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更多的知情才能更有效地监督──访大连市市长薄熙来同志(论文文献综述)
赵秉志[1](2014)在《薄熙来案件审判的法理问题研究(下)》文中研究表明薄熙来案件是我国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标志性案件。薄熙来案件的依法审判,具有彰显法治精神、表明反腐决心、体现人人平等、普及法治教育、维护司法公信、回击政治谣言、回应民众期盼和推进法治进程等多重法治意义。薄熙来案件审判涉及公开审判、实质审判、独立审判、异地审判、辩护权保障、证人出庭作证、翻供、非法证据排除、证人资格、证据适格性、证明力等程序法问题,以及明知并认可、为他人谋取利益、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特定关系人"共同受贿、执行上级命令之职务行为的正当化、拒不认罪应否严惩、贪污数额的认定、循私舞弊型滥用职权罪的认定、受贿罪的死刑适用、个人社会贡献能否"将功折罪"、是否漏诉包庇罪等实体法问题,这些问题都值得深入研讨。以薄熙来案件及其教训为镜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中,要着重强调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持续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大力推动法治中国建设、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张荣[2](1998)在《更多的知情才能更有效地监督──访大连市市长薄熙来同志》文中认为
杜俊奇[3](2020)在《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研究》文中认为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外公职人员中一直存在着腐败现象,而且党外公职人员数量不断增加,其腐败问题也开始空前凸显,在一些地方和一些领域中,腐败问题还表现的相当严重。党外公职人员分布在各领域、各层级,在各级政府、各个岗位充当重要角色,有职有权,权力失去监督必然导致腐败。因此,如何加强对行使公权力的党外公职人员监督,已经成为我们无法回避而必须直面和破解的一个重要课题。虽然相关部门在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但由于监督机制与现实情况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监督问题仍然处于薄弱状态。学术界对此也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探讨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但总体上说,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全面系统的研究尚不充分,对这一群体的腐败程度、形式、原因等实证研究非常不足,具有建设性和应用性的对策建议更是不多。从我国反腐败和廉政建设这一时代的宏伟大业来看,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问题的研究,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共产党(即执政党)和各民主党派(即参政党)互相监督的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更是将全面反腐败斗争不断引向深入的迫切需要。本文主体内容分为逻辑紧密关联的五章。逻辑起点首先在理论层面阐发了关于党外公职人员监督必须厘清的几个基础性问题,介绍了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主体内容、制度基础、法理依据和监督的必要性;然后运用历史和比较的方法追溯了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发展历程,分析目前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难点;继而用实证研究、尤其是案例分析的方法,剖析了党外公职人员腐败的现状、成因和特征;论证了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对强化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特殊意义和显着成效;最后,就如何强化、细化、实化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特别是政治敏感度和政策性比较强的宗教界、工商联、村委会三个特殊群体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从理论性和应用性两个维度提出的若干对策建议。本文的意义在于: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这一事关我国反腐败成效而迄今很少受到关注的问题做了初步的研究;通过大量的内调外研获得了翔实的一手数据;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尤其是对特殊群体的监督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从而对国家监察机制改革和推进反腐败事业整体上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较强的现实意义。
曹文轩[4](2016)在《反腐败视域下权力货币化及其阻断机制研究》文中认为腐败,被称为“政治之癌”,是世界各国难以根治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对反腐败斗争展示出了“壮士断腕”、“刮骨疗毒”的决心,坚持“苍蝇”、“老虎”一起打,对腐败分子起到了强大的震慑作用。党中央提出的“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既是反腐败工作的新思路、新构想,也是标本兼治的系统工程。腐败的本质是权力被用于谋取私利,权力的运用发生了异化。权力之所以能够被用于谋取私利,根本原因就在于权力能够掌握并支配大量的资源,而资源又存在价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是交换的基础,这也是权力能够用于谋取私利的原因。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可以发现权力之所以能够谋取私利,是权力货币化的结果。所谓权力货币化是指权力与以货币为代表的各种有益的价值进行交换的现象。权力货币化有两种表现,一是掌握权力的主体主动地与市场主体进行交换,称之为主动型腐败,例如“索贿”。二是掌握权力的主体被动的与市场主体进行交换,称之为被动型腐败,例如“受贿”。在权力主动腐败过程中,权力货币化表现在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以及政府管制活动中;在权力被动腐败过程中,权力货币化表现在政府特许经营的经济管制活动中。研究权力货币化现象及其规律对反腐败具有重要意义,既能够为预防腐败提供方向建议,也能够为反腐败体系建设提供路径设计。结合国内外成功的反腐败经验,反腐败的着力点就在于阻断权力与货币之间的交换,也就是说可以从掌握权力的权力主体和掌握货币的市场主体两个方面来治理腐败。权力主体方面,一要合理配置权力,让本该由市场发挥的作用还给市场,减少行政干预,减少挤压主动腐败空间,减少腐败;二是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通过权力清单、政务公开等措施减少权力暗箱操作的可能;三是要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法治是根治腐败的有效途径,而党对反腐败的决心和毅力则是反腐败斗争成功的重要保障;四是建立协同监督体系,让权力始终在监督下运行。市场主体方面,一是要坚持大力发展生产力,在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改善人民的生活方式,努力营造清正廉洁的社会秩序和文化氛围,对市场主体进行引导;二是要加大对市场主体行贿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其行贿的机会成本。只有依靠制度建设、文化建设、组织建设以及法治与党纪的合力,才能把反腐败的笼子“扎牢”,达到“治本”的目的。
尹成果[5](2005)在《城市经营:一种新的城市公共资源配置机制与城市治理模式研究》文中认为首先,由于城市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使得城市经济增长和城市公共资源的有效配置变得更为重要,而本文“城市经营”的研究正是要从理论上回答城市公共资源如何有效配置的问题。其次,本文的研究构建了“城市经营”研究的系统分析框架,这对于目前关于城市经营研究零散和非系统的现状将是一个很好的改善。本文对城市经营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如城市经营的基本涵义、城市经营的主体、范围和内容,城市经营的运作模式和投融资机制,城市经营的目标评价,城市经营的城市治理模式等等,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挖掘,构建了“城市经营”的系统分析框架。第三,本文的研究对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改善城市投资和居住环境,创造和增强城市品牌,增强城市对要素的吸引力,并通过对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城市自身价值和综合竞争力,改革和创新我国城市治理模式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本文在界定城市经营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经营的核心问题是城市公共资源的配置机制和新的城市治理模式构建两个方面,并以此为主线,阐述了政府主导、市场主导以及政府和市场交替的混合式城市公共资源配置方式(城市经营运作模式),并对“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和城市经营“民营化”战略做了进一步研究;在梳理和分析传统城市建设投融资渠道现状及不足的基础上,将城市经营作为城市建设的资金支持机制,提出了树立“城市财政经营”理念、积极引进直接融资方式(重点对市政债券进行了分析)、继续发挥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方式、大力开展项目融资方式、建立使用者付费制度和探索招商引资新方式等切实可行的城市建设投融资多元化渠道;在与企业经营目标的对比下,论文提出了城市经营的经济、社会、环境的综合协调发展目标,并构建了城市经营总目标、子目标和指标层三级指标体系;各城市经营主体在城市治理中的准确定位、健全的城市治理法规体系和执法体系、建立有利于城市治理的政府绩效评价机制以及构建有效的城市经营决策机制等四个方面是城市经营的城市治理模式的关键内容;在剖析城市经营常见误区的基础上,提出确保城市规划在城市经营中的先导地位、正确定位城市经营中的政府职能、树立“城市财政经营”理念、创新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正确经营城市土地、做好城市文化资源经营以及培育城市核心竞争力等诸多提升城市经营水平的关键策略。 通过对城市经营的系统分析,本文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我国城市经营有其产生的特定历史背景和必然性,因此对城市经营予以质疑和否定尚有失偏颇。(2)城市经营是一种新的城市公共资源配置机制和城市治理模式。(3)正确定位城市政府在城市经营经营中的职能是城市经营顺利实施的重要前提。(4)采取
董一潼[6](2015)在《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及其创新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的重点是研究中国共产党以加强自身建设为基础,以治国理政为背景的从严治党理论与实践及其在当代的发展和创新问题,尤其是把党从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以来的反腐肃贪的实践贯穿于从严治党的历史过程中来研究,从而加深了对十八大以来反对腐败斗争与从严治党关系的认识,加深对反腐败斗争与党执政关系的理解。研究建党至今从严治党的历史发展,对党的历代领导集体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治党理念进行系统的探讨。遵循这一思路,从历史的视角研究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坚持从严治党的理论基础;从党的健康发展、社会主义实践的要求、人民群众的期盼三大基础出发,阐明从严治党的实践基础;从毛泽东到习近平党的历任领导集体从严治党的理论及其在实践中的发展,阐释探讨从严治党的规律性的结论;阐明从严治党的基本内涵;结合现实明确科学认识从严治党的观点和立场;结合党的建设实际,对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反腐为重点的理论、实践和制度创新进行初步的概括和总结。通过这些内容的研究和阐述,形成了对从严治党较全面和系统的认识。论文遵循这一思路,重点研究五大问题。第1章,绪论。在对论文研究文献做了大致的梳理的基础上,把握研究问题的发展现状,阐明研究从严治党问题的实际意义。绪论指出,研究从严治党,能够树立把党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的坚定信心;可以从党的先进性和宗旨的境界,深入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治党理念;可以树立有效地反对党内腐败的决心;正确认识和分析党的建设现状,并科学地解读党的反腐倡廉的实践;可以充实并完善党的建设理论。第2章,研究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的理论渊源。党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的建党思想成为党的理论渊源。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严格管理组织,是党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列宁建党和治党理论与实践对中国共产党富有极大的启示,列宁亲临社会主义实践,执政党的治党经验,无疑是工人阶级政党建设的宝贵遗产,它被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历史的逻辑研究就是证明,从严治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工人阶级政党理论的重要内容,从严治党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巩固工人阶级执政党地位的必然要求。第3章,研究从严治党的实践基础。对于党而言,从严治党有着厚重的实践基础,这个基础一个是党的建设主体需要,即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需要,实现党的领导作用必然要加强自身建设,进而保持党的先进性,使党健康发展,从严治党是题中之意。另一个就是,人民群众认同党执政的呼声,人们群众对党执政寄予厚望,寄希望于党通过从严治党,有效地防腐倡廉,凝聚党心,提高战斗力,提高执政能力,更好领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依法治国的伟大实践。第4章,研究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的历史发展。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到习近平,党的历任领导集体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特别是在执政的历史条件下,通过不同的理论阐述,以各异的实践方式,促进从严治党的发展,不断丰富其理论与实践。第5章,在系统研究从严治党的历史发展的基础上,结合党的建设实际,研究从严治党的内容。从严治党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治党理念,经过历任领导集体的创新与发展,已经具有了丰富的内容而且有着鲜明的特点。就内容来说:思想教育从严。对全体党员进行经常性的思想教育,引导他们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树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懈奋斗的精神,努力提高思想觉悟,自觉拒腐防变;组织管理从严,即党组织的发展严格把关,坚持党员标准。同时把不合格党员及时清除出党;作风要求从严,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用党的纪律和规定,使党员端正党风,清除不良风气;党纪监督从严,党的健康发展依赖于健全的党纪监督。监督贵在从严。党的建设实践造就了从严监督的决心和反腐倡廉的力度。长期的从严治党形成了这样一些特点,即高度自觉的政党意识、以反腐倡廉为重点、决心和态度的公开宣示、反腐治党打破常规等。现实中,对从严治党必须坚持正确的认识,防止走入认识误区。一是认识到,从严治党不是削弱党的领导,而是加强党的领导,能更有力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二是认识到,党的干部主流是好的,腐败者怎么说也是少数,防止“腐败泛化论”。反腐不会影响党的社会威望,恰恰会增强党的凝聚力。三是认识到,从严治党的现实与人民群众期望值会逐渐一致起来,党致力于反腐倡廉与人民的要求的统一。四是认识到,从严治党不会导致所谓的“官不聊生”。短期来看对官场是一场震动,从长期来看,有力推动党政干部转变作风,清廉从政。第6章,研究和分析从严治党的创新。一是理论创新。十八大以来,从严治党的理论创新,表现在:反腐倡廉决心论、防腐新论、“苍蝇老虎一起打”的两打论、权力约束论、党员自律论。理论创新把从严治党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二是实践活动的创新。实践创新是对经验教训的总结,达到教育、提升、导向的效果。三是体制创新。实践中央巡视组制度、创制网上举报制度、创制系列规章制度,形成系统的硬性约束,规范党的干部利用权力的价值取舍,做到洁身自好,形成规范权力为核心的有效机制,真正使党的干部在任何时空范围内不敢腐、不能腐、不易腐。结束语。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旗帜鲜明的政党意识,这一实践提高了党的执政能力,当前的反腐肃贪更是对党的政治定力的合格验收。十八大以来的高压反腐,成为从严治党的一大亮点。反腐倡廉不是党的一时权宜之计,而是一直贯穿于党发展过程的战略之举,反腐没有终点,反腐没有界限,体现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中国共产党的智慧之处就在于,能“亡羊补牢”,敢于“自曝家丑”,把党内的大小腐败分子都亮出来,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政党都无法做到的。中国共产党高压态势的反腐,割除寄生在党健康机体上的毒瘤,保持了党的先进性,维护了党的社会威望,有利于坚持党的领导,提高了党的社会公信力。人们全力支持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苍蝇老虎一起打”的治国理政的决策,并积极参与反腐的斗争。实际上,以从严治党为基础的反腐倡廉的现实,中国共产党以实际行动给人们一个承诺:建设一个民主法治的中国,建设一个政治清明、政府清正、干部清廉的中国,建成一个全面小康社会的中国、法治的中国、美丽的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王俊淇[7](2016)在《中国共产党群众监督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提出群众监督是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的重要方式,它承载着人民群众表达利益诉求和愿望呼声的深切期许,彰显着人民群众的国家主人和历史主体地位,敦促着掌权者清正廉洁奉公守法正确行使权力,连接着党群之间亲如鱼水密如血肉的亲密情谊,是人民群众借以维护和保障自身根本利益的重要载体,更是清除腐败分子的可靠武器、遏制不正之风的有效法宝、严明党的纪律的有力保障。加强群众监督,使其在我国发展步入社会转型、矛盾凸显、腐败高发的新阶段以后更加积极地发挥作用,既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精神,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建设,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和始终保持先进性的现实需要,也是当前我国社会利益日益分化、固化,人民群众的权利意识日益觉醒,积极要求政治参与以促使党和政府决策有利于自身利益实现的背景下坚持和巩固人民主体地位的客观要求。除去引言和结论,本文共六章内容。第一章主要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群众监督的思想渊源。中国共产党的群众监督理论不是凭空产生的,更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它有着深厚的思想渊源。其中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民主监督的理论为其奠定了必要的理论基础,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权力监督与制衡的思想为其准备了必须的思想根源,而西方政治思想家关于权力监督与制衡的学说则为其提供了珍贵的思想启迪。第二章主要尝试着概括和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群众监督理论的主要内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以及党的文献中并没有关于群众监督到底是什么的专门论述,但通过对党的领导人以及党的文献中关于群众监督的相关论述,可以对群众监督的内涵、意义、方式方法等基本问题作出基本明确的界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生涯中,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事实上对群众监督问题形成了明确的理论指向,既明晰了群众监督的基本概念,阐述了群众监督的重要意义,也强调要树立主动接受群众监督的思想意识、要有群众监督制度、要为群众监督创造条件。第三章主要梳理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群众监督实践的历史进程。理论发展不可能脱离实践检验而单独实现,相反,理论只有在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和相互验证中才能实现发展。中国共产党关于群众监督的理论也是在与其实践的相互验证、协调互助中实现发展和完善的。中国共产党向来重视群众监督,不管是民主革命时期,还是建国以后,还是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党都非常注意借助广大群众的力量实现自身的廉洁高效。尽管在具体运用群众监督时,个别时期受以往历史惯性作用、领导人个人偏好和现实国际国内环境等复杂因素的综合影响,存在着运用群众监督的方式不尽科学以致酿成严重后果的事实,但整体而言,中国共产党90余年的奋斗历程也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监督理论不断完善、群众监督实践蓬勃开展的历史过程。第四章主要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群众监督的历史经验。综观中国共产党90余年关于群众监督的理论发展与实践进程,以坚持党的领导为前提,以相信和尊重群众为基础,以民主和法制为依托,以党政机关信息公开为条件,以密切的党群联系为抓手,以正确的方式方法为保障,是其基本经验。第五章主要分析了当前我国群众监督的既有成就和现实问题,第六章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强化我国群众监督的对策建议。受我国政治体制和现实政治环境等因素的制约,我国的群众监督现状并不乐观。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我国的群众监督出现了一些有利的因素,如群众监督制度已初具规模,人民群众的监督意识日益提升,群众监督的渠道渐趋多元、效益也逐步提高,但整体而言,我国的群众监督仍然是疲软无力的。概而论之,群众监督体制机制不尽完善、群众监督主体的监督意识薄弱和群众监督客体配合监督不力,是导致群众监督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的重要原因。基于这些现实问题,要在新阶段更好发挥群众监督的积极作用,既要从完善群众监督制度、健全群众监督机制等党和国家大局着眼,又要从培育群众监督意识、拓展群众监督途径等具体问题着手,同时还要从国外政党运用公众监督的成功经验中汲取有益于我们的经验,如此多管齐下,方能使群众监督不断得到强化。监督是人类社会在摆脱权力滥用这个痼疾的进程中所进行的一个伟大的创造,作为主体最为广泛、地位最为基础的监督形式,群众监督是从外部敦促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正确行使权力,强化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有效方式,理应在新世纪新阶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事业中被赋予更庄严的使命。而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必须积极创造便利群众监督的条件,使权利意识日渐觉醒的人民群众能够积极方便地政治参与,更好维护自身利益,同时必须以史为鉴,坚持在民主和法治的框架下,用科学的方式方法实现群众监督效用的最大化。
周至涯[8](2014)在《以人为本的廉洁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反腐倡廉建设关系着党的生死存亡,关系着国家的治乱兴衰,关系着民族的盛衰存废。廉洁教育是反腐倡廉建设的关键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和不可或缺的特殊地位。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之初就深刻认识到廉洁教育对于纯洁党的队伍、扩大党的影响、强化党的领导的突出作用,不管是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土地革命时期,还是抗日民主政权建设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义十年建设时期(1956—1966),廉洁教育始终受到高度重视,发挥着积极作用。进入新世纪以来,世情、国情、党情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利益格局、社会阶层发生重大变革,廉洁教育从理念、内容、体制机制和方法途径都面临着严峻挑战和前所未有的冲击。如何在当前和今后我国的廉洁教育中体现人文关怀,即把受教育者作为“现实的个人”,从关心、关怀其平安、发展与幸福作为廉洁教育的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克服现有廉洁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理想化、认知化、抽象化的倾向,增强廉洁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显得既必要,又重要。腐败作为滥用公共权力谋取私利的行为,它由腐败的动机和机会两个因素所导致,而腐败的动机来源于人的内心需求,内心需求又是通过“现实的个人”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和体验得来,廉洁教育作用机理在于抑制人的腐败动机,从而预防腐败行为的产生。人的动机以及内心需求是“现实的个人”的人性在外界各种复杂因素交织作用下的体现,是“现实的个人”在交往实践中的意愿表达,因此,对腐败动机的抑制必须基于“现实的个人”及其社会关系。同时,廉洁教育所要传授的思想观念、道德修养、意识态度等属于人的精神产物,要通过受教育者的自我认可和肯定加以内化吸收,并在个体的外化实践中得以体现。“现实的个人”贯穿于廉洁教育的始终,是廉洁教育的逻辑起点。所以,廉洁教育要实现对腐败动机的有效抑制,就必须以“现实的个人”为基点,需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和理念。以人为本的廉洁教育的合理建构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首当其冲的基础性工作是要做好顶层设计和框架规划,以实现廉洁教育领导体制、运行机制等的革新。通过改革领导体制促进反腐败机构的独立化,通过完善职责分工体制形成密切协作的整体合力,同时进一步健全系统整合机制,强化角色认同机制,完善绩效评估机制,使廉洁教育决策更加科学合理、部署更加周密系统、协作更加严谨有序、措施更加扎实有力。在此基础上,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选择科学合理的实现路径,通过塑造生活化、大众化、人性化廉洁教育的理念,形成科学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进而,不断拓展丰富、挖掘探索廉洁教育的内容载体和方法手段,积极探索构建主体互动的廉洁教育模式,打造主体间良性互动的运行平台,并在廉洁教育实践过程中进一步筑牢廉洁教育的运行基石,扎实深入地做好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廉洁文化建设,以形成全方位的廉洁教育体系。
刘倩倩[9](2011)在《地方政府绩观变化背景下的“森林重庆”建设 ——基于重庆林改的实证研究》文中认为重庆市地处我国的西南地区,是一个以山区为主的具有中等省规模的直辖市。作为我国内陆唯一的直辖市,重庆市在各方面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重庆市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其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背景与全国其他省(市、区)存在许多差异。因此,重庆市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思路和做法也有别于福建、江西等南方林业大省的林权制度改革,具有自身创新和特色。本文的重点是基于重庆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实证研究,以重庆市政府领导政绩观的转变为背景,重点研究“森林重庆”建设在农村的实践——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对重庆市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阐述中,本文选取位于重庆市的东北部的F县N村为个案研究对象,包括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N村的实施过程及其在N村产生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实证分析,并进而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森林重庆”建设产生的绩效以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相关的对策意见。本文认为,“森林重庆”建设的本质是发展林业,而林业发展的生产资料一林地主要集中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森林重庆”建设不仅仅是在城市植树造林,更重要的是促进农村林业的发展,增加广大林农的收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的背后,是政府的主导性改革和农民的主体性地位逐步得到尊重两者交互作用的结果。在改革逐步推动的过程中,由于农民的主体地位被充分认识,农民的创造与选择得到充分尊重,林改政策便在广大农村基层获得了运行和产生效果的合法性基础。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入全面深化阶段以来,政府一直强调要用正确的政绩观来落实科学发展观,且投入力度很大,并取得了一定效果。最后,本文在分析“森林重庆”建设产生的绩效以及其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还提出了几点政策意见。
朱奚红[10](2005)在《当代城市管理及其哲学理念》文中研究说明城市化是当前一个热门的话题。而世界的城市化已跨过工业文明阶段进入新全球化与新城市化双向紧密关联的后工业文明阶段。随着后工业社会的来临,知识经济在深刻地变革城市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利益结构)的同时,深刻地改变着城市的一切:从人的素质到城市风貌,从社会组织到价值观念,从城市结构到城市功能,等等。总之,世界城市的发展总体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与此相适应,城市管理从基本理念到具体运作都必须有个根本性的改变。这就提出了当今城市科学研究和管理科学研究必须思考的问题:后工业社会中城市管理的哲学理念和具体运作是什么?所以本课题研究当代城市管理及其哲学理念的基本定位是把城市放在后工业社会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中去研究的。当然,处于世界大格局中的中国,正处于工业社会向知识经济社会转型、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都市文明的转型过程中,其城市化进程应如何遵循一般规律,又克服西方城市化过程的弊病,中国特色的城市管理从宏观战略到微观运作应作怎样的选择。这是我们急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本课题研究的根本目的。本课题综合运用哲学、城市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各个学科知识通过历史的方法、逻辑的方法,比较的方法、实证的方法、批判的方法等进行反思和考察。全文从三个向度展开研究:从历史到现状——通过对城市发展和城市管理理论的历史研究中,特别是对现代城市的批判性研究中,把握当代城市发展和管理的理念和实践。从理论到实践——通过对当代后工业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特征的分析,把握当代城市管理的回应,这种回应又是从理论到实践的回应。从共性到个性——当代城市管理理念是当代管理理论甚至是当代哲学思想在城市管理领域的辐射,这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同时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还是要对当代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宏观把握中,解决当代中国城市管理的实际问题,这也是一个共性与个性的问题。本文共六章分成三大部分。第一部分(1-2章),是基础部分,包括城市、城市管理和城市管理理论的考察,为研究当代城市管理搭建一个理论平台。第二部分(3-4章)是核心部分,包括当代城市管理的哲学理念和基本特征。第三部分(5-6章),是研究的目的,包括当代中国城市管理的宏观战略和微观运作。全文从研究城市管理的对象——城市入手,从城市发展的历史中,把握城市本质和城市发展的规律,从而把握后工业社会城市的特点。受芒福德(《城市发展史》)和任平(《时尚与冲突》)影响,把城市的发展划分为这样几个阶段。(1)古代和中世纪城市——神灵的家园;(2)近代城市——理性的象征;(3)现代城市——人性的异化。对城市作这样的回顾,主要想在历史中把握城市的本质。城市是人工的物化环境,透过城市所有的物质形态,可以找到隐藏在背后人的因素,城市的历史反映了历史中人的意识和行为,反映了时代的精神,认识和研究城市,必须放在时代背景中去把握,在时代的精神中体会。回顾城市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概括这样几条规律:在城乡关系上表现为城乡不分——城乡对立(差别)——城乡融
二、更多的知情才能更有效地监督──访大连市市长薄熙来同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更多的知情才能更有效地监督──访大连市市长薄熙来同志(论文提纲范文)
(1)薄熙来案件审判的法理问题研究(下)(论文提纲范文)
五、薄熙来案件审判的实体法问题 |
( 一) 关于“明知并认可”的问题 |
( 二) 关于“为他人谋取利益”问题 |
( 三) 关于“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问题 |
( 四) 关于“特定关系人”共同受贿问题 |
( 五) 关于执行上级命令之职务行为的正当化问题 |
( 六) 关于拒不认罪应否严惩问题 |
( 七) 关于贪污数额的认定问题 |
( 八) 关于循私舞弊型滥用职权罪的认定问题 |
( 九) 关于受贿罪的死刑适用问题 |
( 十) 关于个人社会贡献能否“将功折罪”问题 |
( 十一) 关于是否漏诉包庇罪的问题 |
六、薄熙来案件的启示 |
(3)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一)实践意义 |
(二)理论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国内学界研究状况 |
(二)国外研究状况 |
(三)对决策层关于统一战线相关文献的解读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实证研究法 |
(三)比较研究法 |
五、内容与框架 |
六、创新与不足 |
(一)本文创新之处 |
(二)研究难点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若干基本问题 |
第一节 党外公职人员的概念与构成 |
一、党外公职人员的概念阐释 |
(一)“公职人员”的概念 |
(二)“党外”的概念 |
二、党外公职人员来源与构成 |
(一)我国政治体制中“党外公职人员”的来源 |
(二)党外公职人员的分类构成 |
第二节 党外公职人员的培养选拔、任用与管理 |
一、党外公职人员培养选拔政策 |
二、党外公职人员任用政策的历史沿革 |
(一)建国初期的任用政策 |
(二)改革开放后的任用政策 |
(三)进入21世纪后的任用政策 |
(四)新时代选拔任用的政策 |
三、中国共产党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管理 |
(一)对党外公职人员政治引导 |
(二)优化党外干部管理结构。 |
(三)选好配强民主党派领导班子 |
(四)选好选准主委。 |
四、党外公职人员从政优势 |
(一)政治优势 |
(二)智力资源优势 |
(三)利益表达优势 |
(四)社会活动优势 |
五、党外公职人员不同时期在体制内的作用 |
(一)建国初期 |
(二)改革开放初期 |
(三)新时期 |
六、党外公职人员使用现状 |
(一)中央越来越重视,阵营越来越壮大 |
(二)实职正职比例增大,切实保障有职有权 |
七、制约党外公职人员培养使用的因素 |
第三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内容 |
一、中国共产党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 |
二、社会公众与媒体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 |
三、民主党派对担任公职的党内成员内部监督 |
四、各级监察委员会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 |
第四节 民主党派党内监督概述与成效分析 |
一、内部监督内容 |
二、内部监督实践 |
三、内部监督成效 |
四、在内部监督中对腐败问题的处置 |
五、内部监督存在的问题 |
第五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制度基础和法理依据 |
一、制度基础 |
(一)人民代表大会政体制度 |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政党制度 |
二、法理依据 |
(一)根本法依据 |
(二)专门法依据 |
(三)行业法依据 |
(四)有关法规依据 |
第六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重要意义 |
一、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必然要求 |
二、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我国民主监督的重要补充 |
三、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统一战线工作的基本要求 |
四、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执政要求 |
五、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国家监察法的内在要求 |
第二章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历史演变与主要问题 |
第一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历史演变 |
一、民主革命时期,监督雏形显现 |
二、建国初期,监督方针确立 |
三、整风反右时期,监督出现挫折 |
四、“文革”时期,监督遭受破坏 |
五、改革开放时期,监督恢复完善 |
六、“十八大”后,监督成熟定型 |
第二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历史成效 |
一、思想认识不断深化 |
二、监督机制逐步完善 |
三、监督效果初步显现 |
第三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存在的问题与难点 |
一、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主要问题 |
(一)监督意识不够清晰,监督观念亟待提高 |
(二)监督机制存在缺陷,监督体系亟待完善 |
二、党外公职人员的特殊性给监督带来的难点 |
(一)党外公职人员界别分布具有特殊性 |
(二)党外公职人员管理体制具有特殊性 |
(三)党外公职人员任职情况具有特殊性 |
(四)党外公职人员廉政意识具有特殊性 |
(五)党外公职人员政治倾向具有特殊性 |
(六)政治参与呈现多元化、差异性 |
三、特殊领域党外公职人员监督难点 |
(一)宗教界 |
(二)工商联 |
(三)村委会 |
第三章 党外公职人员腐败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党外公职人员腐败案例与特点分析 |
一、不同层级党外公职人员腐败案例 |
二、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特点的异同分析 |
(一)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的共同点 |
(二)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的不同点 |
第二节 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成因的异同分析 |
一、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成因共同点 |
(一)个人私欲恶性膨胀 |
(二)公共权力发生异化 |
二、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成因的不同点 |
(一)内外监督不力 |
(二)外部环境影响 |
第四章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意义与成效 |
第一节 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的意义 |
一、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对反腐败斗争的现实意义 |
(一)为反腐彻底性提供了有力的体制机制保证 |
(二)为反腐高效性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机制保证 |
(三)为反腐持续性提供了有力的法理机制保证 |
二、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对于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特殊意义 |
(一)强化了党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监察的领导 |
(二)实现了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监察的全面覆盖 |
(三)法定了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监察的权力来源 |
(四)创新了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监察的方法路径 |
三、国家监察委员会尚需进一步强化和细化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 |
(一)提升政治站位,以大作为彰显监督的权威性 |
(二)遵循五条原则,以科学性增强监督的实效性 |
第二节 监察法对党外公职人员腐败预防和惩治的效用 |
一、监察法对全面深入开展反腐败的积极意义 |
(一)保证了监察机关的独立性 |
(二)实现了监察范围的全覆盖 |
(三)界定了监察职能和监察权限 |
(四)创新了以“留置”措施取代“两规”、“两指”措施 |
(五)强化了对监察机关和监察人员的监督 |
二、监察法对于预防和惩治党外公职人员腐败的特殊作用 |
(一)统领推进作用 |
(二)警示威慑作用 |
(三)法治保障作用 |
三、监察法尚需进一步细化对党外公职人员腐败预防与惩处的操作性 |
第五章 加强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性思考 |
第一节 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基本原则 |
一、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
二、坚持问题导向 |
三、坚持立体监督 |
四、坚持务实管用 |
五、坚持理论创新 |
六、坚持用权公开 |
第二节 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主要路径 |
一、加强民主党派队伍建设 |
二、加强廉政宣传教育 |
三、加强制度机制建设 |
四、加强日常监督管理 |
五、加强党派本体内部监督 |
六、加强反腐统筹协调 |
七、加强社会舆论制约 |
第三节 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工作机制 |
一、领导干部述职述廉机制 |
二、专项巡察监督机制 |
三、谈心谈话机制 |
四、失察责任追究机制 |
五、廉政诫勉机制 |
六、重要情况报告与通报机制 |
七、法治制约权力机制 |
八、自律约束权力机制 |
第四节 对特殊群体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建议 |
一、对村委会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建议 |
(一)加大学习宣传监察法力度,形成“不敢腐”的强大法律震慑 |
(二)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关紧“不能腐”的权力制约制度笼子 |
(三)注重思想政治建设,营造“不想腐”的廉政勤政氛围 |
二、对宗教界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建议 |
(一)依法进行政治监督,精准贯彻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原则 |
(二)依法进行财务监督,对宗教界财务实行规范化管理 |
(三)依法进行组织监督,确保各宗教团体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高素质宗教界代表人士手中 |
(四)依法进行思想监督,增进宗教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
三、对工商联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建议 |
(一)加强私企腐败监督,填补党和国家反腐综治体系空白点 |
(二)精准做好考察评价,把好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政治安排入口关节点 |
(三)构建新型政商关系,聚焦严控政商交往活动廉政风险点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正文数据表格 |
附录二 关于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情况的访谈提纲 |
附录三 关于对民主党派内部监督专题调研提纲 |
附录四 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 |
后记 |
(4)反腐败视域下权力货币化及其阻断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1.1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1.1.2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1.2 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1.2.1 选题的理论意义 |
1.2.2 选题的现实意义 |
1.3 选题的基本内容 |
1.3.1 主要思想 |
1.3.2 重点和难点 |
1.3.3 创新或特色 |
1.4 选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关于权力及货币 |
2.1.1 马克思主义关于权力的理论 |
2.1.2 马克思主义关于货币的理论 |
2.2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反腐败的思想 |
2.2.1 政府公职人员应该成为“社会公仆” |
2.2.2 公共权力应该受到监督与制约 |
2.2.3 成立“廉价政府” |
第三章 权力货币化及其表现 |
3.1 权力货币化及其过程 |
3.1.1 权力货币化相关概念辨析 |
3.1.2 权力货币化的含义 |
3.1.3 权力货币化的过程 |
3.2 主动型腐败中的权力货币化 |
3.2.1 主动型腐败的含义及成因 |
3.2.2 主动腐败案例分析 |
3.3 被动型腐败中的权力货币化 |
3.3.1 被动型腐败的含义及成因 |
3.3.2 被动型腐败案例分析 |
第四章 基于权力货币化的反腐败路径设计 |
4.1 阻断权力货币化是反腐败的有效路径 |
4.1.1 控制掌握资源并易于交易的权力 |
4.1.2 阻断权力主体与市场主体的交易渠道 |
4.2 国外阻断权力货币化的措施分析 |
4.2.1 建立“阳光体制” |
4.2.2 以权力制约权力 |
4.2.3 建立无时无处的监督体系 |
4.3 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
4.3.1 合理配置权力,让本该由市场发挥的作用还给市场 |
4.3.2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
4.3.3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
4.3.4 完善各项监督机制,形成协同监督体系 |
4.4 加强对市场主体的引导与监督 |
4.4.1 营造更为公正合理的社会环境 |
4.4.2 加大对市场主体行贿行为的处罚力度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城市经营:一种新的城市公共资源配置机制与城市治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基本思路及框架结构 |
1.4 本文创新点 |
2 城市经营: 文献综述及其理论基础 |
2.1 城市经营研究的一个文献述评 |
2.1.1 国外城市经营研究文献综述 |
2.1.2 国内城市经营研究文献综述 |
2.2 城市经营的涵义、主体及客体: 本文的观点 |
2.3 城市经营与城市管理的区别 |
2.4 城市经营与企业经营的区别 |
2.5 城市经营与经营城市的异同 |
2.6 城市经营的理论基础 |
2.6.1 政府角色的历史演进: 城市经营主导力量的产生 |
2.6.2 经济人假设:城市经营的根本动因 |
2.6.3 城市竞争力理论: 城市经营的外在推动力 |
2.6.4 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理论: 城市经营过程中的政府职能定位 |
2.6.5 公共选择理论: 城市经营决策机制的构建 |
3 城市经营: 运作模式分析 |
3.1 目前我国城市经营的几种典型实践模式 |
3.1.1 环境经营模式 |
3.1.2 土地经营模式 |
3.1.3 品牌经营模式 |
3.1.4 创新战略经营模式 |
3.1.5 城市特色经营模式 |
3.2 国外城市经营的几种典型模式 |
3.2.1 加拿大的城市经营 |
3.2.2 美国的城市经营 |
3.2.3 法国的城市经营 |
3.2.4 日本的城市经营 |
3.3 城市经营运作模式的理论分析 |
3.3.1 政府主导的城市经营制度安排 |
3.3.2 市场主导的城市经营制度安排 |
3.3.3 政府和市场两部门交替的城市经营混合制度安排 |
3.4 城市经营运作模式制度安排的进一步细化 |
3.4.1 城市经营: 城市建设投资公司模式 |
3.4.2 城市经营: 民营化战略 |
3.5 几种重要的城市经营客体的经营思路 |
3.5.1 城市土地经营 |
3.5.2 城市资产经营 |
3.5.3 城市财政经营 |
4 城市经营: 城市建设的资金支持及其投融资机制创新 |
4.1 我国城市建设的资金需求及瓶颈分析 |
4.2 我国城市建设的传统融资渠道及其不足 |
4.2.1 我国城市建设的传统融资渠道 |
4.2.2 城市建设传统融资渠道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4.3 城市经营: 城市建设的资金支持与投融资机制创新 |
4.3.1 树立“城市财政经营”理念 |
4.3.2 积极引进直接融资方式 |
4.3.3 继续发挥间接融资方式 |
4.3.4 大力开展项目融资方式 |
4.3.5 建立使用者付费制度 |
4.3.6 探索招商引资新方式 |
5 城市经营: 目标取向及其评价指标体系 |
5.1 城市经营的目标取向 |
5.1.1 经济目标 |
5.1.2 社会目标 |
5.1.3 环境目标 |
5.2 城市经营目标评价指标体系设想 |
6 城市经营: 一种新的城市治理模式及其制度安排 |
6.1 城市治理的涵义 |
6.2 常见的城市治理模式 |
6.2.1 企业化城市治理模式 |
6.2.2 改革政府模式 |
6.2.3 公私共同治理模式 |
6.3 城市经营: 一种新的城市治理模式及其特征 |
6.4 城市经营的城市治理模式构建及其制度安排 |
6.4.1 正确定位各城市经营主体在城市治理中的作用 |
6.4.2 建立健全城市治理法规体系和执法体系 |
6.4.3 建立城市治理的政府绩效评价机制 |
6.4.4 构建有效的城市经营决策机制 |
7 提升城市经营水平: 若干对策及建议 |
7.1 我国城市经营的常见误区 |
7.1.1 误区之一: 只见土地,一叶障目 |
7.1.2 误区之二: 资金导向,有失偏颇 |
7.1.3 误区之三: 亦步亦趋,千城一面 |
7.1.4 误区之四: 不切实际,铺张奢华 |
7.1.5 误区之五: 寅吃卯粮,竭泽而渔 |
7.1.6 误区之六: 理念僵化,新瓶旧酒 |
7.2 矫正我国城市经营误区及提升城市经营水平的对策建议 |
7.2.1 确保城市规划在城市经营中的先导作用 |
7.2.2 城市经营中政府职能的定位 |
7.2.3 树立“城市财政经营”理念 |
7.2.4 创新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 |
7.2.5 正确经营城市土地 |
7.2.6 经营好城市文化资源 |
7.2.7 培育城市核心竟争力 |
8 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情况 |
致谢 |
(6)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及其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关于从严治党的理论渊源 |
1.2.2 对中国共产党历任领导集体从严治党的阐述 |
1.2.3 对实现从严治党路径和要求的探讨 |
1.3 研究思路及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及其不足 |
1.4.1 研究的创新 |
1.4.2 研究的不足 |
第2章 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的理论基础 |
2.1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无产阶级政党理论 |
2.1.1 提出无产阶级政党先进性理论 |
2.1.2 提出无产阶级建党的理论任务 |
2.1.3 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建党理论的历史贡献 |
2.2 列宁的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理论 |
2.2.1 坚决地反对党内腐败 |
2.2.2 建立党内外监督体系 |
2.2.3 严把党组织入口关 |
2.3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无产阶级党建理论的启示 |
2.3.1 马克思恩格斯与列宁无产阶级政党理论的同质性 |
2.3.2 马克思恩格斯与列宁的无产阶级政党理论的差异性 |
2.3.3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无产阶级政党理论的启示 |
第3章 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的必然性 |
3.1 坚持党领导必然从严治党 |
3.1.1 党的领导核心作用要求从严治党 |
3.1.2 党健康发展要求从严治党 |
3.1.3 提高党的领导威望要求从严治党 |
3.2 保持党的先进性必然从严治党 |
3.2.1 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涵义 |
3.2.2 从严治党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 |
3.2.3 从严治党与保持党的先进性的一致性 |
3.3 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实践的要求 |
3.3.1 从严治党有效地提高执政能力 |
3.3.2 从严治党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 |
3.3.3 从严治党奠定新常态下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础 |
3.3.4 从严治党加重人民群众对党执政的认同感 |
第4章 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的历史发展 |
4.1 毛泽东从严治党思想及其实践探索 |
4.1.1 毛泽东建党思想及其实践 |
4.1.2 毛泽东从严治党的初步探索 |
4.1.3 毛泽东从严治党思想的启示 |
4.2 邓小平从严治党思想 |
4.2.1 从严治党思想的提出的背景 |
4.2.2 以惩治腐败拉动从严治党 |
4.2.3 以补正信仰缺失推动从严治党 |
4.2.4 从严治党思想的提出 |
4.2.5 邓小平从严治党思想的基本内容 |
4.3 江泽民从严治党思想 |
4.3.1 深化了对从严治党的认识 |
4.3.2 阐明了从严治党的基本路径 |
4.3.3 揭示了从严治党的基本原则 |
4.4 胡锦涛从严治党思想 |
4.4.1 以从严治党推动党员先进性教育 |
4.4.2 探索惩治党内腐败的机制和制度 |
4.4.3 把从严治党纳入执政党建设基本经验 |
4.5 习近平从严治党思想 |
4.5.1 高度注重从严治党方针的落实 |
4.5.2 宣示反腐决心和恒心 |
4.5.3 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教育 |
4.5.4 积极探索建立反腐倡廉机制 |
第5章 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的基本内容及其特点 |
5.1 从严治党的基本内容 |
5.1.1 从严治党的涵义 |
5.1.2 从严进行思想教育 |
5.1.3 组织管理从严 |
5.1.4 作风要求从严 |
5.1.5 党内外监督从严 |
5.2 从严治党特点 |
5.2.1 高度自觉的政党意识 |
5.2.2 以反腐倡廉为重点 |
5.2.3 公开宣示治党决心 |
5.2.4 反腐打破常规 |
5.3 理性地认识从严治党 |
5.3.1 走出从严治党的认识误区 |
5.3.2 正确认识党发展的主旋律 |
5.3.3 从严治党成效与大众期望的契合 |
5.3.4 从严治党与所谓的“官不聊生” |
第6章 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的创新 |
6.1 从严治党的理论创新 |
6.1.1 反腐倡廉话语创新 |
6.1.2 防腐语境体系的创新 |
6.1.3 “苍蝇老虎”齐打的认识创新 |
6.1.4 约束权力的理论创新 |
6.1.5 党员自律理论的创新 |
6.2 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实践活动的创新 |
6.2.1 保持党的先进性教育实践活动 |
6.2.2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
6.2.3 军中反腐开先河 |
6.3 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的体制创新 |
6.3.1 建立并完善中央巡视制度 |
6.3.2 创制网上举报机制 |
6.3.3 创制系列规章制度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获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7)中国共产党群众监督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基本思路与主要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难点内容、创新及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群众监督的思想渊源 |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民主监督的理论 |
二、西方政治思想家的权力监督与制约学说 |
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权力监督与制衡思想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群众监督理论的主要内容 |
一、群众监督的基本内涵 |
二、群众监督的重要意义 |
三、主动接受群众监督的思想意识 |
四、要建立群众监督制度 |
五、群众监督的条件创设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群众监督的实践历程 |
一、建党初期的艰难起步 |
二、瑞金时期的大胆探索 |
三、延安时期的奋力开拓 |
四、建国初期的真诚倚重 |
五、“左”倾影响的挫折经历 |
六、改革以来的理性稳健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群众监督的历史经验 |
一、群众监督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
二、群众监督必须相信尊重群众 |
三、群众监督必须依托民主法制 |
四、群众监督必须重视信息公开 |
五、群众监督必须密切党群联系 |
六、群众监督必须采用正确方式 |
第五章 我国群众监督的现状分析 |
一、当前强化群众监督的有利因素 |
二、当前我国群众监督存在的问题 |
三、当前我国群众监督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
第六章 新时期强化群众监督的对策思考 |
一、完善群众监督相关制度 |
二、构建群众监督完整机制 |
三、培育群众监督积极意识 |
四、拓展群众监督有效途径 |
五、借鉴国外公众监督经验 |
余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8)以人为本的廉洁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选题研究现状及述评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主要研究方法 |
1.4.2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以人为本的廉洁教育的基本理论 |
2.1 以人为本的蕴涵 |
2.1.1 以人为本的概念 |
2.1.2 以人为本的特征 |
2.1.3 以人为本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
2.2 廉洁教育及相关概念 |
2.2.1 廉政教育和党风廉政教育 |
2.2.2 狭义的廉洁教育 |
2.2.3 反腐倡廉教育 |
2.3 以人为本的廉洁教育的内涵、特征和原则 |
2.3.1 以人为本的廉洁教育的内涵 |
2.3.2 以人为本的廉洁教育的特征 |
2.3.3 以人为本的廉洁教育的原则 |
第3章 我国廉洁教育的历史和现状 |
3.1 新中国建立至“文革”结束我国的廉洁教育 |
3.1.1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廉洁教育 |
3.1.2 社会主义十年建设时期的廉洁教育 |
3.1.3 “文革时期”的廉洁教育 |
3.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廉洁教育 |
3.2.1 改革开放至上世纪未我国的廉洁教育 |
3.2.2 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廉洁教育 |
3.2.3 当前我国廉洁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
第4章 以人为本的廉洁教育体制和机制的革新 |
4.1 廉洁教育的逻辑起点 |
4.1.1 腐败的原因及腐败动机的理论分析 |
4.1.2 现实的个人:廉洁教育的逻辑起点 |
4.2 以人为本的廉洁教育领导体制与职责分工体制的健全和完善 |
4.2.1 体制的定义及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
4.2.2 改革领导体制:廉洁教育领导机构的独立化 |
4.2.3 完善职责分工体制:形成密切协作的整体合力 |
4.3 以人为本的廉洁教育机制的健全与优化 |
4.3.1 以人为本的廉洁教育机制的类型、特征和功能 |
4.3.2 健全以人为本的廉洁教育的系统整合机制 |
4.3.3 优化以人为本的廉洁教育的角色认同机制 |
4.3.4 完善以人为本的廉洁教育的绩效评估机制 |
第5章 以人为本的廉洁教育的实现路径 |
5.1 塑造以人为本的廉洁教育的理念 |
5.1.1 回归现实生活:确立生活化的理念 |
5.1.2 融入“交往实践”:确立大众化的理念 |
5.1.3 围绕“现实的个人”:确立人性化的理念 |
5.2 拓展以人为本的廉洁教育的内容 |
5.2.1 廉洁主题教育内容的生活化取材 |
5.2.2 廉洁作风教育内容的体验性融入 |
5.2.3 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内容的现实性回归 |
5.2.4 加强对公务人员的岗位廉洁教育 |
5.2.5 注重对官员的心理健康教育 |
5.2.6 强化反腐败的形势教育 |
5.3 创新以人为本的廉洁教育的方法 |
5.3.1 探索主体互动的对话咨询法 |
5.3.2 完善网络廉洁教育法 |
5.3.3 运用隐性廉洁教育法 |
5.4 构建以人为本的廉洁教育主体互动模式 |
5.4.1 主体性理论:主体互动模式构建的理论基石 |
5.4.2 以人为本的廉洁教育主体性的构成要素 |
5.4.3 以人为本的廉洁教育主体互动模式构建的机制 |
5.5 筑牢以人为本的廉洁教育的运行基石 |
5.5.1 注重家庭廉洁教育 |
5.5.2 强化学校廉洁教育 |
5.5.3 推进社会廉洁文化建设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9)地方政府绩观变化背景下的“森林重庆”建设 ——基于重庆林改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一) 国内研究状况 |
(二) 国外研究状况 |
(三) 对相关研究的简要评价 |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 |
四、研究对象和方法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地方政府政绩观的转变 |
一、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政府政绩观的转变:从GDP政绩观到科学政绩观 |
二、薄熙来的个人执政风格:从"大连种草"到"重庆种树" |
第三章 "森林重庆"建设的提出 |
一、"森林重庆"建设提出的基础及必然性 |
(一) "森林重庆"的立论之基 |
(二) "森林重庆"的必然性 |
二、"森林重庆"建设的主要内容 |
(一) 总体思路 |
(二) 具体内涵及目标 |
三、"自上而下":"森林重庆"建设的路径特点 |
(一) 政绩观的生态化转向 |
(二) 地方政府的强力支持 |
(三) 群众对政府行为的积极反应:广泛参与 |
第四章 "森林重庆"在农村的实践: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
一、重庆农村集体林改的实施过程 |
(一) 重庆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
(二) 个案村N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村级实践 |
二、重庆农村集体林改的经济绩效 |
(一) 重庆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经济效益分析 |
(二) 个案村N村农户经济收益实证分析 |
三、重庆农村集体林改的社会绩效 |
(一) 重庆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社会效益分析 |
(二) 个案村N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社会效益实证分析 |
四、重庆农村集体林改的生态绩效 |
(一) 重庆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生态效益分析 |
(二) 个案村N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生态效益实证分析 |
第五章 "森林重庆"建设的政绩评价 |
一、"森林重庆"建设的初步成效 |
(一) "森林重庆"建设的现状 |
(二) "森林重庆"建设初步成效分析 |
二、"森林重庆"建设的特色以及可借鉴意义 |
(一) "森林重庆"建设的特色 |
(二) "森林重庆"建设的可借鉴意义 |
三、"森林重庆"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一) 思想认识问题 |
(二) 林业用地与农业用地存在矛盾 |
(三)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 |
(四) 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兼顾不够 |
(五) 造林与育林的科学性不够 |
(六) 资金筹措与成本控制问题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一、结论 |
二、政策建议 |
(一) "森林重庆"建设,统筹城乡齐发展 |
(二) 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动力,创新"森林重庆"建设体制机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当代城市管理及其哲学理念(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一、课题的提出 |
二、课题的新意和价值 |
三、课题的研究现状和主要参与资料 |
四、课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城市和城市管理 |
第一节 城市管理的对象—城市 |
第二节 城市管理的内涵和特征 |
第三节 城市管理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城市管理的理论考察 |
第一节 城市管理思想的萌发与演进 |
第二节 城市管理思想的新发展 |
第三节 中国城市管理思想及实践 |
第三章 当代城市管理的哲学理念 |
第一节 以人为本的理念 |
第二节 科学与人文融合的理念 |
第三节 系统的理念 |
第四章 当代城市管理的特征和趋势 |
第一节 城市管理主体:一元与多元 |
第二节 城市管理方法:刚性与柔性 |
第三节 城市管理手段:综合性与数字化 |
第四节 城市管理行为:行政与市场 |
第五章 当代城市的宏观管理 |
第一节 城市战略管理 |
第二节 城市化与当代中国城市的空间布局 |
第三节 城市功能定位与城市形象战略 |
第四节 城市更新与城市管理创新 |
第六章 当代城市的微观管理 |
第一节 城市的管理体制 |
第二节 城市管理的职能与内容 |
第三节 城市管理的运作机制 |
主要参考资料 |
攻读学位期间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
后记 |
四、更多的知情才能更有效地监督──访大连市市长薄熙来同志(论文参考文献)
- [1]薄熙来案件审判的法理问题研究(下)[J]. 赵秉志. 法学杂志, 2014(04)
- [2]更多的知情才能更有效地监督──访大连市市长薄熙来同志[J]. 张荣. 中国审计信息与方法, 1998(12)
- [3]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研究[D]. 杜俊奇. 中国政法大学, 2020(08)
- [4]反腐败视域下权力货币化及其阻断机制研究[D]. 曹文轩. 江南大学, 2016(07)
- [5]城市经营:一种新的城市公共资源配置机制与城市治理模式研究[D]. 尹成果. 西北大学, 2005(03)
- [6]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及其创新研究[D]. 董一潼. 吉林大学, 2015(08)
- [7]中国共产党群众监督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王俊淇.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4)
- [8]以人为本的廉洁教育研究[D]. 周至涯. 西南交通大学, 2014(11)
- [9]地方政府绩观变化背景下的“森林重庆”建设 ——基于重庆林改的实证研究[D]. 刘倩倩. 华中师范大学, 2011(10)
- [10]当代城市管理及其哲学理念[D]. 朱奚红. 苏州大学, 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