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三江平原松花江以北地区风沙灾害发展趋势及防治

浅谈三江平原松花江以北地区风沙灾害发展趋势及防治

一、浅谈三江平原松花江以北地区风沙灾害发展趋势及其防治(论文文献综述)

马永杰[1](2020)在《鄱阳湖沙化土地不同植被恢复方式下的土壤细菌群落特征研究》文中提出鄱阳湖湖滨带所形成的沙化土地是南方地区典型的沙化区域,在土壤生态系统中具有地域独特性和区域生态脆弱性的特点。在自然环境变化和人为活动中,导致了鄱阳湖湖滨带的沙地植被多样性减少、土壤养分流失、土壤贫瘠等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改善和恢复鄱阳湖沙化区的生态环境一直受到地方政府和研究学者的高度重视。诸多学者们对鄱阳湖沙化土地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沙地成因机制和地上植被、区域小气候等方面,忽略了与土壤养分循环、植被类型多样性密切相关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土壤微生物是土壤生态系统中养分循环和物质运移的重要参与者,了解清楚鄱阳湖多宝沙地的土壤细菌群落分布特征,对沙地土壤退化生态系统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旨在从不同植被恢复方式下对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探究沙地土壤细菌群落组成特征,探明鄱阳湖沙化治理试验区土壤环境因子与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相关性,以此说明植被恢复对沙地治理的积极性,并通过研究沙地土壤细菌群落特征,为进一步沙地土壤治理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2009年以来,鄱阳湖沙化治理团队在鄱阳湖多宝乡沙化土地设置治沙试验区,通过人工种植湿地松、香根草、夹竹桃、雷竹等植物,搭配先锋植物狗牙根、单叶蔓荆,对沙化区进行了生态治理和植被恢复。本研究以鄱阳湖多宝乡沙地人工植被恢复试验区为研究区域,选取不同沙化程度下具有固沙能力强、耐旱等特性的人工植物湿地松、香根草及先锋植物狗牙根、单叶蔓荆,同时设置裸地对照组(5种处理方式)。对沙地不同植被覆盖下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探明了沙地土壤细菌群落组成特征。土壤细菌群落与环境因子的RDA冗余分析和Heatmap相关性分析,说明了沙地土壤细菌群落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关系。通过LEfSe统计工具多组比较策略筛选出了鄱阳湖沙地不同植被治理方式土壤中有显着差异的微生物细菌。并通过利用PICRUSt功能预测,探究了鄱阳湖沙地土壤微生物细菌群落功能物种和功能多样性。本研究试验结果说明:(1)鄱阳湖沙化土地的土壤容重为1.24 g/cm3~1.51g/cm3;土壤含水量为2.46%~4.02%;土壤有机质含量为0.25%~1.78%;土壤全磷含量为0.11mg/g~0.39mg/g;土壤有效氮含量为11.72mg/kg~20.63 mg/kg。鄱阳湖沙化土地不同植被恢复下的土壤养分含量存在显着差异性,沙地土壤养分含量总体呈现贫瘠状态。(2)鄱阳湖沙化土地的土壤细菌群落主要由36个细菌门,80个细菌纲和748个细菌属等组成。鄱阳湖沙地表层(5cm20cm)土壤细菌群落优势细菌门是主要细菌门有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厚壁菌门(Firmicutes)、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未知细菌门WPS-2、Patescibacteria、GAL15等。由于不同植被类型对土壤环境和养分的影响,以及土壤微生物的生境选择偏好等,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微生物优势细菌群落不同,人工植被湿地松的土壤优势细菌群落为Proteobacteria;人工植被香根草、先锋植被的土壤优势细菌群落为Actinobacteria;裸地对照组的土壤优势细菌群落为Chloroflexi。土壤细菌群落在物种多样性以及丰度特征上存在显着差异,通过利用LEfSe统计工具用多组比较策略筛选出鄱阳湖沙地不同植被治理方式下的土壤中有显着差异的53个细菌属。(3)鄱阳湖沙化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与生物特性受到土壤理化性质和植被类型的的影响。其中对鄱阳湖沙地土壤细菌群落影响较大环境因子是SBD、SOM、TP、AN。MWC与鄱阳湖多宝沙地土壤细菌群落呈不显着关系。随着地表植被类型的改变,地表调落物的种类和数量发生变化,以及植被根系分泌物的差异性,植被类型对于地表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动态变化具有重要影响。土壤理化特性和植被类型共同塑造着沙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4)鄱阳湖沙化土地土壤细菌的固氮微生物主要有4个四菌门;5个细菌纲;5个细菌属。门分类学水平上主要有Proteobacteria、Actinobacteria、Planctomycetes、Firmicutes。解磷细菌属主要是芽孢杆菌属(Bacillu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通过对沙地土壤细菌群落的功能基因的预测,沙地土壤细菌功能主要有6个一级功能和41个二级功能。不同植被恢复下的土壤细菌群落的每一种功能基因的功能丰度都大致相同。先锋植被的土壤细菌各功能基因丰度略高于其他处理组,说明了先锋植被土壤细菌群落在沙化土地中的适应性强。其次,土壤细菌群落功能基因丰度不随土壤植被样地的变化而改变,而土壤微生物细菌群落结构因土壤环境而发生改变,可能说明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先于土壤细菌群落功能基因变化。

高歌[2](2019)在《论清末黑龙江地区森林资源的开发与破坏》文中研究说明由于自然条件的优良,并得益于清政府的东北封禁政策,黑龙江成为了我国森林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之一。然而,清末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变,清政府的边疆政策也随之调整,黑龙江地区的林业资源逐渐得以开发,清廷通过鼓励移民、土地招垦、发展林业等政策,促使森林产业逐步走上正轨,官办及官商合办的木植公司相继建立,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该地区林业经济的发展及城镇建设,加快了黑龙江地区移民的进程。但移民不合理的砍伐方式、大面积的毁林耕种,以及木植公司对林木需求量的增加,也在客观上造成了森林面积的缩减和森林资源的衰退。19世纪末,沙俄的铁蹄踏入了我国东北地区,其调查森林资源、修订不平等条约,尤其将西伯利亚大铁路穿越黑龙江、吉林地区,在修筑铁路的过程中,对我国森林资源进行了大肆的掠夺与破坏,沙俄原始的砍伐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也造成了森林资源的浪费。同时,俄国资本家在黑龙江森林繁茂的地区大举租借林场,建立伐木工厂及相关企业,除了满足中东铁路建设所需,也砍伐我国良木运至各地销售,从中获取巨额利润,不仅如此,沙俄还将所砍伐的林木源源不断地运至俄国本土,供其城市建设及发展需要。在清末黑龙江地区森林资源演变的过程中,国内移民对森林开发表现出盲目性、无序性,沙俄等外国势力在此过程中则体现出对森林资源的掠夺性、粗放性。因而森林资源的开发虽然对黑龙江地区的社会变迁不乏促进作用,如移民潮的兴起、城镇化的加速,但与此同时,也加重了森林的负担,人类的集中砍伐已超出了林木的承载能力,因过于注重森林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森林的培育工作,其采育失调、只砍不种的行为对森林资源造成破坏,森林面积大幅削减,林木质量受到影响,林业产量急剧下降,继而导致当地生态失衡,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不但引发了物种危机,使动植物濒临灭绝,而且致使灾害频发,威胁了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乃至生命安全,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

赵岩[3](2013)在《水土保持区划及功能定位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战略目标的提出,生态环境建设和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热点。水土保持是我国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水土保持区划又是水土保持规划等工作的关键和前提,但是,在新时期的要求下,全国性及大尺度区域水土保持区划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本文是在全国水土保持区划一级区分区基础上,重点解决水土保持区划二、三级区划分的体系、方法和功能等问题。本文是在系统总结相关区划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分析我国自然地理、水土流失、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等特征,充分考虑区域水土保持特点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建立我国水土保持区划二、三级区分区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指标体系,提出了水土保持功能类型、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通过全国水土保持区划数据上报系统获取数据,应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ARCGIS)、统计分析(SPSS、MATALAB)等技术手段进行水土保持区划二、三级区的划分,并进行了三级区功能定位,根据三级区的水土保持主导功能提出分区防治技术途径。选择西北黄土高原区、南方红壤区作为典型区进行了实例研究。旨在为我国水土保持区划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本文研究思路与成果如下:(1)明确了水土保持区划理论基础与原则;水土保持区划是部门综合经济区划,与我国已经完成地貌、土壤、林业等区划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划以自然地理分异理论、系统科学理论和生态经济理论等为基础;以区内相似性和区间差异性原则、主导因素和综合性相结合原则、区域连续性与取大去小原则和水土保持主导功能原则等为区划原则;在相关区划(分区)的等级层次体系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水土保持区划二、三级区的目标和任务。(2)构建了水土保持区划指标体系和方法。结合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影响因子分析,水土保持区划二、三级区的指标体系由自然地理要素、水土流失要素、土地利用要素和经济社会要素4个方面组成,以定量为主,定性为辅,结合水土保持区划原则,提出采用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区技术途径,确定了以主成分分析、系统聚类、人工神经网络(SOFM)、空间叠加、现状评价和专家判别等水土保持区划方法。提出了以县级行政区作为区划基本单元。(3)水土保持区划二级区划分。提出了水土保持区划二级分区依据,二级区划分指标包括特征优势地貌及海拔、水土流失类型及强度、水热指标等参考共性指标。提出了以定量分析为主,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区途径。以西北黄土高原区为实例,选取多年平均降雨量、林草覆盖率和强度以上侵蚀强度比例等5个主导指标,通过采用系统聚类方法,将西北黄土高原区分区5个二级区。采用空间叠加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SOFM)分析的方法进行南方红壤区二级区分区实例研究,选取多年平均降雨量、≥10℃积温、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类型等6个指标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得到初步的8个二级区:选取多年平均降雨量、平均径流量、>15°坡度面积比例、轻度以上侵蚀面积比例、山地面积等9个指标进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SOFM)聚类,将南方红壤区划分为8个二级区:通过对南方红壤区的空间叠加和人工神经网络聚类两种方法得出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合专家判别等方法将南方红壤区分为8个二级区。(4)水土保持区划三级区划分。提出了水土保持区划三级分区依据、指标选择原则和区划方法。以西北黄土高原区为例进行水土保持区划三级区划分研究,并采取了按划定的二级区和按要素2种技术方案就行了对比研究。构建了西北黄土高原区三级区划分的指标体系,包括自然地理要素、水土流失要素、土地利用要素和经济社会要素的共24个指标。以主成分分析和系统聚类相结合方法进行每个二级区的三级区划分,得到西北黄土高原区三级区方案一。以主成分分析、系统聚类和空间叠加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按要素划分三级区,得到西北黄土高原区三级区方案二。通过方案一和方案二的对比,结合专家判别等方法将西北黄土高原区分为16个三级区。(5)水土保持功能定位与分区防治。提出了水土保持基础功能8类,并提出了内涵及界定条件;构建了水土保持功能重要性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方法。通过水土保持功能评价结果得到了西北黄土高原区功能重要性评价图,通过空间叠加分析,得到西北黄土高原区水土保持功能综合评价图,将综合评价图与三级区方案叠加,确定了西北黄土高原区每个三级区的水土保持主导功能,根据三级区的主导功能提出了分区防治技术途径。本文通过系统研究分析,提出了水土保持区划二、三级区目标和任务,构建了水土保持区划指标体系,通过实例探索了主导指标、主成分分析、系统聚类、人工神经网络(SOFM)、空间叠加和专家判别等区划方法在水土保持区划中的可行性;提出了以水土保持主导功能进行三级区定位和水土保持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并针对不同的分区提出防治技术途径。为我国水土保持区划和规划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

余新晓[4](2012)在《关于平原区的水土保持问题》文中研究指明水土流失是指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的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损失和水的损失。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尤其在山区和丘陵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资源、环境矛盾问题日益突出,笔者发现平原区也存在水土流失问题,且由于平原面积大,地貌类型多,加上人为因素的影响,致使平原区水土流失带来的危害日益严重,从贯彻落实新《水土保持法》的角度出发,本文重点介绍平原区水土流失的类型和特点,并提出了治理各种类型水土流失的措施。对于保护平原区的生态环境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

王向辉[5](2012)在《西北地区环境变迁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西北地区环境变迁是自然过程和人类历史活动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论文从古代时期、近代时期、现代时期三个层面对西北地区环境变迁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做了深入分析和详细论述。利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多学科的交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对搜集的历史史料和现代资料进行系统统计,对西北地区现代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灾害环境和农业资源环境进行细致解剖和分析,发现从历史过程来看,农业环境变迁中自然和人文因素起着关键作用;灾荒因素突出诱发了近代环境变迁,而现代环境问题产生则是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及人为不合理开发的综合表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过选择适应气候变化的农业技术、发展减灾农业和区域生态治理模式,进一步促进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第一,本文从环境变迁与农业持续发展理论研究入手,评价环境与农业环境定义,提出环境变迁理论。以生态学的环境胁迫理论为依据,对古代时期、近代时期和现代农业环境变迁进行分析,提出气候变化胁迫、灾害环境胁迫、生态环境胁迫和土地污染胁迫四个概念;根据西北地区自然灾害多发、危害严重等特征,引入灾害风险理论,提出农业减灾概念;利用区域生态脆弱性分析,揭示了西北地区脆弱区环境变化与农业发展的对应关系,构建了区域农业生态治理理念。第二,论文对历史环境变迁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气候环境、森林植被、水土环境等自然因素在西北农业环境变迁中起了重要作用,人文社会因素加剧了自然因素的影响强度,对农业环境造成了更严重破坏。明清时期人口激增,人地矛盾激化,土地利用无序,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历史时期政府不合理农业开发方式和政策,造成农区无序扩展和过度开发,加上缺乏生态保护意识,肆意破坏森林植被,加剧了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区域扩大,最终形成严重的生态问题。在农牧交错区域,盲目移民固边开垦,常常导致生态危机。第三,近代农业环境变迁的典型特征和突出特点是灾荒频繁,此起彼伏。西北地区是自然灾害的重灾区,更是近代时期自然灾害的高发期。以陕西为例,近代陕西从1840—1949年的110年间,有旱灾纪录的年份达81年。由于水旱灾害频发不断,冰雹、霜冻、蝗灾叠置发生,导致灾荒肆虐。灾荒对农业发展环境、社会生存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破坏。近代战乱延续不断,旧政权腐败、人地关系紧张、人民生活无保障,无力扩大再生产,更不用说抗灾和减灾了。这两方面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剧灾荒对环境的破坏力度。第四,建国以后到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人口政策、经济政策、政治导向等众多制度存在缺陷,对改善生态环境、保证可持续发展并未给予重视或未给予足够重视。因此环境问题从根本上并未改观。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国家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国家在关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开始逐渐关注和重视农业环境问题。但措施不力,政策不到位,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有增无减;生态环境脆弱的旱农地区农业灾害危害更加突出;由风蚀和水蚀造成的水土流失问题依然严重,已成为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重要制约因素。第五,西北地区气候变化会诱发农业水土环境恶化和农业生态环境灾害频发。农业生态环境灾害通常会降低土地的生产力,削弱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潜能。对气候变化导致的气象灾害频发地区,要加大灾害性天气预防和监测能力建设,积极选择适应干旱胁迫的农作物栽培技术和耕作技术。对气候变化影响农作物的发育,种植和产量影响问题,要积极研究和应用抗逆作物和抗逆品种,适时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开发节水灌溉技术,引导农民发展节水生态农业。政府部门要加强极端灾害天气的研究和预报能力建设,完善灾害应急制度建设;同时要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抗灾能力;要努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构建农业生态治理和防灾减灾救助体系;逐步实施农业灾害保险制度,减轻农民的灾害风险,对西北地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第六,针对西北地区农业灾害环境威胁严重,农业生产面临巨大的灾害风险,论文提出西北地区要大力开展农业减灾,发展减灾农业的对策。在发展减灾农业方面,首先要突出以抗旱防灾为重点;其次要因地制宜,突出区域减灾模式。在发展减灾农业政策上,加强对农业灾害的监测和预报,加大科技减灾研究,提高科技减灾能力,加强减灾系统建设;做好抗旱减灾规划,不断完善政府减灾管理水平;要重视乡村的农业减灾,不断修缮减灾工程措施,增强农民防灾减灾的主体意识,体现农业减灾的现实意义。第七,针对西北地区农业生态环境整体脆弱的态势和区域生态差异化显着的特点,要选取生态环境脆弱的雨养农业区域和绿洲农业区域加以比较研究,选择合理恰当农业技术进行区域生态治理。雨养农业区域应针对干旱缺水的生态环境,实施集雨工程减灾模式;针对水土流失严重的情况,要加大生态治理的技术模式,对退耕还林还草政策进行反思和完善,对生态补偿机制作出适时合理修改。针对绿洲农业区域水资源相对丰富而又面对着水资源日益短缺的现状,要加大对区域水资源环境有效管理。对于盐渍化问题要加大水利工程和选择合理的农业技术综合治理。充分利用绿洲气候和水土资源优势,发展绿洲节水灌溉技术和绿洲生态农业模式。针对绿洲沙漠化加重趋势,要建设以林草为主、防治风沙化的防治体系;采用覆盖耕作,合理灌溉防止和治理盐碱化土地;加大绿洲植被建设,扭转绿洲生态退化趋势,促进绿洲农业持续发展。

丁访军[6](2011)在《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标准体系构建》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迅速恶化,很多大型的生态研究网络应运而生,生态系统长期观测标准化问题提到了议事日程。伴随着国家林业局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CFERN)的迅速发展,为了提升森林生态站的联网观测与研究能力,加快我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与世界生态定位研究网络接轨,防止技术壁垒,提升我国在生态环境问题上的国际发言权和主导权,标准体系建设和标准化研究已经成为当前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亟待解决的问题。定位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机制,回答林业重大科学问题,采用多过程、多尺度、跨区域的联网观测是定位研究的重要方法和手段。由于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的相关标准缺乏,造成不同生态站、不同研究人员对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的理解和表达不统一,生态站建设水平和定位观测研究水平参差不齐,观测数据千差万别,难以进行比较和共享,阻碍了定位研究网络台站的联网研究,无法为国家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及数据服务。本研究通过系统分析国内外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的标准化现状,特别是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的标准化现状和存在问题,根据标准体系构建的原则、原理,结合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的特点,初步构建了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标准体系的总体框架。同时,详细阐述了各项标准的研建过程,指标的来源和依据,为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标准的制定与修订提供了积极的参考作用,为规范和提升森林生态站建设和观测研究水平,积累高质量的数据,实现数据共享,联网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于我国开展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提供了积极的参考价值。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1)对国内外生态系统长期观测及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标准化现状,特别是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的标准化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综述与总结。与国外相比,我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的标准化起步较晚,缺乏整体规划和标准体系,标准化工作相对滞后,相关标准缺项,而且对标准的宣贯力度和实施力度不够,已经制约了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的国际化、标准化、规范化和网络化的发展。(2)分析了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的特点,以系统学和生态学为基础,在“简化、统一、协调、优化”的标准化原理及“系统性、科学性、先进性、可扩展性和可操作性”的标准体系原则指导下,充分考虑森林生态系统的分布特点和区域差异,借鉴并参考相关领域的标准体系建设,从森林生态站的建设规范、运行管理、观测指标体系、观测方法、数据管理和数据应用六个方面构建了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标准体系框架。(3)根据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的内容及森林生态站数据采集和传输、海量数据存储与管理的现状,一方面以生态学、生态系统学理论为指导,依靠科学的设施、先进的观测和分析仪器,从定位研究站及野外综合实验基地、森林气象观测设施、森林水文观测设施、森林生物定位研究设施、土壤定位观测设施、森林健康与可持续发展观测设施、水土资源的保持观测设施和数据管理配套设施等8个方面构建了森林生态站建设技术要求;另一方面以数字化为思路,从数字化观测和数据采集设备、数字化传输设备、数据处理和分析设备及数字化森林生态站基础设施构建了森林生态站数字化建设规范。同时,编制和阐述了森林生态站建设技术规范中每个指标的来源及其依据。(4)通过分析国内外生态系统长期观测及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指标,充分借鉴吸收其优良指标及相关研究成果中的指标,采用专家分析和频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气象常规指标、森林土壤理化指标、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指标、森林水文指标和森林群落学特征指标五个方面共94个指标的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同时,根据森林生态系统的分布特点以及特殊性,建立了热带、暖温带、寒温带、干旱半干旱区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编制和阐述了各指标体系中每个指标的来源和依据。(5)通过分析国内外现有森林生态系统的定位研究方法,为满足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的发展需求,根据定位观测的长期性和连续性等特点,采用系统设计思路,将野外观测系统按照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设置,针对野外观测研究的水、土、气、生及其他方面的28个关键生态问题,把握新技术与新方法的应用,充分参考并借鉴国内外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的研究方法和相关标准,从观测内容、观测与采样方法及数据处理等方面建立了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系统野外观测方法,编制和阐述了每个观测方法的来源及其依据。(6)根据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中观测数据的特点,充分吸收和采纳国内外数字化、智能化方面的先进经验及国内外相关标准,根据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体系中各指标的内在联系,科学划分各种观测数据,从管理指标、管理方法和信息管理系统三个方面构建了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数据管理规范,编制和阐述了每项指标的来源、依据及其内涵。(7)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是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数据应用的具体体现。通过分析国内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中使用的指标和方法,采用专家咨询法和频度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水源涵养、保育土壤、固碳释氧、积累营养物质、净化大气环境、森林防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森林游憩八个方面14项指标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编制和阐述了每项评估指标的来源及其依据。(8)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标准体系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且科学技术在日新月异地发展,标准体系必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充实和完善。

温云耀[7](2009)在《库布齐沙漠地区恩格贝沙生植物园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恩格贝位于库布齐沙漠北缘。库布齐沙漠地处黄河中游南缘,鄂尔多斯高原的北部。库布齐沙漠每年每平方公里风蚀指数4500t—15000t,年沙尘暴日数20d—25d,最多沙尘暴日数77d—97d,最大风速28m/s,是内蒙古自治区严重的风沙区。又有发源于鄂尔多斯高原脊线北侧的季节性沟川10余条,从南向北纵流其间,汛期洪水挟裹着泥沙流入黄河,年输沙量达3156万t,成为黄河主要沙源地。因此库布齐沙漠的治理和开发利用不论是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还是对黄河的保护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防沙治沙同时合理利用沙漠资源,是全世界面临的共同课题。恩格贝沙生植物园的建设充分利用了恩格贝良好的基础设施和便利的交通条件以及已有的旅游品牌,使园区与原有的旅游景点和谐统一融为一体,这将极大地提升恩格贝的旅游品位,促进其旅游产业迅猛发展,与之相随的是该地区的沙漠治理事业必将得到极大地发展。该沙生植物园由内向外主要包含中心区、防护林带、固沙技术展示区三部分。中心区被沙生植物进化长廊分为东西两部分,西部由麻黄园、锦鸡儿园等十二个分类园区构成,东部由湿生植物园、珍稀濒危植物园等六个特殊园区构成。防护林带环绕中心区,分主、副林带建设。固沙技术展示区是整个植物园的保护区,同时又是各种治沙措施、高科技治沙成果和模式的展示区,由机械沙障区、生物固沙区、化学固沙区等构成。植物园配备了节水灌溉系统、监控系统、照明系统,并对旅游景观进行了规划。植物园建成后,能充分展示温带荒漠丰富的沙生植物种质资源和国内外成功的防沙治沙模式,让公众获得沙生植物学的科普知识,了解防沙治沙的原理和方法,提升生态道德教育水平,促进国内外治沙技术和种质资源的交流,有利于开展人工治沙生态系统的综合研究和监测,为人工治沙和种质资源保育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解释。恩格贝沙生植物园将国内外先进的治沙理论和技术作为一种旅游资源,用景观设计规划的理念和方法进行开发、予以展示,给单纯的生态建设赋予全新的内涵。

杨晓萌[8](2009)在《生态补偿机制的财政视角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不断增加,但是与此同同时,物质财富增长速度的不断加快也为全球生态环境带来了沉重负担。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也遭到越来越严重的污染破坏,生物物种急剧灭绝,自然资源消耗过快,全球气候不断变暖,垃圾围城日趋严重,公害事件频繁发生。生态环境的恶化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制定各种保护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建生态系统的政策和制度。在中国,改革开发30年来,经济不断发展,城镇化进程逐步推进,百姓日益富裕。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付出了相当大的生态环境代价。如何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道路,是摆在我们面前最迫切的问题。生态补偿是通过调控使经济与生态环境平衡发展的一种理念,其目的是保护生态自然环境不受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损害,以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和谐发展。它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很多国家都建立了各自的生态补偿机制。生态补偿机制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的,根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会成本,运用政府和市场手段,调节生态保护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关系的公共制度。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实现我国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从理论角度来说,生态环境价值论、外部性理论、公共产品理论为生态补偿机制提供了经济学理论依据。生态系统通过各种生态功能为人类服务,这些功能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来说必不可少。但是,由于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外部性,同时还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因此“搭便车”现象普遍,如果不建立起适当的生态补偿机制,最终将会出现生态环境的“公地悲剧”。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需要明确补偿责任和补偿标准,在补偿责任方面需要遵守破坏者补偿原则、使用者补偿原则、受益者补偿原则、保护者受偿原则,在补偿标准的确定上需要遵守综合性原则和可行性原则。在生态补偿机制中,各个国家普遍使用了转移支付、生态税、税收差异化、生态保证金等财政手段,这些财政手段在控制污染的可靠性、效率及管理上有着各自的长处与不足。从实践角度来说,发达国家早已开始了生态补偿探索,并取得了很多成绩,为我国开展生态补偿实践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加拿大,联邦政府和省政府针对本国湿地的情况制订了一系列旨在保护湿地生态的政策,如马尼托巴省实施了生态服务激励计划、马尼托巴河岸税收抵免、栖息地补偿基金等措施。加拿大实施湿地生态补偿的实践反映出,构建生态补偿法律机制是生态补偿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政策目标应体现开发与保护并重的思想。在荷兰,政府部门在建设高速公路项目的同时,也对该项目造成的生态破坏进行补偿项目建设。荷兰的经验告诉我们,在生态补偿中需要注意中央政策与地方政策的统一、注意通货膨胀和不确定性因素对补偿成本估算的影响。在欧盟,发展农业的同时,也在进行着生态补偿计划。欧盟非常重视监督与评估,并在生态补偿过程中注意控制管理成本,同时还将教育与经济激励相结合,这些经验也非常值得我国学习。构建中国的生态补偿机制,既要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也要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一方面,目前我国生态形势严峻,生态系统退化加剧、资源压力严峻、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灾害加剧。为此,我国“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的主体功能区建设战略。在此基础上,环境保护部提出了生态补偿的重点方向为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区、矿产资源开发及流域水环境。另一方面,目前我国的生态补偿基本是政府主导的,这决定了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财政力量在生态补偿中都要占据重要位置。因此,在构建我国生态补偿机制时,不能不将财政作为考虑因素。财政对生态补偿机制架构的影响主要与财政级次有关,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财政预算级次的影响;二是不同财政级次财政手段的影响;三是不同财政级次财力水平的影响。预算级次是提供公共产品的依据,关系到生态补偿机制的层次设置,使用不同财政级次的财政手段关系到生态补偿的效果,而不同财政级次的财力水平则影响到补偿标准的制定。因此,构建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总体思路是,以生态功能区、财政级次为线索,构建综合生态补偿机制。我国很早便设立了自然保护区制度,以保护生态环境及生态多样性。但是,随着自然保护区数目的不断增多、发展速度的加快,自然保护区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作为禁止开发区域,自然保护区的问题多数是经济上的,如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过大、保护区发展迅速而政府资金投入有限、由经济引发的保护区与周边居民关系紧张、保护区经济职能与保护职能倒挂等。深入分析不难发现,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补偿机制不完善,补偿对象分类体系缺乏规范、主体责任与资金负担失衡、生态补偿主体和补偿方式单一。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完善政府的投入机制、厘清各级政府的补偿责任,拓展补偿资金渠道、建立全方位投入机制,强化财政支持、实现保护区公共服务均等化,生态移民等财政措施加以完善。在设立自然保护区之外,2008年7月我国正式发布了《全国生态功能区划》,其中初步确定了50个重要生态功能区域。这些重要生态功能区对保证国家生态安全及主导各类生态调节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区划》中还指出,每一类生态功能区都面临着各自的一系列生态问题亟待解决。因此,完善相应的生态补偿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其实,我国政府早已关注生态功能区的保护与建设,并已经实施了多个与生态功能区保护与建设有关的制度与工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尚有一些地方需要进一步完善。对此,财政政策可以发挥多方面的作用:一是通过财税政策来保证生态功能区建设补偿资金的充足;二是可以通过财税政策引导生态功能区内的产业合理发展;三是通过财税政策的支持可以加强不同类型生态功能区主导生态功能的恢复与建设;四是通过建立财税激励机制可以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到生态功能区的建设中。矿产资源开发是生态补偿的另一个重要方向。由于矿产资源大多分布于地表以下,对其进行开采,必然会改变开采区的地表生态环境和地下岩层结构,从而带来一系列的负面生态影响。针对矿产资源开发给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我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制定了各种与矿区生态环境治理、修复相关的制度和政策。这些制度与政策对敦促矿产资源开采者进行生态环境恢复和治理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多种生态收费的重复问题、收费可能延误治理时机、重复向矿山企业加设责任等。从财政角度思考,可以通过矿山企业保护生态环境的激励政策、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收费制度的改进和矿山生态保险制度三方面,完善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在众多类型的生态系统中,流域水环境生态系统比较特殊。由于水流的单向流动性,使流域地区问形成了一系列复杂的利益关系,从而使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成为一个特殊课题。虽然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长期以来都在积极推进流域水环境的生态保护工作,但是,目前我国流域水环境的生态状况仍不容乐观,尚有许多生态环境问题急需解决。这些问题若得不到妥善处理,势必会制约流域地区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还会威胁到个人健康。出现这些生态问题的原因在于,在调节地区各方利益关系上,市场手段和政府手段都有不足之处。由于“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并存,产生了一系列流域生态问题,改善这一局面的唯一出路便是尽快建立起流域生态该补偿机制。在建立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中,政府参与是重要的一部分。政府部门可以在流域生态补偿中发挥两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建立生态补偿公共基金及生态税收等直接进行生态补偿,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政府的管理与监督职能支持流域生态补偿工作的进行。

刘彦[9](2007)在《转型期农业生态安全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二十世纪发生的重要事件中,转型无疑是突出的事件之一。转型是我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一个特殊时期,涉及到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转型期,我国农业及农村经济面临新的形势,农产品的供求状态、农业的增长方式、农业的发展目标、农业与工业的关系、农业的国际化背景均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加强“三农”工作,全面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历史任务。环境问题的出现与经济发展密不可分。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实质是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生态环境间的关系问题。资源、环境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基础,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生态安全。不同的社会文明和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的农业生产水平对资源、环境有不同的需求,对生态安全的需求程度、方式和内涵也不尽相同。因此,生态安全既是农业发展追求的一个目标,更是一个过程。研究转型期我国农业的生态安全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总结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关于生态安全、农业生态安全的研究现状,对农业生态安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研究的具体内容、发展的趋势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对农业生态安全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归纳和梳理。本文对转型的概念、我国转型的成效、特点内容及其相关理论依据进行了概述,认真剖析了转型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在转型期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发展中需要破解的理论难题和实践难题。从农业资源环境对国家资源环境安全的影响、对农业发展的约束的角度,提出在转型期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农业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作用。对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演变过程进行了回顾,在回顾中分析了原始农业阶段、古代农业阶段、近代农业阶段、现代农业阶段的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发展之间的关系,认真归纳总结了转型期我国农业资源安全、环境安全、生物安全、农产品安全等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针对转型期我国农业生态安全存在的具体问题,分别从资源环境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运用相关理论,如资源环境价值理论、资源环境利用的外部效应理论、资源环境的稀缺性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可持续发展理论、托达罗模型、市场失灵、政府政策失灵、政府管理失灵等,结合我国农业生态安全的实际,对现实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为进一步认识农业生态安全问题产生的根源提供了理论基础。在分析国内外农业生态安全评价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根据PSR模型初步构建了农业生态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选择确定了三大类、七亚类24个具体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建立数学模型,应用改进的主成分投影法进行相应的评价。并据此方法,对黑龙江省13个地市的农业生态安全进行了地域分异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本文利用系统流图法对农业生态安全系统的生产系统、消费系统、环境自调节系统、隐含的干预系统、他系统进行了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保障农业生态安全的具体对策建议。即:保障转型期农业生态安全的基本前提——增强环境自调节能力;保障农业生态安全的根本途径——改变发展方式;保障农业生态安全的关键所在——转变消费模式;保障农业生态安全的重要补充——强化干预能力;保障农业生态安全的有效支撑——有效整合协调他系统。提出要通过大力推行生态恢复和建设,加强环境污染治理来增强环境自调节能力;通过确立新发展观,推行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大力发展现代新型农业来改变发展方式;通过确定绿色消费模式最大限度发挥系统关联性,从而实现消费系统对农业生态安全系统的主导作用;通过政府相关宏观配套政策创新,建立生态资本市场,完善环境信息公告制度,强化公众监督,加强宣传教育,树立环保理念来增强政府、社区、市场、个人对农业生态安全的干预能力;通过实施生态系统管理,加强环境保护领域里的国际合作,有效整合协调他系统来实现对农业生态安全的有效支撑。

王建文[10](2006)在《中国北方地区森林、草原变迁和生态灾害的历史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北方地区在过去的历史时期曾经有广泛分布的森林和草原,生态环境良好。从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开始,为了获取猎物、建造居住场所、种植农作物,原始人群已经开始使用火、石刀、石斧、石犁进行劳动,一些原始部落居住地周围的森林、草原开始受到最初的破坏。进入奴隶社会,各个原始部落之间战争频繁发生,烧毁消耗一些林木,冶炼、制陶、建筑等手工业不断发展,开始砍伐大片森林,农业的兴起又使大片次生林、灌丛、草地受到开垦,成为农田。今河北省、山西省南部、山西省中部所属地区的森林、草原受到了较大规模的破坏。战国时期,进入封建社会,农业获得了进一步发展,陶瓷、冶炼、制盐、建筑等手工业快速发展,同时,各个诸侯国兴修水利工程,修筑高大坚固的防御设施,建造规模庞大的宫殿、庙宇以及不断发生的征战,都使平原地区大面积森林受到破坏。战国后期华北平原的森林已经基本消失。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封建社会的第一个高峰,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出现了创新局面。今河北省、北京市、山西省南部、陕西省中部、甘肃省东部所属的平原和丘陵地区森林全部消失,绝大部分已经开垦成为农田。由于修建万里长城,鄂尔多斯高原和阴山山脉的森林受到大量砍伐。由于地表植被受到严重破坏,黄土高原地区开始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黄河水灾日益严重。同时,开始了在西北森林草原、草原以及荒漠草原地区大规模的屯垦。上述地区大面积森林、草原受到破坏,农业人口不断增加,农耕区域不断扩大。唐、宋时期,黄土高原上已经开辟出广阔的农业区,西北地区积极推行屯垦,河西走廊、河套地区、陕西北部地区的森林、草原再一次遭受严重破坏。陕西秦岭、子午岭、宁夏罗山、贺兰山、六盘山、甘肃洮河、陇南山地森林先后遭受破坏,太行山、吕梁山的森林开始受到大规模砍伐。元代至民国,华北地区的山区森林遭受了严重破坏,大青山、贺兰山、鄂尔多斯高原、燕山、太行山、吕梁山等等山区的森林都已经受到彻底破坏。黄土高原的祁连山、六盘山、陇东森林草原地区已经变成了荒山秃岭。秦岭森林破坏严重,黄土高原的关山、黄龙山、桥山原始森林已经消失。清朝政府实行“移民实边”、“借地养民”的政策,大量放垦内蒙古草原,造成长城沿线以及河西走廊地区大面积草原被开垦。清朝末年至民国时期,沙皇俄国和日本侵略者掠夺了中国东北以及西北地区

二、浅谈三江平原松花江以北地区风沙灾害发展趋势及其防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三江平原松花江以北地区风沙灾害发展趋势及其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鄱阳湖沙化土地不同植被恢复方式下的土壤细菌群落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沙化土地研究进展
        1.2.2 沙化土壤微生物研究进展
        1.2.3 土壤环境因子对沙化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1.2.4 植被演替对沙化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1.2.5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方法
        1.2.6 鄱阳湖沙化土地研究
    1.3 研究内容及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沙化土地研究区域概况
        2.1.1 研究区地理位置
        2.1.2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2.1.3 鄱阳湖沙化土地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方法
3 沙地不同植被恢复方式下的土壤理化性质特征
    3.1 结果与分析
        3.1.1 沙地不同植被恢复方式下的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特征
        3.1.2 沙地不同植被恢复方式下的土壤容重
        3.1.3 沙地不同植被恢复方式下的土壤含水量
        3.1.4 沙地不同植被恢复方式下的土壤有机质
        3.1.5 沙地不同植被恢复方式下的土壤有效氮
        3.1.6 沙地不同植被恢复方式下的土壤全磷
    3.2 讨论
    3.3 小结
4 沙地不同植被恢复方式下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分析
    4.1 沙化土地土壤微生物测序结果与分析
        4.1.1 土壤微生物样本信息统计
        4.1.2 土壤微生物OTU聚类分析
        4.1.3 土壤微生物测序深度评估
    4.2 沙化土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
        4.2.1 土壤细菌群落物种Venn图
        4.2.2 沙化土地土壤细菌门分类学水平上群落特征分析
        4.2.3 沙化土地土壤细菌纲分类学水平上群落特征分析
        4.2.4 沙化土地土壤细菌科分类学水平上群落特征分析
        4.2.5 沙化土地土壤细菌属分类学水平上群落特征分析
    4.3 沙化土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4.3.1 土壤微生物Alpha多样性分析
        4.3.2 土壤微生物Beta多样性分析
    4.4 沙地不同植被恢复条件下土壤环境因子与细菌群落关系分析
        4.4.1 土壤细菌群落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4.4.2 植被群落与土壤细菌群落关系分析
    4.5 讨论
        4.5.1 鄱阳湖沙化土地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4.5.2 鄱阳湖沙化土地土壤细菌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4.6 小结
5 鄱阳湖沙化土地土壤细菌群落功能物种及其功能特征
    5.1 沙地土壤细菌群落功能群落
        5.1.1 沙地土壤固氮微生物群落
        5.1.2 沙地土壤解磷微生物群落
    5.2 沙地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特征
    5.3 讨论
    5.4 小结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2)论清末黑龙江地区森林资源的开发与破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关于本课题的国内国外研究概况
    (二) 本文选题意义
    (三) 本文架构及创新之处
一、清末黑龙江地区森林资源概况
    (一) 黑龙江地区自然情况
    (二) 黑龙江地区森林面貌
    (三) 咸丰以前黑龙江地区森林利用情况
二、清末官民对黑龙江地区森林的开发
    (一) 清末政府对黑龙江地区森林资源的开发
    (二) 清末移民对黑龙江地区森林资源的采伐
三、沙俄对黑龙江地区森林资源的掠夺
    (一) 中东铁路的修建及对沿线森林的破坏
    (二) 林场的建立对黑龙江地区森林资源的破坏
四、清末黑龙江地区两大林区研究
    (一) 山河屯林区
    (二) 大兴安岭林区
五、清末黑龙江地区森林资源开发对社会的影响
    (一) 促进了黑龙江地区森林产业的兴起
    (二) 推动了黑龙江地区移民浪潮的发展
    (三) 刺激了黑龙江地区城镇化的崛起
    (四) 引发了黑龙江地区生态环境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水土保持区划及功能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
        1.1.1 研究的基础
        1.1.2 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相关区划(分区)现状
        1.2.2 国内相关区划(分区)现状
    1.3 我国水土保持区划发展现状
        1.3.1 我国水土保持区划发展
        1.3.2 我国水土保持区划现状
    1.4 水土保持区划特点与问题
        1.4.1 水土保持区划的特点
        1.4.2 水土保持区划的问题
    1.5 研究基础、目标与内容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内容
        1.5.3 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6 研究技术思路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技术路线
2 水土保持区划方法与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2.1 水土保持区划的理论与原则
        2.1.1 理论基础
        2.1.2 基本原则
    2.2 水土保持区划数据获取
    2.3 水土保持区划等级体系构建
        2.3.1 水土保持区划等级体系
        2.3.2 水土保持区划的命名及编码
    2.4 水土保持区划指标体系构建
        2.4.1 区划指标选取原则
        2.4.2 水土保持区划指标体系结构
        2.4.3 水土保持区划指标体系建立
        2.4.4 指标的量化分析
    2.5 水土保持区划技术途径与方法
        2.5.1 区划基本单元
        2.5.2 技术途径
        2.5.3 区划方法
    2.6 小结
3 水土保持二级区划研究
    3.1 二级区分区依据与指标选取
    3.2 二级区分区模型选择与步骤
    3.3 西北黄土高原区二级区划
        3.3.1 区域特征分析
        3.3.2 指标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3.3.3 数据处理与聚类方法分析
        3.3.4 西北黄土高原区二级区分区方案
    3.4 南方红壤丘陵区二级区划
        3.4.1 区域特征分析
        3.4.2 空间叠加分析
        3.4.3 人工神经网络分析
        3.4.4 南方红壤区二级区分区方案
4 水土保持三级区划研究-以西北黄土高原为例
    4.1 三级区分区依据与指标体系
    4.2 三级区分区模型选择与步骤
    4.3 主成分分析和系统聚类进行三级区划分
        4.3.1 指标体系与区划技术方案
        4.3.2 主成分分析
        4.3.3 数据处理
        4.3.4 按二级区进行划分
        4.3.5 按要素进行划分
        4.3.6 方案对比与分析
5 水土保持区划功能评价与定位研究
    5.1 水土保持功能定义和内涵
        5.1.1 水土保持功能定义
        5.1.2 基础功能类型
        5.1.3 水土保持主导功能内涵与界定
    5.2 水土保持功能评价指标与方法
        5.2.1 水土保持功能指标体系
        5.2.2 水土保持功能评价方法
    5.3 水土保持功能评价
        5.3.1 水源涵养功能评价
        5.3.2 土壤保持功能评价
        5.3.3 蓄水保水功能评价
        5.3.4 防风固沙功能评价
        5.3.5 生态维护功能评价
        5.3.6 防灾减灾功能评价
        5.3.7 农田防护功能评价
        5.3.8 拦沙减沙功能评价
    5.4 综合功能评价与功能定位
    5.5 分区概况与防治技术途径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6.3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4)关于平原区的水土保持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平原区水土流失
    1.1 平原区水土流失的危害
    1.2 平原区水土流失的成因
        1.2.1 自然因素
        1.2.2 人为因素
2 平原地区水土流失的类型和特点
    2.1 水力侵蚀
    2.2 风力侵蚀
    2.3 重力侵蚀
    2.4 土壤盐渍化
    2.5 人为侵蚀
3 平原区水土保持
    3.1 平原风沙区
        3.1.1 提高认识, 把平原风沙区的治理开发提到战略高度土地一旦沙化就很难恢复, 并且恢复周期长, 经济代价高。因此预防保护非常重要, 必须认真贯彻“预防为主, 保护优先”的方针。
        3.1.2 开展综合防治, 加快生态恢复的步伐
    3.2 平原水网区
    3.3 城镇建设与经济技术开发区
    3.4 平原矿产资源开发区
    3.5 土壤盐渍化区
        3.5.1 农业生态工程
        3.5.2 林业生态工程
        3.5.3 水利工程
        3.5.4 生物改良及生物工程
        3.5.5 化学改良技术
4 结语

(5)西北地区环境变迁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目的
        1.1.2 选题意义
    1.2 选题依据
        1.2.1 现实依据
        1.2.2 政策依据
        1.2.3 理论依据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环境变迁因素研究
        1.3.2 国外环境变迁研究
        1.3.3 环境变迁理论研究
        1.3.4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技术路线
    1.5 研究方法
        1.5.1 历史文献研究法
        1.5.2 多学科交叉研究法
        1.5.3 实地调查研究法
        1.5.4 区域类型研究法
        1.5.5 理论分析与定性分析法
    1.6 可能创新点
        1.6.1 研究方法创新
        1.6.2 研究视角创新
        1.6.3 研究概念创新
第二章 基本概念和理论架构
    2.1 环境变迁概念
        2.1.1 环境定义
        2.1.2 农业环境定义
        2.1.3 环境变迁概念界定
    2.2 环境胁迫理论
        2.2.1 气候变化胁迫
        2.2.2 灾害环境胁迫
        2.2.3 土地污染胁迫
        2.2.4 生态环境胁迫
    2.3 区域减灾理论
        2.3.1 区域灾害分析
        2.3.2 自然灾害系统
        2.3.3 农业减灾理论
    2.4 农业生态治理模式
        2.4.1 生态脆弱性概念
        2.4.2 生态脆弱区域治理
        2.4.3 生态治理机制
第三章 历史时期西北地区农业环境变迁研究
    3.1 自然因素对农业环境变迁的影响
        3.1.1 气候呈现冷暖交替变迁
        3.1.2 森林植被呈递减式变迁
        3.1.3 土地资源呈现扩展变迁
        3.1.4 水环境呈现剧减式变迁
    3.2 人文因素对农业环境变迁的影响
        3.2.1 人地矛盾导致农业生产环境恶化
        3.2.2 农业开发不当导致生态问题严重
        3.2.3 技术选择对生态环境变迁的双向性
    3.3 国家行为对农业环境变迁的影响
        3.3.1 无序移民导致牧区生产环境恶化
        3.3.2 农牧区域经营不善导致生态失衡
        3.3.3 开发战略失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3.3.4 政策实施对农业环境变迁的制约
    3.4 小结:全面认识历史时期的农业环境变迁
第四章 近代西北地区农业灾荒环境变迁研究
    4.1 近代环境凸显灾荒特征
        4.1.1 灾荒概念界定
        4.1.2 旱灾频发引发灾荒危机
        4.1.3 水灾频发加重旱荒危害
        4.1.4 多灾齐发加剧灾荒冲击
    4.2 灾荒对农业环境的影响和冲击
        4.2.1 灾荒对农业生产环境的破坏
        4.2.2 灾荒对社会民生环境的迫害
        4.3.3 灾荒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
    4.3 战乱和社会脆弱加剧灾荒环境迁延
        4.3.1 战乱加剧灾荒环境的危害程度
        4.3.2 社会脆弱加剧灾荒环境的蔓延
    4.4 小结:充分认识灾荒对农业环境变迁的影响
第五章 现代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环境问题研究
    5.1 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增强
        5.1.1 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加重
        5.1.2 农业生态环境总体脆弱
        5.1.3 农业生态环境脆弱因素分析
    5.2 农业灾害环境危害严重
        5.2.1 农业孕灾环境特征明显
        5.2.2 农业自然灾害类型众多
        5.2.3 农业气象灾害发生频繁
        5.2.4 农业地质灾害危害巨大
    5.3 农业资源环境矛盾突出
        5.3.1 土地资源富裕,耕地资源不足
        5.3.2 水资源贫乏,时空分布不均
        5.3.3 植被资源丰富,发展面临困境
    5.4 农业可持续发展潜力和症结
        5.4.1 光热资源和水土资源充裕
        5.4.2 农业用水环境的严峻性
        5.4.3 土地资源侵蚀严重性
    5.5 小结:加大农业农业环境治理,促进农业持续发展
第六章 气候变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6.1 气候变化问题综述
        6.1.1 全球气候变化特征和趋势
        6.1.2 我国气候变化特点和趋势
        6.1.3 西北地区气候变化特点及趋势
    6.2 气候变化对农业环境的胁迫
        6.2.1 极端气候导致农业生产环境严峻
        6.2.2 气候变化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加剧
        6.2.3 气候变化导致农业水资源紧张
    6.3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的影响
        6.3.1 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6.3.2 影响农作物种植制度和面积
        6.3.3 影响农作物的产量
    6.4 气候变化下农业技术选择和对策
        6.4.1 适应气候变化的技术措施
        6.4.2 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
    6.5 小结:关注气候变化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第七章 减灾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7.1 农业发展的灾害风险
        7.1.1 灾害风险定义分析
        7.1.2 农业自然灾害可能性
        7.1.3 农业自然灾害危害性
        7.1.4 农业本身的脆弱性
    7.2 农业发展的灾害胁迫环境
        7.2.1 农业生态环境恶化
        7.2.2 农业水资源短缺
        7.2.3 农业灾害环境明显
    7.3 发展减灾农业的技术方向
        7.3.1 抗旱防灾为主
        7.3.2 要因地制宜
        7.3.3 要突出区域模式
    7.4 发展减灾农业的政策建议
        7.4.1 加大科技减灾研究
        7.4.2 加强减灾系统建设
        7.4.3 完善减灾管理体制
        7.4.4 重视农村村减灾工作
    7.5 小结:发展减灾农业,促进农业持续发展
第八章 区域生态治理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8.1 生态环境脆弱的区域评介
        8.1.1 生态脆弱区内涵与识别
        8.1.2 生态环境脆弱区域差别
    8.2 雨养农业区域农业发展模式选择
        8.2.1 发展模式的技术选择
        8.2.2 发展集雨工程减灾模式
        8.2.3 发展生态治理减灾模式
        8.2.4 发展雨养农业减灾模式的政策和意义
    8.3 绿洲区域农业治理技术选择
        8.3.1 绿洲区域农业发展的生态背景
        8.3.2 绿洲农业开发引发的生态问题
        8.3.3 绿洲农业系统发展的水资源困境
        8.3.4 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应用
    8.4 小结:积极探索区域农业生态治理技术和农业发展模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标准体系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国际生态系统长期观测的标准化现状
    2.2 国内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的标准化现状
        2.2.1 国内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的标准化现状
        2.2.2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CFERN)的标准化现状
    2.3 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的标准化概念
        2.3.1 标准化及其相关概念
        2.3.2 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标准化概念
第三章 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标准体系框架
    3.1 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的特点
    3.2 标准体系的构建
        3.2.1 标准体系和标准化原则
        3.2.2 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过程分析
        3.2.3 标准体系的构建步骤
        3.2.4 标准体系的总体框架
第四章 森林生态站建设规范的标准化
    4.1 森林生态站建设技术规范的标准化
        4.1.1 目的和意义
        4.1.2 标准化依据
        4.1.3 森林生态站建设技术规范研建
    4.2 森林生态站数字化建设的标准化
        4.2.1 目的和意义
        4.2.2 数字化建设标准研建
第五章 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的标准化
    5.1 目的和意义
    5.2 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与方法
    5.3 国内外标准和指标的分析
    5.4 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的研建
        5.4.1 指标体系的范畴
        5.4.2 指标体系研制依据
        5.4.3 指标体系的研建
    5.5 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的研建
        5.5.1 指标体系的范畴
        5.5.2 指标体系研制依据
        5.5.3 指标体系的研建
    5.6 暖温带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的研建
        5.6.1 指标体系的范畴
        5.6.2 指标体系研制依据
        5.6.3 指标体系的研建
    5.7 寒温带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的研建
        5.7.1 指标体系的范畴
        5.7.2 指标体系研制依据
        5.7.3 指标体系的研建
    5.8 干旱半干旱区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的研建
        5.8.1 指标体系的范畴
        5.8.2 指标体系研制依据
        5.8.3 指标体系的研建
第六章 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野外系统观测方法标准化
    6.1 目的和意义
    6.2 野外系统观测方法的范畴
    6.3 研建思路与方法
    6.4 野外系统观测方法的研建
        6.4.1 森林水文
        6.4.2 森林土壤
        6.4.3 森林气象
        6.4.4 森林生物
        6.4.5 其他
第七章 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数据管理的标准化
    7.1 目的和意义
    7.2 数据管理指标体系的研建
        7.2.1 数据管理的范畴
        7.2.2 标准化思路和方法
        7.2.3 数据管理指标体系研建
第八章 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数据应用的标准化
    8.1 目的和意义
    8.2 指标体系的范畴界定
    8.3 评估指标及方法构建
        8.3.1 国内外生态服务功能评估研究综述
        8.3.2 指标体系研制的思路和方法
        8.3.3 评估规范研建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9.1 结论
    9.2 讨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学术研究
致谢

(7)库布齐沙漠地区恩格贝沙生植物园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沙漠治理及开发利用的研究意义
    1.2 国外沙漠治理现状
    1.3 国内沙漠治理现状
        1.3.1 我国沙漠化发展趋势
        1.3.2 我国治沙简史
    1.4 沙区的开发利用
第二章 库布齐沙漠的基本情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质与地貌
        2.1.2 气候条件
        2.1.3 土壤
        2.1.4 水文特征
    2.2 自然资源
        2.2.1 植物资源
        2.2.2 动物资源
        2.2.3 自然灾害
    2.3 库布齐沙漠治理的紧迫性
        2.3.1 库布齐沙漠危害
        2.3.2 库布齐沙漠治理的意义
第三章 沙生植物园建设方案
    3.1 指导思想
    3.2 建设原则
    3.3 规划空间布局
    3.4 规划内容
        3.4.1 中心区规划
        3.4.2 防护林带规划
        3.4.3 固沙技术展示区规划
        3.4.4 灌溉系统规划
        3.4.5 电路系统规划
        3.4.6 旅游景观规划
        3.4.7 设置机构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生态补偿机制的财政视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生态环境状况
        1.1.2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补偿
        1.1.3 生态补偿机制与财政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选题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文献综述
        1.3.2 国内文献综述
    1.4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1.4.1 研究思路
        1.4.2 结构安排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
        1.5.1 研究方法
        1.5.2 本文创新之处
        1.5.3 本文不足之处
2 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探源
    2.1 生态补偿机制的界定
        2.1.1 生态补偿的由来
        2.1.2 生态补偿、财政补贴与转移支付
        2.1.3 生态补偿机制阐释
    2.2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经济学依据
        2.2.1 生态环境价值理论与生态补偿
        2.2.2 外部性理论与生态补偿
        2.2.3 公共产品理论与生态补偿
    2.3 生态补偿机制的运作机理
        2.3.1 生态补偿机制的主体与客体分析
        2.3.2 生态补偿机制的运行方式
    2.4 构建生态补偿机制的基本原则
        2.4.1 明晰补偿权责的原则
        2.4.2 确定补偿标准的原则
3 生态补偿的财政手段分析
    3.1 转移支付
        3.1.1 基于生态补偿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3.1.2 转移支付手段在生态补偿中的应用
    3.2 生态税
        3.2.1 污染税
        3.2.2 污染产品销售税
        3.2.3 污染保险税
    3.3 税收差异化
        3.3.1 税收差异化概述
        3.3.2 生态补偿中的税收差异化实践
    3.4 生态保证金制度
        3.4.1 污染物押金返还制度
        3.4.2 土地复垦保证金
    3.5 可交易许可证制度
        3.5.1 可交易许可证制度概述
        3.5.2 可交易许可证制度的实践
    3.6 生态补偿手段的比较与思考
        3.6.1 控制污染的可靠性分析
        3.6.2 效率角度的分析
        3.6.3 管理角度的分析
4 生态补偿的国际经验与借鉴
    4.1 加拿大的湿地保护
        4.1.1 加拿大联邦湿地保护政策
        4.1.2 加拿大省级湿地保护政策
        4.1.3 经验与借鉴
    4.2 荷兰公路项目的生态补偿
        4.2.1 荷兰的生态补偿政策
        4.2.2 荷兰公路项目的生态补偿背景
        4.2.3 公路建设程序中的生态补偿要求
        4.2.4 公路项目的补偿方法
        4.2.5 公路项目生态补偿中的成本问题
        4.2.6 经验与借鉴
    4.3 欧盟的农业生态补偿政策
        4.3.1 农业生态补偿政策的实施背景
        4.3.2 农业生态补偿的措施
        4.3.3 农业生态补偿中的激励与约束
        4.3.4 经验与借鉴
5 构建中国生态补偿机制的财政考量:总体思路
    5.1 中国的生态状况与生态补偿机制
        5.1.1 中国生态系统状况的基本描述
        5.1.2 中国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
        5.1.3 主体功能区建设与生态功能区划分
    5.2 财政与生态补偿机制架构
        5.2.1 财政预算级次对构建生态补偿机制的影响
        5.2.2 不同财政级次财政手段对生态补偿机制的影响
        5.2.3 不同财政级次的财力水平对生态补偿机制的影响
    5.3 构建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总体思路与指导原则
        5.3.1 以生态功能区为线索构建横向生态补偿机制
        5.3.2 以财政级次为线索构建纵向生态补偿机制
        5.3.3 财政级次、生态功能区双线索组合中的综合生态补偿机制
        5.3.4 构建生态补偿机制的指导原则
6 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的财政对策
    6.1 我国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现状
        6.1.1 自然保护与自然保户区
        6.1.2 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基本状况
    6.2 自然保护区的经济现状与困境
        6.2.1 自然保护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过大的困境
        6.2.2 自然保护区快速扩张与政府资金投入有限的困境
        6.2.3 保护区与周边居民关系紧张的困境
        6.2.4 保护区面临经济职能与保护职能倒置的困境
    6.3 自然保护区困境的原因剖析
        6.3.1 补偿对象分类体系的规范性缺失
        6.3.2 主体责任与资金负担失衡
        6.3.3 补偿主体和补偿方式单一
    6.4 完善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的财政对策措施
        6.4.1 完善政府投入机制,厘清各级政府的补偿责任
        6.4.2 拓展补偿资金渠道,建立全方位投入机制
        6.4.3 强化财政支持,实现保护区公共服务均等化
        6.4.4 生态移民——解决保护区与居民矛盾的一种选择
7 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的财政对策
    7.1 我国的生态功能区划
        7.1.1 我国生态功能区的划分
        7.1.2 我国重要生态功能区划概况
    7.2 重要自然生态功能区面临的生态问题
        7.2.1 水源涵养生区的生态问题
        7.2.2 土壤保持区的生态问题
        7.2.3 防风固沙区的生态问题
        7.2.4 生物多样性功能区的生态问题
        7.2.5 洪水调蓄区的生态问题
    7.3 生态功能区建设的现行政策及未来走向
        7.3.1 生态功能区建设的项目与相关制度
        7.3.2 促进生态功能区建设的政策取向
    7.4 建立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的财政对策建议
        7.4.1 建立政府主导的生态功能区建设补偿资金投入机制
        7.4.2 运用财政政策引导生态功能区产业合理发展
        7.4.3 发挥财政手段的功效,促进生态功能区各类生态功能的恢复
8 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的财政对策 2
    8.1 矿产资源开发的影响及生态现状
        8.1.1 矿产资源开发的影响
        8.1.2 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现状
    8.2 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恢复
        8.2.1 矿区生态环境恢复的起因及演进
        8.2.2 我国矿区生态环境恢复的实践
    8.3 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的现行制度及政策
        8.3.1 矿产资源开发综合治理的相关政策法规
        8.3.2 矿区生态环境修复与治理中的相关收费项目
        8.3.3 矿区生态环境修复与治理措施中的问题
    8.4 完善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的财政对策思路
        8.4.1 矿山企业保护生态环境的激励政策
        8.4.2 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收费制度的改进
        8.4.3 推行矿山生态保险制度
9 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的财政对策
    9.1 流域水环境的特殊性
        9.1.1 流域水环境的单向流动性特质
        9.1.2 由单向流动性形成的特殊利益关系
        9.1.3 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上、下游地区间利益关系的协调
    9.2 我国流域水环境的问题及原因剖析
        9.2.1 流域水环境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9.2.2 流域水环境生态问题的现实和潜在后果
        9.2.3 导致流域水环境生态问题的主要原因
    9.3 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模式的选择
        9.3.1 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的基本模式
        9.3.2 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模式的比较分析
        9.3.3 混合模式的选择与确立
    9.4 完善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的财政对策导向
        9.4.1 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
        9.4.2 合理配置各级政府的财权
        9.4.3 实施流域水环境横向生态转移支付
        9.4.4 建立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公共基金
        9.4.5 推行流域生态安全保证金制度
        9.4.6 切实贯彻鼓励生态生产方式的税收政策
参考文献
后记

(9)转型期农业生态安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生态安全问题提出
        1.1.2 农业生态安全问题提出
        1.1.3 转型期研究农业生态安全问题的必要性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3.1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1.3.2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1.4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1.4.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2 农业生态安全研究相关基础理论
    2.1 农业生态安全及其相关概念
        2.1.1 农业概念界定及其特征
        2.1.2 生态安全的概念
        2.1.3 生态安全的内涵和外延
        2.1.4 生态安全与相关概念辨析
        2.1.5 农业生态安全的概念与内容
    2.2 农业生态安全的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生态经济理论
        2.2.3 生态系统承载力理论
        2.2.4 生态系统管理理论
        2.2.5 混沌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转型中的农业和农村发展
    3.1 转型概述
        3.1.1 转型界定
        3.1.2 转型问题研究的学派
        3.1.3 中国转型
    3.2 转型与农业和农村发展
        3.2.1 新中国农业发展的历史回顾
        3.2.2 转型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4 转型期我国农业生态安全现状
    4.1 农业生态环境演变过程回顾
        4.1.1 原始农业阶段的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发展
        4.1.2 古代农业阶段的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发展
        4.1.3 近代农业阶段的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发展
        4.1.4 现代农业阶段的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发展
    4.2 转型期中国农业生态安全存在的问题
        4.2.1 农业资源安全问题—农业自然资源锐减
        4.2.2 农业环境安全问题—农业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4.2.3 农业生物安全问题—农业生物风险日益凸显
        4.2.4 农业产品安全问题—农产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4.3 本章小结
5 农业生态安全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5.1 农业生态安全问题的资源环境经济学分析
        5.1.1 资源环境经济学的内涵
        5.1.2 农业生态资源环境价值理论分析
        5.1.3 农业生态安全的外部性理论分析
        5.1.4 农业资源环境的稀缺性与农业资源环境产权
    5.2 农业生态安全问题的发展经济学分析
        5.2.1 从经济增长理论看农业生态安全问题的产生
        5.2.2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对农业生态安全的影响
        5.2.3 托达罗模型对农业生态安全问题的解析
    5.3 农业生态安全问题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5.3.1 从“市场失灵”分析农业生态安全问题的产生
        5.3.2 从政府政策缺陷分析农业生态安全问题的产生
        5.3.3 从政府管理缺陷分析农业生态安全问题的产生
    5.4 本章小结
6 农业生态安全评价
    6.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6.1.1 科学性和动态性原则
        6.1.2 完整性和相对独立性原则
        6.1.3 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原则
        6.1.4 可比性和针对性原则
    6.2 评价指标体系内容
    6.3 评价方法
        6.3.1 评价方法简介
        6.3.2 计算步骤
        6.3.3 权重的确定
        6.3.4 改进的主成分投影法在评价中的应用
    6.4 本章小结
7 评价实例—黑龙江省农业生态安全地域分异评价
    7.1 黑龙江省自然概况及农业生态安全现状
        7.1.1 黑龙江省自然概况
        7.1.2 黑龙江省农业生态建设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7.2 应用改进的主成分投影法对黑龙江省农业生态安全进行评价
        7.2.1 评价权重的确定
        7.2.2 评价的具体步骤
        7.2.3 评价结果分析
    7.3 本章小结
8 保障农业生态安全的对策建议
    8.1 利用系统流图法分析农业生态安全系统
        8.1.1 生产系统
        8.1.2 消费系统
        8.1.3 隐含的干预系统
        8.1.4 环境自调节系统
        8.1.5 他系统
    8.2 保障农业生态安全的基本前提—增强环境自调节能力
        8.2.1 大力推行生态恢复和建设
        8.2.2 加强环境污染治理
    8.3 保障农业生态安全的根本途径—改变发展方式
        8.3.1 新发展观的确立
        8.3.2 推行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
        8.3.3 大力发展现代新型农业
    8.4 保障农业生态安全的关键所在—转变消费模式
        8.4.1 消费系统对农业生态安全系统具有主导作用
        8.4.2 消费模式的转变最大限度发挥系统关联性
        8.4.3 绿色消费模式是人类消费发展方向
    8.5 保障农业生态安全的重要补充—强化干预能力
        8.5.1 政府相关宏观配套制度创新
        8.5.2 建立生态资本市场
        8.5.3 完善环境信息公告制度,强化公众监督
        8.5.4 加强宣传教育树立环保理念
    8.6 保障农业生态安全的有效支撑—有效整合协调他系统
        8.6.1 实施生态系统管理
        8.6.2 加强环境保护领域里的国际合作
    8.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中国北方地区森林、草原变迁和生态灾害的历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1.3 本课题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国北方地区自然地理概况
    1.1 当代中国北方地区森林、草原的分布
    1.2 中国北方各行政区气候、地形地貌概况
第二章 自然因素对于中国北方地区森林、草原变迁
    2.1 10 000 年来中国北方气候的变迁
    2.2 中国北方最近100 年的气候变化
    2.3 对于21 世纪中国北方地区的气候预测
    2.4 历史时期气候变迁对于对森林、草原的分布影响
    2.5 最近100 年的气候变迁对于森林草原变迁的影响
第三章 周代以前森林、草原的变迁
    3.1 仰韶温暖期
        3.1.1 华北地区
        3.1.2 东北地区
        3.1.3 西北地区
    3.2 夏商周时期
        3.2.1 华北地区
        3.2.2 东北地区
        3.2.3 西北地区
        3.2.4 人工植树
第四章 秦汉-宋元时期森林、草原的变迁
    4.1 秦汉时期
        4.1.1 华北地区
        4.1.2 东北地区
        4.1.3 西北地区
        4.1.4 人工植树
    4.2 魏晋南北朝时期
        4.2.1 华北地区
        4.2.2 东北地区
        4.2.3 西北地区
        4.2.4 人工植树
    4.3 隋唐五代时期
        4.3.1 华北地区
        4.3.2 东北地区
        4.3.3 西北地区
        4.3.4 人工植树
    4.4 宋元时期
        4.4.1 华北地区
        4.4.2 东北地区
        4.4.3 西北地区
        4.4.4 人工植树
第五章 明清民国时期森林、草原的变迁
    5.1 华北地区
    5.2 东北地区
    5.3 西北地区
    5.4 人工植树
第六章 1949 年-2000 年森林、草原的变迁
    6.1 华北地区
    6.2 东北地区
    6.3 西北地区
第七章 中国北方地区的生态灾害(1)
    7.1 水灾
        7.1.1 华北地区
        7.1.2 东北地区
        7.1.3 西北地区
    7.2 旱灾
        7.2.1 华北地区
        7.2.2 东北地区
        7.2.3 西北地区
    7.3 河流的变化
        7.3.1 华北地区
        7.3.2 东北地区
        7.3.3 西北地区
    7.4 湖泊、瀑布、泉水的变化
        7.4.1 湖泊
        7.4.2 瀑布、泉水
    7.5 水土流失、土壤退化
        7.5.1 华北地区
        7.5.2 东北地区
        7.5.3 西北地区
    7.6 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减少
        7.6.1 华北地区
        7.6.2 东北地区
        7.6.3 西北地区
第八章 中国北方地区的生态灾害(2)
    8.1 荒漠化
        8.1.1 荒漠化现状
        8.1.2 荒漠化历史
        8.1.3 荒漠化成因
        8.1.4 华北地区
        8.1.5 东北地区
        8.1.6 西北地区
    8.2 沙尘暴
        8.2.1 沙尘暴现状
        8.2.2 沙尘暴历史
        8.2.3 森林、草原变迁与沙尘暴
        8.2.4 森林草原变迁与北京地区沙尘暴
第九章 对中国北方地区生态建设的一些建议
    9.1 坚定中国北方地区重建良好生态环境的信心
    9.2 正确认识中国北方地区恢复森林、草原的适宜区域
    9.3 恢复和重建黄土高原植被中的植物选择
    9.4 关键在于加快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9.5 正确处理中国北方地区农、林、牧的关系
    9.6 正确处理生态林和经济林的关系
    9.7 恢复良好生态环境需要资金支持和长期不懈的努力
结语
    1.1 历史时期中国北方地区的森林、草原
    1.2 中国北方地区森林、草原的变迁历程
    1.3 中国北方地区森林、草原减少的主要原因
        1.3.1 自然因素
        1.3.2 人类的经济活动
        1.3.3 帝国主义的侵略、掠夺
    1.4 森林、草原受到破坏导致生态灾害频繁
    1.5 人口增长、经济发展是的森林、草原变迁的原动力
        1.5.1 人口增加与森林、草原变迁的思考
        1.5.2 社会发展与森林、草原变迁的思考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博硕士学位论文同意发表声明

四、浅谈三江平原松花江以北地区风沙灾害发展趋势及其防治(论文参考文献)

  • [1]鄱阳湖沙化土地不同植被恢复方式下的土壤细菌群落特征研究[D]. 马永杰.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0)
  • [2]论清末黑龙江地区森林资源的开发与破坏[D]. 高歌. 辽宁师范大学, 2019(01)
  • [3]水土保持区划及功能定位研究[D]. 赵岩. 北京林业大学, 2013(10)
  • [4]关于平原区的水土保持问题[J]. 余新晓. 水土保持学报, 2012(04)
  • [5]西北地区环境变迁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王向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02)
  • [6]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标准体系构建[D]. 丁访军.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1(03)
  • [7]库布齐沙漠地区恩格贝沙生植物园规划研究[D]. 温云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S2)
  • [8]生态补偿机制的财政视角研究[D]. 杨晓萌. 东北财经大学, 2009(05)
  • [9]转型期农业生态安全问题研究[D]. 刘彦. 东北林业大学, 2007(02)
  • [10]中国北方地区森林、草原变迁和生态灾害的历史研究[D]. 王建文. 北京林业大学, 2006(01)

标签:;  ;  ;  ;  ;  

浅谈三江平原松花江以北地区风沙灾害发展趋势及防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