活实践、浓厚人文情怀的多模态语篇世界。同时教材作为文化资源再生产的重要中介,还试图对男女、师生、父子等关系进行更为公平的社会资源配置。1961年教材的多模态语篇表达则构建了一个以文字模态为中心、以革命为主线的男性主义的抽象的宏大叙事语篇。1984年教材多模态语篇仍然以文本为主要模态,但开始从宏大的革命叙事转向自然主义的客观世界。2018年教材延续并发展了 1984年教材的自然主义风格,在语言模态和图像模态的资源选择与配置上都体现了一定的时代性与国际性,构建了一个以天真孩童为对象、以个体经验为主体、体现美好品质的积极叙事世界。但2018年教材多模态语篇尤其是图像模态部分设计隐含了长辈与孩子、男性与女性的不平等权力关系,图像模态的人际功能也存在既增强又削弱的矛盾。综上,本研究揭示了教材在语言模态、图像模态与图文关系的符号资源选择及其所构建的多模态语篇意义,通过历时视角来了解小学语文教材语篇的多模态意义潜势系统及其所体现的社会文化历史意识,以期学界在教材编写时注重多模态符号资源的丰富性及其与社会语境的联系。

湯淑妃(釋慧文)[5](2017)在《《楞嚴經》“六根”義理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為出家僧人,本人長期研習《楞嚴經》。《楞嚴經》是《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的簡稱。該經共十卷,是一部在中國佛教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及重要影響的佛教經典。該經不僅是一部修行的重要寶典,而且其中蘊含的豐富思想深刻啟發了中國文學的創作。學僧以《楞嚴經》所論“六根互通”思想為切入點,探討六根互通的思想基礎及其在文學作品中的運用。本文首先探討《楞嚴經》六根”生死暨涅槃”的具體内涵,以眼根、色塵、眼識為例,論證了《楞嚴經》六根“生死暨涅槃”思想的合理性。其次分析《楞嚴經》論“六根互用”的過程。“六根互用”是指“一根”就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任何其中一根都具有“見、聞、嗅、嚐、覺、知”的功能。學僧分析其他佛典對“六根互用”的不同理解,“六根互用”的修行方法,以及其深層的思想基礎,即眾生本具的佛性。最後是分析“六根互用”思想對中國文學的影響。淺析襌門偈頌中六根的觀念。宋代士大夫受《楞嚴經》影響,將“通感”的修辭手法,與“六根互用”觀念相結合,豐富詩歌表現方式。他們還將“六根互用”的修行境界表現在詩歌上。他們受到禪宗以自心為解脫根源觀照方式的啟發,詩中呈現出剎那悟境,使中國詩歌開拓出心境融合的特質,展現心與物泯的空靈妙境,進而影響詩人提升精神修養的方式來涵養詩境。歷代的僧眾也受詩學的影響,先將偈頌詩化,再以偈頌傳示悟境,進而使襌門偈頌由表達工具提升為修行方法。

张来仪[6](2005)在《帕米尔宗教文化初探》文中研究表明雄踞于亚欧大陆中腹地带的帕米尔高原(具体位置在塔吉克斯坦东部、阿富汗东北部和我国新疆西南部),地势高峻,素称“世界屋脊”;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历来就是东西方交通的要冲,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方面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就是通过帕米尔向西、向南延伸,直达西亚、东欧与南亚。 中国人最早发现帕米尔;中国学者最早记载帕米尔:中国政府最早管辖帕米尔;中国政府管辖帕米尔的时间最长。因此,帕米尔历史是中国历史的一个组成部分。帕米尔文化史理所当然是中国文化史的一个组成部分。帕米尔的宗教文化不愧为中国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帕米尔地区还是世界多种文化的荟萃之地,是中国、印度、波斯、西亚、东欧、中亚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帕米尔地区不仅战略地位重要,而且多种民族、多彩文明、多样宗教在这里交汇。这里的人民生活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之中,历尽磨难而又自强不息。许多历史名人在这里留下了足迹,并写下了令人神往的美丽传奇游记。这里是一个对人类文明发展和东西方文化交流作出过巨大贡献的地区。 帕米尔是古代东西、南北文明交往的十字路口,居于各强大邻国和民族争夺的前沿地区。在古代世界史上是游牧文明、波斯文明、希腊文明、印度文明、中华文明以及原始宗教、祆教、希腊宗教、佛教、印度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的辐射传播的交汇地区。不同文明的交往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 帕米尔文化历来就有兼收并蓄、富于包容性的特点。只有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才能实现各种文明共同进步。文化、信仰和价值观的多样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特征,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没有各种文明的相互交流,就没有人类文明的进步。应该尊重各族人民在历史进程中创造的多彩文明和生活方式,促进不同文明的相互借鉴和取长补短,以促进世界多样性和人类社会全面进步。 生活在中亚的塔吉克人是当地的土著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塔吉克史实际上是一部中亚的历史。”塔吉克人属于东伊朗语族,有平原塔吉克人和山地塔吉克人之分;本文论述的帕米尔塔吉克人属于后者。 历经漫长历史岁月整合的帕米尔宗教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和魅力。现今的绝大多数居民在信仰伊斯兰教什叶派的支派——伊斯玛仪派的同时,远古时代的原始宗教信仰、礼仪礼俗仍然存在,持续发展。帕米尔人的思想观念上明显地打有宗教混合主义的烙印,既有鲜明的伊斯玛仪派特性,又保留着自己远古时代的习俗。在帕米尔出现了伊斯兰文化、前伊斯兰文化和非伊斯兰文化(古代伊朗的祆教文化)合流的壮观场面。当代帕米尔博大精深的宗教文化体系既非纯而又纯的伊斯兰教伊斯玛仪派文化,也非原汁原味的帕米尔传统文化。在帕米尔,各种不同质的文化和睦共处、水乳交融,并各自在人们精神生活的不同领域发挥着主导作用。帕米尔的宗教文化合流现象为探索各种异质文化交流、冲突及最后与土著文化的融合规律提供了丰富的实例,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对帕米尔宗教文化个案的研究还将进一步彰示“只有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才能实现各种文明共同进步”的文化发展观,淡化今世人对所谓“文明冲突论”所引发的忧虑。

胡小京[7](2019)在《媒介视域中的女性角色建构 ——以《女铎》(1912-1949)为中心》文中指出清末民初,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出版机构——广学会,该会于1912年4月,为启迪女性新知,专门针对社会中上层受过教育的家庭女性及女学生群体创办了《女铎》杂志。在基于基督教指导原则之下,该刊重点围绕女性的家政事务管理、儿童教养、婚恋、教育、职业、自身权益及社会服务等相关问题,给予女性全方位的引导和帮助。《女铎》发行近四十年,是与时代互相适应和选择的产物,其选载文章时而保守、时而偏激、时而激进、时而反复,对女性角色定位在情感上错综复杂,恰恰真实地呈现了这一时期女性角色建构的艰难性和复杂性。在刊行基调上,《女铎》对女性角色的定位选择了一条温和而保守的“新”路线,试图在培养家庭新式“贤妻良母”与社会新女性之间达到一种有序过渡和平衡,这种平衡是近代中国转型中传统与现代融合的一种体现。虽然在近四十年的发刊中,《女铎》始终将重心落足于家庭,但其在女性家庭角色、社会角色的引导、规训及处理这二者平衡之间的努力和尝试,推动了家政科学化及社会现代化进程。因此,本文拟通过对《女铎》文本的解读,以“女性角色”为连接点,探究民国时期社会历史变迁与报刊媒介之间建立的密切关系,充分阐释女性家庭角色与社会角色的功能性内涵和时代性特征,并对二种角色的平衡进行理论分析。在研究女性角色建构的历程中,不仅可以透视出民国时期社会对于女性角色的期待与定位,也从中显露出以知识女性群体为代表的,来自女性自身的自省和自言,凸显了女性角色从被动受男性社会精英倡导到女性自身主动诉求的历史性转变。

徐海娇[8](2017)在《危机与重构:劳动教育价值研究》文中认为当今中国教育发展面临着由社会转型而生的一系列挑战,各种新问题、新现象层出不穷。劳动教育并不是一个新问题,但却是一个容易受到忽视的问题。2015年8月3日,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少工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意见》的出台一方面折射出党和政府对于劳动教育的高度重视和严肃对待,另一方面也映射出劳动在教育场域中被弱化、软化及淡化的窘境。沉寂许久的劳动教育再度被人提起,重提劳动教育,有它新的历史文化背景语境,有它被充实了的新的内涵,有它新的现实针对性,当然也有它新的混乱和不足。价值是劳动教育的“生命之维”,探讨劳动教育价值是劳动教育摆脱自身发展困境的出路之一,是提升理论研究自觉意识的一种努力,是对新时期新语境的一种主动回应。本文由导言、正文(五章)和结语三大部分组成。导论主要从研究起源、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以及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等方面做了简要陈述。第一章,理论视域:劳动及其教育向度。一方面,如何理解“劳动”概念,是探讨劳动教育的首要问题,本章首先从词源学、概念辨析对“劳动”进行形而上的省思与叩问,试图从本体论视角划定劳动教育的理论视域。另一方面,从劳动教育的概念阐释、体系及其特点揭示劳动教育的理论范畴,有助于从根本上澄清对劳动教育的各种误解,提升劳动教育的研究深度,延展劳动教育的研究空间,扩展劳动教育的研究视野。第二章,历史剪影:我国劳动教育价值取向的变迁轨迹。劳动教育本身并非一成不变的,这个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和形式,是社会经济形态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的缩影,是时代精神的集中展现。为实现各阶段劳动教育的目的,国家出台了相应的劳动教育政策,而不同时期劳动教育的实施又折射出这一时期劳动教育价值重心。为直观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教育价值取向的变迁轨迹,本研究采用传统的对历史进程进行时序划分方法。劳动教育在雏形建立时期凸显“体能”、全面探索时期侧重“生产”、十年文革时期变成“工具”、恢复重建时期突出“技术”、改革深化时期立足“素养”。不同时期劳动教育价值重心各有侧重,勾勒劳动教育价值重心的变迁轨迹,从最根本的层面上来重新审视我国劳动教育价值取向的轨迹以及此种价值取向在劳动教育实践层面的具体运行机制,试图探寻我国未来劳动教育价值取向的现实基点和努力方向,从而推动我国劳动教育的现代转型。第三章,问题审视:劳动教育价值危机。审视当前的劳动教育,可以看到对于“劳动”概念存在种种误读,劳动教育被误读为技艺评比、误解为休闲娱乐、误用为惩罚手段,弱化为技能培训。劳动教育的种种价值畸变折射出劳动教育目的的“外在化”、内容的“知识化”、方法的“规训化”、途径的“去身体化”、环境的“去自然化”等价值症结。价值危机背后的根源在于文化困惑、制度缺位、评价失位、条件空位。第四章,理论探索:劳动教育价值重构。从可能空间、期望空间、到现实空间这一立体的认知图式出,个体作为自然存在、社会存在、未完成存在具有学会生存、学会交往、学会超越的内在需求,内在的需求划定出了人对劳动教育价值的期望空间;劳动教育作为个体积累经验、涵养公共理性的方式以及个体自我确证的媒介这一本体属性决定了劳动教育价值的可能空间;劳动教育与政治环境的制衡、与生产力的耦合以及与文化的共生等外在条件,成为制约劳动教育价值实现的现实空间。从期望空间、可能空间到现实空间探索劳动教育价值,有助于我们突破主客体关系中认知价值的思维局限,看到价值是具有通过提升人的认识和改善外在条件而不断被“开发的可能性”。第五章,面向未来:劳动教育价值何以实现。劳动教育价值生成问题是劳动教育价值的着眼点和最终归宿,是劳动教育如何贯彻到现实的教育实践的问题,这是理论者与实践者不可规避的重要问题。劳动教育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荡起幸福人生的重要教化方式,在实践取向上应当回归自然,贴近生活,走向身体解放,注重学生的体验,从而弥合教育世界和劳动世界的裂隙。在劳动创造中引导学生通过劳动过有尊严的幸福生活,拥有生活、开拓生活、创造生活、美化生活。结语,劳动教育价值回归:真善美的统一。新时期,我们澄明教育场域中劳动“真”、“善”、“美”的价值意蕴,重提劳动教育,并不代表试图以劳动替代一切教化的路径,合理的劳动教育不是抹杀其他各类教育的积极性,而是与其他教化形式有机地统一起来,真正实现劳动教育“真”、“善”、“美”的内蕴价值以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刘霞[9](2016)在《中国公民教育的反思与重构 ——基于百年母语教科书的文本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公民和公民教育已成为时代的主题。然而,公民及公民教育是一个外来词,它源于西方的文化传统和政治体制,是西方民主政治的产物,代表着西方政治文化的核心理念。20世纪初,中国启蒙思想家引入和借鉴西方公民教育,开启了中国公民教育的进程。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公民教育进行得如何,需要我们做历史的考察和分析。公民教育作为一种政治文化,代表着国家的意志,体现在国家颁布的法律、政策和文本之中。母语教科书作为公民教育的重要载体,不仅承载了国家对公民教育的具体要求,而且也是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文本呈现。所以,本研究选取母语教科书作为研究中国公民教育的分析文本,旨在分析自公民教育引进中国的百年来,母语教科书传递了什么样的公民文化,塑造了什么样的公民形象,以及怎样传递这些文化,怎样塑造这些形象,这些公民文化和公民形象对中国公民教育产生何种影响。借助于百年母语教科书的分析,反思中国公民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从而建构中国公民教育的理想体系。本文依据母语教科书中公民教育发展的内在逻辑,将百年母语教科书中的公民教育分为四个阶段考察:第一阶段:1904—1936,这一阶段是西方公民教育在中国的本土化时期,也是公民教育的萌芽期和快速发展期,其目的是以公民教育改造国民性。在20世纪初期,公民教育的引进、传播与母语教科书的编写、使用步调一致、诉求一致。公民教育的思想在辛亥革命前的母语教科书中就有萌芽,辛亥革命胜利后,民主、共和、平等、权利等西方公民教育的核心思想理所应当地编写进“共和国教科书”中。此时的公民教育重视公民性的宣扬,结合了时代的诉求,强调了中国文化的参与。新文化运动使得中国由学习日本转为学习美国,并仿效美国的课程设计,学校开设“公民科”,编写公民读本,美欧的公民教育思想通过母语教科书得以广泛传播。之后,蒋介石统治的南京国民政府试图以党化教育、三民主义教育等取代公民教育,虽然遭到抵制,但此时的公民教育已受到蒋介石政府“巩固政权、寻求认同”等政治意图的干扰。加之,九一八事变后,中国面临外辱,公民教育作为政治动员的工具也在某种程度上符合当时的国情。故而,中国公民教育开始偏离正途,出现了政治化的前兆。第二阶段:1937—1949,这一阶段因为战争的需要,公民教育蜕变为政治动员的工具,公民教育陷入了低谷。在抗日战争期间,无论是国统区还是根据地,都重视公民教育与抗战教育融合,为抗战服务。此阶段,公民教育成为抗战的动员工具。在国家和民族存亡的生死关头,公民教育要求个体将自由和权利全部贡献给国家,母语教科书成为号召特殊时期公民爱国报国的宣传册。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都非常重视公民教育,强调民主、平等的思想,但国民党为巩固现有政权,强调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强调公民的国家认同;共产党为了建立新中国,反对并在教科书中解构封建落后的传统文化,反对现有政权,为建立新政权服务。第三阶段:1949—1976,这一阶段为了巩固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政权、适应新时期的要求,公民教育被“人民”教育、“接班人”教育所取代,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人民”教育是高度政治化的,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强调阶级立场的重要性,强调教育的政治使命。因而,此阶段的母语教科书中强调政权认同,强调无私奉献,强调道德的阶级性。在“文革”期间,“人民”教育被异化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教育,宣传虚假民主,践踏传统文化、反人性,也错误地判断了时代诉求,使公民教育走向了异化,成为政治宣传和阶级斗争的工具。第四阶段:1977-新世纪,这个阶段是我国公民教育的恢复和重建期。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民主社会的建设和法治的完善,公民教育的外部条件日益成熟,从而催生了新时期公民教育的觉醒。此阶段母语教科书中的公民教育内容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强调公民爱国以及公民合作,公民榜样也变得丰富多样。尤其是新世纪,母语教科书中的公民教育内容涉及到了好的公共生活所需要的公民品质,关注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公民文化的一致性,并以知识作为公民美好生活的内在价值等。随着全球化的推进,民族文化的自信心不断增强,传统文化在公民教育中的地位得到提升,而开放的心态也使得西方公民精神在公民教育中得以呈现,并与社会发展的时代诉求相结合,公民教育开始进入一个自觉的、良性的发展阶段。通过对百年母语教科书中公民教育思想的回顾,我们发现,公民教育的发展必须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基于人性的公民性、体现国家意志的政治诉求和植根于民族的传统文化。公民性、政治诉求和传统文化,成为了对公民教育相互影响、相互制衡的稳定结构。中国的公民教育,必须符合公民性的人性本质,立足中国立场,体现中国文化,面向中国问题,培养社会主义公民。正是基于此,本文最后提出了基于中国伦理精神的公民教育体系的构想。

胡勇[10](2013)在《中国哲学体用思想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研究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体用”思想的“用”和“体”进行集中、全面、深入地历史考察和哲学分析,以期更好地把握中国古代哲学的本来面目和未来走向。基于体用逻辑分析的普遍性,全文结构依据“即用显体,立体行用”的原则来安排,共分上下二篇,上篇属于“用”,下篇属于“体”。正是在这样的结构安排中,实现了体用思想研究的诸多成果。第一,研究表明,中国体用思想的源头在中国,而非由外来文化所传入。早在先秦时期就孕育有丰富的体用意识,这种体用意识与中国上古礼乐文明的发展有极为深远而密切的关系。最早且完整的体用表达由东汉王符在《潜夫论》中所实现——“道者,气之根,气者,道之使”。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体用概念逐渐范畴化的重要阶段,其中王弼、僧肇二人的体用思想对于儒释道三家各自体用思想发展的影响巨大,然而真正完整的体用表达和途释是在梁武帝时期,从此儒释道各家进入自己独立发展体用思想的阶段。到隋唐时期,佛教体用思想全面逻辑化、结构化,并且与佛教各家各派的义学阐释紧密结合,佛教译经之中也大量使用体用概念;重玄学与体用逻辑的结合,大大提高了道教的理论思辨水平;儒家经学也蕴发十分重要的体用思想,直接成为宋明理学的启蒙和开端。宋元明清时期是体用诠释全面泛化的时期,也是体用逻辑发展最为丰富的时期,但真正对体用思想发展有较大贡献的还属新儒学,周敦颐正是运用体用结构才真正完成儒学从经学向理学的最终转变,程颐所倡导的“体用一源、显微无间”思想对整个中国后期哲学影响深远。尔后无论气学、理学、心学,都是依托体用逻辑展开自己的理论建构和相互竞争。与此同时,儒释道三教之间及依据体用逻辑相互批评,又以此为根据进行相互融合。明末清初的方以智和王夫之成为中国古代哲学体用思想发展的集大成和最高峰。此一时期在伊斯兰教中国化过程中,刘智完全把伊斯兰教义思想体用逻辑化,从而实现其与中国传统哲学尤其是宋明理学的融合。近代以降,中国文化受到西方强势文化的剧烈冲击,体用逻辑在中国文化命运的激荡中发挥重要作用,各种围绕中西体用之间的争论此起彼伏,至今未息;更重要的是这一时期全面进入了对体用思想本身的自觉反思,为体用哲学的形成创造条件。第二,研究表明,体用范畴的核心意蕴是世界的真实存在和存在者之间的普遍联系,基于存在的静态方面而有“实体—作用(表现或功用)”的逻辑呈现,基于存在的动态方面而有“本体—作用(显发或流行)”的逻辑呈现。体用范畴属于中国哲学最高的形式性范畴,能够以任何实质性范畴和其它形式性范畴为诠释对象,其与中国哲学最高的实质性范畴“天人”结合形成中国哲学(儒释道)的基本结构——“天人—体用”或“本体—工夫”,这一结构同时也与西方哲学的基本结构——“思维—存在”或“本体—认知”形成鲜明对比。中西哲学形态上的巨大差异,其根源在于作为哲学文化底层的精神活动方式的巨大差异,即西方的“反思”与中国的“返思”,正是这两者之间的显著不同,致使中西各有其“本体论”和“ontology”,以及中国以“体知”为核心的“工夫论”和西方以“认知”为根本的“知识论”。中西哲学的对话应该以中国哲学的主体性和世界性为前提,同时要建立在“(世界—历史)—人”的新本体之上,在体用不二的框架内充分发展体用二分的反思哲学,在体用二分的分析中努力回归体用不二的返思哲学,这正是中国体用哲学的创新使命,也是未来“世界哲学”的必然方向。总之,整个体用思想的历史考察和哲学分析充分表明:“体用”思想贯穿中国哲学发展之古今,其内涵丰富,形态多姿,不仅是中国哲学系统的思维核心,同时也是把握儒释道三教互动融合的总关键,更是近现代以及未来展开中西文化对话的总枢纽之一。

二、第十册:《种子的力》不同教法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十册:《种子的力》不同教法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近现代中小学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教科书历史研究是深化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时代需要
        1.1.2 体育基础课程改革面临亟需解决课程内容选择的问题
        1.1.3 探寻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规律是建设有中国特色体育课程的必经之途
        1.1.4 体育教科书历史研究是丰富我国近现代教育史、体育史的有益工作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创新
        1.3.1 研究思路
        1.3.2 创新之处
2 文献综述
    2.1 教科书的起源、发展和基本概念的界定
        2.1.1 教科书的起源和发展
        2.1.2 教科书概念界定
    2.2 体育教科书的相关研究
        2.2.1 体育教科书的发展变迁
        2.2.2 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的影响因素
        2.2.3 体育教科书编写
        2.2.4 体育教科书研究的总体评析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4 分析与讨论
    4.1 清朝末期体育教科书的萌芽与兴起
        4.1.1 社会背景
        4.1.2 近代学制建立前体育教科书的起源
        4.1.3 癸卯学制建立后体育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
        4.1.4 清末体育教科书内容分析
        4.1.5 教科书使用情况
        4.1.6 清末体育教科书总体评价
    4.2 民国时期体育教科书的演进
        4.2.1 民国初年与北洋政府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4.2.1.1 社会背景
        4.2.1.2 体育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
        4.2.1.3 教科书内容分析
        4.2.1.4 教科书使用情况
        4.2.1.5 总体评价
        4.2.2 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4.2.2.1 社会背景
        4.2.2.2 体育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
        4.2.2.3 教科书内容分析
        4.2.2.4 教科书使用情况
        4.2.2.5 总体评价
    4.3 新中国体育教科书的发展与变迁
        4.3.1 新中国第一代体育课程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4.3.1.1 建国初期的体育教科书
        4.3.1.2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4.3.1.3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4.3.1.4 拨乱反正、全面恢复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4.3.2 新中国第二代体育课程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4.3.2.1 社会背景
        4.3.2.2 体育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
        4.3.2.3 教科书内容分析
        4.3.2.4 教科书使用情况
        4.3.2.5 总体评价
        4.3.3 新中国第三代体育课程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4.3.3.1 社会背景
        4.3.3.2 体育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
        4.3.3.3 教科书内容分析
        4.3.3.4 教科书使用情况
        4.3.3.5 总体评价
    4.4 体育教科书发展变迁的历史规律与经验
        4.4.1 体育教科书发展变迁的外部因素
        4.4.2 体育教科书发展变迁的内部动因
        4.4.3 体育教科书内容的历史变迁
        4.4.4 体育教科书审查制度的历史变迁
5 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后续研究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科研成果

(2)宁玛派大圆满法见地与修行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相关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成果
        一、国内
        二、国外汉译本
        三、另外有关大圆满的英文著作与文献
    第三节 本论文研究方法、基本内容、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方法
        二、基本内容
        三、研究难点、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宁玛派九乘之顶的大圆满法介绍
    第一节 藏传佛教宁玛派及九乘修行介绍
        一、宁玛派介绍
        二、宁玛派九乘分类
    第二节 九乘之顶的大圆满法历史传承
        一、晋美林巴尊者著作《大圆胜慧本觉心要修证次第》(根桑泽程上师讲授)
        二、龙钦饶降巴(隆千朗将巴)尊者著作《历史宝鬘论》
        三、土观罗桑却吉尼玛与法尊法师整理的传承
        四、纽修堪仁波切蒋扬多杰著作《大圆满传承源流蓝宝石》
        五、谈锡永上师著作《大中观论集》(下)
    第三节 九乘之顶大圆满法的定义与基本认识
        一、大圆满定义
        二、大圆满不立一切见,不立一切修,不立一切行,不立一切果
    第四节 九乘之顶大圆满法的分类与内容
        一、大圆满法分类
        二、大圆满法内容
    第五节 大圆满法的思想见地
        一、《一切法大圆满菩提心普作王》
        二、明心见性是大圆满法的成佛要旨
        三、彻却(立断):直断宣说觉相四直定,笔者认为代表大圆满法在藏族地区的实修见地
        四、大圆满法不是他空中观见
        五、顿悟修行与渐悟修行
    第六节 大圆满法的修行介绍
        一、宁提
        二、大圆满法一般修行的过程(笔者整理)
        三、彻却
        四、脱噶
        五、自显虚空瑜伽
        六、四光脉的修持
        七、口诀部修行殊胜性
    第七节 大圆满法的果位研究
        一、总述
        二、果的特性
    第八节 菩萨乘六度或十波罗蜜贯穿大圆满法的修行过程——从巴楚仁波切《椎击三要》谈起
    本章总结
第二章 大圆满法正行见地研究(从北传佛经印证)
    第一节 自然智慧、本净、无分别智、无破无立、唯一
        一、龙钦饶降巴尊者著作与引用的典籍对大圆满法自然智慧、本净、无分别智、无破无立、唯一的见解(请参考附录一)
        二、北传佛经相关内容(请参考附录一)
        三、总结比较讨论
    第二节 虚空、无有、无修元成、无住、无念无作意、无勤自然住
        一、龙钦饶降巴尊者著作与引用的典籍对大圆满法虚空、无有、无修元成、无住、无念无作意、无勤自然住的见解(请参考附录一)
        二、全知麦彭仁波切造论,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上师注疏《大圆满直指心性注疏·窍诀宝藏库》对无修的见解
        三、北传佛经相关内容(请参考附录一)
        四、总结讨论
    第三节 童子瓶身、宝瓶童子身、大迁转身、虹光化身
        一、龙钦饶降巴尊者著作与引用的典籍对大圆满法宝瓶童子身、童子瓶身、大迁转身、虹光化身的见解(请参考附录一)
        二、北传佛经相关内容(请参考附录一)
        三、总结讨论
    第四节 自然任运、自解脱、自生自明、消融
        一、龙钦饶降巴尊者著作与引用的典籍对大圆满法自然任运、自解脱、自生自明、消融的见解(请参考附录一)
        二、全知麦彭仁波切造论,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上师注疏《大圆满直指心性注疏·窍诀宝藏库》
        三、北传佛经相关内容(请参考附录一)
        四、总结讨论
    第五节 本超因果(无异熟、无受报轮回)、轮涅无二
        一、龙钦饶降巴尊者著作与引用的典籍对大圆满法本超因果(无异熟)、轮涅无二的见解(请参考附录一)
        二、北传佛经相关内容(请参考附录一)
        三、总结讨论
    第六节 无自性、自性
        一、龙钦饶降巴尊者著作与引用的典籍对大圆满法无自性、自性的见解(请参考附录一)
        二、北传佛经相关内容(请参考附录一)
        三、总结讨论
    第七节 光明如来藏、平等、本性、自性清净
        一、龙钦饶降巴尊者著作与引用的典籍对大圆满法光明如来藏、平等、本性、自性清净的见解(请参考附录一)
        二、北传佛经相关内容(请参考附录一)
        三、总结讨论
    第八节 三身自现、五身五智、自现
        一、龙钦饶降巴尊者著作与引用的典籍对大圆满法三身自现、五身五智、自现的见解(请参考附录一)
        二、全知麦彭仁波切著作《大幻化网总说光明藏论》对大圆满法自现的见解
        三、北传佛经相关内容(请参考附录一)
        四、总结讨论
    第九节 菩提心、觉性赤裸(赤露)、觉性(本然明觉)、大悲
        一、龙钦饶降巴尊者著作与引用的典籍对大圆满法菩提心、觉性赤裸(赤露)、觉性(本然明觉)、大悲的见解(请参考附录一)
        二、北传佛经相关文献(请参考附录一)
        三、总结讨论
    第十节 四光脉、中脉验相、双眼智慧脉
        一、龙钦饶降巴尊者著作与引用的典籍对大圆满法四光脉、中脉验相、双眼智慧脉的见解(请参考附录一)
        二、事业洲尊者对四光脉修持的看法
        三、北传佛经无相关内容
        四、总结讨论
    第十一节 四相(四种光明相)、穷尽法界、普贤法界、六灯、四灯
        一、龙钦饶降巴尊者著作与引用的典籍对大圆满法四相、穷尽法界、普贤法界、六灯、四灯的见解(请参考附录一)
        二、晋美林巴尊者在《大圆胜慧本觉心要修证次第》中对四相的见解
        三、北传佛经相关内容(请参考附录一)
        四、总结讨论
第三章 文殊菩萨思想看大圆满法见地
    第一节 从《圣妙吉祥真实名经》(《文殊真实名经》)谈起
        一、有四位大圆满法祖师都为此经作释论
        二、本经重点分析(文殊菩萨化身金刚手菩萨)
    第二节 从《文殊师利所说不思议佛境界经》谈起
        一、平等得菩提
        二、无有
        三、无自性、无有
        四、无住、平等
        五、自性空、无自性
        六、无念
        七、无有
    第三节 从《阿阇世王经》谈起
        一、无住
        二、自然住
        三、平等
        四、本净
        五、本超因果
        六、彻却本净超越守禅
    第四节 从《佛说魔逆经》谈起
        一、无勤
        二、平等
        三、虚空
        四、无住
        五、无分别智
        六、任运
        七、本净
        八、无有
    第五节 从《佛说如幻三昧经》(《圣善住意天子所问经》)谈起
        一、平等
        二、无念
        三、本净
        四、虚空
        五、本净、无修
        六、本超因果
        七、无勤
        八、平等受戒
    第六节 从《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蜜经》谈起
        一、法身
        二、菩提
        三、无有、无有法
        四、平等
        五、法界菩提
        六、无分别
        七、无念
        八、轮涅无二
    第七节 从《维摩诘所说经》谈起
        一、本净任运(彻却脱噶)、无有
        二、自性清净
        三、无有
        四、无住
        五、菩提虚空
        六、平等
        七、无念
        八、大悲
    本章总结
第四章 东方妙喜佛国阿閦如来与大圆满法起源
    第一节 从东方妙喜佛国阿閦如来(不动如来)《阿閦佛国经》谈起
    第二节 从《大宝积经·不动如来会》谈起
    第三节 从《大般若波罗蜜经·见不动佛品第二十四》谈起
    第四节 从《小品般若波罗蜜经·见阿閦佛品第二十五》谈起
    第五节 从东方妙喜佛国维摩诘居士不二法门与《维摩诘经·见阿閦佛品第十二》谈起
    第六节 金刚萨埵研究——从《大日经》、《金刚顶经》等等谈起
        一、东方妙喜佛国金刚萨埵
        二、大圆满法金刚萨埵净土
    本章总结
第五章 禅宗思想与大圆满法
    第一节 《一切法大圆满菩提心普作王》与《六祖坛经》修行对照
        一、菩提自性
        二、三身自性
        三、自性本成
        四、自性解脱知见
        五、自性生万法
        六、自性清净
        七、自性本超因果
        八、无念(应无所住而生心,离相而非无思、心念不起)
        九、六祖慧能大师见性修持的特点
    第二节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顿悟真宗金刚般若修行达彼岸法门要诀》与大圆满法
        一、《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与大圆满法修行
        二、《顿悟真宗金刚般若修行达彼岸法门要诀》与大圆满法修行
    第三节 《大乘入楞伽经》如来藏修行思想与大圆满法
        一、普贤如来佛(Samantabhadra)
        二、自然智
        三、如来藏
        四、自性离文字
    第四节 大圆满法与禅宗思想的差异研究
第六章 其它北传佛经与大圆满法关系
    第一节 从阿毗达磨大乘经(大乘阿毗达磨契经)谈起
        一、大圆满法的理论根据在《阿毗达磨大乘经》
        二、平等法界与大圆满法自然智慧
    第二节 从《大佛顶首楞严经》谈起
        一、虚空藏菩萨修行
        二、空如来藏
        三、文殊师利菩萨谈平等
    第三节 如来藏系的《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胜鬘经》)、《大方广如来藏经》(《如来藏经》)、《佛说不增不减经》与大圆满法
    第四节 从《中论·观业品》、《中论·观涅槃品》谈起
        一、本超因果(中论·观业品)
        二、轮涅无二如虚空(中论·观涅槃品)
    第五节 从《禅法要解》及三解脱门的空三昧谈起
        一、消融
        二、虚空定
        三、大悲
        四、三解脱门
    第六节 《妙法莲华经》与大圆满法
        一、自然智(大圆满法修行培养的基础)
        二、菩提心
        三、无有
        四、平等
        五、虚空
        六、法性
        七、三身
    第七节 从《大般涅槃经》谈起
        一、无自性
        二、童子瓶身
        三、本超因果
第七章 大圆满法修行成果与北传佛经究竟涅槃解脱比较
    第一节 大圆满法修行成果介绍
        一、四种道力
        二、上中下三根成就
        三、最终究竟果
        四、法性穷尽之果
        五、龙钦饶降巴尊者谈三身光明(注:作为以上第三部分的补充)
        六、龙钦饶降巴尊者对修行大圆满法菩萨道十地的解说
    第二节 虹光化身实地考证与科学解说
        一、虹光化身实地考证
        二、科学解说
    第三节 大圆满法的果位思想研究
        一、见修行果皆不立
        二、果是什么果?(三身任运之果)
        三、究竟解脱涅槃是什么?(三身五智)
    第四节 大圆满法修行成就者研究
        一、虹光化身索南南杰
        二、虹光化身者田野调查——新龙乐莫寺堪钦多吉强·阿曲喇嘛(公元1918~1998年)
        三、瓦西·梅瓦堪千才旺仁真的研究(1958年飞升虹化)
    第五节 与北传佛经究竟涅槃境界比较
        一、北传佛经究竟涅槃的概念
        二、大圆满法究竟涅槃修行
        三、比较如下
第八章 宁玛派大圆满法与苯教大圆满法比较差异
    第一节 苯教山南区(南派)九乘介绍
    第二节 田野调查青海省同仁县文嘉寺大圆满法修行
        一、参访文嘉寺
        二、旦科喇嘛师父讲解大圆满法三年闭关课程
    第三节 以四川省阿坝县朗依寺大圆满法修行为例
        一、秦麦洛桑活佛访谈
        二、朗依寺大圆满法三年闭关部分课程
    第四节 四川省德格县夏扎日出的苯教夏察·扎西坚赞上师介绍
    第五节 苯教大藏经大圆满法简介
        一、无上心品库藏部
        二、大圆满象雄耳传
        三、比较
    第六节 宁玛派大圆满法与苯教大圆满法比较
        一、闭关内容
        二、思想传承
结语
    一、大圆满法代表文殊菩萨与东方妙喜阿閦佛国的传承
    二、大圆满法与众多北传显密经论见地一致是大乘心法传承
    三、大圆满法强调自然智慧与光光相融
    四、大圆满法代表五台山和冈底斯山脉澄明水晶(水晶塔)光的传承
    五、龙钦饶降巴尊者传承自大乘心法著作中大量引用大乘经典
    六、大圆满正行超越文字非起源于禅宗而是文殊菩萨与妙喜佛国的影响
    七、大圆满法传承文殊菩萨的本超因果与轮涅无二见地
    八、大圆满法宝瓶童子身的修炼为虹光化身与法报化三身任运的基础是尖端人体科学技术
    九、大圆满正行不用手印咒语灌顶坛城曼荼罗等而强调中脉明点看虚空
    十、大圆满法普及可提升人类意识科学减少毒品与精神疾病促进世界和平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第二章大圆满法正行见地研究)
    第一节 自然智慧(自然智、本觉智光、本智、内证智)
    第二节 无有、无有法
    第三节 本净
    第四节 无修、元成、无勤作
    第五节 虚空、虚空自然智
    第六节 无住
    第七节 平等、平等住、平等法界
    第八节 无分别智
    第九节 觉性赤裸、赤露、明光赤露、觉明赤裸
    第十节 自解脱、烦恼自解脱
    第十一节 无念、不作意而住
    第十二节 无勤自然住、松缓住、次第松
    第十三节 童子瓶身、宝瓶童子身
    第十四节 自然任运、任运
    第十五节 本超因果(无异熟、无受报轮回)
    第十六节 轮涅无二如虚空
    第十七节 自明、自生自明
    第十八节 无自性、自性
    第十九节 中脉验相、中脉
    第二十节 双眼智慧脉
    第二十一节 穷尽法界、法界穷尽、解脱法界
    第二十二节 大迁转身、虹光化身
    第二十三节 光明如来藏
    第二十四节 普贤法界法界
    第二十五节 三身自现、自现三身
    第二十六节 本性(澄明本性、光明本性)
    第二十七节 菩提心
    第二十八节 自性清净
    第二十九节 觉性、本然明觉、本然相续之心
    第三十节 无破无立
    第三十一节 大悲、大悲周遍
    第三十二节 五身、五身五智
    第三十三节 四光脉
    第三十四节 唯一
    第三十五节 六灯、四灯
    第三十六节 消融
    第三十七节 自现
    第三十八节 四相(四种光明相)
    《大圆满心性休息》中引用北传佛经与藏译佛经(不含密续)
附录二 (第三章文殊菩萨思想看大圆满法见地)
    第二节 从《文殊师利所说不思议佛境界经》谈起
    第四节 从《佛说魔逆经》谈起
    第五节 从《佛说如幻三昧经》(《圣善住意天子所问经》)谈起
    第六节 从《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蜜经》谈起
    第八节 从《度一切诸佛境界智严经》谈起
    第九节 从《央掘魔罗经》谈起
    第十节 从《佛说文殊师利巡行经》(《佛说文殊尸利行经》)谈起
    第十一节 从《文殊师利净律经》谈起
    第十二节 从《思益梵天所问经》、《胜思惟梵天所问经》谈起
    第十三节 从《濡首菩萨无上清净分卫经》谈起
    第十四节 从《大圣文殊师利菩萨佛刹功德庄严经》(《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谈起
    第十五节 从《大宝积经·文殊师利说般若会第四十六之二》谈起
    第十六节 从《文殊支利普超三昧经》(卷上一名阿阇世王品)谈起
附录三(第六章其它北传佛经与大圆满法关系)
    第六节 《妙法莲华经》与大圆满法
    第八节 从《华严经·入法界品》谈起
    第九节 从《解深密经》谈起
    第十节 从《大宝积经·普明菩萨会第四十三》谈起
    第十一节 从《圆觉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谈起
    第十二节 从《究竟一乘宝性论》谈起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后记与答辩记录

(3)清末民初国文教科书中的科普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设计
第一章 国文教科书中出现科普文的历史背景
    一、输入科学,传播新知
    二、科普文进入国文教科书的前奏
第二章 《最新国文教科书》中的科普文
    一、《最新国文教科书》的诞生始末与概况
    二、《最新国文教科书》中科普文的内容分析
    三、《最新国文教科书》中科普文的表达形式及特征
第三章 《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中的科普文及变化
    一、《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的编写始末与概况
    二、《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中科普文内容及变化
    三、《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中科普文表达形式及变化
第四章 国文教科书中的科普文变化原因
    一、教育宗旨的演变
    二、学制改革与国文课程目标的演变
    三、科普文章的发生——以商务教科书编写者的知识结构为例的探讨
    四、国文教科书中的“科普”——科学普及教育的本土化策略
    五、教育时空的转换——从家庭、学塾到新式学校
结语
    一、主要发现及学术意义
    二、对于当前语文教科书科普文的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4)民国以来中国不同时期小学语文教材多模态语篇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设计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义
    1.5 论文结构
第2章 多模态语篇与教材研究
    2.1 多模态语篇研究
        2.1.1 系统功能视角
        2.1.2 互动视角
        2.1.3 认知视角
    2.2 教材研究
        2.2.1 教育学视角
        2.2.2 多模态视角
    2.3 现有研究的不足
第3章 教材语篇语言模态
    3.1 高频实词分析
        3.1.1 高频实词的选取
        3.1.2 高频名词
        3.1.3 高频形容词
        3.1.4 高频动词
        3.1.5 高频副词
        3.1.6 不同时代教材高频实词对比分析
    3.2 语类分析
        3.2.1 语类分析框架
        3.2.2 1934年教材语类构成与分布
        3.2.3 1961年教材语类构成与分布
        3.2.4 1984年教材语类构成与分布
        3.2.5 2018年教材语类构成与分布
        3.2.6 不同时代教材语类对比分析
    3.3 小结
第4章 教材语篇图像模态
    4.1 图式分析
        4.1.1 1934年教材图式特征
        4.1.2 1961年教材图式特征
        4.1.3 1984年教材图式特征
        4.1.4 2018年教材图式特征
    4.2 图像功能分析
        4.2.1 视觉语法分析框架
        4.2.2 1934年教材图像功能特征
        4.2.3 1961年教材图像功能特征
        4.2.4 1984年教材图像功能特征
        4.2.5 2018年教材图像功能特征
    4.3 不同时代教材图像模态对比分析
        4.3.1 图式特征对比分析
        4.3.2 图像功能对比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教材语篇图文关系
    5.1 图文关系分析框架
    5.2 1934年教材图文关系
    5.3 1961年教材图文关系
    5.4 1984年教材图文关系
    5.5 2018年教材图文关系
    5.6 不同时代教材图文关系对比分析
    5.7 小结
第6章 社会文化语境与教材多模态语篇意义建构
    6.1 不同时代教材多模态语篇共性特征
    6.2 教材多模态语篇意义与社会文化历史意识
        6.2.1 1934年教材---人文关怀
        6.2.2 1961年教材---聚焦革命
        6.2.3 1984年教材---转向自然
        6.2.4 2018年教材---时代性与天真的儿童世界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
    7.3 研究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1: 高频实词一览表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楞嚴經》“六根”義理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凡例
中文文摘
緒論
    第一節 研究現狀與選題依據
    第二節 研究目的及方法
    第三節 预期成果
第一章 六根為生死涅槃根本
    第一節 六根為生死義——以眼根為例
    第二節 “六根”皆因緣和合虛妄有生—以眼根為例
    第三節 六根同一如來藏
    第四節 “六根本非一非六”——能見是心
第二章 六根對六塵的虛實觀
    第一節 色塵的定義
    第二節 色塵虛妄,非因緣亦非自然
    第三節 色空不二
    第四節 優波尼沙陀的“色塵”圓通法門
第三章 六識的虛實觀—以眼識為例
    第一節 眼識界的定義
    第二節 眼識界的虛妄性
    第三節 眼識界非真實因緣,亦非自然而生
    第四節 舍利弗“眼識”圓通法門
第四章 “六根互用”的運用
    第一節 “六根互用”在其他經典的理解
    第二節 從“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脫”的修行法及例證
第五章 “六根互用”觀念在文學中的具體表现
    第一節 “六根互用”觀念在中土的發展概況
    第二節 “六根互用”偈頌概說
    第三節 禪門偈頌對文學創作的影響
第六章 結論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承擔的科研任務與主要成果
致謝
個人簡歷

(6)帕米尔宗教文化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提要(中文)
论文提要(英文)
前言
第一章 帕米尔概况
    第一节 帕米尔的地理位置
        一、帕米尔的地理位置与范围
        二、帕米尔的地势与气候
        三、帕米尔的交通
    第二节 帕米尔的名称与居民
        一、帕米尔的名称
        二、塔吉克人
        三、柯尔克孜人
第二章 中国历史上的帕米尔
    第一节 前汉与汉代的帕米尔
        一、传说中的帕米尔
        二、张骞通西域
        三、西域都护府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帕米尔
        一、“西包葱岭”
        二、北魏招抚
        三、揭盘陀国
    第三节 隋唐时期的帕米尔
        一、恢复管辖西域的制度
        二、鸟飞州、至拔州和葱岭守捉
        三、高仙芝大战帕米尔
        四、翻越葱岭的旅行家
    第四节 10-17世纪中期的帕米尔
        一、哈拉汗王朝和西辽时期的帕米尔
        二、马可·波罗途经帕米尔
        三、明王朝与帕米尔
    第五节 清朝对帕米尔的管辖
        一、乾隆纪功碑
        二、伯克制度
        三、抗击浩罕匪徒
        四、阿古柏染指帕米尔
        五、清军收复帕米尔
第三章 沙皇俄国侵占帕米尔
    第一节 沙皇俄国向东扩张
        一、沙皇俄国的崛起
        二、沙皇俄国的对外扩张
        三、沙俄凯觎中国西北
    第二节 沙俄侵占中亚
        一、沙皇俄国加紧侵略中亚的准备
        二、沙皇俄国征服中亚的行动
        三、土尔克斯坦总督考夫曼
    第三节 沙俄夺占中国西北领土
        一、《勘分西北界约记》
        二、沙皇俄国的侵略矛头指向伊犁
    第四节 沙俄侵略中国帕米尔
        一、沙俄的“继承浩罕遗产”论
        二、《中俄续勘喀什噶尔界约》
        三、中俄帕米尔划界谈判
    第五节 俄英私分帕米尔
        一、俄英看重帕米尔
        二、《格兰维尔—哥尔查科夫协议》
        三、俄英私分帕米尔
    第六节 阿迎汗与沙皇俄国
        一、阿迦汗家族
        二、阿迦汗与英国殖民者
        三、阿迦汗与沙皇俄国
第四章 帕米尔——外国宗教传入中国的西大门
    第一节 印度佛教传入中国
        一、佛教传入中国的缘由
        二、汉代翻越葱岭的佛教徒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翻越葱岭的佛教徒
        四、玄奘与萨哈拶释哩
    第二节 其它宗教
        一、袄教
        二、摩尼教
        三、景教
        四、犹太教
        五、伊斯兰教与其它宗教
    第三节 外国宗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一、推动中西文化大交流
        二、促进中国内地居民信仰多元化
第五章 帕米尔的主流文化——伊斯玛仪派
    第一节 前伊斯兰时代的宗教文化
        一、原始宗教
        二、袄教
        三、佛教
    第二节 伊斯玛仪派的历史演变
        一、伊斯玛仪派概述
        二、伊斯玛仪派的兴起与传播
        三、伊斯玛仪派传入帕米尔
    第三节 伊斯玛仪派的主旨思想
        一、伊斯玛仪派的宗教哲学
        二、“达克林亚”
        三、真主是什么
        四、神圣的《古兰经》是怎样出世的
        五、沙里亚和“哈克卡特”
    第四节 挑战正统伊斯兰教
        一、主张废止沙里亚
        二、如何获得“真正信仰”
        三、对伊斯玛仪派的再认识
第六章 帕米尔宗教文化的特色
    第一节 对帕米尔宗教文化特色的认识
        一、俄国学者的研究成果
        二、帕米尔宗教文化特色
    第二节 帕米尔的主要神灵
        一、伊斯兰教的真主
        二、巴灵神
        三、奇列达罗神灵
        四、阿罗马斯特
        五、杰瓦
    第三节 伊斯玛仪派及其在帕米尔的复兴
        一、伊斯玛仪派的宗教生活
        二、伊斯玛仪派在帕米尔的挫折
        三、伊斯玛仪派在帕米尔的复兴
    第四节 宗教化的生活文化
        一、生育礼仪
        二、结婚礼仪
        三、丧葬礼仪
        四、结束语
参考文献
    一、史籍
    二、中文论著
    三、译著
    四、俄文论著
后记

(7)媒介视域中的女性角色建构 ——以《女铎》(1912-1949)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现状
        (一) 近代女性角色研究
        (二) 近代女性报刊研究
        (三) 《女铎》杂志研究
        (四) 近代基督教女刊研究
    四、概念的界定
        (一) 《女铎》
        (二) 女性角色
    五、研究理论和创新点
        (一) 研究理论
        (二) 创新之处
第一章 《女铎》杂志
    一、合力兴办,顺势而为
        (一) 依托宗教平台
        (二) 借助上海地势
    二、主办得力,女性合聚
        (一) 主编
        (二) 撰写人员
        (三) 读者
    三、编排精良,取材适宜
        (一) 编辑要旨
        (二) 栏目内容
    四、宣传有方,名声远播
        (一) 布道征文
        (二) 编读互动
第二章 女性家庭角色的重塑
    一、树立科学的家政生活理念
        (一) 衣食住的科学搭配
        (二) 家庭常见疾病的防治
        (三) 家政经济能力的培养
    二、培养新型的育儿观念
        (一) 优生优育的筹划准备
        (二) 幼童饮食的科学哺育
        (三) 幼童卫生保健的推广
    三、注重科学的家庭教育
        (一) 严于律己的母教典范
        (二) 遵从规律的育儿策略
        (三) 自幼规范的礼仪教育
        (四) 教导得法的金钱观念
        (五) 科学引导下的性教育
    四、建立新型的内外关系
        (一) 夫妻关系
        (二) 亲子关系
        (三) 婆媳关系
        (四) 主仆关系
        (五) 新式社交
第三章 女性社会角色的新构
    一、谋求女性教育的发展
        (一) 倡导女学的时代背景
        (二) 重视女学教育的教会力量
        (三) 强调女学教育的多渠道推广
    二、培养自食其力的经济能力
        (一) 近代女性职业的溯源
        (二) 女性经济自立的倡导
        (三) 女性职业教育的推广
        (四) 育儿后顾之忧的应对
    三、倡导因时而易的参政立场
        (一) 创刊之初的保守规避
        (二) 时代呼吁下的主动诉求
    四、推动社会角色的外延
        (一) 启迪女性社会服务意识
        (二) 倡办女性特色的服务团体
第四章 《女铎》视域下女性角色的平衡
    一、两性角色关系之平衡
        (一) 男女两性之有别
        (二) 男女两性之平等
    二、中西文化融合之平衡
        (一) 家庭角色的固守与微变
        (二) 社会角色的渐变与生成
    三、主办与时局之平衡
        (一) 宗教与世俗兼顾
        (二) 角色引导与重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
    (一) 附表1 1912-1948年《女铎》“家政”专栏文章统计表
    (二) 附表2 1936-1950年《女铎》其他专栏家政文章统计表
    (三) 附表3《女铎》定价变更表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8)危机与重构:劳动教育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一)价值危机的诉求——研究这一问题的意义
        (二)理论深化的呼唤——研究这一问题的空间
        (三)社会变革的冲击——研究这一问题的契机
        (四)成长经历的反思——研究这一问题的旨趣
    二、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关于“劳动”的研究——为本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二)关于“教劳结合”的研究——为本研究聚焦新的起点
        (三)关于“劳动教育”的研究——为本研究开拓新的空间
    四、研究方法
    五、可能创新与局限
        (一)可能创新
        (二)存在局限
第一章 理论视域:劳动及其教育向度
    一、劳动的概念诠释
        (一)劳动的概念厘定
        (二)劳动的概念辨析
    二、劳动的理论谱系
        (一)我国劳动思想渊源
        (二)西方劳动思想渊源
        (三)马克思的劳动理论
    三、劳动教育的界定
        (一)劳动教育的概念辨析
        (二)劳动教育的概念流变
    四、劳动教育的体系、特点
        (一)劳动教育体系
        (二)劳动教育特点
第二章 历史剪影:我国劳动教育价值取向的变迁
    一、雏形建设时期(1949-1956)——凸显“体能”
        (一)劳动教育的直接契机: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
        (二)劳动教育的实施:开展生产技术课和劳动实习
        (三)劳动教育的思想:“以俄为师”的理论底色
        (四)“体能”主导下的劳动教育——为工农服务
    二、全面探索时期(1957-1965)——侧重“生产”
        (一)劳动教育的目的:培养有文化的劳动者
        (二)劳动教育的实施:课堂教学和提倡勤工俭学
        (三)劳动教育的调整——摆正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关系
        (四)劳动教育的思想:“本土探索”的转向
        (五)劳动教育的重点:“思想劳动两头红”
    三、十年文革时期(1966-1976)——变成“工具”
        (一)劳动教育的目的: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二)劳动教育的实施:开门办学,上山下乡
        (三)劳动教育的重点——世界观的改造
    四、恢复重建时期(1977-1998)——突出“技术”
        (一)劳动教育的目的:为四化培养建设人才
        (二)劳动教育的实施:开设劳动技术课
        (三)劳动与技术“合成”下的劳动教育
        (四)劳动教育思想——“教劳结合”的大讨论
    五、改革深化时期(1999 至今)——立足“素养”
        (一)劳动教育目的:全面发展
        (二)劳动教育的实施:列入综合实践活动
        (三)劳动教育的理论:人的回归
        (四)劳动教育的重点——劳动素养
第三章 问题审视:劳动教育价值危机
    一、劳动教育价值畸变表征
        (一)劳动教育误读为技艺评比
        (二)劳动教育误解为休闲娱乐
        (三)劳动教育误用为惩罚手段
        (四)劳动教育弱化为技能培训
    二、劳动教育价值困境症结
        (一)劳动教育目的:“外在化”
        (二)劳动教育内容:“知识化”
        (三)劳动教育方法:“规训化”
        (四)劳动教育途径:“去身体化”
        (五)劳动教育环境:“去自然化”
    三、劳动教育价值危机根源
        (一)文化困惑
        (二)制度缺位
        (三)评价失位
        (四)条件空位
第四章 理论探索:劳动教育价值重构
    一、个体的内在需求:劳动教育价值的支撑点(期望空间)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存在——学会生存
        (二)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存在——学会交往
        (三)人与自身的关系——未完成存在——学会超越
    二、劳动的教育意蕴:劳动教育价值的立足点(可能空间)
        (一)认知之真——劳动教育是个体积累经验的方式
        (二)伦理之善——劳动教育是陶铸公共理性的方式
        (三)成人之美——劳动教育是个体自我确证的媒介
    三、价值的实现限度:劳动教育价值的张力(现实空间)
        (一)劳动教育与政治环境的制衡
        (二)劳动教育与生产力发展的耦合
        (三)劳动教育与文化发展的共生
第五章 面向未来:劳动教育价值何以实现
    一、劳动教育从“远离自然”走向“回归自然”
        (一)劳动教育遵循儿童的内在秩序
        (二)劳动教育挖掘自然的教育资源
    二、劳动教育从“身体规训”走向“身体解放”
        (一)整全的身体观:从离身走向具身
        (二)重建身体与知识的教育关联
        (三)关注学生生命和情感体验
    三、劳动教育从“疏离生活”走向“贴近生活”
        (一)内容上联系生活,突出其生活性
        (二)目的上观照生活,指向幸福生活
        (三)领域上覆盖生活,重视家庭与社会
    四、劳动教育从“被动接受”走向“积极体验”
        (一)重视情感的作用机制,激发体验者的活力
        (二)引导学生成为体验者,有所经历,有所运思
        (三)关注地域文化的因素,创设劳动体验之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9)中国公民教育的反思与重构 ——基于百年母语教科书的文本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一) 从本土化到本土自觉:中国公民教育的追求
        (二) 母语教科书:中国公民教育的重要载体
        (三) 个人的学术背景与学术思考
    二、相关概念界定与厘清
        (一) 臣民、国民、人民、公民
        (二) 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公民教育
        (三) 百年母语教科书
        (四) 百年的时间段划分
    三、文献综述
        (一) 公民教育历史回顾的研究
        (二) 中国公民教育本土化的研究
        (三) 母语教科书文本内容的研究
        (四) 以教科书为载体对公民教育思想的研究
    四、研究思路、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与内容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西方公民教育的历程与反思
    第一节 西方公民教育的缘起与嬗变
        一、公民及公民教育的概念源头:共和主义公民观
        二、西方现代公民及公民教育:自由主义公民观
        三、在挑战中完善自由主义公民观
    第二节 中国公民教育的历程与问题
        一、公民:从概念输入到思想萌芽
        二、培养国家公民:从思想宣传到制度建立
        三、强化与变异:从公民教育到国家公民训育
        四、致力教育改革,推动公民教育
    第三节 中国公民教育的本土追求
        一、需要中国文化参与
        二、基于中国社会选择
        三、凝聚中国千年智慧
第二章 西方公民教育的本上化(1904-1936)
    第一节 萌芽、阻抑与发展:公民教育探索期的曲折前行(1904-1919)
        一、辛亥革命前公民思想在母语教科书中的萌芽
        二、符合民国宗旨,强调民主训练:《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中的公民教育
        三、公民教育因“复辟”受到短暂阻抑
    第二节 公民教育发展的黄金期(1920-1927)
        一、“国语运动”促进了公民教育思想的传播
        二、“公民科”的设立促进了学校公民教育的快速发展
        三、民主人士对公民教育的文本实践:以《开明国语读本》为例
    第三节 公民教育政治化的前兆(1928-1936)
        一、公民教育受到“党化教育”“三民主义教育”的冲击
        二、培育“三民主义”好公民:《新主义国语课本》中的公民教育
        三、为了民族复兴:“九·一八”事变后公民教育的主动政治化
第三章 公民教育蜕变为政治动员的工具(1937-1949)
    第一节 国统区:公民教育融入抗日教育(1937-1945)
        一、抗战时期的教育方针:巩固精神国防
        二、腥风血雨下的教科书编写与发行
        三、战时母语教科书中的公民教育:培养投身于革命的公民
    第二节 革命根据地:用公民教育支持抗战建国(1937-1945)
        一、为抗战服务:革命根据地教育的指导思想
        二、革命根据地的教科书编写与发行
        三、时代性和革命性:《战时新课本·国语常识合编》中的公民教育
    第三节 政权转变期:公民教育异化为宣传手段(1945-1949)
        一、国统区与解放区的两套经典母语教材
        二、国共两党母语教科书中的公民教育思想比较
        三、“复古”与“解构”:国共两党母语教科书中公民文化认同的分歧
第四章 以“人民教育”取代公民教育(1949-1976)
    第一节 探索与迷惑:新中国公民教育的沉寂(1949-1966)
        一、公民、人民与接班人:新中国初期以思想政治为核心的教育目标
        二、语文教科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三、新中国初期语文教科书中的“社会主义劳动者”教育
    第二节 狂热与崇拜:“文化大革命”中的“接班人”教育(1966-1976)
        一、青年学生作为主要参与对象的文化大革命
        二、对建国十七年教育工作的全盘否定
        三、“文革”期间的教科书:作为政治斗争的工具
    第三节 “接班人”教育:以北京市小学《语文》为例
        一、“接班人”与国家的关系:“紧跟伟大领袖毛主席”
        二、课本中的“接班人”生活:以阶级斗争为纲
        三、课本中的“接班人”榜样:“毛主席的好战士”
        四、课本中的儿童:成人化、英雄化、政治化
第五章 新时期公民教育的复兴与重建(1977—今)
    第一节 “民主”“权利”成为新时期中国公民教育的目标(1977-1985)
        一、“民主”成为“文革”后最迫切的政治诉求
        二、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与教材重建
        三、改革开放后母语教科书中的公民教育思想:以全日制十年制小学《语文》为例
    第二节 公民教育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催生下快速发展(1986-2000)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公民生长提供了成长的土壤
        二、教育要为现代化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公民
        三、第一套义务教育母语中的公民教育思想
    第三节 新世纪社会主义公民教育的自觉构建(2001-)
        一、新世纪启动公民社会的建设策略
        二、新世纪公民教育本土性的初步呈现
        三、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公民:以“苏教版”语文教科书为例
第六章 百年中国公民教育的反思与重构
    第一节 百年中国公民教育的反思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公民性的紧张对立
        二、政治诉求凌驾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公民性之上
        三、中国传统文化、公民性与时代诉求三者间的相互制约
    第二节 中国本土公民教育的失落与追问
        一、中国传统文化弱势地位
        二、公民性淹没在战争和战争思维中
        三、传统伦理政治与民主政治之间的矛盾日益明显
    第三节 基于中国伦理精神的公民教育建构
        一、成为普遍存在者:中国伦理型文化的重要特征
        二、中国伦理与公民精神的价值耦合
        三、基于中国伦理的公民教育设计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10)中国哲学体用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古今—中西”视域中的中国哲学
    一、选题意义与背景
        (一) 选题意义
        (二) 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标与方法
        (一) 研究目标与重点难点
        1、研究目标与任务
        2、研究重点和难点
        (二) 研究方法与写作安排
        1、研究方法
        2、写作安排
上编 “体用”源流
    第一章 先秦两汉时期:“体用”意识之孕育与萌动
        第一节 儒家礼乐文化中的“体用”意识
        一、先秦儒家礼乐文化中的“体用”意识
        (一) 《尚书》:“五行”之“体—性—用”
        (二) 《左传》:“体政”之体
        (三) 《论语》:礼之本与用
        (四) 《孟子》:志气合于一体
        (五) 《荀子》:贵本而亲用
        (六) 《礼记》:礼之大体与礼之用
        二、汉代儒家礼乐思想中的“体用”意识
        (一) 《春秋繁露》:“礼者,庶于仁,文、质而成体者也”
        (二) 《新书》:“内本六法,外体六行”
        (三) 《说苑》:“转相为本”
        (四) 《汉书》:六艺之体用
        (五) 《申鉴》:“道之本,仁义而已”与“知道之体”
        (六) 《中论》:“文质著然后体全”
        第二节 诸子天道性命中的“体用”意识
        一、墨子及《墨子》中的“体”思维
        二、法家思想中的体用意识
        (一) 《韩非子》:“以道为常,以法为本”
        (二) 《管子》:“体、礼者,所以取天下”
        三、兵家思想中的“体用”意识
        (一) 《司马法》:“体俗”与“体其命”
        (二) 《尉缭子》:“虚实者兵之体也”
        (三) 《三略》:“帝者,体天则地”
        四、道家学说中的体用意识
        (一) 《老子》:“弱者道之用”
        (二) 《文子》:“道以无为有体”
        (三) 《庄子》:“大本大宗”与“无用之用”
        (四) 《论六家要旨》:道家“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
        第三节 秦汉宇宙气论中的“体用”意识
        一、《黄帝四经》:“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
        二、《吕氏春秋》:“万物之形虽异,其情一体”
        三、《淮南子》:“无为者,道之体也;执后者,道之容也”
        四、《论衡》:“不相贼害,不成为用”
        五、《潜夫论》:“道者,气之根也;气者,道之使也”
        第四节 早期易经诠释中的“体用”意识
        一、先秦易学中的体用意识
        (一) 春秋易学之与体用
        (二) 战国易学与《易传》
        二、汉代易学中的体用意识
        (一) 《焦氏易林》:卦体与性体
        (二) 《京氏易传》:互体说与飞伏说
        (三) 《易纬》:三易说与四太说
        (四) 郑玄:”复归本体,亦是从无入有”
    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体用”范畴之发生与定型
        第一节 玄学兴起与体用范畴
        一、魏晋玄学概说
        二、正始玄学之体用
        (一) 王弼经典诠释中的“体用”创造
        三、竹林玄学之体用
        (一) 阮籍:“乐者,天地之体,万物之性也”
        (二) 嵇康:体赡而用博
        四、元康玄学之体用
        (一) 郭象:“天地以万物为体,而万物必以自然为正”
        五、东晋玄学之体用
        (一) 《世说新语》:“易以感为体”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佛学与体用思想
        一、汉魏晋南北朝佛学概说
        二、汉魏晋佛教与体用思想
        (一) 道安:执寂以御有,崇本以动末
        (二) 僧肇:寂用论与体用
        (三) 慧远:至极以不变为性,得性以体极为宗
        三、南北朝佛教学派与体用思想
        (一) 涅盘学派与体用
        (二) 智论学派与体用
        (三) 成实学派与体用
        (四) 地论学派与体用
        (五) 净影慧远与体用
        第三节 汉魏晋南北朝道教经学与体用思想
        一、汉魏六朝道教经学与体用思想
        (一) 汉魏晋道教经学概说
        (二) 《河上公老子注》:反,本也;本者,道之所以动
        (三)《老子指归》:“道德,天地之神明也;天地,道德之形容”
        (四) 《周易参同契》:春夏据内体,秋冬当外用
        (五) 《抱朴子·内篇》与体用
        二、南北朝道教经学与体用思想
        (一) 南北朝道教思想概论
        (二) 早期重玄学与体用
        (三) 陶弘景:“神者,心之用,心者,神之主”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儒学发展中的体用思想
        一、魏晋南北朝儒学发展概说
        二、《论语义疏》:“性—用—功”与”本用”
        三、《文心雕龙》:“体性”之体与“本体”之体
    第三章 隋唐时期:“体用”逻辑之初成与展开
        第一节 隋唐宗派佛教与体用思想
        一、隋唐宗派佛教概说
        二、天台宗与体用
        (一) 慧思:“以体体用,以用用体,体用不二”
        (二) 智顗:“体宗用”“体用名”与“体用”
        (三) 湛然:本迹即体用
        三、三论宗与体用
        (一)《肇论疏》:“体用相即”
        (二) 吉藏:“体用重为体用”
        四、唯识宗与体用
        (一) 《成唯识论》:“体用不离”
        (二) 《成唯识论述记》:“本识是体,种子是用。种子是因,所生是果”
        (三) 《大乘法苑义林章》:“体故名法,用故名生”
        五、华严宗与体用
        (一) 杜顺:六重诠释与体相用
        (二) 法藏:体用双融
        (三) 李通玄:“体用互参,理事相彻”
        六、禅宗与体用
        (一) 东山法门:“知果体”,“起万用”
        (二) 北宗禅与体用
        (三) 南宗禅与体用
        第二节 隋唐道教哲学与体用思想
        一、隋唐道教哲学发概说
        二、重玄思想与体用
        (一) 成玄英:体用与本迹
        (二) 李荣:从体起用,摄迹归本
        (三) 王玄览:“动体将作用,其用全是体,息用以归体,其体全是用”
        (四) 《道教义枢》:“体用并为用,非体非用始为体”
        (五) 唐玄宗:妙本论与道体德用
        (六) 杜光庭:“体用者,相资之义也”
        三、钟吕内丹学与体用
        第三节 隋唐儒学与体用思想
        一、隋唐儒家学术概说
        二、《五经正义》之体用思想
        (一) 《周易正义》
        (二) 《尚书正义》
        (三) 《礼记正义》
        (四) 《春秋正义》
        三、《周易集解》之体用思想
        (一) 崔憬:器体道用
        四、刘禹锡:明体以及用,通经以知权
        五、《复性书》:灭情复性与体用相需
    第四章 宋元时期:体用诠释之泛化与成熟
        第一节 两宋易学与道学
        一、宋易形成与道学兴起
        二、北宋易学与道学中的体用思想
        (一) 胡瑗:明体达用之学
        (二) 周敦颐:易理之体用动静
        (三) 邵康节:先天为体,后天为用
        (四) 二程:体用一源,显微无间
        (五) 张载:太虚者,气之本体
        三、南宋理学与易学中的体用思想
        (一) 胡宏:“性体心用”与“体同用异”
        (二) 朱震:“体用同源”与“体用相资”
        (三) 杨万里:“极其用而执其体”
        第二节 朱熹体用思想
        一、体用范畴之界定
        二、宇宙论之与体用
        (一) 易学之体用:体用一源,显微无间
        (二) 太极之体用
        (三) 体用与动静
        (四) 理气之体用
        三、心性论之与体用
        (一) 心统性情与道体兼体用
        (二) 礼乐之与体用同异
        四、体用思想之总结
        第三节 宋元新道教与体用思想
        一、宋元新道教发展概说
        二、陈景元:体用相须与体用冥一
        三、南宗先命后性与体用
        (一) 张伯端:内丹学理论与体用思想
        (二) 白玉蟾:“道者一之体,一者道之用”
        四、北宗先性后命与体用
        (一) 王重阳:“以天心为主,以元神为用”
        (二) 丹阳派:“道以无心为体,忘言为用”
        (三) 龙门派:“一动一静,互为体用”
        (四) 盘山派:“以见性为体,以养命为用”与“体用圆成,是谓全真”
        五、元代道教与体用思想
        (一) 李道纯:“寂然不动,中之体也。感而遂通,中之用”
        (二) 陈致虚:“道之体者,自然也:道之用者,虚无也”
        第四节 宋元佛教与体用
        一、宋元佛教发展概说
        二、宋代士大夫佛教义学与体用
        (一) 晁迥《法藏碎金录》:三家各有体用
        三、宋代禅宗与体用
        (一) 黄龙杨岐:体用不离
        (二) 永明延寿:体用相寂,体用交彻
        (三) 圆悟克勤:文字禅与体用
        (四) 大慧宗果:“看话禅”与“体用皆如”
        (五) 宏智正觉:“默照禅”与体用
        (六) 佛日契嵩:佛体儒用
        四、宋代天台与体用
        (一) 山家山外之争
        (二) 四明知礼:“性具三千,若体若用,本空假中,常自相摄”
    第五章 明清时期:“体用”范式之圆融与固化
        第一节 明代心学发展与体用思想
        一、明代心学发展概说
        二、湛若水:“心事合一,体用同原”
        (一) 心学之“体用一原”论
        (二) 三教之“体同用异”论
        三、王阳明:致良知与体用合一
        (一) 良知体用与中和
        (二) 良知体用与动静
        (三) 良知体用与有无
        (四) 良知本体与工夫
        四、刘宗周:“意是心之体,而流行其用也”
        第二节 明清实学与船山体用思想
        一、明清实学概说
        二、明清易学与体用思想
        (一) 张理《易象图说》
        (二) 萧汉中《读易考原》:
        三、方以智:体用辩证逻辑
        (一) 《周易时论合编》中的易学体用思想
        (二) 《易余》中的体用思想
        (三) 《东西均》中的体用辩证
        (四) 《一贯问答》:“一多相离,体用两橛”
        四、王夫之:“体用胥有”与“体用相涵”
        (一) 体用范畴之概念内涵:体用胥有
        (二) 体用逻辑之辩证本性:体用相函
        (三) 体用诠释之实践维度:全体大用
        (四) 王夫之体用思想之总结
        五、李二曲:“明体适用”之体用思想
        (一) “体用”概念的内涵界定
        (二) 《体用全学》中的体用全学
        第三节 明末佛教中兴与体用思想
        一、紫柏真可:体用相与体用互称
        二、憨山德清:三教体用
        第四节 明末清初伊斯兰教哲学中国化与体用思想
        一、刘智伊斯兰教教义学与体用
        (一) 《真境昭微》的翻译与体用
        (二) 《天方性理》的创作与体用
    第六章 近现代时期:“体用”哲学之挫折与开新
        第一节 西学冲击下的文化论争与中西体用
        一、近代文化论争的历史叙述
        二、“中体西用”模式的哲学本质
        (一) “中西体用”的内涵辨析
        (二) “中体西用”的逻辑批判
        (三) “中体西用”的哲学本质
        第二节 现代新儒家崛起与体用思想
        一、现代新儒家体用思想(一)
        (一) 马一浮:从体起用与摄用归体
        (二) 熊十力:体用哲学
        (三) 冯友兰:“经济基础是体,上层建筑是用。”
        (四) 贺麟:文化体用论
        二、现代新儒家体用思想(二)
        (一) 牟宗三:道德形而上之体用论
        三、现代新儒家体用思想(三)
        (一) 成中英的“本体诠释学”:“以本体为本,以诠释为用”
        (二) 杜维明:动态体用论
        (三) 傅伟勋:中西互为体用论
        第三节 近代佛学革故与体用诠释的创新
        一、太虚佛学思想与体用
        (一) 佛法总学中的体用观
        (二) 判教的体用思想
        (三) 《真现实论》与体用
        二、欧阳竟无佛学思想与体用
        (一) 唯识抉择与体用
        (二) 儒佛会通与“用满之体”
        三、印顺佛学思想与体用
        (一) 《无诤之辩》之“评熊十力的新唯识论”
        (二) 《唯识学探源》之“体用一异”
        (三) 《性空学探源》之“体用综贯”
        (四) 《印度之佛教》之“体用种现”
        (五) 《中观今论》之体、作、力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体用”批判
        一、早期马克思主义对文化本位主义之体用批评
        (一) 瞿秋白对东方文化派体用思想的批判
        (二) 对新儒家的理论批判与体用思想
        二、当代马克思主义学者的文化体用观
        (一) 张岱年:今中为体,古洋为用
        (二) 李泽厚:“西体中用”论
        (三) 方克立:“马魂中体西用”论
下编 “体用”哲学
    第七章 “体用概念”的语源学诠释
        一、什么是哲学概念的语言学诠释
        (一) 哲学概念的语言学考察
        (二) 词源意义与词汇意义
        二、释“体”
        (一) “體”之词源学考察
        1、“體”之词汇意义
        2、“體”之词源意义
        (二) “体”概念之哲学蕴涵
        三、释“用”
        (一) “用”概念之词源学考察
        1、“用”的词汇意义
        2、“用”的词源意义
        (二) “用”概念之哲学蕴涵
        四、“体”“用”概念流变中的变与不变
    第八章 “体用范畴”的方法论诠释
        一、什么是范畴的方法论诠释
        二、由概念到范畴的体用内涵
        (一) 形式与内涵
        (二) 功能与地位
        三、体用与诸形式性范畴
        (一) 体用与有无
        (二) 体用与本末
        (三) 体用与本迹
        (四) 体用与动静
        四、体用与诸实质性范畴
        (一) 体用与道器
        (二) 体用与理气
        (三) 体用与理事
        (四) 体用与道德
    第九章 “体用逻辑”的本体论诠释
        一、什么是逻辑的本体论诠释
        二、内容逻辑: “体用”逻辑之如何可能?
        三、纵横虚实: “体用”逻辑之体
        (一) 体用逻辑的表述形式
        (二) 体用逻辑的基本类型
        (三) 体用逻辑的结构演化
        (四) 体用逻辑的具体内涵
        四、功过得失:“体用”逻辑之用
        (一) 体用逻辑之得
        (二) 体用逻辑之失
    第十章 “体用诠释”的历史透视
        一、儒家经典诠释与哲学发展中的体用
        (一) 历史: 儒家体用思想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儒家体用意识萌生期(先秦两汉)
        第二阶段: 儒家体用思想潜运期(魏晋—隋唐)
        第三阶段: 儒家体用诠释成熟期(宋元明清)
        第四阶段: 儒家体用哲学超越期(近现代)
        (二) 本质: 儒家体用思想的哲学和逻辑内涵
        1、体用诠释的对象内容
        2、体用诠释的逻辑内涵
        3、体用诠释的哲学本质
        二、佛教经典诠释与汉化进程中的体用
        (一) 历史: 中国佛教体用思想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玄学化时期(东汉末—南北朝)
        第二阶段: 宗派化时期(隋唐)
        第三阶段: 平庸化时期(宋元明清)
        第四阶段: 学术化时期(近现代时期)
        (二) 本质: 中国佛教体用诠释的哲学和逻辑内涵
        1、体用诠释的对象内容
        2、体用诠释的逻辑内涵
        3、体用诠释的哲学本质
        三、道家道教哲学与经典建构中的体用
        (一) 历史: 道家道教体用思想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先秦两汉)原始道家时期
        第二阶段: (魏晋南北朝)玄学与道教化时期
        第三阶段: (隋唐时期)重玄道学时期
        第四阶段: (宋元明清)内丹心性学时期
        (二) 本质: 道家道教体用诠释的哲学和逻辑内涵
        1、体用诠释的对象内容
        2、体用诠释的逻辑内涵
        3、体用诠释的哲学本质
        四、“体用”诠释与文化沟通
        (一) 体用源流与三教关系
        1、体用诠释之与三教源流
        2、体用诠释与三教争鸣
        (二) 体用诠释与伊斯兰哲学中国化
        (三) 体用诠释与中西碰撞
    第十一章 “体用范式”与中西对话
        一、“反”思与“返”思:中西文化范式之源
        (一) “反思”: 西方哲学活动的基本方式
        1、反思: 西方哲学的根本方式
        2、西方哲学“反思”的思维本质
        (二) “返思”: 中国哲学活动的基本形式
        1、中国哲学中的“返思”概念
        2、中国哲学“返思”的思维本质
        (三) 返思与反思:中西哲学形态之比较
        二、“体用”透视下的中国哲学之谜:返思与天人体用
        (一) 体用与返思
        (二) 体用与“天人—体用”
        (三) 返思与“天人—体用”
        三、“体用”观照下的西方哲学之惑:本质与存在
        (一) 反思与转向
        (二) 体用与“本体—认识”
        四、中西哲学的体用分别
    第十二章 “体用哲学”的创新使命
        一、“本本论”的回归:“体用哲学”与“ONTOLOGY”
        (一) 正名: 本体论与ontology
        1、中国哲学中的“本体”与“本体论”
        2、西方哲学中的“on”与“ontology”
        (二) 回归: 相通而非相同
        二、“认知论”的引入:“体用哲学”与“EPISTEMOLOGY”
        (一) 西方知识论与中国体知论
        1、认知: 西方知识论的基本模式
        2、体知: 中国知识论的基本模式
        (二) 体用哲学对“认知论”的融摄
        1、前提与基础
        2、维度与方法
        三、动态性与开放性:体用哲学创新之体用
        (一) 动态性: 体用哲学的创新之体
        (二) 开放性: 体用哲学的创新之用
        四、主体性与世界性:中国哲学未来之体用
        (一) 中国哲学的主体性
        (二) 中国哲学的世界性
参考文献
后记
读博期间学术成果

四、第十册:《种子的力》不同教法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近现代中小学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研究[D]. 蒋宏宇. 北京体育大学, 2014(04)
  • [2]宁玛派大圆满法见地与修行果研究[D]. 郭耀华. 中央民族大学, 2010(03)
  • [3]清末民初国文教科书中的科普文研究[D]. 陈韵之.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4]民国以来中国不同时期小学语文教材多模态语篇分析[D]. 林娟. 吉林大学, 2020(03)
  • [5]《楞嚴經》“六根”義理之研究[D]. 湯淑妃(釋慧文).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8)
  • [6]帕米尔宗教文化初探[D]. 张来仪. 暨南大学, 2005(01)
  • [7]媒介视域中的女性角色建构 ——以《女铎》(1912-1949)为中心[D]. 胡小京. 河北师范大学, 2019(01)
  • [8]危机与重构:劳动教育价值研究[D]. 徐海娇.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5)
  • [9]中国公民教育的反思与重构 ——基于百年母语教科书的文本分析[D]. 刘霞.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5)
  • [10]中国哲学体用思想研究[D]. 胡勇. 南京大学, 2013(05)

标签:;  ;  ;  ;  ;  

第十卷:《种子的力量》不同的教学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