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975年颅脑针麻手术总结(论文文献综述)
郤丽娟[1](2021)在《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老年胃肠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调查老年胃肠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现况及其影响因素;2.探究经皮穴位电刺激疗法对老年胃肠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1.老年胃肠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以健康生态学模型为理论框架,采用便利抽样法,利用自制的一般资料调查量表、老年综合评估量表在术前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记录患者手术麻醉相关因素及血液指标。采用神经心理测试量表在术前1天晚间及术后第3天评估患者认知功能。采用单因素分析及二元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学分析。2.经皮穴位电刺激疗法对老年胃肠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采用随机对照法,将70例接受全麻胃肠恶性肿瘤根治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组。干预组分别在术前1天、麻醉诱导前30 min至手术结束、术后第1天至术后第3天进行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每日1次,每次30 min,对照组采用假穴疗法。记录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术前及术后第3天认知功能评分;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及S100钙结合蛋白β(S100β)水平。采用卡方检验,Fisher精确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及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老年胃肠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横断面调查最终纳入221例老年胃肠恶性肿瘤患者,95例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43.0%。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在年龄、受教育水平,术前衰弱、抑郁、睡眠,术前血红蛋白、白蛋白、D-二聚体水平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术前衰弱、术前白蛋白水平低、D-二聚体水平高为老年胃肠恶性肿瘤患者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主要危险因素。2.经皮穴位电刺激疗法对老年胃肠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术前认知功能评分、术前血液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认知总分及定向、记忆、回忆3个维度得分低于术前与干预组,术后S100β、IL-6、CRP水平显着高于术前与干预组(P<0.05)。CRP(W=0.940,P=0.170)、IL-6(W=0.911,P=0.070)、S100β(W=0.942,P=0.179)均符合球形检验。时间效应、时间*分组的交互效应以及组间效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7例(23.33%)、对照组12例(40.00%)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干预组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老年胃肠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高,高龄、术前衰弱、术前白蛋白水平低、D-二聚体水平高为老年胃肠恶性肿瘤患者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主要危险因素。临床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高龄胃肠恶性肿瘤患者的认知功能,通过改善术前衰弱程度,改善术前白蛋白及D-二聚体水平来提高老年胃肠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减少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2.经皮穴位电刺激疗法可提高老年胃肠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略降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改善术后炎症状态,值得临床推广。
曹艺萌[2](2021)在《针刺激发循经感传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后上肢运动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近10年针刺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后偏瘫的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探析上肢取穴、选经及处方规律。在此基础上,运用所得针刺处方规律进行临床试验,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观察针刺激发循经感传对于急性缺血性中风后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评价其临床疗效,并为针刺治疗本病提供试验依据。方法1文献研究通过计算机、手工等方式检索、收集、筛选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录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关于针刺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后偏瘫的临床医学研究文献,建立针刺上肢穴位处方数据库,运用频数统计,以及SPSS Modeler 18.0软件Apriori算法建模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得到关联度最高的上肢穴位处方。2临床试验共纳入66例患者,均来自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脑病针灸科自2020年5月至2020年12月期间符合纳入标准的住院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各33例。两组患者予以相同的基础治疗,不同的针刺手法治疗。运用文献研究所得到的上肢针刺穴位处方肩髃、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治疗组先进针肩髃,通过小幅度震颤配合提插捻转、循摄等手法行针,当经气传导至肘部时再进针曲池,以此类推,循经接力进针行针,以激发循经感传至指端。对照组运用上述穴位处方常规针刺,不施以手法。两组下肢均常规针刺。每次治疗留针30分钟,每日1次,每周针刺6次,连续治疗2周,共12次。在治疗前、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分别记录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FMA-UE评分、Wolf评分、MRC肌力评估。在治疗前及治疗结束4周后随访时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改良Barthel指数。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评估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1文献研究(1)本研究最终纳入符合要求的文献191篇,共涉及腧穴49个。其中使用频次较高的依次是合谷、曲池、肩髃、手三里、外关、内关等。(2)共涉及经脉7条,其中使用频次最高的为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大肠腧穴的使用频次占总频次的57.3%,其余频次较高的依次是手少阳三焦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等。(3)针刺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后偏瘫临床关联度最高的上肢针刺穴位处方为肩髃、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2临床试验(1)本研究共纳入66例符合标准的患者,每组各33例。在试验治疗期间,两组共脱落5例患者,故有61例患者纳入最终统计。基线资料显示:两组患者入组时的年龄、性别、病程、FMA-UE评定量表、WMFT评定量表、MRC肌力分级以及MBI指数评定量表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两组患者治疗前具有可比性。(2)临床疗效:经过统计分析,治疗组按照公式计算得出总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为83.33%。总有效率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3)组内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与治疗前相比,经过1周治疗、经过2周治疗后,FMA-UE量表、WMFT量表、MRC量表评分均有所改善(P<0.05),且呈逐渐上升的趋势。治疗组和对照组与治疗前相比,在治疗结束4周后随访的MBI量表评分均明显升高,存在显着差异(P<0.001)。提示两组治疗方法均可有效改善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并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4)组间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FMA-UE量表、WMFT量表、MRC量表经过1周治疗后,评分变化无显着差异(P>0.05);经过2周治疗后整体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结束4周后随访时两组的MBI量表评分与治疗前的变化差值存在明显差异,治疗组升高更为明显(P<0.001)。提示在改善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方面,治疗组疗效较对照组更为优越。结论1临床针刺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后偏瘫的上肢腧穴使用频率较高的有合谷、曲池、肩髃、手三里等,经脉重视手阳明大肠经的选择。且临床关联度最高的上肢穴位处方为“肩髃、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2针刺激发循经感传可以有效改善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进而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且临床疗效较常规针刺更佳。
陆凤燕[3](2020)在《穴区不同组织结构针刺对得气针感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初探》文中研究指明传统中医理论认为得气针感是得气的重要指标,得气针感主要包括受针者在针刺部位主观感觉到的酸、麻、重、胀、麻等针感和施针者手下“如鱼吞钩饵”的沉紧感。在临床上,两者有时同时出现,有时分离出现。可见,两者的发生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有关得气针感的机制研究一直是针刺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以往国内外学者对此做了一些相关研究。众所周知,结构决定功能。研究显示,穴位是一个立体构筑,不同穴位下的组织结构种类和数量不尽相同。穴区下主要包含有皮肤、肌肉、结缔组织、神经、血管等多种组织结构,迄今尚未发现穴位处有特殊组织结构存在。而穴区下的组织结构是针感产生的物质基础。多个研究显示部分针感的产生与穴区相应组织结构有关,但大多数结果都比较初步,有的结果之间还相互矛盾,至今尚不明确各针感产生的真正原因。另外,以往的相关研究大多关注的是受针者针感,少有研究关注施针者的针感,而涉及受针者针感和施针者针感关系的研究更是鲜见。近年来,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发展迅速,因其无创、无辐射、空间分辨率高等优点成为针刺机制研究的重要手段,主要应用于针刺得气机制、镇痛机制、穴位特异性、脑相关疾病的针刺治疗机制等研究方面。有关不同组织结构引起不同针感在脑区上的响应模式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从神经影像角度寻找肌肉组织参与针感形成的证据也需进一步探索。目的本研究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人体试验,通过针刺穴区不同组织结构(肌肉、皮肤等),同步记录受针者和施针者得气针感、受针者穴区肌电及fMRI脑功能的变化,主要探讨以下问题:1、得气针感在不同组织结构(肌肉、皮肤等)针刺下的主要表现形式如何?2、初步探讨不同组织结构针刺对穴区肌电及fMRI脑功能变化的影响如何?为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第二部分亦为人体试验,是在第一部分试验的基础上,同样针刺穴区不同组织结构(肌肉、皮肤等),实时录音记录受针者和施针者针感变化及受针者穴区肌电活动,从而进一步探讨穴区组织结构与得气针感的关系,包括受针者针感和施针者针感在何种情况下会同时出现,何种情况下会分离出现,两者出现的先后顺序如何,不同针感与肌电的关系如何等问题等。第三部分为动物实验,主要是基于前两部分人体试验研究结果,进一步探讨肌梭活动在针刺得气过程中的介导作用。方法第一部分研究针刺穴区不同组织结构对得气针感、穴区肌电及脑功能变化的初步探讨招募36名健康受试者,选取右侧足三里穴和右侧犊鼻穴,所有受试者每隔7d分别接受4种不同的针刺方法:足三里穴皮肤层针刺、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无皮肤麻醉下犊鼻穴针刺。足三里穴皮肤层针刺组中,针灸针与皮肤呈15°进针约5 mm;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在受试者足三里穴区表面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于涂抹1h后进针,针灸针与皮肤呈90°进针约3 cm;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穴区不给予利多卡因乳膏,直接针刺,操作同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无皮肤麻醉下犊鼻穴针刺:针灸针与皮肤呈90°进针约1 cm。采用block(组块)设计法共捻转行针3次,每次持续30 s,每次之间均间隔2 min。记录受试者针刺前、行针时、拔针后的穴区表面肌电图,扫描受试者行针期间头颅fMRI,并于针刺结束后由受针者填写得气针感量表,该表包含酸感、深压感、沉重感、胀感、刺感、麻感、锐痛感、钝痛感、热感、凉感、跳动感等针感,每种针感需进行评分:0分为无感觉,1~3分为轻度、4~6分为中度,7~9分为重度,10分为不可忍受,施针者需记录行针过程中手下是否有沉紧感,并按以上标准评分。采用SPSS23.0软件分析不同得气针感的出现率和强度;LabChart 8.0软件计算积分肌电(Integrated Electromyogram,IEMG)值,以SPSS 23.0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针刺组间行针前后IEMG值的变化;统计参数图软件包(SPM)处理分析fMRI数据,分析行针时脑区激活与负激活情况。第二部分研究施针者和受针者得气针感关系的探讨及肌肉组织在得气针感中的作用招募20名健康受试者,分组情况、穴位选择、进针及行针方法同实验一,进针后直接行针,持续2min。以录音的方式实时记录行针过程中受针者和施针者的得气针感种类和强度的变化,针感评价方法同试验一,并记录行针过程中受针者穴区肌电,后期将针感数据标注于肌电数据上。以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受针者和施针者得气针感在针感强度和出现时间上的关系,不同针感出现时的IEMG值比较。第三部分研究肌肉不同部位针刺对施针者针感的影响及肌梭可能的介导作用选用SPF级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10只。手术暴露大鼠右侧胫骨前肌,并剪断远侧肌腱,连于张力换能器。所有大鼠均接受胫骨前肌三个不同部位针刺:肌腹部、肌腱部、肌腹与肌腱交界部针刺。肌腹部选择大鼠后三里穴区域,肌腱部选择胫骨前肌远侧端,肌腹与肌腱交界部选择胫骨前肌远侧肌腱与肌肉交界处。进针后采用捻转法持续行针1 min,并留针1 min,最后拔针。同步记录脊髓背根处胫骨前肌肌梭单纤维放电、穴区肌电、胫骨前肌肌张力,并于针刺结束后记录施针者手下沉紧感的强度。以SPSS 23.0软件分析不同部位针刺在针刺前、行针时、留针时及拔针后的胫骨前肌肌梭传入放电频率、IEMG值和肌张力的变化以及不同部位针刺下施针者手下沉紧感的比较。结果1不同组织结构针刺对受针者和施针者得气针感的影响1.1不同组织结构针刺对受针者和施针者得气针感出现率的影响在足三里穴皮肤层针刺组中,受针者锐痛感、刺感、胀感出现较频繁。在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中,受针者胀感、钝痛感、酸感和施针者手下沉紧感出现较频繁。在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中,受针者胀感、刺感、锐痛感、钝痛感和施针者手下沉紧感等出现较频繁。在无皮肤麻醉下犊鼻穴针刺组中,受针者胀感、刺感、锐痛感等出现率较高。组间比较显示: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和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中施针者手下沉紧感的出现率均显着高于足三里穴皮肤层针刺组和无皮肤麻醉下犊鼻穴针刺组(P<0.05)。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和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中受针者的钝痛感出现率显着高于足三里穴皮肤层针刺组(P<0.05),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中受针者的钝痛感显着高于无皮肤麻醉下犊鼻穴针刺组(P<0.05)。1.2不同组织结构针刺对受针者和施针者得气针感强度的影响在足三里穴皮肤层针刺中,受针者锐痛感、刺感等强度较强。在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中,受针者胀感、钝痛感、酸感和施针者手下沉紧感等强度较强。在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中,受针者胀感、钝痛感、酸感和施针者手下沉紧感等强度较强。在无皮肤麻醉下犊鼻穴针刺组中,受针者胀感、钝痛感、锐痛感等较明显。组间比较显示:皮肤麻醉下和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中受针者的胀感、钝痛感、酸感、MASS指标及施针者手下沉紧感均强于足三里穴皮肤层针刺组和无皮肤麻醉下犊鼻穴针刺组。其中,皮肤麻醉下和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中受针者胀感的强度显着高于足三里穴皮肤层针刺组(P<0.05);皮肤麻醉下和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中施针者手下沉紧感的强度显着高于足三里穴皮肤层针刺组和无皮肤麻醉下犊鼻穴针刺组(P<0.05);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中受针者钝痛感的强度显着高于足三里穴皮肤层针刺组(P<0.05)。另外,足三里穴皮肤层针刺组的锐痛感均显着高于另外三组(P<0.05)。2不同组织结构针刺对穴区积分肌电值的影响组内比较显示:皮肤麻醉下和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中,行针期间的IEMG值均显着高于进针前(P<0.05),拔针后IEMG值又恢复至基线水平(P>0.05);足三里穴皮肤层针刺组和无皮肤麻醉下犊鼻穴针刺组行针期间和拔针后的IEMG值与针刺前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组间比较显示,皮肤麻醉下和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行针期间的IEMG值均显着高于足三里穴皮肤层针刺组和无皮肤麻醉下犊鼻穴针刺组(P<0.05)。3不同组织结构针刺对脑区激活与负激活的影响在足三里穴皮肤层行针期间,激活脑区较为零星,主要位于双侧额中回、丘脑,左侧颞下回、顶下回、角回,右侧岛盖部额下回、缘上回;负激活脑区零星分布于左侧中央前/后回。在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行针期间,脑区激活和负激活均较明显,激活脑区主要位于双侧三角部额下回、岛盖部额下回,左侧颞上回,右侧顶下回;负激活脑区主要位于双侧中央前回,左侧中央后回、枕中回、枕下回,右侧顶上回、海马旁回、楔叶。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行针引起的激活脑区更为广泛和明显,主要位于左侧额中回、三角部额下回、颞中回、脑岛、丘脑、补充运动区及小脑等,右侧岛盖部额下回、顶下回、扣带回;负激活脑区较少,主要位于双侧中央前/后回。无皮肤麻醉下犊鼻穴行针期间,激活脑区主要包括双侧额中回、岛盖部额下回、缘上回,右侧丘脑等;负激活脑区较少,零星分布于左侧中央前/后回和右侧海马旁回。四组受针者在行针期间的差异脑区主要位于双侧丘脑、左侧额中回、左侧枕下叶、右侧眶部额中回、右侧距状回、右侧尾状核、小脑蚓部。4受针者和施针者得气针感的相互关系4.1基于强度的受针者和施针者得气针感的相关性在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中,施针者手下沉紧感与受针者胀感呈现弱正相关关系(P<0.05,r=0.2572),在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中施针者手下沉紧感与受针者胀感呈现中等程度正相关关系(P<0.05,r=0.4035)。未发现施针者手下沉紧感与受针者其他针感或其他组内施针者手下沉紧感与受针者针感存在相关性关系(P>0.05)。4.2受针者和施针者得气针感在出现时间上的关系在皮肤麻醉和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中,施针者手下沉紧感的出现率均达100%。受针者针感先于施针者手下沉紧感出现的比例在皮肤麻醉下和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中均达到83.33%。在两组先于施针者手下沉紧感出现的受针者针感中,胀感占所有受针者的比例均为最高,分别是72.22%(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和77.78%(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并且,两组受针者的胀感与施针者手下沉紧感出现的时间间隔均为最短,分别是5.62±1.39 s,5.5±1.03 s。5不同得气针感与积分肌电值的关系在皮肤麻醉和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中,当出现受针者胀感、跳动感、钝痛感及施针者手下沉紧感时,积分肌电值高于针刺前2~3倍,且高于其他针感。在足三里穴皮肤层针刺组中和无皮肤麻醉下犊鼻穴针刺组中,当受针者出现各针感或施针者手下出现沉紧感时,积分肌电值与针刺前相比无明显变化。6不同部位针刺对肌梭传入放电、积分肌电值、肌张力及施针者手下沉紧感的影响肌腹部针刺结果显示:在针刺前肌梭放电规律平稳,穴区无肌电发放,肌张力稳定。行针期间,肌梭放电随手法操作出现快慢交替现象,并伴有明显肌电发放和肌张力升高,与针刺前相比,肌电积分值和肌张力的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肌梭放电个数略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留针及拔针后,肌梭放电恢复规律平稳的状态,肌电无明显发放,肌张力回落,与针刺前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肌腱部针刺和肌腹与肌腱交界部针刺结果均显示:在针刺前肌梭放电规律平稳,穴区无肌电发放,肌张力稳定。行针、留针及拔针后,肌梭放电、肌电和肌张力与针刺前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肌腹部针刺组中施针者手下沉紧感的出现率和强度均显着高于肌腱部针刺组和肌腹与肌腱交界部针刺组(P<0.01)。结论1.穴区皮肤层为主的针刺引起的针感以锐痛感、刺感为主。穴区深层(肌肉为主)针刺,针感以胀感、钝痛、酸感及施针者手下沉紧感为主。2.在肌肉丰厚处的足三里穴针刺时,受针者胀感与施针者手下沉紧感常相伴而生,通常先出现受针者胀感,再出现施针者手下沉紧感。受针者胀感和施针者手下沉紧感的产生可能与穴区下肌肉组织关系密切。3.穴区皮肤组织为主和肌肉组织为主的针刺均可引起脑区激活与负激活,皮肤组织为主与肌肉组织为主针刺的差异脑区主要体现在感觉运动脑区,可能与肌肉组织为主的针刺下可产生更强的针感及诱发的肌电活动有关。4·穴区肌肉组织为主的针刺产生主要得气针感时往往伴随脑区更广泛的负激活,刺感、锐痛等不适针感可能会对抗这种负激活。5.肌腹部针刺可能更容易引起施针者手下沉紧感。施针者手下沉紧感的产生可能是由于针刺使肌肉丰厚处的穴区局部肌肉内的肌梭受压力牵拉等作用而产生形变,引发牵张反射而使穴区局部肌紧张所致,其进一步的科学原理有待后续研究继续深入探讨。
宁鹏飞[4](2019)在《计算机技术在内蒙古自治区医学领域的应用及影响研究(1977-1990) ——以内蒙古医学院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二十世纪科学技术繁荣发展,出现了以电子计算机等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计算机技术在医学的多个领域渗透与应用,助力现代医学取得了很多令人瞩目的成就。计算机技术应用的社会历史条件及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属于科学技术史的研究范畴,本文研究属于计算机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及产生的影响。1977-1990年期间,由于我国政府相关政策的积极推动、医学研究者与计算机专家的有力合作以及国外技术的引入,计算机技术在内蒙古医学领域的应用开始起步发展,并逐渐与本地实际相结合,衍生出了新的本地特征。在现有研究中,对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领域的计算机技术的引入、应用及影响少有涉及,本文工作是对现有研究的有益补充。本文研究中采用的资料包含了内蒙古医学院及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档案馆的档案资料、来自于内蒙古计算机领域和医学领域在1977-1990年这一时期亲历者的口述资料,这些一手史料在以往研究中少有涉及。通过对史料的梳理和多个方面的对比研究,给出了1977-1990年计算机技术在内蒙古医学领域的引入历程、应用发展水平及特征,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历史线索。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介绍研究背景、研究范围、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综述、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章,结合历史文献资料、社会背景及专家访谈资料,通过对国内外计算机技术发展历程进行梳理,辨析对于医学领域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的计算机技术的起源及普及应用影响,为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医学领域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状况提供技术背景及社会背景依据;第三章,对1977-1990年在内蒙古医学领域应用计算机技术的社会背景、发展脉络进行较为深入的梳理分析,通过与国内有代表性的省市、其他少数民族地区以及内蒙古其他领域的发展水平对比,明晰了1977-1990年的发展特征,并对所产生的影响进行探讨;第四章,以内蒙古医学院及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为例,以尽量翔实的具体事件作为支撑,具体的展示技术应用后的影响。通过对上述问题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无论国内还是国外,计算机前沿技术应用到医学领域都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相比国外,我国起步稍晚,政府出台了多个相关政策措施促进了计算机技术的传播应用,1977-1990年这一阶段,很多专门的机构组织刚刚成立,我国医学领域很多开创性的工作得以实施,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正经历从无到有的起步阶段,之后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国内外的应用范围及热点基本同步,我国的主要特色体现在中医专家系统的开发应用、数字化数据在计算机内的中文信息表达问题等。相比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医学领域在应用计算机技术方面并不具有优势。从具体需求出发的应用较多,对技术应用可能引发社会问题的思考深度有所不足。很多以应用为目的的项目通过主管部门下达命令的形式开展,但是由于缺乏专门软件服务企业的主动参与,工业化水平不足。这种状况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逐渐改善。2.通过研究发现,从1977年开始,在有限的条件下,内蒙古医学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在新技术探索与引入方面积极与计算机领域的专家合作,在计算机技术辅助医学研究、辅助临床诊断、医院管理、医学情报检索方面均有与应用相关的科技成果产出,提高了工作效率、解放了生产力,推动了内蒙古社会经济的发展。各方面的应用虽然与我国有代表性省市发展水平有一定差距,但是应用范围相同,与新疆等少数民族自治区保持同步。尤其在蒙医专家系统的应用探索等方面独具特色,并开展相关的国际间交流合作,也形成了本地各类医学相关领域的数字化数据库的原始积累,这对于现今的内蒙古医疗大数据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3.通过对内蒙古医学院及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实例研究发现,计算机技术的引入开始对传统医院管理的工作流程产生影响,1990年之前是计算机技术改变人们工作方式的发端。软件开发方式从自主开发探索逐渐过渡到引进成熟的工业化软件产品。存在重硬件投入、轻软件投入的现象。出现了人才外流现象,如何留住人才至今仍然值得深刻反思。CT等新技术引入之后,极大的提高了诊断水平,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明显,但是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和经验知识仍然起到重要主导作用。
陈云[5](2019)在《不同电针输出波形对瑞芬太尼麻醉诱发痛觉过敏的作用及机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阿片类药物引起痛觉过敏(opioid-induced hyperalgesia,OIH)是指大量或者连续应用阿片类药物的患者出现的一种痛阈值降低和/或对正常疼痛刺激的超敏反应为特点的感觉异常现象。瑞芬太尼是一种新型μ受体激动剂,起效迅速,时量半衰期短而恒定,重复用药体内亦无蓄积,由于这些良好的药代动力学特点,瑞芬太尼被广泛用于全身麻醉。但临床研究表明,瑞芬太尼停药后易出现爆发痛和痛觉过敏,手术结束前常需给予小剂量其他阿片类药物来缓解,导致它发生痛觉过敏现象明显频于、强于其他阿片类药物,给术后镇痛以及疼痛治疗增加了难度,也带来了更多并发症。因此如何有效预防、治疗瑞芬太尼诱发痛觉过敏以及瑞芬太尼诱发痛觉过敏的发生机制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如何有效预防、治疗瑞芬太尼诱发的痛觉过敏还存在不少的争议,目前临床上最普遍的方法是在手术结束前给予小剂量其他阿片类药物,试图减轻瑞芬太尼长时间用药停药后诱发的爆发痛或痛觉过敏。但阿片类药物的镇痛作用仅仅是掩盖了痛觉过敏的现象,并未从本质上消除瑞芬太尼所致痛觉过敏的发生。有研究报道,脊髓中的环氧化酶参与了瑞芬太尼所致痛觉过敏的发生,而环氧化酶拮抗剂,如氟比洛芬酯、帕瑞昔布钠等都能有效抑制瑞芬太尼诱发的术后痛觉过敏。也有研究报道认为,其他药物如氯胺酮、可乐定等,对抑制瑞芬太尼诱发的痛觉过敏,有比较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但该研究目前还存在争议。对术后使用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拮抗剂如硫酸镁,14个多中心前沿性研究进行Meta分析报道认为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拮抗剂不能有效预防瑞芬太尼诱发的术后痛觉过敏。目前临床上尚无有效的方法或者手段防治瑞芬太尼诱发的痛觉过敏现象。目前瑞芬太尼诱发痛觉过敏的发生机制尚不清楚,有研究认为可能与内源性阿片浓度的减少以及NMDA受体的激活等相关。有研究发现,电针刺激可抑制瑞芬太尼诱发的痛觉过敏。传统医学中针灸的良好疗效已被全球一百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认可和应用。电针用于慢性疼痛的疗效确定,是一种有效的辅助镇痛方法。近年研究显示,关于针刺镇痛的主要机制,可能是刺激机体释放了内源性阿片类物质、腺苷、5-羟色胺等有关。也有研究报道电针能减轻吗啡耐受。还有研究报道电针刺激足三里穴可以减轻瑞芬太尼诱发切口痛大鼠痛觉过敏现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脊髓ERK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但不同电针输出波形对瑞芬太尼诱发痛觉过敏的作用及机制还鲜有报道。为此本课题拟通过临床研究探讨不同电针输出波形对缓解瑞芬太尼诱发痛觉过敏的有效性及其可能的相关机制。研究目的拟通过观察不同电针输出波形刺激合谷穴、内关穴、足三里穴和三阴交穴位对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行脾切除术患者术中使用瑞芬太尼麻醉诱发痛觉过敏的影响,并检测患者在不同时间点外周静脉血中5-羟色胺(5-HT)、β内啡肽(β-EP)和前列腺素E2(PGE2)等炎性因子水平,探讨其可能机制。研究方法择期拟行脾切除术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患者80例,年龄1850岁,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4组(n=20):瑞芬太尼组(R组),疏密波+瑞芬太尼组(DR组),连续波形组+瑞芬太尼组(CR组),断续波+瑞芬太尼组(IR组)。针刺组于麻醉诱导前30 min开始针刺合谷穴、内关穴、足三里穴和三阴交穴干预,电针连接至脉冲治疗仪并调节输出波形:分别调节电针刺激参数:疏密波1mA+2/15 Hz,连续波1mA+15 Hz,断续波1mA+0/15 Hz。持续刺激1小时,刺激结束后留针至手术结束。术后观察患者睁眼时间、拔管时间、Ramsay镇静评分等。于术后2h(T1)、12h(T2)、24h(T3)、48h(T4)记录疼痛评分(VAS),T4舒适度评分(BCS)和机械痛域值(QST)。记录四组患者术后48 h内舒芬太尼用量、补救镇痛率、舒适度评分和切口周围痛阈。记录手术总时间和舒芬太尼用量。记录呼吸抑制、低血压、恶心呕吐等发生率。测手术前(T1)、手术后2h(T2)、24h(T3)、48h(T4)时间点血液标本中5-羟色胺、β内啡肽和前列腺素E2的含量。研究结果1.四组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R组比较,DR组、CR组和IR组舒芬太尼用量减少,舒适度评分和切口周围痛阈升高,恶心呕吐发生率降低,DR组补救镇痛率降低(P<0.05),CR组和IR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DR组比较,CR组和IR组舒芬太尼用量增多,补救镇痛率升高,舒适度评分和切口周围痛阈降低(P<0.05);CR组和IR组间上述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R组、CR组和IR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时,与R组静息VAS比,CR、IR组无统计学差异,DR组较低(P<0.05)。T2时,R组静息和运动VAS以及术后舒芬太尼用量的均值均比CR组、DR组、IR组高(P<0.05);且与DR组静息VAS比,CR组较高(P<0.05)。T3时,R组静息VAS和瑞芬太尼用量均值比CR组、DR组、IR高(P<0.05);同时,与DR组静息VAS比,CR组、IR组较高(P<0.05);与R组运动VAS比,DR组较低(P<0.05)。T4时,R组静息和运动VAS以及术后舒芬太尼用量均值比CR组、DR组、IR组高(P<0.05);与DR组静息和运动VAS和术后舒芬太尼用量均值比,CR组、IR组较高(P<0.05);R组QST和BCS比CR组、DR组、IR组均低(P<0.05);DR组QST和BCS比CR组、IR组均较高(P<0.05)。术后CR、DR、IR组恶心呕吐发生率较R组低。2.DR组患者血浆中5-HT水平T2、T3时间点含量分别为(133.22±40.65和52.48±51.15)ng/ml,和R组(167.33±55.84和223.28±80.03)ng/ml、CR组(164.14±47.13和217.74±76.45)ng/ml、IR组(163.15±47.15和215.14±75.65)ng/ml相比,DR组明显降低。DR组患者血浆中β-EP水平在T3、T4含量分别是(175.94±44.73)pg/ml和(161.96±34.11)pg/ml,相对于R组(133.22±37.25和127.79±40.54)pg/ml、CR组(136.56±45.81和129.85±36.14)pg/ml、IR组(135.48±44.72和128.95±35.84)pg/ml显着升高(P<0.05)。DR组患者血浆中PGE2水平在T2、T3时间点含量分别是(41±5和40±5)pg/ml,和R组(64±5和62±7)pg/ml、CR组(66±6和62±6)pg/ml、IR(65±6和61±6)pg/ml相比,显着降低。各组中无呼吸抑制和低血压发生。结论电针刺激合谷穴、内关穴、足三里穴和三阴交穴位可抑制瑞芬太尼麻醉诱发痛觉过敏,且疏密波形输出电针刺激效果最佳。其机制可能与电针刺激增加内源性β内啡肽(β-EP)产生,抑制炎症性介质5-羟色胺(5-HT)和前列腺素E2(PGE2)的释放有关。
黄涛[6](2018)在《针麻兴衰的启示与展望》文中研究表明回顾了针麻60年来的兴衰历程,分析了其诞生、发展和几度起伏的原因,肯定了针麻的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针麻的诞生与发展,与政治环境因素密不可分。正是因为政治的推动、政策的扶持,使得针麻几度辉煌;而失去政治的助力,针麻一度沦落。但是,毕竟针麻不是"李森科"式的闹剧,其内在的科学性与实用性,不仅使针麻重回手术室,而且在许多实验室里针麻相关的基础性研究也持续而稳定地进行。针麻热的降温,不是对针麻的根本否定,而是针麻真实面貌的恢复;针麻再度为人们接纳,是基于对针麻的科学认知。通过对针麻兴衰的探寻,有助于我们对中医振兴道路的思索。
崔苏扬[7](2017)在《针刺在围手术期应用研究回顾与展望》文中研究表明
蔡卓珂[8](2017)在《不同针刺方法对麻醉犬的麻醉效果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本试验主要研究不同针灸方法对静脉麻醉犬的麻醉效果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旨在探讨针灸与麻醉和苏醒的关系,为其在宠物临床应用上提供理论依据。取25只健康贵宾犬随机分成5组,每组5只,分别为LR组(术前镭射人中组)、EA+AR组(麻醉前电针+术后针刺人中组)、AR组(术后针刺人中组)、EA组(麻醉前电针组)和M组(阳性对照组)。试验犬均以右旋美托嘧啶与舒泰50联合静脉麻醉,并实施模拟手术刺激;(1)LR组于术后5min用氦氖激光对人中穴持续照射5min;(2)EA+AR组和EA组于麻醉前选择双侧合谷、内关、足三里穴,及百会、尾根穴电针刺激30min;(3)EA+AR组和AR组于模拟术后5min用注射器针头对人中穴进行5min刺激。检测指标:(1)生理指标包括:直肠温度(RT)、呼吸频率(RR)、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及脉搏(P);(2)麻醉和苏醒状态评估:记录基础值(T0),麻醉开始(T1)、缩腿反射消失与恢复(T2,T6)、眼睑反射消失与恢复(T3,T5)、插管与拔管(T4,T7)、模拟手术刺激后1min(T4.5)、首次抬头、胸卧、站立、行走、行走后30min(T8,T9,T10,T11,T12)以及麻醉后12h、24h(T12h,T24h)的时间,在T1T11期间每隔5min进行麻醉效果评分,以及麻醉苏醒期的苏醒质量评分;(3)血清指标:于T0、T1、T4、T4.5、T7、T9、T11、T12、T12h及T24h这10个时间点进行采血,测定试验犬的血清儿茶酚胺及皮质醇浓度。试验结果如下:生理指标:(1)RT:EA+AR组、EA组犬在T1-T4、T8、T9与M组相比均出现显着性降低(P<0.05),但均不低于正常范围。(2)呼吸系统:与M组犬相比,EA+AR组的SpO2于T2时降低极显着P<0.01),EA+AR、EA组的RR在T8时显着降低(P<0.05),EA组、LR组犬的SpO2在T9T11显着升高(P<0.05);(3)心血管系统:EA+AR组犬在T2的SBP、DBP、MAP与LR组相比显着升高(P<0.05),其P与M组、LR组的相比显着升高(P<0.05);而T7时其MAP与M组相比也显着升高(P<0.05);血清儿茶酚胺浓度:(1)在T4.5时,EA+AR组、EA组比AR组、LR组显着降低(P<0.05);(2)T7时,M组比其他4个试验组极显着的升高(P<0.01);(3)T9、T11、T12时,LR组比M组极显着降低(P<0.01);血清皮质醇浓度:(1)M组在T11、T12时比T0T4.5极显着升高(P<0.01);(2)EA+AR组在T7时比T0显着降低(P<0.05);(3)EA组于T4.5T11时比T0极显着降低(P<0.01);(4)LR组在T7T11时比T0极显着降低(P<0.01);麻醉维持期和麻醉苏醒期:EA组犬比其他组均显着性地延长(P<0.05)麻醉维持期,比M组延长约7.48min;AR组犬比其他组均极显着地缩短(P<0.01)麻醉苏醒期,比M组缩短约20.31min;苏醒时间:(1)与M组、EA组犬相比,AR组的T6、T8T11极显着地提早(P<0.01),EA+AR组的T6T11显着提早(P<0.05);(2)EA组、LR组犬的T7比M组极显着的推迟(P<0.01);麻醉评分:20min时,AR组犬均比其他4组显着降低(P<0.05)。结论:麻醉前电针配合术后针刺人中穴或者镭射人中穴,通过影响动物各项生理机能和内分泌系统等,在犬的麻醉中及苏醒阶段有积极的调节作用,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实用性,可在宠物临床中进行试用推广。
陈士奎[9](2016)在《我国开创的中西医结合科研及其启示(二)——着名生理学家韩济生院士与针刺镇痛及麻醉原理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神奇"针刺麻醉"手术的发明及其临床应用中医运用针刺疗法止痛、治疗各种病症,已有几千年的实践经验,历代中医文献均有记载。但迄今尚未发现古代中医文献关于将针刺止痛用于手术止痛的记载。然而,唐代《集异论》一书中确有记录唐代名臣、政治家兼医家狄仁杰(公元630—700年,山西太原人)用针刺止痛,为一患儿摘取鼻部疣赘的真切描述:"狄梁公性闲医药,尤妙针术,……有富室儿,年可十四五,鼻端
马彬[10](2013)在《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与报告质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国家对中医药领域研究的资助力度逐年递增,其科技论文数量亦呈现高速增长的趋势。随着循证医学理念的不断深入,科研人员逐渐认识到,科技成果的质量才是重点。临床研究是临床实践的重要依据之一,但在方法设计与报告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大大降低了中医药临床研究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导致其研究成果的利用率和转化率低下。因此,有必要对我国中医药临床研究在设计、实施与报告等各环节可能会影响其研究质量的各因素以及与国外研究存在的具体差异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调查,确定需改进的重点环节和要素,以促进国内中医药临床研究质量的改善与提高。目的1.通过文献计量学和质量评价的方法,对国内中医药临床研究(包括系统评价/Meta-分析和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设计与报告质量研究现状、与国外同类研究之间存在的具体差异环节、要点和问题及其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进行全面的回顾分析并进行对比分析,全面掌握我国中医药临床研究在方法与报告质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确定需改进的重点环节和要素。2.对国内中医药期刊“稿约”中对国际公认的不同类型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规定,今后对其引入和实施的计划,以及编辑的认知和应用现状进行问卷调查,以确定在论文发表阶段影响其报告质量的因素,为临床研究报告规范今后在我国的推广和实施提供针对性的参考依据。3.基于以上研究的结果,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和中医药研究的特性,提出建设性意见,以提高和改善中医药临床研究质量,促进其成果的利用和转化。方法1.基于AMSTAR清单和PRISMA清单,回顾性分析国内中医药SRs/Meta-分析的研究现状、方法和报告质量。2.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和质量评价方法,对比分析国内外针灸SRs/Meta-分析在方法设计与报告质量等重点环节的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3.基于CONSORT清单和STRICTA清单被引入国内的不同时间段,回顾性分析国内针灸RCTs的方法和报告质量是否随着清单的引入而得到改善和提高。4.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国内中医药期刊“稿约”中对国际公认的不同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规定,今后对其引入和实施的计划,以及编辑的认知和应用现状进行全面调查。采用频数、中位数和四分位距进行统计描述,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1.共纳入369篇国内中医药SRs/Meta-分析研究,突出表现的问题包括:45%的研究文献检索方法不全面甚至不正确(203篇/369篇);97.3%(359篇/369篇)的研究未检索不同发表类型的研究;96.5%(356篇/369篇)的研究未提供排除文献的清单;42%(155篇/369篇)的研究纳入标准宽泛不具体、甚至存在错误;58.8%(217篇/369篇)的研究未采用双人独立机制对文献和数据进行筛选和提取:55%(203篇/369篇)的研究未详细描述文献筛选纳入全过程及排除原因;70.7%(261篇/369篇)的研究数据合并方法不恰当,其方法与报告质量普遍较低。另外,其总体引用率较低,引用率为零的研究占到46.1%(170篇/369篇),临床医生的参与率亦较低(49.9%,184篇/369篇)。2.共纳入366篇国内外针灸SRs/Meta-分析研究,其中Chinese SRs共88篇,Other SRs共226篇,Ccohrane SRs共52篇。3种不同类型SRs研究在AMSTAR清单和PRISMA清单中符合率大于80%的条目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5%(Chinses SRs).vs73%(Other SRs).vs91%(Ccohrane SRs)和59%(Chinses SRs).vs74%(Other SRs).vs78%(Ccohrane SRs),其中Chinses SRs在两个清单中的符合率均最低。Chinese SRs与Other SRs和Cochrane SRs存在较大差距的方面主要包括:不同发表类型文献的纳入(2%.vs91%.vs100%)、广泛而全面的检索(40%.vs87%.vs100%)、相关利益冲突的说明(0%.vs61%.vs100%)、证据综合结果(23%.vs99%.vs96%)和计划书和注册信息(0%.vs4%.vs100%)等方面。此外,Chinese SRs, Other SRs和Cochrane SRs中被引次数为零的研究所占比例分别为53%.vs26%.vs40%,由临床医生完成的SRs所占比例分别为27%.vs63%.vs54%,进行更新的SRs所占比例分别为0%.vs3%.vs92%,可见Chinese SRs的被引率、临床医生的参与率方面亦最低。3.共纳入1978篇国内针灸RCTs研究,1996年之前发表的为144篇其中针刺RCTs为122篇;1997年-2003年间发表为353篇,其中针刺RCTs为312篇;2004年-2012年间发表为1481篇,其中针刺RCTs为1301篇。虽然3个不同年代发表的针刺RCTs在STRICTA清单各条目上的符合率均略有提高,但其实际比例依然很低,包括①针刺治疗的具体类型(6.6%.vs9.9%.vs12.7%);②针刺治疗的理由和依据(0%.vs0.3%.vs1.0%);③每位受试对象每个治疗单元所用针的数目(0%.vs0.3%.vs0.2%);④对针刺组施加的其他干预措施描述(19.7%.vs30.1%.vs33.7%);⑤对针灸师资质报告(0%.vs0%.vs0.4%);⑥无研究报告有关对治疗师的操作指导及其给患者的信息和解释等。3个不同年代发表的针灸RCTs在CONSORT清单中符合率大于50%的条目所占的比例分别为:0%(≤1996年).vs8%(1997年-2003年).vs26%(2004年-2012年)。主要问题主要包括:①研究方法阐述过于简单,包括资料收集的场所和地点(12.5%.vs24.6%.vs69.7%)、样本量确定依据(0%.vs0%.vs1.2%)等;②随机方法不消楚,包括对产生随机序列的方法报告(1.4%.vs15%.vs26.3%)、隐蔽分组机制(0%.vs1.4%.vs4.9%)和盲法实施(0%.vs5.7%.vs9.1%)等;③结果部分内容描述不清甚至缺少,包括受试者流程(0%.vs11.6%.vs20.6%)、招募受试者时期和随访时间(0%.vs2.1%.vs2.8%)、基线资料的提供(9.0%.vs17.8%.vs34.8%)和结局效应估计值及95%CI的报告(18.1%.vs36%.vs50.7%)等。此外,无任何研究注册及阐明可能的利益冲突。4.共纳入63种国内中医药期刊杂志,其中SCl收录2种,Medline/Embase收录8种,CSCD收录7种,统计源收录46种。仅3种杂志在其“稿约”中提及并要求作者按照CONSORT声明各条目来规范报告RCTs,且给出了具体的版本和网址。此外,仅1种期刊在其“稿约”中提及CONSORT扩展版。无任何期刊在其“稿约”中提及PRISMA、MOOSE、TREND、STARD和STROBE等其他类型研究的报告清单。通过电话和E-mail方式,对63种国内中医药期刊编审人员进行问卷调晒,54种期刊杂志给予回复,反馈率为85.7%,其中编辑为39人(占72.2%)、主编为3人(占5.6%)、编辑部主任为9人(16.7%)、其他人员为3名(占5.6%)。对于CONSORT声明,有8位编辑知道并子解,3位编辑仅听说过但不了解,其中仅3位编辑表示对投稿的RCTs,该期刊在作者投稿、编辑审稿及专家评审阶段均要求和遵循了CONSORT声明的要求,46%的编辑(25人)认为没有必要在“稿约”中引入CONSORT声明。对于PRISMA清单,仅2位编辑知道并了解,7位编辑仅听说过但不了解,表示对投稿的SRs/Meta-分析,在作者投稿、编辑审稿及专家评审阶段均未要求和遵循PRISMA清单的要求,65%的编辑(35人)认为没有必要在“稿约”中引入PRISMA清单。而对于其他类型临床研究报告清单,无任何人知晓并了解。结论临床研究质量是影响其转化和利用的关键因素,只有高质量的研究才能为临床实践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我们的研究显示:尽管国内中医药,特别是针灸SRs/Meta-分析研究在研究的题目、摘要、纳入研究的特征和文献质量评价方法阐述等方面的符合率较好,但在影响其研究质量的关键因素,如文献检索方法不同发表情况的文献的纳入、对发表偏倚的评估、利益冲突的说明、文献筛选流程图的呈现、数据合并的合理性、研究间异质性或偏倚的分析以及对证据综合结果分析的的能力等方面,与国外同类研究存在较大差距。而对于国内针灸RCTs,尽管2003年之后发表的针刺RCTs的数量是之前所发表总数的3倍多,且各条目的符合率在不同的3个发表年代略有提高,但在多个条目上的实际符合比例上依然非常低,如随机序列的产生方法、隐蔽分组的机制和实施、盲法细则、样本量计算依据和资料收集场所和地点等方面,其质量并未随着STRICTA清单的引入而得到有效改善和提高。此外,国内中医药领域期刊“稿约”中对不同类型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应用情况不尽如人意,大部分期刊的编审人员对研究报告的规范、临床研究注册制度等信息的知晓率较低。而且,尽管大部分期刊有意愿在今后进入此类相关报告规范,以提高不同类型的临床研究报告质量,但均无任何具体的可操作的细则和时间规划。因此,我们强烈建议通过以下措施提高国内中医药临床研究的方法和报告质量:①国内医学期刊尽早在“稿约”中引入这些国际临床研究报告标准,以规范和提高国内临床研究的报告质量,提升临床研究水平;②从期刊协会层面制定相关制度,由鼓励和建议投稿作者、期刊编辑在文章投稿、编审和专家评审阶段遵循相关的临床研究报告规范,过渡到强制执行;③对期刊编审人员开展和加强与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相关的知识培训,并建立考核机制,促进相关知识的掌握和更新;④将与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相关的知识内容加入到医学继续教育课程中,由国家授权各地区具备资质的科研单位,对其服务地区的临床医生、科研人员进行全面的SRs/Meta-分析方法学的培训:⑤在医学在校教育中引入与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相关的知识内容。
二、1975年颅脑针麻手术总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975年颅脑针麻手术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1)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老年胃肠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常用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现状 |
2.1 胃肠恶性肿瘤患者发生POCD的研究现状 |
2.2 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应用现状 |
3 影响因素分析理论框架 |
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意义 |
第一部分 老年胃肠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3 质量控制 |
1.4 伦理原则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 |
2.1 老年胃肠恶性肿瘤患者一般资料情况 |
2.2 老年胃肠恶性肿瘤患者发生POCD的现状分析 |
2.3 老年胃肠恶性肿瘤患者发生POCD的影响因素分析 |
3 讨论 |
3.1 老年胃肠恶性肿瘤患者发生POCD的现状分析 |
3.2 老年胃肠恶性肿瘤患者发生POCD的影响因素分析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老年胃肠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3 资料收集及质量控制 |
1.4 数据处理 |
1.5 伦理原则 |
2 结果 |
2.1 干预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比较 |
2.2 干预组与对照组手术麻醉相关资料比较 |
2.3 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前后认知功能比较 |
2.4 干预组与对照组围手术期血液指标比较 |
3 讨论 |
3.1 TEAS对老年胃肠恶性肿瘤患者发生POCD的影响分析 |
3.2 TEAS对老年胃肠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炎症反应的影响分析 |
4 小结 |
全文总结 |
创新点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影响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针刺激发循经感传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后上肢运动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针刺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后偏瘫上肢取穴的文献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文献来源 |
1.2 检索策略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2 数据处理 |
2.1 数据库建立 |
2.2 统计学方法 |
3 检索结果 |
3.1 文献信息统计 |
3.2 腧穴频次分析 |
3.3 腧穴归经频次分析 |
3.4 穴位处方的关联规则分析 |
4 小结 |
4.1 频次规律分析 |
4.2 关联规则分析 |
第二部分 针刺激发循经感传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后上肢运动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 |
1 研究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脱落标准 |
1.6 剔除标准 |
1.7 终止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试验设计 |
2.2 随机分组 |
2.3 治疗方案 |
2.4 观察指标 |
2.5 疗效判定标准 |
2.6 统计分析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基线资料 |
3.2 临床疗效 |
3.3 安全性评价 |
3.4 脱落病例分析 |
讨论 |
1 现代医学对缺血性中风的认识及治疗 |
2 中医学对缺血性中风的认识及治疗 |
3 激发循经感传的疗效依据 |
4 经脉选取的理论依据 |
5 激发循经感传治疗中风后上肢运动障碍的疗效分析 |
6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循经感传的认识及其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穴区不同组织结构针刺对得气针感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综述一 穴区组织结构研究概况 |
1 穴位的深度 |
2 穴位的结构 |
2.1 穴位处神经分布 |
2.2 穴位处血管分布 |
2.3 穴位处淋巴分布 |
2.4 穴位处结缔组织分布 |
2.5 穴位处肌肉、肌腱分布 |
2.6 穴位处肥大细胞分布 |
2.7 穴位处感受器分布 |
3 穴位是一个“立体构筑”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针刺得气的定性与定量研究 |
1 得气的概念 |
1.1 受针者主观针感 |
1.2 施针者手下感 |
2 得气的重要性 |
3 得气的定量研究 |
3.1 得气的主观量化 |
3.2 得气的客观量化 |
4 得气针感的机制研究 |
4.1 得气针感与皮肤组织的关系 |
4.2 得气针感与结缔组织的关系 |
4.3 得气针感与肌肉组织的关系 |
4.4 得气针感与神经的关系 |
4.5 得气针感与血管的关系 |
5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部分 研究针刺穴区不同组织结构对得气针感、穴区肌电及脑功能变化的初步探讨 |
1 临床资料 |
2 研究方法 |
3 数据分析与统计 |
4 研究结果 |
4.1 一般资料及情绪指标 |
4.2 针感出现率比较 |
4.3 针感强度比较 |
4.4 IEMG值比较 |
4.5 各组受针者在行针期间的fMRI脑功能反应 |
4.6 四组受针者在行针期间I脑功能反应的比较 |
5 讨论 |
5.1 不同组织结构针刺对得气针感及穴区肌电的影响 |
5.2 fMRI脑功能成像技术的原理 |
5.3 皮肤和肌肉组织针刺均可引起脑区激活/负激活 |
5.4 以肌肉组织为主的针刺刺激可能产生广泛负激活 |
6 小结 |
第二部分 研究施针者和受针者得气针感关系的探讨及肌肉组织在得气针感中的作用 |
1 临床资料 |
2 研究方法 |
3 数据分析与统计 |
4 研究结果 |
4.1 针感出现率比较 |
4.2 针感强度比较 |
4.3 施针者沉紧感与受针者针感的相关性分析 |
4.4 施针者沉紧感与受针者针感出现时间的比较 |
4.5 各组中不同针感出现时的肌电积分值比较 |
5 讨论 |
5.1 主要得气针感的产生与肌肉组织关系密切 |
5.2 受针者胀感和施针者手下沉紧感及穴区肌电之间的关系 |
6 小结 |
第三部分 研究肌肉不同部位针刺对施针者针感的影响及肌梭可能的介导作用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数据分析与统计 |
4 研究结果 |
4.1 脊髓背根肌梭传入放电的鉴别 |
4.2 肌腹部针刺对肌梭放电频率、肌电、肌张力的影响 |
4.3 肌腱部针刺对肌梭放电频率、肌电、肌张力的影响 |
4.4 肌腹与肌腱交界部针刺对肌梭放电频率、肌电、肌张力的影响 |
4.5 肌肉不同部位针刺下施针者手下沉紧感的比较 |
4.6 肌腹部不同针刺手法对肌梭放电的影响 |
5 讨论 |
5.1 肌梭感受器的分布、结构及功能 |
5.2 肌腹部针刺更容易引起手下沉紧感及其原因分析 |
6 小结 |
全文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表 |
个人简历 |
附件 |
(4)计算机技术在内蒙古自治区医学领域的应用及影响研究(1977-1990) ——以内蒙古医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2.1 “计算机技术”的概念界定 |
1.2.2 计算机技术相关术语的辨析 |
1.2.3 研究分期的方法 |
1.2.4 本文研究范围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1.6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章 国内外医学领域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特征分析(1977-1990年) |
2.1 国外医学领域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特征分析 |
2.1.1 国外计算机技术发展水平 |
2.1.2 国外医学领域应用计算机技术的情况 |
2.2 国内计算机技术在医学领域应用特征 |
2.2.1 国内计算机技术发展水平 |
2.2.2 国内医学领域应用计算机技术的情况 |
2.2.3 国内相关机构、学术团体与开展的交流活动 |
2.2.4 人才培养 |
2.3 技术应用水平的综合评价分析 |
第3章 内蒙古自治区医学领域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历史研究 |
3.1 内蒙古自治区的地方相关政策、措施的支持 |
3.1.1 国家政策引导及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支持推动 |
3.1.2 成立计算机技术研究应用的机构与开展交流活动.. |
3.1.3 内蒙古计算机技术应用的人才构成及培养途径 |
3.2 计算机相关技术的逐步引进与本地化应用 |
3.2.1 技术的自主探索与国家支援 |
3.2.2 计算机硬件设备的引进 |
3.2.3 计算机技术在各领域应用的起步 |
3.3 计算机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 |
3.3.1 辅助医学研究 |
3.3.2 辅助临床诊断 |
3.3.3 医院管理 |
3.3.4 医学情报检索 |
3.4 综合评价分析 |
3.4.1 内蒙古自治区范围内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在各领域应用的特征 |
3.4.2 内蒙古自治区医学领域应用计算机技术的总体特征 |
第4章 计算机技术在内蒙古医学院的应用影响实例研究 |
4.1 关于内蒙古医学院的代表性 |
4.2 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医学研究领域的萌芽时期(1977-1985) |
4.2.1 辅助临床诊断——早期的探索与准备 |
4.2.2 辅助医学研究——自主编程探索 |
4.3 计算机技术在内蒙古医学院应用的起步时期(1986-1990) |
4.3.1 辅助医学研究——软件包的引进与代表性成果的产出 |
4.3.2 辅助临床诊断——促进临床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 |
4.3.3 医院管理——效率的提高与工作流程的初步改变.. |
4.4 内蒙古医学院在促进计算机技术应用采取的措施 |
4.5 综合评价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不同电针输出波形对瑞芬太尼麻醉诱发痛觉过敏的作用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1.1 研究对象和方法 |
1.1.1 麻醉设备及药物 |
1.1.2 研究对象 |
1.1.3 研究分组 |
1.1.4 麻醉方法 |
1.1.5 电针刺激(Electroacupuncture Stimulation,EAS)方法 |
1.1.6 术前及术中数据监测 |
1.1.7 采集数据 |
1.1.8 统计学处理 |
1.2 结果 |
1.2.1 四组患者术前一般情况比较 |
1.2.2 四组患者术中MAP和 HR比较 |
1.2.3 四组患者术后48 h内舒芬太尼用量、补救镇痛率和术后48 h时舒适度评分、切口周围痛阈的比较 |
1.2.4 四组患者麻醉恢复期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
1.2.5 四组患者术后VAS比较 |
1.2.6 四组患者术后48 小时QST和 BCS比较 |
1.2.7 四组患者血浆中β-EP,5-HT和 PGE2 比较 |
1.3 讨论 |
1.3.1 瑞芬太尼诱发痛觉过敏的可能机制 |
1.3.2 电针镇痛 |
1.3.3 不同电针输出波形对瑞芬太尼诱发痛觉过敏的作用 |
1.3.4 β-EP、5-HT和PGE2 |
1.3.5 本研究的创新、局限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瑞芬太尼的临床应用及其诱发痛觉过敏的可能机制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针麻兴衰的启示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针麻的兴衰 |
2 针麻跌落之因 |
3 针麻的现代价值 |
4 凤凰涅盘 |
5 启示与展望 |
(8)不同针刺方法对麻醉犬的麻醉效果及苏醒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1 前言 |
1.1 针灸的概述 |
1.2 兽医针灸研究发展 |
1.2.1 针灸于小动物临床上的应用 |
1.3 针灸的技术方法 |
1.3.1 白针 |
1.3.2 电针 |
1.3.3 激光针灸 |
1.4 针灸的作用机制 |
1.4.1 针灸对麻醉的影响 |
1.4.2 针灸对苏醒的影响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设备与耗材 |
2.1.1 试验动物 |
2.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1.3 主要耗材 |
2.2 试验药品与试剂 |
2.3 试验方法 |
2.3.1 试验动物处理 |
2.3.2 试验动物分组 |
2.4 测定指标与检测方法 |
2.4.1 生理指标的测定 |
2.4.2 血清CA和Cortisol浓度的测定 |
2.4.3 麻醉及苏醒时间记录 |
2.4.4 麻醉效果评估 |
2.4.5 苏醒质量评分 |
2.5 数据统计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针灸对试验犬生理指标的影响 |
3.1.1 按时间顺序观察变化 |
3.1.2 按T0~T12操作时间点观察生理变化 |
3.2 血清CA和Cortisol浓度指标 |
3.2.1 血清CA浓度变化 |
3.2.2 血清Cortisol浓度变化 |
3.3 麻醉及苏醒时间分析 |
3.3.1 麻醉维持期与麻醉苏醒期 |
3.3.2 麻醉进程监察结果 |
3.3.3 苏醒过程监测结果 |
3.4 麻醉与苏醒状态评估 |
3.4.1 麻醉效果评分 |
3.4.2 苏醒质量评分 |
4 讨论 |
4.1 针灸穴位的选用分析 |
4.1.1 麻醉前的辅助穴位 |
4.1.2 术后的刺激穴位 |
4.2 针灸对犬麻醉及苏醒过程中的生理反应的影响 |
4.2.1 麻醉对犬生理反应的基础影响 |
4.2.2 针灸对麻醉犬生理反应的影响 |
4.3 针灸对犬麻醉及苏醒过程中血清CA、Cortisol的影响 |
4.4 针灸对犬麻醉及苏醒过程中麻醉效果的影响 |
4.5 针灸对犬麻醉及苏醒过程中苏醒效果的影响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我国开创的中西医结合科研及其启示(二)——着名生理学家韩济生院士与针刺镇痛及麻醉原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神奇“针刺麻醉”手术的发明及其临床应用 |
2 韩济生院士与针刺镇痛及针麻原理的中西医结合研究 |
2.1 确定了针刺镇痛的时程规律———针刺镇痛效应“半衰期” |
2.2 在国内首创运用“微量注射抗体法”开展阿片肽特异抗体家兔脑内注射实验及脊髓蛛网膜下腔注射实验,研究针刺镇痛原理 |
2.3 首次发现脑内吗啡样镇痛物质(中枢神经肽)的释放与电针刺激频率密切相关,即脑内吗啡样镇痛物质的释放对针刺(电针)“频率依赖性” |
2.4 关于“针刺耐受”的研究 |
2.5 研制成功“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 |
2.6 从针刺镇痛到针刺戒毒研究 |
2.7 韩济生院士关于针刺镇痛及针麻原理研究的思考 |
3 其他科学家对针刺镇痛及针麻原理的研究 |
4 美国对我国针刺麻醉的研究与评估简介 |
(10)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与报告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医药在我国卫生保健体系中作用 |
1.1.2 中医药现代化是促进其发展和被广泛认可的唯一途径 |
1.1.3 国内中医药临床研究存在的问题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内容 |
1.4 材料与方法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国内中医药SRs/Meta-分析方法和报告质量的回顾性调查 |
2.1 研究背景 |
2.1.1 系统评价的发展沿革及概念特点 |
2.1.2 系统评价的研究方法与步骤 |
2.1.3 系统评价方法质量与报告质量的评估工具 |
2.1.4 系统评价在我国中医药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
2.2 研究内容 |
2.3 材料与方法 |
2.3.1 技术路线图 |
2.3.2 样本的确定与来源 |
2.3.3 文献筛选流程 |
2.3.4 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
2.3.5 质量控制措施 |
2.4 结果 |
2.4.1 文献检索结果 |
2.4.2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研究的基本特征和特点 |
2.4.3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研究的方法质量 |
2.4.4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研究的报告质量 |
2.5 讨论 |
2.5.1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特点及存在问题 |
2.5.2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方法质量存在的问题 |
2.5.3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报告质量存在的问题 |
2.5.4 研究的局限性 |
2.6 结论 |
第三章 国内外针灸SRs/Meta-分析方法和报告质量的对比研究 |
3.1 研究背景 |
3.1.1 针灸在我国传统中医药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 |
3.1.2 系统评价/Meta-分析在针灸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
3.2 研究内容 |
3.3 材料与方法 |
3.3.1 技术路线图 |
3.3.2 样本的确定与来源 |
3.3.3 文献筛选流程 |
3.3.4 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
3.3.5 质量控制措施 |
3.4 结果 |
3.4.1 文献检索结果 |
3.4.2 国内外针灸统评价/Meta-分析的基本特征和特点 |
3.4.3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方法质量 |
3.4.4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报告质量 |
3.5 讨论 |
3.5.1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在基本特征和特点方面的差异 |
3.5.2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在方法质量方面的差异 |
3.5.3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在报告质量方面的差异 |
3.5.4 研究的局限性 |
3.6 结论 |
第四章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方法与报告质量回顾性分析 |
4.1 研究背景 |
4.1.1 随机对照试验定义 |
4.1.2 随机对照试验的报告工具简介 |
4.1.3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4.2 研究内容 |
4.3 材料与方法 |
4.3.1 技术路线图 |
4.3.2 样本的确定与来源 |
4.3.3 文献筛选流程 |
4.3.4 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
4.3.5 质量控制措施 |
4.4 结果 |
4.4.1 文献检索结果 |
4.4.2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的基本特征和特点 |
4.4.3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的报告质量 |
4.5 讨论 |
4.5.1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存在的问题 |
4.5.2 STRICTA清单的符合率及其存在问题 |
4.5.3 CONSORT清单的符合率及其存在问题 |
4.5.4 研究的局限性 |
4.6 结论 |
第五章 中医药期刊编辑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认知率及“稿约”中规定和引入需求调查 |
5.1 研究背景 |
5.2 研究内容 |
5.3 对象与方法 |
5.3.1 研究对象 |
5.3.2 调查方法 |
5.3.3 技术路线 |
5.3.4 统计分析 |
5.3.5 质量控制措施 |
5.4 结果 |
5.4.1 纳入期刊数量和种类 |
5.4.2 临床研究报告规范在国内中医药期刊“稿约”中的规定 |
5.4.3 期刊编审人员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认知和应用现状调查结果 |
5.5 讨论 |
5.5.1 “稿约”中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引入率较低 |
5.5.2 期刊编审人员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知晓和认知程度普遍较低 |
5.5.3 期刊编审人员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应用率较差 |
5.5.4 研究的局限性 |
5.6 结论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6.1 主要结论 |
6.2 特色与创新 |
6.3 提高国内中医药研究质量的建议 |
6.4 促进国内中医药研究成果转化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四、1975年颅脑针麻手术总结(论文参考文献)
- [1]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老年胃肠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D]. 郤丽娟. 扬州大学, 2021(08)
- [2]针刺激发循经感传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后上肢运动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D]. 曹艺萌.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穴区不同组织结构针刺对得气针感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初探[D]. 陆凤燕.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
- [4]计算机技术在内蒙古自治区医学领域的应用及影响研究(1977-1990) ——以内蒙古医学院为例[D]. 宁鹏飞.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9(07)
- [5]不同电针输出波形对瑞芬太尼麻醉诱发痛觉过敏的作用及机制[D]. 陈云.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6]针麻兴衰的启示与展望[J]. 黄涛. 医学与哲学(A), 2018(03)
- [7]针刺在围手术期应用研究回顾与展望[A]. 崔苏扬. 2017中国中西医结合麻醉学会[CSIA]年会暨第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麻醉学术研讨会暨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麻醉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资料汇编, 2017
- [8]不同针刺方法对麻醉犬的麻醉效果及苏醒质量的影响[D]. 蔡卓珂.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9]我国开创的中西医结合科研及其启示(二)——着名生理学家韩济生院士与针刺镇痛及麻醉原理的研究[J]. 陈士奎.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10)
- [10]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与报告质量研究[D]. 马彬. 兰州大学, 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