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锅炉给水泵轴的断裂失效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林万洲,周畅,马明青,苏晓杰,黄斌[1](2021)在《旋转喷射泵在天然气净化厂中的应用探索》文中研究表明天然气净化厂硫磺回收单元利用脱硫单元来的酸气经燃烧后产生废热,由废热锅炉产出中压蒸汽,蒸发量较小,因此废锅给水泵一般选用小流量,高扬程的往复泵,而往复泵在该工况下存在故障率高,可靠性差等问题。本文介绍了旋转喷射泵作为废锅给水设备在某处理量200×104m3/d高含硫天然气净化厂中的应用,通过与往复泵进行对比,从故障率,运行电耗,维修成本,运行稳定性等多方面综合分析和评价,得出旋转喷射泵具有小流量,高扬程,低电耗,易损件少,维护费用低等特点,是天然气净化厂中废锅给水泵的理想替代设备。
顾融融,王竞一,刘晓冬,张洪江[2](2021)在《某300MW直接空冷机组水汽氢电导率异常原因分析及处理》文中指出某直接空冷机组水汽氢电导率出现异常偏高现象,粉末树脂过滤器运行周期大幅度下降,通过检测水汽氢电导率、脱气氢电导率、总有机碳、硬度和痕量离子,最终确认二氧化碳漏入水汽后形成的碳酸盐及小机凝汽器泄漏至水汽系统中的侵蚀性阴离子,共同导致水汽系统氢电导率异常现象。根据分析结果及时进行消缺处理,水汽品质恢复正常。
陈霖[3](2021)在《热电联产用宽负荷小型背压式汽轮机调节级叶片强度优化》文中研究说明汽轮机作为大型旋转设备在工业上有广泛的应用,而叶片作为核心部件决定着汽轮机能否安全稳定运行。调节级作为汽轮机的第一个做功级,处于压力最大、温度最高的恶劣环境,叶片承受高压差、高焓降、高冲击以及由于部分进汽引起的激振力和热应力等,比其他所有压力级的工作环境都复杂,更容易出现事故。本文以某钢厂热电联产中的小型背压式汽轮机的调节级叶片为研究对象,考察其在宽负荷变化范围内的受力情况。通过对调节级叶片的受力分析,找出其受力的组成部分,着重关注离心力引起的离心拉应力、离心弯应力和汽流力引起的汽流弯应力。基于静强度的理论分析法,建立力学计算模型,得出以上三种应力和合成应力的计算公式,并确定叶型底部1-1截面和叶根颈部2-2截面为危险截面,借助热力计算程序AxTurbo和三维软件SolidWorks,分别求出各典型工况下1-1截面进出汽边、背弧和2-2截面a、b、c、d四点的应力值,找出初始叶片在强度设计上存在的缺陷;通过对调节级叶片受力影响因素的分析,分别从叶片结构和运行方式两方面对叶片进行优化,采用菱形叶片代替弧形叶片、采用复合滑压运行代替定压运行,并对各优化方案进行对比,得出采用菱形叶片复合滑压运行为最优方案。基于有限元分析法,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 Workbench对上述优化方案中的叶片强度进行校核,分别从截面平均应力和叶根应力集中两方面考察叶片优化前后的受力情况,结果与理论计算一致,菱形叶片复合滑压运行时叶片的受力情况最优。此外,在Workbench界面中建立Modal功能模块,分别对弧形叶片和菱形叶片进行模态计算,得出两种叶片低频激振和高频激振的避开率均满足规范要求,从振动的角度来看两种形式的叶片均足够安全。
谷树超,王松,李俊[4](2021)在《基于失效分析的给水泵泵轴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对比研究》文中指出以9F燃机余热锅炉给水泵断裂泵轴和供货态17-4PH不锈钢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泵轴的失效机理,并通过化学成分分析、能谱分析、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高分辨率透射电镜和力学性能试验对两种试样在合金元素含量、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上的差别进行了分析研究。断口扫描电镜分析表明,失效泵轴断面多处呈现起伏较大的扇形台阶分布,表明给水泵泵轴属典型的扭转应力所致的多源疲劳断裂;化学成分分析表明泵轴材质错用,合金元素Cu含量偏低4%、Ni含量偏低3%,不能有效析出各种合金强化相,造成宏观力学性能降低,是泵轴失效的主要原因。拉伸试验和布氏硬度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失效泵轴较供货态17-4PH试样抗拉强度、布氏硬度较分别低500MPa和150HBW左右。相比于失效泵轴,供货态合金组织中细小均匀的柱状马氏体结构和弥散分布的第二相是17-4PH合金沉淀强化的主要来源。
彭波,王建国,裴广会,辛林祥,王智春[5](2021)在《1000MW超超临界机组电动闸阀阀杆的断裂原因》文中研究说明某1 000 MW超超临界机组给水泵出口电动闸阀阀杆在阀门开启过程中发生断裂,采用宏观形貌观察、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测试和显微组织观察等方法分析了阀杆断裂的原因。结果表明:阀杆的显微组织不均匀,心部存在局部疏松,组织中存在较多条状或块状铁素体,导致阀杆的塑韧性不足,综合力学性能不均匀;同时在阀门打开过程中,出口侧阀瓣与滑轨之间发生严重卡涩,且阀杆环形平台的加工质量较差,阀杆底部环形平台变截面根部过渡圆弧角较小。在阀门开启时,裂纹在环形平台变截面根部的应力集中区域萌生并快速扩展,最终导致阀杆发生脆性断裂。
胡志伟[6](2021)在《汽轮机叶片蠕变-疲劳裂纹的扩展机理研究》文中指出当前我国的发电方式以火力发电为主,火力发电机组中的主要热端部件之一就是汽轮机,汽轮机叶片在复杂工况下,蠕变一疲劳的交互作用已经成为其失效断裂的主要模式。本文对汽轮机叶片蠕变一疲劳裂纹的扩展机理进行研究,这对汽轮机叶片的寿命预测以及安全评估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汽轮机叶片在工作时承受着高温蒸汽流的冲击载荷和自身旋转带来的离心力载荷,本文首先在ABAQUS以及Fluent中建立汽轮机叶片的固体模型和流场模型,并通过MPCCI(Mesh-based parallel Code Coupling Interface)分析了汽轮机叶片在热流固耦合作用下的表面温度和应力分布情况,分析结果表明,工作中汽轮机叶片的最大应力值出现在叶型和叶根交界处,即危险区域。(2)根据叶片受力情况,确定危险位置处的材料已经进入了塑性阶段。在此基础上,根据叶片的实际工况,材料还会发生疲劳一蠕变的交互作用,故本文基于损伤力学建立了材料蠕变一疲劳的耦合损伤模型,并在ABAQUS中开发了考虑材料线性随动硬化的弹塑性本构模型子程序和疲劳一蠕变非线性耦合损伤演化子程序。(3)论文在ABAQUS中建立了汽轮机叶片危险位置处的Voronoi微观计算模型,利用所编写的材料弹塑性本构模型子程序和蠕变一疲劳非线性耦合损伤演化子程序对汽轮机叶片蠕变一疲劳裂纹萌生和扩展行为进行模拟,并研究了不同加载频率、蒸汽入口温度对裂纹扩展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随着外载循环频率升高,材料内部的裂纹首先以沿晶裂纹的方式进行扩展,然后穿晶裂纹出现并且其所占比例逐渐升高,最后以两者相混合的方式进行扩展,同时裂纹萌生和扩展速率逐渐加快;2.随着蒸汽入口温度升高,叶片逐渐以沿晶裂纹为主,并且裂纹的扩展速率逐渐增加。
常祯[7](2020)在《发电厂锅炉电动给水泵故障分析及优化》文中提出受世界经济大环境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增速也随之放缓,对于电力需求的增长量也相应的减少。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统计,发电厂产能过剩的问题逐步显现,以煤炭为主的火力发电厂由于先天原因,在能源消耗、空气污染、能源安全等问题上都将面临严峻的考验,要想经得住时代发展的考验长期得以生存,燃煤发电厂就必须要在降低运营成本上下功夫。由于维修费用是燃煤发电厂成本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对于火力发电厂常见故障的分析,具有降低检修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提高设备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能的实际意义。锅炉汽水系统是燃煤发电厂重要的组成部分,汽水系统是否能安全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发电机组能否安全运行正常发电。而给水泵作为汽水系统中的重要设备,由于其内部结构及其辅助设备较其他水泵更为复杂,一旦发生事故,将直接影响汽水系统的正常运行。且给水泵组故障的维修周期一般较长、设备停运影响较大、损失较为严重,其运行和维修成本都相对较高,因此对于给水泵常见故障的分析有益于维持发电厂的正常运转,降低电厂的厂用电量,进而降低运营成本。本文将燃煤发电厂锅炉汽水系统作为研究对象,以其主要设备给水泵为研究载体,从火电厂锅炉给水系统分析、对给水泵的常见故障及修复、定期检验方法及优化等几方面进行研究,具体包括:1.通过各类型发电厂的形势分析,以燃煤发电厂为研究主体,分析了火电厂的成本构成、生产工艺流程,分析了锅炉给水泵的驱动方式,广泛阅读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方法的指导。2.分析燃煤发电厂给水系统的主要设备及其相关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性能参数,分析给水系统的五大组成部分,结合企业主要设备近年来生产运营的数据,为后续故障分析和维修提供了理论和数据支撑。3.针对企业遇到的实际情况对故障类型进行分类,发现给水泵密封失效是故障的主要类型,通过对密封原理的分析明确密封失效的成因,并针对给水泵现有的密封方式提出解决方案,提高机械密封的可靠性。针对给水泵泵轴断裂、给水泵芯包磨损、给水泵汽轮机调节汽阀阀杆断裂、给水泵油封烧损、给水泵平衡盘开裂、给水泵叶片断裂的故障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4.归纳发电厂锅炉电动给水泵的主要检修任务,同时为了降低维修的时间成本以及维修所占用的企业相关的实际生产所带来的影响,提出了降低检验成本的机械结构优化。5.根据常见的维修人员出现的不良操作,总结了检修时常见的误区,用以避免因检修造成对发电厂锅炉电动给水泵的破坏。阐述了管理制度对工厂的影响以及如何使现有流程更好的发挥作用。
陈丽[8](2020)在《3DG电动高压锅炉给水泵的设计与研究》文中认为锅炉给水泵是热电厂不可或缺的关键设备,一台锅炉给水泵每小时消耗几千千瓦时的电量,提高给水泵的运行效率带来的节能收益非常可观的。本文设计了一台3DG电动高压锅炉给水泵,通过数值模拟和优化设计提高了水力效率,实现节能的目的,利用有限元分析验证了主要零部件的运行可靠性和稳定性。利用CFD技术研究了首级叶轮的汽蚀性能、次级叶轮的效率、径向导叶的效率。对影响效率较大的参数进行试验设计,并对多个方案进行CFD分析,借用“Minitab”分析软件进行优化分析,获得了最优水力模型的参数。采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3DG锅炉给水泵的关键零部件进行强度、刚度等方面的校核,验证整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基于CFD技术,对首级叶轮的汽蚀性能和流量、扬程、效率等参数进行模拟分析,以验证设计的合理性。利用CFX软件对首级叶轮的设计流量和大流量下进行汽蚀性能计算,结果表明:在额定流量下首级叶轮的必须汽蚀余量为8m,在大流量下首级叶轮的必须汽蚀余量为10m,均满足设计要求。2.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叶片包角和出口安放角进行优化设计,建立了叶片包角和出口安放角与水力效率和扬程之间的关系式,获得了次级叶轮效率最优的方案.3.研究了径向导叶进口冲角对水力效率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冲角对叶轮流道内压力分布没有影响,但对叶轮出口处压力分布有显着影响,随着冲角增大,叶轮出口处出现局部高压区,分布不均匀;改变正导叶进口冲角对泵效率无显着影响;在冲角为0°、2°、4°和6°时,流量-扬程曲线均出现驼峰;冲角为5°时,高效点在设计流量处,且流量-扬程曲线无驼峰。4.完成了整泵结构设计,对主要零部件按照经验公式进行计算并校核其强度、刚度及稳定性。结果表明:各主要零部件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均符合要求。5.基于ANSYS软件完成了3DG锅炉给水泵的关键零部件的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泵轴的最大变形为0.091184mm,变形均匀、无突变现象产生,叶轮、穿杠、平衡盘、中段等关键零部件的强度校核结果显示总体变形均较为平缓、无突变现象产生。
徐红伟[9](2018)在《汽动给水泵组状态评估及检修优化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汽动给水泵组是火电厂热力系统的一个重要辅助设备,它完成了给水压力的提高、凝结水到锅炉给水的转化等,还可向过热器及再热器提供减温水。另外,汽动给水泵组的运行消耗也很大,约占机组功率的3%甚至更多。所以其安全经济运行直接与整个机组的安全及经济性密切相关。然而相对于锅炉、汽轮机、发电机这些大型主机设备来说,给水泵和小汽轮机这类辅助设备的状态评估并没有被给予特别的重视,是目前火电厂设备状态监测的薄弱环节,当其发生故障时,会造成机组的降出力运行甚至非计划停机。在数据挖掘技术发展日趋成熟的今天,面对火电厂各类控制系统或信息系统中已经存储并迅猛增长的海量数据,将这些磁盘中的“沉默信息”加以利用,对其进行有效的知识挖掘已经显得越来越必要和迫切。同时,这也给火电厂众多设备的状态评估、故障诊断乃至状态检修的推进带来了新的机遇。本文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做了以下研究和探讨工作:(1)通过基于统计特征的特征提取和Relief特征选择算法,实现了SIS历史数据到分类模型输入参数的合理转化,并采用5种分类算法分别对两个电厂汽动给水泵组的小机叶片断裂和给水泵动、静平衡盘碰磨实际故障案例建立了正常与故障状态的分类模型,经验证,BP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和组合分类算法获得了更优的分类效果,可提前410周识别故障的潜在风险,避免机组降出力运行甚至不安全事件的发生,为后续大规模设备故障预测提供了新的思路。(2)通过数值预测算法研究了汽动给水泵组的性能预测,分别分析了给水泵和小汽轮机性能预测中起主导作用的关键参数,与传统性能计算方法相比较,显着减少了性能预测所需参数的维度,预测结果与验证数据具有良好吻合度,可以满足工程实际要求。在研究过程中,通过依次分析各测点参数对性能预测的影响,将各参数按其影响大小进行了排序,最终取影响较大的参数组合作为特征向量分别实现了给水泵和小汽轮机的性能预测。(3)探究了汽动给水泵组的故障预测和性能预测方法在火电厂中的实际应用,将汽动给水泵组的状态评估(故障及性能预测)与风险维修理论相结合,在失效可能性的评定中实现了定量评估,完成了风险等级的自动判定,并根据风险级别制订了相应的维修建议,对汽动给水泵组的优化检修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4)对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并根据故障预测、性能预测和检修优化研究中的问题和不足,对后续研究的方向和思路做了进一步展望。
包艳蓉,丛培军,李亮,杨伟东,杨浩,马利立[10](2017)在《给水泵轴断裂原因分析》文中指出某电厂一台给水泵发生轴断裂事故。通过断口宏观及微观分析、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测试及金相检验等,对水泵轴断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断裂泵轴存在魏氏组织、网状铁素体以及沿晶界分布的屈氏体等组织缺陷,材料的强度和韧性不足,使其在密封槽应力集中区产生裂纹;在交变应力的作用下,泵轴发生疲劳开裂;给水泵在运行时出现气蚀,也加速了泵轴的断裂。
二、锅炉给水泵轴的断裂失效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锅炉给水泵轴的断裂失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旋转喷射泵在天然气净化厂中的应用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基本情况 |
1.1 工艺流程和原理 |
1.2 实施情况 |
2 旋转喷射泵的应用优势 |
2.1 低故障率 |
2.2 节能降耗 |
2.3 维修成本低 |
2.4 结构简单,维修方便 |
3 建议 |
3.1 汽蚀问题 |
3.2 润滑油冷却方式 |
4 结语 |
(2)某300MW直接空冷机组水汽氢电导率异常原因分析及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异常情况 |
3 检测与分析 |
3.1 氢电导率及脱气氢电导率检测 |
3.2 水汽系统TOC及硬度 |
3.3 离子色谱监测 |
3.4 综合分析 |
4 结论及建议 |
(3)热电联产用宽负荷小型背压式汽轮机调节级叶片强度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 |
2 调节级相关数据及典型工况 |
2.1 外部条件 |
2.2 配汽方式的选择 |
2.3 喷嘴与调阀的配置 |
2.4 动叶片的选型 |
2.5 叶片的截面几何特性 |
2.6 典型工况下调节级的热力性能数据 |
2.7 本章小结 |
3 调节级叶片强度的理论计算 |
3.1 调节级叶片受力情况概述 |
3.2 叶型部分的应力计算 |
3.2.1 离心拉应力 |
3.2.2 离心弯应力 |
3.2.3 汽流弯应力 |
3.2.4 合成应力 |
3.3 叶根部分的应力计算 |
3.4 叶片应力计算汇总 |
3.4.1 叶片材料及许用应力 |
3.4.2 截面受力计算汇总 |
3.4.3 截面受力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调节级叶片强度及受力优化 |
4.1 改变叶片几何结构 |
4.1.1 改变型线的相对位置 |
4.1.2 截面受力计算汇总 |
4.1.3 截面受力结果分析 |
4.2 改变运行方式 |
4.2.1 运行方式简介 |
4.2.2 热力性能数据 |
4.2.3 截面受力计算汇总 |
4.2.4 截面受力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调节级叶片强度的有限元分析 |
5.1 模型处理 |
5.2 调节级叶片受力结果及分析 |
5.2.1 仅在离心力作用下的受力 |
5.2.2 在离心力和汽流力作用下的受力 |
5.2.3 受力结果分析 |
5.2.4 与理论分析结果对比 |
5.3 频率计算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1、教育经历 |
2、工作经历 |
(4)基于失效分析的给水泵泵轴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实验仪器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宏观分析 |
2.2 断口扫描电镜分析 |
2.3 化学成分分析 |
2.4 金相组织分析 |
2.5 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分析 |
2.6 力学性能分析 |
2.7 综合分析 |
3 结论 |
(5)1000MW超超临界机组电动闸阀阀杆的断裂原因(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理化检验及结果 |
1.1 宏观形貌 |
1.2 化学成分 |
1.3 力学性能 |
1.4 显微组织 |
2 断裂原因分析 |
3 结论及建议 |
(6)汽轮机叶片蠕变-疲劳裂纹的扩展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叶片的热流固耦合分析 |
1.2.2 材料在蠕变—疲劳交互作用下的失效问题研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2 汽轮机叶片蠕变—疲劳裂纹的数值分析方法 |
2.1 热流固耦合数值分析方法 |
2.2 蠕变—疲劳失效机理 |
2.3 叶片材料弹塑性本构模型 |
2.4 损伤力学简介 |
2.5 基于损伤力学的汽轮机叶片蠕变—疲劳裂纹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汽轮机叶片的热流固耦合应力计算 |
3.1 汽轮机叶片与热蒸汽流的几何建模 |
3.2 汽轮机叶片热流固耦合分析 |
3.3 网格无关性验证 |
3.4 计算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蠕变—疲劳耦合损伤模拟 |
4.1 蠕变—疲劳耦合损伤演化模型 |
4.1.1 蠕变损伤模型 |
4.1.2 疲劳损伤模型 |
4.1.3 蠕变—疲劳交互的耦合损伤模型 |
4.2 单元失效与裂纹萌生判定 |
4.3 蠕变—疲劳耦合损伤的VUMAT子程序开发 |
4.4 蠕变—疲劳耦合损伤子程序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5 汽轮机叶片蠕变—疲劳裂纹扩展机理研究 |
5.1 载荷曲线 |
5.2 汽轮机叶片微观计算模型构建 |
5.2.1 泰森多边形Voronoi晶粒模型 |
5.2.2 汽轮机叶片危险位置微观模型的构建 |
5.3 汽轮机叶片蠕变—疲劳裂纹萌生模拟 |
5.4 汽轮机叶片蠕变—疲劳裂纹影响因素分析 |
5.4.1 启动停止频率(即加载频率)对裂纹萌生和扩展的影响 |
5.4.2 温度对蠕变—疲劳裂纹萌生和扩展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7)发电厂锅炉电动给水泵故障分析及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火电厂生产流程 |
1.3 给水泵的驱动方式 |
1.2.1 电动给水泵 |
1.2.2 汽动给水泵 |
1.4 国内外给水泵故障分析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火电厂锅炉给水系统分析 |
2.1 主要设备 |
2.1.1 锅炉 |
2.1.2 汽轮机设备 |
2.1.3 给水泵 |
2.1.4 液力耦合器 |
2.1.5 冷却器 |
2.2 给水泵布置形式 |
2.3 给水泵组水系统 |
2.3.1 主给水系统 |
2.3.2 平衡水系统 |
2.3.3 中间抽水系统 |
2.3.4 轴封冷却水系统 |
2.3.5 工业冷却水系统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给水泵故障分析及修复 |
3.1 目前存在问题 |
3.2 给水泵密封原理 |
3.3 给水泵密封及工作方式 |
3.3.1 机械密封措施 |
3.3.2 反螺旋密封措施 |
3.4 解决方案及检修升级过程 |
3.4.1 解决方案 |
3.4.2 给水泵密封检修升级 |
3.5 其它常见故障原理及解决方案 |
3.5.1 给水泵泵轴断裂 |
3.5.2 给水泵芯包磨损 |
3.5.3 给水泵汽轮机调节汽阀阀杆断裂 |
3.5.4 给水泵油封烧损 |
3.5.5 给水泵平衡盘开裂 |
3.5.6 给水泵叶片断裂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定期检验方法及优化研究 |
4.1 主要检修任务 |
4.1.1 水质检测 |
4.1.2 设备检测 |
4.2 降低检验成本优化 |
4.3 检修时常见的误区 |
4.4 优化管理制度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3DG电动高压锅炉给水泵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 锅炉给水泵的研究现状 |
1.2.1 离心泵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锅炉给水泵可靠性研究现状 |
1.2.3 CFD技术的应用 |
1.2.4 锅炉给水泵国内外创新研究方向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3DG锅炉给水泵的水力设计 |
2.1 首级叶轮的水力设计及汽蚀性能分析 |
2.1.1 首级叶轮的水力设计 |
2.1.2 首级叶轮的网格划分 |
2.1.3 首级叶轮的汽蚀计算 |
2.2 次级叶轮的水力设计 |
2.3 径向导叶的水力优化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锅炉给水泵的结构设计 |
3.1 3DG锅炉给水泵整体结构设计 |
3.2 主要零部件的设计 |
3.2.1 进水段、中段和出水段壁厚的计算 |
3.2.2 泵轴的设计 |
3.2.3 穿杠的设计及校核 |
3.2.4 平衡机构的设计计算 |
3.2.5 轴封选择和计算 |
3.2.6 静挠度的计算 |
3.2.7 临界转速的计算 |
3.2.8 轴的强度计算 |
3.2.9 叶轮强度计算 |
3.2.10 平衡盘强度计算 |
3.2.11 键的强度计算 |
3.2.12 轴承可靠性校核及润滑油的选择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ANSYS软件的关键零部件强度校核 |
4.1 轴的强度和刚度分析 |
4.1.1 轴的受力情况 |
4.1.2 有限元模型建立、网格划分及载荷加载 |
4.1.3 结果分析 |
4.2 叶轮强度校核 |
4.2.1 有限元模型、网格划分及约束载荷加载 |
4.2.2 结果分析 |
4.3 穿杠强度校核 |
4.3.1 有限元模型、网格划分及约束载荷加载 |
4.3.2 结果分析 |
4.4 平衡盘强度、刚度分析 |
4.4.1 有限元模型、网格划分及约束载荷加载 |
4.4.2 结果分析 |
4.5 中段的强度和刚度分析 |
4.5.1 有限元模型、网格划分及约束载荷加载 |
4.5.2 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测试及验收 |
5.1 性能试验台介绍 |
5.2 性能试验 |
5.3 汽蚀性能试验 |
5.4 振动及噪声检测 |
5.4.1 振动检测 |
5.4.2 噪声检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汽动给水泵组状态评估及检修优化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概述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火电厂设备状态检修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1.2.2 数据挖掘在发电行业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
1.2.3 数据挖掘在设备状态评估中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及本文创新点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数据挖掘的过程与算法 |
2.1 数据挖掘理论概述 |
2.1.1 数据挖掘的概念 |
2.1.2 数据挖掘的基本流程 |
2.2 多维时间序列的分类 |
2.2.1 特征提取 |
2.2.2 特征选择 |
2.3 数值预测 |
2.4 分类及数值预测算法 |
2.4.1 BP神经网络 |
2.4.2 支持向量机 |
2.4.3 朴素贝叶斯 |
2.4.4 决策树分类 |
2.4.5 组合分类 |
2.5 本章小结 |
3 汽动给水泵组的故障及性能分析理论 |
3.1 汽动给水泵组概述 |
3.1.1 汽轮机原理及结构概述 |
3.1.2 给水泵原理及结构概述 |
3.2 汽动给水泵组的典型故障 |
3.2.1 给水泵典型故障及其原因 |
3.2.2 驱动给水泵小汽轮机典型故障及其原因 |
3.2.3 汽动给水泵组典型故障及其原因 |
3.3 汽动给水泵组的性能分析 |
3.3.1 给水泵效率监测 |
3.3.2 小汽轮机效率监测 |
3.4 本章小结 |
4 汽动给水泵组典型故障预测 |
4.1 原始数据获取 |
4.2 数据特性分析 |
4.3 数据清理与集成 |
4.4 特征提取 |
4.5 特征选择 |
4.6 分类 |
4.7 模型评估 |
4.8 模型应用 |
4.9 本章小结 |
5 汽动给水泵组性能预测 |
5.1 数据获取 |
5.2 问题分析及数据预处理 |
5.3 建立模型 |
5.4 模型评估 |
5.5 性能预测关键参数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故障及性能预测在实际检修优化中的应用 |
6.1 故障预测的应用 |
6.2 性能预测的应用 |
6.3 汽动给水泵组检修优化 |
6.3.1 问题概述 |
6.3.2 风险维修 |
6.3.3 状态评估与风险维修 |
6.3.4 实例应用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10)给水泵轴断裂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理化检验 |
1.1 断口宏观分析 |
1.2 断口微观分析 |
1.3 化学成分分析 |
1.4 力学性能测试 |
1.5 金相检验 |
2 综合分析 |
3 结论及建议 |
四、锅炉给水泵轴的断裂失效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旋转喷射泵在天然气净化厂中的应用探索[J]. 林万洲,周畅,马明青,苏晓杰,黄斌.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21(11)
- [2]某300MW直接空冷机组水汽氢电导率异常原因分析及处理[J]. 顾融融,王竞一,刘晓冬,张洪江.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21(11)
- [3]热电联产用宽负荷小型背压式汽轮机调节级叶片强度优化[D]. 陈霖. 浙江大学, 2021
- [4]基于失效分析的给水泵泵轴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对比研究[J]. 谷树超,王松,李俊. 电力科技与环保, 2021(04)
- [5]1000MW超超临界机组电动闸阀阀杆的断裂原因[J]. 彭波,王建国,裴广会,辛林祥,王智春. 机械工程材料, 2021(07)
- [6]汽轮机叶片蠕变-疲劳裂纹的扩展机理研究[D]. 胡志伟.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7]发电厂锅炉电动给水泵故障分析及优化[D]. 常祯. 吉林大学, 2020(03)
- [8]3DG电动高压锅炉给水泵的设计与研究[D]. 陈丽. 江苏大学, 2020(02)
- [9]汽动给水泵组状态评估及检修优化应用研究[D]. 徐红伟.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2018(02)
- [10]给水泵轴断裂原因分析[J]. 包艳蓉,丛培军,李亮,杨伟东,杨浩,马利立.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