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潮汐砂粒度特征及沉积环境

江苏潮汐砂粒度特征及沉积环境

一、江苏潮流砂的粒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振夏[1](1983)在《江苏潮流砂的粒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的研究》文中认为 砂是大陆架上最主要的一种沉积物类型,按其形成时间有现代砂和残留砂之分.按作用的营力,可分为河流砂、波浪砂、风成砂和浊流砂等.不同成因的砂具有不同的特点,并组成相应的不同地貌形态.由于一定的沉积物是一定沉积环境的产物,所以,研究不同类型砂的分布形态、粒度、矿物、化学成分及沉积构造等特征,可以了解其形成时的沉积环境,这是目前迅速发展的石油地质的迫切需要,也是沉积动力学、动力地貌学和岩相古地理研究的重要内容.其沉积物的粒度特征是作用营力的性质和强度的良好指示.对上述各种成因砂的粒度特征,沉积学家已作了大量的研究,这里涉及的是另一种外营力——潮流形成的潮流砂的粒度特征及其相应的地貌形态.

李开封[2](2014)在《苏北陶庄和青墩遗址全新世海退记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全球变化背景下,研究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岸线变化及其对新石器文化的影响,可为未来海面变化情形下适应策略的制定提供借鉴。苏北里下河平原东南部地区在全新世经历了复杂的海面变化和海陆变迁过程,本区存在着陶庄和青墩等典型新石器时代考古遗址,这为在本区开展全新世海面变化与新石器文化关系的环境考古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文通过对陶庄和青墩考古遗址地层的年代学、海相微体古生物、孢粉、粒度和元素地球化学等多种环境代用指标的综合研究,并结合地层标高精确测量,发现了陶庄和青墩遗址剖面的海退地层记录,精确测量了其海拔高程,并发现海退的发生与该区东部地区潮流砂堤和岸外潮流沙脊群的逐渐发育有关。在综合分析考古发掘资料的基础上,对陶庄和青墩周边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发展特点进行了总结,并通过对比区域新石器文化发展和古地理环境演变特点,对里下河平原东南部地区早中全新世海陆变化及其与新石器文化发展的关系进行了环境考古研究,以揭示该区早中全新世海陆变化对新石器文明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1)陶庄和青墩遗址地层下部含有丰富的海相微体生物化石和盐生藜科植物花粉,地球化学元素和粒度分析也发现陶庄和青墩早期为滨海沉积环境。综合各项指标分析发现,陶庄遗址剖面地层沉积环境经历了潮下或潮间带沉积环境-潮上带或河口边滩环境-陆相环境;而青墩遗址地层沉积环境则经历了开放的潮间带-半封闭的潮上带-陆相环境的变化过程。(2)根据对陶庄和青墩遗址海相层AMS14C测年,发现陶庄和青墩遗址地层中海相层沉积时代分别为:10000-8200a BP和8100-7700a BP,说明陶庄和青墩分别于8200a BP和7700a BP成陆,且青墩成陆的时间比前人研究认为的时间早700a,而两处剖面海相层顶部海拔高程经GPS-CORS测算分别为0.9733m和-0.6428m(1985黄海高程)。(3)通过分析陶庄、青墩及其周边地区的早全新世古地理环境演变,发现里下河东南部凸起的古地貌形态是早全新世古地理环境演变的基础,且末次冰消期海侵来自古长江口所在的东南方。早全新世长江口整体处在不断海侵的背景下,研究区却发生海退,应与10000a BP以来研究区东部潮成砂体和岸外潮流沙脊群的发育有关,他们的发育成长迫使作用于研究区的潮流作用不断减弱,在陶庄和青墩地区不断发生海退,并使陶庄和青墩分别于8200a BP和7700aBP先后成陆,转变为滨岸环境。后随南部长江口河口砂坝发育和苏北贝壳砂堤的发育,显着地阻隔了东部海水对本区的影响,遂成为湖沼环境。(4)分析区域新石器文化发展历程,发现里下河地区西侧在7000cal. a BP出现的龙虬庄遗址因6300cal. a BP前后的海侵作用迫使部分先民迁离。与此同时,因里下河地区中部海侵阻断文化向北传播的可能,而此时已成陆并处在湖沼环境的里下河东南部的陶庄、青墩地区,因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优越的自然条件,成为从龙虬庄迁离先民新的居住地。

李海清[3](2012)在《南黄海辐射沙脊群北部晚更新世以来地层及沉积环境演化》文中指出辐射沙脊群作为一种特殊的地貌形态,内部隐含有丰富的环境演变信息,对其研究可揭示中国东部沿海陆架区的沉积环境演化,预测未来海洋环境演化。此外,对辐射沙脊群的研究在港口开发、新能源、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辐射沙脊群不同区域沉积环境演化存在差异。大北槽东侧沙脊作为辐射沙脊群北部的典型代表,研究其晚更新世以来沉积环境演变、成因机制、物质来源等问题,对于进一步了解整个辐射沙脊群形成机制以及动态发展具有借鉴意义。研究成果也可指导江苏海岸带开发,促进江苏海洋经济发展。2007年12月16日在大北槽东侧沙脊(07SR03孔,33°32.982N,121°24.170’E)获得长70.3m的岩芯柱。2011年8月进行钻孔描述和岩性编录工作,对样品进行粒度测试、有孔虫、宏体化石鉴定、矿物和元素地球化学分析,并结合14C测年、浅层地震剖面解译,对大北槽东侧沙脊的成因机制、物源、长周期演变等问题进行了综合系统分析。大北槽东侧沙脊钻孔沉积物主要以粉砂为主,平均含量为74.40%;其次为砂,平均含量为18.47%;黏土含量最少,平均含量为7.13%。整个钻孔沉积物平均粒径4.9Φ,分选系数平均值1.69,分选较差;偏态平均值0.22,属正偏;峰态平均值1.03,属中等。矿物鉴定显示轻矿物以石英、长石为主,重矿物以普通角闪石、绿帘石、岩屑等为主。黏土矿组合形式为伊利石+蒙脱石+高岭石+绿泥石,伊利石是优势黏土矿物,平均含量67.61%。地球化学元素及黏土矿分析结果显示:晚更新世以前,钻孔主要物源为黄河输送,全新世以来受黄河及长江共同影响。钻孔自上而下共识别出6个沉积相段,分别是:(1)潮流沙脊相(孔深0-1.8m):主要由浅橄榄灰细砂质粉砂组成,夹黏土斑块,见波状层理,平均粒径为3.90Φ。发育正常浅海相有孔虫组合,该层见白色玉螺等腹足类化石。(2)河口湾浅海相(孔深1.8-14.0m):以橄榄灰色粉砂为主,平均粒径4.85Φ。有孔虫以毕克卷转虫(Ammonia beccarii)、光亮抱环虫(Spiroloculina lucida)、同现卷转虫(Ammonia annectens)、亚窄室抱环虫(Spiroloculina subtenuis)、轮虫类(Rotaliids)、亚窄室曲形虫(Sigmolilina subtenuis)为代表,皆属广盐性近岸浅水种。近岸浅水种双壳类化石和腹足类化石丰富。(3)潮滩相(孔深14.0-17.8m):以黄棕色黏土夹橄榄灰粉砂为主,粉砂与黏土交互成层,见大量波状层理、透镜状层理和沙波交错层理,平均粒径为6.10Φ。双壳类化石与螺类化石丰富,见猫爪牡蛎(Ostrea (Crassostrea) pesitigris Hanley)、蓝蛤幼体碎片(Corea sp.),皆为潮间-潮下咸淡水属种。(4)陆相硬黏土层(孔深17.8-20.9m):以黄棕色粉砂质黏土为主,平均粒径5.27Φ。见大量铁锈斑、植物根系等暴露标志。未见有孔虫与宏体古生物。(5)潮滩相(孔深20.9-52.7m):沉积物主要以橄榄灰色粉砂为主,间夹黄灰色黏土层,粉砂平均含量为76.5%,平均粒径为5.20Φ,具水平层理及波状层理。粉砂层显示双向交错层理和再作用面构造。见生物扰动,大量贝壳碎片,局部有炭屑富集。黏土层中还可见到植物根系,铁质结核等。有孔虫主要有同现卷转虫(Ammonia annectens)、亚窄室曲形虫(Sigmolilina subtenuis)、艾比里厄希望虫(Elphidium ibericus)、葛拉特劳诺宁虫(Nonion grateloupi)、轮虫类(Rotaliids)、葛拉特劳卷转虫(Ammonia grateloupi)、施罗特假轮虫(Pseudorotalia schroeteriana)、亚三刺星轮虫(Asterorotalia subtrispinosa),为近岸浅水常见分子。(6)河流相(孔深52.7-70.3m):浅橄榄灰和浅灰色细砂为主,平均粒径4.00Φ,具平行层理。见植物碎片和铁锈斑等暴露标志,全段未见有孔虫和宏体古生物。钻孔沉积物Sr/Ba等地球化学元素分析表明,其相关分析数据能较好反映海平面和古盐度变化,Sr/Ba、Ca/Mg以及W(Na+K)质量分数垂向变化具有明显规律,能很好反映研究区经历的两次海侵-海退旋回。柱样沉积物地球化学元素分析结果与沉积相解译结果得到很好的吻合,因此利用地球化学元素作为海平面和古盐度替代指标是可行的。大北槽东侧沙脊钻孔揭露的沉积相显示:晚更新世以来本研究区依次经历河流相→潮滩相→陆相→潮滩相→河口湾浅海相→潮流沙脊相的演化。距今约60-70kaBP的晚更新世(氧同位素4期),南黄海进入全球范围的最后一个冰期—玉木冰期,早玉木冰期,全球气候寒冷,海平面下降,在本区形成陆相地层(F6单元)。随即进入玉木间冰期(氧同位素3.0期),南黄海进入一个显着的变暖波动期,海平面上升,发育海相地层(F5单元)。在约30-16kaBP的晚更新世晚期(氧同位素2.0期),进入晚玉木冰期,此时全球气候再次变冷,海平面又经历一下降过程,发育陆相硬黏土层(F4单元)。距今约10kaBP进入冰后期,气候逐渐变暖,海平面上升,依次发育海相地层(潮滩—河口湾浅海—潮流沙脊)。在全新世海侵过程中,潮流作用不断改造下伏沉积物,塑造潮流沙脊地形。浅层地震剖面解译、有孔虫和宏体古生物鉴定结果、14C测年数据、地球化学元素分析以及与其它钻孔的对比为上述沉积环境的判别提供了证据。

刘振夏,夏东兴[4](1995)在《潮流沙脊的水力学问题探讨》文中研究表明借用河流水力学顺直河道中有两个次生横向环流的假说来解释潮流沙脊的成因,水槽实验和实际观察也支持了这一观点.正是这一次生的纵轴横向环流(即螺旋流)将泥沙从沟槽带向脊顶,建造了大致与潮流方向平行的潮流沙脊.根据底质粒度成份和分布特点.可分为粗底质沙脊和细底质沙脊两类.前者组成物质偏粗,底质分布为脊细槽粗,后者组成物质偏细,底质分布为脊粗槽细.这是因为影响颗粒起动流速的主导因素不同,前者以重力为主,后者以颗粒间粘结力为主.它们都反映沟槽中流速大于脊顶处流速.

吴承强,许艳,鲍晶晶[5](2014)在《胶州湾口潮流沙脊特征》文中认为胶州湾内外的涨、落潮三角洲上发育有一定规模的潮流沙脊体系,通过多波束调查采集数据和浅剖、沉积物资料的分析,对沙脊特征进行了研究。湾内涨潮三角洲上分别分布有冒岛沙脊、中央沙脊和岛耳河沙脊;湾外落潮三角洲上分别发育了潮流沙脊大竹、南沙、北沙和位于主潮流通道末端的弧状沙脊。潮流沙脊体系的演变具有较为明显的继承性。沙脊以海侵时期发育的沙体为内核,沉积物组成以粒度较粗的砂质沉积物为主,物源基础为低海平面时期胶州湾盆地内堆积的河流三角洲相沉积物。据分析,沙脊现代物源较为匮乏,整体目前处于冲刷不淤的状态。在现代潮流水动力条件下,研究区潮流沙脊处于活动状态。

张现荣,李军,窦衍光,赵京涛,胡邦琦[6](2014)在《辽东湾东南部海域柱状沉积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物源识别》文中研究指明对辽东湾东南部海域LDC30孔沉积物稀土元素(REE)、粒度等指标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其沉积物中稀土元素组成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并对其物质来源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LDC30孔沉积物ΣREE平均值为149.49μg/g,略高于黄海和东海,但是低于渤海和南海,并且低于全球沉积物ΣREE的平均值。研究区沉积物REE配分模式表现为明显的轻稀土富集、重稀土相对亏损;δEu的平均值为0.71,为中度亏损,δCe无异常;轻稀土与重稀土之间的分异作用较强,且轻重稀土内部分异明显。根据沉积物REE垂向变化特征,可将LDC30岩芯以51cm为界划分为两段,上段(051 cm)ΣREE含量随着深度的减小而呈增加的趋势,下段(5199 cm)ΣREE含量在垂向上没有明显的波动变化,并且上段较下段稀土分异明显。δCe整体上比较稳定,但是在上段(051 cm)呈现下降的趋势。δEu垂向上也相对稳定的趋势。该孔沉积物REE参数与粒度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REE组成不受粒度的控制,但重矿物对REE的组成和分布状况有重要的影响。LDC30孔沉积物物质来源比较稳定,并且具有强烈的陆源特征,其沉积物主要来源于辽东湾北部河流(大辽河、小凌河、双台子河等),同时辽东湾西部河流滦河可能对LDC30孔上段沉积物有一定贡献。

王义刚,张薇娜,黄惠明,陈橙[7](2015)在《辐射沙脊群泥沙来源及输运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说明对辐射沙脊群海域形成时间、物质基底以及现代辐射沙脊群物质来源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结合"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近期关于辐射沙脊群海域泥沙来源以及泥沙输运过程的一些成果,认为现代长江口与江苏沿岸的泥沙交换和北、东、南3个方向进出辐射沙脊群区的泥沙量级等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确定。

窦衍光,刘京鹏,李军,赵京涛[8](2013)在《辽东湾东部砂质区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物源指示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取自辽东湾东部砂质区的4个柱状样沉积物进行了粒度分析,对比了其粒度特征。结果表明,辽东湾潮流沙脊区北侧LDC47孔沉积物中跃移组分含量在70%左右,由两条直线组成,反映了该孔沉积物受到两个不同方向和速度的涨、落潮的往复双向流所控制,具有潮流沙脊特征,该孔沉积物主要来自老铁山水道。LDC30孔沉积物上部(02.10m)跃移组分由一条直线构成,含量小于40%;下部(3.02.10m)沉积物跃移组分仍由单一直线组成,且含量小于5%,该孔上部沉积物可能为高水位体系域下的河口沉积,下部细颗粒沉积物可能为滨海湖沼或潮坪沉积。LDC71和LDC82孔沉积物上细下粗,跃移组分小于10%,由一直线组成,悬浮组分远大于跃移组分,可能为高水位体系域下前三角洲沉积。上述3个钻孔属近岸砂质沉积,其沉积物可能来源于周边河流的输沙以及沿岸基岩的侵蚀。

周锐[9](2014)在《广西英罗湾近百年来红树林海岸带变迁及红树林群落演替》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首次对广西英罗湾红树林保护区3个典型柱状样进行了高密度的210pb年代测定、粒度测试及孢粉分析。结合粒度特征和孢粉组合了解红树林海岸带沉积环境的变化,通过分析红树林孢粉组合变化特征及孢粉浓度指标了解历史时期红树林群落的发育过程,同时与收集的气象数据进行对比,在210pb测试建立的年代框架中,探讨英罗湾地区近百年来红树林海岸带的变迁和红树林群落的发育、演替及其对环境的响应。通过柱样样品的210pb比活度测试,确立地层的年代框架。利用210pb的CIC模式计年模式计算得到YLW03孔、YLW02孔和018孔的平均沉积速率分别为0.22cm/a,0.21cm/a和0.44cm/a。再结合深度计算得到各层位的年代,各钻孔的底部年龄分别为1810s年代、1670s年代和1810s年代。样品的粒度分析及沉积物微结构表明,YLW02和YLW03孔约在1890s年代之前处于较强的潮沟环境。在此之后水动力逐渐减弱。018孔位于林外光滩,各粒度参数波动较大,反映出该位置复杂的水动力条件。孢粉分析表明,YLW02孔和YLW03孔分别在1890s和1970s年代以前孢粉浓度极低,指示这段时期两地均为潮沟环境。YLW02孔在1890s年代以后孢粉浓度迅速上升,红树植物花粉含量显着增加到红树林记录水平,指示该地在1890s年代之后开始发育红树林。YLW03孔在1970s年代以后孢粉浓度增加,红树植物花粉含量升高,反映出在1970s年代以后该地红树林开始生长。018孔所在地在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到二十世纪早期生长过红树林,在此之后海岸线向陆迁移,导致红树林衰退,该地成为低潮带光滩环境。结合主要孢粉种属含量变化和粒度数据,表明近百年来英罗湾地区北部和东部红树林出现以前是水动力较强的潮沟环境,随着滩面高程的增加,潮沟逐渐向潮沟边滩演化,滩面水动力减弱,红树林开始发育。英罗湾周围没有大型河流注入,因而缺乏沉积物来源,所以滩面的升高可能是由于潮沟的横向摆动造成的。英罗湾红树林群落的演替主要受到局地滩面高程的影响,随着滩面高程的变化,英罗湾红树林群落的演替过程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前期为耐盐耐贫瘠土壤的红树林先锋植物Avicennia marina群落;中期是Aegiceras corniculatum群落、Kandelia candel群落以及Rhizophora stylosa群落;后期是Bruguiera gymnorhiza群落和Excoecaria agallocha群落。红树林群落的演替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常常会出现两种或多种混生的现象。

陈橙,王义刚,黄惠明,袁春光[10](2013)在《潮动力影响下辐射沙脊群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从形态、形成时间、生成机制、粒径分布和物质来源、沙洲演变和水道稳定性等方面简述潮动力影响下辐射沙脊群的研究进展。上千年前因泥沙进入辐射状潮流场而形成了体积庞大、呈辐射状分布的沙脊群。在复杂的潮动力作用下,辐射沙脊群呈现外部冲刷、中心淤积,各潮汐汊道趋于稳定的演化特点。提出今后可以将地质研究和水动力研究相结合,在潮流场模拟中加入泥沙模块,运用长周期数值模拟技术重现辐射沙脊群形成和演变的全过程,以弥补现有研究的诸多不足。

二、江苏潮流砂的粒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苏潮流砂的粒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苏北陶庄和青墩遗址全新世海退记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言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早中全新世海进/海退记录研究进展
        1.2.2 海水进退对人类活动影响研究进展
    1.3 苏北地区全新世海水进退及其对人类活动影响研究进展
    1.4 选题构思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目标
        1.4.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范围
    2.2 地貌特点
    2.3 气候特征
    2.4 植被土壤特征
    2.5 新构造运动特点及第四纪地层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材料
        3.1.1 陶庄遗址剖面样品采集
        3.1.2 青墩遗址剖面样品采集
    3.2 分析方法
        3.2.1 AMS~(14)C测年及校正
        3.2.2 海相微体古生物鉴定
        3.2.3 海拔高程测量
        3.2.4 粒度分析
        3.2.5 地球化学元素分析
        3.2.6 孢粉鉴定
第四章 陶庄和青墩遗址地层环境指标分析
    4.1 陶庄遗址地层各项指标分析
        4.1.1 AMS~(14)C测年和海拔高程测量
        4.1.2 海相微体古生物鉴定分析
        4.1.3 沉积物粒度特征
        4.1.4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1.5 孢粉鉴定
    4.2 青墩遗址地层环境指标
        4.2.1 AMS~(14)C测年和海拔高程测量
        4.2.2 海相微体古生物鉴定分析
        4.2.3 孢粉鉴定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陶庄和青墩遗址地层海退事件及发生年代
    5.1 陶庄和青墩遗址地层海退事件记录
        5.1.1 陶庄遗址地层海退记录
        5.1.2 青墩遗址地层海退记录
    5.2 陶庄和青墩遗址地层海退发生时代
        5.2.1 陶庄遗址地层海退发生时代
        5.2.2 青墩遗址地层海退发生时代
    5.3 小结
第六章 里下河平原东南部地区全新世古地理环境及其对新石器文明发展的影响
    6.1 陶庄和青墩遗址地层沉积环境演变
        6.1.1 陶庄遗址地层沉积环境演变
        6.1.2 青墩遗址地层沉积环境演变
        6.1.3 陶庄和青墩遗址地层沉积环境演变
    6.2 陶庄和青墩周边地区古地理环境演变
        6.2.1 里下河地区古地理环境演变
        6.2.2 长江三角洲北翼平原早全新世古地理环境
    6.3 里下河平原东南部地区全新世古地理环境
        6.3.1 长江三角洲北翼地区早全新世古地理环境演变
        6.3.2 里下河平原东南部地区早全新世古地理环境
    6.4 里下河平原东南部地区早中全新世新石器文明发展的古地理环境背景
        6.4.1 里下河平原东南部新石器文化传播通道
        6.4.2 古地理环境对里下河东南部新石器文化兴起的影响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和不足
        7.2.1 创新点
        7.2.2 问题与不足
    7.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成果
致谢

(3)南黄海辐射沙脊群北部晚更新世以来地层及沉积环境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和立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背景
    2.2 地质构造与第四纪地层
    2.3 气象与水文
    2.4 海洋水动力条件
        2.4.1 潮汐和潮流
        2.4.2 波浪
        2.4.3 风暴潮
        2.4.4 含沙量和泥沙运动
第三章 样品处理与实验分析方法
    3.1 钻孔岩芯编录与样品采集
    3.2 样品处理与实验分析
        3.2.1 粒度分析与计算
        3.2.2 矿物鉴定
        3.2.3 地球化学元素分析
        3.2.4 宏体化石鉴定
        3.2.5 加速器~(14)C测定
第四章 大北槽东侧沙脊钻孔沉积物粒度、有孔虫及矿物分布特征
    4.1 大北槽东侧沙脊钻孔沉积物粒度参数特征
    4.2 大北槽东侧沙脊钻孔有孔虫分布特点
    4.3 大北槽东侧沙脊钻孔沉积物矿物组成、含量及分布特征
    4.4 大北槽东侧沙脊钻孔黏土矿物测量结果
    4.5 大北槽东侧沙脊钻孔微量元素测量结果
    4.6 大北槽东侧沙脊钻孔宏体化石鉴定结果
第五章 大北槽东侧沙脊钻孔沉积相与沉积环境分析
    5.1 大北槽东侧沙脊钻孔沉积相分析
    5.2 浅层地震剖面特征
第六章 讨论
    6.1 钻孔与浅层地震剖面的对比问题
    6.2 钻孔年代确定问题
    6.3 钻孔周围海域泥沙来源探讨
    6.4 全样态锶钡比与酸溶态锶钡比作为判断沉积环境依据的可行性问题
    6.5 晚更新世以来辐射沙脊群北部沙脊的演化及沉积模式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Ⅰ 大北槽东侧沙脊07SR03钻孔地层描述
附录Ⅱ 大北槽东侧沙脊07SR03钻孔粒度参数
附录Ⅲ 大北槽东侧沙脊07SR03钻孔沉积物有孔虫鉴定结果
附录Ⅳ 大北槽东侧沙脊钻孔碎屑矿物百分含量
附录Ⅴ 大北槽东侧沙脊钻孔主要元素含量
附录Ⅵ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胶州湾口潮流沙脊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2 材料与方法
3 研究结果
    (1)冒岛沙脊(Z1)
    (2)中央沙脊(Z2)
    (3)岛耳河沙脊(Z3)
    (4)南沙沙脊(L1)
    (5)北沙沙脊(L2)
    (6)大竹沙脊(L3)
    (7)边缘沙脊(L4)
4 讨论
    4.1 沉积环境
    4.2 地质背景
    4.3 沙脊活动性
5 结论

(6)辽东湾东南部海域柱状沉积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物源识别(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2.1 稀土元素的垂向变化特征
    2.2 REE配分模式
    2.3 稀土元素的分馏特征
3 讨论
    3.1 稀土元素的控制因素
    3.2 物质来源探讨
4 结论

(7)辐射沙脊群泥沙来源及输运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辐射沙脊群形成的时间和物质基底
    1.1形成的时间
    1.2物质基底
2现代辐射沙脊群的物质来源
    2.1来源于废黄河三角洲
    2.2来源于现代长江口
    2.3其他泥沙来源
    2.4水动力对物质的输运作用
3辐射沙脊群与长江口泥沙交换的最近研究成果
    3.1江苏沿海物质输运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示踪研究
    3.2辐射沙脊群海域漂流监测
    3.3江苏沿海水体输运数值模拟示踪研究
    3.4讨论
4结论

(8)辽东湾东部砂质区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物源指示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2.1 柱状样沉积物粒度组成
    2.2 柱状样粒度参数的垂向变化
    2.3 概率累积曲线及频率曲线
3 讨论
    3.1 粒度特征与沉积环境
    3.2 物质来源
4 结论

(9)广西英罗湾近百年来红树林海岸带变迁及红树林群落演替(论文提纲范文)

周锐硕士学位论文预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红树林花粉对海岸带环境变迁的指示
        1.2.2 ~(210)Pb在沉积速率及年代测试中的应用
第二章 区域概况
    2.1 地质地貌
    2.2 气候和水文特征
    2.3 植被分布
第三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材料
        3.1.1 柱状样
        3.1.2 近50年来研究区的气象数据
    3.2 研究方法
        3.2.1 ~(210)Pb测试
        3.2.2 粒度分析
        3.2.3 孢粉分析
第四章 沉积速率与年代框架
    4.1 利用~(210)Pb与~(137)Cs定年的理论依据
    4.2 测试结果
    4.3 沉积速率和地层年代
第五章 粒度分析结果及对水动力环境的指示
    5.1 粒度分析结果
        5.1.1 YLW03孔
        5.1.2 YLW02孔
        5.1.3 O18孔
    5.2 柱状岩芯粒度特征对沉积环境的指示
第六章 孢粉分析结果及对红树林海岸带变迁的指示
    6.1 孢粉分析结果
        6.1.1 YLW03孔
        6.1.2 YLW02孔
        6.1.3 O18孔
    6.2 红树林海岸带及红树林群落演变特征
        6.2.1 沉积环境
        6.2.2 孢粉组合指示的红树林群落演化
第七章 近五十年来的气象记录及广西红树林面积变化
    7.1 近五十年来的年均温度和极端气候
    7.2 广西红树林近五十年来的面积变化
第八章 广西英罗湾近百年来红树林演化及其对环境的响应
    8.1 红树林海岸带演化
        8.1.1 英罗湾北部
        8.1.2 英罗湾东部
        8.1.3 英罗湾南部
    8.2 红树林演替对沉积环境的响应
    8.3 红树林群落对温度变化的响应
    8.4 人类活动对红树林群落演替的影响
第九章 结论与不足
    9.1 结论
    9.2 不足与展望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附表1
附表2
附表3
致谢
参考文献

(10)潮动力影响下辐射沙脊群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辐射沙脊群形态
2 辐射沙脊群形成时间
3 水动力特性与形成机理
    3.1 波浪和潮流特性
    3.2 形成机理
        3.2.1 辐射状潮流场客观存,不因局部地形产生
        3.2.2 长期的、较为稳定的辐射状潮流场为沙脊群发育提供保证
        3.2.3 局部潮流形态也有利于沙脊的塑造和发育
4 粒径分布及物质来源
    4.1 粒径分布
    4.2 物质来源
5 潮动力作用下沙脊群演变及潮流通道稳定性
    5.1 整体演变
    5.2 局部演变
    5.3 潮流通道稳定性
6 结论与展望

四、江苏潮流砂的粒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江苏潮流砂的粒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的研究[J]. 刘振夏.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83(04)
  • [2]苏北陶庄和青墩遗址全新世海退记录研究[D]. 李开封. 南京大学, 2014(03)
  • [3]南黄海辐射沙脊群北部晚更新世以来地层及沉积环境演化[D]. 李海清. 南京大学, 2012(10)
  • [4]潮流沙脊的水力学问题探讨[J]. 刘振夏,夏东兴. 黄渤海海洋, 1995(04)
  • [5]胶州湾口潮流沙脊特征[J]. 吴承强,许艳,鲍晶晶. 海洋地质前沿, 2014(06)
  • [6]辽东湾东南部海域柱状沉积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物源识别[J]. 张现荣,李军,窦衍光,赵京涛,胡邦琦. 沉积学报, 2014(04)
  • [7]辐射沙脊群泥沙来源及输运研究综述[J]. 王义刚,张薇娜,黄惠明,陈橙.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2015(05)
  • [8]辽东湾东部砂质区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物源指示意义[J]. 窦衍光,刘京鹏,李军,赵京涛.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3(05)
  • [9]广西英罗湾近百年来红树林海岸带变迁及红树林群落演替[D]. 周锐.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0)
  • [10]潮动力影响下辐射沙脊群的研究进展[J]. 陈橙,王义刚,黄惠明,袁春光. 水运工程, 2013(08)

标签:;  ;  ;  

江苏潮汐砂粒度特征及沉积环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