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人英语听说课教学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陈妍蓓[1](2021)在《模拟游戏在跨文化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Bafa Bafa为例》文中指出近二十年来,随着我国教育部门把跨文化能力培养陆续纳为各学段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能力则成了广大英语教学者和相关从业者关注的议题。本研究将以经典跨文化模拟游戏Bafa Bafa为案例,探究模拟游戏在跨文化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本文主要围绕两个研究问题:一是模拟游戏是否可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敏感性;二是模拟游戏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有什么促进作用。本研究选取了来自上海市W大学和X大学本科二年级的3个班级共102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前期调研分析对Bafa Bafa进行了游戏再设计,再立足于真实的英语课堂开展为时一个半小时的活动。本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三角互证方法,通过文献研究、课堂观察、跨文化敏感性量表前后测、访谈以及满意度问卷等方式对研究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研究得出,模拟游戏作为一种跨文化英语教学的有效方法,能够一定程度提高学生跨文化敏感性、提升英语学习兴趣、促进反思型学习。笔者进一步分析并发现模拟游戏在跨文化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受到学生英语水平、跨文化交流经历以及跨文化交际知识方面的影响。最后,基于研究结论,笔者探讨了如何将模拟游戏与英语听说课程、英语写作课程有机结合,优化教学设计,开展任务型教学,以提高模拟游戏在跨文化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刘兴斌[2](2020)在《东莞市中考改革背景下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现状调查及其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6年,为更科学检测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让学生更好适应英语测评新要求,并使中考英语测评的形式与高考有效衔接,东莞市启动了英语听说考试改革,并于2019年正式实施。这一改革的五大基本原则之一规定听说考试的题型设计要符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旨在提高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听说考试改革从发布到正式实行已历经三年,听说教学现状如何,是否达到当初改革的初衷值得研究。基于以上情况,本研究选取了东莞市G中学、M中学和H中学共计174名学生和18位老师作为调查对象,着力回答以下两个问题:1.东莞市中考英语听说考试改革背景下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现状如何?2.东莞市中考英语听说考试改革背景下的考试反拨效应和学生、教师及学校对英语听说考试的应对策略如何?本研究结合测试反拨效应理论,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东莞市中考改革背景下英语听说教学现状进行调查,试图探究改革后的英语听说教学现状以及英语听说考试对教师和学生产生的反拨效应,并结合新课标和反拨效应理论探讨英语听说考试改革的意义。本研究发现,东莞市英语听说考试改革对教师的英语听说教学和学生的英语听说学习产生了反拨效应。具体表现有两方面:一是教师在教学态度和策略上,更加重视英语听说教学和使用更加积极的教学策略。二是学生在态度上更加重视英语听说学习,对听说更加感兴趣;策略上,学生的选择更加多样化。但同时,英语听说教学依然存在以下问题:(1)学生层面:学生英语听说课堂自主性及听说自信心不足,学生的英语听说学习成绩有待加强,学习方法有待优化;(2)教师层面:教学方法较单一,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度不高;对人机对话的英语听说考试机制不熟悉。(3)学校层面:英语听说教学资源和配套硬件设施不够完善,部分学校对英语听说课不够重视,师资和学位资源紧张。基于上述发现,本研究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1)在英语听说学习中,学生要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完善学习方法,优化学习策略。(2)教师要以课堂为中心,落实好新课标中关于听说课课程目标,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加强对学生的人机对话考试技巧的指导。(3)学校应加大力度引进优质师资、加强校际沟通、并且更加重视对初中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
赵钰[3](2020)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非言语行为的个案研究 ——基于专家教师与新手教师的比较分析》文中提出教师非言语行为是在课堂教学情境中教师特有的、针对学生而出现的、与教师言语紧密联系并以交际为目的的非言语行为。教师非言语行为的有效运用有助于拉近与学生的情感距离、优化课堂效果等。近年来,涉及学科教学中教师非言语行为的研究中研究对象较为单一,本研究从专家教师与新手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出发,进一步探索优化小学英语课堂中教师非言语行为的运用策略,为小学英语教师提高有效课堂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研究先采用观察法,笔者选取所实习学校P小学四年级一名专家教师与一名新手教师为研究对象,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两位教师非言语行为的运用从象征性动作、说明性动作、表露性动作、工具性动作、适应性动作、调节性动作和距离性动作七方面的表现形式及其用于辅助修饰言语行为功能、代替言语行为功能、表达用语言难以表示的情感或态度功能、适应生理心理需要功能及调控组织语言教学功能五方面的功能同时进行课堂观察记录,共观察记录两位教师教授unit1和unit6各一节、unit2至unit5各两节共计20节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教师非言语行为,从而收集两位教师非言语行为运用的相关数据;为了更加具体了解教师对教师非言语行为的认识与真实想法,本研究对两位教师从自身非言语行为运用目的、运用效果及运用方法的认识三个方面进行访谈。研究结果表明:(1)专家教师与新手教师非言语行为有相同之处但差异仍旧显着。在表现形式方面,比起新手教师,专家教师更多地运用象征性动作、说明性动作、表露性动作及适应性动作;在功能类型方面,比起新手教师,专家教师更多地表现在辅助修饰言语行为、代替言语行为和调控组织言语教学;而在适应生理心理需要功能中,新手教师要显着多于专家教师。(2)专家教师非言语行为的使用数量多且适当,能更好地辅助课堂教学实现三维目标,有效地管理课堂行为。研究结果为关于英语课堂中教师非言语行为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尝试途径,能够更好地促进小学英语教学改革和教师专业化发展。
谢燕旋[4](2020)在《移动学习在中职旅游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人们出入境游逐年增多,对具有旅游专业知识和良好外语沟通能力的一线导游需求量不断增大。由于大部分中职学生英语基础薄弱,教学模式单一且缺乏实践性,致使中职学校所培养出来的中职旅游专业学生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中职旅游英语教学改革迫在眉睫。随着手机的普及,移动学习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一个新型的学习方式。移动学习以其便捷性好,互动性强,内容丰富等特点不断地吸引着学习者。据此,为了解决中职旅游英语教学模式单一、实践性匮乏等问题,本研究主要探讨如何将移动学习应用到中职旅游英语听说教学中。本研究以产出导向法理论和非正式学习理论作为研究理论基础,在查阅国内外有关移动学习研究和旅游英语教学研究资料的基础上,根据中职学校学情与教学内容,结合中职英语课程标准,将XX理工学校的旅游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以及课堂实践等研究方法,调查目前中职旅游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存在的原因,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移动学习的中职旅游英语听说教学策略并将其付诸教学实践。教学实践中,听力方面的移动资源选择了“中职旅游英语”微信订阅号;口语方面的移动资源选择了MET全民英语小程序。针对实践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适时调整策略再进一步实施于听说教学。通过不断实践与反思,本研究有三点发现:第一,移动软件的及时反馈功能可以提高学习者的自我效能感;第二,有效监督是移动学习效果的关键;第三,将移动学习应用于中职旅游英语听说教学中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郑岚[5](2019)在《高中艺术生英语听说能力培养研究 ——以中山市某高中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2016年6月,广东省打破以往的省内命题现象,首次改用全国卷用于高考。但特别之处是,广东省高考英语这一科仍然保留了听说考试这一部分,因此英语听说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随着全球化的进程,社会对人们的英语能力要求必将更高。习近平主席曾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在向国外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和吸引国外优秀文化时,英语听说教学课堂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可惜中国最常见的便是“聋子英语”和“哑巴英语”,人们在英语听说过程中经常产生交流障碍。本文通过采取文献综述、问卷调查、访谈、个案分析和归纳法等研究方法,以中山市某高中(笔者所在单位)艺术班的学生、教师、家长等为研究对象,研究艺术生在英语听说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现状及应对策略。研究发现,艺术生在英语听说方面的能力缺乏,与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够高、艺术班英语教师的教学及其管理意识不到位、艺术生的自身学习动力不充足及艺术生家长的配合教育不得力有密切关系。考虑到艺术生不但要参加高考英语听说考试,还要在日后进行长远发展,艺术班的英语教师迫切需要总结在艺术班开展英语听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善,而且学校、教师和家庭等各个方面必须共同合作形成一股强大的教育力量。只有用这种方式,艺术班英语教师才能以全新的心态去探索新一轮的听说教学管理机制,给予相应的改善对策,帮助艺术生提高英语听说能力,以适应当今高考和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本论文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陈明[6](2019)在《跨文化视域下的大学英语听说课教改分析》文中指出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跨文化视域下大学英语教师应当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当下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所以,在大学英语听说课教改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对"文化培养"环节加强重视,并采取科学的跨文化教学策略增强学生的英语文化素养。据此,本文浅析跨文化视域下的大学英语听说课教改策略,希望能为各位大学英语教师提供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
李益桑[7](2019)在《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听说教学中应用的实效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英语课程总目标之一是使学生初步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之一,而听、说能力又是语言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英语听说能力应该受到教育者和学习者的充分重视。然而,当前初中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不强,无法充分理解所听到的信息,也难以流利地用英语进行交流,这严重阻碍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还指出有效的学习策略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发展自主学习能力。但是,初中学生普遍存在学习效率低下、自主学习能力薄弱的问题。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发散性思维工具,它能够突破传统线性笔记的思维束缚,能帮助学生细化和整合知识、缩减冗余信息、降低记忆负荷。将思维导图应用到初中英语听说教学中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整理听力信息,进而能够帮助学生完成流利的口语输出,提高学生的自主与合作学习能力。本论文以图示理论、脑科学理论、知识可视化理论作为理论基础,选取福建省厦门市滨水学校初三年段两个班学生和初三年段三名英语教师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教育实验法)探究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听说教学中应用的实效性。同时,以人教版英语九年级教材中的一个听说模块为例,具体阐述思维导图在英语听说课中应用的教学设计案例。本研究主要回答以下四个问题:(1)初中学生英语听说学习的现状如何?(2)初中英语教师对英语听说教学的看法如何?(3)在初中英语听说课中应用思维导图能否提高学生的听说成绩和教师的教学效果?(4)在初中英语听说课中应用思维导图有哪些具体教学策略?研究结果证明,与传统的英语听说教学模式相比,思维导图的应用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成绩和教师的教学效果。不同结构的听说模块适合制作不同的思维导图构图类型,选择合适的思维导图构图类型更有利于知识的整合。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制作并应用思维导图,有助于其培养发散思维、听说能力,进一步提高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学习积极性。教师将思维导图作为总结性评价工具,有利于教师对整体教学质量的把控以及对个体学习发展的关注。本研究针对思维导图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了相关策略和建议,希冀为初中英语听说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巨智梅[8](2019)在《初中英语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视频案例分析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的不断升温,为了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和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能够在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环境下更好地实施。以英语为核心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已成为国内外教育改革研究的热点之一。探索初中英语教学策略,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英语教学水平,而且可以实现英语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阅读和整理有关英语教学策略的大量文献,笔者对教学策略、视频分析、课堂观察进行了概念鉴定,确立了相关理论基础,理清了国内外对教学策略研究的发展脉络,进一步对国内外教学策略研究做了综述。本研究在借鉴现有各种课堂分析工具的基础上,以“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为研究对象,选取了6节初中不同年段的部级优课的英语教学案例进行视频分析。通过设计专用的视频案例分析工具,以Nvivo定性分析软件为基础,采用具有英语学科特点的编码系统,获得可视化数据。通过对不同类型初中英语教学策略的分析,希望能为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以此提出推进“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实施的策略,并为教育行政部门、电化教育图书馆等有关部门改进活动实施方案、帮助学校提供参考意见。因此,本研究以课堂教学策略为重点,结合英语学科的特点,采用文献法对每个采样点形成一个纬度表,主要采用视频编码分析、统计分析等方法。通过对ITIAS的分析,建立了节点。定性分析软件Nvivo用于编码和处理数据。将定性观察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对不同课型的英语教学视频案例进行对比分析。发掘优质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特点,为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英语教学启示,同时激发一些想法和灵感。
张璐[9](2019)在《基于AR的小学英语体验式学习活动设计与应用研究 ——以听说课“How can I get there”为例》文中认为为响应新课标的要求,小学英语教学开始逐渐从过去注重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授转向对学习者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日常对话能力的训练。语言的学习需要良好的语境作为支撑,以“吸收型”(主要是阅读和听讲)为主的学习活动已经不能满足新课标对小学英语教学的要求,而体验式学习由于强调学习的体验感和操作性受到英语教学的青睐。体验式学习的要素之一是学习情境的创设,传统的体验式学习旨在尽可能地将学习与实践结合,主张“做中学”,一般适用于操作性和实践性强的学习内容。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现代化教学对学习情境有了新的要求,传统的体验式学习逐渐无法满足教学对学习情境更高层次的需求。因此,技术促进体验式学习的概念应运而生。在这一点上,AR增强现实技术因其具有的“虚实结合”的特点在众多媒体和技术中脱颖而出。近年来,增强现实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手段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技术辅助教育发展的历史中,新技术的出现往往会给教育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增强现实因其独有的特点正在引起教育领域的关注。增强现实技术的种类很多,其中,移动增强现实由于操作简单、设备携带方便,成为增强现实技术走进课堂教学最受欢迎的一种形式。本研究致力于基于增强现实技术设计小学英语体验式学习活动并应用于教学实践以检验效果,验证其对英语学习兴趣和学习者日常对话能力等方面的影响。本研究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展开:第一,通过文献研究厘清AR(增强现实)、体验式学习以及小学英语教学三者之间的关系,阐述基于AR的小学英语体验式学习活动设计和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通过分析体验式学习和AR的特点,建立基于AR的小学英语体验式学习活动模型。第二,以小学英语听说课“How can I getthere”为例设计基于AR的小学英语体验式学习活动流程。由于教学实验的需要,笔者基于一定的需求分析,利用Unity3D、3ds Max等软件设计并开发出可用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AR软件。第三,使用设计好的的学习活动流程、采用实验法在目标学校对“基于AR的小学英语体验式学习活动”进行应用,实验组和对照组针对相同的学习内容、由同一名英语教师采用两种不同的学习活动设计流程来实施授课:实验组采用基于AR的小学英语体验式学习活动,对照组采用原有的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学习活动流程。实验结束后通过测试题、问卷、访谈等的方式收据数据,主要测量两组学生的学习效果(主要是日常对话能力)、学习兴趣以及对学习活动的满意程度差异,并通过分析整理回收来的数据得出结论。另外,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从“软件易用性”、“软件有用性”和“对软件的满意度”三个维度测量实验组学生对AR软件的接受程度。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本研究的结论:基于AR的小学英语体验式学习活动得到了实验组学生和教师的认可,并且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单词记忆和日常对话能力,同时对学习兴趣的提升也有积极的影响;实验组学生对AR软件普遍比较接受,认为软件简单易用,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英语学习的效果。
吴丹[10](2019)在《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听说有效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核心素养成为各个国家以及众多国际组织研究的热门话题,是新时代背景下对人才规格的进一步要求,是结合个人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对教育所培养人的品质和关键能力的具体阐述。我国众多学者紧跟时代步伐,针对核心素养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将其归纳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英语学科作为学校课程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因其特殊性而备受关注。英语听说沟通能力是个人实现英语在日常交往和社会实践过程的具体展示和重要环节,是个人全面提升英语能力的首要前提和主要方法。初中阶段是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探讨初中阶段核心素养视角下英语听说教学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对提升初中生英语交际能力和形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采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与访谈等研究方法,基于核心素养视角对初中英语听说有效教学问题进行探讨。首先,笔者通过查阅书籍及文献,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对英语学科听说有效教学进行简单概述。整理与初中英语听说有效教学相关的教育理论,尝试剖析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英语听说有效教学的意蕴。然后,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研,调查问卷分为学生卷和教师卷,选取鹤壁市三所初级中学部分班级学生和全体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问卷数据分析,了解到鹤壁市初中生英语听说学习能力及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情况形势严峻,发现当前初中英语听说有效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对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阐述。为了弥补分发问卷调查的缺陷,本次调研也采用了对学生和教师进行访谈的方法来辅助研究,力求数据的完整性和结论的客观性。最后,在核心素养基础上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及学习能力的含义做进一步挖掘。笔者针对目前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现状,从改善学校听说学习环境、提升英语教师学科素养意识、均衡英语学科教学目标、修订英语教科书内容以及完善听说教学评价方式五个方面出发尝试给出建议。期望通过本研究能提高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的有效性,完善初中英语听说有效教学发展策略,提升英语教师学科素养意识,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与促进初中生英语听说能力发展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二、成人英语听说课教学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成人英语听说课教学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模拟游戏在跨文化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Bafa Bafa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新时代英语教学对文化教学的新要求 |
(二)游戏化教学让英语课堂实现寓教于乐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跨文化英语教学 |
(一)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
(二)跨文化相关理论 |
(三)跨文化英语教学的研究现状 |
二、跨文化能力 |
(一)跨文化能力概念界定 |
(二)跨文化能力理论模型 |
三、模拟游戏 |
(一)游戏化学习与模拟游戏 |
(二)模拟游戏应用于教育与培训的理论基础 |
(三)Bafa Bafa及其应用研究现状 |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实施 |
一、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方法 |
二、研究实施 |
(一)教学设计 |
(二)教学实施 |
第四章 分析与讨论 |
一、Bafa Bafa活动满意度调查 |
二、模拟游戏对跨文化敏感性的提升效果 |
(一)课堂观察:游戏中跨文化交际行为分析和反思 |
(二)ISS量表:跨文化敏感性前后测 |
(三)访谈:关键词分析和反思评价 |
三、模拟游戏对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 |
(一)问卷:促进英语学习的效果自评 |
(二)访谈:促进英语学习的效果自评 |
四、不同班级的反馈差异分析 |
(一)英语水平 |
(二)跨文化交流经历 |
(三)跨文化交际理论知识 |
五、Bafa Bafa活动不足与反思 |
六、Bafa Bafa应用于英语课堂的改进方案 |
(一)与英语听说课程结合的任务型教学 |
(二)与英语写作课程结合的任务型教学 |
第五章 研究总结 |
一、研究结论 |
(一)模拟游戏可提高跨文化敏感性 |
(二)模拟游戏可提升英语学习兴趣 |
(三)模拟游戏可促进反思型学习 |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Bafa Bafa指导性讲义 |
附录2:Bafa Bafa教案 |
附录3:跨文化敏感性量表 |
附录4:Bafa Bafa活动满意度问卷 |
附录5:Bafa Bafa课堂观察表 |
附录6:访谈提纲 |
(2)东莞市中考改革背景下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现状调查及其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2.1 Krashen的输入理论 |
2.2.2 Swain的输出理论 |
2.2.3 反拨效应理论 |
2.3 英语听说教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英语听说教学的国外研究 |
2.3.2 英语听说教学的国内研究 |
第三章 东莞市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现状调查 |
3.1 调查目的 |
3.2 调查对象 |
3.3 调查问卷 |
3.3.1 学生问卷设计说明和信效度分析 |
3.3.2 教师问卷设计说明和信效度分析 |
3.4 访谈提纲 |
3.5 调查过程 |
3.6 学生层面的东莞市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现状调查 |
3.6.1 学生视角下教师听说教学日常情况分析 |
3.6.2 初中学生英语听说学习态度和兴趣调查 |
3.6.3 初中学生英语听说练习情况 |
3.6.4 初中学生英语听说现状与期望 |
3.7 教师层面的东莞市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现状调查 |
3.7.1 教师的英语听说教学态度 |
3.7.2 教师的英语听说教学策略 |
3.7.3 教师对外教和口语练习平台的态度 |
3.8 访谈结果及分析 |
3.8.1 教师访谈 |
3.8.2 学生访谈 |
3.9 东莞市中考英语听说考试对英语听说教学的反拨效应分析 |
3.9.1 东莞市中考英语听说考试对教师教学的反拨效应 |
3.9.2 东莞市中考英语听说考试对学生学习的反拨效应 |
第四章 东莞市初中英语听说教学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
4.1 问题分析 |
4.1.1 学生层面 |
4.1.2 教师层面 |
4.1.3 学校层面 |
4.2 相关建议 |
4.2.1 学生层面 |
4.2.2 教师层面 |
4.2.3 学校层面 |
第五章 结语 |
5.1 研究发现 |
5.2 反拨效应视角下中考英语听说改革的意义 |
5.3 研究局限 |
5.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1 学生问卷 |
附录1.2 教师问卷 |
附录2 师生访谈提纲 |
附录3 人机对话英语听说测试卷(2020.01期末试卷) |
附录4 人机对话英语听说考试评分标准 |
(3)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非言语行为的个案研究 ——基于专家教师与新手教师的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1.概念界定 |
2.教师非言语行为相关研究 |
(四)理论基础 |
1.符号互动理论 |
2.二语习得理论——监控理论 |
二、研究方法 |
(一)观察法 |
1.观察对象 |
2.观察过程 |
3.观察内容 |
(二)访谈法 |
三、专家教师与新手教师非言语行为的比较 |
(一)教师非言语行为的整体情况 |
(二)教师非言语行为的表现形式 |
1.表现形式中各项目的比较 |
2.表现形式七个项目中各子项目的比较 |
(三)教师非言语行为的功能类型 |
1.功能类型中各项目的比较 |
2.教师非言语行为表现形式的功能分布 |
四、专家教师与新手教师非言语行为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
(一)专家教师与新手教师非言语行为在表现形式维度存在显着差异 |
1.象征性动作:专家教师擅用手势掌势 |
2.说明性动作:专家教师描摹无生命物 |
3.表露性动作:专家教师用爱注视环视 |
4.适应性动作:专家教师巧用手置胸前、新手教师习惯撑桌 |
(二)专家教师与新手教师非言语行为在功能类型维度存在显着差异 |
1.辅助修饰、代替言语功能 |
2.调控组织课堂教学功能 |
(三)专家教师与新手教师非言语行为观念存在差异 |
1.教师对课堂教学中教师非言语行为运用目的的认识 |
2.教师对课堂教学中教师非言语行为运用效果的认识 |
3.教师对课堂教学中教师非言语行为运用方法的认识 |
(四)结论 |
五、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非言语行为运用建议 |
(一)运用建议 |
1.重视教师非言语行为、深化相关理论认识 |
2.规范教师非言语行为、提高相应教学技巧 |
3.遵循教师非言语行为运用原则、提升教师运用能力 |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小学英语课堂教师非言语行为观察表 |
附录2 :教师访谈提纲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4)移动学习在中职旅游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框架 |
第2章 研究理论基础与相关文献综述 |
2.1 研究理论基础 |
2.1.1 产出导向法理论 |
2.1.2 非正式学习理论 |
2.2 相关研究现状 |
2.2.1 移动学习的研究现状 |
2.2.2 移动学习应用于中职旅游英语听说教学的研究现状 |
第3章 基于移动学习的中职旅游英语听说教学设计 |
3.1 移动资源的选择 |
3.1.1 中职旅游英语微信订阅号 |
3.1.2 MET全民英语小程序 |
3.2 移动学习应用于中职旅游英语听说教学设计 |
3.2.1 教学对象 |
3.2.2 教学目标 |
3.2.3 教学内容 |
3.2.4 教学策略 |
3.2.5 教学步骤 |
3.2.6 教学评价 |
第4章 移动资源在中职旅游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
4.1 “中职旅游英语微信订阅号”在中职旅游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
4.1.1 中职旅游英语微信订阅号的特点 |
4.1.2 教学设计的实施 |
4.2 “MET全民英语小程序”在中职旅游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
4.2.1 MET全民英语程序的特点 |
4.2.2 教学设计的实施 |
4.3 应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
4.3.1 教学监控 |
4.3.1.1 教师监控问题 |
4.3.1.2 学生自控问题 |
4.3.2 移动学习资源库建设 |
第5章 移动学习应用于中职旅游英语听说教学中的改进建议 |
5.1 教学监控 |
5.1.1 教师借助移动软件实施有效监控 |
5.1.2 教师借助“334”多元智能评价落实有效监控 |
5.1.3 教师借助翻转课堂促使学生有效参与 |
5.1.4 小组合作学习实现学生有效监督 |
5.1.5 激励机制促使学生积极参与 |
5.2 移动资源库建设 |
5.2.1 教师团队合作建设资源库 |
5.2.2 学生小组合作建设资源库 |
第6章 结语 |
6.1 研究发现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酒店岗位英语需求调查问卷 |
附录 B 移动学习调查问卷 |
附录 C 访谈问题 |
附录 D 酒店行业对英语的要求访谈问题 |
附录 E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5)高中艺术生英语听说能力培养研究 ——以中山市某高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英语学习的重要意义 |
(二) 英语高考改革的现实背景 |
(三) 研究意义 |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 英语学科素养的界定 |
(二) 英语听说能力的界定 |
(三) 艺术生的界定 |
三、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以往研究中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理论基础 |
一、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 |
(一) 习得——学得假设 |
(二) 输入假设 |
(三) 情感过滤假设 |
二、输出假设理论 |
三、建构主义理论 |
第二章 现状调查 |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
(一) 个案学校及其基本情况 |
(二) 艺术班英语教师和艺术生的基本情况 |
(三) 调查内容及概况 |
二、调查结果概述 |
(一) 学校缺失对艺术班英语听说教学的重视 |
(二) 教师在艺术班开展英语听说教学出现的问题 |
(三) 艺术生在英语听说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英语听说教学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学校因素 |
(一) 学校对英语听说教学方面存在功利性的态度 |
(二) 学校现存的英语听说教学资料库内容不完善 |
二、教师因素 |
(一) 教师自身欠缺一定的专业教学素质 |
(二) 教师对艺术生的英语听说学习缺少正确的教学评价标准 |
(三) 教师没有与艺术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
三、艺术生因素 |
(一) 英语学习动机不足 |
(二) 缺乏英语语言背景 |
(三) 听说交际意图薄弱 |
第四章 改善对策 |
一、学校方面 |
(一) 建立健全合理的英语听说教学体系 |
(二) 加大对教师专业培训的力度 |
(三) 提高艺术生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 |
二、教师方面 |
(一) 教师要创设自然的英语习得环境 |
(二) 教师要开展多元化的听说教学模式 |
(三) 教师采用有效的课堂评价以感化艺术生的学习心态 |
二、艺术生方面 |
(一) 增强英语听说动机 |
(二) 采取正确学习方法提高英语听说能力 |
四、家庭方面 |
(一) 艺术生家长重视培养子女健全的人格 |
(二) 艺术生家长不断加强自我学习及提升个人修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跨文化视域下的大学英语听说课教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跨文化视域下的大学英语听说课教改要求 |
二、跨文化视域下的大学英语听说课教改策略 |
(一)基础和前提 |
1. 优化教学理念 |
2. 优化教学方法 |
(二)方法和策略 |
1. 吸纳优秀的英语文化 |
2. 结合优秀的汉语文化 |
3. 以英语文化体现汉语文化 |
4. 增强学生的语言文化交际能力 |
(三)教改成果分析 |
1. 学生语言文化素养的提升与教师的文化教学方式转变息息相关 |
2. 大学生的课外文化学习成效将远远大于课堂教学成效 |
三、结语 |
(7)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听说教学中应用的实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研究思路 |
1.5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思维导图的概念界定 |
2.2 思维导图研究综述 |
2.2.1 国外思维导图研究综述 |
2.2.2 国内思维导图研究综述 |
2.3 小结 |
第3章 思维导图的理论基础 |
3.1 图式理论 |
3.2 脑科学理论 |
3.3 知识可视化理论 |
第4章 研究设计 |
4.1 研究问题 |
4.2 研究假设 |
4.3 研究对象 |
4.4 研究方法 |
4.4.1 文献法 |
4.4.2 调查问卷法 |
4.4.3 访谈法 |
4.4.4 教学实验法 |
4.5 研究工具 |
第5章 思维导图在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 |
5.1 思维导图英语听说课中的实施策略 |
5.1.1 课前绘制思维导图 |
5.1.2 课中应用思维导图 |
5.1.3 课后完善思维导图 |
5.2 思维导图在英语听说课中的教学设计案例 |
第6章 研究结果分析 |
6.1 问卷数据分析 |
6.1.1 实验前调查问卷分析 |
6.1.2 实验后调查问卷分析 |
6.2 访谈结果分析 |
6.2.1 实验前访谈分析 |
6.2.2 实验后访谈分析 |
6.3 实验前后测成绩分析 |
6.3.1 实验前测试成绩分析 |
6.3.2 实验后测试成绩分析 |
6.3.3 实验前后测试卷成绩变化分析 |
第7章 结语 |
7.1 主要结论 |
7.2 对教学的启示与建议 |
7.3 局限与改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初中英语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视频案例分析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 研究背景 |
1.1.1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
1.1.2 课程改革对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
1.1.3 英语教学策略研究是培养英语核心素养的途径 |
1.2 问题的提出 |
1.2.1 现状尴尬:呼应优化课堂教学的要求 |
1.2.2 实践驱动:彰显《标准》使用价值的需要 |
1.2.3 时代召唤:培养英语核心素养的诉求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4.1 理论研究 |
1.4.2 视频分析过程 |
1.4.3 数据及策略分析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思路 |
2.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鉴定 |
2.1.1 教学策略 |
2.1.2 课堂观察 |
2.2 研究综述 |
2.2.1 外语教学策略的相关研究 |
2.2.2 课堂观察研究综述 |
2.3 理论基础 |
2.3.1 二语习得理论 |
2.3.2 建构主义理论 |
2.3.3 “主导—主体”教学理论 |
3.研究工具的选择与教学策略编码的构建 |
3.1 研究工具Nvivo软件的介绍 |
3.2 初中英语教学策略编码体系探索及确立 |
4.基于Nvivo软件的初中英语教学视频分析 |
4.1 教学视频分析前的准备 |
4.1.1 教学内容的选择 |
4.1.2 研究对象的选择 |
4.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3 教学视频数据析研究 |
4.3.1 教学过程中的师生活动分析 |
4.3.2 英语课堂中信息技术应用分析 |
4.3.3 英语新授课的教学方法分析 |
4.3.4 英语课堂中师生参与时间分析 |
5.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1.1 听说课—培养提问意识策略 |
5.1.2 写作课—信息技术辅助写作策略 |
5.1.3 阅读课—优化教学方法策略 |
5.1.4 “主导—主体”教学模式构建策略 |
5.2 研究不足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基于AR的小学英语体验式学习活动设计与应用研究 ——以听说课“How can I get there”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新课标对小学英语课程的要求 |
1.1.2 传统的体验式学习无法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求 |
1.1.3 AR(增强现实)在教育领域的蓬勃发展 |
1.2 研究现状 |
1.2.1 AR(增强现实)教育应用研究现状 |
1.2.2 体验式学习研究现状 |
1.2.3 学习活动设计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思路 |
1.7 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AR(增强现实) |
2.1.2 体验式学习 |
2.2 理论基础 |
2.2.1 体验式学习理论 |
2.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3 教学媒体观 |
2.2.4 情境认知理论 |
2.2.5 第二语言学习动机理论 |
第3章 基于AR的小学英语体验式学习活动 |
3.1 体验式学习的特点 |
3.1.1 体验式学习的情境性 |
3.1.2 注重过程中的反思 |
3.1.3 强调学习过程中的交互 |
3.1.4 强调学习结果的实用性 |
3.2 AR技术的特点 |
3.2.1 移动设备的便捷性和操作的灵活性 |
3.2.2 多种形式学习资源的整合 |
3.2.3 能够创建有沉浸感的学习情境 |
3.3 基于AR的小学英语体验式学习活动 |
3.3.1 基于AR的小学英语体验式学习活动要素 |
3.3.2 基于AR的小学英语体验式学习活动模型 |
第4章 基于AR的小学英语体验式学习活动案例设计 |
4.1 课程的选择 |
4.2 活动流程及要素分析 |
4.2.1 需求分析 |
4.2.2 学习目标设计 |
4.2.3 学习情境和交互设计 |
4.2.4 学习反思设计 |
4.2.5 学习评价设计 |
4.3 具体活动流程设计 |
4.3.1 warming-up(课前热身) |
4.3.2 pre-learning(课程导入) |
4.3.3 while-learning(新课学习) |
4.3.4 post-learning(巩固操练) |
4.3.5 summary and homework(总结和布置作业) |
4.4 AR软件的设计和开发 |
4.4.1 软件需求分析 |
4.4.2 软件开发环境及开发工具介绍 |
4.4.3 软件总体结构设计 |
4.4.4 软件开发流程 |
4.4.5 软件关键功能的实现 |
4.4.6 软件测试 |
第5章 基于AR的小学英语体验式学习活动案例实施和评价 |
5.1 实验目的和实验对象 |
5.2 实验变量 |
5.2.1 自变量 |
5.2.2 因变量 |
5.3 测量工具 |
5.3.1 测试卷 |
5.3.2 “学习效果及学习体验”调查问卷 |
5.3.3 “AR软件接受度”调查问卷 |
5.3.4 访谈提纲 |
5.4 实验过程 |
5.4.1 明确实验对象 |
5.4.2 确定实验时间和地点 |
5.4.3 实施实验 |
5.4.4 实验数据的收集 |
5.4.5 实验结果的分析 |
5.5 实验结果分析 |
5.5.1 测试卷结果分析 |
5.5.2 “学习效果及学习体验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5.5.3 “AR软件接受度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5.5.4 访谈结果分析 |
5.6 结论与讨论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的创新点 |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听说有效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的时代呼唤 |
(二)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的问题驱使 |
(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内外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 |
(二)国内外关于有效教学的研究 |
(三)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核心素养 |
(二)有效教学 |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听说有效教学的理论依据 |
一、初中英语听说有效教学的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理论 |
(二)二语习得理论 |
(三)图式理论 |
(四)多元智能理论 |
二、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英语听说有效教学的意蕴 |
第三章 初中英语听说有效教学的调查分析 |
一、初中英语听说有效教学问卷调查设计与结果整理 |
(一)问卷调查的设计意图 |
(二)问卷调查的调研对象与方法 |
(三)问卷调查的数据处理与分析 |
(四)访谈结果分析与整理 |
二、初中英语听说有效教学存在的问题 |
(一)英语听说教学时间不够充足 |
(二)英语听说教学目标内部结构失衡 |
(三)英语听说教学评价相对滞后性 |
(四)英语听说教学学生参与度不高 |
三、初中英语听说有效教学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传统英语教学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
(二)学校缺失良好的英语沟通环境 |
(三)教师提升英语学科素养意识不强 |
(四)教学内容偏离学生实际需求 |
(五)学生语音基础知识薄弱和学习注意力不持久 |
第四章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听说有效教学的改进策略 |
一、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英语听说有效教学的标准界定 |
(一)语言能力 |
(二)文化品格 |
(三)思维品质 |
(四)学习能力 |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听说有效教学的路径探讨 |
(一)改善学校英语听说学习环境,释放学校英语学习活力 |
(二)注重通过学科教学和专业培训全面培养英语教师学科素养 |
(三)英语教学目标结构均衡发展,学生英语语言技能共同发展 |
(四)完善英语教科书内容,发展学生英语学习能力 |
(五)坚持全面发展观点,逐步完善听说教学评价机制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致谢 |
在学期间科研情况 |
四、成人英语听说课教学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模拟游戏在跨文化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Bafa Bafa为例[D]. 陈妍蓓.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11)
- [2]东莞市中考改革背景下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现状调查及其对策研究[D]. 刘兴斌. 江西农业大学, 2020(07)
- [3]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非言语行为的个案研究 ——基于专家教师与新手教师的比较分析[D]. 赵钰. 天水师范学院, 2020(06)
- [4]移动学习在中职旅游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谢燕旋.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5]高中艺术生英语听说能力培养研究 ——以中山市某高中为例[D]. 郑岚.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2)
- [6]跨文化视域下的大学英语听说课教改分析[A]. 陈明. 2019年南国博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一), 2019
- [7]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听说教学中应用的实效性研究[D]. 李益桑. 集美大学, 2019(09)
- [8]初中英语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视频案例分析的视角[D]. 巨智梅.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9]基于AR的小学英语体验式学习活动设计与应用研究 ——以听说课“How can I get there”为例[D]. 张璐.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10]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听说有效教学研究[D]. 吴丹. 西华师范大学, 2019(01)
标签:英语;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体验式教学; 教学理论; 课堂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