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一届全国光散射会议给中国物理学会的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章燕辉[1](2021)在《李志超教授学术成长经历及其贡献》文中研究指明李志超(1935—2020)先生长期从事科技史的研究与教学工作,是当代着名科技史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研究的开拓者。李先生1935年出生于内蒙古开鲁县,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并留校任教。1974年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教授光学、光谱学并领导高级物理实验课;1975年进入《梦溪笔谈》译注组,从而开始进行科技史研究。1980年与陈光共同建立自然科学史研究室,1981年晋升为副教授,1983年与结构中心多位老师共同成立科技考古协会,1988年晋升为教授。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然科学史研究室常务副主任、第四届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常务理事会理事等职位。就学术研究而言,李先生长期致力于科技史研究,在天文学史、古代仪器复原、中国科学思想以及科技古汉语等方面做了很多创造性的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对科技古汉语的重新释读是其中很多重要成果的基础,也是李先生科技史研究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特色。李先生发表科技史相关论文几十篇,参与撰写或者编撰的着作10余部。代表性成果有刻漏精度模拟实验、机发论等。刻漏精度模拟实验证明了中国古代相关计时技术世界第一;关于机发论的研究认为中国古代对于事物运动变化的控制机理有独特的认识,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体现得尤为鲜明。在中国科大科技史学科的早期发展中,李先生承担学术组织工作,为学科的创立和初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科技史界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带着学科团队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同时李先生也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考古学科和全国科技考古协会的发起人和组织者之一,为科技考古专业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率先发展起来做出自己的贡献。
齐贵亮[2](2021)在《科技论文中参考文献着录常见问题分析》文中认为文章以《化学分析计量》2020年部分论文及作者原稿为样本,以GB/T 7714—2015为依据,对参考文献着录中常见的问题,包括主要责任者着录不规范,标识符号使用错误,期刊的年、卷、期、页码缺失,出版地、出版者缺失和错误等进行归纳和分析。结合编辑实践,通过典型案例,文章探讨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明确正确的着录方式。只有作者与编辑共同努力,树立强烈的标准化意识,才能提高参考文献着录标准化水平,从而提高期刊质量。
章晓敏[3](2020)在《低维磁性材料的制备与表征》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分别制备了磁性多层膜和准一维磁性材料,并分别表征了其晶体结构,研究了其磁学性质、以及派生出来的磁电、磁热性质。本论文工作主要分为三个方面,(1)用磁控溅射的方法制备了巨磁电阻(GMR)自旋阀结构IrMn/Co/Cu/Co及IrMn/Co/Cu/NiFe,并表征了其磁电阻及磁塞贝克效应;(2)分别采用电化学方法制备了Fe3Sn2纳米线,以及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YIG纳米管,并研究和表征了其相关磁学性质;(3)用磁控溅射制备了CoTb薄膜及反铁磁/铁磁双钉扎结构Pt/IrMn/Co/IrMn,并利用洛伦兹电镜(LTEM)原位观测和研究了斯格明子及传统磁畴结构的演化过程。取得以下研究结果:(1)在Co/Cu/Co和NiFe/Cu/Co自旋阀结构中观测到了GMR效应及磁塞贝克效应,GMR效应导致了负的磁塞贝克系数,在实验中达到了-9%,而在我们简单的理论模型预测中为-11%。磁塞贝克效应的值要远高于各向异性塞贝克效应和其他可能的派生信号。磁塞贝克效应来自于铁磁层塞贝克系数的非零自旋极化以及不同自旋组态的自旋极化电流的调制。该项研究有助于未来发展高灵敏的温度和磁场传感器,并且对温度梯度驱动的磁场传感器有指导意义。特别是在当前铁磁层中赛贝克系数的自旋极化度很难测量的情况下,磁塞贝克效应也提供了一种估算特定铁磁层中赛贝克系数自旋极化度的有效方法。(2)通过电化学沉积方法合成制备了直径为80-100纳米、长度为10微米左右的Fe3Sn2纳米线。通过磁学表征其磁各向异性沿着轴向方向,而退火样品的磁各向异性要强于未退火样品,其原因是高温退火可以让晶粒组织更均一、质量更好。由矫顽力随角度的变化曲线可以鉴别该纳米线的磁化强度翻转模式为一致转动。矫顽力随温度的变化曲线符合热激活公式。饱和磁矩随温度的变化满足3/2布洛赫定律。饱和磁矩与温度的3/2次方成反比。(3)在阳极氧化铝(AAO)模板中使用常规溶胶-凝胶法成功合成了不同直径的Y3Fe5O12(钇铁石榴石,YIG)纳米管(NTs)。退火工艺800℃可获得YIG纯相。室温磁化强度测量表明着纳米管直径的增加,矫顽力显着降低。在场冷(FC)和零场冷(ZFC)模式下磁矩分别对温度的依赖特性表明,当温度降低时,YIG纳米管从类铁磁性(FM)的状态变为超顺磁性(SPM)状态(310 K–400 K)。随着YIG NT尺寸的减小,阻塞(blocking)温度急剧降低。在铁磁状态,三个不同样品的矫顽力满足热激活公式m=2时的数据拟合。饱和磁化强度的温度依赖性满足布洛赫的3/2定律。铁磁共振(FMR)的表征表明YIG NTs的吉尔伯特阻尼参数约为7~9×10-3。(4)在亚铁磁CoTb合金中,采用LTEM研究了各种磁畴状态。通过调节温度和外场,可以观察到迷宫畴的演变及其磁性斯格明子和磁泡的共存状态。在共存阶段进一步增加外加电场,发现只有斯格明子可以持续存在,所有磁泡都被湮灭了,这表明在垂直场和微小的平面场中斯格明子比磁泡更稳定,这在随后的微磁模拟中得到了进一步证实。(5)利用LTEM研究了Pt(2)/IrMn(10)/Co(n)/IrMn(10)/Si N交换偏置结构在不同Co磁化层厚度n=15,10,5,3nm的情况下,其样品在外磁场下的磁化翻转过程。当外加磁场沿着与交换偏置平行的方向变化时,样品的磁化翻转经历了单畴(饱和态)到涟漪畴、到180度畴、再到单畴(饱和)的变化过程。涟漪畴和180度畴可以同时出现与存在。当磁化层Co厚度较薄时,由于晶体缺陷与钉扎,在较高磁场下会始终存在难以饱和而消失的闭合畴。当外加磁场沿着与交换偏置垂直的方向变化时,样品只出现涟漪畴的90度旋转与湮灭、然后再旋转与出现的过程。
程家维[4](2020)在《分子光谱法快速检测环境中的天然植物活性成分的新方法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民开始关注如何通过饮食来保持健康的体魄,如何利用食疗来赶走疾病。天然的、食药同源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随着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的功效与人群健康的关系受到日益关注,再加上植物活性成分本身来源丰富,各种抗菌、抗炎、抗癌、抗氧化、抗肿瘤等优势的突出,使其在食品、医药及日化品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同样存在弊端,植物活性成分构成的的化合物,其化学性一般较活泼、分子结构不稳定;一旦分离、提取方法不当,其分子结构就可能发生变化或使反应变质;难溶于冷水中生物利用率较低,导致人们对市面上的一些保健、护肤甚至食品的品质和含量的要求产生更高的期许。因此,开发出快捷、高效检测和鉴别市场产品中有效成分的品质、含量及其真伪的分析技术手段,是十分有必要的,同时也极大的激发了各界专家学者的研究兴趣。环境中的各类生态条件在自然界中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综合的形成特定的生态环境,对植物产生影响。天然植物活性成分源于自然环境中的各种植物,但是随着人类的使用、投入生产以及自然的运动等各种方式,难免在大气环境中存在废弃、泄露的现象,导致植物活性成分利用率低还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由于植物活性成分的来源丰富,各种活性显着,人们盲目追求“越多越好”的价值观,物极必反恰恰对人类和环境都造成了危害。另外,很多不良商家依次为噱头,夸大其功效,由于市场的供不应求而实行以次充良的现象,导致很多以此为关键成分的食品、保健品以及化妆品成为劣质产品,加之处理不当而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本文以黄酮类化合物姜黄素、香叶木素和花旗松素三种植物活性成分为研究对象,同时制备出具有荧光效应的L-组氨酸功能化的金纳米粒子(L-His-AuNPs)和L-半胱氨酸修饰的碳量子点(L-Cys-CDs)为检测平台。整个实验研究方法利用分子光谱法,以分子荧光光谱法和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为主,辅之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傅立叶近红外光谱法,同时采用XRD、TEM、Zeta电位图等表征手段进一步佐证、充实实验现象或进一步解释反应机理。实验报告中建立了荧光光谱法快速检测姜黄素的分析测定,通过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灵敏检测到香叶木素,同时还利用荧光光谱法和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两种不同的分析法同时分析花旗松素,经过比较确定以灵敏度更高的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为检测手段。最终将建立的新方法用于实际样品中,实验结果满意。本论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21475014)和重庆市研究生创新项目(CYS19356)的资助下完成。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L-组氨酸功能化的金纳米与姜黄素作用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及其分析应用实验发现L-组氨酸功能化的金纳米团簇在与姜黄素作用下,其荧光信号被显着猝灭,我们据此建立了快捷检测环境中痕量姜黄素的新方法。实验以L-组氨酸功能化的金纳米(L-His-AuNPs)为探针试剂,在pH=7.1经过优化的条件下,将适量的姜黄素溶液加入到L-His-AuNPs中,发现L-His-AuNPs溶液原本明亮的荧光被显着猝灭。同时经过计算,发现猝灭的荧光强度随着姜黄素量的增加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经过实验证明,L-His-AuNPs的荧光强度猝灭程度与姜黄素浓度在5.0×10-7-1.1×10-5mol/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3.1×10-88 mol/L。实验通过水样以及健康自愿者的尿样做分析应用,发现回收率在99.5%-105.0%之间,结果令人满意。进一步通过文献对比,更加说明该检测方法的简单、高效。2.利用L-组氨酸功能化的金纳米粒子为光散射探针快速检测天然植物活性成分香叶木素香叶木素作为天然黄酮类化合物的一种,具有诸多优异的化学性质和良好的生物活性。文章以L-组氨酸为修饰剂和还原剂,通过简单制备得到具有荧光特性的金纳米粒子(L-His-AuNPs)。在pH为4.5的BR缓冲溶液中,香叶木素的加入使得体系的光散射强度显着增强。据此,根据共振瑞利散射(RRS)光谱的强度变化,构建一种快捷检测香叶木素的实验方法。在最优实验条件下,L-His-AuNPs检测香叶木素的线性范围为7.0-140.0×10-88 mol/L,检出限为1.8×10-88 mol/L。将该方法应用于实际样品中香叶木素的检测,取得了满意的结果。3.L-半胱氨酸功能化的碳量子点对天然植物活性成分花旗松素的分析测定实验以柠檬酸为碳源L-半胱氨酸为修饰剂,采用简易的水热合成法制备出具有高荧光产率的碳量子点(L-Cys-CDs)。经实验分析发现,在Fe3+存在的情况下,L-Cys-CDs可同时作为荧光探针和共振瑞利散射(RRS)探针检测花旗松素。在最佳实验条件下,Fe3+可使碳量子点的荧光显着猝灭,当向上述体系中再加入花旗松素,发现猝灭体系的荧光得以恢复,且三者共存时体系的RRS强度显着增强。据此,文章通过构建两种光谱法择优检测花旗松素,最后确定以检出限更灵敏、线性范围更宽的RRS光谱法作为快速检测花旗松素的实验方法。在最佳实验条件下,RRS增强的强度与花旗松素的浓度在0.9-160×10-7mol/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出限为8.6×10-99 mol/L,相关系数为0.9975。且利用本实验方法检测标准样品的含量与出售方标注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值相比较,以及水样的加标回收实验,均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张保生,王旭[5](2020)在《中国证据法治前进步伐(2017-2018年)》文中研究表明2017-2018年,我国证据法治建设继续稳步前行,在证据规则的完善、证据司法和证据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许多进展。下面从六个方面做简要的概括和评述。一、证据规则在完善中暴露出理论薄弱的问题(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全面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保障质证权该《实施意见》1第11条要求:"证明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罪轻或者罪重的证据,都应当在法庭上出示,依法保障控辩双方的质证权。"
彭祥[6](2019)在《基于GaN衬底的Fe3N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文中指出对于半导体自旋电子学器件而言,自旋注入层材料选择一直是个问题。注入层材料选择的根本问题是金属自旋注入材料与半导体材料的电导不匹配,从而导致自旋注入效率下降。后来人们尝试利用稀磁半导体作为自旋注入材料来解决电导不匹配问题,但是稀磁半导体的铁磁性仍是无法被解释的。因此后来人们把目光放在了铁氮化合物,开始对铁氮化合物进行研究。铁氮化合物有着不同的结构,其中ε-Fe3N材料具有良好铁磁性。另外,GaN作为第三代半导体的代表,它和ε-Fe3N有着良好于ε-Fe3N和GaN都是氮化物的材料,我们可以通过ε-Fe3N/GaN结构来制备自旋电子器件,这可能成为一种潜在的应用。为此,我们通过磁控溅射方法在GaN衬底上制备了单相ε-Fe3N薄膜。结果表明薄膜厚度为90nm时有利于单相ε-Fe3N的形成。从磁学性质来看,在薄膜厚度为90nm时ε-Fe3N具有最大的饱和磁化强度;从电学性质来看,ε-Fe3N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这项工作将为ε-Fe3N/GaN结构的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研究,本论文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在GaN衬底上制备了一系列不同厚度的Fe-N薄膜样品。随着薄膜厚度的变化,如果薄膜厚度小于90nm,则会出现Fe相,而如果厚度大于90nm,则会出现Fe4N相。薄膜厚度为90nm的样品是具有较好单相物相结构的ε-Fe3N薄膜。2.随着薄膜厚度的增加,样品的表面形貌从晶粒状逐渐转变为晶柱状。具体表现为薄膜厚度为22.5nm时,样品表面由3040nm的不规则小晶体颗粒组成,且有分布均匀直径约为几百纳米的圆形凸岛。薄膜厚度增加为45nm时,圆形凸岛消失,表面更加平整。当薄膜厚度进一步增加时,样品表面晶粒尺寸增大,当厚度增加到180nm时晶粒直径为70130nm。薄膜厚度为360nm时,样品表面形成了晶柱状,晶柱直径为110200nm。3.所有的样品均具有铁磁性,矫顽力随着薄膜厚度的增加而增加,且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单相的ε-Fe3N具有最大的饱和磁化强度,在室温下,矫顽力为143.4Oe。此外,根据5K和300K下的饱和磁化强度变化拟合得到样品的居里温度约为600K。4.Fe-N薄膜I-V曲线呈线性关系,表明样品均具有较好的导电性能。Fe-N薄膜的电流密度依赖于薄膜厚度:随着薄膜厚度的增加电流密度有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当薄膜厚度为45nm时,电流密度最大。
刘欣[7](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提出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张释元[8](2019)在《Co3O4微纳米阵列的制备及电催化CO2还原制合成气(CO+H2)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是21世纪人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日常生活与工业生产都会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CO2,这会直接导致全球性的气候变暖。近些年来,电催化CO2还原(CO2RR)技术的迅速发展引起了国内外科学家的广泛关注。而在电催化CO2RR中存在着析氢(HER)的竞争反应,这大大抑制了阴极的CO2还原。合成气(syngas,即CO与H2的混合气体)是通过工业加工生产一些化学品(例如甲醇、乙酸、二甲醚等)和合成燃料的重要工业原料。合成气中H2与CO的比率对于合成下游产品的种类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控制H2/CO的比例是合成下游产品的关键。四氧化三钴(Co3O4)是一种广泛的使用的廉价半导体材料,其化学性质稳定,应用于诸多领域,例如能量储存与转化、药物释放、传感器以及场发射材料等。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常温超声法合成了一维配合物Co(C4H4O4)(H2O)4,经在空气中煅烧得到了微纳米多孔Co3O4多面体材料,并通过两种简单的方法对Co3O4多面体材料进行改性。通过IR、TG、PXRD、SEM、TEM、XPS和Raman等表征手段对得到的样品材料进行表征。将三种材料进行电催化性能的研究,结果发现,改性后的样品的电流密度明显大于原生Co3O4多面体样品的电流密度,且改性后的两种Co3O4材料CO的最高法拉第效率(FE)分别比原生Co3O4材料分别高出3%(R-Co3O4)和0.6%(Co3O4-C),而其对应的H2的FE均在78%以上。(2)通过高温水热法合成了一双金属MOF材料([Ag4Co2(pyz)(PDC)4][Ag2Co(pyz)2)(PDC)2],Ag/Co-MOF),经过在空气氛围下煅烧得到了Ag掺杂的Co3O4材料。同时,利用简单的方法合成了纯Co3O4材料用于对比。通过一些物理表征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电化学测试表明,Ag单质的引入可以提高CO的选择性,在电压为-1.8 V(相对于SCE)时,CO的FE达55.6%,H2与CO之间的比例约为4:5。(3)通过简单的手段在Cu箔上直接合成了CuO/Co3O4复合物微纳米阵列,用于电催化CO2RR,并分别制备了CuO纳米片阵列与Co3O4纳米线阵列作对照实验。通过一系列物理表征手段对制得的材料进行表征。电催化实验结果显示,在-1.6 V(相对于SCE)的电压下,CuO/Co3O4材料的CO的FE最高(35.4%),分别比Co3O4电极和CuO电极高出5.2%和3.9%,而相应的H2的FE为61.8%。(4)通过低温水热法制备了直接生长在泡沫铜基底上的串珠状ZIF-67纳米线阵列通过在空气气氛下煅烧得到了串珠状Co3O4纳米线阵列(Co3O4 NAs),并通过常温浸泡法获得改性材料Au@Co3O4(Au@Co3O4 NAs)。利用物理表征手段对制得的样品进行表征。电催化结果表明,Au@Co3O4 NAs电极在-2.0 V(相对于SCE)时,最高CO的FE达到40.5%,对应的H2的FE为49.9%。而Co3O4 NAs电极CO最高的FE仅为27.3%。表明贵金属Au的引入可以大大提高对CO的选择性,很好的抑制了HER的产生。
董帅[9](2019)在《基于阻抗法的茶油掺伪快速检测平台设计及鉴别试验》文中研究说明阻抗检测技术随着集成电路、快速成型和计算机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具有快速、便携和低成本等特点,并在农产品、医学、工业等领域已具有广泛应用。由于市场上不同种类的食用植物油价格差异很大,部分不法生产经营者在茶油中掺入廉价食用油引发降低产品质量的价格战,造成性质恶劣的侵权事件发生。而与国外相比,国内由于起步时间、研究基础和试验条件等因素的影响,阻抗检测技术在油类检测方面大多仍停留在试验设备阶段,特别在油类阻抗检测商品化方面与国外仍有较大差距,相关报道也比较少。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设计一种阻抗快速检测分析平台,分别从检测池和传感器结构设计、阻抗数据采集和试验控制参数优化等方面展开,以混合不同比例廉价食用油的茶油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优化的阻抗检测分析平台试验。通过阻抗检测技术测定茶油掺入廉价食用油的电学特性参数,建立阻抗与脂肪酸含量的数学模型,并采用模式识别算法对茶油样本鉴别分析,以验证阻抗检测分析平台的可行性与稳定性。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研制阻抗检测分析平台的硬件与软件。阻抗检测原理选取自动平衡电桥法,确定叉指电极结构设计参数如下:叉指数目、叉指长度、叉指宽度和叉指间距分别为20、5 mm、0.20 mm和0.16 mm;检测模块的控制终端为计算机,通过C51单片机编写程序控制AD5933阻抗测量芯片,两者采用IIC通讯协议;程序采用模块化的编程思想,软件设计的功能模块有平台参数设置、数据采集和存储等。2)仿真分析和优选阻抗检测分析平台的控制参数。采用COMSOL软件模拟探究试验各参数,包括激励电压、扫频范围和样本检测量等。激励电压、扫描频率范围和样本检测量分别优选为2 V、3000 Hz~10000 Hz和100 μL。3)试验分析阻抗检测分析平台的控制参数。当激励电压为2 V时,检测阻抗的变异系数最小(0.333);不同扫描频率时,检测阻抗的变异系数范围为0.008~0.193,且频段5000 Hz~10000 Hz的相应值最大;不同样本检测量的检测结果整体趋势呈现一致性,频段3000 Hz~6000 Hz的阻抗响应值的变化范围大于频段6000 Hz~10000 Hz的对应值;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检测量100 μL的配对组p值较大,范围在3.49e-11~3.61e-11。4)研究阻抗检测分析平台的茶油掺伪试验的鉴别性能。油酸对茶油混合样本的阻抗曲线存在差异性,表明油酸对茶油的阻抗信息贡献率较大,其构建的建模集和验证集的识别率达到86.67%以上;而亚油酸茶油混合样本的识别率达到80.00%以上;菜籽油混合样本构建的建模集与验证集的总体分类准确率依次为97.22%、96.67%,且SG平滑和连续投影法联合BP人工神经网络(SG-SPA-BPANN)建模效果最优,可优选为茶油掺伪快速鉴别模型。
中国物理学会光散射专业委员会,第二十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组委会,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10](2018)在《第二十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第一轮通知)》文中研究指明受中国物理学会光散射专业委员会委托,第二十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将于2019年11月2-6日在苏州召开,会议由苏州大学承办、厦门大学协办。会议将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就光散射和相关光谱原理和技术等领域的前沿热点问题进行交流,全力展示中国在光散射领域所取得的最新进展及成果,增进光散射及相关领域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我国光散射和光谱事业的发展。我们诚挚地邀请各界同仁莅临本届盛会!此次会议将增设各种光谱仪器的研发、研制与应用的会议分会场,主要展示近年来国内光谱仪器自主研发和研制方
二、第一届全国光散射会议给中国物理学会的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一届全国光散射会议给中国物理学会的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李志超教授学术成长经历及其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选题缘由 |
2. 研究综述 |
3. 研究资料与研究内容 |
4. 研究方法和拟解决的问题 |
第一章 家世和主要经历 |
1.1 家世和教育经历 |
1.2 在北京大学的工作经历(1960—1974) |
1.3 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工作经历(1974—1998) |
1.4 退休生活(1998—2020) |
小结 |
第二章 科技史研究 |
2.1 科技史研究的肇始及尝试 |
2.1.1 科技史研究的肇始 |
2.1.2 科技史研究的尝试 |
2.2 关于古代仪器的考证、复原 |
2.2.1 有关黄道游仪的考证、复原 |
2.2.2 有关水运浑象仪与候风地动仪的考证、复原 |
2.2.3 有关水运仪象台的考证、复原 |
2.3 关于中国科学思想史的研究 |
2.3.1 关于机发论的研究 |
2.3.2 关于《灵宪》天体物理思想的研究 |
2.3.3 关于《管子·水地》的研究 |
2.4 关于科技汉语史的研究 |
2.4.1 缘起——“一字师” |
2.4.2 实践——科技训诂 |
2.4.3 集裘——《科技古汉语》 |
小结 |
第三章 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
3.1 科技史学科建设 |
3.1.1 筹建自然科学史研究室 |
3.1.2 主持自然科学史研究室工作 |
3.2 科技考古早期的建制化 |
3.2.1 组织建立考古协会 |
3.2.2 科技考古教学工作的尝试和学术交流 |
3.3 人才培养 |
3.3.1 人才培养的理念 |
3.3.2 人才培养结果 |
小结 |
结语与展望 |
1. 结语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李志超先生年谱 |
附录2 李志超先生着作 |
附录3 李志超先生指导的科技史研究生名单及学位论文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2)科技论文中参考文献着录常见问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主要责任者 |
(一)主要责任者姓名顺序错误 |
(二)主要责任者姓名字母书写不规范 |
(三)主要责任者人数着录错误 |
二、标识符号 |
(一)未采用或误用“:” |
(二)混淆“()”“[]” |
(三)文献序号和起讫页码间未用“-” |
(四)未使用“//” |
(五)错误使用“,” |
三、期刊文献年、卷、期、页码着录错误 |
(一)卷号、期号混淆 |
(二)将出版月份误作为卷或期 |
(三)合期期刊的连接符号着录错误 |
(四)年、卷、期、页码缺失或错误 |
四、出版项着录错误 |
五、结语 |
(3)低维磁性材料的制备与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磁性薄膜及自旋电子学相关效应 |
1.1.1 磁性薄膜 |
1.1.2 巨磁电阻效应 |
1.1.3 自旋卡诺电子学 |
1.2 一维磁性材料及相关物理效应 |
1.2.1 一维磁性纳米材料 |
1.2.2 一维磁性纳米材料相关物理效应 |
1.3 磁畴理论及斯格明子相关研究进展 |
1.3.1 磁畴理论 |
1.3.2 斯格明子相关研究进展 |
1.4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
第2章 实验方法 |
2.1 样品的制备与微加工 |
2.1.1 薄膜制备与图形化 |
2.1.2 电化学沉积 |
2.1.3 溶胶凝胶法 |
2.2 表征手段 |
2.2.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2.2 X射线衍射仪 |
2.2.3 振动样品磁强计 |
2.2.4 综合物性测量系统(PPMS) |
2.2.5 洛伦兹电镜 |
第3章 GMR自旋阀结构中的磁塞贝克效应 |
3.1 研究背景 |
3.2 样品制备 |
3.3 磁塞贝克效应的实验观测 |
3.4 理论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准一维磁性纳米结构的制备和表征 |
4.1 Fe_3Sn_2磁性纳米线的制备和表征 |
4.2 YIG纳米管的制备与表征 |
4.2.1 研究背景 |
4.2.2 YIG纳米管的制备与结构表征 |
4.2.3 磁性性质表征与顺磁共振表征 |
第5章 薄膜体系中磁斯格明子及磁畴演化研究 |
5.1 CoTb薄膜中磁斯格明子与磁泡共存的研究 |
5.1.1 背景介绍 |
5.1.2 样品制备与结构表征 |
5.1.3 磁斯格明子与磁泡共存的研究 |
5.2 Pt/IrMn/Co/IrMn双钉扎薄膜磁化翻转过程中的磁化研究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分子光谱法快速检测环境中的天然植物活性成分的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天然植物活性成分的简介 |
1.1.1 引言 |
1.1.2 天然植物活性成分的介绍 |
1.1.3 天然植物活性成分的发展 |
1.1.4 天然植物活性成分的分类 |
1.1.5 天然植物活性成分的主要检测方法 |
1.2 研究对象简介 |
1.2.1 姜黄素的简介和分析方法 |
1.2.2 香叶木素的简介和分析方法 |
1.2.3 花旗松素的简介和分析方法 |
1.3 研究方法简介 |
1.3.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
1.3.2 分子荧光光谱法 |
1.3.3 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 |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2 研究报告 |
2.1 基于L-组氨酸功能化的金纳米与姜黄素作用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及其分析应用 |
2.1.1 实验部分 |
2.1.2 结果与讨论 |
2.1.3 结论 |
2.2 利用L-组氨酸功能化的金纳米粒子为光散射探针快速检测天然植物活性成分香叶木素 |
2.2.1 实验部分 |
2.2.2 结果与讨论 |
2.2.3 结论 |
2.3 L-半胱氨酸功能化的碳量子点对天然植物活性成分花旗松素的分析测定 |
2.3.1 实验部分 |
2.3.2 结果与讨论 |
2.3.3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5)中国证据法治前进步伐(2017-2018年)(论文提纲范文)
一、证据规则在完善中暴露出理论薄弱的问题 |
(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全面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保障质证权 |
(二)“两院三部”《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规定》7要求侦查人员出庭作证 |
(三)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办理刑事案件第一审普通程序法庭调查规程(试行)》8细化质证规则 |
1. 对质规则不断增强可操作性 |
2. 交叉询问规定的逻辑混乱与原理错误继续存在 |
(四)最高人民检察院有关证据规定调整了证据属性表述 |
二、证据司法在细化中寻求制度创新 |
(一)人民法院重点推进刑事证据制度建设 |
1. 最高人民法院持续推进刑事证据制度建设 |
2. 裁判文书认证理由公开对司法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3. 互联网法院和知识产权法庭证据制度有所创新 |
(二)人民检察院健全完善以证据为核心的刑事犯罪指控体系 |
1. 最高人民检察院提出证据制度建设五年总体要求 |
2. 通过证据制度建设推动监检衔接机制建设 |
3. 积极发挥检察机关排除非法证据的主体作用 |
(三)公安机关注重规范某些领域的调查原则和证据标准 |
1. 规范经济犯罪案件侦查取证规则 |
2. 规范道路交通事故调查原则 |
3. 规范侵犯民警执法权威案件证据标准和责任认定标准 |
(四)监察机关证据制度建设呈现四阶段特点 |
三、司法实践中的证据制度建设:两个案件证据分析 |
(一)齐某强奸、猥亵儿童案32证据分析 |
1. 案情概述 |
2. 证据分析 |
(二)礼来公司诉常州华生制药公司侵害专利权纠纷案35 |
1. 案情概述 |
2. 证据分析 |
四、证据科学研究进展 |
(一)循证社会科学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二)从证据教义学到证据科学的转型 |
(三)证明科学促进证据法转型 |
五、证据法学研究进展 |
(一)证据法理论基础和体系 |
(二)证据属性与事实认定 |
(三)证据开示 |
(四)科学证据与司法鉴定 |
(五)言词证据 |
(六)证据排除规则 |
1. 证据排除规则基础理论研究 |
2.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研究 |
3. 笔录类证据的可采性问题 |
4. 被害人陈述的证据能力问题 |
(七)证明责任与证明标准 |
1. 关于证明责任研究 |
2. 关于证明标准研究 |
(八)法院取证与证据保全 |
1. 法院取证 |
2. 证据保全 |
(九)质证与认证 |
1. 质证 |
2. 认证(聚焦印证研究) |
(十)推定与司法认知 |
六、法庭科学研究进展 |
(一)司法行政新规频出、管理弊端隐现 |
1. 司法行政管理提出“双严格”方针 |
2. 司法行政管理新规频出、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的发展成为亮点 |
3. 司法鉴定行政管理的弊端逐渐显现 |
(二)法庭科学/司法鉴定技术标准化建设卓有成效 |
1. 法庭科学国家标准与公共安全行业标准建设取得进展 |
2. 法庭科学/司法鉴定标准研究和研讨不断深入 |
(三)法医学研究仍为法庭科学研究的主力军 |
1. 法医病理学 |
2. 法医临床学 |
3. 法医精神病学 |
4. 法医生物学 |
(四)医疗损害鉴定学术研究热度高与司法实务界态度冷形成对照 |
(五)传统物证技术研究仍呈现出经验性较强的特点 |
1. 文件检验学 |
2. 微量物证检验学 |
3. 痕迹检验学 |
(六)新兴物证技术领域发展迅速 |
1. 毒物和毒品检验学 |
2. 交通事故鉴定 |
3. 声像资料鉴定 |
4. 电子数据鉴定学 |
(七)高校司法鉴定机构逐步成为行业引领者 |
(6)基于GaN衬底的Fe3N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自旋电子学 |
1.1.1 自旋电子学介绍 |
1.1.2 半导体自旋电子学 |
1.2 材料概述 |
1.2.1 GaN材料 |
1.2.2 铁氮化合物材料的结构 |
1.2.3 铁氮化合物的现状 |
1.3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薄膜的制备和表征 |
2.1 磁控溅射法 |
2.1.1 磁控溅射基本原理 |
2.1.2 薄膜镀膜的特点 |
2.1.3 溅射装置 |
2.2 X射线衍射 |
2.3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2.4 扫描电子显微镜 |
2.5 超导量子干涉仪 |
第三章 基于GaN衬底制备单相的ε-Fe_3N |
3.1 引言 |
3.2 薄膜的制备 |
3.3 薄膜性质的研究 |
3.4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4.1 本文总结 |
4.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7)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文献综述 |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
2.2.1 学士学位结构 |
2.2.2 硕士学位结构 |
2.2.3 博士学位结构 |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5.4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6.4 小结 |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7.4 小结 |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
11.4 结语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8)Co3O4微纳米阵列的制备及电催化CO2还原制合成气(CO+H2)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电催化CO_2还原反应概述 |
1.2 常见电催化剂的研究现状 |
1.2.1 单金属催化剂的研究 |
1.2.2 酞菁类催化剂与双原子催化剂的研究 |
1.2.3 金属硫化物催化剂的研究 |
1.2.4 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研究 |
1.3 四氧化三钴(Co_3O_4)材料在电催化领域的研究现状 |
1.3.1 Co_3O_4材料在析氧反应(OER)中的研究现状 |
1.3.2 Co_3O_4材料在超级电容器(SCs)中的研究现状 |
1.3.3 Co_3O_4材料在锂离子电池(LIBs)中的研究现状 |
1.3.4 Co_3O_4材料在氧还原反应(ORR)中的研究现状 |
1.4 Co_3O_4材料的合成方法 |
1.4.1 水热及溶剂热法 |
1.4.2 化学沉积法 |
1.4.3 模板法 |
1.4.4 溶胶-凝胶法 |
1.4.5 原子层沉积法与化学气相沉积法 |
1.5 本章小结 |
1.5.1 本文的选题背景及选题依据 |
1.5.2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5.3 存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主要试剂和实验用材料 |
2.2 表征测试方法 |
2.2.1 单晶X-射线衍射 |
2.2.2 粉末X-射线衍射(P-XRD) |
2.2.3 热重分析-差热分析仪(TG/DTA) |
2.2.4 傅氏变换红外线光谱(FTIR) |
2.2.5 扫描电镜(SEM) |
2.2.6 透射电镜(TEM)与高分辨率透射电镜(HRTEM) |
2.2.7 拉曼光谱(Raman) |
2.2.8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2.2.9 氮气等温吸附曲线(BET-BJH) |
2.2.10 气相色谱(GC) |
2.2.11 核磁共振氢谱(1H NMR) |
2.3 电极的制备 |
2.4 电化学表征测试 |
参考文献 |
3 Co_3O_4多面体材料及其改性材料的合成及电催化性质的研究 |
引言 |
3.1 实验部分 |
3.1.1 试剂材料与仪器 |
3.1.2 实验合成 |
3.1.3 电极的制备 |
3.1.4 电化学测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表征 |
3.2.2 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4 新型异金属MOF([Ag_4Co_2(pyz)PDC_4][Ag_2Co(pyz)_2PDC_2])的合成及其衍生的Ag/Co_3O_4材料的电催化性质的研究 |
引言 |
4.1 实验部分 |
4.1.1 试剂材料与仪器 |
4.1.2 实验合成 |
4.1.3 电极的制备 |
4.1.4 电化学测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晶体结构 |
4.2.2 表征 |
4.2.3 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5 Cu O/Co_3O_4复合物微纳米阵列的合成及其电催化性质的研究 |
引言 |
5.1 实验部分 |
5.1.1 试剂材料与仪器 |
5.1.2 实验合成 |
5.1.3 电化学测试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表征 |
5.2.2 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
5.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6 串珠状Co_3O_4纳米线阵列的合成及其电催化性质的研究 |
引言 |
6.1 实验部分 |
6.1.1 试剂材料与仪器 |
6.1.2 实验合成 |
6.1.3 电化学测试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表征 |
6.2.2 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
6.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7 讨论 |
参考文献 |
8 结论与展望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9)基于阻抗法的茶油掺伪快速检测平台设计及鉴别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油类品质鉴别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阻抗法用于油类检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模式识别算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阻抗检测平台设计与性能测试 |
2.1 阻抗检测平台工作原理与总体设计 |
2.2 阻抗检测平台关键部件设计 |
2.2.1 阻抗平台检测池设计 |
2.2.2 基于PCB的平面叉指电极结构设计与优化 |
2.2.3 阻抗平台检测模块硬件设计 |
2.2.4 阻抗平台检测系统软件设计 |
2.3 阻抗检测平台检测不同介质性能测试与分析 |
2.3.1 标准阻性元件测试与分析 |
2.3.2 标准容性元件测试与分析 |
2.3.3 水溶性液体介质检测与分析 |
2.3.4 油脂类液态介质检测与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阻抗检测平台建模仿真与控制参数优化 |
3.1 阻抗检测平台仿真模型建立 |
3.2 阻抗检测平台数值模拟 |
3.2.1 初始值与边界条件 |
3.2.2 数值计算方法 |
3.3 阻抗检测平台控制参数模拟与分析 |
3.3.1 控制参数的选取 |
3.3.2 激励电压模拟分析 |
3.3.3 扫频范围模拟分析 |
3.3.4 样本检测量模拟分析 |
3.3.5 介电常数模拟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阻抗检测平台控制参数试验验证与分析 |
4.1 阻抗检测平台影响因素分析 |
4.2 阻抗检测平台控制参数的性能分析与优化 |
4.2.1 激励电压对阻抗检测性能的分析 |
4.2.2 扫描频率范围对阻抗检测性能的分析 |
4.2.3 检测量对阻抗检测性能的分析 |
4.3 优化控制参数实测结果与仿真结果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阻抗法的茶油掺伪试验与分类识别 |
5.1 试验材料与制备 |
5.2 试验样本阻抗数据采集 |
5.3 统计分析与数学建模 |
5.3.1 数据处理方法 |
5.3.2 数据建模和评价指标 |
5.4 茶油与油酸掺伪试验与分类识别 |
5.4.1 油酸茶油混合样本的阻抗特征分析 |
5.4.2 阻抗特征频率选取 |
5.4.3 油酸茶油混合样本鉴别模型建立与验证 |
5.5 茶油与亚油酸掺伪试验与分类识别 |
5.5.1 亚油酸茶油混合样本的阻抗特征分析 |
5.5.2 阻抗特征频率选取 |
5.5.3 亚油酸茶油混合样本鉴别模型建立与验证 |
5.6 茶油与菜籽油掺伪试验与分类识别 |
5.6.1 菜籽油茶油混合样本阻抗特征分析 |
5.6.2 阻抗特征频率选取 |
5.6.3 菜籽油茶油混合样本鉴别模型建立与验证 |
5.7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第一届全国光散射会议给中国物理学会的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李志超教授学术成长经历及其贡献[D]. 章燕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8)
- [2]科技论文中参考文献着录常见问题分析[J]. 齐贵亮. 传播与版权, 2021(01)
- [3]低维磁性材料的制备与表征[D]. 章晓敏.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2020(01)
- [4]分子光谱法快速检测环境中的天然植物活性成分的新方法研究[D]. 程家维. 重庆三峡学院, 2020
- [5]中国证据法治前进步伐(2017-2018年)[J]. 张保生,王旭. 证据科学, 2020(01)
- [6]基于GaN衬底的Fe3N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D]. 彭祥. 南京邮电大学, 2019(03)
- [7]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 [8]Co3O4微纳米阵列的制备及电催化CO2还原制合成气(CO+H2)的研究[D]. 张释元. 宁波大学, 2019(06)
- [9]基于阻抗法的茶油掺伪快速检测平台设计及鉴别试验[D]. 董帅.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10]第二十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第一轮通知)[J]. 中国物理学会光散射专业委员会,第二十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组委会,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光散射学报,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