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外高分子材料老化和降解研究动向(论文文献综述)
吕小健[1](2021)在《影响温敏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性能的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聚氨酯泡沫材料在聚氨酯材料市场中占据很大份额。其中硬泡PU凭借其高比强度、低导热系数和优异的力学性能等特点,广泛应用在保温隔热、交通运输、石油开采等领域。温敏型聚氨酯泡沫材料(即热致型形状记忆聚氨酯泡沫,SMPUF)是由不同玻璃化转变温度的软段和硬段构成的微相分离的嵌段共聚物,能在热响应下完成形状记忆过程。温敏型聚氨酯材料具有较高的形变温度可设计空间、形变尺度大、形变保持率高、易加工等特点,可应用在许多前沿领域。因此,探究影响温敏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性能的因素,对硬泡PU性能的提升及应用拓展具有重要意义。聚氨酯泡沫材料的性能与软段、硬段、泡孔结构等因素息息相关,本文从以上三个主要因素出发,探究了其对材料力学性能、泡孔结构、老化性能、玻璃化转变温度、热失重、温敏性能的影响规律,最后探究了防老助剂对材料老化性能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了材料的老化性能。相关结论如下:(1)PCL10制备的泡沫压缩强度和弯曲强度最高,具有最佳的泡孔结构,孔形系数接近于1,泡孔孔壁厚,孔径大小适中,泡孔分布均匀,材料耐热空气老化性能好,形变温敏性好。(2)随着硬段含量的逐渐增大,材料的压缩强度和弯曲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在硬段含量为78%和80%时材料具有最高的力学强度。随着硬段含量的升高,材料的泡孔孔径先增大后减小,孔形系数先减小后增大,泡孔壁厚先增大后减小,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逐渐升高,热空气老化后的压缩强度先增加后减小。材料硬段含量越高,形状恢复速率越快。BDO和DEG并用比例为2/3时,材料压缩强度和弯曲强度最高,泡孔结构好,玻璃化转变温度高,热空气老化后压缩强度高,形变温敏性好。(3)物料混合时间越长,材料泡孔孔径越小,孔形系数越小,越接近于理想型泡孔,材料的力学强度越大。当物料混合时间保持在35s时,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具有最高的压缩强度和弯曲强度。物料混合时间对材料形状固定率和形状恢复率没有影响,随着混合时间的延长,材料形状恢复速率减小。A6泡沫稳定剂表现出优异的泡沫稳定性,在高转速混合下仍能使材料保持较大的泡孔结构。其制备的聚氨酯泡沫材料压缩强度和弯曲强度最高,老化后压缩强度最高,形状恢复速率最高。(4)抗氧剂1010在所用抗氧剂中抗老化效果最好。1010与1680并用后进一步提升了材料的老化性能,1010/1680=1/3时,材料抗老化性能最好,高温失重表现最好。填加单碳化二亚胺抗水解剂可以有效改善材料的海水老化性能。随着抗水解剂用量的增大,材料海水老化后的压缩强度逐渐增大,当抗水解剂用量在1.25~1.5phr时,材料海水老化后的压缩强度达到最大。
王鹏飞[2](2021)在《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洗涤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洗涤技术是人类保持健康、维持生存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追求美好生活、展示精神风貌的重要方式。人类洗涤的历史与文明史一样悠久绵长,从4000多年前的两河流域到我国的先秦,无不昭示着洗涤与洗涤技术的古老。但现代意义上的洗涤及其技术,是以表面活性剂的开发利用为标志的,在西方出现于19世纪末,在我国则更是迟至新中国成立以后。前身可追溯至1930年成立的中央工业试验所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是我国日化工业特别是洗涤工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专业技术研究机构,是新中国洗涤技术研发的核心和龙头。以之为研究对象和视角,有助于系统梳理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全貌。迄今国内外关于我国洗涤技术发展的研究,仅局限于相关成果的介绍或者是某一时段前沿的综述,且多为专业人员编写,相对缺乏科学社会学如动因、特征与影响等科技与社会的互动讨论;同时,关于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系统学术研究也基本处于空白阶段。基于丰富一手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院史档案,本文从该院70年洗涤技术研发的发掘、梳理中透视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的历程、动因、特征、影响及其当代启示,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在对档案资料进行初步分类、整理时,笔者提炼出一些问题,如:为何我国50年代末才决定发展此项无任何研发究经验的工业生产技术?在薄弱的基础上技术是如何起步的?各项具体的技术研发经历了怎样的过程?究竟哪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带动了整体工业生产水平的提升?在技术与社会交互上,哪些因素对技术发展路径产生深刻影响?洗涤技术研发的模式和机制是如何形成和演变的?技术的发展又如何重塑了人们的洗涤、生活习惯?研究主体上,作为核心研究机构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在我国洗涤技术发展中起了怎样的作用?其体制的不断变化对技术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其曲折发展史对我国今天日用化工的研发与应用走向大国和强国有哪些深刻的启示?……为了回答以上问题,本文以国内外洗涤技术的发展为大背景,分别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其它离子型(非离子、阳离子、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助剂及产品、合成脂肪酸等四大洗涤生产技术入手,以关键生产工艺的突破和关键产品研发为主线,重点分析各项技术研究中的重点难点和突破过程,以及具体技术研发之间的逻辑关系,阐明究竟是哪些关键工艺开发引起了工业生产和产品使用的巨大变化;同时,注重对相关技术的研发缘由、研究背景和社会影响等进行具体探讨,分析不同时期的社会因素如何影响技术的发展。经过案例分析,本文得到若干重要发现,譬如表面活性剂和合成洗涤剂技术是当时社会急切需求的产物,因此开发呈现出研究、运用、生产“倒置”的情形,即在初步完成技术开发后就立刻组织生产,再回头对技术进行规范化和深化研究;又如,改革开放后市场对多元洗涤产品的需求是洗涤技术由单一向多元转型的重要动因。以上两个典型,生动反映出改革开放前后社会因素对技术研发的内在导向。经过“分进合击”式的案例具体研究,本文从历史特征、发展动因和研发机制三个方面对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认为:我国洗涤技术整体上经历了初创期、过渡期、全面发展期和创新发展期四个阶段,而这正契合了我国技术研发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精到新不断发展演进的历史过程;以技术与社会的视角分析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反映出社会需求、政策导向、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环保要素在不同时代、不同侧面和不同程度共塑了技术发展的路径和走向;伴随洗涤领域中市场在研究资源配置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我国洗涤技术的研发机制逐渐由国家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过度和转化。本文仍有一系列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和全面拓展,如全球视野中我国洗涤技术的地位以及中外洗涤技术发展的比较、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核心力量的潜力发挥等。
李宁[3](2021)在《反式丁戊共聚橡胶老化与防老化研究》文中认为高反式-1,4-丁二烯-异戊二烯共聚橡胶(TBIR)作为新型合成橡胶,可显着提高材料的耐疲劳性,耐磨性,降低滚动阻力和生热等,在发展高性能轮胎方面具备潜力。然而TBIR作为不饱和橡胶,易发生老化,导致制品失效。鉴于TBIR具有的高反式1,4结构及同时含有不同长度的丁二烯单体序列和异戊二烯单体序列的特殊结构,为解决TBIR在不同条件、不同交联网络结构下的老化行为尚不明确、TBIR防老化手段不清楚等关键问题,本工作开展如下研究:研究了TBIR在热氧、热剪切、加工处理及热等不同条件下的老化行为,采用FTIR、GPC、Mv、TGA及物理性能研究了TBIR在老化过程中的结构与性能的变化。结果发现TBIR在热氧老化时,发生氧化反应生成含酮醛等氧化产物,并且分子量下降,门尼粘度降低;TBIR在热剪切老化时,弹性模量与复数粘度下降,分子链发生断裂;TBIR的热降解反应分为异戊二烯降解与丁二烯降解交联两步进行。热氧老化后,TBIR硫化胶物理机械性能降低,与NR硫化胶相比,TBIR硫化胶的老化系数与老化后性能保持率较高,其抗老化性较好。研究了不同交联网络结构对TBIR的耐老化性能的影响,通过采用不同硫磺硫化体系改变TBIR硫化胶的交联网络结构。结果表明,相比于普通硫化体系硫化的TBIR,半有效硫化体系硫化的橡胶交联密度大,模量、硬度高,回弹性和耐磨性更好,压缩生热性能和滚动阻力更低,但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抗疲劳性能较低;SEV硫化的TBIR具有更好的耐热氧老化性能和抗疲劳性能,与NR/BR硫化胶,TBIR硫化胶具有更好的耐老化性能、抗疲劳性能和填料网络结构稳定性。研究了不同防老剂对TBIR热氧老化过程中的结构与性能的影响。采用DSC、FTIR、GPC研究了老化过程中的结构变化。防老剂能够有效提高TBIR的抗吸氧能力,有效地降低醛酮等氧化产物的生成速率,并延缓TBIR分子链断裂的过程,其中防老剂4010NA使TBIR氧化诱导期提高23倍,使得-C=O基团降低60%,防老化效果最明显防老剂4010NA使TBIR氧化诱导期提高23倍,使得-C=O基团降低60%,防老化效果最明显。防老剂对TBIR老化过程中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的影响较小,但老化168h时后,防老剂4010NA将TBIR硫化胶的耐屈挠疲劳性能提高41-46倍;与NR/BR硫化胶相比,TBIR硫化胶在耐磨性与动态疲劳性更为优异。
冯浪[4](2020)在《耐老化单组分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及结构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聚氨酯胶粘剂分子链中存在C-H、C-N、C-O等弱化学键对光、热、氧等较敏感,在储存和使用的过程中会发生老化,影响PU胶粘剂的综合性能;本论文通过化学法制备具有抗光氧老化性能和抗热氧化性能的改性剂来改善聚氨酯胶粘剂的耐候性。本论文选用金红石型纳米二氧化钛、抗氧剂2246和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为主要原料分别制备了改性剂TiO2-TDI粒子和TiO2-TDI-2246粒子;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失重分析(TGA)、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光谱对TiO2、TiO2-TDI粒子和TiO2-TDI-2246粒子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TDI通过化学键键合在纳米TiO2表面,成功制备了TiO2-TDI粒子;然后进一步接枝上抗氧剂2246制备TiO2-TDI-2246粒子;TiO2-TDI粒子和TiO2-TDI-2246粒子对紫外线和可见光的吸收能力均增强。通过采用TiO2、TiO2-TDI、TiO2-TDI-2246粒子分别对PU胶粘剂进行改性,制备了胶粘剂PU+TiO2、PU+TiO2-TDI和PU+TiO2-TDI-2246。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热失重分析(TGA)等对其断面形貌、拉伸剪切强度和热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TiO2、TiO2-TDI和TiO2-TDI-2246粒子用量为0.4%时在聚氨酯胶粘剂中的分散性能力大小为TiO2-TDI-2246>TiO2-TDI>TiO2;纯聚氨酯胶粘剂的拉伸剪切强度为0.65 Mpa,胶粘剂PU+0.4%TiO2的拉伸剪切强度最大,为0.81 Mpa;而胶粘剂PU+0.4%TiO2-TDI的拉伸剪切强度最大,为1.11 Mpa,与纯聚氨酯胶粘剂和胶粘剂PU+0.4%TiO2相比,胶粘剂PU+0.4%TiO2-TDI的拉伸剪切强度分别增长了70.5%和36.7%;胶粘剂PU+0.6%TiO2-TDI-2246的拉伸剪切强度最大,为1.24 Mpa,和纯聚氨酯胶粘剂和胶粘剂PU+0.4%TiO2相比,胶粘剂PU+0.6%TiO2-TDI-2246的拉伸剪切强度分别增长了90.4%和53.1%;TiO2-TDI-2246粒子改性后的PU胶粘剂热稳定性有所提高。进一步通过氙灯试验箱和烘箱对胶粘剂PU、PU+TiO2、PU+TiO2-TDI和PU+TiO2-TDI-2246进行人工加速老化实验,并通过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FTIR)和邵氏硬度计(SHORE-A)等对其力学性能、表面形貌、羰基指数以及硬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胶粘剂PU+TiO2、PU+TiO2-TDI和PU+TiO2-TDI-2246均具有抗光氧老化性能;老化时间相同时,胶粘剂PU+TiO2、PU+TiO2-TDI和PU+TiO2-TDI-2246表面的裂纹均少于PU胶粘剂;PU胶粘剂的羰基指数(CI)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几乎呈线性增长,老化1000 h后羰基指数约为45;而胶粘剂PU+TiO2、PU+TiO2-TDI和PU+TiO2-TDI-2246的羰基指数变化很小,老化1000 h后羰基指数约为12;热氧老化过程中胶粘剂PU+0.4%TiO2-TDI-2246的拉伸剪切强度均大于胶粘剂PU、PU+0.4%TiO2和PU+0.4%TiO2-TDI;且老化1800 h后胶粘剂PU+0.4%TiO2-TDI-2246的拉伸剪切强度保留率约为85%,而其他几种胶粘剂的拉伸剪切强度保留率仅有约65%。
傅家森[5](2020)在《丙烯酸酯橡胶/液体氟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丙烯酸酯橡胶是一种特种合成橡胶,主链的高度饱和性和极性的侧基,使其具有优异的耐热、耐油、抗氧化等性能,因此丙烯酸酯橡胶广泛应用在高温、热油环境中,尤其大量作为汽车工业的油封件、涡轮增压密封胶、橡胶垫圈等材料使用,随着丙烯酸酯橡胶研究的逐渐深入,其应用领域也在逐步拓宽。然而,丙烯酸酯橡胶也暴露出强度较低、耐温性能不足、压缩永久变形偏大等问题,因此,对丙烯酸酯橡胶进行相关的改性以提升性能十分迫切。(1)本文选择液体氟橡胶对丙烯酸酯橡胶进行改性,使用物理共混法制备了丙烯酸酯橡胶/液体氟橡胶并用胶,对共混材料的硫化体系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发现使用TCY硫化体系的并用胶的综合性能最佳。(2)制备了不同并用比例的丙烯酸酯橡胶/液体氟橡胶并用胶,研究了液体氟橡胶的添加份数对丙烯酸酯橡胶的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当液体氟橡胶并用比例为5wt%时,可以明显提高丙烯酸酯橡胶的拉伸强度,而后随着液体氟橡胶并用比的增加而下降,压缩永久变形随着液体氟橡胶并用比的增加逐渐增大,并用胶的耐热性能提高。(3)在此基础之上,使用了金属氧化物对丙烯酸酯橡胶/液体氟橡胶并用胶进行了改性研究,结果表明,过量的氧化镁会逐渐出现聚集现象,添加量超过6份之后胶料出现返原,氧化镁加快了并用胶的硫化速率,提高了整体交联密度,提高了拉伸强度,降低了压缩永久变形。
张世玮[6](2020)在《基于超声的聚乙烯燃气管道老化检测及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由于高分子材料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燃气管道领域发生了“以塑代钢”的革命性变革。聚乙烯(PE)是一种半结晶的热塑性高分分子材料,其化学性质稳定、易加工成型、力学性能优异,已在工业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用聚乙烯材料做成的管道,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出了轻质、耐磨、耐腐蚀等诸多优点,在给水管和燃气管等很多场合已逐步取代钢管。然而,作为一种高分子有机材料,其老化问题不可避免,给聚乙烯燃气管道的工程应用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本研究以PE80燃气管材为对象,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研究:(1)分析聚乙烯管材在使用环境中的老化行为,并进行力学性能试验和热稳定性试验,以冲击强度和氧化诱导时间的大小表征聚乙烯管材的老化状态。(2)利用短时傅里叶变换(STFT)对超声脉冲信号进行时频分析,获取不同老化试样的超声声速谱和衰减谱,分析超声声速和衰减系数随检测频率的变化规律,以及超声声速和衰减系数随老化程度的变化规律。(3)对不同试样超声脉冲信号进行频谱分析,并根据基波和二次谐波幅值计算超声非线性系数,分析超声非线性系数与聚乙烯老化程度的相互关系。(4)根据以上的试验数据,分析超声非线性响应与材料性能的内在联系,建立超声非线性系数与材料宏观性能(冲击强度、氧化诱导时间)的变化关系,为评估聚乙烯管道的老化状态提供重要依据。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7](2020)在《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文中提出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解读当前"三教"改革对于职教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深层次分析3D打印技术专业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燕四伟[8](2019)在《生物降解热塑性聚酯弹性体的合成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热塑性聚酯弹性体(TPEE)是热塑性弹性体(TPE)家族中具有代表性的成员,不但兼有橡胶高弹性和塑料热塑性,还具有使用温度范围宽、耐油性优良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但传统TPEE分子结构中的硬段主要为来源于化石资源的芳香族聚酯,并存在生物降解性能差,硬度高和回弹性低等缺点。本文以可来源于生物质资源的脂肪族饱和二元酸和二元醇为原料,采用熔融缩聚和熔融扩链的方法制备出一种低硬度、高拉伸回复率的可生物降解热塑性聚酯弹性体(BTPE);并探讨了其分子链结构与结晶性能、力学性能、热稳定性、生物降解性能之间的关系,并对其细胞相容性进行初步探究。1.硬段聚酯预聚体(HPE)和软段聚酯预聚体(SPE)的制备与表征。以脂肪族饱和二元酸(丁二酸、己二酸和癸二酸)和脂肪族饱和二元醇(1,3-丙二醇和1,4-丁二醇)为原料,采用熔融缩聚的方法,设计、制备了一系列分子量不同的HPE和SPE;探讨了聚合反应工艺对HPE、SPE的分子结构和分子量的影响。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核磁共振仪(1H-NMR)分别对合成的HPE和SPE进行分子结构表征;应用差式扫描量热仪(DSC)、偏光显微镜(POM)和广角X射线衍射仪(WXRD)研究了HPE、SPE的热性能、结晶性能,并探究了两种聚酯预聚体的分子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HPE为羟基封端的结晶型脂肪族聚酯结构,可用作BTPE的硬段结构;SPE为羟基封端的脂肪族饱和无规共聚酯结构,分子链中含有多种重复单元,柔顺性高,可作为BTPE的软段结构。2.BTPE的制备及性能研究。选用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为扩链剂,对HPE和SPE进行扩链反应,通过调控聚酯预聚体分子结构、分子量,以及HPE/SPE质量比等因素,制备出一系列不同结构与性能的BTPE,并探究了BTPE的结晶性能、力学性能、热性能等参数的影响机制。实验结果表明:BTPE为脂肪族饱和聚酯嵌段聚合物,Mw最高可达270000 g/mol,具有较宽的使用温度范围(Tg在-50℃左右,Tm在105℃左右,Ton在330℃以上)和可控的力学性能(拉伸强度在3.36.4 MPa之间,断裂伸长率在370730%之间,硬度在5274 HA之间,100%形变拉伸回复率均在85%以上)。POM和WXRD实验结果显示,BTPE中存在大量尺寸较小的球晶,且晶型与HPE基本一致。原子力显微镜(AFM)实验结果表明BTPE具有明显的相分离结构。3.BTPE生物降解性能的研究。分别在不同pH的缓冲液、脂肪酶降解液和土壤环境中对BTPE进行降解实验,探究不同环境条件对BTPE降解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BTPE在不同pH缓冲液中的降解程度均较低,降解速率顺序依次为VpH=13>VpH=6.86>VpH=1.00,其中在碱性降解液中降解25天质量损失率约为4%;而BTPE在脂肪酶降解液和土壤环境中表现出优异的生物降解性能,且降解程度可通过HPE和SPE的分子结构、分子量以及二者比例等因素进行调控:BTPE在脂肪酶降解液中降解15天,质量损失率最高可达94%;在土壤中掩埋120天,质量损失率均在55%以上,且样品表面被严重腐蚀。4.BTPE细胞相容性的研究。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对BTPE的细胞相容性进行研究,并对其进行细胞毒性评价。实验结果表明:L929细胞能够在BTPE浸提液中良好地生长、繁殖,增殖率均在80%以上,BTPE无明显细胞毒性,评定结果为一级合格。因此,本文制备的BTPE不仅是一种性能优异的可生物降解绿色材料,并且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在生物医用材料领域蕴含着巨大的应用潜力。
周映[9](2019)在《聚酰亚胺纤维耐候性及柔性结构对其性能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性能聚酰亚胺纤维兼具高强高模和良好的耐候性,可在200~300℃长期使用。本文对聚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芳纶Ⅲ、聚对苯撑并苯双恶唑(PBO)和聚酰亚胺(PI)纤维四种高性能有机纤维在250~450℃下进行热处理,研究其长度和力学性能变化,追踪热处理过程中纤维化学结构、凝聚态结构和形貌演变,并结合电子云密度和键级分析其耐热机理。结果表明,在高温条件下,PPTA和芳纶Ⅲ纤维的化学结构破坏是导致其力学性能下降的主要因素;同时,纤维的缺陷结构及结晶度的变化也对其耐热性能产生了显着的影响;在低于400℃时,PI纤维的强度保持率最高;PBO纤维的热尺寸稳定性最好。通过研究PPTA纤维、芳纶Ⅲ、PBO纤维与PI纤维的耐紫外性对比,结果表明芳纶Ⅲ和PI纤维随着紫外灯的照射,力学强度几乎没有损失,其耐紫外性能最为优异,其次是PPTA纤维,PBO纤维随紫外灯的照射其强度下降得最快,耐紫外性较差。通过研究其他三种纤维与PI纤维的化学稳定性对比,结果表明PPTA和芳纶Ⅲ纤维在酸性溶液处理后有一定的力学损失,耐酸性较差,但其耐碱性较为优异。PI纤维的耐盐酸性和耐碱性较差。四种纤维在室温下经盐溶液和有机溶剂处理后,力学强度几乎没有损失,说明四种纤维的耐盐性和耐有机溶剂性比较优异。为进一步深入研究PI纤维的热性能,本文又采用两步法以联苯四羧酸二酐(BPDA)、对苯二胺(p-PDA)和1,3-双(4-氨基苯氧基)苯(APB134)为原料,制备出从刚性到柔性一系列BPA型聚酰亚胺纤维,研究柔性结构对PI纤维热性能及其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柔性结构的增加会降低纤维的热分解温度;柔性结构的引入破坏了纤维的规整度,纤维由结晶态向无定形态转变,纤维柔性增加,断裂伸长率大大提高。为进一步纵向研究醚键对PI纤维性能的影响,本实验又采用相同的纺丝条件制备了BPDA/p-PDA/ODA体系的聚酰亚胺纤维。结果表明,醚键的增加对纤维的强度和热分解温度没有太大的影响,但会使纤维的初始模量下降,断裂伸长率提高。
李伟[10](2018)在《热塑性弹性体SIS的合成及SBS抗氧化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SBC)是以苯乙烯、丁二烯或异戊二烯为聚合单体的嵌段共聚物,主要品种有SBS、SIS及相应的加氢产品。本文依托独山子石化公司生产装置的工艺流程和资源优势,开展SIS产品合成技术的探索工作,确定反应温度、偶联温度及引发剂、活性剂和偶联剂的用量等基础性数据,为后续SIS工业化的开发与连续生产进行技术储备,对丰富产品牌号、提高企业竞争力起到促进作用。另外,独山子石化公司年产8万吨的SBS产品T171广泛应用于生产白色鞋料,但其耐黄变性能较差,影响该产品在高档鞋材的推广使用,为此本文进行SBS耐黄变性能的部分研究工作。本文第一个工作是采用阴离子聚合方式制备SIS,通过实验研究了聚合温度、引发剂用量和偶联剂用量对其组成结构的影响,且当聚合温度T=50℃、NBL=4.8mL、SiCl4=0.28mL时可以合成与目标样品1106分子量和力学性能相当的样品,并通过改变偶联剂的加量,实现了二嵌段SI含量的控制技术,制备出了不同SI含量和力学性能的一系列样品。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红外光谱法(IR)和核磁共振氢谱法(1H-NMR)等分析方法进行微观结构的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样品苯乙烯含量保持16±2%,且异戊二烯嵌段加成反应以1,4-加成为主,3,4-加成为辅。本文第二个工作是探索在热氧、光照情况下,终止剂、抗氧剂对SBS老化性能的影响,通过加入终止剂并应用于不同体系的抗氧剂配方对SBS进行热氧老化和光老化实验,并采用红外光谱法(IR)对样品进行微观结构分析,结果表明终止剂的加入有助于耐黄变性能的提高,且当抗氧剂配方为:TMCS=0.77ml,565=0.128g,TNPP=2.24g时,耐黄变性能最好,基本达到与对比样LCY1475相当的耐黄变性能。
二、国外高分子材料老化和降解研究动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外高分子材料老化和降解研究动向(论文提纲范文)
(1)影响温敏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性能的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概述 |
1.1.1 聚氨酯材料 |
1.1.2 聚氨酯泡沫材料 |
1.1.2.1 聚氨酯泡沫材料的发展概况 |
1.1.2.2 聚氨酯泡沫材料的分类 |
1.1.3 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 |
1.1.3.1 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概述 |
1.1.3.2 硬质聚氨酯泡沫结构与性能特点 |
1.1.3.3 硬质聚氨酯泡沫的应用 |
1.2 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的原料体系 |
1.2.1 异氰酸酯 |
1.2.2 低聚物多元醇 |
1.2.3 扩链剂和交联剂 |
1.2.4 发泡剂 |
1.2.5 泡沫稳定剂和开孔剂 |
1.2.6 催化剂 |
1.2.7 防老助剂 |
1.3 硬质聚氨酯泡沫的反应 |
1.3.1 硬质聚氨酯泡沫的反应机理 |
1.3.2 硬质聚氨酯泡沫的形成 |
1.4 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的合成与加工成型方法 |
1.4.1 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的合成方法 |
1.4.2 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的加工成型方法 |
1.5 硬质聚氨酯泡沫的温敏性概述 |
1.5.1 硬质聚氨酯泡沫的温敏性 |
1.5.2 聚氨酯材料的温敏性及应用 |
1.5.3 硬质聚氨酯泡沫的温敏性及应用 |
1.6 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老化性能研究 |
1.6.1 硬质聚氨酯泡沫的老化机理 |
1.6.2 改善硬质聚氨酯泡沫老化性能的有效途径 |
1.7 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软段对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性能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及助剂 |
2.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2.3 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的制备 |
2.3 性能测试标准及方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多元醇种类对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性能的影响 |
2.4.1.1 多元醇种类对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2.4.1.2 多元醇种类对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泡孔结构的影响 |
2.4.1.3 多元醇种类对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影响 |
2.4.1.4 多元醇种类对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热空气老化性能的影响 |
2.4.1.5 多元醇种类对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温敏性能的影响 |
2.4.2 多元醇分子量对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性能的影响 |
2.4.2.1 多元醇分子量对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2.4.2.2 多元醇分子量对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泡孔结构的影响 |
2.4.2.3 多元醇分子量对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影响 |
2.4.2.4 多元醇分子量对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热空气老化性能的影响 |
2.4.2.5 多元醇分子量对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温敏性能的影响 |
2.4.3 不同牌号的多元醇对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性能的影响 |
2.4.3.1 不同牌号的多元醇对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2.4.3.2 不同牌号的多元醇对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泡孔结构的影响 |
2.4.3.3 不同牌号的多元醇对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影响 |
2.4.3.4 不同牌号的多元醇对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热空气老化性能的影响 |
2.4.3.5 不同牌号的多元醇对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热性能的影响 |
2.4.3.6 不同牌号的多元醇对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温敏性能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硬段对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及助剂 |
3.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3.2.3 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的制备 |
3.3 性能测试标准及方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硬段含量对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性能的影响 |
3.4.1.1 硬段含量对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3.4.1.2 硬段含量对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泡孔结构的影响 |
3.4.1.3 硬段含量对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影响 |
3.4.1.4 硬段含量对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热空气老化性能的影响 |
3.4.1.5 硬段含量对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温敏性能的影响 |
3.4.2 扩链剂种类对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性能的影响 |
3.4.2.1 扩链剂种类对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3.4.2.2 扩链剂种类对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泡孔结构的影响 |
3.4.2.3 扩链剂种类对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影响 |
3.4.2.4 扩链剂种类对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老化性能的影响 |
3.4.2.5 扩链剂种类对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热性能的影响 |
3.4.2.6 扩链剂种类对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温敏性能的影响 |
3.4.3 扩链剂并用对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性能的影响 |
3.4.3.1 扩链剂并用对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3.4.3.2 扩链剂并用对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泡孔结构的影响 |
3.4.3.3 扩链剂并用对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影响 |
3.4.3.4 扩链剂并用对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老化性能的影响 |
3.4.3.5 扩链剂并用对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热性能的影响 |
3.4.3.6 扩链剂并用对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温敏性能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泡孔结构对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及助剂 |
4.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4.2.3 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的制备 |
4.3 性能测试标准及方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物料混合时间对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性能的影响 |
4.4.1.1 物料混合时间对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4.4.1.2 物料混合时间对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泡孔结构的影响 |
4.4.1.3 物料混合时间对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热空气老化性能的影响 |
4.4.1.4 物料混合时间对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温敏性能的影响 |
4.4.2 泡沫稳定剂种类对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性能的影响 |
4.4.2.1 泡沫稳定剂种类对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4.4.2.2 泡沫稳定剂种类对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泡孔结构的影响 |
4.4.2.3 泡沫稳定剂种类对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热空气老化性能的影响 |
4.4.2.4 泡沫稳定剂种类对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温敏性能的影响 |
4.4.3 泡沫稳定剂用量对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性能的影响 |
4.4.3.1 泡沫稳定剂用量对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4.4.3.2 泡沫稳定剂用量对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泡孔结构的影响 |
4.4.3.3 泡沫稳定剂用量对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热空气老化性能的影响 |
4.4.3.4 泡沫稳定剂用量对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温敏性能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防老助剂对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老化性能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料及助剂 |
5.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5.2.3 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的制备 |
5.2.4 标准海水的制备 |
5.3 性能测试标准及方法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抗氧剂种类对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老化性能的影响 |
5.4.1.1 抗氧剂种类对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热空气老化性能的影响 |
5.4.1.2 抗氧剂种类对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海水老化性能的影响 |
5.4.1.3 抗氧剂种类对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热性能的影响 |
5.4.2 抗氧剂并用比例对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老化性能的影响 |
5.4.2.1 抗氧剂并用比例对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热空气老化性能的影响 |
5.4.1.2 抗氧剂并用比例对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海水老化性能的影响 |
5.4.2.3 抗氧剂并用比例对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热性能的影响 |
5.4.3 抗水解剂用量对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老化性能的影响 |
5.4.3.1 抗水解剂用量对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海水老化性能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0.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0.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0.4 创新之处与主要不足 |
第一章 中外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
1.1 洗涤技术的相关概念 |
1.1.1 洗涤、洗涤技术及洗涤剂 |
1.1.2 表面活性剂界定、分类及去污原理 |
1.1.3 助剂、添加剂、填充剂及其主要作用 |
1.1.4 合成脂肪酸及其特殊效用 |
1.2 国外洗涤技术的发展概述 |
1.2.1 从偶然发现到商品——肥皂生产技术的萌芽与发展 |
1.2.2 科学技术的驱动——肥皂工业化生产及其去污原理 |
1.2.3 弥补肥皂功能的缺陷——合成洗涤剂的出现与发展 |
1.2.4 新影响因素——洗涤技术的转型 |
1.2.5 绿色化、多元化和功能化——洗涤技术发展新趋势 |
1.3 中国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
1.3.1 取自天然,施以人工——我国古代洗涤用品及技术 |
1.3.2 被动引进,艰难转型——民国时期肥皂工业及技术 |
1.3.3 跟跑、并跑到领跑——新中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历程 |
1.4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发展沿革 |
1.4.1 民国时期的中央工业试验所 |
1.4.2 建国初期组织机构调整 |
1.4.3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筹建 |
1.4.4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壮大 |
1.4.5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转制和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
2.1 我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开端(1957-1959) |
2.2.1 早期技术研究与第一批合成洗涤剂产品的面世 |
2.2.2 早期技术发展特征分析 |
2.2 以烷基苯磺酸钠为主体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1960-1984) |
2.2.1 生产工艺的连续化研究及石油生产原料的拓展 |
2.2.2 烷基苯新生产工艺的初步探索 |
2.2.3 长链烷烃脱氢制烷基苯的技术突破及其它生产工艺的改进 |
2.2.4 技术发展特征及研究机制分析 |
2.3 新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与研究(1985-1999) |
2.3.1 磺化技术的进步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α-烯基磺酸盐的开发 |
2.3.2 醇(酚)醚衍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2.3.3 脂肪酸甲酯磺酸盐的研究 |
2.3.4 烷基苯磺酸钠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
2.3.5 技术转型的方式及动力分析 |
2.4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全面产业化及升级发展(2000 年后) |
2.4.1 三氧化硫磺化技术的产业化发展 |
2.4.2 主要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产业化 |
2.4.3 油脂基绿色化、功能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2.4.4 新世纪技术发展特征及趋势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
3.1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初步发展(1958-1980) |
3.2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迅速崛起(1981-2000) |
3.2.1 生产原料的研究 |
3.2.2 咪唑啉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3.2.3 叔胺的制备技术的突破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开发 |
3.2.4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技术更新及新品种的开发 |
3.2.5 技术发展特征及动力分析 |
3.3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绿色化品种的开发(2000 年后) |
3.3.1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开发及乙氧基化技术的利用 |
3.3.2 糖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3.3.3 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进一步发展 |
3.3.4 技术新发展趋势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助剂及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 |
4.1 从三聚磷酸钠至4A沸石——助剂生产技术的开发与运用 |
4.1.1 三聚磷酸钠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65-2000) |
4.1.2 4 A沸石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80 年后) |
4.1.3 我国助剂转型发展过程及社会因素分析 |
4.2 从洗衣粉至多类型产品——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开发 |
4.2.1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初步开发(1957-1980) |
4.2.2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全面发展(1981-2000) |
4.2.3 新世纪洗涤产品生产技术发展趋势(2000 年后) |
4.2.4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动力与影响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 |
5.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及技术发展 |
5.1.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 |
5.1.2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历史 |
5.1.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研发路线的选择性分析 |
5.2 我国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初创(1954-1961) |
5.2.1 技术初步试探与生产工艺突破 |
5.2.2 工业生产的初步实现 |
5.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工业化(1962-1980) |
5.3.1 为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开展的技术研究 |
5.3.2 为提升生产综合效益开展的技术研究 |
5.4 合成脂肪酸生产的困境与衰落(1981-90 年代初期) |
5.5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历史反思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洗涤技术历史特征、发展动因、研发机制考察 |
6.1 我国洗涤技术的整体发展历程及特征 |
6.1.1 洗涤技术内史视野下“发展”的涵义与逻辑 |
6.1.2 我国洗涤技术的历史演进 |
6.1.3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特征 |
6.2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 |
6.2.1 社会需求是技术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
6.2.2 政策导向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撑 |
6.2.3 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是驱动的双轮 |
6.2.4 环保要求是技术发展不可忽视的要素 |
6.3 我国洗涤技术研发机制的变迁 |
6.3.1 国家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6.3.2 国家主导向市场引导转化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6.3.3 市场经济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3)反式丁戊共聚橡胶老化与防老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简介 |
1.2 橡胶老化 |
1.2.1 橡胶的老化及特征 |
1.2.2 橡胶材料的热氧老化机理 |
1.2.3 橡胶老化的影响因素 |
1.2.4 老化研究方法进展 |
1.2.5 天然橡胶的老化行为 |
1.2.6 顺丁橡胶的老化行为 |
1.2.7 丁苯橡胶的老化行为 |
1.2.8 不同硫化体系的橡胶老化 |
1.3 橡胶防老剂 |
1.3.1 防老剂概述 |
1.3.2 防老剂的种类和性能 |
1.3.3 防老剂的作用机理 |
1.3.4 影响防老剂防护效果的因素 |
1.3.5 老化防护体系的研究方法 |
1.3.6 橡胶材料老化热氧老化防老剂的发展及现状 |
1.4 反式-1,4-丁二烯-异戊二烯共聚橡胶 |
1.4.1 反式-1,4-丁二烯-异戊二烯共聚橡胶简介 |
1.4.2 反式-1,4-丁二烯-异戊二烯共聚橡胶应用 |
1.5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反式丁戊共聚橡胶(TBIR)老化行为研究 |
前言 |
2.1 实验部分 |
2.1.1 主要实验原材料 |
2.1.2 试样制备 |
2.1.3 实验仪器 |
2.1.4 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反式丁戊共聚橡胶(TBIR)的热氧老化 |
2.2.2 反式丁戊共聚橡胶剪切过程中的老化行为 |
2.2.3 反式丁戊共聚橡胶加工过程中的老化行为 |
2.2.4 反式丁戊共聚橡胶TBIR老化过程中微观结构的变化 |
2.2.5 TBIR的热降解 |
2.2.6 TBIR硫化胶热氧老化前后性能的变化 |
2.2.7 TBIR老化机理的提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同硫化体系对TBIR性能及老化性能的影响 |
前言 |
3.1 实验部分 |
3.1.1 主要实验原材料 |
3.1.2 试样制备 |
3.1.3 实验仪器 |
3.1.4 结构测试与表征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硫化体系对硫化特性的影响 |
3.2.2 硫化体系对硫化胶交联密度的影响 |
3.2.3 TBIR硫化胶热行为 |
3.2.4 硫化体系对TBIR硫化胶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 |
3.2.5 硫化胶的热空气老化性能 |
3.2.6 填料分散-Payne effect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防老剂对TBIR老化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
前言 |
4.1 实验部分 |
4.1.1 主要实验原材料 |
4.1.2 试样制备 |
4.1.3 实验仪器 |
4.1.4 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TBIR混炼胶的氧化诱导期分析 |
4.2.2 TBIR混炼胶FTIR红外光谱分析 |
4.2.3 TBIR混炼胶热氧老化前后分子量及其分布的变化 |
4.2.4 防老剂对TBIR硫化特性的影响 |
4.2.5 防老剂对TBIR硫化胶交联网络的影响 |
4.2.6 防老剂对TBIR硫化胶物理机械性能及其耐老化性能的影响 |
4.2.7 防老剂对TBIR硫化胶屈挠疲劳性能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4)耐老化单组分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及结构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聚氨酯胶粘剂的发展现状 |
1.3 高分子材料的老化机理 |
1.4 高分子材料的抗氧化机理和光稳定机理 |
1.4.1 抗氧化机理 |
1.4.2 光稳定机理 |
1.5 国内外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
1.6 本课题制备复合胶粘剂的优点 |
1.6.1 复合粒子的优点 |
1.6.2 复合粒子改性聚氨酯胶粘剂的优点 |
1.7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创新点 |
第二章 改性纳米二氧化钛复合粒子的制备 |
2.1 引言 |
2.2 实验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设备 |
2.2.3 复合助剂制备机理 |
2.2.4 制备方法 |
2.3 性能测试与表征 |
2.3.1 红外光谱测试 |
2.3.2 热重分析(TGA)表征 |
2.3.3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2.3.4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红外光谱分析 |
2.4.2 热重分析 |
2.4.3 光电子能谱分析 |
2.4.4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TiO_2-TDI粒子改性PU胶粘剂的制备及耐老化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设备 |
3.2.3 制备方法 |
3.3 性能测试与表征 |
3.3.1 红外光谱测试 |
3.3.2 粘度测定 |
3.3.3 拉伸剪切强度测试 |
3.3.4 氙灯老化实验 |
3.3.5 扫描电镜(SEM)分析 |
3.3.6 热重分析(TGA)表征 |
3.3.7 硬度测定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红外光谱分析 |
3.4.2 粘度分析 |
3.4.3 断面形貌分析 |
3.4.4 拉伸剪切性能分析 |
3.4.5 热稳定性分析 |
3.4.6 光氧老化前后表面形貌分析 |
3.4.7 光氧老化前后硬度分析 |
3.4.8 光氧老化前后红外分析 |
3.4.9 热氧老化前后拉伸剪切性能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TiO_2-TDI-2246 复合粒子改性PU胶粘剂的制备及耐老化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设备 |
4.2.3 制备方法 |
4.3 性能测试与表征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红外光谱分析 |
4.4.2 粘度分析 |
4.4.3 断面形貌分析 |
4.4.4 拉伸剪切强度分析 |
4.4.5 热稳定性分析 |
4.4.6 光氧老化前后形貌分析 |
4.4.7 光氧老化前后硬度分析 |
4.4.8 光氧老化前后红外分析 |
4.4.9 热氧老化前后硬度分析 |
4.4.10 热氧老化前后拉伸剪切强度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5)丙烯酸酯橡胶/液体氟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实验背景 |
1.2 高分子共混概述 |
1.3 丙烯酸酯橡胶 |
1.3.1 丙烯酸酯橡胶的结构与分类 |
1.3.2 丙烯酸酯橡胶的合成方法 |
1.3.3 丙烯酸酯橡胶的交联体系 |
1.4 丙烯酸酯橡胶的性能及应用 |
1.4.1 耐热油、耐臭氧、日光老化性能 |
1.4.2 丙烯酸酯橡胶在介电弹性体中的应用 |
1.4.3 丙烯酸酯橡胶在阻尼材料领域的应用 |
1.5 丙烯酸酯橡胶的改性 |
1.5.1 引入丙烯酸烷氧基酯 |
1.5.2 合成乙烯-丙烯酸酯橡胶 |
1.5.3 引入含杂原子基团 |
1.5.4 丙烯酸酯橡胶与树脂共混制备TPV |
1.5.5 不同类型丙烯酸酯橡胶共混 |
1.5.6 丙烯酸酯橡胶/天然橡胶共混 |
1.5.7 丙烯酸酯橡胶/丁腈橡胶共混 |
1.5.8 丙烯酸酯橡胶/氯醇橡胶共混 |
1.5.9 丙烯酸酯橡胶/硅橡胶共混改性 |
1.5.10 丙烯酸酯橡胶/氟橡胶共混 |
1.6 液体氟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
1.6.1 单体聚合法 |
1.6.2 氧化降解法 |
1.7 液体氟橡胶的固化 |
1.7.1 环氧树脂类固化剂 |
1.7.2 氨基树脂类固化剂 |
1.7.3 碳化亚胺类固化剂 |
1.7.4 多异氰酸醋类固化剂 |
1.8 液体氟橡胶研究进展 |
1.8.1 端羧基液体氟橡胶的还原 |
1.8.2 端羧基液体氟橡胶的酯化 |
1.8.3 端羧基液体氟橡胶的硅烷基化 |
1.9 液体氟橡胶共混改性 |
1.10 本课题意义、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1.10.1 课题意义 |
1.10.2 主要内容 |
1.10.3 课题创新点 |
第二章 丙烯酸酯橡胶/液体氟橡胶并用胶硫化体系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实验配方 |
2.2.4 并用胶的制备 |
2.3 性能测试 |
2.3.1 硫化性能测试 |
2.3.2 物理性能测试 |
2.3.3 老化性能测试 |
2.3.4 压缩永久变形测试 |
2.3.5 耐油性能测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硫化曲线 |
2.4.2 物理性能 |
2.4.3 老化性能 |
2.4.4 压缩永久变形 |
2.4.5 耐油性能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液体氟橡胶份数对丙烯酸酯橡胶的性能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实验配方 |
3.2.4 原料制备 |
3.3 性能测试 |
3.3.1 硫化性能测试 |
3.3.2 门尼粘度测试 |
3.3.3 填料分散测试 |
3.3.4 透射电镜测试 |
3.3.5 物理性能测试 |
3.3.6 老化性能测试 |
3.3.7 压缩永久变形测试 |
3.3.8 玻璃化转变温度测试 |
3.3.9 动态力学性能测试 |
3.3.10 热稳定性能测试 |
3.3.11 耐油性能测试 |
3.3.12 扫描电镜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液体氟橡胶对并用胶加工性能的影响 |
3.4.2 液体氟橡胶对并用胶填料分散的影响 |
3.4.3 液体氟橡胶对并用胶硫化特性的影响 |
3.4.4 物理性能 |
3.4.5 并用胶热氧老化性能 |
3.4.6 DSC&DMA |
3.4.7 并用胶热稳定性测试 |
3.4.8 压缩永久变形 |
3.4.9 耐油测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金属氧化物对丙烯酸醋橡胶/液体氟橡胶并用胶的性能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实验配方 |
4.2.4 原料制备 |
4.3 性能测试 |
4.3.1 硫化性能测试 |
4.3.2 EDS分析 |
4.3.3 交联密度测试 |
4.3.4 物理性能测试 |
4.3.5 老化性能测试 |
4.3.6 压缩永久变形测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硫化性能 |
4.4.2 交联密度 |
4.4.3 力学性能 |
4.4.4 老化性能 |
4.4.5 压缩永久变形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附件 |
(6)基于超声的聚乙烯燃气管道老化检测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聚乙烯管材的发展概况及其特性 |
1.2.1 聚乙烯管材的发展 |
1.2.2 聚乙烯管材的特点 |
1.2.3 聚乙烯材料老化的影响因素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 |
第2章 超声波检测基本理论 |
2.1 超声波的圆盘纵波发射声场 |
2.1.1 波源轴线上声压分布 |
2.1.2 波束指向性 |
2.2 超声波检测方法 |
2.2.1 脉冲反射法和透射法 |
2.2.2 纵波法和横波法 |
2.3 短时傅里叶变换 |
2.3.1 傅里叶变换 |
2.3.2 连续短时傅里叶变换 |
2.3.3 离散短时傅里叶变换 |
2.3.4 基本窗宽度分类 |
2.4 非线性超声检测技术 |
2.4.1 非线性超声检测原理 |
2.4.2 非线性波动方程的解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聚乙烯管材的性能研究 |
3.1 聚乙烯材料老化机理 |
3.1.1 自由基反应机理 |
3.1.2 老化机理 |
3.2 聚乙烯管材老化研究方法 |
3.3 冲击强度试验 |
3.3.1 聚乙烯管材老化试样制备 |
3.3.2 冲击强度测试 |
3.4 热稳定性分析 |
3.4.1 氧化诱导期测量方法 |
3.4.2 聚乙烯氧化诱导时间测量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超声信号采集及其声学特性研究 |
4.1 超声检测系统的软硬件实现 |
4.1.1 超声检测装置的搭建 |
4.1.2 数据采集系统软件设计 |
4.1.3 超声脉冲信号采集 |
4.2 STFT窗函数类型与参数的确定 |
4.2.1 不同窗函数的选择 |
4.2.2 窗宽度选择 |
4.3 聚乙烯的声学特征研究 |
4.3.1 超声波衰减特性 |
4.3.2 超声声速谱与衰减谱测量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聚乙烯老化程度的非线性表征 |
5.1 加热时长对基波和二次谐波幅值的影响 |
5.2 老化时间对非线性系数的影响 |
5.3 非线性系数与冲击强度和氧化诱导时间的关系 |
5.3.1 超声非线性系数与冲击强度的关系 |
5.3.2 非线性系数与氧化诱导时间的关系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所开展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
(7)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面临的突出问题 |
1.1 师资团队的教学素养相对偏差 |
1.2 3D打印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资源匮乏 |
1.3 教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
2.1 通过“名师引领、双元结构、分工协作”的准则塑造团队 |
2.1.1 依托有较强影响力的带头人,有效开发名师所具备的引领示范效果 |
2.1.2 邀请大师授教,提升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水准 |
2.2 推进“学生主体、育训结合、因材施教”的教材变革 |
2.2.1 设计活页式3D打印教材 |
2.2.2 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
2.3 创新推行“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
2.3.1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法 |
2.3.2 构建与推进更具创新性的“三个课堂”模式 |
(8)生物降解热塑性聚酯弹性体的合成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可生物降解材料 |
1.2.1 可生物降解材料的定义 |
1.2.2 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分类 |
1.2.2.1 微生物合成型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 |
1.2.2.2 天然高分子型可生物降解材料 |
1.2.2.3 人工合成型可生物降解材料 |
1.2.2.4 混合型可生物降解材料 |
1.2.3 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特点与降解机理 |
1.2.3.1 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特点 |
1.2.3.2 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降解机理 |
1.2.4 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评价方法 |
1.2.4.1 特定酶降解法 |
1.2.4.2 土壤掩埋降解法 |
1.2.4.3 活性污泥降解法 |
1.2.4.4 堆肥降解法 |
1.3 聚酯材料 |
1.3.1 聚酯材料的分类 |
1.3.1.1 芳香族聚酯 |
1.3.1.2 不饱和聚酯 |
1.3.1.3 脂肪族饱和聚酯 |
1.3.2 聚酯合成反应机理与制备方法 |
1.3.2.1 直接酯化法 |
1.3.2.2 开环聚合法 |
1.3.2.3 微生物发酵法 |
1.3.3 聚酯材料的发展趋势与应用 |
1.3.3.1 聚酯材料的发展趋势 |
1.3.3.2 环保型聚酯材料的应用 |
1.4 弹性体材料 |
1.4.1 弹性体的定义与分类 |
1.4.2 热塑性弹性体材料 |
1.4.3 热塑性弹性体的分类 |
1.4.3.1 共混型TPE |
1.4.3.2 聚合型TPE |
1.4.4 热塑性弹性体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
1.4.4.1 热塑性弹性体的应用领域 |
1.4.4.2 热塑性弹性体的发展趋势 |
1.5 扩链反应 |
1.5.1 扩链反应原理 |
1.5.2 扩链剂与交联剂的异同 |
1.5.3 扩链剂种类 |
1.5.3.1 异氰酸酯类扩链剂 |
1.5.3.2 二元酰氯和酸酐类扩链剂 |
1.5.3.3 二恶唑啉类扩链剂 |
1.5.3.4 双环氧化物扩链剂 |
1.5.4 扩链反应在高分子材料领域的应用 |
1.6 研究目的、意义及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生物降解热塑性聚酯弹性体预聚体的合成与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
2.2.2 实验设备与仪器 |
2.2.3 实验装置图 |
2.2.4 聚酯预聚体的合成工艺设计与制备 |
2.2.4.1 聚酯预聚体合成条件的设计与控制 |
2.2.4.2 硬段聚酯预聚体(HPE)的设计与制备 |
2.2.4.3 软段聚酯预聚体(SPE)的设计与制备 |
2.2.5 测试与表征 |
2.2.5.1 预聚体酸值的测定 |
2.2.5.2 预聚体羟值的测定 |
2.2.5.3 预聚体酯化率的测定 |
2.2.5.4 聚酯预聚体特性黏度的测定 |
2.2.5.5 预聚体分子量及其分布的测定 |
2.2.5.6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测试 |
2.2.5.7 核磁共振氢谱(1H-NMR)测试 |
2.2.5.8 差式扫描量热(DSC)测试 |
2.2.5.9 偏光显微镜(POM)观测 |
2.2.5.10 广角X射线衍射(WXRD)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聚酯预聚体分子量的调控 |
2.3.1.1 真空缩聚反应时间对聚酯预聚体分子量的影响 |
2.3.1.2 二元酸单体比例对SPE分子量的影响 |
2.3.2 聚酯预聚体的结构表征 |
2.3.2.1 HPE的红外谱图分析 |
2.3.2.2 SPE的红外谱图分析 |
2.3.2.3 HPE的核磁氢谱分析 |
2.3.2.4 SPE的核磁氢谱分析 |
2.3.3 聚酯预聚体的热性能表征 |
2.3.3.1 HPE的热性能 |
2.3.3.2 SPE的热性能 |
2.3.4 聚酯预聚体的结晶性能 |
2.3.4.1 HPE的结晶形貌 |
2.3.4.2 SPE的结晶形貌 |
2.3.4.3 HPE的 WXRD测试 |
2.3.4.4 SPE的 WXRD测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生物降解热塑性聚酯弹性体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及化学试剂 |
3.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3.2.3 BTPE的制备 |
3.2.4 测试与表征 |
3.2.4.1 BTPE特性黏度测定 |
3.2.4.2 BTPE分子量及其分布的测定 |
3.2.4.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测试 |
3.2.4.4 核磁共振氢谱(1H-NMR)测试 |
3.2.4.5 差式扫描量热(DSC)测试 |
3.2.4.6 热失重分析(TGA)测试 |
3.2.4.7 偏光显微镜(POM)观测 |
3.2.4.8 广角X射线衍射(WXRD)测试 |
3.2.4.9 邵氏硬度测试 |
3.2.4.10 力学性能测试 |
3.2.4.11 拉伸回复率测试 |
3.2.4.12 原子力显微镜(AFM)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BTPE的合成工艺控制 |
3.3.1.1 扩链温度的选择 |
3.3.1.2 扩链剂用量的确定 |
3.3.1.3 HPE/SPE质量比的选择 |
3.3.2 BTPE的结构表征 |
3.3.2.1 红外谱图分析 |
3.3.2.2 核磁氢谱分析 |
3.3.3 BTPE的特性黏度、分子量及其分布 |
3.3.4 BTPE的热性能测试 |
3.3.4.1 SPE分子量对BTPE的热性能的影响 |
3.3.4.2 HPE分子量对BTPE热性能的影响 |
3.3.4.3 HPE/SPE质量比对BTPE的热性能的影响 |
3.5.4.4 SPE酯基含量对BTPE的热性能的影响 |
3.3.5 BTPE的热稳定性测试 |
3.3.5.1 HPE/SPE质量比对BTPE热稳定性的影响 |
3.3.5.2 SPE酯基含量对BTPE热稳定性的影响 |
3.3.6 BTPE的结晶性能测试 |
3.3.6.1 广角X射线衍射(WXRD)测试 |
3.3.6.2 BTPE的结晶形貌 |
3.3.7 BTPE的力学性能 |
3.3.7.1 SPE分子量对BTPE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7.2 HPE分子量对BTPE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7.3 SPE酯基含量对BTPE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8 BTPE的微观相图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生物降解热塑性聚酯弹性体的降解性能和细胞相容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原料及试剂 |
4.2.2 仪器及设备 |
4.2.3 实验内容及方法 |
4.2.3.1 吸水性能测试 |
4.2.3.2 脂肪酶降解液降解实验 |
4.2.3.3 不同pH缓冲液降解实验 |
4.2.3.4 自然环境中土壤掩埋降解 |
4.2.3.5 BTPE细胞相容性实验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BTPE的吸水性能 |
4.3.2 BTPE在不同pH值缓冲液中的降解 |
4.3.3 BTPE在脂肪酶降解液条件下的降解 |
4.3.3.1 脂肪酶浓度对BTPE的降解性能影响 |
4.3.3.2 SPE分子量对酶促降解性能影响 |
4.3.3.3 HPE/SPE质量比对酶促降解性能影响 |
4.3.3.4 SPE酯基含量对酶促降解性能影响 |
4.3.3.5 HPE分子量对酶促降解性能影响 |
4.3.3.6 酶促降解前后弹性体的表面形貌 |
4.3.3.7 酶促降解前后BTPE的红外谱图 |
4.3.4 BTPE在土壤条件下的降解 |
4.3.4.1 降解前后质量变化 |
4.3.4.2 BTPE土壤降解前后表面形貌 |
4.3.5 BTPE的细胞相容性 |
4.3.5.1 BTPE的细胞相对增值率 |
4.3.5.2 BTPE的细胞形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9)聚酰亚胺纤维耐候性及柔性结构对其性能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高性能纤维耐候性研究 |
1.2.1 高性能纤维的发展概况和分类 |
1.2.2 高性能纤维的耐久性和适应性 |
1.2.3 高性能纤维耐候性研究现状 |
1.3 聚酰亚胺纤维 |
1.3.1 聚酰亚胺纤维概述 |
1.3.2 聚酰亚胺纤维的制备工艺 |
1.3.3 聚酰亚胺纤维的性能及应用 |
1.4 聚酰亚胺纤维的改性 |
1.4.1 聚酰亚胺的结构改性 |
1.4.2 聚酰亚胺的纳米改性 |
1.4.3 聚酰亚胺纤维结构改性的优点 |
1.5 论文的目的、内容及创新点 |
第二章 聚酰亚胺纤维耐候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药品 |
2.2.2 实验仪器 |
2.2.3 测试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PPTA/芳纶Ⅲ/PBO/PI纤维的力学性能 |
2.3.2 PPTA/芳纶Ⅲ/PBO/PI纤维的耐热性能 |
2.3.3 PPTA/芳纶Ⅲ/PBO/PI纤维的耐紫外性能 |
2.3.4 PPTA/芳纶Ⅲ/PBO/PI纤维的化学稳定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柔性结构对聚酰亚胺纤维热性能及其他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药品 |
3.2.2 实验仪器 |
3.2.3 BPA体系PI纤维的制备 |
3.2.4 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p-PDA/APB134摩尔配比对PI纤维性能的影响 |
3.3.2 牵伸比对PI性能的影响 |
3.3.3 热亚胺化温度对PI纤维性能的影响 |
3.3.4 醚键对PI纤维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4.1 聚酰亚胺纤维耐候性研究 |
4.2 柔性结构对聚酰亚胺纤维性能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10)热塑性弹性体SIS的合成及SBS抗氧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热塑性弹性体概述 |
1.2 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概述 |
1.2.1 SBS的性质与应用 |
1.2.2 SIS的性质与应用 |
1.3 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SBC)结构概述 |
1.4 热塑性弹性体(SIS)合成技术概述 |
1.4.1 阴离子聚合反应机理 |
1.4.2 SIS工业化生产工艺 |
1.4.3 实验室SIS聚合反应过程 |
1.5 热塑性弹性体(SBS)老化问题概述 |
1.5.1 SBS老化现象 |
1.5.2 SBS黄变原因分析 |
1.5.3 SBS抗老化措施 |
1.6 国内外生产现状与研究进展 |
1.6.1 国外SIS生产和应用现状 |
1.6.2 国内SIS生产和应用现状 |
1.7 本章小结与论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SIS偶联合成技术研究 |
2.1 实验原料 |
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3 实验方法与表征 |
2.3.1 SIS聚合方法 |
2.3.2 评价制样方法 |
2.3.3 凝胶渗透色谱法(GPC) |
2.3.4 红外光谱法(IR) |
2.3.5 核磁共振氢谱(1H-NMR)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国内SIS牌号结构剖析、性能分析评价 |
2.4.2 聚合温度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 |
2.4.3 活性剂THF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
2.4.4 引发剂用量对二嵌段SI分子量的影响 |
2.4.5 偶联剂用量对SI和 SIS聚合物分子量的影响 |
2.4.6 偶联时间、偶联温度对偶联效率和SI含量的影响 |
2.4.7 力学性能分析 |
2.4.8 红外光谱分析 |
2.4.9 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SBS抗氧化性能研究 |
3.1 实验原料 |
3.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3.3 实验方法与标准 |
3.3.1 制备添加不同抗氧剂的SBS样片 |
3.3.2 热氧老化实验 |
3.3.3 光老化试验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终止剂对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
3.4.2 不同复配抗氧剂体系对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
3.4.3 耐黄变性能的红外光谱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学术论文的发表情况 |
四、国外高分子材料老化和降解研究动向(论文参考文献)
- [1]影响温敏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性能的因素研究[D]. 吕小健.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1)
- [2]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D]. 王鹏飞. 山西大学, 2021(01)
- [3]反式丁戊共聚橡胶老化与防老化研究[D]. 李宁. 青岛科技大学, 2021
- [4]耐老化单组分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及结构与性能研究[D]. 冯浪. 江苏理工学院, 2020(01)
- [5]丙烯酸酯橡胶/液体氟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傅家森.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6]基于超声的聚乙烯燃气管道老化检测及实验研究[D]. 张世玮.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2020(02)
- [7]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J].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 数码世界, 2020(04)
- [8]生物降解热塑性聚酯弹性体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 燕四伟. 青岛科技大学, 2019(11)
- [9]聚酰亚胺纤维耐候性及柔性结构对其性能影响研究[D]. 周映.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
- [10]热塑性弹性体SIS的合成及SBS抗氧化性能研究[D]. 李伟.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