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论高科技投资风险的规避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黄大禹,谢获宝,孟祥瑜,张秋艳[1](2021)在《数字化转型与企业价值——基于文本分析方法的经验证据》文中指出本文基于中国上市企业2007—2019年数据,借助爬虫技术归集企业年报中的"数字化转型"关键词,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及其渠道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显着提升企业的价值水平。异质性检验结果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的价值水平都具有显着的正向驱动作用,但对于非国有企业而言,这种促进作用更为明显;企业数字化转型对"高科技企业—非高科技企业"的价值都具有显着的正向促进作用,对于其中的高科技企业而言,这种促进作用更为明显。从渠道机制检验来看,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有效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增强要素配置水平并对风险具有更强的可控力,这些因素的改善,都有助于企业价值水平的增加。
陈文强,谢乔昕,王会娟,王晓婷[2](2021)在《行权业绩考核与企业研发投资:“治理”还是“压力”?——来自中国上市高科技企业的经验证据》文中研究说明业绩考核是有效激励的前提,可通过利益协同机制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公司治理假说),也会因加剧业绩压力而诱发企业的短视行为(业绩压力假说)。基于我国股权激励特殊的业绩考核制度,本文检验了行权业绩考核对上市高科技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及机制。结果发现:行权业绩考核降低了高科技企业的研发投资,总体上支持了"业绩压力假说";异质性检验显示,该抑制效应在行权时间限制较短、管理层平均年龄较小、企业前期业绩表现较差和分析师关注程度较高的样本中更加明显,证实了业绩压力是行权业绩考核影响企业研发投资的内在机制。基于创新产出的进一步研究发现,行权业绩考核虽然提高了企业的专利申请数量,但主要体现在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等利用式创新上,对发明专利这一探索式创新反而产生了显着的挤出效应。本文拓展了行权业绩考核经济后果及企业研发投资影响因素的研究,为高科技企业科学地设置业绩考核目标提供了参考。
胡文珍,张敏[3](2021)在《高科技企业融资风险识别与应用——以紫光国芯微电子有限公司为例》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对高科技技术类产业的扶持力度加大,高科技企业发展速度逐年增长,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显着增强,不断培育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为我国经济发展贡献力量。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对科技创新性和风险防范能力要求较高,有自己的特点,而且这些特点和其他企业相比有所不同,在市场上比较有价值,但其存在资本积累少、风险意识淡薄、经营风险高等特点,使得广大投资者和银行机构对其投资缺少热情,融资困难这类问题已经成为阻碍高科技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以高科技企业紫光国微电子有限公司融资风险识别与分析为基础,分析风险问题并为其提供应对策略,从而使我国高科技企业能够选择更加有效的融资方式。
徐明[4](2021)在《政府引导基金是否发挥了引导作用——基于投资事件和微观企业匹配数据的检验》文中指出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旨在借助政府资本早期介入的认证效应引导社会资本后续跟进投资,是政府应对中小科技企业和初创企业融资市场失灵和缓解融资约束的重要举措。政府引导基金具有良好的政策初衷,其在实践执行中是否真的发挥了对社会资本的引导作用,这值得学界关注。本文基于2008—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和手工整理的投资事件匹配微观数据,考察了政府引导基金对社会资本的引导作用及其制约条件。实证检验发现:(1)引导基金规避风险的投资特征,导致其没有介入企业早期阶段,引导基金在实践执行中偏离了政策初衷,出现"投资期限错配"现象。(2)引导基金晚期介入严重限制了其对社会资本的引导作用。在投资序列层面,不存在显着的引导基金和社会资本的"先行—跟进"关系;在社会资本投资规模层面,引导基金并没有成功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企业,因而无法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以及促进研发投入。进一步分析显示,引导基金并没有在实质上显着提升社会资本跟进介入企业的概率。本文研究表明,引导基金晚期介入的投资风格特征是制约其引导效应发挥的重要原因。因此,建议在制度设计上优化和完善引导基金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使其真正介入科技企业和初创企业成长的早期阶段,这是保障其政策执行与政策意图相一致的关键。本研究丰富了关于引导基金引导效应的认识,对于其政策后期优化调整乃至中国创新发展战略的推进具有现实意义。
任曙明,张婉莹,李莲青,刘丹[5](2021)在《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基于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中介效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会对企业创新产生重要影响。研究发现:从整体上看,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上升会降低企业的创新水平。具体来说,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会降低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进而抑制企业创新;从企业所有权性质来看,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非国有企业的负向影响更严重;从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上看,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非高科技企业的抑制程度更严重;从高管金融背景上看,在高管无金融背景的企业中,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会显着地抑制创新。因此,央行对货币政策的调控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政策操作上需要更加精准有效,从而降低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给企业创新带来的负向冲击。
黄鹏翔,黄翔,黄天翔[6](2021)在《联合风险投资伙伴选择与初创企业成长——基于1999—2019年中国风险投资事件的经验分析》文中认为在各国的创业投资市场中,联合风险投资普遍存在。风险投资机构可能会为规避联合投资风险而选择"相似性伙伴",也可能为追求更大投资收益而选择"高资源禀赋伙伴"或"异质性伙伴"来进行联合投资;相对于与"相似性伙伴"联合投资,与"高资源禀赋伙伴"或"异质性伙伴"联合投资可以通过"资源累积"或"资源互补"提高为初创企业提供增值服务的能力,进而更有利于初创企业的成长。基于清科私募通数据库中1999—2019年中国的风险投资事件,构建具有"领投者—潜在跟投者"双边数据特征的研究样本,对联合风险投资的伙伴选择及其对初创企业成长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对联合投资伙伴的选择中,风险投资机构的"风险规避"动机不明显,没有表现出选择"相似性伙伴"的倾向,更多的是出于"资源累积"或"资源互补"动机选择"高资源禀赋伙伴"或"异质性伙伴"来进行联合投资,以谋取更大的投资收益;风险投资机构与"高资源禀赋伙伴"联合投资可以促使初创企业获得更多的后续融资和专利,进而能够显着促进初创企业成长;风险投资机构与"异质性伙伴"联合投资对初创企业后续融资和专利的影响不显着。因此,风险投资机构在选择联合投资伙伴时,要注意优化资源并有效提升为初创企业提供增值服务的能力,尽量选择有利于"资源累积"的投资伙伴,以更好地促进初创企业成长;初创企业在引进风险投资时也应慎重并科学搭配,力求引进具有高资源禀赋、能够更好促进自身成长的合作伙伴。
周天皓,张友棠[7](2021)在《数字金融发展能抑制企业避税吗》文中研究说明数字金融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业态正处于飞速发展阶段,其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微观企业行为都具有巨大影响。基于2011~2018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和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2011~2018年),实证检验各省份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避税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数字金融发展有助于抑制企业的避税行为;公司融资约束的降低是上述效应产生的重要渠道之一。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金融与企业避税的负向关系主要集中在民营企业与高科技企业中,在市场化环境差的地区影响更加显着。
张亚琼[8](2021)在《跨国企业、员工创新与创新绩效——基于文化适应与文化导向的研究视角》文中研究表明基于跨文化视角,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高科技型中国跨国企业在英国工作的242名中国员工进行了研究,先分析了在目标企业工作超过五年的中国员工的文化适应过程、文化导向及其创新行为与企业创新绩效现状,之后研究了中国员工的文化适应过程与文化导向对其创新行为和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文化适应过程的影响,跨国企业内中国员工的文化导向已经发生了改变,其不确定性规避和权力距离导向均在减弱;不确定性规避对员工创新行为和企业创新绩效均起到了负向作用;权力距离对员工创新行为产生了负向影响;与现有文献不同的是,权力距离对中国跨国企业的创新绩效产生了正向影响。
加里·杜什尼茨基,余雷,路江涌[9](2021)在《公司创业投资:文献述评与研究展望》文中研究说明创业企业的创新与成长离不开财务资本和实物资源的双重支持,公司创业投资已经成为创业企业创新生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伴随着公司创投活动的日益活跃,学术界从不同视角对这一现象展开了研究。本文试图对1980~2019年间国内外顶尖期刊发表的98篇公司创投文献进行分析,提出一个整合的概念框架。本文首先对公司创投的概念要素和核心研究问题进行梳理,接着从以下5个方面进行述评:(1)公司创投的驱动因素;(2)公司创投对母公司的战略效应;(3)公司创投单元的组织管理;(4)创业企业对公司创投的融资选择;(5)公司创投对创业企业的战略影响。最后,本文结合中国情境特征提出公司创投领域的研究展望。
王昱麟[10](2021)在《科技型企业投资风险分担机制研究 ——基于投资者视角》文中研究指明
二、试论高科技投资风险的规避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高科技投资风险的规避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数字化转型与企业价值——基于文本分析方法的经验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理论分析与假说提出 |
二、研究设计 |
(一)数据选择及处理 |
(二)变量设计 |
1. 被解释变量 |
2. 核心解释变量 |
3. 控制变量 |
(三)模型设计与研究策略 |
三、基准实证结果与经济解释 |
四、稳健性检验与内生性处理 |
五、异质性检验 |
(一)基于企业产权属性的异质性检验 |
(二)基于企业科技属性的异质性检验 |
六、机制识别检验 |
七、结论与启示 |
(一)研究结论 |
(二)政策启示 |
(2)行权业绩考核与企业研发投资:“治理”还是“压力”?——来自中国上市高科技企业的经验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一、 引 言 |
二、 文献回顾 |
1.行权业绩考核的经济后果:利益协同与业绩压力 |
2.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因素:代理冲突与市场压力 |
三、 研究假设 |
1.行权业绩考核会促进高科技企业的研发投资 |
2.行权业绩考核会抑制高科技企业的研发投资 |
四、 研究设计 |
1.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2.模型设定与变量定义 |
五、 实证结果 |
1.描述性统计 |
2.单变量检验 |
3.多元回归结果 |
4.稳健性检验 |
(1)基于工具变量的两阶段回归。 |
(2)基于外生事件冲击的PSM-DID检验。 |
(3)替代性假说检验。 |
(4)核心变量的替代测度。 |
六、 异质性分析 |
1.契约层面的异质性:行权时间限制的影响 |
2.高管层面的异质性:高管平均年龄的影响 |
3.企业层面的异质性:前期业绩表现的影响 |
4.市场层面的异质性:分析师跟踪的影响 |
七、 进一步研究 |
八、 研究结论 |
(3)高科技企业融资风险识别与应用——以紫光国芯微电子有限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高科技企业融资风险识别 |
三、高科技企业融资风险的控制 |
四、紫光国微公司融资风险的识别与控制 |
(一)紫光国微公司发展概况 |
(二)紫光国微公司财务状况 |
1.企业资产负债近况 |
2.企业经营收益近况 |
3.企业现金流近况 |
(三)紫光国微融资风险识别与评估 |
1.紫光国微负债融资风险识别 |
2.紫光国微融资风险评估 |
(1)财务杠杆系数法 |
(2)指标分析法 |
(四)紫光国微融资风险防范与管理 |
(4)政府引导基金是否发挥了引导作用——基于投资事件和微观企业匹配数据的检验(论文提纲范文)
一、 引 言 |
二、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1.科技型初创企业融资与市场失灵 |
2.引导基金作用机制:“信息认证”与引导效应 |
3.引导基金投资偏好与介入企业阶段 |
三、 研究设计 |
1.数据来源与样本界定 |
2.回归模型与变量定义 |
3.变量描述性统计 |
四、 典型事实与实证结果 |
1.典型事实一:引导基金与社会资本是否存在“先行—跟进”投资关系 |
2.典型事实二:引导基金晚期介入与潜在的挤出效应 |
3.引导基金投资偏好的实证检验 |
4.对社会资本引导效应的实证检验 |
5.稳健性检验 |
(1)基于样本细分的探讨。 |
(2)基于样本纠偏的检验。 |
6.原因探讨:对引导基金晚期介入投资风格特征的经济学解释 |
五、 进一步分析与验证 |
1.基于均值差异的检验 |
2.引导基金真的引导社会资本介入概率了吗? |
六、 结论与建议 |
1.研究结论 |
2.政策建议 |
(5)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基于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中介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 言 |
二、理论假说 |
(一)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
(二)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中介效应 |
(三)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非对称性影响 |
三、模型设计与数据来源 |
(一)数据来源与处理 |
(二)变量测度 |
1.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测度 |
2.企业创新的测度 |
3.中介变量的测度 |
4.控制变量的测度 |
(三)模型设计 |
四、实证结果分析 |
(一)基本回归结果 |
(二)异质性检验 |
1.企业所有权性质 |
2.企业研发投入强度 |
3.高管金融背景 |
(三)稳健性检验 |
1.自变量的重新测算。 |
2.因变量的重新测算。 |
3.模型的重新测算。 |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
(6)联合风险投资伙伴选择与初创企业成长——基于1999—2019年中国风险投资事件的经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理论基础和研究假说 |
1.风险投资机构联合投资伙伴的选择 |
2.联合投资伙伴选择对初创企业成长的影响 |
三、实证研究设计 |
1.“领投者”与“跟投者”的识别 |
2.模型设定和变量选择 |
四、实证分析结果 |
1.联合风险投资的伙伴选择 |
2.联合风险投资伙伴选择对初创企业后续融资的影响 |
3.联合风险投资伙伴选择对初创企业后续创新的影响 |
五、结论与启示 |
(7)数字金融发展能抑制企业避税吗(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文献回顾 |
(一)数字金融发展的经济后果研究 |
(二)企业避税的影响因素研究 |
三、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一)数字金融与企业避税 |
(二)融资约束的中介效应 |
四、研究设计 |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二)模型构建与变量定义 |
1. 模型构建。 |
2. 变量定义。 |
五、实证分析 |
(一)描述性统计 |
(二)相关性分析 |
(三)回归分析 |
(四)稳健性检验 |
(五)内生性检验 |
(六)进一步研究 |
1. 产权性质。 |
2. 技术水平。 |
3. 市场环境。 |
六、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二)政策建议 |
1. 政府应当积极推动数字金融发展,构建监管机构和金融主体之间的沟通机制。 |
2. 政府应当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对数字金融企业的监管。 |
3. 构建数字金融与税务部门的数据共享综合云端平台,加强数字金融企业与税务机构的联系。 |
(8)跨国企业、员工创新与创新绩效——基于文化适应与文化导向的研究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文献回顾 |
(一)文化适应 |
(二)文化导向与企业创新力 |
三、研究假设与概念模型 |
(一)文化适应与文化导向 |
(二)文化导向与企业创新力 |
(三)概念模型 |
四、研究设计 |
(一)研究样本 |
(二)量表设计 |
1. 文化适应量表。 |
2. 文化导向量表。 |
3. 企业创新绩效量表。 |
4. 员工创新行为量表。 |
五、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一)量表信度与效度检验 |
(二)描述性统计结果 |
(三)因子分析 |
(四)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六、结论与启示 |
(一)研究结论 |
(二)对策建议 |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
四、试论高科技投资风险的规避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 [1]数字化转型与企业价值——基于文本分析方法的经验证据[J]. 黄大禹,谢获宝,孟祥瑜,张秋艳. 经济学家, 2021(12)
- [2]行权业绩考核与企业研发投资:“治理”还是“压力”?——来自中国上市高科技企业的经验证据[J]. 陈文强,谢乔昕,王会娟,王晓婷. 经济管理, 2021
- [3]高科技企业融资风险识别与应用——以紫光国芯微电子有限公司为例[J]. 胡文珍,张敏. 现代商业, 2021(31)
- [4]政府引导基金是否发挥了引导作用——基于投资事件和微观企业匹配数据的检验[J]. 徐明. 经济管理, 2021(08)
- [5]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基于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中介效应[J]. 任曙明,张婉莹,李莲青,刘丹. 当代经济研究, 2021(08)
- [6]联合风险投资伙伴选择与初创企业成长——基于1999—2019年中国风险投资事件的经验分析[J]. 黄鹏翔,黄翔,黄天翔. 西部论坛, 2021(04)
- [7]数字金融发展能抑制企业避税吗[J]. 周天皓,张友棠. 财会月刊, 2021(18)
- [8]跨国企业、员工创新与创新绩效——基于文化适应与文化导向的研究视角[J]. 张亚琼.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21(09)
- [9]公司创业投资:文献述评与研究展望[J]. 加里·杜什尼茨基,余雷,路江涌. 管理世界, 2021(07)
- [10]科技型企业投资风险分担机制研究 ——基于投资者视角[D]. 王昱麟. 西安理工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