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杂种亲本淀粉含量对F_1代籽粒的遗传影响

玉米杂种亲本淀粉含量对F_1代籽粒的遗传影响

一、玉米杂交亲本淀粉含量对F_1代籽粒的遗传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付瀚森[1](2021)在《绿菊舌状花花部性状遗传分析及其叶绿素调控相关基因研究》文中指出菊花(Chrysanthemum×morifolium)是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和世界“四大切花”之一,拥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其花色多样,品种繁多,但绿色品种相对较少,且其绿色呈色及调控研究报道有限。为此,本研究构建了一个针对菊花绿色舌状花花色的分离群体。研究了杂交群体花部性状的杂种优势与遗传特征,筛选了影响绿菊舌状花呈色的关键基因。为研究菊花及其它植物的绿色花器官的呈色及调控机理提供了基础,并为今后通过基因工程改善菊花颜色提供指导。主要研究如下:1.菊花舌状花的绿色与其细胞中叶绿素含量有关。对几个不同花色的菊花进行色差仪颜色测定和色素测定后,发现其花瓣中的类胡萝卜素含量对其绿色的呈现影响不大,而叶绿素含量的升高会导致其花瓣a*值的降低,呈极显着负相关,说明菊花舌状花的绿色与其细胞中的叶绿素含量有关,并证实了色差仪a*值可以间接反映菊花花瓣中叶绿素的含量,为通过色差仪进行后续大量花色测量提供了依据。2.建立了基于菊花绿色舌状花的分离群体。针对绿色舌状花颜色,通过对所搜集菊花资源的花色,花型,瓣型及其他生长特性进行筛选和比较,选定了一个菊属的原生种毛华菊(Chrysanthemum vestitum)以及三个菊花品种(Chrysanthemum×morifolium)作为杂交亲本分别建立了遗传群体,三个菊花品种分别为,菊花‘盘龙春晓’、‘盘龙玉春’和‘绿叮当’。组成了包括自交在内的8种组合进行授粉,7种组合获得后代。其中以菊花‘绿叮当’为母本和毛华菊为父本得到的杂交群体的舌状花在绿色程度上表现为连续表型,将其作为后续遗传分析及其它实验的主体材料。3.确定了菊花舌状花的绿色性状由包括两对主基因的多基因控制。我们通过对‘绿叮当’与毛华菊的杂交群体进行研究,将其秋季开花的453株后代作为遗传群体,选取舌状花的色相角h值和色相a*值、舌状花瓣数和花序直径这4个性状进行杂种优势分析和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结果表明:(1)这些性状呈连续变化,有极显着的中亲优势,舌状花的色相角和花序直径有极显着的超亲优势;(2)色相角h值、色相a*值和舌状花瓣数均由两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控制,其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38.74%、90.34%和76.20%;花序直径由一对加性-显性主基因控制,其主基因遗传率为41.20%。此外,杂交后代舌状花大多为平瓣,与双亲一致,少量个体出现管瓣与匙瓣。舌状花的色相角h值、舌状花瓣数及花序直径都分别与舌状花色相a*值显着相关。由此可见,在这个绿色菊花品种与野生近缘种杂交的拟测交F2代群体中,舌状花的色相a*值主基因遗传率高,并与其他花部性状显着相关。4.挖掘了影响菊花绿色舌状花呈色的多个代谢通路及候选转录因子。通过菊花品种‘绿叮当’与毛华菊杂交建立的分离群体后代,我们挑选绿色和白色的个体在花发育的3个阶段进行采样,并制备混合RNA池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研究发现在各发育阶段,绿池的叶绿素含量高于白池,且叶绿体降解较慢。转录组分析表明,在绿池和白池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显着富集于与叶绿素代谢和光合作用相关的通路中。通过差异表达分析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我们确定转录因子Cm COL16a、Cm COL16b、Cm ERF和Cmb HLH是菊花绿色花色的候选调控因子。这些发现为今后通过基因工程改善菊花花色奠定了基础。5.克隆并验证了4个可能影响菊花绿色舌状花中叶绿素含量变化的转录因子。通过对上述4个候选转录因子的CDS序列全长进行扩增,并与拟南芥及其他物种中的同源基因序列及蛋白序列进行比对后发现,这些基因的序列与其他物种中的同源序列一致性较高,对这些基因在6个不同花色的切花菊舌状花中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后发现Cm COL16b和Cmb HLH与花瓣中叶绿素含量关联更密切。总之,本研究通过建立一个针对菊花绿色舌状花的分离群体,并对其后代表型进行遗传分析和转录组分析,初步探明了菊花绿色舌状花的花色遗传规律,并筛选了几个影响绿色舌状花中叶绿素含量的候选转录因子,为进一步探索其呈色机理奠定了基础。

李燕红[2](2021)在《小麦核质杂种配合力、杂种优势及淀粉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王美娟[3](2021)在《高直链淀粉玉米农艺性状分析与种质创制》文中研究说明玉米(Zea mays L.)是我国主要农作物之一,是重要的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淀粉是玉米籽粒胚乳的主要组成成分,约占75%,由两种聚合物组成: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比例影响玉米淀粉的理化性质、营养价值和工业用途等。普通玉米籽粒中直链淀粉含量为25%左右,含量超过50%的玉米为高直链淀粉玉米。直链淀粉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在食品、医疗、纺织、造纸、包装及环保等方面均有重要作用,是糖尿病、胆结石等病人的理想食品。淀粉合成受多种酶的共同调控,包括蔗糖合酶(SUS)、ADPG焦磷酸化酶(AGPase)、结合型淀粉合成酶(GBSS)、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淀粉分支酶(SBE)和淀粉去分支酶(SDBE)等。Ae(Amylose extender)是SBE的编码基因,Ae1-5180显性突变能有效提高直链淀粉含量,突变体中直链淀粉含量可提高到72%,但是总淀粉含量和产量降低。通过回交育种将Ae1-5180显性突变基因导入不同背景的优良玉米自交系,筛选直链淀粉含量升高且产量性状变化小的材料来创制高直链淀粉玉米品种,可加速高直链淀粉玉米培育进程。本研究以Ae1-5180显性突变体及其野生型和25份优良玉米自交系为材料,通过对Ae1-5180突变体及其野生型进行表型分析、理化性质分析、胚乳亚显微结构分析、淀粉合成路径关键酶活性及其编码基因表达量分析来初步解析Ae1-5180显性突变体直链淀粉含量提高的机制,同时根据Ae1-5180基因突变位点开发分子标记,并将Ae1-5180突变体与25份优良玉米自交系杂交,对F1代杂交种的初步农艺性状分析,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来创制不同背景高直链淀粉玉米近等基因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表型、理化性质和亚显微结构分析:Ae1-5180突变体籽粒皱缩,百粒重显着降低,直链淀粉含量显着提高,在成熟期达到60.88%;聚合度DP小于21的短链部分显着减少,长链部分增加,淀粉糊化的峰值温度和终止温度提高,糊化焓降低;淀粉颗粒变为不规则形状,尺寸不均匀、变小且表面有更多的基质蛋白,淀粉颗粒和蛋白体数量变多,蛋白体均匀分布在淀粉颗粒周围。2.淀粉合成路径关键酶和基因表达分析:Ae1-5180突变体中SBEIIb的表达量在授粉后10 d到30 d均极显着降低,SUS、AGPase、SBE和SDBE活性均显着降低。3.分子标记开发及农艺性状分析:根据Ae1-5180突变体启动子区-524 bp处MU1插入开发出一显性分子标记MU1ae5180-F/R;通过对农艺性状和籽粒品质分析发现以Ae1-5180突变体和冀H214、Z1698或CA240为亲本杂交,可显着提高F1代直链淀粉含量同时产量变化最小。本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了解Ae1-5180突变体直链淀粉含量提高机制,对加速高直链淀粉玉米育种进程,培育高直链淀粉玉米品种有重要参考意义。

常丹丹[4](2021)在《基于RIL群体的小黑麦穗部性状遗传分析及QTL定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探究小黑麦RIL(Recombinant Inbred Lines)群体穗部数量性状的遗传力和最佳遗传模型,运用构建的小黑麦遗传连锁图谱对穗部相关性状进行QTL定位,本文以穗部性状差异显着的小黑麦品种‘石大1号’为母本和‘甘农7号’为父本杂交构建的RIL群体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小黑麦穗部的芒长、小穗数、穗长、穗密度、穗粒数、穗粒重等性状的表型值并进行相关性分析,运用数量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分析方法对群体的穗部各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构建的遗传连锁图谱对穗部相关性状进行QTL定位,可为小黑麦穗部性状的遗传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小黑麦RIL群体穗部各性状均呈连续性变异,穗部表型有超亲遗传现象,整体变异性广泛,各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范围为:9.34%~40.82%。相关性分析表明:小黑麦RIL群体的穗粒重与穗长、小穗数和穗粒数正相关;穗长与穗粒数正相关;芒长与穗长和穗粒数正相关,与穗密度呈负相关。(2)小黑麦穗部芒长的最佳遗传模型为4MG-AI,其主基因遗传率为85.06%;穗长和小穗数的最佳遗传模型均为MX2-CE-A,主基因的遗传率分别为20.35%和31.77%,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62.93%和32.48%;穗密度和穗粒数的最佳遗传模型均为PG-AI,多基因遗传率分别是35.34%和86.96%;穗粒重的最佳遗传模型为2MG-CE,主基因遗传率为51.97%。小黑麦穗部各性状符合数量遗传的特征并以多基因遗传为主。(3)利用小黑麦RIL群体遗传图谱结合穗部性状表型值共检测出13个小黑麦穗部性状相关的QTL位点,每个连锁群上平均1.9个QTL位点,控制芒长、穗长、小穗数、穗密度、穗粒数的QTL分别为1、4、3、2、3个,单个QTL位点的贡献率为7.67%~12.63%。

金星娜[5](2021)在《饲用型小黑麦RIL群体草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及QTL定位》文中认为优质牧草短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畜牧业的发展,寻找优质高产的牧草是解决这一矛盾的途径之一。饲用型小黑麦(×Triticale Wittmack)作为一种优质饲草,提高饲草产量也是其主要育种目标之一。而在实际生产中,大多选择表型良好的亲本杂交培育获得优良小黑麦品种,工作量较大且选择具有盲目性。株高、分蘖数、旗叶长、旗叶宽、穗下节间长和单株鲜重是小黑麦重要的饲草产量相关性状。本研究以饲用型小黑麦273个单株构成的RIL群体F6代为试验材料,观测了株高、分蘖数、旗叶长、旗叶宽、穗下节间长和单株鲜重等饲草产量相关性状的田间表型值,开展了该群体的表型分析,并结合课题组构建的小黑麦RIL群体分子图谱,进行了饲草产量相关性状的QTL分析,浅析了小黑麦饲草产量的遗传机制,为小黑麦高产遗传改良提供了研究基础。主要结论如下:(1)RIL群体中饲草产量相关性状变异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单株鲜重(64.10%)、分蘖数(45.05%)、穗下节间长(34.29%)、株高(14.85%)、旗叶长(10.59%)和旗叶宽(9.68%),RIL群体产量性状的表型分布均表现出超亲的遗传特点;小黑麦饲草产量相关性状与单株鲜重的相关系数由小到大依次为:穗下节间长<旗叶长<株高<旗叶宽<分蘖数,各性状指标间株高、穗下节间长均与分蘖数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穗下节间长与株高表现为极显着正相关性,穗下节间长与旗叶宽为极显着负相关关系;主成分分析可将饲草产量相关性状综合为生物量构成因子和株高构成因子,累积贡献率达70.81%。(2)对RIL群体表型变异较大的饲草产量相关性状(株高、分蘖数、穗下节间长和单株鲜重)共检测出16个QTL位点分布于7个连锁群,其中检测到5个与株高相关的QTL,4个与分蘖数相关的QTL,3个与穗下节间长相关的QTL,4个与单株鲜重相关的QTL。本研究以两种饲用型小黑麦杂交后的273个单株构成的F6代RIL群体为材料,通过主成分分析将饲草产量相关性状综合为生物量构成因子和株高构成因子,并结合小黑麦该群体分子图谱,以此为基础共检测出16个与饲草产量性状相关的QTL位点。

曲思泛[6](2021)在《玉米正反交组合种子活力差异机理解析》文中提出种子活力主要表现在发芽率、出苗率、干物质量以及对逆境的抵抗能力等多个方面。高活力种子具有苗强、苗壮、生长快速整齐的特性,培育高活力杂交种对于应对未来环境问题造成的生长期胁迫,提高作物产量具有极大的意义。因此,研究正反交组合种子活力差异,对于正反交组合中高活力种子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试验共选出12个具有代表性的自交系,以塘四平头群中的5个自交系为主要亲本设计正反交组合,测定正反交组合的种子活力,对正反交组合种子活力存在差异的组合的生理特性以及遗传特性进行分析,探究正反交组合种子活力产生差异的原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玉米种子活力存在显着的正反交效应以及母本效应。本试验对正反交组合种子活力进行测定发现,65%~75%的正反交组合种子活力存在显着差异。同时,由杂种优势群间自交系所组配的组合中72%~81%的正反交种子活力存在显着差异。且正反交组合种子活力及其各相关性状均呈现出极显着的母本效应。2.通过对三亚和泰安两地的正反交组合的种子活力、百粒重、籽粒化学成分以及物质总转化率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正反交组合种子活力指数与单株苗干重、发芽指数以及总转化率成极显着正相关。单株苗干重与百粒重、蛋白质绝对含量、脂类绝对含量以及淀粉绝对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3.玉米正反交组合的单株苗干重与种胚干重间存在密切关系。对玉米正反交组合单株苗干重与籽粒性状进行差异分析得出,正反交组合单株苗干重与种胚干重存在密切关系,种胚干重存在差异的组合其单株苗干重存在显着差异,且种胚干重越高,其单株苗干重越高。4.种胚干重的差异与相关基因的表达以及水解酶活性的差异存在密切关系。通过正反交组合种胚中α-淀粉酶以及半胱氨酸蛋白酶活性进行测定发现,种胚干重存在差异的组合,其种胚中两种水解酶的活性存在显着差异,同时,其α-AMY以及CCP1的相对表达量也存在显着差异。5.产量结果分析表明,正反交组合产量在F0.01水平上存在显着差异,通过正反交组合单株苗干重与其产量进行比较后发现,正反交组合中单株苗干重较高的种子其产量也较高。因而,生产正反交组合中单株苗干重较高的杂交种子,有利于高产稳产。

吴毅博[7](2020)在《水稻糙米蛋白质含量QTL的定位与验证》文中提出蛋白质含量是决定稻米营养和蒸煮食味品质的关键因素,解析稻米蛋白质含量的遗传机理对水稻品质改良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用黄华占(Huanghuazhan,HHZ)/吉资1560(Jizi1560,JZ1560)重组自交系群体,结合分子遗传图谱和稻米蛋白质含量的两年数据,对控制稻米蛋白质含量的数量性状座位(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进行初步定位,并对其中稳定遗传的qGPC1-1,构建剩余杂合体衍生的F2群体和多代回交的BC3F3群体进行遗传效应验证,主要结果如下:1.用近红外反射光谱(Near infrared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NIRS)分析技术和凯氏定氮(Kjeldahl nitrogen determination,KND)法测定280个重组自交系及亲本的糙米蛋白质含量。同一年份两种检测方法所获得的蛋白质含量显着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66(2016)和0.983(2017),表明NIRS方法检测的糙米蛋白质含量和KND检测结果相近,均能较好地检测糙米的蛋白质含量;而不同年份同一检测方法所获得的蛋白质含量也显着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38(NIRS)和0.631(KND),说明糙米蛋白含量主要受遗传控制,也容易受环境影响。重组自交系的蛋白质含量表现为连续分布,且有明显的超亲优势。应用包含18,194个SNP标记的高密度测序图谱,共检测到14个控制糙米蛋白质含量的QTL,分布在除第6、9和12外的其它9条染色体上,分别解释了0.81%-18.59%的表型变异,14个QTL中有7个在两年间被重复检测到。应用基于PCR扩增和凝胶电泳检测的包含208个SSR和InDel标记的低密度图谱,检测到14个QTL,但只有3个QTL在两年中被重复检测到。位于第1染色体短臂上的qGPC1-1在两年中被稳定检测到,解释了9.14%-11.85%的表型贡献率,增效等位基因来自JZ1560,且遗传效应较大,用于进一步的遗传效应验证和精细定位。2.对控制糙米蛋白质含量QTL qGPC1-1的遗传效应进行验证。从一个qGPC1-1目标区间基因型杂合的重组自交系中挑选3个F8剩余杂合体单株,自交后构建3个剩余杂合体衍生的F2群体,分别为WB01、WB02和WB03,这3个群体分别包含了180、137和115个单株。对目标区间标记加密后进行QTL分析,在WB01和WB02这两个群体中检测到qGPC1-1,与重组自交系群体的初定位结果相比,加性效应方向不变,表型贡献率提高,但在WB03群体中未检测到qGPC1-1,结合上述结果,qGPC1-1被界定于JD1006-JD1075区间约862 kb范围内。此外,以HHZ为轮回亲本构建验证qGPC1-1效应的3个BC3F3群体,分别为LW01、LW02和LW03,各包含了144个单株。结果显示除了LW03群体未检测到qGPC1-1,LW01和LW02这两个群体中都检测到qGPC1-1的效应,最终在不同的遗传背景下验证了qGPC1-1的遗传效应,并将目标区间缩小至JD1006-JD1071约597 kb范围内。本研究结果有助于阐明稻米蛋白质含量的遗传基础,并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稻米品质提供依据。同时位于第1染色体短臂上控制糙米蛋白质含量QTL qGPC1-1的遗传效应验证,为下一步qGPC1-1的精细定位和克隆提供了基础。

徐维[8](2019)在《一份白玉米矮生材料的育种潜势及遗传模式》文中研究说明白玉米作为我国西南山区部分人口的重要粮食(籽粒)和畜牧业重要饲料(秸秆)来源,因当地百姓长期自行留种而形成其独特的品质、优良的适应性及较长的持绿性,近年来种植面积有不断增长的趋势。较之于普通玉米,白玉米植株通常较高大、易倒伏、不耐密植,因而产量普遍较低。以白玉米地方品种为基础材料,与类高粱“四不像”进行远缘杂交、回交及多代自交,选育了一批矮秆白玉米。本研究通过其中1份材料8227进行了如下研究:1、以与10份测验玉米自交系组配的10个组合为材料,进行产量性状和青贮营养品质性状配合力分析;2、从10份测验种中筛选出综合产量性状优良的自交系8009和8087,以及综合青贮营养品质性状优良的自交系8003分别与8227组配正反交组合6世代(P1、P2、F1、B1、B2和F2),运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方法,研究6世代正反交组合在多环境下的株高和穗位高、可溶性糖含量的遗传模式。以期探明白玉米矮生材料8227的株高、穗位高以及可溶性糖含量的遗传模式及其育种潜势,得到如下试验结果:(1)白玉米矮生材料8227的株高配合力效应为-2.77,单株产量配合力效应为21.84,综合产量性状配合力效应较好,既能有效降低株高还能提高产量,与其他优良自交系进行组配,可以获得矮秆抗倒的高产品种。此外,该自交系的NDF和ADF的配合力效应分别为1.12和0.84,DW、WSC和IVDMD等性状的配合力效应分别为-9.76、-0.65和-1.73等,生物产量和青贮营养品质性状的配合力较差。(2)8227与产量综合性状较好的自交系8003、8009和8087进行组配,得到相对矮秆抗倒的高产组合8227×8003、8227×8009和8227×8087,3个组合的株高、穗位高和产量分别为257.5m、100.1m和8544kg/hm2;254.1m、102.5m和7222.5kg/hm2;256.6m、104.1m和7915.5 kg/hm2。其中8003青贮营养品质亦较好,与8227进行组配,得到生物产量较高,青贮营养品质较好的品种8227×8003,其NDF、ADF和CP含量分别为54.5%、24.4%和8.6%,分别达到国家青贮品质三、二和一级标准,且DW和IVDMD亦较高,分别为1.4×104kg/hm2和64.6%。(3)8227×8009、8009×8227、8227×8087和8087×8227 4个组合的株高在新津点分别符合D、E-1、D和D-3;在雅安点分别符合E-1、D、E和D;在自贡点分别符合E、E-1、D和E-3。穗位高在新津点分别符合D-4、E-5、D和D;在雅安点分别符合E-1、E-1、D和D;在自贡点分别符合B-1、D、D和E-3。12组合的株高和穗位高总体上都符合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4)株高和穗位高的遗传以主基因遗传为主,多基因为辅。以显性效应为主,加性效应次之,上位性效应出现的频率比较高。2个性状在各组合中的稳定性较好,宜在早代选择。在正交组合8227×8009和8227×8087中,以B1和F2代的选择效率最高,在反交组合中则以B2和F2代选择效率最高。此外,株高和穗位高性状的遗传模型受实验材料、环境和母体效应的影响,在对这2个性状进行遗传分析时,应注意对材料和环境的选择,考虑到正反交效应的影响,以便对株高和穗位高性状的遗传做出正确的分析结果,(5)8227与8003的正反交组合的可溶性糖含量(WSC)分别符合D(1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和E-1(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存在加性和显性效应,上位性效应也有表现。此外,WSC的遗传存在母体效应。

朱世杨[9](2019)在《不同来源CMS应用于花椰菜杂种优势的研究》文中指出我国花椰菜年栽培面积和总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是近年来单位面积产量呈现下降趋势。花椰菜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利用CMS是一条重要途径。但是,花椰菜没有自身的CMS,同时面临着杂交亲本遗传背景狭窄、杂交配组盲目性大等瓶颈问题。本研究运用表型性状和SSR分子标记分析了165份花椰菜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按照NCⅡ设计,研究了6个不同来源的花椰菜CMS对主要农艺及品质性状的细胞质效应、杂种优势及配合力等,以期为花椰菜杂种优势育种提供科学理论依据和指导育种实践。主要结果如下:1.165份自交系基于30个表型性状中10个数量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CV)为23.0%,变幅13.7%42.6%;20个质量性状的平均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H’)为0.97,变幅0.211.57;UPMGA聚类可分为6大类,不同类群在花球熟期、株幅、叶色、叶面蜡粉和花球重等性状上遗传差异较大。基于43对SSR分子标记,共检测到111个等位基因(Na),平均2.581个,多态性位点26个;有效等位基因(Ne)变幅1.0193.200个,平均1.599个;Shannon多态性信息指数(I)变幅0.0541.215,平均0.517;PIC值变幅0.0190.687,平均0.316;Nei’s遗传距离变幅0.000.67,平均0.30;NJ聚类和STRUCTURE群体结构分析均可分为4大类,不同类群在品种的来源地和花球熟期方面复杂多样。表型性状欧氏距离矩阵与SSR标记Nei’s距离矩阵间的相关系数很小(r=0.0406)。表明165份自交系具有较为丰富的表型遗传多样性,但分子水平遗传多样性较低,杂交育种中应尽可能选择不同类群亲缘关系较远、性状差异较大的优良自交系作为配组的亲本。2.利用来自油菜、甘蓝等的6个不同来源CMS的不育系及其同型保持系与5个父本杂交配制了30个成对F1杂种,研究表明,不育细胞质对花椰菜主要农艺及品质性状同时存在正、负效应,并表现出明显的组合特异性。来自油菜的CMS对生育期和叶片数总体呈显着正效应,但对花球重呈负效应;来自甘蓝的CMS对花球重和维生素C含量呈显着正效应,但对叶绿素含量呈显着负效应;来自花椰菜的CMS对生育期和维生素C含量总体呈显着正效应,但对花球重呈负效应。表明,6个不同来源的CMS中没有一种细胞质在所有性状上的效应都是理想的,但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杂交父本核来减轻或克服不育细胞质对相应性状的不良效应。3.利用上述6个不同来源CMS系与8个父本杂交配制了48个F1杂种,分析表明,主要农艺及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有正有负。其中,中亲优势花球重平均12.63%,变幅-43.46%83.09%,24个组合达到显着;维生素C含量平均16.77%,变幅-48.50%153.93%,25个组合达到显着。超亲优势花球重变幅-46.01%60.60%,10个组合达到显着;维生素C含量变幅-61.56%134.24%,16个组合达到显着。表明不同CMS应用于杂种优势对产量及品质性状具有明显的组合间差异性。在产量性状上,一般配合力好的不育系是SH120A、XG108A和YDSL60A,父本是SH120、Shanghai80、R4和R132;在品质性状上,一般配合力好的不育系是TDXG100A、NB65A和XG108A,父本是SM80和SH120。综合产量及品质性状,SH120A/Shanghai80、XG108A/SH120和YDSL60A/R132是较优的组合。4.通过配合力与F1观测值间的相关性分析,发现花球重、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与不育系GCA、父本GCA、(不育系+父本)GCA效应值极显着正相关;花球横径、花球纵径和维生素C含量与不育系GCA、(不育系+父本)GCA效应值显着正相关;各性状与组合SCA效应值均极显着正相关;且花球重及维生素C含量等5个性状与不育系GCA的相关系数大于与父本GCA的。通过配合力与F1杂种优势间的相关性分析,发现花球重的中亲优势或超亲优势与不育系GCA或(不育系+父本)GCA效应值显着正相关,维生素C含量的中亲优势与父本GCA显着正相关;各性状中亲及超亲优势均与组合SCA极显着正相关。表明,花椰菜杂种F1产量及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与双亲GCA或组合SCA密切相关,尤其是母本不育系的GCA。5.分析亲本间遗传距离与中亲优势、超亲优势间的相关性发现,结合亲本的表型及SSR标记的遗传距离可以对F1的花球横径、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杂种优势进行预测,但不能对花球重、花球纵径、维生素C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杂种优势进行预测。6.CMS对花球产量品质相关性状的细胞质效应与不育系GCA、父本GCA、(不育系+父本)GCA间相关不显着,而对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细胞质效应与组合SCA间极显着正相关。表明CMS细胞质效应与亲本GCA之间相对独立,但与组合品质性状的SCA关系密切,印证了父本核对杂交后代的作用,也为不同来源CMS的杂种优势利用提供可能。综上,利用油菜、甘蓝等胞质不育材料核置换育成的不同花椰菜CMS对多个农艺及品质性状表现出负效应,但可以通过杂交父本核来改善细胞质的不良效应。且不同CMS配组F1的杂种优势与双亲GCA或组合SCA密切相关,优势组合中至少要包含一个较高的GCA或SCA,尤其是母本不育系的GCA。

任孝慈[10](2019)在《鲜食糯玉米籽粒游离氨基酸的遗传及杂种优势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试验依据本实验室前期对136份糯玉米自交系游离氨基酸多样性的分析结果,从中选取游离氨基酸含量差异较大的12份糯玉米自交系做杂交亲本,并按照NCII试验设计获得35份糯玉米杂交种,通过对上述材料的游离氨基酸性状检测,分析了该性状的配合力、遗传参数及其与各主要性状间的相关关系,得出以下结论:采用HPLC法测定糯玉米系自交系及杂交种游离氨基酸种类及含量,在糯玉米自交系中共检测出17中游离氨基酸,其中8种必需氨基酸占游离氨基酸总量的29.95%47.21%;17种游离氨基酸中变异度最大为Met,变异系数大于20%;ALA、ASP、ILE、LEU、THR、VAL居中,变异系数在10%-20%之间;变异系数小于10%的氨基酸包括:Arg、CYS、GLU、GLY、HIS、SER、TYR、LYS、PHE、TRP。在糯玉米杂交种中也检测出17中游离氨基酸,其中8种必需氨基酸占游离氨基酸总量的30%46.6%;17种游离氨基酸中变异度最大为Met,变异系数大于40%;ALA、Arg、ASP、VAL居中,变异系数在10%-20%之间;变异系数小于10%的氨基酸包括:CYS、GLU、GLY、HIS、SER、TYR、ILE、LEU、LYS、PHE、THR、TRP。糯玉米自交系籽粒中所含各营养成分均不相同,淀粉含量最高,游离氨基酸总量,水分含量,蛋白含量次之,脂肪含量最少。淀粉含量最高,游离氨基酸总量,水分含量,蛋白含量次之,脂肪含量最少。一般配合力分析中自交系N48、N113、N64、N65、N101的GCA值较好,各效应配合力很协调,是性状优良的亲本。其余7个亲本缺点多于优点,整体价值不如上述5个亲本。所组配出的杂交组合表现出秃尖过长,果穗短粗,穗行数过多籽粒较小等。特殊配合力分析中杂交组合N48XN113、N64XN113、N65XN113、N101XN88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都较大,属于性状优良的杂交组合。这些杂交组合无论是品质性状还是农艺性状,其SCA都比较大。12份糯玉米自交系遗传相关系数大小顺序为:单穗重>蛋白质>行粒数>百粒重>淀粉含量>穗行数>穗粗>脂肪含量>穗长>水分含量>秃尖长。遗传相关系数大小顺序为:单穗重>蛋白质>行粒数>百粒重>淀粉含量>穗行数>穗粗>脂肪含量>穗长>水分含量>秃尖长。35份糯玉米杂交种遗传相关系数大小顺序为:百粒重>蛋白质含量>行粒数>单穗重>秃尖长>水分含量>脂肪含量>穗行数>穗长>淀粉含量。遗传相关系数大小顺序为:百粒重>蛋白质含量>行粒数>单穗重>秃尖长>水分含量>脂肪含量>穗行数>穗长>淀粉含量。

二、玉米杂交亲本淀粉含量对F_1代籽粒的遗传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玉米杂交亲本淀粉含量对F_1代籽粒的遗传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1)绿菊舌状花花部性状遗传分析及其叶绿素调控相关基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叶绿素代谢及转录调控研究进展
    1.3 植物绿色花器官形成机理与研究进展
    1.4 菊花花色研究进展
    1.5 菊花杂交育种及遗传分析研究进展
    1.6 菊花转录组分析研究进展
    1.7 绿菊舌状花叶绿素代谢相关转录因子家族研究进展
    1.8 本研究目的意义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绿菊呈色色素分析及分离群体的建立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植物材料
        2.2.2 菊花花色的测定
        2.2.3 叶绿素含量测定
        2.2.4 杂交群体的构建方法
        2.2.5 杂交后代花色统计及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菊花舌状花花瓣中色素含量及色差仪数据相关性分析
        2.3.2 绿菊品种色素含量分析及杂交组合双亲筛选
        2.3.3 杂交群体建立
        2.3.4 不同杂交组合结实与成苗状况
    2.4 讨论
第三章 菊花‘绿叮当’与毛华菊杂交后代花部性状杂种优势与混合遗传分析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杂交方法
        3.2.3 性状统计方法
        3.2.4 杂种优势分析及其显着性检验
        3.2.5 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菊花‘绿叮当’与毛华菊及其杂交后代群体的花部性状表型特征
        3.3.2 菊花‘绿叮当’与毛华菊杂交后代群体花色的表型分布与杂种优势分析
        3.3.3 菊花‘绿叮当’与毛华菊杂交后代群体舌状花瓣数、花序直径和瓣类的表型分析
        3.3.4 菊花‘绿叮当’与毛华菊杂交后代花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3.3.5 菊花‘绿叮当’与毛华菊杂交后代群体各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
    3.4 讨论
第四章 转录组结合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鉴定绿菊舌状花花色调控的叶绿素代谢和光合作用相关基因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0 植物材料
        4.2.1 花色及叶绿素含量测定
        4.2.2 测序材料筛选及分组
        4.2.3 质体超微结构的透射电镜分析
        4.2.4 RNA提取及转录组测序
        4.2.5 差异表达分析
        4.2.6 差异基因富集分析
        4.2.7 转录因子分析
        4.2.8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
        4.2.9 实时定量PCR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菊花绿、白舌状花的叶绿素含量
        4.3.2 绿色和白色舌状花中叶绿体的形态结构比较
        4.3.3 绿池和白池的转录组分析
        4.3.4 基因注释与功能分类分析
        4.3.5 差异基因分析
        4.3.6 叶绿素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及相关途径
        4.3.7 差异基因的WGCNA分析
        4.3.8 关键模块功能富集分析
        4.3.9 黑色模块中核心转录因子的鉴定
        4.3.10 核心基因的qRT-PCR验证
    4.4 讨论
第五章 候选转录因子CmCOL16a、CmCOL16b、CmbHLH及 CmERF的基因克隆和表达分析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植物材料
        5.2.2 菌株和载体
        5.2.3 叶绿素含量测定
        5.2.4 总RNA提取、反转录及实时定量PCR分析
        5.2.5 基因克隆
        5.2.6 基因序列分析
        5.2.7 超表载体构建
    5.3 结果与分析
        5.3.1 菊花CmCOL16a/b同源基因分子克隆及序列分析
        5.3.2 菊花CmERF同源基因分子克隆及序列分析
        5.3.3 菊花CmbHLH同源基因分子克隆及序列分析
        5.3.4 菊花CmCOL16a/b、CmERF和 CmbHLH基因的表达验证
    5.4 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菊花绿色舌状花的呈色色素
    6.2 菊花杂交育种时的亲本选配及杂交方法
    6.3 菊花绿色舌状花花色及其它花部性状的遗传规律
    6.4 菊花绿色舌状花的呈色机理
    6.5 菊花绿色舌状花叶绿素调控相关候选基因分析
    6.6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博士在读期间已发表或拟发表文章及成果情况
致谢

(3)高直链淀粉玉米农艺性状分析与种质创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玉米及高直链淀粉玉米
        1.1.1 玉米概述
        1.1.2 高直链淀粉玉米
    1.2 淀粉合成
        1.2.1 淀粉的分类及理化性质
        1.2.2 淀粉合成路径及相关酶
    1.3 amylose extender(ae)的发现及研究进展
    1.4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加速高直链淀粉玉米育种进程
    1.5 研究目的和内容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田间材料
        2.1.2 试验仪器及耗材
    2.2 试验方法
        2.2.1 田间种植、取样及收获
        2.2.2 表型鉴定
        2.2.3 理化性质测定
        2.2.4 胚乳亚显微结构观察
        2.2.5 酶活性测定
        2.2.6 胚乳RNA的提取
        2.2.7 荧光定量PCR
        2.2.8 分子标记开发
        2.2.9 农艺性状测定
        2.2.10 籽粒品质测定
第三章 结果
    3.1 表型分析
    3.2 理化性质分析
        3.2.1 链长分布
        3.2.2 糊化特性
    3.3 胚乳亚显微结构分析
    3.4 淀粉合成路径关键酶活性分析
    3.5 淀粉合成路径关键基因表达量分析
        3.5.1 玉米籽粒胚乳RNA的提取
        3.5.2 引物特异性分析
        3.5.3 淀粉合成路径关键基因时空表达分析
    3.6 分子标记开发及检测
        3.6.1 分子标记开发
        3.6.2 分子标记通用性检测
    3.7 杂交F1 代植株农艺性状分析
        3.7.1 杂交F1代植株开花期与株型性状分析
        3.7.2 杂交F1代植株产量性状分析
        3.7.3 杂交F1代植株籽粒品质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AE1-5180突变体表型、亚显微结构及理化性质变化
    4.2 淀粉合成路径关键酶及其编码基因表达变化
    4.3 AE1-5180显性基因导入可提高不同自交系直链淀粉含量
第五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籽粒品质结果
致谢
作者简介

(4)基于RIL群体的小黑麦穗部性状遗传分析及QTL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项目来源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小黑麦概述
        1.1.1 小黑麦起源及特点
        1.1.2 小黑麦类型及应用
        1.1.3 小黑麦传统育种
        1.1.4 分子标记在小黑麦研究中的应用
    1.2 遗传群体构建及分子标记类型
        1.2.1 作图群体构建
        1.2.2 分子标记概述
    1.3 数量性状基因定位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小黑麦穗部性状相关性及遗传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地概况
        2.1.3 试验设计
        2.1.4 性状测定及方法
        2.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穗部性状的表型及次数分布
        2.2.2 表型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2.2.3 小黑麦穗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
        2.2.3.1 遗传模型的选择
        2.2.3.2 小黑麦穗部性状备选模型的适合性检验
        2.2.3.3 小黑麦穗部性状的遗传参数
    2.3 讨论
        2.3.1 小黑麦RIL群体穗部性状相关性
        2.3.2 小黑麦穗部性状遗传模型
        2.3.3 小黑麦穗部性状遗传参数对育种的指导
    2.4 小结
第三章 小黑麦穗部性状QTL定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亲本及群体构建
        3.1.2 试验地概况
        3.1.3 DNA提取
        3.1.4 小黑麦ISSR-PCR扩增和检测
        3.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3.1.6 QTL命名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小黑麦RIL群体穗部表型分析
        3.2.2 小黑麦RIL群体穗部性状QTL定位
    3.3 讨论
        3.3.1 群体选择及分子作图
        3.3.2 小黑麦穗部性状QTL定位
        3.3.3 影响小黑麦QTL定位的因素
    3.4 小结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导师简介

(5)饲用型小黑麦RIL群体草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及QTL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小黑麦研究进展
        1.1 小黑麦概述
        1.2 小黑麦传统育种研究进展
    2 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小黑麦中的应用
        2.1 DNA分子标记
        2.2 分子标记类型
        2.3 分子标记在小黑麦中的应用
    3 分子图谱
        3.1 作图群体的选择与建立
        3.2 作图群体杂交亲本
        3.3 适当的分离群体类型
        3.4 群体大小
        3.5 统计方法及阀值
    4 分子标记选择
        4.1 ISSR分子标记技术
        4.2 禾本科分子图谱构建研究进展
    5 数量性状基因定位
        5.1 QTL定位的原理和方法
        5.2 禾本科QTL定位研究进展
    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7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小黑麦饲草产量相关性状表型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材料
        1.3 试验设计
        1.4 测定指标
        1.5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RIL群体饲草产量相关性状的表型变异分析
        2.2 RIL群体饲草产量相关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2.3 RIL群体饲草产量相关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3 讨论
        3.1 RIL群体饲草产量相关性状的表型分析
        3.2 RIL群体饲草产量相关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3.3 RIL群体饲草产量相关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4 小结
第三章 小黑麦饲草产量相关性状QTL定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小黑麦RIL群体的表型鉴定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1.4 QTL定位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小黑麦RIL群体表型正态分布
        2.2 小黑麦RIL群体分子图谱特点
        2.3 小黑麦饲草产量相关性状的QTL定位
        2.4 控制小黑麦株高的QTL分析
        2.5 控制小黑麦分蘖数的QTL分析
        2.6 控制小黑麦穗下节间长的QTL分析
        2.7 控制小黑麦单株鲜重的QTL分析
    3 讨论
        3.1 本研究材料的应用价值
        3.2 DNA提取
        3.3 小黑麦杂交亲本和作图群体选择
        3.4 小黑麦的分子图谱
        3.5 小黑麦连锁群饲草产量相关QTL分布
        3.6 小黑麦QTL位点的重叠性
        3.7 影响QTL检测的因素
        3.8 QTL的应用
    4 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
导师简介

(6)玉米正反交组合种子活力差异机理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正反交组合性状的差异
        1.1.1 正反交组合产量以及植株性状差异
        1.1.2 正反交组合籽粒性状差异
        1.1.3 正反交组合籽粒萌发性状差异
    1.2 正反交组合不同性状产生差异的原因
    1.3 种子萌发过程的物质动员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种子化学成分测定
    2.3 种子活力测定
        2.3.1 标准发芽实验
        2.3.2 干旱胁迫发芽试验
        2.3.3 低温发芽试验
        2.3.4 田间种子萌发指标测定
    2.4 种胚发芽试验
        2.4.1 种胚的剥离
        2.4.2 种胚发芽试验
    2.5 种子萌发过程中α-淀粉酶活性测定
    2.6 种子萌发过程中半胱氨酸蛋白酶活性测定
    2.7 荧光定量PCR
        2.7.1 RNA提取和质量检测
        2.7.2 cDNA合成
        2.7.3 荧光定量PCR扩增
    2.8 正反交组合植株性状及产量测定
        2.8.1 正反交组合植株形态测定
        2.8.2 穗位叶SPAD值测定
        2.8.3 产量相关性状测定
        2.8.4 产量测定
    2.9 统计分析与作图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正反交组合种子活力差异性比较
        3.1.1 不同正反交组合种子活力差异性比较
        3.1.2 正反交组合种子活力及其相关性状的母本效应
        3.1.3 正反交组合逆境萌发单株苗干重分析
        3.1.4 正反交组合田间活力指标分析
    3.2 正反交组合种子活力指数与各相关性状的相关关系
    3.3 正反交组合种子活力差异机理解析
        3.3.1 单株苗干重与籽粒性状正反交组合间差异性的相关关系
        3.3.2 正反交组合种子萌发期间相关酶活性分析
        3.3.2.1 正反交组合酶活测定材料筛选
        3.3.2.2 正反交组合种子萌发过程中α-淀粉酶活性分析
        3.3.2.3 正反交组合种子萌发过程中半胱氨酸蛋白酶活性分析
        3.3.3 正反交组合种子萌发期间α-淀粉酶基因表达分析
        3.3.4 正反交组合种子萌发期间半胱氨酸蛋白酶基因表达分析
    3.4 正反交组合植株形态性状及产量分析
        3.4.1 正反交组合植株形态性状分析
        3.4.2 正反交组合产量性状分析
        3.4.3 正反交组合产量与种子活力相关性状的相关关系
4 讨论
    4.1 正反交组合种子活力差异性比较
    4.2 正反交组合种子活力产生差异的原因
    4.3 正反交组合单株苗干重与α-淀粉酶活性的关系
    4.4 正反交组合α-淀粉酶活性与基因表达的关系
    4.5 单株苗干重与半胱氨酸蛋白酶活性以及其基因表达量的关系
    4.6 正反交单株苗干重与产量的关系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7)水稻糙米蛋白质含量QTL的定位与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水稻QTL定位的相关研究
        1.1.1 分子标记
        1.1.2 QTL定位群体
        1.1.3 QTL定位的分析方法
        1.1.4 遗传图谱
    1.2 凯氏定氮(KND)法和近红外反射光谱(NIRS)技术
        1.2.1 凯氏定氮法
        1.2.2 近红外反射光谱技术
    1.3 稻米蛋白质研究概述
        1.3.1 稻米蛋白质的组成与分类
        1.3.2 稻米蛋白质的分布
        1.3.3 稻米蛋白质含量在不同水稻品种间的差异
        1.3.4 稻米蛋白质含量的遗传研究
        1.3.5 稻米蛋白质含量的QTL定位研究进展
        1.3.6 稻米蛋白质含量的QTL克隆与功能研究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用HHZ/JZ1560 RIL群体定位糙米蛋白质含量QTL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水稻材料
        2.1.2 田间试验
        2.1.3 糙米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2.1.4 DNA标记分析
        2.1.5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性状表现与关联分析
        2.2.2 HHZ/JZ1560 RIL群体的糙米蛋白质含量的QTL定位结果
    2.3 讨论
第三章 糙米蛋白质含量QTL q GPC1-1 的验证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水稻材料
        3.1.2 田间试验
        3.1.3 糙米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3.1.4 DNA标记分析
        3.1.5 数据分析
        3.1.6 水稻糙米总蛋白提取与分离电泳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两种验证群体中的表型变异
        3.2.2 两种验证群体中QTL的定位结果
        3.2.3 水稻糙米总蛋白的SDS-PAGE分析
    3.3 讨论
第四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8)一份白玉米矮生材料的育种潜势及遗传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1 前言
    1.1 玉米青贮营养品质性状的研究与发展
        1.1.1 国外青贮玉米的研究与发展
        1.1.2 国内青贮玉米的研究与发展
        1.1.3 青贮玉米营养品质的评价指标
    1.2 玉米株高的遗传模式
        1.2.1 单基因矮生体系
        1.2.2 多基因矮生体系
        1.2.3 单基因矮生与多基因矮生的关系
    1.3 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的研究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3 材料与方法
    3.1 实验材料
    3.2 实验方法
        3.2.1 实验设计
        3.2.2 取样调查
        3.2.3 产量性状的测定
        3.2.4 青贮营养品质性状的测定
    3.3 统计分析方法
        3.3.1 联合方差分析
        3.3.2 配合力效应分析
        3.3.3 玉米株型及青贮营养品质性状的遗传模式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玉米产量相关性状分析
        4.1.1 联合方差分析
        4.1.2 特殊配合力方差分析
        4.1.3 特殊配合力效应分析
        4.1.4 11份玉米自交系产量性状表现
        4.1.5 F_1 杂交种产量性状表现
    4.2 玉米青贮营养品质性状分析
        4.2.1 联合方差分析
        4.2.2 特殊配合力方差分析
        4.2.3 特殊配合力效应分析
        4.2.4 6份自交系青贮品质性状表现
        4.2.5 F_1 杂交种青贮营养品质性状表现
    4.3 8227 株高的遗传模式
        4.3.1 表型分析
        4.3.2 6世代次数分布
        4.3.3 最优遗传模式
        4.3.4 遗传参数的估计
    4.4 8227穗位高的遗传模式
        4.4.1 表型分析
        4.4.2 6世代次数分布
        4.4.3 最优遗传模式
        4.4.4 遗传参数的估计
    4.5 8227 可溶性糖含量(WSC)的遗传模式
        4.5.1 表型分析
        4.5.2 6世代次数分布
        4.5.3 最优遗传模式
        4.5.4 遗传参数的估计
5 讨论
    5.1 白玉米自交系8227 的育种价值
        5.1.1 产量性状
        5.1.2 青贮营养品质性状
    5.2 株高和穗位高遗传模式
        5.2.1 株高遗传模式的影响因素
        5.2.2 穗位高遗传模式的影响因素
        5.2.3 株高和穗位高在遗传模式上的异同点
    5.3 可溶性糖含量遗传模式的影响因素
6 结论
7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遗传参数估计值
附录二 株高和穗位高次数分布图
作者简历

(9)不同来源CMS应用于花椰菜杂种优势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花椰菜起源、分布与种质资源概况
        1.1.1 花椰菜的起源
        1.1.2 花椰菜种植与分布
        1.1.3 我国花椰菜种质资源概况
    1.2 花椰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1.2.1 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概念与意义
        1.2.2 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分析方法
        1.2.3 国内外花椰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1.3 花椰菜CMS细胞质效应研究进展
        1.3.1 细胞质效应研究的意义
        1.3.2 细胞质效应研究的方法
        1.3.3 十字花科作物CMS来源及细胞质效应研究进展
        1.3.4 花椰菜CMS来源及细胞质效应研究进展
    1.4 花椰菜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展
        1.4.1 杂种优势的概念
        1.4.2 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
        1.4.3 杂种优势预测的方法
        1.4.4 国内外花椰菜杂种优势研究进展
第二章 花椰菜自交系表型变异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性状调查
        2.1.3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花椰菜自交系10 个数量性状的多样性分析
        2.2.2 花椰菜自交系20 个质量性状的多样性分析
        2.2.3 基于表型数据的主成分分析
        2.2.4 基于表型数据的自交系聚类分析
        2.2.5 基于表型性状的不同群体遗传多样性比较
    2.3 讨论
        2.3.1 花椰菜自交系的表型性状变异与遗传多样性
        2.3.2 花椰菜自交系表型性状主成分分析及评价利用
        2.3.3 花椰菜自交系表型性状聚类分析及评价利用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花椰菜自交系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DNA提取
        3.1.3 SSR引物
        3.1.4 PCR扩增
        3.1.5 电泳检测
        3.1.6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SSR标记的多态性分析
        3.2.2 基于SSR标记的自交系间遗传距离分析
        3.2.3 基于SSR标记的自交系聚类分析
        3.2.4 基于SSR标记的自交系主成分分析
        3.2.5 基于SSR标记的自交系群体结构分析
        3.2.6 基于SSR标记的不同群体遗传多样性比较
        3.2.7 表型性状与SSR分子标记两种分析结果的比较
    3.3 讨论
        3.3.1 花椰菜自交系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分析
        3.3.2 花椰菜自交系SSR标记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群体结构分析
        3.3.3 表型与分子两种方法分析结果的比较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来源CMS的花椰菜不育系细胞质效应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设计
        4.1.3 性状测定
        4.1.4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育细胞质对杂种F115 个性状的一般效应
        4.2.2 核背景对不育细胞质遗传效应的影响
        4.2.3 不同来源CMS的不育系细胞质效应的比较
        4.2.4 两个同质异核花椰菜CMS细胞质效应的比较
    4.3 讨论
        4.3.1 花椰菜CMS对多个性状的细胞质效应为负
        4.3.2 花椰菜CMS负效应可通过杂交父本核背景改善
        4.3.3 不同来源CMS的花椰菜不育系细胞质效应的综合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花椰菜杂种优势及其亲本配合力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设计
        5.1.3 性状测定
        5.1.4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父母本及杂种F1的性状表现
        5.2.2 联合方差分析
        5.2.3 配合力分析
        5.2.4 杂种优势分析
        5.2.5 杂种优势的预测
    5.3 讨论
        5.3.1 花椰菜主要农艺及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
        5.3.2 花椰菜主要农艺及品质性状配合力的特点
        5.3.3 配合力、遗传距离和不育胞质效应与杂种优势的预测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创新点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下一步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鲜食糯玉米籽粒游离氨基酸的遗传及杂种优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国内外糯玉米育种研究进展
    1.2 糯玉米营养价值
    1.3 HPLC法测定糯玉米中所含游离氨基酸
    1.4 配合力分析
    1.5 杂种优势分析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1.7 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HPLC法测定糯玉米自交系及杂交种籽粒品质性状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3 讨论
第三章 配合力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3 各主要性状的遗传参数分析
    3.4 讨论
第四章 相关性分析
    4.1 糯玉米自交游离氨基酸总含量与主要性状的遗传相关分析
    4.2 糯玉米自交系游离氨基酸总含量与主要性状的通径分析
    4.3 糯玉米杂交种游离氨基酸总含量与主要性状遗传相关分析
    4.4 糯玉米杂交种游离氨基酸总含量与主要性状的通径分析
    4.5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四、玉米杂交亲本淀粉含量对F_1代籽粒的遗传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 [1]绿菊舌状花花部性状遗传分析及其叶绿素调控相关基因研究[D]. 付瀚森.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 [2]小麦核质杂种配合力、杂种优势及淀粉特性研究[D]. 李燕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3]高直链淀粉玉米农艺性状分析与种质创制[D]. 王美娟.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9)
  • [4]基于RIL群体的小黑麦穗部性状遗传分析及QTL定位[D]. 常丹丹. 甘肃农业大学, 2021
  • [5]饲用型小黑麦RIL群体草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及QTL定位[D]. 金星娜. 甘肃农业大学, 2021
  • [6]玉米正反交组合种子活力差异机理解析[D]. 曲思泛.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7]水稻糙米蛋白质含量QTL的定位与验证[D]. 吴毅博.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8]一份白玉米矮生材料的育种潜势及遗传模式[D]. 徐维. 四川农业大学, 2019
  • [9]不同来源CMS应用于花椰菜杂种优势的研究[D]. 朱世杨. 福建农林大学, 2019(04)
  • [10]鲜食糯玉米籽粒游离氨基酸的遗传及杂种优势分析[D]. 任孝慈.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玉米杂种亲本淀粉含量对F_1代籽粒的遗传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