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国有小型商业企业实行“国有民营”问题的四点意见(论文文献综述)
万典武[1](1994)在《对国有小型商业企业实行“国有民营”问题的四点意见》文中指出对国有小型商业企业实行“国有民营”问题的四点意见万典武近一年多来,国有小型商业企业(包括商业、粮食等)的深化改革有显着进展。各地做法不尽相同,有的以“租赁”为主,有的以“大包干”为主,比前几年有明显的突破。主要表现在:对企业流动资金分期收回,经营者引...
陈振平[2](2013)在《当代中国供销合作社的制度变迁研究 ——基于国家—市场的范式》文中指出中国的供销合作社制度广泛创建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供销合作社的制度变迁和创新是国家力量与市场力量综合的结果。供销合作社的制度变迁与创新可以在民国时期寻找到一些渊源。民国时期的合作社作为实现“三民主义”的一种工具,与政权紧密结合,在政治、经济及社会建设等方面发挥了作用。新中国成立以后,新政权以苏联合作社为样板实行计划合作经济的道路,将合作社作为实现农业及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纳入到国家统一的经济建设计划之中。这个时期的供销合作社作为连接城乡物资流通的桥梁,以统购统销或派购的方式将农村生产的物资转移到城市,将城市的工业制成品转移到农村,在这个过程中的工农业产品价值剪刀差帮助工业化积累了资金。随着计划经济的解体和中国的改革开放,国家的力量开始从基层的微观经济细胞中撤出,市场的力量开始成为引导基层市场运行的强大的动力,供销合作社开始探索办“农民自己的合作经济组织”。但实际上,国家力量的相对退出并不意味着供销合作社可以自然而然地在市场力量推动下建成为众所期待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从另一方面来说,国家力量的相对退出反倒使供销合作社的改革(改制)一度变得无从下手。到了21世纪,随着三农问题的日益突出,新一届中央政府从2003年起连续11年下发关于“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文件将供销合作社更进一步地纳入到“三农”问题的整体框架中,从提供农业产业化、社会化服务等多个方面入手,要求进一步加大对供销合作社的保护和支持力度,发挥供销合作社在沟通城乡流通,服务三农中的作用。从中国供销合作社发展的历程看,中国供销合作社从产生到发展壮大,再到后来的萎缩、复苏,贯彻了一条核心线索就是供销合作社与国家、市场的关系。供销合作社是有一种中国特色的制度设计,这种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是依靠国家力量,服务国家现代化战略,服务城乡经济发展的一种制度设计。与此同时,供销合作社在发展中越来越多地具有服务三农和民生等社会性因素的考量,在支持市场竞争中相对落后的社会弱势群体的时候,各方面都会想起借用合作社这一解决问题的办法。本文总共分为八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论述文章的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阐述论文研究目标与主题,界定论文基本概念及范畴,搭建文章基本框架并对文献进行综述,介绍使用研究方法及可能的创新。第二部分是中国供销合作社制度变迁的历史渊源,主要从近代中国合作制度的思想渊源、近代中国合作制度的实践渊源两个方面进行展开。第三部分是计划经济时期中国供销合作社制度的形成与变迁,主要研究国家建设与供销合作社制度的形成、国家运动与供销合作社制度的变迁、计划经济时期供销合作社制度的创新、计划经济时期供销合作社制度的绩效及评价四个部分。第四部分是改革开放后中国供销合作社制度的市场化探索。主要研究改革开放后供销合作社市场化探索的起因、市场化探索的过程、市场化探索中的制度创新,以及市场化探索的绩效及评价。第五部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中国供销合作社的市场化转型。主要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与供销合作社的市场化转型、供销合作社市场化转型的过程、供销合作社市场化转型的制度创新、供销合作社市场化转型的制度绩效及评价。第六部分是新时期的中国供销合作社的新发展。主要研究新时期供销合作社面临的新形势、新时期供销合作社的新发展、新时期供销合作社的制度创新、新时期供销合作社的制度绩效与评价。第七部分是中国供销合作社制度变迁的国内比较与国际经验借鉴。主要研究国内外合作社(供销合作社)制度变迁与创新的比较及借鉴启示。第八部分是中国特色供销合作社制度模式的历史总结与展望。主要包括对中国供销合作社制度既有模式的总结、构建中国特色供销合作社制度新模式、及关系供销合作社发展方向的两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张梦霞[3](2006)在《“国有企业改革新阶段与国有资产管理新思路高层论坛”会议综述》文中研究表明
新华社[4](2018)在《改革开放四十年大事记》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招。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充分展示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成就,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更加深刻地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指导思想,更加深刻地认识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更加深刻地认识中国共产党、
张梦霞[5](2006)在《国有企业改革新阶段与国有资产管理新思路高层论坛纪要》文中认为2006年10月13日,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和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主办、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和北京市级学术创新团队“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团队、《经济与管理研究》编辑部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编辑部承办的“国有企业改革新阶段与国有资产管理新思路”高层论坛在北京嘉里中心饭店隆重召开。此次论坛《光明日报》等新闻媒体给予了大力支持。大会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学术创新团队
乌日图[6](2003)在《医疗保障制度国际比较研究及政策选择》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采取比较研究的方法,以典型案例国家医疗保障制度体系为研究对象,以制度模式分析为研究主线,从医疗保障制度形成、建立和发展的历史角度,运用经济学理论对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及其制度模式进行研究,并对中国的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提出政策建议。 在对17个案例国家和地区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归纳出了构成各国医疗保障制度体系的最基本的制度单元——五种制度模式,即社会医疗救助制度模式、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模式、国家卫生服务保障制度模式、市场医疗保险制度模式、个人储蓄医疗保障制度模式,并将这五种制度模式进一步归并为福利型(社会医疗救助制度模式和国家卫生服务保障制度模式)、保险型(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模式和市场医疗保险制度模式)、自保型(个人储蓄医疗保障制度模式)三种体制类型。在对五种制度模式的历史发展、理论基础、基本政策、制度特点进行详细的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任何国家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都是这五种制度模式中几种制度模式的不同组合,绝大多数国家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都是福利型和保险型相结合的体制,自保型的个人储蓄医疗保障制度模式虽然仅在少数国家实施,但它所体现的个人应该承担一定的医疗保障责任的思想越来越受到大多数国家的重视。 在深入分析研究了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健康观念变化、人口老龄化、医药科技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等重大问题对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和发展的影响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各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四大改革趋势:一是以多种制度模式来构建多层次、多形式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是各国医疗保障改革的基本共识;二是建立社会医疗救助制度为基本制度、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为主体制度,其它医疗保障制度模式为补充的医疗保障体系越来越成为绝大多数国家的共同选择;三是将医疗保障与预防保健和公共卫生服务相结合,从疾病保险向健康保险过渡是发展方向;四是通过加强政府责任和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来提高医疗保障制度的运行效率是各国普遍的成功经验。 通过对各国医疗保障制度建立和发展过程的系统研究,本文总结出四条基本经验:一是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要以坚实的理论为指导,明确制度建设的长远发展目标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不动摇;二是医疗保障制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在医疗资源稀缺的前提下其“目标定位”(targeting)要能体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三是医疗保障要和以预防保健为重点的公共卫生紧密结合,充分发挥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的最大效益;四是医疗保障制度的实施和推进要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与居民收入水平和国家财政承受能力相适应,坚持分步实施、量力而行、逐步完善的原则。 在借鉴这些基本经验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中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现状和存在的“六个突出问题”,提出了我国城镇医疗保障制度“三个一”的改革思路,即建立“一个体系”、完善“一个制度”、构建“一个网络”。建立“一个体系”是指建立以社会医疗救助制度为基本制度、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为主体制度、市场医疗保险和用人单位疾病津贴和医疗福利项目为补充的多层次的城镇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完善“一个制度”是指在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原则下,改革和完善现有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通过逐步扩大覆盖范围、合理调整缴费分担比例、完善统筹基金支付政策、扩展个人帐户使用范围,将医疗保障制度与以预防保健为主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紧密结合,逐步形成适应城镇大多数人群的、多种形式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构建“一个网络”是指要按照管理社会化、服务人性化的原则,建立为参保人提供健康教育、疾病预防到疾病诊治、护理、康复的全程管理和服务,逐步形成一个功能齐全、结构合理、运转有效、简捷方便的医疗保障服务网络。
刘敏[7](2012)在《天津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遗产“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越发凸显。同时,公众的民主意识、权益意识不断提高、市民社会持续进步,建筑遗产保护公共利益优先原则正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和认可,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的积极性和呼声逐渐加强。这既顺应了国际社会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的趋势,也响应了国家政策的号召,是社会民主进步的重要标志。但是,由于我国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不健全,一边是建筑遗产不断受到蚕食、消失在城市开发改造中;一边是公众参与阻力重重,政府自利化趋势明显,导致缺乏公众参与保障机制、非政府组织和非赢利组织发展缓慢、公众参与无序、专家“御用化”趋势、企业趋利现象明显等诸多不良现象。面对如此局面,笔者在研究西方国家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从公共政策和市民社会的角度,对我国公众参与现状及困境加以解析,找出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的不足,采用跨学科、走访、现场考察等方法,从法治机制、回应机制和教育机制三个方面对建筑遗产保护过程中公众参与机制加以研究与分析。其次,以天津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运动为例,通过对公众参与主体的采访、现场考察调研以及媒体报道分析等,对天津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历程加以分析研究,建立天津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一手档案。尤其重点分析研究了企业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的可行性,结合天津市专门负责历史风貌建筑修缮的国有企业——“整理公司”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的实例,对专门性国有企业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的优势和社会责任加以重点研究。同时结合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的案例,采用跨学科、多角度的研究方法。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是一门专业性强、深层次、复杂的社会问题,仅凭单一学科很难解决全部问题。本文拟从社会学、文化经济学、城市管理学、历史学、法学、遗产保护等角度,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对建筑遗产保护过程中的公众参与机制加以分析研究,从公众参与法治机制、回应机制和教育机制三个方面展开系统性全面的研究,探索“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建筑遗产保护制度化之路。
常海庆[8](2007)在《媒体规模经济研究 ——报刊规模的影响因素与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运用经济学特别是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我国媒体的规模经济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假定媒体编辑方针不变的情况下,媒体经营可随市场的变化而变化,以此建立约束条件下媒体规模影响因素分析模式。在斯密—科斯框架内重新认识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学派的规模经济理论,区分了规模经济的成立条件和规模经济的影响因素,讨论了生产成本与交易费用决定的媒体适度规模。论文从影响媒体规模的内生变量(发行和广告及其相互关系、媒介技术、经营管理能力和资金制约)和外生变量(媒体管制、市场需求和市场“入侵者”)方面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对国外媒体规模扩张的分析表明,在媒体各形态的演变中,新兴媒体的出现并未使“旧”媒体消失,反而强化了各媒体形态本身的固有特性,其原因在于媒体满足受众多方面需求的技术上的不可替代性。单一媒体(Ⅰ)—媒体集团(Ⅱ)—跨媒体集团(Ⅲ)—“超市场”媒体(Ⅳ)是媒体规模变动的四种基本型态。论文还对我国现阶段媒体集团进行了分析。我国媒体目前正由型态Ⅰ向型态Ⅱ演变。追求规模经济、内部化以减少交易费用以及与国际跨媒体集团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的动因,使媒体集团既采取内涵增长型扩张模式,但更多地将采取收购兼并型扩张模式。型态Ⅱ扩展的结果,必然导致型态Ⅲ的出现。
金贵南[9](2001)在《韩中经贸关系发展及其趋势的研究 ——开放型全球市场战略理论研究》文中提出韩中两国是一衣带水的近邻,自古文化相通,官方和民间往来频繁,经济上有着密切联系。尤其是在近代,韩中两国都遭受过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有着共同的命运和互相同情、支持的传统友谊。 然而在20世纪中期的一段时期,两国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相互隔绝了40多年,过去的所有往来和交流全部中断,两国关系陷入停滞甚至倒退状态。 自70年代以后,由于亚太地区国际政治形势的变化及两国调整各自的对外战略和国内政策,两国间的联系日益紧密。1992年8月24日,在韩中两国的共同努力下,终于重新实现了两国关系正常化。自建交以来的8年间,韩中双边关系如决堤之水迅猛发展,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其中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经贸往来与合作。 韩国和中国为了更加促进本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两国都采取了各种有力的政策措施,尤其是外贸政策上,两国都加强了经贸交流与合作。 韩中两国的经贸与合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快速成长,已从探索阶段进入到实质性阶段。韩中建交以来,双边贸易以年均25%的速度增长,总额从1992年的50.3亿美元增加到1999年的250.4亿美元。与商品贸易相比,韩中两国的投资起步较晚,但其发展也很迅速,韩国企业1985年开始对中国进行间接投资,1988年开始直接投资。韩中建交后,韩国对华投资迅速增加,截止到1999年底,韩国在中国的投资项目已达12724个,合同金额达163.2亿美元,使用金额为85.4亿美元。韩国已成为中国的第三大贸易对象国和第二大投资来源国,中国也成为继美国和日本之后的韩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国。 在服务贸易方面,随着韩中两国经贸关系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将进一步开放服务贸易市场,两国在服务贸易领域的合作必将进一步加强。在韩国和中国的服务贸易中,金融保险、劳务合作、海洋开发合作、运输以及旅游等领域都有极大的合作潜力,两国在这些领域的合作将给双方带来巨大的利益,进而推动两国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进入新的世纪,两国之间的经贸合作关系将进一步向纵深发展。这种关系发展自然也会受到来自两国各自国内因素的影响和周边环境的影响。当今世界形势风云变幻,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正在加快,科学技术和知识经济迅速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深入,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程度不断提高,国际资本流动的范围和规模日趋增大。与此同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技术、收入等方面的差距继续加大,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经济发展问题日渐突出。这些都给韩中经贸关系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韩中两国间迅猛发展的经贸关系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两国有关专家、学者以及官方和民间的有关人十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的日渐增多。但山于历史的原因,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总体卜还不是很多,而巳大多数的文章和着作都流于介绍情况,缺乏深入、客观、全面、系统、有机相连的分析。有些研究成果虽然较有深度,但又限于某一侧面。总体卜还较肤浅,理论上也尚无突破。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试图通过韩中经贸发展的实践,深入分析两国的经贸发展特点。战略和两国之间经贸关系,以及韩中两国国内因素和周边环境因素对韩中两国经贸关系的影响。此外;本文还考察了韩中两国目前的经贸交流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囚,并为两国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最后展望了两国经贸关系的未来发展前景,以利于二十一世纪韩中两国经贸关系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这是本文的研究背景与目的。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主要采用综合归纳、演绎推导和比较分析的方法。由于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未能采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进行定量分析。有关图表和数据引用了韩国统计厅。韩国财政经济部。韩国产业资源部。韩国财务部。韩国进出口银行、韩国经济企划院。韩国贸易阶会、韩国关税研究所、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中国海关总署。中国国家统计局以及其他官方和民间机构公布的和在韩国和中国出版物上发表的图表和数据。 本文的研究范围主要是围绕韩中经贸关系,包括韩中经贸关系的历史、韩中经贸关系的现状、韩中两国经贸发展的特点。近期世界经济形势对韩中经贸关系的影响、韩中合作共同开发中国西部地区的战略和问题以及韩中经贸关系的发展前景。 本文共分5章,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为韩中经贸关系发展概况。本章首先回顾了韩中两国经贸关系发展的历史基础,从历史、地理、自然资源、经济、政治等因素分析了两国经贸往来的原因,并考察了当代韩中经贸发展的概况。其次考察了韩中两国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发展,分析了两国双边贸易的特点、贸易结构,同时还考察了两国投资合作的发展和两国投资的特点。最后分析了韩中经贸发展的原因。 韩中两国经贸上有着密切联系和很强的互补性,两国的经贸合作潜力巨大。但由于历史的原因,韩国和中国曾一度处于相互隔纶的状
张璐[10](2019)在《基于反收购视角的上市公司控制权争夺的研究 ——以鄂武商A为例》文中认为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资产市场的日渐成熟,近些年收购活动在我国已屡见不鲜,并引起了上市公司的关注及各界学者的深思。区别于双方协商下意图做大做强的善意收购,敌意收购则是一种不与被收购方沟通就直接爆发式买入大量股票的行为。由于现代公司实行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的制度,加上股权分置改革使得国有股权结构不再集中,原先具有控股绝对优势的国有股东和想要取代大股东地位的民营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愈发明显,因而频繁发生的收购与反收购,实质上是针对控制权的激烈争夺。国外有关专家早就探究过反敌意收购,夺回控制权的一系列方式也一并提出。包括毒丸计划、帕克曼防御、驱鲨剂条款等。然而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多数是介绍在国外的反收购策略,并未结合国内具体情况展开分析,对控制权制度与敌意收购二者的关系未能深入探究。正是基于这一背景,笔者展开了对其的探索研究。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先行对研究背景与意义进行介绍,并归纳国内外理论基础、梳理相关文献,然后以鄂武商A作为典型案例,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阐述具体的反收购策略和控制权争夺过程,结合委托代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及控制权私有收益理论分析武商联与银泰系不断争夺控制权的缘由,并通过事件研究法检验反收购策略是否有效,而国有股东和民营股东也因为在控制权争夺过程中所扮演角色与行为方式的不同更具研究意义。再次,在法律规定与控制权设计的缺陷方面,对鄂武商展开深入剖析。文章最后提出了改进控制权制度的建议,希望国内立法监管机构与上市企业采纳,并就本文研究的相关结论进行总结。
二、对国有小型商业企业实行“国有民营”问题的四点意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国有小型商业企业实行“国有民营”问题的四点意见(论文提纲范文)
(2)当代中国供销合作社的制度变迁研究 ——基于国家—市场的范式(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目标与研究主题 |
三、基本概念及范畴界定 |
四、国内外在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 |
五、论文的思路、内容与架构 |
六、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七、论文的主要创新 |
第一章 当代中国供销合作社制度变迁的历史渊源(1949年以前) |
第一节 思想渊源—民国时期合作思想的繁荣 |
一、国外重要合作思想在中国传播 |
二、国内合作界的思想创新 |
第二节 实践渊源—民国时期合作实践的探索 |
一、民国知识分子的合作探索 |
二、南京国民政府的合作运动 |
三、共产党统治区的合作实践 |
第二章 计划经济时期的中国供销合作社制度形成与变迁(1949-1978年) |
第一节 国家建设与供销合作社制度的形成 |
一、新民主主义经济与中国供销合作社制度的发端 |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与供销合作社的崛起 |
第二节 国家运动影响下的供销合作社制度变迁 |
一、人民公社化与供销合作社制度的扭曲及纠偏 |
二、文化大革命与供销合作社制度的变异及整顿 |
第三节 计划经济时期供销合作社的制度创新 |
一、建设性制度创新:建成贯通城乡的物资流通体系 |
二、破坏性制度创新:变身全民所有制经济 |
第四节 计划经济时期供销合作社制度绩效与评价 |
一、计划经济时期供销合作社的制度绩效 |
二、计划经济时期供销合作社的制度评价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后供销合作社的市场化探索(1979-1991年) |
第一节 供销合作社市场化探索的起因 |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落实与人民公社解体 |
二、农村商品流通体制和社会服务体制变革 |
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与农产品价格放开 |
第二节 供销合作社市场化探索的过程 |
一、1978-1982年酝酿期:恢复“三性” |
二、1983-1992年突破、发展期:五个突破、六个发展 |
第三节 供销合作社市场化探索中的制度创新 |
一、建设性制度创新:民办方向与经营承包责任制 |
二、破坏性制度创新:独立体系断裂,受地方行政干预明显 |
第四节 供销合作社市场化探索中的制度绩效与评价 |
一、市场化探索的制度绩效 |
二、市场化探索的制度评价 |
第四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与供销合作社的市场化转型(1992-2001年) |
第一节 供销合作社市场化转型的起因 |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
二、供销合作社面临严峻形势 |
第二节 供销合作社市场化转型的过程 |
一、1992-1995年:市场化冲击与谋求系统独立 |
二、1995-2001年:生存考验期 |
第三节 供销合作社市场化转型中的制度创新 |
一、建设性制度创新:系统再造及参与农业产业化 |
二、破坏性制度创新:供销合作社资产“被流失” |
第四节 供销合作社市场化转型中的制度绩效与评价 |
一、市场化转型的制度绩效 |
二、对市场化转型的制度评价 |
第五章 社会主义新时期的供销合作社制度新发展(2002-2012年) |
第一节 新时期供销合作社面临的新形势 |
一、“三农”问题凸显与国家对“三农"的大力扶持 |
二、基层供销合作社扭亏为盈,市场经营步入正轨 |
第二节 新时期供销合作社的发展过程 |
一、2002-2006年:市场化主导的“四项改造” |
二、2006年开始:国家支持下的“新网工程” |
三、2008年以后:金融危机影响下的供销合作社新发展 |
第三节 “新网工程”—新时期供销合作社的制度创新 |
一、国家扶持下的供销社“新网工程” |
二、“新网工程”的现实应用 |
三、“新网工程”的预期效果 |
第四节 新时期供销合作社的制度绩效与评价 |
一、新时期供销社的制度绩效 |
二、新时期供销社的制度评价 |
第六章 当代中国供销合作社制度变迁的国内比较与国际借鉴 |
第一节 国内供销合作社制度变迁的比较研究 |
一、云南供销合作社的制度变迁案例 |
二、江苏供销合作社的制度变迁案例 |
三、台湾农业合作社的制度变迁案例分析 |
第二节 对日本、美国合作社制度的考察与借鉴 |
一、对日本农协制度的考察与借鉴 |
二、美国农业合作社制度的考察与借鉴 |
第三节 国内外比较带来的启示 |
一、合作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国家力量的支持 |
二、成功的合作社要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 |
三、建成社员自己的合作经济组织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
第七章 中国特色供销合作社制度模式的历史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中国特色供销合作社制度模式的历史总结 |
一、历史模式的理论支撑 |
二、历史模式的制度结构 |
三、历史模式的优点与不足 |
第二节 展望:构建中国特色供销合作社新制度模式 |
一、新制度模式的理论支撑 |
二、新制度模式的结构 |
第三节 两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
一、社有企业的多元化、集团化经营—公司化发展趋向 |
二、专业合作社与供销合作社融合发展 |
第四节 小结 |
一、供销合作社的制度创新模式是中国特色制度创新模式的缩影 |
二、供销合作社真正打造成为农民自己的合作经济组织需要漫长的过程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发表的成果 |
致谢 |
(3)“国有企业改革新阶段与国有资产管理新思路高层论坛”会议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对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进展情况的基本判断 |
二、建立现代国有企业制度 |
三、国企改革任重而道远 |
四、国有经济要为社会和谐提供基础性保证 |
五、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新阶段的历史使命 |
六、从现代公司产权制度看国企改革 |
七、创新与和谐:“新洋务”思维的启示 |
八、国有企业是特殊企业, 构建国企规则势在必行 |
九、国企改革的双重置换模式已牢固确立 |
十、国企要淡化盈利性目标, 提高公益性目标 |
十一、垄断行业改革问题已成为国企改革的关键 |
十二、全方位构建国有控股公司治理结构 |
十三、对国企改革的重新认识 |
(4)改革开放四十年大事记(论文提纲范文)
一九七八年 |
一九七九年 |
一九八〇年 |
一九八一年 |
一九八二年 |
一九八三年 |
一九八四年 |
一九八五年 |
一九八六年 |
一九八七年 |
一九八八年 |
一九八九年 |
一九九〇年 |
一九九一年 |
一九九二年 |
一九九三年 |
一九九四年 |
一九九五年 |
一九九六年 |
一九九七年 |
一九九八年 |
一九九九年 |
二〇〇〇年 |
二〇〇一年 |
二〇〇二年 |
二〇〇三年 |
二〇〇四年 |
二〇〇五年 |
二〇〇六年 |
二〇〇七年 |
二〇〇八年 |
二〇〇九年 |
二〇一〇年 |
二〇一一年 |
二〇一二年 |
二〇一三年 |
二〇一四年 |
二〇一五年 |
二〇一六年 |
二〇一七年 |
二〇一八年 |
(5)国有企业改革新阶段与国有资产管理新思路高层论坛纪要(论文提纲范文)
陈佳贵:建立现代国有企业制度是各类企业努力的方向 |
邵宁:未来国企改革的趋势是加强国企的经营稳定性和科学化 |
文魁:国有经济要为社会和谐提供基础性保证 |
张卓元:国企改革任重道远,应尽快建立国有资产经营预算制度 |
邓荣霖:国企改革的关键是建立现代公司产权制度 |
金碚:国有企业是特殊企业,构建国企规则势在必行 |
平新乔:国企要淡化盈利性目标,提升公益性目标 |
张文魁:国企改革的双重置换模式已牢固确立 |
戚聿东:今后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和关键在于政府改革和转型 |
项兵:创新与和谐:“新洋务”思维的启示 |
宋远方:对国企改革的重新认识 |
黄群慧:垄断行业改革问题已成为国企改革的关键 |
吴冬梅:要全方位构建国有控股公司治理结构 |
郑海航:探索正未有穷期,我们同行学者们将不懈努力 |
(6)医疗保障制度国际比较研究及政策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一、 研究的背景 |
二、 研究的意义 |
三、 主要概念界定 |
四、 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五、 研究的方法 |
六、 创新之处 |
上篇 |
第一章 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及其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
一、 医疗保障制度萌芽时期(17世纪初到19世纪中下叶) |
二、 医疗保障制度建立时期(19世纪末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
三、 医疗保障制度发展时期(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 |
四、 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时期(20世纪70年代以来) |
第二节 医疗保障制度的主要理论和观点 |
一、 福利经济学对医疗保障制度的影响 |
二、 凯恩斯理论对医疗保障制度的影响 |
三、 自由主义的经济学理论对医疗保障制度的影响 |
四、 马克思经典理论对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 |
第三节 公共产品理论和信息经济学对医疗保障制度的分析 |
一、 公共产品理论对医疗保障制度的分析 |
二、 信息经济学对医疗保障制度的分析 |
第二章 医疗保障体系及制度模式 |
第一节 17个案例国家(地区)医疗保障制度体系框架 |
第二节 医疗保障制度体系构成分析 |
一、 针对不同收入人群的医疗保障制度 |
二、 政府在医疗保障制度中的责任 |
三、 医疗保障制度功能的分析 |
第三节 医疗保障制度的五种模式 |
中篇 |
第三章 社会医疗救助制度模式 |
第一节 社会医疗救助制度模式的特点 |
第二节 社会医疗救助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
第三节 低收入人群医疗救助制度的主要政策 |
一、 救助对象 |
二、 享受医疗救助的条件 |
三、 救助方式 |
四、 资金来源 |
五、 待遇标准 |
六、 医疗服务提供 |
第四节 老年人医疗照顾制度的主要政策 |
一、 照顾对象 |
二、 资金来源 |
三、 待遇标准 |
四、 医疗服务提供体系 |
五、 组织管理 |
第四章 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模式 |
第一节 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模式的特点 |
第二节 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
一、 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产生 |
二、 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发展 |
第三节 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主要政策 |
一、 参保范围 |
二、 资金来源 |
三、 待遇标准 |
四、 医疗费用的支付方式 |
五、 管理和经办 |
第五章 国家卫生服务保障制度模式 |
第一节 国家卫生服务保障制度模式的特点 |
第二节 国家卫生服务保障制度的由来和发展 |
一、 济贫法制度下的医疗救助时期 |
二、 社会医疗保险的过渡时期 |
三、 国家卫生服务保障制度的建立时期 |
四、 国家卫生服务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
第三节 国家卫生服务保障制度的主要政策 |
一、 保障范围 |
二、 资金来源 |
三、 待遇标准 |
四、 管理体制 |
五、 医院服务 |
六、 全科医生 |
七、 社区保健服务 |
第四节 特定人群的国家卫生服务保障制度 |
一、 公务员的医疗保障制度 |
二、 军人的医疗保障制度 |
三、 美国印第安人和阿拉斯加土着居民的医疗保障制度 |
第六章 市场医疗保险制度模式 |
第一节 市场医疗保险制度模式的特点 |
第二节 市场医疗保险制度的由来和发展 |
一、 市场医疗保险制度的由来 |
二、 市场医疗保险在各国的发展 |
第三节 市场医疗保险制度的主要政策 |
一、 保险受益人员范围 |
二、 保险费的筹集 |
三、 待遇标准 |
四、 赔付方式 |
五、 医疗保险的组织机构 |
六、 医疗保险的运作方式 |
七、 医疗服务机构 |
八、 管理和监督 |
第七章 个人储蓄医疗保障制度模式 |
第一节 个人储蓄医疗保障制度模式的特点 |
第二节 个人储蓄医疗保障制度的由来和发展 |
一、 中央公积金制度 |
二、 保健储蓄个人帐户 |
第三节 个人储蓄医疗保障制度的主要政策 |
一、 覆盖对象 |
二、 资金来源 |
三、 保障范围及水平 |
四、 医疗服务提供体系 |
下篇 |
第八章 医疗保障制度模式分析比较 |
第一节 医疗保障制度模式的理论分析 |
第二节 医疗保障制度模式特点分析 |
一、 资金来源 |
二、 享受条件 |
三、 保障项目 |
四、 医疗服务 |
五、 政府责任 |
第三节 医疗保障制度模式比较 |
一、 医疗保障制度模式比较原则 |
二、 制度模式比较 |
三、 对制度模式比较的几点认识 |
第九章 医疗保障面临的共同问题和改革的趋势 |
第一节 健康观念的改变拓宽了医疗保障的范围 |
一、 健康和疾病观念的改变 |
二、 探索医疗与预防相结合的健康保险模式和途径 |
第二节 人口老龄化对医疗保障提出了新的要求 |
一、 世界人口老龄化现状及趋势 |
二、 人口老龄化对医疗费用支出的影响 |
三、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对策 |
第三节 科技进步与控制医疗费用 |
一、 医药科技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
二、 医药高新技术发展对医疗费用支出的影响 |
三、 医疗保障费用控制的四项主要措施 |
第十章 中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历史回顾及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过程 |
一、 城镇医疗保障制度 |
二、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
第二节 当前医疗保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改革目标不明确 |
二、 制度体系不健全 |
三、 政府责任不到位 |
四、 医保预防相脱节 |
五、 帐户作用未发挥 |
六、 农村医保任务重 |
第三节 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社会经济环境分析 |
一、 社会经济环境分析 |
二、 经济社会发展对完善医疗保障制度的要求 |
第十一章 中国城镇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思路 |
第一节 建立一个体系--多层次的城镇医疗保障制度体系 |
一、 制度模式选择和体系框架 |
二、 制度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 |
第二节 完善一个制度--城镇社会医疗保险制度 |
一、 逐步扩大社会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 |
二、 合理调整社会医疗保险的缴费比例 |
三、 完善统筹基金的支付政策 |
四、 扩展个人医疗帐户的使用范围 |
第三节 构建一个网络--医疗保障管理和服务网络 |
一、 医疗保障管理和服务延伸到社区 |
二、 建立医疗服务转诊制度 |
三、 建立医疗保障管理和服务咨询信息系统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天津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上篇——基础理论篇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缘起 |
1.1.2 研究对象和范围 |
1.1.3 为什么以天津为例 |
1.1.4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点 |
1.5 研究结构 |
第二章 概念释义及西方国家公众参与概述 |
2.1 概念释义 |
2.1.1 公众参与 |
2.1.2 建筑遗产 |
2.2 西方国家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概述 |
2.2.1 英国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概述 |
2.2.2 法国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概述 |
2.2.3 美国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概述 |
2.2.4 日本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概述 |
2.3 小结 |
第三章 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现状解析 |
3.1 市民参与阶梯理论 |
3.2 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现状概述 |
3.3 公众参与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
3.3.1 存在问题 |
3.3.2 应对策略 |
3.3.3 小结 |
3.4 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法律法规支持体系研究 |
3.4.1 法律法规释义 |
3.4.2 建筑遗产保护立法研究 |
3.4.3 公众参与立法研究 |
3.4.4 小结 |
3.5 建筑遗产保护过程中非政府组织研究 |
3.5.1 非政府组织(NGO)定义 |
3.5.2 西方国家非政府组织分析 |
3.5.3 我国非政府组织研究 |
3.5.3.1 管理规定 |
3.5.3.2 已注册登记建筑遗产保护组织 |
3.5.3.3 未注册登记NGO组织 |
3.5.4 小结 |
第四章 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研究 |
4.1 概念释义 |
4.2 公众参与法治机制 |
4.2.1 知情权 |
4.2.2 参与权 |
4.2.3 监督权 |
4.2.4 公益诉讼权 |
4.2.5 小结 |
4.3 公众参与回应机制 |
4.3.1 定义 |
4.3.2 相关规定 |
4.3.3 存在问题 |
4.3.4 应对策略 |
4.3.5 小结 |
4.4 公众参与教育机制 |
4.4.1 定义 |
4.4.2 相关规定 |
4.4.3 建筑遗产保护公众教育 |
4.4.3.1 大众教育 |
4.4.3.2 专业教育 |
4.4.3.3 职业教育 |
4.4.4 小结 |
下篇——天津篇 |
第五章 天津建筑遗产概述及现状研究 |
5.1 天津建筑遗产简介 |
5.2 天津建筑遗产现状概述 |
5.3 建筑遗产保护情况 |
5.3.1 相关法律法规制定 |
5.3.2 建筑遗产保护情况 |
5.3.3 保护规划制定 |
5.4 建筑遗产破坏情况 |
5.5 小结 |
第六章 天津建筑遗产保护过程中公众参与发展历程解析 |
6.1 觉醒期(1980S——2003 年) |
6.2 发展期(2004 年——2009 年) |
6.3 瓶颈期(2010——今) |
6.4 小结 |
第七章 天津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实践解析 |
7.1 个人参与——天津市民张强先生 |
7.1.1 张强先生简介 |
7.1.2 呼吁保护历史街区的漫漫长路 |
7.1.3 参与建筑遗产保护方式介绍 |
7.2 社团组织——天津市建筑遗产保护志愿者团队 |
7.2.1 穆森简介 |
7.2.2 团队简介 |
7.2.3 主要参与保护事件 |
7.2.4 主要参与保护方式 |
7.2.5 参与保护典型案例分析 |
7.2.5.1 天津盛锡福旧址保护事件 |
7.2.5.2 和平区五大道保护事件 |
7.2.5.3 解放北路“原中国农工银行旧址”保护事件 |
7.3 精英参与——专家学者 |
7.3.1 旧城文化采风和抢救估衣街运动 |
7.3.1.1 冯骥才先生简介 |
7.3.1.2 旧城文化采风运动 |
7.3.1.3 抢救估衣街运动 |
7.3.1.4 比较分析 |
7.3.2 天津浙江兴业银行旧址保护事件 |
7.3.3 天津原盐业银行保护事件 |
7.4 非政府组织空缺下企业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研究 |
7.4.1 企业分类及其特征 |
7.4.1.1 企业社会责任 |
7.4.1.2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制度研究 |
7.4.2 企业参与建筑遗产保护可行性分析 |
7.4.2.1 必然性分析 |
7.4.2.2 问题分析 |
7.4.3 企业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研究 |
7.4.3.1 企业家参与——王可有先生 |
7.4.3.2 非国有企业参与——天津老城厢改造 |
7.4.3.3 非专门性国有企业 |
7.4.3.4 专门性国有企业 |
7.4.4 比较分析 |
7.4.4.1 非专门性国有企业参与保护形势分析 |
7.4.4.2 专门性国有企业参与保护优势分析 |
7.4.4.3 建筑遗产保护专门性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
7.5 小结 |
结束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媒体规模经济研究 ——报刊规模的影响因素与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媒体规模经济研究综述 |
1.3 几个关键概念的界定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意义 |
1.6 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约束条件下的媒体规模经济 |
2.1 规模经济理论的成立条件 |
2.2 编辑方针不变下的利润最大化假定 |
2.3 媒体规模度量与媒体适度规模判定 |
2.4 小结 |
第三章 媒体规模的影响因素 |
3.1 发行与广告对媒体规模的决定 |
3.2 技术、资金、管理对媒体规模的影响 |
3.3 管制、市场需求和市场"入侵者"对媒体规模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国外媒体规模扩张的一般趋势 |
4.1 工业化过程中媒体的产生和发展 |
4.2 国外媒体的规模变动——以四大综合类医学期刊为例 |
4.3 国外媒体规模扩张的一般趋势 |
4.4 小结 |
第五章 我国媒体规模结构分析 |
5.1 我国报业的规模结构 |
5.2 我国广播电视市场格局 |
5.3 我国网络媒体市场的结构特征 |
5.4 我国媒体集团的扩张动因与模式选择 |
5.5 小结 |
第六章 广东报刊发行与广告的相关性研究 |
6.1 广东报业“三分天下”的市场结构 |
6.2 广东报业发行量与广告量的性关性研究 |
6.3 期刊成长的规模曲线及其影响因素 |
6.4 国际跨媒体集团在珠江三角洲的扩张 |
6.5 小结 |
第七章 管制对媒体规模变动的影响 |
7.1 报刊三次大撤并的基本情况 |
7.2 报刊三次大撤并的效果分析 |
7.3 媒体监管的制度创新 |
7.4 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索引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
后记 |
(9)韩中经贸关系发展及其趋势的研究 ——开放型全球市场战略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 论 阐述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范围 |
第一章 韩中经贸关系概论 |
第一节 韩中经贸关系发展概况 |
一、 韩中经贸往来的基础 |
二、 韩中经贸发展概况 |
三、 韩中经贸发展的原因 |
第二节 韩中两国经贸关系回顾 |
一、 韩中商品贸易发展的回顾 |
二、 韩中投资合作发展的回顾 |
三、 韩中服务贸易合作发展的回顾 |
第二章 韩中两国经贸发展的特点 |
第一节 韩国经贸发展的特征 |
一、 韩国经贸发展概况 |
二、 韩国经贸发展的历史阶段 |
三、 韩国经贸发展战略 |
四、 韩国经贸发展的制约因素 |
第二节 中国经贸发展的特色 |
一、 中国经贸发展概况 |
二、 中国经贸发展的阶段 |
三、 中国经贸实现高速发展的成功之道 |
四、 中国经贸发展所面临的制约因素 |
第三节 韩中两国经贸的互补与合作 |
一、 韩国外贸政策与制度 |
二、 中国外贸体制和关税制度 |
三、 韩中两国关税差异比较 |
四、 韩中经贸的互补与合作 |
第三章 韩中经贸关系的现状 |
第一节 韩中商品贸易的现状 |
一、 韩中进出口商品贸易的状况 |
二、 韩中进出口贸易商品结构分析 |
三、 制约韩中进出口商品贸易发展因素 |
四、 韩中两国面向21世纪商品贸易新发展 |
第二节 韩中投资合作的现状 |
一、 韩中投资合作的概况 |
二、 韩国企业在华投资的重点区域—中国环渤海地区 |
三、 对韩国企业投资于中国存在的问题 |
四、 21世纪初期韩国企业在华投资发展的前景展望 |
第三节 韩中服务贸易的状况 |
一、 服务贸易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状况 |
二、 韩中两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状况 |
三、 韩中两国服务贸易的发展重点 |
第四章 制约韩中经贸关系发展的外在因素分析 |
第一节 东亚金融危机对韩中经贸关系的影响 |
一、 亚洲金融危机对韩中经贸关系造成的影响 |
二、 韩国金融危机对韩中贸易和投资方面的负面影响 |
三、 金融危机后韩国经济调整对韩中经贸关系的影响 |
第二节 亚太经合组织的发展及其对韩中经贸关系的影响 |
一、 亚太经合组织的对亚太地区经贸发展的作用和影响 |
二、 APEC与韩国 |
三、 APEC与中国 |
四、 亚太经合组织对韩中两国经贸关系的影响 |
第三节 东北亚国际经济合作对韩中两国经贸关系的影响 |
一、 东北亚国际经济合作概述 |
二、 东北亚国际经济合作现状 |
三、 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走势 |
四、 韩中参加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 |
第四节 中国“入世”对韩中两国经贸关系的影响 |
一、 中国申请“入世”概况及原则立场 |
二、“入世”后中国的权利和义务 |
三、 “入世”对中国经贸发展的影响 |
四、 中国“入世”对韩中经贸关系的影响 |
第五章 韩中经贸关系的发展前景展望 |
第一节 韩中合作共同开发中国西部地区 |
一、 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与开发现状 |
二、 中国西部地区的外资利用 |
三、 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韩中经济合作的新机遇 |
第二节 韩中经贸关系发展面临的问题、解决对策与前景展望 |
一、 韩中经贸关系面临的问题与原因 |
二、 克服韩中经贸关系发展障碍的对策 |
三、 韩中经贸关系的发展前景展望 |
(10)基于反收购视角的上市公司控制权争夺的研究 ——以鄂武商A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查阅法 |
1.3.2 案例分析法 |
1.3.3 事件研究法 |
1.3.4 杜邦分析法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 |
2.1 反收购 |
2.1.1 反收购的概念 |
2.1.2 反收购动因 |
2.1.3 反收购策略 |
2.2 控制权 |
2.2.1 控制权的概念 |
2.2.2 控制权相关理论 |
第3章 鄂武商控制权争夺简介 |
3.1 鄂武商公司简介 |
3.2 控制权争夺双方 |
3.3 控制权争夺过程 |
3.3.1 第一阶段控制权争夺 |
3.3.2 第二阶段控制权争夺 |
第4章 鄂武商控制权争夺案例分析 |
4.1 控制权争夺原因 |
4.1.1 控制权私有收益产生矛盾 |
4.1.2 股权结构分散,持股比例接近 |
4.1.3 企业资质良好,价值被低估 |
4.2 控制权争夺中实施的策略 |
4.2.1 寻找白衣骑士 |
4.2.2 停牌拖延 |
4.2.3 提起法律诉讼 |
4.2.4 要约收购 |
4.3 控制权争夺的效应分析 |
4.3.1 市场反应 |
4.3.2 财务绩效 |
第5章 结论与启示 |
5.1 结论 |
5.2 鄂武商控制权争夺的启示 |
5.2.1 提高反收购意识 |
5.2.2 优化股权结构 |
5.2.3 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对国有小型商业企业实行“国有民营”问题的四点意见(论文参考文献)
- [1]对国有小型商业企业实行“国有民营”问题的四点意见[J]. 万典武. 党校科研信息, 1994(01)
- [2]当代中国供销合作社的制度变迁研究 ——基于国家—市场的范式[D]. 陈振平. 武汉大学, 2013(07)
- [3]“国有企业改革新阶段与国有资产管理新思路高层论坛”会议综述[J]. 张梦霞.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6(06)
- [4]改革开放四十年大事记[J]. 新华社. 中国经济周刊, 2018(50)
- [5]国有企业改革新阶段与国有资产管理新思路高层论坛纪要[J]. 张梦霞.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6(11)
- [6]医疗保障制度国际比较研究及政策选择[D]. 乌日图.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3(03)
- [7]天津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与实践研究[D]. 刘敏. 天津大学, 2012(05)
- [8]媒体规模经济研究 ——报刊规模的影响因素与实证分析[D]. 常海庆. 暨南大学, 2007(01)
- [9]韩中经贸关系发展及其趋势的研究 ——开放型全球市场战略理论研究[D]. 金贵南.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1(01)
- [10]基于反收购视角的上市公司控制权争夺的研究 ——以鄂武商A为例[D]. 张璐. 阜阳师范学院,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