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世纪的到来——新年寄语

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世纪的到来——新年寄语

一、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世纪的到来——新春寄语(论文文献综述)

侯燕[1](2019)在《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文中提出青年,既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又是影响社会问题的不定因素。青年群体的发展方向与各种政治力量的走势存在一定内在联系,青年与青年问题也因此始终受到社会的关注。马克思主义者总是把世界的发展进步与青年的历史使命联系起来,满腔热情地寄希望于青年。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把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由于曾从事共青团工作,胡锦涛对于青年和青年问题有着直观感受和深刻理解,他在继承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的青年思想的基础上,坚持从事关国家与民族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高度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形成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与青年变化时代特征的科学认识与判断,从而继承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但凡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有其内在规律性。任何科学思想形成和发展都与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在独特的实践历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胡锦涛青年思想,有着丰富的理论渊源和现实依据,也有其内在根基,其产生、形成、发展和成熟都遵循社会历史基本规律。改革开放翻开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厚积薄发的新篇章,党领导全国人民以无限的智慧和热情投入这一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青年自身的特征与需求也呈现出相应的时代气息。随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胡锦涛青年思想,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坚持科学发展,强调以人为本,把青年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注重以服务青年发展促进青年理想信念的形成与生力军作用的发挥,指引着当代青年与青年工作的发展方向。本研究通过对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现实基础以及形成发展过程进行回溯和梳理,阐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的总体脉络和逻辑体系,探讨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在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中国化发展历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就如何以胡锦涛青年思想为指导,坚持服务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提高青年素质,更好地为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提供人才保障进行了前瞻性分析。本研究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思想、列宁斯大林的青年思想、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青年思想以及中西方文化中的青年观点,是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理论和文化渊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党的青年工作面临的任务与挑战、胡锦涛自身成长和青年工作经历则构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现实依据。就其发展阶段来看,胡锦涛青年思想经历了由孕育到初步形成、再到不断丰富完善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始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紧密相连。本研究也探讨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关于青年的地位和价值、青年的优势与不足、青年工作的旨归与要求等方面的基本观点,这些也恰恰构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立论基础。在总论其形成基础、发展阶段和基本出发点之后,本研究选取胡锦涛青年思想极具时代特征的政治视角、利益视角、人才视角、实践视角、全球视角等维度对其内容构成进行了分论。从坚持党的领导、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突出价值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青年发展提供指引,实施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青年工作等方面论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政治视角;从为大局服务与为青年服务的一致性、寓引导教育于服务之中、着力服务青年的根本需求等方面讨论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利益视角;从人才强国与青年人才培养、科教兴国与青年教育、社会环境与青年成长、执政能力与干部选拔等方面剖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人才视角;从火热社会实践中的无悔青春、党和国家需要青春力量、伟大时代召唤创业者等方面分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实践视角;从青年要努力拓展世界眼光、青年是和谐世界的重要建设者、加强各国青年之间的交流等方面阐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全球视角。最后,提出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现实启示,即坚持党的领导,准确把握青年脉搏,积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青年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激发青年的主体自觉,充分发挥青年的主观能动性,搭建更为广阔的青年创新实践平台,引导青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续奋斗;坚持服务青年,注重青年的利益实现,增强服务青年的实效性,推进青年工作改革创新,牢牢把握青年工作的生命线。基于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胡锦涛青年思想系统且全面地回答了关于青年的基本问题,既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既有理论范畴,又是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胡锦涛青年思想内容丰富、时代感强,不仅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而且对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且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及其科学品质,开拓青年工作的思路、方法、手段,增强青年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为了阐明胡锦涛青年思想对于开展青年工作的指导意义,本研究选取了多个案例,从某一角度或某一形式印证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实践价值。比如,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例,简述了党和青年的特殊关系,突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对于青年发展的重要意义,就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进行了论述;以大学青年教师为例,从剖析职业获得感生成入手,对于如何立足青年的基本特征、遵从青年成长的客观规律、正确分析青年的实际状况、在服务中赢得青年进行了探讨;以高校共青团发展路向为例,就共青团如何通过深化改革凝聚青年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进行了分析;以21世纪以来蓬勃发展的青年自组织为例,讨论了新时期青年社会实践主体的拓展形式,得到的基本结论是,自组织这一随着时代发展应运而生的组织形式对于青年参与社会、投身实践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和价值,但也存在着局限性,需要在实践中贴近青年、创新思路,充分发挥青年群体的主体作用,积极引领青年成长发展;以孔子学院的形成发展为例,简析青年国际交流状况,以此说明青年拓展世界眼光的重大意义,并印证青年对于促进国际交流、树立国际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的积极作用。站在新的历史时期分析青年和青年工作,不难看到胡锦涛青年思想严谨而科学的理论品质及重大而深刻的时代价值。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国际青年争夺战愈演愈烈,党的青年工作也面临各种新情况与新挑战,但综观国际国内大势,中国发展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胡锦涛深刻指出,未来属于青年,未来取决于青年,未来更需要青年去创造。当代中国青年的历史使命与青年运动的主题,在根本上与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完全一致,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从进一步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出发,全面梳理、分析胡锦涛青年思想对青年工作的指导价值和实践成效,对于引领当代中国青年自觉担负起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历史责任,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征程,无疑具有重要的实践参考与指导价值。

黄勇军[2](2018)在《纸上的光影:中国影视小说研究(1920-2010)》文中认为在中国现当代影视文学史上,影视小说作为一种独特的创作现象,是一种客观存在。它既为我国影视剧的创作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也为影视文学增添了新的题材内容和新的创作样式;它既是影视艺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现当代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然而,长期以来影视小说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很少有研究者总结其创作成就,关注其在影视史和文学史上的地位与价值,梳理其发展演变脉络,探讨其创作规律。因此,开展对影视小说这一文学现象的研究,对于梳理中国现当代影视文学发展的历史过程,再现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完整面貌;对于拓展影视史的研究范围,总结影视创作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启迪和促进当前影视文学艺术的发展,都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电影小说是电影和小说两种艺术形式相结合的产物,具有文学与电影的双重属性,既是电影文学的重要样式,也是小说艺术的全新品类。电视小说是对电视剧或电视剧本进行文字改编和再度创作而形成的小说,它的创作模式、文体形态、本质属性等都与电影小说相似。影视小说则是为了言说的便利而对电影小说和电视小说的一种约定俗成的简称。鉴定是否为影视小说应坚持两大基本准则:一是在创作依据上必须是根据电影/电视剧本或影像文本进行的改编与再创作,二是在创作时间上必须是在影视作品拍摄过程中或摄制完成之后。只有如此才能正本清源,廓清影视小说认知上存在的误区,为维护影视小说文体形态的纯正性与独立性打下坚实基础。中国现代电影小说的生成与发展和中国现代电影以及现代小说的生成与发展紧密相连。1910年代初以周瘦鹃等为代表根据外国电影改编的“影戏小说”为我国早期电影小说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发和借鉴。而根据中国本土电影改编的电影小说的早期形态电影本事以及“影戏小说”则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才开始出现。1930年代以后电影小说成为“文学新品种”并得到文学界的承认,1940年代中后期电影小说更进一步成熟并开启发展的第一个高潮。解放后电影小说进入了缓慢的发展阶段,“十七年”电影小说在多重挤压下犹如戴着沉重枷锁的“舞者”在特殊的政治、文化、艺术形成的“辉煌”与“惨淡”的“舞台”上艰难“起舞”曲折前行。新时期电影小说则出现了缓慢而艰难的复苏,但并未形成规模化、系统化的创作局面。1990年代以后又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影像文本的电影和纸质文本的文学二者双向“合谋”的共同诱导与塑造下,这一时期的电影小说呈现出了全新的、别样的风格与特色,并推动电影小说出现了第二次发展高潮。由于我国电视剧发展的相对落后导致电视小说的诞生比电影小说晚近七十年,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才蹒跚来迟。电视小说经历了1980年代的短暂沉寂后在九十年代迅速崛起,并由1990年代及以前的创作者文体意识懵懂、艺术水准粗陋、市场接受程度低下而逐渐走向21世纪以后的文体创作自觉、运作模式娴熟、优秀佳作叠现的成熟与繁荣阶段。电视小说以及电影小说也在新世纪逐渐取代影视文学剧本成为影视文学的“最重要类型”。在厘清电影小说与电视小说演化历程总结其发展规律并由此建立影视小说系统的生长谱系基础之上,从文体的角度深入影视小说内部探讨其文体建构的策略及其特色可以发现,影视小说既广泛借鉴了影像叙事的技巧,又充分发挥小说艺术的优长,将影像性与文学性有机结合,也因此成为影视对文学影响最为典型的代表,成为影视与文学联姻产生的“宁馨儿”。影视小说是蕴含影视基因最为丰沛、受到影视影响最为深刻、借鉴影视艺术形式最为多样、运用其相关技法最为成熟的小说文本形态。其中,被誉为“电影的灵魂”的蒙太奇作为电影最基本的镜头语言对影视小说产生的作用与影响也最为广泛和深远。此外,影视小说借鉴影视的空间结构形式和影像视听技巧,以时空的有意错落、重置、交叉、破碎等打破情节的逻辑性与连续性,以多重空间的叠合、并置、交错等摒弃传统单一的时间线性叙事模式,凸显共时性与现时性的“空间化”叙事效果,表现出明显有别于传统小说的艺术技巧与审美特征,成为现代小说空间化的“最突出的代表”,也是影视小说有别于其他小说所具有的独异性和规定性之一。文学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传播活动,从影视小说的外部生态场域来考察影视小说的生成与运作情况可以发现,以出版社为主体的传播媒介对影视小说的生成与发展有着枢纽性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影响和作用。特别是1990年代以来,作为生产精神产品能动主体的出版社的一系列体制机制改革为影视小说的繁荣既提供了重要保障又激发了不竭动力。同时,在影视小说生成链上的三大相关主体——作为影视剧生产制作主体的投资出品方、作为影视小说创作主体的改编创作者以及作为物化载体媒介主体的图书出版社中,改编创作者作为关键主体直接决定影视小说的艺术水准与市场价值,影视投资制作方则以其广泛的市场影响和强劲的资金实力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三者在遵循影视剧生产规律、小说创作规律、图书出版规律“三大规律”基础上多方联动,互融共生,以各自强大的内生动力充分调动各方资源要素参与影视小说的创作生产与营销运作,推动影视小说在新世纪迅速发展并走向全面勃兴。

王伟军[3](2019)在《武田泰淳的中国观研究》文中认为本篇论文是以日本第一“战后派”作家武田泰淳的家学熏陶、中国因缘、从军体验和中国体验为考察核心,探究武田泰淳的文学历程和中国认知,发掘其包括侵华战争观在内的中国观特色,廓清其纷繁芜杂人生世界里的中国元素,界定其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所谓的中国观,即为武田泰淳在其生命历程中对中国历史、文学、文化以及侵华战争等中国认知、中国思想的总和;全文分为四个章节的内容。第一章着重考察武田泰淳在少年、青年时代的历史背景和特征,结合少年武田泰淳生活时代日本政治、教育、军事状况的总体面貌,从其佛教寺院家庭出身和汉学熏陶的中国因缘视角切入,追溯其直至大学时代反感寺院生活的内在原因,梳理其参加无产阶级反帝反战运动、最终被迫“转向”,饱尝革命无望屈辱感的青春轨迹,进而透视出武田泰淳中国观萌芽阶段的时代特色。第二章主要将呈现1937年秋武田泰淳从军入伍之前的中国视域和中国文学研究会时代的中国观特色。论述和例证竹内好创立“中国文学研究会”的中日文学交流史意义,剖析加入“中国文学研究会”对武田泰淳实现青春梦想、救赎寺院生活烦恼、解脱“转向”屈辱感的特殊作用,厘清武田泰淳在精神上诀别佛教寺院生活的心理架构;通过武田泰淳利用“中国文学研究会”平台交往中国朋友谢冰莹以及“谢冰莹事件”、告别杜宣的历史真实情况;探索出受日本军国主义政治压制、迫害的文人武田泰淳反抗意识的萌生基础。第三章是考察武田泰淳的从军体验、上海体验与其反战思想、现实中国观的内在联系。内容包括,重点考察武田泰淳作为热爱中国之日本青年的矛盾心理和屈辱心理,首先结合武田泰淳战争期间创作的诗歌和随笔作品,界定其从军体验、中国观和文学发端的基本时代特色,再结合“中国文学研究会”时代交往中国友人的细节与从军体验的中国观感,审视其有别于“笔部队”作家和近代日本文人在中国人形象叙述上迥然有异的独特视觉;透视出其从军体验、中国观、中国人观与其处女作评传《司马迁》的内在联系,解释武田泰淳《司马迁》世界史观的自我认识与其在思想上抗拒侵华战争的心理诉求,厘清武田泰淳在战争期间反战思想的生成基础;武田泰淳站在“加害者”位置,如何看待自己上海时代的中国体验,以怎样的心境迎接日本战败,这一系列问题与其净土宗佛教思想、《司马迁》的世界史观和“灭亡”思想的形成存在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探究武田泰淳文学思想的建构与其战争期间的中国体验、中国观的密切关系,为其战后中国题材或战争题材小说的解读提供值得信赖的理论依据。第四章是考察武田泰淳作为战后派小说家的中国观特色,研究视角侧重考察在武田泰淳中国观基础上形成的侵华战争反省意识;结合其随笔《关于灭亡》,小说《审判》《蝮蛇的后裔》和《风媒花》等,总括其侵华战争反省彻底性的内在诱因;说明其中国观侧重从中国女性特质上探究中国历史、文化潜在魅力和精神力量的独特视觉;界定武田泰淳之于日本侵华战争既是一位“加害者”,同时也是一位“受害者”的历史定位。在论文的结语部分,总体概括近代以来日本知识阶层中国观变迁的总体趋向,析出武田泰淳中国观和侵华战争观的阶段性特征与个性光泽,呈现出这位热爱中国日本知识分子曾经的生存窘境和面对侵华战争相对做到敢于批判、理性思考的文人品味,最后点出武田泰淳中国观和侵华战争观在文学史、思想史、中日文学文化交流史上的非凡意义,界定其中国思想之于中日两国走向和平友好未来的现实价值。

顾广欣[4](2015)在《新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生产与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新中国电影史上占据着重要而独特的位置,之前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对影片的艺术特征及文化价值展开分析,本文借鉴大众文化理论以及政治经济学、社会学、传播学、电影美学、文化人类学等跨学科视角,运用文本方法和语境方法,从生产—发行—放映—观看—评价五个环节来考察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同时,把影片生产与传播活动放置在特定的政治制度、经济环境与文化政策中进行考察,力图揭示出这种艺术形式如何与其它社会系统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在此基础上,尝试建立一个初步的理论框架并由此展开关于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生产与传播的社会关系论的讨论。本文共有七章,第一章为绪论,阐明研究缘起、研究框架、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第二章至第六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前三章围绕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生产展开,分别论述了计划经济时期、市场经济时期以及中国加入WTO时期(新世纪以来),电影观念的革新、生产体制的变化对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生产格局和美学形态产生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生产与国家扶持密不可分,它也在宣传国家意识形态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然而意识形态性必须通过经济杠杆和电影叙事得以实现,其本身就体现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电影美学的规律。后两章是有关“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传播”的内容,包括译制、市场、观众、影评、跨文化传播等。国家以电影展、电影工程等多种手段扶持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传播,使之成为商业电影体制下的“文化特例”,然而仍然不能忽略经济与市场机制对于电影传播方式的决定性作用。在这一部分,受众接受与诠释电影产品的方式是考察的重点,因为受众在电影意义的建构中发挥着能动作用。对于市场能力脆弱的少数民族题材影片,影评扮演着重要的推介、引导观赏的作用;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批评的“场域”中,官方话语、学术话语以及民间话语尽管站在不同立场,但它们背后都潜藏着国家话语的表述。针对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跨文化传播中产生的文化折扣现象,本文从电影文化建构和传播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提升影片海外传播力的对策,例如提高叙事能力,根植于全球化语境中来探讨文化冲突、价值重塑、身份认同等问题。结论部分在对前面六章进行理论概括的基础上,提出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的现实路径。理论框架的意义在于,从电影的生产、传播环境出发考察电影的艺术性,将它视作电影工业和商业发展中的一个主体,克服忽略商品性和艺术性来谈意识形态性。本文发现,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研究中,经济政治学和文化艺术发展这两种考察路径之间基本上是可以协调的。就此而言,本文的研究思路对于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研究具有开拓性意义。

刘广雄[5](2010)在《中国维和英雄》文中认为北京时间2010年1月13日凌晨5时53分,海地强震。联合国驻海地稳定特派团大楼瞬间倒塌,8名中国维和人员被埋入废墟。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一个略显陌生的名词在接下来的10天之内全方位进入公众视野。10年维和,彰显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8名中国警察,为世界和平献出宝贵生命。2010年1月22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布命令,追授李钦、钟荐勤、和志虹同志"维和英雄"荣誉称号。2010年5月3日,第八支中国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壮丽凯旋。从缉毒勇士到维和英雄,从缅北丛林到加勒比岛国,来自中国禁毒斗争最前沿的云南公安边防部队独立组建中国第六、第八支中国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10年维和的风雨历程,鲜为人知的异国风情,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铁骨柔肠的家国情怀,强震之后的生死救援,痛失战友后的顽强奋战,交织成一曲"责任、荣誉、国家"的英雄壮歌。

王丽虹[6](2010)在《延安鲁艺音乐教育中的政治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鲁艺音乐教育既是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史中的一个篇章,也是中国音乐教育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开创了中国现代革命音乐教育的先河。鲁艺音乐教育的创办是中日民族矛盾、国共政党矛盾、社会阶级矛盾、音乐发展需要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政治因素的融入和影响下,鲁艺音乐教育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顺应了中国抗战的实际,顺应了人民群众对音乐的渴求,因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融入在鲁艺音乐教育中的政治因素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代表着中国社会发展方向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一经与音乐教育结合,就产生了革命的、大众的音乐;鲁艺音乐教育一经与政治因素融合,其政治功能、社会功能就得到大幅提升,为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和时代主题作出了应有的贡献。通过对鲁艺音乐教育中的政治因素具体入微的分析可以发现,政治因素的融入主要体现在鲁艺音乐系的创立过程、办学方针、人才培养、教育学制与内容安排以及音乐作品等诸多方面。政治因素对鲁艺音乐教育的融入,实现了中国革命音乐教育空前的繁荣。主要表现在:音乐社会功能的提升、音乐审美范畴的表现、音乐教育模式的创新、音乐创作题材的丰富。上升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音乐文化之后,鲁艺音乐教育开创了中国革命音乐教育的先河,奠定了此后中国音乐事业的基础。然而,政治与音乐教育虽然同属于意识形态,但毕竟有着各自不同的特性和内在规律,混淆二者的界限则不仅会对政治本身产生消极影响,也会导致音乐纯美属性的淡化、音乐人文功能的弱化、音乐艺术品格的俗化,从而影响音乐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二十一世纪是激烈变革的世纪,是“知识授予型”向“知识创造型”转换的重要变革时期。值得我们对音乐教育深刻反思的问题是:音乐教育如何为中华民族自立自强于变幻无常、竞争激烈的世界作出贡献?这是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关系到音乐教育发展进步的重大现实问题。通过对鲁艺音乐教育中政治因素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在推进音乐教育事业的进程中把握自主与使命、当前与长远、普及与提高、个性与共性这几对矛盾关系,从而正确处理音乐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慎选音乐教育的发展路径,谋划音乐教育的人才培养战略,推进音乐教育的学科拓展提升,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我国音乐教育新的繁荣。

董甜甜[7](2019)在《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研究》文中指出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是国家和民族文化与精神层面的集中表达,是建立文化自信、展现国家形象的重要文化符号。互联网发展到了更高的阶段,则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创造了全新的传播环境。利用互联网的传播优势,对中华元素进行数字化艺术传播,是新时代之下的顺势而为,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中华元素作为研究主体的基本概念是立足于传统,建立在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必要的文化筛选基础之上的。从传统的根基、现代的传承和必要的文化抉择的基础内涵,到横向的物质层面和非物质层面,以及纵向的“优秀性”和“非异质”性的中华元素的基本范围,即完成了中华元素的概念的初步界定。此外,中华元素还应具有的“可提炼的符号性、民族精神的正面性和文化意蕴的整体性”的特质,这使中华元素的概念得到了更加清晰的界定。此概念界定不仅有利于对中华传统文化这一庞杂而抽象的概念进行有原则的筛选,利于提炼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更是利于其在互联网时代下的快速传播,避免出现对中华传统文化内涵歪曲的负面性。同时从历史和现实角度对中华元素的传播困境进行分析,并从中华理念的再生、传统符号元素的再生等四个方面阐述了互联网赋予传统文化的新生,也显示了互联网带来的更大机会。更高阶段的互联网时代,不仅实现了从“赛博空间”到全时空连接的数字化语境、从中心化发散型传播模式到“去中心化”网状节点传播模式的传播关系的变化,传受关系也从被动单向向互动双向的模式转变,受众权力也得到了极大解放。这些传播关系的变革成为了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重要传播基础。此外,互联网时代也为中华元素的数字化传播创造了更大的优势条件:青年为主体的受众群体带来更广泛的传承力量;社交为导向的社群传播带来的多层次多维度的强传播力;数据为核心的技术支持带来更全面和准确的科技支撑;移动媒介下的场景革命带来的更丰富更广阔的传播空间。同时,中华元素也在数字化艺术传播中,通过高程度数字化语境进行的传播环境再塑、多样化数字艺术形式实现了跨文化传播的文化弥合、数字化的国际传播语言的有效表达,以及高品质数字化艺术作品对民族文化内涵的精彩表达,实现了现代重塑。且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也在“文化自信”、文化产业、文化身份、海外传播四个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传统文化“热度”的增加和互联网对传统娱乐行业的助推,传统文化的数字化艺术传播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不论是电影工业的进步,还是文综类电视节目的崛起等,都是很好的证明。但也必须承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还属于初级阶段,对传统文化的内涵精髓与现代生活中的情感共鸣还没有找到准确的平衡点,传统与现代审美结合下的属于中华美学的视觉语言更是需要进行长期的探索。客观来看,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还存在目标受众缺乏传播培育和分层、数字化艺术作品的转译质量较低、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不平衡、数字化艺术传播形态发展不均衡以及互联网适应程度较低五个方面的问题。当下的互联网时代,不论是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介对人们生活的深入渗透,还是短视频、直播、移动客户端(APP)等新的传播形态的普及,这都为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而不论是现实实践还是学术研究,都还没有对此给出及时有效的反应。因此,在互联网新形势下对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路径的研究则成为关键。研究先从传播者的“工匠之心”、接受者的“分众模式”以及把关者的高标准控制论述其数字化艺术传播的主体策略;其次,从现代的符号语言表达,沉浸式体验的文脉传承以及碎片化语境的快速获取等四个方面充分论述了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转译的策略;最后,提出以“可沟通”的传播语言跨越文化鸿沟、媒介融合背景下的高度一体化传播以及关注参与感的体验式互联网思维等五方面来全面构建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新生态,以此来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进行行之有效的路径探索。不管怎么说,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未来发展会拥有更高的国际传播水平、人工智能的亮点、更成熟的产业等美好的前景,但中西方信息传递的不对等、中华元素数字化艺术的把关难等难点也还将长期存在。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仍然是任重道远。研究的主要创新点:首先,对中华元素概念界定进行了一定的发展,认为必要的文化筛选是中华元素能够适应现代创新转化和在跨文化传播中构建国家形象的关键。其次,首次对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转译进行系统的研究,从凝练的符号语言表达;沉浸式体验中的文脉传承等五个方面详细论述了数字化艺术转译的原则和策略,这是数字化艺术传播成功与否的关键。再次,首次提出以“可沟通”的传播语言来实现海外传播中的文化鸿沟的弥合。又次,提出以纵向型的“内驱型受众”和“培育型受众”对受众分类,结合横向型的本土和海外受众分类进行精准化传播,并要利用互联网的网状节点优势,构建自发成长型的传播结构。最后,首次立足于互联网更高的发展阶段,对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理论研究进行系统论述。这既是对此处研究严重不足的一次补充,也是在努力解决在面临互联网快速发展下的机遇和挑战——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该如何抓住机遇,并借助数字化艺术进行高效、高质地传播,同时能够拥有健康、良性的可持续发展。

郑会会[8](2019)在《新时期文学视域下的《鸭绿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学期刊作为作家作品面向读者的第一文学现场,对作家成长、文学传播、思想交流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记录并反映着一个时代文学发展的面貌。近年来,关于文学期刊的研究越来越多,但研究者的关注焦点多集中在《收获》、《当代》、《十月》等全国性的大型文学期刊上面。《鸭绿江》作为历史悠久的地方性文学刊物,经历了文学的繁荣发展时期,也经历了市场经济和通俗文学迅速扩张的时期,最终以惊人的毅力坚守住了纯文学的方向。通过对《鸭绿江》的研究,我们可以窥探出地方文学刊物在文学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在面临困境和考验时所应坚守的态度和方向。本文选取《鸭绿江》在1978年-2018年之间的文本作为研究对象,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部分,通过对新时期以来《鸭绿江》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发现《鸭绿江》在不同时代社会历史环境和文学氛围影响之下所呈现出的不同特点和面貌。第二部分,主要分析八十年代《鸭绿江》上所刊发的作品,发现《鸭绿江》与当代文学潮流之间的互动关系,《鸭绿江》一方面刊发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来揭露和抚慰“文革”时期的心灵伤痕,来理性地回视和判断这段历史,充满希冀地投身到社会改革的浪潮中。另一方面,通过对苦难、伤痕的理性反思以及对改革问题、矛盾的深入挖掘,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建构着中国当代文学史。第三部分,主要考察新时期以来的《鸭绿江》与辽宁文学之间的关系,《鸭绿江》密切关注辽宁本土作家的成长,已经成为辽宁作家文学成长的营养基层,为新时期辽宁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不竭的人才队伍支持。第四部分,主要论述《鸭绿江》的编辑风格和发展策略,《鸭绿江》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现实、多彩、凝重、超越”的编辑风格,始终坚持现实主义原则,同时注重对于作家的培养和与读者的互动、交流。另外,通过对新媒体时代的环境背景进行分析,思考《鸭绿江》未来的发展方向。

韩鸿[9](2004)在《中国大众影像生产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是对当下中国非职业、大众化的民间影像生产(主要是以DV为代表的录像生产)的历史、现状、文本、功能、走向及发展对策的研究。 第一章是对影像生产的本体观照。第一节首先对本文的大众影像生产作出界定,即指个人的影视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的特征就是从专业化的转为业余的,从工业化的转变为个人的,从公共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转变为小众的或个人的的话语媒介。从内容上讲,大众影像是从宏大叙事转向小叙事,从公众话语转向个人话语,从主流文化转向民间意识形态。第二部分主要是对影像生产的工具(摄像机)、表述符号(影像)以及影像生产本身进行的本体追问。即摄像机、影像、影像生产到底是什么?它们具有什么本体上的功能属性?其大众化可能产生什么意义? 第二章主要以历史分期的方式,对近百年来的大众影像生产进行历时性的扫描,梳理在各个历史阶段上大众影像生产的发展轨迹。作者认为在20世纪的10、20年代是中国早期大众影像生产的初步发育时期,30年代的左翼电影运动中,批年轻的业余影人创立了中国电影生产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此后在救亡和内战期间,虽有零星的业余影像生产,但只是雪泥鸿爪。从1949年至1977年,中国大陆的个人影像生产发生断裂。1977年之后,中国个人的业余影像生产开始复苏。“八九”前后,中国第一批民间影人开始个人影像的业余创作。1996年以后,DV给中国个人影像生产推波助澜。2001年9月的中国首届独立影像展,成为中国影像生产史上一个里程碑。此前一直潜行的民间影像得到正式命名进一步大众化,中国的影像生产开始从“中心—边缘”模式走向多极化的共存,中国的影像生产迎来了一个大众参与的时代。 第三章文本分析,着重解读现阶段大众影像文本中表现出的彰明较着的几个特点,即影像生产的个人化、视角的底层和边缘化以及对话语权力的解构。个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人化是大众化的另一个方面。个人影像作为个人对客观存在和主体自身多样化表述的一种文本,可以折射历史时空的多种存在状态,形成对历史现实的多样化阐释,并组成历史事实的多重面向,提供一种在主流叙事之外的历史内层的个人阐释。从关注对象和关注方式来看,大众影像提供了一种真正的平民视角,表现出,强烈的边缘情结与底层倾向,这是一种来自内部的观看,可以成为历史的另类书写方式和存在方式。这些对准弱势群体的大众影像作为社会良心的一种镜像,成为与社会运动互动的力量。影像生产是一个斗争的场域,新的传播媒介的出现改变了符号生产和传播体制的形态。影像生产的大众化正在滋生一种新的对抗性权力。DV作为大众化的影像书写工具,具有某种颠覆性的力量。其中包括对体制内影像生产方式的反抗、对权力意识和特权阶层的反抗、对自我权利的维护、对民间意识形态的张扬与自我身份的建构。同时也将生成新的权力关系。 第四章功能分析,着重探讨影像大众生产的意义。语言是文化的核心要件,语言文字的大众化是文化进程的重要推动力。20世纪初,语言文字的平民化和大众化从根本上推动了中国文化现代化的进程。在从文字主导进入视觉文化主导的当代,中国影像生产的大众化与平民化对当代中国文化的进程和文化转向也将产生深刻影响,尤其在影视生产领域,对大众影像思维的启蒙、节目类型的拓展与双向传播型态的确立、影像社区与公共领域的构建、影像生产中的女性主义张扬等都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本章第一节首先对中国图像文化传统进行反思,认为在光影、色彩、焦点透视、图像叙事等基本元素上,中国人影像思维的开发似有先天不足之嫌。在这个视觉文化主导的时代,如何创造视觉文化,怎样培养我们在形象符号环境中的生存力、竞争力与创造力,意义重大。影像的大众生产无疑将从根本上对国人进行一次影像思维的启蒙。第二节在有关大众影像传播方面,作者认为在传统的“播放型传播模式”与批判理念中,大众是被动的沉默的大多数,只有消费选择的自由或者通过颠覆性的读解来生产自己意义和快感的能动性。但是影像技术下移之后,他们可望介入符号生产领域,参与符号编码过程,打破以前影像传播的一对多的模式,形成传播方式的多样化、多元化。第三节在有关影像社区与公共领域的建构方面,作者从发生学的角度,认为当下民间影像运动的开展类似于哈贝马斯描述的早期资本主义公共领域的形成过程,即可能形成与哈氏描述的早期“文学的公共领域”相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类似的“大众影像的公共领域”。通过开发一系列替代性的公共领域、市民社会及影像社区的传播模式,给影像专制和舆论一统的当下中国社会传导出一种多样化的声音。在新型社区关系的构建中,在边缘群体、亚文化群体及少数族群体的生存中,影像的生产和传播将有助于沟通和对话,成为这些族群自我维权和实现社会连接的文化纽带之一。第四节认为,影像生产的大众化对女性来说也是一次新的话语机会。作者认为在摆脱了笨重的摄像(影)机的束缚和职业化生产的压力下,中国的女性影像作者的女性意识开始真正出场,这一方面是对好莱坞式的父系秩序的意识形?

刘广利[10](2021)在《黑土地上的歌吟 ——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结合东北地域文化精神,考察了东北地区散文的发展历程,对东北文化“场域”与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的关系作了揭示,并从多个角度对新时期以来的东北散文进行了研究。东北散文的生发演变有迹可循:1919至1931年是东北现代散文的产生和发展期;随后,在历史的风云际会中产生的、伪满时期的沦陷区散文记录了一个时代的面影,东北作家群散文和东北光复后散文则从多个方面丰富了东北现代散文的面貌;20世纪五六十年代,北大荒散文和马犁、赵赴的作品为东北文坛增添了风景;新时期以来散文观念的更新又带来东北散文创作面貌的变化。本文在对以上各阶段散文创作的题材内容和审美风格进行考察的同时,阐述了东北地域风光、民俗风情和东北民族文化精神,东北移民文化和被殖民的历史遭遇,当代体制文化,东北地区文学期刊的理论倡导和栏目设置等文化“场域”为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带来的地域文化色彩。在这一基础上,本文从乡土书写的多向性、知识分子散文的文化守望意识、生态关怀、民族情怀等角度对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的思想艺术面貌进行了分析,包括原乡记忆的多维表达、乡土体验的个性化和纵深化,知识分子散文对自我主体性的寻求和独特的精神品位,现代生态伦理的诗意表达,民族文化情结的倾心抒写等。还分别从作家对东北风物习俗的书写和作品中的“生活美学”气息、现代眼光主导的文化思考和建构精神家园的意识、重建生态文明的强烈愿望、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眷恋与寻求等方面,对迟子建、王充闾、胡冬林、鲍尔吉·原野、格致等有代表性的作家的散文创作作了较为详尽深入的分析。此外,本文对东北散文创作的未来进行了展望,指出创作多元化趋势将长期保持,艺术手法的探索将影响创作的面貌,过分强调思想、概念而忽视散文的文学性和美感的状况将得到改变,不迎合、不造作、真实率性地表达自我、抒写性情的写作姿态将普遍形成。同时也指出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创作存在的问题,如东北地区文化创造意识相对薄弱给散文创作与传播带来消极影响,作家成长发展的环境有待于优化等。

二、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世纪的到来——新春寄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世纪的到来——新春寄语(论文提纲范文)

(1)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三、基本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和主要方法
    五、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形成基础与发展阶段
    第一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理论文化渊源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思想
        二、列宁斯大林的青年思想
        三、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青年思想
        四、中西方文化中的青年观点
    第二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现实依据
        一、实践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
        二、现实需求: 青年工作面临的任务与挑战
        三、个人因素: 胡锦涛自身的成长与青年工作经历
    第三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形成发展阶段
        一、胡锦涛青年思想孕育阶段
        二、胡锦涛青年思想初步形成阶段
        三、胡锦涛青年思想丰富完善阶段
第二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基本出发点
    第一节 青年的地位与价值
        一、“青年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伟大力量”
        二、“党离不开青年,青年更离不开党”
        三、“未来属于青年,未来取决于青年,未来更需要青年去创造”
    第二节 青年的优势与不足
        一、青年“最具创造活力”
        二、青年“值得信赖、堪当重任、大有希望”
        三、青年要“认真克服自己的弱点和不足”
    第三节 青年工作的旨归与要求
        一、培养目标: “四个新一代”
        二、实现路径: “与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
        三、基本原则: “尊重青年、理解青年、相信青年、依靠青年”
第三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政治视角
    第一节 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
        一、扩大党在青年群体中的执政基础
        二、注重对青年的引导方式
    第二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青年发展提供指引
        一、强化青年理想信念教育
        二、青年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三、推进青年道德建设
    第三节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青年工作
        一、服务科学发展是青年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以青年为本
        三、发挥青年在发展中的生力军作用
    第四节 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路径论析——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例
第四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利益视角
    第一节 “把为大局服务和为青年服务结合起来”
        一、“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
        二、服务青年是党的宗旨在青年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第二节 寓引导教育于服务之中
        一、全党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
        二、青年工作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年”
    第三节 “竭诚服务青年”
        一、服务青年学习成才
        二、促进青年就业创业
        三、维护青年合法权益
    第四节 案例分析: 在服务青年中赢得青年——以大学青年教师职业获得感生成为例
第五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人才视角
    第一节 人才强国与青年人才培养
        一、青年人才是最重要战略性资源
        二、“提高青年整体素质”
        三、完善青年人才工作的体制机制
    第二节 科教兴国与青年教育
        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大力实施“科教兴国”
        二、以“人民满意”为衡量标准,持续促进教育公平
        三、以青年成才为终极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改革
    第三节 社会环境与青年成长
        一、树立“多样化人才”和“人人皆可成才”的理念
        二、“以事业感召、培养、造就人才”
        三、青年的成才路径
    第四节 执政能力与青年干部选拔
        一、青年干部应具备的素质
        二、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
        三、创新青年干部选拔机制
    第五节 案例分析: 共青团如何以改革凝聚青年人才——以高校共青团发展路向为例
第六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实践视角
    第一节 “在火热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无悔、永恒的青春”
        一、社会实践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
        二、人民群众的实践是青年学习提高的大课堂
        三、“投身实践是青年成长的必由之路”
    第二节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贡献智慧和力量
        一、“奉献是崇高的精神境界”
        二、青年要艰苦奋斗
        三、时代呼唤千千万万青年志愿者
    第三节 “做伟大时代的创业者”
        一、当代青年“生恰逢时”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青年汲取营养和力量的源泉”
        三、创新思维是青年发展的希望所在
    第四节 案例分析: 青年自组织——社会实践主体的新拓展
第七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全球视角
    第一节 青年要努力拓展世界眼光
        一、起点: 把握国际竞争主动权的首要任务是学习
        二、任务: “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丰富自己”
        三、基点: “始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第二节 青年是和谐世界的重要建设者
        一、“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的主题”
        二、青年是和平发展的生力军
        三、青年“肩负着开创世界人民美好未来之使命”
    第三节 加强各国青年之间的交流
        一、青年交流是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重视留学工作
        三、构建青年交流的长效机制
    第四节 案例分析: 青年国际交流状况论析——以孔子学院为例
第八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现实启示
    第一节 坚持党的领导,促进青年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青年运动要坚持党的领导
        二、准确把握青年脉搏
        三、优化青年发展的社会环境
    第二节 坚持以人为本,激发青年的主体自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青年接续奋斗
        二、充分发挥青年的主观能动性
        三、搭建更为广阔的青年创新实践平台
    第三节 坚持服务青年,把握青年工作的生命线
        一、注重青年的利益实现
        二、增强服务青年的实效性
        三、推进青年工作改革创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2)纸上的光影:中国影视小说研究(1920-201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一次偶然的必然“邂逅”
    二、拨云去雾:影视小说的界说与判定
    三、众声喧哗:影视小说研究的概况与述评
    四、探幽发微:影视小说研究的路径与价值
第一章 电影小说的生成演化流变
    第一节 曾经辉煌:电影小说的现代生成(1920-1949)
        一、源起与滥觞:从“电影本事”到“影戏小说”
        二、完善与成型:“文学新品种”的“开花结果”
        三、勃兴与衰落:从“迅速繁荣”到“戛然凋零”
    第二节 曲折前行:电影小说的缓慢发展(1949-1989)
        一、戴着枷锁的“舞者”:“十七年”电影小说
        二、渐次复苏的“星火”:“新时期”电影小说
    第三节 再度兴起:电影小说的走向繁荣(1990-2010)
        一、多重助推下的全新发展:九十年代电影小说
        二、多方联动下的成熟建构:新世纪的电影小说
第二章 电视小说的发展演绎历程
    第一节 艰难孕育:电视小说的多重束缚与孱弱生成(1958-1989)
        一、辗转反侧的难产:母体源头的先天缺失
        二、初生之后的沉寂:生态场域的强力消解
    第二节 多层建构:电视小说的不断探索与走向成熟(1990-1999)
        一、“掬精华”与“赋灵魂”:创作的初步实践
        二、“被背叛”与“卖狗肉”:遭遇的问题误区
        三、“有意识”与“转折点”:自觉的融通调适
    第三节 迈向纵深:电视小说的全面勃兴与初步繁荣(2000-2010)
        一、数量大幅增长:变得“更为流行了”
        二、佳作不断涌现: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三、题材内容丰富:影视与出版的“一种策略”
        四、畅销作品众多:成为“引人注目的文学事件”
第三章 影视小说文体的建构策略
    第一节 叙事蒙太奇:叙述的多元化实践
        一、交叉蒙太奇:多条线索的巧妙编织
        二、隐喻蒙太奇:多重意蕴的具象表达
        三、心理蒙太奇:多层幽曲的繁复呈现
    第二节 形式空间化:空间的影视化转轨
        一、视点与运动:叙述的空间化转换
        二、幻化与物化:意象的空间化交错
        三、共时与多重:结构的空间化并置
第四章 影视小说载体的媒介视野
    第一节 改革与转型:影视小说出版的机制准备
        一、地域分工改革:奠定影视小说勃兴之基础
        二、发行渠道改革:拓展影视小说勃兴之通衢
        三、内部体制改革:提供影视小说勃兴之动力
    第二节 周期与时效:影视小说出版的时间维度
        一、“后期的跟随”:先期试水与谋定后动
        二、“同开姊妹花”:联袂互动与无缝链接
        三、“风向标有变”:小说先行与影视后至
    第三节 品牌与策划:影视小说出版的营销策略
        一、品牌化战略:影视小说取得“决胜的关键”
        二、跨媒体营销:影视小说需“吆喝上几嗓子”
        三、全媒体出版:影视小说出版“重要的一环”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1920-1949年中国现代电影小说汇总一览表(部分)
    附录二:1949-2010年中国当代电影小说汇总一览表(部分)
    附录三:1980-2010年中国电视小说汇总一览表(部分)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3)武田泰淳的中国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背景、问题及意义
    二、先行研究概况
        (一)日本方面研究概况
        (二)中国国内研究概况
    三、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视角
        (二)研究方法
    四、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武田泰淳中国观之萌芽
    第一节 净土宗寺院家庭与汉学熏陶
        一、“大岛觉”的中国元素介入
        二、反帝反战斗士的“泡影”
    第二节 “异形者”的精神苦斗
        一、“异形者”之自觉
        二、《异形者》的主人公“柳”
        三、笔谈、决斗与诀别
    第三节 “红色和尚”的苦恼
        一、斗士的“转向”
        二、精神压抑的寺院生活
    第四节 “中国文学研究会”前夕的武田和尚
        一、大学时代的迷惘
        二、日本中国研究的崭新面貌
    小结
第二章 “中国文学研究会”时代的中国观
    第一节 “中国文学研究会”创立的背景与条件
        一、研究会的时代特征
        二、竹内好的第一次中国之旅
        三、研究会的创意与现实困境
        四、研究会时代武田泰淳的中国文学观
    第二节 “谢冰莹事件”与《在日本狱中》
        一、赴日留学的女作家谢冰莹
        二、患难与共的友谊
        三、武田泰淳的女侠情结
    第三节 告别杜宣与受辱事件
        一、挥泪的告别
        二、被误解的耻辱
    第四节 从少年迈向青年时代的人生困惑
        一、从寺院少年到“红色和尚”
        二、不平静的研究会时代
    小结
第三章 从军时代与上海时代的中国观
    第一节 战争考验下的良知
        一、出征中国的矛盾心理
        二、武田泰淳文学的发端
        三、武田泰淳从军思考的核心
    第二节 辎重兵眼里的“中国人”
        一、《土民的表情》与《寄给北京诸位的诗》
        二、武田从军思考的机缘与要义
        三、《庐州风景》里的“小杨”姑娘
        四、“小杨”的中国女性魅力
        五、“研究会”被迫解散与《闪烁》
    第三节 《司马迁》透露的“加害者”之苦闷
        一、从军思考结晶之《司马迁》
        二、耻辱感的慰藉
        三、武田泰淳的“人”与“历史空间”
        四、《司马迁》思想之余韵
        五、被钳制的反战思想
    小结
第四章 战后派作家时代的中国观
    第一节 上海体验与武田的“灭亡”思想
        一、在上海迎接日本战败
        二、《关于灭亡》的思想精髓
        三、“中国”与女性
    第二节 武田泰淳和他的《审判》
        一、《审判》的写作动机
        二、《审判》的整体评价与个性光泽
        三、“杉”和“二郎”的形象
        四、《审判》的反战意义与价值
    第三节 《蝮蛇的后裔》与军国主义批判
        一、从自我告白到军国主义批判
        二、《蝮蛇的后裔》的创作背景与人物
        三、人物象征性的隐喻
        四、异色的侵华战争批判
    第四节 侵华战争再反省之《风媒花》
        一、竹内好与武田泰淳的思想异同
        二、《风媒花》中的“峰三郎”与“军地”
        三、《风媒花》的特色与价值
    小结
结语
    一、近代日本知识分子的中国观面貌
    二、武田泰淳中国观、战争观之个性
参考文献
附录 :武田泰淳年谱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4)新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生产与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框架
    1.3 研究综述
        1.3.1 关于文化传播的当代研究
        1.3.2 关于电影的生产
        1.3.3 对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研究
    1.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生产
    2.1 “电影体制”与电影生产
    2.2 “十七年”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生产格局与基本样貌
        2.2.1 生产状况
        2.2.2 艺术上的探索及突破
    2.3 1978—1986 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生产
        2.3.1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复映与生产
        2.3.2 少数民族导演与他们的创作
        2.3.3 少数民族电影制片厂的人才建设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生产
    3.1 80年代末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艺术探索及娱乐化转向
        3.1.1 少数民族题材探索影片
        3.1.2 市场压力下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娱乐化转向
    3.2 世纪末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生产与文化转型(1990-2000)
        3.2.1 拍摄资金的多元化与艺术的分野
        3.2.2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文化转型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世纪以来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生产(2001-2015)
    4.1 全球化语境下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生产
        4.1.1 全球化现象带来的“文化自觉”
        4.1.2 “少数民族文化”与文化多样性
        4.1.3 少数民族导演的电影实践
    4.2 商业文化主导下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生产
        4.2.1 商业化诉求及新的生产格局
        4.2.2 市场困局
        4.2.3 高概念电影的出现: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产业化之路
    4.3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三种生产模式
        4.3.1 国家电影工程
        4.3.2 地区政府出资拍摄
        4.3.3 个人筹拍
    4.4 本章结语
第五章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传播研究
    5.1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译制、放映及市场
        5.1.1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译制
        5.1.2 市场与观众
    5.2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批评的话语模式
        5.2.1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批评的“多种话语并存”现象
        5.2.2 聚焦于影片的意识形态策略
        5.2.3 西方主义与“自我东方化”
        5.2.4 生态批评视野下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研究
    6.1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际电影节
        6.1.1 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海外获奖概况
        6.1.2 谢飞:探寻本土文化的“主体性”价值
        6.1.3 用世界性主题来减少对外传播的文化差异
    6.2 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对外传播的文化折扣现象
        6.2.1 折扣现象的艺术分析
        6.2.2 折扣现象的文化分析
        6.2.3 对外传播中降低文化折扣的策略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与主持的科研项目
致谢

(6)延安鲁艺音乐教育中的政治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Contents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视角及意义
第一章 鲁艺音乐教育创立中的政治因素
    第一节 创立的时代背景
        一、危在旦夕的民族命运
        二、复杂多变的国共关系
    第二节 肩负的历史使命
        一、建立战时音乐教育体系
        二、建设新民主主义音乐文化
        三、打造传播中共政治主张的艺术载体
    第三节 积极的创立举措
        一、倍受关注的创立过程
        二、坚强有力的组织架构
第二章 鲁艺音乐教育方针中的政治因素
    第一节 指导理论——马克思列宁主义
        一、马列主义基本原理的奠基
        二、马列主义文艺理论的指引
    第二节 中心任务——培养抗战音乐干部
        一、中共对鲁艺音乐教育历史任务的明确
        二、鲁艺音乐教育实践的主导因素
        三、鲁艺音乐教育的直接贡献
    第三节 政治主线——实现中共文艺政策
        一、宣扬中共文艺政策的主阵地
        二、吸引革命音乐人才的大本营
        三、建设革命新文艺的孵化器
    第四节 战略视野——储备革命音乐力量
        一、教学方向——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统一
        二、人才战略——业务提升与政治改造并重
        三、培养模式——课堂教学与实践锻炼相长
第三章 鲁艺音乐教育学制与教学内容中的政治因素
    第一节 鲁艺音乐教育学制与教学内容中的历史任务因素
    第二节 鲁艺音乐教育学制与教学内容中的政治环境因素
        一、鲁艺音乐教育学制与教学内容对生产运动的回应
        二、鲁艺音乐教育学制与教学内容对整风运动的回应
    第三节 鲁艺音乐教育教学内容安排中的政治属性因素
        一、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偏重——强调政治主导
        二、对民族民间音乐的重视——强调文化传承
        三、对中外进步音乐的学习——强调艺术前瞻
第四章 鲁艺音乐系师生音乐作品中的政治因素
    第一节 回应抗日时局——音乐作品中的政治使命因素
        一、唤醒民众,宣传抗战救国
        二、激发斗志,鼓舞抗战热情
    第二节 彰显中共形象——音乐作品中的政治立场因素
        一、对党和领袖的歌颂
        二、对党的主张的宣扬
        三、对党领导下的新生活的赞美
    第三节 塑造民族精神——音乐作品中的政治功能因素
        一、对民族优秀文化的整理
        二、对民族落后文化的改造
        三、对民族先进文化的构建
第五章 政治因素融进音乐教育中的积极意义与局限
    第一节 音乐社会功能的提升
        一、服务政治的鼓舞功能
        二、提升民众的教化功能
        三、丰富生活的娱乐功能
    第二节 音乐审美范畴的表现
        一、突出反映阳刚的美
        二、全面体现大众的美
        三、侧重凸显崇高的美
    第三节 音乐教育模式的创新
        一、教育学制依时而变
        二、培养方式灵活多样
    第四节 音乐创作题材的丰富
        一、人民军队成为歌颂的对象
        二、劳苦大众成为作品的主角
        三、民族精神成为创作的灵魂
    第五节 政治因素融进音乐教育的局限性
        一、音乐纯美属性的淡化
        二、音乐人文功能的弱化
        三、音乐艺术品格的俗化
第六章 政治因素融进音乐教育中的当下启示
    第一节 自主与使命——关于把握音乐教育与政治关系之思考
        一、离散还是结合——音乐教育与政治时局的距离尺度
        二、解构还是建构——音乐教育与政治主题的相互作用
        三、剥离还是融合——音乐教育与政治思想的兼容互包
    第二节 当前与长远——关于音乐教育发展路径选择之思考
        一、固守殿堂与走向生活的结合——关于音乐教育的实践领域
        二、高雅艺术与通俗艺术的兼顾——关于音乐教育的艺术品位
        三、专业创作与民间创作的互补——关于音乐教育的创作方式
        四、继承传统与当代发展的统一——关于音乐教育的关注视阈
    第三节 普及与提高——关于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战略之思考
        一、夯实宽厚的音乐人才基座——素质教育
        二、构建多维的音乐人才架构——师范教育
        三、打造顶尖的音乐人才群体——专业教育
    第四节 个性与共性——关于音乐教育学科拓展提升之思考
        一、用科学理论来导向
        二、用哲学思想来提升
        三、用相关知识来丰富
        四、用传统文化来滋养
总结语
附录一:鲁艺音乐系师生名单
附录二:鲁艺音乐系历届负责人名单
附录三:鲁艺音乐系师生创作的音乐曲目(1938年至1945年)
附录四:孟于访谈录青春激情似火,求学岁月如歌
附录五:刘烽访谈录一路走来一路歌
附录六:孟于、刘烽采访手记理想铸就辉煌人生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价值
    二、研究现状
        (一)研究现状综述
        (二)研究现存问题
    三、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主要创新点
        (二)研究存在的不足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互联网时代的中华元素
    第一节 中华元素的基本界定和传播困境
        一、中华元素的概念界定
        二、中华元素的范围界定
        三、中华元素的特点界定
        四、中华元素的当代传播困境
    第二节 互联网时代简述
        一、传统互联网为基础
        二、移动互联网为主流
        三、“互联网+”的经济新形态
    第三节 中华元素在互联网时代的数字化艺术再生
        一、传统文化理念的再生
        二、传统符号元素的再生
        三、传统美学趣味的再生
        四、传统民族精神的再生
第二章 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在数字化艺术传播中的重塑与意义
    第一节 互联网时代下传播关系的变革
        一、连接:从“赛博空间”到全时空连接的数字化语境
        二、网状:从中心发散型到“去中心”化的网状节点传播模式
        三、互动:从单向被动到双向互动的新型传受关系
    第二节 互联网时代下中华元素数字艺术传播的机遇
        一、青年为主体的受众群体——最核心最广泛的传承力量
        二、社交为导向的社群传播——多层次多维度的强传播力
        三、数据为核心的数字技术——更全面更准确的科技支撑
        四、移动媒介下的场景革命——更丰富更广阔的传播空间
    第三节 互联网时代数字化艺术传播对中华元素传承的现代重塑
        一、环境再塑:高程度数字生存语境构建当代传播环境
        二、文化弥合:多样化数字艺术形式跨越海外传播鸿沟
        三、有效表达:国际性数字传播语言彰显中华元素魅力
        四、重焕光彩:高品质数字艺术作品传承民族文化内涵
    第四节 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意义
        一、“文化自信”的战略要求
        二、文化产业的市场驱动
        三、“文化身份”的内在诉求
        四、海外传播的现实需要
第三章 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现状
    第一节 中华元素数字化艺术传播的传受关系
        一、艺术创造的多样传播者
        二、艺术接受的广泛受众者
        三、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新媒介环境下中华元素数字艺术传播的主要形态
        一、蓬勃发展的数字游戏
        二、稳步推进的电影艺术
        三、新兴崛起的电视综艺
        四、其他类型的传播形态
    第三节 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存在的问题
        一、目标受众缺乏传播培育和分层
        二、作品数字化艺术转译质量较低
        三、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的不平衡
        四、数字艺术传播形态发展不均衡
        五、互联网的适应性和主动性不足
第四章 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创新路径
    第一节 数字化艺术传播的主体策略
        一、传播者的“工匠之心”:传统文化与现代美学的和鸣
        二、接受者的“分众模式”:横向之本土和海外受众与纵向之内驱和培育型受众细分
        三、把关者的高标准控制:数字化艺术传播的规范化建设
    第二节 中华元素的艺术传播内容的数字化转译
        一、现代:凝练的符号形态语言表达
        二、吸引:沉浸式体验中的文脉传承
        三、便捷:碎片化语境下的快速获取
        四、故事:多样化叙事讲述中国故事
        五、交互:新技术支持下的情景互动
    第三节 数字化艺术传播的新生态建设
        一、以“可沟通”的传播语言与“他者”对话
        二、建设媒介高度融合下的立体化传播矩阵
        三、深度运用重视参与感体验的互联网思维
        四、综合多层次多维度的数字艺术传播形态
        五、构建政府引导下全民参与的微传播热潮
第五章 中华元素数字化艺术传播的未来发展
    第一节 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趋势
        一、中华元素的国际化传播水平更深入和广泛
        二、人工智能等高科技的融合应用成为新亮点
        三、中华元素传承下的商业和产业化程度更高
    第二节 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现存难点
        一、跨文化传播中的数字化信息传递的不对等
        二、警惕互联网新媒介对传统文化内涵的消解
        三、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的现实把关难度大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致谢

(8)新时期文学视域下的《鸭绿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新时期以来《鸭绿江》的发展历程
    (一)1978-1989:恢复与繁荣
    (二)1990-1999:困境与探索
    (三)2000-2018:突围与革新
二、新时期《鸭绿江》与当代文学潮流
    (一)裸露“伤痕”与追崇历史的反思
        1.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潮流
        2.苦难的深刻与反思的理性
    (二)呼吁改革与铸造改革者的人物
        1.改革文学潮流
        2.现实的复杂与改革的曲折
    (三)寻找文学之根与断想“东北文学”
        1.寻根文学思潮的出现与发展
        2.《鸭绿江》对寻根文学的呼应
三、新时期以来《鸭绿江》与辽宁文学
    (一)《鸭绿江》与辽宁小说家的成长
        1.开展小说笔会,培养文学新人
        2.《鸭绿江》上的辽宁小说家
    (二)《鸭绿江》与辽宁诗歌的繁荣
        1.举办文学活动,促进诗人成长
        2.《鸭绿江》上的辽宁诗人
    (三)《鸭绿江》与辽宁散文的发展
        1.策划散文栏目,推动散文发展
        2.《鸭绿江》上的辽宁散文家
四、新时期《鸭绿江》的个性与反思
    (一)《鸭绿江》的编辑风格
        1.现实多彩凝重超越
        2.对作者的扶持和与读者的交流
    (二)《鸭绿江》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
        1.《鸭绿江》的创作困境
        2.新媒体时代下的发展策略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中国大众影像生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一、研究的缘起
    二、影像、影像生产与大众影像生产
    三、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第一章 影像生产的本体观照
    第一节 影像生产方式
    第二节 摄像(影)机、影像与影像生产
        一、摄像(影)机,一种解放与去蔽的工具
        二、影像:生存之镜
        三、影像生产:一种文本建构与话语生产
第二章 历史与现状:百年中国大众影像生产闪回
    第一节 史前史:1978年前的中国个人影像生产
        一、萌芽期的个人影像生产
        二、20年代早期中国的个人影像团体和影像生产
        三、30年代的电影大众化与左翼电影运动
        四、抗战电影、解放区电影与国统区电影
        五、断裂:1949-1978年的大众影像生产
    第二节 后1978:大众影像的萌生
        第一阶段:萌动
        第二阶段:潜行
        第三阶段:亮相
第三章 文本研究:解读大众影像生产
    第一节 个人影像生产:对主体与历史的另类书写
        一、大众影像与个人影像
        二、个人影像的文本类型
        三、个人影像的语境
        四、价值探寻—个人影像的意义
    第二节 底层与边缘化:一种新的生产视角
        一、关注转型期的中国中下层社会
        二、民间影像的人道主义精神
        三、底层关注的意义
    第三节 解构话语权力:一个新的生产向度
        一、解构:从解码到编码
        二、建构:抵抗的意义生产
第四章 功能研究:影像大众生产的意义解析
    第一节 影像思维的启蒙
        一、影像传统的反思
        二、影像思维的启蒙
    第二节 新的传播主体的生成与双向传播型态的确立
        一、传统的大众传播模式与批判理念
        二、大众影像传播—一个新的影像传播主体的生成
        三、大众影像传播的文化意义
        四、民间影像传播的可能选择和现实路径
    第三节 影像社区与公共领域的构建
        一、当下中国公共领域的建设与大众影像运动
        二、影像生产与社区、族群亚文化的维护和构建
    第四节 影像生产中的女性意识
        一、女性影像:来自边缘的声音
        二、女性视点:一种对世界的观看方式
第五章 对策研究:大众影像的培育和发展
    第一节 大众影像生产力的发展与影像生产关系的调整
        一、影像生产关系的新变局
        二、制播分离及其困境
        三、大众影像生产与制播制度改革
        四、矫枉:业者心态的校正
    第二节 大众影像的发展现状及面临问题
        一、影像观念的误区
        二、大众影像的困境
    第三节 大众影像的培育与发展
        一、大众影像的定位
        二、大众影像的拓展方向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主要参考网站
在校就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声明
后记

(10)黑土地上的歌吟 ——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与研究现状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时代风云中的心灵变奏——对东北散文的一种“史”的考察
    第一节 东北现代散文的发展历程
        一、1919—1931:东北现代散文的产生与发展
        二、伪满时期沦陷区散文
        三、流亡者的歌哭:东北作家群的散文
        四、东北光复后的散文
    第二节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东北散文
        一、“大我”语境中的多样化抒写
        二、北大荒散文和马犁、赵赴的散文
    第三节 新时期以来的东北散文
        一、散文观念更新下的创作态势
        二、东北各地区的散文创作群体
第二章 新时期以来东北文化“场域”下散文的地域性特征
    第一节 东北地域风光与民族文化在散文中的彰显
        一、东北自然地理风光的文本呈现
        二、东北民族文化特征及精神气质的文本呈现
    第二节 移民文化和殖民文化在散文中的映现
        一、“流人”“闯关东”历史记忆的表达
        二、对被殖民遭遇的回望与凝思
    第三节 当代体制文化对东北散文的影响
        一、“共和国长子”与当代体制文化的关系
        二、对体制文化某些弊端的文学反思
    第四节 东北文学期刊对散文创作的引导
        一、“东北文学”的倡导与创作实践的自觉
        二、栏目导向与散文题材的地域性
第三章 乡土书写的多向性
    第一节 原乡记忆的多维表达
        一、东北民俗风情的文本呈现
        二、对童年生活和故乡人物的追忆
    第二节 从历史到哲思:乡土体验的个人化和纵深化
        一、对东北历史文化命脉的理性刺探
        二、以东北典型农作物意象为核心的乡土哲思
    第三节 迟子建散文:朝向故乡的深挚恋歌
        一、童年经历与创作主体思想性格、情感取向
        二、以黑土地风物习俗为载体的故乡抒情
        三、蕴含着“生活美学”的乡土书写
第四章 知识分子散文的文化守望意识
    第一节 知识者文化身份的想象与表达
        一、当代主流意识形态对东北文化的干预和形塑
        二、知识分子散文自我主体性的寻求与持守
    第二节 知识分子散文的独特精神品位
        一、渗透于知识表述的知识个性
        二、知识分子文化理想的表达
    第三节 王充闾散文:知识者对精神家园的建构
        一、现代眼光主导的文化思考
        二、交织着启蒙意识的心路历程
        三、源于浓烈书卷气的独特文调
第五章 东北散文的生态关怀
    第一节 生态散文:大工业时代的“意义化写作”
        一、生态危机与生态散文创作
        二、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对生态问题的思考
    第二节 现代生态伦理的诗意表达
        一、对自然生命的深切关爱
        二、写“物”:发掘万象的盎然生机
    第三节 胡冬林散文:长白山林中的沉潜与呼喊
        一、独异的写作姿态:把书桌搬进森林
        二、鲜明的非“人类中心主义”倾向
第六章 东北散文的民族情怀
    第一节 鲍尔吉·原野散文对蒙古族文化的守望
        一、草原景色和民族生活的呈现
        二、“怨乡”情结中的文化反思
    第二节 格致散文的满族文化情结
        一、民族归属感的表达
        二、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眷恋与找寻
结语:无尽的弦歌—对东北散文创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精神魅力的丰足显现——王充闾访谈录
附录(二) 学养·情怀·语言——高海涛访谈录
在读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后记

四、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世纪的到来——新春寄语(论文参考文献)

  • [1]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D]. 侯燕. 扬州大学, 2019(06)
  • [2]纸上的光影:中国影视小说研究(1920-2010)[D]. 黄勇军. 兰州大学, 2018(10)
  • [3]武田泰淳的中国观研究[D]. 王伟军.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4]新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生产与传播研究[D]. 顾广欣. 上海交通大学, 2015(03)
  • [5]中国维和英雄[J]. 刘广雄. 中国作家, 2010(10)
  • [6]延安鲁艺音乐教育中的政治因素研究[D]. 王丽虹. 福建师范大学, 2010(07)
  • [7]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研究[D]. 董甜甜. 东南大学, 2019(05)
  • [8]新时期文学视域下的《鸭绿江》研究[D]. 郑会会. 渤海大学, 2019(12)
  • [9]中国大众影像生产研究[D]. 韩鸿. 四川大学, 2004(02)
  • [10]黑土地上的歌吟 ——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研究[D]. 刘广利. 吉林大学, 2021

标签:;  ;  ;  ;  ;  

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世纪的到来——新年寄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