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灵乡矿田三叠系特征及其在成矿中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朱乔乔,谢桂青[1](2018)在《湖北金山店矽卡岩型铁矿田硫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文中研究说明矿集区或矿田尺度硫同位素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找矿实践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本文对金山店矿田范围内的矽卡岩型铁矿床开展了系统的硫同位素研究工作,发现该矿田内矽卡岩型铁矿床中的黄铁矿(+15. 1‰+25. 6‰)、硬石膏(+24. 9‰+31. 5‰)和石膏(+27. 5‰+30. 4‰)均具有富集重硫同位素的特征,明显不同于岩浆热液矿床中这些矿物的δ34S值组成特征,且硬石膏和石膏的δ34S值与三叠系嘉陵江组地层中沉积石膏的δ34S值较为接近,暗示金山店矿田内矽卡岩型铁矿中的硫可能主要来自于含膏盐地层。含膏盐地层广泛参与了金山店矿田中矽卡岩型铁矿的成矿作用,对成矿作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大量硫酸根(SO42-)的还原过程可以将成矿体系中的Fe2+氧化成Fe3+,导致大量磁铁矿的形成;含膏盐地层与流体作用形成大量的盐溶角砾岩,有利于加速成矿流体与围岩之间的水岩作用,并提供容矿空间。系统的对比研究发现,大冶地区的矽卡岩型铁矿和矽卡岩型铁铜矿的赋矿地层、热液硬石膏/石膏规模和硫同位素值组成均存在明显的差异,暗示这些矿床的成矿围岩存在显着的差异。鄂东矿集区尺度的硫同位素等值线所揭示的空间变化规律具有重要的找矿指示作用:在天青石矿区(如狮子立山)或附近可能具有寻找大冶式矽卡岩型铁矿床或铁铜矿床的潜力,而在硬石膏/石膏发育的矽卡岩型铁矿区(如金山店铁矿田和程潮铁矿)或附近则具有寻找狮子立山式热液天青石矿床的潜力。
夏金龙[2](2010)在《湖北大冶灵乡铁矿床接触带构造及其成矿控矿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湖北大冶灵乡铁矿是鄂东南地区典型的矽卡岩型矿床,矿体受接触带构造控制明显。同时,灵乡铁矿是一个资源保有量严重不足的危机矿山。本文以区域成矿学、矿田构造学、矿产勘查学等理论为指导,在野外地质调查、实验室研究和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对灵乡铁矿构造控矿,尤其是接触带构造控矿规律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灵乡铁矿在区域上位于鄂东南矿集区内。大地构造位处由NW向襄樊-广济断裂、NNE向团风-温泉断裂和EW向长阳-阳新断裂所围限的三角形成矿区的北缘,是扬子地块和与华北地块的过渡地带。矿区印支期南北向挤压形成东西向褶皱,奠定了成矿前控矿构造基础;燕山期形成北东向叠加复合构造,控制矿区矽卡岩和铁矿体的空间分布。矿区北部褶皱和断裂构造组成的格状分布直接导致了区内矿床的格状分布,自西向东可分为西、中、东三个矿带。本文根据接触带的复杂程度,将灵乡矿区接触带构造分为三种:简单接触带、复杂接触带、过渡型接触带。本文所指的接触带复杂程度包括两方面的因素:构造的复杂程度、地层岩性的复杂程度。简单接触带主要分布于矿区南部的南缘接触带。复杂接触带主要分布于矿区北部西矿带的脑窖矿段、广山矿段。过渡型接触带主要见于矿区北部中矿带的狮子山北矿段和小包山矿段、东矿带的刘家畈矿段和铁子山矿段。本文选取广山接触带、狮子山北接触带、刘家畈接触带、铁子山接触带作为主要研究地段,广山矿体、小包山矿体、狮子山北矿体、刘家畈矿体作为受接触带控制的典型矿体进行分析阐述。研究结果表明,简单接触带构造形态简单,构造应力较弱,岩浆侵位对围岩地层的挤压、破坏程度较小,岩浆岩与碳酸盐岩地层接触单一,封闭性差,不利于矿液的停聚,不利于成矿反应的进行,成矿控矿意义不大。复杂接触带构造形态复杂,为褶皱断裂构造的交汇部位,在这样的地段,三叠系碳酸盐岩发生强烈破碎,岩体与碳酸盐岩接触表面积增大,有利于矿液的停聚并发生强烈的接触交代作用,从而形成矽卡岩和厚大的铁矿体。基于三维建模软件GeoMine3D,本文初步实现了矿床观测和数据的三维可视化,展示了接触带构造和矿体的空间形态、分布特征和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广山矿段接触带形态复杂,大理岩呈残留体赋存在闪长岩与矿体之间,特别是在矿体中部,呈夹层状产出,另有大理岩见于矿体的底部。有些地段大理岩残留较少,一些剖面甚至不可见大理岩,只见到矽卡岩与铁矿体。矿体产于断裂与背斜复合部,矿体为闪长岩所包裹,原为岩体中的大理岩捕虏体;狮子山北矿段接触带是介于简单接触带与复杂接触带之间的过渡型接触带。在狮子山北矿段,大理岩与闪长岩之间的接触带表面积比较大,有利于交代作用的进行。但是,由于构造活动相对较弱,和广山矿段相比,该矿段大理岩破碎程度不高,保留了很多大理岩残留体,而矿体主要产出于大理岩与闪长岩接触带的边部,规模较小;刘家畈矿段接触带较为复杂,大理岩底面为闪长岩体,顶面为白垩系。刘家畈矿段接触带表面凸凹不平,接触带的凸起部位一般不是成矿的有利部位,在接触带由陡向缓转变的凹兜状部位,是成矿赋矿的最有利部位。铁矿体的形态、产状与闪长岩体接触带基本一致,空间分布与闪长岩体接触带密切相关。接触带构造的形态越复杂,其成矿控矿意义也就越大。接触带形态的复杂程度主要与构造类型的复杂程度有关。多组断裂的交汇部位、断裂构造与褶皱构造的复合部位往往形成复杂类型的接触带构造。另外,地层的岩性及岩性组合是控制接触带构造类型的另一重要因素。在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互层的部位,岩石的力学性质不一,岩石的矿物组成及化学性质不同。在构造应力的作用下,它们易于发生差异变形,这也是影响接触带构造复杂程度的重要原因。在北缘接触带,灵乡岩体与白垩系地层直接接触,局部地区有三叠系大冶群碳酸盐岩地层和蒲圻群粉砂质页岩产出,为岩体北缘接触带成矿提供了岩浆岩和地层条件。北缘接触带受到断裂构造和褶皱构造的不同程度的改造,在接触带和矿体赋存的空间有张扭性断裂构造叠加改造的痕迹。广山、脑窖矿段接触带为圈闭-接触带构造、褶皱-接触带构造、断裂-接触带构造的复合接触带构造,大理岩支离破碎。广山背斜深部可能有大理岩残留体的存在,该部位是寻找深部隐伏矿体的有利地段。综合地质、地球物理、钻探工程资料,本研究认为广山矿段至脑窖矿段之间的地下深部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高广立[3](1983)在《灵乡矿田三叠系特征及其在成矿中的作用》文中研究指明鄂东南灵乡铁矿田包括有脑窖、广山、刘岱山、狮子山北、小包山、王屏山、刘家畈、铁子山等近十个矿床,是武钢重要的矿石原料基地之一。至1978年底矿石储量占鄂东南全区已探明储量的12%,富铁矿石储量占76%。本区从卅年代起尤其是解放以来进行过大量地质工作。关于矿床成因过去有“浅成、超浅成中低温热液矿床”,“矽卡岩矿床”,“沉积—热液改造矿床”和“矿浆成矿”等多种观点。由于对矿床的进一步研究发现灵乡铁矿与鄂东南其他所谓大冶式铁矿一样,有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需要解决:
段壮[4](2019)在《山东莱芜地区矽卡岩型铁矿床成矿作用与成矿机制研究》文中指出位于华北克拉通东部的鲁西莱芜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矽卡岩型富铁矿成矿区之一,也是我国平炉富矿的重要产地。莱芜地区中生代侵入岩发育,主要包括矿山、角峪、金牛山和铁铜沟岩体,其中矿山岩体是最重要的成矿岩体。矽卡岩型铁矿床主要产于矿山岩体与中奥陶统碳酸盐岩地层的接触带中,包括大-中型矿床7处,小型矿床3处,累计探明资源储量约5亿吨,占莱芜地区矽卡岩型铁矿总储量的95%以上。前人对该莱芜地区成矿岩体地质特征、控矿构造及矿化特征等开展了大量研究,但对该区成矿岩体的岩石成因、成矿流体组成和演化、成矿时代、膏岩层参与铁矿成矿的方式和机制等关键问题的研究还比较薄弱。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以莱芜地区的中生代侵入岩及张家洼大型富铁矿床为主要研究对象,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岩相和矿相学观察的基础上,开展相关的岩石地球化学、成矿年代学及矿物地球化学研究,深入探讨该区侵入岩的成因、成矿流体演化、膏盐层参与成矿的方式、成岩成矿时代和成矿动力学背景,揭示该区矽卡岩型富铁矿成因机制和关键控制因素。系统的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莱芜地区的侵入岩主要形成于130Ma,是华北克拉通破坏峰期的响应。该区几个主要侵入岩体如矿山、角峪、金牛山和铁铜沟等具高Mg#,富集LILE、Pb和LREE,亏损HFSE等微量元素组成特征,并明显富集Sr-Nd同位素,表明其初始岩浆来源于EMI型和EMII型地幔之间的富集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并且在岩浆演化过程中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地壳混染;此外,铁铜沟岩体的同位素组成特征显示有少量软流圈物质的加入。莱芜地区富集岩石圈地幔的形成可能与三叠纪时期华南陆壳向华北克拉通俯冲过程中产生的熔体及侏罗纪时期古太平洋向中国东部俯冲产生的板片流体对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地幔的交代有关。张家洼矽卡岩型铁矿床主要赋存于矿山岩体的闪长质侵入体与中奥陶统碳酸盐岩的接触带、石炭系本溪组与奥陶系地层之间的层间滑动离构造以及接触带与层间构造的复合部位。野外观察和岩相学特征表明,该矿床的成矿作用可以分为钠质交代阶段(钠长石、方柱石)、干矽卡岩阶段(透辉石、镁橄榄石、尖晶石)、湿矽卡岩阶段(金云母、磁铁矿、蛇纹石及少量磷灰石和榍石)、硫化物阶段(黄铁矿)和碳酸盐阶段(方解石),其中湿矽卡岩阶段是主成矿阶段,磁铁矿为主要的矿石矿物。与磁铁矿共生的热液榍石U-Pb年龄为131±4 Ma,与磁铁矿共生的金云母40Ar/39Ar年龄为130±1 Ma,二者在误差范高度吻合,并与矿山岩体的锆石U-Pb年龄(130±1 Ma)完全一致,表明莱芜地区矽卡岩型铁矿床的成岩成矿作用年龄为130 Ma。鲁西北淄博地区召口矽卡岩型铁矿床的石榴石U-Pb年龄为128±3 Ma,鲁西南沂南地区的铜井矽卡岩型Cu-Au-Fe矿床的石榴石U-Pb年龄为126±7–127±3 Ma。这些年龄在误差范围内均与张家洼铁矿床的年龄相似,暗示莱芜地区矽卡岩型铁矿床是鲁西早白垩世130 Ma左右区域大规模成矿作用的产物。综合华北克拉通东部已发表的矽卡岩型矿床及成矿岩体的年龄可知,华北克拉通中、东部的矽卡岩型铁矿成矿作用均爆发于130 Ma,与华北克拉通破坏峰期一致,指示华北地区大规模矽卡岩型铁成矿作用是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减薄和破坏的响应和产物。为了探讨莱芜地区矽卡岩型铁床成矿流体的演化以及膏岩层参与铁矿成矿的方式和机制,本文对成矿岩体(矿山岩体)中的硫化物和磷灰石以及矽卡岩型铁矿床中不同成矿阶段的热液矿物(钠化-干矽卡岩阶段的方柱石、湿矽卡岩阶段的热液磷灰石和磁铁矿、硫化物和碳酸盐阶段的黄铁矿)开展了系统的矿物学及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矿山岩体中的磷灰石具有异常高的Cl含量(可达7 wt.%),暗示与成矿有关的岩浆高度富集卤族元素(尤其是Cl),从而有利于高盐度岩浆流体的出溶。该区成矿岩体中辉石堆晶和不成矿岩体中部分具有原生结构的硫化物硫同位素组成具有典型的岩浆硫特征(δ34S接近于0‰)。钠化-干矽卡岩阶段的方柱石Cl/Br摩尔比值介于565–1094,暗示该阶段的成矿流体以岩浆流体为主。形成于湿矽卡岩阶段且与磁铁矿共生的热液磷灰石具有明显更高的Cl/Br摩尔比值(685–8875),指示该期流体混染了围岩奥陶纪蒸发岩中的岩盐;同时,热液磷灰石的87Sr/86Sr比值(0.70765–0.70903)明显高于成矿岩体的初始87Sr/86Sr比值(0.70645–0.70792),而与奥陶系碳酸盐围岩的同位素组成相似(0.70867–0.70919),也指示该阶段大量围岩物质加入到成矿热液中。张家洼铁矿的磁铁矿具有高Mg特征(MgO含量普遍大于1 wt.%),并且伴生镁铁矿和镁钛矿,指示铁成矿阶段有大量富镁围岩物质的加入。硫化物-碳酸盐阶段的硫化物具有富重硫的硫同位素组成特征(δ34S值整体大于10‰),指示奥陶纪膏盐层中硫酸盐的加入为热液流体提供了大量的硫。同时,大规模富含地层重硫的热液流体叠加交代了该区成矿岩体,使岩体中富含浸染状、细脉状的热液黄铁矿,这些黄铁矿的硫同位素组成与矿石中硫化物阶段的黄铁矿硫同位素组成相近。综上所述认为,奥陶系膏岩层主要以热液流体交代、萃取的方式在湿矽卡岩阶段持续加入到成矿流体系统中;成矿岩体出溶的富氯流体利于铁质出溶和搬运,是成矿的关键因素。
杜轶伦[5](2013)在《安徽铜陵地区层控矽卡岩型矿床控矿因素及成矿模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矽卡岩成矿作用是区域成矿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层控矽卡岩矿床是矽卡岩型矿床勘查和研究的重点对象,对其进行详细研究有助于深化对区域成矿过程的认识,为丰富矽卡岩矿床成矿理论和进一步勘查矽卡岩型矿床补充新的科学依据。铜陵矿集区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内层控矽卡岩型铜、铁、金矿床分布广泛,且其矿床特征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乃至中国东部都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是研究层控矽卡岩矿床成矿机制的理想地区。本文从区域地质、矿床地质、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等方面对安徽铜陵地区冬瓜山和大团山两个典型层控矽卡岩矿床进行了详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层控矽卡岩型矿床的控矿因素和成矿机制。控矿因素分析表明,铜陵地区层控矽卡岩型矿床主要受控于矿胚层、岩浆活动、构造-岩性组合、有机质和蒸发岩-膏盐层等因素,其中,构造-岩性组合和岩浆活动是主要控制因素(必要条件),而矿胚层仅为部分矿床的形成起到预富集作用,同样有机质、蒸发岩-膏盐层也仅为部分矿床的形成提供了部分硫源,并起到吸附和还原作用。矿床地质、矿物学、地球化学和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表明,冬瓜山层控矽卡岩型矿床是古生代海相沉积成矿作用和中生代岩浆热液交代-充填成矿作用有机结合(复合)的产物;而大团山层控矽卡岩型矿床是中生代岩浆-热液沿层间断裂交代-充填成矿作用的产物。综合以上资料,初步总结出铜陵地区层控矽卡岩型矿床的成矿模型。在石炭纪中期,由海底喷流作用在区内形成了块状硫化物矿床或矿胚层,矿石成分以硫和铁为主;在印支期构造运动中,特别是褶皱变形中,沿碳酸盐岩与硅质岩(或粉砂岩)界面发生层间滑脱,在区内形成多个层间断裂带;至燕山期,区域构造伸展明显,壳幔交换频繁,导致大规模岩浆-热液活动,一方面岩浆期后热液沿泥盆系五通组砂岩与石炭系黄龙组碳酸盐岩间的层间滑脱构造运移,对石炭纪形成的块状硫化物矿体进行叠加改造,致使块状硫化物矿体进一步富集铜等成矿物质,最终形成大型层控矽卡岩型矿床(如冬瓜山铜矿);另一方面成矿热液沿不具有矿胚层的层间断裂交代-充填,形成中小型层控矽卡岩型矿床(如大团山铜矿)。
骆地伟[6](2008)在《程潮铁矿接触带构造研究与深部找矿》文中指出程潮铁矿位于鄂城岩体南缘,产出于燕山期花岗岩与三叠系大冶群(Tldy)的碳酸盐岩接触带上及附近,是鄂东地区重要的大型富铁矿床。矿区地层出露极少,仅于矿区南部出露部份三叠系和侏罗系地层,其中三叠系大冶群(Tldy)和蒲圻群(T2+3pq)与程潮铁矿有密切的空间关系。矿区的断裂构造比较复杂,规模较大的呈NWW向和NNE向,这些断裂在成岩成矿前或成岩成矿期间已相当发育,对岩体、岩脉、蚀变和矿化的空间分布及产状起到了不同程度的控制作用。矿区及其附近的岩浆岩有黑云母辉石闪长岩、闪长岩、石英二长岩、花岗岩、正长斑岩和闪长玢岩等。矿床主要由Ⅰ-Ⅶ号7个矿体组成,其中又以Ⅱ、Ⅲ和Ⅵ号铁矿体规模最大,累计储量占矿床储量的94.8%。矿体成群展布,平面投影呈北西西向似平行带状分布,剖面上呈首尾错叠的雁行状排列。矿体形态多呈透镜状,倾向南或南南西,倾角0°~57°,向北西西向侧伏,侧伏4°~18°,赋存标高从Ⅰ号到Ⅶ号矿体依次加深。矿石的矿物成分较复杂,主要的金属矿物有磁铁矿、赤铁矿、黄铁矿、黄铜矿、磁黄铁矿、穆磁铁矿、镜铁矿、斑铜矿等。矿石具中粒-细粒的白形-半自形结构、交代残余结构、破碎结构和填隙结构等。构造以块状构造、浸染状构造、条带构造和角砾状构造为主。此外,矿区广泛发育有矽卡岩化、绿泥石化和硬石膏化等围岩蚀变。程潮铁矿床为矽卡岩型铁矿床,该矿床主要矿体的形成与分布受侵入-接触构造体系的控制。因此,加强对矿区接触带构造体系控矿规律的研究,是程潮铁矿深部找矿工作的关键科学问题。本次研究将矿床学、矿田构造学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运用趋势面分析对与成矿有密切关系的花岗岩体接触带构造进行研究,查明其产状特征、岩体侵位方向和垂向上变化的异常区域。在此基础上,运用GeoMine 3D系统对花岗岩接触带构造与矿体进行三维可视化建模,分别构建矿体三维可视化模型、岩体接触带可视化模型及岩体接触带控矿三维可视化模型(前二者的叠合),从直观、科学地角度分析花岗岩体接触带产状要素与铁矿体形态、产状、空间分布特征之间的联系,总结接触带构造控矿规律。进行程潮铁矿深部成矿预测。主要认识和结论:1.研究了铁矿床的控矿因素:①三叠系下统大冶群(Tldy)的白云质大理岩、三叠系下统大冶群(Tldy)上岩性段和三叠系中上统蒲圻群(T2+3pq)下岩性段中的含石膏盐碳酸盐岩以及三叠系中上统蒲圻群(T2+3pq)的泥质角岩与铁矿成矿关系密切;②矿液是沿着花岗岩接触面的继承性构造断裂运移,然后充填和交代围岩成矿。矿体分布系受接触带构造及北西西向挤压带中所属的各种断裂的控制;③花岗岩和程朝铁矿床成因、矿体空间分布有极为密切的联系。2.根据花岗岩体接触带纵投影趋势面分析:①花岗岩体接触带构造产状总体走向NWW向,向SSW倾斜,倾角平均约50°左右,并明显向SWW(W)侧伏。②花岗岩沿SWW向NEE上侵;③花岗岩体接触带构造在垂向上变化的异常区域和主要矿体的分布密切对应。即负高异常区和各矿体的主体位置吻合;正、负异常的中心连线呈直线性且交替出现,在其之间的位置是铁矿体产出的主要部位。3.运用地质体三维可视化技术构建了矿体三维可视化模型、岩体接触带可视化模型及岩体接触带控矿三维可视化模型,并总结了花岗岩体接触带构造的控矿规律:①主要铁矿体产出于花岗岩外接触面,且向W(SWW)缓缓侧列展布成群。②矿体群的侧列方向为W(SWW),和岩体的侧伏方向SWW(W)基本一致。③花岗岩体顶面凹凸不平,铁矿体赋存在接触面由陡变缓的凹陷或平台的地段。4.深部找矿预测,根据上述研究,提出程潮铁矿深部还有找矿前景,具体的深部找矿有利位置有:①Ⅵ矿体11线SEE方向延伸到20线,相应标高范围(-600~-800m);②Ⅶ矿体27线SEE方向延伸到11线,相应标高范围(-800~-1000m);③Ⅶ矿体43-55线之间下部,相应标高(-900~-1150m)。
赵文津[7](2008)在《长江中下游金属矿找矿前景与找矿方法》文中研究表明本文论述了长江中下游地区金属矿床的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点,提出今后深部找矿的主要对象是:找隐伏含矿岩体及有关的各类矿体,找岩体中的大型斑岩型矿床,找受岩体和五通砂岩联合控制的层状矿;讨论了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方法应用中要注意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强调应发挥包括重力、磁法、激发极化法、电磁法、岩性探测仪及多种天然地震法和化探方法等综合方法的作用,并与地质矿床成矿规律研究密切结合;讨论了方法应用试验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文章最后一部分是从本区大地构造的演化探讨了区域构造岩浆活动与成矿前景,认为这一地区是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陆-陆碰撞挤压造山带及其前陆区,在岩石圈强烈挤压下形成地壳增厚和深部物质的挤出折返,使深部的高压和超高压变质岩层推到地壳浅部;深部生成的柯石英等高压超高压矿物及地幔熔融岩浆同时上侵;生成大量钙碱性岩浆并存储在中地壳部位,通过长期与中下地壳金属物质进行交换,形成矿液的集中优势,通过后期出现的张性断裂构造而进入地壳表层,再经过与围岩发生物理化学成矿作用后沉淀成矿。归纳出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陆-陆碰撞造山带一种新的构造模式。
姚磊[8](2012)在《鄂东南矿集区程潮大型矽卡岩铁矿的矿物学和成矿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程潮铁矿床是鄂东南地区典型的矽卡岩型铁矿床。本文在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之上,对程潮铁矿床的矿床地质、矿石、矽卡岩以及矿化蚀变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开展了电子探针、稀土元素、成岩年代学、Hf同位素分析测试等工作,探讨了成矿阶段、矿物学特征、成岩年代学、成岩物质来源、控矿因素和成矿机制等问题,主要成果如下:1)矿床成矿阶段包括:矽卡岩阶段、退化蚀变阶段和硫化物—碳酸盐阶段。矿物学和稀土元素特征表明:矽卡岩阶段和退化蚀变阶段的流体具高温、高氧逸度、低酸度、Eu较富集的特点。2)磁铁矿的电子探针分析结果显示:低Si、Al、Ca、Mg高Fe、K的环境有利于磁铁矿中Fe的富集。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钙矽卡岩中的石榴石和辉石分别以钙铁榴石和透辉石为主,钙质退化蚀变岩中的角闪石主要是韭闪石;镁矽卡岩中辉石的透辉石端员组分含量大于钙矽卡岩中的辉石。晚期脉状石榴石和辉石的端员组分比早期石榴石和辉石更加偏向于钙铝榴石端员和钙铁辉石端员。3)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中细粒正长花岗岩、辉绿玢岩、细粒黑云闪长岩、石英二长斑岩的侵位年龄分别为早白垩世,表明成岩作用处于岩石圈发生伸展—减薄和地幔物质上涌的背景下。Hf同位素特征表明:细粒黑云闪长岩的成岩物质可能主要来源于亏损地幔,其余岩体则主要来源于古老的下地壳。4)石英二长斑岩和中细粒花岗岩等花岗质岩石与矽卡岩和矿体在时间、空间和成因上有着密切的联系。5)在成矿机制方面,磁铁矿的形成主要有以下两种途径:一种为交代作用成矿;一种为络合物水解成矿。
王剑波[9](2016)在《安徽铜陵包村矽卡岩型金矿特征和成因》文中指出包村金矿是狮子山矿田内一个典型的矽卡岩型独立金矿,在铜陵地区具有代表性,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对包村金矿进行了详细的矿区地质、矿床地质、矿物学及地球化学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包村金矿床的成因。野外调研结果表明,包村金矿矿体分布于石英闪长岩岩体与下三叠碳酸盐地层接触带中,受到F1、F2两条断裂及fZ破碎带控制。根据矿物组合和结构构造,可将包村金矿矿石划分为斑杂状、角砾状和脉状-条带状三类。斑杂状矿石以出现磁铁矿和毒砂矿物组合、浸蚀-骸晶和交代残余结构以及斑杂状和浸染状构造为特征,角砾状矿石以出现方铅矿和闪锌矿矿物组合、自形到半自形粒状结构以及角砾状和块状构造为特征,而脉状-条带状矿石以出现胶状黄铁矿和各种含铋矿物组合、它形粒晶结构以及条带状和脉状构造为特征。野外调研和镜下观察显示,包村金矿具有典型的接触交代矽卡岩蚀变矿化分带,自岩体向围岩依次出现石英闪长岩、隐爆角砾岩、透辉石矽卡岩、石榴子石矽卡岩、矽卡岩矿体、角砾岩矿体、隐爆角砾岩、大理岩夹角岩。根据矿脉的相互穿插关系和矿物共生组合,可将包村金矿床的形成过程分为气化高温热液、中高温热液期和低温热液期三个成矿期。其中气化高温热液期又可分为干矽卡岩和湿矽卡岩两个阶段。干矽卡岩阶段以形成石榴子石和透辉石为标志,而湿矽卡岩阶段以形成透闪石、绿帘石和磁铁矿为标志。中高温热液期只有石英-硫化物阶段,主要形成大量硫化物和含铋矿物。低温热液期只有碳酸盐阶段,主要表现为大量碳酸盐脉沿裂隙分布。从野外调研结果来看,结晶黄铁矿在包村金矿斑杂状和角砾状矿石中均有产出,而胶状黄铁矿主要呈结核状产在脉状-条带状矿石中,结核粒径多数在500um-800um之间。镜下观察发现胶状黄铁矿结核边缘部位有细小的结晶黄铁矿颗粒出现。这类现象结合w(Fe)/w(S)比值、w(Co)/w(Ni)比值、w(S)/w(Se)比值资料均证明包村两类黄铁矿都不是沉积成因,而属于热液成因。石榴石主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包村金矿矽卡岩是典型的接触交代矽卡岩。综合已有的各类资料,认为包村金矿的形成经历了复杂的成矿作用。在燕山期石英闪长质岩浆侵入碳酸盐围岩后,发生强烈的接触交代作用,形成矽卡岩及斑杂状矿石。此后热液沿构造破碎带上升引发热液隐爆作用,形成角砾状矿石。在成矿作用后期热液沿裂隙充填形成脉状-条带状矿石。
杨果岳[10](2004)在《流体参与的岩石破裂及其在热液成矿中的作用——以凤凰山铜矿床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热液成矿体系中岩石的破裂不是简单的力学作用的结果,而是固体力学作用和流体作用耦合的结果。因此,流体参与的岩石破裂机制对分析热液矿床的定位机制和定位规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选择凤凰山铜矿床为研究对象,应用力学分析、分形统计和综合地质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矿床的成矿特征、控矿构造特征以及矿体定位机制和规律,特别是对具有代表性的Ⅱ号矿体的角砾岩进行分形统计和成因探讨,在此基础上对该成矿系统的岩石破裂的流体作用机制及其与成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通过上述研究,本文主要取得如下成果: 1.系统总结了流体参与岩石破裂的各种机制和应用分形统计研究岩石破裂的方法和意义; 2.对角砾岩的分类及形成机制,角砾岩与成矿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分析; 3.分析了凤凰山铜矿床的成矿特征及控矿规律,论证了该矿床受接触带和破裂带双重控制的观点; 4.应用分形统计的方法进行分析,论证了凤凰山铜矿床的代表性矿体-Ⅱ号矿体的角砾岩属于液压致裂形成; 5.通过综合分析,论证了凤凰山铜矿床岩石破裂的中心即扩容中心,就是能量输入的中心,也是成矿的中心。
二、灵乡矿田三叠系特征及其在成矿中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灵乡矿田三叠系特征及其在成矿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湖北金山店矽卡岩型铁矿田硫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矿田地质 |
2 矿床地质 |
2.1 张福山铁矿 |
2.2 余华寺铁矿 |
2.3 柯家山铁矿 |
2.4 张敬简铁矿 |
3 样品和测试方法 |
4 测试结果 |
5 讨论 |
5.1 含硫矿物中硫的来源 |
5.2 含膏盐地层对金山店铁矿田成矿作用的影响 |
5.3 硫同位素在找矿方面的指示意义 |
6 结论 |
(2)湖北大冶灵乡铁矿床接触带构造及其成矿控矿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论文选题 |
§1.2 研究现状 |
1.2.1 矽卡岩矿床构造控矿研究现状 |
1.2.2 灵乡铁矿床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 区域地层 |
§2.3 区域构造 |
2.3.1 褶皱构造 |
2.3.2 断裂构造 |
§2.4 区域岩浆岩 |
2.4.1 侵入岩 |
2.4.2 火山岩 |
§2.5 区域矿产 |
第三章 矿区地质特征 |
§3.1 矿区地层 |
3.1.1 志留系——二叠系 |
3.1.2 三叠系 |
3.1.3 白垩系 |
§3.2 矿区岩浆岩 |
3.2.1 岩体地质特征 |
3.2.2 岩石学特征 |
3.2.3 岩石化学特征 |
§3.3 矿区构造 |
3.3.1 褶皱构造 |
3.3.2 断层构造 |
3.3.3 次级断裂、裂隙构造 |
§3.4 矿体与矿石 |
3.4.1 矿体特征 |
3.4.2 矿石特征 |
3.4.3 围岩蚀变 |
第四章 接触带构造及其控矿意义 |
§4.1 接触带构造的形成与产状 |
4.1.1 接触带的形成 |
4.1.2 矿区接触带构造的总体产状 |
§4.2 接触带构造的形态类型 |
4.2.1 简单接触带 |
4.2.2 复杂接触带 |
4.2.3 过渡型接触带 |
§4.3 受接触带构造控制的典型矿体 |
4.3.1 广山矿体 |
4.3.2 小包山矿体 |
4.3.3 狮子山北矿体 |
4.3.4 刘家畈矿体 |
第五章 矿区接触带构造的空间展布特征 |
§5.1 三维建模软件GeoMine3D |
5.1.1 三维建模软件GeoMine3D的特点 |
5.1.2 三维模型建立方法 |
§5.2 广山矿段接触带构造及矿体空间展布三维特征 |
5.2.1 建立三维模型 |
5.2.2 广山矿体空间展布特征、接触带特征及其关系 |
§5.3 狮子山北矿段接触带构造及矿体空间展布三维特征 |
5.3.1 建立三维模型 |
5.3.2 狮子山北矿体空间展布特征、接触带特征及其关系 |
§5.4 刘家畈矿段接触带构造及矿体空间展布三维特征 |
5.4.1 建立三维模型 |
5.4.2 刘家畈矿体空间展布特征、接触带特征及其关系 |
第六章 接触带构造控矿规律与成矿预测 |
§6.1 接触带构造控矿机理 |
6.1.1 界面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地质界面的分类 |
6.1.2 中酸性岩体与碳酸盐岩地层的接触带的控矿意义 |
6.1.3 灵乡矿区不同类型接触带构造成矿与控矿作用 |
§6.2 接触带构造控矿规律 |
§6.3 成矿预测 |
6.3.1 北缘接触带成矿预测 |
6.3.2 南缘接触带成矿预测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山东莱芜地区矽卡岩型铁矿床成矿作用与成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来源及目的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矽卡岩型铁矿床研究现状 |
1.2.2 华北矽卡岩型铁矿及莱芜地区矽卡岩型铁矿成矿作用 |
1.2.3 蒸发岩与岩浆及热液成矿的联系 |
1.3 选题的研究内容及方案 |
1.4 论文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鲁西地区区域地质特征 |
2.1.1 大地构造背景 |
2.1.2 区域地层 |
2.1.3 区域构造 |
2.1.4 区域岩浆岩 |
2.1.5 区域矿产 |
2.2 莱芜地区地质特征 |
2.2.1 地层 |
2.2.2 构造 |
2.2.3 岩浆岩 |
第三章 鲁西莱芜地区中生代侵入岩成因研究 |
3.1 岩相学特征及地球化学组成 |
3.1.1 岩相学特征 |
3.1.2 锆石U-Pb年代学 |
3.1.3 主-微量元素特征 |
3.1.4 全岩Sr-Nd同位素特征 |
3.1.5 锆石Lu-Hf同位素 |
3.2 岩石成因 |
3.2.1 莱芜地区侵入体的形成时代 |
3.2.2 莱芜地区侵入体的源区组成与岩浆演化 |
第四章 莱芜地区矽卡岩型铁矿床地质特征 |
4.1 张家洼铁矿床矿体地质特征及控矿构造 |
4.2 矿石类型及特征 |
4.2.1 矿石的矿物组成及其特征 |
4.2.2 矿石构造 |
4.2.3 矿石结构 |
4.3 围岩蚀变及成矿阶段 |
4.3.1 钠质交代阶段 |
4.3.2 干矽卡岩化阶段 |
4.3.3 湿矽卡岩化阶段 |
4.3.4 硫化物阶段 |
4.3.5 碳酸盐阶段 |
4.3.6 表生作用期 |
第五章 莱芜地区矽卡岩型矿床成矿年代学研究 |
5.1 莱芜地区矽卡岩型铁矿床热液榍石U-Pb定年 |
5.1.1 样品描述 |
5.1.2 分析结果 |
5.1.3 讨论 |
5.2 莱芜地区矽卡岩型铁矿床金云母~(40)Ar/~(39)Ar定年 |
5.2.1 样品描述 |
5.2.2 分析结果 |
5.2.3 讨论 |
5.3 淄博召口矽卡岩型铁矿床石榴石U-Pb定年 |
5.3.1 矿区地质特征简述 |
5.3.2 样品描述 |
5.3.3 分析结果 |
5.3.4 讨论 |
5.4 沂南矽卡岩型Cu-Au矿床石榴石U-Pb定年 |
5.4.1 矿区地质特征简述 |
5.4.2 样品描述 |
5.4.3 分析结果 |
5.4.4 讨论 |
5.5 华北矽卡岩型铁成矿作用与克拉通破坏的成因联系 |
第六章 膏岩层对矽卡岩型铁矿床成矿的作用和控制 |
6.1 方柱石卤族元素组成特征及对成矿流体来源的指示 |
6.1.1 样品描述 |
6.1.2 分析结果 |
6.1.3 讨论 |
6.2 热液磷灰石元素和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对成矿流体来源的指示 |
6.2.1 样品描述 |
6.2.2 分析结果 |
6.2.3 讨论 |
6.3 磁铁矿元素组成特征及对成矿流体来源的指示 |
6.3.1 样品描述 |
6.3.2 分析结果 |
6.3.3 讨论 |
6.4 莱芜地区硫同位素组成及对成矿流体来源的指示 |
6.4.1 样品描述 |
6.4.2 分析结果 |
6.4.3 讨论 |
6.5 矿山岩体中磷灰石卤族元素组成特征及对成矿流体来源的指示 |
6.5.1 样品描述 |
6.5.2 分析结果 |
6.5.3 讨论 |
6.6 膏盐层加入矽卡岩型铁成矿体系的时限及对成矿的影响 |
第七章 莱芜地区矽卡岩型铁矿关键控制因素与找矿潜力分析 |
7.1 成矿关键控制因素 |
7.1.1 岩浆条件 |
7.1.2 构造条件 |
7.1.3 地层条件 |
7.2 成矿潜力评价与找矿方向 |
第八章 结束语 |
8.1 主要认识和结论 |
8.2 存在问题和进一步的工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实验分析方法 |
1.全岩主-微量元素及Sr-Nd同位素分析 |
1.1 全岩主-微量元素组成分析 |
1.2 全岩Sr-Nd同位素组成分析 |
2.矿物成分分析 |
2.1 电子探针分析(EPMA) |
2.2 方柱石卤素含量分析(LA-ICP-MS) |
2.3 磷灰石微量元素分析(LA-ICP-MS) |
2.4 磷灰石Br含量分析(SIMS) |
2.5 石榴石LA-ICP-MS元素面扫描 |
3.U-Pb同位素定年 |
4.金云母~(40)Ar-~(39)Ar定年 |
5.锆石Hf同位素分析 |
6.磷灰石原位Sr同位素分析 |
7.硫同位素分析 |
7.1 硫化物单矿物中硫同位素组成分析 |
7.2 硫酸盐及全岩中硫同位素组成分析 |
7.3 硫化物LA-MC-ICP-MS原位硫同位素组成分析 |
附表和附图 |
(5)安徽铜陵地区层控矽卡岩型矿床控矿因素及成矿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5 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
2 区域地质特征 |
2.1 区域地层 |
2.2 区域构造 |
2.3 区域岩浆岩 |
2.4 区域矿产 |
3 典型矿床剖析 |
3.1 冬瓜山铜矿 |
3.1.1 矿区地质 |
3.1.2 矿床地质 |
3.1.3 矿物学 |
3.1.4 地球化学 |
3.1.5 成矿流体 |
3.1.6 矿床成因 |
3.2 大团山铜矿 |
3.2.1 矿区地质 |
3.2.2 矿床地质 |
3.2.3 矿物学 |
3.2.4 地球化学 |
3.2.5 成矿流体 |
3.2.6 矿床成因 |
4 控矿因素分析 |
4.1 沉积地层及其控矿作用 |
4.1.1 沉积地层岩石学特征 |
4.1.2 沉积地层地球化学特征 |
4.1.3 沉积地层的控矿作用 |
4.2 岩浆岩及其控矿作用 |
4.2.1 岩浆岩的时空分布特征 |
4.2.2 岩浆岩岩石学特征 |
4.2.3 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 |
4.2.4 岩浆岩的控矿作用 |
4.3 构造及其控矿作用 |
4.3.1 构造的基本特征 |
4.3.2 构造的控矿作用 |
4.4 控矿规律 |
5 层控矽卡岩型矿床成矿模型 |
5.1 古生代海相沉积成矿作用 |
5.1.1 海相沉积与矿化特征 |
5.1.2 古生代海相沉积成矿作用 |
5.2 中生代壳幔混源岩浆-热液成矿作用 |
5.2.1 中生代幔源岩浆作用 |
5.2.2 中生代壳幔混源岩浆-热液成矿作用 |
5.3 区域层控矽卡岩型矿床成矿作用模型 |
6 结论 |
6.1 结论 |
6.2 存在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个人情况简介 |
二、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三、化学分析结果表 |
(6)程潮铁矿接触带构造研究与深部找矿(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思路 |
1.4 完成工作量 |
1.5 主要认识和结论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2 区域构造 |
2.3 区域岩浆岩 |
2.4 区域物理背景 |
2.5 区域化学背景 |
2.6 区域矿产 |
第三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区地层 |
3.2 矿区构造 |
3.3 矿区岩浆岩 |
3.4 矿体特征 |
3.5 矿石特征 |
3.6 成矿期成矿阶段 |
3.7 围岩蚀变 |
第四章 程潮铁矿床控矿地质因素 |
4.1 地层对成矿的控制 |
4.2 构造对成矿的控制 |
4.3 岩浆岩对成矿的控制 |
第五章 程潮铁矿床接触带构造与深部找矿 |
5.1 花岗岩体接触带构趋势面分析 |
5.2 岩体接触带构造控矿三维可视化研究 |
5.3 深部找矿预测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长江中下游金属矿找矿前景与找矿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长江中下游金属矿矿床基本地质特征、找矿前景及今后找矿的主要对象 |
1.1 以铜、铁矿为主的矿床的基本地质特征 |
1.2 以铁为主的矿床 |
1.3 本区找矿前景及主要找矿对象 |
2 矿床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方法 |
2.1 关于矿区内的找矿方法 |
2.2 关于找隐伏岩体及对其含矿性评价的方法 |
2.3 关于找C1h-ch/D3w界面的层状含铜黄铁矿问题 |
2.4 找其他类型和其他矿种 |
2.5 关于找矿战略问题 |
3 关于本区构造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 |
3.1 关于本区构造岩浆活动产生的几种说法 |
3.2 大江南北的构造岩浆活动的统一考虑 |
4 结论 |
(8)鄂东南矿集区程潮大型矽卡岩铁矿的矿物学和成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概述 |
1.2 选题依据和意义 |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程潮铁矿研究现状 |
1.3.2 存在问题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1.5 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特征 |
2.1 区域地层 |
2.1.1 太古界和元古界 |
2.1.2 古生界至中生界 |
2.1.3 新生界 |
2.2 区域构造 |
2.2.1 褶皱构造 |
2.2.2 断裂构造 |
2.3 区域岩浆岩 |
2.3.1 侵入岩特征 |
2.3.2 火山岩特征 |
2.4 区域矿产 |
第3章 程潮铁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区地质 |
3.1.1 矿区概况 |
3.1.2 矿区地层 |
3.1.3 矿区构造 |
3.1.4 矿区岩浆岩 |
3.2 矿体地质特征 |
3.3 矿石特征 |
3.3.1 矿石成分和矿石类型 |
3.3.2 矿石结构 |
3.3.3 矿石构造 |
3.4 矽卡岩特征 |
3.5 围岩蚀变特征 |
3.6 成矿阶段 |
3.6.1 矽卡岩阶段 |
3.6.2 退化蚀变阶段 |
3.6.3 硫化物-碳酸盐阶段 |
第4章 程潮铁矿矿物学研究 |
4.1 实验方法 |
4.2 金属矿物 |
4.2.1 金属矿物成分 |
4.2.2 流体成分对磁铁矿化学组成的影响 |
4.3 矽卡岩矿物 |
4.3.1 矽卡岩矿物成分 |
4.3.2 矽卡岩及退化蚀变岩的成因 |
第5章 矿床稀土元素特征 |
5.1 稀土元素分析结果及地球化学特征 |
5.2 矽卡岩矿物、矽卡岩的稀土模式成因 |
5.3 矽卡岩、矿石的稀土元素特征对成矿环境的指示 |
第6章 成岩年代学及Hf同位素研究 |
6.1 矿区岩体成岩年龄 |
6.1.1 LA-MC-ICP MS锆石U-Pb分析方法 |
6.1.2 分析结果 |
6.1.3 岩体形成时代及地球动力学背景 |
6.2 矿区岩体的Hf同位素组成 |
6.2.1 LA-MC-ICP MS锆石Hf同位素分析方法 |
6.2.2 分析结果 |
6.2.3 Hf同位素特征对岩浆源区的指示 |
第7章 岩浆岩控矿与成矿作用 |
7.1 岩浆岩控矿 |
7.1.1 地质特征对控矿关系的指示 |
7.1.2 矿物学特征对控矿关系的指示 |
7.1.3 稀土元素特征对控矿关系的指示 |
7.2 成矿作用 |
7.2.1 矽卡岩阶段 |
7.2.2 退化蚀变阶段 |
7.2.3 硫化物—碳酸盐阶段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9)安徽铜陵包村矽卡岩型金矿特征和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方法与主要工作 |
1.4.1 研究方法 |
1.4.2 主要工作 |
第2章 区域地质和矿区地质 |
2.1 区域地质 |
2.1.1 地层 |
2.1.2 构造 |
2.1.3 岩浆岩 |
2.1.4 矿产 |
2.2 矿区地质 |
2.2.1 地层 |
2.2.2 构造 |
2.2.3 岩浆岩 |
第3章 矿床地质 |
3.1 矿体 |
3.2 矿石 |
3.2.1 类型 |
3.2.2 矿物组合 |
3.2.3 矿石结构 |
3.2.4 矿石构造 |
3.3 围岩蚀变 |
3.3.1 蚀变类型 |
3.3.2 蚀变分带 |
3.4 成矿期次 |
3.4.1 气化高温热液期 |
3.4.2 中高温热液期 |
3.4.3 低温热液期 |
第4章 矿物学 |
4.1 石榴子石 |
4.1.1 岩相学特征 |
4.1.2 主量元素特征 |
4.1.3 环带特征 |
4.1.4 微量元素特征 |
4.2 黄铁矿 |
4.2.1 岩相学特征 |
4.2.2 主量元素 |
4.2.3 微量元素 |
4.3 其他矿物 |
4.3.1 辉石 |
4.3.2 磁黄铁矿 |
4.3.3 黄铜矿 |
第5章 矿床成因 |
5.1 成岩成矿年代 |
5.2 成矿条件 |
5.2.1 地层 |
5.2.2 构造 |
5.2.3 成矿物质来源 |
5.3 成矿过程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流体参与的岩石破裂及其在热液成矿中的作用——以凤凰山铜矿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工作思路及主要研究成果 |
第二章 理论综述 |
2.1 流体参与下的岩石破裂机制 |
2.1.1 爆发致裂和流化致裂 |
2.1.2 液压致裂 |
2.1.2.1 液压致裂机制 |
2.1.2.2 液压致裂中的流体压力变化 |
2.1.2.3 液压致裂中超压流体的保持与释放 |
2.1.2.4 液压致裂的模型和流量方程 |
2.2 分形理论 |
2.2.1 分形理论简介 |
2.2.2 分形理论在地质中的应用 |
2.2.3 分维数的计算 |
2.2.4 岩石破裂与分形 |
第三章 角砾岩及其与热液矿床的关系 |
3.1 热液矿床中角砾岩的重要性 |
3.2 角砾的分类及形成机制 |
3.2.1 破碎动力来源分类 |
3.2.2 基本物理机制分类 |
3.2.3 形成方式和结构的分类 |
3.3 流体参与的角砾岩化的分形特征 |
3.4 流体参与的角砾岩化与成矿的关系 |
第四章 凤凰山铜矿地质背景和矿床特征 |
4.1 区域地质背景及其区域成矿规律 |
4.1.1 大地构造背景 |
4.1.2 区域构造格架及其控矿规律 |
4.1.3 区域岩浆活动特征及其控矿因素 |
4.2 凤凰山矿田成矿地质背景 |
4.2.1 概况 |
4.2.2 矿田主要地层及其与成矿的关系 |
4.2.3 矿田主要构造系统 |
4.2.4 矿田岩体的地质特征 |
4.3 凤凰山(药园山)铜矿床的地质特征 |
第五章 凤凰山铜矿岩石破裂特征及破裂机制的分析 |
5.1 凤凰山矿床的成矿特点 |
5.1.1 矿体的分布特征 |
5.1.2 控矿因素 |
5.2 角砾岩的分形统计分析及其意义 |
5.2.1 分维值的计算 |
5.2.2 分维值的解释 |
5.3 综合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四、灵乡矿田三叠系特征及其在成矿中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湖北金山店矽卡岩型铁矿田硫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朱乔乔,谢桂青. 岩石学报, 2018(09)
- [2]湖北大冶灵乡铁矿床接触带构造及其成矿控矿意义[D]. 夏金龙. 中国地质大学, 2010(04)
- [3]灵乡矿田三叠系特征及其在成矿中的作用[J]. 高广立. 地质科技情报, 1983(S1)
- [4]山东莱芜地区矽卡岩型铁矿床成矿作用与成矿机制研究[D]. 段壮.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5)
- [5]安徽铜陵地区层控矽卡岩型矿床控矿因素及成矿模型研究[D]. 杜轶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09)
- [6]程潮铁矿接触带构造研究与深部找矿[D]. 骆地伟. 中国地质大学, 2008(10)
- [7]长江中下游金属矿找矿前景与找矿方法[J]. 赵文津. 中国地质, 2008(05)
- [8]鄂东南矿集区程潮大型矽卡岩铁矿的矿物学和成矿机制研究[D]. 姚磊.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06)
- [9]安徽铜陵包村矽卡岩型金矿特征和成因[D]. 王剑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2)
- [10]流体参与的岩石破裂及其在热液成矿中的作用——以凤凰山铜矿床为例[D]. 杨果岳. 中南大学, 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