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化学键能的计算法(论文文献综述)
罗泽彬[1](2021)在《长江中下游早白垩世岩浆岩元素地球化学和钙同位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聚焦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元素地球化学和Ca同位素作为研究方法,对研究区内的埃达克岩和A型花岗岩进行了研究。评估了在K-Ca同位素体系中,40K衰变所造成的放射性成因40Ca(R40Ca)的累积对稳定Ca同位素数据的影响,确立了一种简单有效的R40Ca校正的算法;采用加权平均法对大陆上地壳的Ca同位素组成进行了评估。探讨了Ca同位素在岩浆演化过程中的分馏机理;反演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晚中生代的地质演化历史。在K/Ca较高和年龄较老的岩石中,由40K经过β-衰变形成的40Ca会大量累积,导致δ44/40Ca值变大,给数据解释带来困扰。本文基于双稀释剂法,通过优化计算参数和算法,可以准确地对R40Ca进行监控并进行扣除。研究结果表明,R40Ca在迭代计算中与样品真实的δ44/40Ca之间呈线性相关。因此,可以先通过衰变定律计算出R40Ca,进一步得到样品真实的δ44/40Ca。这种算法的优点是不需要进行更多的化学分离和质谱测定去获得δ44/42Ca值,进而计算出样品的δ44/40Ca。这种算法方便快捷,提高了效率。早白垩世的埃达克岩或埃达克质岩广泛分布于中国东部,例如:长江中下游,南郯庐断裂带,以及大别山造山带。然而,它们的成因仍然存在争议。本论文中,对安徽中部的管店岩体进行了详细的地质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它以前被认为是长江中下游北带的一部分,后来又被划分到南郯庐断裂带。管店岩体由石英二长岩构成,准铝质,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样品具有高Si O2(59.15-62.32%),Al2O3(14.51-15.39%),Sr(892-1184 ppm)含量,Sr/Y(56.74-86.32)比值,以及低Y(12.65-18.05 ppm)含量,这些地球化学特征类似于典型的埃达克质岩。管店岩体具有较高的K2O(2.88-3.86%)含量,Mg O(3.89-5.24%)含量和Mg#(55-60)值,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和Ti),以及Ba,Pb和Sr正异常。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锆石的加权平均年龄为129.2±0.7 Ma。基于原位锆石微量元素分析,计算得出锆石Ce4+/Ce3+=(6.97-145),(Eu/Eu*)N=(0.23-0.42)。相比于长江中下游和德兴铜矿含矿的埃达克质岩,管店岩体具有较低的氧逸度,这与该区域不含矿的事实一致。结合前人研究,我们提出:管店埃达克质岩岩体是由发生在早白垩世太平洋板块和伊泽奈崎板块的洋脊俯冲所诱发的拆沉下地壳的部分熔融所形成。在洋脊俯冲过程中,物理碰撞导致了加厚下地壳的拆沉,而热化学侵蚀引发了拆沉下地壳的部分熔融。A型花岗岩通常在伸展构造背景下出露,并在认识地球的地壳演化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A型花岗岩的成因仍然存在较大的分歧。本论文选择中国东部长江中下游地区出露的典型的A型花岗岩岩体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高精度的Ca同位素测定。前人的研究表明这些岩体具有相似的形成年龄和均一的Sr、Nd和Hf同位素组成,表明它们来自相同的岩浆源区。本文的结果表明,这些A型花岗岩的δ44/40Ca从0.51‰变化到0.99‰,与Ca O、Sr、Ba以及Eu异常(Eu*)存在明显的负相关性。说明Ca同位素的分馏是由斜长石的分离结晶引起的。模拟结果表明,在大多数样品中约有70%的斜长石发生了分离结晶作用,这一结论与矿物学观察结果一致。演化程度最低的样品代表了岩浆的初始成分。因此,A型花岗岩中最低的δ44/40Ca(0.51‰)暗示存在一个具有轻Ca同位素组成的岩浆源区。结合前人研究,我们提出:长江中下游的A型花岗岩来自一个被俯冲沉积物交代的富集地幔源区。在强烈的伸展构造背景下,沿断裂侵入地壳形成A型花岗岩。岩浆演化过程中经历了斜长石的分离结晶作用以及轻微的同化混染作用。
周贺鹏[2](2020)在《微细粒锂辉石聚团浮选特性及矿物表面反应机理》文中研究指明锂辉石普遍赋存于花岗伟晶岩矿床,受风化蚀变作用影响,矿石呈现细粒变质特征,碎磨后产出大量的微细粒矿物,而微细粒锂辉石因质量小、粒度细、表面亲水性强,浮选过程难以克服矿粒与气泡间的能垒而无法有效粘附于气泡上,导致浮选回收困难;同时锂辉石与共生的长石、石英同属铝硅酸盐矿物,晶体结构与表面性质相近,浮选分离难度大。目前,微细粒锂辉石的有效分选已成为选矿领域的共性技术难题。论文从提高微细颗粒表观粒径与可浮性角度,研究微细粒锂辉石聚团浮选特性及矿物表面反应机理,为微细粒锂辉石的高效浮选回收提供新的技术手段和理论依据。论文首先借助Material Studio软件模拟与计算,系统研究了锂辉石、长石及石英晶体化学和表面性质,进一步采用单矿物浮选、浊度测试、激光粒度分析、显微镜观测等方法,研究了微细粒锂辉石聚团浮选行为及机理,基于量子化学和浮选溶液化学原理构建了锂辉石与长石表面水化模型及吸附模型,深入研究了锂辉石与长石聚团浮选过程中的矿物表面反应机理,最后采用实际矿石进行了锂辉石聚团浮选小型试验与工业试验验证。研究了锂辉石、长石及石英晶体化学和表面性质。锂辉石晶体中存在Li-O、Al-O、Si-O三种化学键,成矿过程中Li-O键轨道杂化不明显,成键作用弱,键合强度低;Al-O键轨道杂化明显,键合强度较高;Si-O键轨道杂化强烈,键合强度最高,外力作用下锂辉石、长石、石英分别沿Li-O和Al-O、Na-O和Al-O、Si-O的化学键强度较弱的平行面网方向断裂和解理,解理类型分别为中等解理、完全解理和极不完全解理,在矿物充分单体解离情况下长石与锂辉石易过粉碎泥化。采用键布居值与断裂键密度乘积之和的总断裂键密度作为解理面生成概率的判定依据,计算出各矿物解理面生成概率的大小顺序为:锂辉石{110}>{010}>{100},长石{001}>{010}>{110},石英{101}>{100}>{001}。因锂辉石与长石主要解理面存在Al、Li、Na等多种金属质点,可作为捕收剂吸附的作用位点,而锂辉石{110}面上金属原子密度、Al-O断裂键占比及不饱和度均最高,其可浮性将优于长石和石英。研究了微细粒锂辉石聚团浮选行为。结果表明微细粒锂辉石可浮性差,表面润湿性强,常规浮选方法难以有效回收。聚团浮选可实现微细粒锂辉石的良好回收,但回收效果受流体剪切强度和界面反应条件影响。当搅拌强度为1600r/min、搅拌时间为18min时,采用苄基胂酸作捕收剂、钙离子作活化剂,调控矿浆p H为9~10,可实现微细粒锂辉石的聚团浮选回收,但长石和石英没有明显的聚团现象,浮选回收率低。据此构建了微细粒锂辉石聚团生长模型,锂辉石颗粒聚团优先在-13+8μm的中间粒级发生,其次是-8μm的超细粒级附载聚团,最后为-19+13μm的粗粒级桥联团聚,先后经历了聚团形成、生长、桥连到碎散四个阶段的动力学过程,粒度分布曲线由最初的双峰式逐步右移变为单峰式,锂辉石浮选速率由0升高至0.0213s-1,浮选回收率由47.73%提高至60.51%,但过高的剪切强度也影响大絮体的稳定,进而降低颗粒的聚团程度与浮选速率,但不影响其回收率,仍可保持在较高水平。研究了锂辉石聚团浮选矿物表面反应机理,建立了溶液环境中捕收剂-钙离子-矿物水化表面共吸附模型。锂辉石表面具有强烈的亲水性,水分子可通过O原子2p轨道与锂辉石表面Al原子3s、3p轨道杂化成键,吸附能为-231.52 KJ/mol,水化作用强烈。钙是锂辉石浮选最常用活化离子,其水解组分以金属离子水合物形式吸附于矿物水化表面,其中(Ca OH)+与Ca(OH)2(aq)吸附强度最高,Ca2+最低。捕收剂在矿物水化表面吸附时受水分子空间位阻效应影响,吸附强度显着下降,苄基胂酸在锂辉石表面吸附能由真空条件下的-190.83 KJ/mol降低至水化表面的-63.51 KJ/mol。钙离子的添加可大幅提高捕收剂吸附效果,且水解组分(Ca OH)+活化效果最佳,在(Ca OH)+作用下苄基胂酸对锂辉石吸附强度最高,吸附能为-215.32 KJ/mol,对长石吸附强度较低,吸附能为-145.82 KJ/mol。采用钙离子作活化剂,调节矿浆p H为9-10,调控水解组分(Ca OH)+浓度占主导地位,将更有利于微细粒锂辉石的聚团浮选回收及与长石的分离。开展了锂辉石实际矿石聚团浮选试验研究。在原矿含Li2O 1.50%的条件下,实验室小型试验获得了Li2O品位为5.77%、回收率为75.24%的锂辉石精矿,工业试验获得了Li2O品位为5.62%、回收率为74.28%的锂辉石精矿。相比现场原“脱泥-浮选”工艺,锂辉石回收率提高了9个百分点,实现了难选锂辉石矿的良好回收。
刘建伟[3](2020)在《云南褐煤在Fe基催化剂下解聚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煤炭是我国主要的一次能源。据中国工程院预测,到2030年,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所占的比例仍将维持在50%左右。在我国已探明煤炭资源储量中,低阶煤约占50%以上。低阶煤主要以1-3环的芳环结构为基本结构单元,同时含有少量氮、硫、氧等杂原子结构,这些结构通过不同类型桥键相连。若能在较温和条件下将低阶煤结构中的桥键选择性地打断,逐级解离出不同类型的化合物,将有望真正实现低阶煤的分质转化。“能源革命”,并非革煤炭的命,而是革落后的煤炭利用方式和方法的命!催化作用是现代化学工业的基础,世界90%以上的有机化工都是催化过程。催化过程的核心是催化剂,它具有降低活化能、加快反应速度的作用,同时还具有选择性断键的功效。利用催化剂降低煤温和热解过程中的活化能,并选择性地优先断裂煤中某些特定类型的化学键,增加某类化合物在产品中的富集量,从而为后续加工奠定基础。基于此理念,本课题组提出“催化解聚”的低阶煤热解新方法。课题组前期工作已对催化剂的类型、用量、添加方式等进行了较深入研究,但尚缺乏对催化解聚机理的系统探讨。本文通过以下五个方面对催化解聚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1)分析催化剂进入煤颗粒内部后的分布状态,并研究随着温度的升高,催化剂形态的演变规律。通过分析添加催化剂后,产物分布及半焦结构的变化规律,推测催化剂对煤的解聚机理;(2)通过比较原煤、四氢呋喃(THF)萃取物和THF萃取残煤催化解聚后产物变化规律,探讨催化剂对煤中不同类型化学键的催化作用;(3)半焦是煤低温热解(600℃)的主要产物,其可以反映原煤的部分结构及性质,且相比于原煤,其结构更加简单、规整。因此,以低温半焦为类煤结构模型化合物,研究其催化解聚产物组成的变化以及固态产物结构的变化,进一步厘清催化剂对化学键的选择性活化作用;(4)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以二苯醚和丙基苯混合物为简单模型化合物,精准研究催化剂对煤中芳香醚键和脂肪链的催化裂解作用;(5)由于论文工作需要,本文还深入研究了利用全二维气质联用仪(GC×GC-MS)实现对煤焦油全组份快速准确分析的方法。论文工作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在全二维气质联用总离子流色谱图中,同一族化合物具有相似的保留时间和质谱信息。基于此特点,首次实现利用计算机语言快速检索焦油中脂肪烃、苯系物、萘系物、酚类化合物和多聚芳烃五类化合物族的目标。并通过建立模板,快速准确地比较焦油间不同组分的相对含量。2.采用课题组发明的喷淋法添加催化剂方式,在辅剂作用下可以使催化剂进入煤颗粒内部,在煤结构中,催化组分阴阳离子呈分散分布状态。在催化解聚过程中,催化剂落位于煤中富电基团,即Fe3+的空d轨道可与煤中含氧官能团或芳香结构的π键发生化学吸附,降低热解过程中芳香醚键和脂肪侧链β位、γ位碳链的活化能,促使其在温和条件下断裂,从而有助于提高热解焦油产率,体现了Fe催化剂催化裂解的特征。3.随着温度的升高,催化剂活性组分Fe经历了从Fe3+(初态)→FeOOH(250℃)→Fe2O3/Fe3O4(350℃)→Fe3O4(450℃)→Fe2O3/FeC/Fe(550℃)的变化。添加催化剂后,原煤在350-450℃温度区间内失重明显增加,说明在催化解聚过程中起催化作用的主要为Fe2O3或Fe3O4。4.催化/未催化的半焦和焦油元素分析表明,添加催化剂后,半焦的不饱和度增加,焦油的不饱和度降低。说明Fe催化剂可以活化和转移H,促使H在反应体系中与煤热解产生的初级焦油碎片结合,生成稳定的焦油产品,减少初级焦油碎片的二次裂解或缩聚,从而增加焦油产率,体现了Fe催化剂催化加氢的特征。5.原煤、萃取物、萃取残煤的催化解聚表明,煤中小分子化合物在热解过程中起供氢作用。添加催化剂后,原煤和萃取残煤焦油中酚类化合物和萘系物的含量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相较于无催化原煤热解,添加催化剂后,原煤焦油中酚类化合物产率提高,萘系物含量降低;而萃取残煤焦油中酚类化合物产率降低,萘系物含量提高。6.THF萃取物的催化解聚表明,Fe催化剂可以促进煤中脂肪烃或脂肪侧链断裂,在100-150℃温度范围内即有CH4和H2产生;而无催化剂时,CH4和H2的初始生成温度为300℃。Fe基催化剂可以促进煤中羧基的断裂,因此,在100℃时即产生大量CO2。7.催化解聚过程中,催化剂阴离子组分可以与生成的液体产品反应,根据催化剂组分阴离子的不同,可以得到硝化或卤化的酚。同时,在添加FeCl3催化解聚的半焦中有C-Cl键生成。综合分析,催化剂阴离子组分在热解过程中可以与生成的液态、固态产物相结合。
李龙江[4](2020)在《活化赤泥吸附剂制备及其对磷矿浮选废水中磷吸附机理研究》文中指出磷矿浮选废水(PW)排放量大、含磷量高、成分复杂、回用困难、处理费用高。赤泥(RM)是制铝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红色泥状固体废渣,有独特的铁铝硅活性组分用作水处理吸附剂。论文以拜尔法赤泥为主要原料进行吸附剂的活化和制备,通过两步法造粒成型,制备一种吸附容量高、力学性能强、重复再生能力好且对磷矿浮选废水(PW)中的磷具有良好去除效果的非热活化赤泥颗粒吸附剂(ARMFA),并对贵州瓮福磷矿选矿厂尾矿坝浮选尾水中的磷进行静态和动态吸附/脱附研究,并通过宏观的吸附动力学、吸附热力学,微观测试和分子计算测试的方法探讨吸附剂对磷的吸附机理,得到如下结论:(1)采用综合调控的方法对吸附剂进行活化,通过两步法制备的ARMFA吸附剂,通过单因素、正交试验以及BP神经网络对指标进行优化和预测,得到在内掺(RM 95%+FA 5.2%)+外掺(水灰比0.33+A2C 8.2%+HPMC 0.25%+Na2SiO42%+KH-602 0.01%+H2O2 1.64%+Mn O2 0.33%+HCl 0.75%+瓜环0.05%+SDBS 0.21%)的优化配方下,添加10%成核颗粒支撑剂,制备出p H 10.16、比表面积(BET)48.92 m2/g、孔容积(V)2.10 cm3/g、抗压强度(ST)1.12 KPa、24 h浸泡粉化率3.72%的ARMFA,用于吸附磷矿浮选废水中的磷物质,吸附效果较好。(2)吸附剂制备后,对低浓度PW1和高浓度PW2浮选磷矿尾水进行了静态吸附/脱附试验。在静态吸附过程中,吸附剂对PW1的吸附参数为:吸附剂用量12.5 g/L,吸附时间18 h,最大吸附次数为3次,吸附浓度为0.6~0.7 mg/L,吸附温度为25℃,ARMFA最大吸附量0.96 mg/g,去除率为99.25%。吸附剂对PW2的吸附参数为:吸附剂用量25.0 g/L,吸附时间14 h,最大吸附次数为3次,吸附浓度为127.8mg/L,吸附温度为25℃,ARMFA最大吸附量48.63 mg/g,去除率为96.13%。对两种水,随着吸附次数的增加,吸附剂的粉化率从3.72%增加到11.56%,下降了7.84%,抗压强度从1.12 KPa下降到0.86KPa,吸附次数增加,吸附剂性能下降。在静态脱附过程中,脱附剂的脱附效果Na OH>HCl>Na Cl>去离子水洗,温度越高,脱附效果越好。低浓度吸附时的脱附时间为15 min,高浓度的脱附时间为40 min,温度越高,脱附效果越明显。(3)开发了动态吸附/脱附装置并对低浓度的PW1进行了动态吸附/脱附试验。动态吸附参数为:初始浓度为0.91 mg/L,吸附温度为25℃,动态填料层高度为0.40 m,浮选废水的流动速度为0.15 L/min,吸附剂的移动速度0.20 cm/min,吸附量为0.90 mg/g,去除率达到98.12%,吸附尾水的含磷浓度达到了标准限值以下;在动态脱附的过程中,脱附剂速度为0.90 L/min,脱附时间为30 min时,脱附液含磷浓度达到18.72 mg/L,脱附率达到94.23%。(4)通过综合改性后的非热活化吸附剂,孔隙属于狭缝孔,孔大小不均匀,由片状粒子堆积形成。吸附前后主要物相种类不变,吸附后的磷为不定型结构,主要吸附物组分有Fe2O3、CaCO3、Ca2Fe2O5、Ca(Si6Al2)O16、Ca3Al2O6、Al2O3、SiO2等。吸附剂对磷矿浮选废水中磷的吸附符合伪一阶Langmuir动力学模型,吸附形式主要为单层吸附和物理吸附,并伴有一定的化学吸附,吸附过程满足Langmuir等温方程,吸附过程是吸热反应过程。在吸附的过程中,吸附剂体系成功吸附了磷,当p H 8~9时,磷主要以HPO42-和PO43-的形式存在,这些离子和带正电的Ca2+/Na+/Al3+/Mg2+等通过沉淀、表面沉积和离子交换配位的形式形成强化学键,分布在ARMFA孔道内表面。在去除磷的同时,吸附剂还吸附了As和F的化合物,吸附剂对磷的吸附有絮凝作用、表面沉积作用和配体交换作用。ARMFA中的Al、Mg、Fe、Ca、Si等会溶出进入溶液相。RM中含有大量碱性物质由于HPMC、A2C的作用制成颗粒吸附剂后被封装,其p H减小,当浸泡于PW中,碱性物质水解产生OH-离子和PW中的H+结合,实现了酸碱迁移和综合。(5)采用分子力学及蒙特卡洛方法,研究吸附剂的表面吸附及孔洞吸附。对于面吸附,同种物质吸附磷酸根离子的顺序为:PO43-:ARMFA>Ca3Al2O6>Al2O3>Ca(Si6Al2)O16>CaCO3>SiO2>Ca2Fe2O5>Fe2O3HPO42-:ARMFA>Ca3Al2O6>Ca(Si6Al2)O16>Al2O3>CaCO3>SiO2>Ca2Fe2O5>Fe2O3H2PO4-:ARMFA>Ca3Al2O6>Ca(Si6Al2)O16>Al2O3>CaCO3>SiO2>Ca2Fe2O5>Fe2O3对于孔吸附,同种物质吸附磷酸根离子的顺序为:PO43-:ARMFA>Al2O3>Ca3Al2O6>SiO2>CaCO3>Ca2Fe2O5>Ca(Si6Al2)O16>Fe2O3HPO42-:ARMFA>Al2O3>Ca3Al2O6>SiO2>CaCO3>Ca2Fe2O5>Ca(Si6Al2)O16>Fe2O3H2PO4-:ARMFA>Al2O3>Ca3Al2O6>CaCO3>SiO2>Fe2O3>Ca2Fe2O5>Ca(Si6Al2)O16表面吸附作用和孔吸附作用差别较大,无论是表面吸附还是孔吸附,吸附剂对磷的吸附效果都优于单一组分的吸附效果。(6)在吸附组分中,CaCO3、SiO2、Al2O3、Fe2O3吸附前后化学键能(Ebond、Eangle)没有变化,吸附主要以交换吸附和物理吸附为主,Al2O3吸附磷酸根与水分子间的范德华力最小,分子间吸引力最大,Fe2O3与吸附质间吸引力最小,其他矿物分子间吸引力大小相近,吸附符合物理吸附吸附热小、吸附速率快、无选择性、吸附过程可逆的特点。Ca3Al2O6、ARMFA吸附前后化学键能发生了改变,说明吸附过程伴随一定的化学吸附。(7)论文基于“以废治废”的思想,用非热活化的方法提高RM的吸附活性并制备成颗粒吸附剂,对磷矿浮选废水中的磷进行吸附,开展吸附过程的基础研究,提高吸附性能。吸附后,废水中的总磷、F离子和砷离子达标排放,RM因p H值减小而用作混凝土填料等。解决磷矿废水达标排放问题和RM堆存占地危害环境问题,研究成果将会产生明显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付浩男[5](2020)在《不同横向尺寸石墨烯改性聚酰胺66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认为石墨烯在提升复合材料性能领域有着很大的研究价值,近几年,对于石墨烯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但是对于不同横向尺寸石墨烯改性聚合物的性能研究相对欠缺,本文研究了石墨烯横向尺寸对PA66的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第一步,先通过高速剪切机制备出四种不同横向尺寸的石墨烯。第二步,利用双螺杆共混制备不同横向尺寸、不同含量的石墨/PA66复合材料。通过激光共焦扫描成像拉曼光谱仪、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来对石墨烯的性质和尺寸进行观察测试,结果表明,高速剪切对石墨烯的损伤很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石墨烯的横向尺寸。利用示差扫描量热仪、X射线衍射仪、万能力学拉伸试验机,来分析石墨烯/PA66复合材料的结晶性能和力学性能,找出合适的石墨烯含量和尺寸。测试结果显示石墨烯的添加量为0.3%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性能最佳,力学性能、结晶度进而结晶尺寸都是随着石墨烯尺寸的减小先增加后减小,石墨烯尺寸在2-3μm时,复合材料的断裂强度达到94.9 MPa,结晶度33.2%,D(101)(110)晶面的晶粒尺寸达到3.83 nm,石墨烯尺寸减小团聚效应增加进而复合材料性能。因此,石墨烯尺寸研究在进一步提高PA66复合材料的性能方面仍存在着提升的空间。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对PA66分子链在不同含量尺寸石墨烯表面运动情况进行模拟计算。模拟实验结果表明,PA66单分子链在石墨烯表面会聚在一起,多根分子链分布在石墨烯表面时,聚集现象较单根分子链聚集现象减轻,在石墨烯表面上吸附方面,分子链倾向于在石墨烯表面聚集在一起,有边界效应存在。小片会出现搭在两边,在石墨烯片上表现出架桥的现象。小片径石墨烯异相成核会增加,对聚合物的结晶也是一种提升,但是由于小尺寸效应,尺寸越小表面活化能越高,团聚现象又会加重,阻碍结晶。
刘文永[6](2019)在《煤氧化自燃热效应及绝热自然发火期研究》文中认为煤炭开采过程中受煤自燃灾害影响严重,国内外评价煤自燃危险程度指标多样。煤氧复合及量子化学理论认为,煤氧化自燃热效应是煤自燃过程中热量的综合表征参数,是诱发煤自燃的根本原因。氧化热效应累积到自燃的时间为煤自然发火期,当松散煤体氧化热量积聚不和外界发生热传递的最短时间则为煤绝热自然发火期,后者是在一定实验条件下评价煤自燃危险程度的唯一定解评判数值。因此,开展煤氧化自燃热效应及煤绝热自燃发火期研究,对煤自燃危险性的科学可靠评价意义重大。本文以煤氧复合及量子化学理论为基础,提出了煤氧化自燃热效应及绝热自然发火期的物理相似参比测试理论方法,构建了物理相似参比测试实验系统,量化确定了物理相似模拟材料参比样及实验供风量等实验条件。实验测试了不同引领温差下自燃煤层(潘三矿)和易自燃煤层(招贤矿)煤样,并采用曲线拟合法获得了实验自然发火期同温差的函数关系,得到了基于曲线拟合法的绝热自然发火期。基于煤样及参比样测试数据,采用热量公式法计算得到了煤氧化自燃热效应,进而测算得到了不同引领温差下的煤实验自然发火期。通过误差分析,得到煤氧化热效应和自然发火期的误差分别小于5.08%和1.1%,验证了实验系统的可靠性及稳定性、方法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通过对热效应及阶段自燃时间交叉点分析,总结了交叉点出现的温度范围,得到影响煤实验自然发火期的主要因素是临界温度前的氧化自燃热效应。运用COMSOL数值模拟软件,构建了物理相似参比试验系统中样品罐的传质传热模型,并借助测试获取的煤样耗氧速率、放热强度等参数分析了引领升温及散热条件下煤样内温度场分布规律,得到了绝热、正温差及负温差(-1、-2、-3℃)条件下煤样实验自然发火期,进而验证了煤实验发火期物理相似参比测试方法的正确性。同时,确定了实验测定结果的校正系数,可计算得到煤氧化自燃热效应和绝热自然发火期。本文所构建的物理相似参比实验系统及测试理论方法,可实现煤绝热自燃热效应和煤绝热自然发火期的快速测定,为煤自燃危险程度的科学评判奠定了基础,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我国煤自燃倾向性判定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韦朝海,周红桃,黄晶,韦聪,杨兴舟,韦景悦,李泽敏,胡芸,任源[7](2019)在《污水的内含能及污水处理过程的耗能与节能》文中指出污水处理是一个高能耗、低能效的复杂过程。改变传统认知,将污染物当作能量物质加以资源化,回用于水处理过程或者产品化,可改变污水处理的能耗。以城市污水与焦化废水为例,分析了水质中污染物具有的内含能形式,并探讨了两种计算方法,指出内含能利用的两类可能途径和最大限度。基于热力学基本定律与污水水质特征,辅以适当的当量假设,分析了污水处理过程中的不同形式能量消耗及其原因,运用能流图表达了两个具体案例的能量转化与分布规律。比较了污水处理两类节能评价方法的优异性,提出了未来水处理可能的节能新途径。在加深污水内含能认识的基础上,结合相关产业与工艺技术,分离回收有价值成分,如营养物(氮、磷)、重金属等,并获得水资源的再利用,以间接补偿处理过程的能耗,从而实现节能目标。
王月玲[8](2018)在《TDI合成工艺中各主反应反应热的分析和计算模型建立》文中研究指明根据甲苯二异氰酸酯(TDI)的实际合成工艺,对TDI合成工艺中的甲苯硝化、二硝基甲苯加氢、光气合成和光气化等主反应的反应热进行分析,建立了各主反应多种标准摩尔反应热的计算方法,并进行了理论计算。其计算结果进一步与工业化装置实际运行数据进行对比发现,计算结果与实际运行数据的误差很小,能够为从事TDI或MDI方面工作的技术人员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王娇阳[9](2017)在《基于过渡金属催化的有机硼化物B-X键的热力学性质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以有机硼化物为反应底物,由过渡金属催化的涉及B-X键活化的有机合成反应,已成功引起了实验化学家的兴趣,并逐渐成为了他们研究的热点。这些有机硼化物主要包括三种杂化类型(sp,sp2,sp3)的硼酸、三氟硼酸盐、硼酸酯、烷基硼,结构对称性不同的二硼(4)化合物如B2(OR)4、B2(SR)4、B2(NR2)4、B2(alkyl)n、B2X4以及不同类型的氨基硼烷化合物等。由此可见,为了使有机硼化物B-X键的活化断裂能更好的被实验化学家运用到实验研究中,我们将在量子化学计算的基础上,从热力学角度对B-X键的活化进行系统地研究。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可以衡量化学键强弱的热力学常数之一键解离能(BDE)。本学位论文将会采用量子化学计算的方法为有机硼化物B-X键的解离焓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第一步会先选用不同系列的高精度方法计算重(非氢)原子数小于8的有机硼化物的B-X键解离能,并最终以自洽性好的几种方法的平均值作为标准参考值。第二步是选用多种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来计算这些重原子数小于8的有机硼化物的B-X键解离能,并用标准参考值来矫正其计算结果,比较它们的MD、MAD及RMSE值,最终找出计算B-X键解离能精度最优的DFT方法。最后,用最优的DFT方法计算大体系的B-X键解离能,并进一步在取代基效应、位置效应、前线轨道能量效应、环张力效应、分子对称性等因素对B-X键解离能的影响上进行了深入系统地研究。1、首先,我们找出了计算有机硼化物C-B键解离能的精度最高的DFT方法即M06-HF方法,然后用此方法计算研究了包含三种杂化(sp、sp2、sp3)的有机硼化物的C-B键解离能。其中,对于C(sp)-B BDE预测,底物为乙炔基硼酸和乙炔基三氟硼酸盐,结果发现给电子基(EDGs)使C(sp)-B BDE值减小,而吸电子基(EWGs)使C(sp)-B BDE值增大。且两种底物的C(sp)-B BDE值和分子的最高占据分子轨道(HOMO)与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LUMO)之间的差值(EHOMO-ELUMO)以及自由基的单独占据分子轨道(SOMO)值(ESOMO)之间都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其次,对于C(sp2)-B BDE预测,底物包含了α和β取代的乙烯基硼酸和乙烯基三氟硼酸盐,苯基硼酸和苯基二氧杂硼烷以及典型的五元和六元杂环硼酸(呋喃,噻吩,吡咯和吡啶)等。研究发现对于α和β取代的乙烯基硼酸,当取代基一致时,它们C(sp2)-B BDE值的改变模式却是完全相反的。对于苯基硼酸和苯基二氧杂硼烷,无论取代基是EDGs还是EWGs,而且不论其在苯环上哪个位置,苯基二氧杂硼烷的C(sp2)-B BDE值都比苯基硼酸的高。对于杂环硼酸,环尺寸对C(sp2)-B BDE值有很大的影响,五元杂环的C(sp2)-B BDE值远高于六元杂环的BDE值。最后,对于C(sp3)-B BDE预测,底物的范围为环丙基硼酸和环丙基三氟硼酸盐至环辛基硼酸和环辛基三氟硼酸盐。计算结果显示环张力对C(sp3)-B BDE值的影响很大,在相同的环尺寸下,硼酸的BDE值要高于三氟硼酸盐,且它们各自的C(sp3)-B BDE值和其键角之间都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2、然后,通过评估发现SOGGA11-X方法是计算二硼(4)化合物B-B键解离能的最优DFT方法,因此我们用此方法对三种结构对称性不同的二硼(4)化合物的B-B键解离能以及铂和铜催化的过渡金属硼复合物中的Pt-B和Cu-B键解离能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对于第一类二硼(4)化合物,取代基-OR,-SR,-F,-Cl可增大B-B BDE值而取代基-NR2,-alkyl则可减小B-B BDE值,相较于分子效应(GE),自由基效应(RE)对B-B BDE值有更强的影响。而且,较大的绝对SOMO值对应较大的B-B BDE值。接着,对于第二类二硼(4)化合物,当其两边的取代基都是-OR或-SR时,B-B BDE值最大,而当取代基都是-NR2或-alkyl时,B-B BDE值则是最小。当其中一个取代基是-OR或-SR时,B-B BDE值相对较大,而当其中一个取代基是-NR2或-alkyl时,B-B BDE值相对较小。B-B BDE值的变化最终取决于GE和整体RE的共同效应,且B-B BDE值与整体RE值存在好的线性关系。然后,将第三类二硼(4)化合物的B-B BDE值与第二类进行比较,发现取代基的位置对B-B BDE值的影响很小,且RE对B-B BDE值的影响比GE更强。最后,对于过渡金属硼复合物,结果显示过渡金属的参与使B-B键的裂解变得更加容易。前线轨道能量分析的结果表明铂硼复合物的轨道能量效应比铜硼复合物的明显,且Pt-B和Cu–B BDE值与它们各自相应的EHOMO-ELUMO值都存在好的线性关系。3、最后,我们经过筛选和评估找到了计算氨基硼烷化合物B-N键解离能的最优方法,即M05-2X。所以采用此方法对几种不同类型的氨基硼烷化合物的B-N键解离能进行了计算研究。结果发现对于第一类至第四类氨基硼烷化合物来说,当N原子上的取代基团R1和R2固定不变时,B原子上的取代基为-N(CH3)2时,B-N BDE值降低,而B原子上的取代基为-CH3,-F和-Cl时,B-N BDE值升高。其中,-F相对于-Cl来说,对氨基硼化合物B-N键的稳定性更有利。而当B原子上取代基团R3和R4固定不变时,N原子上的取代基团-CH3,-Si H3和-H对氨基硼化合物稳定性的贡献顺序依次为:-H>-Si H3>-CH3。而且对于这四类氨基硼烷化合物,B-N键越长,B-N BDE值越低,反之,B-N键越短,B-N BDE值越高。另外,对于环氨基硼烷化合物的B-N BDE值,环尺寸对其几乎没有影响,而杂原子以及杂原子的位置则对B-N BDE值的影响较大。而且,B-N BDE值在整体上也随着B-N键长的增加而降低。
田斌[10](2017)在《煤分级热解气化基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开发煤炭洁净高效加工利用技术是优化我国能源结构和应对严峻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煤炭分级热解气化是一种新型规模化煤炭洁净高效利用技术,其将热解和气化过程耦合在循环流化床反应器中,并以预热空气和过热水蒸气作为流化介质。该工艺独特的架构和气化原理使其具有合成气CH4含量高、氧耗低、投资省以及技术匹配广泛等诸多优势。然而煤炭分级热解气化工艺目前尚处在研发阶段,阐明并探究工艺所涉及的基本科学问题是设计、开发和放大过程的关键。在此背景下,本文选取赤峰、哈密、伊春、济宁和龙口五种煤为研究对象,围绕基于化学族的煤化学结构与反应行为研究方法;煤与化学族热解/快速热解行为和挥发物生成特性;气化温度、气化方式、气化剂类型和固有矿物质在半焦气化过程的影响机制这三个与煤分级热解气化工艺最相关的层面展开实验研究。主要研究结果为:1.煤的可溶化体系与化学族环己酮热回流抽提主要溶解了煤中的脂肪结构组分,与此相反,氮甲基吡咯烷酮(NMP)/CS2混合溶剂超声辅助抽提对煤中芳香结构的溶解效果更好。环己酮和NMP/CS2混合溶剂顺次组合抽提对不同变质程度煤的相对抽提率在81–144%之间,高于最低相对抽提率,实现了煤的可溶化。在借鉴标准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硅胶为固定相,分别以正庚烷、甲苯、乙酸乙酯和甲醇为流动相的层析分离方法。该方法对五种原煤抽提物中正庚烷可溶质的分离回收率都大于90%,远高于标准方法。基于此,先利用CCl4和正庚烷逐级萃取煤抽提物,然后借助所上述柱层析分离方法分离正庚烷可溶质,可将煤划分为饱和分、芳香分、轻胶质、重胶质、沥青质、碳青质和焦质七种不同的化学族。2.化学族的组成与结构饱和分主要由C11–C40的直链/支链烷烃构成。轻质芳烃主要分布于芳香分、轻胶质和重胶质三个化学族中,并且缩合和少取代芳烃主要存在于芳香分中,这些芳香化合物主要为C11?C22的多环以及烷基取代多环芳烃。轻重胶质中主要含有支链烷烃、酮类、醚类、醇类、羧酸、呋喃以及含氮化合物(胺/氨类)。相比芳香分,轻重胶质中化合物的芳环结构减少,但双键结构增加,重胶中的化合物大多含有两个以上氧原子。碳青质相比沥青质具有更高的芳香度,但前者芳香片层的尺寸更小。此外,沥青质芳香核外的烷基侧链长度比碳青质长,但取代基数目较少。焦质的芳香度和芳香核尺寸与原煤接近,但芳香核外的取代基更长。通过解析各煤种化学族的结构和组成发现同一化学族的结构组成相似。3.伊春煤与化学族的热解特性与动力学焦质热解过程包含三个失重阶段,轻胶质和沥青质包含两个失重阶段,而饱和分、芳香分、重胶质和碳青质仅包含一个很宽的失重阶段。焦质热解过程最易生成焦炭、其次为碳青质,饱和分的生焦倾向最低。由七种化学族的热解反应来回归拟合原煤的热分解过程效果良好,但饱和分、芳香分和碳青质三个化学的贡献系数为负值,存在交互作用。饱和分热解主要生成CH4、C2H4和C2+脂肪烃等气相产物。芳香分对CO和轻芳烃气相产物的生成贡献最大。热解过程CO2的生成主要来源于芳香分、轻胶质和重胶质三个化学族。各化学族中化合物的平均化学键能大小顺序为焦质>碳青质>沥青质>重胶质>饱和分>芳香分>轻胶质。热解开始、终止和最大失重温度都随升温速率增加呈现对数增长关系,而热解最大失重率与挥发物析出指数则随升温速率的增加而单调增长。此外,升温速率能够改变样品中不同键能化合物的反应顺序,但对热解反应的表观活化能无显着影响。4.伊春煤与化学族快速热解挥发物的组成与分布烷烃在伊春煤快速热解挥发物中的相对含量在600 oC时最高,并分布于C2–C32之间。不饱和烃和芳烃的相对含量都随热解温度升高而增加,其中不饱和烃分布于C3–C23之间。单环/多环/烷基取代芳香烃主要分布于C6–C18之间。500 oC快速热解时酚类物种的相对含量最高,主要分布于C6–C11之间。当停留时间高于5s后热解挥发物生成量的增速放缓。随着停留时间延长,苯在芳香烃中的相对含量逐渐升高。升温速率越慢生成挥发物的量越多。不饱和烃和酚类两个组分的相对含量随升温速率增加而持续降低,但醚类和含氮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却随升温速率增加而逐渐增大。饱和分快速热解挥发物中主要为烷烃和不饱和烃,分别占到32.54%和59.20%。芳香分快速热解生成芳烃的相对含量最高(15.5%)。轻重胶质热解产物中烷烃较少,但相比重胶质,轻胶质生成更多的烯烃、芳烃、酚类、醚类和酮类化合物。沥青质和碳青质热解产物酚类物质较多,分别为4.5%和11.5%。5.半焦气化行为与动力学气化温度越高半焦的反应速率越快,气化特性时间指数t0.5和t0.95越小。脱除矿物质后半焦的气化反应活性显着降低,t0.5和t0.95值增加。利用缩核模型计算出赤峰和伊春半焦的水蒸气等温气化反应活化能分别为152.4和146.0 kJ/mol;脱除矿物质后,其值分别增加到169.7和161.7 kJ/mol。水蒸气中掺混氧气可极大地促进气化反应进行,氧气掺混浓度与等温气化的反应活化能呈指数反比关系。煤焦的孔隙结构、碳微晶成熟度与气化反应活性有良好的关联。CO2对半焦水蒸气气化的影响与半焦结构有关。对孔隙结构较为发达的赤峰、伊春和哈密半焦,随着CO2在水蒸气中的比例增大,气化反应速率减慢。济宁半焦因极度缺乏孔隙,其气化反应活性随CO2掺混比例增加而增大。制备煤焦升温速率由5 oC/min逐渐增大到1000 oC/min时,CO2非等温气化反应活性也缓慢增大。此外,当制备煤焦的终温由480 oC逐渐增加到560 oC时,需要更高温度来完成气化反应,但气化反应速率显着增加、反应活化能降低。
二、化学键能的计算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化学键能的计算法(论文提纲范文)
(1)长江中下游早白垩世岩浆岩元素地球化学和钙同位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长江中下游 |
1.2 埃达克岩 |
1.3 A型花岗岩 |
1.4 选题依据及其意义 |
1.5 研究内容及工作量 |
1.5.1 研究内容 |
1.5.2 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钙同位素 |
2.1 钙同位素地球化学 |
2.2 钙同位素研究发展历史 |
2.3 钙同位素研究现状 |
2.3.1 钙同位素分馏机理 |
2.3.2 硅酸岩地球的Ca同位素组成 |
2.3.3 其他端元储库的Ca同位素组成 |
2.3.4 岩浆过程中的Ca同位素分馏作用 |
2.3.5 钙同位素示踪深部碳循环 |
第3章 区域地质背景和样品处理与实验分析 |
3.1 区域地质背景 |
3.1.1 前寒武纪构造演化 |
3.1.2 早中生代三叠纪构造演化 |
3.1.3 晚中生代构造演化 |
3.2 样品采集 |
3.3 样品制备 |
3.4 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 |
3.5 锆石U-Pb年代学和锆石微量元素分析 |
3.6 钙同位素分析 |
3.6.1 实验室准备工作 |
3.6.2 样品溶解 |
3.6.3 化学分离 |
3.6.4 质谱测定 |
3.6.5 数据处理 |
第4章 长江中下游地区埃达克岩的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
4.1 样品 |
4.2 结果 |
4.3 讨论 |
4.3.1 管店岩体的成因 |
4.3.2 斑岩矿化、板片熔融和氧逸度 |
4.4 小结 |
第5章 上地壳的Ca同位素组成和~(40)K衰变校正 |
5.1 上地壳的Ca同位素组成 |
5.2 K-Ca同位素体系 |
5.3 常用的~(40)K衰变校正方法 |
5.4 基于迭代计算的~(40)K衰变校正 |
5.5 小结 |
第6章 长江中下游地区A型花岗岩的Ca同位素研究 |
6.1 样品 |
6.2 结果 |
6.3 讨论 |
6.3.1 长江中下游地区A型花岗岩的岩浆源区 |
6.3.2 长江中下游地区A型花岗岩中的Ca同位素变化 |
6.3.3 长江中下游地区A型花岗岩的动力学机制 |
6.4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微细粒锂辉石聚团浮选特性及矿物表面反应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 |
1.3 锂辉石资源特点及选矿回收技术进展 |
1.4 聚团浮选在微细粒矿物分选中的应用 |
1.5 量子化学在矿物加工领域的应用 |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 试验材料、仪器及研究方法 |
2.1 试验样品 |
2.2 试验药剂及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3 锂辉石、长石及石英晶体化学和表面性质研究 |
3.1 锂辉石、长石及石英晶体化学 |
3.2 锂辉石、长石及石英解理特性 |
3.3 锂辉石、长石及石英表面性质差异 |
3.4 本章小结 |
4 微细粒锂辉石聚团浮选行为研究 |
4.1 不同粒级锂辉石浮选行为与表面润湿性 |
4.2 微细粒锂辉石聚团浮选行为 |
4.3 微细粒锂辉石颗粒聚团动力学 |
4.4 本章小结 |
5 锂辉石聚团浮选矿物表面反应机理 |
5.1 锂辉石矿物表面水化机理 |
5.2 钙离子溶液化学及其在矿物水化表面的吸附机理 |
5.3 苄基胂酸在锂辉石矿物表面的吸附机理 |
5.4 苄基胂酸在钙离子活化后的锂辉石表面吸附机理 |
5.5 苄基胂酸与油酸钠在锂辉石矿物表面吸附反应差异 |
5.6 本章小结 |
6 难选锂辉石矿聚团浮选试验研究 |
6.1 矿石性质分析 |
6.2 锂辉石聚团浮选小型试验研究 |
6.3 锂辉石聚团浮选工业试验研究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云南褐煤在Fe基催化剂下解聚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1 我国煤炭生产及消费特点 |
1.1.2 我国低阶煤的特点 |
1.2 热解在褐煤提质中的应用 |
1.2.1 煤的快速热解 |
1.2.2 煤在活性气氛下热解 |
1.2.3 煤与生物质共热解 |
1.3 煤的催化热解 |
1.3.1 催化剂的添加方式 |
1.3.2 Fe基催化剂在热解中的应用 |
1.4 煤的溶剂抽提研究 |
1.4.1 煤溶剂抽提理论基础 |
1.4.2 溶剂萃取方式比较 |
1.4.3 萃取物在煤热解中的作用 |
1.5 半焦结构及应用 |
1.5.1 半焦结构的研究 |
1.5.2 半焦的应用 |
1.6 模型化合物的应用 |
1.6.1 模型化合物在研究煤热解机理中的应用 |
1.6.2 模型化合物研究催化机理中的应用 |
1.7 本文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及催化剂 |
2.1.1 原料煤的制备 |
2.1.2 催化剂的添加 |
2.2 实验装置及方法 |
2.2.1 催化解聚实验装置及方法 |
2.2.2 煤的萃取装置及实验方法 |
2.2.3 模型化合物的热解装置及实验方法 |
2.3 分析和表征方法 |
2.3.1 气相色谱(GC) |
2.3.2 全二维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GC-MS) |
2.3.3 热重-质谱联用分析(TG-MS) |
2.3.4 红外(FTIR)分析 |
2.3.5 扫描电镜分析(SEM-EDS) |
2.3.6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
2.3.7 分峰拟合方法 |
第3章 焦油GC×GC-MS分析方法建立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与试剂 |
3.2.2 实验条件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GC×GC-MS对焦油中不同族化合物的分析 |
3.3.2 CLIC辅助鉴定特定化合物族 |
3.3.3 构建模板分析不同焦油组分差异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原煤催化解聚实验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原煤的表征 |
4.3.2 元素分析 |
4.3.3 催化解聚产物分布 |
4.3.4 热解气体组成分析 |
4.3.5 焦油组成分析 |
4.3.6 半焦结构分析 |
4.3.7 SEM-EDS分析 |
4.3.8 XPS分析 |
4.3.9 TG-DTG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残煤催化解聚实验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元素分析 |
5.3.2 原煤、萃取物和残煤的FTIR分析 |
5.3.3 萃取物的GC×GC-MS分析 |
5.3.4 原煤/残煤的催化解聚实验 |
5.3.5 催化剂对萃取物的作用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半焦催化解聚实验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产物分布 |
6.3.2 红外分析 |
6.3.3 热重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模型化合物催化热解实验 |
7.1 引言 |
7.2 实验部分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混合模型化合物的催化热解 |
7.3.2 二苯醚的催化热解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及后续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2 论文的创新性 |
8.3 后续工作以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专利 |
致谢 |
(4)活化赤泥吸附剂制备及其对磷矿浮选废水中磷吸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磷矿浮选废水处理研究现状 |
1.3 赤泥用于水处理的研究现状 |
1.4 赤泥吸附废水中磷及活化调控现状 |
1.5 含磷废水的吸附质研究现状 |
1.6 赤泥吸附磷机理研究现状 |
1.7 吸附过程分子模拟及计算研究现状 |
1.8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9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引言 |
2.2 试验材料 |
2.2.1 试验原料 |
2.2.2 磷矿选矿含磷废水 |
2.2.3 试验药剂 |
2.3 试验仪器设备 |
2.4 非热活化赤泥颗粒吸附剂的制备方法 |
2.4.1 制备方案 |
2.4.2 非热活化颗粒吸附剂的活化方法 |
2.4.3 活性黏结液配制方法 |
2.4.4 成核颗粒支撑体制备 |
2.4.5 颗粒吸附剂制备 |
2.4.6 测试分析方法 |
2.4.7 基于神经网络建模的配方优化及综合性能评价预测方法 |
2.5 颗粒吸附剂对磷的静态吸附/脱附试验方法 |
2.5.1 颗粒吸附剂静态吸附试验方法 |
2.5.2 静态脱附试验方法 |
2.6 颗粒吸附剂对总磷的动态吸附/脱附研究方法 |
2.6.1 动态吸附/脱附的基本要求 |
2.6.2 动态吸附脱附设备 |
2.6.3 含磷尾水的动态吸附过程实现 |
2.6.4 脱附液的动态过程实现 |
2.6.5 动态吸附脱附过程实现方法 |
2.6.6 动态吸附试验方法 |
2.6.7 动态脱附试验方法 |
2.6.8 动态吸附/脱附测试分析方法 |
2.7 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分析 |
2.7.1 吸附动力学分析 |
2.7.2 吸附热力学及吸附平衡等温线 |
2.8 吸附剂分子模拟方法 |
第三章 活化赤泥吸附剂的制备及神经网络性能优化预测 |
3.1 引言 |
3.2 试验原料性质分析 |
3.2.1 化学组成分析 |
3.2.2 物相分析 |
3.2.3 热重分析 |
3.2.4 粒度分析 |
3.2.5 形貌分析 |
3.3 选磷废水测试 |
3.4 非热活化赤泥颗粒吸附剂的制备及性能测试 |
3.5 非热活化赤泥颗粒吸附剂的性能分析 |
3.5.1 原状赤泥吸附剂对含磷废水的吸附效果及性能分析 |
3.5.2 粉煤灰对吸附剂性能的影响 |
3.5.3 增强及抗浸泡粉化剂对吸附剂性能的影响 |
3.5.4 非热造孔剂双氧水对吸附剂性能的影响 |
3.5.5 盐酸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
3.5.6 瓜环对吸附剂性能的影响 |
3.5.7 表面活性剂对吸附剂性能的影响 |
3.5.8 成核颗粒支撑体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
3.6 BP神经网络配方优化及综合性能评价 |
3.6.1 活化赤泥吸附剂配方优化BP神经网络模型建立 |
3.6.2 输入输出训练数据对确定 |
3.6.3 网络训练参数确定和网络训练 |
3.6.4 网络验证和应用 |
3.6.5 优化配方活化赤泥吸附剂制备和测试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活化赤泥吸附剂对浮选尾水磷的吸附/脱附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静态吸附试验 |
4.2.1 吸附剂用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4.2.2 吸附时间的确定 |
4.2.3 吸附剂颗粒尺寸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4.2.4 温度对吸附剂吸附效果的影响 |
4.2.5 初始含磷浓度对吸附剂吸附效果的影响 |
4.2.6 重复吸附对除磷效果的影响 |
4.2.7 静态吸附参数确定 |
4.3 静态脱附试验 |
4.3.1 去离子水对吸附剂脱附影响 |
4.3.2 酸脱附剂对吸附剂脱附效果影响 |
4.3.3 碱脱附剂对吸附剂脱附效果的影响 |
4.3.4 盐脱附剂对吸附剂脱附效果的影响 |
4.3.5 温度对吸附剂脱附效果的影响 |
4.3.6 静态脱附参数确定及脱附分析 |
4.4 动态吸附试验 |
4.4.1 初始浓度对动态吸附的影响 |
4.4.2 吸附层高度对动态吸附的影响 |
4.4.3 含磷废水流动速率对动态吸附的影响 |
4.4.4 吸附剂移动速度对动态吸附的影响 |
4.4.5 动态吸附参数确定 |
4.5 动态脱附参数控制 |
4.5.1 脱附剂流动速度对动态脱附的影响 |
4.5.2 吸附剂脱附过程移动速度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活化赤泥对磷的吸附机理研究 |
5.1 引言 |
5.2 颗粒吸附剂微观分析 |
5.2.1 吸附剂吸附前后XRD分析 |
5.2.2 吸附剂吸附前后XRF分析 |
5.2.3 颗粒吸附剂的BET分析 |
5.2.4 吸附前后SEM-EDS-Mapping分析 |
5.2.5 吸附前后FT-IR分析 |
5.3 吸附前后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5.3.1 吸附前后P2p的XPS分析 |
5.3.2 吸附过程吸附剂表面Al2p化合物量及形态的变化 |
5.3.3 吸附过程吸附剂表面Fe2p化合物量及形态的变化 |
5.3.4 吸附过程吸附剂表面Ca2p化合物量及形态的变化 |
5.3.5 吸附过程吸附剂表面Na1s化合物量及形态的变化 |
5.3.6 吸附过程XPS分析结果 |
5.4 吸附过程酸碱迁移规律研究 |
5.5 吸附过程溶液中主要离子变化 |
5.6 吸附剂吸附后废水中含磷沉积物分析 |
5.7 吸附前后Zeta分析 |
5.8 吸附动力学分析 |
5.9 吸附热力学分析 |
5.10 复杂体系下吸附剂对含磷废水吸附过程作用模型 |
5.10.1 扩散渗透过程 |
5.10.2 表面羟基化过程 |
5.10.3 表面溶解过程 |
5.10.4 吸附过程 |
5.10.5 絮凝过程 |
5.10.6 配位交换过程 |
5.11 本章小结 |
第6章 吸附脱附行为分子模拟研究 |
6.1 引言 |
6.2 活化吸附剂中吸附成分的确定及目标吸附物的确定 |
6.3 吸附模型的建立 |
6.3.1 吸附组成物及其优化 |
6.3.2 吸附质结构优化 |
6.3.3 解理面优化 |
6.3.4 多孔吸附模型构建优化 |
6.3.5 活化吸附剂吸附模型构建 |
6.4 吸附剂组分的表面吸附研究 |
6.4.1 吸附剂的表面吸附后结构及吸附位点 |
6.4.2 吸附剂表面吸附的吸附热分析 |
6.4.3 吸附剂表面吸附的吸附量分析 |
6.4.4 吸附剂表面吸附等温线 |
6.4.5 表面吸附结合能计算 |
6.5 孔模型吸附 |
6.5.1 孔模型吸附后结构及吸附位点 |
6.5.2 孔模型吸附热分析 |
6.5.3 孔模型吸附量分析 |
6.5.4 孔模型的吸附等温线 |
6.5.5 孔吸附结合能计算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图版 |
1.主要符号 |
2.图目录 |
3.表目录 |
附录 :读博士期间的主要成果 |
(5)不同横向尺寸石墨烯改性聚酰胺66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石墨烯概述 |
1.2 石墨烯的结构 |
1.3 石墨烯性能 |
1.3.1 石墨烯的力学性能 |
1.3.2 石墨烯的热学性能 |
1.3.3 石墨烯的光学性能 |
1.3.4 石墨烯的电学性能 |
1.4 石墨烯制备方法 |
1.4.1 氧化还原法 |
1.4.2 取向附生法 |
1.4.3 外延附生法 |
1.4.4 化学气相沉积法 |
1.5 石墨烯尺寸大小的影响及制备 |
1.5.1 石墨烯尺寸效应 |
1.5.2 不同横向尺寸石墨烯制备方法 |
1.6 聚酰胺66简介 |
1.7 石墨烯改性聚酰胺 |
1.8 石墨烯尺寸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 |
1.9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主要内容 |
1.9.1 研究目的 |
1.9.2 研究主要内容 |
1.9.3 本课题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不同横向尺寸石墨烯的制备和表征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3 样品制备 |
2.3.1 不同横向尺寸石墨烯的制备 |
2.4 样品的测试 |
2.4.1 扫描电镜 |
2.4.2 透射电子显微镜 |
2.4.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
2.4.4 激光共焦扫描成像拉曼光谱 |
2.5 数据结果与讨论 |
2.5.1 石墨烯扫描电镜分析 |
2.5.2 石墨烯透射电镜分析 |
2.5.3 石墨烯的红外光谱分析 |
2.5.4 石墨烯的拉曼光谱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石墨烯/PA66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设备 |
3.3 样品制备 |
3.3.1 石墨烯/PA66复合材料的制备 |
3.3.2 测试仪器设备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测试 |
3.4.2 力学性能 |
3.4.3 XRD |
3.4.4 导热系数测定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石墨烯/PA66分子动力学模拟 |
4.1 前言 |
4.2 分子模拟的方法 |
4.2.1 分子力学方法 |
4.2.2 蒙特卡洛计算法 |
4.2.3 分子动力学模拟 |
4.2.4 布朗动力学模拟 |
4.2.5 计算机模拟的优点 |
4.3 实验条件 |
4.3.1 GROMACS软件包概况 |
4.3.2 “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概况 |
4.4 复合材料分子模拟过程 |
4.4.1 基本运动原理 |
4.4.2 积分方法 |
4.4.3 模拟分子力场 |
4.5 分子体系能量优化 |
4.6 约束条件和温控 |
4.7 PA66分子链在石墨烯片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
4.8 模拟体系的建立 |
4.8.1 PA66分子链 |
4.8.2 不同横向尺寸的石墨烯模型 |
4.9 复合材料模拟体系 |
4.9.1 MD参数 |
4.9.2 PA66和石墨烯作用 |
4.9.3 模拟结果分析 |
4.9.4 石墨烯与分子链之间的模拟吸附势能变化趋势图 |
4.10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6)煤氧化自燃热效应及绝热自然发火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煤自燃机理与过程 |
1.2.2 煤氧化自燃热效应 |
1.2.3 煤氧化自燃热效应表征与测试 |
1.2.4 煤自然发火期测试技术 |
1.2.5 发展趋势及关键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 煤氧化自燃热效应及发火期测试理论基础研究 |
2.1 煤自燃基础理论与影响因素分析 |
2.1.1 煤氧化自燃基础理论分析 |
2.1.2 煤氧化自燃热效应表征参数及影响因素分析 |
2.1.3 煤自然发火期及影响因素分析 |
2.2 煤氧化自燃热效应测试理论基础分析与方法构建 |
2.2.1 热效应的数学描述 |
2.2.2 热效应量化函数构建 |
2.2.3 实验测试技术与方法构建 |
2.2.4 基于化学键能估算法的结果验证方法 |
2.3 煤绝热自然发火期测试理论基础分析与方法构建 |
2.3.1 数学计算方法分析 |
2.3.2 发火期测试与计算方法 |
2.3.3 测试结果精度分析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3 实验系统构建及实验条件确定 |
3.1 物理相似参比测试实验系统构建 |
3.1.1 实验系统结构设计 |
3.1.2 加热控温系统构建 |
3.1.3 供风系统及参数确定 |
3.1.4 测试系统程序精度控制方法 |
3.2 实验样品制备及合理性分析 |
3.2.1 煤样制备及热物性参数测试 |
3.2.2 非煤物理相似参比样制备及热物性参数测试 |
3.2.3 参比样合理性分析 |
3.3 实验样品视热物性参数测定 |
3.3.1 视热物性基础参数测试 |
3.3.2 视热物性参数计算 |
3.4 本章小结 |
4 煤氧化自燃热效应及绝热自然发火期实验研究 |
4.1 实验过程 |
4.2 煤氧化自燃热效应分析 |
4.2.1 煤氧化自燃温度测定 |
4.2.2 煤氧化自燃升温速率分析 |
4.2.3 煤氧化自燃热效应分析 |
4.2.4 煤氧化自燃热效应验证 |
4.2.5 煤氧化自燃热效应影响因素分析 |
4.3 煤绝热自然发火期研究 |
4.3.1 基于曲线拟合法计算的绝热自然发火期 |
4.3.2 基于热量公式法的绝热自然发火期 |
4.3.3 绝热自然发火期测试精度分析 |
4.3.4 煤绝热自然发火期及影响因素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COMSOL数值模拟的实验测试结果验证分析 |
5.1 研究目的及方法 |
5.1.1 研究目的 |
5.1.2 数值模拟方法 |
5.2 模型构建 |
5.2.1 模型构建基本假设 |
5.2.2 几何模型构建 |
5.2.3 控制方程分析 |
5.2.4 模型参数设置 |
5.3 模拟结果及分析 |
5.3.1 煤体内氧化自燃温度场分布规律 |
5.3.2 发火期及边界条件模拟结果分析 |
5.3.3 误差分析与校正系数计算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污水的内含能及污水处理过程的耗能与节能(论文提纲范文)
1 污水的内含能 |
1.1 污水内含能的表征与计算 |
1.1.1 化学计算表征 |
1.1.2水质指标表征 |
1.2 污水内含能的可能利用方式 |
2 能耗分析 |
2.1 能耗分析的热力学 |
2.1.1 能耗的热力学分析基础 |
2.1.2 能耗的基本原理 |
2.2 能耗分析的当量假设 |
2.2.1 污染物的能量 |
2.2.2 二次能源的当量热值 |
2.2.3 能流图 |
2.3 案例分析 |
2.4 电耗与药耗 |
2.4.2 药剂消耗 |
3 节能评价与节能途径 |
3.1 节能评价 |
3.1.1 模型分析 |
3.1.2 指标评估 |
3.2 可能的节能途径 |
4 讨论 |
(8)TDI合成工艺中各主反应反应热的分析和计算模型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1 TDI合成路线及计算方法选取 |
1.1 TDI合成路线及主要反应 |
1.2 反应热计算方法简介 |
1.3 TDI主反应热计算方法的选取 |
2 TDI合成各主反应标准摩尔反应热的计算 |
2.1 甲苯硝化反应标准摩尔反应热的计算 |
2.2 加氢还原反应标准摩尔反应热的计算 |
2.2.1 燃烧需氧原子摩尔数法 (见表2) |
2.2.2 标准摩尔燃烧热间接差值法 |
2.3 光气合成反应标准摩尔反应热的计算 |
2.3.1 标准摩尔生成热差值法 |
2.3.2 键能理论计算 |
2.4 光气化反应标准摩尔反应热的计算 |
2.4.1 燃烧需氧原子摩尔数法 |
2.4.2 标准摩尔燃烧热间接差值法 |
3 TDI各主反应真实标准摩尔反应热核算及与理论值的对比 |
3.1 硝化反应真实加氢还原反应热计算 |
3.2 加氢还原反应真实标准摩尔反应热核算 |
3.3 光气合成反应热核算 |
3.4 光气化反应热核算 |
3.4.1 各出口物料由操作温度降低到标准状况 (光气折为液态除外) 放热量Q出核算 |
3.4.2 各进料由25℃升到操作温度的吸热量Q进计算 |
1) TDA进料 (流股1) 由操作温度降到标况25℃的放热量Q1的计算 |
2) 光气侧进料 (流股2) 热量Q2计算 |
3) MCB (流股3) 进料由操作温度降到标准状况25℃放热量Q3的计算 |
4) 总进料热量Q进的计算[见式 (36) ] |
3.4.3 供给蒸汽热量Q计算 |
3.5 TDI各主反应热理论计算与实际核算结果的综合对比 |
4 结论 |
(9)基于过渡金属催化的有机硼化物B-X键的热力学性质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和缩略词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过渡金属催化的有机硼化物中B-X键的实验研究 |
1.2.1 有机硼化物中B-C键的实验研究 |
1.2.2 二硼(4)化合物中B-B键的实验研究 |
1.2.3 氨基硼烷化合物中B-N键的实验研究 |
1.3 键解离能及计算方法介绍 |
1.3.1 量子化学介绍 |
1.3.2 键解离能介绍 |
1.3.3 计算方法介绍 |
第二章 交叉偶联反应中有机硼化物C-B键的均裂研究 |
2.1 引言 |
2.2 计算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高精度方法的评估 |
2.3.2 各种DFT方法的评估 |
2.3.3 C-BBDE的计算和取代基效应 |
2.3.3.1 C(sp)-B BDE的预测 |
2.3.3.2 C(sp~2)-B BDE的预测 |
2.3.3.3 C(sp~3)-B BDE的预测 |
第三章 合成反应中二硼(4)化合物B-B键的均裂研究 |
3.1 引言 |
3.2 理论计算策略和方法 |
3.2.1 计算策略 |
3.2.2 计算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高精度方法的评估 |
3.3.2 各种DFT方法的评估 |
3.3.3 B-BBDE的预测和基团效应 |
3.3.3.1 第一类二硼(4)化合物B-BBDE的预测 |
3.3.3.2 第二类二硼(4)化合物B-BBDE的预测 |
3.3.3.3 第三类二硼(4)化合物B-BBDE的预测 |
3.3.4 B-B裂解后Pt-B和 Cu-B BDE的预测 |
3.3.5 实验研究中二硼(4)化合物B-BBDE的预测 |
第四章 氨基硼烷化合物中B-N键的均裂研究 |
4.1 引言 |
4.2 理论计算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高精度方法的评估 |
4.3.2 DFT方法的评估 |
4.3.3 B-NBDE的计算和基团效应 |
4.3.3.1 第一类和第二类氨基硼烷化合物的B-NBDE值预测 |
4.3.3.2 第三类和第四类氨基硼烷化合物的 B-N BDE 值预测 |
4.3.3.3 环氨基硼烷化合物的B-NBDE值预测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10)煤分级热解气化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论文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煤的可溶化与化学族 |
1.3 影响可溶化的因素 |
1.3.1 抽提溶剂 |
1.3.2 溶剂抽提方法 |
1.4 抽提可溶物的分离 |
1.5 化学族的分析表征 |
1.6 煤热解过程 |
1.6.1 热解温度的影响 |
1.6.2 热解升温速率的影响 |
1.6.3 热解压力的影响 |
1.6.4 热解粒度的影响 |
1.6.5 热解动力学 |
1.7 煤气化过程 |
1.7.1 煤变质程度的影响 |
1.7.2 气化温度的影响 |
1.7.3 矿物质催化效果的影响 |
1.7.4 气化剂类型 |
1.7.5 煤焦气化反应机理 |
1.7.6 煤焦气化动力学 |
1.8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解决的关键问题 |
1.8.1 主要研究内容 |
1.8.2 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二章 煤高抽提率溶解机制探讨 |
2.1 实验原料与方法 |
2.1.1 实验原料 |
2.1.2 索式抽提法 |
2.1.3 热回流抽提法 |
2.1.4 超声辅助抽提方法 |
2.1.5 抽提率计算方法 |
2.1.6 分析表征方法 |
2.2 索式与热回流抽提的效果 |
2.3 不同溶剂热回流抽提效果 |
2.4 环己酮热回流抽提机制探讨 |
2.4.1 不同煤种的抽提率 |
2.4.2 抽提产物的元素组成及氢质子类型 |
2.4.3 伊春煤环己酮抽提产物的官能团构成 |
2.4.4 伊春煤及环己酮抽余物的碳微晶结构 |
2.4.5 伊春煤环己酮抽提产物的热分解特性 |
2.5 NMP/CS_2 混合溶剂超声辅助抽提机制探讨 |
2.5.1 不同煤种的抽提率 |
2.5.2 抽提产物的元素组成 |
2.5.3 伊春煤NMP/CS_2混合溶剂抽提物的官能团构成 |
2.5.4 伊春煤及NMP/CS_2混合溶剂抽余物的XPS分析 |
2.5.5 伊春煤及NMP/CS_2混合溶剂抽提产物的~(13)C NMR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煤的可溶化方法与化学族 |
3.1 实验方法与抽提率计算 |
3.1.1 实验方法 |
3.1.2 抽提率与相对抽提率 |
3.1.3 不同煤种单步与组合溶剂抽提率 |
3.2 二次抽提产物的组成 |
3.2.1 抽提产物的工业分析 |
3.2.2 抽提产物的元素组成 |
3.3 伊春煤二次抽提产物的化学结构 |
3.3.1 官能团构成 |
3.3.2 基于红外光谱的结构参数演化 |
3.4 伊春煤抽提可溶物中轻重组分含量 |
3.4.1 组分产率 |
3.4.2 抽余物的热分解特性 |
3.5 二步组合溶剂抽提机制与可溶化方法 |
3.6 正庚烷可溶质的层析分离 |
3.6.1 借鉴《石油沥青四组分测定法》进行分离 |
3.6.2 借鉴《岩石中可溶有机物及原油族组分测定方法》进行分离 |
3.6.3 煤中正庚烷可溶质分离方法 |
3.7 煤的七组分化学族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煤化学族的组成与结构解析 |
4.1 煤化学族组分的含量 |
4.2 化学族的元素构成 |
4.2.1 化学族中的元素含量 |
4.2.2 不同煤种化学族的H/C比分布 |
4.3 原煤及化学族的官能团组成 |
4.4 半固态化学族的氢类型 |
4.5 伊春煤半固态化学族的分子结构 |
4.5.1 伊春煤饱和分的分子结构 |
4.5.2 伊春煤芳香分的分子结构 |
4.5.3 伊春煤轻胶质的分子结构 |
4.5.4 伊春煤重胶质的分子结构 |
4.6 原煤及固态化学族中的碳类型 |
4.7 固态化学族的微晶结构与表观形貌 |
4.7.1 基于XRD的微晶结构 |
4.7.2 化学族表观组织形貌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原煤及化学族的热解特性与动力学 |
5.1 实验仪器及方法 |
5.2 原煤及化学族的热解特性 |
5.2.1 热解TG/DTG曲线 |
5.2.2 热解特性参数 |
5.2.3 基于化学族的热解反应速率线性回归 |
5.3 原煤及化学族的热解气相产物 |
5.3.1 热解气相产物的组成 |
5.3.2 气相产物随温度的演化规律 |
5.4 原煤及化学族的热解动力学 |
5.5 升温速率对热解特性参数及动力学的影响 |
5.5.1 热解曲线与特性参数 |
5.5.2 热解动力学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原煤与化学族的快速热解行为与产物分布 |
6.1 实验仪器与方法 |
6.2 工艺条件对原煤快速热解挥发物生成量的影响 |
6.2.1 热解温度 |
6.2.2 热解停留时间 |
6.2.3 热解升温速率 |
6.3 工艺条件对原煤快速热解挥发物组成的影响 |
6.3.1 温度对快速热解挥发物的组成与分布影响 |
6.3.2 停留时间对快速热解挥发物的组成与分布影响 |
6.3.3 升温速率对快速热解挥发物的组成与分布影响 |
6.4 伊春煤化学族的快速热解特性与产物分布 |
6.4.1 挥发物析出与生焦 |
6.4.2 快速热解产物组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半焦的气化行为与动力学 |
7.1 实验材料和仪器方法 |
7.2 原位等温气化 |
7.2.1 等温气化过程 |
7.2.2 气化温度对等温气化过程的影响 |
7.2.3 内在矿物质脱除对等温气化的影响 |
7.2.4 等温气化反应速率随碳转化率变化关系 |
7.3 原位等温气化动力学 |
7.3.1 等温气化动力学方法与模型 |
7.3.2 等温气化动力学 |
7.4 氧气存在对水蒸气等温气化的影响 |
7.4.1 碳转化率与反应性 |
7.4.2 气化动力学与反应速率常数 |
7.4.3 不同煤种的气化反应过程 |
7.5 半焦与H_2O和 CO_2的非等温气化特性 |
7.5.1 碳转化率与反应速率 |
7.5.2 非等温气化反应动力学 |
7.5.3 不同煤种的气化反应过程 |
7.6 制焦工艺对CO_2非等温气化影响 |
7.6.1 CO_2 非等温气化过程 |
7.6.2 不同升温速率制备煤焦的CO_2非等温气化反应 |
7.6.3 不同升温速率制备煤焦的CO_2非等温气化动力学 |
7.6.4 制备温度对快速热解煤焦CO_2非等温气化的影响 |
7.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化学键能的计算法(论文参考文献)
- [1]长江中下游早白垩世岩浆岩元素地球化学和钙同位素研究[D]. 罗泽彬.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1(01)
- [2]微细粒锂辉石聚团浮选特性及矿物表面反应机理[D]. 周贺鹏.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3]云南褐煤在Fe基催化剂下解聚机理研究[D]. 刘建伟. 太原理工大学, 2020
- [4]活化赤泥吸附剂制备及其对磷矿浮选废水中磷吸附机理研究[D]. 李龙江. 贵州大学, 2020(04)
- [5]不同横向尺寸石墨烯改性聚酰胺66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付浩男. 天津工业大学, 2020(02)
- [6]煤氧化自燃热效应及绝热自然发火期研究[D]. 刘文永.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7]污水的内含能及污水处理过程的耗能与节能[J]. 韦朝海,周红桃,黄晶,韦聪,杨兴舟,韦景悦,李泽敏,胡芸,任源.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2019(05)
- [8]TDI合成工艺中各主反应反应热的分析和计算模型建立[J]. 王月玲. 山西化工, 2018(01)
- [9]基于过渡金属催化的有机硼化物B-X键的热力学性质理论研究[D]. 王娇阳.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7(03)
- [10]煤分级热解气化基础研究[D]. 田斌.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