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论办好商业银行的三大支柱──农业银行深圳市分行向商业银行转化的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马长贵,卢国平[1](1996)在《试论办好商业银行的三大支柱──农业银行深圳市分行向商业银行转化的体会》文中研究说明试论办好商业银行的三大支柱──农业银行深圳市分行向商业银行转化的体会马长贵,卢国平农业银行深圳市分行在农总行、省行及特区人民银行的领导下,从管理、装备、人才三大支柱入手,强化银行的服务功能和服务质量,在向商业银行转轨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一...
崔鸿雁[2](2012)在《建国以来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演进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世界经济金融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世界各国的金融监管制度也在不断地变革中。从西方国家监管制度的变迁看,金融监管经历了自由—管制—放松管制的发展过程。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政治状况发生了深刻变革,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与我国的经济金融在全球化背景下呈现出新的特征和趋势,国际金融监管理论和实践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这一切构成了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变迁的深刻的经济金融背景。本文旨在对建国以来中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的形成、发展和逐渐成熟的基本过程作一比较系统地回顾和分析。本文分导论和六个章节:第一章为导论,诠释金融监管及监管制度的含义,回顾国内外研究状况,说明选题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简要提示本选题的研究思路、内容框架、研究方法与特色。第二章开始至第五章,结合对当时的社会经济背景的分析和对监管制度、监管行为的根源性探究,把我国建国以来金融监管制度思想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章束缚与控制(1948—1978):计划经济时期的金融监管制度与思想;第二章启蒙与探索(1979—1984):金融制度改革起步阶段的监管制度与思想;第三章冲突与融合(1984—1993):金融制度改革构建阶段的监管制度与思想;第四章调整与突破(1994—2004):金融制度改革调整阶段的监管制度与思想;第五章深化与再探索(2005至今):金融制度改革深化阶段的监管制度与思想。第六章是对我国建国以来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演进的总体考察,实际上也是全文的一个总结。在对每个阶段监管思想的分析过程中,先从分析当时的监管思想形成的背景入手,进而对监管具体制度建构等情况进行简要介绍,然后分析其中蕴含的思想特征与演变过程,最后对该阶段监管思想进行总体评价。在对每一发展阶段的分析中,既统一思路,又突出各自的特点、突出阶段特征。经济实践的发展与金融业的变革催生了不同发展阶段的金融监管思想,从而推动了制度的形成,这是一个历史的过程,通常还伴随着国家和全球层面的广泛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同时这个过程也发生在特定的空间脉络中,在特定的经济背景下以金融监管组织制度、市场制度、法律制度的不同层次展开。因而,金融监管制度思想在时间脉络中呈现出历史的演化特征,而在空间脉络中又呈现出一定的层次性特征,时间与空间脉络的交错与协同,共同构成了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演化的动力。无疑,监管思想的变更来源于市场变革,而各个时期制度的创立和创新无一不受到思想的启发、孵化与引导。无疑,制度的变革和思想的创新互相促进、互为动力。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论证1949年以来中国金融监管制度的思想变迁,既可以使我们理解中国金融监管制度理论本土化的思想根源,又为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金融监管理念创新和政策选择提供思想资源。本文以经济思想成长为主线,分析了金融监管制度演变的思想脉络。所以,从思想史的角度对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的演变加以系统地梳理,揭示其内在的发展演变规律,能够为探索监管制度继续完善的路径、推进金融体制改革提供全新的思考视角。
马长贵[3](1995)在《办好商业银行的三大支柱——中国农业银行深圳市分行向商业银行转化的探索》文中研究说明此文是深圳市农业银行行长马长贵同志在中国农村金融学会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交流论文。文中的理论阐述和观点,实际是深圳市农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的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广泛的借鉴意义。因此,在征得作者同意后,本刊特予发表,相信会给我省农行干部特别是各级行的领导干部一定的启迪。
马长贵,侯梓泉,卢国平[4](1997)在《深圳农行向商业银行转轨实施的“05”系统工程》文中研究表明深圳农行向商业银行转轨实施的“05”系统工程马长贵侯梓泉卢国平近几年来,我行通过学习国际商业银行先进经验和艰苦探索,按照系统论、控制论原理,分别不同的层次、采取不同的步骤,逐步实行了“05”系统工程,即“一套指标、二个轮子、三大支柱、四项量度、五条不...
宁喆敏[5](2012)在《巴塞尔协议Ⅲ下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优化研究》文中提出资产负债管理能力是商业银行经营能力的基础,由于商业银行对一国经济的重要性,因此不断提高资产负债管理能力是商业银行常新的主题。资产负债管理是商业银行为了达到其经营目标,对自身经营业务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以实现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平衡,其核心是风险管理和价值创造。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全面推进使得商业银行经营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金融监管的放松导致金融创新的速度不断加快,金融衍生工具的广泛使用增加了市场的波动性,使商业银行的风险加大。为有效防范风险,做好资产负债管理,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内涵不断丰富,金融技术不断更新。但是金融危机仍然不时爆发,间隔时间愈来愈短,造成的损失愈来愈大,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后,使得全球经济从一个高增长低通胀的大稳健时期进入全面震荡、经济衰退时期,历时五年仍未摆脱,成为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损失最严重影响最广的一次危机,欧美各大商业银行在本次危机中损失惨重,不少金融机构或破产或被收购,从而引起全球金融行业及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反思,催生了巴塞尔协议Ⅲ的出台,资本约束进一步加强,初次在全球统一出台流动性约束指标。我国商业银行能够在本次危机中避免损失过重,不是因为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能力较强,而是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开放程度低、金融监管较严、金融产品较少。危机前,我国正在推进巴塞尔Ⅱ协议的实施,在巴塞尔协议Ⅲ出台后,我国在一年内立即出台了中国版巴塞尔Ⅲ,自2012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中国银行业将面临比全球标准更严格的资本和流动性管制,传统根据专家评价法和简单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再也不能满足中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严峻形势。因此对商业银行建立流动性和负债约束下的资产负债管理优化模型就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第一章首先对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进行阐述,综合归纳和总结了国内外研究成果,最后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之处;第二章回顾了西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和策略的发展过程,为本文的研究搭建了理论基础;接着第三章对2007年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从而引出巴塞尔协议Ⅲ的变化及中国版巴塞尔协议Ⅲ具体标准出台的原因,分析了未来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重大影响。随后,论文第四章和第五章对商业银行资本约束和流动性进行了详细研究。在对流动性和资本约束的定义进行详细阐述后,论文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和资本约束具体计量方法进行了评述,根据我国商业银行实际情况选择了适合的计量方法,建立了流动性和资本约束模型。第六章在前文流动性和资本约束模型的基础上,采用线性规划模型,根据我国商业银行实际利润构成情况建立银行净收益最大化函数,最后构建流动性和资本双约束下的资产负债优化模型,并进行了实证研究;第七章对中国银行业如何进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改革提出了政策建议。文章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并对下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在总结全文研究内容的基础上,反思了现有的不足及将来有待深入研究的方向。
尹优平[6](2007)在《中国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作为一个区域化特征明显的发展中大国,我国中西部经济金融发展速度和水平明显落后于东部地区,且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区域发展差距的扩大和非均衡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伴随着西部开发、东北振兴和中部崛起等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我国区域协调发展问题再度成为理论与实务界关注的焦点。特别是进入“十一五”时期以后,正处在重要转折和发展时期的我国金融业开放程度会进一步提高,面临的国际竞争压力也会更大,加之现有政策存在忽视区域金融差异的倾向,金融发展重外延和总量扩张、轻内涵和质量优化的倾向严重影响着金融整体效率的发挥。如果各个区域不加强协调与合作,我国金融业的整体竞争力就不可能充分发挥,更不利于国家金融的整体发展。如何在区域金融领域落实好科学发展观,促使其协调并实现可持续发展,便成为我国区域战略实施进程中必须解决的现实难题。尽管有学者对金融协调发展问题进行了研究,但大多从国家整体宏观层面出发,鲜有将视角锁定在国家微观区域内部协调发展之中,由于在理论上缺乏一个适用的分析框架,现有研究成果尚不能为实践工作提供系统的理论支持,导致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的协调效率普遍偏低,这不仅会影响区域经济金融又好又快的协调发展,也将影响到金融宏观调控和金融改革的成果,更无助于解决我国区域金融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理论研究的缺乏和现实发展的要求都需要我们从提高金融运行效率本质出发,重视金融系统各个层面的协调发展。基于此,本文选择中国区域金融协调发展作为研究的主题,拟从理论分析和实证比较角度来探析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的演进路径,找寻促进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一般规律,旨在为缩小区域间金融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和金融协调发展提供有益的政策主张。本文提出的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理论分析框架是基于区域协调理论,结合金融发展理论、区域金融理论和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建立起来的一个新兴子命题。由于我国区域金融是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系统,因此,本文对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研究主要建立在以银行业为主的分析上。论文按照总分式的框架结构以协调发展为主线展开分析,首先考察我国区域金融发展中的不协调现状,然后找出区域金融系统各层面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路径和政策措施,以达到促进区域金融系统的协调发展,提高运作效率,实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国家整体经济协调发展的目的。全文共分为八章,第一章为导论,提出了研究问题,分析了研究思路及总体框架;第二、第三章分别为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实证考察分析和总体理论概述;第四章至第七章则是从机构、管理、区际和政策四个层面深入阐述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内容与途径;第八章为本文的结语及政策推论。通过上述各层次的协调,从而实现区域金融的整体协调和发展。本文通过综合金融协调理论、区域金融理论和金融发展理论等相关研究成果,提出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理论分析框架,并结合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的实际重点阐述了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四个层面,得到了合适的研究结论,为我国区域金融实现协调发展的制度安排及实际操作提供了政策建议。论文写作着力于以下论述同时也是本文的创新之处:1、厘清了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内涵与外延。认为区域金融协调发展既意味着区域金融业本身的协调和优化,也意味着区域之间金融发展上的合理分工。提出了只有通过对空间上客观分布的基础性核心金融资源、实体性中间金融资源和整体功能性高层金融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开发和配置,才能实现区域金融协调发展。2、确立了衡量区域金融协调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准。认为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实质是金融资源在区域性协调配置的效率与程度,即提高区域金融业的竞争力与效率。核心是区域金融功能是否得到了有效的发挥,区域金融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及区域金融供给对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满足程度是否达到了“帕累托最优”。3、分析了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结构层次和主要内容。尝试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及较为完整的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理论分析框架。并重点从区域金融内部协调和外部协调分机构、监管、区际、政策四个层面进行全方位的论述,基础环节是区域内外金融各自协调发展,关键保障是区域金融监管协调和区域金融政策的协调,为进一步揭示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实质奠定了理论基础。4、探讨了区域间金融展业辅助合作协调发展与区域金融风险联动防范的途径措施。讨论了区域金融协调发展不同质的规定性、互动关系和主要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针对性。5、运用了博弈论方法分析区域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博弈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基础。6、提出了比较切合中国实际的相关政策性建议。讨论了以“差异性与共生性和谐”、“公平和效率和谐”作为制度重构的理念,通过建立一个高效、有力的中国区域金融协调发展机制,发挥市场和政府两只手的协调作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形成各区域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区域金融发展新模式。作为一次大胆的尝试,本文所提出的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理论分析框架由于相关理论自身发展还不够完善。相应地,有关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观点不可避免会有很多不完善和存在争议的地方。同时,从两个部分、四个层面上分析区域金融协调的思路虽然囊括了影响区域金融协调的大部分因素,但必然还有疏漏之处。一是研究内容上的局限性。就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研究的构成内容来看,本文还有大量的内容没有包括进来,如对区域金融与社会的协调发展问题没有具体展开论述,对区域城乡金融协调发展问题的研究只是浅尝辄止。二是分析方法上的局限性。案例研究可能存在一个“天鹅皆白”命题的悖论,本文虽然从理论上提出了区域金融的协调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假说,但由于缺乏相关数据以及笔者所掌握的计量方法所限,无法用实际数据证实该假说。当然这些问题也留待致力于区域协调发展和和谐金融研究者们的进一步探索,真切地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金融理论发展和实际工作提供有益的思索!
王子良[7](2010)在《商业银行创新物流金融服务的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物流金融是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物流服务创新的支撑要素之一,决定着物流增值服务的重要发展方向。而物流金融是现代物流与金融共同创新的一种集成式新型服务,其产生和发展离不开金融机构。国外的物流金融业务开展较早,相关的体制和技术比较成熟。而我国物流金融的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只有那些有一定规模和客户且资信良好的物流企业在这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商业银行开展物流金融服务,不但能够拓展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而且能为商业银行创造更多的中间业务收入,增强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本文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结合国内外实际案例,探讨从商业银行角度开展物流金融业务,为期发展提供新的思路。本文首先阐述金融服务创新相关理论,揭示金融服务创新的特征和动力,并介绍物流金融的涵义及其研究的理论基础,为商业银行创新物流金融提供理论依据。其次,对国内外物流金融现状特征、业务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并通过典型案例进行实证研究,总结出现有物流金融业务发展的条件,为商业银行创新物流金融服务提供实践依据。第三,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创新物流金融的必要性、优势所在,相应指出其存在的障碍因素。第四,提出商业银行开展物流金融服务的协同发展模式——一体化服务模式。对一体化服务模式的概念、流程图、效应等进行系统分析,并结合建设银行服务小商品批发市场“结算通”业务进行案例分析,以证明该模式的推广价值。第五,剖析商业银行创新物流金融服务所存在的各种风险及其成因,并提出风险规避的办法。最后,从创新金融服务运行机制、创新物流金融服务营销策略、创新物流金融服务的金融支持体系等方面提出发展我国物流金融服务的对策思路。在当今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的趋势下,本文旨在从商业银行视角提出一种综合性的物流金融业务发展模式,搭建物流业与金融业相互交流的平台,使商业银行发挥自身优势,更好地为物流企业提供全面的、优质的金融服务,促进物流业健康快速发展。
黎代福[8](2006)在《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 ——基于COSO-ERM的研究》文中提出商业银行作为社会经济的中枢,其高风险、高负债的行业特性决定了防范风险和进行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也一直是监管当局、理论界和广大客户关注的重要问题。对现阶段处于经济改革时期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一直受到国人的怀疑和关切,近年来银行业接连发生的大案要案也间接证明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薄弱。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如何结合COSO-ERM和BASELⅡ的要求建立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整体框架和风险管理流程?以及我国商业银行如何实施ERM?上述问题正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本文从不确定性经济学角度,用规范研究和案例研究法,本着“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结合最新理论发展,首先通过分析商业银行失败的原因来引出对商业银行进行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分析理论发展现状及实务现状,并将最新风险管理理论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现状相结合,试图为我国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提供指导与借鉴意义。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1)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从本质上讲是对不确定性事项的管理,是不确定性经济学在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风险管理既要防范风险,也要抓住隐含的机会;(2)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是建立现代银行制度最大的挑战,风险管理能力的薄弱制约了银行的发展,并可能对国家的经济活动造成重大影响;(3)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框架是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发展的方向;(4)内部环境是影响、制约商业银行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决定性的因素,其中,产权结构影响治理结构,风险管理文化是全面风险管理的核心;(5)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流程的任一环节都是不可偏废的,并且是相互影响的;(6)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推进全面风险管理的实施措施与建议。本文的学术贡献体现在:(1)丰富了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的研究;(2)分析了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整体框架和风险管理流程;(3)对我国商业银行实施ERM提出意见和建议;(4)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法,将理论分析与实际案例相结合,为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实务提供指导与借鉴。
黄文忠[9](2008)在《中资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构建 ——基于价值创造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提升中资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多年以来都是中国政府和银行监管当局关注的焦点,也一直是解决中国金融问题的重中之重。业界与学界自改革开放从来就没有停止过理论与实践的探讨,近些年也始终是热点问题。本文试图在发表在1990年《哈佛商业评论》的经典文章《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提出的“核心竞争力”概念基础上,运用银行价值理论、数学集合理论和严密逻辑推理深入解剖“核心竞争力”的“构成”及其“构成要件”;探讨和提出中资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定义和构成模型;进而逐一阐述提升核心竞争力“构成要件”的对策;最后导出中资商业银行构建核心竞争力的路径选择。论文除导论外分六章。第一章为理论基础,主要从核心竞争力概念与理论简述、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概念与理论简述入手,应用银行价值估值模型和银行价值创造模型,从三个角度尝试创新中资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理论:理论创新之一:价值创造是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根本目标和动力;理论创新之二:核心竞争力是银行的“根系”;理论创新之三:核心竞争力是银行各项必要竞争力的“交集”。第二章阐述了市场营销能力是中资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体现,主要意思是市场营销能力的强弱最能够代表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强弱。第三章阐述了风险管理能力也是中资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体现,与市场营销能力对形成银行核心竞争力的贡献几乎同样重要,风险管理能力的强弱也最能够代表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强弱。第二、三两章强调,市场营销能力与风险管理能力这两项竞争力不强,银行所谓的核心竞争力就只会是“空中楼阁”。第四章阐述了中资商业银行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四个支撑:一是资本管理能力;二是公司治理能力;三是战略管理能力;四是人力资源管理能力。中资商业银行缺失这四项中的任何一项竞争力,其核心竞争力就失去支撑,构建核心竞争力也就不可能成功。第五章阐述中资商业银行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基础——银行文化。缺失银行文化,银行也就只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更遑论形成核心竞争力了。没有文化的“竞争力”,就好像离开了土壤的插花一样,没有生命力,再艳丽也只是“昙花一现”。第六章提出了中资商业银行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具有操作性的路径选择。本章也作为论文的结论,在前五章严密逻辑推理基础上得到清晰的具有操作性的中资商业银行构建核心竞争力的路径选择和具体对策。
邵靖[10](2013)在《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中国现代城市雕塑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了我国现代城市雕塑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历程。现代城市雕塑作为一个舶来品,是从19世纪末才从西方国家引入中国的,论文按照“殖民时期——民国时期——建国初期和文革时期——改革开放”这一历史脉络进行分析,对中国大陆上的城市雕塑进行了基本历史梳理,并对各个时期主要的作品进行了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的城雕在各个时期受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社会因素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形成其不同的特点及其内在联系,对中国不同时期的雕塑教育和几代雕塑家的发展及特点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本文由绪论、正文三章和最后的结论三大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对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缘起、研究现状和研究的重点难点进行了剖析。第一章重点写了殖民统治时期的殖民者建立的城市雕塑和民国时期第一代雕塑家所创作的城市雕塑。殖民统治的强行开埠、西方思想的引入及新文化运动、美术革命、新兴艺术学校与社团对中国现代雕塑的兴起都是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殖民者在租界地的公共空间、公共建筑、公共花园及私家花园中都开始兴建现代城市雕塑。民国时期的雕塑家们都是经历了艰苦的留学之路后归国的,他们为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教育和雕塑事业都做出了卓绝的贡献。第二章主要论述了新中国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城市雕塑发展历史。美协的成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两结合”的方针对此时的雕塑界有着诸多的影响,而在与苏联关系僵化之前,新中国几乎所有领域都深受苏联的影响,雕塑教育和雕塑创作也不例外。此时最大的城市雕塑项目就是建造人民英雄纪念碑,之后的十大建筑雕塑和“文革”期间毛泽东像的遍地开花揭示了这一时期的城市雕塑完全笼罩在政治的阴影之中,城市雕塑彰显其独有的艺术特色。第三章结合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阐述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发展的历史。这一时期的城市雕塑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多元化,从千篇一律的不锈钢抽象雕塑,到各种风格的百花齐放,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的成立为繁荣的中国城市雕塑发展指明了方向,各种国际雕塑创作营、国际城市雕塑大赛此起彼伏,使得雕塑公园开始兴旺起来,其中以名人雕塑园居多,但是经过近三十年的建设,雕塑公园的发展起起落落,雕塑公园的后续管理令人堪忧。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归纳总结,对不同时期的中国城市雕塑发展特点进行了论述。对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鱼龙混杂的城市雕塑建设现象使许多雕塑家开始对中国城市雕塑的发展不断深入探讨,对中国传统雕塑进行反思,将传统融入现代城市雕塑之中,力求使得中国城市雕塑有更良好和合理的发展趋势。
二、试论办好商业银行的三大支柱──农业银行深圳市分行向商业银行转化的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办好商业银行的三大支柱──农业银行深圳市分行向商业银行转化的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2)建国以来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导论 |
0.1 研究背景 |
0.1.1 问题的提出 |
0.1.2 研究意义 |
0.2 金融监管制度思想研究的理论基础 |
0.2.1 金融监管与金融监管制度的含义 |
0.2.2 金融监管制度思想 |
0.2.3 思想与制度的关系 |
0.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0.3.1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0.3.2 研究方法 |
0.3.3 创新点 |
0.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4.1 国外学者关于中国金融监管的研究 |
0.4.2 国内研究综述 |
1. 束缚与控制(1948-1978):计划经济时期的金融监管制度与思想 |
1.1 计划经济时期金融管理思想的背景 |
1.1.1 理论背景 |
1.1.2 经济背景 |
1.2 计划经济时期金融管理的思想考察 |
1.2.1 金融组织国有化思想 |
1.2.2 管理机构的单一化思想 |
1.2.3 金融管理的行政调控思想 |
1.3 计划经济时期的法制思想 |
1.3.1 计划经济时期的法制环境 |
1.3.2 中国计划经济时期的法制传统思想 |
1.4 思想形成动因分析 |
结束语 |
2. 启蒙与探索(1979-1984):金融制度改革起步阶段的监管制度与思想 |
2.1 金融监管制度思想产生的背景 |
2.1.1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意义 |
2.1.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逐步形成 |
2.1.3 商品经济理论的逐步确立 |
2.1.4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的引进 |
2.2 金融监管组织体系的初步构想 |
2.2.1 关于中央银行建制问题的认识 |
2.2.2 关于中央银行性质问题的争论 |
2.2.3 中央银行与专业银行的关系的认识 |
2.3 中央银行金融管理的思想发展 |
2.3.1 利率管制思想 |
2.3.2 信贷管理思想 |
2.3.3 关于中央银行金融管理方式的探讨 |
2.4 建设金融法制的初步探索 |
2.4.1 监管立法的必要性认识 |
2.4.2 关于设立银行法的初步认识 |
结束语 |
3. 冲突与融合(1984-1993):金融制度改革构建阶段的监管制度与思想 |
3.1 金融监管制度思想发展的背景 |
3.1.1 多元化金融机构的大发展 |
3.1.2 专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 |
3.1.3 金融业经营模式的转变:由自然混业经营向分业经营过渡 |
3.1.4 理论背景:西方金融理论的传播与发展 |
3.2 确立金融监管组织体系的思想发展 |
3.2.1 中央银行监管职能定位的探讨 |
3.2.2 监管分支机构设置的争议 |
3.2.3 监管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中央银行与专业银行认识的深化 |
3.2.4 由自然混业监管向分业监管过渡的探索 |
3.3 金融监管市场制度思想探索 |
3.3.1 强化合规性监管职能思想的确立 |
3.3.2 运营监管思想:利率管制、信贷规模控制 |
3.3.3 风险管理思想的探讨 |
3.4 金融监管立法性质和内容的探讨 |
3.4.1 关于《银行管理暂行条例》的认识 |
3.4.2 关于加强金融法制建设的讨论 |
3.4.3 加强法制建设思想的基本特征 |
结束语 |
4. 调整与突破(1994-2004):金融制度改革的调整阶段的监管制度与思想 |
4.1 金融监管制度思想调整与突破的背景 |
4.1.1 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技术进步与金融创新 |
4.1.2 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 |
4.1.3 现代经济理论的发展与引进 |
4.1.4 金融业经营模式的转变:混业经营初露端倪 |
4.1.5 《巴塞尔资本协议》的影响 |
4.2 优化监管组织体系的探索 |
4.2.1 监管机构协调制度的建议 |
4.2.2 分业监管与混业监管的争论 |
4.2.3 监管监管者思想的产生 |
4.2.4 关于分离监管职能的争论 |
4.3 监管业务思想的深入研究 |
4.3.1 风险监管思想的发展: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审慎监管与合规监管并重 |
4.3.2 关于自律性监管思想的探讨 |
4.3.3 全程监管思想的确立 |
4.4 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的监管立法思想 |
4.4.1 关于《中国人民银行法》的讨论 |
4.4.2 加强监管立法国际合作的建设 |
4.4.3 加强我国金融监管法制化的思想 |
结束语 |
5. 深化与反思(2005至今):危机后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的发展 |
5.1 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探索的背景 |
5.1.1 金融全球化与金融业对外开放 |
5.1.2 混业经营日趋明显 |
5.1.3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 |
5.1.4 金融创新不断深入 |
5.2 金融监管组织的新发展 |
5.2.1 加强金融监管机构协调的探讨 |
5.2.2 完善自律性监管体系的思考 |
5.2.3 构建宏观审慎管理机构体系的探索 |
5.3 监管业务的再探索 |
5.3.1 微观审慎监管思想的强化 |
5.3.2 机构监管与功能监管的争论 |
5.3.3 关于宏观审慎监管与系统性风险防范思想 |
5.4 监管立法的反思与探索 |
5.4.1 关于建立中国金融混业监管法律体系的思考 |
5.4.2 系统性风险法律监管思想的确立 |
结束语 |
6. 中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演进的总体考察 |
6.1 建国以来金融监管制度思想的演进路径 |
6.1.1 行政性金融控制思想 |
6.1.2 控制性金融监管思想的形成与弱化:逐步强调规则监管与市场约束并重 |
6.1.3 审慎性金融监管思想的构建与强化 |
6.2 金融监管制度与思想演变的内在逻辑 |
6.2.1 思想演进特征 |
6.2.2 演进机制 |
6.3 我国金融监管理念的发展方向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巴塞尔协议Ⅲ下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选题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 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优化问题的研究 |
二、 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优化流动性管理和流动性约束的有关研究 |
三、 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资本约束的有关研究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思路、结构安排及主要创新 |
一、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二、 结构安排 |
三、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
第一节 资产管理阶段 |
一、 资产管理理论 |
二、 资产管理方法 |
第二节 负债管理理论和方法 |
一、 负债管理理论 |
二、 负债管理的方法 |
第三节 资产负债管理方法 |
一、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
二、 资产负债管理的方法 |
第四节 巴塞尔协议的诞生与演变 |
一、 巴塞尔协议产生的背景 |
二、 1988 年巴塞尔协议基本框架 |
三、 2004 年新资本协议的内容 |
第五节 结论 |
第三章 巴塞尔协议Ⅲ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影响 |
第一节 次贷危机推进巴塞尔协议的改革 |
一、 商业银行在次贷危机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
二、 金融监管缺失带来的道德加剧了金融危机的破坏性 |
三、 金融危机中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暴露的问题 |
第二节 巴塞尔协议Ⅲ及其对商业银行影响 |
一、 《巴塞尔协议Ⅲ》的主要内容 |
二、 “巴塞尔Ⅲ”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
第三节 “中国版巴塞尔协议Ⅲ”对银行业影响分析 |
一、 “中国版巴塞尔协议Ⅲ”的主要内容 |
二、 中国巴塞Ⅲ协议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 |
第四节 结论 |
第四章 巴塞尔协议Ⅲ下的商业银行资本监管约束 |
第一节 商业银行的风险及资本约束 |
一、 商业银行风险的内涵 |
二、 商业银行损失分类 |
三、 账面资本、监管资本和经济资本 |
四、 巴塞尔资本协议下资本计量方法 |
第二节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资本计量方法的选择 |
一、 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资本计量 |
二、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计量现状以及相关改进建议[ |
第三节 市场风险及操作风险资本计量方法选择 |
一、 商业银行市场风险资本计量 |
二、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资本计量 |
第四节 商业银行资负管理优化中资本约束条件的建立 |
一、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监管指标要求 |
二、我国资本约束模型的建立 |
第五章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优化下的流动性约束研究 |
第一节 商业银行流动性和流动性的影响因素 |
一、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及存在的风险 |
二、 商业银行流动性需求的影响因素 |
第二节 商业银行流动性需求管理及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现状 |
一、 商业银行流动性需求管理 |
二、 商业银行流动性需求搭配管理策略 |
三、 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现状及制约因素 |
第三节 商业银行资负管理优化中流动性管理约束条件的建立 |
一、 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监管指标要求 |
二、 流动性约束条件的构建 |
第六章 商业银行流动性和资本约束下的资负优化模型 |
第一节 模型变量的选择 |
第二节 资产负债优化模型的构建 |
一、 确定目标函数 |
二、 约束条件 |
第三节 商业银行资负管理优化模型的简化 |
第四节 应用实例 |
一、 某商业银行具体情况 |
二、 资本约束条件的确定 |
三、 流动性约束条件的确定 |
四、 模型的实证结果 |
五、 对比分析 |
第七章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改革构想 |
一、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二、 巴塞尔协议Ⅲ实施后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框架的搭建 |
三、 多渠道应对更加趋紧的资本约束 |
四、 有效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水平 |
五、 外部环境的完善 |
第八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第一节 全文总结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中国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视角 |
1.3 研究范围与核心概念辨析 |
1.4 相关文献回顾与评述 |
1.5 研究思路及分析框架 |
1.6 研究的方法和工具 |
1.7 论文的主要创新及不足 |
1.8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2. 中国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实践考察 |
2.1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描述及分析 |
2.2 中国区域金融发展的非均衡性分析 |
2.3 中国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及实证分析 |
3. 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 |
3.1 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理论与方法论基础 |
3.2 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内涵界定和衡量标准 |
3.3 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理论的基本原则与层次结构 |
3.4 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理论的数学模型与经济分析 |
4. 中国区域金融内部协调发展(一):机构层面 |
4.1 区域内金融机构协调发展概述 |
4.2 区域内银行业的协调发展 |
4.3 区域银行业与证券业机构的协调发展 |
4.4 区域银行业与保险业机构的协调发展 |
4.5 区域银证保等金融机构发展的综合协调 |
5. 中国区域金融内部协调发展(二):监管层面 |
5.1 中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形成及现状考察 |
5.2 区域内金融监管机构的协调 |
5.3 区域内金融监管机构协调发展的案例分析 |
6. 中国区域金融外部协调发展(一):区际层面 |
6.1 中国区域间资本流动 |
6.2 中国区域间金融机构网点布局协调 |
6.3 中国区域间金融机构的展业辅助合作 |
6.4 中国区域间金融风险联动防范 |
7. 中国区域金融外部协调发展(二):政策层面 |
7.1 区域间金融政策协调的一般理论分析 |
7.2 区域金融政策协调的国际比较及借鉴 |
7.3 区域金融政策协调的内容 |
8. 研究结论及政策推论 |
8.1 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研究结论及路径选择 |
8.2 中国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政策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7)商业银行创新物流金融服务的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我国物流业保持较高增长态势,信贷资金需求不断增加 |
二、商业银行金融服务不断创新,为发展物流金融业务提供可能 |
三、商业银行拓展物流金融业务,有效弥补物流金融发展存在的不足 |
第二节 国内外物流金融研究现状 |
一、国外物流金融的研究现状 |
二、国内物流金融的研究现状 |
三、相关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物流金融服务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金融服务的相关理论 |
一、金融服务的相关概念 |
二、金融服务的特征 |
三、金融服务创新的动力 |
四、理论述评 |
第二节 物流金融的相关理论述评 |
一、物流金融的相关概念 |
二、物流金融发展模式研究 |
三、物流金融风险研究 |
四、物流金融实务研究 |
五、其他相关研究 |
六、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物流金融的理论基础 |
一、委托代理理论 |
二、交易费用理论 |
三、供应链管理理论 |
四、物流资源整合理论 |
五、理论述评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内外物流金融业务比较分析 |
第一节 国外物流金融业务发展现状及模式分析 |
一、国外物流金融业务发展现状及特征 |
二、国外物流金融业务模式 |
三、典型案例:UPS的物流金融模式 |
第二节 国内商业银行物流金融发展现状及模式分析 |
一、国内物流金融服务发展现状及特征 |
二、国内物流金融业务模式 |
三、典型案例:中储集团物流金融服务模式 |
第三节 国内外物流金融服务的比较分析与启示 |
一、国内外物流金融业务比较分析 |
二、国外物流金融发展的成功经验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商业银行创新物流金融服务的优势与约束分析 |
第一节 我国商业银行创新物流金融服务的必要性 |
一、中小物流企业融资发展的需要 |
二、商业银行利润提升的需求 |
三、供应链"共赢"目标实现的要求 |
第二节 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物流金融服务的优势分析 |
一、物流产业高速增长,发展模式明显变化 |
二、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
三、金融创新环境良好 |
第三节 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物流金融服务的约束分析 |
一、内在约束 |
二、外在约束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商业银行创新物流金融服务的发展模式 |
第一节 商业银行开展物流金融服务模式概述 |
一、商业银行开展物流金融业务发展状况 |
二、商业银行开展物流金融业务运作模式评析 |
第二节 一体化服务模式架构分析 |
一、一体化服务模式概念的提出 |
二、一体化服务模式的优点 |
三、一体化服务模式构架 |
第三节 一体化服务模式的效应分析 |
一、联动效应 |
二、对称效应 |
三、"多赢"效应 |
四、传导效应 |
五、社会效应 |
第四节 案例分析:建设银行服务小商品批发市场"结算通"业务 |
一、"结算通"业务创新背景 |
二、"结算通"业务架构 |
三、"结算通"业务功能 |
四、"结算通"业务效益 |
五、"结算通"业务创新和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商业银行创新物流金融服务的风险管理 |
第一节 物流金融风险管理研究概述 |
一、国外物流金融的风险管理研究 |
二、国内物流金融的风险管理研究 |
三、现行物流金融服务指标体系 |
第二节 商业银行物流金融服务创新的风险分析 |
一、商业银行创新物流金融服务的风险表现 |
二、商业银行创新物流金融服务的风险成因 |
第三节 商业银行创新物流金融服务的风险规避 |
一、加强仓单质押的管理 |
二、建立信用评价体系 |
三、健全相关法律 |
四、环境风险管理 |
五、中国建设银行"结算通"风险管理案例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商业银行创新物流金融服务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商业银行创新物流金融服务的运行机制 |
一、信任机制 |
二、协同发展机制 |
三、服务保障机制 |
第二节 商业银行创新物流金融服务的营销策略 |
一、差异化营销策略 |
二、精准营销策略 |
三、关系型营销 |
第三节 商业银行创新物流金融服务的金融支持体系 |
一、金融政策扶持体系 |
二、金融创新支持体系 |
三、信用担保体系 |
四、资金供给体系 |
五、金融中介服务体系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8)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 ——基于COSO-ERM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商业银行的失败与风险管理 |
1.1.2 研究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现实意义 |
1.1.3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现状 |
1.2 研究框架与研究思路 |
1.2.1 主要研究问题 |
1.2.2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1.2.3 主要贡献与创新 |
1.3 论文结构 |
第2 章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基于不确定性经济学的分析 |
2.1 商业银行的风险分析:不确定性经济学视角 |
2.1.1 不确定性:风险的源泉 |
2.1.2 不确定性经济学对风险的定义 |
2.1.3 不确定性经济学对不确定性、风险的处理方法 |
2.2 不确定性经济学在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
2.2.1 将不确定性经济学运用于银行的战略制订 |
2.2.2 不确定性贯穿于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主要过程 |
2.2.3 不确定性的本质要求防范风险必须重视信息 |
2.2.4 在应对不确定性事项时抓住隐含的机会 |
第3章 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理论研究回顾与我国实务现状 |
3.1 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理论研究回顾 |
3.1.1 企业风险管理模式的发展过程 |
3.1.2 银行风险管理理论的研究综述 |
3.1.3 我国监管机构、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 |
3.1.4 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方向: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
3.2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状 |
3.2.1 我国商业银行现行风险管理的问卷调查分析 |
3.2.2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章 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整体框架:基于COSO—ERM 的借鉴 |
4.1 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内涵 |
4.2 ERM 在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中的运用与分析 |
4.2.1 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构成要素分析 |
4.2.2 商业银行目标与全面风险管理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
4.2.3 实施全面风险管理的效果评价 |
4.2.4 全面风险管理在商业银行管理过程中的运用 |
第5章 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之内部环境:比较分析与案例思考 |
5.1 商业银行内部环境 |
5.1.1 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 |
5.1.2 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 |
5.1.3 银行风险管理文化 |
5.1.4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环境对全面风险管理的影响 |
5.2 案例剖析:内部环境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
5.2.1 开平案例的主要特点 |
5.2.2 从全面风险管理的视角分析开平案例:基于内部环境的视角 |
第6章 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流程:机制构造与案例分析 |
6.1 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流程的内涵 |
6.1.1 风险管理流程的内涵 |
6.1.2 风险管理流程的主要作用 |
6.1.3 风险管理流程的内容 |
6.2 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流程机制构造 |
6.2.1 目标设定 |
6.2.2 事项识别 |
6.2.3 风险评估 |
6.2.4 风险应对 |
6.2.5 控制活动 |
6.2.6 信息和沟通 |
6.2.7 监控 |
第7章 主要结论、政策建议与未来研究方向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实施措施与建议 |
7.3 研究局限及未来拓展方向 |
附录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调查提纲 |
附录二:开平银行案例简介 |
附录三:建设银行改制上市的主要大事记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中资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构建 ——基于价值创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思路、方法和篇章结构 |
三、主要创新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第一章 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竞争力理论简述 |
第二节 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理论简述 |
第三节 中资商业银行价值创造能力 |
第四节 中资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理论创新 |
第二章 市场营销能力是中资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体现——市场营销能力是中资商业银行“根系”的“主根” |
第一节 市场营销理论简述 |
第二节 中资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不足及提升的思路 |
第三节 中资商业银行应开展的研究(Research) |
第四节 明确市场定位和营销战略重点(STP) |
第五节 提出和实施营销策略组合(MM&I) |
第六节 反馈、评价、修正市场营销战略与策略(Control) |
第三章 风险管理能力是中资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体现——基于价值创造的风险管理能力是中资商业银行“根系”的“主根” |
第一节 基于价值创造的风险管理相关理论基础 |
第二节 风险的概念与银行风险管理概念与主要内涵 |
第三节 风险管理的制度环境与手段工具 |
第四节 提升基于价值创造的风险管理能力的对策 |
第四章 中资商业银行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四个支撑 |
第一节 基于价值创造的中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能力——资本管理是核心竞争力的支撑之一 |
第二节 基于价值创造的中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能力——公司治理是核心竞争力的支撑之一 |
第三节 基于价值创造的中资商业银行战略管理能力——战略管理是核心竞争力的支撑之一 |
第四节 基于价值创造的中资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能力——人力资源管理是核心竞争力的支撑之一 |
第五章 银行文化是中资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基础——银行文化: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土壤 |
第一节 银行文化的基本内涵 |
第二节 中资商业银行文化建设的状况及存在的误区 |
第三节 中资商业银行重塑银行文化的对策 |
第六章 中资商业银行构建核心竞争力的路径选择 |
第一节 提升基于全球化竞争环境持续发展必需的各项竞争力 |
第二节 倡导和践行核心竞争力赖以根植的经营理念 |
第三节 构建核心竞争力:各项竞争力基于经营理念的“核化过程”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后记 |
(10)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由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萌芽起步期:——半殖民半封建及民国时期现代城市雕塑(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中叶)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 政治背景 |
二、 文化背景 |
第二节 租界的现代城市雕塑 |
一、 公共空间中的城市雕塑 |
二、 欧式公共建筑上的雕塑作品 |
三、 公共花园雕塑 |
四、 私家花园中的雕塑 |
第三节 民国时期的雕塑留学生 |
一、 清末民初留学生概述 |
二、 学习雕塑的留学生概况 |
三、 留学生在国外的学习和生活 |
第四节 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教育 |
一、 土山湾的雕塑教育 |
二、 私立上海美术专科学校 |
三、 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 |
四、 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 |
五、 广州市立美术学校 |
第五节 民国时期现代雕塑理论的传播 |
一、 美术团体 |
二、 美术期刊 |
三、 美术展览 |
第六节 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家 |
一、 蔡元培与现代雕塑家 |
二、 李金发 |
三、 江小鹣 |
四、 刘开渠 |
五、 滑田友 |
六、 张充仁 |
第七节 民国时期的城市雕塑作品 |
一、 孙中山雕像 |
二、 名人塑像 |
三、 抗战时期的纪念碑雕塑 |
第二章 曲折探索期:——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现代城市雕塑(二十世纪中叶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 美协的成立 |
二、 向苏联学习 |
三、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
四、 “两结合” |
五、 “大跃进” |
六、 文化大革命 |
第二节 向苏联学习雕塑 |
一、 20世纪60年代前的苏联艺术的发展史 |
二、 苏联艺术在中国的迅猛传播 |
第三节 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雕塑教育 |
一、 苏联的雕塑教学体系 |
二、 苏联影响下的新中国的雕塑教育模式 |
三、 新中国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雕塑教育的发展历史 |
第四节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造 |
一、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奠基和选址 |
二、 纪念碑的设计过程 |
三、 纪念碑浮雕的设计 |
第五节 东方红太阳升——毛泽东雕像 |
一、 不同时期的毛泽东雕像特点 |
二、 毛泽东雕像代表作品 |
三、 毛泽东对建其雕像的态度 |
第六节 解放初期与文革时期的城市雕塑 |
一、 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雕塑发展 |
二、 十大建筑工程室外雕塑 |
三、 毛主席纪念堂室外雕塑 |
四、 城市纪念碑雕塑 |
五、 名人雕塑作品 |
六、 其他城市雕塑题材作品 |
第三章 繁荣发展期:——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现代城市雕塑(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二十一世纪初)第一节 时代背景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 政治背景 |
二、 艺术背景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雕塑发展 |
一、 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的现代雕塑 |
二、 90年代的中国现代雕塑 |
三、 21世纪的中国现代雕塑 |
第三节 雕塑公园的发展 |
一、 中国雕塑公园概论 |
二、 中国特色的雕塑公园 |
三、 中国雕塑公园典型案例分析 |
四、 中国雕塑公园发展策略 |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现代城市雕塑 |
一、 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简述 |
二、 改革开放后城市雕塑作品 |
第四章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设计的展望 |
第一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管理机制 |
一、 工作职能 |
二、 存在问题 |
三、 改变方法 |
第二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
一、 存在问题 |
二、 提升中国城市雕塑品质 |
第三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设计与环境的融合 |
一、 城市雕塑与城市历史人文环境 |
二、 城市雕塑与城市空间环境 |
三、 城市雕塑与心理环境的艺术至境 |
结语 |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大事记 |
引用文献 |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四、试论办好商业银行的三大支柱──农业银行深圳市分行向商业银行转化的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试论办好商业银行的三大支柱──农业银行深圳市分行向商业银行转化的体会[J]. 马长贵,卢国平. 农村金融研究, 1996(01)
- [2]建国以来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演进研究[D]. 崔鸿雁. 复旦大学, 2012(03)
- [3]办好商业银行的三大支柱——中国农业银行深圳市分行向商业银行转化的探索[J]. 马长贵. 湖北农村金融研究, 1995(12)
- [4]深圳农行向商业银行转轨实施的“05”系统工程[J]. 马长贵,侯梓泉,卢国平. 农村金融研究, 1997(01)
- [5]巴塞尔协议Ⅲ下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优化研究[D]. 宁喆敏. 南开大学, 2012(07)
- [6]中国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研究[D]. 尹优平. 西南财经大学, 2007(04)
- [7]商业银行创新物流金融服务的发展策略研究[D]. 王子良. 东北师范大学, 2010(08)
- [8]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 ——基于COSO-ERM的研究[D]. 黎代福. 厦门大学, 2006(01)
- [9]中资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构建 ——基于价值创造的研究[D]. 黄文忠. 厦门大学, 2008(08)
- [10]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D]. 邵靖. 苏州大学, 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