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合作银行商业化难

农业合作银行商业化难

一、农业合作银行难以商业化(论文文献综述)

杨贵桥[1](2015)在《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农业人口大国,当前最大的法律问题依然农民权利问题。因为,农民作为我国最大的劳动者群体,多年来一直处于经济剩余分配序列中的最末端,这是资本主导下经济剩余以市场机制进行积累与分配的必然结果。因此,当前的“三农”困局,其核心是经济剩余的积累与分配问题。作为农业合作化的重要组织形式,农民资金互助社是对金融资源市场配置机制的矫正。不过,农民资金互助社绝不是商业金融市场机制排斥“三农”的直接衍生物,而是农业合作化条件下以农民为主导的一种新的金融资源配置方式,是农业商品生产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新的信用形式——互助信用,从而是农业剩余积累的一种新机制。自2008年爆发世界性金融危机以来,我国主要靠商业金融支持发展起来的工商业体系逐渐进入生产相对过剩阶段,几十年高增长的工业资本积累模式逐渐凸显困境,农村经济关系随之面临一场深刻变革,与此相应的金融法律制度也将由此出现重大调整。本文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从资本、身份、契约、金融异化等维度对农民资金互助社得以产生、演变的基本脉络和法律困境进行分析与研判,并结合调研,对我国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的完善提出了自己的构想。本文认为,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源于互助资金资本化,因为互助资金资本化产生了社员之间基于剩余索取权的利益冲突,民间法调整失灵,因而需要引入国家立法予以规制。而从法理上讲,互助是身份之上的契约,身份与契约的对立统一是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的内在机制,也是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以资金互助权为核心的原因所在。而资金互助权的具体状况及其实现程度,又最终取决于农业经营方式。当前,立法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解决农民组织化成本较高的难题,因为高组织化成本是农民资金互助社内部治理机制难以运行、资金互助严重异化的关键因素。由此,农民资金互助社存在两个基本趋势,即合作金融趋势抑或异化了的商业金融趋势。目前,多数农民资助互助社实际上是以“资金互助”为名的商业性吸存放贷公司。这导致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存在诸多困境,而此种困境与农业的家庭分散经营方式密切相关。因而,在法律制度设计上,应该在尊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权基础上优先发展村级农民资金互助社,利用村庄既有治理机制,降低农民组织化成本,构建我国多元化的农民资金互助社基层主体制度。同时,从市场准入、法人产权、内部治理、风险防范以及政府监管等方面完善相应立法。除此,农民资金互助社必然成为资本主导下的一场实质上排斥农民的商业金融运动,甚至演变为非法集资工具或高利贷组织,从而存在被取缔的可能。除导论外,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是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本章主要阐释农民资金互助社的内涵、性质及其法律制度的基本构成、生成基础等问题。在法律性质上,农民资金互助社应定性为互益性法人。相应地,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是以资金互助权为核心的,因而其构成可以从资金互助权的基本内容、实现机制等角度进行解构。在经济根源上,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与农业自身特点、家庭经营方式以及商业金融对“三农”的排斥相关,更与农业合作化紧密相联。同时,从身份与契约的关系以及金融风险的防范与治理阐释了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产生的法理基础,认为“身份之上的契约”是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的内在机制,也是其以资金互助权为核心的根本原因。第二章是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的域外考察。从比较分析的角度,介绍了域外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农民资金互助组织及其法律制度的演变,揭示了域外农民资金互助组织及其法律制度的主要特点、一般规律、新趋向以及对我国的启示。第三章是我国农民资金互助社及其法律制度的历史发展。本章从纵向角度梳理了我国农民资金互助社发展的历史脉络,揭示了我国农民资金互助社及其法律制度演变的基本规律,重点考察了农村合作基金会的经验与教训,介绍了农民资金互助社以及法律制度演进的十年历程,特别推介了“赫堂经验”。第四章是我国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的现实困境。本章结合调研,从实证的角度,考察了当前我国农民资金互助社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法律困境,分别从法律性质、内部治理、信用机制、风险防范以及政府监管等方面予以分析,认为金融本位主义、商业金融本位主义、监管本位主义以及市场放任主义是导致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第五章是我国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的完善。本章以上述四章为基础,对第四章涉及到的法律制度困境进行了回应,从建立农民资金互助社主体制度、重构法人产权制度、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构建互助融资法律制度、健全风险防范法律制度以及完善监管法律制度等方面对我国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提出了建设性的完善框架。其中,特别论述了三点主张:一是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权为基础,重点发展村级农民资金互助社,并鼓励村集体参股设立村级农民资金互助社;二是构建国家农业合作银行制度,为国家信用支持农民资金互助社发展提供制度平台;三是允许设人力资源股,借鉴乡村治理以及公司治理制度中的激励机制,促进农民资金互助社的良性发展。最后对全文主要观点、可能的创新点及研究不足进行了简短总结,并对农民资金互助社及其法律制度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龚关[2](2021)在《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从政府主导到政府有限监管——基于中外农村金融发展史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旨在立足于农村金融制度的内在逻辑,从历史的视角审视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通过比较德、法、美等欧美国家、中国国民政府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以及新中国政府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指出中国农村金融诸多问题的症结可归结为合作金融无从真正建立,根本原因在于合作制所强调以民主管理为基础的基层合作社的独立性与政府的主导和管制之间存在矛盾。解决之道则需要政府从主导和管制向有限监管演变。

于海[3](2002)在《金融制度比较与中国农业金融制度发展问题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农业金融组织制度是中国金融制度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而中国的农业经济发展又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而深入研究中国农业金融组织制度,具有重要的双重意义。一方面通过中国农业金融组织制度的研究,可以为整体中国金融制度改革提供素材,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另一方面通过对中国农业金融组织制度改革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吸收国内外学者和实务工作者的研究精华,进一步丰富自己的学识。本人正是从这一目的出发,才进行3年的农业金融组织制度改革的研究。从宏观层次来分析,研究中国农业金融制度,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中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问题,是关系到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构成了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没有农业经济的发展,就没有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幅原辽阔,人口80%在乡村地区的农业大国,中国农业金融的良好发展将对农业发展起到重大的支持作用。因为农业金融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处于中介地位,农业金融机构可以筹集和分配资金,以支持农业经济发展。无论是对农业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乡镇产业,不同的经济组织形式都需要由农业金融组织机构对其提供资金支持。而且农业金融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中国金融体制改革也关系极大,对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具有深远影响。从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来分析,本文是从金融制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问题出发,研究和分析国外有代表性国家的金融制度的特征、功能以及在金融业中发挥的作用;而在金融组织制度的分析中,依据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分别进行论述,最后,则对中国农业金融组织制度进行综合论述。在论文中,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国外与国内金融实践相结合,具体与抽象研究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特点。从主要内容及观点来分析,必须明确,欧美等发达国家以及部分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在农业金融制度的选择上,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中国改革和完善农业金融组织制度是更为必要的。为此,必须进一步完善中国的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制度,完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各项制度功能,全面而深刻地分析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从而提出应对的具体措施。再进一步分析,政策性金融机构与金融资源配置的宏观效益、长期目标相联系,具有以贯彻国家产业政策为主的特点。中国是典型的农业大国,结合于中国国情,为支持发展农业,中国应借鉴国外设立和发展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有益作法,从而完善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制度。而目前,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组建以后的几年中,在支持农业发展、支持农副产品收购等方面,取得了一定业绩,但在制度建设的许多方面也存在着问题。如农业发展银行在组织机构上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资金来源上和负债结构严重不合理;而在资产运用中也同样存在诸多问题,如负债与资产的综合协调机制不健全,信贷资产质量低下,资产运转缓慢。这些问题必须得到逐步解决,否则将严重制约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发展。因而完善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运行机制,应是着重解决的问题。解决农业发展银行资金来源问题,应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来解决问题,建立财政借款制度,建立资本金补充制度。在强化资产管理方面,应进一步完善农副产品收购资金管理制度,确保收购资金封闭运行,<WP=3>优化农业政策性信贷质量,提高经营效益,并进一步拓宽农业发展银行资产运用范围,同时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必须通过制度建设,促进内部资金运行的良性循环。现代商业银行是各国金融体系的主体。商业银行制度是有关支配商业信贷交易活动的规则、惯例和组织安排,是信贷交易活动赖以进行的社会形式。中国农业银行在现阶段是以经营农村商业性信贷业务为主的国有商业银行,而我国的农业银行与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相比,最根本的区别是产权制度差异。西方国家商业银行基本上都是采取股份有限公司制度,产权实现了法人所有权制度。现阶段中国农业银行表现出“政资不分”、“政企不分”的有缺陷的产权制度,表现出中国农业银行根本不能按现代企业制度进行经营。因而对中国农业银行进行制度改革和创新,是势在必然。中国农业银行进行改革,必须遵循稳步实施、循序渐进的原则,在现有既定的框架下实行动态调整,主要是进行经营机制创新,调整资产业务、负债业务结构,向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特征的商业银行方向发展。合作金融作为合作经济的一种,在西方国家有了近200年的发展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的合作金融事业也已经历了50年的发展历程。经过50多年的制度变迁和发展,中国的农业合作金融组织制度已发生变迁,逐步演化为商业性金融机构。所以对中国农业合作金融组织今后的走向如何分析,成为理论界和政府和银行实业部门关心的问题。个人认为,对中国农业合作金融组织改革的取向,不在于是否一定坚持传统意义上的“合作制”,而在于是否能作到坚持对“三农”有利。因而对中国农业合作金融组织改革,应坚持服务“三农”的原则,对传统的合作原则应有所“异化”,同时鉴于中国乡村地区幅原辽阔、差异较大的状况,在改革方式上?

林炳坤[4](2014)在《闽台创意农业合作绩效研究》文中提出创意农业是文化创意与传统农业的有机结合体,其出现颠覆和创新了传统农业的发展模式。在我国发展创意农业,符合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村经济转型的现实要求。长期以来,农业一直是闽台合作最具优势的领域,近年来,随着创意农业的逐步兴起,创意农业合作日益成为两地农业合作的重要方向。本研究系统梳理、评价相关文献研究,并借鉴创意经济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和演化博弈理论,对闽台创意农业合作展开机理分析,在上述研究结论基础上,构建了闽台创意农业合作影响因素、合作能力和合作绩效的FCP理论模型,并提出本研究实证研究的概念模型。经专家访谈和预调研两个环节,形成“闽台创意农业合作绩效研究”调查问卷。问卷实地调研过程中,共走访了漳浦、漳平、仙游、清流、福清和惠安6个福建省内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向创业园内创意农业企业员工现场发放问卷,获取大样本调研数据并作描述性统计分析,之后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对调研数据展开实证研究,找出影响闽台创意农业合作绩效的关键因素和能力。最后,依据实证研究结果,提出提升闽台创意农业合作绩效的对策。本研究共取得以下四点主要研究结论。第一,闽台创意农业合作绩效影响因素由闽台创意农业合作环境、台湾农民创业园管委会、台资创意农业企业三个维度组成,共包含基础设施、政策法规、社会信任、决策、组织、领导、控制、资源、产业、技术、营销和文化12个影响因素。闽台创意农业合作能力维度由文化创意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合作协同能力3个能力因素组成。闽台创意农业合作绩效的内涵由经济绩效、社会绩效和生态绩效三个部分组成。第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闽台创意农业合作的12个影响因素中,基础设施、政策法规、决策、领导、控制、产业、技术和营销8个因素对合作绩效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其中,政策法规、决策和营销成为各维度中对合作绩效影响程度最显着的因素;闽台创意农业合作的3种能力中,文化创意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合作协同能力对合作绩效都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其中,技术创新能力对合作绩效的影响程度最显着。第三,实证研究还发现,闽台创意农业合作能力对环境维度(基础设施、政策法规)、台湾农民创业园管委会维度(决策、领导、控制)、台资创意农业企业维度(产业、技术、营销)和合作绩效之间的关系均起中介作用。第四,针对实证研究结论,本研究对提升闽台创意农业合作绩效的对策展开分析,认为,政府应层面,应进一步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为闽台创意农业合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台湾农民创业园管委会层面,应强化决策职能,制定切合实际的发展战略;台资创意农业企业层面,应加强营销,着力提升创意农业品牌知名度;合作各方应重视中介变量的作用,协力提升闽台创意农业合作能力。本研究从影响因素和合作能力视角着手,研究闽台创意农业合作绩效,主要创新之处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开发闽台创意农业合作绩效测量量表;其二,提出FCP理论模型并得到实证检验;其三,引入中介变量检验闽台创意农业合作绩效。本研究的结论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丰富了闽台创意农业合作的理论研究,期望能够为后续研究、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与借鉴。

马立珍[5](2010)在《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成就举世瞩目。然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并没有解决好农业问题,“三农”问题突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成为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实现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富裕,需要多方面的支持,金融支撑至关重要。金融支持不力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与长期实行重城轻乡政策导致二元经济结构相对应,我国的金融领域亦呈现出明显的二元性特征:发达的、现代的城市金融和传统的、落后的农村金融同时并存。落后的农村金融无法满足农民基本的生产和生活信贷需求。国有商业银行从农村撤出,只剩下农村信用社独力支撑局面;广大的农村几乎享受不到政策性金融服务的恩泽;信贷供求严重失衡,只有少数农户能享受到正规金融部门提供的信贷服务;信贷资源稀缺,农村信贷服务寻租现象普遍。贷款农户除了要支付贷款利息,还要额外支付一笔获得贷款的人情费、好处费。较低收益率的农业,无力承担高成本的信贷服务。正规金融服务供给不足,农民只能求贷于利率较高的民间金融,间接刺激了农村民间金融的活跃,从而导致在农村金融内部出现正规金融组织与民间金融并存的二元结构,即我国农村金融存在着“双重二元性”特征。金融约束严重地束缚着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和农业发展。中国的改革始于农村,但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却远远滞后于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农村金融的改革与发展出现多次反复,城乡金融的二元性加剧。自1979年开始陆续恢复和建立农村金融机构,并进行了农村信用社和农业保险改革。农村信用社改革基本上是无果而终,而且积累了大量的不良贷款,经营亏损,难以为继。农业保险机构的商业化改革,导致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出现萎缩局面。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在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的浪潮中,尤其是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防控金融风险成为整个金融改革的目标,致使1996年提出的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再次被偏离。国有4大商业银行纷纷撤出农村,农村信用社独力支撑着农村金融局面,农村金融发展陷入困境。党的十六大以来,随着一些重大的思想误区的突破,建设新农村目标的提出,尤其是日渐显现的农村金融约束问题,使得国家在农村金融改革方面步伐加快、力度加大。2003年,农村信用社改革全面展开;各地围绕新一轮金融改革的要求积极探索、创新;2006年12月,银监会印发了《关于扩大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通知,之后,涌现出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一批新型的农村金融机构。这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出现,打破了农村金融市场由农村信用社独家垄断的局面,农村金融初现多元化的竞争迹象。但是,农村金融供求失衡的局面依然存在。从各地反馈出的信息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运行状态欠佳,存在着许多问题。村镇银行吸收存款难,小额贷款公司因不能吸收存款存在发展的持续性问题,农民参与资金互助社积极性不高。这些新型的农村金融组织还很稚嫩,无力与农村信用社及大型的商业银行抗争。另外,新型的农村金融组织除了资金互助社,都是商业性的机构,提供信贷服务的收费较高,低收益的农业难以承受。受利润驱使,这些金融机构信贷投向的非农化意识强烈。农村金融改革并非是一个单纯的市场化问题,并不是靠市场化推进,就能解决农村金融的根本问题。农业生产的弱质性决定了农村金融比城市金融具有“高成本”、“高风险”的致命弱点。只有采取有力措施化解了农村金融的“高成本”、“高风险”难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金融面临的发展困境。目前从国外的基本经验看,建立完善的农业政策金融服务和发达的合作金融是发达国家成功解决农村金融支持问题的主要作法。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问题是个世界性的问题。就像“二元”经济结构是每个国家发展的必经阶段一样,金融的二元性也普遍的存在于各个国家的一定时期。经济的“二元”性必将导致金融的“二元”性,资金的逐利性驱使资本从低收益的传统部门流向高收益的现代产业。如果没有国家的必要政策干预和介入,这种金融的“二元”性不会减弱,只能增强,其结果会导致城乡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强化经济结构的“二元”性。金融支持是发达国家支持本国农业的重要手段。农业生产的天然弱质性和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基础产业地位,使各国都对本国的农业进行支持和保护。发达国家以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具有了更强的协调发展能力。他们通过对农业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及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增强本国农业的竞争力,成功解决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发展中国家或因财力所限,或因政策不当,没有对农业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农业发展问题突出。借鉴发达国家金融支持农业的成功经验,总结一些发展中国家在“三农”问题上的重大教训,对完善我国的金融支农体系,深化农村金融改革,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极为必要。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三农”问题的突显以及农村金融改革的推进,国内外学者对我国农村金融空前关注,相关的研究着述甚多。国外学者关注中国的农村金融改革,并根据中国的实践素材,丰富他们的金融发展理论。国内学者跟踪金融发展理论的演变动态,即时评说,并与中国农村金融的实际相比较,介绍发达国家成功解决“三农”问题、农村金融问题的着述较多。遗憾的是以西方经典理论为指导的发展中国家的农村金融改革并不成功,西方一些着名学者为发展中国家开出的良方妙计并不灵验,一些国际上公认的成功经验在我国却难以奏效。如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以及农村合作金融,是国际公认的解决“三农”问题的成功经验,但不知为什么,中国的合作金融及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就是发展不起来,已经建立的,多是有名无实,难以发挥为农民服务的效力。建立完善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是发达国家解决农业问题的成功经验。但是,我国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服务效果却难如人意。在梳理了西方经典的金融理论以及广泛涉猎了众多学者的着述后,这些困惑依然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借鉴国外经验需要坚持系统性原理,要为某些政策措施的推行创造系统性的环境条件。当前,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最急需的系统环境就是建立政策金融与合作金融的有机配合关系。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对农村“多予、少取”,“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发展时期。如何“多予”、“反哺”和“支持”?建立完善的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是切入点。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建立完善的农业金融支持体系的对策思路是:㈠坚持正确的改革目标及原则。农村金融改革应以建立合作金融为基础、政策金融为重要保障、商业金融为补充、充分发挥民间金融重要作用的多层次、不留服务空白的完善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为目标。注重法律手段、鼓励金融创新、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是农村金融改革应坚持的重要原则。㈡加大政策金融支农力度,完善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㈢扶持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发展,建立多层次的合作金融体系。㈣出台相应的激励与约束政策,促使商业金融参与农村金融服务。商业金融与政策金融应有明确的界限分工,不应让商业金融承担政策金融职能。㈤规范、发展民间金融,充分发挥民间金融支农的重要作用。对民间金融的规范发展,应坚持分类治理原则。本论文在系统地梳理了农村金融经典理论、广泛涉猎和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主要发达国家和个别发展中国家的成功经验,系统回顾了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历程,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金融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农村金融改革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完善金融支农体系的对策建议。

王永龙[6](2004)在《中国农业转型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文中认为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成为经济的核心,决定着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率,当金融因素的作用受到限制时,经济增长必然遭遇资本投资不足和金融资源低效配置的约束。农业金融是以信用手段动员、配置和管理涉农金融资本运行的活动,是农业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核心。以市场化和产业化为导向的农业转型发展,要求广泛而有效率的信用活动和金融运行,以保障持续增加的资本投入和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但毫无疑问的是,我国现阶段的农业仍具有显着“产融弱质性”,面临严峻的资本形成不足、发展资金短缺的困境。这必然形成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协调发展的严重制约。农业金融支持对改善农业弱质肩负着无可替代的重任,成为推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协调发展的战略性机制途径。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借鉴西方发展经济学、金融经济学理论的合理因素,从我国农业转型发展的金融基础、产融互动和农业金融效率等三个角度,运用逻辑演绎与归纳推理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以及制度分析方法,论述了我国农业转型发展进程中金融支持的内生逻辑和现实依据,提出了农业金融支持体系建构的原则、机理与对象选择,着重探讨了三类不同农业金融支持机制的运行原理及其支持效应,并以金融支持效应为核心,论述了我国农业金融支持的制度供给及其效率。最后指出:我国农业的弱质性决定了农业转型发展进程中完全市场机制的不完全适应性,农业金融支持不仅仅具有经济职能,同时具有鲜明的社会功能和政策取向。充分发挥农业金融支持效应,必须从完善农业金融体系与结构、改进农业金融治理机制和激励机制、制定并协调农业金融政策等三个方面进行深化。

吕思杨[7](2014)在《我国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的金融支持研究》文中指出“三农”问题是当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之一。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推进的整个进程中,新型农村合作经济是必经之路。而农村金融制度作为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发展中最为重要的资本要素配置制度,无疑将成为农村经济改革中的一个焦点。我国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社会资金的大部分流向比较效益高的非农部门,缺乏合适有效的金融供给,无法满足农村合作经济主体的融资需求构成了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困境。本文在此背景之下,对我国农村金融支持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进行较为全面和系统地研究,依据金融支持理论,同时,借鉴国外经验,运用实证研究方法,提出了新型农村合作经济金融支持的建议及对策,并找出适合我国国情和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道路。全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绪论。本章包括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对农村合作经济金融支持相关研究综述、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第二章: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及组织概念和特征阐述。界定了合作经济、农村合作经济、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范围。对本文涉及的有关农村合作经济的金融支持理论作出阐述。论述了农村合作经济发展与农村金融支持的关系。第三章:从我国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金融需求、金融信贷供给主体、金融市场发展与创新和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扶持政策五个方面,详细介绍新型农村合作经济金融支持的现状。第四章:阐述我国新型农村合作经济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对应现状中我国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金融需求、金融信贷供给主体、金融市场发展与创新和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扶持政策五个方面的存在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第五章:通过对发达国家美国、日本、法国,发展中国家印度、孟加拉国、巴西的农村合作经济的金融支持研究和总结,对我国农村合作经济金融支持发展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和启示。第六章:对我国农村合作经济金融供给与需求做了分析,运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对农村金融规模、农村金融发展结构和农村金融发展效率与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指出农村金融发展规模指标对农村合作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大,即农村金融规模的扩大能够最大程度促进农村合作经济增长。第七章:从我国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金融需求、金融信贷供给主体、金融市场发展与创新和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扶持政策五个方面的角度论述了农村合作经济金融支持的政策建议。

周一鹿[8](2010)在《中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是关于中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研究。研究的基本思路是,以农业信贷资金有效配置为目标,在借鉴前人的理论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我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的实际情况,系统地构建了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理论框架,并运用该理论框架对国外农业信贷资金配置及其制度安排进行了比较考察,然后对中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从中揭示出了中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存在低效率问题,并分析了其中的根源,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中国农业信贷资金有效配置的模式、机制、战略选择及政策建议。一、主要研究内容本论文主要研究了以下内容:第一,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理论框架。该框架在借鉴金融效率理论、资金配置理论、金融发展理论、农村金融市场理论等基础上重点探索了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内涵、机制、实现机理和绩效评价;第二,农业信贷资金配置的国际经验。该部分重点考察了美国、法国、德国、日本和印度等五个国家的农业信贷资金的配置体制和机制,并总结了农业信贷资金配置的基本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第三,中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的总体效应。主要以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运用动态计量模型分析法考察了中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效应;第四,中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评价与偏差分析。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中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进行了评价,并分析了效率偏差及其原因;第五,中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模式选择。通过比较研究,论证了政府与市场协调型信贷资金配置模式是我国的现实选择;第六,提升中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机制培育。第七,提升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战略构想和政策框架。二、论文的基本结论1.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是一个由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经济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农业信贷资金有效配置是要实现农业信贷资金供求主体双赢的效率目标。农业信贷资金配置在本质上是一种稀缺性约束下的经济选择行为。如果这种行为能够使农村金融机构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用一定的农业信贷资金投入,并通过其循环过程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并实现自身盈利最大化,即实现了农业信贷资金配置的外在效率和内在效率,实现了农业信贷机构财务可持续性和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双赢局面的终极目标,则表明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是有效率的。2.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农业信贷资金配置都是在有效利用市场机制下进行的,并有健全的农业信贷制度法规做保障。通过国际比较发现,国外农业信贷资金配置及其制度安排存在一些共性特点:一是各国均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构建了一个职责明确、分工合作的农业信贷组织体系,包括农业商业信贷、政策信贷、合作信贷和民间信贷组织,其中,农业合作信贷组织是农业信贷组织体系的核心;二是各国政府均采取了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措施,以支持农业信贷机构为农业发放贷款;三是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发展农业保险,通过发展农业保险来分散农业信贷风险;四是各国都用健全的法律制度来确保农业信贷资金的有效配置,提高其安全性。在成熟的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如美国、法国等,市场机制在农业信贷资金配置中的作用大于政府的作用,而在新兴的市场经济国家如印度,政府的作用要大于市场机制的作用。这表明,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一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必然将从政府导向逐步向市场导向模式转换。3.中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总量虽然得到快速增长,但农业信贷资金功效有限,配置效率并不十分理想。从总量看,改革开放以来,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总量增长迅速,区域配置失衡显着。从地区结构来看,东部地区明显比中西部地区获得的农业信贷资金比重高得多,表明农业信贷资金配置的区域配置结构差异显着。协整检验表明,1952—2007年,中国财政支农资金与农业增加值之间存在负的弹性关系,而农业信贷、农业投资与农业增加值正相关,说明增加农村投资和农业信贷总体上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1952—2007年,财政支农、农业信贷、农村投资与农民收入之间不存在短期因果关系。农业自身产出水平的提高,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政府对其投入力度;而农业信贷、农村投资与农业增加值之间不存短期因果关系。从方差分解来看,财政支农和农业信贷资金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农业增加值的贡献率较小。相对于财政支农和农业信贷,农村投资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农业增加值的贡献率相对较大。因此,无论是对农民收入增长、还是农业发展,农业信贷资金的实际功效都非常有限。4.中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地区差异明显,提升中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需要采取差异化的调控政策。整体而言,2003—2007年中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呈现平稳态势,但各地区存在明显差异,西部地区显着低于东部和中部地区。近年来,甘肃、四川、内蒙古、新疆、云南、陕西、宁夏等省区农业信贷资金配置的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益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云南、陕西和宁夏三省区更是没有达到了完全的技术效率水平。同样,规模效益也明显低于东部地区。由于存在资金投入规模严重不足的情况,难以实现规模经济,进一步又造成中西部地区农业信贷资金外流,进而导致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供给严重不足。长此以往,西部地区农业信贷资金配置将无法摆脱资金投入不足与资金配置效率低下的双重约束,并因此进入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之中。这不仅需要政府及其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还需要加强相关制度建设以提高农业和农业信贷资金的配置效率,地区效率差异才会明显缩小。5.选择有效的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模式是提升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关键。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模式分为市场主导型、政府主导型和政府与市场协调型三种。市场主导型模式依靠市场的力量和因素,虽然能够实现农业信贷资金有效率地横向配置,但这种需求追随型配置模式必然受到农业的低比较效益、高风险和弱质性缺陷的制约,使得信贷资金在农业和非农产业部门之间的配置容易出现失衡,从而阻碍农业技术进步和农村经济发展。政府主导型模式无法根本解决预算软约束问题,从而降低信贷资金配置效率。比较而言,政府与市场协调型模式更适合处在经济转型和结构升级的中国农业的发展需要,该模式可以克服前两种模式固有的内在缺陷,使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达到最优,这一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信贷资金配置实现了均衡性、互补性和普惠性。6.健全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机制是提升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重要条件。该机制包括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和监管机制。其中供求机制则为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提供健康的市场基础,包括供给制度支持机制、供给模式优化机制和需求机制;价格机制则包括公平定价机制、利率市场化机制和农业补贴机制,其作用就是利用价格信息调节和平衡资金的跨期和部门间的供求关系;竞争机制则为农业部门提供可供互相替代的多种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增加农业部门的剩余支配权,它主要包括市场准入机制和竞争监控机制;监管机制则负责对各种风险进行控制和防范,减少农业信贷资金的漏损,它主要包括金融预警机制、合作监管机制和金融安全网机制。7.中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必须围绕如何改造大量的传统小农户经济,提升中国农业产业的竞争力来设计必要的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提升战略。这一战略包括农业经济发展战略、农村金融发展战略、综合协调发展战略。农业经济发展战略包括农业市场化发展战略、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农业集约化发展战略,通过上述战略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农业部门的效率和资金产出能力;农村金融发展战略包括多元化的农村金融发展战略、创新型的农村金融发展战略和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优化战略;综合协调发展战略包括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战略和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战略,该战略有助于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实体产业部门和金融产业部门的协调发展,最终提高农业信贷资金的配置效率。三、论文的政策建议1.改造农业企业(农户)的经营机制。农业企业和农户是农业信贷的重要需求主体,培育多样化的农业企业,提高企业和农户的素质是防范农业信贷风险的关键举措。应当采取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提高企业治理能力,转换经营机制、提供各种税费减免政策等提高农业企业经营素质。同时,应加强对农民市场经济意识和现代农业知识的培训,提高农民经营素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提高农业公共产品供给水平,以降低农业信贷面临的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促进农业生产和农业信贷的有机结合。2.重塑农业信贷组织体系。一是要加快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改造,把农村信用社建设成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信贷组织,在经营机制上,鼓励其引入市场机制,实行商业化经营,但应保留真正服务于“三农”的信用合作体制。二是要适当扩大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范围,健全支农功能和运行机制,真正体现政策支农的要求。三是积极推进农业银行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确保农业商业信贷机构定位不变,要增强其支农功能,防止支农功能退化。四是培育和发展包括邮政储蓄银行在内的小额信贷机构,发展一批微型信贷组织,满足农村信贷需求。五是要积极鼓励和支持农业信贷组织的创新,大力发展小额贷款公司等多元化的农业信贷组织。3.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一要大力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开发农产品期货品种,以分担部分农业信贷风险;二要加快培育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多元化的农业保险机构,积极发展农业保险产业。政府应积极组建农业政策性保险机构,支持农业保险的发展。三要创新农业信贷联合担保机制,建立适度竞争、充满活力的农业信贷市场。四要政府应逐步放松对农业信贷市场的利率管制。4.推进农业信贷产品与服务的创新。首先要立足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鼓励农业信贷组织创新信贷产品,满足农业信贷需求,推广农户和专业合作社联合担保贷款,大力发展农业小额信贷;鼓励成熟的信贷产品延伸到农村经济各个领域。其次是在农业信贷风险可控制的条件下,创新农业信贷资金配置的长效机制,加快农村信贷支付体系的建设,简化农业信贷交易手续,优化农业信贷产品结构,提高农业小额信贷额度,推行农业小额贷款、小额贷款担保、小额贷款保险的联动机制。5.完善农业信贷资金配置的全程监管体系。一是要建立完备的农业信贷监管法规体系;二是加快完善农业信贷资金配置的全程监控体系;三是转变农业信贷资金配置的监管方式,按照“激励相容”的原则做好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检查的监管工作;四是加快农业信贷资金配置风险预警体系建设,提高农业信贷监管效率,防范农业信贷风险。四、论文的创新点1、在总结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探索性地构建了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内涵、模式、机制及其实现机理的理论分析框架,为农业信贷资金有效配置提供了理论依据。2、根据实证分析的结论,选择了政府与市场协调配合的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模式,从供求、价格、竞争、监管等四个方面,构建了提升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运行机制。3、从农业自身发展与金融的有效配合双重层面,系统提出了提升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战略构想和政策框架。

吴頔[9](2020)在《“一带一盟”背景下中俄农业合作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与有限的耕地之间的矛盾长期存在,虽然我国可以通过进口解决一部分农产品供应不足问题,但在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重要农产品供应安全问题不得不再次作为我国农业产业发展战略被着重研究。习近平主席在《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15周年之际明确表示,在经济合作成果的基础上,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同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包括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亚美尼亚、吉尔吉斯斯坦)建设的对接合作。“一带一盟”的提出,为我国调整国际农业合作思路,调动海内外农业产业资源创造了机遇和渠道。研究“一带一盟”背景下中俄农业合作对中国农产品供应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应用计量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以及国际贸易、系统工程等相关学科方法理论,定性、定量的分析研究“一带一盟”背景下中俄农业合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探讨不同合作模式间的风险差异并提出合作战略。本文以我国农产品供需关系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近20年我国宏观经济数据、部分重要农产品供需数据,通过Verhulst模型相关理论,在宏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的基础上,构建国内农产品消费需求模型,结合垄断优势理论、比较优势投资理论、农产品供应安全的PSR机理、区域产业合作理论等国际直接投资相关理论,分析国内外因素对我国农产品供给的影响,建立了国内重要农产品供给模型及进口需求模型;并对我国未来5年重要农产品供需情况进行预测,创新提出“农产品表观消费额”概念,并推演出未来5年,我国农产品市场消费额约在10311亿美元至10411亿美元之间。虽然受制于人口增速减缓、境内耕地利用趋于饱和、农产品出口增长、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变动等因素,国内农产品消费价值量增长放缓,但整体上看,可以判断我国农产品消费市场仍呈现增长趋势。本文从“一带一盟”背景下中俄农业产业资源与政策的角度,对中俄双方开展农业合作的现实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了探讨。我国耕地资源相对匮乏,也由此产生了进口“虚拟耕地”、“虚拟林地”的巨大需求;在相关投融资政策上,我国也鼓励农业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在企业海外投资过程中给予充分的金融政策和技术指导。俄罗斯在远东地区和西伯利亚地区耕地资源非常丰富,且大多处于“闲置”状态,俄罗斯对于引进外资“促开发,增出口”的行为在整体上是以认可和鼓励态度为主。借此也能够为推动中俄两国农业合作和农产品贸易开展更加深入的合作创造条件。在“一带一盟”背景下,中国与俄罗斯开展农业产业合作利弊并存,但无论对彼此哪一方,农业合作的正向效应是主流。因此,从中俄双方开展农业合作的需求与效应层面来分析,双方间的农业合作具备客观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本文对中俄农业产业合作中常见的纯贸易合作、投资参股合作、海外并购三种模式进行研究并分别建立风险评价模型。经研究,三种模式各具自身优缺点。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各模式进行评价,其中投资参股合作模式风险评价得分是三者最低的,也就是在“一带一盟”背景下,由中资企业在俄罗斯境内,与俄罗斯本地企业合资投资进行农业生产,并将农林牧渔等农产品向中国出口的合作模式是风险相对较小的合作方式。而三种模式中,海外并购合作模式风险评价得分最高,说明“一带一盟”背景下,中国农业企业赴俄罗斯并购本地农业生产企业的合作模式风险比较大。最后针对当前国内重要农产品供应现状及问题,提出“一带一盟”背景下中俄农业合作战略。宏观经济方面,加强中俄两国农业国际合作,除了对国内经济指标的直接影响外,还间接影响着区域发展的稳定,也能更好的满足国内各种消费群体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提升国内农产品质量,确保合理定价,有利于运输安全与战略储备安全。在我国重要农产品安全保障方面战略包括:国内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一带一盟”背景下海外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一带一盟”背景下重要农产品储备战略和“一带一盟”背景下“藏粮于地”发展战略。“一带一盟”背景下重要农产品供应安全的策略有:优势互补,投资促进口;建立农业自由贸易区;促进民营企业健康“走出去”。把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作为底线,坚持数量和质量并重,实行品种保证,增加供应总量,优化供应结构,扩大供应来源,提高供应质量,加强农产品储备、保障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完善农业支持和保护体系,努力建立科学,合理,安全,高效的重要农产品供应保障体系。

李宏伟[10](2010)在《我国农村金融类型选择研究 ——兼论农村信用社改革》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紧紧围绕农业成长融资需求对农村金融类型的选择这一主题,运用相关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实证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通过建立理论分析框架,从农村金融需求入手,对影响农户融资品需求的因素进行剖析,由土地制度状况揭示出农户有无融资需求,由预算约束状况揭示出农户有对正规融资品和非正规融资品多样性选择的需求,由农业生产力状况揭示出怎样的农村金融产权制度和组织形式提供的融资品能够满足农户需求等。从而为研究农村金融供给,即农村金融类型选择奠定了较好的理论基础。其次,运用实证方法,从狭义农村金融入手,对农村信用社发展沿革和现状进行分析,特别是结合新一轮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产权制度、管理体制和“花钱买机制"等核心问题,对改革政策设计存在的缺陷进行了评价。关于产权制度问题,通过股份合作制的内容、特征以及资产专用性分析,对农村信用社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的股份合作制改造提出了质疑。认为在原有农村信用社基础上进行股份合作制改造不可行。因为它在建立之初和以后的发展中,从来都没有实现过劳动者和出资者的统一,反而表现为两者的分离,加之这种分离并不是自然的形成过程,而带有很强的行政色彩,使之超越了与其对应的农业成长形态,一方面,信用社职工可能是出资者,但绝不是农业生产的劳动者;另一方面,信用社可能支持出资者,但绝不是主要支持出资者。因此,不可能真正发挥股份合作制的应有作用。现在农村信用社的股份合作制是有其形而无其神。从对股份合作制信用社绩效分析中不难看出,新一轮农村信用社的这种产权制度改革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关于管理体制问题,重点分析了现行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同时指出,政府职能定位不合理不仅对农村信用社过去和现在的管理体制造成了重大影响,还会影响其未来。认为如果政府职能不转换,即由全能政府转变为有限政府和服务政府,这是导致我国农村信用社在几十年的发展中,影响农村信用社合作制真正发挥作用的根本。如果政府职能转换不到位,无论对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在形式上作任何调整,或者这些管理体制形式在理论上是多么的科学,甚至在其他国家也被证明是成功的,但是,在我国也将无济于事。如果政府职能转换不到位的状况一直延续下去并保持不变,我国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不仅不会成功,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外部条件也难以得到改善,换句话说,在我国也就真正失去了建立合作金融的土壤和条件。关于“花钱买机制”问题,由于在“花钱”方式上存在的诸多不足,造成信息无法对称而让农村信用社可以延续作假的事实,给正向激励可能出现“弄假成真”的奇妙政策设想带来了困难。对于中央银行的资金激励,农村信用社缺乏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的内在动力。在运用最低效率规模理论(MES)的分析中,揭示出了我国信用社在农村市场的垄断地位是由政府的制度性安排所导致的。在这样的制度安排下,农村信用社为了维护自己的固有利益,不会因为在他们看来并不解渴的资金激励而轻易放弃自己目前非常便宜的内部人控制的经营方式。同时文章还阐明了我国农村金融更适宜在竞争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在因制度性原因导致农村信用社垄断格局的情况下,要实现“花钱买机制"的目标不容乐观。再次,从广义农村金融入手,结合我国农村经济金融发展实际,对我国农村金融类型选择及政策取向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当一些因素已被考虑并得到满足时,效率与公平并不矛盾,它们能彼此融合、相互促进,当彼此达到均衡时,则会实现效率下的最大公平,或在公平下的最大效率,提出实现“三农"效率与公平的均衡正是我们选择农村金融类型的基点。本文针对“三农”的特殊性以及由此产生的对效率和公平的期望,从农村金融如何发挥资金配置效率和农村金融实施政府扶农助农政策等公平的角度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商业性农村金融可以极大地促进“三农”效率的提高,政策性农村金融又能够很好地顾及“三农"公平的诉求。将实现“三农"效率与公平的均衡作为我们选择农村金融类型的基础和出发点,即让政策性农村金融与商业性农村金融在发挥各自功能作用的互动与合作中,不断提高公平与效率在均衡基础上的期望程度,如果脱离了这个基点,任何农村金融类型选择都是不符合实际的,也很难获得成功。根据新一轮农村信用社改革所表现出来的特征,提出必须对其进行新的改造,把改造农村信用社作为目前建立我国农村金融体系重要基础。本文根据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在深入分析与之相适应的农村金融体系应该考虑到的基本要素的基础上,根据本轮农村信用社改革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及其存在的弊端,认为如果继续保持目前的产权结构和农村信用社称谓,会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信用社自身的发展,因此,提出必须对其进行新的改造。并针对不同农业发展形态提出了改造农村信用社的基本设想。通过有效组织实施,使农村信用社改造后所形成的产权模式和组织形式正好可以与进一步构建农村金融体系需要考虑的基本要素一一对应,从而得出应该把改造农村信用社作为目前建立我国农村金融体系重要基础的结论。通过对我国正规农村金融和非正规农村金融的论述,提出了根据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不同时期和状况,把搞好正规农村金融和非正规农村金融力量对比的协调,作为建立农村金融体系的制度性安排。本文根据我国正规农村金融的供给现状,从产权制度、组织形式与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适应性角度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其产生、发展和作用的发挥等提出了质疑。运用经济学原理论述了非正规农村金融产生的必然性,并对它在我国农村异军突起,成为正规农村金融重要补充也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在制度安排上,需要继续放宽对社会资本进入农村金融市场的准入限制,加大增加正规农村金融数量和品种的力度,同时,也要积极鼓励、引导和支持基本符合制度规范的、以民间借贷为主要内容的、形式多样的非正规农村金融试点。在顺应农村经济发展形势的大背景下,搞好各个时期正规农村金融与非正规农村金融力量强弱的搭配,做到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以促进适应“三农”特点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农村金融体系目标的实现。通过对影响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滞后外部环境的分析,认为对税收、利率等外部环境的完善与配套是实现农村金融有效供给,建立和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保障。本文分析认为,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滞后是由多种因素影响所致,其中外部环境不理想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税收、利率、法制、社会保障、监管、保险等这些外部环境的完善与配套,对于实现农村金融的有效供给显得愈加重要。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些外部环境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尽管一些农村金融组织在设立时的初衷是好的,却因环境条件的限制,也不得不对其一再作出大的调整而一次次地延误了农村金融发展的最佳时机。甚至可以说,在相当程度上,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让农村金融因承载了过多的责任、负担和风险而变得生存艰难,在摇摆不定中使机构功能严重错位,让“农字号”金融机构距离“三农”越来越远。长期以来,农村金融不恰当地充当着“救世主"的角色,扭曲了与“三农”共生共存的基本定位,导致了农村金融类型不能得到正确的选择。因此,要建立和完善农村金融体系,还必须把良好外部环境作为重要保障。

二、农业合作银行难以商业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业合作银行难以商业化(论文提纲范文)

(1)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关于合作金融组织的研究
        (二)关于农民资金互助社的研究
        (三)相关研究的不足
    三、研究立场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立场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
    一、农民资金互助社的一般性考证
        (一)农民资金互助社的内涵
        (二)农民资金互助社的分类
        (三)农民资金互助社的法律性质
        (四)农民资金互助社的功能
        (五)农民资金互助社的基本特征
        (六)农民资金互助社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中的定位
    二、以资金互助权为核心的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构成
        (一)资金互助权
        (二)资金互助权若干维度与相应法律制度
        (三)资金互助权类型与相应法律制度
        (四)资金互助权实现与相应法律制度
    三、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的经济基础
        (一)农业生产的制约因素
        (二)农业资源由市场配置的局限
        (三)商业金融对农业的排斥
        (四)农业生产社会化
        (五)资金互助
    四、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的法理基础
        (一)互助是身份之上的契约
        (二)互助资金资本化及其法律规制
        (三)金融异化与法律制度的形成
    五、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的价值基础
        (一)自由价值
        (二)秩序价值
        (三)效率价值
        (四)公平价值
第二章 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的域外考察
    一、欧美典型国家农民资金互助组织及其法律制度
        (一)德国
        (二)法国
        (三)美国
    二、东亚典型国家或地区农民资金互助组织及其法律制度
        (一)日本
        (二)我国台湾省
    三、南亚典型国家农民资金互助组织及其法律制度
        (一)印度
        (二)孟加拉
    四、非洲农民资金互助组织的发展
    五、域外农民资金互助组织法律制度演变的新趋势
        (一)放宽服务对象的身份限制
        (二)允许经营商业金融业务
        (三)民主管理和自治原则被消弱
        (四)分配呈现由资本主导的倾向
    六、域外农民资金互助组织法律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一)法律制度要与农业发展状况相适应
        (二)以合作制和服务社员为立法宗旨
        (三)以明确政府责任为立法重点
        (四)以构建互助信用机制为立法主线
第三章 我国农民资金互助社及其法律制度的历史发展
    一、1949年前农民资金互助组织及其法律制度
        (一)我国悠久的民间资金互助传统
        (二)国民党推动的农民资金互助组织及其法律制度
        (三)共产党领导的农民资金互助组织及其法律制度
    二、1949年后农民资金互助组织及其法律制度的变迁
        (一)改革开放前农民资金互助组织及其法律制度
        (二)改革开放后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及其法律制度
        (三)农村合作基金会及其法律制度
        (四)钱会的发展及其法律规制
    三、2004年至今农民资金互助社及其法律制度的历史变迁
        (一)三个发展阶段
        (二)相关法律制度的演变
    四、历史经验总结
        (一)法律制度要以尊重农民自治为前提
        (二)以构建契合于村社共同体的信用机制为立法核心
        (三)以明晰政府权力边界为立法主线
        (四)以保障合作性质为立法目标
第四章 我国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的现实困境
    一、对F县农民资金互助社的调研
        (一)F县农民资金互助社发展概况
        (二)F县农民资金互助社的运营方式
        (三)F县农民资金互助社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当前我国农民资金互助社立法概况
        (一)基本法律
        (二)部门法规
        (三)地方性规范
    三、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的困境
        (一)“营利”与否的性质认定困境
        (二)多重制度约束下的融资困境
        (三)“三会一层”形同虚设的内部治理困境
        (四)经营风险的内部控制及管理困境
        (五)立法滞后背景下的监管困境
    四、法律制度陷入困境的若干原因
        (一)金融本位主义
        (二)商业金融本位主义
        (三)监管本位主义
        (四)市场放任主义
第五章 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的完善
    一、法律制度要体现的基本原则
        (一)自愿参与原则
        (二)民主管理原则
        (三)产业导向原则
        (四)谋求社员共同利益原则
        (五)特别保护农民社员原则
        (六)法律救济与道德救援相结合原则
    二、完善农民资金互助社主体法律制度
        (一)构建多元化的农民资金互助社基层主体制度
        (二)构建农民资金互助社联合主体制度
        (三)探索建立国家农业合作银行法律制度
        (四)完善区域性或全国性行业协会制度
    三、完善农民资金互助社法人产权制度
        (一)财政资金以股权形式构成法人产权
        (二)村集体入股重塑法人产权
        (三)准许设立人力资源股
        (四)实行差别股权制
        (五)完善公积金制度
    四、完善农民资金互助社内部治理结构
        (一)农民资金互助社内部治理的高成本
        (二)严格实行“一人一票”
        (三)理事会人员任职应以从业相关为条件
        (四)优化监事会人员构成
    五、构建农民资金互助社融资法律制度
        (一)明确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支农贷款责任
        (二)放宽商业融资限制条件
        (三)构建互助融资法律制度
    六、健全金融风险防范法律制度
        (一)贷款保证制度
        (二)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制度
        (三)社员信用评级制度
        (四)信贷决策制度
        (五)贷款回收责任制度
    七、完善政府监管法律制度
        (一)明确监管主体
        (二)健全监管机制
        (三)降低市场准入门槛
        (四)拓宽市场准入渠道
        (五)建立外部审计监督制度
结论
    (一)基本观点
    (二)主要创新点
    (三)研究不足
    (四)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2)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从政府主导到政府有限监管——基于中外农村金融发展史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合作制抑或商业化
二、农村金融需要一个怎样的体系
三、政府、金融机构和农民的角色
四、结论

(3)金融制度比较与中国农业金融制度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第一章 金融制度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基本问题
    第一节 金融制度的基本问题
        一、 金融制度的基本概念
        二、 金融制度的分类
        三、 金融制度的功能
        四、 衡量金融制度优劣的标准
    第二节 金融制度发展的现实特征
        一、 西方现代金融制度的主要特征
        二、 发展中国家金融制度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 农业金融制度与农业经济增长
        一、 金融制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二、 农业金融经营管理活动的自身特点
        三、 农业金融制度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四节 国外农业金融制度类型与组织体系
        一、 国外农业金融组织制度的类型
        二、 国外农业金融组织制度体系
第二章 政策性金融制度与中国的农业政策性金融
    第一节 政策性金融制度的基本问题
        一、 政策性金融制度的性质
        二、 政策性金融组织的职能
        三、 政策性金融组织的行为特征
        四、 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的作用
        五、 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制度
    第二节 代表性国家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
        一、 美国的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
        二、 德国的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
        三、 印度的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
    第三节 中国的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
        一、 建立和完善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的重要性
        二、 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农业发展银行)的组织制度变迁
    第四节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经营管理制度建设中的主要问题
        一、 初期的单一“代理制”和目前的全面“自营制”都是存在缺陷的制度安排
        二、 资金来源制度负债制度结构不合理
        三、 资产运用与管理制度存在诸多问题
        四、 区域经济发展非均衡,对农业发展银行制度建设构成不利因素
    第五节 完善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的措施
        一、 完善经营组织制度
        二、 依据制度建设,解决资金来源问题
        三、 强化资产管理制度,拓展资产运作范围
        四、 进行区域发展制度调整
        五、 引进和移植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制度
        六、 处理好外部组织关系
第三章 商业性金融制度与中国的商业性农业金融
    第一节 商业性金融制度的基本问题
        一、 商业银行的性质
        二、 商业银行的职能
        三、 商业银行制度与国有商业银行制度
        四、 “分业式”与“综合式”商业银行制度
        五、 商业银行的外部组织制度
    第二节 中国的商业性农业金融制度
        一、 中国农业银行组织制度变迁
        二、 现阶段中国农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制度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中国农业银行经营管理制度建设中的问题
        一、 与其它商业银行共同面对的共性问题
        二、 中国农业银行面临的个性问题
    第四节 中国农业银行商业化的制度改革
        一、 中国农业银行作为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的改革
        二、 改革管理制度与转换经营机制
        三、 调整经营方向,促进农村和城镇地区业务共同发展
        四、 进行农业信贷结构调整
        五、 依靠完善制度,强化组织资金
        六、 按现代银行制度要求,实行多元化经营
        七、 以科技为支持系统,促进农业银行制度完善与发展
        八、 强化金融产品创新
        九、 理顺外部组织关系,为农业银行制度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第四章 合作性金融制度与中国的农村合作性金融
    第一节 合作金融制度的基本问题
        一、 合作、合作经济与合作金融
        二、 合作金融的产权、管理与分配制度
        三、 合作金融制度原则的异化
    第二节 国外合作金融体系中代表性的组织制度
        一、 四种具有代表性的合作金融组织制度类型
        二、 德国合作银行制度的发展特点
    第三节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的发展
        一、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制度变迁
        二、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制度变迁的原因
        三、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制度特征及分析
        四、 如何看待中国农村信用社制度发展中的商业化行为
    第四节 农村合作金融在中国农村存在的制度需求
        一、 宏观层次上存在的制度需求
        二、 在微观层次上同样存在的制度需求
    第五节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的改革
        一、 改革的基本思想
        二、 对目前几种农村信用社制度改革设想方案的分析
        三、 实行“因地制宜、分类实施”的制度改革方案
        四、 为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第六节 国外及中国的农村制度外民间金融
        一、 制度外民间金融的主要形式
        二、 制度外民间金融存在的原因
        三、 中国农村合作基金会的存在与法律上的消亡
        四、 如何对待制度外民间金融
第五章 中国农业金融组织体系的综合发展
    第一节 金融组织体系改革中的相关基本问题
        一、 金融组织体系在金融制度变迁中的地位
        二、 中国金融组织制度变迁的现实决定
        三、 中国农村金融组织制度的变革特征
    第二节 代表性国家的农业金融组织体系特点及启示
        一、 代表性国家农业金融组织特点
        二、 代表性国家农业金融组织体系的启示
    第三节 发展和完善中国农业金融组织体系的重要性
        一、 中国的农业金融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 现阶段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背景要求,对农业金融组织体系须进一步完善
    第四节 中国农业暨农村金融组织制度的发展研究
        一、 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发展设想
        二、 中国农村金融组织制度发展的基本原则
        三、 中国复合信用式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构成

(4)闽台创意农业合作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目录
表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闽台创意农业合作的必要性
        1.1.2 闽台创意农业合作的基础分析
        1.1.3 闽台创意农业合作存在的问题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1 创意农业研究
        2.1.1 创意农业的定义与特征研究
        2.1.2 创意农业的类型与发展模式研究
        2.1.3 创意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2.1.4 文献评析
    2.2 闽台农业合作研究
        2.2.1 闽台农业合作影响因素研究
        2.2.2 闽台农业合作能力研究
        2.2.3 闽台农业合作绩效研究
        2.2.4 文献评析
    2.3 闽台创意农业合作研究
        2.3.1 闽台创意农业合作必然性研究
        2.3.2 闽台创意农业合作影响因素研究
        2.3.3 闽台创意农业合作能力研究
        2.3.4 闽台创意农业合作绩效研究
        2.3.5 文献评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闽台创意农业合作的理论分析
    3.1 相关概念界定
        3.1.1 创意与创新
        3.1.2 闽台创意农业合作绩效
    3.2 相关理论基础
        3.2.1 创意经济理论
        3.2.2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3.2.3 演化博弈理论
    3.3 闽台创意农业合作的演化机理
        3.3.1 博弈主体效用分析
        3.3.2 博弈假设和模型构建
        3.3.3 博弈结果分析
    3.4 闽台创意农业合作绩效理论模型的提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研究概念模型构建
    4.1 闽台创意农业合作绩效的影响因素及假设
        4.1.1 环境维度
        4.1.2 台湾农民创业园管委会维度
        4.1.3 台资创意农业企业维度
    4.2 闽台创意农业合作能力对合作绩效的影响及假设
        4.2.1 文化创意能力
        4.2.2 技术创新能力
        4.2.3 合作协同能力
    4.3 闽台创意农业合作能力的中介作用及假设
    4.4 闽台创意农业合作绩效测度
    4.5 本研究概念模型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证研究方案设计
    5.1 问卷设计
        5.1.1 问卷的基本内容
        5.1.2 问卷设计过程
    5.2 专家调研
        5.2.1 专家问卷设计与专家调研
        5.2.2 专家调研结果分析
    5.3 预调研
        5.3.1 预调研问卷量表设计
        5.3.2 预调研问卷信度分析
        5.3.3 预调研问卷效度分析
    5.4 正式调研
        5.4.1 正式调研问卷内容
        5.4.2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5.4.3 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
        5.4.4 样本数据缺失值处理
        5.4.5 样本数据正态性检验
        5.4.6 样本数据多重共线性检验
        5.4.7 正式调研问卷信效度检验
    5.5 研究方法介绍
        5.5.1 结构方程模型
        5.5.2 中介效应检验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闽台创意农业合作绩效的实证研究
    6.1 各因素测量模型检验
        6.1.1 环境维度的测量模型检验
        6.1.2 台湾农民创业园管委会维度的测量模型检验
        6.1.3 台资创意农业企业维度的测量模型检验
        6.1.4 闽台创意农业合作能力的测量模型检验
        6.1.5 闽台创意农业合作绩效的测量模型检验
        6.1.6 测量模型检验结果汇总
    6.2 验证性因素分析
        6.2.1 环境维度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6.2.2 台湾农民创业园管委会维度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6.2.3 台资创意农业企业维度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6.2.4 闽台创意农业合作能力维度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6.2.5 验证性因素检验结果汇总
    6.3 闽台创意农业合作影响因素、合作能力与合作绩效之间关系分析
        6.3.1 环境维度和合作绩效的关系分析
        6.3.2 台湾农民创业园管委会维度和合作绩效的关系分析
        6.3.3 台资创意农业企业维度和合作绩效的关系分析
        6.3.4 闽台创意农业合作能力维度和合作绩效的关系分析
        6.3.5 影响因素、合作能力和合作绩效之间关系检验结果汇总
    6.4 闽台创意农业合作能力的中介作用检验
        6.4.1 对环境维度和合作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检验
        6.4.2 对台湾农民创业园管委会维度和合作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检验
        6.4.3 对台资创意农业企业维度和合作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检验
        6.4.4 中介作用检验结果汇总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果分析与对策建议
    7.1 实证研究结果分析
        7.1.1 各因素测量模型检验结果分析
        7.1.2 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分析
        7.1.3 影响因素、合作能力和合作绩效之间关系检验结果分析
        7.1.4 中介作用检验结果分析
    7.2 提升闽台创意农业合作绩效的对策分析
        7.2.1 政府应进一步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为闽台创意农业合作提供支持
        7.2.2 台湾农民创业园管委会应强化决策职能,制定切合实际的发展战略
        7.2.3 台资创意农业企业应加强营销,着力提升品牌知名度
        7.2.4 合作各方应重视中介变量的作用,协力培育创意农业合作能力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8.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8.1.1 理论研究的主要结论
        8.1.2 实证研究的主要结论
    8.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8.2.1 开发闽台创意农业合作绩效测量量表
        8.2.2 提出 FCP 理论模型并得到实证验证
        8.2.3 引入中介变量研究闽台创意农业合作绩效
    8.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8.3.1 概念模型的不足
        8.3.2 问卷和数据的不足
        8.3.3 实证研究的不足
    8.4 未来的研究方向
        8.4.1 闽台创意农业合作技术创新机理研究
        8.4.2 闽台创意农业竞争力评价
        8.4.3 两岸创意农业合作绩效研究
        8.4.4 立足台湾视角研究闽台创意农业合作绩效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闽台创意农业合作绩效研究》专家访谈对象名单
附录B 《闽台创意农业合作绩效研究》调查问卷
附录C 《闽台创意农业合作绩效研究》测量量表
附录D 福建省六个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简明情况表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5)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对农村金融体系整体的研究
        1.2.2 关于农村政策性金融
        1.2.3 关于农村商业性金融
        1.2.4 关于农村合作金融
        1.2.5 关于农村民间金融
        1.2.6 关于新型农村金融组织
        1.2.7 简要评论
    1.3 论文的研究对象、基本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基本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1.4.1 论文的创新
        1.4.2 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2章 农村金融基本理论概述
    2.1 现代金融发展理论
        2.1.1 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
        2.1.2 金融约束理论
        2.1.3 简要评述
        2.1.4 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在发展中国家的应用分析
    2.2 农村金融理论
        2.2.1 农业融资理论
        2.2.2 农村金融市场理论
        2.2.3 不完全竞争市场论
        2.2.4 农村金融理论的简要评述
        2.2.5 农村金融理论在我国的实践
第3章 境外农村金融发展的实践与经验借鉴
    3.1 发达国家的农村金融发展状况
        3.1.1 美国的农村金融体系
        3.1.2 法国的农村金融体系
        3.1.3 日本的农村金融体系
        3.1.4 德国的农村金融体系
    3.2 发展中国家(地区)农村金融的实践探索
        3.2.1 印度的农村金融体系
        3.2.2 孟加拉的乡村银行模式
        3.2.3 印度尼西亚的人民银行乡村信贷部
        3.2.4 泰国的农村金融体系
        3.2.5 中国台湾地区的农村金融发展
    3.3 国外农村金融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金融支农的现状与问题
    4.1 改革以来金融支农体系发展历程回顾
        4.1.1 金融支农体系的建立与形成阶段(1979-1996 年)
        4.1.2 金融支农体系的调整阶段(1997-2002 年)
        4.1.3 金融支农体系的改革与完善阶段(2003 年以来)
    4.2 我国金融支农的现状与问题
        4.2.1 政策金融支农现状——政策性金融服务缺位
        4.2.2 合作金融支农现状——农村信用社难当重任
        4.2.3 商业金融支农现状——国有商业银行不为
        4.2.4 民间金融在农村经济运行中的地位与现状——有实无名
        4.2.5 政策金融、商业金融、合作金融未能形成有效合力,金融支农乏力
    4.3 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存在的问题
        4.3.1 没有一个明确的、贯彻始终的改革目标
        4.3.2 对农村金融的高成本、高风险特点认识不足,改革中未能实行城乡有别的农村金融改革政策
        4.3.3 对农村合作金融的扶持不够,对策失当
        4.3.4 对民间金融缺少必要的规范和保护
        4.3.5 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滞后,制度设计存在缺陷
        4.3.6 农村金融的市场化改革滞后
        4.3.7 未能以法律手段推动农村金融的改革与发展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完善金融支农体系的对策建议
    5.1 农村金融改革应坚持正确的目标及指导原则
        5.1.1 建立以合作金融为基础、政策性金融为重要保障、商业性金融为补充的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5.1.2 建立政策性金融合作金融商业金融分工协作、不存在服务空白的完善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5.1.3 建立完善的农村金融法律体系,以强有力的法律手段巩固和推进农村金融改革
        5.1.4 为农村金融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5.1.5 解放思想,鼓励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中的金融创新
    5.2 完善政策性金融支农体系
        5.2.1 农业发展需要建立完善的政策性金融支持体系
        5.2.2 完善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的对策思路
    5.3 扶持合作金融发展,充分发挥合作金融支农主力军作用
        5.3.1 建立多层次的、规范、发达的合作金融体系是农村合作金融改革的基本目标
        5.3.2 加大对合作金融组织的扶持、保护力度,是合作金融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
        5.3.3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将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信用社改造为规范的合作金融组织
        5.3.4 规范、引导、扶持民间合作金融组织发展,将其改造成规范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
    5.4 进行相应的体制、制度调整,充分发挥商业金融支农的积极作用
        5.4.1 出台相应的激励或约束政策,促使国有商业银行增加农业信贷服务
        5.4.2 尽快明确农业银行的身份性质,为规范农业银行的支农行为奠定基础
        5.4.3 深化农村金融的市场化改革,培育、发展各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5.5 规范、保护民间金融发展,充分发挥民间金融支农的重要作用
        5.5.1 区分民间金融的不同情况,进行分类治理
        5.5.2 进一步降低、甚至取消农村金融的准入门槛和壁垒,拓宽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渠道
        5.5.3 为民间金融发展提供必要的保护和支持
总结
参考文献
后记

(6)中国农业转型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依据及意义
    第二节 本文选题的研究角度与研究方法
    第三节 本文的体系结构与主题阐述
第一章 农业金融支持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农业发展理论
    第二节 发展经济学的农业发展理论
    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的金融发展理论
    第四节 农业金融支持的分析框架
第二章 农业转型发展过程描述与初始条件
    第一节 我国农业转型发展的界定与过程描述
    第二节 我国农业转型发展的初始条件
    第三节 我国农业转型发展的模式选择
第三章 农业资本形成与农业投资效率
    第一节 农业资本形成是农业转型发展的必要条件
    第二节 我国现阶段农业资本形成面临的新问题
    第三节 提高农业资本形成率是农业金融支持的内在要求
    第四节 我国农业投资的“供-求抑制”分析
第四章 农业金融动员与金融资源配置
    第一节 金融剩余及金融剩余动员
    第二节 我国农业金融资源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三节 我国农业金融资源配置及其效率分析
第五章 农业金融支持机理与建构
    第一节 我国农业金融支持基本原则
    第二节 我国农业金融支持机理分析
    第三节 我国农业金融支持建构
    第四节 我国农业金融支持的激励兼容
第六章 农业金融支持机制(Ⅰ):合作金融支持
    第一节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支持的经济社会基础
    第二节 农村合作金融的产权分析与治理改进
    第三节 农村合作金融的体制缺陷及其改革
    第四节 合作金融小额信贷机制与支持效应分析
第七章 农业金融支持机制(Ⅱ):政策性金融支持
    第一节 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的经济基础与定位
    第二节 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的运行机制
    第三节 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转型
    第四节 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效应案例分析
第八章 农业金融支持机制(Ⅲ):商业性金融支持
    第一节 农业商业性金融支持的主体建构
    第二节 农业银行商业化及其金融支持效应分析
    第三节 增强农行农业金融支持的制度与对策
第九章 农业金融支持制度供给与效率分析
    第一节 我国农业金融支持制度供给模式
    第二节 我国农业金融支持制度供给的结构描述
    第三节 我国农业金融支持制度效率分析
    第四节 我国农业金融支持制度效率的案例分析
本文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与致谢

(7)我国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的金融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意义及评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构框架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农村合作经济及其金融支持理论
    2.1 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及组织概念和特征
        2.1.1 合作经济与农村合作经济
        2.1.2 传统与新型农村合作经济
        2.1.3 传统与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2.2 农村金融支持理论的发展
        2.2.1 农村金融供需理论
        2.2.2 农村信贷补贴理论
        2.2.3 农村金融深化理论
        2.2.4 农村金融约束理论
        2.2.5 小额信贷/小额金融理论
    2.3 新型农村合作经济与金融支持的关系
        2.3.1 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发展需要金融支持
        2.3.2 金融发展需要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平台
    2.4 本章小结
3 我国农村合作经济金融支持现状
    3.1 农村合作经济的金融需求
        3.1.1 农村合作经济及金融需求的发展历史
        3.1.2 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的金融需求
    3.2 新型农村合作经济供给主体
        3.2.1 政策性金融
        3.2.2 商业性金融
        3.2.3 农村合作金融
        3.2.4 农业保险
        3.2.5 农业担保
    3.3 农村金融市场
        3.3.1 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
        3.3.2 农产品期货
        3.3.3 扶贫贴息贷款
    3.4 农村金融基础建设状况
        3.4.1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3.4.2 农村支付体系建设
    3.5 农村合作经济金融扶持政策
        3.5.1 国家金融政策
        3.5.2 国家财政政策
        3.5.3 地方扶持政策
    3.6 本章小结
4 我国新型合作经济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1 新型农村合作经济金融需求存在的问题
        4.1.1 农村合作经济自身发展不规范
        4.1.2 农村合作经济金融需求差别大
        4.1.3 农村合作经济缺少有效抵押担保物
    4.2 新型农村合作经济金融供给主体存在的问题
        4.2.1 政策性金融供给不足
        4.2.2 商业性金融积极性不高
        4.2.3 合作性金融难当重任
        4.2.4 民间金融蕴藏较大社会风险
        4.2.5 农业保险保障程度较低
        4.2.6 农业担保体系建设不完善
    4.3 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
        4.3.1 农村金融产品和工具匮乏
        4.3.2 农村金融机构差别化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4.3.3 农产品期货市场发育不健全
        4.3.4 各涉农业态市场的联动机制有待加强
    4.4 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
        4.4.1 农村征信体系建设滞后
        4.4.2 农村支付结算体系建设缓慢
        4.4.3 农村金融中介体系建设有待加强
    4.5 农村金融扶持政策存在的问题
        4.5.1 对农村金融的引导和扶持力度不够
        4.5.2 金融财政扶持政策缺乏有机结合
    4.6 本章小结
5 农村合作经济及其金融支持的国际借鉴
    5.1 发达国家经验
        5.1.1 美国
        5.1.2 日本
        5.1.3 法国
    5.2 发展中国家经验
        5.2.1 印度
        5.2.2 孟加拉国
        5.2.3 巴西
    5.3 国外新型农村合作经济金融支持的借鉴
        5.3.1 政府扶持作用明显
        5.3.2 金融支持主体多元
        5.3.3 金融市场发展成熟
        5.3.4 金融政策法律健全
    5.4 本章小结
6 农村合作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水平实证分析
    6.1 农村合作经济与金融支持模型建立
        6.1.1 模型选择与方法介绍
        6.1.2 农村金融指标建立
    6.2 实证分析
        6.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6.2.2 实证分析过程
    6.3 实证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加强新型农村合作经济金融支持的对策建议
    7.1 金融需求自身建设急需完善
        7.1.1 完善农村合作经济的管理和财务体制
        7.1.2 提高农村合作经济主体金融知识素质
        7.1.3 建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风险管控机制
        7.1.4 广泛培育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7.2 金融供给主体服务能力有待提高
        7.2.1 强化政策性金融的政策和服务职能
        7.2.2 推动商业性金融积极履行为农服务义务
        7.2.3 确立合作性金融机构的主力军地位
        7.2.4 加强农业保险体系建设
        7.2.5 完善农村担保体系建设
    7.3 金融市场创新协调发展需要加强
        7.3.1 加速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
        7.3.2 加快完善各涉农业态的农村金融市场
    7.4 金融基础建设投入水平需要增加
        7.4.1 优化农村信用金融生态环境
        7.4.2 加强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
        7.4.3 应用现代科技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
    7.5 金融扶持政策支持力度还需强化
        7.5.1 加快农村合作经济金融支持相关法律法规建设
        7.5.2 加强地方政府对农村合作经济的金融支持
        7.5.3 加大财政补贴力度
        7.5.4 强化金融政策的导向作用
        7.5.5 完善农村金融监督机制
    7.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中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引言
第1章 总论
    1.1 研究问题及背景
    1.2 研究思路及目标
    1.3 研究假设及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资料
第2章 理论回顾与借鉴
    2.1 金融效率理论
    2.2 资金配置理论
    2.3 金融发展理论
    2.4 农业金融发展理论
第3章 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理论框架
    3.1 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内涵
        3.1.1 农业信贷资金配置的概念界定
        3.1.2 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内涵
    3.2 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机制的界定
        3.2.1 经济体制与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
        3.2.2 经济结构与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
        3.2.3 金融结构与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
        3.2.4 政府行为与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
    3.3 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实现机理
    3.4 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评价
        3.4.1 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评价目标
        3.4.2 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评价指标
        3.4.3 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评价方法
        3.4.4 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评价程序
第4章 农业信贷资金配置的国际经验借鉴
    4.1 国外农业信贷资金配置现状考察
        4.1.1 美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概况
        4.1.2 法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概况
        4.1.3 德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概况
        4.1.4 日本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概况
        4.1.5 印度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概况
    4.2 国外农业信贷资金配置制度的比较
        4.2.1 国外农业信贷资金配置制度的共性特征
        4.2.2 国外农业信贷资金配置制度的差异分析
    4.3 国外农业信贷资金配置制度建设的基本经验
    4.4 国外农业信贷资金配置制度对中国的启示
第5章 中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应的实证考察
    5.1 中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的总体状态分析
        5.1.1 中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的总量分析
        5.1.2 中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的结构分析
        5.1.3 中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的机构比较
    5.2 中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的内在效应考察
    5.3 中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的外在效应:模型与方法
        5.3.1 理论模型
        5.3.2 研究方法
        5.3.3 数据说明
    5.4 中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的外在效应:实证结果与分析
        5.4.1 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5.4.2 协整检验
        5.4.3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5.4.4 方差分解
第6章 中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评价与偏差分析
    6.1 中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评价方法选择
    6.2 中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评价指标与数据来源
    6.3 中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评价与分析
        6.3.1 中国各地区农业信贷资金配置的技术效率分析
        6.3.2 中国各地区农业信贷资金配置的规模效益分析
    6.4 中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影响因素
        6.4.1 分析方法选择
        6.4.2 变量指标确定
        6.4.3 计算结果分析
    6.5 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偏差的制度分析
        6.5.1 宏观制度环境约束
        6.5.2 农业经营主体制约
        6.5.3 农业信贷监管功能限制
第7章 提升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模式选择
    7.1 市场主导型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模式
        7.1.1 市场主导型农业信贷资金配置的实现机理
        7.1.2 市场主导型农业信贷资金配置的基本要求
    7.2 政府主导型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模式
        7.2.1 政府主导型农业信贷资金配置的实现机理
        7.2.2 政府主导型农业信贷资金配置的基本要求
    7.3 政府与市场协调型信贷资金配置模式
        7.3.1 政府与市场协调型农业信贷资金配置的实现机理
        7.3.2 政府与市场协调型农业信贷资金配置的基本特征
第8章 提升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机制培育
    8.1 农业信贷资金有效配置的供求机制
        8.1.1 农业信贷资金有效配置的供给机制
        8.1.2 农业信贷资金有效配置的需求机制
    8.2 农业信贷资金有效配置的价格机制
        8.2.1 公平交易机制
        8.2.2 利率市场化机制
    8.3 农业信贷资金有效配置的竞争机制
        8.3.1 市场准入机制
        8.3.2 竞争监控机制
    8.4 农业信贷资金有效配置的监管机制
        8.4.1 金融预警机制
        8.4.2 合作监管机制
        8.4.3 金融安全网机制
第9章 提升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战略构想
    9.1 提升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农业经济发展战略
        9.1.1 农业市场化发展战略
        9.1.2 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
        9.1.3 农业集约化发展战略
    9.2 提升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农村金融发展战略
        9.2.1 多元化的农村金融发展战略
        9.2.2 创新型的农村金融发展战略
        9.2.3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优化战略
    9.3 提升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综合协调发展战略
        9.3.1 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战略
        9.3.2 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战略
第10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运用
    10.1 研究结论
    10.2 政策运用
        10.2.1 改造农村企业(农户)运行机制
        10.2.2 重塑农业信贷组织体系
        10.2.3 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
        10.2.4 创新农业信贷产品与服务
        10.2.5 强化对农业信贷运营和风险的监管
    10.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9)“一带一盟”背景下中俄农业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1.3.1 “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
        1.3.2 中俄自贸区
        1.3.3 中俄农业国际合作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参考文献
第2章 “一带一盟”背景下中俄农业合作理论基础
    2.1 “一带一路”倡议概述
        2.1.1 “一带一路”倡议概念
        2.1.2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合作现状
    2.2 “欧亚经济联盟”概述
        2.2.1 欧亚经济联盟由来
        2.2.2 欧亚经济联盟与“一带一路”对接的历史机遇
    2.3 农业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
        2.3.1 农业产业布局的国内影响因素
        2.3.2 农业产业布局的国际影响因素
    2.4 博弈论
        2.4.1 博弈论理论模型
        2.4.2 博弈过程
        2.4.3 全球农产品供应的博弈
    2.5 农业产业外商直接投资相关理论
        2.5.1 垄断优势理论
        2.5.2 比较优势投资理论
        2.5.3 重要农产品供应的PSR机理
        2.5.4 区域产业合作相关理论
    2.6 相关分析模型
        2.6.1 GM(1,1)灰色预测模型
        2.6.2 Verhulst模型
        2.6.3 贸易引力模型
    2.7 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中国农产品供需分析
    3.1 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
    3.2 中国农业产业现状及农产品需求预测
        3.2.1 中国农业产业现状
        3.2.2 基于Verhulst模型的中国农产品消费需求预测
    3.3 中国国内农产品供需矛盾
        3.3.1 国内农产品供给现状
        3.3.2 中国国内农产品供给与需求矛盾
    3.4 中国农产品对外需求分析
        3.4.1 我国农产品贸易现状
        3.4.2 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大豆进口需求预测
        3.4.3 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小麦进口需求预测
        3.4.4 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木材进口需求预测
        3.4.5 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水产品进口需求预测
    3.5.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农产品进口需求预测结果分析
    3.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中俄农业产业资源与政策
    4.1 中国农业产业资源与政策
        4.1.1 农业产业资源
        4.1.2 我国对俄合作的鼓励措施
        4.1.3 对外合作中的金融支撑
    4.2 俄罗斯农业产业资源与开发政策
        4.2.1 产业资源禀赋
        4.2.2 俄罗斯投资环境
        4.2.3 中俄两国农业产业等投资日益深化
    4.3 俄罗斯农产品港口投资探究
        4.3.1 俄罗斯农产品港口投资可行性
        4.3.2 俄罗斯远东地区农产品港口现状
        4.3.3 俄罗斯远东地区农产品港口开发思路
    4.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中俄农业合作效应分析
    5.1 基于经济利益分析
        5.1.1 中俄农产品贸易现状
        5.1.2 部分农产品种植效益分析
        5.1.3 中俄间物流效益分析
    5.2 基于社会效益分析
        5.2.1 虚拟耕地进口
        5.2.2 “虚拟林地”进口
        5.2.3 金融合作
        5.2.4 区域发展
    5.3 中俄农业合作面临的挑战
        5.3.1 激化经济安全观念矛盾
        5.3.2 加剧经济利益冲突
        5.3.3 显露文化认知差异
    5.4 正负效应下中俄农业合作可行性分析
        5.4.1 基于博弈论的正负效应对比
        5.4.2 基于交易成本的正负效应对比
        5.4.3 基于比较优势投资理论的正负效应对比
    5.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一带一盟”背景下中俄农业合作模式的风险评价
    6.1 国家间农业合作的模式
        6.1.1 纯贸易合作模式
        6.1.2 投资参股合作模式
        6.1.3 海外并购合作模式
    6.2 纯贸易合作模式风险评价
        6.2.1 宏观风险
        6.2.2 主体风险
        6.2.3 技术风险
        6.2.4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风险评价
    6.3 投资参股合作模式风险评价
        6.3.1 宏观风险
        6.3.2 主体风险
        6.3.3 技术风险
        6.3.4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风险评价
    6.4 海外并购合作模式风险评价
        6.4.1 宏观风险
        6.4.2 主体风险
        6.4.3 技术风险
        6.4.4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风险评价
    6.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7章 “一带一盟”背景下中俄农业合作战略
    7.1 中俄农业合作对中国农产品供应安全的意义
        7.1.1 中俄农业合作对国民经济发展稳定的意义
        7.1.2 中俄农业合作对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稳定的意义
        7.1.3 中俄农业合作对农业产业上下游发展稳定的意义
    7.2 中俄农业合作中的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
        7.2.1 国内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
        7.2.2 “一带一盟”背景下海外农业资源开发战略
        7.2.3 “一带一盟”背景下重要农产品储备战略
        7.2.4 “一带一盟”背景下“藏粮于地”发展战略
    7.3 “一带一盟”背景下重要农产品供应安全的策略
        7.3.1 优势互补,投资促进口
        7.3.2 建立农业自由贸易区
        7.3.3 促进民营企业健康“走出去”
    7.4 小结
第8章 结论
    8.1 主要成果与认识
    8.2 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8.3.1 不足
        8.3.2 展望
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一、 发表论文
    二、 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10)我国农村金融类型选择研究 ——兼论农村信用社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及其内容
2. 基本理论分析
    2.1 农业成长形态与农村金融类型
    2.2 农业融资需求的预算约束
        2.2.1 融资产品的消费替代
        2.2.2 融资产品的机会成本
        2.2.3 价格和收入变动带来的影响
        2.2.4 农村金融的配给
    2.3 农户对融资产品的偏好
        2.3.1 "同质"性产品的差异
        2.3.2 无差异曲线对偏好的描述
        2.3.3 边际替代率
        2.3.4 交换率
    2.4 限制非正规金融进入:农村金融的制度性缺陷
        2.4.1 正规金融供给的弊端
        2.4.2 农村金融与不同农业成长形态的关系
        2.4.3 生产方式与融资品交换方式的关系
    2.5 合作博弈:非契约金融产生的基础
        2.5.1 一次性博弈的纳什均衡——非可持续的合作
        2.5.2 无限次重复博弈——可持续的合作
        2.5.3 合作的载体:农村土地制度
        2.5.4 土地制度对信用合作的影响
3. 不同农业成长形态的金融需求分析
    3.1 特殊农业形态的金融需求
    3.2 初级农业形态的金融需求
    3.3 成长农业形态的金融需求
    3.4 现代农业形态的金融需求
4. 新一轮改革前农村信用社发展沿革
    4.1 合作社与信用合作
    4.2 建国以来的农村信用社
        4.2.1 新民主主义阶段的农村信用社
        4.2.2 合作化阶段的农村信用社
        4.2.3 人民公社阶段的农村信用社
        4.2.4 改革开放到新一轮改革前的农村信用社
    4.3 建国以来农村信用社的发展特征
        4.3.1 合作性质的变异
        4.3.2 超越农业生产现实的公有制
        4.3.3 重工轻农政策的影响
        4.3.4 信用需求的抑制
        4.3.5 政府持续的控制力
        4.3.6 结果:农村金融资金配置效率低下
    4.4 小结
5. 新一轮农村信用社改革
    5.1 农村信用社改革背景
        5.1.1 "三农"问题突出
        5.1.2 农村资金外流严重
        5.1.3 农村信用社经营困难
    5.2 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主要精神
        5.2.1 中央关于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论述
        5.2.2 指导思想和总体原则、主要内容和组织措施
        5.2.3 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的资金支持
        5.2.4 对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资金支持的考核
        5.2.5 对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资金支持的核算
    5.3 农村信用社改革中的票据发行考核
        5.3.1 资本金
        5.3.2 不良贷款
        5.3.3 管理体制
        5.3.4 地方政府支持
    5.4 农村信用社改革中的票据兑付考核
        5.4.1 资本金、贷款占用形态及内部管理
        5.4.2 法人治理结构、处置专项票据置换资产情况
        5.4.3 信息披露
    5.5 小结
6. 农村信用社几个重要问题分析
    6.1 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中的股份合作制分析
        6.1.1 股份合作制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制度分析
        6.1.2 股份合作制农村信用社的资产专用性分析
        6.1.3 股份合作制农村信用社的绩效分析
        6.1.4 小结
    6.2 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分析
        6.2.1 权力的主导问题
        6.2.2 民有资本官营问题
        6.2.3 外部环境与自主性问题
        6.2.4 小结
    6.3 "花钱买机制"可行性分析
        6.3.1 "花钱"的方式
        6.3.2 "花钱"中的激励机制设计理论
        6.3.3 "买机制"的外部环境
        6.3.4 小结
7. 国外农村金融发展与启示
    7.1 美国农村金融
        7.1.1 农村经济情况
        7.1.2 政府农业信贷体系
        7.1.3 信用合作体系
        7.1.4 商业银行的农业信贷
        7.1.5 其他农业贷款
    7.2 日本农村金融
        7.2.1 农村经济情况
        7.2.2 农业制度金融
        7.2.3 合作金融
    7.3 印度农业金融
        7.3.1 农村经济情况
        7.3.2 商业银行的农业贷款
        7.3.3 国家农业和农村发展银行、地区农村银行
        7.3.4 信贷合作社的发展
    7.4 借鉴与启示
8. 我国农村金融类型选择及政策取向
    8.1 把实现效率与公平均衡作为建立农村金融体系基点
        8.1.1 "三农"与农村金融
        8.1.2 "三农"与农村金融的效率
        8.1.3 "三农"与农村金融的公平
        8.1.4 效率与公平中的中国农村金融体系
        8.1.5 小结
    8.2 把改造信用社作为建立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基础
        8.2.1 改造信用社与建立农村金融体系的关系
        8.2.2 农村信用社的现状及其弊端
        8.2.3 改造农村信用社的基本设想
        8.2.4 小结
    8.3 把协调正规与非正规金融作为建立农村金融体系的制度安排
        8.3.1 正规农村金融
        8.3.2 非正规农村金融
        8.3.3 正规农村金融与非正规农村金融的关系
        8.3.4 小结
    8.4 把创造良好外部环境作为建立农村金融体系的保障
        8.4.1 对农村金融实行税收优惠政策
        8.4.2 放开贷款利率上限以实现机构间的平等定价
        8.4.3 进一步放松对农村金融的管制
        8.4.4 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投入力度
        8.4.5 加快农村金融法制建设
        8.4.6 大力发展农业保险
        8.4.7 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四、农业合作银行难以商业化(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研究[D]. 杨贵桥. 西南政法大学, 2015(08)
  • [2]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从政府主导到政府有限监管——基于中外农村金融发展史的视角[J]. 龚关.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01)
  • [3]金融制度比较与中国农业金融制度发展问题研究[D]. 于海. 西南财经大学, 2002(02)
  • [4]闽台创意农业合作绩效研究[D]. 林炳坤. 华侨大学, 2014(12)
  • [5]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D]. 马立珍. 中国人民大学, 2010(10)
  • [6]中国农业转型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 王永龙. 福建师范大学, 2004(04)
  • [7]我国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的金融支持研究[D]. 吕思杨. 东北林业大学, 2014(02)
  • [8]中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研究[D]. 周一鹿. 西南大学, 2010(05)
  • [9]“一带一盟”背景下中俄农业合作研究[D]. 吴頔. 吉林大学, 2020(01)
  • [10]我国农村金融类型选择研究 ——兼论农村信用社改革[D]. 李宏伟. 西南财经大学, 2010(07)

标签:;  ;  ;  ;  ;  

农业合作银行商业化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