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附件行业前景广阔

机床附件行业前景广阔

一、机床附件行业前景广阔(论文文献综述)

储雯忻[1](2021)在《《俄罗斯联邦制造业发展综合规划(2020-2035年)》翻译报告》文中指出制造业是国家经济组成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制造业涵盖范围很广,包括机械制造业、能源产业、医疗行业等。制造业能够提供很多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进而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可谓是“制造业强则国强。”传统行业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优势已不再那么明显,所以创新是当今制造业发展的关键,很多国家对制造业发展制定了新规划,其中包括俄罗斯。翻译报告的材料选自《俄罗斯联邦制造业发展综合规划(2020-2035年)》(?СводнаястратегияразвитияобрабатывающейпромышленностиРоссийскойФедерациидо2024годаинапериоддо2035года?)。俄罗斯经济受世界经济危机、新冠疫情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为摆脱困境于2020年6月由俄罗斯联邦总理米哈伊尔·米舒斯京(МихаилВладимировичМишустин)签署发布实施该规划,规划中阐述了各行业的优先发展方向、任务以及预期目标。目标达成分为两个阶段,2024年是一个中间节点。笔者选择的翻译文本主要具有科学语体的特点,兼有部分公文事务语体的特征。按照凯瑟琳娜·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该文本属于信息文本。基于赖斯的文本类型翻译理论,笔者主要从词汇和句子方面对文本进行分析,并选取典型案例尝试翻译,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最后,对翻译过程中的得与失进行总结。经过此次翻译实践,笔者的翻译能力有所提高,对制造业领域的了解更多一些,也为今后相关文本的翻译提供参考。

吴国奥[2](2021)在《机床再制造可靠性分配方法研究》文中指出可靠性是反映再制造机床质量的关键性能指标,是决定再制造机床获得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可靠性分配是为满足机床再制造可靠性目标,在机床再制造设计阶段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不同于传统机床制造,机床再制造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传统的可靠性分配方法并不适用,迫切需要开展机床再制造可靠性分配方法研究。本文围绕机床再制造可靠性分配问题展开研究,提出涵盖部件级、零件级与工艺级的机床再制造多级可靠性分配方法,并通过算例验证方法的合理性。首先,基于可靠性分配的原理以及机床常用可靠性指标,提出机床再制造可靠性分配的概念和内涵;结合机床再制造过程的不确定性分析,考虑不同的分配需求,构建面向部件级、零件级和工艺级的机床再制造可靠性多级分配的流程框架。其次,针对机床再制造部件级可靠性分配,建立机床再制造部件级可靠性分配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部件级可靠性分配各影响因素的权重,用区间模糊TOPSIS法确定各部件的可靠性分配模糊评价系数;并融合再制造机床各部件的故障影响,形成一种基于模糊评价系数与故障影响的机床再制造部件级可靠性分配方法;以数控车床再制造可靠性分配为例,验证该方法的合理性。再次,针对机床再制造零件级可靠性分配,引入故障树分析,构建再制造机床的故障树模型,将再制造机床系统划分为各子系统及零件;利用现有可靠性分配数据训练神经网络,将分配相关参数作为输入,直接输出各子系统可靠性分配结果;建立机床再制造综合评价体系,利用多层模糊评价法量化影响可靠性分配的再制造因子,与各零件概率重要度结合,得到各零件可靠性分配综合权重;以数控滚齿机再制造为例,将整机可靠性目标分配至滚齿机零件。最后,针对机床再制造工艺级可靠性分配,建立机床再制造的工艺可靠性GO模型,明确再制造加工过程中各工艺路线和加工工序的可靠性关系。考虑各工艺路线和加工工序当前可靠性,依照比例将可靠性目标逐级分配至各工艺路线和加工工序。以数控滚齿机蜗轮副再制造为例,证明该方法可以确保各工序达到可靠性要求,并实现可靠性提升。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3](2021)在《聚焦国产精品 推进行业进步——2019年度“自主创新”和“产品质量”十佳产品介绍》文中研究指明由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主办的"2019年度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先进会员(十佳)"评选活动已圆满结束,获奖名单已于近期公布。为落实"表彰先进、树立典型,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评选活动宗旨,促进国产精品机床工具产品的市场应用,本文详细介绍了2019年度"自主创新"和"产品质量"十佳产品,并在文末附有包括"综合经济效益"和"产品出口"在内的四类奖项获奖名单。

许朝山[4](2020)在《地方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及优化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是国家针对目前经济形势所提出的方针政策,在此背景下国家政策、产业结构转型以及区域产业结构调整都对职业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产教两界专家在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和优化上做了很多有益的研究与探索。但是,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目标需求仍然存在较大差距,结构性矛盾突出,院校间同质化严重,特色不明显,数量与市场需求不匹配,企业在专业共建、人才共育中发挥作用不明显。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相关理论研究也落后于实践探索,个案研究、经验性总结较多,系统性、理论性研究较少。本研究按照“存在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基于教育生态学中生态平衡理念,以教育生态多样性为出发点,对地方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及优化机制开展研究。围绕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及优化,首先对我国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其次,针对存在的问题剖析原因,从就业“结构性矛盾”、专业“供给侧”改革、高职教育“偏离度”效应以及“四方协同”治理体制四个角度剖析原因所在;最后,根据问题的原因所在,提出了对应的解决问题对策。本研究通过系统学和生态学的角度分析了政府、行业、市场和高校的四方产教生态系统的平衡、持续发展过程,构建了该生态系统状态模型及调整动力学模型,以及依此模型对专业设置与调整的方式。为研究和分析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及优化奠定了理论基础。产业升级中的高校就业“结构性”矛盾研究方面,针对智能制造在机械行业产业升级的发展过程中,产业智能制造示范点的布局与高职院校布局区域差异较大,技术技能人才缺口巨大,制约了企业智能制造方向转型发展。盲目扩招高职人才,可能会引起高职教育系统内部结构失衡,产生区域多所高职院校重点关注相同领域专业,造成人才培养局部过剩。优化设置下的高职专业“供给侧”改革研究,以模具行业为例,进行专业优化设置。分析了模具行业人才多方面需求,针对模具专业六个维度建立指标体系,运用PISA模拟测试的方法量化了职业素养、职业技能评价,通过创新与实操结合开展职业能力测试,效果显着。专业设置中应用教育生态学中的最适度原则,充分发挥教育生态学理论中的生态优势,对区域模具产业的支撑作用明显。高职专业设置与优化的“常州模式”实践的研究方面,本研究分析了常州科教城通过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建立政府、企业、院所和学校等产学研合作育人。对地方转型中的高职教育“偏离度”效应的研究发现,常州市产业-就业结构的均衡性分布基本合理。依此提出新基建背景下,智能制造专业群人才培养路径的探索与实践。高职专业设置的“四方协同”治理体制的研究方面,按照“政府依法管理、高校依法办学、社会广泛参与”的教育治理原则,推进我国高职教育治理体制与治理能力建设。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基于大数据治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完善高职绩效导向的评价和内部治理体制,实现专业与产业公共数据的开放和共享,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将专业建设引向功能性改革,高端化发展。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1)首次运用教育生态学和系统学理论,构建产教生态系统状态模型、生态系统调整动力学模型,以此分析该系统危机程度,提出调控策略。(2)在实践方面首次给出智能制造行业高校就业“结构性”矛盾分析、模具专业“供给侧”改革以及专业设置及优化的“常州模式”实践案例。(3)在机制方面首次根据理论和实践的基础提出高职专业设置的“四方协同”治理体制。构建“政府调控、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学校主导”四方协同专业设置与动态调整机制,实现基于多元主体的共同治理。

周芹娜[5](2020)在《华东重机并购润星科技动因和绩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经济正处于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换的重要时期,很多的传统产业面临产能过剩的境况。同样我国制造行业也面临着经济环境紧张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亟需提高产品附加值,探寻新的利润增长点。与此同时,有些智能制造行业多处于初创期或者成长期,仍属于资金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其可持续发展还有赖于资本和研发的支持。在这种情况下,产业并购重组成为了在经济结构调整以及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筑牢产业基础、提升产业层级、推动公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以深交所上市的装备制造业企业华东重机作为案例公司,分析了华东重机产业并购润星科技的动因和绩效。本文先收集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并购动因和绩效的有关理论文献,然后介绍并购双方的情况和行业背景。对整个案例的并购过程进行描述,再分析其进行产业并购的动因,同时结合绩效评价指标对产业并购的绩效进行比较评价,得出相关的结论,并对导致绩效变化的原因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华东重机进行此次产业并购,并未为其带来短期财富效应,但通过财务指标分析和EVA分析发现长期并购效应却在今后得到了体现。整体看来,此次产业并购为华东重机的持续发展带来了强大的动力。最后,综合华东重机的实际以及全文的分析,从并购标的选择、并购方案设计、并购标的估值、并购整合四个角度得出了结合行业发展合理选择并购标的、制定合理并购方案保障并购顺利进行、合理估值降低商誉减值风险以及加强整合发挥协同作用等启示,力争为其他上市公司开展产业并购提供参考。

张卫东[6](2020)在《中美贸易战对沪深股市相关板块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全球经济发展缺乏动力,世界各国都面临着巨大考验。美国作为超级大国同样忧虑重重,企图通过挑起外部斗争来化解国内矛盾,以一己之力向全世界发起挑战,实施“全球收缩、美国优先”的经济政策,对内通过减税和加息推动制造业回流,对外通过惩罚性关税和技术壁垒保护本国产业。以“逆全球化、单边主义”为特征的贸易保护政策正在差使其从世界其他国家身上攫取更多的利益,美国挑起的对华贸易战是其中最为明显的一例。中美建交以来,经济相互依存,获得了双赢的局面,但到了特朗普时代,中美关系变得难以预料。贸易冲突没有赢家,注定是双方受损,作为两个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中美经济的衰退也会影响全球经济的发展。本文以中美贸易战爆发为研究背景,在对相关文献和理论进行研究分析后,首先,从近两年中美进出口商品贸易额入手,挑选出农产品、车辆及其零部件、电气设备以及纺织制造四个板块作为研究对象。然后,采用2017年11月3日至2018年8月10日共41个交易周的数据,以及随后70个交易周的数据,利用事件研究法对197家沪深两市相关板块上市公司的周收益率数据进行研究,探讨了中美贸易战爆发对相关板块上市公司的股价波动性和收益率产生何种影响。最后,在事件研究分析的基础上,以上市公司的累计超额收益率为被解释变量,中美贸易战爆发为解释变量,样本公司流通股对数、换手率、市盈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为控制变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考察了贸易战爆发和证券自身因素分别对样本公司累计超额收益率的影响。通过分析统计数据及模型结果,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从沪深股市整体板块来看,中美贸易战爆发对市场影响不大。(2)中美贸易战爆发对于不同板块的影响不同。(3)美国主要打压我国高新技术产业。(4)长期来看,中美贸易战对沪深两市相关板块影响逐渐减弱。结合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本文对我国政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做好长期应对准备,同时积极谈判磋商。(2)积极推动“一带一路”战略,支持企业开辟海外新市场。(3)充分挖掘内需潜能,引导企业深耕国内市场。(4)加大对科技企业的政策扶持。同时对相关行业企业提出应对措施。

赵书情[7](2020)在《A机床集团市场化债转股的案例研究》文中认为债转股是债务重组的一种特殊方式,即把债权人和债务人原有的债权关系转为股权关系。1999年,我国实施了首轮政策性债转股,由国家组建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收购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剥离坏账,同时帮助企业降低杠杆率,减轻经营负担,债权银行对企业的债权就此转化为资产管理公司对企业的股权。2016年,新一轮市场化债转股在新的政策背景下重启,旨在借助资本市场的决定性力量,辅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帮助有发展前景的企业走出暂时性经营困境。A机床集团作为中国最大的机床企业,受市场环境和历史包袱的多重影响,陷入高杠杆的财务困境,论文以A机床集团债转股案例作为研究对象。首先,整理了债转股的相关文献,梳理出国内外债转股的历史沿革,通过对比我国两轮债转股的实施情况突出本次市场化债转股的特点。其次,介绍了A机床集团债转股的案例概况,A机床集团债转股前的经营情况、债务成因以及债转股的实施效果。之后加入多案例对A机床集团债转股方案进行比较,重点分析债转股的实施主体、资金性质和用途以及退出方式的特点,再从债转股的相关方的效应角度分析了债转股带来的影响和风险。对债转股企业来说,债转股可以在短期内直观的优化财务报表,缓解财务负担。对债权银行来说,债转股一方面可以减少不良资产率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拓宽了业务范围增加收益。对于国资委来说,实施债转股既能推进地方去杠杆工作,也能实现国有资本的增值。最后,得出A机床集团债转股的案例启示,同类企业可借鉴此案例中的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开展债转股走出财务困境,灵活运用债转股资金,更多使用股权投资的方式。债转股虽然能在短期内使企业缓解财务重压,但是其作用有限,难以影响企业的后续经营,不能从根本上改善企业的经营状况,企业要想真正提高自身的盈利能力还需自身造血实现自救。

牛金荣[8](2020)在《超声辅助磨削杯形砂轮工具系统的设计与加工性能评价》文中指出硬质合金、陶瓷、金属基复合材料等硬脆材料在先进制造领域应用广泛,有着优异的机械、物理和化学性能,但其属于难加工材料,使用传统加工方法会产生许多加工缺陷。超声辅助磨削是一种针对硬脆材料的有效加工方式。杯形砂轮在传统磨削中应用广泛,但杯形砂轮超声振动系统的设计方法还不够完善,未广泛应用于超声磨削。本文设计了一种以杯形砂轮为磨削工具的超声辅助磨削工具系统,搭建了超声辅助磨削试验平台,以颗粒增强型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为加工对象,进行了有、无超声磨削加工对比试验,为研究杯形砂轮超声辅助磨削工艺设备提供了理论与技术参考。主要研究工作如下:通过Mindlin中厚盘理论、圆锥杆、圆管纵振理论,建立了杯形砂轮变幅器的理论模型,推导了变幅器设计的频率方程。利用Matlab开发了杯形砂轮变幅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利用该设计软件,设计制作了杯形砂轮变幅器,通过阻抗分析试验及超声谐振试验,验证了设计理论的正确性,可将杯形砂轮变幅器应用于超声辅助磨削。基于杯形砂轮变幅器的理论模型,结合变幅器的初始位移条件,建立了杯形砂轮变幅器的位移特性求解方程,通过变幅器设计实例,对变幅器理论、仿真、试验位移曲线进行了对比,验证了位移求解理论的正确性,得出了杯形砂轮变幅器的位移分布规律及其振动模式,并基于其振动模式对杯形砂轮的超声磨削加工过程进行了运动学分析,为研究杯形砂轮超声磨削工件的表面形貌提供了理论依据。以电镀金刚石杯形砂轮为磨削工具头,研制了杯形砂轮超声辅助磨削主轴附件式工具系统,该装置可安装在机床主轴上实现超声辅助磨削。对该装置进行了阻抗分析试验、谐振特性试验及振幅测量试验,结果表明该工具系统能够产生稳定的超声振动,阻抗匹配特性较好,振幅达到加工要求,可以进行加工试验。构建了杯形砂轮超声辅助磨削加工试验系统,以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试件为加工对象,进行了有、无超声磨削加工对比试验。通过分析对比加工时的磨削力、表面粗糙度、表面形貌等主要指标,评价了所设计的杯形砂轮超声辅助磨削工具系统的性能。

刘玥[9](2020)在《国家、行业组织与产业发展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的创建与发展(1988-2016)》文中研究表明机床工具工业是制造机器的母机工业,机床工具产业的发展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程度。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实行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由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二机器管理局对机床工具行业实行统一有序的管理。这一管理模式虽一方面提升了我国机床工具产品的自给率,另一方面因资源配置的滞后性等因素拖慢了产品生产的质量与技术发展的速度。以改革开放为契机,国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原先僵化的生产方式得到改变。从国家层面来看,政府职能发生转变,企业权力得到下放,原先管理机床工具行业的政府部门经历裁撤与调整;从市场层面来看,商品经济逐渐为机床工具产业发展所认可,市场经济的活力逐渐注入到社会生产的领域。以此为背景,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应运而生。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作为当代的行业组织,与中国历史上传统的行会、商会有着明显的区别。从产生方式来看,国家通过裁撤机床工具局主动将机床工具工业的管理权力下放给社会。原机床工具局局长梁训瑄等干部也利用改革之势积极组建筹委会,到1988年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正式成立。协会成立后承担起管理机床工具行业的职责。由于成立时间较早,国内缺乏发展经验,因此在成立初期协会经历了探索阶段。一方面主要理顺协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则通过行业调查等手段对机床工具企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解,并将其发展所遇到的困难反映给政府。在1992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后,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的发展逐渐走向成熟。协会在管理机床工具行业中更加发挥起市场化的职能,譬如为扩大产业贸易坚持主办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等。当代机床工具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与市场的合力作用,一方面市场经济给产业发展带来机遇与挑战;另一方面协会也根据市场中可能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及时引导企业发展,避免行业出现严重的损失。同时,因机床工具产业存在的特殊性意义,国家政策也需时时给与协会、行业相应的扶持。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机床工具产业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罗雪飞[10](2020)在《GA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进入21世纪,中国民航运输业蓬勃发展,民航运输机队规模持续扩大,带动航空维修业迅速发展。截止2018年底全国民航有60家运输航空公司,3639架运输飞机,飞机维修市场巨大。近年来,国产飞机ARJ21投入运营,C919大飞机项目也在稳步推进,促使维修市场空间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加入WTO后国外维修企业和原设备生产厂家纷纷进军国内飞机维修市场,加剧了市场竞争,同时,国内航空维修企业还面临着飞机和原设备制造厂商的技术垄断等不利因素。外部机遇与挑战并存,航空维修企业如何利用自身资源和能力,扬长避短,建立市场竞争优势,选择合适的发展战略至关重要。GA公司是一家维修能力非常全面的民用航空维修企业,主营业务涵盖有航线维护、机体大修、附件维修、航空培训和零部件制造五个战略单元,运营收入主要来源于南航和第三方客户。自1989年成立起,抓住维修产业髙速増长的机遇,企业迅速发展,成长为亚洲一流、世界知名的飞机维修企业。近年来,飞机维修业务相对饱和,GA公司增长势头有所放缓。本文研究GA公司为了持续健康发展,如何选择发展战略和确定实施保障措施。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分析GA公司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研究公司发展战略的意义,列举了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创新之处。第二章运用企业战略分析中常用的pest模型分析GA公司所处的宏观环境,用波特五力模型分析GA公司的行业环境和行业竞争态势,同时结合公司的竞争现状,据此找出GA公司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机会和威胁。第三章分析GA公司的内部环境,分析公司的发展概况、拥有的资源和核心能力,找出其优势与劣势。第四章采用SWOT分析模型对GA公司内外部环境进行总结归纳,根据外部环境中的机会、威胁和内部环境中的优势和劣势,进行战略选项分析和战略对比,结合行业政策矩阵,确定了GA公司的高差异发展战略,并指出了战略实施方向。第五章从技术研发创新、市场营销、效益管控、人才培养、组建战略联盟等多个环节对战略的实施保障给出具体措施。

二、机床附件行业前景广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机床附件行业前景广阔(论文提纲范文)

(1)《俄罗斯联邦制造业发展综合规划(2020-2035年)》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АННОТАЦИЯ
前言
第一章 译前准备
    1.1 文本特点
        1.1.1 语体特点
        1.1.2 词汇特点
        1.1.3 句子特点
    1.2 工具的使用
    1.3 时间规划
第二章 《俄罗斯联邦制造业发展综合规划(2020—2035年)》的翻译策略
    2.1 词汇的翻译
        2.1.1 动名词的翻译
        2.1.2 形动词的翻译
    2.2 句子的翻译
        2.2.1 被动句的翻译
        2.2.2 带限定从属句的主从复合句的翻译
第三章 翻译实践总结
    3.1 笔译实践心得
    3.2 经验与教训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原文/译文
致谢

(2)机床再制造可靠性分配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分析
        1.2.1 再制造领域研究现状
        1.2.2 机床再制造可靠性分配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分析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结构安排
第2章 机床再制造可靠性分配理论基础
    2.1 机床再制造可靠性分配的概念与内涵
        2.1.1 可靠性分配原理及机床常用可靠性指标
        2.1.2 机床再制造可靠性分配的概念
        2.1.3 机床再制造可靠性分配的内涵
    2.2 机床再制造不确定性分析
        2.2.1 机床再制造的基本流程
        2.2.2 机床再制造的不确定性及其表现形式
    2.3 机床再制造多级可靠性分配流程框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机床再制造部件级可靠性分配方法
    3.1 机床再制造部件级可靠性分配模型与分析
    3.2 机床再制造部件级可靠性分配
        3.2.1 机床再制造可靠性分配影响因素权重确定
        3.2.2 考虑故障影响的各部件可靠性分配综合系数确定
    3.3 算例分析
        3.3.1 可靠性指标分配至各部件
        3.3.2 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机床再制造零件级可靠性分配方法
    4.1 机床再制造零件级可靠性分配模型与分析
        4.1.1 机床再制造零件级可靠性分配模型
        4.1.2 机床再制造零件级可靠性分析
    4.2 机床再制造零件级可靠性分配
        4.2.1 机床再制造系统-子系统级可靠性分配
        4.2.2 机床再制造子系统级-零件级可靠性分配
    4.3 算例分析
        4.3.1 可靠性指标分配至子系统级
        4.3.2 可靠性指标分配至零件级
        4.3.3 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机床再制造工艺级可靠性分配方法
    5.1 机床再制造工艺级可靠性模型与分析
    5.2 机床再制造工艺级可靠性分配
        5.2.1 机床再制造工艺路线级可靠性分配
        5.2.2 机床再制造加工工序级可靠性分配
    5.3 算例分析
        5.3.1 可靠性指标分配至工艺路线级
        5.3.2 可靠性指标分配至加工工序级
        5.3.3 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情况

(3)聚焦国产精品 推进行业进步——2019年度“自主创新”和“产品质量”十佳产品介绍(论文提纲范文)

2019年度自主创新十佳产品介绍
    宝鸡机床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精雕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市电加工研究所
    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
    科德数控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二机齿轮机床有限公司
    齐齐哈尔二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上海工具厂有限公司
    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
2019年度产品质量十佳产品介绍
    安徽新诺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重庆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大族激光智能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广州市昊志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广州市敏嘉制造技术有限公司
    宁波海天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工艺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三河同飞制冷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普什宁江机床有限公司
    台州北平机床有限公司

(4)地方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及优化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问题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1.3 问题本质
        1.1.4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及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现有不足及原因分析
    1.3 研究内容
        1.3.1 基本概念
        1.3.2 主要范畴
        1.3.3 研究目标
    1.4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创新点
第2章 基于教育生态学的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及优化理论研究
    2.1 教育生态学概述
        2.1.1 教育生态学的产生
        2.1.2 教育生态学的发展趋势
        2.1.3 教育生态学的内涵
        2.1.4 城市教育生态学
    2.2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及优化模型
        2.2.1 产教生态系统
        2.2.2 产教生态系统状态模型
        2.2.3 产教生态系统调整动力学模型
    2.3 基于教育生态学的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及优化模式
        2.3.1 德国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及优化模式
        2.3.2 美国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及优化模式
        2.3.3 加拿大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及优化模式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产业升级中的高职就业“结构性”矛盾
    3.1 产业升级的典型行业分析
        3.1.1 智能制造机械行业发展状况
        3.1.2 全国智能装备技术技能人才数量需求测算
    3.2 产业升级中的“结构性”矛盾
        3.2.1 智能制造机械行业的产业布局与高职院校布局
        3.2.2 智能制造机械行业技术技能人才供求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3.3 新基建背景下智能制造专业群人才培养路径探索与实践
        3.3.1 新基建新内涵
        3.3.2 新基建背景下智能制造的新发展
        3.3.3 新基建背景下智能制造专业群人才培养路径探索
        3.3.4 新基建背景下智能制造专业群人才培养路径实践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优化设置下的高职模具专业“供给侧”改革案例
    4.1 模具行业概述与人才需求分析
        4.1.1 区域模具制造行业与专业设置优化
        4.1.2 模具制造行业分布
        4.1.3 模具行业人才规划及需求
        4.1.4 模具行业企业职业岗位变化及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
    4.2 模具专业调整的专业评估指标构建
        4.2.1 专业评估值指标的内容
        4.2.2 指标观测点的说明
    4.3 专业评估指标体系的运用与反思
        4.3.1 指标应用实施
        4.3.2 应用反思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高职专业设置与优化的“常州模式”实践
    5.1 建设常州科教城,适应区域产业结构人才需求
    5.2 常州科教城高职专业设置与优化的机制
        5.2.1 政府主导,营造产学研创四位一体环境
        5.2.2 集聚整合,共建资源共享平台
        5.2.3 跨界合作,实行产学研协同育人
        5.2.4 产教融合,创办产业学院
    5.3 常州区域高职院校专业-产业偏离度研究与实践
        5.3.1 常州市区域经济发展基本现状
        5.3.2 常州高职专业结构基本情况分析
        5.3.3 常州高职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偏离度”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高职专业设置的“四方协同”治理机制
    6.1 基于现代国家治理体制,提高高职教育治理服务水平
    6.2 基于大数据治理,构建专业与产业公共数据开放和共享机制
        6.2.1 打造大数据治理平台,以信息化提高高职教育治理水平
        6.2.2 促进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引导社会力量介入专业设置和调整
    6.3 基于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构建四方协同的规范和保障机制
    6.4 基于多元主体,完善高职绩效导向的评价和调整机制
        6.4.1 完善职业教育学术委员会职能
        6.4.2 优化高职院校内部专业设置与调整的评价体系及机制
    6.5 基于共同治理,完善高职院校内部治理体制
    6.6 加强专业自身治理体制建设
        6.6.1 专业内涵发展需要更加重视治理方式转变
        6.6.2 专业优化调整需要更加重视功能性改革
        6.6.3 专业结构调整需要更加重视向中高端转型发展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附件1 智能制造机械业人才需求与专业设置指导报告调查问卷(院校)
附件2 智能制造机械业人才需求与专业设置指导报告调查问卷(企业)

(5)华东重机并购润星科技动因和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并购动因文献综述
        1.2.2 并购绩效文献综述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案例介绍
    2.1 并购方华东重机介绍
        2.1.1 华东重机基本情况
        2.1.2 华东重机行业前景
    2.2 被并购方润星科技介绍
        2.2.1 润星科技基本情况
        2.2.2 润星科技行业前景
    2.3 并购交易介绍
        2.3.1 交易内容
        2.3.2 交易特点
        2.3.3 交易结果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案例分析
    3.1 并购的动因分析
        3.1.1 增强盈利能力的需求
        3.1.2 加快产业转型的需求
        3.1.3 发挥协同效应的需求
    3.2 并购的绩效分析
        3.2.1 市场效应分析
        3.2.2 协同效应分析
        3.2.3 EVA绩效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案例启示
    4.1 结合行业发展合理选择并购标的
    4.2 制定合理的并购方案保障并购顺利进行
    4.3 合理估值降低商誉减值风险
    4.4 加强并购整合发挥协同作用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中美贸易战对沪深股市相关板块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内容
    1.5 论文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贸易战产生的基础
        2.1.1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
        2.1.2 新贸易保护理论
    2.2 股票收益率相关研究
    2.3 中美贸易战相关研究
    2.4 中美贸易战对国内行业的影响
        2.4.1 相关券商研究报告
        2.4.2 国内学者的研究情况
    2.5 文献评述与展望
3 中美贸易战爆发原因及对沪深股市的影响
    3.1 美国挑起中美贸易战的原因
        3.1.1 遏制中国崛起
        3.1.2 中美贸易失衡
        3.1.3 打压中国科技产业发展
        3.1.4 指责中国违反WTO规则
    3.2 中美贸易战升级
    3.3 中美贸易战对沪深股市的影响
4 沪深股市相关板块选取
    4.1 中美进出口贸易额
        4.1.1 2017年和2018年中国自美国进口贸易额
        4.1.2 2017年和2018年中国对美国出口贸易额
    4.2 沪深股市板块选取
        4.2.1 板块选取
        4.2.2 股票选取
5 中美贸易战对沪深相关板块影响实证分析
    5.1 事件研究法
    5.2 事件研究分析
        5.2.1 对进口板块上市公司的影响
        5.2.2 对出口板块上市公司的影响
        5.2.3 对整体板块的影响
    5.3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5.3.1 解释变量选取和模型建立
        5.3.2 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
        5.3.3 实证结果及分析
6 总结
    6.1 研究结论
    6.2 对策建议
        6.2.1 对政府的建议
        6.2.2 对企业的建议
    6.3 研究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7)A机床集团市场化债转股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之处
第2章 债转股的相关理论和历史沿革
    2.1 债转股的概述
        2.1.1 债转股的定义
        2.1.2 债转股的分类
        2.1.3 债转股的主要模式
    2.2 理论基础
        2.2.1 权衡理论
        2.2.2 代理理论
        2.2.3 信号传递理论
    2.3 债转股的历史沿革
        2.3.1 国外债转股的历史沿革
        2.3.2 国内债转股的历史沿革
        2.3.3 我国两轮债转股的比较分析
第3章 A机床集团市场化债转股的案例介绍
    3.1 A机床集团的基本情况
        3.1.1 A机床集团简介
        3.1.2 A机床集团的发展历程
        3.1.3 A机床集团的经营情况
        3.1.4 A机床集团的债务成因
    3.2 A机床集团市场化债转股方案
        3.2.1 操作步骤
        3.2.2 实施主体
        3.2.3 资金来源
        3.2.4 定价机制
        3.2.5 退出方式
    3.3 A机床集团市场化债转股的实施效果
        3.3.1 利用债转股资金实施资产重组
        3.3.2 实现扭亏为盈撤销退市风险
第4章 A机床集团市场化债转股的案例分析
    4.1 债转股的方案设计分析
        4.1.1 债转股的实施主体分析
        4.1.2 债转股的资金性质和用途分析
        4.1.3 债转股的退出方式分析
        4.1.4 交易标的的选择分析
    4.2 债转股相关方—A机床集团效应分析
        4.2.1 财务绩效分析
        4.2.2 业务结构分析
        4.2.3 战略规划分析
    4.3 债转股相关方—建设银行效应分析
        4.3.1 降低建行不良贷款率
        4.3.2 拓宽业务范围增加收益
    4.4 债转股相关方—国资委效应分析
        4.4.1 推进地方去杠杆工作
        4.4.2 实现国有资本增值
    4.5 债转股成功签订的因素分析
        4.5.1 政策支持
        4.5.2 市场环境
        4.5.3 内在需求
    4.6 债转股的局限性
        4.6.1 债转股难以影响企业的后续经营
        4.6.2 银行难以影响企业的决策经营
        4.6.3 国企一股独大问题突出影响了企业的治理
第5章 案例的启示和借鉴
    5.1 基金模式债转股更容易吸引社会资本
    5.2 企业应选择优质资产作为债转股标的
    5.3 债转股资金的灵活运用能有效缓解财务压力
    5.4 企业债转股应更多使用股权投资方式
    5.5 债转股的作用有限
第6章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论文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超声辅助磨削杯形砂轮工具系统的设计与加工性能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杯形砂轮超声辅助磨削加工原理与应用
    1.3 超声辅助磨削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超声辅助磨削装备及其应用
        1.3.2 超声辅助磨削砂轮变幅器设计
        1.3.3 杯形工具变幅器设计与应用
    1.4 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1.5 研究意义与课题来源
    1.6 主要研究内容
2 超声辅助磨削杯形砂轮变幅器设计理论与试验验证
    2.1 杯形砂轮变幅器设计理论
        2.1.1 变幅器理论模型
        2.1.2 边界条件及频率方程
    2.2 杯形砂轮变幅器设计软件开发
        2.2.1 软件求解流程
        2.2.2 变幅器求解示例
    2.3 杯形砂轮变幅器设计与试验分析
        2.3.1 杯形砂轮变幅器设计
        2.3.2 超声振动系统阻抗特性测试
        2.3.3 超声振动系统谐振试验
    2.4 本章小结
3 杯形砂轮变幅器谐振位移特性求解分析
    3.1 杯形砂轮变幅器位移特性求解
    3.2 杯形砂轮变幅器位移特性分析
        3.2.1 理论位移曲线
        3.2.2 仿真位移曲线
        3.2.3 试验位移曲线
        3.2.4 杯形砂轮变幅器位移分布规律
    3.3 杯形砂轮超声辅助磨削运动学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超声辅助磨削杯形砂轮工具系统研制
    4.1 超声辅助磨削杯形砂轮变幅器设计
        4.1.1 杯形砂轮类型选择
        4.1.2 变幅器理论设计
        4.1.3 变幅器模态分析及优化
    4.2 超声辅助磨削工具系统各部件设计与选型
        4.2.1 外套筒
        4.2.2 电能传输装置
        4.2.3 固定法兰
    4.3 超声磨削工具系统振动特性试验研究
        4.3.1 阻抗特性测试
        4.3.2 超声谐振试验
        4.3.3 振幅测量试验
    4.4 本章小结
5 杯形砂轮超声辅助磨削加工试验与性能评价
    5.1 超声辅助磨削加工试验系统构建与试验方案
        5.1.1 加工试验系统构建
        5.1.2 试验方案及主要评价指标
    5.2 主轴转速与各加工评价指标的关系
        5.2.1 磨削力
        5.2.2 表面粗糙度
        5.2.3 表面形貌
    5.3 磨削深度与各加工评价指标的关系
        5.3.1 磨削力
        5.3.2 表面粗糙度
        5.3.3 表面形貌
    5.4 超声辅助磨削工具系统性能评价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国家、行业组织与产业发展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的创建与发展(1988-201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回顾
        (一) 关于国家、市场、企业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二) 关于中国历史上的行业组织研究综述
        (三) 关于行业协会的研究综述
    三、章节内容
第一章 协会成立前中国机床工具行业的发展与变迁
    一、机床工具工业历史概述
    二、改革开放前中国机床工具工业的发展
        (一) 近代以来国外机床工具技术的引入
        (二) 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机床工具行业的曲折发展
第二章 体制改革与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的成立(1988-1992)
    一、新中国成立后的工业管理体制的变迁
        (一) 1949年-1978年工业管理体制及产业发展
        (二) 改革开放后的工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二、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的成立及初期发展
        (一)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成立的经过
        (二) 协会的组织架构
        (三) 政府指导与协会初期活动
第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协会与产业发展(1992-2016)
    一、从幼稚到成熟: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的市场化职能
        (一) 扩大交易:展览会的持续举办
        (二) 推动企业经营机制改革
        (三) 鼓励企业出口与积极“入世”
    二、国家、协会与市场:三者互动下的产业发展
        (一) 应对危机:市场失灵与行业自治
        (二) 市场经济的新问题:“协会失灵”
        (三) 国家政策与机床工具产业发展
第四章 比较分析:不同类型行业组织的发展经验
    一、历史回顾:中国传统的行业组织
    二、市场自发性行业协会的发展
    三、他山之石:日本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概况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10)GA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术语解释
        1.2.2 航空维修行业研究
        1.2.3 航空维修企业发展方向研究
    1.3 硏究思路和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硏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
        1.4.1 研究方法
        1.4.2 硏究创新
第二章 GA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2.1 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
        2.1.1 政治和法律因素分析
        2.1.2 经济因素分析
        2.1.3 社会和文化因素分析
        2.1.4 技术因素分析
    2.2 航空维修行业竞争环境分析——波特五力分析
        2.2.1 产业内竞争对手
        2.2.2 潜在进入者
        2.2.3 替代品
        2.2.4 供应商
        2.2.5 客户
    2.3 GA公司竞争现状分析
    2.4 GA公司的机会和威胁
        2.4.1 机会
        2.4.2 威胁
第三章 GA公司的内部现状分析
    3.1 GA公司基本情况
        3.1.1 GA公司背景
        3.1.2 GA公司的发展
    3.2 GA公司资源分析
        3.2.1 实物资源
        3.2.2 技术资源
        3.2.3 组织资源
        3.2.4 财务资源
        3.2.5 人力资源
        3.2.6 创新资源
        3.2.7 品牌资源
    3.3 GA公司能力分析
        3.3.1 全面的飞机维修能力
        3.3.2 航空培训能力
        3.3.3 零部件制造能力
        3.3.4 市场营销能力
        3.3.5 管理能力
        3.3.6 开发能力
    3.4 GA公司优势和劣势
        3.4.1 优势
        3.4.2 劣势
第四章 GA公司的战略分析和战略选择
    4.1 SWOT分析及可能的战略选择
        4.1.1 SWOT分析
        4.1.2 可能的战略选择
    4.2 GA公司的战略业务单元分析
        4.2.1 战略业务单元的行业前景分析
        4.2.2 战略业务单元在行业中的竞争能力分析
        4.2.3 用政策指导矩阵匹配公司业务战略
    4.3 GA公司的战略承诺
        4.3.1 GA公司的价值理念
        4.3.2 GA公司的战略目标
    4.4 GA公司的战略选择
        4.4.1 实施成本领先战略的不足
        4.4.2 实施聚焦战略的局限性
        4.4.3 实施高差异战略可行性
        4.4.4 GA公司的战略规划
    4.5 GA公司高差异战略实施方向
第五章 GA公司发展战略实施保障措施
    5.1 增强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
    5.2 实行精益管理,创建管理优势
    5.3 加强财务管理,建立融资能力
    5.4 重视营销建设,拓展市场空间
    5.5 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留住核心人才
    5.6 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5.7 组建战略联盟,实现企业合作共赢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机床附件行业前景广阔(论文参考文献)

  • [1]《俄罗斯联邦制造业发展综合规划(2020-2035年)》翻译报告[D]. 储雯忻.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2]机床再制造可靠性分配方法研究[D]. 吴国奥.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9)
  • [3]聚焦国产精品 推进行业进步——2019年度“自主创新”和“产品质量”十佳产品介绍[J].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 世界制造技术与装备市场, 2021(01)
  • [4]地方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及优化机制研究[D]. 许朝山.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5]华东重机并购润星科技动因和绩效研究[D]. 周芹娜.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6]中美贸易战对沪深股市相关板块影响研究[D]. 张卫东.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7]A机床集团市场化债转股的案例研究[D]. 赵书情. 沈阳工业大学, 2020(01)
  • [8]超声辅助磨削杯形砂轮工具系统的设计与加工性能评价[D]. 牛金荣. 中北大学, 2020(09)
  • [9]国家、行业组织与产业发展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的创建与发展(1988-2016)[D]. 刘玥.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10]GA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罗雪飞.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机床附件行业前景广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