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扎实做好职工余缺调剂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陈夏语[1](2020)在《J农垦茶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模式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以集团的形式存在和发展。资金作为母子公司连接的纽带,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大多数集团选择对资金进行集中管理的模式,因此,在此模式下的资金运行效率的高低,对于提高企业集团整体的价值创造能力,确保集团战略目标的实现,无疑显得尤为重要。J农垦茶业集团是某省农垦集团下属二级企业集团。鉴于日常现金流量较大以及子公司资金余缺不平衡的情况,集团采用结算中心模式,对资金进行集中管理。本文对J农垦茶业集团进行了实地调研,通过使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在了解集团资金管理现状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对集团资金管理模式及其有效性进行评价,发现集团存在一些资金运用效率较差的项目,也发现集团存在的某些重点问题。集团有大量应收账款且回收难度较大,存量资金理财收益较低;结算中心存在投资监管风险、内部信贷风险和税务风险;整个资金管理运作中还存在内部控制方面的问题。针对以上发现,本文提出相应建议。集团应加强应收账款清算回收工作的力度,优化应收账款管理工作;灵活采用多种理财手段来提高收益;根据资金业务发生的全流程,构建完善的资金风险管理体系;改革机构设置,建立完整的评价体系,对内部控制起到监督作用。除此之外,集团还可通过升级信息系统和提高人员素质,为资金管理工作完善配套措施。希望通过以上优化措施,提高集团应对资金风险的能力,提高资金运用效益,从而从整体上提高集团资金管理效果,为企业长远发展夯实基础。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完善J农垦茶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模式提供重要参考思路,也可以为其他类似国有企业在提高资金管理效率方面提供一定借鉴作用。
张凯雯[2](2020)在《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瓶颈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与企业职工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对满足人们老有所依的夙愿,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因其覆盖人数众多,在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起着支柱的作用。目前,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统筹层次较低,并因中央权力下放,致使地方养老保险政策存在差异,制度碎片化严重。各省份间在养老保险覆盖率、制度负担比、企业缴费率、养老保险替代率等方面存在差异,不仅直接造成不同区域间企业劳动力成本负担不均,还致使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余出现两级分化,地方政府责权划分不清、利益固化等众多弊端也日益凸显,所以提高统筹层次,实现全国统筹才是制度完善的更高目标和根本对策。本文在结合大数法则理论、社会比较理论和收入再分配理论的基础上,首先对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的变迁历程和现行的统筹政策进行了详尽的梳理归纳,然后阐述了统筹层次低的弊端以及政策实施现状;其次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障碍、社保与财政管理体制障碍、地区利益格局不易调整三个大方面进行了提高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的瓶颈分析;最后针对瓶颈与阻碍因素,以加强制度统一,逐步缩小不同省份间的“碎片化”差异为前提,实施过渡性的中央调剂金制度,实行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垂直管理,明确中央与地方政府在养老保险事务中的责任;并最后辅之以建设统一的信息服务平台,对养老金的保值增值能力进行提升。
张铭志[3](2020)在《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的方案优化及效应分析》文中认为在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与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的背景下,省际养老保险收支余缺出现明显分化,基金支出端增幅趋升而收入端增幅趋降,部分省份养老金财务已拉响警报。虽然基金总体尚能维持平衡,但在目前省级统筹层次下,养老金增量资金不足,存量资金无法互通调配,未来养老基金财务失衡情况将会持续加重。由于一步到位实现全国统筹障碍重重,中央调剂制度作为过渡性政策方案被推置而出。2018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的通知》提出实施中央调剂制度,通过全国范围的资金调剂均衡各省养老负担,保障养老金的发放。各省调剂比例2018年从3%起步,2019年逐步提高到3.5%。本文主要探讨中央调剂制度的调剂比例优化及实施效应评估,并在中长期视角测算不同模拟调剂方案下的养老金再分配效果与养老金结余变动趋势。本文除绪论外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界定中央调剂制度相关概念及主要理论;第二章分析中央调剂制度的基本内容,总结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的改革历程,并从多角度分析调剂制度建立的现实依据;第三章对参保在职与退休人口情况进行模型构建、参数设定和具体测算,在此基础上初步测算省际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情况;第四章按照调剂比例差异构建现行调剂方案、最优调剂方案和高比例调剂方案,并初步比较各模拟方案的调剂效果;第五章具体分析各模拟方案下省际调剂金的分配情况与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现状与变动趋势;第六章总结模拟方案的实施效应并提出对策建议。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未实施中央调剂制度的情况下,地区间结余两极分化日趋严重,省际收支形势逐渐严峻。以省际养老金结余方差最小化作为最优调剂方案的政策目标可得最优上解比例为4.54%,提高上解比例可以改善调剂效果,但超过最优比例继续提高调剂比例会产生逆向调节效果。现行调剂方案(调剂比例3.5%)实施后,2020年共有23个省份财务可持续性得到提高,省际结余方差相比于调剂前下降了69.01%,东部省份贡献最多,中部省份受益最大,西部省份扭亏为盈。最优调剂方案(调剂比例4.54%)实施后,总调剂规模同比增加了29.69%,调剂效果得到显着增强,2020年养老保险省际结余方差相比于调剂前降低了77.37%,中部和西部省份的省均结余都实现扭亏为盈。高比例调剂方案(调剂比例7%)实施后,省际间结余方差相比于方案二有所上升,实施效应上有损调剂制度的公平与效率。
赵娜娜[4](2019)在《“大跃进”时期河南省武陟县农村公共食堂研究》文中认为农村公共食堂是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伴生物和重要构成内容,是一种曾经轰轰烈烈地改变中国农民传统生活方式的“新生事物”。它从1958年夏的迅速兴起到1961年初的悄然解散,走过了近四载的曲折历程。本文以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典型区域之一——河南省新乡专区武陟县作为特定的考察区域,梳理出河南省武陟县“大跃进”时期农村公共食堂的建立、巩固、发展和消亡的过程,考察19581961年间武陟县公共食堂兴起的背景、政策调整、强行恢复、艰难维持以及最终解散的过程,力求对三年困难时期武陟县公共食堂做出客观的历史评价。河南省是开展公共食堂最早的省份,武陟县又是河南省兴办公共食堂最早的县之一。本文根据武陟县档案馆保存的大量原始资料,包括当时保存下来的会议记录、调查报告、工作汇报、运动总结等资料,概述了该县县委主导的农村公共食堂兴衰的大致过程。通过这些档案中的大量细节,可以揭示县委、公社干部和大、小队干部、普通社员对公共食堂各自不同的立场以及彼此的互动,探讨各阶层的态度对农村公共食堂兴起、调整、解散所起的作用。这些档案资料,证明了中央、省委、地委宏观政策在地方贯彻的权威性和延续性,以及公共食堂在基层实践具有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农村公共食堂是一件新生事物,要改变全县群众几千年来以家庭为单位的生活饮食习惯,取消私有小灶,集中到大食堂集体就餐,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它触及社员生活的方方面面。1958年7月,中共武陟县委在新乡地委的要求下开始筹备公共食堂,县委要求各乡镇上报创办大食堂(农忙食堂)的经验。接着,中共武陟县委树立詹店公社、城关公社两个典型,推广经验。8月23日,随着人民公社的成立,公共食堂在全县普及。11月初,县委采取一些措施对全县公共食堂进行了巩固提高。随着公共食堂的成立,全县也普及了供给制和集体福利事业。1959年初,武陟县农村公共食堂的弊病不断暴露出来。武陟县委对公共食堂进行了初步整顿,如实行“计划用粮、以人定量”;“允许社员在家吃饭”、自愿参加食堂;缩小食堂规模等。因为家庭副业是公共食堂的逻辑延伸,在初步整顿食堂的同时,县委还要求开展多种经营和副食品生产等措施来增加社员口粮。这些措施,使食堂初期的混乱局面有所改善。但是,公共食堂的整顿工作,因为庐山会议上的反右倾斗争而被迫停止下来。庐山会议后,武陟县再次出现大办公共食堂的高潮。公共食堂的强行恢复,“五风”盛行,加上反瞒产运动,给农村造成了很大破坏。1960年初,武陟县委对公共食堂进行再整顿。但这些措施不足以改善公共食堂的困难局面,全县普遍出现了浮肿病、人口外流、中毒事件、非正常死亡等严重的困难。县委不得不推行粮食增量法、代食品运动等措施维持公共食堂的运行。1961年初,中共武陟县委根据上级精神,在农村进行了深入调查,发现了公共食堂中存在的诸多弊端,摸清了基层民众对公共食堂的真实态度,明白了停办食堂的好处,找到了食堂停伙的善后办法,在此基础上解散了全县的公共食堂。武陟县农村公共食堂是在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有领导、有步骤地分批分期散伙的,并且在食堂解散前和解散过程中甚至解散后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有许多工作需要去做,并非“一哄而散”。武陟县大办农村公共食堂浪费了大量粮食,挫伤了社员劳动积极性,剥夺了社员的自留地和家庭副业,恶化了干群关系,而且把社员置于非常恶劣的饮食环境中。公共食堂是“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左”的产物,它给武陟县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认真总结这一经验教训,对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李攀[5](2019)在《新中国农村供销合作社研究(1949-2002)》文中认为近代意义上的合作运动源于西方,却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19世纪初,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者首先提出合作社的思想,并进行了实践探索。从1844年英国罗虚代尔消费合作社成立至今,合作社的发展历经一个半世纪。在这一长期历史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对合作社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和论断,成为指导合作社发展的科学指南。二十世纪初叶,在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之时,合作思想作为一种“救世”学说被引入中国,中华大地上各种政治势力、各类社会团体出于各自目的,曾试办过不同类型的合作社,在理论和实践中取得了一定进展。中国共产党与合作社渊源颇深,中共自诞生伊始就把发展合作社作为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特别是农村问题的重要举措。1922年9月,毛泽东参与创办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合作社——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从此合作社的种子开始在各个革命根据地生根发芽,其中,中央苏区的消费合作社、陕甘宁边区的南区合作社是其典型代表,也是供销合作社的雏形。1950年7月,组建成立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统一领导全国的供销、消费、手工业等合作社具体业务。1954年7月,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更名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合作事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从那时起,60多年来,供销合作社走过了很不平凡的历程,创造了光辉的业绩,也经受了不少挫折。供销合作社因农而生、因农而兴,它扎根农村、贴近农民,为农业的恢复和发展,为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为引导亿万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左”的观念的影响,供销合作社的所有制性质曾发生过多次改变,经营管理机构也屡遭撤并,和国营商业“三分三合”,尽管如此,其为农业生产服务、为群众服务的办社宗旨始终没有变化,即便在“文化大革命”这样全局性“左”的错误的影响下,供销合作社广大干部职工依然坚守岗位,为稳定农业、发展生产做了大量工作。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供销合作系统进行了改革,一度取得了不少成效,但由于市场环境的影响和体制机制的制约,农村供销合作社在二十世纪90年代遭遇经营困境,一度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90年代中期,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得以重建,供销合作系统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重新焕发了生机与活力。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对供销合作社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继续办好供销合作社,加快打造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这一重要指示为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回顾历史是为了总结经验,引领未来。本文试图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发展历史进行梳理,研究在各个历史时期,中共决策层对农村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认识过程、决策过程,考察政策在基层的实施效果,探究供销合作社发展变化的深层次原因,总结历史经验,以期为正在进行的供销合作社体制机制改革提供镜鉴和参考。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的缘起和意义、研究综述、核心概念的界定、研究方法、研究的创新之处及研究重难点等基本情况。第一章,回顾合作社思想的历史渊源和发展演进过程,重点对马克思主义合作社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进行梳理。对建国前中共领导合作社的历史进行归纳,勾勒出供销合作社萌生、发展的历史脉络和轨迹。第二章,主要研究在新中国建立初期,党和国家重点发展供销合作社的政治——经济动因。梳理供销合作社发展方针的演化、确立过程。研究供销合作社超常规发展的内在动因和具体过程。第三章,主要研究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之后,供销合作社落实“为农业生产服务”方针的做法举措及成效。探讨供销合作社领导农村私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具体过程。第四章,探究“大跃进”期间,供销合作社所有制性质的变化过程及原因。研究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之后,供销合作社被“下放”为人民公社“供销部”的实际影响。研究中央恢复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决策过程和实际效果。第五章,研究文革对供销合作社造成的严重损失。探讨文革时期农村供销合作社为稳定农业生产起到的重要作用。第六章,研究探讨二十世纪80年代供销合作社深化改革的具体过程和实际效果。对二十世纪80年代供销合作社的改革进行总体评价。第七章,探究农村供销合作社在二十世纪90年代陷入经营困境的具体原因。研究供销合作系统摆脱困境的历史过程。第八章,对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历史进行总体评价。总结党领导供销合作社发展的主要经验。
陈正义[6](2018)在《P县行政事业单位房产“五统一”管理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P县通过积极探索行政事业单位房产管理制度改革,构建了“统一权属、统一规划建设、统一调配使用、统一装修维修、统一出租”的行政事业单位房产“五统一”新型管理模式。通过对P县行政事业单位房产管理工作的调研,运用数据统计、案例分析等方法,指出P县行政事业单位房产“五统一”管理模式存在的不足之处,总结出部分房产产权不清、档案管理工作落后、办公用房监督机制不完善、资产增值不足、直管公房管理制度建设工作滞后等问题。通过剖析研究澳大利亚、美国、安康市、南宁市等几个国家及城市的先进管理方法,总结国内外的成功经验。针对当前P县政府行政事业单位房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弊端,提出了全面清查办证、构建三位一体的监督体系体系、建立行政事业单位房产信息管理平台、房产市场化资本化运作、建立健全直管公房管理制度等对策。最终达到提升P县行政事业单位房产管理水平,完善“五统一”管理模式的目的。
刘秀秀[7](2018)在《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下中央调剂金拨付的条件与规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退休人员基础养老金标准的适度提高、职工基础养老金合理调整机制的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深化改革以及研究制定基础养老金中央调剂金制度已成为完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国已经确定实行中央调剂金制度,用于均衡不同地区的养老保险负担,这也标志着我国迈出了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的第一步。但是,全国统筹的难点就在于各地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余差距悬殊,这就需要更快地从省级之间的调剂过渡到全国范围内的调剂,而研究制定职工基础养老金中央调剂金制度方案自然而然就成了当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首要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运用多因素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以及文献研究法等,通过分析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中中央调剂金拨付的条件与规模的影响因素,并在借鉴省级调剂金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意图设计出一套解决中央调剂金拨付的条件与规模问题的方案,进而逐渐地缩小各区域间养老负担的差距,最终实现全国统筹并对此展开深入而系统的研究。本文主要通过五个章节来展开研究。第一章,首先论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其次,总结国内外研究者有关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以及中央调剂金制度的看法和政策建议,通过文献综述认识研究者们对此问题的研究与分析的深度及广度;最后,简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特色与不足。第二章,主要阐述了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中建立中央调剂金的现实依据与理论基础。首先,阐明了建立中央调剂金的现实依据,并依据基本养老保险的统筹层次将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发展历程分为企业统筹、社会统筹、省级统筹以及走向全国统筹四个阶段;其次,进一步论述了建立中央调剂金制度的理论基础,即公平理论和大数法则。第三章,主要研究了城镇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下中央调剂金拨付的条件。首先,以安徽省和山东省为例,借鉴省级调剂金拨付条件的设置经验;其次,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目标覆盖率、基金的目标收缴率以及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中中央调剂金的上解情况等方面,深入分析中央调剂金拨付条件的影响因素;最后,通过借鉴省级调剂金的经验,并结合全国的情况,研究设置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中中央调剂金拨付的条件。第四章,研究重点是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下中央调剂金拨付的规模。本章通过借鉴省级调剂金建设的经验,总结出从县市级到省级调剂与从省级到全国调剂之间的异同,进而设定参数,设计出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中中央调剂金拨付规模的方案,最后再通过实例来论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第五章,针对在中央调剂金拨付过程中可能出现在问题,并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提出了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中中央调剂金拨付的配套措施。本文的主要结论有:第一,中央调剂金的拨付条件应全面考核各地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目标覆盖率、收缴率以及中央调剂金的上解情况等因素,避免各地区政府对中央调剂金产生依赖心理,以及由此引发的道德风险问题。第二,在确定中央调剂金的拨付金额时,综合考量各地区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人数、基础养老金水平、养老保险的覆盖率以及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对于那些基金缺口较大的且赡养率较高的地区,中央应划拨较多的调剂金,以弥补其相对较大的资金缺口。第三,强化中央调剂金拨付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应全面考察各地完成中央调剂金上解任务的情况,对那些上解资金工作完成度较高的地区,中央政府在拨付中央调剂金时应体现出一定的奖励作用,从而调动各地方政府上解中央调剂金的积极性。
农村土地综合开发治理投资课题组,韩连贵[8](2017)在《关于探讨农村土地综合开发治理利用、征购储备、供应占用和财政筹融资监管体系完善的途径(上)》文中指出19582017年以来,国家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在组织推动各地区逐步深化改革完善农村土地及相关系统经营管理体制,拓展农村土地综合开发治理利用、保护节约集约使用、征购储备供应占用、财政筹融资监管体系完善征途上,拓展十二条途径:一是农村土地所有制、使用权益和征购、占用法制途径;二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长久和使用权流转畅通保障途径;三是农村耕地永久保护和节约集约利用及占补平衡途径;四是农村土地全面整理和深入整治途径;五是农村土地综合开发和科学复垦途径;六是农村土地依法征购、储供、利用途径;七是农村土地定级估价和建设占用审批调控途径;八是农村村民住宅基地建设维护和治理途径;九是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制定实施途径;十是农村土地及相关系统经营管理监督检查途径;十一是农村村民失地后社会保障途径;十二是农村土地财政筹融资监管体系逐步完善途径。
陈汝军[9](2013)在《江苏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政策实施研究》文中提出社会保障是民生之要,是安国之策。社会保险是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养老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险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的人数众多,涉及的领域宽广,事关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从建立到现在已经走过60多年的历程。江苏省作为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是经济大省、人口大省和职工大省。多年来,在贯彻国家养老保险政策的同时,江苏紧密结合省情制定了一系列符合实际的政策,这些政策的有效实施为江苏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基本实现现代化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结合国家和江苏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实践,全面梳理江苏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发展脉络,分析养老保险政策执行主体一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职能、作用,对江苏省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问题进行探索,研究江苏省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基金平衡的影响,完善江苏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部分政策,从而更好地提高江苏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政策的实施效果。江苏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分为制度改革的起步、制度的统一与功能展开、制度的发展与完善三个阶段。通过先行先试,江苏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政策实施取得了显着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全社会养老保险意识普遍增强;二是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实现与全国统一,各项管理不断规范;三是省级统筹稳步推进,基金规模不断扩大,制度持续发展能力逐步增强;四是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逐步提高;五是养老保险的管理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水平不断提高。然而,面对新形势江苏省养老保险政策实施也面临一些突出的问题,即政策实施的主体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的资源不足、农民工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率不高、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基金平衡的影响较大,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部分政策不够合理等四个方面。其中,这些不够合理的政策主要表现为: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的水平不高,养老保险制度部分参数设计不够合理,多支柱体系不够完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做实进展缓慢,养老保险参保结构不够科学等方面。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是养老保险政策实施的主体。根据我国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的性质、职能,从理论上分析,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应该是服务型政府的执行机构。江苏省养老保险经办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机构的性质、编制、人员、经费等方面都还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特别是随着江苏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就业方式的变化,将有更多的人群纳入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养老保险事业发展在整体上将进入科学管理、精细管理的新阶段。因此,必须逐步理顺养老保险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经费保障机制,提升养老保险标准化建设的水平,大力推行网上社保经办业务,合理利用市场资源提高经办服务效率,以利于进一步优化养老保险政策实施的资源。农民工是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必然产物,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社会稳定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据统计,2010年底,全国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农民工3284万人,约占外出农民工总数的21.4%。对于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问题,全国各地进行了一些探索。江苏省较早地将农民工纳入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范围,2007年至2011年,农民工参保人数五年上升了近10个百分点,但是历年的参保率都在40%左右徘徊。农民工参保率不高主要有历史因素、劳动力因素、企业因素和制度因素等原因。因此,必须对农民工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政策进行适当调整,坚持分类保障的原则。对在城乡各类单位稳定就业的农民工,制度明确他们必须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对于收入不稳定,流动频繁的农民工和劳务派遣的农民工,在制度上可作出弹性规定,即根据本人自愿可以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也可以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要适应农民工流动频繁的特点和身份经常在农民和职工之间转换的情况,尽快实现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两种制度的转换衔接。同时,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实现农民工在城市的融入,加大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的执法维权的力度,进一步优化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的流程,增强农民工参保的便携性。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养老保险制度的全覆盖,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养老权益。人口结构是影响社会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制度的负面影响尤为突出。江苏是在全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的省份,作为人口大省,江苏省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主要呈现“二大三高”的特征,即绝对数量大、地区差异大,高速、高龄、老年抚养比高,养老金的实际支出占GDP的比例逐年上升。从最近几年江苏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支出的数据看,虽然当期的养老保险基金支出总体上并不严重,但是人口老龄化对基金长期平衡的渐进影响仍然是十分明显的。必须切实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扩大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来源,强化基金的预算管理,拓宽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渠道。政策本身是否科学合理对于提高政策的实施效果至关重要。针对江苏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政策存在的不够合理的问题,必须进行适当调整,达到完善政策的目的。第一,要提高省级统筹的水平,在实现统一制度政策、统一经办管理规程、统一信息系统等基础上,实现基金的统收统支,增强基金抵御风险的能力。第二,养老保险缴费比例是养老保险制度设计的重要参数,维持适当的企业缴费比例是促进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科学发展的重要条件。缴费比例是一个动态的量,应该根据事业发展需要和基金运营状况适时调整。我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单位缴费高达20%的费率,给许多企业带来沉重的负担,不利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积累,还会引起严重的代际冲突,增加扩面征缴的难度。要适当降低企业缴费比例,增强企业活力,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第三,我国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实行部分积累的筹资模式。但是多年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做实没有全面展开,个人账户空账运行,致使制度变形。由于国家对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没有给予补助等原因,江苏省的个人账户做实工作进展缓慢。必须按照国家要求,加快步伐,积极实施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做实政策。第四,建立养老保险多支柱体系,确立政府、单位、个人养老保险责任合理的分担协调机制,是未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方向。江苏省的企业年金发展滞后,没有起到养老保险第二支付应有的作用。可以出台相关政策,规定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强制参加企业年金,不断扩大企业年金制度的实施范围。第五,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人群应该主要是企业职工,但是由于江苏省养老保险覆盖面的不断扩大,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比例明显偏高,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努力加以改善。
刘红[10](2011)在《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林木种苗是林业事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林业科技进步的重要载体,对于改善林分质量、提高人工林生产力,增加森林资源和木材供给,维持森林遗传多样性和提高人工林生物学稳定性,影响森林生态系统健康与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林木种苗发展决定着我国营林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但是,我国林木种苗发展中存在着许多深层次问题,种质资源保护不力,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良种选育推广薄弱,扶持政策不到位,管理体制不顺,管理能力和执法能力不强,与发展现代林业和实现林业发展目标的要求不相适应。本文以林木遗传育种和林木良种管理工程科学、经济理论、管理理论为指导,以相关法律为依据,采用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专题研究、典型案例与综合研究相结合,现场调查、访谈与文献法相结合,林业学科与多学科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构建林木种苗发展的理论技术体系、研发生产供应管理体系、技术经济政策体系为研究目标,系统分析了我国林木种苗发展历程,世界林木种苗发展特点,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危机,中国林木种苗发展典型模式,社会经济发展、现代林业建设和城乡发展对林木种苗的需求;阐述了林木种苗在中国林业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了“林木种苗发展的系统工程论”的构想及其体系作为基础的现代林木种苗发展道路的可行性,以及林木种苗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途径等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上对林木种苗发展带有全局性、根本性和关键性的重大战略问题,作了用心探索。笔者建议,林木种苗事业建设是国家公益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使中国的林木种苗事业实现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在系统工程理论的指导下,建立长期的国家林木种苗发展体系和保障机制,即:科技创新和林木良种选育推广体系、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体系、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体系、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体系;需要从发展战略、经营思想和种苗技术要求特点出发,按主导功能和生产目的,将林木种苗建设划分为公益性种子建设工程(包括,林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林木良种选育、林木良种生产和林木种子贮备等工程)、商品性苗木培育工程(包括,绿化观赏苗木培育、造林绿化的各类种植材料培育等工程)和兼融性种苗建设工程(包括,林木采种基地、保障性苗圃工程)三大类,进而制定不同的目标、政策和措施。最后,提出了推进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技术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改革建议。
二、扎实做好职工余缺调剂工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扎实做好职工余缺调剂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J农垦茶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模式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资金集中管理相关理论概述 |
2.1 资金集中管理的概念及优势 |
2.2 资金集中管理的理论基础 |
2.2.1 交易成本理论 |
2.2.2 内部资本市场理论 |
2.2.3 委托代理理论 |
2.2.4 风险与内控管理理论 |
2.3 资金集中管理的模式分析 |
2.3.1 资金集中管理主要模式 |
2.3.2 资金集中管理模式比较 |
2.4 资金集中管理模式有效性评价方法 |
2.4.1 层次分析法 |
2.4.2 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3章 J农垦茶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现状 |
3.1 J农垦茶业集团概况 |
3.1.1 集团基本简介 |
3.1.2 集团组织结构和主营业务 |
3.2 J农垦茶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必要性 |
3.2.1 资金存量及现金流量较大 |
3.2.2 子公司间资金余缺差异大 |
3.3 J农垦茶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结算中心模式 |
3.3.1 资金集中管理机构及制度 |
3.3.2 资金账户管理 |
3.3.3 资金归集管理 |
3.3.4 资金结算管理 |
3.3.5 资金预算管理 |
3.3.6 内部融资管理 |
3.3.7 子公司项目资金管理 |
第4章 J农垦茶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模式有效性评价 |
4.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
4.1.1 指标选取原则 |
4.1.2 定量指标选取 |
4.1.3 定性指标选取 |
4.2 计算各项指标权重 |
4.3 进行模糊综合评价 |
4.4 有效性总体评价结果 |
第5章 J农垦茶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存在的问题 |
5.1 应收账款回收难度大 |
5.2 存量资金理财收益低 |
5.3 资金管理系统存在风险 |
5.3.1 投资监管不足 |
5.3.2 存在信贷风险 |
5.3.3 存在税务风险 |
5.4 内部控制薄弱 |
5.4.1 岗位设置不合理 |
5.4.2 考核制度不健全 |
5.4.3 资金管理信息系统未得到充分利用 |
第6章 J农垦茶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模式优化的建议 |
6.1 优化应收账款管理模式 |
6.2 采用多种手段灵活理财 |
6.3 构建资金风险防控体系 |
6.3.1 加强投资、信贷风险监管 |
6.3.2 税务风险控制 |
6.4 完善资金集中管理考核体系 |
6.4.1 改革机构设置 |
6.4.2 完善评价体系 |
6.5 建立相关配套措施 |
6.5.1 升级资金管理信息系统 |
6.5.2 重视财务人员的培养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附录A |
附录B 关于J农垦茶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有效性的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瓶颈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文献综述 |
1.3.2 简要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和不足 |
1.5.1 创新点 |
1.5.2 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
2.1.2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
2.1.3 中央调剂金制度 |
2.2 理论基础 |
2.2.1 大数法则理论 |
2.2.2 社会比较理论 |
2.2.3 收入再分配理论 |
第3章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政策及实施现状 |
3.1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变迁历程 |
3.2 现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政策 |
3.3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现状 |
3.3.1 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概况 |
3.3.2 安徽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状况 |
3.3.3 陕西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状况 |
第4章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瓶颈 |
4.1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障碍 |
4.1.1 中央权力下放导致地方基本养老保险政策多种多样 |
4.1.2 区域间基本养老保险负担比高低不一 |
4.1.3 区域间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率参差不齐 |
4.2 社保与财政管理体制障碍 |
4.2.1 财政管理体制亟待改革 |
4.2.2 央地责任划分不明晰 |
4.3 地区间利益格局调整困难 |
4.3.1 打击基金结余充足地区的征缴积极性 |
4.3.2 中央政府承担兜底责任财政负担加重 |
第5章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对策建议 |
5.1 加强制度统一和缩小区域间“碎片化”差异 |
5.1.1 统一养老保险各项缴费参数 |
5.1.2 完善养老金转移接续办法 |
5.1.3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
5.2 完善制度设计和健全管理体制 |
5.2.1 加强过渡性的中央调剂金制度 |
5.2.2 实行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垂直管理 |
5.2.3 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养老保险事责与财力 |
5.3 辅助性措施 |
5.3.1 建立统一的信息服务平台 |
5.3.2 增强养老保险金保值增值能力 |
5.3.3 适当延长退休年龄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的方案优化及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1.1 概念界定 |
1.1.1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
1.1.2 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
1.1.3 基本养老保险中央调剂制度 |
1.2 理论基础 |
1.2.1 公平理论 |
1.2.2 生命周期理论 |
1.2.3 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 |
2 中央调剂制度基本内容、历史背景与现实依据 |
2.1 中央调剂制度基本内容 |
2.2 中央调剂制度历史背景 |
2.3 中央调剂制度现实依据 |
2.3.1 人口老龄化趋势发展迅速 |
2.3.2 省际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分化 |
2.3.3 实现全国统筹难以一步到位 |
3 省际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模型构建与参数假设 |
3.1 省际参保人口结构预测模型构建 |
3.1.1 人口预测模型 |
3.1.2 人口预测参数设定 |
3.2 省际养老保险收支精算模型构建 |
3.2.1 基金收支精算模型 |
3.2.2 基金精算参数设定 |
3.3 省际参保人口结构预测结果分析 |
3.4 省际养老保险基金收支预测结果分析 |
4 中央调剂制度调剂模拟方案设计及比较 |
4.1 调剂模拟方案设计 |
4.2 调剂模拟方案比较 |
5 各调剂方案实施效应测算结果分析 |
5.1 省际调剂金分配情况及变动趋势 |
5.1.1 方案一调剂金分配情况及变动趋势 |
5.1.2 方案二调剂金分配情况及变动趋势 |
5.1.3 方案三调剂金分配情况及变动趋势 |
5.2 省际养老保险首次赤字时点变动趋势 |
5.2.1 方案一首次赤字时点变动趋势 |
5.2.2 方案二首次赤字时点变动趋势 |
5.2.3 方案三首次赤字时点变动趋势 |
5.3 省际养老保险累计结余变动趋势 |
5.3.1 方案一养老保险累计结余变动趋势 |
5.3.2 方案二养老保险累计结余变动趋势 |
5.3.3 方案三养老保险累计结余变动趋势 |
6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2.1 完善全国统筹的顶层设计 |
6.2.2 提高上解比例至适度水平 |
6.2.3 健全各级政府行为激励约束机制 |
6.2.4 实现中央地方责任分担制度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4)“大跃进”时期河南省武陟县农村公共食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公共食堂概念的界定 |
四、研究资料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武陟县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历史状况 |
第一节 武陟县的地理环境和经济状况 |
第二节 公共食堂兴办前的社会状况 |
一、公共食堂兴办前的经济状况 |
二、公共食堂兴办前的政治形势 |
第二章 兴起的背景 |
第一节 公共食堂兴起的原因 |
一、“大跃进”运动 |
二、人民公社化运动 |
第二节 公共食堂兴起的条件 |
一、“合伙吃饭” |
二、部分农民的积极拥护 |
三、粮食大丰产 |
第三章 一哄而起 |
第一节 公共食堂的建立与普及 |
一、公共食堂的筹备 |
二、推广经验 |
三、人民公社的成立和公共食堂的普及 |
四、公共食堂的大致面貌 |
五、食堂化的实质 |
第二节 供给制与其他各项福利事业 |
一、供给制 |
二、各项福利事业的建立 |
第三节 公共食堂的巩固提高 |
一、出现问题 |
二、公共食堂的巩固提高 |
第四章 初次整顿 |
第一节 食堂出现了问题 |
第二节 有限的政策调整 |
一、整顿人民公社 |
二、整顿公共食堂 |
第三节 生产救灾 |
一、开展多种经营和副食品生产 |
二、救助灾荒队 |
三、安排穷队发展生产 |
第四节 东石寺样板食堂 |
一、基本概况 |
二、初步整顿 |
第五章 强行恢复 |
第一节 庐山会议后公共食堂的再恢复 |
一、庐山会议的召开与公共食堂的转向 |
二、反右倾,办食堂 |
三、继续“大跃进” |
四、“五风”的再度泛滥 |
五、反瞒产私分 |
第二节 、再次整顿 |
一、学习林县 |
二、整顿措施 |
第三节 公共食堂的被迫坚持 |
一、保粮运动 |
二、安排社员生活 |
第四节 生存危机 |
一、口粮标准一再压低 |
二、中毒事件 |
三、人口外逃、浮肿病和非正常死亡 |
第五节 “渡荒”难度 |
一、艰难的维持 |
二、保人保畜 |
第六章 决策解散 |
第一节 中共中央政策的转向 |
一、宣传贯彻“十二条” |
二、宣传贯彻“六十条(草案)” |
第二节 调查研究 |
一、群众疾病调查 |
二、供给制不得人心 |
三、公共食堂存在的问题 |
四、解散食堂的经验 |
五、调查研究与公共食堂的解散 |
第三节 决策解散 |
第七章 公共食堂的教训与启示 |
第一节 从口粮标准看武陟县公共食堂与“大饥荒”的关系 |
一、供给不足 |
二、分配不均 |
第二节 公共食堂的弊端 |
一、浪费了大量粮食 |
二、挫伤了社员劳动积极性 |
三、自留地和家庭副业的剥夺 |
四、恶化了干群关系 |
五、公共食堂饮食环境恶劣 |
第三节 公共食堂失败的原因 |
第四节 公共食堂失败的教训与启示 |
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
二、正确认识共产主义 |
三、应重视调查研究 |
四、必须健全党内民主 |
五、必须尊重个人自由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新中国农村供销合作社研究(1949-200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
二、已有研究成果评述 |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 |
四、研究的创新点及难点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供销合作社的理论和实践渊源 |
一、马列经典作家关于合作社的重要论述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合作社的有关论述 |
(二)列宁的合作社理论和实践 |
二、近代中国合作运动的理论和实践 |
(一)合作思想在我国的广泛传播 |
(二)新中国成立前中共领导的合作社运动 |
第二章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兴起与扩张(1949-1952) |
一、发展农村供销合作社的政治—经济动因 |
(一)政治动因: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 |
(二)经济动因:城乡物资交流的迫切需要 |
(三)重要因素:为工业化提供有效支撑 |
二、供销合作理论的建构与政策体系的形成 |
(一)供销合作理论的初步建构 |
(二)政策举措的密集出台 |
三、“放手发展供销合作社” |
(一)整顿老社 |
(二)发展新社 |
第三章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规范发展与功能提升(1953-1956) |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与供销合作社的新使命 |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
(二)供销合作社新任务的提出 |
二、基层组织体系的完善和规范管理的加强 |
(一)加强组织建设 |
(二)强化民主管理 |
(三)健全管理制度 |
三、“为农业生产服务”方针的全面贯彻 |
(一)供应生产资料 |
(二)扶持农村副业生产 |
(三)新仓经验与“结合合同”的普遍推行 |
(四)开展生产救灾 |
四、对农村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一)改造背景和改造形式 |
(二)对农村民族资本主义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三)对农村小商小贩的社会主义改造 |
第四章 大跃进时期农村供销合作社的“下放”与 “恢复”(1957-1965) |
一、农村基层供销社下放“人民公社” |
(一)县以上机构合并及所有制性质的改变 |
(二)农村基层社“下放”人民公社 |
二、大跃进狂飙中的“大购大销”风潮 |
三、“多重压力”下农村供销合作社的恢复 |
(一)恢复供销合作社的决策过程 |
(二)供销合作系统的重建 |
四、农村供销合作社的继续发展 |
(一)“轻装上阵”——开展“三清”运动 |
(二)“强化服务功能”——开展改善经营管理运动 |
(三)“拓展服务网点”——大力发展代购代销店 |
第五章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徘徊与曲折发展(1966-1976) |
一、对供销合作社的“大批判”及后果 |
(一)“大批判”引发思想混乱 |
(二)供销合作社的组织撤并和性质变化 |
(三)“贫下中农管理农村商业”的普遍推行 |
二、在“文革”中的曲折发展 |
(一)供销合作社的再次恢复 |
(二)为稳定农业生产发挥关键作用 |
第六章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改革与发展(1977-1991) |
一、农业政策的调整与供销合作社改革的有关争论 |
(一)农业政策的调整与农村市场的变化 |
(二)改革大潮中供销合作社改革方向的有关争论 |
二、二十世纪80年代供销合作社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历程 |
(一)恢复“三性”,启动供销合作社改革(1979-1983) |
(二)实行“五个突破”,变“官办”为“民办”(1984-1985) |
(三)抓好“六个发展”,建立综合服务体系(1986-1991) |
三、二十世纪80年代农村供销合作社改革的总体评价 |
第七章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脱困”与“新生”(1992-2002) |
一、农村供销合作社陷入经营困境 |
(一)二十世纪90年代初期农村供销社陷入经营困境 |
(二)农村供销合作社陷入困境的多维分析 |
二、全行业扭亏为盈目标的实现 |
(一)《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决定》指明方向路径 |
(二)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恢复为“脱困”提供组织保障 |
(三)党和政府的大力扶持为脱困提供政策保障 |
三、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创新发展 |
第八章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历史作用和基本经验 |
一、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历史作用 |
二、农村供销合作社发展演进的基本经验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P县行政事业单位房产“五统一”管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评述 |
1.4 相关概念 |
1.4.1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 |
1.4.2 行政事业单位房产 |
1.5 理论基础 |
1.5.1 公共产品理论 |
1.5.2 产权理论 |
1.5.3 委托-代理理论 |
1.6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6.1 研究思路 |
1.6.2 研究方法 |
1.7 创新与不足 |
2 P县行政事业单位房产管理历史演变 |
2.1 P县行政事业单位房产无序管理阶段 |
2.1.1 传统管理模式 |
2.1.2 存在的问题 |
2.2 P县行政事业单位房产逐步统一与规范管理阶段 |
2.2.1 制定本地特色管理模式 |
2.2.2 清理整改全县企事业单位办公用房 |
3 P县行政事业单位房产“五统一”管理模式及其成效 |
3.1 P县行政事业单位房产“五统一”管理模式 |
3.1.1 统一权属 |
3.1.2 统一规划建设 |
3.1.3 统一调配使用 |
3.1.4 统一维修装修 |
3.1.5 统一出租 |
3.2 “五统一”管理模式成效 |
3.2.1 摸清家底,确权办证 |
3.2.2 避免办公用房重复建设和违规使用 |
3.2.3 实现房产优化配置,提高使用效益 |
3.2.4 加强房产维护管理,延长使用寿命 |
3.2.5 杜绝“权力寻租”,实现资产保值增值 |
4 P县行政事业单位房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
4.1 P县行政事业单位房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1 部分房产产权权属不清,档案资料不完善 |
4.1.2 违规使用办公用房,奢靡之风不休 |
4.1.3 经营用房收入逐年下降 |
4.1.4 直管公房管理工作弊病丛生 |
4.2 P原因分析 |
4.2.1 产权关系复杂,长期管理不到位 |
4.2.2 办公用房监督管理机制不完善 |
4.2.3 行政事业单位房产信息管理滞后、效率低下 |
4.2.4 房产经营方式落后,保值增值不足 |
4.2.5 直管公房管理制度建设工作滞后 |
5 国内外典型管理模式 |
5.1 国外典型管理模式 |
5.1.1 澳大利亚 |
5.1.2 美国 |
5.2 国内典型管理模式 |
5.2.1 广西南宁市 |
5.2.2 陕西省安康市 |
5.3 国内外典型管理模式经验启示 |
6 完善P县行政事业单位房产“五统一”管理模式的对策 |
6.1 完善行政事业单位房产管理的趋势 |
6.1.1 大数据管理 |
6.1.2 租金制改革 |
6.2 完善行政事业单位房产管理的目标和原则 |
6.2.1 完善行政事业单位房产管理的目标 |
6.2.2 完善行政事业单位房产管理的原则 |
6.3 完善行政事业单位房产“五统一”管理模式的具体措施 |
6.3.1 实施全方位统一权属管理 |
6.3.2 建立健全办公用房监督管理机制 |
6.3.3 建立行政事业单位房产信息管理平台 |
6.3.4 资本化市场化运作经营性房产 |
6.3.5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直管公房实行规范化管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下中央调剂金拨付的条件与规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一)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二)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三) 简要述评 |
三、研究内容、方法、特色与不足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三) 特色与不足 |
第二章 中央调剂金拨付的现实依据与理论基础 |
一、中央调剂金拨付的现实依据 |
(一) 有关中央调剂金制度的历史沿革 |
(二) 中央调剂金拨付的现实依据 |
二、中央调剂金拨付的理论基础 |
(一) 社会公平理论 |
(二) 大数法则 |
第三章 中央调剂金拨付的条件分析 |
一、省级调剂金拨付条件的经验借鉴 |
(一) 安徽省 |
(二) 山东省 |
(三) 经验总结 |
二、影响中央调剂金拨付条件设计的主要因素分析 |
(一)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目标覆盖率 |
(二) 基本养老保险费目标征缴率 |
(三) 中央调剂金全国统筹中的上解情况 |
三、全国统筹中中央调剂金拨付的条件设计 |
第四章 中央调剂金拨付的规模分析 |
一、省级调剂金拨付规模的经验借鉴 |
(一) 省级调剂金拨付方式的主要类型 |
(二) 省级调剂金建设的经验借鉴 |
二、中央调剂金拨付规模的方案设计 |
(一) 参数设定 |
(二) 方案设计 |
三、中央调剂金拨付规模方案设计的可行性分析 |
(一) 中央调剂金拨付金额测算结果 |
(二) 测算结果分析 |
第五章 落实中央调剂金拨付方案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
一、落实中央调剂金方案面临的主要问题 |
(一) 中央与地方信息不对称 |
(二) 中央调剂金拨付的监管力度不到位 |
(三)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博弈 |
(四) 中央调剂金的年末集中拨付 |
二、落实中央调剂金方案的对策 |
(一) 建立中央调剂金拨付的信息披露制度 |
(二) 建立协同的中央调剂金拨付的监管体系 |
(三) 强化中央调剂金拨付的奖惩机制 |
(四) 按季拨付中央调剂金,避免年末集中拨付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关于探讨农村土地综合开发治理利用、征购储备、供应占用和财政筹融资监管体系完善的途径(上)(论文提纲范文)
一、农村土地所有制、使用权益和征购、占用法制途径 |
(一) 农村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经管法制规则。 |
(二) 农村土地所有、使用权利证明、变更、收回登记发证法制规则。 |
(三) 农村土地所有权确认及其所属经管法制规则。 |
(四) 农村土地使用权维护、补偿经管法制规则。 |
(五) 农村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经管法制规则。 |
(六) 农村土地征收、收回、购买依据法制规则。 |
(七) 农村土地征收占用和购买使用实施法制规则。 |
(八) 农村土地利用法制规则调整修正落实。 |
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长久和使用权流转畅通保障途径 |
(一)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长久保障途径。 |
(二) 农村土地承包使用权流转畅通保障途径。 |
三、农村耕地永久保护和节约集约利用及占补平衡途径 |
(一) 农村耕地要坚定组织开拓全方位永久保护途径。 |
(二) 农村耕地要全力组织拓宽科学节约集约利用途径。 |
(三) 农村耕地保护占补平衡的途径。 |
四、农村土地全面整理和深入整治途径 |
(一) 农村土地全面整理和深入整治的意义和特点。 |
(二) 农村土地全面整理和深入整治的理念和标准。 |
(三) 农村土地全面整理和深入整治的任务和要求。 |
(四) 农村土地全面整理和深入整治的方式和做法。 |
(9)江苏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政策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一、现实意义 |
二、理论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关于养老保险政策实施研究综述 |
一、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研究 |
二、公共政策执行研究 |
三、综合评价 |
第三节 论文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社会保险 |
二、养老保险 |
三、企业职工养老保险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总体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总体思路 |
第五节 论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一、可能的创新 |
二、有待完善之处 |
第二章 江苏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政策回眸和审视 |
第一节 江苏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政策发展历程 |
一、江苏省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起步(1984—1996年) |
二、江苏省养老保险制度的统一与功能展开(1996—2000年) |
三、江苏省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和完善(2000—2010年) |
第二节 江苏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政策实施的成效 |
一、全社会养老保险意识普遍增强 |
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实现与全国统一,各项管理不断规范 |
三、省级统筹稳步推进,基金规模不断扩大,制度持续发展能力逐步增强 |
四、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逐步提高 |
五、养老保险的管理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水平显着提升 |
第三节 江苏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政策实施面临的问题 |
一、政策实施的主体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的资源不足 |
二、农民工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率不高 |
三、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基金平衡的影响较大 |
四、江苏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部分政策不够合理 |
第三章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政策实施的主体--社保经办机构 |
第一节 我国社保经办机构概述 |
一、社会经办机构是服务型政府的政策执行机构 |
二、当前我国社保经办机构存在的问题 |
三、实现社保经办机构管理体制创新 |
第二节 江苏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建设的现状与进展 |
一、江苏省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概况 |
二、江苏省养老保险经办管理服务体系的进展 |
第三节 江苏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建设的挑战与对策 |
一、养老保险经办机构能力建设面临的挑战 |
二、提升养老保险经办机构能力建设的思考 |
第四章 江苏省农民工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分析 |
第一节 农民工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现状及政策回顾 |
一、农民工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现状 |
二、农民工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政策回顾 |
第二节 江苏省农民工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政策的主要内容 |
一、农民工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政策历史沿革 |
二、农民工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政策的主要内容 |
第三节 江苏省农民工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调查分析 |
一、江苏省农民工基本特征 |
二、农民工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基本情况 |
三、基于苏南、苏中、苏北农民工的调查分析 |
第四节 江苏省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
一、存在的问题 |
二、原因分析 |
第五节 完善江苏省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政策实施的建议 |
一、调整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政策 |
二、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
三、加大执法维权力度,提高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的参保率 |
四、调整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优化转移接续流程 |
第五章 江苏省人口老龄化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的平衡 |
第一节 江苏省人口老龄化现状 |
一、绝对数量大 |
二、地区差异大 |
三、老龄化速度快 |
四、高龄占比高 |
五、老年抚养比高 |
第二节 江苏省养老金支付情况分析 |
一、养老金支付水平现状 |
二、未来人口老龄化与养老金的合理支出水平 |
第三节 江苏省近年来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的基本特点 |
一、参保人数变化情况 |
二、离退休人数变化 |
三、负担系数 |
四、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情况 |
五、总结 |
第四节 实现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保险基金平衡的简要探索 |
一、扩大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来源 |
二、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的预算管理 |
三、拓宽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渠道 |
第六章 优化江苏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政策的思考 |
第一节 提高省级统筹的水平 |
一、全国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的历程 |
二、江苏省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的实践 |
三、江苏省省级统筹面临的问题 |
四、提升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水平的路径是实现基金的统收统支 |
第二节 降低企业缴费比例 |
一、我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比例现状 |
二、企业缴费比例偏高的负面效应 |
三、降低企业养老保险缴费比例的可行性 |
第三节 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
一、个人账户的产生和发展 |
二、我国个人账户做实的简要历程 |
三、江苏省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管理的基本情况 |
四、江苏省个人账户做实情况 |
五、加快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做实的步伐 |
第四节 扩大企业年金的范围 |
一、企业年金的发展历程回顾 |
二、企业年金发展面临的问题 |
三、江苏企业年金发展情况 |
四、完善企业年金发展的对策 |
第五节 完善养老保险的参保结构 |
一、江苏省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结构情况 |
二、参保群体结构形成的原因 |
三、采取切实措施优化参保结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江苏省养老保险部分年份相关图表 |
附录2 江苏省社会保险费征缴条例 |
附录3 江苏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规定 |
致谢 |
(10)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
1.1.1 林木种苗发展的技术经济背景 |
1.1.2 林木良种和苗木生产发展及供应体系概况 |
1.1.3 林木良种和苗木生产发展的主要经验 |
1.1.4 林木育种和苗木培育科学研究进展 |
1.1.5 林木种苗发展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及目前需要研究的重点 |
1.1.6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2.1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技术路线 |
1.2.3 研究方法 |
2 林木种苗发展比较研究 |
2.1 中国林木种苗发展阶段比较研究 |
2.1.1 第一阶段:号召动员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60年代初) |
2.1.2 第二阶段:研究试点阶段(1960年代初~1978年) |
2.1.3 第三阶段:基地生产阶段(1978~1999年) |
2.1.4 第四阶段:依法治种阶段(2000~2009年) |
2.2 国内外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供应空间比较研究 |
2.2.1 林业发达国家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供应 |
2.2.2 国内外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供应发展特点比较 |
2.3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的SWOT分析 |
2.3.1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优势分析 |
2.3.2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机遇分析 |
2.3.3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不足与危机分析 |
2.4 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方向 |
2.4.1 加强林木良种基地建设和管理 |
2.4.2 建立林木良种生产和良种苗木培育扶持制度 |
2.4.3 加强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保存、利用 |
2.4.4 加快林木良种选育进程 |
2.4.5 加强科技支撑和人才队伍建设 |
2.4.6 加强宣传,提高社会林木良种和种苗质量意识 |
2.5 本章小节 |
3 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发展理论体系研究 |
3.1 林木遗传改良技术体系的理论发展 |
3.1.1 概念 |
3.1.2 林木遗传改良技术体系的理论形成 |
3.1.3 林木遗传改良技术体系的理论发展 |
3.2 林木种苗发展与中国林业分工理论 |
3.2.1 中国林业分工理论内涵 |
3.2.2 林业分工理论对林木种苗发展的指导意义 |
3.3 林木种苗发展与现代林业理论 |
3.3.1 世界各国现代林业思想 |
3.3.2 中国现代林业理论内涵 |
3.3.3 用现代林业理论指导林木种苗发展 |
3.4 林木种苗发展与生态文明理论 |
3.4.1 人类文明发展历程 |
3.4.2 生态文明理论内涵 |
3.4.3 林业和林木种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分析 |
3.5 林木种苗发展与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理论 |
3.5.1 系统论的基本原则 |
3.5.2 系统创新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
3.5.3 霍尔三维结构(Hall three dimensions structure) |
3.5.4 用系统工程论指导林木种苗发展 |
3.6 林木种苗发展与西方经济学理论 |
3.6.1 西方经济学理论内涵 |
3.6.2 分析 |
3.7 林木种苗发展与公共管理理论 |
3.7.1 公共管理理论基本内涵 |
3.7.2 公共政策理论 |
3.7.3 公共财政理论 |
3.7.4 行政法理论 |
3.8 林木种苗发展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
3.8.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内涵 |
3.8.2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理论基础 |
3.8.3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践 |
3.9 林木种苗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科学发展观 |
3.9.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9.2 科学发展观 |
3.9.3 林木种苗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 |
3.10 战略管理理论与国家种苗发展体系 |
3.10.1 战略管理理论概述 |
3.10.2 林木种苗发展体系构想 |
3.11 本章小节 |
4 林木种苗发展案例研究 |
4.1 福建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林木种苗科技联合攻关 |
4.1.1 研究背景 |
4.1.2 福建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
4.1.3 福建省林木种苗科技联合攻关 |
4.1.4 主要启示 |
4.2 浙江省林木良种创新平台和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
4.2.1 研究背景 |
4.2.2 浙江省林木良种创新平台核心内容 |
4.2.3 浙江省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
4.2.4 林木良种创新和种苗生产供应体系建设成效分析 |
4.2.5 主要启示 |
4.3 河南省非公有制林木种苗基地发展典型研究 |
4.3.1 研究背景 |
4.3.2 河南省非公有制种苗基地发展历程 |
4.3.3 河南省非公有制种苗基地经营形式及主要特点 |
4.3.4 河南省发展非公有制种苗基地的成效分析 |
4.3.5 河南省发展非公有制种苗基地的主要经验 |
4.3.6 主要启示 |
4.4 江苏省杨树产业中的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
4.4.1 研究背景 |
4.4.2 江苏省杨树产业中的种苗生产供应体系核心内容 |
4.4.3 江苏省杨树产业中的种苗生产供应成效分析 |
4.4.4 主要启示 |
4.5 广东省外资企业森林资源培育项目中的种苗供应特点 |
4.5.1 研究背景 |
4.5.2 广东省外资企业森林资源培育项目中的种苗供应特点 |
4.5.3 广东省外资企业森林资源培育项目中的种苗供应成效分析 |
4.5.4 主要启示 |
4.6 山西省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典型研究 |
4.6.1 研究背景 |
4.6.2 山西省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核心内容 |
4.6.3 山西省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典型案情分析 |
4.6.4 主要启示 |
4.7 河北省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 |
4.7.1 研究背景 |
4.7.2 河北省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核心内容 |
4.7.3 河北省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成效分析 |
4.7.4 主要启示 |
4.8 本章小节 |
5 国家林木种苗供需研究 |
5.1 全国林木种苗供需现状 |
5.1.1 林木种子供需情况 |
5.1.2 苗木供需情况 |
5.1.3 我国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5.1.4 种苗生产供应应对措施 |
5.2 发展趋势分析 |
5.2.1 结构优化——品种多样化 |
5.2.2 追求质量——品质优良化 |
5.2.3 多元体制——分工合理化 |
5.2.4 市场运作——运作市场化 |
5.2.5 法制环境——管理规范化 |
5.2.6 强化服务——服务社会化 |
5.3 需求预测 |
5.3.1 国家发展总体战略、现代林业和林业生态体系建设需要大量品种丰富的良种壮苗 |
5.3.2 林业产业体系建设需要林木种苗发挥更大作用 |
5.3.3 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对林木种苗提出了更高要求 |
5.3.4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林木种苗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
5.3.5 城市绿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极大地拓展了林木种苗的发展空间 |
5.3.6 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造林对林木种苗生产和供应提出了紧迫和艰巨任务 |
5.4 本章小节 |
6 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总体战略研究 |
6.1 战略思想与指导方针 |
6.1.1 林木种苗在中国林业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
6.1.2 确认识和把握林木种苗发展的十大关系 |
6.1.3 "种苗发展系统工程论"思想 |
6.1.4 "种苗发展系统工程论"思想体系(种苗"四化"的指导方针和种苗"四大体系"建设) |
6.2 战略布局与战略目标 |
6.2.1 战略布局 |
6.2.2 战略目标 |
6.2.3 战略途径 |
6.3 战略重点 |
6.3.1 科技创新和良种选育推广体系 |
6.3.2 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
6.3.3 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体系 |
6.3.4 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体系 |
6.4 本章小节 |
7 国家林木种苗发展重点战略问题 |
7.1 国家林木种苗科技发展战略问题 |
7.1.1 战略目标 |
7.1.2 战略重点 |
7.1.3 战略措施 |
7.2 公益性林木种苗事业发展战略问题 |
7.2.1 林木种质资源保护战略问题 |
7.2.2 林木良种繁育战略问题 |
7.2.3 林木种子贮备战略问题 |
7.3 苗木产业发展战略问题 |
7.3.1 战略目标 |
7.3.2 战略布局和重点 |
7.3.3 战略措施 |
7.4 兼容性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4.1 重点林木采种基地发展战略问题 |
7.4.2 重点国有苗圃发展战略问题 |
7.5 非公有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5.1 非公有制林木种苗发展历程与现状 |
7.5.2 战略目标 |
7.5.3 战略重点 |
7.5.4 战略措施 |
7.6 国家林木种苗区域发展战略问题 |
7.6.1 国家林业重点工程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6.2 油茶产业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6.3 城市绿化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6.4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新农村建设中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6.5 生态文化体系建设中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7 林木种苗发展的监管和服务战略问题 |
7.7.1 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问题 |
7.7.2 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问题 |
7.8 本章小节 |
8 林木种苗发展技术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 |
8.1 现行政策回顾及理论分析 |
8.1.1 林业政策取向与种苗建设 |
8.1.2 林木种苗发展政策回顾 |
8.1.3 当前林木种苗政策落实不到位和管理体制机制的制约 |
8.1.4 理论分析 |
8.2 建立长期稳定的林木种苗事业发展国家支持体系 |
8.2.1 林木良种财政支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8.2.2 林木种苗财政支持建议 |
8.2.3 广泛的民间投入机制 |
8.3 林木种苗科研、生产、管理体制研究 |
8.3.1 我国林木种苗科研生产管理体制现状 |
8.3.2 基本思路 |
8.3.3 建立科研生产管理体制的建议 |
8.4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体系和多元化运行机制研究 |
8.4.1 我国林木种苗生产经营体制现状 |
8.4.2 基本思路 |
8.4.3 主要任务和内容 |
8.4.4 完善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机制的建议 |
8.5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法制体系和质量、技术标准体系研究 |
8.5.1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法制体系现状 |
8.5.2 基本思路 |
8.5.3 健全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法制体系和质量、技术标准体系的建议 |
8.6 林木种苗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管理体制研究 |
8.6.1 林木种苗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管理体制现状 |
8.6.2 基本思路 |
8.6.3 完善林木种苗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管理体制的建议 |
8.7 本章小节 |
9 结论 |
9.1 基本弄清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时空和内外部发展规律,提出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方向 |
9.2 初步建立起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理论技术体系,为构建林木种苗发展战略奠定了基础 |
9.3 通过林木种苗发展案例研究,建立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典型模式 |
9.4 基本弄清中国林木种苗发展供需状况,预测了林木种苗发展趋势 |
9.5 提出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战略,构建起中国林木种苗发展体系框架 |
9.6 理清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重点战略问题,分别提出了战略目标、重点和措施 |
9.7 完善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技术经济政策体系,提出了林木种苗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建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奖项 |
1 发表的论文 |
2 编着的书籍 |
3 获得的奖项 |
参考文献 |
详细摘要 |
Abstract |
四、扎实做好职工余缺调剂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 [1]J农垦茶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模式优化研究[D]. 陈夏语.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2]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瓶颈与对策研究[D]. 张凯雯. 天津财经大学, 2020(07)
- [3]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的方案优化及效应分析[D]. 张铭志. 辽宁大学, 2020(01)
- [4]“大跃进”时期河南省武陟县农村公共食堂研究[D]. 赵娜娜.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2)
- [5]新中国农村供销合作社研究(1949-2002)[D]. 李攀.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6]P县行政事业单位房产“五统一”管理模式研究[D]. 陈正义. 江西师范大学, 2018(03)
- [7]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下中央调剂金拨付的条件与规模研究[D]. 刘秀秀.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8]关于探讨农村土地综合开发治理利用、征购储备、供应占用和财政筹融资监管体系完善的途径(上)[J]. 农村土地综合开发治理投资课题组,韩连贵. 经济研究参考, 2017(19)
- [9]江苏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政策实施研究[D]. 陈汝军. 南京大学, 2013(05)
- [10]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研究[D]. 刘红. 南京林业大学,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