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巨猿以及人和猿的界限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王南湜[1](2020)在《恩格斯“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新解——一个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类学的阐释》文中认为恩格斯提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的命题,其理论目标是要将体质人类学与社会文化人类学贯通起来,从近于自然科学的体质人类学出发,过渡到社会文化人类学领域,以一种贯通性的哲学人类学视野,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命题"人是对象性活动","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亦即人类世界在人与环境的交互创造中生成,提供更为深入和全面的论证,而这也就意味着这一命题本身同样构成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命题,从而对之既不能放弃,也不能只是作"阉割"式的维护,而必须加以全面的维护。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类学视野出发,借助于对生命科学最新进展的合理阐释,是能够对这一命题成功地进行全面维护的。
梅雨恬[2](2016)在《戴熙绘画风格研究》文中提出戴熙是道光、咸丰年间的着名画家,他的《习苦斋画絮》收录他1840年到1860年间的绘画题跋。浙江省图书馆收藏有抄本《习苦斋画絮》,依时间先后次序编排,完整地呈现了戴熙人生中最后二十年的绘画轨迹。本文以这部纪年抄本为线索,对戴熙画论着作版本作了考证,在此基础上,多方搜集戴熙存世作品,用文献与图像对照的方式,深入探讨戴熙绘画风格的形成与演变过程。戴熙的画大都清雅而厚重,清雅得不稚弱,厚重得不涂抹,总是在寻找微妙的平衡。这与他的个人气质、诗文品味正宛似处在一个同心圆中,就此而言,“品评”实际上参与了戴熙生活和艺术的方方面面。本文的写作即以“雄阔”和“秀逸”作为一对相对的风格概念来透视戴熙绘画追求,从画家身处的情境中展开一种“以心印心”式的阐述方式。既具体而微地了解他在某年某月的创作心得和种种关于笔墨图式的细腻感受;又前后连贯地在时间的线性链条中探讨他这二十年绘画思想之演变过程。通过考证,寻绎出对他绘画风格产生激发作用的事件,了解到他在当时身处的文化情境中的感受、作出如何的风格选择等等,将绘画的内部视角与外部视角相结合,把握戴熙绘画风格变化的走向、理解绘画之于画家的意义。更希望以恰如其分的视点透视文人画和那沉甸甸的笔墨传统,了解明清文人画家在作画时的那种不易言说但又普遍存在的内心体验。
赵迪[3](2014)在《芒福德有机论技术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在相当程度上加快了人类社会向前迈进的脚步,先进的技术创造了大量财富,人的贪婪性则极大的体现在对技术的过分依赖上。芒福德作为美国杰出的技术哲学家,他的技术哲学是以技术史的脉络为基准来扩展研究的。同时,芒福德作为一位人文主义技术哲学家,他不仅关注技术本身,且关注点多集中在技术与人的问题上,并通过其独特的视角将技术与人的本性的关系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芒福德在历史学、社会学、建筑评论以及城市规划方面的突出成就,为他在研究技术问题上提供了多领域的理论研究背景。本篇文章以芒福德有机论技术哲学观为主旨,围绕技术与人的本性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与论述。技术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充当了不同角色,技术的发生、发展是人类文化构成的一部分,对于技术的研究应该着眼于技术与人的关系。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程,技术本身也依赖于人类文化的发展而进步。然而,现代技术的过快发展导致人类社会处于非正常状态下运转,人整日围绕机器忙碌,极度缺乏主动的、积极的生产意识和行为,机器代替工人成为生产的主要动力。机器以一种无所不能的架势侵占人类生活,人类过度依附机器的结果是沦为机器的“奴隶”,被机器所主宰。对这种现代单一技术的“巨机器”时代,芒福德通过寻求有机技术模式来缓解由“巨机器”引发的人与技术的矛盾。芒福德主张从人的心灵出发,按照心灵的指向回归人的本性状态,找回人生活的世界。他认为,发展生活的技术是改变现代“巨机器”下人类状态的出路。但遗憾的是芒福德对于解决现实中“巨机器”的问题并没有给出具体的执行措施,所以这也是他的有机论技术观的局限所在。通过对芒福德的有机论技术观的研究,针对现代技术出现的问题,笔者希望给予人足够的警示。因为技术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技术的演变关乎着人类社会的走向。所以,面对现代技术的状况与未来道路,人类对技术必须做到有效的调整和控制,这样才能保证人类自身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确保人健康的、多样的生活状态。
徐玉玲[4](2014)在《宋元涉海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涉海小说是极有特色的地域文学。本文将“涉海小说”界定为:涉及到海洋的叙述故事的小说文体,以“故事人物身份、故事情节或者场景中涉及海洋”为选择文本的标准,包括白话小说和文言小说。本文选取了226篇宋元涉海小说作为研究对象,第一章从宋元时期的海洋文化背景、宋前涉海小说的发展与影响两个方面来论述宋元涉海小说的文化背景。宋元时期的海洋文化背景包括对海潮灾害及海洋生物的认识与利用、海运交通、海上贸易、海防海战、海神信仰五个方面。第二章从海上神仙鬼怪、海上人物、海上动物、海上物品、海上事件五个方面来论述宋元涉海小说的题材内容。第三章从想象奇特丰富、精心塑造了生动丰富的海商形象、梦境的运用三个方面来论述宋元涉海小说的艺术特色。想象奇特包括环境奇特、外形奇特、性情奇特、法术奇特、功能奇特、情节离奇等。形象丰富包括类型丰富、角度丰富等。对于海商形象,本文论述了海商形象的生动丰富与形象塑造技巧。本文从梦境能拓展叙事空间、增加叙事容量,在潜意识中表达对海洋力量的敬畏,预叙故事、预见未来,增加浪漫气氛与奇幻色彩来论述梦境的运用。第四章从题材内容和艺术特色方面分析了宋元涉海小说对明清涉海小说的较大影响。
张立召,赵凌霞[5](2013)在《巨猿牙齿釉质厚度及对食性适应与系统演化的意义》文中提出步氏巨猿(Gigantopithecus blacki)是更新世时期生活于我国华南地区的一种超大型猿类,它的体态特征和演化分类倍受关注。牙齿釉质厚度在探讨灵长类食性、环境适应以及系统演化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显微CT技术构建18颗巨猿臼齿虚拟模型,测量其釉质厚度。将巨猿釉质厚度与现代人、现生类人猿、古人类、中新世古猿及其他现生灵长类进行比较,从牙齿釉质厚度探讨巨猿的食性适应和系统演化问题。结果发现巨猿的实测釉质厚度是目前所有已知现生和化石灵长类中最厚的,只有傍人、南非早期人属及奥兰诺古猿三种化石灵长类与之接近;如果考虑不同物种牙齿与身体大小的关联因素,相对釉质厚度指数显示巨猿属于"厚"釉质类型,但非"超厚"类型,低于奥兰诺古猿、傍人、南非早期人属;巨猿与某些中新世古猿(如原康修尔猿尼安萨种、非洲古猿)、南方古猿、东非早期人属、亚洲直立人以及现代人、现生卷尾猴的相对釉质厚度指数相近。巨猿的厚釉质特征与其食性和环境适应密切相关,使得牙齿具有非常强的抗磨损功能,能够适应长时间的咀嚼和研磨食物。从釉质厚度的系统演化角度推测,厚釉质应该是人类祖先的特征性状,巨猿有可能是早期人类支系演化过程中的一个特化旁支,同时也不排除巨猿是从某种具有厚釉质的中新世古猿旁支平行演化而来的可能性。
李浩[6](2012)在《基于“生态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工作改进研究》文中认为当前我国城乡发展面临环境、经济、社会三大危机,转型发展要求十分强烈。日益兴起的生态、低碳城市规划建设已从专家学者的个别呼吁走向广泛的社会认同,从纯理论式的谋划和构想走向实实在在的建设行动,成为推动城市发展模式转变的关键内容。本文基于“生态城市”的基础理论和思想观念,提出了改进城市规划工作的系列要求。生态城市概念的提出代表着人们对改造城市环境和发展条件,追求理想的、高质量的城市发展目标的一种美好期望,其内涵突出地体现为健康、协调、可持续三个方面。从实践来看,生态城市规划实效性难以提高的内在原因主要体现在社会-经济-自然因素的复杂交织、生态城市-区域系统的相互影响、生态城市建设过程的长期性、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主体的两面性等几个方面。借鉴复杂性科学理论,积极改进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活动,应在城乡规划体系内开展整体性研究与规划、采取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强调多学科综合研究、注重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结合等。基于“生态城市”理念,城市规划工作改进的当务之急在于凝聚共识,即从指导思想、程序机制、规划内容、实施保障等方面实现城市规划的体系内改造与再生。范式转变是城市规划工作改进的关键内容,中国当代城市规划的转型,必须以“生态”理念为思想导向,改造规划价值观,更新规划认识论,从被动的生态环境保护转向主动式的宜居环境建设,从经济主导的发展规划转向民生主导的协调性规划,从孤立单一的城市自身规划转向城市-区域的共同协作与治理。程序和制度对于城市规划工作改进具有重要意义。既定与生态有关的规划模式常常与法定规划相脱节,未能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本研究提出整体系统改进城市规划工作的“法定生态专项研究”工作机制的制度设计,重点从生态调查与评价、生态导向的规划目标选择、生态空间布局的战略性调控、生态支撑体系与政策、规划实施评估之生态分析等环节落实生态、低碳发展理念与要求。为有效落实生态、低碳发展要求,需要在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城乡规划的不同阶段,积极完善规划编制的有关内容。从实施机制来看,导致当前城市规划工作“生态失范”的原因在于城市发展模式的粗放,且与政府行为有紧密的关联。城市规划事业未来发展的希望在于自下而上的市民规划力量的培育,只有切实培育起自下而上的市民规划力量,才能从深层机制上为生态、低碳规划内容的真正落实创造可能。
吴新智,杜靖[7](2010)在《吴汝康人类学实践中的人观思想及其来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吴汝康人类学学术实践中的人观思想体现在三个层面:在人类进化中区分出生物人与社会人、人类体质发展的不平衡性或镶嵌性、劳动在人体构造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其中,从猿到人转变的关键机制在于劳动。这三个层面总起来说有三个知识来源:一、以往人类学的探索与认识,二、中国化石及吴氏的学术实践,三、恩格斯等人思想启发。三者彼此阐发,相互印证,催生了吴汝康的人观思想。比较起同时代的学者而言,其人观思想更多地体现出人类学学科专业的理解。
武仙竹,裴树文,邹后曦,侯江,王运辅[8](2009)在《中国三峡地区人类化石的发现与研究》文中指出在三峡地区已发现8处人类化石地点,既有距今200万年左右的欧亚大陆早期人属成员,也有距今1万余年的晚期智人。这些材料对研究直立人及早期人类和晚期现代人的起源与演化等,均有非常重要的学术意义。客观总结并科学规划三峡地区的古人类研究工作,是该地区相关科研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
武仙竹[9](2008)在《三峡地区人类化石资源的分布及研究价值》文中研究指明三峡地区迄今为止共发现了8处人类化石地点。三峡地区是我国乃至世界古人类化石密集区。该地有距今约200万年左右的欧亚大陆早期人科成员,也有距今1万多年的晚期智人。从早更新世早期至晚更新世晚期,三峡地区基本形成一个较连续的人类"演化链"。客观总结、科学规划三峡地区古人类研究工作,是三峡地区人类化石资源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
刘海燕[10](2002)在《关羽形象与关羽崇拜的演变史论》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主要考察关羽由历史人物到文学形象,到宗教神灵的历史过程,关羽形象的演变轨迹是中国古代许多历史人物形象的演变轨迹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通过分析关羽形象的演变规律,挖掘其演变的深层文化底蕴,可以揭示中国文化传统中独特的人文精神。通过分析各种文学作品对关羽形象的塑造,展现其绚烂多彩的艺术魅力,从而观照中华民族造人造神的审美追求。关羽形象演变、生成的过程同时也是关羽崇拜形成、发展的过程。《三国志演义》的广泛影响,使关羽形象在文学领域逐步象征化、符号化,成为社会意识形态中的固定意象。在社会各阶层对关羽的塑造中,忠、仁、义、礼、智、信等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固化在关羽形象当中,使关羽成为了人所瞩目的偶像。在封建帝王神道设教的促进下,在文人纯粹唯美的颂扬中,在百姓祈愿平安幸福的祭拜中,关羽逐渐被提升到伏魔大帝的神位。这样,关羽不仅成为这些文化精神的代表性人物,而且也被赋予超自然的神性特征,并通过这种神灵的形象在信徒心中产生神圣感、畏惧感等情感体验,从而对人进行道德约束。 文章的上编“关羽形象与关羽崇拜的演变轨迹”是对关羽形象的历史纵深的梳理,是对关羽崇拜历时性的介绍,考察关羽形象符号化的过程。下编“关羽形象与关羽崇拜的多种形态探析”主要考察各种类型的文本对于关羽形象生成所产生的不同影响和作用。最终,文本中生成的关羽形象推动关羽崇拜走向宗教的鼎盛。结论部分通过分析关羽形象的生成机制与传播流程,进而对关羽崇拜现象进行文化阐释。
二、关于巨猿以及人和猿的界限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巨猿以及人和猿的界限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恩格斯“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新解——一个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类学的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2)戴熙绘画风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引言 |
第一章 戴熙生平 |
第一节 “大丈夫”与“戴美人”:正史与笔记小说中的戴熙形象 |
第二节 游历:西湖烟波与粤地奇景 |
第二章 文心与风格 |
第一节 “词人之笔” |
(一) 清空雅澹与“浙西”词风 |
(二) 词人交游圈 |
1.方骘 |
2.魏谦升 |
3.黄燮清 |
4.张应昌 |
5.张景祁 |
7.潘曾莹与《红雪山房画品》 |
第二节 “诗人之笔” |
(一) 韩杜文风与“雄直气” |
(二) 诗人交游圈 |
1.祁寯藻 |
2.曾国藩 |
3.何绍基 |
4.邵懿辰 |
5.孔宪彝 |
6.张穆 |
第三章 阅古与风格 |
第一节 早年师法奚冈、李流芳等 |
第二节 寓目的“四王”作品 |
第三节 寓目的宋元作品 |
(一) 戴熙与京城收藏圈 |
(1)李恩庆 |
(2)李佐贤 |
(3)心泉与松筠庵雅集 |
(4)师长与同僚友人:祁寯藻、潘世恩、许乃普、许乃钊等 |
(二) 在李恩庆处寓目的宋元作品 |
1. 荆浩《钟离访道图》 |
2. 巨然《万壑吟松图》(又称《海野图》) |
3. 黄公望《江山胜览图》 |
4. 王蒙《鹤巢图》与《雅宜山斋图》 |
第四节 画家眼光:“随时随地皆有领略” |
第四章 观念与风格 |
第一节 墨法 |
(一) 风格成熟时期的墨法:从戴熙1847-1851年间的几件仿作谈起 |
1. 临王翚《松亭秋爽图》及王翚册页 |
2. 临倪瓒《乐圃林居图》册 |
3. 仿奚冈册页 |
4. 问题的提出:戴熙墨法来源 |
(二) 早年探索 |
1. 师法李流芳的湿笔 |
2. 师法王鉴的干笔皴擦 |
(三) 追踪董巨 |
1. 由董其昌《山居图》展开对董源风格的想象 |
2. 巨然《海野图》对戴熙绘画风格的影响 |
(四) 与王原祁风格之不同 |
(五) 注入范宽气象 |
(六) 参取文徵明树法 |
第二节 观念 |
(一) 对倪瓒风格的想象 |
1. 《习苦斋画絮》中提及的倪瓒作品 |
2. 透过倪瓒想象“南北宗” |
3. 仿倪的实践:图像与观念的互证互参 |
4. 基于“整体性”的风格研究 |
(二) 对恽寿平《瓯香馆集》的心印 |
1. “气味”的融合 |
2. 获赠《瓯香馆集》 |
3. 文字的悬想 |
4. 存想名迹 |
5. 画法契悟 |
6. 五色墨法与设色 |
第五章 品评与风格 |
第一节 以“品评”探讨风格 |
第二节 前人对戴熙绘画风格的描述 |
第三节 “仿”作为风格的指向标 |
第四节 品评的情境 |
结语 |
附录一 戴熙画论着作版本研究 |
附录二 吴湖帆对戴熙作品的鉴藏兼及戴熙作品的辨伪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芒福德有机论技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芒福德对技术与文明的思考 |
1.1 人类的文化创造引领技术进步 |
1.2 符号作为通向高级智人的阶梯 |
1.3 生命技术构建出的文明 |
第二章 芒福德对“巨机器”模式的剖析 |
2.1 机械地组织、权力及利益的无限度扩张聚合成单一技术. |
2.2 古代人工“巨机器”——埃及金字塔、中国长城建造的过程 |
2.3 钟表规范着现代工业时代机器的制造与人的生存状态 |
2.4 战争为标志性机器的诞生提供平台 |
2.5 现代工业化技术的利与弊 |
第三章 芒福德有机论技术观的内涵 |
3.1 从机器的奴隶转变为创造的主人 |
3.2 工人是生产过程的有机部分 |
3.3 协调已有机器的联系取代无必要的机器制造 |
3.4 呼唤机器体系与文化的大融合 |
3.5 人的本性与技术环境的发展二者共同进化 |
第四章 芒福德有机论技术哲学思想的价值意义 |
4.1 有机技术观对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 |
4.2 比较芒福德与马克思对人类本性异化的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宋元涉海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概念界定 |
二、研究现状与意义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宋元涉海小说的文化背景 |
第一节 宋元时期的海洋文化 |
第二节 宋前涉海小说的发展与影响 |
第二章 宋元涉海小说的题材内容 |
第一节 海上神仙鬼怪 |
第二节 海上人物 |
第三节 海上动物 |
第四节 海外物品 |
第五节 海上事件 |
第三章 宋元涉海小说的艺术特色 |
第一节 想象奇特丰富 |
第二节 精心塑造生动丰富的海商形象 |
第三节 梦境的运用 |
第四章 宋元涉海小说对明清涉海小说的影响 |
第一节 故事题材的影响 |
第二节 艺术特色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5)巨猿牙齿釉质厚度及对食性适应与系统演化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研究材料与技术方法 |
2.1 研究材料 |
2.2 技术路线与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3.1 釉质厚度比较 |
3.2 釉质厚度与巨猿食性环境适应及系统演化分析 |
4 结论 |
(6)基于“生态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工作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致谢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论文研究框架 |
上篇:“生态城市”理念之反思 |
第1章 “生态城市”内涵的本质回归 |
1.1 概念本身的固有含义 |
1.2 生态学原理的内在要求 |
1.3 理论思想的渊源和时代背景 |
1.4 “生态城市”内涵的再认知 |
第2章 试论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中国范式” |
2.1 问题的提出 |
2.2 关于中国生态城市规划建设“自主性”的反思 |
2.3 建构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中国范式”的若干影响要素 |
2.4 当代“中国范式”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基本要义 |
第3章 面向区域的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思考 |
3.1 必要性与研究意义 |
3.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3.3 整体研究框架设计 |
第4章 从规划实施看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矛盾性与复杂性 |
4.1 有感于生态城市规划矛盾性的若干片断思考 |
4.2 关于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复杂性的讨论 |
4.3 复杂性科学理论的启示 |
下篇:城市规划工作之改进 |
第5章 城市规划体系内改造:当务之急在于凝聚共识 |
5.1 三大危机与转型发展的强大信号 |
5.2 内部之忧:传统城市规划模式难以持续 |
5.3 外围之患:相关规划的“生态”取向及对城市规划工作的冲击 |
5.4 生态城市规划:处境之尴尬 |
5.5 城市规划体系内改造:推动生态城市理论建设与城市规划工作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 |
第6章 规划范式转变:城市规划思想观念的革新 |
6.1 “生态城市”理念与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演进 |
6.2 “生态”导向的当代中国城市规划范式转变 |
6.3 案例讨论:试论新一轮首都空间战略规划的观念转变 |
第7章 法定生态专项研究:城市规划工作程序的机制改进 |
7.1 制度建设对于城市规划工作改进的重要意义 |
7.2 对现有若干规划模式的分析与讨论 |
7.3 城市规划工作机制改进的内在要求 |
7.4 推进“法定生态专项研究”制度建设的若干思考 |
第8章 “生态”理念的规划落实:城市规划编制内容的完善 |
8.1 区域规划层面的规划编制工作改进 |
8.2 城市总体规划层面的规划编制工作改进 |
8.3 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的规划编制工作改进 |
第9章 市民规划力量培育:城市规划实施机制改进之愿景 |
9.1 城市规划“生态失范”的根源追溯 |
9.2 政府权力及其制约机制的再认识 |
9.3 迎接中国市民社会的来临 |
9.4 关于自下而上市民规划力量培育的畅想 |
第10章 结语 |
10.1 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
10.2 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10.3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博士后科研工作期间发表论着及参与科研项目情况 |
附录B:博士后简介及永久通讯地址 |
(7)吴汝康人类学实践中的人观思想及其来源(论文提纲范文)
一、吴汝康人观的基本内涵 |
(一) 人类体质发展的“不平衡性”与“镶嵌性” |
(二) 劳动创造人 |
(三) “社会人”与“生物人” |
二、理论来源 |
(一) 人类体质发展的“不平衡性”与“镶嵌性”思想的来源 |
(二) 对“劳动创造人”的理解之由来 |
(三) 社会人与生物人观念的来源 |
三、余论 |
(8)中国三峡地区人类化石的发现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三峡地区的人类化石地点 |
(一) 长江三峡的地理概念 |
(二) 三峡地区人类化石地点概况 |
1. 巫山人遗址 |
2. 建始人遗址 |
3. 长阳人遗址 |
4. 奉节人遗址 |
5.官渡人遗址 |
6.草堂人遗址 |
7.河梁人遗址 |
8.铜梁人遗址 |
二、研究现状及其科学意义 |
(一) 三峡地区人类化石研究现状 |
(二) 三峡地区人类化石的科学意义 |
三、结语 |
(9)三峡地区人类化石资源的分布及研究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一、三峡地区人类化石地点概况 |
(一)巫山人遗址 |
(二)建始人遗址 |
(三)长阳人遗址 |
(四)奉节人遗址 |
(五)官渡人遗址 |
(六)草堂人遗址 |
(七)河梁人遗址 |
(八)铜梁人遗址 |
二、三峡地区人类化石地点研究现状及其在古人类研究中的作用 |
(一)三峡地区人类化石研究现状 |
(二)三峡地区人类化石在古人类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
1. 在早期人类演化方面。 |
2. 在直立人演化方面。 |
3. 现代人起源。 |
三、结论及启示 |
(10)关羽形象与关羽崇拜的演变史论(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第一节 关羽研究综述 |
第二节 本文的构思与方法 |
上编: 关羽形象与关羽崇拜的演变轨迹 |
第一章 从三国到隋唐时期:关羽形象与关羽崇拜的早期形态 |
第一节 关羽生平:一个中古战将的真实人生 |
第二节 史传:片段人生的联缀 |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关羽事迹的传播 |
第四节 隋唐时期关羽故事的宗教形态 |
第二章 宋元时期:故事勃兴与关羽形象特质的确立 |
第一节 宋代关羽形象的时代特质与宗教传说 |
第二节 元代俗文化背景下关羽信仰的勃兴 |
第三节 宋元史传中的关羽形象 |
第四节 宋元民间口头史诗中的关羽形象 |
第五节 宋元戏曲中的关羽形象 |
第三章 元、明之际:《三国志演义》与关羽形象的文学定型 |
第一节 文本的流变与关羽形象的发展 |
第二节 关索形象的文学构思与民间传播 |
第三节 关羽形象在明代的传播及其社会影响 |
第四章 关羽形象与关羽崇拜的影响与传播 |
第一节 关羽形象与关羽崇拜在清代的影响与传播 |
第二节 关羽形象与关羽崇拜在境内少数民族中的影响和传播 |
第三节 关羽形象与关羽崇拜在域外的影响与传播 |
小结 |
下编: 关羽形象与关羽崇拜的多种形态探析 |
第五章 雅文学中的关羽形象论析 |
第一节 传记文学中的关羽形象 |
第二节 诗歌中的关羽形象与物化意象 |
第六章 俗文学中的关羽形象论析(上) |
第一节 《三国志演义》中的关羽形象 |
第二节 《关帝历代显圣志传》中的关羽形象 |
第三节 《三国志玉玺传》及其他说唱文学中的关羽形象 |
第七章 俗文学中的关羽形象论析(下) |
第一节 明代关羽戏中关羽形象的多种形态 |
第二节 清代的关羽戏及其关羽形象的整合 |
第三节 民间传说中的关羽形象 |
第八章 泛文学中的关羽形象论析 |
第一节 神职与祭典:走向多元合一的神性历程 |
第二节 善书中的关羽:民间的道德守护神 |
第三节 宝卷中的关羽:无生老母的信徒 |
第四节 碑记楹联中的关羽形象 |
结论 |
附录 关羽研究资料汇编 |
一: 历史中的关羽故事 |
二: 《三国志演义》诸本有关关羽诗歌统计比较 |
三: 关羽传说资料汇编(230个故事) |
四: 历代关羽诗歌、散文、楹联(略) |
参考书目 |
中文摘要 |
四、关于巨猿以及人和猿的界限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恩格斯“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新解——一个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类学的阐释[J]. 王南湜.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20(05)
- [2]戴熙绘画风格研究[D]. 梅雨恬. 中国美术学院, 2016(02)
- [3]芒福德有机论技术思想研究[D]. 赵迪. 吉林大学, 2014(09)
- [4]宋元涉海小说研究[D]. 徐玉玲.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9)
- [5]巨猿牙齿釉质厚度及对食性适应与系统演化的意义[J]. 张立召,赵凌霞. 人类学学报, 2013(03)
- [6]基于“生态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工作改进研究[D]. 李浩.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2(10)
- [7]吴汝康人类学实践中的人观思想及其来源[J]. 吴新智,杜靖. 青海民族研究, 2010(02)
- [8]中国三峡地区人类化石的发现与研究[J]. 武仙竹,裴树文,邹后曦,侯江,王运辅. 考古, 2009(03)
- [9]三峡地区人类化石资源的分布及研究价值[J]. 武仙竹. 重庆社会科学, 2008(04)
- [10]关羽形象与关羽崇拜的演变史论[D]. 刘海燕. 福建师范大学, 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