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男女生合班上体育课的形式应该改变(论文文献综述)
周玉兰[1](2020)在《教师与课堂因素对上海市小学体育课学生身体活动水平的影响与干预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表明,规律性的身体活动可以给儿童青少年带来诸多健康益处,如提高身体素质和改善心理健康等。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儿童和青少年每天应至少累积进行60分钟中-高等强度身体活动(MVPA)。然而,大量数据表明我国儿童青少年每天的身体活动状况不容乐观。学校在促进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方面发挥着极大的作用,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和英国体育协会提出学生在体育课中应至少50%的课堂时间参与MVPA。我国对于学生体育课中身体活动的研究大部分采用心率指标来衡量学生运动强度的大小。但心率容易受学生精神状态、情绪、体温、运动类型等因素的影响,有必要使用更精确的仪器如加速度计对学生体育课中MVPA水平进行测量。然而,我国目前只有极少量的研究运用加速度计对学生体育课中的MVPA水平进行了测量,并且目前还未有学者关注教师和课堂因素对学生体育课中MVPA水平的影响。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1)采用加速度计调查上海市小学体育课中学生MVPA时间及其特征;(2)探讨教师因素(教师性别、教学经验和教学行为)对学生体育课中MVPA水平的影响;(3)分析课堂因素(上课时间、班级人数、课堂背景)对学生体育课中MVPA水平的影响;(4)根据前面研究的结果,对学生体育课中的MVPA水平进行干预。研究一(第三章)采用加速度计对上海市10所小学1-5年级210个班级的MVPA水平进行测量。研究结果发现,上海市小学体育课中学生MVPA%为40.27%,未达到50%的标准;学生体育课中的MVPA%随年级的升高而增加;除小学一、二年级外,其他各年级男生体育课中的MVPA%普遍高于女生。研究二(第四章)采用健身教学时间观测系统(System for Observing Fitness Instruction Time,SOFIT)对体育课中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观察,教师的基本特征(教师性别和教学经验)则由教师填写的简短信息表获取。研究结果显示,小学体育课中教师的教学指导行为和课堂管理行为占课堂总时间的百分比较高;教学经验为10-20年的教师用于观察的时间显著高于教学经验为10年以下和20年以上的教师;男教师主导的课程中学生的MVPA%高于女教师(B=-2.582,P=0.007),MVPA%随着教师教学经验的增加而呈现降低的趋势(B=-0.163,P=0.003);教师的积极反馈行为(B=1.268,P=0.019)和观察行为(B=1.390,P=0.032)与学生体育课中的MVPA%呈正相关。研究三(第五章)采用健身教学时间观测系统(SOFIT)对体育课中的课堂背景进行观察,课堂的基本特征(上课时间和班级人数)则由教师填写的简短信息表获取。研究结果表明,在小学体育课中,教师分配给课堂管理、体能练习和技能练习时间占课堂总时间的比例较高。上课时间为上午时教师分配给体能练习的时间百分比显著高于下午,下午上课时分配给游戏的时间百分比显著高于上午;班级人数越多,分配给体能练习的时间越少,而分配给技能练习的时间越多。不同上课时间(B=1.265,P=0.332)和班级人数(B=-0.172,P=0.278)的体育课中学生MVPA%无显著差异。课堂背景中课堂时间分配给技能练习(B=2.008,P=0.000)和游戏(B=1.361,P=0.014)与学生体育课MVPA%显著正相关,课堂管理(B=-2.577,P=0.026)和知识讲解(B=-1.948,P=0.002)与学生体育课MVPA%显著负相关。研究四(第六章)采用增加教师积极反馈的方式对学生体育课中的MVPA%进行干预,同时对学生体育课喜爱程度和基本运动技能进行测量,以了解教师积极反馈对其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教师积极反馈可以显著提高实验班学生体育课中的身体活动水平,验证了教师积极反馈对学生体育课中身体活动水平的正向影响。此外,八周的干预实验后实验班学生感知的体育课相关能力和体育活动的有趣程度显著增加,而学生的基本运动技能水平则无显著差异。表明教师积极反馈方式在增加学生体育课中身体活动水平的基础上,还有助于提升学生对体育课的喜爱程度,且不会对学生基本运动技能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综上所述,目前上海市小学体育课中学生MVPA%未达到50%的标准,针对学生体育课中的身体活动水平,特别是3-5年级女生的身体活动水平进行有效的干预,提高体育课在促进学生身体活动中的作用是今后研究的重点。教师的积极反馈行为和观察行为与学生体育课中的MVPA%呈正相关,教师可以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规律地使用积极反馈行为的教学策略,有效地发挥教师表扬或鼓励的积极作用。课堂时间分配给技能练习和游戏有利于提高学生体育课中的MVPA%。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各教学内容时间的分配,在促进学生体育课中的身体活动水平的同时完成其他教学目标。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加强积极反馈措施的运用。未来可针对学生体育课中的身体活动水平进行更多的干预研究,以提高学生日常身体活动水平,从而达到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目的。
李军言[2](2020)在《我国城市高中女生体育参与障碍因素及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国际组织和各个国家都对妇女体育参与问题表现出广泛的关注度,不少国家专门出台了妇女体育相关政策支持指导着妇女体育的发展,可见促进妇女体育参与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焦点。2019年我国出台的《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和《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均提出“促进重点人群体育活动开展,制定实施青少年、妇女、老年人、农民、职业人群、残疾人等群体的体质健康干预计划”,可见“青少年”和“妇女”的体育参与也一直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重点。“高中女生”作为“青少年”和“妇女”的交叉人群,在身心发展的过度阶段,高中女生体育参与情况值得重点关注。然而,据调查女生体育参与率从幼年开始就普遍低于男生,并在高中阶段达到差异的最高点,面对此严峻的现实问题,找出阻碍高中女生体育参与的原因,调查高中女生具体参与障碍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本研究以我国城市高中女生体育参与障碍因素为调查对象,根据Froehlich Chow(2010)等研究者建立的“影响妇女和女孩体育参与的身体活动社会生态学模型”为理论基础,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调查我国城市高中女生在个人层面、人际关系层面、社会环境以及政策制度层面的体育参与障碍,分析障碍因素形成的具体深层次原因,结合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与我国国情,给出解决我国城市高中女生体育参与障碍的发展对策。研究结果:(1)我国城市高中女生群体在体育参与的时间、频率、强度和体育活动态度等方面都明显低于男生,并且随着年级的增长,女生的体育运动量会明显下降,不同年级高中女生的体育运动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导致差异出现的主要原因是随着年级的增长,高中女生的运动强度明显降低;(2)基于社会生态模型的调查发现:个人障碍因素、人际关系障碍因素、社会环境障碍因素、政策障碍因素都与高中女生的运动量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其中个人层面对于高中女生最具影响力,其次分别是社会环境层面和人际关系层面,高中女生对政策障碍因素的感知度相对较低。不同年级、不同活跃程度高中女生其体育参与障碍因素也存在差异;(3)个人障碍因素是阻碍其体育参与的首要因素,在个人障碍因素层面中“缺乏运动时间”“缺少运动习惯”“身体自我意识”三个因素是影响高中女生体育参与的关键;(4)排在第二位的是社会环境因素,其中“缺乏运动氛围”“男生更容易在体育领域获得成就”“爱运动的男生更受欢迎”这三个因素是阻碍高中女生体育参与的显著社会环境因素;(5)人际关系障碍因素中,“体育教师的性别”“教师在体育运动中对待男女生的差异”与“身边缺乏女性运动榜样”这三个人际因素对高中女生的体育参与影响最为显著;(6)政策制度障碍对于高中女生的体育参与影响较弱,“政策制度的缺失与宣传力度的匮乏”“现有体育考试制度不当”“体育资源分配不合理”“妇女体育协会缺乏作为”都对高中女生的体育参与造成了影响。并根据不同层面的障碍因素提出了以下建议:(1)个人方面解决我国城市高中女生体育参与障碍的建议:(1)从自身出发,正确认识体育运动,端正体育参与态度,养成体育锻炼习惯;(2)杜绝任何形式的女性体育丑化现象,树立正确的审美标准,积极参与到体育运动中;(2)人际关系方面:(1)提高教师的专业化程度,改善教学方式、平等关注男女生的体育参与,尊重女生体育态度;(2)进一步提升家长的活跃程度以及对女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支持程度;(3)同学朋友在运动中不评价、不起哄,形成一个积极鼓励的运动氛围;(3)社会环境方面:(1)学校落实分班教学,注重体育教师师资力量建设,诱导女生开始运动并且坚持运动,增加运动时间;(2)媒体加大对女性体育报道的力度,增加女性运动榜样的可见性;(3)营造适合高中女生体育参与的文化氛围;(4)社区应加强与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的互动发展,共同推动女生体育参与;(4)政策制度方面:(1)建立与完善女性体育政策,加大政策宣传与监管力度;(2)在政策的实施中充分发挥社会体育组织的作用,明确妇女体育协会的职责;(3)改革体育考试制度,重视运动技能的掌握,以培养女生终身体育意识和体育锻炼习惯。
张驰[3](2015)在《男女分班、混班教学与体育动机、社交回避及苦恼的研究 ——结合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文中指出本研究主要选取心理学中体育动机和社会化两个评价指标。中学阶段是学生培养体育动机的重要时期,良好体育动机的形成能够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更好地学习知识、锻炼身体、培养能力、完善人格。中学阶段养成正确的社交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社交观念,锻炼积极的交流心态,能为学生走进社会、与人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如何通过体育教学,提高学生的上述优良品质,是值得每一个体育工作者重视的问题。因此,本研究在男女混班、男女分班两种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背景下,获取学生的体育动机和社会交往等信息,旨在探讨何种分班组织形式能够更加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推进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为体育教学组织形式的科学化、合理化探索更佳的途径。本文以《调节体育行为的动机量表》、《社会交往及回避量表》为测量工具,选定苏州工业园区两所学校,对初二年级学生的体育动机状况和社交回避及苦恼倾向进行调查。通过分析相关信息,比较男女混班和男女分班条件下学生在体育动机和社会交往方面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其影响因素。主要的研究结论如下:1.男女混班比男女分班更有利于激发学生体育动机,对于促进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有积极作用。2.混班教学比分班教学对女生控制性动机的激发更加显著,女生在混班形式下能更好的提高体育学习的动机。3.混班比分班教学更有利减轻学生的社交问题,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社会化。4.混班教学比分班教学对减轻女生的社交问题,促进女生的社会化有更显著的作用。
龚喜军[4](2001)在《我校男女生合班上体育课的心理调查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高校体育教学内容改革的深入发展,男女生是否合班上体育课已作为体育教学改革研究的一个方向.文中通过问卷的形式对作者所在学校一年级七个班男女生合上体育课的心理进行了调查与分析,认为确实可行.
张钊[5](1988)在《男女生合班上体育课的形式应该改变》文中研究表明在日益广泛深入的教育改革中,体育课教学也相继出现了讨沦式、系列式以及念动练习、循环练习等新颖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也出现了舞蹈、韵律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等。这些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运用到体育课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也遇到一些障碍,使其不能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例如,目前的男女生合班上体育课这种形式,就给体育课教学带来很多不便。笔者从1986年4月起到1987年底这段时间内,对银川市几所中学的高中一至三年
闫英[6](2008)在《普通高校排球选项男女合班教学形式的理论与实践》文中提出在当前高校体育教学男女分班占主流的背景下,本研究以张洪潭教授《技术健身论》中的体育教学目标——“普遍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以及我校多年排球教学实践中男女分班教学所造成的两极分化现象为切入点,重新审视和探讨合班教学。意在进一步挖掘教材特征和学生特点相结合的优佳教学方式,旨在丰富体育教学实践,使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化。首先,本文以本校本人男女合班教学的个案研究入手,从教学思路(方法)和教师特点两个方面阐述了笔者实践中的感悟:认为要驾驭好男女合班教学在教学思路(方法)上应以教师主导传习知识的完整程序为定位,教师主导尤其凸显在对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组织形式的合理调配上;同时在合班教学中要求教师备课细心充分,态度认真热情、技术全面等等,在教学中能充分利用合班“异性互注效应”和技术互补的优势,从而达到培养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目标。其次,本文又以潍坊学院2007级大一排球选项课部分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对垫球、扣球以及学期末四项技术(垫、传、发、扣)成绩进行了典型与综合的技术统计分析。其结果如下:1.垫球技术成绩考核良好(80分以上)以上的比率合班男生与男生班、合班女生与女生班的四表格卡方(X2)检验值分别为5.01和4.91,均大于X0.05(1)2=3.84,差异具显著性,而且合班男生卡方值大于合班女生,说明合班教学形式对男、女生垫球技术都有提高,而对合班男生垫球技术的提高更为显著。2.扣球技术各班中等(70分以上)以上比率合班男生与男生班、合班女生与女生班四表格卡方(X2)检验值分别为0.125和6.40。卡方值0.125小于X0.05(1)2=3.84表明合班教学形式对男生扣球技术的提高差异不显著,并且从中等以上所占百分比70%与75%相比,男生班还略高于合班,而合班女生与女生班卡方值6.40介于X0.05(1)2=3.84和X0.01(1)2=6.63之间,并且更接近于X0.01(1)2,表明合班教学形式对女生扣球技术的提高差异具显著。3.四项技术考核成绩的T检验进一步表明:合班教学形式对男生在传球、垫球技术学习方面影响较大,差异具显著性。而对扣球、发球学习方面影响效果不明显,差异无显著性。对于女生,合班教学形式影响最大的是难度较大的扣球技术,P为0.013接近0.01;其次为传球、垫球技术,P分别为0.046和0.034;影响不显著的为发球技术,P为0.06大于0.05。综合以上典例分析与综合实验数据的统计结果,我们不难发现,采用合班教学形式首先可以提高男女生练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尤其是男生更易于接受合班上课形式,并在活动中表现更为积极,技能水平提高明显。同样,合班教学形式也有利于女生自身技术的学习与提高,尤其是教学内容与男生相同或相近的提高更为显著,这为合班教学形式能够提高男女生练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供了实践支持;其次,合班教学形式是现有体育教学组织的一种有效形式,合班不能代替分班,分班也不能“一统天下”。在教学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男女组合形式,充分发挥合班与分班的优势与特点,教学效果更佳。这也为体育教学组织形式的多元并存提供了实践与理论依据。最后,笔者依据典例分析和排球教学实验过程,对合班教学形式的特点、适宜的项目以及注意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拓展,为丰富体育教学实践提供参照依据。
马嵘[7](2008)在《不同运动方式和情境对大学生社会性体格焦虑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自我表现理论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再度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热点,在运动和锻炼心理学领域中,从自我表现角度考察身体锻炼行为也受到了人们的重视。社会性体格焦虑作为测量在运动和锻炼情境下与体格有关的自我表现关注的指标,近20年来体育和心理学工作者对此领域的研究做出了很大贡献。然而,我国本土化的《社会性体格焦虑问卷》自2003年编制以来,后续的相关研究一直没有跟上。本研究通过有关运动形式和情境对社会性体格焦虑影响的相关文献资料的分析梳理,利用本土化的《社会性体格焦虑问卷》以及相关量表和问卷进行调查,并通过实验研究试图发现不同的运动形式和运动情境对我国大学生社会性体格焦虑以及相关心理和生理因素的作用,并探讨其中的作用机制。整个研究包括以下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整个研究的目的和问题进行阐述,并从总体上对研究进行了构想和设计。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首先对社会性体格焦虑的概念和理论基础进行归纳和梳理;其次,对社会性体格焦虑与锻炼动机和行为的关系进行简单介绍,最后对国外不同运动形式、运动频率和运动情境对社会性体格焦虑影响的相关研究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总结,同时进一步归纳与总结社会性体格焦虑与相关心理变量以及人口统计学指标的关系。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分析,提出需要思考和研究的问题。第三部分为本研究核心,在经过《社会性体格焦虑问卷》筛选后,将Z≥1的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12周实验干预研究不同运动方式和情境对社会性体格焦虑及相关变量的影响。此部分包括四项研究:研究一对352名高社会性体格焦虑被试进行了相关特征分析。研究表明:(1)体重是影响大学生社会性体格焦虑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形态学指标(尤其是围度指标)也不能忽视。尤其是女生,无论体型正常与否,主观的感知与意向影响着大学生社会性体格焦虑的形成。(2)男生比女生更多地参加课余体育锻炼,但是他们都从事小锻炼量的体育活动。女生的锻炼原因多与体型相关,而男生则多与体型无关。(3)男女生均喜欢与朋友一起锻炼,其次是集体锻炼,最不喜欢独自锻炼。性别是影响被试在锻炼环境中社会性体格焦虑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4)女生在体重控制行为中与男生不同,体育锻炼并不是主要的行为手段,而饮食控制是更为重要的手段之一。研究二主要考察了不同体能锻炼形式对118名大学生社会性体格焦虑的影响,并了解其中的中介变量。研究表明:(1)力量、有氧耐力以及力量与有氧耐力混合三种体能锻炼方式均能有效的降低大学生社会性体格焦虑。(2)男生进行力量锻炼对社会性体格焦虑的降低优于女生,力量锻炼是男生改善或者降低社会性体格焦虑的最佳锻炼方式;女生进行力量与有氧耐力混合锻炼对社会性体格焦虑的降低优于男生,混合锻炼是女生改善或者降低社会性体格焦虑的最佳锻炼方式。(3)三种锻炼方式均能有效促进大学生身体健康和以及身体自尊和身体自我效能的提高,从而促进心理健康。(4)不同体能锻炼方式对社会性体格焦虑的影响过程中,力量素质指标、身体自尊、身体自我效能以及由身体自尊和身体自我效能组成的心理因素在其中起中介作用。研究三主要考察不同运动情境对150名大学生社会性体格焦虑的影响,并了解其中的中介变量。研究表明:(1)不同运动情境下的身体锻炼均能有效降低大学生社会性体格焦虑。集体认知情境下的锻炼对于社会性体格焦虑的降低优于个人非认知情境下的锻炼。但是对于女生,各种运动情境间没有显著差异。(2)认知对大学生社会性体格焦虑的影响有一定的性别差异。(3)不同运动情境下的身体锻炼均能有效促进大学生身体健康和以及身体自尊和身体自我效能的提高,从而促进心理健康。(4)认知情境对社会性体格焦虑发生影响的过程中,心理因素以及身体自尊分指标起到中介变量的作用。(5)锻炼情境下的性别因素对大学生社会性体格焦虑有一定影响。研究四主要考察短时多次运动形式对43名大学生社会性体格焦虑以及部分生理和心理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1)单独短时多次的锻炼方式能够有效的降低大学生社会性体格焦虑,同时提高身体自尊和身体自我效能,男女无差异。(2)单独短时多次锻炼形式能够促进生理健康水平,尤其对于力量素质的增长优于一次长时锻炼形式。(3)单独短时多次锻炼方式与单独一次长时锻炼方式对于男女大学生社会性体格焦虑以及身体自尊和身体自我效能的影响并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单独短时多次锻炼形式可能更适于男生,而单独一次长时锻炼方式可能更适于女生。(4)单独短时多次锻炼方式对于男生社会性体格焦虑的降低以及身体自我效能的提高优于集体一次长时锻炼方式,但对于女生而言差异并不显著。第四部分研究通过10周教学实验,考察了健美操、街舞、篮球和乒乓球四个项目对110名女大学生社会性体格焦虑以及部分生理和心理因素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女大学生在进行项目选择时,具有不同的社会性体格焦虑。选择健美操和乒乓球项目女生的社会性体格焦虑显著高于选择街舞项目女生。(2)健美操、街舞、篮球和乒乓球,均不能有效的降低社会性体格焦虑,其中街舞项目女生还有显著的增加。(3)除乒乓球项目能够提高女生的身体自尊外,健美操、街舞和篮球项目均不能提高女大学生身体自尊和身体自我效能。(4)健美操、街舞、篮球和乒乓球四个项目均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女大学生身体健康,但也有项目之间的差异。健美操项目对于体成分的改变有着自身优势。第五部分对整个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针对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今后有关社会性体格焦虑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王荷英[8](2017)在《北洋政府时期不同教育宗旨下的学校体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体育是教育现代化乃至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内容,也是现代化的人所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学校体育属于教育范畴,是狭义层面体育的代名词。教育宗旨是国家利益的核心反映,是教育的指挥棒,更直接指导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北洋政府时期是我国社会现代化的早期阶段,这一时期存在两个具有实际效力的教育宗旨,第一个是1912年9月2日由教育部颁布的军国民教育宗旨,第二个教育宗旨是1919年由教育调查会提出的健全人格教育宗旨。不同教育宗旨对学校体育的目标定位不同,教育宗旨中渗透着制定者对于学校体育的希冀,学校体育围绕教育宗旨展开活动。本文以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为研究方法,收集了来自历史档案、数字图书馆、人物专辑、教育论著、资料汇编、报刊杂志、工具书等方面的大量资料,选取与本研究相关的资料进行了梳理与归纳。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消化与吸收,确立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即以北洋政府时期不同教育宗旨下的学校体育为研究对象。针对两个具有实际效力教育宗旨产生的社会背景、思想背景、教育背景进行探讨,归纳教育宗旨的核心理念及其对学校体育的目标指向。再就教育宗旨对学校体育的制度层面、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的影响进行具体研究,最后通过学校体育课、课外诸运动、学校卫生开展的具体案例来进行验证。本文得出的主要研究结论有以下五点:1、北洋政府时期学校体育是近代学校体育发展史上的重要历史阶段,是中国近代学校体育发展过程中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对于近代学校体育的发展来说,北洋时期16年的积累为其后的国民政府时期提供了基础,包括制度、理论和实践层面的学校体育基础。2、北洋政府时期学校体育的发展与该时期教育宗旨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教育宗旨是政府在某一历史阶段为实现国家发展任务而对教育事业提出的指导方针,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学校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教育宗旨必然形成紧密的联系。从尚武精神的培养到健全人格的养成,学校体育由关注群体向关注个人发展转变,向现代学校体育所追求的目标靠拢。3、军国民教育宗旨是北洋政府时期具有实际效力的第一个教育宗旨,它指导着一段时间内学校体育的开展,具有局限性。它的形成有着较为特殊的时代背景,外侮内患的时局将尚武推向历史舞台。它的颁布同军国民教育思想占据社会发展的主流有关。4、健全人格教育宗旨是北洋政府时期具有实际效力的第二个教育宗旨,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它的颁布同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盛行有关。它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时至今日,依然是学校体育所遵循的重要理念之一。5、北洋政府时期教育宗旨变化影响下的学校体育发展道路,为我们今天学校体育的发展留下了重要的历史启示。北洋政府时期颁布的教育宗旨,它只是强调了一个总的学校体育发展方向,在具体的实践推动层面,它则留给各地区、甚至各学校较大的选择空间和发展自主权,以便使教育宗旨能更好地符合各地发展的实际需要。北洋政府时期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既是中国学校体育发展史上重要的历史阶段,也有着明显的时代印记。从早期单一枯燥的兵操教育内容,到后来课堂内保留兵操教育的内容,课余活动则增加了丰富多彩的西方球类和田径运动,从而实行学校体育的双轨制;再到后来全面模仿美国的学校体育形式,同时增加了学校卫生的内容。中国近代学校体育终于完成了历史的蜕变,进入了现代行列。北洋政府时期教育宗旨与学校体育发展的关系给我们带来的历史启示,它对于指导我国当下学校体育发展,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荣俊杰[9](2020)在《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优化研究》文中指出2012年上海市在二期课程改革基础上,率先提出在高中阶段实施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以推动新一轮大、中、小学体育课程体系的革新。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作为“先立后破”的改革尝试,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与学习评价认知的缺乏系统性与深入性,致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出现迷茫与偏失,影响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目的的达成。面对发展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时代诉求,从学理视角对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系统予以理性优化,能有效提升高中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运动技能与体质健康水平,推动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推广与普及,丰富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理论与实践。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为研究对象,根据泰勒原理、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等理论,从体育专项化教学的内涵与实质出发,审视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与学习评价的现状,在学理阐释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性的优化,并通过教学实践检验了优化研究的科学性与可行性。主要研究结论如下:一、构建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运动知识、运动技能、体能、运动经历与运动情意五维目标体系,确立了五维目标间纵、横结构关系,阐明了各级分目标的表达逻辑。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目标体系强调了运动技能目标的核心性、体能目标的重要性,针对性地解决学生运动技能与体质健康的现实诉求;凸显运动知识、运动经历和运动情意目标的长效价值,符合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确保了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培育。二、整合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内容体系,阐释了教学内容选择的纵向、横向及动态均衡结构关系,提出大单元高密度重复的螺旋组织形式。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内容体系的整合,明确了知识、技能与体能选择的独立与共济关系,系统地对各级教学内容进行了规整,实现了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内容安排的全面性、系统性与深入性,有利于满足学生专项学习的广度与深度需求,突显了教学内容为达成教学目标、促进学生持续参与体育运动的重要意义。三、选择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实施的路径,提出提高运动项目选择的精准度、实施动态分层教学、提升体育师资素养、挖掘场地设施等优化策略。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实施路径的选择,凸显了教学实施“行动”的本质诉求,通过完善项目选择志愿表、制定技能+体能的分层标准,确保了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高效运行;采用多途并举的优化路径,弥补师资缺口,提升体育教师的专项化素养;探寻合作共赢模式,缓解场地设施对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实施的困束。四、完善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学习评价体系,统一了学习评价内容,厘清了评价比重的动态化分配准则,健全了多元化评价主体机制。高中体育专项化学习评价体系的完善,明确了运动技能评价的主体性、体能次之但比重逐年递增的五维评价内容;强调教师评价的主导地位、学生自评与互评比重的逐年递增趋势,突显了学生体育学习的主体地位;评价办法与学习成绩呈现方式的完善,提高了学生学习评价效果的精准性与其价值的延伸性,促进了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短期目的性与长效前瞻性的有机融合。五、通过构建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选择教学实施路径和完善学习评价方面的研究,夯实了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理论基础,具有宏观指导意义,实践操作性强。研究成果在CS中学的教学实践显示,师生对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认知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学生运动技能与体质健康水平得到了正向提升,佐证了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对推动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良性运行及全面实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勾凤云[10](2006)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现状调查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 ——构建内蒙古地区体育教学俱乐部》文中提出21世纪将是社会体育大发展的时代,是全民健身的时代,是一个空前激烈的经济竞争、科技竞争、人才竞争、教育竞争的时代。大学体育作为学校体育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复合型人才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通过学校体育如何造就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今体育工作者值得去研究的问题。多年来,高校体育教育在学生身心健康方面,体育锻炼习惯和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方面都不是很到位。如何更好地发挥高校体育教学的作用,已是高校体育研究的热点问题。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学校体育的要求,体育教学俱乐部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目前对体育教学俱乐部的研究很多,但是,大多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不可否认的是这些研究对体育教学俱乐部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现在只有内蒙古师范大学一所学校实施了体育教学俱乐部。如何使全区高校体育顺应全国体育教学改革的要求,如何设计出符合我区特色的体育教学模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因此,笔者通过我区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现状的调查分析,以点带面,尝试性地构建了体育教学俱乐部的发展模式。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比较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总结出以下几方面:1.体育教学俱乐部是一种新生事物,对其概念的界定还没有一个大家完全认同的定义,使用也很混乱。相关研究不具体、明确,而且还缺乏一定的系统性,不能从整体上把握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发展规律,反映了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理论研究的相对滞后。这种不完善的
二、男女生合班上体育课的形式应该改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男女生合班上体育课的形式应该改变(论文提纲范文)
(1)教师与课堂因素对上海市小学体育课学生身体活动水平的影响与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技术路线图 |
第一章 绪论 |
1.研究背景 |
1.1 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及身体活动现状 |
1.2 国家对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的重视 |
1.3 体育课对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的促进作用 |
2.研究目的和意义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意义 |
3.相关概念的界定 |
3.1 身体活动 |
3.2 健身教学时间观测系统 |
3.3 积极反馈 |
4.理论基础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1.国内学生体育课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水平的研究 |
1.1 学生体育课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水平的现状 |
1.2 学生体育课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水平的人口统计学差异 |
1.2.1 性别 |
1.2.2 年级 |
2.国外学生体育课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水平的研究 |
2.1 学生体育课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水平的现状 |
2.2 学生体育课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水平的人口统计学差异 |
2.2.1 性别 |
2.2.2 年级 |
2.3 影响学生体育课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水平的教师和课堂因素 |
2.3.1 教师因素 |
2.3.2 课堂因素 |
2.4 学生体育课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水平的教学干预研究 |
2.4.1 教学策略干预 |
2.4.2 课程内容干预 |
2.4.3 课程教学模式干预 |
2.4.4 综合干预 |
3.文献小结 |
第三章 小学体育课学生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水平的现状研究 |
1.前言 |
2.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测试指标与方法 |
2.2.1 人口统计学指标 |
2.2.2 BMI |
2.2.3 身体活动水平测量 |
2.3 统计方法 |
3.研究结果 |
3.1 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 |
3.2 小学体育课学生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水平的整体现状 |
3.3 小学体育课学生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水平的特征 |
3.3.1 不同年级学生体育课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水平 |
3.3.2 不同性别学生体育课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水平 |
3.3.3 不同年级男、女生体育课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水平 |
4.分析讨论 |
4.1 小学体育课学生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水平的分析 |
4.2 小学体育课学生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水平特征的分析 |
4.2.1 不同年级学生体育课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水平的分析 |
4.2.2 不同性别学生体育课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水平的分析 |
4.2.3 不同年级男、女生体育课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水平的分析 |
5.结论 |
第四章 教师因素对小学体育课学生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水平影响的研究 |
1.前言 |
2.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测试指标与方法 |
2.2.1 测试指标 |
2.2.2 测试过程 |
2.3 统计方法 |
3.研究结果 |
3.1 教师的基本特征 |
3.2 小学体育课中教师教学行为的情况 |
3.3 不同特征教师教学行为的差异 |
3.4 教师因素对小学体育课学生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水平的影响 |
4.分析讨论 |
4.1 小学体育课中教师特征和教师教学行为情况 |
4.2 教师特征对教师教学行为影响的分析 |
4.3 教师特征对小学体育课学生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水平影响的分析 |
4.4 教师教学行为对小学体育课学生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水平影响的分析 |
5.结论 |
第五章 课堂因素对小学体育课学生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水平影响的研究 |
1.前言 |
2.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测试指标与方法 |
2.2.1 测试指标 |
2.2.2 测试过程 |
2.3 统计方法 |
3.研究结果 |
3.1 课堂的基本特征 |
3.2 小学体育课中课堂背景的情况 |
3.3 不同特征体育课中课堂背景的差异 |
3.4 课堂因素对小学体育课学生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水平的影响 |
4.分析讨论 |
4.1 小学体育课中课堂基本特征和课堂背景的情况 |
4.2 课堂基本特征对课堂背景影响的分析 |
4.3 课堂基本特征对小学体育课学生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水平影响的分析 |
4.4 课堂背景对小学体育课学生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水平影响的分析 |
5.结论 |
第六章 教师积极反馈对小学体育课学生身体活动水平影响的干预研究 |
1.前言 |
2.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实验对象 |
2.2 实验时间和地点 |
2.3 实验设计 |
2.3.1 自变量 |
2.3.2 因变量 |
2.3.3 控制变量 |
2.4 实验过程 |
2.4.1 实验准备阶段 |
2.4.2 实验培训阶段 |
2.4.3 实验前测 |
2.4.4 教学内容进度表 |
2.4.5 教学方式 |
2.4.6 实验后测 |
2.5 测量工具 |
2.5.1 身体活动 |
2.5.2 体育课喜爱程度 |
2.5.3 基本运动技能 |
2.6 实验操作核验 |
2.7 学生访谈 |
2.8 统计方法 |
3.研究结果 |
3.1 干预实施情况 |
3.2 实验前对照班和实验班各项指标测量结果 |
3.3 干预阶段对照班和实验班学生体育课中MVPA%的对比 |
3.4 实验前后对照班和实验班各项指标测量结果的变化 |
3.5 实验后对照班和实验班各项指标测量结果 |
4.分析讨论 |
4.1 学生体育课中身体活动水平的变化 |
4.2 学生对体育课喜好程度的变化 |
4.3 学生基本运动技能的变化 |
5.结论 |
第七章 综合分析与总结 |
1.前言 |
2.综合分析与讨论 |
2.1 上海市小学体育课学生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水平的现状 |
2.2 教师因素对小学体育课学生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水平的影响 |
2.3 课堂因素对小学体育课学生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水平的影响 |
2.4 教师积极反馈对小学体育课学生身体活动水平影响的干预 |
3.综合结论与建议 |
3.1 综合结论 |
3.2 综合建议 |
4.研究创新与不足 |
4.1 研究创新 |
4.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件 |
已发表学术论文 |
致谢 |
(2)我国城市高中女生体育参与障碍因素及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促进妇女体育参与的政策文件在世界各国持续出台掀起妇女体育研究热潮 |
1.1.2 妇女和女孩体育活动的参与程度对个人和社会都具有特殊的价值 |
1.1.3 女生作为体育参与的弱势群体,其参与体育活动面临众多障碍 |
1.1.4 高中阶段女生体育参与率明显下降,如何促进高中女生的体育参与成为世界各国共同的难题 |
1.1.5 国际上与发达国家针对高中女生体育参与障碍已有成功经验可以学习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体育参与障碍因素的研究现状 |
1.3.2 女性体育参与障碍因素的研究现状 |
1.3.3 高中女生体育参与障碍因素的研究现状 |
1.3.4 高中女生体育参与行为的研究现状 |
1.3.5 高中女生参与体育活动所带来影响的研究现状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调查法 |
2.2.3 数理统计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相关基础理论 |
3.1.1 核心概念界定 |
3.1.2 研究理论基础——社会生态学模型 |
3.2 我国城市高中女生体育参与概况与分析 |
3.2.1 我国城市高中女生体育参与概况 |
3.2.2 我国城市高中女生体育参与现状分析 |
3.3 我国城市高中女生参与体育活动障碍因素及分析 |
3.3.1 高中女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个人障碍因素及分析 |
3.3.2 高中女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人际关系因素及分析 |
3.3.3 高中女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社会环境障碍因素及分析 |
3.3.4 高中女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相关政策障碍因素及分析 |
3.4 国外解决高中女生体育参与障碍的成功经验 |
3.4.1 国外解决高中女生体育参与个人障碍的成功经验 |
3.4.2 国外解决高中女生体育参与人际关系障碍的成功经验 |
3.4.3 国外解决高中女生体育参与社会环境障碍的成功经验 |
3.4.4 国外解决高中女生体育参与相关政策障碍的成功经验 |
3.5 解决我国城市高中女生体育参与障碍的发展对策 |
3.5.1 政策制度方面解决我国城市高中女生体育参与障碍的发展对策 |
3.5.2 社会环境方面解决我国城市高中女生体育参与障碍的发展对策 |
3.5.3 人际关系方面解决我国城市高中女生体育参与障碍的发展对策 |
3.5.4 个人方面解决我国城市高中女生体育参与障碍的发展对策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我国城市高中女生体育参与障碍因素调查问卷 |
附录B 我国城市高中男生体育参与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C 高中女生访谈提纲 |
附录D 体育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男女分班、混班教学与体育动机、社交回避及苦恼的研究 ——结合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的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1.1 分班教学与混班教学的概述 |
1.1.2 我国关于分班教学组织形式的提出 |
1.2 概念概述 |
1.2.1 体育动机 |
1.2.2 社交回避及苦恼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5 文献综述 |
1.5.1 分班依据的分析 |
1.5.2 主张男女分班教学的观点 |
1.5.3 主张男女混班的观点 |
1.5.4 国外男女分班与混班的研究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2.3 数理统计法 |
2.2.4 逻辑分析法 |
2.3 施测过程 |
2.4 回收被调查者人数及男女生分布情况 |
3 研究结果 |
3.1 被调查者的体育动机情况 |
3.1.1 不同教学组织形式间的体育动机比较 |
3.1.2 相同教学组织形式男女生控制性动机情况 |
3.1.3 相同性别下男女生控制性动机情况 |
3.2 被调查者的社交回避及苦恼情况 |
4 分析与讨论 |
4.1 学生体育动机的特征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
4.2 学生社交问题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
4.3 讨论 |
5 结论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6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件二 |
致谢 |
(6)普通高校排球选项男女合班教学形式的理论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有关男女分、合班的讨论 |
2 体育教学组织形式中采用男女分、合班的现状分析 |
3 本文对普通高校排球教学男女合班教学的研究展望 |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第三部分 排球选项男女合班教学个案理论分析 |
1 排球选项男女合班教学方法的定位 |
2 排球选项男女合班教学中教师特点分析 |
第四部分 排球选项男女合班教学实践案例分析 |
1 双手正面垫球技术男女合班教学典例分析 |
2 扣球技术男女合班教学典例分析 |
3 各项技术考试成绩统计分析 |
第五部分 男女合班教学组织形式的理想设计 |
1 合班教学组织形式特点分析 |
2 排球项目特点以及适合合班教学的项目分析 |
3 采用合班教学组织形式应注意的问题 |
4 合班教学组织形式的更张——大合班教学组织形式 |
第六部分 结论与建议 |
1 结论 |
2 建议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表1: 教学进度表 |
附表2: 排球选项课考核标准一览表 |
附表3: 指标选取评分表 |
致谢 |
(7)不同运动方式和情境对大学生社会性体格焦虑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研究概述 |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 |
四、研究假设 |
第二部分 研究背景 |
一、社会性体格焦虑的理论基础 |
(一) 社会性焦虑概述 |
(二) 自我表现理论概述 |
二、对于社会性体格焦虑的理解 |
三、运动与社会性体格焦虑 |
(一) 社会性体格焦虑与锻炼动机 |
(二) 社会性体格焦虑与锻炼行为 |
(三) 不同运动形式与社会性体格焦虑 |
(四) 社会性体格焦虑与锻炼情境 |
四、社会性体格焦虑与心理健康变量的关系 |
(一) 社会性体格焦虑与身体自尊 |
(二) 社会性体格焦虑与自我效能 |
(三) 社会性体格焦虑与自我表现效能 |
(四) 社会性体格焦虑与身体自我效能 |
(五) 社会性体格焦虑与身体意象的关系 |
五、社会性体格焦虑与一些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关系 |
(一) 社会性体格焦虑与体重指数和体脂百分比 |
(二) 社会性体格焦虑与年龄、性别和人群 |
六、短时多次运动方式对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
(一) 短时多次运动方式的概念 |
(二) 短时多次运动方式对生理健康的影响 |
(三) 短时多次运动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
第三部分 不同运动形式和情境对大学生社会性体格焦虑影响的实验研究 |
研究一:研究被试的特征分析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被试的筛选 |
(二) 研究被试 |
(三) 研究工具 |
(四) 研究程序 |
(五) 数据处理 |
三、研究结果 |
(一) 被试对体型的关注情况 |
(二) 被试参与身体锻炼情况 |
(三) 被试的饮食状况 |
四、分析与讨论 |
五、结论 |
研究二:不同体能锻炼方式对大学生社会性体格焦虑的干预研究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 |
(一) 被试 |
(二) 研究工具 |
(三) 实验程序 |
(四) 数据处理 |
三、研究结果 |
(一) 不同体能锻炼方式对社会性体格焦虑影响的差异性比较 |
(二) 不同体能锻炼形式对相关生理和心理因素的影响 |
(三) 不同体能锻炼方式对大学生社会性体格焦虑影响的中介变量研究 |
四、分析与讨论 |
五、结论 |
研究三:不同运动情境对大学生社会性体格焦虑的干预研究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 |
(一) 被试 |
(二) 研究工具 |
(三) 实验设计 |
(四) 实验的时间和内容 |
(五) 实验程序 |
(六) 数据处理 |
三、研究结果 |
(一) 不同运动情境对社会性体格焦虑影响的差异比较 |
(二) 认知情境与锻炼规模对社会性体格焦虑的影响 |
(三) 不同运动情境对相关生理和心理因素的影响 |
(四) 男女合班与男女分班集体锻炼对心理及生理因素影响的差异比较 |
(五) 认知情境对大学生社会性体格焦虑影响的中介变量研究 |
四、分析与讨论 |
五、结论 |
研究四:单独短时多次运动对大学生社会性体格焦虑以及部分心理和生理因素影响的实验研究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 |
(一) 被试 |
(二) 研究工具 |
(三) 实验时间和内容 |
(四) 实验程序 |
(五) 数据处理 |
三、研究结果 |
(一) 单独短时多次锻炼对社会性体格焦虑的影响 |
(二) 单独短时多次锻炼对身体自我效能和身体自尊的影响 |
(三) 单独短时多次锻炼对生理指标的影响 |
(四) 单独短时多次与单独一次长时锻炼对社会性体格焦虑及相关心理和生理因素影响的差异比较 |
(五) 单独短时多次与集体一次长时锻炼对社会性体格焦虑及相关心理和生理因素影响的差异比较 |
四、分析与讨论 |
五、结论 |
第四部分 不同运动项目对女大学生社会性体格焦虑及部分心理和生理因素影响的实验研究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 |
(一) 被试 |
(二) 研究工具 |
(三) 实验程序 |
(四) 数据处理 |
三、研究结果 |
(一) 选择不同运动项目女大学生的社会性体格焦虑差异比较 |
(二) 不同运动项目对社会性体格焦虑影响的差异比较 |
(三) 不同运动项目对身体自尊和身体自我效能影响的差异比较 |
(四) 不同运动项目对生理指标影响的差异比较 |
四、分析与讨论 |
五、结论 |
第五部分 研究总结与展望 |
一、总结 |
二、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一) 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 对今后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附录6 |
附录7 |
附录8 |
后记 |
(8)北洋政府时期不同教育宗旨下的学校体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文献综述 |
1.3.1 国内研究 |
1.3.2 国外研究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北洋政府时期 |
1.4.2 教育宗旨 |
1.4.3 学校体育 |
1.5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思路 |
1.7 研究创新 |
第2章 北洋政府前中国学校体育的发展 |
2.1 中国古代学校体育述略 |
2.1.1 学在官府:具有现代学校体育意义的先秦六艺教育 |
2.1.2 私人办学:中国古代不同教育家的学校体育认识与行为 |
2.2 鸦片战争后西方学校体育的东来 |
2.3 清末新政与近代中国学校体育的初建 |
2.3.1 《奏定学堂章程》与体育规定 |
2.3.2 早期学校体育人才的培养 |
2.3.3 清末学校体育的实践开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北洋时期军国民教育宗旨下的学校体育 |
3.1 军国民教育宗旨的解读 |
3.1.1 军国民教育宗旨产生的时代背景 |
3.1.2 教育宗旨的核心理念与目标指向 |
3.2 教育宗旨对学校体育发展的影响 |
3.2.1 对学校体育制度层面的影响 |
3.2.2 对学校体育理论层面的影响 |
3.2.3 对学校体育实践操作层面的影响 |
3.3 对教会学校体育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北洋时期健全人格教育宗旨下的学校体育 |
4.1 健全人格教育宗旨的解读 |
4.1.1 教育宗旨产生的时代背景 |
4.1.2 教育宗旨的核心理念与目标指向 |
4.2 教育宗旨对学校体育发展的影响 |
4.2.1 对学校体育制度层面的影响 |
4.2.2 对学校体育理论层面的影响 |
4.2.3 对学校体育实践操作层面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北洋政府时期学校体育的特征与启示 |
5.1 北洋政府时期学校体育的特征 |
5.1.1 从“体操”课向“体育”课转变 |
5.1.2 从“一元”向“多元”体育课转变 |
5.1.3 从注重课内体育向课内课外体育兼重转变 |
5.1.4 从影响官办学校体育向影响所有学校体育转变 |
5.1.5 从对学校体育的政府集权向权力下移转变 |
5.2 北洋政府时期学校体育的启示 |
5.2.1 教育宗旨对学校体育的发展具有引领作用 |
5.2.2 学校体育本质功能与其他功能的关系处理上应先本质后其他功能 |
5.2.3 地方多留伸缩余地的必要性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一)书籍类 |
(二)博/硕士论文类 |
(三)外文资料 |
(四)参考文章类 |
附录 |
(一)京内外中等以上学校体育情形调查一览表(1924年) |
(二)北洋政府时期主要历史事件汇总表(1912-1928年) |
(三)北洋政府时期颁布学制汇总表(1912-1922年) |
(四)全国教育会联合历届议决案汇总表(1915-1922年)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9)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时代诉求:学校体育教学需要不断的变革 |
二、现实诉求:高中阶段需要体育专项化教学 |
三、自身诉求:体育专项化教学需要持续发展 |
第二节 文献研究述评 |
一、研究综述 |
(一)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前的研究 |
(二)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后的研究 |
二、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概念界定 |
(一)概念辨析 |
(二)概念界定 |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与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一)文献资料法 |
(二)调查法 |
(三)实验法 |
(四)比较研究法 |
(五)数理统计法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创新 |
(一)视角创新 |
(二)理论创新 |
第五节 理论基础 |
一、泰勒的课程与教学原理 |
(一)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 |
(二)泰勒原理对体育专项化教学的启示 |
二、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
(一)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的基本内容 |
(二)布卢姆理论对体育专项化教学的启示 |
三、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
(一)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 |
(二)有意义学习对体育专项化教学的启示 |
第二章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目标的构建 |
第一节 教学目标的问题审视 |
一、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仍需提升 |
(一)教学目标达成情况的调查 |
(二)教学目标达成的影响因素 |
二、教学目标的认知度尚需深化 |
(一)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认知 |
(二)学生对教学目标的认知 |
第二节 教学目标的构建理论 |
一、教学目标构建的理论基础 |
二、教学目标构建的基本依据 |
(一)聚焦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
(二)关注学生学习主体地位 |
(三)凸显运动项目核心价值 |
三、教学目标体系的理论阐释 |
(一)教学目标维度的理性分析 |
(二)教学目标维度合理性考量 |
(三)教学目标维度的具体表征 |
第三节 各级教学目标的表达 |
一、教学总目标的陈述 |
二、学年教学目标的呈现 |
(一)学年教学目标的要义 |
(二)学年教学目标的陈述 |
三、单元教学目标的设计 |
(一)单元教学目标的要求 |
(二)单元教学目标的陈述 |
四、课时教学目标的预设 |
(一)课时教学目标的要求 |
(二)课时教学目标的要素 |
(三)课时教学目标的陈述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内容的整合 |
第一节 教学内容的问题审视 |
一、教学内容选择仍需全面性统筹 |
(一)教学内容选择的满意度 |
(二)教学内容教授的倾向性 |
二、教学内容设置仍需系统性规整 |
(一)教学内容设置的合理性 |
(二)教学内容设置的难易度 |
第二节 教学内容的整合理论 |
一、教学内容整合的理论基础 |
二、教学内容整合的核心理念 |
(一)彰显学科的重要观念 |
(二)聚焦专项的核心知识 |
(三)唤醒学生的学习活力 |
三、教学内容选择依据与取向 |
(一)三位一体的选择依据 |
(二)多维交融的价值取向 |
四、教学内容组织结构与形式 |
(一)纵向、横向、动态均衡的三维结构 |
(二)大单元高密度重复的螺旋组织形式 |
第三节 各级教学内容的呈现 |
一、教学内容的整体框架 |
二、学年教学内容的规划 |
三、学期教学内容的安排 |
四、单元教学内容的细化 |
(一)单元教学内容的要求 |
(二)单元教学内容的划分 |
五、课时教学内容的组织 |
(一)课时教学内容的要求 |
(二)课时教学内容的示例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实施路径的选择 |
第一节 教学实施的问题审视 |
一、教学运行层面 |
(一)运动项目选择存在边缘化 |
(二)分层教学仍需科学化规整 |
二、体育师资层面 |
(一)师资数量相对不足 |
(二)专项素养仍需提升 |
(三)专项培训仍需深化 |
三、场地设施层面 |
(一)场地设施的共用现象 |
(二)场地设施的供需失衡 |
第二节 教学实施的选择理论 |
一、教学实施的理论基础 |
二、教学实施的本质探析 |
三、教学实施的价值诉求 |
第三节 教学实施选择的策略 |
一、健全课堂教学的运行机制 |
(一)提高项目选择的精准性 |
(二)实施动态化的分层教学 |
二、优化师资队伍与专业素养 |
(一)多途并举壮大体育师资队伍 |
(二)强化职培提升教师专项素养 |
三、挖掘场地设施的利用潜能 |
(一)多方融入探索共赢共享模式 |
(二)空间延伸利用周边场地设施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学习评价的完善 |
第一节 学习评价的问题审视 |
一、学习评价标准缺乏统一性 |
(一)学习评价标准的各自为政 |
(二)学习评价内容缺乏一致性 |
二、学习评价主体存在单一性 |
三、学习结果评定存在经验性 |
第二节 学习评价的完善理论 |
一、学习评价的理论基础 |
二、学习评价的价值取向 |
三、学习评价的核心理念 |
四、学习评价的基本准则 |
(一)学习评价的发展性 |
(二)评价标准的分层性 |
(三)评价比重的变化性 |
第三节 学习评价完善的途径 |
一、统一体育专项化学习评价内容 |
(一)明晰学习评价的根本宗旨 |
(二)确定学习评价的内容指标 |
(三)细化评价内容指标的维度 |
二、健全多元评价主体的互融机制 |
(一)实施多元化评价主体制度 |
(二)明确评价主体的评价内容 |
(三)确定评价主体的评价比重 |
三、完善体育专项化学习评价办法 |
(一)明确评价内容的评定方法 |
(二)采用等级+评语的呈现方式 |
(三)编制学生学习成绩评定表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优化的实践 |
第一节 教学实验方案的设计 |
一、教学实验目的 |
二、教学实验对象 |
三、教学实验时间 |
四、教学实验程序 |
(一)教学实验前的准备 |
(二)教学实验中的跟进 |
(三)教学实验后的统计 |
第二节 教学实验结果与讨论 |
一、结果与分析 |
(一)教师对体育专项化教学优化内容的认知 |
(二)教学实验前后学生学习成效认知的比较 |
(三)教学实验前后学生专项运动成绩的比较 |
二、结论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优化研究》调查问卷Ⅰ |
附录二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优化研究》调查问卷Ⅱ |
附录三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优化研究》访谈提纲Ⅰ |
附录四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优化研究》访谈提纲Ⅱ |
附录五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优化研究》专家评议表 |
附录六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试点学校名单 |
作者在读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10)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现状调查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 ——构建内蒙古地区体育教学俱乐部(论文提纲范文)
1. 选题依据 |
1.1 提出问题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的意义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我区普通高校体育课教学开展情况的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 |
3.2 我区普通高校体育课教学的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 |
3.3 内蒙古地区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构建的分析与发展对策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4.3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四、男女生合班上体育课的形式应该改变(论文参考文献)
- [1]教师与课堂因素对上海市小学体育课学生身体活动水平的影响与干预研究[D]. 周玉兰. 上海体育学院, 2020(11)
- [2]我国城市高中女生体育参与障碍因素及发展对策研究[D]. 李军言. 河南大学, 2020(02)
- [3]男女分班、混班教学与体育动机、社交回避及苦恼的研究 ——结合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D]. 张驰. 苏州大学, 2015(01)
- [4]我校男女生合班上体育课的心理调查与分析[J]. 龚喜军. 张家口师专学报, 2001(06)
- [5]男女生合班上体育课的形式应该改变[J]. 张钊. 宁夏教育, 1988(01)
- [6]普通高校排球选项男女合班教学形式的理论与实践[D]. 闫英. 华东师范大学, 2008(08)
- [7]不同运动方式和情境对大学生社会性体格焦虑影响的实验研究[D]. 马嵘. 华东师范大学, 2008(11)
- [8]北洋政府时期不同教育宗旨下的学校体育研究[D]. 王荷英. 苏州大学, 2017(05)
- [9]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优化研究[D]. 荣俊杰.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10]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现状调查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 ——构建内蒙古地区体育教学俱乐部[D]. 勾凤云.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