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溧阳地震破坏地质的若干特征

江苏溧阳地震破坏地质的若干特征

一、江苏溧阳地震震害地质若干特点(论文文献综述)

李起彤,竺清良,胡连英[1](1983)在《江苏茅山地质和地震研究述评》文中研究指明江苏茅山山脉以地质研究之早、中强地震原地复发之快引人注目。本文拟对茅山山脉地质和地震的研究历史、现状和已取得的主要成果(包括认识成果)进行综合性评述。文中列出了十二个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六点建议。

夏朝旭[2](2020)在《基于实地调查的地震人员死亡致死性评估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地震由于其突发性、不可预测性和造成的破坏及损失的巨大性,是威胁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和造成损失的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我国地震呈现出了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的特点,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更加严重。地震人员死亡评估方法的研究在地震应急救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地震人员死亡评估方法主要分为基于建筑物易损性和基于地震动参数2类。其中基于建筑物易损性的方法对于建筑基础资料要求严格且准确,造成评估结果存在一定的限制,而基于地震动参数方法大多基于一定数量或者区域范围内的地震数据构建模型,造成了模型方法的区域局限性明显。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大量野外实地调查和历史震例数据的统计拟合分析,提出致死性水平的概念,构建致死性水平矩阵及基于矩阵的人员死亡评估模型,以及实地调查的致死性水平计算方法,提高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方法的可推广性,能够为震前预评估、风险评估和震后的快速评估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目前主要进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出致死性水平概念。所谓致死性是区域中各种可能导致震后人员死亡因素的综合可能性或者水平。描述致死性的最好指标,是地震导致的人员死亡率,每次地震的各种致死因素所导致的结果都被综合反映在了灾区人员死亡率上,特别是分烈度的人员死亡率。致死性水平从高到低,对应着建筑物损毁后致人死亡的可能性从大到小、次生灾害导致人员死亡的可能性从大到小、救灾救援交通条件的从差到好等。(2)构建致死性矩阵。基于历史地震中分烈度死亡率数据拟合结果的分组特征,发现历史震例的分组现象,基于大量的野外调查经验的结果,以及对于标志性震例的认定,发现历史震例的分组并不是基于空间分布位置的分组,而是与每个震例分组所反映出的人员死亡率和致死性水平有关。按照历史震例的分组特征,结合±50%的误差要求,将致死性水平分为了A-K的11个等级,并对每一级致死性水平的区间范围进行了定义,结合震例分组中的历史地震的真实死亡率,并以标志性地震作为制约,将每一个烈度的人员死亡率划分为了11个分隔区间,每一个震例分组对应一个致死性水平等级,也对应一组分烈度人员死亡率的分组。基于这种对应关系,构建了基于致死性水平等级和分烈度人员死亡率的矩阵,将全国范围划分为了11个等级区间,每一个等级对应一组VI-XI度的人员优势死亡率数据。(3)构建基于致死性矩阵的人员死亡评估模型。基于致死性水平等级对应的各烈度人员死亡率,在确定区域致死性等级的情况下,结合等级下各个烈度的人口数量和时间调整系数来进行人员死亡数量的快速评估,并从历史震例和实际应用两个角度验证了本文提出的评估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4)开展实地调查中致死性水平的方法研究。通过对历史地震数据的计算,同时结合大量的野外调查经验,确定每种建筑物类型的致死性水平区间范围,并在此区间范围值的基础上,基于不同建筑物类型影响因素的种类和权重比例,以及区域致死性水平影响因素种类和权重比例,构建了实地调查中致死性水平的计算方法。(5)结合地震灾害损失预评估工作内容,论述了本文提出的相关模型在预评估等实际调查工作中的应用研究。构建了实地调查中不同行政级别致死性水平的计算模型,能够为实地调查工作方法提供理论支撑。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对历史震例死亡率的研究发现,相邻烈度人员死亡率一般相差3-16倍之间,均值在10倍左右,存在指数关系,通过对分烈度人员死亡率的拟合分析,发现历史地震的分组特征,位于不同区域的震例,可能位于同一分组内,即有些相距遥远的地震区域可能会表现出相近的分烈度人员死亡率;同组内不同震例死亡率的变化率小于50%,而相邻区域的震例却可能位于不同的分组中,即一些相邻区域的地震的分烈度人员死亡率可能会出现较大差别,历史震例死亡率不能随意引用。(2)通过理论分析结合实地调查经验,发现历史震例分组特征代表的是人员死亡率分隔区间,指示的是区域致死性水平的不同。位于同一省份的不同震例的人员死亡率可能出现较大差别,说明即使同省份的相邻区域也可能具有不同的致死性水平;而相距甚远的不同省份的震例却可能具有大致相同的死亡率,说明一些并不相邻的不同区域也可能具有大致相同的致死性水平。历史震例的分组并不是基于空间分布位置的分组,而是与其所代表的致死性水平和人员死亡率有关。基于分组特征,将致死性水平分为11级,每一级对应一组分烈度人员死亡率区间,结合历史震例的真实数据,构建了基于致死性水平等级和分烈度人员死亡率的矩阵,致死性水平等级越高,对应的各烈度人员死亡率越大,致死性水平与人员死亡率呈现正相关关系。(3)基于历史震例数据中的建筑物破坏比例数据,构建了致死性水平计算模型,同时基于建筑物类型和比例数据,结合实地调查经验,获得了各个类型建筑物致死性水平区间范围,其中土坯结构的区间范围在0.85-1之间,土木结构在0.7-0.95之间,砖木结构在0.6-0.9之间,石木结构在0.55-0.9之间,砖混结构在0.25-0.7之间,木结构在0.2-0.4之间,框架结构在0.1-0.3之间,钢结构在0.05-0.15之间,不同类型建筑物致死性水平区间范围是一个非等分区间,彼此之间存在重叠区域。(4)以不同类型建筑物致死性水平区间范围为基础,通过对每一类建筑物影响因素,以及区域影响因素的确定和权重计算,构建实地调查建筑物致死性水平计算模型。并结合实地调查经验,构建不同行政级别致死性水平计算模型。结合已经开展的江苏省盐城市和宿迁市的“乡乡到”预评估实地调查结果,验证了本文提出调查方法的评估模型的科学性和可推广性。(5)基于致死性水平矩阵构建了人员死亡评估模型,在确定区域致死性水平前提下,基于等级对应的分烈度人员死亡率和各个烈度内的人口数量进行快速评估计算,8次历史地震的评估结果与实际死亡数量处于同一数量级,误差在±30%之内,22次地震的实际应用发现,对于不同区域和不同震级的地震,评估结果的误差均在±30%之内,说明基于致死性水平的人员死亡评估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马海滕[3](2020)在《长三角城市群主要活动断裂与地壳稳定性评价》文中提出长三角城市群是中国下一步发展、走向世界的重点区域,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代表的重点经济区扩张发展迫在眉睫。本文以长三角城市群分布区为研究区域,通过多元遥感解译的手段对区内活动断裂进行解译,同时结合研究区发震情况与岩土体性质,综合分析评价长三角城市群的地壳稳定性情况,为长三角城市群下一阶段性扩张发展提供相关专业建议。在系统整理前人工作及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最新高分影像数据ETM影像(15m分辨率)、DEM高程影像(30m分辨率)及部分野外工作,对长三角地区主要断裂的分布情况与区域发震情况开展了系统综合的研究,重点对影响主要城市的8条构造带进行了详细解译。同时,在遥感图上标出每条构造带的遥感解译标志。对影响区域内地壳稳定性的因素进行模糊数学处理,结合前人经验公式,将各因素具体分类、指标化处理,在确定各要素隶属函数基础上,对研究区进行单元格划分。采用层次分析法,辅以模糊综合评判法对长三角城市群1105个离散单元格进行模糊综合评价,最终得出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结果。通过分析研究区基本概况将研究区划分为四个稳定级别:相对稳定区、相对较稳定区、相对较不稳定区和相对不稳定区。评价结果表明,1.区域内地壳整体稳定性较好,相对稳定区与相对较稳定区占整个研究区域的78%,影响区内地壳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为断裂、地震。2.区域内相对不稳定区占比小,其造成原因为活动断裂、频发的微震、地层特征及部分人为影响所带来的地表形变。霍山地区、江苏中部及东部沿海地区、安徽西部地区等地地壳稳定性较差,在今后城市扩张及工程选址时应加以关注。丽水—绍兴一带评价结果为较不稳定区,其区域内大多为山区,易造成灾害,应加以防范。浙江省桐庐县,安徽省淮北市、无为县,江苏省睢宁县受微震及水电站的影响,地壳稳定性评价结果为较不稳定区,因此在修建工程及完工检验时,应加强人工干预。3.本文采用遥感解译的手段进行活动断裂的解译,综合断裂交汇处地理位置,对比分析得出江淮平原断裂特征明显,结合区域内发震情况,对可能影响其断裂产生的郯庐断裂带提出预防计划。4.上海市及东部沿海地区虽无明显大震及断裂的展布,但地处板块交界地带,一旦发震损失巨大,因此也应进一步进行合理规划、预防。

郭扬,李起彤[4](1989)在《茅山地区地震地质工作及其与地震关系的研究史略(代前言)》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作为代前言,系统地回顾了茅山地区地震地质研究的发展历史,数列了前人在这一地区所作的重要贡献及其成果,重点包括:茅山断裂带的延伸,活动性,地震构造,应力场等几个问题.同时也涉及到这一地区的古地震研究,震害地质,宏观地面运动,历史地震活动及现今地壳形变等问题.

张梦芽[5](2019)在《城市给排水系统抗震防灾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给排水系统作为生命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现代化城市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的生命健康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地震等自然灾害对系统的损害和影响非常大,国家政府和相关部门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城市的抗震防灾工作。在分析系统震害和抗震防灾相关研究内容的基础上,对系统中震害影响大、波及范围广的设施进行了重点抗震对策研究。通过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基于城市给排水系统的风险评价模型,将系统涉及的影响因素分为三级指标评价体系。根据风险指标的权重计算结果,将抗震薄弱部分划分为储水设施和输水设施两大类,分别对两类设施中震害较严重的部分进行抗震对策研究。对储水设施中的水坝和水池提出了有效的抗震对策,对国内现有水坝提出了一种比较通用的抗震安全评估方法,通过将水坝的影响因素进行整合优化,建立了基于模糊综合层次评价法的评估模型,经过反复调试和实例检验,提高了评估效率和准确性,可用于对水坝的抗震安全评估工作。为了提高水池的抗震防灾能力设计了一种自控装置,将此自动紧急关闭阀门安装在出水管上,通过地震感知器和流量感知器对阀门发出应急指令,可实现自动切断水源功能,保证了城市震后的应急供水量。针对给排水系统中的输水设施进行了抗震防灾对策研究,对埋地管道易受地面运动破坏的情况设计了隔震装置,并提出了一种新的管道与支座连接方式,可用于抵抗地震作用,也可以通过铺设管道隔震层的方式达到消能减震的效果。根据城市的管网系统布置图截取其中两部分进行抗震可靠性对比分析,通过蒙特卡罗法模拟边权网络系统的连通概率,可对管网系统的抗震设计和管线布局提供指导作用。通过对给排水系统各部分的抗震对策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系统的抗震能力,对我国生命线工程的发展以及此领域的研究人员而言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图23幅;表15个;参65篇。

周柏贾[6](2013)在《分布式虚拟仿真地震应急演练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地震是一种破坏性极大的突发性自然灾害,毁灭性的大地震造成建筑物倒塌、基础设施损毁,给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害。地震同时是一种小概率事件,大部分应急管理人员没有经历地震的切身经验。传统纸介质的桌面演练虽然组织灵活、经济实用,但不能提供相对真实的地震灾害场景和生动的应急背景。因此需要有一个能够模拟真实环境的系统来辅助各级地震应急管理人员和相关技术人员感受这种环境。本文对地震灾害场景仿真模拟、地震应急演练仿真想定、分布式地震应急演练系统等开展初步的探索性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摘要如下:本文首先针对国内外应急管理体系和应急演练与评估的发展现状以及分布式交互仿真、虚拟仿真演练想定、灾害场景仿真模拟的研究进展开展文献调研,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确立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其次通过对四川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新疆伽师-巴楚地震、江西九江地震开展现场调研和资料分析,总结特别重大地震、重大地震、较大地震、一般地震的典型地震灾害现场震害特征以及分析四个级别地震应急响应的应急救援处置过程,为本文地震灾害场景仿真模型的研究以及开发地震应急演练系统奠定基础。其次开展地震灾害场景典型仿真模型的研究。明确本文地震灾害场景模拟的研究范围,以地震烈度为桥梁来研究地震灾害影响的空间分布。总结不同类型地震的建筑物倒塌模式及其产生的空间进行分类。阐述演练系统所应用的次生灾害表现模型,同时提出虚拟地震灾害场景的优化方案。最后系统的论述了地震应急演练仿真想定的主要思想和方法,针对地震演练的需求,设计了地震应急演练虚拟仿真想定系统,阐述其中的虚拟仿真想定系统结构、功能组成、想定编辑过程以及想定编辑系统的具体实现。运用分布式虚拟仿真技术,选用高层体系结构利用HLA(High LevelArchitecture)作为系统的仿真技术框架,设计和实现地震应急救援虚拟仿真演练系统。本文详细描述了地震应急救援处置虚拟仿真演练系统的整体结构设计、功能结构组成设计及各子系统的实现技术和功能。

梁海安[7](2012)在《土石坝震害预测及快速评估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我国水坝数量达86,000座以上,其中95%以上是土石坝。土石坝在地震灾害中作为承灾体,一方面引起土石坝坝体的破坏,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另一方面,还可能演变成为危险的次生灾害源,引发次生水灾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同时在地震后还常常因水坝无法正常发挥水利设施功能,造成灾后生产、生活的困难。在地震发生后,通过对土石坝地震灾害损失开展简便、快捷的预测评估,可以为有效开展地震应急工作,合理分配救灾人员、物资,及时救援,避免次生灾害发生提供参考。同时,通过土石坝震害预测及快速评估方法的研究,可以深化对土石坝的地震反应机制的认识,在坝体设计施工时预先采取抗震措施,避免或者减轻可能造成的破坏和损失。目前国内外对土石坝震害预测与快速评估方法的研究很少,国内对群体土石坝石坝震害预测与快速评估方法的研究基本处于空白,面对我国严峻的地震形势,亟待发展土石坝震害预测和快速评估方法的研究。为了便捷准确地对土石坝地震破坏状态和数量进行预测和评估,本文通过广泛的震害调查,系统整理了汶川地震中1792座土石坝震害资料,结合我国唐山地震、海城地震、通海地震土石坝震害资料中452座土石坝震害资料,以及建国以来12次较大地震中土石坝震害数据,对土石坝群体和单体震害的预测及快速评估方法展开研究。论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在震害调查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大量土石坝震害数据,对土石坝在地震中的震害比例、震害类型、易损部位,易损坝型进行了统计归纳。对震害影响因素与土石坝震害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确定了影响土石坝震损程度的主要因素。2.从土石坝实际震害出发,结合我国历史土石坝震损分级经验和存在的不足,从震害情况、水利功能保留情况、坝体修复难易程度三个方面将土石坝震害等级划分为五个等级。3.在归纳土石坝震损规律、研究震害影响因素与震害相关性、土石坝震害等级划分研究、土石坝震害影响因素研究的基础上,由我国数次大地震中数千座土石坝在各个烈度区内的破坏数据,构建出我国土石坝地震破坏概率矩阵,并首次给出了土石坝地震易损性曲线的分布形式。4.基于我国地震现场评估标准,通过引入损失比的概念,将定性的土石坝震害程度描述数量化,作为定量描述土石坝震损程度的指标。将损失比值作为各个震害等级分界阈值,克服了采用定性描述方法划定土石坝震害等级带了的不便。利用土石坝地震破坏概率矩阵数据,对土石坝在各个地震烈度下的易损性进行研究,首次给出了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各烈度区内土石坝地震易损性曲线。在损失比概念的基础上,通过群体土石坝震害易损性分布的研究,建立起土石坝群体震害预测评估模型。由土石坝震害影响因素分析,确定土石坝群体震害的其他修正参数值,最终确定土石坝群体震害快速预测模型评估方法模型。该模型可以预测评估VI-X度烈度区内土石坝震害总数量、各个烈度区土石坝震害数量、处于各种震害程度土石坝震害数量,评估特定烈度区土石坝震害程度及其比例以及土石坝群体遭受的震损程度。5.由于土石坝震害的因素及震害等级分类本身具有模糊性,论文采用多元模糊预测的思路,建立起一种新的单体土石坝震害预测的方法。这一单体预测方法一方面体现了震害实际中烈度、坝基等震害因素以及震损破坏程度连续变化的实质,使得输入的评判信息更加符合真实情况,从而能够得出准确的结论;另一方面,采用多元模糊预测评估方法,根据实际震害规律,通过一定抽象假设条件建立起来的隶属函数的形式,表达了震害因素与震损等级之间的相关规律,避免了采用统计回归中由于震害复杂性导致的回归系数差的问题。同时采用多元模糊合成,考虑了单个因素间的相互耦合作用,思路清晰明确,避免了神经网络中方法对震害机理认识的“黑匣子”问题。最后再通过203座历史震害数据的对土石坝模糊数学隶属函数进行局部调整,最终确定土石坝震损快速多元模糊预测模型,可以很好的对单体土石坝震损等级做出预测。6.通过研究震区内土石坝的破坏比同损失比在各烈度区内的变化规律,结合土石坝震损等级及数量的在各个烈度区内的分布规律,采用概率统计方法得到土石坝在震区范围内损失比的分布公式,可在短时间内估算出地震造成的损失,总体上把握土石坝的地震损失程度,从宏观角度快速、简捷地对土石坝的损失做出整体评估,为地震应急和灾后规划重建提供参考。

溧阳震区震害地质考察组[8](1979)在《江苏溧阳地震震害地质若干特点》文中认为 1979年7月9日18点57分23.1秒,江苏省溧阳县发生Ms=6.0地震。据江苏省地震局测得:微观震中为北纬31°27′,东经119°15′,震源深度约12公里。宏观震中位于上沛公社石家圩与东塘村附近。震中烈度为Ⅷ度。 1974年4月22日在靠近这次震中处,曾发生Ms=5.5地震,即微观震中在北纬31°27′,东经119°19′宏观震中在这次宏观震中之西北胡家边一带。这两次地震在震害上有共同点和差异点。分析这两次地震震害资料,得出以下几点认识,供重建家园参考。

黄静宜[9](2016)在《强震地表破裂评估方法研究》文中提出强震在合适的条件下可产生地表破裂,地表破裂通常会造成严重的灾害,工程建设中必须回答建设场地是否存在地震地表破裂的潜在危险这一问题,因此,地震地表破裂的评估是当前岩土工程抗震领域的研究热点问题之一。开展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对城市防灾规划、工程建设以及探索地震的发生机理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在地震地表破裂问题的研究中,工程上感兴趣的问题有三个方面。第一,发震断层发生强震时,地表产生破裂的可能性有多大;第二,如果产生地表破裂,破裂的长度和宽度多大,覆盖的范围有多大;第三,在覆盖范围内可能产生哪些震害。回答上述三个问题十分困难,这是因为地表破裂的发生受断层的活动性、强震的震级、震源深度和场地覆盖层厚度等多种因素的控制,并且与地震的发生一样,地表破裂的产生同样具有不确定性。一百多年来,学术界在这一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本文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围绕地震地表破裂数据库建设、地震地表破裂的概率计算方法、破裂规模的估计和地震地表破裂评估方法的工程应用等方面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工作,取得如下主要成果。1、地震地表破裂的研究综述。本文系统的总结、归纳了地震地表破裂这一科学和技术问题的研究历程,评述了当前地震地表破裂研究领域的前沿成果,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在这一领域需要继续开展的研究工作。本文的这一部分工作对有兴趣开展这一方面研究工作的科技人员有一定的参考意义。2、建立了有工程特色的地震地表破裂数据库。广泛收集了历史地震和现代地震资料,对历史地震资料进行了认真的辨析和核实,给出了可靠度的标识,制定了数据录入标准,建立了目前国内最为丰富的地表破裂的数据资料库。这一工作为开展地震地表破裂研究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基础资料。3、本文将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引入到地震地表破裂评价中。逻辑回归分析是研究多变量参与、预测某一事件发生概率的数学分析模型,由于对自变量约束弱化而广泛应用于工程、经济和医学等领域。本文介绍了逻辑回归方法的原理和用于地震地表破裂概率预测的适宜性,确定了评价因子及分级,应用SPSS软件及matlab程序进行了数据计算和显著性检验,并用汶川地震和于田地震等实例证明了这一方法应用于地震地表破裂概率评估是合适的。这一工作实现了地表破裂评估结果的概率表达。4、统计给出了地表破裂的几何参数与震级的关系。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用最小二乘法拟合了地表破裂长度、宽度、水平位错和垂直位错与震级的关系,分别给出了中国大陆、中国西部、中国东部、中国西部走滑断层、中国西部正断层和中国西部逆断层对应的统计关系式,给出了相关系数和剩余方差。同时,统计了震级分别为6.0-6.4、6.5-6.9、7.0-7.4、7.5-7.9和8.0-8.5时,不同破裂长度、宽度、水平位错和垂直位错量的发生频度。上述工作建立了适用于中国大陆地区的震级与地表破裂参数关系式。5、提出了地震地表破裂的工程评估方法。本文在综合考虑断层的活动性、发震断层的上限震级以及覆盖层厚度的基础上,应用本文提出的地震地表破裂可能性的概率评估方法和几何评估方法,给出了地震地表破裂的工程评估方法、危险性分级和工程评价的建议。本文的这一工作推进了活断层研究成果与工程应用的密切结合,为工程场地活断层工程应用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建立的地震地表破裂数据库为进一步深入开展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本文将Logistic分析方法应用到地震地表破裂的评价中,实现了地震地表破裂的概率表达,丰富了地震地表破裂的研究成果。本文提出的地震地表破裂评估的工作流程和统计给出的地震地表破裂几何参数表达式对工程场地地震地表破裂的评价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田建明,徐徐,谢华章,杨云,丁政[10](2004)在《江苏及南黄海地区历史地震类型分布特征》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对江苏地区及南黄海海域历史地震资料特点的分析 ,将研究区历史地震类型分为“相对安全类”和“相对危险类” ,并对地震类型的统计结果、地理分布特征及构造进行探讨 .结果表明 :①江苏及南黄海地区绝大多数中强以上历史地震类型为“相对安全类” ,仅有13.8%的中强以上历史地震为“相对危险类” ;②江苏陆地、长江口以东海域和南黄海北部坳陷地区以“相对安全类”地震为主 ,苏中沿海 南黄海海域地震类型分布较为复杂 ,“相对安全类”和“相对危险类”地震类型比例基本相当 ;③研究区历史地震类型统计结果和空间分布特征与现代地震序列类型实况非常吻合 ,反映本区地震活动具有继承性的特点 .研究结果可以作为江苏省地震应急工作中震后早期趋势判定的参考依据

二、江苏溧阳地震震害地质若干特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苏溧阳地震震害地质若干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实地调查的地震人员死亡致死性评估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现状
        1.2.2 地震人员死亡评估方法
    1.3 研究目的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章节安排
        1.3.3 技术路线
    1.4 本研究的创新点、拟解决科学问题
        1.4.1 本研究的创新点
        1.4.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论文数据基础
    2.1 我国历史地震数据
        2.1.1 历史地震数据
        2.1.2 分烈度人员死亡率数据
        2.1.3 不同类型建筑物比例数据
    2.2 基于“乡乡到”的实地调查数据
    2.3 致死性评估模型验证数据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致死性水平矩阵
    3.1 引言
    3.2 分烈度人员死亡率
        3.2.1 地震人员死亡率研究现状
        3.2.2 烈度与死亡率相关性分析
    3.3 人员死亡率拟合
        3.3.1 拟合曲线的分组
        3.3.2 历史震例的分组
    3.4 致死性水平
    3.5 致死性水平分级
    3.6 死亡率分组
        3.6.1 各个等级分烈度人员死亡率确定
    3.7 致死性水平矩阵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致死性水平模型
    4.1 引言
    4.2 历史地震建筑物破坏比
        4.2.1 建筑物整体易损性水平计算方法
        4.2.2 烈度系数及建筑物破坏比
    4.3 人员死亡率影响因素确定
    4.4 区域致死性水平影响因素
        4.4.1 区域致死性水平调整因素
        4.4.2 区域致死性水平调整系数模型
    4.5 区域致死性水平模型
        4.5.1 历史地震区域致死性水平
    4.6 不同类型建筑物致死性水平
        4.6.1 建筑物致死性水平计算方法
        4.6.2 建筑物致死性水平区间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地调查的致死性水平方法
    5.1 引言
    5.2 实地调查致死性水平区间
    5.3 致死性水平影响因素
    5.4 致死性水平影响因素权重分析方法
    5.5 致死性水平影响因素权重
    5.6 实地调查致死性水平计算模型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致死性水平死亡评估方法与应用
    6.1 引言
    6.2 致死性水平人员死亡评估模型
    6.3 模型有效性评价
        6.3.1 历史地震检验
        6.3.2 模型方法对比验证
        6.3.3 实际地震应用
    6.4 模型方法的预评估应用
        6.4.1 地震灾害损失预评估
        6.4.2 实地调查方式
    6.5 实地调查结果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存在的问题
    7.4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盐城市142个乡镇级别行政单元致死性水平调查结果
附录2 宿迁市139乡镇级别行政单元致死性水平调查结果
致谢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3)长三角城市群主要活动断裂与地壳稳定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地壳稳定性评价发展历史
    1.3 研究区现状及存在问题
        1.3.1 研究现状
        1.3.2 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与工作量
        1.5.1 创新点
        1.5.2 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自然地理
    2.2 地质背景
        2.2.1 大地构造特征
        2.2.2 岩石地层特征
第3章 活动断裂遥感解译
    3.1 活动断裂解译原则及识别标志
        3.1.1 活动断裂解译原则
        3.1.2 活动断裂识别标志
    3.2 遥感解译技术流程
    3.3 活动断裂综合解译
        3.3.1 数据来源
        3.3.2 数据处理
        3.3.3 典型断裂遥感解译
    3.4 活动断裂特征分析
第4章 地震活动特征
    4.1 区域地震活动性特征分析
        4.1.1 地震的时间分布
        4.1.2 地震的空间分布
    4.2 地震、断裂对比分析及烈度特征
        4.2.1 地震、断裂对比分析
        4.2.2 地震烈度特征
第5章 现今应力场特征
    5.1 震源机制解
    5.2 应力场特征
第6章 地表岩土体及地形变特征
    6.1 岩土体特征
    6.2 地形变特征
    6.3 人类工程活动
第7章 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评价与分析
    7.1 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
        7.1.1 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常用方法
        7.1.2 研究区地壳稳定性评价相关影响因素
    7.2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地壳稳定性评价
        7.2.1 研究区地壳稳定性评价方法
        7.2.2 研究区地壳稳定性评价原则
        7.2.3 研究区地壳稳定性评价分区
        7.2.4 评价因子权重及其模糊集合的隶属函数确定
        7.2.5 模糊评价结果
第8章 讨论
    8.1 关于另一种评价方法的讨论
        8.1.1 叠加分析法分析结果
        8.1.2 对比分析
        8.1.3 对比结果
    8.2 关于评价结果的几点讨论
        8.2.1 不稳定区分带
        8.2.2 不稳定区特征讨论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城市给排水系统抗震防灾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绪论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给排水系统研究现状
        1.2.1 给排水系统的震害分析
        1.2.2 给排水系统发展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方案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给排水系统风险评价研究
    2.1 给排水系统概述
    2.2 风险评价模型
    2.3 层次分析法的理论知识
    2.4 建立风险评价体系
        2.4.1 评价指标的建立原则
        2.4.2 建立三级评价指标
    2.5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2.6 非地震因素的对策措施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储水设施抗震对策研究
    3.1 水库大坝抗震安全性评价研究
        3.1.1 模糊数学基本理论
        3.1.2 模糊综合层次评价模型的建立
        3.1.3 模型的实例检验
        3.1.4 水库大坝抗震防灾措施
    3.2 水池的自控装置研究
        3.2.1 装置感知器
        3.2.2 自动紧急关闭装置工作原理
        3.2.3 水池的抗震防灾措施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输水设施抗震对策研究
    4.1 埋地管道的隔震研究
        4.1.1 埋地管道震害分析
        4.1.2 隔震装置工作原理
        4.1.3 管道隔震装置设计
        4.1.4 管道隔震层设计
    4.2 给排水管网的抗震可靠性研究
        4.2.1 管网的抗震可靠性模型研究
        4.2.2 管线的抗震可靠性分析
        4.2.3 图论法的理论知识
        4.2.4 蒙特卡罗模拟
        4.2.5 模型实例计算
        4.2.6 管网系统的抗震对策
    4.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导师简介
企业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6)分布式虚拟仿真地震应急演练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术语及定义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外应急管理体系发展现状
        1.2.2 应急演练与评估研究现状
        1.2.3 分布式交互仿真的研究进展
        1.2.4 虚拟仿真演练想定的研究进展
        1.2.5 灾害场景仿真模拟的研究进展
        1.2.6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 论文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震区灾害调查及应急处置过程分析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四川汶川地震概况
        2.1.2 青海玉树地震概况
        2.1.3 新疆伽师‐巴楚地震概况
        2.1.4 江西九江地震概况
    2.2 灾害现场破坏调查对象
        2.2.1 汶川调查对象
        2.2.2 玉树调查对象
        2.2.3 伽师‐巴楚调查对象
        2.2.4 九江调查对象
    2.3 灾害现场破坏调查
        2.3.1 房屋结构破坏调查
        2.3.2 生命线和其他工程结构调查
        2.3.3 结构震害评定标准
        2.3.4 典型研究区震害特征分析
    2.4 震区应急救援处置过程分析
        2.4.1 地震应急处置阶段分析
        2.4.2 应急指挥决策调查分析
        2.4.3 资源调度决策调查分析
        2.4.4 生命救援决策调查分析
        2.4.5 医疗救护及卫生防疫决策调查分析
        2.4.6 治安维护决策调查分析
        2.4.7 灾民安置决策调查分析
        2.4.8 基础设施决策调查分析
    2.5 小结
第三章 地震灾害场景典型仿真模型研究
    3.1 建筑物破坏空间分布规律
        3.1.1 地震影响场估计
        3.1.2 砖混结构破坏分布模型
        3.1.3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倒塌分布模型
    3.2 倒塌建筑物破坏状态
    3.3 次生灾害表现模型
        3.3.1 扩散模型
        3.3.2 火灾模型
        3.3.3 水灾模型
        3.3.4 危化品泄露模型
        3.3.5 地质灾害模型
    3.4 虚拟地震灾害场景优化
        3.4.1 分细节度优化方案
        3.4.2 场景建模优化
        3.4.3 建筑物破坏模型
    3.5 小结
第四章 地震应急演练仿真想定的研究与实现
    4.1 地震应急演练虚拟仿真想定内容
    4.2 地震应急演练虚拟仿真想定系统的结构
    4.3 地震应急演练虚拟仿真想定系统的功能组成
    4.4 地震应急演练仿真想定编辑过程
    4.5 地震应急演练仿真想定编辑实现
    4.6 小结
第五章 地震应急演练仿真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5.1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5.1.1 整体结构设计
        5.1.2 功能结构组成设计
    5.2 演练系统功能设计
    5.3 虚拟仿真演练系统关键技术
        5.3.1 想定加载与运行控制
        5.3.2 三维场景渲染
        5.3.3 动力学计算
        5.3.4 系统关键通讯接口
    5.4 系统界面设计
    5.5 演练软件成果
    5.6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创新点
    6.1 主要结论
    6.2 论文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附录 B 获奖成果证书
附录 C 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的课题和发表的论文
附录 D 个人简介

(7)土石坝震害预测及快速评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土石坝群体震害预测评估研究现状
    1.3 土石坝单体震害预测评估研究现状
    1.4 存在的问题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土石坝震害调查
    2.1 土石坝震害特殊性
        2.1.1 正常运行土石坝病害类型及比例
        2.1.2 土石坝震损类型及比例
    2.2 易损土石坝类型
    2.3 土石坝易损部位
    2.4 国内外土石坝震害差异
    2.5 土石坝地震害现象分析
        2.5.1 坝体裂缝震害现象分析
        2.5.2 滑坡崩塌震害现象分析
        2.5.3 坝体渗漏震害现象分析
        2.5.4 坝体变形震害现象分析
        2.5.5 坝体附属设施震害现象分析
        2.5.6 库水涌浪震害现象分析
        2.5.7 液化震害现象分析
        2.5.8 库冰挤压震害现象分析
    2.6 土石坝震害现场调查方法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土石坝震害等级划分
    3.1 土石坝坝型和基本结构对抗震性能的影响
        3.1.1 均质坝抗震性能评述
        3.1.2 分区坝抗震性能评述
        3.1.3 防渗面板坝抗震性能评述
    3.2 土石坝主要构造及其抗震影响
        3.2.1 坝顶对坝体地震抗力的影响
        3.2.2 防渗体对坝体地震抗力的影响
        3.2.3 坝壳对坝体地震抗力的影响
        3.2.4 排水反滤体对坝体地震抗力的影响
        3.2.5 坝坡对坝体地震抗力的影响
    3.3 土石坝震害等级划分研究
        3.3.1 土石坝震害等级划分进展
        3.3.2 土石坝震害等级划分准则
        3.3.3 国内外土石坝震害等级划分概况
        3.3.4 土石坝震害等级划分存在的问题
        3.3.5 土石坝震害等级划分的改进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土石坝震害规律
    4.1 震害分布规律
        4.1.1 发震断层对震损土石坝分布的影响
        4.1.2 震中距对震损土石坝分布的影响
    4.2 震害因素与震害水平相关性规律
        4.2.1 烈度与土石坝震害相关性
        4.2.2 场地与土石坝震害相关性
        4.2.3 水位与土石坝震害相关性
        4.2.4 施工质量与土石坝震害相关性
        4.2.5 坝坡形状与土石坝震害相关性
        4.2.6 坝料与土石坝震害相关性
        4.2.7 坝轴走向与发震断层夹角对土石坝震害相关性
        4.2.8 坝型与土石坝震害相关性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土石坝群体震害快速预测评估方法
    5.1 土石坝群体震害预测研究现状
    5.2 ATC-13 方法对我国土石坝震害适用性
    5.3 土石坝群体震害快速预测评估技术路线
    5.4 土石坝群体震害预测方法模型
        5.4.1 土石坝群体震害数据分析
        5.4.2 群体震害预测模型基本假定
        5.4.3 土石坝破坏状态分级阈值的确定
        5.4.4 土石坝群体破坏概率曲线拟合
        5.4.5 土石坝震害易损性曲线
        5.4.6 土石坝震害模型参数的选取
        5.4.7 土石坝群体震害快速预测评估模型
        5.4.8 模型的应用检验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土石坝单体震害快速预测评估方法研究
    6.1 单体土石坝震害研究现状
    6.2 土石坝震损快速多元模糊预测评估技术路线
    6.3 模糊数学的基本概念
        6.3.1 模糊集合及其运算
        6.3.2 隶属函数
        6.3.3 模糊关系及其合成
    6.4 震损快速多元模糊评估预测模型的建立
        6.4.1 土石坝震损影响因素集的确定
        6.4.2 多元模糊综合推理评价集及分级标准的建立
        6.4.3 土石坝隶属函数的确立
        6.4.4 多元模糊综合评估权重集的建立
        6.4.5 土石坝震损快速多元模糊预测模型校准
    6.5 土石坝震损快速多元模糊预测的实例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土石坝地震直接损失评估
    7.1 土石坝破坏损失比
    7.2 损失比概率密度
    7.3 各烈度土石坝损失比的期望值
    7.4 各烈度土石坝损失比方差
    7.5 土石坝损失比概率密度曲线
    7.6 土石坝损失比评估
    7.7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本文研究结论
    8.2 不足及尚待进行的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参与的课题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9)强震地表破裂评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强震地表破裂的评估方法
        1.2.1 震例统计法
        1.2.2 模拟方法
    1.3 地表破裂研究的工程应用
    1.4 本文研究内容
    1.5 本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地表破裂及其灾害
    2.1 强震与地表破裂
        2.1.1 强震的概念
        2.1.2 地表破裂的概念
        2.1.3 强震与地表破裂的关系
    2.2 地表破裂的特征及灾害
        2.2.1 地表破裂的特征
        2.2.2 地表破裂在中国的分布特征
        2.2.3 地表破裂的震害
        2.2.4 地表破裂诱发的次生灾害
    小结
第三章 强震地表破裂数据库的建立
    3.1 中国历史地震概况
        3.1.1 历史地震记载
        3.1.2 历史地震地表破裂资料整理
    3.2 强震地表破裂资料
        3.2.1 地表破裂资料的整理方法和原则
        3.2.2 中国历史强震统计
    3.3 地表破裂资料库的建立
        3.3.1 数据库的内容
        3.3.2 数据库的形式
    小结
第四章 基于逻辑回归分析的地表破裂估计方法
    4.1 Logistic回归的基本原理
        4.1.1 Logistic回归模型
        4.1.2 Logistic回归模型的检验
    4.2 地表破裂的Logistic回归因子
        4.2.1 影响因子
        4.2.2 影响因子分级与量化处理
    4.3 Logistic回归分析的实现过程
        4.3.1 SPSS软件的应用
        4.3.2 参数估计方法
    4.4 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的地表破裂估计
        4.4.1 Logistic回归模型的应用
        4.4.2 回归结果及检验
        4.4.3 实例验证
    小结
第五章 地表破裂参数与震级的统计关系
    5.1 震级与破裂长度
        5.1.1 震级与地表破裂长度的统计关系
        5.1.2 基于蒙特卡罗方法对L与Ms关系的分析
        5.1.3 震级与地表破裂长度的频度统计
    5.2 震级与破裂宽度
        5.2.1 震级与地表破裂宽度的统计关系
        5.2.2 基于蒙特卡罗方法对lg Dh与Ms关系的分析
        5.2.3 震级与地表破裂宽度的频度统计
    5.3 震级与位错
        5.3.1 震级与水平位错的统计关系
        5.3.2 基于蒙特卡罗方法对lg Dh与Ms关系的分析
        5.3.3 震级与地表破裂水平位错的频度统计
        5.3.4 震级与垂直位错的统计关系
        5.3.5 基于蒙特卡罗方法对lg Dv与Ms关系的分析
        5.3.6 震级与地表破裂垂直位错的频度统计
    小结
第六章 地表破裂评估方法的工程应用
    6.1 危险性等级划分和评估流程
        6.1.1 危险性等级划分
        6.1.2 评估流程
    6.2 活断层判定
        6.2.1 活断层的鉴别
        6.2.2 活断层年代的确定
    6.3 评估因子的获取
        6.3.1 发震断层震级上限的估计
        6.3.2 震源深度的获取
        6.3.3 断层性质的获取
        6.3.4 覆盖层厚度的获取
    6.4 工程应用实例
        6.4.1 孤店断裂
        6.4.2 安宁河断裂
    小结
第七章 结语与展望
    7.1 本文主要结论
    7.2 今后工作展望
附录1 中国历史强震目录
附录2 中国历史强震震害及地表破裂简介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参与的课题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10)江苏及南黄海地区历史地震类型分布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资料
    1.1 资料来源及选取
    1.2 资料完整性分析
2 历史地震类型划分原则及分类结果
    2.1 历史地震类型划分
    2.2 历史地震类型分类结果
3 地震类型分布特征及构造环境
    3.1 江苏陆地及部分海域地震类型分布及构造环境
    3.2 苏中沿海—南黄海南部海域地震类型分布及构造环境
4 历史地震类型划分结果检验
    4.1 现代地震序列类型
    4.2 地震类型划分结果对比分析
    4.3 历史地震类型与现代地震序列类型空间分布上的相似性
5 结论

四、江苏溧阳地震震害地质若干特点(论文参考文献)

  • [1]江苏茅山地质和地震研究述评[J]. 李起彤,竺清良,胡连英. 地震学刊, 1983(02)
  • [2]基于实地调查的地震人员死亡致死性评估技术研究[D]. 夏朝旭.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20(03)
  • [3]长三角城市群主要活动断裂与地壳稳定性评价[D]. 马海滕.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4]茅山地区地震地质工作及其与地震关系的研究史略(代前言)[J]. 郭扬,李起彤. 地震学刊, 1989(02)
  • [5]城市给排水系统抗震防灾对策研究[D]. 张梦芽.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1)
  • [6]分布式虚拟仿真地震应急演练技术研究[D]. 周柏贾.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09)
  • [7]土石坝震害预测及快速评估方法研究[D]. 梁海安.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12(10)
  • [8]江苏溧阳地震震害地质若干特点[J]. 溧阳震区震害地质考察组. 地震地质, 1979(04)
  • [9]强震地表破裂评估方法研究[D]. 黄静宜.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16(02)
  • [10]江苏及南黄海地区历史地震类型分布特征[J]. 田建明,徐徐,谢华章,杨云,丁政. 地震学报, 2004(04)

标签:;  ;  ;  ;  ;  

江苏溧阳地震破坏地质的若干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