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琼脂薄片法在土壤细菌和真菌生物量测定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慕知[1](2019)在《抗链格孢菌活性物质筛选及发酵体系的建立》文中研究表明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是一种常见丝状真菌,广泛地分布在世界上各个角落。作为植物病原真菌,链格孢菌可以侵染多种农作物,如番茄、苹果、小麦、烟草等,引发严重的病害,经常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会威胁到人类的身体健康。目前为止,用于防治链格孢菌的化学农药的残留会导致环境污染、动物与人类中毒与诱导耐药性增强等严重问题,因此寻找无毒易降解的新型农药一直是研究热点。除了引发植物病害,链格孢菌在生长过程中还可产生一些有益的高值代谢产物。为了大规模生产这些化合物,需要建立起链格孢菌的发酵条件。大部分链格孢菌的致病机理与生产高值化合物的原理现在仍不清楚。通过对其代谢网络进行分析可以确定重要代谢产物生成过程中的关键酶,为链格孢菌的深入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本实验设计与研究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1.本章旨在筛选用于防治链格孢菌的新型绿色农药。此部分计算了不同浓度的壳聚糖对链格孢菌的抑制效果,然后进行了毒力测定,得到壳聚糖的EC50为450μg/mL,并粗略计算了将壳聚糖用于大量施用的成本。结果证明,壳聚糖对链格孢菌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并可作为价格低廉的农药使用。2.本章通过在不同转速、不同培养基、不同碳源的情况下观察并测定菌体的生长情况,成功得到了链格孢菌的最佳发酵条件。在避光、28℃、转速120 rpm,并使用以蔗糖为碳源的液体土豆培养基的情况下,发酵效果最好,成本也相对较低。3.目前对于链格孢菌抑菌机制与合产有益化合物的原理尚不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章首先对链格孢菌的代谢网络进行了分析,找到了该菌中鞘氨醇的合成、分解途径和细交链孢菌酮酸的合成途径。接着确定了代谢通路中的限速酶SPT、SPHK和AHAS。之后对SPT与AHAS对应基因进行了同源性分析,得到了 SPT与AHAS相关基因的保守性。然后使用构建的进化树,找到了链格孢菌的近缘真菌。最终通过该近缘真菌基因的同源比对,发现一段链格孢菌中尚未报道过的基因很有可能就是编码SPHK的基因,并确定了其保守性。以上的生物信息学分析都为将来通过这几种酶对链格孢菌进行形态学与基因改造等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熊晨琳,王群,王石,姜万年,张修国[2](2017)在《双玻片插片诱导新西兰匍柄霉产生分生孢子的方法》文中认为匍柄霉属(Stemphylium)是重要无性丝孢真菌类群,多数种菌难以诱导产生适宜形态学分类研究的分生孢子。以新西兰匍柄霉(Stemphylium eturmiunum)为材料,经适宜培养后(PDA培养基,25℃培养34 d),将双玻片斜插入生长适量菌丝的平板,延续培养34周后,进行玻片制作和显微描述,结果发现双玻片插片诱导培养处理后,匍柄霉种菌易产生充分发育的产孢细胞、产孢梗及适量的无性分生孢子。该技术方法简便易行,避免了选择性培养基诱导产生的缺陷,适宜于匍柄霉及其近似属若干难以产生无性分类特征的分类研究,为系统开展该类真菌系统分类研究提供技术借鉴。
潘文文[3](2016)在《卷柏内生真菌多样性及其对小麦抗旱性的影响》文中指出内生真菌几乎存在于所有已经研究过的植物中,经过长期与宿主植物的协同进化,与宿主植物间建立了稳定的和谐共生关系,且部分内生真菌具有产生与宿主植物相同或相似生物活性物质的能力。目前所研究并记录的真菌量占地球上真菌总量的比例甚少,国内外对内生真菌的研究多分布于禾本科及林木植株,对于内生真菌多样性的研究还有着较大拓展空间。卷柏是耐旱性较强的蕨类药用植物,本实验分离了粗叶卷柏(济源)、中华卷柏(济源)、中华卷柏(洛阳)、中华卷柏(平顶山)的内生真菌,对分离出的四类卷柏内生真菌,通过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的鉴定,初步归类于23个属。其中链格抱属(Alternaria sp.)、镰刀菌属(Fusaritm sp.)、青霉属(Penicillium sp.)、柄孢壳菌属(Podospora sp.)分离频率较高与其他菌株,除上述四个属外毛壳属(Chaetomium sp.)、黑孢属(Nigrospom sp.)、曲霉属(Aspergillus sp.)等在四类不同卷柏中都有分布,且链隔孢属、镰刀菌属在四类不同卷柏中都是优势种群。从定殖率来看,各部位内生真菌定殖率都在50%以上,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都在2.2左右,说明卷柏体内定殖着丰富的内生真菌。其中,粗叶卷柏(济源)叶和茎部以链格孢属、镰刀菌属为优势种群,而在其根部以青霉属、链格孢属为优势种群;拟盘多毛孢属内生真菌广泛存在于中华卷柏(济源)、中华卷柏(洛阳)、中华卷柏(平顶山)中,而在粗叶卷柏(济源)内未曾分离到;炭角菌属内生真菌在粗叶卷柏(济源)、中华卷柏(济源)中都有分布,而在中华卷柏(洛阳)、中华卷柏(平顶山)内未曾分离到;说明内生真菌的定殖与分布与组织性质、宿主种类、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多种因素有关。通过测量内生真菌侵染后的小麦,在干旱胁迫下的部分生理指标,初步从卷柏内生真菌中筛选出,粗叶卷柏(济源)叶和茎部菌B12、中华卷柏(济源)根部菌C23、中华卷柏(济源)叶和茎部菌A6、中华卷柏(洛阳)根部菌E4、中华卷柏(平顶山)叶和茎部菌A13、B3,对小麦的抗旱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它们分别归属于炭角菌属(Xylaria sp.)、木霉属(Trichoderma sp.)、镰刀菌属(Fusaritm sp.)、拟茎点霉属(Phomopsis sp.)、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 sp.)。经过分析内生真菌处理后的小麦在干旱胁迫下生理指标的变化,初步推测干旱对小麦体内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在未达到某个干旱程度之前只会引起一定范围的减少,其在小麦体中的含量与小麦年龄以及生长环境等因素有关;部分内生真菌对宿主的有益作用会由于宿主生长环境的恶化而转变为不利于宿主生长的内在作用;此外,部分内生真菌对宿主植株的某些组织、器官活性有较大的影响,在抑制这部分组织或器官生长的同时,提高了该部位的活性或替代了该部位的某些功能。本实验研究了不同卷柏的内生真菌多样性,分析了影响内生真菌在宿主体内分布的因素,通过对分离出的卷柏内生真菌进行抗旱功能菌的筛选,初步探讨了内生真菌对植物苗期生长和抗旱性的影响,并筛选出几株对小麦抗旱性有一定促进作用的内生真菌菌株,对丰富植物内生真菌多样性的认识,开发节能环保的生物农制剂等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孙建广,周欣,肖佳雷,尹静,詹亚光,战妍,姜丽超,巩媛[4](2014)在《一种便于丝状真菌显微观察的培养方法》文中研究说明在真菌培养过程中,对其个体形态与群体(菌落)形态进行实时观察与鉴定是很必要的。本文利用半培养基培养法结合显微操作技术,对丝状真菌个体与群体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该方法无需染色与制片,不破坏菌丝正常生长状态,可实时进行形态学检测,对多个菌种在自然生长状态下的菌丝与菌落特征进行观察,操作简单、方便、快捷,从而降低了成本及工作量。
孙凯,刘娟,凌婉婷[5](2013)在《土壤微生物量测定方法及其利弊分析》文中指出土壤微生物量作为土壤生态系统研究的重要参数之一,对土壤中养分循环、有机物降解和转化具有重要作用。如何准确、快速、有效地测定土壤微生物量已经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土壤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常用的土壤微生物量测定方法包括:直接观察法、生理学法和生物化学法。综述了土壤微生物量的测定方法及其研究进展,并对各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旨在分析各种测定方法的利弊,为土壤微生物量的测定提供依据。展望了今后土壤微生物量研究的重点。
郭依秋[6](2013)在《太岳山油松林土壤微生物量对模拟氮沉降的响应》文中提出大气氮沉降能够直接或间接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活动能力,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对土壤中物质转化及营养物质有效性产生影响。本文选取山西太岳山油松林作为研究对象,对油松天然林和人工林土壤微生物量对模拟氮沉降的响应进行了研究。2009年9月开始每月中旬进行氮处理。样地处理分别为对照(CK,0kg Nhm-2a-1),低氮(LN,50kg N hm-2a-1),中氮(MN,100kg N hm-2a-1)和高氮(HN,150kg N hm-2a-1)。2011年6、8、10三个月,分0-10cm和10-20cm两个土层采集土壤样本,用氯仿熏蒸法分别测定土壤中微生物生物量碳(MBC)、氮(MBN)。结果表明:不同林分的土壤MBC、MBN差异显着(P<0.01),天然林MBC、MBN含量高于人工林。人工林、天然林0-10cm土层MBC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189.55~358.51mg kg-1、200.64~666.34mg kg-1, MBN含量变化范围为43.41~77.21mg kg-1、68.82~151.70mg kg-1.相同氮处理下,0-10cm土壤微生物量显着高于10-20cm土层(P<0.01)。不同浓度N添加处理对土壤MBC影响不显着(P>0.05),但是对MBN影响显着(P<0.01)。MBC随着季节变化明显(P<0.01),MBC在6月含量最高,8月和10月次之。而MBN随季节变化不大(P>0.05)。
张智文,李长田,于逸竹,秦智亨,田风华[7](2011)在《菌根菌生物量测定方法比较》文中研究指明菌根菌以其与宿主植物的密切共生关系和生态学意义已成为今天生物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对其生物量的准确定量也一直是人们研究的方向,但由于菌根菌的特殊生态型,人们对其生物量的研究仍然处在探索阶段。现对关于菌根菌生物量研究的意义和常用的测定方法进行阐述和分析,以求为外生菌根菌的生物量定量方法的选择运用提供科学参考。
张智文,李长田,于逸竹,秦智亨,田风华,刁莹莹,潘丽丽,李成博[8](2011)在《菌根菌生物量定量方法浅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菌根菌成为当今菌物界研究的热门之一,对其生物量的准确定量也一直是人们研究的方向,但由于外生菌根菌的特殊生态型,人们对其生物量的研究仍然处于初始探索阶段,文章总结论述和分析了关于外生菌根菌生物量研究的意义和常用的测定方法,以求为菌根菌生物量定量方法的选择运用提供科学参考。
张秋霞[9](2010)在《FISH检测多粘类芽孢杆菌研究及其在猪粪有机肥和土壤中的应用》文中指出多粘类芽孢杆菌是一种植物根际促生菌,具有固氮、解磷、产生抗生素、分泌植物激素、几丁质酶和水解酶,可以提高土壤肥力等特点,同时研究发现多粘类芽孢杆菌,对人和动物没有致病性,某些菌株具有抗菌活性。本实验室筛选的多粘类芽孢杆菌应用于微生物有机肥的研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为进一步研究多粘类芽孢杆菌微生物有机肥的作用机理,本研究建立了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多粘类芽孢杆菌菌体和芽孢的方法,并对此方法的操作步骤和实验条件进行优化,旨在为有机肥和环境条件中的多粘类芽孢杆菌的检测技术提供理论基础。本文研究结果如下:1. FISH检测多粘类芽孢杆菌菌体的最优化实验条件为:样品收集时进行1×PBS冲洗2-3次;无水乙醇4℃固定2h;0.01%SDS处理分散菌体;杂交温度为48℃,时间为2h,甲酰胺浓度为35%,清洗液中NaCl浓度为60 mM。2. FISH检测多粘类芽孢杆菌芽孢的预处理方法有化学预处理和萌发预处理,10M HCl 37℃处理30 min,0.1 M NaOH0℃处理30 min,10 mg/mL SDS+50 mM DTT 60℃处理15 min和1 mg/mL溶菌酶37℃处理15 min为化学预处理,杂交效率分别为75.2%,86.6%和64.7%,扫描电镜显示,化学预处理芽孢表面结构松散,少数裂解。L-丙氨酸+腺苷+水解酪蛋白37℃处理5 min为萌发预处理,杂交效率为92.3%,扫描电镜显示,萌发预处理芽孢膨胀,表面结构光滑,形态完整。3.利用萌发预处理FISH和平板计数同时对接种在猪粪有机肥中的多粘类芽孢杆菌SQR21进行检测,结果发现FISH方法与平板方法计数芽孢数和总数,均有一个数量级的差别,而且FISH能更准确地反映芽孢变化的过程。4.FISH检测添加多粘类芽孢杆菌的猪粪有机肥在发酵过程中的菌体生长变化,结果发现第2天和第3天细胞均有显着增长现象,且大多数为营养体细胞;发酵第5天细胞无增长现象,芽孢开始出现;发酵第10天细胞总量显着减少,大部分细胞以芽孢形式存在;发酵第20天细胞总量无明显变化,芽孢占绝对优势。
刘岳燕[10](2009)在《水分条件与水稻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活性及多样性的关系研究》文中指出水稻土对维持我国粮食生产和环境健康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在粮食需求不断增加、水资源日益短缺、环境质量日趋恶化的压力下,维持水稻土壤持续高产性能、加强水资源合理利用、同时保证其生态环境健康,是我国当前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也是当今全球关注的一个焦点。本文以我国典型稻田——太湖流域杭嘉湖平原的水稻土壤为研究对象,并运用近年来发展的土壤生物学新兴测试技术,如BIOLOG、PLFA、DGGE等,系统地研究了水分条件和水稻种植对土壤微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以及水分胁迫和水稻根际影响的土壤微生物活性和多样性随水稻生育期的演替特征,以期揭示水稻生育期内水分条件对水稻土壤质量的影响,获得如下主要成果:(1)研究了淹水土壤晾干预处理和不同保存温度对土壤微生物特性的影响。设计五种处理方式:淹水对照、淹水晾干、淹水冷冻、淹水晾干冷冻和淹水晾干冷藏处理。结合冷冻干燥技术,通过测定总磷脂脂肪酸含量和磷脂脂肪酸剖面,分析淹水土壤预处理和保存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多样性的影响。发现淹水晾干冷藏显着地减少土壤微生物生物量,而其它处理没有改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淹水土壤室内晾干预处理无论直接测定,还是在冷冻或冷藏保存下,其磷脂脂肪酸类群以及特征脂肪酸含量都发生了改变。通过进一步的对应分析,相对于其它处理,淹水冷冻处理的土壤微生物结构多样性与淹水对照处理更接近,表明了土壤直接冷冻后再冷冻干燥法对淹水土壤微生物结构多样性的影响较小。因此,我们提出直接冷冻干燥法是一种简单、方便预处理保存淹水土壤的方法,并且能保证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最小。(2)针对传统使用的氯仿熏蒸浸提法在测定淹水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时出现的问题,以及在Innubushi,Witt等人改进后的方法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提出采用液氯熏蒸提取-水浴法测定淹水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明确了该方法在100℃水浴下排除剩余氯仿不会影响K2SO4浸提液中碳的损失,并确定水浴法排除液氯的时间(60min),液氯熏蒸用量(4-6μL g-1干土),并验证了该方法在淹水土壤中的熏蒸效率与常规氯仿熏蒸浸提法在旱地土壤中的熏蒸效率一致,而且熏蒸和非熏蒸重复间的重现性都较好,表明该方法应用于淹水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测定是合适的。(3)采用BIOLOG碳素利用法、磷脂脂肪酸(PLFA)法和土壤酶活性测定等方法比较了三种水分条件(淹育、淹育晾干、非淹育)对水稻土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淹育处理水稻土的脱氢酶、蔗糖酶活性明显高于淹育晾干和非淹育处理,并导致该土壤的基础呼吸升高。BIOLOG碳素利用法表明,非淹育处理的微生物群落平均吸光值(AWCD)显着低于淹育和淹育晾干处理。PLFA实验发现,淹育水稻土的真菌特征脂肪酸(18:2w6,9c)所占比例减少,真菌特征脂肪酸与细菌特征脂肪酸(15:0i+15:0a+16:0i+16:1w5c+17:0i+17:0a+17:0cy+17:0+18:1w7c+19:0cy)的比值下降;BIOLOG碳素利用法的群落水平生理剖面(CLPP)和PLFA测定结果经聚类分析后,发现淹育和淹育晾干处理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在较低的距离尺度可聚成一类,且与非淹育土壤具有明显差异。淹育水稻土与淹育晾干相比,尽管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多样性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微生物的种群组成和活性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4)在温室水稻种植条件下,根据水稻不同生育期的水分需求,研究干湿交替、水稻种植及其交互作用对土壤微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湿交替使土壤基础呼吸速率和脱氢酶的活性下降,水稻种植减少了土壤脱氢酶的活性,交互作用使土壤基础呼吸速率、微生物代谢商和脱氢酶的活性下降。干湿交替、水稻种植及其交互作用显着增加了水稻移栽105天时好氧细菌、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的生物量。另外,干湿交替和交互作用使水稻移栽后25天和45天的细菌、放线菌、好氧细菌、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的生物量显着增加。干湿交替、水稻种植及其交互作用导致嗜甲烷菌(Ⅰ)在整个生育期内的含量远远高于长期淹育的对照处理。微生物结构多样性的聚类分析可清晰的看出,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在水稻生长的前期主要受干湿交替和水稻种植的影响。但是在水稻生长末期,干湿交替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小于水稻种植。这一结果对水稻土壤的水分管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5)采用PCR-DGGE分子生态学方法研究了细菌和氨氧化菌微生物的遗传多样性。发现干湿交替,水稻种植以及交互作用明显改变了土壤细菌的遗传多样性,同样它们改变了氨氧化细菌和古菌的遗传多样性,相对来说,对氨氧化古菌的遗传多样性影响较小。长期淹水条件下的氨氧化古菌数量较少,这可能与其生长受到抑制有关。水稻土壤微生物遗传多样性的改变可能与干湿交替和水稻种植导致土壤含水量、含氧量、二氧化碳含量、养分状况等土壤物理、化学变化有关。
二、琼脂薄片法在土壤细菌和真菌生物量测定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琼脂薄片法在土壤细菌和真菌生物量测定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抗链格孢菌活性物质筛选及发酵体系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大自然中的真菌 |
1.2 链格孢菌简介 |
1.2.1 链格孢菌的致病性与侵染对象 |
1.2.2 链格孢菌的致病机理 |
1.2.3 链格孢菌的可利用产物 |
1.2.4 链格孢菌的发酵 |
1.3 壳聚糖简介 |
1.3.1 壳聚糖的功效 |
1.3.2 壳聚糖的抑菌机理 |
1.4 半最大效应浓度与毒力回归方程 |
1.5 丝状真菌的发酵方法与生物量的测定 |
1.6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
1.7 代谢网络的应用 |
1.8 KEGG数据库的使用 |
1.9 NCBI与BLAST的使用 |
1.10 鞘氨醇的相关研究 |
1.11 Clustal Omega相关 |
1.12 SWISS-MODEL相关 |
1.13 立项意义 |
第二章 壳聚糖对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抑菌效应的相关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供试菌 |
2.2.2 培养基的配置 |
2.2.3 壳聚糖母液的配置 |
2.2.4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3 实验方法 |
2.3.1 壳聚糖对链格孢菌的抑菌活性测定 |
2.3.2 壳聚糖的毒力测定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壳聚糖对链格孢菌的抑菌活性测定 |
2.4.2 壳聚糖的毒力测定 |
2.4.3 壳聚糖农药的成本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发酵条件的建立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供试菌 |
3.2.2 培养基的配置 |
3.2.3 流动相溶液的配置 |
3.2.4 实验仪器与试剂 |
3.3 实验方法 |
3.3.1 链格孢菌发酵条件的初步确定 |
3.3.2 链格孢菌发酵培养基配方的确定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链格孢菌发酵培养转速的确定 |
3.4.2 链格孢菌发酵培养基配方基础的确定 |
3.4.3 链格孢菌发酵培养基最佳碳源的确定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链格孢茵(Alternaria alternata)代谢网络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3 实验方法 |
4.3.1 推测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酶 |
4.3.2 同源性分析 |
4.4 结果和分析 |
4.4.1 绘制链格孢菌关键物质的代谢途径图 |
4.4.2 推测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酶 |
4.4.3 关键酶基因的同源性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研究成果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2)双玻片插片诱导新西兰匍柄霉产生分生孢子的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1.1 菌种 |
1.1.2 PDA (potato dextrose agar) 培养基 |
1.1.3 制片材料 |
1.1.4 主要仪器 |
1.2 方法 |
1.2.1 菌株培养 |
1.2.2 玻片制备: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3)卷柏内生真菌多样性及其对小麦抗旱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植物内生真菌 |
1.1.1 植物内生真菌的定义及其形成 |
1.1.2 植物内生真菌的类型及多样性分布 |
1.2 植物内生真菌研究现状 |
1.2.1 植物内生真菌的研究方法 |
1.2.2 植物内生真菌的主要研究方向 |
1.2.3 植物内生真菌的生物学功能 |
1.3 蕨类植物的内生真菌研究现状 |
1.3.1 蕨类植物内生真菌的研究现状 |
1.3.2 卷柏的研究现状 |
1.4 内生真菌-植物共生体抗旱性的研究现状 |
1.4.1 作物抗旱性研究的现状 |
1.4.2 内生真菌对作物抗旱性的影响 |
1.5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仪器、药品和材料 |
2.1.1 主要仪器及器材 |
2.1.2 试剂药品 |
2.1.3 植物样品 |
2.1.4 培养基 |
2.1.5 营养液 |
2.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2.2.1 卷柏内生真菌的多样性 |
2.2.2 小麦干旱模拟的初步研究 |
2.2.3 内生真菌对小麦种的侵染 |
2.2.4 小麦无菌苗的培养及内生真菌侵染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卷柏内生真菌的多样性 |
3.1.1 分离卷柏内生真菌最佳消毒时间及定殖率 |
3.1.2 卷柏内生真菌的鉴定 |
3.1.3 卷柏内生真菌多样性研究 |
3.2 不同梯度干旱胁迫对小麦的影响 |
3.2.1 不同梯度干旱胁迫对小麦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3.2.2 不同梯度干旱胁迫对小麦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2.3 不同梯度干旱胁迫对小麦MDA含量的影响 |
3.3 不同内生真菌对小麦抗旱性的影响 |
3.3.1 济源粗叶卷柏内生真菌A18、B12 |
3.3.2 平顶山中华卷柏内生真菌A1、B3 |
3.3.3 内生真菌中华卷柏(济源)C23、中华卷柏(洛阳)E6、中华卷柏(平顶山)A13、E1 |
3.3.4 内生真菌中华卷柏(济源)A7、中华卷柏(洛阳)C7、E4 |
3.3.5 内生真菌济源粗叶卷柏D7、F4、洛阳中华卷柏E5、济源中华卷柏A6 |
3.4 小麦组培无菌苗的培养 |
3.5 部分菌株对小麦无菌苗抗旱性的影响 |
3.5.1 不同菌株对小麦无菌苗株高的影响 |
3.5.2 干旱处理后不同菌株对小麦无菌苗根长的影响 |
3.5.3 干旱处理后不同菌株对小麦无菌苗相对水分含量(RWC)的影响 |
3.5.4 干旱处理后不同菌株对小麦无菌苗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3.5.5 干旱处理后不同菌株对小麦无菌苗MDA含量的影响 |
3.5.6 干旱处理后不同菌株对小麦无菌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5.7 不同菌株对小麦组培苗干旱恢复能力的影响 |
4 讨论 |
4.1 卷柏内生真菌多样性的研究 |
4.2 卷柏内生真菌与小麦抗旱性的初步研究 |
5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4)一种便于丝状真菌显微观察的培养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与方法 |
结果与讨论 |
(5)土壤微生物量测定方法及其利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直接观察法 (显微计数法) |
2 生理学法 |
2.1 熏蒸培养法 (FI) |
2.2 熏蒸浸提法 (FE) |
2.3 底物诱导呼吸法 (SIR) |
2.4 比色法 |
3 生物化学法 |
3.1 三磷酸腺苷 (ATP) 分析法 |
3.2 精氨酸诱导氨化法 (AIA) |
4 结论和展望 |
(6)太岳山油松林土壤微生物量对模拟氮沉降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氮沉降研究进展 |
1.2. 土壤微生物研究进展 |
1.3. 氮沉降对微生物的影响 |
1.3.1. 氮沉降对微生物量的影响 |
1.3.2. 氮沉降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1.3.3. 氮沉降对微生物活性以及酶活性的影响 |
1.3.4. 氮沉降对土壤呼吸的影响 |
1.4. 土壤微生物量的测定方法 |
1.4.1. 镜检法 |
1.4.2. 成分分析法 |
1.4.3. 底物诱导法 |
1.4.3.1. 基质诱导呼吸法 |
1.4.3.2. 精氨酸诱导氨化法 |
1.4.4. 熏蒸培养或浸提法 |
1.4.4.1. 熏蒸培养法 |
1.4.4.2. 熏蒸浸提法 |
1.4.5. 比色法 |
1.5. 研究意义 |
1.6.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1.6.1. 主要研究内容 |
1.6.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2. 研究地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地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样地地表植被和土壤的本底值调查 |
2.2.2. 样地施肥处理 |
2.2.3. 田间采样 |
2.2.4. 微生物量测定方法 |
2.2.5. 数据分析 |
2.3. 实验设计路线 |
3. 结果分析 |
3.1. 不同氮处理下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变化 |
3.2. 不同氮处理下土壤微生物量氮的变化 |
3.3. 不同氮处理下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变化 |
4. 讨论 |
4.1. 生态系统类型对微生物量的影响 |
4.2. 土壤深度对微生物量的影响 |
4.3. 土壤微生物量的季节动态变化 |
4.4. 氮沉降对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7)菌根菌生物量测定方法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测定菌根真菌生物量方法的比较 |
1.1 FSA法的特点 |
1.2 计数法特点 |
1.3 成分分析法特点 |
1.4 PLFA法特点 |
2 结语 |
(8)菌根菌生物量定量方法浅谈(论文提纲范文)
0 前言 |
1 生物量的研究方法分析 |
1.1 FSA生物量测定法分析 |
1.2 计数法 |
1.3 成分分析法 |
1.4 PLFA分析法 |
2 结语 |
(9)FISH检测多粘类芽孢杆菌研究及其在猪粪有机肥和土壤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0 研究意义 |
1.1 多粘类芽孢杆菌及其促生机理 |
1.1.1 多粘类芽孢杆菌 |
1.1.2 多粘类芽孢杆菌的促生作用机理 |
1.2 微生物的检测方法 |
1.2.1 传统方法 |
1.2.2 分子生物学方法 |
1.2.2.1 PCR扩增技术 |
1.2.2.2 DNA测序法 |
1.2.2.3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
1.2.2.4 抗生素标记法 |
1.2.2.5 外源基因标记 |
1.2.2.6 标记核酸探针杂交技术 |
1.3 荧光原位杂交 |
1.3.1 FISH技术简介 |
1.3.2 FISH技术的操作步骤 |
1.3.2.1 FISH探针的选择和制备 |
1.3.2.2 样品的固定 |
1.3.2.3 样品的预处理 |
1.3.2.4 杂交 |
1.3.2.5 漂洗 |
1.3.2.6 观察 |
1.3.3 FISH芽孢检测的研究 |
1.3.4 FISH技术的应用 |
1.3.4.1 FISH在环境微生物多样性检测方面的应用 |
1.3.4.2 FISH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
1.3.4.3 FISH在医学上的应用 |
1.3.4.4 FISH在微生物有机肥中的应用 |
1.3.5 环境样品中FISH定量分析的主要影响因素 |
1.3.5.1 操作过程 |
1.3.5.2 探针的特异性 |
1.3.5.3 荧光显微镜 |
1.3.5.4 计数 |
1.3.5.5 样品浓度 |
1.3.5.6 菌体自发荧光 |
1.4 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FISH检测多粘类芽孢杆菌方法的建立及其优化 |
2.0 引言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菌株 |
2.1.2 探针 |
2.1.3 样品的收集与制备 |
2.1.4 固定方法的确定 |
2.1.5 分散方法的确定 |
2.1.6 杂交温度和杂交时间的优化 |
2.1.7 杂交缓冲液和杂交洗涤液的优化 |
2.1.8 观察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样品收集时进行1xPBS冲洗和未进行冲洗的杂交结果 |
2.2.2 不同固定方法的杂交结果 |
2.2.3 不同分散方法的杂交结果 |
2.2.4 不同杂交时间和杂交温度对杂交效率的影响 |
2.2.5 杂交液中甲酰胺浓度和洗涤液中NaCl浓度对杂交效率的影响 |
2.3 讨论 |
2.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FISH快速检测多粘类芽孢杆菌芽孢的研究 |
3.0 引言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菌株 |
3.1.2 探针 |
3.1.3 样品的收集与制备 |
3.1.4 扫描电镜观察各种预处理的芽孢表面结构及形态变化 |
3.1.5 萌发预处理不同时间对SQR21芽孢杂交效率的影响 |
3.1.6 萌发预处理对营养体细胞杂交的影响 |
3.1.7 FISH检测猪粪有机肥中SQR21的变化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预处理对SQR21芽孢形态及荧光原位杂交效果的影响 |
3.2.2 萌发处理不同时间对SQR21芽孢荧光原位杂交效率的影响 |
3.2.3 萌发预处理对SQR21菌体荧光原位杂交的影响 |
3.2.4 FISH检测猪粪有机肥中多粘类芽孢杆菌的变化 |
3.3 讨论 |
3.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FISH技术检测有机肥和土壤中的SQR21 |
4.0 引言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有机肥和土壤 |
4.1.2 样品的制备方法 |
4.1.3 土壤中SQR21的FISH检测 |
4.1.4 猪粪有机肥中SQR21的FISH检测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方法收集猪粪有机肥和土壤中SQR21的杂交结果 |
4.2.2 土壤中SQR21的FISH检测 |
4.2.3 猪粪有机肥中多粘类芽孢杆菌的FISH检测 |
4.3 讨论 |
4.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 |
附录 |
致谢 |
(10)水分条件与水稻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活性及多样性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部分 水分条件和水稻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特性(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引论 |
1.1 水分条件与水稻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
1.2 水分条件对土壤微生物特性的影响 |
1.3 土壤预处理和保存方法的研究现状 |
1.4 土微生物生物量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
1.5 研究的背景、目标和内容 |
1.6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水稻土壤预处理、保存方法及微生物生物量碳测定的研究 |
第二章 水稻土壤预处理和保存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评价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供试土壤 |
2.2.2 实验设计 |
2.2.3 研究方法 |
2.2.4 统计分析 |
2.3 结果 |
2.3.1 预处理和保存对总磷脂脂肪酸的影响 |
2.3.2 预处理和保存对磷脂脂肪酸类群的影响 |
2.3.3 预处理和保存对特征磷脂脂肪酸的影响 |
2.3.4 预处理和保存对土壤微生物结构多样性的影响 |
2.4 讨论 |
2.5 结论 |
2.6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淹育水稻土微生物生物量碳的测定:液氯熏蒸浸提—水浴法 |
3.1 引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供试土壤 |
3.2.2 测定方法 |
3.2.3 统计分析 |
3.2.4 实验设计 |
3.3 结果 |
3.3.1 100℃水浴排除溶解在K_2SO_4溶液中氯仿的效果 |
3.3.2 采用液态氯仿熏蒸法所需的氯仿用量 |
3.3.3 100℃水浴对K_2SO_4可提取碳的影响 |
3.3.4 液态氯仿熏蒸法的熏蒸效率 |
3.3.5 液氯熏蒸浸提——水浴法在长期淹水土壤上的应用 |
3.4 讨论 |
3.5 结论 |
3.6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水分条件与水稻土壤微生物特性的关系 |
第四章 水分条件对水稻土壤微生物活性及多样性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供试土样 |
4.2.2 实验设计 |
4.2.3 分析方法 |
4.2.4 统计分析 |
4.3 结果 |
4.3.1 水分条件对磷脂脂肪酸剖面的影响 |
4.3.2 水分条件对碳素利用剖面的影响 |
4.3.3 水分条件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4.3.4 水分条件对基础呼吸的影响 |
4.4 讨论 |
4.5 结论 |
4.6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水分条件和水稻种植与土壤微生物特性的关系 |
第五章 干湿交替和水稻种植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活性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供试土壤 |
5.2.2 实验设计 |
5.2.3 研究方法 |
5.2.4 统计分析 |
5.3 结果 |
5.3.1 干湿交替和水稻种植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 |
5.3.2 干湿交替和水稻种植对土壤基础呼吸的影响 |
5.3.3 干湿交替和水稻种植对土壤微生物代谢商的影响 |
5.3.4 干湿交替和水稻种植对土壤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
5.3.5 干湿交替和水稻种植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
5.4 讨论 |
5.5 结论 |
5.6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干湿交替和水稻种植对土壤微生物结构多样性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供试土壤 |
6.2.2 实验设计 |
6.2.3 研究方法 |
6.2.4 统计分析 |
6.3 结果 |
6.3.1 干湿交替和水稻种植对土壤微生物特征脂肪酸类群的影响 |
6.3.2 干湿交替和水稻种植对土壤微生物特征脂肪酸比值的影响 |
6.3.3 干湿交替和水稻种植对土壤微生物结构多样性的影响 |
6.4 讨论 |
6.5 结论 |
6.6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干湿交替和水稻种植对土壤微生物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
7.1 引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供试土壤 |
7.2.2 实验设计 |
7.3.3 研究方法 |
7.2.4 统计分析 |
7.3 结果 |
7.3.1 干湿交替和水稻种植对土壤微生物细菌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
7.3.2 干湿交替和水稻种植对土壤氨氧化古菌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
7.3.3 干湿交替和水稻种植对土壤氨氧化细菌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
7.4 讨论 |
7.5 结论 |
7.6 参考文献 |
第五部分 研究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
第八章 研究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1.1 淹水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测定方法:液氯熏蒸浸提-水浴法 |
8.1.2 淹水土壤预处理和保存方法 |
8.1.3 水分条件与水稻土壤微生物活性和多样性的关系 |
8.1.4 水分条件和水稻种植与土壤微生物学特性的关系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
四、琼脂薄片法在土壤细菌和真菌生物量测定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抗链格孢菌活性物质筛选及发酵体系的建立[D]. 王慕知.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2)
- [2]双玻片插片诱导新西兰匍柄霉产生分生孢子的方法[J]. 熊晨琳,王群,王石,姜万年,张修国. 菌物研究, 2017(02)
- [3]卷柏内生真菌多样性及其对小麦抗旱性的影响[D]. 潘文文. 郑州大学, 2016(02)
- [4]一种便于丝状真菌显微观察的培养方法[J]. 孙建广,周欣,肖佳雷,尹静,詹亚光,战妍,姜丽超,巩媛. 植物生理学报, 2014(02)
- [5]土壤微生物量测定方法及其利弊分析[J]. 孙凯,刘娟,凌婉婷. 土壤通报, 2013(04)
- [6]太岳山油松林土壤微生物量对模拟氮沉降的响应[D]. 郭依秋. 北京林业大学, 2013(09)
- [7]菌根菌生物量测定方法比较[J]. 张智文,李长田,于逸竹,秦智亨,田风华. 北方园艺, 2011(21)
- [8]菌根菌生物量定量方法浅谈[J]. 张智文,李长田,于逸竹,秦智亨,田风华,刁莹莹,潘丽丽,李成博. 吉林农业, 2011(07)
- [9]FISH检测多粘类芽孢杆菌研究及其在猪粪有机肥和土壤中的应用[D]. 张秋霞. 南京农业大学, 2010(06)
- [10]水分条件与水稻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活性及多样性的关系研究[D]. 刘岳燕. 浙江大学, 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