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外氮氧化物(NO_x)的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徐宏伟,董保权,李艳松,吴长安[1](2021)在《燃用催化油浆锅炉脱硝技术分析和实践验证》文中研究指明催化油浆中携带催化剂颗粒,导致油浆中机械杂质和灰分较高,只能作为工业重油廉价出厂。将处理后的油浆(澄清油)代替减压渣油作自备热电厂锅炉燃料油,可以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但污染物排放也超过国家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介绍了某电厂锅炉燃用催化油浆、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脱除烟气中NOx,配套WGS湿法脱硫除尘一体化技术的事前研判和实际应用结果情况。实际验证上述工艺技术路线的实施、使火电锅炉燃用催化油浆成为可行,并由此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尹贵豪[2](2021)在《燃煤循环流化床机组脱硝系统的智能控制研究及工业验证》文中指出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与非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Non-Catalytic Reduction,SNCR)联合脱硝系统的喷氨量控制,存在着系统入口NOx浓度测量滞后、失真,系统本身惯性大、非线性特性强等难题,在原有控制下常会出现出口NOx浓度、氨逃逸超标的问题,本文针对以上难题对脱硝系统的智能控制开展了研究。针对脱硝系统入口NOx浓度测量滞后的难题,研究了入口NOx浓度多工况测量滞后修正模型。研究了典型运行工况聚类的工况段划分方法,通过在每个工况段上分别建立模型,从而建立了脱硝系统入口NOx浓度多工况测量修正模型。多工况模型对入口NOx浓度预测的RMSE和R2分别为3.53 mg/m3和0.89,优于单一回归预测模型。针对脱硝系统强非线性、大滞后性的难题,通过粒子群寻优算法辨识了系统在典型工况段上的参数,并通过加权方法得到脱硝系统喷氨量和入口参数间的全局非线性预测控制模型。通过Matlab Simulink软件,构建了脱硝系统控制仿真平台。通过仿真平台,研究了入口NOx浓度修正与多模型预测控制结合的脱硝系统智能控制策略,与原有控制相比,无入口修正前馈的多模型预测控制可使波动减少40.6%,智能控制可使波动减少63.7%。研究了出口NOx浓度控制设定值提升至40 mg/m3的情况,智能控制可有效实现卡边控制,与原有设定值相比可平均节省氨水用量36.94 L/h。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在220t/h燃煤热电机组上开展工业验证研究。验证结果表明,在低、中、高负荷不同工况条件下,智能控制策略相较原有控制可使出口NOx浓度波动幅度分别减小64.6%、74.7%、53.4%。而在容易发生出口NOx浓度和氨逃逸超标的快速变负荷工况下,升、降负荷出口NOx浓度波动比原有控制波动幅度分别减小52.4%和58.4%,氨逃逸也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验证结果证明了本文研究的基于入口修正和多模型预测控制的智能控制策略,可以实现不同负荷、工况下的喷氨控制,降低出口NOx波动,降低后续设备低温腐蚀的风险,提高了SNCR/SCR联合脱硝系统运行的稳定性、经济性和安全性。
王强[3](2021)在《船舶柴油机尾气SCR减排技术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国际海事组织(IMO)修订了MARPOL73/78公约附则Ⅵ,开始实施更加严格的TierⅢ阶段法规,法规要求NOx排放量相比TierⅠ阶段降低80%,通过分析比较船舶柴油机尾气排放控制技术,得出船舶柴油机尾气处理技术主要采用SCR处理技术,通过分析研究国内外SCR排放处理技术现状,探讨SCR处理技术系统组成,探究SCR处理技术化学反应机理,为展开SCR排放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李连铠[4](2021)在《分离二次风对30MW预燃室燃烧器流动及燃烧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
戴赟[5](2021)在《基于APHC控制策略的火电厂烟气NOX浓度控制与优化》文中研究指明
孙启政[6](2021)在《彭城电厂320MW机组低氮燃烧器及脱硝改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
于聪[7](2021)在《船舶柴油机SCR系统尿素溶液喷射混合过程数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柴油机因其优异的可靠性和经济性,作为核心动力被广泛应用于船舶动力系统。随着社会的发展,发动机污染物排放问题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国际海事组织对于船用柴油机的污染物排放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我国紧跟国外的步伐,制定并快速迭代相关排放法规。氮氧化物作为尾气排放中非常重要的污染物,需要用后处理技术来进行减排处理,而SCR技术是重要的降低氮氧化物排放的技术手段。在这个背景下,本文针对SCR后处理系统的尿素溶液喷射混合过程进行仿真研究。本文利用CFD软件CONVERGE进行仿真研究,研究主体是SCR系统中尿素溶液的喷射混合过程。以32.5%浓度的尿素溶液为对象,研究喷射压力、喷孔与喷嘴轴线角度(后文均称为喷孔角度)、喷孔个数和直径以及环境温度这四个变量分别对尿素溶液喷射混合过程效果的影响。本文通过正交试验法设计模拟试验,探究SCR系统尿素溶液喷射混合系统中包括喷射压力、喷孔个数和直径、喷孔角度、喷雾锥角、环境温度和混合器与喷嘴的距离在内六个重要因素对尿素溶液的喷射混合过程影响。设计六因素五水平的正交表,通过数据分析得出喷射混合系统的最佳组合方案。结果表明,增加喷射压力和环境温度,都可以促进尿素溶液喷雾的发展,使喷雾发展得更加均匀;增加喷孔数量可以快速改善喷雾的均匀性;增大喷孔角度,随着角度增大,喷雾均匀性先提高后降低。本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对喷射压力、喷孔个数和直径、喷孔角度、喷雾锥角、环境温度、混合器与喷嘴的距离六个因素进行设计、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在基于氨气分布均匀性的分析中,六个因素的影响次序为:喷雾锥角>混合器与喷嘴距离>环境温度>喷孔个数和直径>喷孔角度>喷射压力。得到方案X的各个因素,喷射压力0.7MPa,孔数为4,孔径0.0035m,喷孔角度为30°,喷雾锥角30°,温度为600K,混合器与喷嘴距离是0.25m。在基于速度均匀性的分析中,六个因素的影响次序为:环境温度>喷雾锥角>喷孔角度>喷孔个数和直径>混合器距离>喷射压力。最佳方案参数,喷射压力0.3MPa,孔数为4,孔径0.0035m,喷孔角度为10°,喷雾锥角是15°,温度为700K,混合器与喷嘴距离是0.2m。综上所述,经过综合因素分析,喷射压力0.7MPa,孔数为4,孔径0.0035m,喷孔角度30°,喷雾锥角30°,温度600K,混合器与喷嘴距离0.25m是多因素影响喷雾均匀性的最优组合方案。
许肖飞[8](2021)在《水泥窑烟气SCR脱硝系统数值模拟及优化研究》文中提出近几十年来,我国水泥生产和和消费量一直位居世界第一,占全世界总量的60%左右,水泥,电力、热力生产及其它涉及燃烧的行业都是NOx排放的主要源头。我国对NOx的控制愈来愈重视,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因其脱硝效率高,而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SCR技术多集中在热力发电等行业,随着水泥行业氮氧化物排放标准的逐年趋严,加快了选择还原性催化还原(SCR)技术的研究。本文以某水泥生产线SCR脱硝中试系统为研究对象,结合水泥厂相关烟气数据,反应器入口整流格栅间距、整流格栅高度、整流格栅位置以及导流板个数、导流板角度对烟气流场均匀性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从无整流格栅到加整流格栅时,最大入射角均小于90°,催化剂上方涡流消失;当整流格栅的间距为107 mm,整流格栅高度为200 mm,整流位置与入口下边缘平齐时首层催化剂上层100 mm处的速度相对标准偏差降至19%;当导流板的个数为7个,导流板角度为18.2°时最为合适,此时首层催化剂上方100 mm处的速度相对标准偏差为11.91%,最大入射角度为3.14°。并在最佳参数下对单一气相不同组分的烟气,不同负荷进行了验证,以及DPM双相耦合条件下不同负荷进行了验证,均符合要求。为了获取颗粒的特性参数,采用粒度分布仪测试对灰样粒径进行测量,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对灰样进行了晶相分析分析和元素组成分析,根据测得的颗粒参数,采用DPM双相耦合,颗粒-壁面碰撞模型和用户自定义函数编写颗粒碰撞源文件,对颗粒物采用Rosin-Rammler分布条件进行了颗粒数值模拟。与单一气相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发现:首层催化剂上方100 mm处平均速度有了一定的增加,速度标准差变化较小,速度相对标准偏差相应的减小。针对水泥窑选择还原性催化还原(SCR)脱硝反应器底部积灰问题,采用离散相(DPM)模型模、速度沉积准则,应用用户自定义函数编写速度沉积的源文件,数值模拟分析了SCR脱硝反应器底部积灰情况,为了改进底部积灰情况,设计了带有松动风的反应器结构,对松动风入口角度和个数进行了优化分析。结果表明,当松动风角度为45°时,烟气含尘量基本趋于最小,当采用3个松动风时此时管道底面,壁面(除底面)和壁面沉积率基本接近,随着松动风个数的继续增加,沉积率减少幅度较小。
胡昊轩[9](2021)在《MXene基催化剂的制备及等离子体协同催化脱硝的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类生产生活中排放的废气对环境造成了很多不可逆的危害,而氮氧化物(NOX)作为废气治理中难度最大的一环,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等离子体脱硝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气体污染物治理技术,改善了传统脱硝工艺能耗大、成本高等技术缺陷,并且避免了SCR(选择性催化还原)中所需的还原剂,不会产生二次污染,是目前大气污染治理中最具前景和有效的技术工艺之一。本课题选用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MXene)作为主要材料,进行等离子体催化脱硝性能研究。MXene材料由于其本身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不仅能使其在等离子体电场保持良好的反应状态,并且可以促进电子空穴分离,提高氧化还原反应效率。本文制备三种MXene催化剂用于等离子体催化脱硝,探讨了各种体系的协同作用机理,为等离子体协同催化体系在脱硝领域的应用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主要成果如下:(1)g-C3N4/V2C MXene等离子体协同催化脱硝性能研究。将一维管状g-C3N4与二维多层V2C通过溶剂热法复合到一起。C/V-3的脱硝效率高达83.3%,分别是单一g-C3N4和V2C的1.2和2.1倍。并且通过XRD、FTIR、XPS等测试结果表明g-C3N4很好地结合到V2C上。SEM结果表明V2C MXene呈现出良好的二维层状结构,g-C3N4则呈现出类似一维六角形柱体的管状结构。TG结果表明V2C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有利于反应的进行。g-C3N4的导带中的电子由于内置电场而转移到V2C的价带,并且在价带中形成了空穴,这显着增强了电子与空穴的分离。(2)MIL-88A(Fe)/V2C MXene等离子体协同催化脱硝性能研究。通过构建具有正六面体结构的针状的MIL-88A-Fe和二维层状V2C MXene复合催化剂,并将其应用于等离子体脱硝,分析MIL-88A-Fe/V2C MXene-NTP的脱硝性能及反应机理,结果证实这种复合催化剂的脱硝性能得到提升。V2C和MIL-88A(Fe)之间形成了肖特基势垒,能有效地抑制电子和空穴的复合。由于V2C MXene的费米能级比其他半导体低得多,因此V2C可以作为电子受体,这就导致V2C表面积累大量电子,而MIL-88A(Fe)的价带上产生了空穴,在电荷耗尽层保持了载流子的分离。而随着空穴在MIL-88A(Fe)上的积累,肖特基结在界面上形成,阻挡电子的进入。而且当等离子体放电产生的电子从MIL-88A(Fe)越过界面进入V2C时并不发生积累,而是形成漂移电流直接流走。(3)MIL-88A(Fe)/MIL-100(Fe)/V2C MXene等离子体协同催化脱硝性能研究。通过构建一种三元催化剂来实现等离子体脱硝性能。与单独V2C和NTP作用相比,效率高出了76.77%和64.43%。SEM,XRD,BET,ESR,XPS等结果表明NTP的活化作用使MIL-88A(Fe)/MIL-100(Fe)形成配位固定层。这种致密层有助于提高等离子体脱硝的催化剂活性。等离子体放电后,电子在有机连接基中激发,随后电子在氧化铁(III)团簇上转移。因此,MIL-100(Fe)和MIL-88A(Fe)可能参与载流子的迁移。然后实现了电子-空穴对的有效分离,从而导致更多的电子用于增强MIL-100/MIL-88A(Fe)催化剂对NO的去除。本文研究结果显示MOFs可以作为一种超高效的气体吸附材料,在未来的环保领域中具有更广阔的应用。
黄鹏[10](2021)在《CFB机组大气污染物模型研究与控制优化》文中认为随着环保局对燃煤电厂污染物排放浓度的要求日益严格,大部分循环流化床(CFB)机组原有的污染物排放已不能达标。为顺应国家政策,越来越多的CFB机组进行了超低排放改造,改造方式通常为在炉膛顶部安装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elective Non-Catalytic Reduction,SNCR)脱硝装置以及在烟气尾部加装湿法脱硫装置,以期降低机组的硫氧化物(SO2)和氮氧化物(NOx)排放。循环流化床“炉内脱硫+炉外湿法脱硫”的模式已比较成熟,合理分配炉内外脱硫比例便可将SO2排放降到超低排放标准,但由于SNCR入口和出口不适合安装测点,加上循环流化床机组NOx的生成与排放较为复杂,造成SNCR的自动投入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且经常出现NOx排放瞬时超标的情况,因此建立NOx排放浓度模型、预测其排放趋势及分析其动态特性的意义重大。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做了如下工作:(1)通过对炉内燃烧机理的研究,推导出了密相区与稀相区的CO浓度,利用炉内即燃碳与CO浓度计算密相区与稀相区NOx的还原量,进而建立起了CFB锅炉NOx排放模型。仿真实验表明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际排放量吻合且能较实测值超前3~5分钟,具有一定预测作用。(2)利用机理模型探讨了一、二次风量、给煤量、一二次风配比及负荷变化与NOx排放浓度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各运行参数影响NOx排放浓度变化的原因。给煤量不变的情况下,一次风量和二次风量的提升均会提高NOx排放浓度,其中一次风量的影响要强于二次风。风量不变的情况下,给煤量提升会降低NOx的排放浓度,但响应时间要弱于风量变化。(3)通过阶跃响应的实验结果给出了 CFB机组降低原始成本的运行方式,即降低一次风比例、降低燃料粒径以及增加二次风配风级数。同时根据阶跃响应的的结果给出了 SNCR自动控制系统的优化策略,并在某CFB机组上进行了工程实践,优化效果证明了该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二、国外氮氧化物(NO_x)的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外氮氧化物(NO_x)的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燃用催化油浆锅炉脱硝技术分析和实践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1 烧催化油浆存在的问题 |
1.1 运行方面问题 |
1.1.1 油过滤器、油枪喷嘴堵塞 |
1.1.2 对流室、烟道积灰严重,锅炉出力下降 |
1.2 环保方面问题 |
2 关键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
2.1 SCR技术用于燃油锅炉的业绩认定 |
2.2 油性炭黑和催化剂颗粒的影响 |
2.2.1 锅炉吹灰技术对燃油锅炉的清灰效果 |
2.2.2 钒及稀土金属化合物对SCR催化剂影响 |
2.2.3 SCR模块布置位置及硫酸氢铵对后续设备结盐的影响 |
2.3 烟气中NOX较高的特点,必须采用SCR脱硝工艺 |
2.4 WGS工艺用于电厂锅炉烟气脱硫可行性分析 |
3 脱硫脱硝除尘改造技术方案 |
3.1 油浆澄清 |
3.2 脱硫脱硝除尘 |
4 改造完成情况及实施效果实践验证 |
4.1 油浆澄清 |
4.2 项目完成后的效果和经济效益 |
5 结束语 |
(2)燃煤循环流化床机组脱硝系统的智能控制研究及工业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脱硝系统控制研究现状 |
1.2.2 脱硝系统入口NO_x浓度测量修正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2 循环流化床机组脱硝系统入口NO_x浓度测量滞后修正研究 |
2.1 引言 |
2.2 研究对象及数据预处理 |
2.3 入口NO_x浓度测量滞后修正模型研究 |
2.3.1 LSTM神经网络原理 |
2.3.2 模型建立关键特征选择 |
2.3.3 关键特征间纯时延分析 |
2.3.4 LSTM神经网络超参数确定方法 |
2.3.5 基于LSTM神经网络的脱硝入口NO_x浓度测量修正 |
2.4 基于典型运行工况聚类的入口NO_x浓度测量滞后修正研究 |
2.4.1 影响入口NO_x浓度的关键因素分析 |
2.4.2 典型运行工况聚类研究 |
2.4.3 不同典型运行工况建模研究 |
2.4.4 测量修正模型效果对比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3 循环流化床机组脱硝系统的智能控制策略研究 |
3.1 引言 |
3.2 模型预测控制 |
3.2.1 预测模型 |
3.2.2 滚动优化 |
3.2.3 反馈校正 |
3.2.4 带约束DMC |
3.3 脱硝系统非线性建模研究 |
3.3.1 多模型参数辨识 |
3.3.2 多模型切换策略 |
3.4 脱硝系统智能控制策略研究 |
3.5 脱硝系统智能控制仿真 |
3.5.1 智能控制仿真平台搭建 |
3.5.2 控制量约束对控制效果的影响 |
3.5.3 入口浓度修正对控制效果的影响研究 |
3.5.4 脱硝系统卡边控制仿真 |
3.6 本章小结 |
4 脱硝系统智能控制的工业验证研究 |
4.1 引言 |
4.2 现场实验对象及系统部署 |
4.2.1 实验对象关键参数 |
4.2.2 现场系统部署 |
4.3 控制系统参数现场调试 |
4.4 智能控制前后效果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创新点 |
5.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3)船舶柴油机尾气SCR减排技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
2 船舶柴油机尾气排放处理技术 |
2.1 机内净化技术 |
2.2 机外净化技术 |
2.2.1 油水乳化技术(FWE) |
2.2.2 扫气加湿技术 |
2.2.3 废气再循环(EGR) |
2.2.4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 |
2.2.5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 |
3 SCR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3.1 SCR技术国外研究现状 |
3.2 SCR技术国内研究现状 |
4 SCR系统工作原理 |
4.1 SCR系统的基本组成 |
4.2 SCR系统的化学反应机理 |
4.2.1 催化还原过程 |
4.2.2 氨气的产生 |
(1)尿素水在柴油机废气高温作用下进行分解,获得尿素晶体: |
(2)尿素颗粒热解生成氨气及异氰酸: |
(3)异氰酸水解产生氨气和二氧化碳: |
4.2.3 氮氧化物的催化还原 |
(7)船舶柴油机SCR系统尿素溶液喷射混合过程数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柴油机排放尾气的主要成分和分析 |
1.1.2 国内外船舶发动机排放标准 |
1.2 船用柴油机NOx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
1.3 SCR技术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SCR系统尿素溶液喷射混合过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2 SCR系统尿素溶液喷射混合过程的喷雾仿真 |
2.1 前期准备 |
2.1.1 计算流体力学基本理论 |
2.1.2 试验部分台架简介 |
2.2 建立计算模型 |
2.2.1 控制方程 |
2.2.2 物理模型 |
2.2.3 三维CFD模型 |
2.3 计算模型的验证 |
2.3.1 试验与模拟结果验证 |
2.3.2 模拟结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喷射混合系统参数对喷雾特性的影响 |
3.1 喷射混合系统计算模型的选择 |
3.1.1 SCR系统混合反应过程 |
3.1.2 三维CFD模型 |
3.2 喷射系统的评价指标 |
3.2.1 均匀性评价指标 |
3.2.2 均匀性评价指标的计算公式 |
3.3 喷射混合系统的参数对喷雾特性的影响 |
3.3.1 喷射压力对喷雾特性的影响 |
3.3.2 喷孔角度对喷雾特性的影响 |
3.3.3 喷孔数量对喷雾特性的影响 |
3.3.4 环境温度对喷雾特性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带有静态混合器SCR系统的喷射混合过程仿真研究 |
4.1 静态混合器的设计 |
4.2 SCR喷射混合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 |
4.2.1 物理模型 |
4.2.2 三维CFD模型 |
4.3 SCR喷射混合系统基于正交试验设计法的仿真研究 |
4.3.1 正交设计法的简介 |
4.3.2 正交设计法的设计 |
4.3.3 数值模拟方案结果分析 |
4.3.4 数值模拟方案结果数值模拟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总结和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水泥窑烟气SCR脱硝系统数值模拟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水泥窑中NO_x的产生机理 |
1.3 水泥窑氮氧化物的控制技术 |
1.3.1 低氮燃烧技术 |
1.3.2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脱硝技术 |
1.3.3 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技术 |
1.4 SCR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CFD技术研究进展 |
1.6 论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SCR脱硝系统数值模拟计算方法 |
2.1 基本假设 |
2.2 基本方程 |
2.2.1 连续性方程 |
2.2.2 动量方程 |
2.2.3 能量守恒方程 |
2.2.4 标准k-ε方程 |
2.3 组分输运模型 |
2.4 多孔介质模型 |
2.5 求值解法 |
2.5.1 求解算法 |
2.5.2 收敛准则 |
2.6 SCR设计参数介绍 |
2.7 SCR烟气脱硝反应器原理和流动评价指标 |
2.8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整流格栅和导流板对SCR反应器流场均匀性的研究 |
3.1 原模型的模拟分析 |
3.1.1 研究模型介绍 |
3.1.2 几何简化模型 |
3.1.3 网格划分 |
3.3 数值模拟的参数设置 |
3.4 整流格栅对SCR反应器流场的影响 |
3.4.1 整流格栅间距对流场的影响 |
3.4.2 整流格栅高度对流场的影响 |
3.4.3 整流格栅位置对流场的影响 |
3.5 导流板对SCR反应器流场的影响 |
3.5.1 导流板个数对SCR反应器流场的影响 |
3.5.2 导流板角度对SCR反应器流场的影响 |
3.6 最佳方案下不同负荷工况模拟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泥窑SCR气固两相流数值模拟 |
4.1 模型理论 |
4.2 DPM离散相模型原理 |
4.3 用户自定义函数 |
4.4 离散相边界条件选择和设置 |
4.4.1 reflect边界条件 |
4.4.2 trap边界条件 |
4.4.3 escape边界条件 |
4.4.4 interior边界条件 |
4.5 颗粒物性参数 |
4.5.1 颗粒粒径分析 |
4.5.2 颗粒元素分析 |
4.5.3 颗粒物相分析 |
4.6 双相耦合条件下不同负荷数值模拟 |
4.7 颗粒运动轨迹模拟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泥窑SCR底部颗粒沉积特性数值模拟 |
5.1 原模型介绍和网格划分 |
5.1.1 原模型介绍 |
5.1.2 原模型网格划分 |
5.2 模拟参数介绍 |
5.3 颗粒沉积准则介绍 |
5.3.1 基于临界粘度的沉积模型 |
5.3.2 基于临界速度的沉积模型 |
5.4 原模型研究 |
5.5 添加松动风优化研究 |
5.5.1 改造模型介绍 |
5.5.2 改造模型网格划分 |
5.5.3 松动风角度优化研究 |
5.5.4 松动风个数优化研究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程序源代码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9)MXene基催化剂的制备及等离子体协同催化脱硝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NO_x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2 NO_x的污染现状 |
1.2 脱硝技术 |
1.2.1 SCR法 |
1.2.2 SNCR法 |
1.2.3 吸附法 |
1.3 等离子体法脱硝 |
1.3.1 等离子体概述 |
1.3.2 低温等离子体的产生方式 |
1.3.3 低温等离子体脱硝的理论基础 |
1.4 等离子体与催化剂协同作用 |
1.4.1 等离子体与催化剂的结合方式 |
1.4.2 低温等离子体催化NO的研究进展 |
1.5 MXenes材料 |
1.5.1 MXenes材料概述 |
1.5.2 MXenes材料的研究进展 |
1.5.3 MXenes及其复合材料的应用 |
1.6 本文的研究内容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1.1 实验仪器 |
2.1.2 实验试剂 |
2.2 催化剂的制备 |
2.2.1 V_2C MXene和g-C_3N_4/V_2C MXene的制备 |
2.2.2 MIL-88A(Fe)和MIL-88A(Fe)/V_2C MXene的制备 |
2.2.3 MIL-100(Fe)和MIL-100(Fe)/MIL-88A(Fe)/V_2C MXene的制备 |
2.3 催化剂活性测试 |
2.4 催化剂的测试表征 |
3 g-C_3N_4/V_2C MXene等离子体催化脱硝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结果及讨论 |
3.2.1 化学结构 |
3.2.2 形貌结构 |
3.2.3 样品的催化活性 |
3.2.4 O_2的影响分析 |
3.2.5 电压的影响分析 |
3.2.6 催化机理 |
3.3 本章小结 |
4 MIL-88A(Fe)/V_2C MXene等离子体催化脱硝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结果及讨论 |
4.2.1 催化活性测试 |
4.2.2 样品的组成 |
4.2.3 XPS |
4.2.4 TGA |
4.2.5 催化反应机理 |
4.3 本章小结 |
5 MIL-100(Fe)/MIL-88A(Fe)/V_2C MXene等离子体催化脱硝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结果及讨论 |
5.2.1 形貌与结构 |
5.2.2 催化活性 |
5.2.3 O_2影响分析 |
5.2.4 电压的影响分析 |
5.2.5 TGA |
5.2.6 催化机理 |
5.2.7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Ⅰ 本人在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及获奖 |
致谢 |
(10)CFB机组大气污染物模型研究与控制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的发展 |
1.1.3 课题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思路及主要工作 |
第2章 CFB锅炉NO_x反应机理与低氮排放技术 |
2.1 循环流化床锅炉氮氧化物生成机理 |
2.1.1 挥发分氮反应机理 |
2.1.2 焦炭氮反应机理 |
2.2 循环流化床锅炉氮氧化物还原机理 |
2.2.1 氮氧化物的气相还原 |
2.2.2 氮氧化物的气固还原 |
2.3 循环流化床机组低氮排放技术 |
2.3.1 循环流化床低氮燃烧技术 |
2.3.2 循环流化床机组烟气脱硝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CFB机组NO_x排放浓度动态模型 |
3.1 循环流化床燃烧模型 |
3.1.1 挥发分燃烧模型 |
3.1.2 密相区即燃碳燃烧模型 |
3.1.3 稀相区即燃碳燃烧模型 |
3.2 循环流化床物料动态平衡模型 |
3.2.1 密相区物料动态模型 |
3.2.2 稀相区物料动态模型 |
3.3 循环流化床密相区能量动态平衡模型 |
3.4 循环流化床气体浓度动态模型 |
3.4.1 氧气浓度动态模型 |
3.4.2 一氧化碳浓度动态模型 |
3.5 循环流化床NO_x排放动态模型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循环流化床机组NO_x排放动态特性与控制优化 |
4.1 研究对象简介 |
4.1.1 锅炉简介 |
4.1.2 锅炉主要参数 |
4.2 床温动态模型验证及分析 |
4.3 NO_x模型验证 |
4.3.1 160MW运行工况验证 |
4.3.2 模型泛化验证 |
4.4 NO_x排放动态特性研究 |
4.4.1 煤量阶跃实验 |
4.4.2 一次风阶跃实验 |
4.4.3 二次风阶跃实验 |
4.4.4 一二次风配比阶跃实验 |
4.4.5 负荷阶跃实验 |
4.5 循环流化床锅炉NOx排放运行及控制策略优化 |
4.5.1 NO_x排放运行优化 |
4.5.2 SNCR控制策略优化 |
4.6 SNCR控制优化工程实践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本文的主要成果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四、国外氮氧化物(NO_x)的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 [1]燃用催化油浆锅炉脱硝技术分析和实践验证[J]. 徐宏伟,董保权,李艳松,吴长安. 辽宁化工, 2021(10)
- [2]燃煤循环流化床机组脱硝系统的智能控制研究及工业验证[D]. 尹贵豪. 浙江大学, 2021(01)
- [3]船舶柴油机尾气SCR减排技术分析[J]. 王强. 科技资讯, 2021(21)
- [4]分离二次风对30MW预燃室燃烧器流动及燃烧的影响[D]. 李连铠.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5]基于APHC控制策略的火电厂烟气NOX浓度控制与优化[D]. 戴赟. 湖北工业大学, 2021
- [6]彭城电厂320MW机组低氮燃烧器及脱硝改造分析[D]. 孙启政.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7]船舶柴油机SCR系统尿素溶液喷射混合过程数值研究[D]. 于聪.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8]水泥窑烟气SCR脱硝系统数值模拟及优化研究[D]. 许肖飞.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
- [9]MXene基催化剂的制备及等离子体协同催化脱硝的性能研究[D]. 胡昊轩. 武汉纺织大学, 2021
- [10]CFB机组大气污染物模型研究与控制优化[D]. 黄鹏.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