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国内战》(教案)(论文文献综述)
胡亚冰[1](2020)在《《万国公报》的美国报道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林乐知主办的《万国公报》中有大量世界各国时事报道,在这些时事报道中,“大美栏目”下有关美国的报道,内容丰富、数量庞大且连续性较好,这些报道是传播美国信息,塑造美国形象的一个重要载体。时事报道一般语言简练、体裁短小,彼此间的连贯性较差,依靠单个报道本身难以形成有效研究。通过量化的手段,将“美国报道”根据类别进行归纳,将归类后的报道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实现对美国政局变化、经济发展、科技应用等情况的系统认识。“国内政治”类报道为读者提供了总统选举制的详细情况,这类报道还反映出了美国对印第安人采取的剿抚政策。有关经济的报道展现出了美国财政由衰转盛的变化,以及美国出口贸易日益茂盛的景象。“科技”类报道为我们揭示了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国在工业化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美国报道”内还有许多各国交往的新闻,占比重较多的是对华、对英以及对俄的报道。与中相关的新闻报道,对中美之间的华工问题、留学问题都有反映。结合国际背景,还能够发现中美关系对美国报道内容变化有一定的影响。美国报道中有关对英外交和对俄外交的新闻,反映出美国对两者截然不同的态度,简言之,美国将英视为超越的榜样,将俄看作需要防范的对象,这种报道倾向,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外交态度。美国报道还致力于推翻中国原有自视甚高的认知,再潜移默化地将美国民主文明的大国形象传输给受众。美国在报道中用中国社会的落后来衬托美国社会的进步,促使中国读者对自身国家状况进行审视。近代的中国社会正值巨大变革时期,美国民主的政治、发达的经济、先进的科技无一不引起中国的兴趣。这些西方价值观念的输入,促使近代中国变法维新思想逐渐萌芽,中国社会风俗日益变迁,工商业日渐发展。总之,本文以《万国公报》中“大美国事”栏目下的报道作为研究对象,可以展现出美国社会的变迁,构建出一个传教士们想让当时中国人了解的一个美国形象。这一形象或许不够客观,却是读者了解美国、学习美国的一个重要渠道。
宋晓亮,杨朝晖[2](2013)在《五十年代中期至七十年代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美国形象——兼谈与之后教科书的影响与比较》文中认为以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二十余年间的部分中学近代现代史课本为主要研究材料,对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学历史教材中的近现代美国形象特点从政治(含独立战争、内战)、经济、对外关系这些近乎涵盖当时中学历史教材所有关于美国内容的三大方面展开分类评述,以求对当时教材的美国形象从分类剖析中得到具体化和细致化的形象特点。最后对本阶段教材的某些特点进行了总结,并从宏观角度对本阶段教材对其后教材的部分影响及相互比较作了简要探究。
韩玥[3](2020)在《初中历史翻转课堂中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运用研究》文中指出目前,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等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愈来愈快,覆盖的领域越来越广,教育领域也深受影响。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翻转课堂”的出现极大地改善了传统历史教学。“翻转课堂”的特征是将传统课堂教学流程倒置过来,教师利用“自主学习任务单”在课前完成对学生的知识传授任务,在课堂上帮助学生实现对知识的理解和内化,从而实现了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因此,“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运用直接关乎“翻转课堂”教学的成效。笔者以“初中历史翻转课堂中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运用研究”为题,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运用原则、构成要素、设计与运用策略等进行阐述。并以《美国内战》一课为例说明“初中历史翻转课堂中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设计与运用流程,并反思在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建议。除去绪论和结语,本文共分以下六章。第一章内容为概念界定。从最基本的概念分析入手,围绕“翻转课堂”“自主学习任务单”的概念展开讨论。第二章内容为自主学习任务单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学习指南”“学习过程”和“学后反馈”三大栏目,并对具体栏目内容进行细化,点明了各要素的概念,以及在“自主学习任务单”中所起的作用。第三章内容为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运用原则。主要包括主体性原则、基础性原则、趣味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全程性原则和以学定教原则。第四章内容为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设计与运用策略。本章提及的设计策略主要是分析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以叙写学习目标;按“与学习目标相匹配、学生易理解、师生可操作”的标准设计评价任务;学习问题要有指向性和层次性;学法指导应坚持必要性、修正性和分层性原则等。运用策略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包括课前统计任务单反馈信息,课中讨论任务单中问题和课后学生续写学习反思等。第五章内容为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运用流程——以《美国内战》为例。本章内容是以《美国内战》为例说明自主学习任务单的“学习目标”“评价任务”和“学习问题”等的设计流程,以及在课前、课中和课后的运用流程。第六章内容为自主学习任务单运用过程的反思。本章内容主要是分析自主学习任务单运用过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问题包括教师教学观念传统化;教师信息技术不熟练,影响微视频制作;任务单的设计与使用,加重师生压力等。相应的建议包括:转变教师教学观念,促进任务单的运用;开展信息技术讲座,提高教师综合素养;精心设计任务单内容,力求简约高效等。
刘帅[4](2018)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美国排华与中国反教排外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国门在西方的武力胁迫下打开。一直到十九世纪八十年代,西方列强通过一次次的战争与中方签订了一系列大大小小的不平等条约,使得西方逐渐获得了在内地自由传教、修建教堂、领事裁判权等特权;同时中国劳工也开始走出国门,谋求生路。美国因其就业机会多、谋生的可能性大等原因,成为了 19世纪后半期中国人主动去往海外的目的地之一。随着两国社会经济的变化与发展,在异国的他人都受到当地人不同程度的排斥,这种排斥随着移民的加深逐渐升级,最终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两国几乎同时进入排华和排外的高潮。本文以中美两国排外运动为研究对象,分三章进行论述。第一章首先分析美国在这一时间的华人赴美以及排华背景,主要是迫于国内经济压力、美国商船的哄骗以及美国政府为了招聘华工参与铁路建设等因素共同促进了华人移居美国。接着论述美国排华的表现,主要从三个层面展开排华,并分析美国排华运动的影响。第二章主要分析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反教排外的背景、表现以及影响。这一时期中国反教排外运动进入高潮的原因主要是中国与列强签署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外国传教士获得了深入内地传教、领事裁判权等特权,这一时期中国反教排外主要以教案的形式呈现。接着论述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反教排外的影响,主要从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展开。第三章将这一时期美国排华运动与中国反教排外进行比较,总结两国排外运动在这一段时间的异同点。
樊汉彬[5](2005)在《关于历史备课内容与方法的思考》文中指出备课是实施有智慧、有魅力、有灵魂、有质量的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保证;教师、学生是备课的主要依据,教案、学案的形成性有效性是备课的核心;备课不仅是师生在上课前的准备活动,更应该是师生积极参与的教、学、思互动、互进、优化的过程。
姒吉霞[6](2007)在《“美国内战”备课札记》文中认为选题2006年12月,学校进行学科带头人评比,参评教师必须要上一节常态课,题目自定。讲什么呢?在电脑上地毯式地搜索以往用过的教学课件,"从历史的细节看美国"这一专题是为学校"文景讲堂"准备的专题讲座,以美国独立战争和美国内战中的历史人物为线索,将他们在历史发
李珊珊[7](2019)在《论丽贝卡·哈丁·戴维斯作品中的情感结构》文中研究指明丽贝卡·哈丁·戴维斯(Rebecca Harding Davis,1831-1910)是19世纪美国文学由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转型时期的一位重要女作家,她因其“描绘日常生活”的现实主义文艺观和对美国工业化社会的现实主义书写而被誉为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先驱。本论文以戴维斯的整体创作为研究对象,以雷蒙德·威廉斯的情感结构为视角解读戴维斯的作品。威廉斯将情感结构定义为“变动不居的社会经验”。生活在19世纪美国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时代漩涡中,身为中产阶级知识女性和洞察敏锐的作家,戴维斯总能及时觉察和捕捉到时代变化与危机的征兆,并将人们在回应变化时产生的新的情感结构记录在作品中。为了清晰表达工业主义带来的种种新体验和人们的独特反应,戴维斯探索和试验了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等“新的”小说形式与表现手法。本论文由绪论、论文主体和结语组成。绪论的重点是梳理情感结构的概念和意涵,阐明将情感结构作为批评视角解读戴维斯作品的理由和意义:作为一种“真正的历史分析”,情感结构为我们深入理解戴维斯作品中的生动内容、文学传统的转型和文学技巧的变迁、内在于作品中的社会历史关系模式三者之间的关联与互动提供了一种新的视野和研究路径。论文主体共有四章,分别论述了戴维斯如何用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等“新的”文学技巧和手法表达了工业主义带来的各种新体验,以及在场的现实中普通个体真实的日常体验和生活感受。前两章侧重新的“共同经验”。第一章以《铁厂一生》为例考察戴维斯的叙事策略和自然主义书写,以《玛格丽特》为例考察戴维斯的日常生活诗学和小说中的情感结构要素。戴维斯通过新的文学主题、对源于现实的人物进行个性化塑造、对真实环境的详细展示、模仿现实的语言等叙事策略和表现手法传达了她对新时代的精准印象和独特的个人领悟。第二章关注戴维斯的内战叙事。戴维斯解构了战争的浪漫神话,指出内战是一场“对与错交织缠绕”,只有死亡与绝望的毁灭性战争。作者通过报告一种直接经验记录了恰好发生在她家门口的这一重大灾难事件的部分真相。19世纪美国社会主要的情感结构在戴维斯的作品中集中表现为小说家的实际生活体验与中产阶级意识形态之间的对立,戴维斯记录和表达的是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对现实生活的真实体悟。第三章和第四章侧重“个体经验”。第三章以“时间”为线索探讨了戴维斯如何清晰地记录了美国转型期女性的日常生活感受和微妙复杂的情感结构在60年代、70年代、以及19世纪最后20年的差异和历时性变化的轨迹。第四章以“工作”为线索剖析戴维斯如何通过形形色色从事不同职业的男性人物,尤其是通过记录和描述他们各种各样的新经历和日常生活体验展现了那个时代的历史风貌和社会矛盾。作者透过人物的生活细节和心理细节,以及人物对在场的现实生活的切身感受和真实体验,呈现了19世纪美国转型期社会的情感结构。结语对论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以及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作了简要总结。作为一位洞察敏锐的作家,戴维斯总能及时觉察和捕捉到美国转型期变动不居的情感结构,并努力寻找恰当的文学形式和手法将它们记录在自己的作品中。
李卓[8](2017)在《主题式教学模式在培养汉语口语成段表达能力中的作用 ——以CIB和CET项目中级汉语水平的美国留学生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学习汉语的学生日益增多,汉语学习者的情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海外汉语学习者呈低龄化趋势发展,其次,来华进行沉浸式汉语学习的学生中,汉语水平为中高级的人数越来越多。以往,国内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法主要研究初级阶段的教学,比如,如何开展拼音教学,如何进行汉字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初级听说交际能力等。但是,随着来华学习者情况发生变化,汉语教师也迎来了新的研究问题,即如何提升中高级的学生的汉语水平。肯扬大学白建华教授对“如何推进中高级水平的汉语学习者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成段表达能力”这一问题非常有兴趣。他主张采用主题式教学模式进行汉语教学以打破这个困境。但是白建华教授主要研究如何在课程设置上运用主题式教学模式,并未深入地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利用该教学模式训练学生口语成段表达能力。这也就成为了一个值得挖掘和深究的新领域。鉴于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可以有效地帮助中高级阶段的汉语学习者解决语言表达的问题,因此,以提高中高级阶段的汉语学习者口语成段表达能力为目的,汉语教师在课堂中展开主题式教学模式的具体步骤和措施,正是本文的研究关键。本文首先对近两年参加首都师范大学CET项目和北京大学CIB项目的汉语学习者进行了多方面地分析,包括学习者的背景、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和学习者的语言表达问题。然后,对主题式教学模式的概念和现实应用做了详细的介绍。接着,文章展示了主题式教学模式下的备课教案和课堂操练实际情况,并且加以分析和总结,旨在通过实例,具体地说明主题式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的具体步骤。文章的最后,笔者通过对比实验(即对比学习者在学期初和学期末的语言质量),以及通过采访调查汉语教师对该教学模式的评价,对主题式教学模式在提升学生口语成段表达能力方面的作用进行可发展性分析和局限性分析。
余柏青[9](2019)在《《历史教学》(1951-2010年)研究 ——以中学历史教学的考察为重点》文中研究表明《历史教学》创办于1951年1月,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创办的历史学刊物。至2010年12月,该杂志已出版613期。它以基础性、思想性和学术性为指导原则,始终坚持科学、严谨和务实的办刊风格。自创刊以来,它为繁荣国家历史教学及史学研究,建立史学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推动历史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以及促进国内外学术研究交流等,均作出突出贡献。此前,学界只是零星地、局部地研究《历史教学》,还没有系统地、深入地对其进行研究。为丰富中学历史教学内容,拓宽中学历史教学研究领域,强化历史教学、历史教科书与历史研究三者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揭示中学历史教学与相关学术研究之间的逻辑关系,作者对《历史教学》60年的发展进行了整体研究。《历史教学》是在以下四个背景下创办起来的:第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国家文化教育政策的指导,京津地区的几位历史学者敏锐地感觉到历史教师对唯物史观的迫切需求,因此创办一种专供历史教师阅读的刊物,《历史教学》应运而生。第二,知识分子心态使然。新中国成立使知识分子对未来充满期望,他们经历了国民党政权的腐败,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主动紧跟政治,渴望跟上时代的变迁,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第三,《历史教学》创刊申请得到了天津军政委员会批准,在办刊过程中又得到天津市军管会文教部部长黄松龄的大力支持;第四,李光璧、傅尚文、杨生茂等七位同人的共同努力。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一份同人刊物《历史教学》就此诞生,并且很快走上良性发展轨道,成为中学历史教学杂志领域的一面旗帜。《历史教学》的读者群体主要是中学历史教师、高等师范院校历史系专业师生、历史教学研究工作者、教研员等。据不完全统计,5901位署名作者在《历史教学》共发表了10546篇作品。《历史教学》的作者群体主要集中在京津地区,而稿源又集中来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编辑室、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历史教学》编辑部等三个单位。其组织架构可以从下列四个时期来进行分析:1951年1月创刊到1954年8月属于同人办刊时期。1954年9月到1959年这段时期属于天津市人民出版社管理时期。1959至1966年、1979年复刊后至1985年,这两个时期属于天津市教育局管理。1986年开始至2010年这段时期属于天津新闻出版局管理时期。1951年1月到1966年6月是《历史教学》的特色形成和曲折发展时期。这个时期分同人办刊、政府改造、曲折发展三个阶段。同人办刊阶段,知识分子办刊主动紧跟政治形势,在“教”与“学”方面还保留着民国时期的特点。政府改造以后,天津人民出版社成立第三编辑室,专门负责编辑《历史教学》。该时期的“大家小文章”“问题解答”等学术性研究文章,“看似写来不难”“结果非高手莫办”,至今都传为美谈。1959年到1966年6月是《历史教学》曲折发展时期。由于连续的政治运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历史教学》被迫停刊。1979年1月到1990年3月是《历史教学》缓慢恢复和特色重建时期。1979到1985年是《历史教学》的复刊阶段。该阶段主要是教学和史学领域的拨乱反正,中学历史教学和学术研究逐步得到恢复;1986到1990年3月是《历史教学》特色重建时期。这个阶段重建教学特色后,学术研究文章发表对杂志发展而言存在着两难处境。1991年4月到2001年3月是《历史教学》继续偏重教学与学术“滑坡”时期。前期,杂志研究突出以能力为核心的考试测量与评价,并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培养中学历史学科思维能力的途径。后期,由于杂志管理失控,编辑出现许多乱象,学术论文弱化的趋势明显。在同类刊物崛起及网络迅猛发展的双重冲击下,《历史教学》逐渐失去其竞争优势。2001年3月到2010年12月是《历史教学》平稳过渡和“黄金”发展时期。这个时期又分为平稳过渡、“黄金”发展、分刊后继续发展三个阶段。2001年3月到2002年1月是《历史教学》平稳过渡阶段,它呈现“不温不火”状态;2002年2月至2006年12月是《历史教学》发展的“黄金”阶段。杂志编辑部组织对课程标准和“一标多本”教材进行讨论,将受众群体聚焦到《历史教学》平台;发表与中学历史教学关系密切的研究性学习案例和“听课随笔”,以引领中学历史教学;发表中青年专家访谈录,使学术研究与中学历史教学有机结合。2007年1月以后分中学版和高校版,《历史教学》得到持续性的发展。《历史教学》从创刊以来的发展变化历程折射出国家意识形态变化及其对出版物的影响。在1957-1978年,由于受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影响,《历史教学》紧跟国家政策形势的变化,导致杂志的内容有时出现偏离历史教学与研究的轨道。一本杂志能坚持办刊多年,而且现在还在良性健康地发展,这在中国近现代出版史上比较少见。一方面,由于政治体制的原因,将同人刊物纳入到国家计划经济体制管理之中,由国家提供办刊经费,这是一本杂志赖以生存的基础。另一方面,杂志受到意识形态的制约。杂志在发展过程中的跌宕起伏,它不完全是市场反映的结果,杂志的发展主要依靠党和国家的支持。研究《历史教学》不但要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教学与学术研究的变化特点,而且要从中透视在中国政治变化的背景下,知识分子们的心态及思想变化动态。《历史教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总结其发展历史,终为中学历史教学服务;教学文章要抓教改典型,抓教学的前沿问题,使杂志发挥引领作用。《历史教学》兼顾历史研究与学术研究,采用高校版与中学版的办法解决学术研究与教学研究并重的问题。中学版是《历史教学》的根基和发行量的基本保证,保持中学版的内容和质量是这本杂志能够存活的关键所在。历史教学社与天津古籍出版社合并,严重制约着杂志的发展。《历史教学》被某所大学收入麾下,或是转移到经济效益较好的出版社。无论哪种归宿,对《历史教学》都是福音。
李小娟[10](2021)在《19世纪美国传教士在中东地区的传教活动研究》文中提出15世纪末,西方向海洋进发,迎来地理大发现的时代、开启世界一体化的进程。推进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动机除了对资源、商路和财富的渴望之外,则是西方对基督教传教的热情。长期以来,中东是西方基督徒憧憬和向往的圣地耶路撒冷的所在。十字军东征时期,西欧传教士萌生了向中东传教的理念,16世纪以来,西欧传教士的“福音”在这里生根发芽,到了19世纪,西欧的基督教传教活动已经在中东广泛存在。传教理念是美国对外文化扩张的重要组成部分,19世纪以来,美国基于西欧早期传教活动的成果,在该地区开启了一个空前的基督教传播的时代。美国传教士在中东的传教活动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首先,美国传教士在中东的传教活动是美国海外传教活动的一部分,与西方殖民主义全球扩张和基督教复兴运动密切相关。近代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扩张带来的交通工具、经济条件的改善推动基督教大规模的传教运动。美国传教士在中东的传教活动作为美国对外文化扩张和基督教复兴的一部分而存在。其次,19世纪盛行于美国的天命论思想和社会达尔文主义理论为美国海外传教事业提供精神动力。这些思想都建立在盎格鲁—撒克逊的种族优越论之上,将“拯救众生”和向落后民族传播基督教“福音”看作他们的神圣使命。最后,“第二次大觉醒”运动和美部会的诞生,直接推动了美国传教士在中东的传教活动的发展。美国在中东传教的主体是美国福音派,他们在美部会的组织和领导下传教。美部会主要由公理会、长老会和归正会的成员组成,总部设在波士顿,致力于实现“全世界的福音化”。其中,长老会在中东的传教贡献尤为突出。美国传教士在中东传教活动的客体包括安纳托利亚地区、黎凡特地区、海湾地区和北非等地区的穆斯林、犹太人和基督徒。起初,美部会将这些地区的穆斯林和犹太人作为传教的主要目标。然而,由于伊斯兰教法对穆斯林改宗的严格约束和来自犹太人内部的极力排斥,美部会改变传教策略,集中向所谓的“堕落的东方教会”和“名义上的基督徒”进行精神启蒙,复兴当地的基督教教会,将此作为穆斯林和犹太人皈依基督教的序幕。为了达到促进皈依的目的,美部会采取了包括教育、医疗和出版等方式向中东民众传播基督教。其中,教育是美国传教士最主要的传教方法,他们在中东开办各类教会学校,在美国传教士看来,这是影响年轻一代最可行的方法。他们在教会学校推行《圣经》教育,通过在当地创办出版社的方式印刷《圣经》和宗教传单,试图在精神上“唤醒”中东民众。另外,美国传教士在中东医疗领域的传教工作也较为突出。中东社会普遍缺乏现代医疗条件,传教医生在当地开办了医院和药房,并开展了医疗培训,对中东医疗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鉴于中东社会存在的性别隔离习俗,美国女传教士在向中东妇女的传教活动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她们对当地妇女教育和医疗条件的改善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美国传教士在中东的传教活动是西方基督教世界向中东伊斯兰世界文化扩张的一部分,传教士在其中扮演了先行者的角色,生动地诠释了基督教与伊斯兰教文明互动的内涵和外延。这场互动是对历史上基督教与伊斯兰教文明互动的继承和延续,其影响一直持续至今,冲突与融合为其基本特点。而美国传教士与中东穆斯林的交往更多地表现出冲突的一面。从交往哲学上讲,宗教冲突源于将己方奉为主体,将他方视为顺从和受支配客体的‘主—客’式的交往观。美国传教士在与穆斯林的互动中往往陷入这样的交往观之中,将基督教文明奉为唯一的文明,将西方价值观奉为唯一的价值观。这种西方中心论的交往观对基督教与伊斯兰教关系的影响持续至今,这一点也将始终影响美国乃至整个西方世界与中东伊斯兰世界的关系。
二、《美国内战》(教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内战》(教案)(论文提纲范文)
(1)《万国公报》的美国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万国公报》的“大美国事”栏目 |
第一节 《万国公报》的栏目 |
一、《万国公报》概览 |
二、《万国公报》的栏目构成 |
第二节 “大美国事”栏目变迁及类别 |
一、“大美国事”栏目变迁 |
二、“大美国事”栏目的报道类别 |
第三节 “美国报道”在各国报道中的位置 |
小结 |
第二章 “大美国事”的基本量化分析 |
第一节 “美国报道”内容的类别分析 |
一、外交类报道 |
二、经济类报道 |
三、国内政治类报道 |
四、灾害类报道 |
第二节 “美国报道”信息数量的变化与信息重点的变动 |
一、“美国报道”信息数量的变化 |
二、“美国报道”信息重点的变动 |
小结 |
第三章 “美国报道”中的政治经济报道 |
第一节 选举与总统制内容的报道 |
一、《万国公报》与总统选举 |
二、中国人对美国政体认识的演变 |
第二节 美国政治局势变化 |
一、抚与剿:对印第安人的政策变迁 |
二、开放或保守:美国移民政策的变化 |
第三节 美国经济问题的报道 |
一、美国农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 |
二、通商贸易的报道 |
第四节 美国矿冶的发展 |
一、对美国矿冶发展基本状况的报道 |
二、对美国西部矿业开发影响的描述 |
小结 |
第四章 美国报道中的科技生活报道 |
第一节 工业化的发展 |
一、交通设施的建设 |
二、生活设施的进步 |
第二节 科学技术的状况 |
一、科学技术对科学考察的促进 |
二、美国科技发展的原因 |
小结 |
第五章 “美国报道”中的国际交往报道 |
第一节 对华外交的报道 |
一、有关在美华工问题的报道 |
二、有关留美学生的报道 |
第二节 对英外交的报道内容 |
一、美国以独立国家的姿态与英国进行的外交 |
二、学习与超越:英美外交间的博弈 |
第三节 对俄外交的报道内容 |
一、火油贸易 |
二、俄土战争 |
三、日俄战争 |
小结 |
第六章 “美国报道”与美国形象的塑造 |
第一节 对天朝上国的否定 |
第二节 新观念的输入:美国形象构造 |
一、文明形象的构建 |
二、大国形象的构建 |
三、对美国的再认识 |
小结 |
第七章 “美国报道”与中美关系演变 |
第一节 中美关系对“美国报道”的影响 |
一、近代中美两国关系脉络 |
二、中美关系与“美国报道” |
第二节 中美关系变化前后“美国报道”的趋势对比 |
小结 |
第八章 “美国报道”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
第一节 西方价值观念的传输员 |
一、时空观与义利观的转变 |
二、教育观念的改变 |
三、西方医学来袭 |
第二节 中国社会风俗变化的促进者 |
第三节 近代中国变法维新思想的启蒙人 |
一、变法思想的重要来源 |
二、对中国政治体制变革的影响 |
第四节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助推剂 |
一、中国与博览会 |
二、工商业的发展 |
小结 |
结语:《万国公报》之“美国报道”的认识与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致谢 |
(2)五十年代中期至七十年代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美国形象——兼谈与之后教科书的影响与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中国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学历史教材中的美国形象 |
(一) 该时段教材中美国国内政治形象 |
(二) 该时段历史教材中的美国经济形象 |
(三) 历史教材中的美国对外关系 (含对外军事、经济、政治等) 形象 |
二 |
(3)初中历史翻转课堂中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基于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运用 |
(二)基于翻转课堂在教学实践中的有效性 |
(三)基于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需要 |
二、研究现状 |
(一)初中历史翻转课堂研究现状 |
(二)翻转课堂中自主学习任务单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案例分析法 |
第一章 概念界定 |
一、翻转课堂 |
二、自主学习任务单 |
第二章 自主学习任务单的构成要素 |
一、学习指南 |
(一)课题名称 |
(二)学习目标 |
(三)学习重难点 |
(四)课堂学习形式预告 |
二、学习过程 |
(一)评价任务 |
(二)问题导学 |
(三)资源方法 |
(四)在线测学 |
三、学后反馈 |
(一)学后反思 |
(二)教学建议 |
(三)自我评价 |
第三章 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运用原则 |
一、主体性原则 |
二、基础性原则 |
三、趣味性原则 |
四、层次性原则 |
五、以学定教原则 |
六、全程性原则 |
第四章 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设计与运用策略 |
一、设计策略 |
(一)学习目标 |
(二)学习过程 |
(三)学后反馈 |
二、运用策略 |
(一)课堂教学前 |
(二)课堂教学中 |
(三)课堂教学后 |
第五章 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运用流程——以《美国内战》为例 |
一、设计流程 |
(一)准备工作 |
(二)学习指南 |
(三)学习过程 |
(四)学后反馈 |
二、运用流程 |
第六章 自主学习任务单运用过程的反思 |
一、任务单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
(一)教学观念传统化,阻碍任务单的运用 |
(二)信息技术不熟练,影响微视频录制效果 |
(三)任务单的设计与运用工作量大,加重教师教学压力 |
(四)课前自主学习,加重学生学习压力 |
二、对任务单运用的建议 |
(一)转变教学理念,促进任务单的运用 |
(二)开展信息技术讲座,提高教师综合素养 |
(三)精心设计任务单内容,力求简约高效 |
(四)分工明确,发挥集体智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美国排华与中国反教排外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关于美国排华运动的相关研究成果 |
(二) 关于中国反教排外的相关研究成果 |
(三) 关于社会移民史的相关研究成果 |
三、研究方法和思路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美国排华运动 |
第一节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美国排华运动的背景 |
一、移民美国的浪潮 |
二、美国排华运动升级 |
三、在美华人生存状况 |
第二节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美国排华运动的表现 |
一、杂志漫画对华人的丑化 |
二、制定地方排华法律 |
三、制定国家排华法律 |
四、美国排华暴行 |
第三节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美国排华运动的影响 |
第二章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反教排外运动 |
第一节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反教排外的背景 |
一、传教士强修教堂 |
二、中法战争激发民族热情 |
三、传教士及教民仗势欺人 |
四、传统社会面临外来宗教的挑战 |
第二节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反教排外的表现 |
一、1881年济南教案 |
二、19世纪80年代广州系列教案 |
三、1886年第二次重庆教案 |
四、1886年第一次大足教案 |
五、1889年镇江教案 |
第三节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反教排外的影响 |
一、积极影响 |
二、消极影响 |
第三章 美国排华运动与中国反教排外的异同点 |
第一节 美国排华与中国反教排外的相同点 |
一、范围上从沿海扩散到内地 |
二、传播媒介 |
三、华人在两国排外运动中都是受害者 |
四、延续性 |
第二节 美国排华与中国反教排外的不同点 |
一、主要原因不同 |
二、排外的性质不同 |
三、暴行程度不同 |
四、两国政府处理方式不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7)论丽贝卡·哈丁·戴维斯作品中的情感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研究意义和价值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
第三节 情感结构视角下的戴维斯的文学创作 |
第四节 创新点与写作框架 |
第一章 美国工业化进程中的情感结构 |
第一节 叙事文本权威的建构 |
第二节 戴维斯的自然主义书写 |
第三节 描绘日常生活的现实主义文艺观 |
第四节 “失败之作”中的情感结构 |
第二章 美国内战中的情感结构 |
第一节 解构战争的浪漫神话 |
第二节 战争中的普通人 |
第三节 死亡的体验 |
第四节 黑人的声音 |
第三章 19世纪美国转型期女性的情感结构 |
第一节 19世纪美国女性的生活现实 |
第二节 19世纪60年代:意识的觉醒 |
第三节 19世纪70年代:艰难的抗争 |
第四节 19世纪末:新女性的得与失 |
第四章 19世纪美国转型期男性的情感结构 |
第一节 移民工人休·沃尔夫的堕落与毁灭 |
第二节 “自造男人”斯蒂芬·霍姆斯的幻想与野心 |
第三节 乌托邦主义者诺尔斯的失败与反思 |
第四节 医生比肯谢德的身份困惑与自我重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8)主题式教学模式在培养汉语口语成段表达能力中的作用 ——以CIB和CET项目中级汉语水平的美国留学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理论依据 |
1.3 相关文献综述 |
1.4 研究目的 |
第2章 研究对象的分析 |
2.1 来华汉语学习者的情况 |
2.2 来华汉语学习者的语言水平 |
2.3 中高级水平学习者的口语表达问题 |
第3章 主题式教学模式探讨 |
3.1 主题式教学法的概述 |
3.2 主题式教学法的现阶段应用 |
3.2.1 主题式教学法在课程设置中的体现 |
3.2.2 主题式教学法在教材编写中的体现 |
第4章 主题式教学法模式下的口语成段表达训练 |
4.1 备课阶段 |
4.1.1 操练课的备课 |
4.1.2 讨论课的备课 |
4.2 操练课课堂教学阶段 |
第5章 评价主题式教学法对口语成段表达训练的作用 |
5.1 学生的语言表达质量 |
5.1.1 OPI成绩的整体情况 |
5.1.2 中高级阶段口语成段表达质量提升的实例 |
5.2 汉语教师评价主题式教学法在口语成段表达上的作用 |
5.2.1 主题式教学法的优缺点 |
5.2.2 主题式教学法的改进之处 |
5.3 对主题式教学法在口语成段表达方面的总体评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历史教学》(1951-2010年)研究 ——以中学历史教学的考察为重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概况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创办背景和组织架构及运行机制 |
第一节 《历史教学》的创办背景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化教育政策 |
二、知识分子接受改造的需要 |
三、天津军政委员会文教部的支持 |
四、七位同人的共同努力 |
第二节 《历史教学》的组织架构 |
一、同人办刊时期的组织架构 |
二、天津市人民出版社管理时期的组织架构 |
三、天津市教育局管理时期的组织架构 |
四、天津市新闻出版局管理时期的组织架构 |
第三节 《历史教学》的运行机制 |
一、编辑出版责任机制 |
二、稿源与作者群体 |
三、印刷、发行及价格 |
第二章 特色形成和曲折发展(1951.1-1966.6) |
第一节 同人办刊时期的“教”与“学” |
一、主动紧跟政治形势 |
二、建国之初《历史教学》中的“教” |
三、建国之初《历史教学》中的“学” |
第二节 学习苏联与坚持特色 |
一、政府接管后的办刊方针 |
二、1956 年版教材的特点及讨论 |
三、全面学习苏联的教学法 |
四、“大家小文章”与问题解答 |
第三节 国家政策影响下的曲折发展 |
一、曲折发展时期的中学历史教学 |
二、曲折发展时期的学术研究 |
第三章 缓慢恢复和特色重建时期(1979.1-1991.3) |
第一节 复刊时期的拨乱反正 |
一、历史教学逐渐恢复到正常轨道 |
二、及时反映史学界的研究动态 |
第二节 教学特色的重建与学术文章水准 |
一、教学特色的重建 |
二、重建特色的两难处境 |
第四章 偏重教学和学术“滑坡”(1991.4-2001.5) |
第一节 高考的能力立意与能力培养的教学 |
一、教学大纲与教材内容的渐趋稳定 |
二、以能力立意的考试测量与评价体系形成 |
三、中学历史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 |
第二节 学术论文弱化与编辑乱象 |
一、论文质量下降的表现及原因 |
二、编辑出现乱象的表现及原因 |
第五章 平稳过渡和“黄金”时代(2001.6-2010.12) |
第一节 平稳过渡时的“不温不火” |
一、初步探讨中学历史课程的设计 |
二、继续配合人教社的教材修订 |
三、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初步探索 |
第二节 独立办刊形成特色 |
一、2003 年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一标多本” |
二、21世纪初历史课程设置与编写教材专题讨论 |
三、研究性学习与“聂马之争” |
四、有重大影响的中青年著名学者访谈录 |
第三节 分版后的发展趋势 |
一、中学版和高校版的特点 |
二、专家引领中学教学研究 |
三、提倡以“教学设计”取代教案 |
四、研究高考试题引领高中教学 |
第六章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及发展策略 |
第一节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
一、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 |
二、《历史教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
第二节 杂志的变化趋势及发展策略 |
一、杂志的变化趋势及原因 |
二、发展的现实隐忧及策略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10)19世纪美国传教士在中东地区的传教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四、创新点和重难点 |
第一章 美国传教士在中东传教的背景、主体与形式 |
第一节 传教活动的背景 |
一、美国基督徒的圣地情结 |
二、美国基督教“第二次大觉醒”运动与福音派的传教活动 |
三、美国海外传教活动与西方殖民主义的全球扩张 |
第二节 传教活动的主体和诉求 |
一、以美部会和长老会为核心的传教主体 |
二、以复兴基督教和殖民扩张为目的的传教诉求 |
第三节 传教活动的主要形式 |
一、教会学校和出版社的创办 |
二、《圣经》的阅读与教育 |
三、医疗机构与女传教士的角色 |
第二章 美国传教士在安纳托利亚地区的传教活动 |
第一节 美国传教士在安纳托利亚地区的传教历程 |
一、美国传教士在安纳托利亚地区传教活动的缘起 |
二、美国传教士在安纳托利亚地区传教活动的发展 |
三、美国传教士在安纳托利亚地区传教活动的衰落 |
第二节 美国传教士与奥斯曼帝国的博弈 |
一、美国传教士与哈米德政府的冲突 |
二、美国政府对传教活动的干预 |
第三节 美国传教士与安纳托利亚地区民众的互动 |
一、美国传教士与穆斯林的艰难对话 |
二、美国传教士与犹太人的互动 |
三、美国传教士与基督徒的互动 |
第三章 美国传教士在黎凡特地区的传教活动 |
第一节 美国传教士在巴勒斯坦地区的传教活动 |
一、美国传教士在巴勒斯坦地区传教活动的缘起 |
二、美国传教士与巴勒斯坦地区民众的互动 |
第二节 美国传教士在叙利亚地区的传教活动 |
一、美国传教士在叙利亚地区传教活动的缘起 |
二、美国女传教士在叙利亚传教活动中扮演的角色 |
三、美国传教士在叙利亚地区遭遇的挑战 |
第四章 美国传教士在海湾地区的传教活动 |
第一节 美国传教士在伊朗的传教活动 |
一、美国传教士在伊朗传教活动的缘起 |
二、美国传教士在伊朗传教活动的主要阶段 |
三、美国传教士与伊朗民众的互动 |
第二节 美国传教士在阿拉伯海湾地区的传教活动 |
一、美国传教士在阿拉伯海湾地区传教活动的缘起和发展 |
二、美国传教士与阿拉伯海湾地区民众的互动 |
三、美国女传教士在阿拉伯海湾地区传教活动中的作用 |
第五章 美国传教士在北非的传教活动 |
第一节 美国传教士在埃及的传教活动 |
一、美国传教士在埃及传教活动的兴衰演变 |
二、美国传教士与埃及民众的互动 |
三、美国传教士在埃及传教活动的特征 |
第二节 美国传教士在摩洛哥的传教活动 |
一、美国传教士在摩洛哥传教活动的缘起 |
二、美国传教士艾伯特·内森在摩洛哥的传教活动 |
三、美国传教士在摩洛哥遭遇的挑战 |
第六章 传教士在美国—中东外交关系中的作用 |
第一节 宗教扩张与大国在中东的博弈 |
第二节 传教士与美国—中东早期外交 |
第三节 传教士活动的兴衰与美国中东政策的制定 |
第七章 美国传教士在中东传教活动的影响 |
第一节 促进中东地区教育、出版和医疗事业的发展 |
第二节 促进妇女角色的转变和妇女事业的进步 |
第三节 间接助长中东的社会分化和地区冲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美国内战》(教案)(论文参考文献)
- [1]《万国公报》的美国报道研究[D]. 胡亚冰. 山东师范大学, 2020(10)
- [2]五十年代中期至七十年代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美国形象——兼谈与之后教科书的影响与比较[J]. 宋晓亮,杨朝晖.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3(01)
- [3]初中历史翻转课堂中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运用研究[D]. 韩玥.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4]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美国排华与中国反教排外的比较研究[D]. 刘帅. 安徽大学, 2018(11)
- [5]关于历史备课内容与方法的思考[J]. 樊汉彬.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基础教育版), 2005(02)
- [6]“美国内战”备课札记[J]. 姒吉霞.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07(09)
- [7]论丽贝卡·哈丁·戴维斯作品中的情感结构[D]. 李珊珊. 浙江大学, 2019(08)
- [8]主题式教学模式在培养汉语口语成段表达能力中的作用 ——以CIB和CET项目中级汉语水平的美国留学生为例[D]. 李卓. 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7(08)
- [9]《历史教学》(1951-2010年)研究 ——以中学历史教学的考察为重点[D]. 余柏青.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10]19世纪美国传教士在中东地区的传教活动研究[D]. 李小娟. 西北大学, 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