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

“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

一、“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苏笑悦[1](2020)在《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时代的变迁对劳动市场产生冲击、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新要求促使全球中小学教育体系发生深刻变革。世界各国纷纷审视教育培养的目标与方向,新的教育理念、教育形态与教学实践不断涌现。在此背景下,我国中小学教学空间的设计也面临了全新的挑战。一方面,经济社会的转型、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人们对于美好教育的追求为中小学教育的变革创造了条件。在一系列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全国各地的教育研究者与实践者们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端探索出一大批教育新成果,这些新成果对教学空间的设计提出了新需求。另一方面,传统设计思维与习惯使教学空间的设计创新面临了问题与困境。当下,教育变革的新发展与传统教学空间设计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新的设计理论、设计方法的研究具有迫切性。基于上述问题,以教学空间为研究对象,以教育变革为研究视角,聚焦在一线城市。从建筑师参与的角度,采取教育学与建筑学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强调教育因素在教学空间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借鉴国内外设计经验,基于国内既有的教育变革新型成果分析教学需求,并以此作为教学空间设计的教育学基础和重要创新驱动,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随后,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从教学空间框架、教学空间要素2个层面,分别对教学空间集、功能场室与共享空间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以此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与策略体系。使教学空间的研究顺应教育的新变革,有助于对我国整个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系统进行补充与拓展,为新时期应对教育变革对教学空间设计带来的挑战提供思路与指导,探索中国未来中小学校。在内容上包括上、下两篇。上篇:设计理论建构(第一、二、三、四、五章)第一章,对研究的背景、对象、综述、方法、创新点与框架等内容进行总体概括。第二、三章,通过全球视角,以在教育实践层面对教学空间设计产生重要影响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为切入点,分别对国外和国内共10个典型国家的(现)当代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史、新型成果与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构建国内外(现)当代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比较研究平台。深化对教育变革和教学空间的发展创新规律性认识,发现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与作用机制。第四章,采取层层递进的方式,根据建筑设计研究的特点对教育学领域的教学方式进行适应性整合与归纳,引入教学行为研究。运用整合理论构建“教学方式整合模型”,将我国教学方式新成果整合到四个象限中,以此为工具分析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需求,总结共性与趋势。第五章,提出以教学需求作为教学空间设计的重要创新驱动,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从理论基础、设计原则、设计程序与设计内容方面对传统教学空间的研究与设计进行适应性调整,建立主体研究框架。下篇:设计策略研究(第六、七、八章)第六章,从教学空间框架层面,对教学空间集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对传统研究与设计中采取的单一“功能区”概念进行改良,提出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集模式、指标区间与组合方式,为多样化的教学需求提供全面的教学空间框架类型。第七、八章,从教学空间要素层面,分别对功能场室和共享空间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基于教学需求归纳10条设计原则,对各空间要素的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功能模块设计与功能模块空间整合进行研究,梳理各空间要素的新功能、新定位、新场景与新形态。在功能场室方面,提出功能复合化的“教学中心”概念优化传统研究中的“专用教室”,共构建15大“教学中心”;在共享空间方面,分别对室内开放空间、校园景观与室外运动场地/设施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了文章的成果——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核心内容,指出研究的不足与后期研究展望。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2](2020)在《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文中指出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解读当前"三教"改革对于职教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深层次分析3D打印技术专业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杨培[3](2019)在《浙江理工大学时尚创意类学科群建筑设计研究与实践》文中指出近年来,国家持续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教育建筑作为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物质载体,不断优化更新才能为教学科研提供更好的学习和工作环境。2017年6月,笔者随导师与意大利设计师组队共同参与了浙江理工大学新建时尚学院的概念性设计方案竞赛,并由此确定了毕业设计选题。时尚学院作为一个学部,下设五个学院,本次设计实践的内容为五个学院的学院楼,共计约5.6万平方米。通过实地走访、现状调研与背景资料收集,对时尚创意类学科的学科特色、功能需求、教学建筑存在问题等进行梳理,同时采用问卷调研及现场访谈对使用人群的行为模式及需求做了统计与分析,明确了设计的需求目标,即满足时尚创意类学科发展与建设的功能需求、体现学科特色与促进跨学科交流的空间布局需求,并回应使用者行为模式与需求。理论构建方面。首先对学科群理论及学科群建筑设计理论进行了分析,其次针对使用者行为模式及需求引入了环境行为学理论,并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践案例从总体布局、交通流线和空间组织三个方面做了具体设计手法的概括,初步得出了时尚创意类学科学科群建筑的设计策略:一是空间距离接近,总体布局集群化;二是利于跨学科沟通联系,交通结构网络化;三是促进正式与非正式交流,空间组织复合化。设计过程方面。设计围绕主题“丝路”社区展开,在对选址概况、总体规划及学科群用地分析的基础上,从总体布局、交通体系、功能组织及细部处理四个方面逐步推进和呈现整个学科群建筑设计方案。总体布局上通过集群布局塑造教学社区,具体表现为设计回应场地及周边环境,同时顺应学科建设需求将各学院的功能进行合理分区与整合,并控制合适的空间尺度来营造环境舒适的教学社区;交通体系上利用便捷交通构成立体网络,通过南侧机动车流线、北侧沿湖景观步道、内部庭院休闲小路、屋顶绿化步行流线与贯穿建筑内部的“教学街”、连接廊道等类型丰富、层次多样的水平交通流线,以及具有良好景观朝向的竖向交通流线,构建便捷的交通体系,增加使用者相互联系的效率与碰面交流的机会;功能组织上,将各学院的功能用房合理布置有利于学科间交叉的协作联系,并结合非正式交流空间的优化设置,鼓励各类非正式交流的发生,促进跨学科的交流与合作;细部处理上突显人性化关怀回应使用者的行为需求,通过校园环境认知与景观塑造、功能空间设置及环境安全感的营造体现对使用人群的关注,同时采用立面模数化与双层遮阳设计提高建筑的适应性与舒适性,另外将南侧波浪形建筑屋面设置为可上人屋面,与地面道路直接衔接,丰富了校园景观的类型与层次。学科群建筑的方案设计力图塑造一个多向联结的教学社区,运用针对性调研带来回应使用人群的具体设计并通过地理接近与空间融合创造更多跨学科交流与合作的可能性。此次基于时尚创意类学科的建筑设计研究与实践丰富了落实到具体学科的学科群建筑设计的理论研究,为此种类型的教育建筑设计提供了一些具体的参考资料,对于指导设计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郭晓[4](2018)在《装配式建筑在建筑工业化发展中的研究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些年,随着现代发达的工业技术以及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工业中的广泛应用,我国的工业化水平逐步朝着现代化、科技化以及信息化方向发展,许多建筑企业为了达到业主对于施工周期的要求,逐步开始采用装配式建筑,直接将预先制定好的建筑构件运到施工现场进行装配即可,进而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同时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因此装配式建筑受到了众多建筑企业的青睐。其采用的工厂化的生产,很好的保证了各构件实体质量,使得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功能性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同时避免了后期投入使用过程出现的一些列通病问题。目前我国在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方面,通过制定各种相关政策,培育扶持设计、生产、施工一体化大型企业,建立健全的产业化示范基地,目前我国无论是生产规模、行业标准、深化设计,还是预制率、投资成本、装配式施工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所以需要学习发展较快的地区和国家在建筑的工业化体系发展方面较先进的技术体系和较先进的经验,并通过对建筑行业的预制构件比较合理的设计、生产、施工等制约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因素方面进行掌控,努力提升生产的预制率和规模水平,实现全民参与建筑工业化,提升国家整体的建筑工业化水平。本文首先阐述了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内涵、特点,以及与传统建造方式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进而介绍了建筑工业化下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及特点,阐述了发达国家和地区装配式建筑发展情况并分析,得到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需要借鉴学习的经验。接着对几种装配式结构进行分析,总结各自优缺点,继而从经济、政策、技术体系、监管机制、产业链等方面阐述影响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的主要因素。通过引入某装配式住宅工程项目实例进一步具体分析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在设计、生产、及施工过程中的经验及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从而对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提出相关建议及对策。

周建中[5](2013)在《工程结构类系列课程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工程结构类系列课程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对其基本原理及结构设计的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和实践,并进行了教学方法的对比及综合应用效果研究,对改进工程结构类系列课程教学方法具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彭亮[6](2007)在《中西方家具设计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欧洲工业革命后西方设计教育的发展历史和中国现代设计教育的发展轨迹为研究背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纵向和横向地比较了中西方设计在教育模式和设计教育专业课程方面的差异,针对中国家具设计教育严重滞后于家具制造产业发展这一难题,提出了构建“中国家具设计教育模式”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范例,填补了国内在设计教育相关理论和实务研究的空白。论文共分为七个章节,以理论阐述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系统地论证了通过设计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提升我国家具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意义、方法和策略。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主要针对中国家具产业背景、设计教育背景、研究方法和选题意义作了简要和整体的阐述,初步提出研究方法和框架,并对国际与国内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文献综述。第二章重点对150年来西方家具设计教育的历史、着名设计大学家具设计专业的个案、设计教育与家具企业的互动机制经典案例进行系统的分析。第三章主要围绕中国大陆家具设计教育的历史、中国台湾地区的家具设计教育的历史、中国香港地区设计教育的历史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第四章通过从8个方面进行分类比较,找出中西方家具设计教育模式的差异,从而有的放矢地学习和借鉴西方现代先进设计教育的长处,弥补我国设计教育的不足。第五章主要是通过对中西方家具设计教育在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与教学案例进行深入的剖析,重点对中西方当代高等设计教育的4种类型: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大学、理工大学设计专业中家具设计专业的典型案例进行了分析比较,从专科、本科、研究生(硕士)3个学历层次培养入手,力求对中西方家具设计教育在专业课程方面进行归纳、解剖和梳理,从而为中国家具设计教育在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方面提供借鉴的范例和思路。第六章围绕中国当代设计教育在学习西方设计教育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本土化的研究与实践,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家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教育模式与课程改革实践作为个案进行剖析。第七章是本文的结论,从对西方设计教育模式的再认识、建立高等设计教育与家具制造产业的互动机制、探索现代中国家具设计人才的培养模式、对中国家具设计教育与家具产业的未来展望等几个方面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初步提出构建中国家具设计教育体系的理论框架。本文通过对中西方家具设计教育模式纵向与横向的比较研究,将理论研究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实地考察学习与网络文献检索相结合、区域研究与具体案例分析相结合,力求从中找到一条适合当代中国家具设计教育的发展道路,探索一种能与中国现代家具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家具设计教育模式,为未来中国设计教育的发展与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和参照的实践范例。

杜娟,王在成,路平,李占杰[7](2021)在《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海南大学土木工程专业认证工作入手,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针对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实践教学体系、教学方法等多个环节进行深入研究与实践。同时,比较分析了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理工学院(SUNY Poly)与海南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在专业设置、目标等方面的异同,体现了SUNY Poly计划的优点及其潜在优势,吸收转化其优良经验,科学构建以产出为导向,适应市场需求,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曹海,苏梦蓓,王小平,王小莉[8](2021)在《新工科建设下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文中研究指明构建新型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基于目前新工科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改革培养方案,更新教学方式,提升实践能力,强化师资队伍,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人才,以达到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需求。

马佳星,陈柯宇,沈心媛,王银辉[9](2020)在《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教学模式探索——以中国与新加坡课程对比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实施为中国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指明了道路,更进一步为培养专业实践人才奠定了基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授课形式单一、结合新技术少和涉及实践知识少等问题。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理念和要求,横向对比国内及新加坡高校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的教学方式,并进一步总结经验,优化教学方式,提出教学改革措施,提升课程的教学质量,以期为国内高校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二、“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上篇: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建构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时代变迁引发全球人才培养的新趋势
        1.1.2 教育变革新成果对教学空间的新需求
        1.1.3 教学空间设计创新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1.2 研究边界
        1.2.1 主要学科:教育学与建筑学
        1.2.2 研究对象:教学空间
        1.2.3 研究视角:教育变革
        1.2.4 地域界定:一线城市
        1.2.5 时间语境:当代
        1.2.6 教育阶段:中小学教育
        1.2.7 教育类型:公办、普通教育
        1.3 研究内容
        1.3.1 影响教学空间设计的教育要素: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
        1.3.2 国内外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1.3.3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设计理论建构与设计策略研究
        1.4 研究综述
        1.4.1 教育变革研究综述
        1.4.2 教学空间研究综述
        1.4.3 未来学校研究与实验计划
        1.4.4 总体研究评述
        1.5 研究目的、意义与创新点
        1.5.1 研究目的:应对教学空间设计新挑战,助力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
        1.5.2 研究意义:对现状研究和设计的补充与拓展
        1.5.3 研究创新点
        1.6 研究方法
        1.6.1 跨学科研究
        1.6.2 比较研究
        1.6.3 类型学研究
        1.6.4 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相结合
        1.6.5 文献研究
        1.6.6 前沿会议论坛与网络资源利用
        1.6.7 案例调研、访谈与分析
        1.7 研究框架
        1.8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国外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北美洲
        2.1 美国
        2.1.1 美国现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2.1.2 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新型成果:磁石学校与特许学校
        2.1.3 真实教育与尊重个体差异的教育变革
        2.1.4 开放式与小型教学单元的教学空间
        欧洲
        2.2 芬兰
        2.2.1 芬兰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2.2.2 适应完整公民发展需求的教育变革
        2.2.3 整体性与灵活性的教学空间
        2.3 英国
        2.3.1 英国现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2.3.2 学术教育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2.3.3 常规教室与共享功能相结合的教学空间
        2.4 法国
        2.4.1 法国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2.4.2 学术教育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2.4.3 基于传统空间模式改良的教学空间
        2.5 德国
        2.5.1 基础知识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2.5.2 注重共享空间表达的教学空间
        大洋洲
        2.6 澳大利亚
        2.6.1 澳大利亚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2.6.2 推动个性化教育的教育变革
        2.6.3 极富开放性的教学空间
        亚洲
        2.7 日本
        2.7.1 日本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2.7.2 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2.7.3 常规空间与共享空间共融的教学空间
        2.8 韩国
        2.8.1 韩国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2.8.2 对传统教育弊端进行改良的教育变革
        2.8.3 对传统空间模式进行适应性调整的教学空间
        2.9 新加坡
        2.9.1 新加坡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2.9.2 兼顾学术教育与个性化发展的教育变革
        2.9.3 小型教学单元与灵活性的教学空间
        2.10 国外经验的借鉴与启示
        2.10.1 教育变革的实施途径:教育多样化
        2.10.2 教学空间的设计基础:教学需求
        2.10.3 教学空间的设计程序:多方协同
        2.10.4 教学空间的设计内容:整体设计
        2.11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内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3.1 我国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与探索期(1949年-2010年)
        3.1.1 教育初创期:从旧教育到新教育的过渡(1949年-1966年)
        3.1.2 教育迷茫期:文革影响下的发展停滞(1966年-1978年)
        3.1.3 教育复兴期:教育普及和素质教育探索(1978年-1999年)
        3.1.4 教育转型期:素质教育曲折发展(1999年-2010年)
        3.1.5 历史经验总结:影响教育与教学空间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
        3.2 我国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新变革期(2010年-至今)
        3.2.1 教育发展新环境
        3.2.2 教育政策新导向
        3.2.3 教育变革新驱动
        3.3 我国教育变革新型成果
        3.3.1 基于传统教育进行局部优化
        3.3.2 对传统教育进行系统性革新
        3.4 我国教育变革发展趋势
        3.4.1 课程设置:对学生个性需求的尊重
        3.4.2 教学方式:教育与真实生活的结合
        3.4.3 其他类型:STEM教育与创客教育
        3.5 我国中小学教学空间典型新型成果调研
        3.5.1 上海德富路中学
        3.5.2 深圳荔湾小学
        3.5.3 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科华学校
        3.5.4 北京四中房山校区
        3.5.5 深圳红岭实验小学
        3.5.6 北京中关村三小万柳校区
        3.5.7 北京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
        3.5.8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改造)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需求研究
        4.1 教学方式在建筑学领域适应性研究综述
        4.2 分析工具建构:教学方式整合模型
        4.2.1 影响因素纳入
        4.2.2 模型建构借鉴:整合理论
        4.2.3 教学方式整合模型建构与利用
        4.2.4 完整教学需求集合
        4.3 教学组织下的教学需求发展研究
        4.3.1 行政班制教学
        4.3.2 包班制教学
        4.3.3 走班制教学
        4.3.4 混班/混龄制教学
        4.3.5 研究小结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建构
        5.1 设计创新驱动的丰富
        5.2 理论基础:教育学与建筑学相关理论
        5.2.1 “做中学”理论
        5.2.2 建构主义理论
        5.2.3 问题求解理论
        5.2.4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
        5.2.5 学校城市理论
        5.2.6 空间环境教育理论
        5.3 设计原则:教育学与建筑学的相辅相成
        5.3.1 适应当下并面向未来的教学需求
        5.3.2 促进教育的良性发展
        5.4 设计程序:多方协同的良性互动
        5.4.1 教育机构:空间的需求提出者与评价者
        5.4.2 设计机构:空间的表达者与中坚力量
        5.4.3 政府管理机构(或代建机构):空间发展的推动者
        5.4.4 施工机构:空间建造品质的保障者
        5.4.5 设备研发与供应机构:空间运营的支持者
        5.5 设计内容:对传统设计方法与策略的适应性调整
        5.5.1 空间框架:教学空间集
        5.5.2 空间要素:功能场室与共享空间
        5.6 本章小结
下篇: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第六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集设计策略
        6.1 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6.1.1 教学空间集
        6.1.2 组成要素
        6.1.3 教学空间集类型学最新研究综述
        6.2 教学空间集模式集合建构
        6.2.1 教学空间集模式大类
        6.2.2 教学空间集模式子类
        6.2.3 教学空间集模式集合
        6.2.4 教学空间集模式实例
        6.3 教学空间集指标研究
        6.3.1 相关研究综述与研究样本选取
        6.3.2 单位教学空间集内的学生人数
        6.3.3 单位教学空间集的面积指标
        6.3.4 教学空间集指标优化与建议
        6.4 教学空间集组合方式
        6.4.1 串联组合
        6.4.2 围绕全校共享空间组合
        6.4.3 空间立体互通组合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功能场室设计策略
        7.1 相关概念界定与技术路线
        7.1.1 教学中心
        7.1.2 技术路线
        7.2 设计原则
        7.2.1 空间形式:多样化与个性化
        7.2.2 空间功能:功能复合化
        7.2.3 空间边界:灵活性、透明性与复杂性
        7.2.4 空间环境:沉浸式教学氛围
        7.2.5 空间要素:设计要素教材化
        7.2.6 空间交互:泛在互联的智慧校园
        7.2.7 空间品质:人文关怀
        7.2.8 空间余地:留白设计
        7.3 集体中心(原普通教室)
        7.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7.3.2 功能复合化的“集体中心”
        7.3.3 功能最简化的精神属性“集体中心”
        7.4 信息共享中心(原图书馆/室)
        7.4.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书为本
        7.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自主学习与交互场所
        7.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独立馆室与开放式阅览区
        7.5 科研中心(原实验室)
        7.5.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仪器为本
        7.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授课与操作并重
        7.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5.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空间与高新实验设备相结合
        7.6 人文中心(原史地教室)
        7.6.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7.6.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文化高地
        7.6.3 功能模块设计与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7.7 艺术中心(原美术、书法教室)
        7.7.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授课练习
        7.7.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素质拓展
        7.7.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7.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展示
        7.8 表演中心(原音乐、舞蹈教室)
        7.8.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7.8.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表演功能强化
        7.8.3 功能模块设计与空间整合:多样化与专业化
        7.9 生活技能中心(家政教室,原劳技教室)
        7.9.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模仿操作
        7.9.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真实技能获取
        7.9.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9.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7.10 互联网中心(原计算机教室)
        7.10.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设备为本
        7.10.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提升信息素养
        7.10.3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互联网共享区与辅助教学资源
        7.11 创新中心(创客教室、STEM教室等)
        7.11.1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创新与实践
        7.11.2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11.3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7.12 生活中心(原食堂与学生宿舍)
        7.12.1 食堂:适应学生新的生活习惯与教学行为外延
        7.12.2 学生宿舍:空间品质打造
        7.13 运动中心(原风雨操场)
        7.1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经济性为本
        7.13.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多样化运动
        7.13.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经济性与多样化兼顾
        7.14 教师研修中心(原教务办公室)
        7.14.1 传统办公需求与设计:独立办公场所
        7.1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适应教师成长
        7.1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1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办公环境营造与教育属性强化
        7.15 民主管理中心(原行政办公室)
        7.15.1 传统办公需求与设计:权威塑造
        7.1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民主塑造
        7.1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15.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去中心化
        7.16 社区纽带中心(原校门和围墙)
        7.16.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隔离社区
        7.16.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社区纽带
        7.16.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16.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共享与纽带
        7.17 卫生中心(原卫生间)
        7.17.1 传统需求与设计:基本生理需求
        7.17.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卫生意识与心理尊重
        7.17.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17.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如厕环境与空间趣味性
        7.18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共享空间设计策略
        8.1 相关概念界定与技术路线
        8.1.1 概念与分类
        8.1.2 技术路线
        8.2 设计原则
        8.2.1 共通性设计原则
        8.2.2 设计要素游戏化
        8.2.3 设计要素自然化
        8.3 室内开放空间
        8.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辅助课下活动
        8.3.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辅助与互补结合
        8.3.3 “辅助”定位下的功能模块设计:舒适性与趣味性
        8.3.4 “互补”定位下的功能模块设计:开放性与灵活性
        8.3.5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式空间边界
        8.4 校园景观
        8.4.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视觉观赏为本
        8.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教育属性强化
        8.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8.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复杂化校园景观设计
        8.5 室外运动场地/设施
        8.5.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性与无趣性
        8.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多样性与趣味性
        8.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游戏化与自然化
        8.6 本章小结
结论
    主要成果与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2)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面临的突出问题
    1.1 师资团队的教学素养相对偏差
    1.2 3D打印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资源匮乏
    1.3 教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2.1 通过“名师引领、双元结构、分工协作”的准则塑造团队
        2.1.1 依托有较强影响力的带头人,有效开发名师所具备的引领示范效果
        2.1.2 邀请大师授教,提升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水准
    2.2 推进“学生主体、育训结合、因材施教”的教材变革
        2.2.1 设计活页式3D打印教材
        2.2.2 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2.3 创新推行“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2.3.1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法
        2.3.2 构建与推进更具创新性的“三个课堂”模式

(3)浙江理工大学时尚创意类学科群建筑设计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设计作品图片
    1.设计作品图片
        1.1 作品效果图
        1.2 设计分析图
        1.2.1 方案生成分析
        1.2.2 总体布局分析
        1.2.3 交通体系分析
        1.2.4 功能组织分析
        1.2.5 细部处理分析
        1.3 技术图纸
    2.设计过程图片
        2.1 设计对象调研
        2.1.1 基地调研
        2.1.2 原有教学建筑调研
        2.2 实践案例调研
        2.3 设计草图
        2.3.1 设计手绘草图
        2.3.3 设计模型过程图
第二部分 :设计报告
    1.设计需求报告
        1.1 选题背景
        1.1.1 高等教育发展需求
        1.1.2 时尚产业发展需求
        1.1.3 教学建筑设计优化需求
        1.2 时尚创意类学科特色需求
        1.2.1 时尚及时尚创意产业
        1.2.2 时尚创意类学科涵义及特征
        1.2.3 时尚创意类学科空间需求
        1.3 设计对象现状分析
        1.3.1 学科设置
        1.3.2 使用人群分析
        1.3.3 设计对象现存问题分析
        1.4 功能需求
        1.5 .使用者需求及行为模式调研
        1.5.1 调研概况
        1.5.2 调研问卷内容及分析
        1.6 小结
    2.文献理论研究报告
        2.1 学科群理论及学科群建筑设计研究
        2.1.1 学科群理论概述
        2.1.2 学科群建筑概念及发展概况
        2.1.3 学科群建筑设计研究现状
        2.1.4 学科群建筑理论基础
        2.1.5 学科群建筑特征
        2.2 基于环境行为学的学科群建筑使用者行为分析
        2.2.1 环境行为学理论概述
        2.2.2 国内外环境行为学理论发展概况
        2.2.3 学科群建筑使用者行为分析
        2.3 国内外相关案例调研分析
        2.3.1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学建筑集群
        2.3.2 中国美院象山校园山南二期教学建筑集群
        2.3.3 新加坡科技与设计大学教学建筑群
        2.3.4 案例分析总结
        2.4 学科群建筑设计策略总结
        2.4.1 空间距离接近,总体布局集群化
        2.4.2 利于跨学科沟通联系,交通结构网络化
        2.4.3 促进正式与非正式交流,空间组织复合化
        2.5 小结
    3.设计过程报告
        3.1 设计主题与思路
        3.1.1 设计主题——“丝路”社区
        3.1.2 设计创作思路与框架
        3.2 设计前期分析
        3.2.1 学校选址概况
        3.2.2 学校总体规划分析
        3.2.3 学科群用地分析
        3.2.4 多方案比较
        3.2.5 方案生成分析
        3.3 总体布局——集群布局塑造教学社区
        3.3.1 总体布局回应场地及周边环境
        3.3.2 建筑群体空间尺度控制及社区化营造
        3.3.3 总体功能分区与整合
        3.3.4 建筑体量优化
        3.4 交通体系——便捷交通构成立体网络
        3.4.1 水平交通组织
        3.4.2 垂直交通组织
        3.4.3 立体的交通网络体系
        3.5 功能组织——交流空间促进交叉融合
        3.5.1 互相融合的平面功能布局
        3.5.2 促进学科交叉的协作联系
        3.5.3 非正式交流空间的优化设计
        3.6 细部处理——设计细节回应行为需求
        3.6.1 回应使用人群行为的具体设计
        3.6.2 立面模数与遮阳设计
        3.6.3 第五立面塑造多样化活动场所
        3.7 设计的创新点、特色优势和应用价值
        3.7.1 学科群建筑塑造多向联结的教学社区
        3.7.2 针对性调研带来回应使用人群的具体设计
        3.7.3 地理接近与空间融合创造更多跨学科交流与合作的可能性
        3.8 小结
    4.设计研究总结
        4.1 理念的体现程度
        4.2 作品满足需求目标程度
        4.3 创新特色的评价
        4.4 不足与原因分析
        4.5 后续改进的设想
    5.参考文献
    6.附录
    7.致谢

(4)装配式建筑在建筑工业化发展中的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建筑工业化与装配式住宅研究综述
        1.3.2 国内建筑工业化与装配式住宅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建筑工业化下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
    2.1 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
        2.1.1 木结构体系
        2.1.2 轻钢结构体系
        2.1.3 预制混凝土结构体系
    2.2 装配式建筑的优势
        2.2.1 设计多样化
        2.2.2 建造速度快,对周围生活工作影响小
        2.2.3 节约资源,保护坏境
        2.2.4 工业化生产,产品质量高
        2.2.5 预制结构工期短,投资回收快
        2.2.6 新材料的应用,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
        2.2.7 施工机械化程度高
第3章 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3.1 影响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政策、经济因素分析
        3.1.1 制定的政策法规不完善
        3.1.2 政府缺少激励政策
        3.1.3 预制构件成本增加
    3.2 影响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技术标准体系因素分析
        3.2.1 行业标准、规范有待健全
        3.2.2 技术体系有待完善
        3.2.3 全产业链协同发展不足
        3.2.4 缺乏标准化模数统一体系
    3.3 装配式建筑监管机制现状及问题
        3.3.1 监管机构设置及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3.3.2 从业人员资格认定和资质管理方面的问题
        3.3.3 质量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3.4 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微观问题
        3.4.1 设计人员对BIM技术掌握不够
        3.4.2 对于BIM的运用不够全面
        3.4.3 国内BIM软件不够齐全
        3.4.4 工程实例中存在的问题
第4章 工程项目实例-某装配式上盖物业项目
    4.1 工程概况
    4.2 项目预制装配式结构体系构件拆分设计与PC构件设计
        4.2.1 装配式建筑体系
        4.2.2 标准化设计
        4.2.3 合理拆分和设计
        4.2.4 确定合理的预制率
        4.2.5 深化设计流程
    4.3 项目工厂化生产情况
        4.3.1 模具的制作
        4.3.2 预制构件的制作
    4.4 装配化施工
        4.4.1 预制外墙安装
        4.4.2 预制阳台安装
        4.4.3 预制楼梯梯段的安装
        4.4.4 内隔墙条板安装及防开裂措施
        4.4.5 机电安装一体化
    4.5 一体化装修
    4.6 项目情况总结
第5章 影响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关键问题的应对措施及建议
    5.1 政策、经济发展方面的措施及建议
        5.1.1 政策方面
        5.1.2 经济方面
        5.1.3 费用对比
    5.2 技术标准体系措施及建议
        5.2.1 逐步完善行业标准、规范
        5.2.2 加大科研投入,掌握关键性技术,完善技术体系
        5.2.3 整和产业资源链
        5.2.4 建立标准化模数统一体系
    5.3 装配式建筑监管机制措施及建议
        5.3.1 创新质量监管机制
        5.3.2 完善从业人员资格认定和资质管理
        5.3.3 质量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5.4 出台激励政策,促进BIM技术的人才培养
    5.5 加大建筑业技术研发投入的力度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工程结构类系列课程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工程结构类系列课程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1) 课程建设定位不准, 导致教学方法选择不当。
    2) 教学方法认识不足, 致使教学方法单调乏味。
    3) 课程内容把握不透, 使得教学方法使用不妥。
    4) 重视“教”的方法, 忽视“学”的方法, 导致“教”与“学”的方法脱节。
2 工程结构类系列课程教学方法的若干问题研究与实践
    1) “基本原理”的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3]。
    2) “结构设计”的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4]。
    3) 各种教学方法的对比及综合应用效果研究。
3 结语

(6)中西方家具设计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1.1 论文研究选题的缘起
    1.1.2 研究的背景
    1.1.3 世界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背景及其影响
    1.1.4 中国家具产业的高速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1.1.5 制造大国的设计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选题的意义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
    1.3.1 研究的内容
    1.3.2 研究的方法
    1.3.3 研究的框架
1.4 国际与国内的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1.4.1 国际与国内对艺术设计史论的研究现状
    1.4.2 国际与国内对设计教育的研究现状
1.5 论文主题的概念及其形成
    1.5.1 本研究课题的创新性
    1.5.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预期研究成果 2 对西方家具设计教育模式百年历史发展进程的剖析
2.1 现代家具与设计教育模式的概念
    2.1.1 现代家具的概念
    2.1.2 艺术设计教育模式的类型
2.2 西方艺术设计教育模式的发展历程
    2.2.1 欧洲工业革命前的艺术设计教育模式
    2.2.2 欧洲工业革命后的艺术设计教育模式
    2.2.3 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艺术设计教育模式
    2.2.4 信息时代的艺术设计教育模式
2.3 现代设计教育的先行者
    2.4.1 艺术与手工艺运动——西方设计教育从孕育到起步
    2.3.2 建筑师和设计师是现代设计教育的先行者
    2.3.3 商行与行会在早期设计教育改革中的作用
    2.3.4 英国早期设计教育的办学宗旨的模糊与盲目
    2.3.5 艺术与技术的矛盾——英国早期设计教育的探索
    2.3.6 设计教育的初步成型——德意志制造联盟与设计教育
2.4 世界着名设计大学的家具设计教育模式的个案研究
    2.4.1 从行会培训转变为正规职业技术教育——巴黎布尔学校
    2.4.2 现代设计教育的奠基者——德国包豪斯学院
    2.4.3 北欧设计学派的发源地——哥本哈根皇家艺术学院
    2.4.4 从默默无闻到誉满全球——赫辛基艺术设计大学
    2.4.5 现代设计教育的新篇章——美国克兰布鲁克艺术学院
    2.4.6 现代艺术设计教育新的里程碑——德国乌尔姆设计学院
    2.4.7 以建筑学为中心的设计教育模式——米兰理工大学
    2.4.8 历史悠久的世界顶尖设计大学——英国皇家艺术学院
    2.4.9 家具设计本科专业名列英国前茅——伯明翰艺术设计学院
    2.4.10 注重装饰艺术的法国设计教育——国立高等装饰艺术学院
    2.4.11 美国一流的设计大学——罗得岛设计学院 3 对中国家具设计教育模式百年历史发展进程的反思
3.1 从明式家具高峰逐步走向衰落的中国近代家具
    3.1.1 20世纪前半叶的中国家具设计教育
    3.1.2 中国营造学社与中国传统家具研究
    3.1.3 四川省立技艺专科学校—家具设计分科教育的雏形
    3.1.4 民国时期上海圣约翰大学的建筑与家具设计教育
3.2 建国后的中国家具设计教育
    3.2.1 建国初期至文革期间的中国家具设计教育
    3.2.2 北京光华木材厂与新中国第一代家具人
    3.2.3 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中国家具设计教育
3.3 中国台湾地区设计教育的发展历程研究
    3.3.1 在台湾工业社会转型中建立的工业设计教育
    3.3.2 台湾地区设计教育的基本状况
    3.3.3 台北科技大学的家具设计专业
    3.3.4 台湾设计教育体系对大陆设计教育的启示
    3.3.5 “挑战2008”——台湾文化创意产业计划与创意家具设计
3.4 中国香港地区设计教育模式的发展历程
    3.4.1 多元化与多层次的设计教育体制
    3.4.2 亚洲地区的领导型设计大学-——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
    3.4.3 香港特区政府设计政策与创建亚洲设计之都的举措 4 中西方家具设计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
4.1 设计教育模式的概念
    4.1.1 从“模型”到“模式”的概念发展
    4.1.2 “设计教育模式”概念的提出
    4.1.3 “设计教育模式”概念的界定
4.2 中西方家具设计教育模式专业设置的差异
    4.2.1 起源于建筑学科的西方家具设计专业教育
    4.2.2 起源于林业木材学科的中国家具设计专业教育
4.3 中西方设计教育模式与设计师领域的差异
    4.3.1 西方建筑师与家具设计师的紧密合作和设计的宽广领域
    4.3.2 中国建筑师与家具设计师的分离和设计领域的狭窄
4.4 中西方设计师教育背景与教师队伍的差异
    4.4.1 西方设计师成长的国际化背景,从设计师到教授的教师队伍
    4.4.2 中国设计师成长的本土化背景,从校门到校园的教师队伍
4.5 中西方设计系统建筑与室内设计的差异
    4.5.1 西方家具设计与建筑室内设计的整体系统关系
    4.5.2 中国家具设计与建筑室内设计的分离脱节关系
4.6 中西方家具设计教育模式设计学派与设计思潮的差异
    4.6.1 繁荣的设计学派与设计思潮的西方设计教育
    4.6.2 缺乏设计学派与设计思潮的中国设计教育
4.7 中西方家具设计教育模式设计师与企业合作机制的差异
    4.7.1 西方家具设计师与家具品牌企业共同成长的双赢机制
    4.7.2 中国家具设计师与家具企业家的雇佣机制
4.8 中西方设计教育在学科类型方面的差异
    4.8.1 从“术”到“学”,突出“设计创造型”的西方设计教育
    4.8.2 重“学”轻“术”,偏向“学科理论型”的中国设计教育 5. 中西方家具设计专业教育课程的比较研究
5.1 西方家具设计专业的多样性、课程模块化与学分制度
    5.1.1 西方家具设计专业的多样性
    5.1.2 西方家具设计课程体系的模块化
    5.1.3 西方家具设计学分制度的创新
5.2 中西方家具设计专业教育课程设置的个案研究
    5.2.1 美国罗得岛设计学院家具设计系的课程设置
    5.2.2 美国创造研究学院家具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
    5.2.3 美国萨凡纳艺术设计学院家具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
    5.2.4 米兰理工大学设计学院家具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
    5.2.5 芬兰拉合提理工大学设计学院家具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
    5.2.6 瑞典LiTH理工大学技术学院家具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
    5.2.7 台北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家具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
    5.2.8 南京林业大学木材工业学院家具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
    5.2.9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家具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
5.3 中西方家具设计专业课程设置的统计与分析
    5.3.1 中西方设计大学家具设计课程与学分的基本比较分析
    5.3.2 中西方设计大学中家具设计本科与研究生课程的比较分析
5.4 中西方家具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的个案研究
    5.4.1 对中国家具设计教育专业课程现状的分析
    5.4.2 丹麦DIS国际学生家具设计工作坊的课程教学案例
    5.4.3 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舒适坐具”的课程教学案例
    5.4.4顺德职业技术学院“青少年生活方式研究”教学案例 6 中国当代家具设计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6.1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家具设计专业教育模式的个案研究
    6.1.1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家具设计专业的产业背景
    6.1.2 错开普通大学办学模式 另辟蹊径探索高职设计教育新路
6.2 “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构建教育与产业的双赢机制
    6.2.1 加强“政、校、企合作”,成为地方产业发展的动力源
    6.2.2 密切“产、学、研结合”,构建校企合作的有效机制
    6.2.3 教育与产业相互促进,共同打造产业名牌和教育品牌
6.3 研究国际先进设计教育模式 全面改革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
    6.3.1 “取法乎上”学习国际先进设计教育模式
    6.3.2 “消化吸收”重构家具设计课程体系
    6.3.3 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
6.4 以全面促进就业为导向,创新毕业设计教学模式
    6.4.1 整合毕业设计教学环节
    6.4.2 答辩、展览、招聘三结合创新毕业设计教学模式 7 结论
7.1 对西方设计教育模式的再认识
7.2 重构中国设计教育体系
7.3 建立设计教育与制造产业的双赢互动合作机制
7.4 “大平台基础,多专业方向”,整合设计课程体系
7.5 形成“以学生为中心,以课题/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7.6 教师从本土化到国际化,从“蜡烛”到“芯片”的转变
7.7 从“学科理论型”到“设计创造型”教育模式的构建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7)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一、围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核心理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结合土木工程专业定位,凝炼面向需求的培养目标
    (二)明确学生的学习成果,细化支撑培养目标的毕业要求
    (三)引入新颖的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设计覆盖毕业要求的课程体系
    (四)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与管理模式,实施教学质量评价,建立持续改进机制
二、与纽约州立大学理工学院培养方案的对比分析
    (一)培养目标
    (二)毕业要求
    (三)课程体系
    (四)持续改进
三、改进与建议
    (一)加强通识教育
    (二)重视过程考核与评价
    (三)突出专业区域特色
四、结语

(8)新工科建设下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工科建设内涵
二、土木工程专业新工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1. 专业培养方案
    2. 教学方式
    3. 实践能力
    4. 师资队伍
三、土木工程专业新工科建设内容
    1. 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制定培养方案
    2. 以综合能力为目标更新教学方式
    3. 以工程应用为主线改革实践教学
    4. 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优化师资队伍
四、结语

(9)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教学模式探索——以中国与新加坡课程对比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现存问题
    (一)授课内容较为单一,结合新技术较少
    (二)授课形式较为单一,学生学习兴趣较低
    (三)实践知识涉及少,学生锻炼不足
二、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改革措施
    (一)丰富课堂教学模式
    (二)加强实践环节的落实
    (三)课程考核方式的改进
三、结语

四、“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D]. 苏笑悦.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
  • [2]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J].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 数码世界, 2020(04)
  • [3]浙江理工大学时尚创意类学科群建筑设计研究与实践[D]. 杨培. 浙江理工大学, 2019(03)
  • [4]装配式建筑在建筑工业化发展中的研究与实践[D]. 郭晓. 深圳大学, 2018(01)
  • [5]工程结构类系列课程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J]. 周建中. 山西建筑, 2013(16)
  • [6]中西方家具设计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D]. 彭亮.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7(01)
  • [7]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J]. 杜娟,王在成,路平,李占杰. 高等建筑教育, 2021(05)
  • [8]新工科建设下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 曹海,苏梦蓓,王小平,王小莉. 黑河学院学报, 2021(03)
  • [9]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教学模式探索——以中国与新加坡课程对比为例[J]. 马佳星,陈柯宇,沈心媛,王银辉. 高等建筑教育, 2020(06)

标签:;  ;  ;  ;  ;  

“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