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某些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在超基性岩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阮梦飞[1](2021)在《俯冲带钒和锆地球化学行为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氧逸度和物质迁移是当前俯冲带过程研究的前沿课题。变价元素V和高场强元素Zr的地球化学行为分别是俯冲带氧化还原状态和物质迁移的重要指标,研究它们的地球化学行为对理解俯冲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围绕俯冲板片榴辉岩部分熔融过程中V的分配行为及地幔矿物中Zr的溶解度开展了高温高压实验研究。我们通过研究榴辉岩部分熔融过程中钒(V)的地球化学行为,评估了V在榴辉岩部分熔融过程中是否显着迁移,并利用V在单斜辉石与熔体间分配系数与氧逸度、温度和体系组成的关系式估算含单斜辉石天然样品的氧逸度。另外,我们通过开展Zr在地幔矿物中的溶解度实验,系统测定了Zr在地幔矿物中的溶解度,从而更好地理解造山带橄榄岩中锆石的成因及为俯冲带熔/流体迁移提供科学依据。本课题研究包括以下三个部分。首先,我们使用活塞圆筒装置模拟含水榴辉岩部分熔融过程中V的分配行为并用于估算地幔楔氧逸度。钒(V)是常见的变价元素,其在矿物与硅酸盐熔体间的分配行为主要受氧逸度控制。近年来,V的分配行为与氧逸度之间的关系常被用于揭示地幔的氧化还原状态。板块俯冲过程中,V能否迁移是理解俯冲带V地球化学行为的关键环节,也是探讨俯冲带地幔楔氧逸度的重要前提。因此,我们设计了以下实验:初始物为含5.0wt%H2O的平均洋中脊玄武岩,压力为2.5GPa,温度为900~1125℃,样品管为金钯铁合金管。测定了石榴子石、单斜辉石和金红石与硅酸盐熔体之间V的分配系数,并计算了实验氧逸度ΔFMQ介于-5.24到0.74之间。实验结果表明(1)V在石榴子石、单斜辉石和金红石中为相容元素,并且DVrut>DVcpx>DVgrt。(2)V的分配系数也是氧逸度、温度和熔体聚合度的函数,并与氧逸度和温度呈负相关,与熔体聚合度呈正相关。部分熔融模拟结果表明在榴辉岩部分熔融产生的熔体交代地幔楔不能明显改变地幔的V含量。因此,我们认为V在榴辉岩部分熔融过程中应当是不运移的,并且可利用V在矿物和熔体间的分配系数估算地幔氧逸度。其次,单斜辉石作为地幔微量元素的重要储库,在地幔部分熔融与结晶分异过程中,对许多微量元素的分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利用活塞圆筒在0.5GPa、1000~1100℃和NNO、HM氧逸度条件下模拟了V在单斜辉石和安山质熔体之间的分配行为。实验结果表明V在单斜辉石与熔体间的分配系数受控于氧逸度、温度和体系组成。结合前人数据拟合了V在单斜辉石和熔体间分配系数与氧逸度、温度和体系组成之间的定量关系:log DVcpx/melt=-4.19(±0.33)+0.94(±0.15)?DAl+5730(±480)/T-0.24(±0.01)?△FMQ(n=71,r2=0.92),可用于估算含有单斜辉石天然岩石样品的氧逸度。最后,我们测定了Zr在地幔矿物中的溶解度。近年来,俯冲带锆的化学迁移及造山带橄榄岩中锆石的成因已经引起广泛关注。含锆的熔/流体交代当地幔橄榄岩,当Zr含量达到饱和时,将结晶大量的交代锆石,因此研究地幔矿物中锆的溶解度对理解造山带橄榄岩中锆石成因具有重要意义。我们通过利用活塞圆筒装置和六面顶砧大压机进行高温高压实验,测定地幔矿物中Zr的溶解度。实验条件为:2.0-6.0 GPa和1050-1200℃;初始物为橄榄岩与碧玄岩按不同比例混合,并加入1.5~5.0wt%的锆石(Zr Si O4);水含量:5.0~10wt%。实验结果表明Zr在地幔矿物中的溶解度从小到大依次为SZrol(3.68±0.27 ppm)<SZropx(4.67±0.23ppm)<SZrcpx(28-1403 ppm)≤SZrgrt(294-2222 ppm),角闪石和氧化物中Zr的溶解度分别为SZramp:189-546ppm和SZroxide:263-630 ppm。橄榄石和斜方辉石中Zr的溶解度很小,且不受温度、压力及组成的影响。单斜辉石和石榴石中Zr溶解度的变化取决于各自的矿物成分和温压条件。两种矿物中Zr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但单斜辉石中Zr的溶解度随压力的升高而减小,随矿物组成Al2O3含量的升高而增大;石榴石中Zr的溶解度随着端元组分XAlm的升高而增大。从这些结果可得出以下结论:(1)本研究报道了Zr在地幔矿物中的溶解度数据。(2)在地幔橄榄岩中,Zr在橄榄石和斜方辉石中的溶解度最低,单斜辉石中次之,石榴子石中最高。因此,当含Zr熔体交代地幔楔时,纯橄岩和方辉橄榄岩中很容易达到Zr饱和产生锆石;石榴子石是地幔橄榄岩中主要的Zr储库。(3)石榴子石中的Zr溶解度与铁铝榴石端元组分(XAlm)和温度具有很好的相关性:log SZrgrt=6.87(±0.36)+0.023(±0.003)?XAlm+5990(±490)/T(n=12,r2=0.96),为含石榴子石的岩石(石榴橄榄岩和榴辉岩等)提供了潜在的锆石饱和温度计。
汤贺军[2](2021)在《新疆东准噶尔扎河坝及邻区古生代构造演化与成岩成矿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东准噶尔地区地处中国新疆北部,作为中亚造山带(CAOB)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大地构造演化是中亚造山带显生宙大陆增长和古亚洲洋演化的重要研究课题。该区自古生代来经历了大洋扩张、板块俯冲、碰撞和后碰撞等构造演化历史,形成了一系列岛弧杂岩带和增生杂岩。关于东准噶尔的板块边界、物质组成、基底属性、洋盆闭合时限及矿产发育特征等,前人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许多进展和共识。但对该地区古生代构造属性、大地构造演化模式存在多种不同的见解;在典型矿床研究方面,未能将区域构造演化与成岩、成矿作用及区域成矿规律统一进行研究。本文选取东准噶尔北缘扎河坝及邻区作为研究对象,在详细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对该区古生代成岩成矿作用开展了系统的岩石学、矿床学、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揭示了晚古生代岩浆岩的时空分布特征,厘定了成岩成矿时代,阐明了岩浆岩的性质、源区特征及其岩石成因,进而探讨了大地构造环境及区域成矿作用等关键科学问题,以期为东准噶尔古生代构造演化和成岩成矿作用提供新的资料。取得的主要成果及认识如下:1、通过1:1万实测地质剖面,对扎河坝蛇绿岩各个岩石单元进行了岩石学、地球化学研究,对产于扎河坝蛇绿岩中蕴都卡拉铜金钴矿含矿岩体进行了年代学研究,蕴都卡拉含矿闪长岩及辉长闪长岩侵位时间为401?Ma,远小于扎河坝蛇绿岩的形成时代(488~498 Ma)。扎河坝蛇绿岩中的各个岩石单元都具有受俯冲带流体影响的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了一个洋内岛弧逐渐成熟的过程。扎河坝蛇绿岩形成于俯冲带之上(SSZ)的弧前环境,较晚形成的产物如蕴都卡拉含矿闪长岩、辉长闪长岩、闪长玢岩等为俯冲消减不同时期的产物。2、蕴都卡拉含矿闪长岩及辉长闪长岩属于钙碱性及高钾钙碱性系列,准铝质岩类,Mg#中等(0.39~0.50)。二者表现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的右倾模式,均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U、K,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Zr、Hf;全岩(87Sr/86Sr)i为0.704966~0.707395,εNd(t)介于1.29~3.84之间,锆石εHf(t)为-1.7~18.8,平均值为5.6,δ18O为5.25‰~10.17‰,平均值为7.71‰。蕴都卡拉含矿闪长岩及辉长闪长岩形成于岛弧环境,岩浆源区主要来自亏损地幔,混染了约20%~40%的壳源物质。二者锆石U-Pb年龄为401 Ma左右,且均捕获了前寒武系的老锆石,说明本区可能存在前寒武纪基底。3、本区泥盆纪侵入岩呈较小面积分布,但火山岩非常发育。玉伊塔斯矿床含矿石英闪长岩的年龄为384.6Ma,索东角闪辉长岩年龄为387.2Ma,全岩(87Sr/86Sr)i为0.703512~0.704076,εNd(t)介于4.98~5.36之间,锆石εHf(t)值为9.8~12.9,δ18O同位素6.32‰~6.66‰。喀腊哲腊玻基辉橄岩及碱性玄武岩年龄为393.5Ma,其磷灰石(87Sr/86Sr)i为0.703066~0.703332,εNd(t)为5.26~7.51。泥盆纪侵入岩及火山岩研究表明其构造背景为洋内弧有关的俯冲消减环境,索东角闪辉长岩及玉伊塔斯含矿岩体岩浆源区主要来自亏损地幔,为岛弧背景下俯冲板片流体及俯冲沉积物熔体共同交代上部地幔楔形成。玻基辉橄岩及碱性玄武岩源区来自亏损地幔,受地壳污染程度较小,可能是石榴石橄榄岩熔融的产物。4、本区石炭纪-二叠纪侵入岩较为发育,但火山岩发育一般。碱性花岗岩带中扎河坝西岩体年龄为321Ma,早于卡拉麦里碱性花岗岩带,其具有A2型碱性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构造背景为后碰撞环境,暗示其侵位时该地区造山作用已结束。从早到晚,从北向南,东准噶尔乌伦古到卡拉麦里地区A型花岗岩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逐渐降低,而εNd(t)的值逐渐增高,表明岩浆源区不断亏损,中亚造山带有不断向南增生的趋势。库拉比也含矿岩体及卡拉岗组含矿流纹岩锆石年龄为274~278Ma。主微量元素及Sr-Nd-Hf同位素显示,前者源区主要为亏损地幔且有壳源物质的加入,后者与扎河坝西碱性花岗岩为亏损地幔中新增生的年轻地壳物质重熔的产物,构造背景为后碰撞拉张环境。5、对东准噶尔地区古生代构造演化划分了4个阶段:晚寒武世-早奥陶世(503~480Ma)为大洋扩张期,早奥陶世-早石炭世(480~360Ma)为俯冲消减期,早石炭世-晚石炭世(360~330Ma)为碰撞期,晚石炭世-二叠纪(330~252Ma)为后碰撞期。成矿作用为:奥陶纪与蛇绿岩有关的铬铁矿床,泥盆纪与中酸性、中基性岩体有关的铜多金属矿床,石炭纪与中酸性岩体有关的铜矿床,二叠纪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铜镍硫化物矿床,二叠纪与剪切作用有关的热液型金矿床,二叠纪与流纹岩有关的萤石、珍珠岩等非金属矿床。
李伟歌[3](2020)在《滇东南中三叠世富宁皈朝盆地物源分析 ——来自重矿物的证据》文中研究表明富宁—皈朝盆地位于华南板块与印支地块的滇琼缝合带,北接南盘江盆地,南邻那坡盆地。本文以富宁—皈朝盆地中三叠统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分析,运用重矿物数据、碎屑组分统计等资料,研究了富宁—皈朝盆地中三叠统百逢组的沉积相、砂岩的岩石学特征、重矿物组合特征、母岩类型以及物质来源,得出如下认识:百逢组以岩屑杂砂岩为主,碎屑组分中,石英和岩石所占比例最大,岩屑则是火山岩岩屑和沉积岩岩屑居多,变质岩岩屑较少。将碎屑成分进行投图,结果表明,研究区内中三叠统砂岩的主要构造环境为再旋回造山带,其物源区与弧火山有关。主要重矿物为锆石、黄铁矿、赤褐铁矿、黄铁矿、白钛石,稳定矿物占多数,重矿物多见次棱角状以及次圆状,具有远源搬运与近源沉积相结合的特点。采用主因子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对富宁—皈朝盆地重矿物数据进行分析,从而确定中三叠统沉积时期的重矿物组合类型,研究其重矿物组合特征,来确定其母岩成分以及物源区性质。分析结果显示,富宁—皈朝盆地的中三叠统主要发育4类重矿物组合,分别是黄铁矿—锐钛矿—磷灰石—磁铁矿组合、电气石—钛铁矿—独居石—赤褐铁矿组合、锆石—白钛石—石榴子石组合、金红石—其余,其中其余主要为蚀变矿物。通过重矿物组合,分析其母岩主要为基性岩、中酸性岩浆岩以及变质岩。富宁—皈朝盆地中三叠统重矿物ZTR指数表明,其物源区主要分布在南侧,结合前人古水流研究,也可以进一步表明了盆地由南向北供给碎屑物质。通过对中三叠统百逢组碎屑锆石U-Pb年龄分析,将前人所测的南侧的火山岩年龄进行对比,发现该火山岩在早-中三叠世为盆地提供了部分物源,同时也有加里东造山带物质的加入。通过野外地质调查,该套沉积南侧存在火山岩,结合盆地内主要发育扇三角洲相、浅海陆棚相、浊积扇相,以及重矿物特征等综合分析,推测该盆地为弧后盆地。
张利[4](2020)在《云南省保山地区土壤和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与驱动因素研究》文中提出土壤是所有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媒介,支撑着陆地生物的生存和发展。在人类时间尺度上它是有限且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随着人口—资源—环境矛盾的不断激化,土壤质量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土壤是母质、生物、气候、地形、时间以及人类活动综合作用的自然综合体,土壤中元素的含量及分布规律也受上述因素的控制。《全国土壤污染现状调查公报》、《中国耕地地球化学调查报告》和全国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监测数据显示,我国西南地区土壤中重金属元素超标现象严重。但西南地质高背景区内土壤、水系沉积物以及主要成土母质中元素含量、富集亏损特征、空间分布特征及驱动机制尚未进行深入研究,表层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生态风险尚也未进行系统评价。本课题以西南重金属高背景区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项目为依托,以典型重金属高背景区—云南保山地区为研究区,主要应用成分数据分析、主成分分析、空间分析、富集系数等方法从区域尺度对保山地区土壤、水系沉积物以及主要出露地层的岩石和重点矿区的矿石中元素的含量、富集亏损特征及迁移规律进行研究,查明了研究区内土壤和水系沉积物中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及驱动因素,并对研究区内表层土壤中重金属元素进行了生态风险评价,得到以下结论:(1)云南保山地区的土壤和水系沉积物与全国数据集相比:As、B、(Br)、Co、Cr、Cu、Hg、(I)、Mn、(N)、Ni、Sb、(Sc)、(Se)、V、TFe2O3和Corg.等元素明显富集而Sr和Na2O明显亏损。(2)研究区内土壤和水系沉积物中Co、Cr、Cu、Ni、Sc、Ti、V、TFe2O3、Mg O等元素的区域分布规律受基性岩(玄武岩)控制;As、Hg、Sb、Ag、Cd、Pb、Zn分布规律受矿化作用控制;土壤中Ca、Mg、Sr和p H等受玄武岩和碳酸盐岩的表生地球化学风化和土地利用方式的联合控制;土壤中的Br、N、(P)、S、Corg.、TC等亲生物元素主要受气候(温度)和农业施肥引起的生物作用的联合控制;其它元素主要由中酸性岩和碎屑岩控制。(3)研究区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富集主要受成土母质控制,土壤中重金属的富集是由于风化成壤过程中易溶元素(Ca、Na、Mg、Sr等)流失和表生作用引起的As、Cd、Cr、Cu、Hg、Ni、Pb、Zn等重金属元素的次生富集引起。但矿业活动加剧了矿区周边表层土壤中As、Cd、Cu、Hg、Pb、Zn等重金属元素的富集。(4)研究区内As、Cu、Cr、Cd、Ni、Pb、Hg、Zn等重金属超标的样品主要来自碳酸盐岩地层、玄武岩地层、及矿石为成土母质的土壤。矿区附近的土壤具有更高的富集系数和可提取态Cd和Pb含量。对研究区碳酸盐岩、玄武岩和矿区矿石为母质的土壤进行长期监控,对判断土壤重金属的变化趋势和制定有效的污染防控措施十分重要。
韩振玉[5](2020)在《山东省胶西北地区深部金矿资源评价与三维成矿预测》文中指出胶西北地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金矿资源丰富,探明资源储量约占整个胶东地区的90%以上。金矿床类型以破碎带蚀变岩型(焦家式)和石英脉型(玲珑式)为主,矿床受中生代岩浆岩和NE—NNE向断裂构造控制明显,多数矿床分布于岩体边缘、NE—NNE向主干断裂带内及其下盘次级断裂中,主要成矿带由三山岛金矿带、焦家金矿带和招远-平度金矿带组成。近年来,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和主矿体资源量的枯竭,寻找接替资源和深部找矿的需求越来越大。在深部找矿工作中,受经济成本的制约,以钻探为主的传统找矿方法难以再有突破;而以三维地质建模和三维成矿预测为代表的深部找矿新技术开始应用到找矿工作中。三维成矿预测是在综合分析成矿地质条件和控矿规律的基础上,依托地质勘查数据、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数据等综合多元找矿信息的不断完善,针对金矿集中区深部隐伏矿体开展找矿研究,这一技术的应用将极大的促进金矿集中区深部金矿资源的“定位”“定量”和“定概率”的找矿预测研究和评价。本次研究选取了焦家金矿带和招远-平度金矿带中南段为重点区域,在焦家带的南延部位通过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剖面和激电测量剖面测量,对焦家带南延位置实施了验证,将焦家金矿带进一步向南延伸约3km;在招远-平度金矿带中南段通过开展1:5万重力测量和1:5万磁法测量,根据地质解译成果,在大尹格庄-夏甸金矿田开展了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剖面和构造叠加晕研究,推断了招远-平度金矿带在第四系覆盖区下的南延部位。在焦家成矿带上勘查深度最深的纱岭矿区、招贤矿区以及招远-平度成矿带中南段大尹格庄、夏甸等矿区采集了钻孔内样品,开展了黄铁矿微量、稀土元素分析、包裹体成分分析、包裹体测温、多手段同位素分析研究。通过流体包裹体、S和He-Ar同位素、载金矿物黄铁矿研究,认为研究区金矿主成矿期流体包裹体类型是H2O-CO2混合流体,含少量CH4,是一种中温、中盐度、低密度流体,成矿晚期盐度降低,成矿环境为还原环境;成矿过程早期以岩浆热液为主,主成矿期有地幔流体的参与,晚期有较多大气降水的加入。成矿过程与岩浆期后巨大规模和深度的热液交代蚀变有关,是岩浆期后热液交代蚀变型金矿床。在分析了矿体赋存规律、侧伏规律等因素对金矿化富集控制作用的基础上,采用“立方体预测模型方法”开展三维建模,应用“三维证据权法”和“三维信息量法”对深部矿体开展定位、定量、定概率一体化的三维预测,建立了焦家成矿带和大尹格庄-夏甸地区三维地质模型。本次三维建模实现了胶西北金矿集中区的三维可视化,是传统的二维找矿向三维找矿预测的新突破。利用三维预测模型,圈定了6处找矿靶区,在焦家金成矿带深部的两处靶区实现了“定位”“定量”预测,证明了焦家带深部巨大的找矿潜力,利用本次研究布设的钻孔共圈定矿体27个,新增资源量x吨,达到特大型金矿规模。焦家成矿带和大尹格庄-夏甸地区三维成矿预测的成功应用,为整个胶西北地区深部找矿研究提供了可参考、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方法。
张士红[6](2020)在《基于深度学习的四川会理“拉拉式”铜矿找矿预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四川会理地区位于扬子准地台西南缘川滇裂谷系中段之会理-东川拗拉槽西端,是我国重要的铜矿资源基地。如何充分利用海量多源地学空间大数据和深度学习方法,挖掘内在的、深层次的找矿预测信息,提高找矿预测效果是当前成矿预测的重要研究方向。论文在收集、整理四川会理地区多源地学数据的基础上,开展了机器学习算法在目标类型矿床找矿预测中的应用研究,重点探讨了系统样本集构建和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成矿预测方法流程,圈定了 5处找矿远景区。研究工作对于创新矿产预测方法具有借鉴意义,同时对会理地区拉拉式铜矿勘查也具有实际应用价值。(1)综合“拉拉式”铜矿成矿地质条件、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元素和航磁数据的分布模式及其与已知矿床(点)的空间关系,筛选出河口群地层、基性岩体临近度、Cu元素含量、主成份分析第二主分量和航磁△T化极异常5个重要预测变量,建立了综合信息预测模型。以此为基础,开展证据权法、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和单隐层感知机模型的成矿预测性能对比研究。(2)构建了—套系统、规范的样本数据集,为训练神经网络模型奠定了基础。以研究区内代表性矿床勘探所获取的矿体平面投影范围网格化单元为中心,通过样本扩充,得到1468个矿化窗口样本;与随机获取的同等数量的非矿窗口样本结合,形成了系统的可用于深度学习的样本数据集。研究表明利用代表性矿床勘探获取的矿体范围构建样本集,训练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是可行的,模型也更有针对性,对特定类型的找矿预测工作具有很好的指示作用。(3)引入集成学习的思想,结合深度学习之卷积神经网络,创新性地提出了“随机样本集成卷积神经网络”(Random Samples Integrating CNN,RSI-CNN)成矿预测技术。并在MATLAB平台编程实现了从基本预测要素数据处理、矿化与非矿窗口样本集形成和随机组合,到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训练和成矿预测的完整过程。研究表明随机样本集成卷积神经网络在数据层面增加了训练样本的多样性,在模型层面提高了预测结果的稳定性。(4)使用最大值和均值基学习器组合策略,依据成矿有利度,结合成矿地质条件,圈定了嵩枝坝、落凼—红泥坡、打厂坡西、黎洪、吊井洞等5片找矿远景区,为该地区进一步的铜矿找矿勘探提供了决策依据。
张强强[7](2020)在《汇聚大陆边缘构造演化 ——来自桐柏造山带高压变质岩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碰撞造山带的形成和演化记录了大陆俯冲、碰撞造山及陆内裂断等多阶段构造体系的转化,引起了地壳发生明显的变形、变质和岩浆作用,因此是研究大陆动力学和发展板块构造理论的核心区域。汇聚大陆边缘区域变质岩作为受温度和压力变化引起的构造作用产物,可以形成于不同构造背景且表现出不同的P-T轨迹和温压比,因此是反演造山带形成和演化的重要对象。桐柏造山带位于中国中央造山带(秦岭-桐柏-红安-大别-苏鲁造山带)的中部,一方面与其西侧的秦岭造山带相似,记录了早古生代从古大洋俯冲经秦岭微陆块深俯冲到碰撞后再造等一系列过程;另一方面与其东侧的大别-苏鲁造山带相似,记录了三叠纪华南陆块向华北陆块俯冲、碰撞的过程。本学位论文对桐柏造山带麻粒岩和榴辉岩进行了一个复合的变质岩石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结果不仅揭示出早古生代从大陆碰撞加厚到裂断伸展的动力学过程以及后期超高温变质作用对早期高压变质岩的长时间叠加,而且阐明了中生代大陆俯冲到碰撞的早期演化过程以及后期高温变质作用对早期高压变质岩的短时间叠加。此外,对榴辉岩和石榴角闪岩中的残留锆石还进行了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结合全岩地球化学成分,可见扬子克拉通北缘在古元古代时期经历了从古大洋俯冲引起哥伦比亚超大陆聚合到大陆裂断引起这个超大陆试图裂解的构造演化过程。对桐柏造山带麻粒岩进行了岩相学观察、矿物包裹体鉴定、锆石U-Pb定年和微量元素分析、岩石相平衡模拟研究。结果得到,这些麻粒岩经历了~490 Ma的碰撞造山作用和440-405 Ma的裂断造山作用,其中每期造山作用包括两个变质阶段。早期为具有顺时针P-T变质轨迹的碰撞造山作用,石榴石幔部的包裹体矿物组合蓝晶石+钾长石+金红石记录了第一阶段高压麻粒岩相变质(M1),变质温压条件为785-815℃/10-14kbar;环绕在石榴石边部的后成合晶组合斜方辉石+斜长石+黑云母记录了第二阶段高压麻粒岩相变质(M2),变质温压条件为840-880℃/10-14 kbar。锆石核部和深色幔部的变质年龄指示,早期的碰撞造山作用发生在490-450 Ma。晚期为具有逆时针P-T变质轨迹的裂断造山作用,石榴石幔部和斜长石的XCa组分等值线指示,岩石受到持续加热进入超高温变质阶段(M3),变质温压条件为890-980℃/9-11 kbar;石榴石边部以及黑云母XMg等值线显示,超高温峰期变质之后经历了降压冷却到角闪岩相变质阶段(M4),变质条件740-880℃/7-9 kbar。锆石的浅色幔部以及暗色边部年龄表明,裂断造山作用发生在440-405 Ma。因此,桐柏造山带经历了与北秦岭造山带相似的早古生代时期构造演化,包括寒武纪大陆碰撞形成加厚的造山带岩石圈和高压变质作用以及志留纪大陆裂断引起的岩石圈减薄和超高温变质作用。由于后期长时间的高温-超高温变质叠加,早期大陆碰撞相关的地质记录大部分被抹去,仅有少量信息被矿物包裹体或锆石所保存。对桐柏造山带榴辉岩进行了岩相学观察、相平衡模拟、锆石U-Pb定年和微量元素分析、金红石Zr含量温度计以及多组分温压计算。结果表明,这些榴辉岩经历了多阶段变质演化。石榴石核部的包裹体矿物组合(绿帘石+角闪石+钠长石+石英)记录了早期进变质阶段绿帘角闪岩相变质作用(M0)。石榴石核部组分记录了晚期进变质作用(M1),变质温压条件为455-510℃/21-25 kbar。石榴石边部XCa组分等值线与金红石Zr含量温度计联合限定了峰期榴辉岩相变质阶段(M2),变质温压条件为580-625℃/26-27 kbar。基质中Na-Ca质角闪石的成分等值线限定了角闪石榴辉岩相早期退变质阶段(M3),变质温压条件为580-655℃/14-17 kbar。冠状体或后成合晶组合(榍石+斜长石+冻蓝闪石/普通角闪石+绿帘石)限定了绿帘角闪岩相退变质阶段(M4),变质温压条件为420-550℃/5-9 kbar。因此,桐柏榴辉岩在早期经历了近等温升压和近等压加热的两阶段进变质演化,在晚期经历了加热减压和降温降压的两阶段退变质演化。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了两期变质事件,第一期年龄为245 Ma,该期锆石区域具有相对高的Th、U、Nb、Ta和MREE含量,指示其形成于角闪石大量分解的峰期变质阶段(M2);第二期年龄为240 Ma,该期区域具有相对低的Th、U、Nb、Ta和MREE含量,指示其形成于角闪石大量存在并伴随大规模流体活动的退变质阶段(M3)。结合前人获得的238 Ma的Ar/Ar年龄,指示角闪岩相的热叠加时间较短。通过与红安-大别-苏鲁造山带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的对比可见,华南陆块与华北陆块之间的大陆碰撞过程至少涉及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华南陆块东北角率先与华北陆块东南角之间在245 Ma之前发生初始碰撞,导致华南陆块在大别-苏鲁造山带形成既含柯石英也含金刚石的超高压榴辉岩,而在桐柏-红安造山带形成只含柯石英的超高压榴辉岩。在华南-华北陆块初始碰撞后,华南陆块发生了顺时针旋转,导致其在240-210 Ma与华北陆块在秦岭地区发生第二阶段由东向西的逐渐碰撞。由于上覆板块性质的差异,结果造成沿中国中央造山带走向俯冲深度的不同。由于东部地区属于具有古老克拉通性质的大陆岩石圈,结果在大别-苏鲁造山带发生深俯冲,而在具有年轻岛弧地体的中部地区的红安-桐柏造山带只发生了较浅的俯冲。对桐柏造山带变基性岩(榴辉岩和石榴角闪岩)中锆石U-Pb年龄和微量元素的研究发现,这些高级变质岩记录了在1.96-1.63 Ga期间发生的两期岩浆作用和一期变质作用。全岩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原岩形成于1.96 Ga的变基性岩具有岛弧型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即富集LREE和LILE但亏损HFSE;原岩形成于1.63 Ga的变基性岩则具有洋岛型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即富集LREE和LILE但无HFSE负异常。此外,1.96 Ga变基性岩原岩中具有扇形环带的锆石区域记录了 1.84 Ga的变质年龄,这些区域具有HREE平坦以及明显Eu负异常的特征,锆石Ti含量温度计结果显示其形成温度为825℃,表明经历了麻粒岩相变质作用。结合扬子克拉通北缘已有研究积累可知,1.96 Ga变基性岩原岩是交代成因岩石圈地幔发生减压熔融的产物,1.84 Ga的麻粒岩相变质作用是造山后的伸展垮塌引起软流圈上涌加热形成的,而1.63 Ga变基性岩原岩形成于大陆岩石圈裂断环境。因此,桐柏造山带的变基性岩记录了从古大洋俯冲经古大陆碰撞到陆内裂断的构造演化,表明扬子克拉通北部参与了哥伦比亚超大陆的聚合和裂解过程。与其它古老克拉通发育的同期裂断岩浆岩相比,扬子克拉通北部1.63 Ga变基性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北澳大利亚同时期变基性岩具有明显相似性,但与南西伯利亚和北劳亚的明显不同,表明扬子克拉通北部与北澳大利亚克拉通在超大陆裂解之前可能相连接。但是,由于在扬子克拉通广泛发现的2.0 Ga的造山运动还未在北澳大利亚克拉通发现,因此需要更多的证据来支持这两个陆块之间的联系。
耿国帅[8](2020)在《青海东昆仑成矿带东段地球化学数据处理方法及找矿靶区圈定》文中研究指明东昆仑成矿带东段处于青海省中部,与其周边地区共同构成青藏高原北部的重要地质单元,并以其丰富的金、铜、铁、多金属矿产资源,成为国内重要的矿产资源基地之一。目前该地区基本实现了 1:50万、1:20万或1:25万化探数据覆盖,前人基于这些数据,采用传统方法圈定大量的化探综合异常,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论文以地球化学数据处理为主,把成分数据的处理方法和稳健统计分析的方法应用于数据处理中,充分挖掘地球化学数据的含量信息、空间信息与内部结构信息,综合地球化学各方面特征、应用层次分析法的思路,统计各网格单元的综合信息,从而圈定找矿靶区,取得了如下的成果:1)根据该区矿床产出的地质背景,结合研究区矿床类型划分,把该区的矿床类型分为以基性岩有关的成矿组合(SEDEX型、VHMS型和沉积变质型),与中酸性岩有关的成矿组合(矽卡岩型、斑岩型和热液脉型)和热液型金矿成矿组合(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三种组合八种类型。2)提出并应用中值和几何平均值的差与变异常系数图,分析了昆北、昆中、昆南和北巴四个子区较有潜力的成矿元素。指出昆北W、Bi、Pb、Cr、As、Ag等,昆中 Hg、Au、Sb、Mo、Bi、Ag、Sn、W、As 等;昆南 Hg、Sb、Bi、Ni、Au、Cr、Mo、As、Cu、Ag;北巴Hg、Au、Sb、As、W等为该区较有潜力的成矿元素。3)采用两种方法圈定单元素异常,①利用ILR转换后造岩元素的稳健因子分析,进行地球化学分区,对元素含量进行分区标准化,从而圈定各元素异常。②提出利用改进的Aitchison距离方法来圈定单元素异常,从两种方法圈定的效果看,与矿床点的对应关系都较好,但相对而言,Aitchison距离由于考虑了与其它元素的关系,且消除了成分数据的闭合效应,圈定的异常更好。4)利用成矿元素的主成分分析,分别提取了以基性岩成矿、与中酸性岩成矿和与金矿成矿有关的主成分异常。利用主成分分析结果和矿床特征元素,选择Cu、Co、Cr、Ni、V、Zn;Ag、Cd、Pb、Mo、Sn;Au、As、Sb 和 Au、Bi、W四种元素组合,进行稳健马氏距离计算,并圈定马氏距离异常。5)综合分析了 Au、Cu、Co、Pb等元素含量在E、SE、S、SW四个方位的空间变化情况,总体上,元素NS向的空间变化率好于EW向的空间变化率,与区内矿床点的走向一致。对比Au、Cu两元素含量变化等值线图和空间变化率等值线图,认为元素的含量空间变化率等值线图比含量等值线图更具找矿意义。6)综合各类地球化学信息,利用层次分析法的思路,计算各网格单元的成矿信息量,根据信息量,圈定了三类靶区共32处,其中与基性岩成矿有关找矿靶区10处;与酸性岩成矿有关的找矿靶区10处;与热液型金矿有关的找矿靶区12处。在此基础上,圈定10处成矿远景区。在靶区验证中,热液型金矿找矿靶区内发现金、锑矿脉,在与酸性岩成矿有关的找矿靶区内发现了钨的矿化线索。
赵旭[9](2020)在《东昆仑造山带沟里地区构造岩浆转换与金成矿作用》文中提出东昆仑造山带位于特提斯域东部,其记录了早古生代原特提斯洋演化和晚古生代-中生代古特提斯洋演化过程并包含丰富的金矿资源,近年来广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然而目前关于该地区原特提斯洋俯冲-碰撞的转换时限,古特提斯洋演化过程中弧后伸展时限和大陆碰撞时限,多期构造-岩浆作用与金成矿之间的关系,典型金矿内多阶段流体活动中金成矿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还较为薄弱。位于东昆仑造山带东部的沟里金矿田为东昆仑地区主要的金矿富集地之一,包含果洛龙洼、瓦勒尕等多个大中型脉状金矿床,此外,沟里地区早古生代-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均较为发育,该区为我们研究上述问题提供了很好的研究对象。本文针对沟里地区早古生代-中生代基性岩浆岩,开展锆石U-Pb定年和Hf同位素,全岩主微量元素和Sr-Nd同位素研究,从而确定其岩石成因和成岩构造背景,并建立区域上早古生代和晚古生代-中生代两阶段构造演化模型。此外,针对区内果洛龙洼和瓦勒尕金矿床开展细致的野外调查工作和精细的矿物学鉴定工作,并开展流体包裹体,硫化物He-Ar同位素,不同世代黄铁矿、毒砂原位微量元素等测试研究,从而厘清矿床内构造控矿特征,,总结各金矿多阶段流体活动过程中金沉淀成矿机制,并以此指导区域找矿工作。论文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沟里地区早古生代浪木日橄辉岩和克合特辉长岩其侵位年龄分别为450Ma和430Ma。全岩主微量元素和Sr-Nd同位素测试表明,浪木日橄辉岩具有低钾,高镁铁的特征,岩石类型为低钾拉斑玄武质,其具有变化的Ba/La值以及一致的Th/Yb值。克合特辉长岩相对而言有更高的钾含量和更低的镁铁含量,岩石类型为中钾钙碱性,其样品的Ba/La和Th/Yb值均不一致。两者均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且亏损高场强元素,而克合特辉长岩中轻重稀土元素分异程度更高。区域上早古生代基性岩从480Ma鸭子泉辉长岩,450Ma浪木日橄辉岩,439Ma夏日哈木超基性岩至430Ma克合特辉长岩的Sr-Nd同位素组成是逐渐富集的。主微量和同位素数据表明浪木日橄辉岩和克合特辉长岩均未受到明显的地壳混染,且岩浆起源于受俯冲板片成分交代的地幔楔熔融,但两者源区地幔楔受俯冲板片交代的形式不一致。在奥陶纪,地幔楔主要受板片流体交代并发生部分熔融形成浪木日橄辉岩,而到了志留纪,由于俯冲加深,板片开始熔融,地幔楔受板片熔体和板片流体的共同交代并发生熔融形成了克合特辉长岩。同时,奥陶纪至志留纪基性岩岩石类型和岩石成因的转变也意味着东昆仑地区从奥陶纪的不成熟弧向志留纪的成熟弧的转变,两者均形成于原特提斯洋北向俯冲过程中,随后的大陆碰撞也发生在430Ma左右。沟里地区晚古生代-中生代坑得弄舍辉长岩和按纳格角闪辉长岩成岩年龄分别为266Ma和242Ma。坑得弄舍辉长岩具有低钾钛和高镁铁含量,岩石类型为低钾拉斑玄武质岩浆岩,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其稀土和微量元素组成与典型的冲绳海槽弧后玄武岩类似,岩石具有亏损的同位素组成((87Sr/86Sr)i=0.704338-0.704641,εNd(t)=3.1-4.2)。其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起源于受板片流体交代的上涌软流圈部分熔融,稀土元素熔融模型显示其部分熔融开始于石榴石稳定区域(4%)而结束在尖晶石稳定区域(6%),岩石形成于弧后拉伸背景。按纳格辉长岩具有相对更高的钾钛含量和更低的镁铁含量,岩石类型为中钾钙碱性,其具有弱的轻重稀土分异和负铕异常,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具有低Nb/Ta值(3.7~8.8),显示岛弧岩浆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全岩(87Sr/86Sr)i值(0.70880~0.71036)和εNd(t)值(-4.8~-3.4)相对集中,锆石εHf(t)值为-4.9~-0.4。综合分析表明,按纳格角闪辉长岩岩浆起源于俯冲板片流体交代的地幔楔,为尖晶石相金云母二辉橄榄岩的部分熔融产物,岩石形成于大洋俯冲过程中。区域上从266Ma的坑得弄舍辉长岩,262Ma的加当辉长岩至250Ma的白日其利镁铁质岩和242Ma的按纳格角闪辉长岩岩石起源从软流圈向逐渐富集的地幔楔转变,其构造背景从弧后盆地向大洋俯冲转变。果洛龙洼金矿床赋存于奥陶纪纳赤台群千糜岩中,矿区构造主要以断裂为主,其构造期次可以分为四期。果洛龙洼金矿区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包含自然金,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褐铁矿,孔雀石,可见矿石呈块状构造,稠密浸染状,细脉浸染状,网脉状构造,星点状构造等产出。其围岩蚀变包括硅化,钾化,绢云母化和绿帘石化,这些蚀变在矿体两侧交替出现。其成矿期可以分为热液成矿期和表生淋滤富集期,其中热液成矿期又可分为石英含极少量黄铁矿阶段,石英黄铁矿阶段和多金属硫化物阶段三个成矿阶段。流体包裹体和H-O-He-Ar同位素特征显示其成矿流体为岩浆起源。在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可见不同碳-水比例的含CO2三相包裹体,纯CO2包裹体和水盐两相包裹体,表明该阶段发生了流体不混溶。果洛龙洼矿床矿石中黄铁矿可以划分为5个不同期次或类型(Py1-Py5),其中Py1和Py2在石英含极少量黄铁矿阶段和石英黄铁矿阶段均可见,Py3仅在石英黄铁矿阶段可见,Py4和Py5仅在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可见。自然金主要发育在Py4裂隙或黄铁矿边部,另可见少量以包裹金形式存在于Py2内。5种类型黄铁矿中Py1和Py3中Au含量相对较高(>1ppm),而Py2,Py4和Py5中金含量均小于1ppm。各类型黄铁矿中可见Au与Pb,Bi呈正相关,而与As关系不明显。综合分析表明金以硫氢络合物的形式在流体中运移,且在运移过程与围岩中含Fe矿物(绿泥石)反应,Au以微小自然金的形式赋存在黄铁矿(Py1和Py3)内,由于后期压力降低,Py1部分重结晶形成Py2的同时释放金。在石英黄铁矿阶段(Py3)向多金属硫化物阶段(Py4-Py5)演化过程中,由于构造从韧性变形向脆性变形转变,流体压力降低发生流体不混溶使金沉淀,同时由于Py4发育大量脆性变形给流体渗透提供了通道,金与部分亲硫元素硫化物一起沉淀在Py4裂隙中或者矿物边界。瓦勒尕金矿赋矿围岩主要为奥陶纪黑云母花岗岩,矿区构造亦以断裂构造为主,其构造序次可分为四期。其矿石内金属矿物包括自然金,黄铁矿,毒砂,方铅矿,闪锌矿,磁黄铁矿,黝铜矿,非金属矿物以石英为主,另发育有少量绢云母。近矿围岩蚀变包括硅化,绿帘石化和绢云母化,且蚀变主要发育在矿体下盘。其成矿期次可以分为热液成矿期和表生期,其中热液成矿期又可划为石英阶段,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和黄铁矿毒砂阶段三个成矿阶段。瓦勒尕金矿中黄铁矿可以划分为5个类型,Py1和Py2主要发育在多金属硫化物阶段,Py3和Py4主要在黄铁矿毒砂阶段可见,Py5为后期流体交代早期黄铁矿(Py1-Py4)所形成的呈线性排列的小颗粒黄铁矿。毒砂也可以分为三个类型(Apy1-Apy3),其中Apy1仅在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可见,Apy2和Apy3在黄铁矿毒砂阶段可见。原位微量元素测试结果表明Py1相对其他期次黄铁矿具有更低的Au,As,Sb含量。在多阶段黄铁矿中Au与As和Sb呈正相关,而在毒砂中Au整体与Sb呈负相关。另外在Apy2核部具有低金,高Sb、Ni含量,而边部具有高Au,低Sb、Ni含量。综合分析表明随着As替换黄铁矿中的S进入晶格中的同时扭曲晶格结构,Au以替换晶格中Fe的形式进入到黄铁矿和毒砂中,此为瓦勒尕矿区不可见金的主要存在形式。可见金主要分布在Apy3内或部边界处,主要是由于后期含氯流体活动导致毒砂重熔并在该过程中释放金使部分金以自然金的形式存在。沟里地区各金矿床时空分布与区域构造-岩浆的时空分布都比较密切,在空间上,各金矿均发育在昆中断裂带北侧,矿床分布多受昆中断裂的次级断裂控制,矿床内部矿体形态受更次级断裂控制,两个矿区四期构造转变可以与区域上早古生代-中生代多次构造背景转变相匹配。此外,各金矿床内部或周围均存在早古生代和/或晚古生-中生代岩浆岩,且这些岩浆岩多与成矿相关。在时间上,成矿主要集中在早古生代和中生代两个阶段,与原特提斯和古特提斯俯冲-碰撞-陆内造山转换时间一致,且与矿区内岩浆活动时间一致。在成因上,岩浆作用提供了成矿流体以及大部分成矿物质。结合矿区构造控矿性质,野外工作成果以及各矿区矿床成因,在区域范围内圈定两个找矿远景区,在果洛龙洼金矿内部圈定两个找矿靶区,在瓦勒尕矿床内部圈定三个找矿靶区,部分靶区经验证找矿前景良好。
史鹏宇[10](2020)在《古中央隆起带基岩测井解释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松辽盆地古中央隆起带勘探面积大,油气成藏条件好,有较大的勘探开发潜力,但目前对该地区基岩储层研究程度较低,不能满足勘探评价的需求。本文对古中央隆起带基岩储层开展了以下相关研究:(1)储层特征及四性关系研究:运用岩心实验分析资料和测井资料,开展了基岩储集空间类型、储集空间结构和储层四性关系研究,明确了基岩储集空间是以裂缝为主的双重孔隙介质,浅变质酸性岩储层为优势储层;(2)基岩储层岩性测井识别方法研究:运用全岩分析资料和元素测井、成像测井资料,通过岩心刻度测井的方法进行基岩的原岩识别、成分识别、结构识别和矿物识别,采用“原岩+成分+结构”的命名方法,精确识别14种岩石类型,系统地总结了基岩地层岩性识别方法;(3)基岩储层识别及评价方法研究:应用常规测井及成像测井资料,总结储层测井响应特征并识别储层,同时结合阵列声波测井和核磁共振测井资料,对储层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系统评价,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孔隙度谱的物理意义,定性分析基岩次生孔隙的发育情况;(4)基岩储层物性参数计算方法及储层分类标准研究:应用变骨架参数法建立有效孔隙度解释模型;应用多种方法刻度孔隙度谱截止值,定量计算基岩次生孔隙度;应用压汞和核磁共振实验资料分析孔隙结构,建立了基于储层品质指数分类的渗透率解释模型;井眼均匀地层采用核磁共振测井“T2截止值法”和“T2几何均值法”计算含气饱和度,扩径严重地层采取最小流动孔喉半径法确定含气饱和度,基于上述参数建立适用本地区的储层分类标准;(5)基岩储层流体识别方法研究:应用交会图法、三孔隙度组合法和视地层水电阻率法综合识别储层流体。对古中央隆起带地区3口井进行解释处理,取得较明显应用效果,形成了系统的测井评价技术,为勘探部署、储量评价等提供技术支撑,对该地区下步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某些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在超基性岩研究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某些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在超基性岩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俯冲带钒和锆地球化学行为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1.1 氧逸度 |
1.1.2 榴辉岩部分熔融 |
1.1.3 V的性质及其应用 |
1.1.4 V进入石榴子石、单斜辉石及金红石的方式 |
1.1.5 Zr的性质及锆石在地质中的应用 |
1.1.6 造山带橄榄岩中的锆石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V在矿物与熔体间分配的研究现状 |
1.2.2 V在矿物与熔体间分配存在的问题 |
1.2.3 锆石相关的研究现状 |
1.2.4 锆石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3.1 V在榴辉岩部分熔融过程中的地球化学行为 |
1.3.2 地幔矿物中锆石溶解度的测定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第2章 实验技术与测试方法 |
2.1 实验初始物制备 |
2.2 装样及封装过程 |
2.3 活塞圆筒装置 |
2.3.1 活塞圆筒工作原理 |
2.3.2 实验样品管选择及设计 |
2.3.3 活塞圆筒样品腔组装 |
2.3.4 活塞圆筒部件组装及实验过程 |
2.4 六面顶砧大压机 |
2.4.1 样品组装 |
2.4.2 大压机实验操作步骤 |
2.5 实验样品制靶 |
2.6 分析及测试方法 |
2.6.1 扫描电镜 |
2.6.2 电子探针分析 |
2.6.3 LA-ICP-MS元素分析 |
2.6.4 EPMA与 LA-ICP-MS分析结果对比 |
第3章 实验平衡判断依据 |
第4章 榴辉岩部分熔融过程中的钒分配 |
4.1 V在榴辉岩部分熔融过程中的分配实验的结果 |
4.1.1 实验产物及矿物组成 |
4.1.2 熔体和样品管组成及氧逸度计算 |
4.1.3 V在榴辉岩各矿物相与熔体间的分配系数 |
4.2 讨论 |
4.2.1 V在榴辉岩矿物与熔体间的分配 |
4.2.2 V在榴辉岩部分熔融过程中的迁移性 |
4.2.3 V分配系数的应用 |
4.3 结论 |
第5章 钒在单斜辉石与熔体间分配的影响因素 |
5.1 V在单斜辉石与熔体间分配的实验结果 |
5.1.1 实验产物 |
5.1.2 矿物及熔体组成 |
5.1.3 V在单斜辉石与熔体间的分配系数 |
5.2 讨论 |
5.2.1 氧逸度和温度对V分配的影响 |
5.2.2 体系组成对V分配的影响 |
5.3 结论 |
第6章 地幔橄榄岩中锆石溶解度的实验研究 |
6.1 实验产物 |
6.2 产物组成及Zr在矿物中的溶解度 |
6.2.1 橄榄石组成及Zr溶解度 |
6.2.2 斜方辉石组成及Zr溶解度 |
6.2.3 单斜辉石组成及Zr溶解度 |
6.2.4 石榴子石组成及Zr溶解度 |
6.2.5 角闪石组成及Zr溶解度 |
6.2.6 氧化物组成及Zr溶解度 |
6.2.7 熔体组成及Zr溶解度 |
6.3 Zr在地幔矿物中的溶解度 |
6.4 造山带橄榄岩中锆石的成因启示 |
6.5 结论 |
第7章 总结、创新点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新疆东准噶尔扎河坝及邻区古生代构造演化与成岩成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东准噶尔地区研究现状 |
1.2.2 扎河坝地区研究现状 |
1.2.3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完成工作量 |
1.6 测试方法 |
1.6.1 锆石LA-ICP-MS U-Pb定年 |
1.6.2 锆石SIMS U-Pb定年 |
1.6.3 锆石Hf同位素分析 |
1.6.4 锆石O同位素分析 |
1.6.5 全岩主微量分析 |
1.6.6 全岩Sr-Nd同位素分析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东准噶尔大地构造单元划分 |
2.2 区域地层 |
2.3 区域构造 |
2.4 区域岩浆岩 |
2.5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2.6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第三章 扎河坝早古生代蛇绿混杂岩 |
3.1 东准噶尔蛇绿混杂岩概况 |
3.2 扎河坝蛇绿混杂岩物质组成及地质特征 |
3.2.1 地质剖面概况 |
3.2.2 岩石学特征 |
3.2.3 矿产及矿化特征 |
3.2.4 构造变形特征 |
3.3 蕴都卡拉铜金钴矿床 |
3.3.1 矿床地质特征 |
3.3.2 含矿岩体特征 |
3.3.3 含矿岩体锆石U-Pb年代学 |
3.3.4 含矿岩体锆石Hf-O同位素 |
3.3.5 主微量地球化学 |
3.3.6 Sr-Nd同位素组成 |
3.4 讨论 |
3.4.1 蕴都卡拉含矿岩体形成时代 |
3.4.2 蕴都卡拉含矿岩体地球化学意义及构造背景 |
3.4.3 扎河坝蛇绿岩地球化学意义及构造背景 |
第四章 泥盆纪岩浆演化 |
4.1 侵入岩及火山岩时空分布特征 |
4.2 索东角闪辉长岩 |
4.2.1 岩石学特征 |
4.2.2 锆石年代学特征 |
4.2.3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4.2.4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4.2.5 讨论 |
4.3 玉伊塔斯铜金矿床 |
4.3.1 矿床地质特征 |
4.3.2 含矿岩体特征 |
4.3.3 锆石年代学特征 |
4.3.4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4.3.5 讨论 |
4.4 喀拉哲腊玻基辉橄岩及碱性玄武岩 |
4.4.1 岩石学特征 |
4.4.2 锆石年代学特征 |
4.4.3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4.4.4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4.4.5 讨论 |
第五章 石炭-二叠纪岩浆演化 |
5.1 侵入岩及火山岩时空分布特征 |
5.2 扎河坝西石炭纪碱性花岗岩 |
5.2.1 岩石学特征 |
5.2.2 锆石年代学特征 |
5.2.3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5.2.4 Sr-Nd同位素特征 |
5.2.5 讨论 |
5.3 库拉比也铜镍硫化物矿床 |
5.3.1 矿床地质特征 |
5.3.2 含矿岩石特征 |
5.3.3 锆石年代学特征 |
5.3.4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5.3.5 同位素地球化学 |
5.3.6 讨论 |
5.4 恰库尔图珍珠岩、萤石矿床 |
5.4.1 矿床地质特征 |
5.4.2 岩石学特征 |
5.4.3 锆石年代学特征 |
5.4.4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5.4.5 同位素地球化学 |
5.4.6 讨论 |
第六章 扎河坝及邻区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 |
6.1 扎河坝及邻区构造演化 |
6.1.1 晚寒武世-早奥陶世(503-480Ma):大洋扩张期 |
6.1.2 早奥陶世-早石炭世(480-360Ma):俯冲消减期 |
6.1.3 早石炭世-晚石炭世(360-330Ma):碰撞期 |
6.1.4 晚石炭世-二叠纪(330-252Ma):后碰撞期 |
6.2 扎河坝及邻区古生代岩浆演化序列 |
6.2.1 火山岩时空分布规律 |
6.2.2 侵入岩时空分布规律 |
6.3 区域成矿作用 |
6.3.1 奥陶纪与蛇绿岩有关的铬铁矿床 |
6.3.2 泥盆纪与中酸性、中基性岩体有关的铜多金属矿床 |
6.3.3 石炭纪与中酸性岩体有关的铜矿床 |
6.3.4 二叠纪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铜镍硫化物矿床 |
6.3.5 二叠纪与剪切作用有关的热液型金矿床 |
6.3.6 二叠纪与流纹岩有关的萤石、珍珠岩等非金属矿床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研究成果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3)滇东南中三叠世富宁皈朝盆地物源分析 ——来自重矿物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物源分析 |
1.2.2 重矿物分析 |
1.2.3 研究区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
2.2 区域地质概况 |
2.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2 地层分布及特征 |
2.2.3 岩浆岩特征 |
2.2.4 构造特征 |
第3章 富宁—皈朝盆地中三叠统百逢组沉积环境特征 |
3.1 沉积充填序列剖面 |
3.2 沉积相分析 |
3.2.1 扇三角洲相 |
3.2.2 陆棚相 |
3.2.3 浊积扇相 |
3.3 古水流分析 |
第4章 富宁—皈朝盆地中三叠统百逢组碎屑组成和重矿物特征 |
4.1 样品采集及重矿物分选流程 |
4.2 重矿物组合特征 |
4.3 重矿物成分特征 |
4.4 碎屑组分特征 |
4.5 碎屑锆石年代学特征 |
第5章 富宁-皈朝盆地中三叠统物源分析讨论 |
5.1 碎屑物源区分析 |
5.1.1 碎屑组成 |
5.1.2 重矿物分析 |
5.2 研究区母岩及物源区探讨 |
5.2.1 讨论 |
5.2.2 存在问题及建议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 |
(4)云南省保山地区土壤和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与驱动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我国主要地球化学调查研究 |
1.2.1.1 区域地球化探扫面计划(RGNR) |
1.2.1.2 全国环境地球化学监控网络与动态地球化学填图项目(EGMON) |
1.2.1.3 中国地球化学基准计划(CGB) |
1.2.1.4 土地地球化学调查工程(NGSLQ) |
1.2.2 土壤成因及土壤重金属研究 |
1.2.2.1 土壤成因的主要观点 |
1.2.2.2 成土因素中母质和地形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影响 |
1.2.2.3 不同成土母质/岩成壤过程对重金属元素的控制 |
1.2.3 重金属形态研究 |
1.2.4 土壤重金属的自然和人为污染识别 |
1.2.5 成分数据研究 |
1.2.5.1 地球化学数据是成分数据 |
1.2.5.2 地球化学数据作为成分数据的弊端 |
1.2.5.3 成分数据分析 |
1.2.6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1.4 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及气候特征 |
2.2 地质及矿产特征 |
2.3 土地利用及土壤类型 |
第3章 工作方法与数据处理 |
3.1 采样方法和样品预处理 |
3.1.1 采样方法 |
3.1.1.1 1:25万土壤测量 |
3.1.1.2 1:2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 |
3.1.1.3 岩(矿)石测量 |
3.1.1.4 重点矿区水系沉积物测量 |
3.1.2 样品处理 |
3.2 分析测试 |
3.2.1 1:25万土壤样品分析测试 |
3.2.2 区域水系沉积物样品分析测试 |
3.2.3 岩(矿)石、土壤样品和重点矿区水系沉积物样品分析测试 |
3.3 质量评述 |
3.4 数据处理与成图 |
3.4.1 不同成土母质归类及含量统计 |
3.4.2 中心对数比变换法 |
3.4.3 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法 |
3.4.4 地球化学图和空间分析 |
第4章 区域地球化学含量特征 |
4.1 土壤 |
4.2 水系沉积物 |
4.3 主要地层岩石和重点矿区矿石 |
4.4 岩(矿)石上覆土壤 |
4.5 重点矿区水系沉积物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区域地球化学空间分布特征与驱动因素分析 |
5.1 主量元素 |
5.2 微量元素 |
5.2.1 亲生物元素 |
5.2.2 微量亲铁元素 |
5.2.3 微量亲石元素 |
5.2.4 亲铜元素(成矿元素) |
5.3 元素空间分布规律的驱动因素分析 |
5.3.1 表层土壤 |
5.3.1.1 成土母质驱动 |
5.3.1.2 气候—生物驱动 |
5.3.1.3 矿化作用驱动 |
5.3.1.4 表生地球化学风化作用和土地利用联合驱动 |
5.3.2 深层土壤 |
5.3.2.1 成土母质驱动 |
5.3.2.2 气候驱动 |
5.3.2.3 矿化作用驱动 |
5.3.2.4 表生地球化学风化作用和土地利用联合驱动 |
5.3.3 水系沉积物 |
5.3.3.1 成土母质驱动 |
5.3.3.2 矿化作用驱动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土壤重金属污染与风险评价 |
6.1 污染现状 |
6.1.1 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 |
6.1.2 不同成土母质上覆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现状 |
6.2 风险评价 |
6.2.1 人为活动(矿山开采)对重金属的贡献 |
6.2.2 可提取态As、Cd、Pb风险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山东省胶西北地区深部金矿资源评价与三维成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5 主要创新点 |
2 研究区地质矿产背景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2 地球物理特征 |
2.3 地球化学特征 |
2.4 矿产特征 |
2.5 研究区重点矿床特征 |
3 物探化探异常特征 |
3.1 重力测量 |
3.2 磁法测量 |
3.3 电法测量 |
3.4 地球化学测量 |
4 成矿作用研究 |
4.1 地球化学采样及测试 |
4.2 成矿地球化学特征 |
4.3 成矿流体来源 |
5 成矿地质条件与成矿规律研究 |
5.1 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
5.2 成矿规律研究 |
6 三维立体建模及成矿预测 |
6.1 建模思路与技术路线 |
6.2 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
6.3 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 |
6.4 找矿模型的建立 |
6.5 成矿预测 |
6.6 钻探验证与资源量估算 |
7 结论 |
7.1 主要成果 |
7.2 存在问题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基于深度学习的四川会理“拉拉式”铜矿找矿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
1.2.1 矿产资源预测理论与方法研究进展 |
1.2.2 机器学习及其在矿产预测中的应用 |
1.2.3 研究区以往工作程度 |
1.2.4 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 区域地质 |
3 矿床地质特征与成因 |
3.1 矿床地质特征 |
3.1.1 矿床规模 |
3.1.2 赋矿层位与岩性 |
3.1.3 构造对矿体的控制 |
3.1.4 基性侵入岩体对成矿的意义 |
3.1.5 矿体与矿石特征 |
3.2 矿床成因与控矿要素分析 |
4 综合数据处理及异常分析 |
4.1 地球化学异常分析及提取 |
4.1.1 勘查地球化学研究现状 |
4.1.2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4.1.3 单元素地球化学异常提取 |
4.1.4 多元素地球化学异常提取 |
4.2 地球物理异常分析及提取 |
4.2.1 地球物理方法在成矿预测领域的应用 |
4.2.2 岩(矿)石磁性特征 |
4.2.3 航磁异常处理 |
4.2.4 航磁异常分布特征 |
4.3 小结 |
5 综合信息预测模型研究 |
5.1 综合信息矿产预测 |
5.2 ROC曲线 |
5.3 综合信息预测模型 |
5.4 小结 |
6 经典算法综合信息集成与成矿预测 |
6.1 训练样本 |
6.2 预测变量 |
6.3 证据权方法 |
6.3.1 证据权方法原理 |
6.3.2 证据权法成矿预测 |
6.4 多层感知机 |
6.4.1 多层感知机原理 |
6.4.2 多层感知机建模 |
6.4.3 多层感知机成矿潜力制图 |
6.5 支持向量机 |
6.5.1 支持向量机原理 |
6.5.2 支持向量机建模 |
6.5.3 支持向量机成矿潜力制图 |
6.6 随机森林 |
6.6.1 随机森林原理 |
6.6.2 随机森林建模 |
6.6.3 预测变量重要性及其边际效应分析 |
6.6.4 随机森林成矿潜力制图 |
6.7 模型性能评价 |
6.8 成矿潜力分析 |
6.9 小结 |
7 随机样本集成卷积神经网络成矿预测 |
7.1 深度学习发展历程 |
7.2 卷积神经网络的基本结构 |
7.3 卷积神经网络的架构 |
7.4 数据 |
7.4.1 预测变量 |
7.4.2 样本扩充 |
7.4.3 集成学习模型 |
7.5 结果与讨论 |
7.5.1 训练单元选择的有效性 |
7.5.2 性能评价 |
7.5.3 模型集成 |
7.5.4 成矿潜力分析 |
7.6 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1.1 主要成果 |
8.1.2 创新点 |
8.2 存在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简历 |
(7)汇聚大陆边缘构造演化 ——来自桐柏造山带高压变质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板块构造理论的发展与碰撞造山带 |
1.1.2 现代板块构造体制下碰撞造山带的演化过程以及变质特点 |
1.1.2.1 碰撞造山作用 |
1.1.2.1.1 早期碰撞阶段的变质特点 |
1.1.2.1.2 晚期碰撞阶段的变质特点 |
1.1.2.2 碰撞后伸展阶段的地球动力学过程和变质特点 |
1.1.2.3 裂断造山阶段的动力学过程以及对应的变质特点 |
1.1.3 古代板块构造体系下碰撞造山带的变质特点和演化过程 |
1.1.3.1 古老碰撞造山带的变质特点 |
1.1.3.2 古老碰撞造山带的演化过程 |
1.1.3.3 碰撞造山带变质作用与超大陆重建 |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
1.3 工作量小结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与研究概况 |
2.1 中国中央造山带 |
2.2 桐柏造山带 |
2.2.1 宽坪群 |
2.2.2 二郎坪群 |
2.2.3 秦岭群 |
2.2.4 龟山杂岩 |
2.2.5 南湾复理石 |
2.2.6 八里畈构造糜棱岩带 |
2.2.7 北部高压榴辉岩带 |
2.2.8 桐柏杂岩带 |
2.2.9 南部榴辉岩带 |
2.2.10 蓝片岩-绿片岩带 |
2.2.11 扬子克拉通 |
第三章 分析方法 |
3.1 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 |
3.2 矿物主量元素分析 |
3.3 矿物微量元素分析 |
3.4 锆石阴极发光(CL)以及矿物背散射(BSE)成像 |
3.5 矿物包裹体分析 |
3.6 LA-ICPMS锆石U-Pb年龄以及微量元素分析 |
3.7 岩相学薄片主量元素面扫 |
3.8 相平衡模拟 |
第四章 桐柏造山带早古生代大陆碰撞和裂断造山作用的地球动力学过程和热演化 |
4.1 引言 |
4.2 样品野外及岩相学特征 |
4.2.1 镁铁质麻粒岩 |
4.2.2 长英质麻粒岩 |
4.3 矿物地球化学 |
4.3.1 镁铁质麻粒岩 |
4.3.2 长英质麻粒岩 |
4.4 锆石U-Pb年代学 |
4.4.1 镁铁质麻粒岩13TB31 |
4.4.2 富斜方辉石长英质麻粒岩13TB47 |
4.4.3 二辉石长英质麻粒岩13TB50 |
4.4.4 富斜方辉石长英质麻粒岩13TB51 |
4.4.5 富含石榴石的长英质麻粒岩13TB53 |
4.4.6 富含石榴石的长英质麻粒岩13TB54 |
4.5 相平衡计算 |
4.5.1 峰期变质阶段以及退变质阶段的模拟 |
4.5.1.1 镁铁质麻粒岩13TB31 |
4.5.1.2 二辉石长英质麻粒岩13TB50 |
4.5.1.3 富石榴石的长英质麻粒岩1 3TB54 |
4.5.2 早期进变质阶段的模拟 |
4.6 讨论 |
4.6.1 志留纪之前的高压-中压麻粒岩相变质作用 |
4.6.1.1 早期高压麻粒岩相变质作用(M1) |
4.6.1.2 中压麻粒岩相变质阶段(M2) |
4.6.1.3 高压-中压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发生的时间 |
4.6.2 志留纪-泥盆纪的超高温-高温麻粒岩相变质作用 |
4.6.2.1 志留纪超高温变质作用 |
4.6.2.2 泥盆纪高温麻粒岩相变质作用 |
4.6.2.3 长期的麻粒岩相变质作用 |
4.6.3 桐柏麻粒岩P-T-t轨迹 |
4.7 对桐柏造山带构造演化的指示意义 |
4.8 小结 |
第五章 桐柏造山带早中生代大陆俯冲/折返阶段的热演化以及对大陆碰撞过程的制约 |
5.1 引言 |
5.2 样品野外以及岩相学特征 |
5.2.1 北部榴辉岩带 |
5.2.2 南部榴辉岩带 |
5.3 分析结果 |
5.3.1 矿物地球化学 |
5.3.2 锆石学 |
5.3.2.1 榴辉岩17TB13 |
5.3.2.2 榴辉岩17TB20 |
5.3.2.3 石英脉17TB19 |
5.3.3 桐柏榴辉岩的P-T条件 |
5.3.3.1 多平衡温压计 |
5.3.3.2 金红石Zr温度计和锆石Ti温度计 |
5.3.3.3 相平衡模拟 |
5.4 讨论 |
5.4.1 桐柏榴辉岩的变质演化 |
5.4.1.1 进变质阶段M0和M1 |
5.4.1.2 峰期变质阶段M2 |
5.4.1.3 早期退变质阶段M3 |
5.4.1.4 晚期退变质阶段M4 |
5.4.2 桐柏造山带高压榴辉岩相变质作用的时间 |
5.5 对华南与华北陆块碰撞地球动力学过程的指示意义 |
5.6 小结 |
第六章 古元古代时期扬子克拉通北缘从大洋俯冲经大陆碰撞到陆内裂断的构造演化 |
6.1 引言 |
6.2 样品野外及岩相学特征 |
6.3 分析结果 |
6.3.1 全岩地球化学 |
6.3.2 锆石学 |
6.3.2.1 锆石的U-Pb年龄以及微量元素特征 |
6.3.2.2 锆石的Ti含量温度计 |
6.4 讨论 |
6.4.1 古元古代多期次构造热事件的记录 |
6.4.2 变基性岩的成岩构造背景 |
6.4.3 古元古代晚期扬子克拉通北缘的多阶段构造演化 |
6.5 扬子克拉通在哥伦比亚超大陆中的位置 |
6.6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8)青海东昆仑成矿带东段地球化学数据处理方法及找矿靶区圈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区范围及交通地理概况 |
1.3 勘查地球化学的研究现状 |
1.4 化探信息提取 |
1.4.1 背景和异常的概念 |
1.4.2 背景和异常确定方法的分类 |
1.4.3 异常下限的确定 |
1.5 化探数据处理的两个进展 |
1.5.1 稳健分析 |
1.5.2 成分数据 |
1.6 东昆仑成矿带东段地球化学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
1.6.1 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
1.6.2 存在问题 |
1.7 科学问题、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完成工作量 |
1.7.1 科学问题 |
1.7.2 研究思路 |
1.7.3 研究内容 |
1.7.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8 两点说明 |
第二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质 |
2.1.1 区域大地构造背景 |
2.1.2 区域地层 |
2.1.3 研究区主要构造及构造单元划分 |
2.1.4 岩浆岩 |
2.2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2.2.1 区域重力场特征 |
2.2.2 区域磁场特征 |
2.3 区域矿产特征及成矿区带划分 |
2.3.1 区域矿产特征 |
2.3.2 成矿区带划分及各带成矿规律 |
2.4 小结 |
第三章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3.1 区域地球化学总体特征 |
3.1.1 元素分布特征 |
3.1.2 元素富集离散特征 |
3.1.3 元素的共生组合特征 |
3.2 元素的时空分布规律 |
3.2.1 元素的时间分布规律 |
3.2.2 元素的空间分布规律 |
3.3 元素在各地质子区中的具体特征 |
3.3.1 昆北子区元素特征 |
3.3.2 昆中子区元素特征 |
3.3.3 昆南子区元素特征 |
3.3.4 北巴子区元素特征 |
3.4 小结 |
第四章 数据处理及异常识别 |
4.1 数据处理和异常识别的原则及影响因素 |
4.1.1 影响区域地球化学背景的因素 |
4.2 单元素数据处理及异常圈定 |
4.2.1 ILR变换后数据因子分区标准化方法 |
4.2.2 Aitchison距离圈定地球化学异常的方法 |
4.3 多元异常圈定 |
4.3.1 主成分分析法 |
4.3.2 马氏距离法 |
4.4 元素含量的空间变化率 |
4.4.1 具体做法 |
4.4.2 主要成矿元素的空间变化率 |
4.5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地球化学数据的靶区圈定 |
5.1 思路 |
5.2. 具体做法 |
5.2.1 选择地球化学参数 |
5.2.2 确定各地球化学参数的权重系数 |
5.2.3 各地球化学参数赋值及单元格划分 |
5.3 3种类型的找矿信息量及靶区圈定 |
5.3.1 与基性岩成矿有关的找矿靶区 |
5.3.2 与中酸性岩成矿有关的找矿靶区 |
5.3.3 与热液型金矿有关的找矿靶区 |
5.4 典型成矿远景区评述 |
5.4.1 小干沟-西藏大沟成矿远景区(Y_1) |
5.4.2 五龙沟一带成矿远景区(Y_3) |
5.4.3 诺木洪郭勒一波洛斯太一带成矿远景区(Y_5) |
5.4.4 大厂一扎陵湖一带成矿远景区(Y_7) |
5.4.5 东山根一沟里一带成矿远景区(Y_8) |
5.4.6 孟可特一冬给措纳湖一带成矿远景区(Y_(10)) |
5.4.7 Y_1、Y_5、Y_7、Y_8四个远景区内金矿的找矿潜力分析 |
5.5 远景区找矿发现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束语 |
6.1 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
6.1.1 主要结论 |
6.1.2 创新点 |
6.2 存在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东昆仑造山带沟里地区构造岩浆转换与金成矿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及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选题意义 |
1.2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东昆仑早古生代原特提斯洋演化过程 |
1.2.2 东昆仑晚古生代-中生代古特提洋演化过程 |
1.2.3 国内外脉状金矿床成矿作用研究进展 |
1.2.4 东昆仑沟里地区金成矿作用研究进展 |
1.2.5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目标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4 研究手段及方法 |
1.5 论文实物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大地构造背景 |
2.2 区域地层 |
2.3 区域岩浆岩 |
2.4 区域构造 |
2.4.1 褶皱 |
2.4.2 断裂 |
2.5 区域矿产 |
第三章 东昆仑东段沟里地区构造岩浆演化 |
3.1 早古生代岩浆岩及成岩动力学 |
3.1.1 地质背景与岩相学特征 |
3.1.2 测试结果 |
3.1.3 岩石成因 |
3.1.4 地球动力学背景 |
3.2 晚古生代-中生代岩浆岩及成岩动力学 |
3.2.1 地质背景与岩相学特征 |
3.2.2 测试结果 |
3.2.3 岩石成因 |
3.2.4 地球动力学背景 |
3.3 古生代-中生代构造背景转换 |
3.3.1 早古生代原特提斯洋演化 |
3.3.2 晚古生代-中生代古特提斯洋演化 |
第四章 沟里地区典型金矿成矿作用特征 |
4.1 果洛龙洼金矿床 |
4.1.1 矿区地质 |
4.1.2 矿体地质特征 |
4.1.3 矿石特征 |
4.1.4 成矿期与成矿阶段 |
4.1.5 构造控矿特征 |
4.1.6 流体特征 |
4.1.7 硫化物原位微量元素特征 |
4.1.8 金沉淀成矿机制 |
4.2 瓦勒尕金矿床 |
4.2.1 矿区地质 |
4.2.2 矿体地质特征 |
4.2.3 矿石特征 |
4.2.4 成矿期与成矿阶段 |
4.2.5 构造控矿特征 |
4.2.6 硫化物原位微量元素特征 |
4.2.7 金沉淀成矿机制 |
第五章 构造-岩浆作用与金成矿 |
5.1 构造-岩浆作用与金成矿之间的关系 |
5.2 找矿潜力评价 |
5.2.1 控矿因素 |
5.2.2 区域找矿潜力评价 |
5.2.3 果洛龙洼矿区找矿潜力评价 |
5.2.4 瓦勒尕矿区找矿潜力评价 |
第六章 主要结论和创新点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研究方法 |
(10)古中央隆起带基岩测井解释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基岩储层评价技术现状 |
1.2.1 基岩储层勘探开发现状 |
1.2.2 基岩储层理论研究现状 |
1.3 区域研究现状 |
1.3.1 区域构造特征 |
1.3.2 区域构造演化特征 |
1.3.3 烃源岩特征 |
1.3.4 研究工区概况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技术关键 |
第二章 基岩储层特征 |
2.1 基岩储集空间 |
2.2 基岩岩性特征 |
2.3 基岩物性特征 |
2.3.1 基岩储集类型 |
2.3.2 基岩孔渗特征 |
2.3.3 基岩裂缝特征 |
2.4 含气性特征 |
2.5 电性特征 |
2.6 基岩储层四性关系 |
2.6.1 岩性和物性关系 |
2.6.2 岩性与电性关系 |
2.6.3 含气性和电性关系 |
2.7 典型四性关系图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岩性识别方法 |
3.1 基岩测井响应特征及分类方案 |
3.1.1 基岩测井响应特征 |
3.1.2 基岩测井分类方案 |
3.2 岩性综合命名方法 |
3.3 基岩岩性识别方法 |
3.3.1 原岩辨别方法 |
3.3.2 岩石成分识别方法 |
3.3.3 岩石结构识别方法 |
3.3.4 岩石矿物识别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储层识别与评价 |
4.1 储层裂缝常规测井响应特征 |
4.2 储层裂缝(溶孔)成像响应特征 |
4.3 裂缝真实性评价 |
4.3.1 裂缝识别 |
4.3.2 天然裂缝和诱导裂缝的区别 |
4.3.3 假裂缝识别 |
4.4 裂缝有效性评价 |
4.4.1 裂缝的张开性 |
4.4.2 裂缝的延伸性和连通性 |
4.4.3 裂缝系统的区域有效性 |
4.5 成像测井处理方法 |
4.5.1 图像预处理 |
4.5.2 裂缝提取 |
4.5.3 图像刻度 |
4.5.4 裂缝参数 |
4.5.5 孔隙度谱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储层参数计算方法及储层分类标准 |
5.1 基岩储层基质孔隙度计算方法 |
5.1.1 基岩岩石骨架参数确定方法 |
5.1.2 基岩变骨架孔隙度计算方法 |
5.2 基岩储层次生孔隙度计算方法 |
5.3 基岩储层孔隙结构分析 |
5.3.1 压汞实验孔隙结构分析 |
5.3.2 核磁共振实验孔隙结构分析 |
5.4 基岩储层渗透率计算方法 |
5.5 基岩储层饱和度计算方法 |
5.5.1 基岩地层电阻率法计算饱和度难点 |
5.5.2 核磁共振测井饱和度计算 |
5.5.3 最小流动孔喉半径法确定含气饱和度 |
5.6 储层分类标准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储层流体识别方法 |
6.1 基岩储层流体测井响应特征 |
6.2 交会图法识别储层流体 |
6.3 三孔隙度组合法识别储层流体 |
6.4 视地层水电阻率法识别储层流体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应用效果分析与单井评价 |
7.1 LT1井测井评价 |
7.2 LT2井测井评价 |
7.3 LP1井测井评价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四、某些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在超基性岩研究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俯冲带钒和锆地球化学行为的实验研究[D]. 阮梦飞.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1(01)
- [2]新疆东准噶尔扎河坝及邻区古生代构造演化与成岩成矿研究[D]. 汤贺军.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1(01)
- [3]滇东南中三叠世富宁皈朝盆地物源分析 ——来自重矿物的证据[D]. 李伟歌.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4]云南省保山地区土壤和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与驱动因素研究[D]. 张利.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 [5]山东省胶西北地区深部金矿资源评价与三维成矿预测[D]. 韩振玉. 山东科技大学, 2020
- [6]基于深度学习的四川会理“拉拉式”铜矿找矿预测研究[D]. 张士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7]汇聚大陆边缘构造演化 ——来自桐柏造山带高压变质岩的研究[D]. 张强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
- [8]青海东昆仑成矿带东段地球化学数据处理方法及找矿靶区圈定[D]. 耿国帅.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9]东昆仑造山带沟里地区构造岩浆转换与金成矿作用[D]. 赵旭. 中国地质大学, 2020
- [10]古中央隆起带基岩测井解释方法研究[D]. 史鹏宇.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