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疗操作中预防恶性瘤细胞转移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张川[1](2021)在《基于生信方法对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中免疫相关分子的鉴定及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背景: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高度异质性和高度侵袭性的恶性肿瘤,进展快,致死率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进展期黑色素瘤的治疗主要包括免疫检验点阻断治疗(Immune checkpoint blockade,ICB)和BRAFi/MEKi等分子靶向治疗。不同风险的黑色素瘤患者,选择的一线治疗方案有所不同。风险较低的进展期黑色素瘤患者通常选择BRAFi/MEKi靶向治疗,而风险较高的进展期黑色素瘤患者通常选择ICB疗法。因此,准确预测患者的死亡风险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尤为关键,但目前尚缺乏有效的预测患者死亡风险的模型。如何准确的预测患者的死亡风险,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这是一个难题。恶性黑色素瘤治疗面临的另一个难题是,不同个体对同一种治疗的药物敏感性不尽相同,每个方案都有不同的敏感或耐药人群。不适宜的治疗方案将会造成原发性耐药,延误患者的最佳治疗时机,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如何准确的预测患者的药物敏感性,制定精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这也是一个难题。恶性黑色素瘤治疗还面临的一个难题是,超过一半的患者会出现原发性或继发性耐药。患者一旦发生耐药,现有的治疗手段往往效果甚微,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关键途径是,寻找新的分子治疗靶点。然而,在成千上万的分子中,准确鉴定出有效的分子靶点,这同样是一个难题。基于以上三个难题,本研究主要有三个目的:1.构建诺模图预测模型,为准确预测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死亡风险提供工具;2.鉴定药物敏感性相关分子,为制定个体化精准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3.鉴定黑色素瘤发病过程中关键的驱动基因,为黑色素瘤的治疗提供新的分子靶点。方法:第1部分从TCGA数据库(the Caner Genomic Atlas)下载472例皮肤黑色素瘤患者的RNA测序数据,将其中449例有完整生存资料的黑色素瘤患者随机分为训练集I(n=224)和验证集I(n=225)。从GEO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的GSE65904数据集中获取214例黑色素瘤患者RNA测序数据和生存数据,将其中210例具有完整的生存数据的患者作为独立的外部测试集。这些数据集用于鉴定和验证预后标志物。472例TCGA数据库来源的黑色素瘤患者中,有379例患者的年龄、性别、总生存期、生存状态和临床分期等数据没有缺失值。将这379例患者随机分配到训练集II(n=189)和验证集II(n=190),用于建立和验证综合临床因素和预后标志物的诺模图预后模型。单变量Cox回归分析、LASSO回归分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和多变量Cox回归模型用于构建预测模型。接收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C)、一致性指数(Concordance-index,C-index)、预后模型矫正曲线(Calibration curve)和P值(logrank test)用于评估预后模型的预测能力。Kaplan-Meier分析和logrank检验用于评价某个因素(如基因m RNA标志、模型评分、肿瘤免疫负荷)对预后的影响。诺模图用于计算每个患者预后的风险值,实现风险分层。第2部分TCGA数据库来源的每个黑色素瘤患者的免疫评分、间质评分和肿瘤评分从ESTIMATE数据库中下载。5559个人类免疫基因从Innate DB数据库下载。R包limma包和edge R包用于对基因的RNA表达矩阵进行差异表达分析计算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DEGs的筛选标准是|log FC|>1,P<0.05。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WGCNA)可基于黑色素瘤RNA测序数据,鉴别出各个功能相关的基因子集,并通过与外部性状(如免疫功能、肿瘤突变负荷等)关联,鉴定出与某个性状最相关的基因子集。JAVA软件GSEA(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version 4.1.0)和在线功能注释工具DAVID(The Database for Annotation,Visualization and Integrated Discovery,version 6.8)用于对基因集进行功能注释,鉴定出该基因集参与的生理功能和信号通路。在线数据库STRING(version 11.0)和JAVA软件Cytoscape用于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rotein-protein network analysis,PPI analysis)。CCLE数据库(Cancer Cell Line Encyclopedia)的黑色素瘤细胞RNA测序数据和GDSC数据库(Genomics of Drug sensitivity in Cancer)的细胞药敏反应数据,用于分析免疫相关基因与多种药物治疗反应的关系。第3部分人体恶性黑色素瘤的组织样本来源于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医院组织标本库,人体正常上皮成纤维细胞系BJ1来自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科研中心馈赠,两株黑色素瘤细胞系A375和A875来自于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馈赠。RT-PCR用于检测黑色素瘤组织和黑色素瘤细胞系中目标基因的相对表达量。si RNA用于敲低黑色素瘤细胞系中靶基因的表达。划痕实验用于检测黑色素瘤细胞的迁移能力,Cell Counting Kit-8(CCK-8)实验用于检测黑色素瘤细胞的增殖能力。TCGA数据库用于分析靶基因的临床意义。单细胞测序数据用于分析靶基因与免疫微环境的关系。结果:第1部分利用单因素Cox回归分析和LASSO回归分析,从训练集I中鉴定出四个免疫相关基因CLEC7A、CLEC10A、HAPLN3和HCP5,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构建了黑色素瘤预后标志物。该标志物的预测能力在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均表现良好,预测5年生存率的AUC值分别为0.68(训练集I)、0.64(验证集I)和0.64(测试集),高危组和低危组之间存在显着的生存差异(P<0.05)。综合预后标志物和临床特征(免疫评分、年龄、临床分期、肿瘤状态、Breslow深度和Clark分级)的诺模图预后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黑色素瘤患者生存的能力。训练集Ⅱ和验证集Ⅱ的一致性指数分别为0.853和0.736,AUC值分别为0.862和0.832,均明显高于0.5,表现出良好的预测能力。训练集Ⅱ和验证集Ⅱ的预测模型矫正曲线与45°参考线几乎重叠,提示模型预测的生存率和真实生存率之间有很高的一致性。根据诺模图计算每个患者的风险评分,将训练集Ⅱ和验证集Ⅱ分别分为低风险组和高风险组,利用logrank检验对两组人群进行生存分析。分析结果提示,低风险组比高风险组的生存期更长,组间具有显着性差异。这些检验指标均证明,本研究建立的诺模图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第2部分通过黑色素瘤患者的体细胞突变数据计算每个患者的肿瘤突变负荷(Tumor Mutation Burden,TMB),各个患者间的TMB值离散程度很大,反应出黑色素瘤异质性很高。TMB水平的升高与生存结果的改善显着相关。FLNC、NEXN和TNNT3被鉴定为与TMB相关的关键基因,同时构建了它们的ce RNA网络,包括5个mi RNAs(HAS-mi R-590-3P、HAS-mi R-374B-5P、HAS-mi R-3127-5P、HAS-mi R-1913和HAS-mi R-1291)和31个lnc RNAs(FAM66C、MIAT、NR2F2AS1等)。FLNC、NEXN和TNNT3的表达水平能反应黑色素瘤细胞对多种药物的治疗反应。第3部分正常皮肤和原发黑色素瘤之间有1499个DEGs(GSE15605);良性黑痣与原发黑色素瘤之间有595个DEGs(GSE112509);原发黑色素瘤和转移黑色素瘤之间有209个DEGs(GSE7553)。这3个数据集有2个共同的DEGs:AURKA和BUB1。其中BUB1与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分期、Breslow深度、clarck评分和预后等具有显着相关性。BUB1基因的甲基化和拷贝数变异与BUB1基因表达显着相关。体外细胞实验发现,敲低BUB1明显抑制了黑色素瘤细胞(A375和A875)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单细胞测序结果表明,高表达的BUB1能抑制肿瘤微环境中CD8+T细胞的数量和功能。进一步研究结果提示,BUB1高表达的黑色素瘤细胞株对多种药物的治疗反应性更好。结论:1.免疫相关基因CLEC7A、CLEC10A、HAPLN3和HCP5组成的预后标志物,结合年龄、Breslow深度、Clark评分等临床信息构建的预后模型,能有效预测恶黑患者死亡风险。2.TMB相关基因FLNC、NEXN和TNNT3与黑色素瘤的药物敏感性密切相关,有助于区分不同的药物敏感人群。3.BUB1是黑色素瘤的致癌基因,上调的BUB1与降低的CD8+T细胞的比例及功能的降低显着相关,是潜在的分子治疗靶点。
盛玉瑞[2](2021)在《CRISPR/Cas9介导的AEG-1基因敲除对U251细胞系的生物学行为及细胞内代谢物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利用CRISPR/Cas9系统建立稳定的AEG-1敲除U251单克隆细胞系,分析U251细胞系中AEG-1表达水平存在差异时细胞生物学行为(包括细胞调亡及周期分布情况、细胞侵袭和转移能力)的变化及氢质子核磁共振波谱(Hydrogen proton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NMRS)检测代谢物的变化,寻找合适的代谢生物标记物作为监测U251细胞AEG-1表达水平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指标。方法:首先根据 CRISPR 官方网站(https://zlab.bio/guide-design-resources)设计三组靶向 AEG-1 的 sgRNA(AEG-1-sgRNA-1、AEG-1-sgRNA-2、AEG-1-sgRNA-3),然后构建三组靶向AEG-1的sgRNA/Cas9表达载体(pX459-AEG-1-1、pX459-AEG-1-2 及 pX459-AEG-1-3)并进行质粒 DNA 测序;将三组 pX459-AEG-1质粒转染到人胶质瘤U251细胞中,使用嘌呤霉素筛选构建稳定的单克隆AEG-1敲除的U251细胞系,通过TA克隆(t-a cloning)测序鉴定sgRNA的活性;利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三组细胞系的AEG-1的敲除效率;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率和细胞周期分布;利用Transwell小室、划痕实验评价AEG-1敲除后对肿瘤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最后利用1H-NMRS检测敲除细胞系中细胞代谢物的改变。结果:DNA测序表明成功构建靶向敲除AEG-1基因的sgRNA/Cas9表达载体(pX459-AEG-1-1、pX459-AEG-1-2 及 pX459-AEG-1-3),所构建的载体序列与实验设计相一致;分别转染重组质粒后进行嘌呤霉素筛选,成功建立三组稳定的单克隆AEG-1敲除U251细胞系,TA克隆测序鉴定三组sgRNA均有活性;Western blot实验结果表明三组敲除细胞系的AEG-1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最高的AEG-1敲除效率高达99%;流式细胞仪检测三组敲除细胞系的凋亡率均升高,最高的凋亡率是对照组(转染空Cas9质粒的U251细胞系)的3.6倍,细胞周期分布显示敲除细胞系中阻滞在G2期的细胞比例增加,第三组为最高(62%);Transwell小室实验、划痕实验结果表明AEG-1敲除细胞系的转移能力均明显降低;1H-NMRS检测到 AEG-1 敲除细胞系的总胆碱(total choline,tCho)/肌酐(creatinine,Cr)和乳酸(lactate,Lac)/Cr 比例均不同程度下降。相关性分析发现,随着AEG-1表达水平的降低,敲除AEG-1的细胞系凋亡率升高,转移能力降低,tCho和Lac相对含量降低。结论:AEG-1表达水平的差异影响U251细胞的凋亡率和转移能力,这种差异可通过1H-NMRS代谢产物比率反映,即tCho/Cr和Lac/Cr比值与AEG-1表达水平和恶性细胞学行为程度呈正相关。本研究可能为胶质瘤的术前诊断和靶向AEG-1基因治疗的体内评估提供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王登峰[3](2021)在《FXa通过GOSR1/ROS/bcl-2信号轴调控胃癌失巢凋亡抵抗的相关研究》文中指出背景胃癌(gastric cancer,GC)是现阶段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其特点主要以复发概率高、侵袭速率快和扩散转移性强等方面,且在临床治疗中完全治愈的概率较低。而我国是该病最高发之一,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处于进展期或晚期,无论从诊断、治疗及干预措施等方面较为有限,患者生存周期较短。既往较多研究表明失巢凋亡抵抗现象在肿瘤浸润转移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否经由凝血因子调控此表型并无相关报道。其中凝血因子Xa(FXa)是凝血过程中的关键酶,然而我们探索其在胃癌中是否参与、调控失巢凋亡抵抗表型过程中,惊喜的发现其与失巢凋亡抵抗密切相关,其具体调控机制在下文详细表述。目的探索FXa在胃癌进程中介导失巢凋亡抵抗的现象及机制,为防治胃癌浸润转移提供新的策略。方法1.通过TCGA数据库分析FXa与胃癌的关系,免疫组化染色检测FXa在胃癌组织标本中的表达情况。2.通过q PCR和WB研究FXa在胃癌细胞系中相对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使用polyhema胶构建悬浮细胞模型;使用慢病毒载体构建FXa的胃癌稳转细胞株,并通过WB技术验证FXa调控胃癌细胞凋亡及浸润转移相关蛋白表达水平;使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FXa调控胃癌细胞失巢凋亡表型;使用Transwell实验、划痕实验、CCK8实验验证FXa调控胃癌细胞的浸润、增殖、转移表型;借助于WB和Elisa方法研究FXa在能量代谢途径中丙酮酸脱氢酶激酶(PDK)、活性氧(ROS)以及乳酸脱氢酶(LDH)表达情况。3.通过TMT蛋白质谱测序得出FXa下游靶点GOSR1蛋白,通过Co-IP验证与FXa的相关作用关系,通过敲减GOSR1来验证其在细胞内的表型;借助于WB及Elisa技术手段论证FXa在糖酵解和线粒体氧化磷酸化不同信号通路中的乳酸脱氢酶(LDH)、丙酮酸脱氢酶激酶(PDK)、活性氧(ROS)表达情况。4.体内构建胃癌细胞皮下成瘤模型验证FXa及GOSR1在胃癌中的调控作用。结果1.利用TCGA肿瘤数据库分析375例肿瘤样本和32例正常样本,得出与胃癌相关的62个凝血相关基因证实FXa m RNA表达与胃癌进展相关。并且通过在线网站及TCGA数据分析表明癌旁相较癌组织表达高,且与胃癌不良预后呈负相关;单因素回归分析表明,年龄、UICC分期(Ⅲ,Ⅳ)、巨噬细胞、FXa与胃癌患者预后相关(HR=1.350,95%CI=0.956-1.543,P=0.020);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中,FXa与胃癌患者预后相关也与预后显着相关(HR=1.050,95%CI=0.905-1.217,P=0.004),GEO数据库(GSE22237)验证FXa与胃癌患者不良预后相关,与TCGA数据结果一致,这些提示较其他因素,FXa可以作为胃癌的独立预后因子。并且我们通过免疫组化显示74例高低分化胃癌标本中,FXa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相较于癌组织高,FXa的表达与瘤径大小(P=0.049)、TNM分期(P=0.001)有关。2.采用q RT-PCR和WB检测FXa m RNA和蛋白在GES-1及不同分化程度胃癌细胞系SNU216、NCI-N87、MKN45、HGC27和AGS中的表达。结果表明:与正常胃上皮细胞GES-1相比,FXa在HGC27细胞株中的表达呈明显增高(P<0.001),在MKN45、N87和SNU216等三株细胞中表达均降低。然后证实FXa是否在胃癌细胞失巢凋亡抵抗中发挥作用,我们将MKN45和NCI-N87细胞进行悬浮24小时处理。分别检测MKN45和NCI-N87细胞在贴壁、悬浮状态下的FXa表达量,结果表明:两株细胞MKN45和NCI-N87在悬浮24h后FXa表达量均减低。转染FXa过表达病毒,与贴壁细胞相比,悬浮24后,MKN45和NCI-N87凋亡率明显增加(P<0.01),透过小室的细胞明显减少,过表达FXa细胞的侵袭能力明显下降(P<0.001),迁移间距在24h明显减小(P<0.001),细胞的增值能力下降(P<0.05)。在MKN45细胞中,与对照组细胞相比,FXa过表达且悬浮24h后凋亡蛋白caspase-7和caspase-3的相对表达量明显增加(P<0.001),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量则明显减低(P<0.001);同样,在人胃癌细胞株NCI-N87中,与未过表达FXa相比,过表达FXa的细胞且悬浮24h后凋亡蛋白caspase-7和caspase-3的相对表达量也与MKN45结果一致,但是,不同的是,在贴壁和悬浮状态下,bcl-2的相对表达量无差异(P>0.05)。3.通过ELISA方法检测了FXa过表达后胃癌细胞LDH活性,在MKN45细胞中,与对照组细胞相比,FXa过表达且悬浮24h后LDH活性明显增加(P<0.001);同样,在人胃癌细胞株NCI-N87与上述结果一致(P<0.001)。同样的方法检测胃癌细胞中ROS活性,在MKN45细胞中,与对照组细胞相比,FXa过表达且悬浮24h后ROS活性明显降低(P<0.001);同样,在人胃癌细胞株NCI-N87中,过表达FXa且悬浮24h后ROS活性明显下降(P<0.001)。与对照组细胞相比,过表达FXa且悬浮24h后PDK1和PDK4的相对表达量在MKN45和NCI-N87细胞中均升高明显(P<0.001),而PDK2和PDK3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无明显变化(P>0.05)。4.蛋白质谱结果提示过表达FXa且悬浮后,GOSR1的表达上调。且通过Co-IP证实FXa在细胞内与GOSR1有相互作用关系。5.采用WB检测GOSR1蛋白在GES-1及不同胃癌细胞系SNU216、AGS、NCI-N87、MKN45和HGC27中的表达,结果表明:与正常胃上皮细胞GES-1相比,GOSR1蛋白在NCI-N87、MKN45细胞株中的表达明显增高(P<0.05),在AGS和HGC27细胞中表达均降低(P<0.05),在SNU216细胞中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对MKN45和NCI-N87细胞进行了悬浮处理表明,悬浮24h后GOSR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增加(P<0.001),而在48h后GOSR1表达量较24h表达降低(P<0.05),但仍明显高于贴壁状态。6.质粒转染敲低GOSR1,流式方法检测了过表达FXa组、敲减GOSR1对照组、敲减GOSR1组以及过表达FXa+敲减GOSR1组后悬浮24h状态下细胞的凋亡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敲减GOSR1后悬浮24h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5)。与未敲减GOSR1的MKN45细胞迁移间距相比,敲减GOSR1组以及过表达FXa+敲减GOSR1后细胞的迁移间距在24h明显减小,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FXa未表达组相比,过表达FXa且悬浮24h后bcl-2的表达量减少(P<0.05),与未敲减GOSR1组相比,敲减GOSR1且悬浮24h后bcl-2的表达量减少(P<0.05),同时过表达FXa且敲减GOSR1组bcl-2的表达量均明显低于前两组(P<0.01)。与FXa未表达组相比,过表达FXa且悬浮24h后ROS的表达量明显减少(P<0.001),与未敲减GOSR1组相比,敲减GOSR1且悬浮24h后ROS的表达量明显减少(P<0.001),同时过表达FXa且敲减GOSR1组ROS的表达量均明显低于前两组(P<0.01)。7.构建OE-NC-FXa、OE-FXa和sh-NC-GOSR1、sh-GOSR1小鼠背部皮下MKN 45细胞成瘤模型。结果显示:过表达FXa组肿瘤成长缓慢,瘤体生长速度明显小于未过表达组;而与未敲减GOSR1组相比,在敲减GOSR1胃癌细胞株中,趋势同前FXa过表达组。在MKN45细胞中,与NC组细胞相比,OE-FXa组及sh-GOSR1组抗凋亡蛋白bcl-2及ROS的表达量均降低(P<0.05)。结论1.本研究证实FXa在胃癌组织及胃癌细胞株上阳性表达。FXa在胃癌组织上的表达水平显着低于癌旁组织,胃癌组织上FXa的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TNM分期存在显着相关性;2.FXa促进胃癌细胞的侵袭、增殖、迁移能力;3.FXa通过GOSR1/ROS/bcl-2信号轴来调控肿瘤细胞的失巢凋亡抵抗,从而影响胃癌的浸润、转移。
陈欣琪[4](2021)在《94例皮肤黑素瘤临床病理特点、基因突变分析及动物实验初探》文中指出目的:1.探讨皮肤黑素瘤临床病理特点及易感基因突变分析。2.采用免疫缺陷动物,完成黑素瘤成瘤实验,模拟黑素瘤发展过程,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等提供临床前实验基础。方法:1.收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09年1月-2019年12月确诊的黑素瘤患者资料,对其发病原因,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DNA直接测序检测黑素瘤组织中BRAF、NRAS、c-KIT基因及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 TERT)基因启动子区突变情况,并分析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2.购买20只Balb/c免疫缺陷裸鼠,随机分为A、B、C、D四个组,每组5只小鼠。人恶性黑素瘤A375细胞体外培养并计数,调节细胞悬液浓度为1×105、1×106、1×107个/ml。各取0.2ml分别皮下接种于A、B、C三组实验组裸鼠背部皮下,D为健康对照组。观察各实验组裸鼠生长情况、肿瘤长出时间、肿瘤体积及裸鼠体重变化,绘制瘤体生长曲线图,观察至第42天处死裸鼠,取下瘤体进行HE染色及Melan-A、SOX-10、Ki-67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1.94例患者中,男46例(48.9%),女48例(51.1%),性别无统计学差异(P>0.05),平均年龄为(58.5±16.0)岁。汉族41例(43.6%),少数民族53例(56.4%)。最常见的发病部位是肢端,共50例(53.2%),头面颈部27例(28.7%)、躯干部10例(10.6%),四肢7例(不包含肢端7.4%)。27.7%(26/94)的患者发病前有较明确的外伤史。黑素瘤患者S-100、Melan-A、HMB45、Vimentin阳性表达率为93.8%-100%。43.6%(41/94)的患者Clark分级处于Ⅳ、Ⅴ级。就诊时患者AJCC临床分期(8版):Ⅰ期9例(9.6%),Ⅱ期26例(27.7%),Ⅲ期15例(16.0%),Ⅳ期21例(22.3%),余23例(24.5%)无法判断。94例病人中48例蜡块保存完好,其中BRAF突变11例,突变率为23.1%(11/48),NRAS突变5例,突变率为10.4%(5/48),c-KIT基因突变6例,突变率为12.5%(6/48),h TERT基因启动子区突变7例,突变率为14.6%(7/48)。BRAF基因突变与黑素瘤患者年龄、发病部位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RAS、c-KIT基因突变、h TERT基因启动子区突变与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15只裸鼠中13只成功长出黑素瘤,A组中1只裸鼠未见肿瘤形成,1只不明原因死亡。人恶性黑素瘤A375细胞株皮下注射于Balb/c裸鼠成瘤率为86.7%。肿瘤组织经免疫组化染色证实为黑素来源肿瘤。A、B、C三组中裸鼠肿瘤均由皮下结节形成,A组平均成瘤时间为(13±1.73)天,B组平均成瘤时间为(7.8±1.64)天,C组平均成瘤时间为(4.2±1.64)天。A组与C组之间成瘤时间、瘤体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B组与C组之间小鼠的成瘤时间、瘤体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小鼠进食水情况良好,体重均稳定增长,未见明显恶病质状态。第42天小鼠体重与注射黑素瘤细胞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本组皮肤黑素瘤以中老年患者为主,好发部位为肢端,多数患者就诊时分期较晚。黑素瘤的发病部位与民族差异有关,黑素瘤溃疡形成与外伤史有关。2.BRAF基因突变与黑素瘤患者年龄、发病部位密切相关。NRAS、c-KIT基因突变、h TERT基因启动子区突变与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3.人恶性黑素瘤A375细胞裸鼠模型成瘤率较高,肿瘤长出的时间、瘤体体积与皮下注射细胞浓度有关,皮下注射至少106个细胞成瘤效果较好。小鼠体重与皮下注射细胞浓度无关。
涂丽裙[5](2020)在《转化生长因子-β2反义寡核苷酸的微生物疫苗及肿瘤疫苗的佐剂作用》文中研究说明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对免疫应答有全方位的负调节作用,可调节几乎每一种适应性免疫应答和固有免疫应答的细胞,包括树突状细胞、T细胞、B细胞、粒细胞和固有免疫淋巴样细胞。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肿瘤的成功案例提示我们:抑制免疫抑制性细胞因子TGF-β2可能是一种新的策略去研制新型疫苗佐剂。为了研制出以核酸为基础的TGF-β2的抑制剂,我们设计了三个靶向人鼠的TGF-β2 m RNA3’UTR保守区域的反义寡核苷酸,并将其命名为TIO1,TIO2,TIO3。在小鼠巨噬细胞,人单核细胞及人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TIO1,TIO2及TIO3均明显下调TGF-β2的表达。在小鼠中,TIO3和TIO1,均可显着增强微生物疫苗所诱导的抗体反应。其中TIO3为佐剂的流感疫苗可抵抗流感病毒的攻击并减轻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肺损伤。在小鼠中,TIO3可明显下调淋巴结及脾脏细胞CD4+T细胞及CD19+B细胞上s TGF-β2的表达,上调CD19+B细胞及CD11c+DC表面CD40,CD80,CD86,CD69及MHC II分子的表达,促进CD4+T细胞和CD8+T细胞产生IFN-γ,促进CD4+T细胞产生IL-4,抑制调节性T细胞(Tregs)的产生,促进CD4+T细胞和CD19+B细胞的增殖与活化,促进流感病毒感染的小鼠的肺脏中CD4+T细胞和CD8+T细胞表面CD69的表达。总的来说,通过干扰TGF-β2的表达,TIO3或TIO1,可作为新型微生物疫苗佐剂增强疫苗诱导的抗体反应;此外,TIO3为佐剂的胶质瘤细胞裂解物疫苗可显着延长原位接种胶质瘤预防模型小鼠的生存期。TIO3可通过抑制人和小鼠的胶质瘤细胞、CD4+T细胞和CD8+T细胞表达TGF-β2,诱生胶质瘤特异性的CD4+T细胞和CD8+T细胞,激活NK细胞,促进CD4+T细胞和CD8+T细胞产生IFN-γ,上调胶质瘤细胞表面MHCI分子的表达进而增强胶质瘤疫苗的抗肿瘤功效。单独应用TIO3可通过抑制胶质瘤细胞表达TGF-β2、促进胶质瘤细胞表达MHC I,IL-17A及IFN-α、抑制CD4+T细胞和CD8+T细胞表达s TGF-β2、抑制Tregs的产生、促进CD4+T细胞及CD8+T细胞的增殖而明显延长原位接种胶质瘤预防模型小鼠的生存期。单独应用TIO3可通过抑制胃癌细胞表达TGF-β2,促进MHC I,IL-13,IL-15,IL-17及IFN-γ的表达而显着减少肿瘤体积、延长胃癌背部移植瘤小鼠的生存期。TGF-β2的反义寡核苷酸有潜能作为微生物疫苗和肿瘤疫苗的新型佐剂,或单独治疗胶质瘤和胃癌的候选药物。
黄莉[6](2020)在《PEITC调控结肠癌凋亡的机制研究及安全性评估》文中研究指明结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占所有恶性肿瘤第三位,死亡率位于第五位,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结肠癌的病因不明确,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早期基本无症状。手术是治疗结肠癌的主要方法,早期患者可以通过手术达到根治的效果,而中晚期患者通过手术很难根治,手术后容易转移或者复发。而针对不能进行手术的患者,以化疗为基础的综合治疗模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生存。异硫氰酸苯乙酯(PEITC)是十字花科植物的硫代葡萄糖苷降解产物,被报道可以降低肿瘤的发生率,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生长,且对正常组织细胞无任何毒副作用。目前研究认为诱导细胞凋亡是PEITC可以抑制癌细胞增殖的重要机制,而理解PEITC诱导的细胞凋亡机制对于了解其作为临床上有用的化学预防或治疗剂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前期发现PEITC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并且对正常肠的上皮细胞无影响,但其机制尚不清楚。因此,本论文将深入研究PEITC诱导细胞凋亡的途径及其分子机制,并通过裸鼠成瘤模型验证PEITC对结肠癌肿瘤的抑制效果和作用机制,最后对PEITC的安全性进行评价。我们选用了 2种不同的结肠癌细胞系(HCT116和SW620)及正常肠上皮细胞(NCM460),用不同浓度的PEITC进行处理,通过MTT法、流式细胞仪、克隆形成实验、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发现20 μM PEITC的PEITC可以显着性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促进结肠癌细胞凋亡,而对正常肠上皮细胞无影响。我们进一步通过western blot实验发现PEITC促进Caspase-3和Caspase-9的表达,通过JC-1和DCFH-DA方法发现PEITC抑制线粒体内膜膜电势并促进ROS产生,提示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细胞凋亡。我们分离细胞质组分后通过western blot检测Cyto-c和SMAC的表达,发现PEITC促进结肠癌细胞SMAC的表达,流式细胞仪结果进一步表明PEITC通过SMAC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通过anti-SMAC进行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co-IP)实验发现PEITC作用后可促进SMAC与Survivin的相互作用,发挥诱导细胞凋亡作用。PEITC通过ERK和JNK蛋白的磷酸化促进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及增加细胞凋亡比例,表明PEITC通过ERK/JNK通路介导结肠癌细胞凋亡。利用结肠癌裸鼠成瘤模型评价PEITC的抑癌效果及安全性,通过皮下接种法建立裸鼠成瘤模型,发现PEITC抑制结肠癌皮下移植肿瘤的生长,并促进裸鼠结肠癌皮下肿瘤中线粒体途径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9、SMAC蛋白表达,抑制Survivin蛋白表达,对裸鼠血常规三系细胞和肝肾功能均无影响。我们研究表明PEITC通过SMAC/Survivin信号通路调控线粒体途径诱导的结肠癌细胞凋亡。体内实验证明PEITC抑制裸鼠皮下移植肿瘤的生长,并通过SMAC/Survivin信号介导线粒体途径的凋亡,而不影响裸鼠肝肾功能、血常规三系细胞。本论文将为结肠癌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理论基础和新的方向。
吕川[7](2020)在《MSC旁分泌TGF-β通过ERK1/2信号通路诱导黑色素瘤EMT的作用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和目的】黑色素瘤(Melanoma)是一种来源于黑色素细胞的好发于皮肤表面的恶性肿瘤,是皮肤癌中最严重且造成最多死亡的一种类型。近些年来黑色素瘤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逐渐增高的趋势,尽管众多学者针对黑色素瘤已投入了巨大的研究和治疗方案的改善,但是黑色素瘤仍是临床工作者攻坚克难的巨大挑战。因此,全面深入地探索黑色素瘤的发病机理及发展过程中涉及到的分子调控网络对于研究并开发有效的生物靶向药物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研究发现,黑色素细胞基因突变(包括促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是引起黑色素瘤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启动黑色素瘤变之后的肿瘤发展过程中,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在促进肿瘤进一步浸润和转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EMT是指细胞在形态和功能上从上皮型到间质型的转化,最初是胚胎发育中的一项重要的生理过程。而在黑色素瘤细胞EMT中,研究发现上皮间质转化最突出的特征是细胞表面E型钙黏蛋白(E-cadherin)和N型钙黏蛋白(N-cadherin)的差异性表达,而这种表达差异的转化直接导致黑色素瘤细胞失去与毗邻角质形成细胞的紧密连接,却增加其与间质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的交流,最终导致黑色素瘤在真皮层和血管的浸润及转移。研究发现,白介素6(IL-6)介导的STAT3信号通路的激活直接促进葡萄膜黑色素瘤EMT的发生,提示EMT可受到多种分子信号网络的调控。因此,以深入全面地研究调控EMT进程的分子信号通路为基础,针对性地开发抑制或阻断EMT的靶向抑制剂或者抗体将成为未来抗黑色素瘤治疗的主要手段。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是一种多功能细胞因子,在黑色素瘤生长的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中通过旁分泌和自分泌的方式作用于肿瘤细胞,促进炎症反应,抗细胞凋亡和免疫逃逸等诸多反应。研究发现TGF-β能够诱发EMT,并促进黑色素瘤浸润和远处转移,而体外B16黑色素瘤细胞培养发现,抑制TGF-β表达能显着阻断肿瘤的生长和远处转移。提示TGF-β信号通路在黑色素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因此进一步探索EMT中发挥作用的TGF-β信号通路显得十分必要。研究发现黑色素瘤EMT过程受到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ERK)和NF-κB信号通路的调节,当MAPK和ERK磷酸化增强时,EMT进程明显加速,而NF-κB是促进炎症反应增加的重要细胞内转录因子,其磷酸化增强亦能显着促进EMT发生。在TGF-β调控的信号通路中,MAPK/ERK,NF-κB等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是对于黑色素瘤EMT的作用以及其机制仍未明确。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是一类具有多潜能分化的细胞,而且在临床上治疗肿瘤方面属于一把双刃剑,MSC可作为治疗药物的有效运载工具靶向进入肿瘤细胞发挥作用,但在受到炎性因子等刺激时,MSC则会大量释放NO等化学因子,产生强烈的免疫抑制作用。近些年来研究发现其在肿瘤微环境中通过与黑色素瘤细胞间的信息交换,促进肿瘤细胞的EMT进程,进而加速肿瘤生长和转移,提示MSC分泌的细胞因子和化学因子可能参与诱导黑色素瘤细胞EMT的发生。然而,MSC是否能够分泌TGF-β并作用于黑色素细胞促进EMT少有报道,而且MAPK/ERK,NF-κB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仍未可知。因此,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目的是明确MSC旁分泌的TGF-β信号通路在诱导黑色素瘤EMT过程的关键作用,并探索其关键的信号分子靶点。根据上述研究背景,本课题研究主要为了明确:1)MSC能否旁分泌TGF-β促进黑色素瘤细胞发生EMT;2)TGF-β介导的MAPK/ERK和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对于EMT的作用以及其机制。【研究方法】实验中所用的小鼠为6-8周的C57BL/6小鼠,购买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实验动物中心,间充质干细胞从该C57BL/6小鼠的胫骨和股骨骨髓中分离而来。MSC培养基在离心和过滤后作为处理因素诱导黑色素瘤B16细胞发生EMT。通过划痕实验和细胞迁移试验检测MSC培养基对于B16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的影响。通过Q-PCR和免疫荧光检测B16细胞在MSC培养基刺激下EMT进程相关蛋白标志的变化。通过TGF-β或其特异性抑制剂SB431542处理,观察TGF-β在诱导MSC促进B16细胞EMT中的作用,最后在C57BL/6小鼠体内进行验证。Western blot检测TGF-β信号通路上MAPK和ERK分子的磷酸化表达变化,而后应用其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和SCH772984观察对于TGF-β诱导B16细胞EMT的阻断作用。【结果】一、MSC明显增加黑色素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在收集到MSC培养基并与B16细胞共培养后,与单纯的RPMI培养基处理的对照组相比,MSC培养基共培养的B16细胞产生的划痕愈合面积(wound closure area:41.7±7.62 vs 92.0±7.00%,P<0.05,n=3)和迁移细胞数量(number of invasive cells:74.0±8.08 vs 198.3±20.48,P<0.05,n=3)明显增加。重要的是,PCR检测发现MSC培养基共培养的B16细胞的E型钙黏蛋白的m RNA表达明显降低(E-cad:1.0±0.03 vs 0.5±0.09 fold,P<0.05,n=3),而波形蛋白的m RNA表达明显增高(Vimentin:1.0±0.23 vs 2.6±0.23 fold,P<0.05,n=3),同时免疫荧光实验验证了MSC培养基对B16细胞E型钙黏蛋白和波形蛋白表达的影响。而后我们将MSC或RPMI培养基共培养的B16细胞通过尾静脉注射到C57BL/6小鼠体内,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小鼠黑色素瘤细胞的肺转移面积明显增多(relative ratio of metastasis to whole lung area:0.3±0.05 vs 0.8±0.12%,P<0.05,n=3)。上述结果证明MSC通过旁分泌的方式促使B16增殖迁移能力增加以及EMT进程发生。二、MSC旁分泌TGF-β明显促进黑色素瘤细胞EMT发生MSC培养基中TGF-β含量明显增加,为了明确MSC旁分泌TGF-β对黑色素瘤EMT的作用,外源性给予B16细胞TGF-β刺激,观察E型钙黏蛋白和波形蛋白表达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相比于对照组培养基,TGF-β显着降低B16细胞内E型钙黏蛋白的m RNA水平(E-cad:1.0±0.03 vs 0.5±0.06 fold,P<0.05,n=3),而使波形蛋白的m RNA表达明显增加(Vimentin:1.0±0.03 vs 2.2±0.15fold,P<0.05,n=3)。在应用了TGF-β特异性抑制剂后,相比于TGF-β组,B16细胞内的E型钙黏蛋白m RNA表达显着升高(E-cad:0.5±0.06 vs 1.1±0.07 fold,P<0.05,n=3),而波形蛋白m RNA表达显着降低(Vimentin:2.2±0.15 vs 1.0±0.10 fold,P<0.05,n=3)。与外源性TGF-β处理的结果一致,MSC培养基显着降低B16细胞内E型钙黏蛋白的m RNA水平,而增加了波形蛋白的m RNA表达。重要的是,MSC培养基导致的E型钙黏蛋白和波形蛋白表达的表达改变同样被TGF-β特异性抑制剂阻断,最后该效应同样在C57BL/6小鼠体内实验得到验证。上述结果证明MSC通过旁分泌TGF-β促进黑色素瘤细胞EMT的发生。三、抑制ERK1/2显着阻断TGF-β促黑色素瘤EMT的作用外源性TGF-β处理B16细胞后,相比于对照组,Western blot检测显示实验组p38 MAPK和ERK1/2的磷酸化水平表达明显增加。与此同时,NF-κB的磷酸化水平和炎症因子(IL-6和IL-8)的表达也明显增加。为了明确MAPK和ERK在TGF-β诱导黑色素瘤EMT进程中的关键作用,我们分别应用p38 MAPK和ERK1/2的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和SCH772984。通过免疫荧光实验,结果发现,相比于单纯TGF-β处理,ERK1/2抑制剂能显着降低TGF-β诱导的B16细胞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而Western Blot检测发现Snail蛋白的表达增加也被抑制了。而p38 MAPK抑制剂却未能阻断TGF-β的上述效应。上述结果证明TGF-β-ERK1/2信号通路在介导MSC旁分泌诱导黑色素瘤EMT中的关键作用,同时TGF-β诱导的NF-κB活化在促进炎症反应中可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结论】MSC通过旁分泌TGF-β诱导黑色素瘤发生EMT进程,增加黑色素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TGF-β调控的ERK1/2信号通路在介导MSC诱导黑色素瘤EMT过程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同时我们也发现了TGF-β诱导NF-κB活化和炎症因子水平增高,这可能会加速EMT的发生。总体上,本研究明确了MSC旁分泌TGF-β在诱导黑色素瘤EMT的关键作用及其机制,为黑色素瘤早期防治策略提供了新思路。
李美蓉[8](2020)在《减毒沙门氏菌VNP20009对急性白血病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急性白血病发病迅猛、耐药、易复发、复发后更难治、死亡率高,是白血病死亡最常见的疾病类型。随着近几十年药物研发和风险分类管理的不断改善,儿童急性白血病治疗得到了巨大进步,然而成年尤其是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的预后仍然较差,许多患者复发后治疗失败,最终死亡。目前,急性白血病的治疗仍以化疗为主。化疗失败或疾病复发时,才考虑进行骨髓移植或造血干细胞移植。然而,化疗副作用强,耐药易复发,经常导致治疗失败和死亡。骨髓或造血干细胞移植也存在供体难寻、手术费用高昂及手术过程痛苦难耐等问题,且仍存在一定复发风险。因此寻找副作用小、疗效可靠且经济的治疗新药具有重大意义。多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发生严重细菌感染后获得自发缓解的临床报道,结合目前关注度非常高的肿瘤细菌疗法,提示细菌疗法可能是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一个新方向。在多种用于肿瘤治疗研究的细菌中,沙门氏菌因其具有良好的肿瘤靶向性和抗肿瘤效果,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实体肿瘤治疗。但是沙门氏菌对血液肿瘤的治疗未见报道。经基因工程改造的减毒沙门氏菌VNP20009产生的内毒素毒力减少了5万倍,且其耐受性和安全性已在一期临床试验中得到证实,是研究细菌治疗急性白血病的理想菌株。本课题首次分别以小鼠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L1210、人源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细胞HL-60皮下移植瘤模型,和人源AML融合蛋白MLL-AF9驱动的系统性AML小鼠模型,评估了VNP20009对急性白血病的治疗效果,并探究了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体外细菌-细胞共培养实验结果表明,减毒沙门氏菌VNP20009呈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抑制多种急性白血病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2.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治疗实验结果表明,VNP20009能抑制急性白血病皮下移植瘤的生长。肿瘤组织苏木素&伊红染色和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Td T)d UTP Nick-End Labeling,TUNEL)免疫荧光结果表明VNP20009能显着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导致肿瘤中心区域细胞核破碎、DNA降解、胞膜解体,肿瘤组织大面积坏死。Western Blot检测肿瘤组织蛋白表明,VNP20009能显着上调促凋亡蛋白Bax、Cleaved-caspase-3及Cleaved-PARP的表达,诱导急性白血病细胞凋亡。3.MLL-AF9驱动的AML模型小鼠治疗实验结果表明,VNP20009显着抑制小鼠体内AML细胞的增殖;降低AML小鼠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其五分类数值,使其恢复至近正常生理水平;延长了AML小鼠的生存期。4.血清细胞因子与趋化因子检测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VNP20009一方面能上调抗肿瘤因子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LIF)的产生,并降低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M-CSF)水平来抑制、杀伤肿瘤细胞;另一方面,显着上调分泌趋化因子C-X-C基序配体-10(C-X-C motif ligand-10,CXCL-10)和CC趋化因子配体-2(C-C motif ligand-2,CCL-2),招募并激活自然杀伤细胞和以CD4+为主的T淋巴细胞的增殖,杀伤、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VNP20009还能进一步刺激T淋巴细胞向CD4+IFN-γ+和CD8+IFN-γ+效应T淋巴细胞极化,释放IFN-γ,进一步维持、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力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结论:减毒沙门氏菌VNP20009能显着抑制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起到治疗和延缓白血病的作用。一方面VNP20009进入机体后,能够诱导多种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分泌和多种免疫细胞的增殖,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力,抑制和杀伤白血病细胞,延长AML小鼠生存期。另一方面移植瘤组织中线粒体促凋亡蛋白Bax、Cleaved-caspase-3和Cleaved-PARP的表达增加,提示VNP20009感染后可能通过线粒体凋亡途径诱导急性白血病细胞凋亡。该研究为急性白血病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策略和理论基础。
郑宇斐[9](2020)在《中国蜂胶及其黄酮类单体抗黑素瘤作用及其机制》文中研究说明黑素瘤是一种发展极为迅速的恶性皮肤病,具有发展迅速、恶性程度高、预后差、致死率高等特点。早期黑素瘤患者的5年存活率高达92%,但是黑素瘤一旦开始转移,患者的5年存活率迅速下降至15%。目前虽然关于黑素瘤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进展,然而针对黑素瘤的主要治疗方法效果并不显着,并且受到严重的副作用和黑素瘤耐药性的困扰。因此,对黑素瘤相关治疗药物和手段的研究仍是目前癌症研究的一个重点和热点。蜂胶是蜜蜂采集植物芽孢及伤口胶质物混合自身上颚腺分泌物而成的一种蜂产品,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包括抗菌、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作用。在抗肿瘤方面,有文献指出中国蜂胶可以有效地诱导包括乳腺癌、结肠癌在内的多种肿瘤发生细胞凋亡和周期阻滞,也是近几年蜂胶药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基于蜂胶的前期抗肿瘤研究,本研究利用细胞模型和小鼠模型,系统性地探究了中国蜂胶及其黄酮类单体(松属素和柯因)对黑素瘤增殖、转移、自噬等方面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以期揭示中国蜂胶的抗黑素瘤作用,为蜂胶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也为黑素瘤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中国蜂胶对黑素瘤的发展影响研究我们首次证明了中国蜂胶对黑素瘤细胞系A375的促凋亡作用和抑制转移作用并揭示其分子机制。在经中国蜂胶处理后,A375细胞发生内源性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在此基础上,我们发现中国蜂胶在黑素瘤细胞中也能发挥其出色的抗炎作用,caspase-1和caspase-4表达水平降低,同时伴随着IL-1α、IL-1β和IL-18 mRNA水平的下降,进一步证明了中国蜂胶对黑素瘤炎性微环境的保持有抑制作用。我们还发现中国蜂胶可以在A375细胞中激活自噬,而抑制自噬会减弱中国蜂胶对黑素瘤的促凋亡作用,这也说明了自噬的发生增强了中国蜂胶对黑素瘤的细胞毒作用。此外,我们的实验结果证明中国蜂胶能减弱黑素瘤在体外的迁移能力。2中国蜂胶抗黑素瘤单体活性成分筛选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我们确定了本实验中使用的中国蜂胶的主要功能性成分,包括咖啡酸、p—香豆酸、阿魏酸、异阿魏酸、肉桂酸、山奈酚、杨梅桐、槲皮素、3,4-二甲氧基肉桂酸、芹菜素、短叶松素、柯因、松属素、高良姜素、咖啡酸苯乙酯和3-O-乙酰基短叶松素等。利用CCK-8实验,我们比较这其中高含量的功能性单体对黑素瘤细胞的细胞毒性,结果显示松属素、咖啡酸苯乙酯、柯因、短叶松素、芹菜素、咖啡酸二甲醚对黑素瘤的细胞活性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3中国蜂胶活性成分松属素抗黑素瘤作用研究利用体内外模型进一步检测并探究了松属素对黑素瘤的抗肿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在细胞实验中,我们发现松属素能诱导黑素瘤细胞(B16F10和A375)发生凋亡,并呈现浓度相关性。对凋亡调控通路的研究显示,松属素通过激活IRE1α/Xbp1通路引发内质网应激,从而活化下游蛋白caspase-12(鼠源细胞)/caspase-4(人源细胞)介导黑素瘤细胞凋亡。此外,我们的结果还显示松属素通过激活PI3K/Akt/mTOR通路抑制黑素瘤细胞中自噬的发生,增强了松属素对黑素瘤的促凋亡作用。在小鼠成瘤模型中,松属素显着抑制了黑素瘤在小鼠体内的生长,并且在肿瘤组织中我们检测到了高水平的凋亡信号。4中国蜂胶活性成分柯因抑制黑素瘤转移效果研究我们证明了柯因可以有效抑制黑素瘤转移。通过细胞实验我们发现,在低浓度时,柯因也表现出了对黑素瘤细胞转移、侵袭和促血管生成能力很好的抑制作用。同时,柯因抑制了黑素瘤细胞的失巢凋亡抵抗,增加了其在转移过程中的凋亡率。进一步实验表明柯因通过下调FOXM1/β-catenin通路逆转了黑素瘤细胞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过程,而过表达FOXM1则会减弱柯因的抗黑素瘤转移作用。我们同时也在小鼠模型上验证了细胞实验的发现。利用肺转移模型,我们证明柯因处理能明显降低小鼠肺转移肿瘤的出现几率,同时在肺部肿瘤组织中,柯因治疗组FOXM1的表达量也更低。综上所述,本论文系统地研究了中国蜂胶的抗黑素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有助于中国蜂胶的进一步开发与利用;通过研究中国蜂胶中主要功能活性单体的抗黑素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揭示了中国蜂胶抗黑素瘤的物质成分基础,也为黑素瘤治疗药物开发提供了参考。
杨业国[10](2020)在《源于白钻的Gomisin M2抗乳腺癌干细胞机制及体内抗增殖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肿瘤干细胞(CSCs)在肿瘤的发生、复发和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针对CSCs的特异性药物,因为CSCs对大多数传统疗法都有耐药性,并且无限期增殖。三阴性乳腺癌是一种难以治疗而且特殊的乳腺癌亚型,缺乏针对三阴性乳腺癌的有效靶向疗法与富集肿瘤干细胞群和耐药密切相关。本课题研究,我们通过磁激活细胞分选法从MDA-MB-231和HCC1806细胞中富集了CD44+/CD24-乳腺癌干细胞,并将其在无血清培养基中培养。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从白钻(S.viridis A.C.Smith)中分离得到的Gomisin M2对MDA-MB-231和HCC1806乳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并通过体内外细胞凋亡的方法靶向MDA-MB-231和HCC1806乳腺癌干细胞。首先,我们研究了白钻衍生出来的天然化合物的抗增殖活性。我们用11种化合物对两株人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和HCC1806给药两天,并用Alamar blue测定法测量了细胞活力。Gomisin M2被认为是从白钻提取的11种化合物中最有效的细胞毒性化合物。我们发现Gomisin M2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活力,并以时间依赖的方式减小3D球体形成的大小。Gomisin M2对两种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IC50=60μM;HCC1806,IC50=57μM)最具细胞毒性。我们根据BCSCs标志物通过磁激活细胞分选(MACS)对癌症干细胞进行了分选。我们使用MACS从正常癌细胞中分离出CD44+/CD24-细胞,并检测CD44的表达,以通过流式细胞术确定CD44的纯度。用MACS分离的癌症干细胞(CD44+/CD24-)比例的细胞计数分析结果>99%。我们发现,BCSCs具有形成肿瘤球的能力,并且使用高内涵系统免疫荧光技术发现CD44在肿瘤球中的表达显着增加。一小部分CD44+/CD24-细胞形成了肿瘤球。我们移植了从肿瘤球和非癌干细胞收集的200–300个癌症干细胞,并将它们注入受精后2 d的斑马鱼胚胎,以评估它们的增殖和迁移行为。在细胞移植后第6 d,观察到了来自2-dpf斑马鱼胚胎中乳腺球的MDA-MB-231-GFP细胞迁移至躯干。此外,与非CSC组相比,斑马鱼异种移植物中荧光颗粒的数量增加。然而,在细胞移植后的第3 d,用Di I标记并来源于肿瘤球的HCC1806细胞迁移到了2-dpf斑马鱼胚胎的躯干中。与非肿瘤干细胞相比,肿瘤干细胞在体内具有更高的致瘤性。为了探讨Gomisin M2是否能在体外抑制肿瘤球的形成,我们用Gomisin M2处理了MDA-MB-231 CSC和HCC1806 CSC群体48 h,并在没有Gomisin M2的情况下进行了另外两次肿瘤球培养。结果表明,Gomisin M2治疗后肿瘤球的大小和数量显着减少。使用高内涵筛选观察到核浓缩,细胞通透性,线粒体膜电位和细胞色素c释放。根据总强度除以体积,定量结果表明,阿霉素和Gomisin M2处理48 h后,细胞通透性和细胞色素c的荧光强度增加,而线粒体膜电位显着降低。阿霉素和Gomisin M2处理48 h后,总核强度的蓝色荧光减弱。此外,Western blot结果表明在MDA-MB-231和HCC1806中,应用不同浓度的Gomisin M2作用48 h后,细胞色素c的表达显着增加。为了确定最有效的Gomisin M2化合物对癌细胞的细胞毒性是否是由凋亡引起的,我们使用IC50值小于60μmol/L的Gomisin M2化合物在MDA-MB-231和HCC1806细胞中进行了凋亡分析。我们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了Gomisin M2治疗的乳腺癌细胞的凋亡。细胞分别用20μM,40μM和60μM Gomisin M2处理48 h。结果表明,Gomisin M2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显着增加了MDA-MB-231和HCC1806细胞系中凋亡细胞的数量。然后流式细胞术分析了MDA-MB-231和HCC1806细胞凋亡的百分比。此外,Gomisin M2以剂量依赖性方式诱导了两种细胞系中Cleaved caspase-3和Cleaved PARP的表达。为了研究Gomisin M2是否通过阻断DNA合成来诱导细胞增殖抑制,我们评估了Gomisin M2对MDA-MB-231和HCC1806中DNA复制的影响。Brd U分析的结果表明Gomisin M2对细胞增殖和DNA合成具有抑制作用。为了进一步评估Gomisin M2在体内的抗乳腺癌肿瘤干细胞效果,使用了斑马鱼模型进行评估。从MDA-MB-231-GFP和HCC1806(用Di I标记)富含的肿瘤干细胞重悬于PBS中将200-300个干细胞显微注射到2-dpf斑马鱼胚胎中。然后,斑马鱼胚胎用10μM Gomisin M2处理。植入后0 h,24 h和48 h通过荧光显微镜捕获荧光密度。结果表明,Gomisin M2处理显着降低了富含CSC的MDA-MB-231或HCC1806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定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Gomisin M2组在48 h内荧光强度逐渐降低。另外,与DMSO组相比,在48 h内没有增殖的胚的百分比显着增加。为了研究Gomisin M2对乳腺肿瘤干细胞的作用所涉及的机制,我们通过蛋白质印迹分析评估了涉及肿瘤进展的关键信号转导通路的参与。许多研究表明,Wnt/β-catenin通路在调节干细胞自我更新中起关键作用。我们的结果清楚地表明,在MDA-MB-231和HCC1806细胞中,Gomisin M2以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方式显着下调Cyclin D1,β-catenin或p-GSK3β,并上调p-β-catenin或GSK3-β。综上所述,Gomisin M2是源自白钻的天然化合物,已被证明具有抗癌活性。这项研究表明Gomisin M2在体外和体内均能抑制乳腺癌干细胞,这为Gomisin M2或白钻提取物对乳腺癌化学预防的未来临床评估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乳腺癌是由少数乳腺癌干细胞引发并维持的。当前可用的化学疗法和放射疗法不能抑制癌症干细胞群体。乳球形成试验表明,Gomisin M2在体外能抑制乳腺癌干细胞。斑马鱼异种移植模型显示Gomisin M2在体内消除了乳腺癌干细胞。此外,我们的结果表明,通过Gomisin M2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下调是其功效的可能机制之一。这些数据表明Gomisin M2可能在乳腺癌治疗中具有潜能。
二、医疗操作中预防恶性瘤细胞转移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医疗操作中预防恶性瘤细胞转移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生信方法对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中免疫相关分子的鉴定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文献综述 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特征、现状及展望 |
2.1 恶性黑色素瘤的流行病学和危险因素 |
2.2 恶性黑色素瘤的治疗现状 |
2.2.1 免疫治疗 |
2.2.2 靶向治疗 |
2.2.3 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的联合 |
2.2.4 全身辅助性治疗 |
2.3 恶性黑色素瘤的治疗前沿 |
2.4 未解决的问题和未来的方向 |
第3章 免疫相关预后分子及诺模图预后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数据采集 |
3.1.2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 |
3.1.3 DAVID分析 |
3.1.4 免疫相关预后标志物的鉴定与验证 |
3.1.5 肿瘤浸润免疫细胞的差异表达分析 |
3.1.6 基因集富集分析 |
3.1.7 诺莫图的构建与验证 |
3.1.8 统计分析 |
3.2 研究结果 |
3.2.1 研究流程 |
3.2.2 免疫相关模块的鉴定和验证 |
3.2.3 免疫相关预后标志物的鉴定与验证 |
3.2.4 预后标记物的临床相关性 |
3.2.5 诺模图预后模型的构建和验证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4章 黑色素瘤中肿瘤突变负荷相关关键基因的鉴定及潜在机制研究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RNA测序数据来源 |
4.1.2 高TMB组和低TMB组的DEGs的计算 |
4.1.3 TMB与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关系 |
4.1.4 TMB相关关键基因的鉴定和潜在的分子机制 |
4.1.5 蛋白互作网络及子簇的构建 |
4.1.6 竞争性内源性RNA网络的构建 |
4.1.7 基因集功能注释 |
4.1.8 关键基因与药物敏感性的相关性分析 |
4.1.9 统计分析 |
4.2 研究结果 |
4.2.1 技术路线图 |
4.2.2 黑色素瘤基因突变的总体描述 |
4.2.3 TMB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
4.2.4 TMB与TIICs的关系 |
4.2.5 TMB相关关键基因和ce RNAs的鉴定 |
4.2.6 TMB相关关键基因与黑色素瘤细胞株对药物敏感性之间的关系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5章 BUB1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中作用及机制的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黑色素瘤组织标本的收集 |
5.1.2 细胞系的获取 |
5.1.3 cDNA引物的设计 |
5.1.4 RT-PCR |
5.1.5 siRNA敲低靶基因 |
5.1.6 划痕实验 |
5.1.7 cck-8 实验 |
5.2. 研究结果 |
5.2.1 黑色素瘤发病过程中关键基因的鉴定与验证 |
5.2.2 驱动基因的鉴定 |
5.2.3 BUB1的临床意义 |
5.2.4 BUB1对黑色素瘤细胞表型的影响 |
5.2.5 BUB1相关的信号通路分析 |
5.2.6 BUB1与CD8~+T细胞的关系 |
5.2.7 BUB1与治疗反应的关系 |
5.3 讨论 |
5.4 结论 |
第6章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校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CRISPR/Cas9介导的AEG-1基因敲除对U251细胞系的生物学行为及细胞内代谢物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材料和方法 |
第3章 结果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利用CRISPR技术敲除AEG-1靶向治疗胶质瘤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FXa通过GOSR1/ROS/bcl-2信号轴调控胃癌失巢凋亡抵抗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FXa在胃癌中的表达及预后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3 结果 |
2.3.1 通过TCGA数据库得出FXa作为与肿瘤预后相关的凝血基因 |
2.3.2 生信分析得出 FXa 在胃癌中的表达和预后结果 |
2.3.3 FX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预后分析 |
2.4 讨论 |
2.5 结论 |
第三章 FXa对胃癌细胞失巢凋亡抵抗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3 结果 |
3.3.1 贴壁状态下FXa在胃癌细胞系中的表达 |
3.3.2 验证胃癌细胞 MKN45 和 NCI-N87 悬浮状态下的表达情况 |
3.3.3 慢病毒转染以及过表达情况 |
3.3.4 FXa 在过表达细胞系悬浮后蛋白表达水平 |
3.3.5 FXa 对胃癌细胞凋亡率的影响 |
3.3.6 FXa 调控胃癌细胞浸润表型 |
3.3.7 FXa 调控胃癌细胞迁移表型 |
3.3.8 FXa 调控胃癌细胞增殖表型 |
3.3.9 FXa 在胃癌细胞失巢凋亡抵抗中 bcl-2、caspase-3、caspase-7 蛋白的变化 |
3.3.10 FXa 通过 LDH 调控胃癌细胞的失巢凋亡 |
3.3.11 FXa 通过 ROS 调控胃癌细胞的失巢凋亡 |
3.3.12 FXa 通过 PDK 调控胃癌细胞的失巢凋亡 |
3.4 讨论 |
3.5 结论 |
第四章 FXa 通过 GOSR1 调控胃癌浸润转移机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3 结果 |
4.3.1 FXa 调控胃癌细胞失巢凋亡抵抗蛋白质谱结果 |
4.3.2 贴壁状态下 GOSR1 在胃细胞系中的表达 |
4.3.3 GOSR1在MKN45和NCI-N87 细胞不同悬浮状态下的表达情况 |
4.3.4 质粒转染以及 GOSR1 表达情况 |
4.3.5 GOSR1 对胃癌细胞凋亡率的影响 |
4.3.6 GOSR1 对胃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 |
4.3.7 GOSR1 对胃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
4.3.8 GOSR1 在胃癌细胞失巢凋亡抵抗中抗凋亡关蛋白 bcl-2 蛋白的变化 |
4.3.9 GOSR1 通过ROS调控胃癌细胞的失巢凋亡 |
4.3.10 GOSR1 通过LDH调控胃癌细胞的失巢凋亡 |
4.3.11 GOSR1 通过PDK调控胃癌细胞的失巢凋亡 |
4.3.12 GOSR1 与 FXa 在胃癌细胞系中的调控关系 |
4.4 讨论 |
4.5 结论 |
第五章 体内验证 FXa 在胃癌中的调控作用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5.3 结果 |
5.3.1 构建FXa及 GOSR1 调控体内胃癌细胞MKN45 皮下成瘤模型 |
5.3.2 体内验证 FXa 及 GOSR1 调控 bcl-2 的表达量 |
5.3.3 检测荷瘤组织中 ROS 的表达量 |
5.4 讨论 |
5.5 结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癌症与凝血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94例皮肤黑素瘤临床病理特点、基因突变分析及动物实验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研究内容与对象 |
1.1 研究内容 |
1.2 研究对象 |
2.实验方法 |
2.1 主要试剂 |
2.2 主要仪器 |
2.3 实验常用试剂及配置 |
2.4 细胞培养方法 |
2.5 小鼠成瘤实验 |
2.6 免疫组化实验 |
3.判定标准 |
4.质量控制 |
5.统计学方法 |
6.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黑色素瘤靶向及免疫治疗新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5)转化生长因子-β2反义寡核苷酸的微生物疫苗及肿瘤疫苗的佐剂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文章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TGF-β的概述 |
1.1.1 TGF-β的来源 |
1.1.2 TGF-β的表达 |
1.1.3 TGF-β的结构 |
1.1.4 TGF-β的信号通路 |
1.2 TGF-β的生物学活性 |
1.2.1 TGF-β对胚胎发育的调节 |
1.2.2 TGF-β对免疫应答的负向调节 |
1.2.3 TGF-β2对肿瘤的生长,侵袭及迁移的促进作用 |
1.2.4 TGF-β对组织损伤修复、创面愈合、瘢痕增生的促进作用及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 |
1.2.5 TGF-β2对纤维化的调节作用 |
1.2.6 TGF-β对肿瘤的抑制作用 |
1.3 靶向TGF-β2的药物 |
1.3.1 TGF-β2的反义寡核苷酸 |
1.3.2 TGF-β2的micro RNA |
1.3.3 TGF-β2的sh RNA |
1.3.4 TGF-β2的抗体 |
1.3.5 TGF-β2的反义基因修饰的同种异体肿瘤疫苗 |
1.3.6 TGF-β2的反义基因修饰的同种异体肿瘤疫苗 |
1.3.7 TGF-β2的抑制剂 |
1.4 疫苗佐剂的概述及其研究进展 |
1.4.1 增强第一信号的佐剂 |
1.4.2 增强第二信号的佐剂 |
1.4.3 增强第三信号的佐剂 |
1.4.4 抑制T细胞抑制信号的佐剂 |
1.4.5 改善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的佐剂 |
1.4.6 病毒载体佐剂 |
1.4.7 其他佐剂 |
1.4.8 多佐剂肿瘤疫苗 |
1.4.9 佐剂的接种途径 |
1.4.10 佐剂发挥作用的机制 |
1.5 RNA靶向性寡核苷酸的研究进展 |
1.5.1 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 |
1.5.2 siRNA |
1.5.3 micro RNA |
1.5.4 反义寡核苷酸的化学修饰方法 |
第2章 材料方法 |
2.1 ODN及引物 |
2.2 实验试剂,仪器与耗材 |
2.3 细胞与细胞系 |
2.4 实验动物 |
2.5 IAV的扩增 |
2.6 IAV TCID50 的测定 |
2.7 IAV血凝效价的测定 |
2.8 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 |
2.9 小鼠PBMC、脾脏及淋巴结单细胞悬液的制备 |
2.10 TIO对 TGF-β2 m RNA表达的抑制实验 |
2.11 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 |
2.12 蛋白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ting analysis) |
2.13 免疫荧光技术 |
2.14 TIO在小鼠器官和组织中的分布检测 |
2.15 小鼠的免疫 |
2.15.1 疫苗的制备 |
2.15.2 小鼠的免疫和血清的收集 |
2.16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
2.17 流感病毒攻毒实验 |
2.18 小鼠肺组织的病理学观察 |
2.19 脑胶质瘤细胞裂解物(TCL)的制备 |
2.20 GL261脑胶质瘤原位模型的建立 |
2.21 脑胶质瘤预防模型的建立 |
2.22 脑胶质瘤治疗模型的建立 |
2.23 肿瘤周围浸润的炎性细胞的检测 |
2.24 肿瘤组织病理分析 |
2.25 胃癌背部移植瘤模型的建立 |
2.26 统计学分析 |
第3章 研究结果 |
3.1 靶向TGF-β2的反义寡核苷酸的设计与筛选 |
3.2 TIOs对 RAW264.7 细胞,U-937 细胞及CAL-1 细胞表达TGF-β2的影响 |
3.2.1 TIOs对 IL-4 诱导的RAW264.7 细胞TGF-β2 m RNA表达的影响 |
3.2.2 TIOs对 IL-4诱导的RAW264.7细胞Arg1及TNF-αmRNA表达的影响 |
3.2.3 TIOs对 LPS诱导的RAW264.7 细胞TGF-β2 mRNA表达的影响 |
3.2.4 TIOs对 LPS诱导的U-937 细胞表达TGF-β2 mRNA的影响 |
3.2.5 TIOs对甲型流感病毒(IAV)诱导的CAL-1 细胞TGF-β2mRNA表达的影响 |
3.2.6 TIOs对 IL-4/LPS诱导的RAW264.7/U-937细胞表达TGF-β2蛋白的影响 |
3.3 TIO3在细胞和组织中的分布 |
3.4 TIOs的微生物疫苗佐剂效应 |
3.4.1 TIOs对微生物疫苗诱导的抗体产生水平的影响 |
3.4.2 TIO3对流感病毒疫苗诱导的抗流感病毒效率的增强作用 |
3.4.3 TIO1和TIO3 的微生物疫苗佐剂效应的可能机制 |
3.4.4 TIOs的微生物疫苗佐剂的安全性评价 |
3.5 TIO的胶质瘤疫苗的佐剂作用 |
3.5.1 TIOs为佐剂的胶质瘤细胞裂解物疫苗对原位接种脑胶质瘤预防模型小鼠的影响 |
3.5.2 TIOs为佐剂的胶质瘤疫苗对原位接种胶质瘤治疗模型小鼠生存期的影响 |
3.6 单独应用TIO3的抗胶质瘤及抗胃癌作用 |
3.6.1 单独应用TIO3对脑胶质瘤原位移植瘤模型小鼠生存期的影响 |
3.6.2 单独应用TIO3对胃癌背部移植瘤模型小鼠体重、肿瘤大小及生存期的影响 |
3.6.3 单独应用TIO3对胃癌细胞腹腔种植模型小鼠生存期的影响 |
第4章 讨论 |
4.1 TIOs的微生物疫苗佐剂效应 |
4.1.1 TIO3对CD4~+T细胞表面s TGF-β2 表达的抑制作用 |
4.1.2 TIO3 对 CD19~+ B 细胞表面 sTGF-β2 表达的抑制作用 |
4.1.3 TIO3的药效动力学分析 |
4.1.4 TIO1,TIO2及TIO3 的不同功效的机理分析 |
4.1.5 TIO3用于微生物疫苗佐剂的副作用分析 |
4.1.6 TIO3用于微生物疫苗佐剂的可行性分析 |
4.2 TIO3的胶质瘤疫苗佐剂效应 |
4.2.1 TIO3 对胶质瘤细胞MHC I分子表达的上调作用 |
4.2.2 TIO3的胶质瘤疫苗佐剂效应的机理分析 |
4.3 单独应用TIO3的抗胶质瘤和抗胃癌作用 |
4.4 总结和展望 |
结论 |
创新点 |
附录1 |
附录2 The College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s of Jilin University Ethics Committee Approval Form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PEITC调控结肠癌凋亡的机制研究及安全性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结直肠癌 |
1.2 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 |
1.3 细胞凋亡通路及其调控机制 |
1.4 异硫氰酸苯乙酯(PEITC)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
1.5 立项依据与研究内容 |
第二章 PEITC对结肠癌发展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2.1 主要实验仪器 |
2.2.2 细胞株 |
2.2.3 主要实验试剂 |
2.3 主要实验方法 |
2.3.1 细胞培养及传代 |
2.3.2 MTT检测细胞增殖 |
2.3.3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 |
2.3.4 克隆形成实验 |
2.3.5 细胞划痕实验 |
2.3.6 Transwell侵袭实验 |
2.3.7 统计学分析 |
2.4 实验结果 |
2.4.1 PEITC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 |
2.4.2 PEITC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 |
2.4.3 PEITC抑制结肠癌细胞集落形成 |
2.4.4 PEITC抑制结肠癌细胞的迁移 |
2.4.5 PEITC抑制结肠癌细胞的侵袭 |
2.5 讨论 |
2.6 结论 |
第三章 PEITC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2.1 主要实验仪器 |
3.2.2 主要实验试剂 |
3.3 实验方法 |
3.3.1 细胞培养 |
3.3.2 q-PCR |
3.3.3 Western blot |
3.3.4 OPA1多聚物和可溶性OPA1检测 |
3.3.5 用JC-1染色检测线粒体内膜膜电位 |
3.3.6 荧光探针DCFH-DA检测细胞内活性氧 |
3.3.7 统计学分析 |
3.4 实验结果 |
3.4.1 PEITC促进结肠癌细胞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的活化 |
3.4.2 PEITC抑制结肠癌细胞的OPA1多聚物的形成,增加可溶性OPA1表达 |
3.4.3 PEITC下调结肠癌细胞的线粒体内膜膜电势 |
3.4.4 PEITC上调结肠癌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 |
3.4.5 PEITC促进结肠癌细胞的BAX/BCL-2比值 |
3.4.6 PEITC促进结肠癌细胞H2A.X磷酸化 |
3.5 讨论 |
3.6 小结 |
第四章 PEITC通过SMAC/Survivin信号通路调控结肠癌细胞凋亡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2.1 主要实验仪器 |
4.2.2 主要实验试剂 |
4.3 实验方法 |
4.3.1 细胞培养 |
4.3.2 SiRNA处理细胞 |
4.3.3 细胞质组分分离 |
4.3.4 Western blot |
4.3.5 流式检测细胞凋亡 |
4.3.6 免疫共沉淀 |
4.3.7 统计学分析 |
4.4 实验结果 |
4.4.1 PEITC促进结肠癌细胞SMAC和Cyto-c的表达 |
4.4.2 PEITC通过SMAC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 |
4.4.3 PEITC诱导结肠癌细胞SMAC与Survivin结合 |
4.4.4 PEITC促进结肠癌细胞ERK和JNK蛋白的磷酸化 |
4.4.5 PEITC通过ERK和JNK通路促进凋亡相关蛋白表达 |
4.4.6 PEITC通过ERK和JNK通路促进细胞凋亡 |
4.5 讨论 |
4.6 小结 |
第五章 利用结肠癌裸鼠成瘤模型评价PEITC的抑癌效果及安全性 |
5.1 引言 |
5.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5.2.1 主要实验仪器 |
5.2.2 主要实验试剂 |
5.3 实验方法 |
5.3.1 细胞培养 |
5.3.2 SPF级动物饲养 |
5.3.3 裸鼠皮下成瘤模型的建立 |
5.3.4 实时定量PCR检测mRNA表达 |
5.3.5 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 |
5.3.6 统计分析 |
5.4 结果 |
5.4.1 PEITC抑制结肠癌肿瘤的生长 |
5.4.2 PEITC促进结裸鼠结肠癌肿瘤中线粒体途径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9、SMAC,抑制Survivin蛋白表达 |
5.4.3 PEITC对裸鼠血常规三系细胞数量无影响 |
5.4.4 PEITC对裸鼠肝肾功能无影响 |
5.5 讨论 |
5.6 小结 |
第六章 讨论和结论 |
6.1 讨论 |
6.2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异硫氰酸苯乙酯抗肿瘤凋亡机制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它研究成果 |
致谢 |
(7)MSC旁分泌TGF-β通过ERK1/2信号通路诱导黑色素瘤EMT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对照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一、实验动物 |
二、主要仪器和试剂 |
(一)仪器和设备 |
(二)所需主要试剂 |
(三)实验中主要试剂的配制 |
三、主要实验方法和操作步骤 |
(一)间充质干细胞MSC原代培养 |
(二)MSCCM获取及处理 |
(三)细胞划痕实验 |
(四)细胞侵袭实验 |
(五)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assay,ELISA) |
(六)黑色素瘤肺部转移小鼠模型构建 |
(七)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S) |
(八)皮下肿瘤移植模型 |
(九)免疫荧光(Immunofluorescence,IF) |
(十)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 |
(十一)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 |
(十二)数据统计(Statistical analysis) |
实验结果 |
一、间充质干细胞培养基(MSC CM)明显增加B16 黑色素瘤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EMT) |
(一)MSC CM增强B16 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 |
(二)MSC增加B16细胞的肺转移灶 |
(三)MSC CM诱导B16 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MT |
二、间充质干细胞培养基(MSC CM)旁分泌TGF-β诱导黑色素瘤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 |
(一)TGF-β诱导B16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 |
(二)TGF-β介导MSC CM体外诱导B16 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 |
(三)TGF-β介导MSC CM体内诱导B16 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 |
三、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ERK1/2)介导TGF-β诱导黑色素瘤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 |
(一)TGF-β介导MSC诱导B16 细胞Snail表达增加 |
(二)TGF-β诱导B16 细胞中p38 MAPK、ERK1/2 磷酸化和炎症反应增加 |
(三)ERK1/2 介导TGF-β诱导B16 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 |
讨论 |
课题创新和不足之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TGF-β介导肿瘤微环境 MSC 诱导黑色素瘤 EMT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说明 |
致谢 |
(8)减毒沙门氏菌VNP20009对急性白血病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白血病概述 |
1.1.1 白血病的定义及常见症状 |
1.1.2 白血病的发现及分类 |
1.1.3 白血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
1.1.4 白血病流行病学 |
1.1.5 白血病的治疗 |
1.2 白血病自发性缓解与细菌感染 |
1.3 细菌抗肿瘤研究 |
1.3.1 细菌抗肿瘤研究历程 |
1.3.2 细菌抗肿瘤的优势 |
1.3.3 细菌抗肿瘤的应用前景 |
1.4 沙门氏菌抗肿瘤研究 |
1.4.1 沙门氏菌有效靶向肿瘤 |
1.4.2 沙门氏菌介导肿瘤细胞自我死亡 |
1.4.3 沙门氏菌减少肿瘤转移 |
1.4.4 沙门氏菌诱发宿主抗肿瘤免疫反应 |
1.4.5 沙门氏菌增强肿瘤化疗敏感性 |
1.4.6 沙门氏菌联合治疗进一步促进了肿瘤的消退 |
1.4.7 沙门氏菌的遗传学改造 |
1.4.8 沙门氏菌可作为递呈肿瘤治疗分子载体 |
1.5 减毒沙门氏菌VNP20009的研究 |
1.5.1 减毒沙门氏菌VNP20009的构建及遗传特点 |
1.5.2 减毒沙门氏菌VNP20009的生物分布特性 |
1.5.3 减毒沙门氏菌VNP20009的毒理学评价 |
1.5.4 减毒沙门氏菌VNP20009的抗肿瘤研究 |
1.6 课题研究思路、目的、意义及内容 |
1.6.1 研究思路 |
1.6.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VNP20009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的体内外生长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菌株及细胞株 |
2.2.2 实验动物及饲养 |
2.2.3 试剂与耗材 |
2.2.4 主要试剂的配制 |
2.2.5 仪器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沙门氏菌VNP20009的制备 |
2.3.2 细胞培养 |
2.3.3 细菌-细胞体外共培养实验 |
2.3.4 Annexin V-PE/7-ADD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 |
2.3.5 L1210皮下瘤模型建立 |
2.3.6 动物分组与给药治疗 |
2.3.7 石蜡切片的制备 |
2.3.8 石蜡切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分析 |
2.3.9 石蜡切片缺口末端标记(TUNEL)免疫荧光分析 |
2.3.10 总蛋白的提取 |
2.3.11 蛋白浓度测定 |
2.3.12 Western Blot检测目标蛋白 |
2.3.13 统计学分析 |
2.4 研究结果 |
2.4.1 VNP20009 体外抑制L1210/Jurkat细胞增殖 |
2.4.2 VNP20009 体外诱导L1210/Jurkat细胞凋亡 |
2.4.3 VNP20009治疗L1210细胞荷瘤小鼠体重和活动未见异常 |
2.4.4 VNP20009抑制L1210皮下移植瘤生长 |
2.4.5 VNP20009引起L1210皮下移植瘤组织坏死 |
2.4.6 VNP20009诱导L1210皮下移植瘤细胞凋亡 |
2.4.7 VNP20009治疗L1210皮下移植瘤凋亡蛋白表达量升高 |
2.5 讨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VNP20009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的体内外生长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菌株及细胞株 |
3.2.2 实验动物 |
3.2.3 主要试剂与耗材 |
3.2.4 主要试剂的配制 |
3.2.5 主要仪器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沙门氏菌VNP20009的制备 |
3.3.2 细胞培养 |
3.3.3 细菌-细胞体外共培养实验 |
3.3.4 Annexin V-PE/7-ADD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 |
3.3.5 HL-60皮下瘤模型建立 |
3.3.6 动物分组与给药治疗 |
3.3.7 石蜡切片的制备 |
3.3.8 石蜡切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分析 |
3.3.9 石蜡切片缺口末端标记(TUNEL)免疫荧光分析 |
3.3.10 总蛋白的提取 |
3.3.11 蛋白浓度测定 |
3.3.12 Western Blot检测目标蛋白 |
3.3.13 统计学分析 |
3.4 研究结果 |
3.4.1 VNP20009体外抑制HL-60细胞增殖 |
3.4.2 VNP20009体外诱导HL-60细胞凋亡 |
3.4.3 VNP20009治疗HL-60细胞荷瘤小鼠体重和活动情况无异常 |
3.4.4 VNP20009抑制HL-60皮下移植瘤生长 |
3.4.5 VNP20009引起HL-60皮下移植瘤组织坏死 |
3.4.6 VNP20009诱导HL-60皮下移植瘤细胞凋亡 |
3.4.7 VNP20009治疗HL-60皮下移植瘤组织凋亡蛋白表达量增加 |
3.5 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VNP20009 对系统性MLL-AF9 驱动型AML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免疫激活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菌株及细胞 |
4.2.2 实验动物 |
4.2.3 主要试剂与耗材 |
4.2.4 主要试剂的配制 |
4.2.5 主要仪器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沙门氏菌VNP20009的制备 |
4.3.2 沙门氏菌VNP20009的组织分布 |
4.3.3 MLL-AF9 驱动型AML白血病细胞的复苏 |
4.3.4 MLL-AF9 驱动型AML白血病细胞小鼠尾静脉注射造模 |
4.3.5 抗凝全血样本的采集 |
4.3.6 血清样本的采集 |
4.3.7 MLL-AF9 驱动型AML小鼠外周血中白血病细胞(GFP+)检测 |
4.3.8 血涂片瑞氏-吉姆萨染色 |
4.3.9 小鼠外周血细胞分类计数 |
4.3.10 原代脾脏单细胞悬液的制备 |
4.3.11 原代骨髓单细胞悬液的制备 |
4.3.12 原代白血病细胞红细胞裂解处理 |
4.3.13 原代白血病细胞的冻存 |
4.3.14 MLL-AF9 驱动型AML小鼠分组与给药治疗 |
4.3.15 细胞因子与趋化因子的测定 |
4.3.16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分子 |
4.3.17 流式细胞术检测胞内细胞因子的表达 |
4.3.18 统计学分析 |
4.4 研究结果 |
4.4.1 VNP20009小鼠组织分布情况 |
4.4.2 MLL-AF9 驱动型AML小鼠模型的构建 |
4.4.3 VNP20009 治疗MLL-AF9 驱动型AML小鼠体重未见明显异常 |
4.4.4 VNP20009 抑制MLL-AF9 驱动型AML小鼠外周血中白血病细胞的增殖 |
4.4.5 VNP20009 抑制MLL-AF9 驱动型AML小鼠脾脏中白血病细胞的增殖 |
4.4.6 VNP20009 影响MLL-AF9 驱动型AML小鼠外周血细胞的分布 |
4.4.7 NP20009对MLL-AF9驱动型AML主要器官重量的影响 |
4.4.8 VNVNP20009 延长MLL-AF9驱动型 AML小鼠生存期 |
4.4.9 VNP20009调节MLL-AF9驱动型 AML小鼠血清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的分泌 |
4.4.10 VNP20009调节MLL-AF9驱动型 AML小鼠血清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的分泌 |
4.4.11 VNP20009 激活 MLL-AF9驱动型 AML 小鼠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的增殖 |
4.4.12 VNP20009 促进 MLL-AF9 驱动型 AML 小鼠脾脏中 IFN-γ+效应T淋巴细胞的极化 |
4.5 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创新之处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中国蜂胶及其黄酮类单体抗黑素瘤作用及其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Abbreviations |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部分 |
第一章 黑素瘤治疗研究进展 |
1 黑素瘤发生诱发因素及其分子机制 |
2 黑素瘤治疗方法 |
2.1 化学药物治疗 |
2.2 免疫治疗 |
2.3 靶向治疗 |
2.4 黑素瘤的耐药机制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蜂胶及其单体抗肿瘤活性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
1 蜂胶的抗肿瘤活性 |
2 蜂胶中活性单体成分的抗肿瘤活性 |
2.1 黄酮类化合物 |
2.2 萜烯类化合物 |
2.3 酚酸类化合物 |
3 蜂胶及其有效活性成分的抗肿瘤机制 |
3.1 诱导细胞凋亡 |
3.2 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
3.3 抗血管增生 |
3.4 抗肿瘤转移 |
3.5 对致癌因素的防治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2.1 中国蜂胶的抗黑素瘤活性研究 |
2.2 中国蜂胶中抗黑素瘤活性单体筛选研究 |
2.3 松属素对黑素瘤的促凋亡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2.4 柯因对黑素瘤的抗转移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3 技术路线 |
实验研究部分 |
第四章 中国蜂胶对黑素瘤的促凋亡影响研究 |
1.引言 |
2.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剂 |
2.2 细胞培养 |
2.3 蜂胶样品收集和提取 |
2.4 细胞活力检测 |
2.5 细胞凋亡检测 |
2.6 细胞周期检测 |
2.7 总蛋白提取 |
2.8 蛋白印迹分析 |
2.9 基因表达丰度检测 |
2.10 细胞划痕实验 |
2.11 数据分析 |
3.结果与分析 |
3.1 中国蜂胶诱导线粒体主导的人黑素瘤细胞A375内源性死亡 |
3.2 中国蜂胶诱导人黑素瘤细胞A375 S-G2/M期细胞周期阻滞 |
3.3 中国蜂胶通过抑制NLRP-1相关炎性通路诱导A375细胞凋亡发生 |
3.4 中国蜂胶引发自噬从而增强其对人黑素瘤的细胞活性 |
4.讨论 |
5.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中国蜂胶抗黑素瘤单体活性成分筛选 |
1 引言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液相色谱法-质谱联用(LC-MS)分析 |
2.2 实验试剂与成分 |
2.3 细胞活力检测 |
3 结果 |
3.1 中国蜂胶成分分析 |
3.2 中国蜂胶抗黑素瘤单体成分筛选 |
4 讨论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中国蜂胶活性成分松属素抗黑素瘤作用研究 |
1 引言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剂 |
2.2 细胞培养 |
2.3 细胞活性试验 |
2.4 细胞凋亡率检测 |
2.5 TUNEL试验 |
2.6 蛋白免疫印迹 |
2.7 细胞自噬检测 |
2.8 动物实验 |
2.9 数据处理 |
3 实验结果 |
3.1 松属素诱导黑素瘤细胞凋亡 |
3.2 松属素诱导凋亡caspase级联反应与线粒体无关 |
3.3 松属素通过IRE1/Xbp1/CHOP通路诱导内质网应激介导的凋亡 |
3.4 松属素通过激活PI3K/Akt/mTOR通路抑制黑素瘤细胞中自噬发生 |
3.5 松属素在动物模型中抑制黑素瘤的生长 |
4 讨论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柯因抑制黑素瘤转移效果研究 |
1 引言 |
2 试剂与方法 |
2.1 细胞培养 |
2.2 蛋白质印迹实验 |
2.3 实时荧光定量PCR |
2.4 免疫荧光染色 |
2.5 C57BL/6小鼠肺转移模型 |
2.6 FOXM1过表达实验 |
2.7 细胞划痕实验 |
2.8 Transwell迁移实验 |
2.9 体外血管生成实验 |
2.10 体外细胞失巢死亡实验 |
2.11 数据处理 |
3 实验结果 |
3.1 柯因在体内外抑制黑素瘤细胞转移 |
3.2 柯因调控黑素瘤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过程和细胞基质降解 |
3.3 柯因减弱黑素瘤失巢凋亡抵抗和血管生成能力 |
3.4 柯因通过针对FOXM1调节黑素瘤细胞中β-catenin通路 |
3.5 过表达FOXM1减弱柯因对A375细胞转移的抑制作用 |
3.6 柯因通过干扰Pin1-FOXM1信号转导促进FOXM1降解 |
4 讨论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1.研究总结 |
2.创新点 |
3.研究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源于白钻的Gomisin M2抗乳腺癌干细胞机制及体内抗增殖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乳腺癌 |
1.2 肿瘤干细胞 |
1.3 中药及其活性化合物作为抗肿瘤干细胞的潜在疗法 |
1.4 斑马鱼作为肿瘤研究中的模式生物 |
1.5 肿瘤干细胞和乳腺癌 |
1.6 瑶药抗肿瘤研究进展 |
1.7 本课题研究意义 |
第二章 高内涵对瑶药白钻化合物体外抗肿瘤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CD44+/CD24-乳腺癌细胞系的分选以及生物学特性的鉴定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化合物GOMISIN M2对CD44+/CD24-乳腺癌干细胞系的影响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化合物GOMISIN M2对乳腺癌干细胞体外线粒体启动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化合物GOMISIN M2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诱导凋亡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GOMISIN M2诱导的抗乳腺癌干细胞体内斑马鱼异种移植以及信号通路的研究 |
7.1 引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本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医疗操作中预防恶性瘤细胞转移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生信方法对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中免疫相关分子的鉴定及分析[D]. 张川. 吉林大学, 2021(01)
- [2]CRISPR/Cas9介导的AEG-1基因敲除对U251细胞系的生物学行为及细胞内代谢物的影响[D]. 盛玉瑞. 山东大学, 2021(12)
- [3]FXa通过GOSR1/ROS/bcl-2信号轴调控胃癌失巢凋亡抵抗的相关研究[D]. 王登峰. 兰州大学, 2021(09)
- [4]94例皮肤黑素瘤临床病理特点、基因突变分析及动物实验初探[D]. 陈欣琪.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9)
- [5]转化生长因子-β2反义寡核苷酸的微生物疫苗及肿瘤疫苗的佐剂作用[D]. 涂丽裙. 吉林大学, 2020(03)
- [6]PEITC调控结肠癌凋亡的机制研究及安全性评估[D]. 黄莉.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6)
- [7]MSC旁分泌TGF-β通过ERK1/2信号通路诱导黑色素瘤EMT的作用研究[D]. 吕川.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5)
- [8]减毒沙门氏菌VNP20009对急性白血病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D]. 李美蓉.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9]中国蜂胶及其黄酮类单体抗黑素瘤作用及其机制[D]. 郑宇斐. 浙江大学, 2020
- [10]源于白钻的Gomisin M2抗乳腺癌干细胞机制及体内抗增殖作用的研究[D]. 杨业国.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