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马普林云母金伯利岩及伴生碱性超基性岩的岩石特征

贵州马普林云母金伯利岩及伴生碱性超基性岩的岩石特征

一、贵州马坪云母金伯利岩及伴生偏碱性超基性岩的岩石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李睿哲,曾普胜,王十安,刘斯文,温利刚,赵九江[1](2021)在《钾镁煌斑岩:优质金刚石主要载体与幔源流体活动标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钾镁煌斑岩是一类较为特殊的火山成因或浅成的超基性岩,是一种重要的深源岩石,是深源岩浆活动的标志性产物,可作为了解地幔信息的窗口,也作为继金伯利岩之后的另一种金刚石寄主岩被持续关注。全球最优质的金刚石产于钾镁煌斑岩中,主要分布于西澳阿盖尔等地。中国钾镁煌斑岩主要分布于黔湘一带、山西饮牛沟、山东大井头、湖北大洪山和西昆仑克里阳地区,综合分析认为,钾镁煌斑岩主要分布于深大断裂附近,中国钾镁煌斑岩受江南台隆西缘的都匀—贵阳—铜仁—怀化深断裂、常德—安仁深断裂以及郯庐断裂带等深大断裂带控制;贵州镇远马坪、湖南宁乡云影窝、山东平邑大井头等钾镁煌斑岩有原生金刚石产出,钾镁煌斑岩的金刚石成矿潜力仍然有待深入研究,尤以湘黔钾镁煌斑岩带、郯庐断裂带大井头等地可望突破。钾镁煌斑岩的标志性矿物有富钛贫铝金云母、钾碱镁闪石、镁橄榄石、镁铝榴石、铬尖晶石、铬铁矿等。其中S1、S2组贫铝富镁铬铁矿对钾镁煌斑岩中金刚石的形成有指示意义。中国钾镁煌斑岩活动具多期性,其中晚侏罗世—早白垩世(147—100 Ma)时期属于中国含金刚石钾镁煌斑岩和相关的金-稀土等金属矿产的重要成矿时期。

高军波,杨光海,汪龙波,杨瑞东,陈军[2](2021)在《贵州镇远煌斑岩风化壳中稀土-铌的富集特征与赋存状态》文中提出贵州东南部广泛分布规模不等的煌斑岩体,其风化壳中常发育多种关键金属元素(REE、Nb等)的显着富集。本文以镇远马坪、白坟、思南塘煌斑岩为主要研究对象,对煌斑岩风化壳中稀土、铌元素的富集特征和赋存状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马坪煌斑岩风化壳中w(ΣREE)、w(Nb)总体较高,平均达1313.9×10-6和388.5×10-6,白坟岩体相比最低,其w(ΣREE)平均745.5×10-6,w(Nb)平均152.3×10-6。思南塘岩体风化壳ΣREE含量较高(w(ΣREE)平均1245×10-6),但w(Nb)较低(平均160.5×10-6)。元素赋存状态研究表明,不同岩体风化壳中发现较多稀土元素独立矿物独居石,另有部分稀土组分可能以离子吸附形式赋存于粘土矿物中;铌则更多地赋存在钛金云母,锐钛矿、金红石及粘土矿物中。

杨毓红,黄艺,刘燊,张锡贵,杨朝贵,颜军,叶春,龚兴祥[3](2021)在《黔东南钾镁煌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指示意义》文中提出因在黔东南镇远马坪地区钾镁煌斑岩中发现我国第1个原生金刚石岩体,黔东南钾镁煌斑岩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新发现的黔东南施秉大坪、镇远马坪及麻江石板寨地区钾镁煌斑岩地球化学主微量元素特征分析,对本地区地幔源区性质、构造演化特征及大陆动力学特征进行探讨。结果表明,主量元素特征显示其SiO2、Al2O3、Ca O、Na2O、K2O和P2O5含量均归属典型钾镁煌斑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各岩体强烈富集高场强元素(Th、Nb、Ta和U),并明显亏损大离子亲石元素(Rb、K、Sr)和Ti;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稀土总量相对较高(ΣREE=797×10-6~1488×10-6),且具有明显轻稀土元素富集和重稀土元素亏损特征((La/Yb)N=112~254)。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对比值显示,岩石在形成过程主要经历母岩浆的分离结晶作用,岩浆在上升过程未受到明显地壳混染作用影响,岩浆源区为大于100 km的石榴子石二辉橄榄岩地幔。地球动力学分析显示,黔东南钾镁煌斑岩产于稳定的克拉通非造山的大陆动力学背景下,受到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在奥陶纪末—志留纪发生板内造山作用,再在中二叠世—晚二叠世,经历东吴运动的影响,再经历燕山运动期江南造山带之燕山期板内造山亚带和特提斯域地质构造演化的共同影响。本区具备金刚石稳定生长的条件:1)有稳定的构造单元(扬子古陆与华夏古陆);2)钾镁煌斑岩成岩深度达到了金刚石稳定深度;3)区域上有深切岩石圈地幔的大断裂作为岩浆上升的通道。但有利区可能遭受剥蚀,后期找矿过程中重点关注剥蚀程度较小的断裂的下降盘或未经抬升的加里东期的古地面等区域。

杨光海[4](2020)在《贵州东南部煌斑岩类风化壳中稀土、铌富集地质特征与赋存状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贵州镇远地区是我国发现第一个含原生金刚石岩体“东风1号“(D1)产地,自发现原生金刚石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引掀起了一股生金刚石找矿的热潮。尤其是围绕金刚石找矿对贵州东南部煌斑岩类展开岩石学、矿物学、年代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但尚未对贵州东南部煌斑岩类中REE、Nb等关键金属元素富集甚至成矿展开深入理论研究。因此,本文选取贵州东南部镇远、麻江等地代表性岩体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子显微镜、EMPA、LA-ICP-MS及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对贵州东南部煌斑岩类风化壳金属元素REE和Nb富集地质特征、赋存状态展开研究,并探讨其富集机理。元素地球化学研究发现,贵州东南部煌斑岩类风化壳关键金属元素REE、Nb普遍富集,橄榄钾镁煌斑岩类风化壳中ΣREE含量介于558.87~2409.94×10-6(平均1442×10-6),Nb含量介于101~404×10-6(平均264.8×10-6),云母钾镁煌斑岩类风化壳ΣREE含量介于666.33~1551.02×10-6(平均973.17×10-6),Nb含量介于120~477×10-6(平均222.1×10-6),且黔东南地区不乏有镇远白坟、麻江隆昌等地规模较大煌斑岩类风化壳,具备形成煌斑岩型风化壳REE、Nb矿床的地质条件和成矿潜力。对比分析发现,橄榄钾镁煌斑岩类风化壳中REE、Nb富集程度远高于云母型钾镁煌斑岩类风化壳,可能与岩浆来源深度不同导致岩REE、Nb富集差异。煌斑岩类风化壳中以富集轻稀的富集与岩体风化程度有关,ΣREE含量与风化强度总体呈正相关关系,且以富集LREE为特征,主要富集主要富集La、Ce、Nd、Pr,且具Ce>La>Nd>Pr的变化特征。另外,对煌斑岩类风化壳中Nb分析发现,麻江地区风化橄榄钾镁煌斑岩类及马坪(MP2)风化云母钾镁煌斑岩中Nb分最为富集,以白坟、思南塘等地风化金云母钾镁岩中Nb含量偏低,常低于200×10-6。同一岩体中表层风化程度高风化壳Nb含量偏高,在表生风化过程中Nb具有逐渐富集趋势。对煌斑岩类风化壳中关键金属元素REE、Nb赋存状态研究发现,REE主要以稀土独立矿物独居石、钙铈钛矿等形式赋存,可能存在一定比例的REE以离子吸附形式赋存在黏土矿物中。煌斑岩类风化壳中Nb可能存在多种富铌矿物,弱风化金云母钾镁煌斑岩类中发现罕见富铌金云母以及富Nb金红石等,强风化煌斑岩类风化壳中Nb多以富Nb金红石赋存,风化过程中可能还有部分Nb以氧化矿物形式与黏土矿物共生。贵州东南部煌斑岩类风化壳中稀土、铌元素可能来源于深部交代富集地幔的部分熔融,交代富集地幔本身富集REE,且源区可能有石榴石或者金红石等富Nb矿物发生部分熔融,形成富REE、Nb岩浆。在古克拉通构造背景下沿深大断裂上升并发生结晶分异,形成富REE、Nb煌斑岩母岩。岩浆演化过程中,REE主要进入独居石、钙钛矿等副矿物中,这些矿物在表生风化阶段难以风化分解以独立矿物形式残留于风化壳中。另外,部分稀土元素经表生风化后,从易风化分解含稀土矿物中释放REE3+,依附于风化作用形成的粘土矿物。关于Nb的富集机理研究认为,古克拉通高温、高压构造环境有利于金红石形成,并富集Nb,形成大量富Nb金红石,且在风化过程难以分解,以金红石矿物残留风化壳。另外,高温、高压环境制约下,煌斑岩类富含Ca、Ti的岩浆体系下,Nb可能曾发生过高度溶解进入辉石、云母等矿物中,在风化过程中易解离易形成铌氧化物与黏土矿物等共存。

汤建[5](2019)在《施秉-镇远东西向构造带特征及控矿(岩)作用研究》文中认为研究区位于黔南坳陷区的铜仁复式褶皱变形区,经过多期构造改造,形成了研究区特殊的东西向构造带。经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综合分析,利用构造解析方法,研究了施秉-镇远构造带的动力学机制、构造演化历程,并结合地层对比、地球化学、矿床地质特征等工作方法,探讨了东西向构造带对沉积岩、岩浆岩、矿产的控制,得到以下几点认识:(1)施秉-镇远东西向构造带的运动学机制及构造演化过程为:(1)中加里东运动期(都匀运动期)是在区域南北向挤压应力作用下,产生了近东西向应变,形成了研究区初具规模的东西向断层、褶皱等,都匀运动使研究区大部分地区抬升成陆,控制了研究区晚奥陶世-早志留世的沉积建造和火山岩。(2)印支-燕山运动期是在东西向挤压应力和南北向反时针力偶应力作用下,形成了北北东向、近东西向应变,形成了研究区北北东向褶皱、断层和近东西向拉张断裂,该期构造与研究区重晶石矿、铅锌矿等矿产的形成关系密切,印支-燕山运动期发生了华夏地块向扬子地块俯冲的陆内逆冲造山作用。(3)喜山运动期区域受到东西向反时针力偶应力作用,发生了东西向剪切应变,形成研究区东西向断层的左行平移,喜山运动时期为太平洋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受区域东西向反时针力偶作用,进一步产生剪切变形,叠加走滑拉分、平移等变形。经过以上多期构造作用,形成了贵州地区普遍存在的近东西向构造带。(2)施秉县江凯村一带的钾镁煌斑岩(κχ)为轻稀土富集的右倾型分布模式,具典型(含矿)钾镁煌斑岩(κχ)的特征。轻重稀土分馏明显,具富集型幔源岩浆成因特征,指示钾镁煌斑岩(κχ)的成岩物质来源为深层的壳层花岗岩,有力的证明了施秉-镇远东西向断层为深切基底的大断裂。中加里东构造运动期(都匀运动期)岩浆沿深大断裂上涌,并在构造条件较薄弱的背斜核部侵位保存。(3)研究区铅锌矿和重晶石矿在空间上与东西向构造带有着密切的关系。施秉-镇远断裂形成于中加里东运动期(都匀运动期),但中加里东运动形成了挤压性质断层,不利天水下渗及成矿物质运移。而印支-燕山运动期,由于东西向挤压应力和南北向反时针力偶应力作用,形成了近东西向拉张断裂,为天水下渗及成矿物质运移提供了有利条件。

桑永恒[6](2019)在《黔东北松桃地区西溪堡锰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文中提出黔东北断裂坳陷带是贵州重要的锰矿成矿带,并发育新元古代大塘坡期的一套完整―黑色岩系‖,锰矿主要赋存于该黑色岩系中。本文以松桃西溪堡锰矿床为例,通过研究矿床地质特征、矿床地球化学及流体包裹体等方面,探讨这类锰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及成因,得出以下几点认识:(1)元素Mn/Fe、MnO/Al2O3、Co/Zn、Ba/Sr、Y/Ho、La/Ce比值及δCe值变化均显示热水沉积物的特征,且在Co/Zn-(Cu+Ni+Co)图解、La-Ce关系图解及La/Yb-REE图解中,矿石样品投影点均落在热水沉积区内,反映了热水对锰的富集和成矿有强烈的影响。(2)元素Al2O3/(Al2O3+Fe2O3)、Al/(Al+Fe+Mn)比值及δEu值变化,(Na2O+K2O)-SiO2及La/Ce-Al2O3/(Al2O3+Fe2O3)图解中,均指示含锰岩系形成于被动大陆边缘背景。(3)元素V、U和Mo值的富集,且V/Cr、Ce/La、V/(V+Ni)、V/(V+Cr)、(U+V)/(U+V+Mo)比值和图解,揭示了含锰岩系形成于缺氧环境。(4)流体包裹体的矿石中的流体包裹体的温度(平均在177°C)及盐度(平均在6.6%NaCleqv)及CH4、CO2及N2成分特征,显示出锰矿成矿过程中受到强烈的热水作用影响,同时亦有深部气体的参与。因此,锰矿的物质来源是通过热水的活动去承载的,并储存在古被动大陆边缘。

向璐,郑建平,黄远成,李永刚[7](2019)在《贵州镇远马坪金伯利岩及其捕虏晶对金刚石成矿条件的指示意义》文中研究指明贵州镇远是中国金刚石原生矿找矿的重点区域之一。镇远地区马坪D1号岩体是1965年中国首次发现的含原生金刚石金伯利岩。该岩体岩石具典型的金伯利岩结构和组成特征,其中的锆石捕虏晶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存在未暴露的太古宙基底物质残余。基于壳幔耦合性规律,可能对应有古老的岩石圈地幔,这种古老的克拉通属性是金刚石形成的有利因素。但另一方面,马坪金伯利岩普遍含有伴生矿物含铬镁铝榴石,其CaO含量较高,多数属于G9(二辉橄榄岩)类型,不是全球富含金刚石的方辉橄榄岩原岩类型(G10),暗示当时的岩石圈发生了部分改造而可能不利于高品质金刚石的形成。需要注意的是,在金刚石找矿过程中,应该以详细的野外工作与岩石学对比研究为基础,同时依赖于金伯利岩及其相关的岩浆活动所携带的捕虏体/捕虏晶的研究,配合以岩浆成分来反演地幔源区特征,才能较全面地揭示古老大陆岩石圈的形成年龄与演化历史、物质组成与精细结构,以及大陆岩石圈根的厚度、热状态、氧逸度、流体作用等,进而为寻找金刚石提供重要的依据。

李永刚,向璐,黄远成,饶红娟,杨光忠[8](2019)在《贵州镇远地区含金刚石母岩再认识》文中研究表明贵州镇远马坪"东方一号"岩体为中国最早发现的原生金刚石矿,受当时只有金伯利岩才含金刚石矿及后来西澳阿盖尔钾镁煌斑岩型金刚石原生矿等的影响,先后定名为金伯利岩、钾镁煌斑岩、金云火山岩等。最近专题调查分析研究表明,镇远马坪地区含金刚石母岩,其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均更接近澳大利亚典型金伯利岩,白坟地区岩体则类似于澳大利亚典型钾镁煌斑岩,建议将镇远马坪地区"东方一号"等岩类定名为角砾凝灰质金伯利岩,白坟地区岩类定名为钾碱镁闪石-透辉石-金云母钾镁煌斑岩,镇远地区兼有金伯利岩和钾镁煌斑岩的特征,与西澳大利亚极其类似,镇远地区乃至黔东地区具有较大的金刚石原生矿找矿勘查潜力和研究意义。

饶红娟,蔡逸涛,杨献忠,康丛轩,石睿,林泽渊[9](2019)在《贵州镇远马坪地区钾镁煌斑岩侵位模式及找矿前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扬子克拉通金刚石原生矿找矿问题一直是极具争议和挑战性的课题,而贵州镇远作为扬子克拉通最丰富的含金刚石母岩出露区,对该区岩体侵位模式及找矿前景的研究,可为扬子克拉通金刚石成矿与找矿研究、地球深部重大科学问题探讨等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梳理分析以往该区形成的勘查、研究资料,认为贵州东部所出露的一系列钾镁煌斑岩体受控于北东向的玉屏-施洞-三都断裂,就镇远马坪而言,至少出露2期钾镁煌斑岩侵入活动,在其深冲断层东侧可能存在未被剥蚀的岩体,仍具有一定的找矿前景。

杨光忠,李永刚,罗邦良,石庆鹏,黄应均,夏瑞[10](2019)在《贵州施秉下翁哨地区镁铝榴石和铬尖晶石自然重砂罕见特高异常查证》文中研究指明综合利用以往资料发现,贵州施秉下翁哨地区存在特高浓度镁铝榴石、铬尖晶石等自然重砂异常,且长期未能解释其来源及金刚石找矿指示问题。由于资料形成于"文革"时期,有人怀疑其可靠性,通过针对性的野外调查和采样分析,佐证了该异常的客观存在和以往资料的可靠性。镁铝榴石和铬尖晶石自然重砂含量水平实属罕见,异常区分布于高出现代河床200m的斜坡上部,残积于古河道砂砾石冲积层(?)中,矿物学分析未见重砂矿物明显的搬运磨蚀痕迹,电子探针分析分属于G9镁铝榴石和S5铬尖晶石,应主要来源于石榴和尖晶二辉橄榄岩,系载体母岩——钾镁煌斑岩就近风化残积的结果。

二、贵州马坪云母金伯利岩及伴生偏碱性超基性岩的岩石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贵州马坪云母金伯利岩及伴生偏碱性超基性岩的岩石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钾镁煌斑岩:优质金刚石主要载体与幔源流体活动标志(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外钾镁煌斑岩简况
2 中国钾镁煌斑岩简况
    2.1 中国钾镁煌斑岩空间分布
    2.2 中国典型钾镁煌斑岩带
        2.2.1 黔湘钾镁煌斑岩带
        2.2.2 其他地区
3 讨论
    3.1 钾镁煌斑岩的典型矿物及其金刚石含矿性
        3.1.1 地球化学特征
        3.1.2 钾镁煌斑岩深源的典型矿物
    3.2 中国钾镁煌斑岩与金刚石成矿的时期
    3.3 关于中国钾镁煌斑岩与金刚石的找矿前景讨论
4 结论

(2)贵州镇远煌斑岩风化壳中稀土-铌的富集特征与赋存状态(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2 采样与测试方法
3 煌斑岩风化壳中REE、Nb富集特征
4 煌斑岩风化壳中REE、Nb赋存状态
5 结论

(3)黔东南钾镁煌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指示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2 岩石学特征
3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4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4.1 主量元素特征
    4.2 微量及稀土元素
5 讨论
    5.1 分离结晶与地壳混染作用
    5.2 源区特征
6 地球动力学特征
7 钾镁煌斑岩含矿性讨论
8 结论

(4)贵州东南部煌斑岩类风化壳中稀土、铌富集地质特征与赋存状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稀土矿床研究现状
        1.2.2 铌矿床研究现状
    1.3 贵州东南部煌斑岩类研究现状
        1.3.1 岩石学.矿物学研究
        1.3.2 年代学研究
        1.3.3 煌斑岩及其风化壳REE-Nb研究
    1.4 存在的科学问题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6 论文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背景
    2.2 区域地质特征
        2.2.1 褶皱构造
        2.2.2 断裂构造
    2.3 区域地层
    2.4 岩体分布与产出特征
第三章 贵州东南部煌斑岩类风化壳岩石学、矿物学特征
    3.1 镇远煌斑岩
        3.1.1 马坪煌斑岩
        3.1.2 白坟煌斑岩
        3.1.3 思南塘煌斑岩
    3.2 麻江煌斑岩类
第四章 贵州东南部煌斑岩类风化壳稀土元素富集特征
    4.1 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测试及结果
    4.2 风化橄榄钾镁煌斑岩REE富集特征
    4.3 风化云母钾镁煌斑岩REE富集特征
    4.4 稀土元素赋存状态
        4.4.1 电子探针分析
        4.4.2 LA-ICP-MS分析
第五章 贵州东南部煌斑岩类风化壳铌富集特征
    5.1 风化钾镁煌斑岩类Nb富集
    5.2 风化云母钾镁煌斑岩Nb的富集
    5.3 铌赋存状态
        5.3.1 LA-ICP-MS分析
        5.3.2 电镜扫描及能谱分析
第六章 煌斑岩类风化壳中REE-Nb富集机理
    6.1 古克拉通引起REE-Nb富集
    6.2 煌斑岩类风化壳REE富集机理探讨
    6.3 煌斑岩类风化壳Nb富集机理讨论
第七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施秉-镇远东西向构造带特征及控矿(岩)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区概况
    1.3 研究区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工作程度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研究区工作程度
        1.3.3 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背景
    2.2 岩石地层
    2.3 岩浆作用与变质作用
        2.3.1 岩浆作用
        2.3.2 变质作用
    2.4 地质构造
    2.5 矿产分布特征
第3章 施秉-镇远东西向构造带基本特征
    3.1 概述
    3.2 施秉-镇远东西向构造带的建立
        3.2.1 东西向断裂与北北东向断层关系
        3.2.2 东西向断裂对岩浆岩的控制作用
        3.2.3 东西向断裂对沉积建造的控制作用
        3.2.4 东西向断裂对矿产的控制作用
    3.3 东西向构造带几何学特征
        3.3.1 施秉-镇远东西向断层北支几何学特征
        3.3.2 施秉-镇远东西向构造带中支几何学特征
        3.3.3 施秉-镇远东西向构造带南支几何学特征
        3.3.4 马溪断层东西向构造几何学特征
    3.4 东西向构造带变形学特征
        3.4.1 施秉-镇远断裂断层北支变形学特征
        3.4.2 施秉-镇远断裂东西向断层中支变形学特征
        3.4.3 施秉-镇远断裂东西向断层南支变形学特征
        3.4.4 马溪断层变形学特征
    3.5 东西向构造带运动学特征
        3.5.1 施秉-镇远东西向断层北支运动学特征
        3.5.2 施秉-镇远断裂东西向断层中支运动学特征
        3.5.3 施秉-镇远断裂东西向断层南支运动学特征
        3.5.4 马溪断层变运动学特征
第4章 东西向构造带动力学机制及构造演化
    4.1 东西向构造带动力学机制
    4.2 东西向构造带的构造演化
第5章 施秉-镇远东西向构造带控矿(岩)作用
    5.1 施秉-镇远东西向构造带控岩作用
        5.1.1 施秉-镇远东西向构造带对沉积的控制
        5.1.2 施秉-镇远东西向构造带对岩浆岩的控制
    5.2 施秉-镇远东西向构造带控矿作用
        5.2.1 矿产地质特征
        5.2.2 东西向构造控矿作用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6)黔东北松桃地区西溪堡锰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历史及存在的问题
        1.2.1 研究历史
        1.2.2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
        1.3.1 开展典型矿床及含锰岩系的研究
        1.3.2 开展新元古代古气候对锰矿沉积成矿研究
        1.3.3 开展锰矿沉积成矿系统和成矿作用的研究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特征
    2.1 华南裂谷盆地的演化
    2.2 区域地层
    2.3 区域岩浆岩
    2.4 区域构造特征
    2.5 区域矿产
第3章 西溪堡锰矿床地质特征
    3.1 矿区地层
    3.2 矿区构造
    3.3 矿体构造
    3.4 矿石结构与构造特征
    3.5 矿物组分特征
    3.6 含锰岩系特征
第4章 西溪堡锰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4.1 主量元素
    4.2 微量元素
    4.3 稀土元素
    4.4 流体包裹体
        4.4.1 样品的采集与测试分析
        4.4.2 流体包裹体类型及特征
        4.4.3 流体包裹体的显微测温
        4.4.4 流体包裹体成分分析
第5章 西溪堡锰矿床成因探讨
    5.1 锰质来源
    5.2 古地理环境
    5.3 矿床成矿模式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7)贵州镇远马坪金伯利岩及其捕虏晶对金刚石成矿条件的指示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概况
2 岩相学特征
    2.1 橄榄石
    2.2 金云母
    2.3 含铬镁铝榴石
3 原生金刚石
4 锆石捕虏晶
5 含铬镁铝榴石捕虏晶
6 结论

(8)贵州镇远地区含金刚石母岩再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及研究简况
    1.1 地质背景
    1.2 研究区含金刚石母岩研究简况
2 镇远马坪地区含金刚石母岩岩石学矿物学再研究
    2.1 岩石学
    2.2 矿物学
    2.3 地球化学分析
        2.3.1 主量元素及其差别分析
        2.3.2 岩石稀土元素
    2.4 岩石定名
3 镇远地区金刚石找矿前景
4 结语

(9)贵州镇远马坪地区钾镁煌斑岩侵位模式及找矿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概况
2 钾镁煌斑岩特征
    2.1 马坪岩带钾镁煌斑岩特征
    2.2 白坟岩带钾镁煌斑岩特征
    2.3 思南塘-魏家屯岩带钾镁煌斑岩特征
3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3.1 主量元素特征
    3.2 微量元素特征
        3.2.1 相容元素
        3.2.2 相容元素
    3.3 分析
4 镇远地区金刚石特征
5 讨论
    5.1 镇远地区钾镁煌斑岩侵入时代
    5.2 镇远地区钾镁煌斑岩侵位方式
6 结论

(10)贵州施秉下翁哨地区镁铝榴石和铬尖晶石自然重砂罕见特高异常查证(论文提纲范文)

1 异常概况
2 地质概况
3 南区重砂异常查证分析
    3.1 重砂矿物数量
    3.2 重砂矿物学特征
    3.3 重砂矿物探针分析结果
4 施秉下翁哨镁铝榴石和铬尖晶石重砂异常来源
    4.1 华南纪冰川冰碛物次生源观点
    4.2 近源钾镁煌斑岩风化剥蚀残积
    4.3 无根钾镁煌斑岩体就近风化残积形成
    4.4 重砂矿物对源岩金刚石含矿性的指示意义
5 结语

四、贵州马坪云母金伯利岩及伴生偏碱性超基性岩的岩石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钾镁煌斑岩:优质金刚石主要载体与幔源流体活动标志[J]. 李睿哲,曾普胜,王十安,刘斯文,温利刚,赵九江. 地球学报, 2021
  • [2]贵州镇远煌斑岩风化壳中稀土-铌的富集特征与赋存状态[J]. 高军波,杨光海,汪龙波,杨瑞东,陈军. 矿物学报, 2021(Z1)
  • [3]黔东南钾镁煌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指示意义[J]. 杨毓红,黄艺,刘燊,张锡贵,杨朝贵,颜军,叶春,龚兴祥. 矿物学报, 2021(03)
  • [4]贵州东南部煌斑岩类风化壳中稀土、铌富集地质特征与赋存状态研究[D]. 杨光海. 贵州大学, 2020(04)
  • [5]施秉-镇远东西向构造带特征及控矿(岩)作用研究[D]. 汤建.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6]黔东北松桃地区西溪堡锰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D]. 桑永恒.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7]贵州镇远马坪金伯利岩及其捕虏晶对金刚石成矿条件的指示意义[J]. 向璐,郑建平,黄远成,李永刚. 地质通报, 2019(01)
  • [8]贵州镇远地区含金刚石母岩再认识[J]. 李永刚,向璐,黄远成,饶红娟,杨光忠. 地质通报, 2019(01)
  • [9]贵州镇远马坪地区钾镁煌斑岩侵位模式及找矿前景[J]. 饶红娟,蔡逸涛,杨献忠,康丛轩,石睿,林泽渊. 地质通报, 2019(01)
  • [10]贵州施秉下翁哨地区镁铝榴石和铬尖晶石自然重砂罕见特高异常查证[J]. 杨光忠,李永刚,罗邦良,石庆鹏,黄应均,夏瑞. 地质通报, 2019(01)

标签:;  ;  ;  ;  ;  

贵州马普林云母金伯利岩及伴生碱性超基性岩的岩石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