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期机械通气对未来肺功能的影响

新生儿期机械通气对未来肺功能的影响

一、新生儿期机械通气对日后肺功能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鲁元元[1](2021)在《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研究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母婴临床资料,探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影响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为早期识别BPD高风险患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于西北妇女儿童医院NICU住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342例≤32周的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收集母婴临床资料。研究分组及内容:1.依据诊断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BPD组与非BPD组,分析BP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及预测列线图,并通过ROC曲线、C指数、校准曲线进行模型验证。2.将BPD组依据不同严重程度分为轻度BPD组与中、重度BPD组,分析中、重度BP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及预测列线图,并通过ROC曲线、C指数、校准曲线进行模型验证。结果:1.2016~2019年于我院NICU住院、胎龄≤32周、住院时长≥28天的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中BPD的患病率为32%~53.2%。2.患儿胎龄、出生体重与BPD的患病率呈负相关。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BPD患病率越高。3.BPD组与非BPD组在孕母并发症、男婴、胎龄、出生体重、呼吸系统并发症、辅助通气情况、住院时长、临床转归等方面具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二元Logistic回归显示胎龄、出生体重、绒毛膜羊膜炎(Chorioamnionitis,HCA)、机械通气、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应用史为BPD的独立危险因素。建模并初步验证,模型有较好的区分度与校准度。4.中、重度BPD组与轻度BPD组在孕母贫血、胎膜早破≥18h、产前使用抗生素、出生体重、产房复苏情况、呼吸系统并发症、辅助通气情况、住院时长、临床预后等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二元Logistic回归显示5分钟Apgar≤7分、机械通气≥7天、生后需要糖皮质激素是中、重度BPD的独立危险因素。建模并初步验证,模型有一定的区分度与校准度。结论:1.胎龄、出生体重与BPD的发生风险呈负相关。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BPD患病率越高。2.二元Logistic回归发现胎龄、出生体重与BPD的发生风险降低相关;HCA、机械通气、PS应用史与BPD的发生风险升高相关。因此防治早产、控制产前感染、避免长时间机械通气对BPD的发生有一定保护作用。3.通过Logistic回归建模并初步验证,BPD的发生风险预测模型有较好的区分度与校准度。可以早期预测BPD的发生风险,为临床重要决策、医患信息沟通提供客观依据。4.二元Logistic回归发现5分钟Apgar≤7分、机械通气≥7天、生后需要糖皮质激素与中、重度BPD的发生风险升高相关。通过Logistic回归建模并初步验证,中、重度BPD的发生风险预测模型有较好的区分度与校准度,可以为早产儿预后提供参考信息,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路星星,朱玲玲,赵雪琴,秦巧稚,华芸[2](2021)在《KL-6 FGF-10测定联合潮气呼吸肺功能在早产儿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目的探讨KL-6、FGF-10因子在早产儿中表达及其潮气呼吸肺功能特点。方法根据胎龄将60例新生儿分为3组:<34周组、34~36+6周组及37~40周足月儿作为对照组,生后5~7 d ELSIA试剂盒测定各组KL-6、FGF-10因子的表达水平,同时测定各组潮气呼吸肺功能。结果生后5~7 d时KL-6显示早产儿组高于对照组,而FGF-10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潮气呼吸功能测定提示早产儿组的吸气时间(TI)、达峰时间(TPEF)、达峰时间比(TPEF/TE)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纠正胎龄40周时,两个早产儿组的TPEF、TPEF/TE仍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胎龄越小血浆中KL-6测定值越高,而FGF-10测定值越低,潮气呼吸肺功能受损越明显,提示血浆KL-6、FGF-10因子检测结合潮气呼吸功能测定可评估早产儿肺发育程度。

李丽丽[3](2020)在《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与肺外合并症临床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早产儿发生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的临床高危因素并分析可能影响BPD早产儿发生肺外合并症的相关临床因素,寻求预防BPD早产儿肺外合并症的发生及改善其预后的策略,并对加强早产儿的系统化管理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调查2016年1月~2018年12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科出生的胎龄<32周、出生体重<1500g的早产儿,选取确诊为BPD的126例早产儿为病例组(BPD组),同时期基本资料(如胎龄、出生体重、性别等)相当的139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非BPD早产儿为对照组(非BPD组)。统计两组早产儿临床资料及肺外合并症的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为分析BPD组早产儿发生肺外合并症的相关临床因素,对BPD组早产儿进行亚组分组:合并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的48例早产儿为ROP病例组,记为BPD(ROP+)组;合并早产儿脑损伤(brain injury in premature infants,BIPI)的33例早产儿为BIPI病例组,记为BPD(BIPI+)组;合并胃肠外静脉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综合征(parenteralnutrition associated cholestasis,PNAC)的25例早产儿为PNAC病例组,记为BPD(PNAC+)组;合并早产儿代谢性骨病(metabolic bone disease,MBD)的22例早产儿为MBD病例组,记为BPD(MBD+)组;而其中未合并ROP、BIPI、PNAC和MBD等疾病的45例早产儿为BPD对照组,记为BPD(-)组;分别将BPD(ROP+)组、BPD(BIPI+)组、BPD(PNAC+)组、BPD(MBD+)组与BPD(-)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探寻有无差异。结果(1)BPD组母亲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率、产前感染率高于非BP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PD组早产儿比非BPD组早产儿的1分钟Apgar评分和5分钟Apgar评分低,侵入性有创通气时间、无创通气时间和面罩/鼻导管吸氧时间长,生后感染率高、输血率高和输血次数多,且住院时间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BPD组的早产儿中ROP、BIPI、PNAC、MBD的发生率均高于非BP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小的胎龄、较低的出生体重、侵入性有创通气时间、无创通气时间、较低的1分钟和5分钟Apgar评分、多次输血、产前感染是BPD早产儿发生ROP的危险因素(P<0.05);Logistic回归模型中,无创通气时间是BPD早产儿发生ROP的危险因素(OR≈1.187,P<0.05),胎龄是BPD早产儿发生ROP的保护因素(OR≈0.876,P<0.05)。(4)小的胎龄、较低的出生体重、较低的1分钟和5分钟Apgar评分、侵入性有创通气时间、无创通气时间、输血次数、产前感染和产后感染是BPD早产儿发生BIPI的危险因素(P<0.05);Logistic回归模型中,无创通气时间是BPD早产儿发生BIPI的独立危险因素(OR≈1.278,P<0.05),1分钟Apgar评分是BPD早产儿发生BIPI的独立保护因素(OR≈0.520,P<0.05)。(5)小的胎龄、较低的出生体重和1分钟Apgar评分、侵入性有创通气时间、无创通气时间、禁食时间、静脉营养持续供给时间、肠内微量喂养开始时间、生后感染是BPD早产儿发生PNAC的危险因素(P<0.05);Logistic回归模型中,静脉营养持续供给时间(OR≈1.146,P<0.05)、肠内微量喂养开始时间(OR≈5.438,P<0.05)及生后感染(OR≈7.046,P<0.05)是BPD早产儿发生PNAC的危险因素。(6)小的胎龄、较低的出生体重、1分钟和5分钟Apgar评分、侵入性有创通气时间、无创通气时间、禁食时间和静脉营养持续供给时间、肠内微量喂养开始时间、维生素D添加时间、BPD治疗用激素和利尿剂生后感染是BPD早产儿发生MBD的危险因素(P<0.05);Logistic回归模型中,无创通气时间(OR≈2.129,P<0.05)、维生素D添加时间(OR≈4.257,P<0.05)是BPD早产儿发生MBD的危险因素。结论(1)氧疗、机械通气、窒息、感染和输血等因素是早产儿发生BPD的危险因素。(2)BPD早产儿比非BPD早产儿更容易发生ROP、BIPI、PNAC及MBD等肺外合并症。(3)尽量避免早产、缩短氧疗和机械通气时间,尽早开始肠内微量喂养并缩短静脉营养的应用,及时添加维生素D和积极防治感染,可减少BPD早产儿发生肺外合并症的发生率。

李莉[4](2020)在《吸入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在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应用》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早产儿肺氧合、病程和并发症的影响,从而评估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于2018年4月-2019年3月期间赣州市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治疗的胎龄≤32 W且诊断VAP的早产儿7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70例早产儿均以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为原发病,且因NRDS行机械通气≥48 h。记录患儿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胎龄、出生体重、分娩方式和产前糖皮质激素应用情况等,记录VAP治疗前及治疗后1 d、2 d、3 d、7 d患儿的动脉血气分析中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OI),并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后7 d撤机率、治疗总有效率,记录总吸氧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等情况。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呈正态分布者以均数±标准差(?x±SD)表示,组间对比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率(%)表示,组间对比采用?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儿的PaO2、PaCO2和OI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儿的PaCO2、OI值均有下降,PaO2上升。研究组的PaO2在治疗后1 d、2 d、3 d时均高于对照组,PaCO2、OI值在治疗后1 d、2d、3 d时均低于对照组,上述各时间点两组间相应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PaO2、PaCO2在治疗后7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OI值在治疗后7 d时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儿治疗后7 d撤机率、治疗总有效率对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总吸氧时间、住院天数均有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期间的并发症情况:研究组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高压、颅内出血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研究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后PaO2、PaCO2、OI值均明显改善,尤其是OI值的改善更具优势,提示加用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能迅速纠正低氧血症,减轻CO2潴留,降低气道平均压力,提高肺泡顺应性,从而有效改善肺氧合和通气功能。2.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肺部体征、X线检查肺部阴影改善更快,治疗后7 d撤机率和治疗总有效率均有提高,且总吸氧时间、住院天数均有缩短,提示吸入糖皮质激素能缩短早产儿VAP的病程,有利于疾病恢复。3.吸入糖皮质激素并未增加早产儿住院期间并发症,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高压、颅内出血等的发生无影响,而对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的进展有影响。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后BPD的发生率下降,提示一旦诊断早产儿VAP早期加用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能降低BPD的发生风险。

朱柳杰[5](2020)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无创通气疗效及其病原菌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探索两种不同无创通气策略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进一步探索无创通气失败预测因素及相关病原菌的分布特点,为NRDS患儿寻找更好的通气方案及抗感染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选取2017年10月-2020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NICU收治的148例NRDS患儿,排除出生48小时内无创通气失败44例,最终纳入104例NRDS患儿。根据不同通气策略,将104例NRDS患儿随机分为NIPPV+NCPAP组50例和NCPAP组54例,比较两组患儿在一般情况、缓解呼吸窘迫、改善氧合、减少无创通气失败和重新上机率、减少通气并发症、住院时间及费用等方面有无差异。2.回顾148例NRDS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无创通气结局将全体患儿分为无创通气失败组44例和无创通气成功组104例,比较两组患儿一般情况、并发症之间有无差异,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无创通气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进一步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各预测指标截断值。3.对NRDS患儿住院期间相关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抗菌药物趋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NIPPV+NCPAP组平均气道压(MAP)显着高于NCPAP组(P<0.05),而两组间性别、生产方式、胎龄、出生体重、1分钟和5分钟Apgar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无创通气初始1、6、12小时,NIPPV+NCPAP组在降低患儿呼吸频率、乳酸值及升高氧分压等方面均明显优于NCPAP组(均P<0.05);而无创通气初始1、6小时,两组间0I值均无明显差异,但NIPPV+NCPAP组在无创通气12小时,0I值明显低于NCPAP组(P<0.05)。2.NIPPV+NCPAP组通气失败率、重新上机率、脱离无创后单独吸氧时间均明显低于NCPAP组(均P<0.05),而两组间无创通气时间、全肠道喂养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另外,NIPPV+NCPAP组呼吸暂停次数明显低于NCPAP组(P<0.05),而两组间使用水合氯醛镇静次数、喂养不耐受、NEC、BPD、败血症、PDA、IVH等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不同无创通气结局分析方面,患儿无创通气失败时间集中分布在出生后前10小时内,无创通气失败组患儿胎龄、出生体重、1分钟及5分钟Apgar评分明显低于无创通气成功组,而患儿入院MAP、FIO2、乳酸值、有核细胞百分比、CK-MB、肺表面活性物质(PS)使用率明显高于无创通气成功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均P<0.05)。无创通气失败组喂养不耐受、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颅内出血(IVH)、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及动脉导管未闭(PDA)等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无创通气成功组(均P<0.05),而两组间败血症及呼吸暂停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出生胎龄、吸入氧浓度(FIO2)、MAP、有核红细胞百分数是无创通气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OR=0.394,1.124,1.237,52.254,均P<0.05)。ROC曲线显示FIO2、MAP、有核红细胞百分数对无创通气失败预测效果较好,其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2、0.901、0.728,截断值分别为34.5%、6.80mmHg、5.6%。5.NRDS患儿的病原菌主要来源于痰液,且无创通气失败组痰液培养出病原菌几率明显高于无创通气成功组(P<0.05)。总体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占总数58.7%,无创通气失败组革兰氏阳性菌检出率明显高于无创通气成功组(P<0.05),检出率最高为表皮葡萄球菌。而无创通气成功组粪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感染率相对较高。主要革兰阳性菌中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苯唑西林等抗生素耐药性较高,分别占90%、70%、70%。而粪肠球菌对红霉素耐药性较高,耐药率62.5%。结论:1.使用NIPPV联合NCPAP无创通气策略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应用。2.无创通气失败会导致BPD、喂养不耐受、NEC、IVH、PDA发生率增加,而MAP、FIO2、有核细胞百分比对无创通气失败有较好的预测价值。3.痰液培养仍是NRDS患儿病原菌取样培养的主要途径,表皮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是NRDS患儿易感染的主要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红霉素、苯唑西林等耐药性较高,治疗过程中应根据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选择抗菌药物。

邹巧巧[6](2020)在《非常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危险因素及早期预测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非常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的临床危险因素,并检测不同时间段血清中白介素33(IL-33)、肿瘤坏死因子α(T NF-α)和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 ipocalin,NGAL)的水平,分析其对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早期预测作用,对降低早产儿BPD的发病率、减少早产儿死亡率和改善BPD患儿的远期预后,有临床指导意义。方法设计《NICU非常早产儿调查登记表》,收集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2018年3月1日至2019年9月30日新生儿科66例非常早产儿(指胎龄28~32周的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根据BPD诊断标准,分为BPD组(n=25)和非BPD组(n=41):(1)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对比,分析非常早产儿发生BPD的临床危险因素;(2)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分别检测纳入研究的早产儿生后第1天、14天、28天血清中IL-33、TNF-α和NGAL的含量;运用软件SPSS 2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两组不同时间段和不同程度BPD的各个指标含量是否有差异,并制作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根据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得出各个指标早期预测效能。结果共纳入非常早产儿66例,男性33(50%)例,女性33(50%)例;体重≤1000g 5例、1000~1500g 55例、1500~2000g 5例;BPD组25例,发生率37.9%,其中轻度15例,中度8例,重度2例。非常早产儿发生BPD的临床危险因素有:胎龄、出生体重、住院时间、胎膜早破、母绒毛膜羊膜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syndrome,NRDS)、机械通气、脑损伤、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视网膜病(retinopathy,ROP)、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等。非常早产儿发生BPD的独立危险因素:母亲胎膜早破(OR=0.179,95%CI:0.049~0.648)、早产儿合并PDA(OR=0.205,95%CI:0.056~0.0.745)、有创机械通气时间≥7天(OR=0.070,95%CI:0.006~0.806)。早产儿BPD的早期预测:(1)BPD组患儿血清NGAL水平在第1天、第14天明显高于非BPD组,且在第14天达到高峰,后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非BPD组不同时间段血清NGAL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NGAL在轻、中、重度BPD患儿第1天、第14天、第28天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2)BPD组患儿血清IL-33水平在第1天、第14天、第28天均明显高于非BPD组,且第14天明显高于第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BPD组不同时间段IL-33表达水平无明显不同(P>0.05);血清IL-33的水平在重度BPD组患儿第14天、第28天明显高于轻、中度BPD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程度BPD第1天血清IL-33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3)BPD组患儿血清TNF-α水平在第1天、第14天、第28天均明显高于非BPD组,第14天最高,后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BPD组不同时间段TNF-α表达水平无明显不同(P>0.05);血清TNF-α在轻、中、重度BPD患儿第1天、第14天、第28天均无明显差异(P>0.05);(4)ROC曲线分析显示胎膜早破、PDA、机械通气时间≥7天、NGAL(第1天)、IL-33(第1天)、TNF-α(第1天)、NGAL(第14天)、IL-33(第14天)、TNF-α(第14天)早期预测发生BPD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值分别为0.473、0.642、0.588、0.768、0.752、0.760、0.875、0.978、0.975。结论(1)非常早产儿BPD发生率较高,胎龄小、体重低、吸氧时间长、机械通气、PDA是其主要的危险因素。(2)IL-33、NGAL、TNF-α均可早期预测BPD的发生,且NGAL水平在生后第1天预测效能最高,IL-33在第14天预测效能最高,IL-33还可能是作为评估BPD严重程度的一项指标,因此临床上积极减少BPD的危险因素,早期预测BPD的发生,及时干预,可减少其发病率、降低死亡率、改善早产儿的预后。

唐英丽[7](2019)在《早产儿RDS早期CPAP治疗失败的高危因素及结局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回顾性分析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RDS)早期CPAP治疗的临床资料,探讨CPAP失败的高危因素及对结局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对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期间的早产儿RDS初始采用CPAP治疗的临床资料(30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患儿170例,女性患儿133例。将这些早产儿按照胎龄分成25-27+6周、28-31+6周、32-36+6周三组。根据生后72小时内是否需要插管分为CPAP成功组(不需要气管插管)和CPAP失败组(需要气管插管)。分析三个胎龄组CPAP失败的高危因素,并探讨CPAP失败对早产儿严重并发症如气胸、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onary dysplasia BPD)、严重的颅内出血及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ROP)等的影响。结果:303名早产儿生后半小时内给予CPAP治疗,在三个胎龄组之间,胎龄在25-27+6周的早产儿CPAP治疗失败率38.9%(14/36);在胎龄28-31+6周的早产儿CPAP治疗失败率36.9%(62/168);胎龄在32-36+6周的早产儿中CPAP失败率26.2%(26/99)。CPAP失败率随着胎龄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但三组间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16)。在25-27+6周和28-31+6周两个胎龄组中CPAP失败组的气胸、BPD、颅内出血发病率较CPAP成功组均明显增加(25-27+6周:气胸28.57%vs 0%,BPD 100%vs72.73%,颅内出血50%vs 13.63%,P<0.05;28-31+6周:气胸6.45%vs 0%,BPD58.84%vs 25.47%,颅内出血19.35%vs 8.49%,P<0.05)。CPAP失败组需要更长的住院时间和带机时间(25-27+6周:住院时间71.45±19.42天VS 88.29±20.09天,P=0.011,带机时间37.93±16.79天VS 23.86±15.70天,P=0.016;28-31+6周住院时间56.53±18.36天VS47.62±17.24天,P=0.002,带机时间13.16±10.31天VS 9.16±10.65天,P=0.000)。胎龄在25-27+6周早产儿中,CPAP失败组的剖宫产(P=0.016)、妊娠期高血压比例明显增高(P=0.018)。CPAP失败组的出生体重更小,胸片分级更重,生后2小时吸入氧浓度更高,5分钟APGAR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片分级、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胎膜早破是胎龄28-31+6周早产儿CPAP失败的独立高危因素(胸片分级OR 25.769,P=0.000;妊娠期高血压OR 7.631,P=0.018;妊娠期高血压OR 8.442,P=0.009;胎膜早破OR 36.658,P=0.001)。胸片分级、妊娠期糖尿病是胎龄在32-36+6周早产儿CPAP失败的独立高危因素(胸片分级OR69.009,P=0.009;妊娠期糖尿病OR 0.038,P=0.050)。结论:1.早产儿胎龄越小,CPAP治疗失败风险增加。2.不同胎龄早产儿CPAP失败的相关高危因素不同。胸片分级、出生体重,围产期因素例如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压、胎膜早破等与早产儿CPAP失败有关。3.CPAP失败组与成功组比较,胎龄小于32周早产儿的BPD、颅内出血、气胸发病率明显升高。CPAP失败组需要更长的待机时间及住院时间。4.及时预测CPAP失败的高危因素,早期干预治疗有助于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谭亚兰[8](2019)在《新生儿气胸发病与吸收相关危险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影响新生儿气胸发病与吸收的危险因素,为新生儿气胸的预防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本文第一部分回顾分析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在2015.1.1-2018.12.31期间、200例新生儿气胸患儿的临床资料(气胸组),同时随机抽取600例同期入院的无气胸新生儿作为对照(非气胸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究新生儿气胸发病的危险因素。本文第二部分根据气胸吸收时间的长短,将气胸组患儿分为≤7d(n=158)与>7d(n=25)两个亚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影响气胸吸收时间的独立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剖宫产(OR 2.16,95%CI 1.42-3.30,P=0.0003)、胎粪吸入综合征(OR 38.44,95%CI 9.97-148.28,P<0.0001)、呼吸窘迫综合征(OR 2.78,95%CI 1.27-6.09,P=0.0107)、肺炎(OR 29.25,95%CI 13.24-64.60,P<0.0001)、气胸发生前机械通气(OR 3.73,95%CI 2.33-5.99,P<0.0001)是新生儿气胸发病的危险因素;另外,气胸发生后保守观察治疗(OR 41.32,95%CI 8.05-211.96,P<0.0001)、气胸发生后机械通气时间(OR 1.81,95%CI 1.36-2.39,P<0.0001)是影响新生儿气胸吸收时间的独立因素。结论:剖宫产、胎粪吸入综合征、呼吸窘迫综合征、肺炎、机械通气会增加新生儿气胸发病风险;气胸发生后采取保守观察治疗、机械通气治疗时间过长会延长气胸吸收的时间。

任选辉[9](2019)在《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机械通气前后血流动力学改变》文中研究指明1、目的:通过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在机械通气撤机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探讨机械通气撤机前后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血流动力学影响。2、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住院期间诊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并予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患儿符合纳入标准共136例,经过排除后共有114例患儿纳入研究;按照胎龄分为三组,其中胎龄(Gestational Age,GA)<28周12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3例),28周≤GA≤32周48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19例),32周<GA<37周54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24例),每个患儿符合撤机标准并准备拔出气管导管改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前1个小时予以无创性心脏系统(Non-Invasive Cardiac System,NICa S)监测仪持续监测患儿血流动力学,监测至撤机后病情稳定1个小时。记录撤机前呼吸机参数(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ynchronized 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SIMV):吸气峰压(Peak Inspiratory Pressure,PIP)、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PEEP)、呼吸频率(Respiratory Frequency,R)、吸入氧浓度(Inhaled Oxygen Concentration,Fi O2))、撤机后N-CPAP参数(Fi O2、PEEP)、撤机前后1小时患儿稳定的血流动力学值:心率(Heart Rate,HR)、每博输出量(Stroke Volume,SV)、心脏指数(Cardiac output index,CI)、心脏做功指数(Cardiac Power Index,CPI)、格兰夫-高尔指数(Granov Goor Index,GGI)、外周血管阻力指数(Total Peripheral Resistance Index,TPRI)。3、结果:3.1基本资料:3.1.1纳入研究早产儿共114例,按照胎龄分三组,其中GA<28W12例,28W≤GA≤32W 48例,32W<GA<37W 54例,三组患儿的性别、血钠、红细胞压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儿撤机时的身长、体重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不同胎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压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3.1.2撤机前呼吸机(SIMV模式)参数:三组不同胎龄患儿撤机前的PEEP、Fi O2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不同胎龄患儿撤机前PIP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1.3撤机后N-CPAP的参数:撤机后三组不同胎龄患儿N-CPAP模式下的PEEP无统计学差异(P>0.05);32W<GA<37W、28W≤GA≤32W分别与GA<28W相比,撤机后Fi O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2相同胎龄患儿撤机前后的HR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撤机后患儿HR低于撤机前患儿;三组不同胎龄患儿组间H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胎龄增加,HR有减慢趋势。3.3相同胎龄患儿撤机前后的SV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撤机后SV较撤机前增加;三组不同胎龄患儿组间比较S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胎龄增加,SV有增加趋势。3.4相同胎龄患儿撤机前后的CI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撤机后CI较撤机前增多;撤机前三组不同胎龄组间比较的C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撤机后GA<37W与撤机后28W≤GA≤32W相比C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5相同胎龄患儿撤机前后的GGI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随着胎龄增加,GGI有增加趋势。3.6相同胎龄患儿撤机前后的CP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着胎龄增加,CPI有增加趋势。3.7相同胎龄患儿撤机前后的TP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撤机后TPRI小于撤机前;三组不同胎龄患儿组间比较TPR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胎龄增加,TPRI有下降趋势。结论:1.对比NRDS患儿机械通气撤机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发现机械通气撤机前后对患儿的HR、SV、CI有影响,机械通气撤机后HR减慢,TPRI下降,SV、CI增加。2.对比NRDS患儿撤机前后的CPI、GG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证明有创呼吸机的撤离对患儿本身心脏收缩能力无明显影响;随着患儿胎龄增加,CPI、GGI有增加趋势;证明患儿成熟度越高,心脏功能及心脏储备能力越强。3.需要有创机械通气的NRDS患儿,设置呼吸机参数时注意对患儿心脏功能和循环系统的影响,呼吸机参数压力过高对患儿血流动力学有影响。当NDRS患儿肺部情况好转、有撤机指征及血流动力学稳定,可尽早拔出气管导管改无创辅助通气,有利于患儿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黄华飞[10](2019)在《2012~2016年住院分娩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率趋势分析》文中提出研究背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是新生儿期常见危重疾病,由于其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缺乏,生后不久会出现进行性气促、呻吟、青紫、呼吸困难,临床需要肺表面活性物质肺内灌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等抢救治疗,对临床治疗、护理要求高,医疗资源投入大,医疗费用高。如果临床不能得到合理有效的干预治疗,易进一步出现新生儿呼吸衰竭、新生儿气漏、新生儿肺出血、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等严重疾病,死亡率高。据第四版《实用新生儿学》报道其发病率为1%左右,近年来一些研究提示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如果发病率有上升趋势,那相应的医疗投入就需要明显增加。为了了解本地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率实际变化情况,我们选取本地区唯一的危重孕产妇转运中心暨嘉兴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观察这个人群近5年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率变化趋势,为进一步探寻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的原因以及制定对应医疗政策提供一手资料。目的:探寻2012~2016年期间NRDS在嘉兴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新生儿中的发病率及其变化趋势,为进一步分析NRDS原因以及研究制定降低NRDS发病率的针对性政策提供依据。方法:以2012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期间在嘉兴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所有孕周≥28周的活产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统计分析生后入母婴同室或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NRDS发病率,依据同孕周NRDS发病率估算放弃患儿NRDS数量及整体NRDS发病率,并对不同年份不同孕周NRDS发病率变化趋势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2012至2016年期间符合纳入标准的住院分娩新生儿为76014例,生后直接入母婴同室或收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新生儿为75799例,生后直接放弃的215例。在生后直接入母婴同室或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新生儿中,NRDS发病率为0.97%(732例)。按孕周分组统计,早产儿NRDS发病率为7.64%(672例),非早产儿NRDS发病率为0.09%(60例),孕28周~28周+6天早产儿NRDS发病率为49.43%(43例),孕30周~30周+6天为42.40%(92例),孕32周~32周+6天为18.15%(100例),孕34周~34周+6天为5.49%(73例),孕36周~36周+6天为1.43%(48例)。按体重分组统计,体重<1000g组NRDS发病率为84.4%,1000~1249g 组为 36.6%,1250~1499g 组为 33.5%,1500~1999g 组为13.4%,2000~2499g 组为 3.82%,2500~4000g 组为 0.21%,>4000g 组为 0.02%。按同孕周NRDS发病率估算放弃新生儿NRDS发病率,215例放弃新生儿中估算有70例新生儿发生了 NRDS,估算研究时段内新生儿NRDS发病率为1.06%(802例)。按年份NRDS发病率有增长趋势,2013年最低(0.71%),2016年最高(1.50%)。非早产儿组、晚期早产儿组以及早期早产儿组发病率均有增长趋势(p<0.05)。结论:本研究对象孕周越小NRDS发病率越高,且NRDS发病率有逐年增加趋势,在关注早期早产儿NRDS问题的同时,需关注晚期早产儿和非早产儿NRDS问题。

二、新生儿期机械通气对日后肺功能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生儿期机械通气对日后肺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回顾
1 材料
    1.1 研究对象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2 方法
    2.1 资料收集
    2.2 BPD定义及研究分组
    2.3 研究中各专业名词定义
    2.4 数据统计方法
3 结果
    3.1 BPD患病率比较
    3.2 BPD组与非BPD组临床资料比较
    3.3 不同严重程度BPD组临床资料比较
4 讨论
    4.1 影响BPD发生的危险因素
    4.2 二元Logistic回归构建的BPD预测模型
    4.3 影响BPD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
    4.4 二元Logistic回归构建的中、重度BPD预测模型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高危因素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研究中相关专业名词定义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2)KL-6 FGF-10测定联合潮气呼吸肺功能在早产儿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排除标准
    1.3 方法
        1.3.1 肺功能检测
        1.3.2 标本采集
        1.3.3 细胞因子测定
    1.4 随访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3组患儿生后5~7 d KL-6、FGF-10浓度的比较
    2.2 3组患儿生后5~7 d潮气呼吸肺功能参数的比较
    2.3 纠正胎龄40周时各组患儿潮气呼吸肺功能参数的比较
3 讨论

(3)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与肺外合并症临床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1.研究对象
        2.纳入标准
        3.排除标准
        4.诊断标准
    二、研究方法
    三、统计学处理
结果
    一、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
    二、BPD组与非BPD组早产儿临床资料比较
        1.BPD组与非BPD组早产儿孕母产前临床资料对比分析
        2.BPD组与非BPD组早产儿生后临床资料对比分析
        3.BPD组与非BPD组早产儿肺外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
    三、BPD组发生肺外合并症的相关因素分析
        1.BPD早产儿发生ROP的相关因素分析
        2.BPD早产儿发生BIPI的相关因素分析
        3.BPD早产儿发生PNAC的相关因素分析
        4.BPD早产儿发生MBD的相关因素分析
讨论
    一、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危险因素
    二、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防治及管理策略
    三、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与肺外并发症
    四、本研究的局限性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中英文缩略词表
致谢

(4)吸入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在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
第1章 前言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病例筛选及分组
        2.1.2 诊断标准
    2.2 检查与设备
    2.3 研究方法
        2.3.1 治疗方案
        2.3.2 压电式管路雾化器的使用
        2.3.3 监测指标及方法
    2.4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对比
    3.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比较
        3.2.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PaO_2 比较
        3.2.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PaCO_2 比较
        3.2.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氧合指数比较
    3.3 两组患儿治疗后7 d撤机率比较
    3.4 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对比
    3.5 两组患儿住院期间总吸氧时间、住院天数比较
    3.6 两组患儿住院期间发生并发症的情况
第4章 讨论
    4.1 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能改善VAP的氧合状态
    4.2 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能缩短VAP病程
    4.3 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对VAP早产儿并发症的影响
第5章 结论
第6章 研究的创新和局限
    6.1 研究的创新点
    6.2 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参考文献

(5)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无创通气疗效及其病原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机械通气治疗进展
    2. NCPAP模式
        2.1 NCPAP的作用机制
        2.2 NCPAP的主要参数调节与设置
        2.3 NCPAP在NRDS的临床应用
    3. NIPPV模式
        3.1 NIPPV的作用机制研究
        3.2 NIPPV的主要参数设置及调节
        3.3 NIPPV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应用研究
        3.3.1 NIPPV对减少气管插管有创通气影响
        3.3.2 INSUR技术的应用
        3.3.3 NIPPV作为拔管后的呼吸支持
        3.3.4 NIPPV治疗新生儿呼吸暂停
        3.4 NIPPV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预后研究
        3.5 NIPPV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安全性研究
    4. SNIPPV模式
        4.1 SNIPPV设备及机制研究
        4.2 SNIPPV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
    5. BiPAP模式
        5.1 BiPAP作用机制
        5.2 BiPAP的主要参数调节与设置
        5.3 BiPAP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应用
    6. HHHFNC模式
        6.1 HHHFNC作用机制
        6.2 HHHFNC的主要参数调节与设置
        6.3 HHHFNC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应用
    7. 其他模式
        7.1 NHFOV模式
        7.2 NNAVA模式
        7.3 经无创通气技术吸入一氧化氮
    8. 小结
第二章 两种不同无创通气策略治疗NRDS疗效分析
    1. 研究对象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量估算
        2.2 分组
        2.3 两种不同通气策略
        2.4 重新上机指征及定义
        2.5 猪肺磷脂注射液应用指征
        2.6 观察指标
        2.7 研究仪器及操作
        2.8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两组患儿基础临床资料比较
        3.2 两组患儿氧合情况比较
        3.3 两组患儿无创通气疗效比较
        3.4 两组患儿通气相关并发症比较
    4. 讨论
第三章 无创通气治疗NRDS失败预测因素分析
    1. 研究对象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2. 研究材料及操作
        2.1 无创呼吸机
        2.2 有创呼吸机
        2.3 床边血气分析仪
        2.4 床边免疫定量分析仪
        2.5 猪肺磷脂注射液
        2.6 气管插管主要设备及操作
    3. 研究方法
        3.1 分组
        3.2 呼吸机参数设置
        3.3 观察指标
        3.4 结局与判断指征
        3.5 统计学分析
    4. 结果
        4.1 两组患儿一般情况比较
        4.2 两组患儿并发症比较
        4.3 无创通气通气失败时间分布
        4.4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无创通气失败的危险因素
        4.5 无创通气失败相关预测指标分析
    5. 讨论
第四章 NRDS患儿相关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1. 研究对象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
        2.2 观察指标
        2.3 标本采集
        2.4 标本检测方法
        2.5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NRDS患儿病原菌来源
        3.2 主要革兰氏阳性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性分析
    4.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英文缩略词表
    附录2: 随机分组过程
    附录3: NRDS前瞻性研究数据收集表
    附录4: 知情同意书
    附录5: 研究伦理审批书
在校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附件

(6)非常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危险因素及早期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引言
2.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诊断标准及分组
    2.3 研究方法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2.4 统计学处理
3.结果
    3.1.非常早产儿 BPD 的危险因素
    3.2 各个指标早期预测比较
4.讨论
    4.1 发生 BPD 的危险因素
    4.2 BPD的早期预测
5.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个人简历
致谢
综述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防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7)早产儿RDS早期CPAP治疗失败的高危因素及结局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纳入和排除标准
    3 治疗与方法
    4 观察项目
    5 资料与分析标准
    6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CPAP的应用情况
    2 CPAP失败的高危因素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
致谢

(8)新生儿气胸发病与吸收相关危险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新生儿气胸发病的危险因素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诊断标准
        1.4 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 人口统计学资料
        2.2 影响新生儿气胸发病的单因素分析
        2.3 影响新生儿气胸发病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3.1 剖宫产与新生儿气胸发病的关系
        3.2 肺基础疾病与新生儿气胸发病的关系
        3.3 围产期因素与新生儿气胸发病的关系
        3.4 机械通气与新生儿气胸发病的关系
    小结
第二部分 新生儿气胸吸收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 人口统计学资料
        2.2 影响新生儿气胸吸收时间的单因素分析
        2.3 影响新生儿气胸吸收时间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3.1 气胸量与新生儿气胸吸收的关系
        3.2 保守观察治疗与新生儿气胸吸收的关系
        3.3 机械通气时间与新生儿气胸吸收的关系
    小结
本研究局限性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致谢

(9)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机械通气前后血流动力学改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研究资料及方法
第三章 实验结果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英文缩略词表
致谢

(10)2012~2016年住院分娩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率趋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中英文缩略词
1 引言
2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NRDS诊断标准
    2.3 方法
    2.4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不同孕周不同年份新生儿数量
    3.2 2012年~2016年早期早产儿、晚期早产儿以及非早产儿数量
    3.3 不同出生体重不同年份新生儿数量
    3.4 不同孕周新生儿NRDS发病率
    3.5 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NRDS发病率
    3.6 不同孕周放弃病例数以及校正NRDS发病率情况
    3.7 不同年份不同孕周NRDS发病率及变化趋势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四、新生儿期机械通气对日后肺功能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影响因素研究[D]. 鲁元元. 西安医学院, 2021(01)
  • [2]KL-6 FGF-10测定联合潮气呼吸肺功能在早产儿中的应用[J]. 路星星,朱玲玲,赵雪琴,秦巧稚,华芸. 中国妇幼保健, 2021(08)
  • [3]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与肺外合并症临床因素分析[D]. 李丽丽. 青岛大学, 2020(01)
  • [4]吸入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在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应用[D]. 李莉. 南昌大学, 2020(08)
  • [5]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无创通气疗效及其病原菌分析[D]. 朱柳杰.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6]非常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危险因素及早期预测研究[D]. 邹巧巧.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7]早产儿RDS早期CPAP治疗失败的高危因素及结局分析[D]. 唐英丽. 青岛大学, 2019(03)
  • [8]新生儿气胸发病与吸收相关危险因素研究[D]. 谭亚兰. 苏州大学, 2019(04)
  • [9]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机械通气前后血流动力学改变[D]. 任选辉. 南华大学, 2019(01)
  • [10]2012~2016年住院分娩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率趋势分析[D]. 黄华飞. 浙江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新生儿期机械通气对未来肺功能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