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中丘陵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以中科院盐亭紫壤农业生态试验站流域为例

川中丘陵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以中科院盐亭紫壤农业生态试验站流域为例

一、川中丘陵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以中国科学院盐亭紫色土农业生态试验站集水区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黄凯,李瑞,杨坪坪,盘礼东,张琳卿[1](2021)在《喀斯特地区土壤有机碳分布及其对种植管理模式的响应》文中提出为探明典型喀斯特石漠化区土壤总有机碳(TOC)的分布特征,以及不同种植/管理模式下土壤总有机碳的变化规律。通过野外定点取样法和实验室分析法,以潜在-轻度石漠化区—黔西金兰示范区,以及中-强度石漠化区—关岭/贞丰花江示范区为研究区,探讨TOC随石漠化等级变化的内在机理以及对不同种植/管理模式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1)金兰示范区TOC均值为29.06 g/kg,花江示范区TOC均值33.02 g/kg。2个研究区间TOC差异不显着; 2) 4种石漠化演替阶段中,强度石漠化TOC最高,为38.96 g/kg,中度石漠化与强度石漠化TOC差异显着; 3)不同种植模式TOC呈林草复合>林农复合>经果林纯林>人工草地>其他作物单作>玉米单作; 4) 3种田间管理模式土壤TOC差异显着,随着管理模式精细化程度的提升,TOC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同非喀斯特地区相比,喀斯特区表层土总有机碳含量并不低,且随着石漠化的加剧,土壤总有机碳并不总呈降低趋势;种植和管理模式对土壤总有机碳影响较大,复合种植、种草、造林以及精细化管理均可大幅度提高坡耕地总有机碳含量。本文试验结果可为喀斯特地区坡耕地种植结构调整,以及区域水土流失、石漠化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赵雪荣[2](2021)在《DNDC模型在晋东褐土区小流域农田施肥管理中的应用》文中指出位于黄土高原东缘的晋东褐土区农民主要通过施用化学肥料提高旱地农田产量,长期以来不仅导致肥料利用率的降低和土壤养分肥力的下降,也会带来其它生态环境问题。如何合理进行农田施肥管理,在提高作物产量的同时提高养分的利用效率以及减少环境问题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利用田间试验与模型分析相结合是农田施肥措施优化管理非常重要的手段,是我们研究和建立可持续性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作为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的基本单元,流域的地形空间特征、土壤属性等常具有明显的空间变异性,可能会导致作物产量形成、土壤养分迁移和转化在空间上的差异,考虑这种空间差异对于指导农田进行施肥管理措施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晋东褐土区长期定位试验的历史数据,选取了玉米产量和生物量、土壤碳氮养分等因子,对DNDC模型进行调参和校验,评价了模型在当地的适用性,结合研究区小流域农田养分、太阳辐射和坡度等立地条件的空间变异性的聚类分析,将小流域的农田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模拟了差异性农田立地条件下不同施肥管理措施对作物的生长状态、土壤有机碳的、多年地表径流氮损失、硝态氮淋溶损失累计量影响,从小流域尺度对农田施肥管理措施进行了优化,并为进一步开展小流域尺度农田施肥精细化管理和优化有机旱作施肥空间配置模式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DNDC模型对晋东褐土区春玉米产量和生物量的模拟精度基本在可接受范围,也可以较好的反映处理间的差异性,模型对0-20cm土壤有机碳、全氮的模拟精度较好,能够较好地反映出不同施肥处理间0-20cm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的差异性。从敏感性分析结果来看,模型中作物产量和生物量对降水量和秸秆还田量的敏感性最弱,对年均气温、土壤容重、土壤初始有机碳含量和太阳辐射的敏感性最强,二者对夏、秋季节太阳辐射的敏感性高于秋、冬季;模拟期末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对主要参数因子敏感性的敏感性总体小于产量和生物量,其对土壤起始有机碳、年均气温、土壤PH和土壤容重的敏感性较高;相较于化肥的施氮量,模拟期末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对有机肥用量和秸秆还田量的敏感性略高。(2)从小流域农田不同立地条件的空间变异性分析来看,研究区小流域农田土壤属性、太阳辐射和坡度等因子存在不同的空间变异性。其中,土壤有机碳、硝态氮属于中等变异,土壤全氮、碳氮比属于弱变异;农田各地块的太阳辐射校正系数夏、秋季的变异性高于冬、春季,同时在春冬季节具有强变异性(变异系数大于75%),在夏秋季节具有中等程度的变异性(变异系数在10-75%之间);农田地块的坡度具有中等程度的变异性。通过聚类分析可以把研究区小流域农田的土壤养分、太阳辐射及坡度类型空间分布情况分别可以划分为四种、三种和三种类型。综合DNDC模型的敏感性分析结果和所选农田环境因子的空间变异性,本研究选取了表层土壤有机碳、土壤全氮、硝态氮和碳氮比、粘粒含量、太阳辐射校正系数及坡度等因子,在率定好的模型数据库基础上,用于构建小流域尺度各地块DNDC模型的土壤、气候等数据库。(3)通过对比模拟农民习惯施肥与N2S2模式的模拟结果,总体来说,两种施肥模式下,研究区小流域农田作物生长与土壤养分状况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空间分布格局和变异特征。从整个流域来看,减量施氮并增施秸秆的施肥处理(N2S2)相比农民习惯施肥处理,农田作物产量、生物量降低很小,而氮肥的使用效率大大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也较高,前者氮素的淋失量大大降低,表现出了更好的环境效应,是该地区较适宜的施肥模式。由于受到地形及土壤质地等分布特征的影响,在氮素淋失较大的地块或靠近地下水源的位置,可以采取平整地表、设置草篱或草本植物过渡带等措施,进一步优化小流域的农田管理措施,减少环境污染风险。

朱浩宇[3](2021)在《小区和流域尺度氮磷流失的年际变化特征 ——以三峡库区紫色土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紫色土是三峡库区主要的农业土壤类型,紫色土旱坡地占三峡库区耕地总面积的80%左右,库区坡度较大,降雨量丰富且暴雨集中,表层土壤发育较快,导致库区紫色土土壤侵蚀较为严重,尤其库区暴雨集中,更是加剧紫色土水土流失状况。由于三峡库区人多地少,垦殖指数及复种指数较高,农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坡耕地占比大,机械化程度较低,粮食安全形势严峻。近年来,随着城市快速扩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大量依赖水肥投入来缓解粮食供应压力,直接导致农业投入增加,造成土壤酸化,资源浪费,土壤微生物活性变弱,土壤养分失调,重金属活性增加以及水体富营养化等潜在危害,严重影响紫色土的生产和生态功能。因此,研究合理的施肥措施来降低土壤养分流失和提高作物产量,对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及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关于土壤养分流失及防控技术的研究取得了较多的研究进展。但化肥减量配施生物炭和秸秆覆盖对土壤地表径流和壤中流的影响及氮磷养分年际流失通量的变化特征还不十分清楚。因此,本试验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连续三年(2017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15°坡度下设置不施肥(CK处理)、常规施肥、优化施肥、化肥减量配施生物炭、化肥减量配施秸秆覆盖五种处理,分别记CK处理、常规处理、优化处理、生物炭处理和秸秆处理,探究不同施肥处理下三峡库区紫色土旱坡地在小区尺度下的径流中氮素迁移年际变化特征,旨在为库区农田土壤氮磷流失防控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对三峡库区石盘丘小流域2017年11月到2020年11月期间小流域出口断面的水质进行连续性监测,以期掌握小流域内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地表径流氮磷流失年际变化特征及流失量,为库区面源污染的评价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2018-2020年间不同施肥处理地表径流总产流量CK处理最高(13872.22 L),秸秆覆盖处理最低(2967.11 L),其中化肥减量秸秆覆盖处理降低地表径流的效果最显着,化肥减量配施生物炭处理总产流量与常规处理基本一致,但较优化处理提高了18.16%,且在2020年各施肥处理地表径流产流量较2018年和2019年均显着下降;2018-2020年间各施肥处理的壤中流总产流量大小顺序为:生物炭>优化处理>秸秆覆盖>常规处理>CK处理。其中,秸秆覆盖壤中流产流量较常规处理和优化处理提高了20.42%和12.13%。且在2020年各施肥处理较前2年均提高了壤中流产流量,其中秸秆覆盖提高较为明显;另外,秸秆覆盖可以降低地表径流的产沙量,而生物炭则增加地表径流的产沙量。(2)壤中流是土壤全氮流失的主要途径。在地表径流中,2018年和2019年全氮流失通量远高于2020年流失通量,在2018年和2019年颗粒态氮是地表径流主要流失途径,而在2020年颗粒态氮流失量和流失能力减弱;在壤中流中,土壤全氮流失通量远高于地表径流。2018-2020年不同施肥处理下硝态氮总流失通量与全氮总流失通量的比例均超过50%,秸秆覆盖的比例达到最高,为69.21%,其次为优化处理,为62.28%。而颗粒态氮与全氮的总流失通量的比例均不超过10%,且秸秆覆盖可以有效降低颗粒态氮在地表径流的流失,但在壤中流和全氮流失总量中硝态氮是氮素流失的关键因素。(3)地表径流各形态磷素的流失主要以颗粒态磷流失为主,其中颗粒态磷流失通量在2018-2020年与总磷的比例均超过50%,且2020年各形态磷流失通量均表现为较低的水平。对于正磷酸盐,在2020年常规处理的流失通量表现为最低,而2018年的常规处理流失通量最高。颗粒态磷是地表磷素流失的关键因素,秸秆覆盖可以有效的减少地表径流各磷素的流失,而生物炭则可以增加地表径流磷素的流失。整个试验期内,地表径流和壤中流的径流全磷的流失通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在2018年和2019年颗粒态磷是磷素流失的主要流失途径,颗粒态磷流失通量与全磷的比例最高达到69.43%,但2020年壤中流是磷素流失的主要途径,颗粒态磷所占的比例最高只有3.22%。(4)2018-2020年各施肥处理的油菜、玉米产量均显着高于CK处理,除CK处理外各处理之间并无显着差异性,说明化肥减量配施生物炭和秸秆覆盖不会显着降低油菜和玉米的产量,过量施肥并不能显着显着提高作物产量,适量的减量施肥或配施生物炭和秸秆覆盖可以提高产量。其中,2018-2020年油菜总产量为常规处理>优化处理>秸秆覆盖>生物炭处理>CK处理,2018-2020年玉米总产量为优化处理>常规处理>秸秆覆盖>生物炭处理>CK处理。在2018-2020年,化肥减量配施生物炭和秸秆较单施化肥可以提高土壤各形态氮素含量。生物炭处理和秸秆覆盖土壤全氮年平均含量均显着高于常规处理。秸秆覆盖土壤碱解氮年平均含量表现最高,生物炭处理次之,优化处理最低。常规处理、生物炭处理和秸秆覆盖之间土壤硝态氮年平均含量并无显着差异性,并显着高于CK处理的土壤硝态氮年平均含量。化肥减量配施秸秆和生物炭可以较不施肥及单施化肥能有效地维持甚至提高土壤磷素的含量。秸秆土壤全磷年平均含量最高,为0.702 g·kg-1,常规处理、优化处理和生物炭处理略低于秸秆覆盖。不同施肥处理土壤有效磷的年平均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秸秆覆盖、生物炭处理、常规处理、优化处理和CK处理。(5)石盘丘小流域各形态氮素月平均流失浓度较高的月份主要集中在小流域作物施肥季和收获期,其中在全氮、硝态氮和铵态氮月平均流失浓度最高的月份均出现在2019年9月份,分别为5.534 mg·L-1、4.216 mg·L-1和0.346 mg·L-1。铵态氮全氮、硝态氮和铵态氮年平均排放浓度均呈现上升后降低的趋势,均在2019年份年均排放浓度达到最高。全氮与硝态氮和铵态氮均表现极显着相关(P<0.01)。全氮流失通量在2019年最高,2020年最低。各形态磷素排放浓度范围由大到小顺序分别为:总磷、颗粒态氮、可溶性总磷和正磷酸盐。总磷、可溶性总磷和正磷酸盐年平均流失浓度均在2019年表现最低,颗粒态氮月均排放浓度在2017年11月平均排放浓度最高,是2018年平均排放浓度的3.30倍。总磷流失通量在2019年最高,分别是2018年和2020年的1.11倍和1.13倍。小流域可溶性总磷流失通量远高于其他形态磷的流失通量。可见,在小流域可溶性总磷是磷素流失的重要因素。从小区产流产沙、土壤氮磷养分流失特征及作物产量、土壤养分方面综合考虑,化肥减量配施秸秆覆盖是最佳的施肥处理。同时在小流域中应采用合理施肥方式和土地利用类型,减少小流域氮磷养分的输出。

陈涛[4](2020)在《不同施肥处理紫色土坡耕地氮素流失途径与通量分析》文中认为氮素对农业生产有重要的意义,氮肥可以促进粮食增产,保障粮食安全。但在现实生产过程中大量的使用氮肥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如何在保障粮食增产过程中减少氮素污染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热点问题。而紫色土作为中国西南地区长江中上游重要耕地,有着典型的研究意义。本研究通过中科院盐亭站的野外观测实验,观测了紫色土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下不同施肥处理在施肥后的氮素的氮氧化物,氨挥发和径流,分析了高氮施肥(HNPK)、常规施肥(NPK)、猪粪配比氮磷钾(OMNPK)、秸秆还田配氮磷钾(RSDNPK)以及不施肥对照CK处理间结果差异。对不同施肥处理下紫色土坡耕地氮素的氮氧化物损失,径流损失以及氨挥发再结合作物产量,筛选出紫色土坡耕地氮氧化物排放和氮流失共同作用下的优化施肥措施RSDNPK处理。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紫色土N2O与NO排放速率初期波动大,N2O排放速率范围为-4.16~94.6μg(N)·m-2·h-1,NO排放速率范围是-10~93μg(N)·m-2·h-1,在冬小麦季,NPK施肥处理在施肥后第12天出现排放峰值,为39.23μg(N)·m-2·h-1,平均排放速率为13.83μg(N)·m-2·h-1,HNPK在第9日达到排放峰值,为127.54μg(N)·m-2·h-1,平均排放速率大小为18.83μg(N)·m-2·h-1。OMNPK排放峰值出现在第7天达到排放峰值为62.50μg(N)·m-2·h-1,平均排放速率为14.03μg(N)·m-2·h-1,RSDNPK在第12天达到排放峰值,为78.84μg(N)·m-2·h-1,平均排放速率为10.08μg(N)·m-2·h-1。在夏玉米季施肥对照处理CK的土壤N2O排放通量变化范围为-4.13~23.1μg(N)·m-2·h-1,平均排放通量为5.89μg(N)·m-2·h-1。HNPK、NPK、OMNPK和RSDNPK的排放通量分别为-5~2023μg(N)·m-2·h-1、-3~167.0μg(N)·m-2·h-1、-0.03~3719μg(N)·m-2·h-1、-1~1579μg(N)·m-2·h-1,在夏玉米季OMNPK处理在施肥后第2天和5天达到排放峰值与最大值,峰值为1314和3719μg(N)·m-2·h-1。HNPK在施肥后第二天达到第一次峰值,值为1664μg(N)·m-2·h-1,在第五日为排放最大值为2023μg(N)·m-2·h-1RSDNPK在施肥后第2日第达到峰值,值为1579μg(N)·m-2·h-1。在小麦与玉米季不同施肥间处理排放速率差异明显。在施肥的前两周排放速率较高,随后下降趋势明显,大约两周左右趋于平稳,对照不施肥处理无明显排放峰值。施肥是紫色土氮氧化物出现排放峰值的主要驱动因子。(2)在雨季径流损失有以壤中流与地表径流,其中壤中流是氮损失的最主要方式。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硝态氮是氮素流失的主要形态,NPK全年地表径流氮素损失通量为3.8 kg·hm-2,壤中流氮素损失通量为73.2 kg·hm-2,全年损失氮素通量77.0kg·hm-2,占全年施氮量的27.5%。HNPK全年地表径流氮素损失通量为17.9kg·hm-2,壤中流氮素损失通量为58.4kg·hm-2,全年损失氮素通量为82.1kg·hm-2,占全年施氮量的21%。施用有机肥料OMNPK全年地表径流氮素损失通量为19 kg·hm-2壤中流氮素损失通量为58.4kg·hm-2,全年损失氮素通量为77.4kg·hm-2,占全年施氮量的22%。施用秸秆还田处理RSDNPK全年地表径流氮素损失通量为27.7kg·hm-2,壤中流氮素损失通量为27.6kg·hm-2,全年损失氮素通量为55.3kg·hm-2,占全年施氮量的19.3%。(3)不同的施肥处理对研究区N2O与NO排放有显着差异(P<0.05)。调节施肥方式可以控制N2O排放量,HNPK、NPK、OMNPK、RSDNPK处理的N2O含量显着高于CK处理(P<0.05)。秸秆还田处理的土壤N2O与NO全年累计排放量分别为1.44 kg·hm-2和0.015 kg·hm-2,显着低于NPK和OMNPK,能有效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而OMNPK处理相较于NPK处理增加了氮氧化物的排放。施肥方式对紫色土坡耕地氮素流失具有显着影响(P<0.05)。秸秆还田的施用能够有效抑制氮氧化物排放。(4)施肥方式对紫色土不同施肥处理氨挥发有显着影响(P<0.05)在研究中得到冬小麦夏玉米氨挥发都主要集中在前两周内,在冬小麦季累积排放量大小关系为HNPK>OMNPK>NPK>RSDNPK>CK。玉米季氨挥发累积排放量大小为HNPK>NPK>RSDNPK>OMNPK>CK。NPK施肥处理氨挥发累积量为27kg(N)·hm-2占施氮量9.6%。HNPK处理相对于NPK处理增加了1.18倍氨的排放,OMNPK和RSDNPK相对于NPK施肥处理减少了70%与56%由氨挥发造成的氮素损失(5)在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下,OMNPK与RSDNPK有着较高的作物产量分别为8954和9224 kg·hm-2,施肥方式是对作物产量影响的主要因素,我们可以通过调整施肥方式来提高作物产量。随着对粮食需求不断增长,考虑农业增产与环境友好而选择不同优化的施肥方式可持续生产的必经之路,紫色土冬小麦-夏玉米周年轮作最佳施肥方式是秸秆还田处理RSDNPK。与NPK施肥相比增加了6%的作物产量且减少了32%的氮损失,与OMNPK相比增加了2%的产量减少了23%的氮元素损失,是能够实现产量与环境统一的施肥方式。

马胜兰[5](2020)在《秸秆还田对川中丘陵玉麦轮作体系地力特征和氮去向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秸秆在农田生态系统养分循环与能量交换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合理的秸秆还田不仅可有效避免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还利于培肥土壤,维持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促进农业的绿色发展。为探明不同秸秆还田量和还田方式对川中丘陵紫色土地力和土壤-植物体系氮去向的影响,本研究以中国科学院盐亭紫色土农业生态试验站为平台,在土壤要素长期观测样地,设置玉米-小麦-秸秆不还田(CK)、玉米-小麦-秸秆30%还田(RMW30)、玉米-小麦-秸秆50%还田(RMW50)、玉米-小麦-秸秆100%还田(RMW100)、玉米-小麦-秸秆粉碎还田(RMWcut)和玉米-小麦-秸秆焚烧还田(RMWburn)6个处理,代表不同秸秆还田量和还田方式。通过研究秸秆还田量和还田方式对作物生产、土壤物理性质、养分特征和土壤动物食性结构的影响,以及氮去向的差异,以期评估对川中丘陵地区土壤结构和地力有利,且利于农业可持续生产和环境友好的秸秆还田模式,为优化区域秸秆还田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合理的秸秆还田可提高作物生产力,过多秸秆还田会降低作物生产力。RMW30处理小麦和玉米的产量最高分别为3854和6464 kg ha-1,处理间无显着差异。而RMW100较RMW30处理的小麦产量少15.5%且低于CK处理。RMW50处理小麦季生物量较高为12309 kg ha-1,玉米季则RMW100处理较高为14442 kg ha-1。秸秆还田方式对生产力无显着影响,小麦季RMWcut处理生物量和产量偏高,玉米季RMWburn处理偏高。2.合理的秸秆还田利于改善土壤物理结构。从还田量来看,RMW30和RMW50处理土壤容重较CK显着降低0.22和0.17g cm-3,饱和含水量提高2.76%和0.54%,RMW100处理容重和饱和含水量与CK处理无显着差异,但饱和导水率达1.62mm min-1,导水性能优越,RMW30处理孔隙特征与CK处理无显着差异,RMW50处理较CK处理25-100μm孔隙数量显着降低17.7%,但>500μm孔隙数量增加3倍,大小孔隙配比明显改善。RMW100处理显着提高了孔隙均匀性和连通性。但其孔隙直径趋大,漏水漏肥的风险较大。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容重、饱和含水率和饱和导水率无显着影响,但对孔隙组成影响较大。CK和RMWburn处理>1000μm的孔隙体积比分别为86.8%和91.3%,RMWcut处理为50%,孔隙直径趋小。RMWcut较其他处理总孔隙度提高,大小孔隙配比合理,RMWburn和CK处理孔隙结构无显着差异。3.秸秆还田量对土壤p H无显着影响,但耕层土壤养分含量随还田量增加呈上升趋势,RMW100处理小麦季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含量显着高于CK处理,分别达到14.7 g kg-1和77.2mg kg-1。玉米季除速效钾外,其他指标在处理间无显着差异。秸秆还田方式对p H和速效钾含量无显着影响,小麦季RMWcut与RMWburn处理有机质含量较CK处理高5.2g kg-1和3.2 g kg-1,RMWcut显着高于CK处理。RMWcut处理小麦季和玉米季碱解氮含量最高,分别达到76.3和80.5 mg kg-1。4.该试验条件下杂食性土壤动物的数量和种类最多,其他食性土壤动物数量较少且种类单一。RMW30处理杂食性土壤动物的数量可达38000只m-2,显着高于RMW50处理,植食性土壤动物CK处理可鉴定种类为4种,数量为2500只m-2,其他处理仅1-2种且RMW50处理深层缺失该食性。RMW100处理腐食性和捕食性土壤动物数量可达5000只m-2。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植食性土壤动物的数量与种类CK处理最多。RMWburn处理土壤动物总数量显着高于其他处理,种类无显着差异。RMWcut处理腐食性土壤动物种类和数量增加,捕食性土壤动物在0-15 cm土层缺失而在15-30 cm土层聚集。5.不同秸秆还田量处理中,氮肥是农田氮输入的主要来源,占比70%,其次为秸秆,占比为20%,氮沉降约占5%-7%;种子氮仅占1%。小麦季RMW30处理氮利用效率最高达53.1%,作物携出氮量占总输出量的80%~90%,各处理出现不同程度氮盈余,盈余量与秸秆还田量呈正相关。玉米季随秸秆还田量增加氮利用效率上升,土壤淋溶损失量占比较高,各处理淋溶量占其总输出量的30%左右,气态损失约占5%-7%。CK和RMW50和RMW100处理氮盈余量分别为-97.2、-76.9和15.4 kg ha-1。不同还田方式下,CK、RMWcut和RMWburn的氮利用率无显着差异。小麦季不同还田方式的各处理均出现不同程度氮盈余,RMWcut处理盈余量达45.2 kg ha-1,其他处理盈余量为26 kg ha-1左右。玉米季各处理则出现土壤氮亏损情况,其中CK处理亏损氮97.19 kg ha-1。综上,小麦季秸秆还田量为30%和玉米季还田量为100%时,可使当季作物保持较高的生产力和氮利用效率,同时能有效改善土壤物理结构,提高土壤供肥能力,增加土壤动物总量和丰富度,更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小麦季所有处理和玉米季秸秆100%还田的处理普遍出现氮盈余,在实际生产中可减少化肥氮用量。不同还田方式中,秸秆焚烧还田易破坏土壤结构,而粉碎还田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起到保水保肥效果,提高土壤地力实现作物增产,因此在川中丘陵区,小麦季和玉米季推荐秸秆还田量分别为30%和100%,推荐还田方式为粉碎还田。

况福虹[6](2016)在《长江上游紫色土不同种植体系肥料氮去向及氮素平衡》文中研究指明在目前的产量水平下,中国至少需要增加20%的粮食产量才能满足未来人口增长的需求,同时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氮肥生产和使用最多的国家,但这些氮素仅有不到一半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其余的则通过各种途径损失进入环境并造成各种负面影响。如何通过合理施用氮肥,协调粮食安全和环境安全之问的巨大矛盾已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长江上游四川盆地(四川省和重庆市)是我国粮食主产区,同时也是我国西部最重要的生态屏障和具有全球意义的生态敏感脆弱区,但该地区农业氮投入和生境退化间的矛盾尤为突出。本文立足于长江上游四川盆地主要农业生产区,以重庆市江津区和四川省盐亭县为例,研究了该区域水耕性紫色土水稻-小麦(RW)、玉米-小麦(MW)和水稻-冬水休闲(RF)三种轮作体系下的氮循环过程,利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施肥和轮作对化肥氮总的利用、残留和损失的影响,采用半密闭法、原位渗漏计法和静态箱法测定氨挥发、氮素淋洗和N20排放,同时对比由传统水稻-冬水休闲改为水稻-小麦体系或玉米-小麦体系后,作物产量及作物氮素利用和损失的变化,评价不同轮作系统化肥氮的产量效应和氮素平衡。论文主要结果如下:1)氮肥仍是保证长江上游地区各粮作体系农作物产量稳定的首要条件。MW,RW和RF体系下,同一体系传统施肥和优化施肥处理的作物千粒重、年产量和年生物量相比没有显着差异,MW和RW体系在相同的土壤、气候条件和管理措施下,增施氮肥并不能显着增加作物产量和收获指数。2)不同轮作体系中,以RW体系总产量和地上部生物量最高,其传统施氮处理和优化施氮处理产量分别较MW体系高30.3%和23.4%,地上部生物量较MW体系高18.9%和9.4%,但并没有显着差异。无论是传统施肥还是优化施肥处理,植物地上部总氮的吸收量均表现为MW> RW> RF,而地上部对’5N的吸收则表现为RW>MW>RF,在优化施肥的条件下,作物会更多利用土壤氮和环境氮,而在传统施肥条件下,作物吸收的肥料氮比例升高。3)在MW和RW体系中,传统施肥处理地下部和根系残留的15N显着高于优化施肥处理,从15N的损失来看,无论哪种轮作体系,传统施氮处理的损失量均显着高于优化施肥,显着增加了各个体系化肥氮损失量对环境的风险。优化施氮处理中,肥料氮地上部利用率为RW(42.3%)>MW (37.2%)> RF (36.2%),在0-50 cm土体和地下部残留为RF(38.1%)> MW (32.0%)> RW (28.0%),15N损失比例为MW (30.8%)> RW (29.8%)> RF (25.7%);传统施氮处理中,肥料氮地上部利用率为MW (37.2%)> RW (32.8%)> RF (25.7%),0-50 cm土体和地下部残留为MW (30.4%)> RF(29.1%)>RW(22.8%),15N损失比例为RF (45.2%)> RW (39.2%)> MW (35.2%),水稻-小麦体系对化肥氮的利用率显着高于玉米-小麦体系,水稻-冬水休闲体系由于是单季稻种植模式,损失绝对量低于轮作体系。小麦季残留氮在夏玉米和水稻季仅有小麦季施氮量的2.1%和2.7%能被吸收利用,仍有17%和20%化肥氮在夏玉米和水稻收获后残留于土壤中,有11%和15.6%在夏玉米和水稻季发生损失。4)不同轮作体系化肥氮损失比例不同,且不同作物季的损失途径也有差异。江津试验点不同轮作体系的氨挥发损失量很低,平均仅占当季施肥总量的1-2%。MW体系N2O排放总量高于其他轮作体系,传统施氮处理和优化施氮处理N20排放总量分别达到全年施肥总量的3.2%和3.1%,且全年60%以上的N20排放量集中于夏玉米季,而RW体系由于水稻季淹水,全年60%以上的N20排放量集中于冬小麦季。MW体系无机氮淋洗渗漏损失,传统施氮处理和优化施氮处理分别达到全年施肥总量的6.2%和6.7%,高于RW轮作体系。传统施肥条件下,三个体系均会产生大量氮盈余,而本研究设定的优化施氮条件下,MW和RW体系不会产生大量氮盈余,但RF体系产生了较多氮盈余,对于RF体系,还有更大的优化潜力。5)2009年到2013年,以盐亭试验点为例,测得输入四川盆地丘陵区农田生态系统的氮沉降量平均为38.7 kg N ha-1 yr-1。湿沉降、重力干沉降和非重力干沉降的比例分别为年沉降总量的60.7%、15.7%和23.6%。还原态氮沉降高于氧化态氮沉降,是氮沉降的主要贡献者。湿沉降、气态NH3、NO2和pNH4+具有显着的季节性沉降特征,最大负荷出现在夏季,最小负荷则出现于冬季。氮沉降以水溶性氮为主,铵态氮、硝态氮和有机氮分别占总氮的48.7%,30.3%和21.0%,且四川盆地农业生态系统氮沉降输入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已经成为该区域重要的环境氮输入源,尤其是还原态氮化合物负荷上升。为此,随着四川盆地农田氮肥用量增长和畜牧业的发展,大气活性氮沉降对长江上游的农田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应予以足够重视,优化氮素管理将成为实现该区域粮食安全和环境安全的重要途径。

高进长,朱虹,龙翼,张信宝,朱波,唐强,刘秀明[7](2015)在《川中丘陵区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和泥沙来源示踪的δ13C技术》文中认为在2010年和2011年,采集长江上游川中丘陵区万安沟小流域塘库沉积泥沙、河床沉积泥沙、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表层土壤,应用δ13C技术研究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和泥沙来源。结果表明:森林坡地、弃耕坡地和耕种梯田的表层土壤δ13C值分别是-26.40‰,-25.91‰和-25.81‰,非常相近,说明土壤有机物δ13C主要是占主导地位C3植物的残留物,而C4植物玉米对土壤有机物δ13C值几乎没有影响。结合δ13C值和土地利用变化分析,土壤和沉积泥沙δ13C值是土地利用状况的良好指示因子,较低δ13C值(-26‰)表明丘陵坡地森林覆盖率较高,而较高δ13C值(-24.30‰)则说明森林覆盖率较低。δ13C技术只有在沉积泥沙主要来源是土壤有机物的条件下,才能定量评价沉积泥沙的不同来源。由于当地沉积泥沙有机物是土壤有机物、生物碎屑和生活污水的混合物,采用δ13C指标示踪泥沙来源的可靠性受到影响,但可以肯定地说,δ13C技术对定量评价沉积泥沙的来源是有帮助的。

蒋锐[8](2012)在《紫色丘陵区农业小流域氮迁移的动态特征及其环境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地处长江上游的紫色土丘陵区是西南农业的主体区域,同时也是生态环境的敏感区域。长期以来突出的人地矛盾使得该地区土地垦殖率高,水土流失严重,肥料利用率低,面源污染加剧。本研究本着保护长江水资源,有效控制面源氮污染的目的,从不同的时间尺度(暴雨事件,季节变换,年际变化)描述紫色土丘陵区农业小流域内氮迁移的过程特征及机理,同时调查氮素迁移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对紫色丘陵区盐亭截流村小流域2007年3次暴雨径流的全过程进行了连续监测,测定了径流量及降雨—径流过程中N形态、浓度与通量变化。结果表明,N各形态浓度曲线与流量曲线趋势大致相同,总氮(TN)浓度迅速达到峰值后缓慢下降,而径流后期又呈上升趋势,硝态氮(NN)浓度线总体呈上升趋势,颗粒态氮(PN)浓度在径流过程中迅速达到峰值后陡然下降,氨态氮(AN))含量较低且波动较小。暴雨径流氮素迁移前期以PN为主,主要来源于地表径流,受降雨强度控制。后期以NN为主,可能来源于土壤硝酸盐随壤中流淋失。暴雨径流导致的N流失负荷巨大,TN平均负荷4.8g·m-3。PN负荷偏向径流初期分布,表明初期冲刷效应明显,NN负荷集中分布于径流后期,表明壤中流汇流贡献突出。为研究紫色丘陵区非点源氮素迁移变化特征,于2005-2007年对盐亭截流村小流域的典型沟道进行研究,分析了氮素浓度与负荷的时空动态变化。沟道自上游到出口氮素浓度下降显着(P<0.01),TN、NN、PN、AN与NO2--N浓度分别由12.58,5.3,2.77,1.79和0.54mg·L降为2.28,1.29,0.15,0.37和0.1lmg·L-1。上游NN和PN分别占TN的52%和30%,是氮素的主要存在形态。NN是中下游及出口的主要存在形态。沟道对氮素有一定的持留作用,TN在沟道中的持留量为239.65kg·a-1,NN和PN为氮素的主要持留形态(分别占TN持留量的52%和28%)。沟道上游是氮素迁移主要的“汇”,持留量占总量的81%。TN释放量为117.18kg·a-1,释放形态以NN为主(占TN释放量的56%),NN是沟道氮素污染的“内源”污染物。沟道是氮素迁移的渠道,NN是主要的迁移形态。沟道氮素存在明显的季节特征与年际差异,雨季浓度较大,干旱年份氮素浓度与输出负荷均较小,但沟道NN迁移负荷较大。为进一步了解氮素迁移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本研究对流域地下水进行了监测,着重调查了浅层地下水中硝酸盐的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该地区地下水硝酸盐平均浓度为7.67 mg/L,变化范围2.44-31.16 mg/L。19%的井水中硝酸盐含量超过10mg NO3--N/L,不适合作为饮用水;46%的地下水处于轻度污染(NO3 N:≥5 and<10mg/L)。地下水硝酸盐的时间变化受降雨,施肥因素控制;而空间变化则受到土地利用,地形条件的影响。土壤中大量盈余的氮,以及不合理的农业管理措施,耦合该地区雨量丰沛的气候特征,是该地区地下水硝酸盐含量较高的根本原因,而丰富的壤中流是氮素从土壤迁移至地下水的主要渠道。

欧定华[9](2010)在《丘陵区坡面农业灌溉雨水集蓄利用工程优化设计研究》文中认为当人类跨入21世纪之时,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随着雨水资源化诞生,其不可替代的开发利用潜力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特别是在丘陵区,雨水集蓄利用已成为缓解当地水资源紧缺、促进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有效措施。本文针对丘陵区坡面农业灌溉雨水集蓄利用工程优化设计方法存在的问题,将大系统优化理论、改进实码遗传算法、自优化模拟技术、序列二次规划和计算机编程应用于丘陵区坡面农业灌溉雨水集蓄利用工程优化设计。以川中丘陵区为典型研究区域,对丘陵区坡面农业灌溉雨水集蓄利用工程优化设计模型和算法展开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研制出一套适合丘陵区坡面农业灌溉雨水集蓄利用工程优化设计的软件。并以中国科学院盐亭紫色土农业生态试验站截流小流域监测数据为基础,对论文中的模型、算法、软件进行验证。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建立丘陵区坡面农业灌溉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系统优化模拟模型,模型由降雨(径流)序列分析计算模型、逐时段集蓄水量分析计算模型、逐时段灌溉水量优化分配模型以及蓄水工程规模优化设计模型组成。(2)综合应用人机交互技术(HCIT)、改进实码遗传算法(IRGA)、自优化模拟技术(SOST)以及序列二次规划算法(SQP)设计出系统优化模拟模型求解算法。(3)应用MATLAB图形用户编程方法设计可视化界面,编写MATLABM函数文件程序对模型求解,研发出一套适合丘陵区坡面农业灌溉雨水集蓄利用工程优化设计的通用软件。(4)以中国科学院盐亭紫色土农业生态试验站截流小流域监测数据为基础,对文中模型、算法、软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①ARUEOPS软件已实现水文频率自动化计算。②在同一灌溉水量条件下,最优集流面积随集流效率增加而减少;在相同集流效率条件下,其随着灌溉水量增加而增加;逐月最优集蓄水量随灌溉水量增加而增加,且集中在6、7、8月。③改进实码遗传算法在求解这类包含等式和不等式约束的最优化问题时具有较高性能;系统自优化模拟算法在实现模型上层和下层之间的协调优化上取得了较好效果。模型实现了有限灌溉水量在灌区多种作物之间和各作物生育阶段的最优分配,同时也实现了种植面积在灌区多种作物之间的优化分配。在非充分灌溉条件下,多种作物之间优化配水和优化种植面积受产量反应系数影响;作物生育阶段优化配水受水分敏感指数、有效雨量、地下水补给量等因素综合影响。在不同可供灌溉水量条件下,逐月最优灌溉水量均集中在4、5月;4、5月最优灌溉水量随可供灌溉水量增加而增加,且其增加速度较其余月份大。④丘陵区在资金缺乏情况下开展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建设时,可选择自然土坡作为集流面,蓄水池规模应根据可供灌溉水量大小确定。

李林育[10](2009)在《四川盆地丘陵区降雨侵蚀与输沙特征》文中研究表明四川盆地丘陵区是长江上游人口稠密的农业区之一,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该区水土流失面积广、强度大,是长江上游水土流失重点产沙区之一,其入河泥沙量的大小直接关系到中下游长江三峡库区的使用年限和安危,乃至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四川盆地丘陵区为研究对象,选取多年实测降雨资料分析了降雨量及降雨侵蚀力的时空变化特征;利用径流小区及小流域观测站实测资料,研究了自然因素与人为活动因素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并结合水文站实测输沙量资料分析了河流输沙变化特征及河道冲淤情况,并估算了流域泥沙输移比。取得了以下主要研究结果:(1)四川盆地丘陵区大部分地区的年降雨量空间分布总体上是盆周多于盆底,由外而内逐渐减少;降雨年内分配极不均衡,主要集中于5~10月,占全年降雨量的78%以上;年际变化也较大,且变化幅度为北部大于中部和南部,西北部大于东南部。顺坡休闲农耕地的侵蚀性雨量标准为11.3mm,多年平均总降雨量中有60%以上属于侵蚀性降雨,7、8两个月年均侵蚀性降雨量和土壤侵蚀量最大。年均降雨侵蚀力R值介于5000~6500MJ·mm·ha-1·h-1之间,主要由≥15mm降雨构成,其时空分布特征与降水量相似。(2)多年平均条件下,顺坡农耕地径流小区土壤侵蚀量和径流量均随坡度与坡长的增加而增大;在次降雨条件下,随着降雨量、降雨强度及降雨能量的增加,坡度的变化对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明显,而坡长变化的影响则不显着。(3)横坡垄作与顺坡垄作相比,减流率相对稳定,变化在35.1%~74.7%之间,而减蚀率变化趋势起伏较大,在8.5%~96.8%之间;林草措施相对于自然坡面的减流效益平均为48.6%和32.3%,减沙效益平均为54.4%和73.8%;梯地多年平均减流量为1.94×104m3/km2,减沙量为2151.0t/km2;淤地坝单坝年均拦沙量为143.7t;小型蓄用水工程平均每年汛期减少地表径流量13650m3,减少输沙量44.2t。(4)休闲裸地年侵蚀量为753.2t/km2,农耕地种植不同作物条件下年均侵蚀模数变化在9.2~15567.7t/km2之间,不同草地径流小区的多年平均侵蚀量变化在45.3~710.8t/km2,不同林地类型下多年平均侵蚀量变化在3.25~620.5t/km2。无论哪种土地利用类型,随着植被覆盖度或郁闭度的不断增大,降雨对土壤侵蚀的影响逐渐减弱,土壤侵蚀就会减轻。考虑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度、种植条件、侵蚀产沙特征等因素,归纳出四川盆地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多年平均侵蚀模数:旱地为5424.8t/km2,水田为714.8t/km2,裸岩为12428.0t/km2,有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和经济林地的侵蚀模数分别为240.7t/km2、392.9t/km2、2326.7t/km2、514.9t/km2,高盖度草地、中盖度草地和低盖度草地的侵蚀模数分别为139.3t/km2、710.8t/km2、2038.9t/km2。(5)在嘉陵江中游干流流域以武胜~(亭子口、红岩、赵家祠、清泉乡)区段的水土流失最严重,多年平均输沙模数为1060.4t/(km2·a),渠江流域则为为罗渡溪~(苟渡口、静边)区段,多年平均输沙模数为2158.4t/(km2·a),而涪江流域为将军石~甘溪区段,多年平均输沙模数为1730.6t/(km2·a)。在1957~1987年间,嘉陵江中游干流流域输沙模数呈下降趋势,涪江流域有略微降低趋势,与流域内降水量的逐年减少及水利工程的拦沙有关;而渠江流域则呈上升趋势,其原因主要是降雨量的增加。(6)1983年与1965年相比,涪江干流河段除涪江桥站断面萎缩外,平武站、射洪站和小河坝站断面均以冲刷为主;支流平通河河床以冲刷为主,梓潼河、安昌河、凯江及魏城河河床均以淤积为主;涪江流域干流及主要支流水文站控制流域的SDR值变化范围在0.04~0.87之间,其中梓潼河流域SDR值变化于0.04~0.2之间,凯江流域SDR值为0.07,平通河流域SDR值为0.6,涪江流域干流不同控制区间内的SDR值变化于0.1~0.87之间。各水文站控制流域的SDR大小与流域控制断面的冲淤情况基本一致。

二、川中丘陵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以中国科学院盐亭紫色土农业生态试验站集水区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川中丘陵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以中国科学院盐亭紫色土农业生态试验站集水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喀斯特地区土壤有机碳分布及其对种植管理模式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2 材料与方法
    2.1 样地选取
    2.2 土壤样品采集及测试
3 结果与分析
    3.1 典型喀斯特地区土壤总有机碳变化特征
        3.1.1 典型喀斯特地区土壤总有机碳变化特征
        3.1.2 典型喀斯特区石漠化演替进程对土壤总有机碳变化的影响
    3.2 典型喀斯特区石漠化坡耕地种植/管理模式对土壤总有机碳的响应
        3.2.1 复合种植模式对土壤总有机碳的影响
        3.2.2 田间管理模式对土壤总有机碳的影响
4 讨论
    4.1 典型喀斯特地区表层土总有机碳特征
    4.2 石漠化程度对土壤总有机碳的影响
    4.3 典型石漠化坡耕地不同复合种植模式对土壤总有机碳的影响
    4.4 典型石漠化坡耕地田间管理模式对土壤总有机碳的影响
5 结论

(2)DNDC模型在晋东褐土区小流域农田施肥管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长期定位试验在农田施肥管理中的应用
        1.2.2 DNDC模型在农田施肥管理中的研究进展
        1.2.3 小流域环境因子的空间变异性及DNDC模型的应用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处理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处理及分析
        2.2.1 模型校验
        2.2.2 数据采集与处理
    2.3 小流域农田DNDC模型数据库构建及模拟
第三章 DNDC模型验证及敏感性分析
    3.1 DNDC模型校验
        3.1.1 作物产量模拟与验证
        3.1.2 作物生物量模拟与验证
        3.1.3 土壤碳氮养分含量模拟与验证
    3.2 DNDC模型敏感性分析
    3.3 小结
第四章 小流域农田立地条件的空间变异性
    4.1 小流域农田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性
    4.2 小流域农田太阳辐射的空间变异性
    4.3 小流域农田坡度的空间变异性
    4.4 小结
第五章 小流域农田作物生长与土壤养分变化对施肥措施的响应
    5.1 小流域农田不同立地条件下作物产量与生物量对施肥措施的响应
    5.2 小流域农田不同立地条件下土壤有机碳对施肥措施的响应
    5.3 小流域农田不同立地条件下土壤氮素淋失对施肥措施的响应
    5.4 小结
第六章 主要研究结论和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3)小区和流域尺度氮磷流失的年际变化特征 ——以三峡库区紫色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农田氮磷流失途径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1.1.1 农业面源污染的概述
        1.1.2 氮磷流失的途径
        1.1.3 氮磷流失的影响因素
    1.2 不同尺度下农田氮磷流失研究
        1.2.1 径流小区尺度下氮磷流失
        1.2.2 田块尺度下氮磷流失
        1.2.3 小流域尺度下氮磷流失
    1.3 秸秆和生物炭还田对氮磷流失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1.3.1 秸秆还田对氮磷流失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1.3.2 生物炭对氮磷流失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1.4 三峡库区农田氮磷流失研究现状
        1.4.1 三峡库区水体污染现状
        1.4.2 三峡库区小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研究
    1.5 小结
第2章 绪论
    2.1 研究背景及意义
    2.2 研究目标
    2.3 技术路线
    2.4 材料与方法
        2.4.1 研究区概况
        2.4.2 试验设计与处理
        2.4.3 采样与分析方法
    2.5 数据处理
第3章 紫色土旱坡地小区尺度下氮素流失年际变化特征
    3.1 引言
    3.2 结果分析
        3.2.1 不同施肥处理对小区产流产沙的影响
        3.2.2 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铵态氮流失年际变化
        3.2.3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硝态氮流失年际变化
        3.2.4 不同施肥处理对颗粒态氮流失年际变化
        3.2.5 不同施肥处理下全氮浓度流失年际变化
    3.3 讨论
    3.4 小结
第4章 紫色土旱坡地小区尺度磷素流失年际变化特征
    4.1 引言
    4.2 结果分析
        4.2.1 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正磷酸盐流失年际变化
        4.2.2 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颗粒态磷流失年际变化
        4.2.3 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全磷流失年际变化
        4.2.4 不同施肥处理下各形态磷流失通量年际变化
    4.3 讨论
    4.4 小结
第5章 小区尺度不同施肥处理对作物产量和土壤养分影响
    5.1 引言
    5.2 结果分析
        5.2.1 不同施肥处理对作物产量和肥料农学利用率的影响
        5.2.2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氮素的影响
        5.2.3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磷素的影响
    5.3 讨论
    5.4 小结
第6章 石盘丘小流域氮磷流失年际变化特征
    6.1 引言
    6.2 结果分析
        6.2.1 小流域氮、磷形态流失年际变化
        6.2.2 小流域氮、磷流失通量年际变化
    6.3 讨论
    6.4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文章

(4)不同施肥处理紫色土坡耕地氮素流失途径与通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标
    1.3 主要研究内容
        1.3.1 紫色土坡耕地不同施肥处理氮氧化物排放过程与通量
        1.3.2 紫色土不同施肥处理对紫色土坡耕地径流损失
        1.3.3 紫色土坡耕地不同施肥处理氨挥发排放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农业发展与氮循环
    2.2 农业氮素污染
        2.2.1 农田土壤氮氧化物排放
        2.2.2 农业土壤氮素损失迁移
        2.2.3 农业土壤氨挥发损失
第3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区概况
    3.2 研究思路
    3.3 技术路线图
    3.4 研究方法
        3.4.1 试验设计与试验小区设置
        3.4.2 试验小区施肥方案
        3.4.3 试验小区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3.4.4 实验采样观测
    3.5 数据处理计算
        3.5.1 N_2O(或者NO)通量
        3.5.2 N_2O(或者NO)累积排放量
        3.5.3 氮素流失通量
        3.5.4 氨挥发计算方法
        3.5.5 统计分析
第4章 不同施肥处理氮氧化物排放特征与通量分析
    4.1 环境因子变化
        4.1.1 试验期内降雨量变化
        4.1.2 气温、土壤温度
        4.1.3 土壤无机氮(铵氮硝氮)含量变化
    4.2 紫色土坡耕地N_2O的动态变化
        4.2.1 小麦季N_2O排放动态变化
        4.2.2 玉米季N_2O动态变化特征
        4.2.3 不同施肥处理对紫色土坡耕地N_2O排放影响
    4.3 紫色土不同施肥处理NO排放特征与排放量
        4.3.1 紫色土不同施肥处理小麦季NO排放特征
        4.3.2 紫色土不同施肥处理玉米季NO排放特征
        4.3.3 不同施肥处理对紫色土坡耕地NO_x排放量影响
    4.4 讨论
    4.5 小结
第5章 不同施肥处理下紫色土氮素径流损失
    5.1 不同施肥方式下降雨径流
    5.2 不同施肥处理氮素地表径流迁移特征
    5.3 壤中流氮素迁移特征
    5.4 不同施肥处理对紫色土氮素流失途径与通量
    5.5 讨论
    5.6 小结
第6章 紫色土坡耕地氨挥发排放通量特征
    6.1 小麦季施肥后氨挥发特征
    6.2 夏玉米氨挥发变化与通量
    6.3 讨论
第7章 筛选最佳施肥处理
    7.1 不同施肥处理小麦玉米产量
    7.2 基于产量的氮素损失
    7.3 讨论
    7.4 小结
第8章 主要结果与结论
    8.1 主要结果
    8.2 结论
    8.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和科研成果

(5)秸秆还田对川中丘陵玉麦轮作体系地力特征和氮去向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秸秆还田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
        1.1.1 国内外秸秆还田政策及秸秆利用现状
        1.1.2 秸秆还田对作物生产以及病虫草害的影响
        1.1.3 秸秆还田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1.1.4 秸秆还田对环境的影响
    1.2 秸秆还田对化肥氮利用损失的影响
        1.2.1 秸秆还田量和方式对化肥氮利用影响
        1.2.2 秸秆还田量和方式对化肥氮损失的影响
        1.2.3 秸秆还田对氮平衡的影响
    1.3 紫色土地区秸秆还田研究现状
        1.3.1 川中丘陵紫色土地区秸秆利用现状
        1.3.2 川中丘陵紫色土地区秸秆利用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方法进展
        1.4.1 秸秆还田研究技术进展
        1.4.2 氮素利用率研究方法进展
第2章 目标和研究思路
    2.1 研究目标
    2.2 研究内容
    2.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2.4 技术路线
第3章 研究材料和方法
    3.1 研究区概况
    3.2 试验实施方案
    3.3 样品采集和测定
    3.4 数据处理与计算
第4章 秸秆还田对作物生产力的影响
    4.1 秸秆还田量对作物生产力的影响
    4.2 秸秆还田方式对作物生产力的影响
第5章 秸秆还田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5.1 秸秆还田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5.1.1 秸秆还田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5.1.2 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5.2 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特征的影响
        5.2.1 秸秆还田量对土壤养分特征的影响
        5.2.2 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养分特征
    5.3 秸秆还田对土壤动物群落营养结构的影响
        5.3.1 秸秆还田数量对土壤动物种类和数量的影响
        5.3.2 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动物食性和数量的影响
第6章 秸秆还田对氮去向的影响
    6.1 秸秆还田量和方式对氮利用的影响
    6.2 秸秆还田量和方式对氮损失、平衡的影响
        6.2.1 秸秆还田量对氮淋溶损失的影响
        6.2.2 秸秆还田量和还田方式对氮去向的影响
第7章 讨论
    7.1 秸秆还田对土壤地力与作物生产力的影响
        7.1.1 秸秆还田数量和方式对作物生产力的影响
        7.1.2 秸秆还田数量和方式对土壤性质和地力的影响
    7.2 秸秆还田对氮去向的影响
        7.2.1 秸秆还田对氮利用的影响
        7.2.2 秸秆还田对氮损失的影响
        7.2.3 秸秆还田对农田生态系统氮平衡的影响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致谢

(6)长江上游紫色土不同种植体系肥料氮去向及氮素平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农田生态系统中氮的重要作用及输入途径
        1.2.2 农田生态系统中氮损失途径
        1.2.3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长江上游粮食生产及环境变化概况
        1.2.4 水稻-冬水休闲轮作体系概况,生产特征和氮研究现状
        1.2.5 水稻-小麦轮作体系概况,生产特征和氮损失特征
        1.2.6 旱旱轮作(小麦-玉米轮作)的发展历史,生产特征和氮损失特征
        1.2.7 长江上游水耕性紫色土特征
        1.2.8 长江上游紫色丘陵区农业生态系统生产特征和氮损失平衡特征
    1.3 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1.3.3 拟解决关键科学问题
        1.3.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及实施方案
        2.1.1 试验区概况
        2.1.2 试验实施方案
    2.2 计算方法
    2.3 分析测定项目及方法
第三章 施肥和轮作对不同粮作体系生产力的影响
    引言
    3.1 施肥和轮作变化对冬小麦生产力的影响
        3.1.1 施肥和轮作对冬小麦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影响
        3.1.2 施肥和轮作对冬小麦生物量和产量的影响
    3.2 施肥和轮作变化夏玉米生产力的影响
        3.2.1 施肥和轮作变化对夏玉米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影响
        3.2.2 施肥和轮作变化对夏玉米生物量和产量的影响
    3.3 施肥和轮作变化对水稻生产力的影响
        3.3.1 施肥和轮作变化对水稻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影响
        3.3.2 施肥和轮作变化对水稻产量和生物量的影响
    3.4 不同轮作体系整体生产力比较
        3.4.1 施肥对不同轮作体系整体生产力的影响
        3.4.2 优化施肥条件下江津和盐亭不同轮作体系生产力比较
    3.5 小结
第四章 不同轮作体系化肥氮总利用残留损失特征
    引言
    4.1 施肥对植物吸氮总量和~(15)N吸收总量的影响
    4.2 不同轮作体系~(15)N在植株地下部和0-50CM土体的残留
    4.3 施肥对不同轮作体系~(15)N吸收、利用及残留的影响
    4.4 长江上游性紫色土不同轮作体系对~(15)N吸收、利用及残留的比较
    4.5 小麦季氮残留对第二季作物的影响
    小结
第五章 不同轮作体系氮损失途径比较
    引言
    5.1 不同轮作体系气体损失比较
        5.1.1 不同轮作体系氨挥发损失
        5.1.2 不同轮作体系N_2O排放损失
    5.2 不同轮作体系淋洗渗漏损失
        5.2.1 玉米-小麦轮作体系氮淋洗渗漏损失
        5.2.2 水稻-小麦轮作体系氮淋洗渗漏损失
    小结
第六章 四川盆地紫色土农田生态系统氮沉降特征及总量
    引言
    6.1 盐亭试验点降雨量和不同形态氮沉降浓度
    6.2 长江上游紫色土地区氮沉降量的月变化、季节变化和年变化
    6.3 长江上游紫色土地区氮沉降的时间变化
    6.4 长江上游紫色土地区氮沉降对长江上游生态系统产生的负面影响
    小结
第七章 综合讨论
    7.1 重庆和盐亭试验点不同粮作体系氮平衡
    7.2 重庆和盐亭试验点不同粮作体系生产力及氮损失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1.1 氮肥效应与氮肥利用
        8.1.2 不同轮作体系氮利用、损失、残留及平衡
        8.1.3 不同轮作体系氮损失途径
        8.1.4 氮残留对土壤、作物和环境的意义
        8.1.5 紫色土农田生态系统氮沉降输入
    8.2 本研究的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7)川中丘陵区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和泥沙来源示踪的δ13C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研究现状
2研究区概况
3样品采集和测试
4结果与讨论
5结论

(8)紫色丘陵区农业小流域氮迁移的动态特征及其环境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非点源污染及农业非点源污染概述
    1.2 农业生态系统N盈余与水体污染
    1.3 农业流域氮素迁移研究进展
        1.3.1 氮素迁移途径
        1.3.2 农业流域氮素迁移的影响因素
        1.3.3 氮素迁移的模型研究
        1.3.4 流域水文过程与降雨径流氮迁移特征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绪论
    2.1 立题意义
    2.2 研究内容
    2.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参考文献
第3章 研究方法
    3.1 研究区域概况
    3.2 研究方法
        3.2.1 暴雨监测现场
        3.2.2 流域沟道月常规监测
        3.2.3 地下水月常规监测
        3.2.4 水样分析方法
    3.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3.1 径流量及氮磷排放负荷计算方法
        3.3.2 累积污染物总量——累积流量变化曲线
        3.3.3 沟道断面负荷及其流量计算
        3.3.4 地下水分类标准
        3.3.5 统计分析
    3.4 技术路线
    参考文献
第4章 紫色丘陵区典型小流域暴雨径流氮迁移过程与通量
    4.1 水文过程
        4.1.1 降雨与径流特征
        4.1.2 次暴雨事件径流流量过程分析
    4.2 暴雨径流中N形态与平均浓度
    4.3 次暴雨径流过程N形态与浓度变化特征
    4.4 暴雨径流氮流失负荷
    4.5 次暴雨氮排放负荷在径流过程中的分布特征
    4.6 讨论
        4.6.1 暴雨径流N迁移机制
        4.6.2 初期径流冲刷效应及其应用
    4.7 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川中丘陵区小流域典型沟道氮素动态变化特征
    5.1 沟道特征
    5.2 小流域沟道氮素形态分布特征
    5.3 沟道氮素的空间变化
        5.3.1 沟道氮素浓度的空间变化
        5.3.2 沟道氮素持留的空间变化
    5.4 沟道氮素分布的时间变异
        5.4.1 氮素浓度时间动态变化
        5.4.2 沟道氮素输出负荷年际变化
    5.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流域地下水氮素动态变化特征
    6.1 地下水氮平均浓度及硝酸盐污染
    6.2 硝酸盐浓度的时间变化
    6.3 硝酸盐浓度的空间变化
    6.4 讨论
        6.4.1 硝酸盐污染的来源
        6.4.2 土地利用与地形条件影响地下水硝酸盐浓度
        6.4.3 壤中流对地下水硝酸盐的影响
    6.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7章 小流域氮素迁移的控制措施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发表论文

(9)丘陵区坡面农业灌溉雨水集蓄利用工程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立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雨水集蓄利用内涵研究动态及发展历程
        1.2.2 雨水集蓄利用工程优化设计技术研究动态
        1.2.3 雨水集蓄利用工程优化设计模型及算法研究动态
        1.2.4 雨水集蓄利用辅助软件研究动态
        1.2.5 小结
    1.3 研究目的、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技术路线
2 丘陵区坡面农业灌溉雨水集蓄利用工程优化设计现状
    2.1 丘陵区特点
        2.1.1 地形特征
        2.1.2 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2.1.3 水资源总量大且利用率低
        2.1.4 地形起伏大且水土流失严重
        2.1.5 坡耕地灌溉条件差
    2.2 丘陵区坡面农业灌溉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的不可替代性
        2.2.1 雨水资源是丘区坡耕地农业用水的主要来源
        2.2.2 解决丘区坡耕地季节性干旱的重要手段
        2.2.3 为丘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创造有利条件
        2.2.4 为丘区坡耕地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保护创造有利条件
        2.2.5 为丘区可持续发展开辟有效途径
    2.3 川中丘陵区坡面农业灌溉雨水集蓄利用工程优化设计现状
        2.3.1 川中丘陵区概况
        2.3.2 川中丘陵区坡面农业灌溉雨水集蓄利用特点
        2.3.3 川中丘陵区坡面农业灌溉雨水集蓄利用工程优化设计现状
    2.4 丘陵区坡面农业灌溉雨水集蓄利用工程优化设计问题
        2.4.1 对雨水集蓄利用工程优化设计认识程度不够
        2.4.2 雨水集蓄利用工程设计技术体系综合性不强
        2.4.3 雨水集蓄利用工程优化设计方法准确性较低
3 基于大系统的系统优化模拟模型建立
    3.1 大系统优化理论与分解协调模型
        3.1.1 大系统优化理论
        3.1.2 大系统分解协调模型
    3.2 基于大系统的丘陵区坡面农业灌溉雨水集蓄利用系统分析
        3.2.1 系统组成与工程模式
        3.2.2 系统优化模拟模型整体框架
        3.2.3 系统优化模拟模型构建原理
    3.3 降雨(径流)序列分析模型建立
        3.3.1 适线法水文频率计算
        3.3.2 设计年降雨(径流)量年内分配计算
    3.4 逐时段集蓄水量分析计算模型建立
    3.5 逐时段灌溉水量优化分配模型建立
        3.5.1 作物灌溉水量优化分配模型
        3.5.2 逐时段灌溉水量优化分配计算
    3.6 蓄水工程规模优化设计模型建立
        3.6.1 蓄水工程总容积计算
        3.6.2 基于最小二乘曲线拟合的蓄水工程总费用函数建立
        3.6.3 蓄水工程规模优化设计模型确定
4 系统优化模拟模型求解
    4.1 基于人机交互技术(HCIT)的系统优化模拟整体模型求解
        4.1.1 人机交互技术(HCIT)
        4.1.2 基于HCIT的整体模型算法
    4.2 基于MATLAB的降雨(径流)序列分析模型求解
        4.2.1 MATLAB实现水文频率计算的原理
        4.2.2 算法流程图
    4.3 逐时段集蓄水量分析计算模型求解
    4.4 基于IRGA-SOST的逐时段灌溉水量优化分配模型求解
        4.4.1 改进实码遗传算法(IRGA)
        4.4.2 自优化模拟技术(SOST)基本原理
        4.4.3 IRGA与SOST相结合的模型算法(IRGA-SOST)
        4.4.4 IRGA-SOST算法收敛性分析
    4.5 基于SQP的蓄水工程规模优化设计模型求解
        4.5.1 序列二次规划法(SQP)
        4.5.2 序列二次规划(SQP)算法与实现
        4.5.3 模型算法流程图
5 基于MATLAB的优化设计系统(HARUEOPS)研制
    5.1 系统分析
        5.1.1 系统目标
        5.1.2 系统需求
        5.1.3 系统可行性
        5.1.4 系统总体设计
    5.2 系统设计
        5.2.1 数据库
        5.2.2 模型库
        5.2.3 图形用户界面
        5.2.4 系统开发及运行环境
    5.3 系统图形用户界面编程
        5.3.1 MATLAB图形用户界面设计方法
        5.3.2 系统图形用户界面创建
    5.4 系统优化模拟模型算法编程
        5.4.1 MATLAB M文件编程简介
        5.4.2 MATLAB M文件分类
        5.4.3 MATLAB M文件编程技巧
6 模型应用与软件测试
    6.1 规划区概况
    6.2 模型求解与分析
        6.2.1 降雨(径流)序列分析模型求解与分析
        6.2.2 逐时段集蓄水量分析计算模型求解与分析
        6.2.3 逐时段灌溉水量优化分配模型求解与分析
        6.2.4 蓄水工程规模优化设计模型求解与分析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四川盆地丘陵区降雨侵蚀与输沙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紫色丘陵区土壤侵蚀影响因素研究
        1.2.2 紫色丘陵区土壤侵蚀规律研究
        1.2.3 紫色丘陵区土壤抗蚀性研究
        1.2.4 土壤侵蚀预报模型在紫色丘陵区研究中的应用
        1.2.5 核素示踪技术在紫色丘陵区土壤侵蚀研究中的应用
        1.2.6 河流输沙与泥沙输移研究
    1.3 小结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区的划分
    2.3 研究区概况
        2.3.1 气候
        2.3.2 植被
        2.3.3 地质地貌
        2.3.4 土壤
        2.3.5 社会经济
    2.4 资料来源
        2.4.1 降雨资料
        2.4.2 图件资料
        2.4.3 水文泥沙及径流小区资料
    2.5 技术路线
    2.6 小结
第三章 降雨量与降雨侵蚀力特征
    3.1 降雨量特征
        3.1.1 降雨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3.1.2 降雨量的年内分配
        3.1.3 降雨量的年际变化
        3.1.4 不同量级降雨的出现次数
    3.2 侵蚀性降雨
        3.2.1 侵蚀性雨量标准的确定
        3.2.2 侵蚀性降雨的年内分布与侵蚀特征
        3.2.3 侵蚀性降雨的量级分布与侵蚀特征
    3.3 降雨侵蚀力
        3.3.1 R值的空间分布特征
        3.3.2 R值的年内分布
        3.3.3 R值的年际分布
        3.3.4 R值的雨量分布
    3.4 小结
第四章 土壤侵蚀特征
    4.1 不同降雨条件下地形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4.1.1 坡度
        4.1.2 坡长
        4.1.3 降雨、坡度与坡长的综合作用
    4.2 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4.2.1 耕作措施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4.2.2 林草措施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4.2.3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4.3 不同土地利用的土壤侵蚀特征
        4.3.1 休闲地
        4.3.2 农耕地与土壤侵蚀的关系
        4.3.3 草地
        4.3.4 林地
    4.4 小结
第五章 河流输沙特征
    5.1 水文控制站的分布
    5.2 输沙量的空间变化特征
        5.2.1 嘉陵江干流中游流域
        5.2.2 渠江流域
        5.2.3 涪江流域
    5.3 输沙量的时间变化特征
        5.3.1 嘉陵江中游干流流域
        5.3.2 渠江流域
        5.3.3 涪江流域
    5.4 涪江流域河段典型断面冲淤变化
    5.5 涪江流域泥沙输移比分析
        5.5.1 土壤侵蚀量的获取
        5.5.2 涪江流域水文站控制区的泥沙输移比
        5.5.3 讨论
    5.6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降雨量与降雨侵蚀力
    6.2 坡面土壤侵蚀特征
    6.3 河流输沙特征
    6.4 问题与讨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四、川中丘陵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以中国科学院盐亭紫色土农业生态试验站集水区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喀斯特地区土壤有机碳分布及其对种植管理模式的响应[J]. 黄凯,李瑞,杨坪坪,盘礼东,张琳卿.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中英文), 2021(03)
  • [2]DNDC模型在晋东褐土区小流域农田施肥管理中的应用[D]. 赵雪荣. 山西大学, 2021(12)
  • [3]小区和流域尺度氮磷流失的年际变化特征 ——以三峡库区紫色土为例[D]. 朱浩宇. 西南大学, 2021
  • [4]不同施肥处理紫色土坡耕地氮素流失途径与通量分析[D]. 陈涛. 西北师范大学, 2020(12)
  • [5]秸秆还田对川中丘陵玉麦轮作体系地力特征和氮去向的影响[D]. 马胜兰.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3)
  • [6]长江上游紫色土不同种植体系肥料氮去向及氮素平衡[D]. 况福虹. 中国农业大学, 2016(08)
  • [7]川中丘陵区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和泥沙来源示踪的δ13C技术[J]. 高进长,朱虹,龙翼,张信宝,朱波,唐强,刘秀明. 山地学报, 2015(05)
  • [8]紫色丘陵区农业小流域氮迁移的动态特征及其环境影响研究[D]. 蒋锐. 西南大学, 2012(01)
  • [9]丘陵区坡面农业灌溉雨水集蓄利用工程优化设计研究[D]. 欧定华. 四川农业大学, 2010(03)
  • [10]四川盆地丘陵区降雨侵蚀与输沙特征[D]. 李林育.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09(S2)

标签:;  ;  ;  ;  ;  

川中丘陵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以中科院盐亭紫壤农业生态试验站流域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