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表面活性剂在羊毛氯化过程中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于洪洋[1](2019)在《腰果酚基驱油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三次采油技术在我国油田的应用,磺酸盐表面活性剂作为产量最大、使用最广的驱油用表面活性剂,市场前景广阔。然而,油田中大量使用石油磺酸盐和重烷基苯磺酸盐,其原料为不可再生资源,且纯度低,价格相对较高。开发环保、原料廉价、易得、综合性能优良的新型驱油表面活性剂一直是中石油在油田开发领域中的一项重要课题,也是油田在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方面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腰果酚作为一种廉价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来源广泛、价格低廉,且分子中同时含有长链亲油基和活性酚羟基,可替代石油酚,设计合成高效、低廉的生物基驱油表面活性剂。本论文根据该研究热点,结合驱油表面活性剂的性质,采用工业级的天然生物质腰果酚为原料,通过常规有机反应,合成了系列腰果酚基驱油表面活性剂,并对其溶液性质及驱油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以工业级生物质腰果酚为原料,采用醚化反应,胺化反应以及季铵化反应合成了8种腰果酚基表面活性剂,季铵化条件优化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85℃、n3-氯-2-羟基丙磺酸钠与n腰果酚叔胺比为3:1、溶剂V异丙醇:V水为2:1时,系列腰果酚基驱油表面活性剂的收率均在80%以上。采用IR和1H-NMR证实所合成的系列腰果酚基表面活性剂的结构与所设计的结构相符。(2)采用吊片法测定了系列腰果酚基驱油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的结果表明,系列腰果酚基两性表面活性剂具有较好的表面活性,临界胶束浓度(cmc)均在10-4mol/L,临界胶束浓度下的表面张力(γcmc)在30-32mN/m之间;且随着与季铵离子相连烷基链的增长,表面张力降低,胶束标准自由能ΔGmic升高,吸附的热力学自由能(ΔGads)降低;CNBS-Cn-S中的SO3-相较于CNBS-Cn-C中的COO-具有更大的平均最小面积(Amin)。(3)腰果酚基驱油表面活性剂在不同体系下的界面活性与乳化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单一的表面活性剂体系,当CNBS-C1-S浓度为4.00g/L时,界面张力为3.66×10-4mN·m-1;当CNBS-C1-S浓度为0.23wt%时,乳状液最为稳定。表面活性剂与碱体系,当碱浓度为1.50wt%,CNBS-C1-S浓度为3.00g/L时,界面张力为1.15×10-3mN·m-1;当碱浓度为1.49wt%,CNBS-C1-S浓度为0.23wt%时,乳状液最为稳定。表面活性剂-碱-聚合物体系,当CNBS-C1-S浓度为3.0g/L,碱浓度为1.50wt%,聚合物浓度为300mg/L时,界面张力达到可达2.34×10-3mN·m-1;当碱浓度为1.49wt%,CNBS-C1-S浓度为0.23wt%,聚合物浓度增加至900 mg/L时,乳状液最为稳定。(4)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腰果酚基驱油表面活性剂在油砂上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溶液中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升高,在油砂上的饱和吸附量先升高后变化较小;盐和碱浓度的变化油砂上饱和吸附量影响较小;醇的加入使油砂上的饱和吸附量降低。采用岩心驱替实验考察了腰果酚基驱油表面活性剂在不同体系下的驱油性能结果表明,在单一表面活性剂驱油体系下,当腰果酚基表面活性剂浓度为0.30wt%时,可提高原油采收率14.67%;在表面活性剂-碱二元驱油体系下,当腰果酚基表面活性剂浓度为0.30wt%、碱浓度为1.20wt%时,可提高原油采收率25.28%;在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二元驱油体系下,当表面活性剂浓度为0.30wt%、聚丙烯酰胺(2500万分子量)浓度为1000mg/L时,可提高原油采收率24.22%。在表面活性剂-碱-聚合物三元混合驱油体系下,当腰果酚基表面活性剂浓度为0.30wt%、碱浓度为1.5wt%、聚丙烯酰胺(2500万分子量)浓度为800mg/L时,后续化学驱采收率为33.87%。
郑保山,龚小芬[2](1997)在《《精细石油化工文摘》1997年 第11卷 主题索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编辑部开发有《精细石油化工文摘》机器翻译编辑出版系统和文摘自动建库系统,此索引系采用文摘自动建库系统中的主题索引功能制作。索引按叙词的汉语拼音顺序编排,以外文字母开头的叙词排在以汉字开头的叙词前面,各叙词下的每一个索引款目由中文题名和文摘流水号组成,索引叙词取自《石油化工汉语叙词表》和《精细石油化工文摘词表》。
赵奇才[3](2016)在《微水非氯型羊毛表面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羊毛是一种传统而优良的天然蛋白质纤维,广泛用于高档服饰和家居面料的生产,深受消费者的青睐。但是,其表面存在复杂的鳞片结构,在洗涤和服用过程中由于鳞片结构的顺逆定向摩擦效应而产生相互缠结,导致严重的起球、毡缩现象,这些都影响了羊毛织物的服用性能。目前,工业界普遍采用氯化处理,破坏或去除羊毛鳞片,达到优良的防缩和改善手感的作用,然而氯化处理会产生可吸附有机卤素化合物AOX等问题,会对水体和土壤中的动植物产生污染,被人体吸收后也可能会导致疾病。因此,探索有效环保的羊毛改性方法,一直是毛纺织行业的热门话题。本文探讨羊毛在不同条件碱性盐溶液中的溶解行为,并对碱性溶解后羊毛的结构和性能进行分析,尝试利用碱溶解来改善羊毛的防缩绒等性能。通过观察并对比羊毛的SEM、白度、染色性能、缩绒性等的变化,并采用酶后处理,对比碱性盐溶液处理及酶后处理的性能变化。本论文还研究了NaOH/微水体系的形成和性能,采用NaOH/微水体系对羊毛表面鳞片进行改性,利用微水乳液技术降低处理过程中羊毛的溶胀程度,减少改性处理对纤维内部的损伤;并采用酶后处理进一步强化羊毛的改性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经过碱性盐溶液处理后的羊毛在缩绒性能、染色性能、亲水性能方面都得到了很大提升,白度稍有下降,从SEM照片上可以明显看出鳞片被破坏的程度,对羊毛的鳞片改性具有一定的效果和意义;而经过酶后处理后,白度也有很大的提升,但是缩绒球的直径有下降,SEM照片上可以看出这是因为酶处理的不均匀性导致纤维内部的损伤,在上染速率提高的同时上染率有所下降。此外,还探究以油相为连续相的NaOH/微水体系来改性处理羊毛,达到改性的效果。筛选和配制出了一种以十甲基环五硅氧烷为连续相的反相微乳液微水体系,并通过各种测试证明体系是稳定的、均一的,通过纳米级的颗粒内核包裹着碱溶液来氧化腐蚀羊毛的鳞片表层,处理过后的羊毛表面鳞片有明显的被腐蚀过的痕迹,其上染率和上染速率也有提高,缩绒球的直径明显增大,亲水性也变好,白度稍有下降。显然,用NaOH/微水体系处理羊毛,具有一定的破坏羊毛表面鳞片结构的效果;酶后处理的结果表明,经过酶后处理的羊毛纤维鳞片剥离得较为干净,各方面的性能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NaOH/微水体系处理和酶后处理的结合改性方法,达到了很好的羊毛改性效果。本论文的研究表明,NaOH/微水体系可以用于非氯型羊毛改性,既可以避免羊毛氯化处理对环境的污染和羊毛上的AOX残留,又可以获得低损伤的羊毛改性,改善羊毛的防缩和染色性能。
方艮辉[4](2020)在《延展型磷酸酯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和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单十二烷基磷酸酯钾(MAPK)是一种绿色温和型表面活性剂,具有丰富的泡沫性、良好的洗净力、低脱脂力和低刺激性,因而广泛应用于个人清洁护理用品中。然而它们的钠盐形式水溶性差,且几乎不耐硬水,因而应用范围受限。经聚氧乙烯化改性的单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磷酸酯钠(MAEPNa)的水溶性和抗硬水性均较好,可是引入聚氧乙烯醚(PEO)砌块会产生致癌性二恶烷,因此急需解决MAPK的绿色替代问题。在表面活性剂分子中引入聚氧丙烯(PPO)砌块不产生致癌性二恶烷,因此烷基聚氧丙烯醚磷酸酯钠的环境友好性可能优于MAEPNa;Cc PpP中PPO砌块提供动态双亲性以及CcPpP在界面上可能形成的橄榄球状结构将赋予其乳化、润湿和去污等优异性能;此外,CcPpP在低刺激性等独特的性能上能否保持甚至优于MAPK尚需进一步研究。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拟开展以天然脂肪醇为原料,经丙氧基化反应合成系列烷基聚氧丙烯醚(CcPp,c=12、14、16和18,p=3、6和9),再与焦磷酸反应合成系列单烷基聚氧丙烯醚磷酸酯钠(MCcPp P),用FT-IR、ESI-MS、1H-NMR和31P-NMR表征其结构。测定其克拉夫特点、表面张力、泡沫性、乳化力、润湿力、耐电解质性、钙皂分散力、去污力、刺激性以及初级生物降解性等一系列物化性质和应用性能,并与传统表面活性剂(c-表面活性剂)MAPK、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3-硫酸钠(SLE3S)进行对比,以此深入研究延展型磷酸酯表面活性剂的构效关系。在此基础上探索五氧化二磷为磷酸化试剂合成烷基聚氧丙烯醚磷酸酯(CcPpP),为性能优异的CcPpP产业化奠定基础。结果表明:(1)以KOH为催化剂,通过脂肪醇和环氧丙烷的丙氧基化反应制备了系列CcPp,再与焦磷酸进行磷酸酯化反应,经中和后合成了系列MCcPp P。由MCc PpP的1H-NMR中活泼氢积分值推算出实际PO加成数(p)与CcPp的羟值计算出的平均相对分子量的结果吻合;由溴甲酚绿-酚酞双指示剂法测得Cc PpP为单烷基磷酸酯,且与31P-NMR中仅有单磷酸酯的化学位移结果吻合,表明CcPp与焦磷酸反应的产物为MCcPp P。MCc PpP的结构经FT-IR和ESI-MS等进一步证实。(2)系列MCcPpP的Krafft点均小于0℃,表明其具有较好的低温水溶性;MCcPpP耐电解质性显着优于MAPK,且随烷基碳链数(c)以及p的减少而增强,其中MC12PpP良好的耐硬水能力使其可能单独用于日用化学品配方,杰出的耐盐性显示其特殊的应用潜能。系列MCcPp P的表面张力(γcmc)均小于MAPK,且随着c的增加而降低;MCc PpP的cmc均低于三种c-表面活性剂MAPK、SDS和SLE3S,且低1~3个数量级,表明MCc PpP更易于胶束化;MCcPp P的pC20和cmc/C20均高于三种c表面活性剂MAPK、SDS和SLE3S,表明相比于在溶液中胶束化,MCcPpP更倾向于吸附在气液界面上;MCc PpP的形状因子(S)值均大于5,表明其也具有延展型表面活性剂独特的橄榄球状结构。MCcPpP的泡沫性、乳化力和润湿力等综合性能也显着优于MAPK,特别是MC12P3P具有中等泡沫性、低刺激性以及优异的乳化力等综合优异性能,因此MCcPpP可替代MAPK成为一种可用于个人清洁和护理领域的新型绿色温和表面活性剂。此外,MCcPpP对硅油、霍霍巴油和辛癸酸三甘油酯等化妆品常用油相组分的乳化性好,表明其具有用作新型绿色温和化妆品乳化剂的潜力。(3)设计了两步加水合成高MCcPpP含量的CcPpP的方法。结果表明两步加水法合成高MCcPpP含量的CcPpP的优化条件为,n(C12P3):n(P2O5):n(H2O)为2:1:0.75,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8 h,水解加水量为4 wt.%,水解温度90℃,水解时间12 h。在优化反应条件下的结果为产物中MC12P3P的质量百分含量为77.4 wt.%,双十二烷基聚氧丙烯醚-3磷酸酯(DC12P3P)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2.9 wt.%,磷酸(PA)的质量百分含量为3.5 wt.%,C12P3醇醚转化率为91.3%。
安芳芳[5](2021)在《羊毛织物表面复合改性与活性染料喷墨印花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提高羊毛织物的活性染料喷墨印花效果,本文采用碱性蛋白酶、海藻酸钠和纤维素衍生物等聚合物、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羊毛织物进行表面改性处理,探究了墨滴在织物上的铺展和渗透规律,分析了羊毛鳞片、聚合物膜结构等对活性染料喷墨印花图像质量的影响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高效环保的织物表面改性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蛋白酶改性使得羊毛织物表面鳞片被刻蚀,结晶度下降,润湿性能改善,从而减小了墨滴沿着单根纱线铺展和渗透程度,促进了活性染料分子与织物表面氨基基团共价结合,因而青色、品红、黄色和黑色色块的K/S值和固色率较未处理羊毛织物分别提高了8.2~9.4和12.5~23.1个百分点,渗透率降低了1.9~17.3个百分点,并且避免了含有机氯化物废水的排放和织物的过度损伤。(2)与海藻酸钠(SA)和羧甲基纤维素(CMC)处理液相比,羧甲基羟丙基纤维素(CMHPC)处理液表现出良好的流动性、明显的弹性行为和较高的粘度,在蛋白酶处理羊毛织物表面形成了较薄且连续的膜,因而够有效控制墨滴的铺展和渗透,缩短墨滴向织物表面转移的距离,提升喷墨印花图像质量。CMHPC处理羊毛织物的K/S值与SA和CMC处理织物相比分别提高了7.6~8.9和3.5~5.7;固色率分别提高了2~12.7个百分点和0.5~2.1个百分点;渗透率分别从6.7%和4.1%下降至2.4%,并且减少了含尿素和染料废水的排放以及汽蒸产生的能耗。(3)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STAC)吸附在蛋白酶处理羊毛织物表面导致其对活性染料阴离子的静电引力增强、纤维间部分孔隙被堵塞,有利于抑制墨滴的过度铺展。此外,润湿性能改善以及STAC的相催化转移和诱导作用促进了染料分子向织物表面转移并共价结合,从而提升了喷墨印花效果。(4)CMHPC和STAC通过静电引力和疏水作用力形成的复合物沉积在蛋白酶处理羊毛织物表面,形成了具有良好润湿性能并且带正电荷的薄膜,能够有效地控制墨滴的铺展和渗透、促进染料与纤维的结合。因此,蛋白酶/CMHPC/STAC复合改性进一步提升了羊毛织物的活性染料喷墨印花性能,减少了含尿素和染料废水的排放,缩短了汽蒸时间,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谭婷婷,赵莉,张华涛,徐宝财[6](2016)在《表面活性剂的性能与应用(ⅩⅩⅤ)——表面活性剂在纺织工业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纺织工业是表面活性剂在工业方面的最大用户之一,表面活性剂在其中扮演着多重角色。详细介绍了表面活性剂作为洗净剂、润湿剂和渗透剂、退浆剂、染色剂、防水防油剂在纺织工业中的应用,并对纺织工业用表面活性剂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蔡翔[7](2002)在《羊毛/涤纶混纺织物分散染料助剂增溶染色理论和工艺研究》文中提出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羊毛/涤纶混纺织物一浴法染色仍然是选用两类染料染色,例如分散和毛用染料,由于羊毛和涤纶纤维的性能,特别是染色性能差异较大,染色中存在许多问题,因而并未大量应用。本论文基于过去对分散染料增溶染色的研究,首次探索采用分散染料对羊毛和涤纶两种纤维一浴法染色,并对同色性、匀染性、染色牢度、染色动力学和热力学作了较系统的研究,还对染色机理和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总结如下: 1.研究助剂对分散染料溶解性能和分散稳定性能的影响,并对助剂分子结构与增溶效果的相互关系进行探讨,研究助剂对分散染料吸收光谱的影响。助剂LA系列对分散染料具有较强的增溶能力,其中助剂LA12和LA18对染料的增溶效果显着。非离子型助剂相对于离子型助剂对分散染料的增溶作用更强,其中助剂AES、助剂NP-10、助剂4450、助剂CL、平平加O、匀染剂GS、匀染剂Augard 2HT的增溶效果较好。助剂LA12与大多数助剂复配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协同增效作用,其中助剂AES、助剂4450、助剂Aerosol OT、助剂LA18、平平加O、润湿剂JFC较为明显。分散染料分子中供电子基越多,水溶液中表观溶解度越高。分散染料的分散稳定性随着溶液温度升高而降低,离子型助剂相对于非离子型助剂更有利于提高分散染料的分散稳定性,其中助剂AES、助剂LAS、分散剂81A、分散剂MF、分散剂85A、匀染剂GS的提高效果显着。溶液中电解质将降低分散染料的表观溶解度和分散稳定性。 2.研究分散染料、助剂、羊毛和涤纶纤维的相互作用。升高温度助剂对羊毛纤维的吸附量和吸附速率增大,但对涤纶纤维的吸附量则降低,大多数助剂能够迅速被羊毛和涤纶纤维吸附并发生较为牢固的结合。助剂LA系列对羊毛可产生物理改性作用,显着促进分散染料对羊毛的上染。助剂LAB处理羊毛和涤纶纤维的表面形态并未有明显变化。助剂4450能够降低涤纶纤维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有利于降低分散染料对涤纶纤维的上染温度。染液温度升高,羊毛的水解速度加快,染液pH值大于8或小于3后,羊毛的碱溶解度显着增大,在碱性或酸性溶液中,助剂AES均可减缓羊毛的水解。 3.研究助剂对羊毛和涤纶纤维分散染料染色性能的影响。大多数助剂有利于分散染料对羊毛纤维的上染,但会降低涤纶纤维的上染速率和上染百分率,其中助剂AES、助剂4450、助剂LA18、助剂LA12、平平加O的影响明显。依据皂洗牢度、移染性、上染百分率等评价指标,通过系统的实验研制了增溶染色助剂LAB。首次研究羊毛/涤纶混纺织物上染百分率和同色性的各种影响因素,证明具有线形结构,分子简单,芳环取代基较少或较小,特别是在偶合组分上存在供电子基的分散染料具有较好的同色性。东华大学博士论丈摘要4.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染色工艺:分散染料为1%(o.w.f.)时,助剂LAB 为39/l,浴比为50:1,pH值为3.5一4.5,98℃染色70min。在此染色工艺下, 大多数分散染料染色织物皂洗牢度在3一4级左右,摩擦牢度在4级左右,耐 晒牢度在6级左右,并且具有较好的匀染性、染深性和提升性,适合羊毛/ 涤纶混纺织物的中、浅色泽染色。5.首次对羊毛/涤纶混纺织物分散染料助剂增溶染色机理进行深入探讨,研究分 散染料染色动力学和热力学,包括吸附等温线、染色墒、染色热、扩散系数 和扩散活化能。证明羊毛/涤纶混纺织物分散染料增溶染色的吸附等温线为复 合型,其中分散染料对涤纶纤维染色的吸附等温线属Nernst型,具有分配吸 附特性;分散染料对羊毛染色的吸附等温线属复合型,在染料浓度较低时, 属Langmui:型,具有定位吸附的特性,染料浓度较高时,达到羊毛纤维吸附 饱和值后,则按Nemst型进行吸附,具有分配吸附特征。本论文系统地分析 了羊毛/涤纶混纺织物助剂增溶染色时分散染料化学结构与染色亲和力、染色 嫡和染色热的关系,目前国内外尚未见有报道。 羊毛/涤纶混纺织物采用分散染料一浴法染色是一种创新的方法,大大简化了染色工艺,对含有涤纶或羊毛的多组分纤维混纺织物染色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广一阔的实用前景。
谢芳[8](2006)在《季铵盐表面活性剂和壳聚糖对羊毛织物的抗菌整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羊毛织物由于其优良的穿着舒适性而备受人们的青睐,但羊毛织物极易受到微生物的侵害使其卫生保健性能遇到挑战。对羊毛织物进行抗菌后整理,对保护人体健康与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羊毛分子结构的特点,本文主要研究了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壳聚糖对羊毛织物的抗菌整理。 本文探讨了芳香族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脂肪链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羊毛织物的抗菌整理工艺,通过测试季铵盐的吸附率定性的分析了不同分子结构对织物抗菌性能的影响,并确定了较佳的抗菌整理参数为:季铵盐浓度4%(owf),整理液pH值7,处理温度70℃,处理时间80min。经过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整理的羊毛织物抗菌效果优良,抑菌率达到99%以上;并具有一定的耐洗性,按国家行业标准FZ/T02021-92《织物抗菌性能实验方法》测试,水洗5次后其抑菌率仍能达到90%以上。 本研究选择两种壳聚糖的整理工艺,一种工艺为先对羊毛织物进行过氧化氢预氧化处理再浸轧壳聚糖;另一种工艺为选用丁烷四羧酸作为交联剂和壳聚糖对羊毛织物进行抗菌整理。分别通过正交试验,采用极差值法和方差分析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优化工艺组合,并系统地分析了整理工艺参数对织物抗菌性能和其他物理性能的影响。经过过氧化氢预处理后再进行壳聚糖后整理,抑菌率达到85%左右。经过BTCA和壳聚糖整理后,羊毛织物具有优良的抗菌性,抑菌率到达99.86%;经水洗5个周期后抑菌率达到85%。
王新刚[9](2019)在《窄分布脂肪醇醚硫酸钠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窄分布脂肪醇醚(N-AEmO,m=3,5,7,9)为原料,经过硫酸化、中和后制得窄分布脂肪醇醚硫酸钠(N-AEmS,m=3,5,7,9)。研究了N-AEmS(m=3,5,7,9)的性能及其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四烷基三甲基溴化铵(TTAB)所形成复配体系的性能和相行为。同时,对N-AE5S/TTAB混合溶液所形成的双水相体系及其在蛋白质萃取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探究。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N-AEmS(m=3,5,7,9)的制备及结构鉴定。分别以气体SO3和氯磺酸为硫酸化试剂硫酸化N-AE3O和N-AEmO(m=5,7,9),然后通过NaOH中和制得N-AEmS(m=3,5,7,9)。利用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NMR)对制备的N-AEmS(m=3,5,7,9)的结构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成功制得了N-AEmS(m=3,5,7,9)。(2)N-AEmS(m=3,5,7,9)的性能研究。通过测定N-AEmS(m=3,5,7,9)的静态表面张力、动态表面张力、动态接触角、乳液稳定性及浊度对其表面活性、扩散性能、铺展性、乳化力以及耐盐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聚氧乙烯(EO)基团数目的增加,N-AEmS(m=3,5,7,9)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和饱吸附量(Γmax)逐渐减小,而在临界胶束浓度下的表面张力(γcmc)和pC20逐渐增大;(2)N-AEmS(m=3,5,7,9)的耐盐性和乳化性随着EO基团数目的增加也有所提升,但是由于N-AE9S分子内EO链较严重的卷曲,使其乳化性较N-AEmS(m=3,5,7)有所降低。(3)当表面活性剂溶液的浓度低于cmc时,N-AEmS(m=3,5,7,9)中的EO基团在影响其扩散性能和铺展性能方面呈现出疏水性。当浓度高于cmc时,N-AEmS(m=3,5,7,9)中的EO基团在影响其扩散性能和铺展性能方面呈现出亲水性。(3)N-AE3S与常规AE3S的性能比较。通过测定N-AE3S和常规AE3S溶液的静态表面张力、动态表面张力、动态接触角、乳化性和耐盐性,发现与常规AE3S相比,N-AE3S具有更高的表面活性、更优良的铺展性和乳化性,而两者的耐盐性相近。(4)N-AEmS(m=3,5,7,9)与TTAB复配体系的性能研究。通过测定N-AEmS/TTAB(m=3,5,7,9)复配体系的静态表面张力、动态表面张力及动态接触角,发现当浓度低于cmc时N-AEmS/TTAB(m=3,5,7,9)复配体系并未表现出性能的提高,甚至复配体系的铺展和扩散性能反而有所降低。当浓度高于cmc时复配体系较单一表面活性剂在表面活性、扩散、乳化及铺展等性能方面均有所提升。(5)N-AEmS/TTAB(m=3,5,7,9)复配体系的相行为。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复配体系的聚集体形貌进行了观察,研究表明浓度为1.0×10-1 mol/L、摩尔比4:6时,随着EO基团数目的增加,N-AEmS/TTAB(m=3,5,7)复配体系的聚集体形貌依次呈现出球形、网状和球形聚集体,而在N-AE9S/TTAB复配体系中没有发现聚集体。(6)N-AE5S/TTAB双水相体系(ASTP)形成机理及其应用的研究。通过观察不同浓度和不同摩尔比的N-AE5S/TTAB复配体系所形成的ASTP,发现该体系中ASTP的形成主要是由疏水作用引起的棒状聚集体的进一步聚集形成网状结构所致。N-AE5S/TTAB复配体系所形成的ASTP可实现水溶液中牛血清白蛋白(BSA)的分离纯化,并且在复配体系浓度为6.0×10-2 mol/L、摩尔比为4.2:5.8时,该体系所形成的ASTP对BSA的萃取率可达66.1%。
刘佳佳[10](2020)在《一类磷酸酯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文中认为磷酸酯两性表面活性剂既有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多功能特性,从而呈现出优良的应用性能,如优异的发泡、去污、耐酸碱、柔软、抗静电和杀菌性能,又因为结构类似于细胞中的磷酸甘油酯而具有特殊的滑腻感,被广泛用于日用化学品领域。此外,酰胺类磷酸酯两性表面活性剂分子中含酰胺基团和磷酸酯基团,显示出与皮肤很好的相容性,性能温和、易于生物降解,其应用范围日趋扩大。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研究环保型表面活性剂的各项性能可以为表面活性剂工业提供性能更好的新产品,比如替代工业产品配方中一些用量大却不环保的成分,对社会资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基于此合成了一类脂肪酰胺磷酸酯两性表面活性剂,并研究其合成工艺、表面性能、应用性能和复配性能,以及产物在洗发水配方中的应用,主要内容和结果包括:以磷酸二氢钠、环氧氯丙烷、脂肪酸和N,N-二甲基-1,3-丙二胺为原料,使用三步法合成不同碳链的磷酸酯两性表面活性剂(简称Cn-APA)。其中,脂肪酸和N,N-二甲基-1,3-丙二胺缩合得到中间体烷基酰胺丙基二甲基叔胺(简称Cn-PKO),产率为94%。对加成反应和季铵化反应的条件进行优化,找到了最佳的反应条件。中间体2-羟基-3-氯丙基磷酸酯钠(简称HCP)的合成条件为:在85oC下,投料比n(环氧氯丙烷):n(磷酸二氢钠)=1:1.2,磷酸二氢钠的质量浓度为50%,反应时间为5 h,产物的收率最高可达79%;Cn-APA的合成条件为:温度为120oC,压力为0.3 MPa,反应物摩尔比n(HCP):n(C12-PKO)=1:1,反应时间为5 h,C12-APA、C14-APA和C16-APA的产率分别为94.1%、93.8%和93.5%。提纯中间体及产物,并运用FT-IR、MS以及1H-NM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确定了合成的物质为目标产物。研究发现C12-APA、C14-APA和C16-APA的Krafft点都低于0oC,适用范围宽泛;三种表面活性剂的cmc都很小,且随着疏水链长度的增加,cmc降低,γcmc先减小后增加。在温度为25~40oC的条件下,计算三种产物的胶束化热力学函数,结果表明胶束化过程为热效应和熵效应共同驱动的放热自发过程;研究了C16-APA/水杨酸钠体系的流变学性质,结果表明体系表现出蠕虫状胶束的特征;三种产物对帆布的润湿能力较差,对液体石蜡的乳化能力较好,拥有优良的发泡、稳泡性能,对皮脂污布的去污效果良好;三种产物的抗静电性能优良且相差不大。C12-APA对大肠杆菌的杀菌率低于90%,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杀菌率均高于99%。研究发现SDS/C12-APA复配体系在降低cmc、降低表面张力的效能和效率方面均存在协同效应,体系分子间存在中等相互作用,在某些复配比例下,体系的润湿、乳化、发泡性能有明显的协同效应。而AEO9/C12-APA复配体系无协同效应;研究了复配体系的微极性、胶束聚集数和胶束平均流体力学半径,所得结果可简单判定SDS/C12-APA体系具有协同效应,而AEO9/C12-APA体系不具有协同效应,并且对两种复配体系形成的胶束形貌进行简单分析;添加正丁醇会降低C12-APA水溶液的γcmc,并使其cmc增大。随着正丁醇浓度的增加,cmc先增大后减小,γcmc减小;添加聚乙二醇使C12-APA水溶液的γcmc减小,cmc增大,且随聚乙二醇浓度的增加变化不大。随着聚乙二醇聚合度增加时,cmc继续增大,γcmc继续减小,但在高聚合度(2000和11000)下,计算得到体系的表面化学参数基本不再变化。将C12-APA应用到一款无硅油无硫酸盐透明洗发水配方中。配方的p H值约为6.0~6.5,粘度约为3500~4000 mPa.s,以及耐热、耐寒稳定性试验均符合国家标准。对洗发水进行感官评价,该洗发水配方性能良好,有着明显的滑腻感,有望批量生产。
二、表面活性剂在羊毛氯化过程中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表面活性剂在羊毛氯化过程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腰果酚基驱油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生物基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和性能 |
1.1.1 糖脂类生物基表面活性剂 |
1.1.2 木质素类生物质表面活性剂 |
1.1.3 单宁类生物质表面活性剂 |
1.1.4 甲壳类生物质表面活性剂 |
1.2 生物基表面活性剂的应用现状 |
1.2.1 化妆品类的应用 |
1.2.2 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
1.2.3 驱油领域的应用 |
1.3 腰果酚基表面活性剂的研究现状 |
1.3.1 腰果酚基表面活性剂的种类 |
1.3.2 腰果酚基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方法 |
1.3.3 腰果酚基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
1.4 本课题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系列腰果酚基驱油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表征 |
2.1 实验原料和设备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设备 |
2.2 系列腰果酚基驱油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步骤 |
2.2.1 腰果酚氯乙醇醚的合成 |
2.2.2 系列腰果酚叔胺的合成 |
2.2.3 系列腰果酚基驱油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
2.3 腰果酚基表面活性剂及其中间体纯度测定 |
2.3.1 腰果酚基氯乙醇醚的环氧值测定 |
2.3.2 腰果酚基叔胺的叔胺转化率测定 |
2.4 腰果酚基表面活性剂中间体的合成结果分析 |
2.4.1 腰果酚基氯乙醇醚的合成结果分析 |
2.4.2 腰果酚基叔胺的合成结果分析 |
2.5 系列腰果酚基驱油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条件优化 |
2.5.1 反应温度优化 |
2.5.2 异丙醇与水体积比优化 |
2.5.33 -氯-2-羟基丙磺酸钠与腰果酚叔胺摩尔比的优化 |
2.5.4最优条件的重复实验 |
2.5.5 系列腰果酚基表面活性剂的合成结果分析 |
2.6 产品的结构表征 |
2.6.1 红外光谱分析 |
2.6.2 核磁氢谱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列腰果酚基驱油表面活性剂的物化性能 |
3.1 实验仪器及药品 |
3.1.1 实验原料 |
3.1.2 实验设备 |
3.2 腰果酚基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 |
3.2.1 实验步骤 |
3.2.2 系列腰果酚基驱油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 |
3.2.3 溶液的胶束化作用 |
3.3 腰果酚基表面活性剂的界面活性 |
3.3.1 实验步骤 |
3.3.2 腰果酚基表面活性剂单一体系的界面张力 |
3.3.3 碱-腰果酚基表面活性剂二元体系的界面张力 |
3.3.4 聚合物-碱-腰果酚基表面活性剂三元体系的界面张力 |
3.4 腰果酚基表面活性剂的润湿性能 |
3.4.1 实验步骤 |
3.4.2 腰果酚表面活性剂的润湿性能 |
3.5 腰果酚基表面活性剂的吸附性能 |
3.5.1 实验步骤 |
3.5.2 吸附工艺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
3.5.3 吸附体系组成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
3.6 腰果酚基表面活性剂的乳化性能 |
3.6.1 实验步骤 |
3.6.2 乳化工艺对乳化性能的影响 |
3.6.3 乳化体系对乳化性能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腰果酚基驱油表面活性剂的驱油性能研究 |
4.1 实验仪器及药品 |
4.1.1 实验仪器 |
4.1.2 实验药品 |
4.2 实验方法 |
4.3 单一表面活性剂体系的驱油性能 |
4.4 碱-表面活性剂体系的驱油性能 |
4.5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体系的驱油性能 |
4.6 碱-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体系的驱油性能 |
4.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发表文章目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微水非氯型羊毛表面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羊毛纤维的形态结构及其性能 |
1.3 羊毛的毡缩及改性作用 |
1.4 羊毛改性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5 反相微乳液在纺织染整行业中的应用及发展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NaOH溶液处理羊毛的作用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2.2.1.1 实验药品 |
2.2.1.2 实验仪器 |
2.2.2 实验与测试方法 |
2.2.2.1Na OH溶液处理羊毛实验 |
2.2.2.2 羊毛的SEM分析 |
2.2.2.3 羊毛缩绒球实验和分析 |
2.2.2.4 羊毛白度测试 |
2.2.2.5 羊毛的润湿性测试 |
2.2.2.6 羊毛染色实验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温度对NaOH/盐溶液处理羊毛的影响 |
2.3.2 碱浓度对NaOH/盐溶液处理羊毛的影响 |
2.3.3 盐浓度对NaOH/盐溶液处理羊毛的影响 |
2.3.4 NaOH/盐溶液处理工艺优化 |
2.3.5 碱性盐溶液处理羊毛的染色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反相微乳液的制备及其性能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3.2.1.1 实验药品 |
3.2.1.2 实验仪器 |
3.2.2 实验方法 |
3.2.2.1 反相微乳液的制备 |
3.2.2.2 反相微乳液的饱和增溶水量的测定 |
3.2.2.3 反相微乳液粒径的测定 |
3.2.2.4 反相微乳液电导率的测定 |
3.2.2.5 反相微乳液粘度的测定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的选择 |
3.3.2 反相微乳液体系制备及性能 |
3.3.2.1 反相微乳液体系对增溶水量的影响 |
3.3.2.2 NaOH浓度对增溶水量的影响 |
3.3.3 温度、陈化时间对AES体系的增溶能力及稳定性的影响 |
3.3.3.1 温度对AES体系增溶能力的影响 |
3.3.3.2 陈化时间对AES体系增溶能力的影响 |
3.3.4 含水量对AES体系粒径、电导率和粘度的影响 |
3.3.4.1 含水量对AES体系粒径的影响 |
3.3.4.2 含水量对AES体系电导率的影响 |
3.3.4.3 含水量对AES体系粘度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NaOH/微水体系对羊毛的改性作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4.2.1.1 实验药品 |
4.2.1.2 实验仪器 |
4.2.2 实验与测试方法 |
4.2.2.1NaOH/微水体系处理羊毛实验 |
4.2.2.2 羊毛的SEM分析 |
4.2.2.3 羊毛缩绒球实验 |
4.2.2.4 羊毛白度测试 |
4.2.2.5 羊毛的润湿性分析 |
4.2.2.6 羊毛染色实验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温度对NaOH/微水体系处理羊毛的影响 |
4.3.2 碱浓度对Na OH/微水体系处理羊毛的影响 |
4.3.3 NaOH/微水体系处理对增溶水量的优选 |
4.3.4 NaOH/微水体系羊毛改性工艺优化 |
4.3.5 NaOH/微水体系改性羊毛的染色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酶后处理对羊毛的改性作用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5.2.1.1 实验药品 |
5.2.1.2 实验仪器 |
5.2.2 实验与测试方法 |
5.2.2.1 酶后处理羊毛实验 |
5.2.2.2 羊毛的SEM分析 |
5.2.2.3 羊毛缩绒球实验 |
5.2.2.4 羊毛白度测试 |
5.2.2.5 羊毛的润湿性测试 |
5.2.2.6 羊毛染色实验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酶后处理对羊毛白度、缩绒球直径、润湿性能和SEM的作用 |
5.3.2 羊毛的染色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延展型磷酸酯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和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及缩写表 |
分子式及中英文名称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延展型表面活性剂 |
1.1.1 延展型表面活性剂的结构 |
1.1.2 延展型表面活性剂的理化性质 |
1.1.3 延展型表面活性剂的潜在应用 |
1.2 磷酸酯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
1.2.1 五氧化二磷法 |
1.2.2 磷酸法 |
1.2.3 聚磷酸法 |
1.2.4 三氯氧磷 |
1.2.5 三氯化磷 |
1.3 磷酸酯表面活性剂的主要性质和性能 |
1.3.1 溶解性 |
1.3.2 表面张力 |
1.3.3 泡沫性能 |
1.3.4 去污力 |
1.3.5 刺激性 |
1.4 磷酸酯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
1.4.1 个人护理用品及化妆品 |
1.4.2 纺织工业 |
1.4.3 农药及造纸工业 |
1.4.4 皮革工业 |
1.4.5 涂料及冶金工业 |
1.5 立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 |
1.5.1 立题依据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磷酸酯延展型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和结构鉴定 |
2.1 引言 |
2.2 实验试剂和仪器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C_cP_p的合成 |
2.3.2 MC_cP_pP的合成 |
2.3.3 单十二烷基磷酸酯钾的制备 |
2.3.4 C_cP_p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
2.3.5 C_cP_pP组成的测定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醇醚C_cP_p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
2.4.2 延展型磷酸酯表面活性剂的结构鉴定 |
2.4.3 C_cP_pP的组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延展型磷酸酯表面活性剂的构效关系 |
3.1 引言 |
3.2 实验试剂和仪器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Krafft点 |
3.3.2 表面张力 |
3.3.3 泡沫性 |
3.3.4 乳化力 |
3.3.5 润湿力 |
3.3.6 钙离子稳定性 |
3.3.7 耐NaCl能力 |
3.3.8 钙皂分散力 |
3.3.9 去污力 |
3.3.10 刺激性体外试验 |
3.3.11 初级生物降解性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1 MC_cP_pP的气/液表面性质 |
3.4.2 MC_cP_pP的油/水界面性质 |
3.4.3 MC_cP_pP的固/液界面性质 |
3.4.4 MC_cP_pP的胶束表面性质 |
3.4.5 MC_cP_pP的个人清洁/护理用品的综合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_2O_5法合成磷酸单酯型延展型表面活性剂的探索 |
4.1 引言 |
4.2 实验试剂和仪器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磷酸酯延展型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方法 |
4.3.2 产物的分析方法 |
4.3.3 两步加水法合成磷酸酯延展型表面活性剂 |
4.4 实验结果和讨论 |
4.4.1 合成方法的选择 |
4.4.2 分析方法的选择 |
4.4.3 加水时间对产物组成的影响 |
4.4.4 反应温度对产物组成的影响 |
4.4.5 水解时间对产物组成的影响 |
4.4.6 反应条件对产物组成的影响 |
4.4.7 水解条件对产物组成的影响 |
4.4.8 最优条件下的重复实验 |
4.5 本章小结 |
全文主要结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作者在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2:附图 |
(5)羊毛织物表面复合改性与活性染料喷墨印花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羊毛织物活性染料喷墨印花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鳞片改性技术 |
1.2.2 织物表面改性方法研究进展 |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
1.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2 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蛋白酶改性羊毛织物的活性染料喷墨印花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2 蛋白酶改性处理 |
2.2.3 墨滴在织物上的铺展 |
2.2.4 活性染料喷墨印花 |
2.3 测试与表征 |
2.3.1 织物性能表征 |
2.3.2 活性染料喷墨印花效果测定 |
2.3.3 墨滴铺展、渗透和分布情况观察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蛋白酶改性羊毛织物性能分析 |
2.4.2 织物性能与活性染料喷墨印花效果关系 |
2.4.3 蛋白酶改性对墨滴铺展和渗透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羊毛织物蛋白酶/聚合物复合改性与活性染料喷墨印花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2 蛋白酶/聚合物复合改性处理 |
3.2.3 墨滴的铺展 |
3.2.4 活性染料喷墨印花 |
3.3 测试与表征 |
3.3.1 聚合物处理液的流变性能测试 |
3.3.2 蛋白酶/聚合物复合改性织物性能表征 |
3.3.3 活性染料喷墨印花性能测试 |
3.3.4 墨滴铺展、渗透和分布情况测定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不同聚合物处理液的流变性能分析 |
3.4.2 蛋白酶/聚合物复合改性羊毛织物性能 |
3.4.3 活性染料喷墨印花效果对比 |
3.4.4 蛋白酶/聚合物复合改性羊毛织物喷墨印花机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蛋白酶/表面活性剂复合改性羊毛织物活性染料喷墨印花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2 蛋白酶/表面活性剂改性处理 |
4.2.3 墨滴的铺展 |
4.2.4 活性染料喷墨印花 |
4.3 测试与表征 |
4.3.1 处理液电导率测试 |
4.3.2 织物表面性能表征 |
4.3.3 活性染料喷墨印花性能测试 |
4.3.4 墨滴的铺展和分布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织物表面结构和性质 |
4.4.2 蛋白酶/表面活性剂复合改性对墨滴铺展的影响 |
4.4.3 活性染料喷墨印花性能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蛋白酶/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对羊毛织物的协同作用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2.2 蛋白酶/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复合改性处理 |
5.2.3 墨滴的铺展 |
5.2.4 活性染料喷墨印花 |
5.3 测试与表征 |
5.3.1 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复配处理液性能测试 |
5.3.2 织物表面性能表征 |
5.3.3 喷墨印花效果测试 |
5.3.4 墨滴的铺展、渗透和分布测试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蛋白酶/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复合改性织物表面性能 |
5.4.2 活性染料喷墨印花效果 |
5.4.3 蛋白酶/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的协同作用机制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6)表面活性剂的性能与应用(ⅩⅩⅤ)——表面活性剂在纺织工业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洗净剂 |
1. 1 棉类[5] |
1. 2 羊毛[5] |
1. 3 丝类 |
2 润湿剂和渗透剂 |
3 退浆剂[18,19] |
3. 1 淀粉 |
3. 2 聚乙烯醇 |
3. 3 聚丙烯酸酯 |
4 染色剂 |
4. 1 匀染剂 |
4. 2 缓染剂[30 -31] |
4. 3 阻染剂 |
5 防水防油剂 |
6 结束语 |
(7)羊毛/涤纶混纺织物分散染料助剂增溶染色理论和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羊毛结构和染色性能 |
1.3 涤纶结构和染色性能 |
1.4 分散染料的结构及其染色性能 |
1.5 助剂在上染过程中的作用 |
1.6 羊毛/涤纶混纺织物一浴法染色存在的问题 |
1.7 羊毛/涤纶混纺织物分散染料一浴法染色现状及发展前景 |
1.8 本课题研究思路和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分散染料助剂增溶及其分散稳定性研究 |
2.1 实验材料、染化药剂及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分散染料吸收光谱的测定 |
2.2.2 分散染料溶解度的测定 |
2.2.3 分散染料分散稳定性的测定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丙酮/水比例对分散染料吸收光谱的影响 |
2.3.2 分散染料在丙酮/水(5:5)混合溶剂中染料浓度与吸光度的研究 |
2.3.3 助剂对分散染料溶解性能的影响 |
2.3.4 分散染料的分散稳定性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助剂与羊毛和涤纶纤维相互作用研究 |
3.1 实验方法 |
3.1.1 表面活性剂的测定 |
3.1.2 助剂对羊毛和涤纶纤维吸附速率的测定 |
3.1.3 助剂预处理羊毛纤维解吸速率的测定 |
3.1.4 羊毛纤维碱溶解度的测定 |
3.1.5 织物表面比电阻和红外光谱图的测定 |
3.1.6 羊毛和涤纶纤维表面电镜观察 |
3.1.7 羊毛和涤纶纤维热性能分析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助剂对纤维吸附性能研究 |
3.2.2 助剂预处理羊毛纤维在不同温度的解吸曲线 |
3.2.3 助剂预处理织物表面比电阻研究 |
3.2.4 羊毛纤维表面电镜观察 |
3.2.5 助剂处理对羊毛和涤纶纤维热性能的影响 |
3.2.6 羊毛纤维的红外光谱分析 |
3.2.7 助剂处理对羊毛纤维的碱溶解性能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助剂对羊毛/涤纶混纺织物分散染料染色性能影响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材料,染化药剂及仪器设备 |
4.1.2 实验及测试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助剂对羊毛和涤纶分散染料染色性能的影响 |
4.2.1.1 助剂对分散染料上染羊毛的影响 |
4.2.1.2 助剂对分散染料上染涤纶的影响 |
4.2.2 助剂对分散染料移染性能的影响 |
4.2.3 助剂预处理羊毛染色性能研究 |
4.2.4 助剂LAB对羊毛/涤纶混纺织物分散染料染色性能的影响 |
4.2.5 助剂LAB对分散染料染深性和提升性的影响 |
4.2.6 助剂LAB对分散染料匀染性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羊毛/涤纶混纺织物分散染料助剂增溶染色工艺研究 |
5.1 实验部分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助剂LAB浓度对染料上染百分率的影响 |
5.2.2 温度对分散染料上染百分率的影响 |
5.2.3 pH值对分散染料上染速率的影响 |
5.2.4 浴比对分散染料上染速率的影响 |
5.2.5 电解质对分散染料上染百分率的影响 |
5.2.6 羊毛/涤纶混纺织物分散染料助剂增溶染色的同色性研究 |
5.2.7 羊毛/涤纶混纺织物分散染料助剂增溶染色工艺研究 |
5.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羊毛/涤纶混纺织物分散染料助剂增溶染色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 |
6.1 理论部分 |
6.1.1 染色动力学基础 |
6.1.2 扩散系数和半染时间 |
6.1.3 染色热力学基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材料和化学试剂 |
6.2.2 DMF和丙酮中染料浓度和吸光度的关系测定 |
6.2.3 纯分散染料恒温上染速率曲线的测定 |
6.2.4 羊毛/涤纶混合纤维分散染料染色吸附等温线的测定 |
6.2.5 亲和力、染色热和染色熵的测定 |
6.2.6 分散染料扩散系数的测定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丙酮和DMF中Resolin scarlet 3GL染料浓度与吸光度标准曲线的测定 |
6.3.2 分散染料羊毛/涤纶混合纤维染色吸附等温线的测定 |
6.3.3 助剂对分散染料扩散系数的影响 |
6.3.4 助剂浓度对分散染料扩散系数的影响 |
6.3.5 分散染料结构与扩散系数及半染时间的关系 |
6.3.6 扩散活化能 |
6.3.7 分散染料对羊毛/涤纶混合纤维的染色亲和力、染色热和染色熵 |
6.4 羊毛/涤纶混纺织物分散染料助剂增溶染色上染模型 |
6.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附录 |
致谢 |
(8)季铵盐表面活性剂和壳聚糖对羊毛织物的抗菌整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s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纺织品抗菌整理的发展现状 |
1.1.1 抗菌整理的意义 |
1.1.2 抗菌整理的方法 |
1.1.3 抗菌剂的分类 |
1.1.4 抗菌性测试方法及标准 |
1.1.5 抗菌纺织品的发展 |
1.2 毛织物的抗菌整理 |
1.2.1 羊毛分子结构的特点 |
1.2.2 毛织物的抗菌整理现状 |
1.3 本研究课题的提出 |
1.3.1 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特点及抗菌机理 |
1.3.2 壳聚糖在毛织物上的应用及抗菌机理 |
1.4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季铵盐表面活性剂对羊毛织物的抗菌整理 |
2.1 试验部分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试剂及仪器 |
2.1.3 试验方法 |
2.1.4 性能测试与表征 |
2.2 季铵盐表面活性剂对羊毛织物的抗菌整理工艺研究 |
2.2.1 芳香族季铵盐对羊毛织物的抗菌整理工艺研究 |
2.2.2 脂肪链季铵盐对羊毛织物的抗菌整理工艺研究 |
2.2.3 羊毛织物对季铵盐的吸附形式 |
2.2.4 织物抗菌性能测试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壳聚糖对羊毛织物的抗菌整理 |
3.1 试验部分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试剂及仪器 |
3.2 过氧化氢预氧化抗菌整理工艺研究 |
3.2.1 抗菌整理工艺 |
3.2.2 正交试验的设计及结果分析 |
3.2.3 预氧化工艺参数对织物性能的影响分析 |
3.3 丁烷四羧酸和壳聚糖的抗菌整理工艺研究 |
3.3.1 抗菌整理工艺 |
3.3.2 正交实验的设计及结果分析 |
3.3.3 工艺参数对织物性能的影响分析 |
3.4 壳聚糖整理对织物性能的影响分析 |
3.4.1 壳聚糖浓度对织物性能的影响 |
3.4.2 壳聚糖溶解时间的影响 |
3.4.3 渗透剂的影响 |
3.4.4 戊二醛对织物性能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
学位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 |
(9)窄分布脂肪醇醚硫酸钠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脂肪醇醚及其硫酸盐 |
1.2.1 脂肪醇醚 |
1.2.2 脂肪醇醚硫酸盐 |
1.3 窄分布脂肪醇醚硫酸钠的性能及应用 |
1.3.1 脂肪醇醚硫酸钠的物化性能 |
1.3.2 脂肪醇醚硫酸钠的应用性能 |
1.3.3 应用 |
1.4 脂肪醇醚硫酸钠的复配 |
1.4.1 阴/阳复配体系的性能 |
1.4.2 阴/阳复配体系的相行为 |
1.4.3 阴/阳复配体系的应用 |
1.5 选题背景及主要研究内容 |
1.5.1 选题背景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窄分布脂肪醇醚硫酸钠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样品制备 |
2.2.4 测试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N-AEm O(m=3,5,7,9)的羟值 |
2.3.2 N-AEm S(m=3,5,7,9)的结构鉴定 |
2.3.3 N-AEm S(m=3,5,7,9)的物化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EO基团分布对AE3S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性能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N-AE3O和 AE3O的 EO基团分布 |
3.3.2 静态表面力 |
3.3.3 接触角 |
3.3.4 动态表面张力 |
3.3.5 乳化能力 |
3.3.6 耐盐能力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N-AE_mS与十四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复配体系的性能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2.3 性能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静态表面张力 |
4.3.2 接触角 |
4.3.3 动态表面张力 |
4.3.4 乳化能力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N-AE_mS/TTAB复配体系的相行为及应用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 |
5.2.2 实验仪器 |
5.2.3 样品制备 |
5.2.4 测试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N-AE_mS/TTAB(m=3,5,7,9)的相行为 |
5.3.2 N-AE——5S/TTAB复配体系双水相的研究 |
5.3.3 N-AE5S/TTAB复配体系双水相的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总结论 |
6.1 总结论 |
6.2 下一步工作建议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作者简介 |
致谢 |
(10)一类磷酸酯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两性表面活性剂简介 |
1.2.1 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 |
1.2.2 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
1.2.3 两性表面活性剂的特性 |
1.3 磷酸酯两性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 |
1.3.1 磷酸酯两性表面活性剂的种类 |
1.3.2 磷酸酯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
1.3.3 磷酸酯两性表面活性剂的特点 |
1.3.4 磷酸酯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发展 |
1.4 磷酸酯两性表面活性剂的性能与应用 |
1.4.1 表面化学性能 |
1.4.2 流变性质 |
1.4.3 抗静电性能 |
1.4.4 杀菌性能 |
1.5 表面活性剂复配的研究 |
1.6 无硅油洗发水的简介 |
1.7 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1.7.1 选题背景及依据 |
1.7.2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磷酸酯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内容 |
2.3.1 磷酸酯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
2.3.2 结构表征 |
2.3.3 叔胺的酸值、胺值测定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磷酸酯两性表面活性剂合成工艺条件的优化 |
2.4.2 磷酸酯两性表面活性剂的结构表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磷酸酯两性表面活性剂的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原理与方法 |
3.3.1 表面性能的测定 |
3.3.2 流变性质的测定 |
3.3.3 应用性能的测定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表面性能 |
3.4.2 流变性质 |
3.4.3 应用性能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复配体系的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内容 |
4.3.1 表面张力的测定 |
4.3.2 应用性能的测定 |
4.3.3 微极性的测定 |
4.3.4 胶束聚集数的测定 |
4.3.5 胶束平均流体力学半径的测定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与传统表面活性剂的复配体系研究 |
4.4.2 与正丁醇的复配体系研究 |
4.4.3 与聚乙二醇的复配体系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无硅油无硫酸盐洗发水配方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5.2.1 实验试剂 |
5.2.2 实验仪器 |
5.3 实验内容 |
5.3.1 实验方法 |
5.3.2 实验配方及操作工艺 |
5.3.3 pH值和粘度的测定 |
5.3.4 耐热、耐寒稳定性的测定 |
5.3.5 泡沫的测定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配方的理化指标 |
5.4.2 配方的感官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表面活性剂在羊毛氯化过程中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腰果酚基驱油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 于洪洋. 东北石油大学, 2019(01)
- [2]《精细石油化工文摘》1997年 第11卷 主题索引[J]. 郑保山,龚小芬. 精细石油化工文摘, 1997(12)
- [3]微水非氯型羊毛表面改性研究[D]. 赵奇才. 浙江理工大学, 2016(07)
- [4]延展型磷酸酯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和性能研究[D]. 方艮辉. 江南大学, 2020(01)
- [5]羊毛织物表面复合改性与活性染料喷墨印花性能研究[D]. 安芳芳. 天津工业大学, 2021(01)
- [6]表面活性剂的性能与应用(ⅩⅩⅤ)——表面活性剂在纺织工业中的应用[J]. 谭婷婷,赵莉,张华涛,徐宝财. 日用化学工业, 2016(01)
- [7]羊毛/涤纶混纺织物分散染料助剂增溶染色理论和工艺研究[D]. 蔡翔. 东华大学, 2002(01)
- [8]季铵盐表面活性剂和壳聚糖对羊毛织物的抗菌整理[D]. 谢芳. 青岛大学, 2006(02)
- [9]窄分布脂肪醇醚硫酸钠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王新刚.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 2019(01)
- [10]一类磷酸酯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 刘佳佳. 江南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