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地区北部的印支运动及与南部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刘晨光[1](2020)在《羌塘地块东部侏罗纪岩石磁组构研究及其构造意义》文中研究说明磁组构(AMS)技术凭借其测量迅速、可以无损性测量岩石组构,能够准确测量沉积物中磁性矿物的含量,分析其结构组成、成分及其组合关系的优点,已被越来越多学者应用于构造演化、物源演变和古今环境研究。羌塘地块东部侏罗系地层广泛出露,沉积连续,产状清晰,为本次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本文通过对羌塘地块东部侏罗纪地层开展磁组构研究,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和地质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得到以下结论或认识:(1)认为研究区侏罗系汪布组、东大桥组及小索卡组主要载磁矿物为赤铁矿和磁铁矿,同时汪布组岩石还存在少量的磁黄铁矿。对羌塘地块东部昌都地区侏罗系汪布组、东大桥组及小索卡组红层代表性样品开展了磁化率-温度曲线和三轴等温剩磁热退磁曲线测试分析,实验结果均揭示了岩石中赤铁矿和磁铁矿的解阻温度,表明侏罗系汪布组、东大桥组及小索卡组岩石主要载磁矿物为赤铁矿和磁铁矿。(2)提出下侏罗统汪布组地层磁组构为一种与弱变形相关的构造成因的磁组构,其所受最大主压应力方向与磁化率椭球最大轴K1垂直,而其磁化率椭球体最大轴K1具有较明显的NW-SE优选方向,因此推断汪布组地层在形成之后可能受到了NE-SW向构造应力的作用,从而使原生的沉积磁组构被破坏,发育磁线理,形成了与构造成因相关的磁组构。(3)表明中侏罗统东大桥组和上侏罗统小索卡组岩石则磁面理较磁线理发育,磁化率各向异性度较低,磁化率椭球最小轴K3与层面近垂直,指示了原生沉积磁组构。中侏罗统东大桥组地层的磁组构指示了其沉积时的古水流方向为SE向(138.3°),而上侏罗统小索卡组地层的磁组构指示了其沉积时的古水流方向为NNW向(328.3°),其古水流方向的明显变化揭示了昌都地区从中侏罗世到晚侏罗世沉积物物源发生了相应的转变,昌都地区可能经历了南早北晚的隆升过程。
曾庆高,王保弟,西洛郎杰,毛国正,刘海永,刘恭喜[2](2020)在《西藏的缝合带与特提斯演化》文中提出西藏的缝合带一直是西藏高原基础地质研究中最热门的科学问题之一.立足于西藏高原4条主要缝合带的物质组成、缝合结构以及形成时代等资料,根据时空结构分析认为古特提斯演化与转换构造有关,雅鲁藏布江洋盆扩张与羌塘-三江地区的印支运动具有耦合的时空变换关系;重点讨论了以班公湖-怒江带为中心的古-新特提斯转换扩张性质,构造体制上属左行走滑拉分,形成了西藏高原上颇具特色的与走滑拉分方向平行的伸展构造类型杂岩系,其重要意义不亚于高原周缘逆冲-拆离系构成的杂岩系和美国西部的盆-岭变质核杂岩;探讨了西藏东、西部地区不同地质结构的科学问题,提出了冈底斯岩浆弧拓展加宽受雅鲁藏布洋双重俯冲的制约.
吴福元,万博,赵亮,肖文交,朱日祥[3](2020)在《特提斯地球动力学》文中指出特提斯是地球显生宙期间位于北方劳亚大陆和南方冈瓦纳大陆之间的巨型海洋,它在新生代期间的闭合形成现今东西向展布的欧洲阿尔卑斯山、土耳其-伊朗高原、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根据演化历史,特提斯可划分为原特提斯、古特提斯和新特提斯三个阶段,分别代表早古生代、晚古生代和中生代期间的大洋。大约在500Ma左右,冈瓦纳大陆北缘发生张裂,裂解的块体向北漂移,并使其与塔里木-华北之间的原特提斯洋在420~440Ma左右关闭,产生原特提斯造山作用,与北美-西欧地区Avalonia地体与劳伦大陆之间的阿巴拉契亚-加里东造山作用基本相当。原特提斯造山带之南、早古生代即已存在的龙木错-双湖-昌宁-孟连古特提斯洋在380Ma向北俯冲,使早期闭合的康西瓦-阿尼玛卿洋重新张开,并由于弧后扩张形成金沙江-哀牢山洋。330~360Ma左右,特提斯西部大洋由于南侧非洲板块和北侧欧洲板块的碰撞而关闭,形成欧洲华力西造山带。而特提斯东段的上述三条古特提斯洋在250Ma左右基本同时关闭,华北、华南、印支等块体聚合形成华夏大陆。该大陆与冈瓦纳大陆、劳亚大陆和华力西造山带一起围限形成封闭的古特提斯残留洋,并一直到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海水才全部退出。此后,南侧冈瓦纳大陆在三叠纪晚期重新裂解形成新特提斯洋,该洋盆在新生代初期由于印度和亚洲的碰撞而关闭。原、古、新特提斯三次造山作用基本代表了中国大陆显生宙期间的地质演化历史,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了特色的特提斯域金属成矿作用。广布的被动陆缘和赤道附近的古地理位置,以及后期的造山作用同时也成就了特提斯域内巨量油气资源的形成;塑就的地貌与海陆分布格局,也对当时的古气候与古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与原、古、新特提斯洋消亡相关的三次弧岩浆活动与显生宙地球历史上三次温室地球向冰室地球的转变,在时间上高度吻合。上述演化历史同时还表明,特提斯地质演化以南侧冈瓦纳大陆不断裂解、块体向北漂移并与劳亚大陆持续聚合为特征,其动力机制主要来自俯冲板片的拖拽力,而地幔柱是否对大陆的裂解与漂移有所贡献,则有待进一步评价。
张朝锋[4](2019)在《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纪沉积充填及构造演化》文中研究说明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系是古特提斯洋演化的直接记录,通过对三叠系沉积充填、物质来源以及构造特征的研究,可以恢复青藏高原古特提斯洋三叠纪的演化过程,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以可可西里、不冻泉-治多和玛沁-甘孜地区三叠系剖面为重点研究对象,通过岩石学、沉积学、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和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等的综合研究,分析了巴颜喀拉盆地的沉积充填、物质来源以及构造特征,建立了盆地演化模型,初步取得以下认识。1.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纪沉积了巨厚的碎屑岩,可可西里地区沉积相为浅海相-半深海(深海)相-深海相-浅海(海陆交互)相,不冻泉-治多地区为深海相-浅海相-半深海相-深海相-浅海(海陆交互)相;Dickinson砂岩碎屑三角图中,三叠系砂岩位于碰撞造山物源区,地球化学元素构造环境判别图显示大陆岛弧和活动大陆边缘为主的特征,表明盆地三叠纪处于古特提斯洋俯冲消减,东昆仑陆缘弧与北羌塘被动大陆边缘碰撞造山的构造环境。2.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东昆仑造山带为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系的重要物源区,古流向和碎屑锆石年龄谱系研究显示,盆地有四个物源区。木孜塔格-布喀达坂-不冻泉地区三叠纪古流向以SE和SSE向为主,碎屑锆石年龄谱系中前寒武纪和345300 Ma年龄不明显,表明物源来自东昆仑造山带。玛多-达日地区三叠纪古流向以SE和SW向为主,碎屑锆石谱系与东昆仑和西秦岭地区相似,物源来自东昆仑-西秦岭造山带。若尔盖-松潘-理塘地区古流向以SW向为主,物源来自扬子陆块西部。治多-玉树-甘孜地区古流向以NW向为主,下-中三叠统碎屑锆石1110820 Ma年龄突出,上三叠统21491750 Ma年龄不显着、1000±100 Ma年龄特征明显,物源来自羌塘陆块和义敦岛弧。3.依据航磁特征,可将巴颜喀拉盆地及邻区划分为塔里木陆块(南部)、羌塘陆块、扬子陆块(西部)、秦-祁-昆造山带和巴颜喀拉盆地五个磁性构造单元。盆地东部松潘-甘孜地区东缘显示为NE走向的高正磁异常区,异常强度、形态与西秦岭地区相似,中-西部为低的正磁异常,该区磁性基底可能由元古宇变质岩系构成;可可西里-不冻泉-玉树地区为正负变化的块状弱磁场区,磁性基底可能由中-新元古界变质岩系构成。4.根据沉积充填和构造特征,结合区域地质演化,将巴颜喀拉盆地划分为晚二叠世-早三叠世残洋盆地和中三叠世-晚三叠世边缘前陆盆地两个演化阶段;盆地三叠系经历了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和喜山运动,早印支运动构造样式主要为紧闭褶皱、稀疏但普遍发育的韧性剪切构造和透入性强片理化带,晚印支运动主要为逆冲推覆构造、极为发育的韧性剪切带和褶皱构造,燕山运动以宽缓的开阔褶皱和稀疏的断层为特征,喜山运动主要表现为差异性、间歇式抬升。
乔军伟[5](2019)在《青藏高原聚煤作用》文中研究说明青藏高原是我国最后一片神秘而神奇的大地,对于煤炭地质也是如此。高原上煤矿(点)众多,含煤地层广布,但是煤炭资源地质调查研究广度和深度十分有限,大部分地区属于煤田地质工作的空白。为此,本文运用板块构造、大陆动力学及盆地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就青藏高原聚煤作用基本特点开展研究,取得如下创新成果。地质调查结果显示,青藏高原早石炭世以来有8个主要聚煤期,形成的14套含煤地层残留在3个构造区10个赋煤带,赋存在东昆仑、昌都、土门格拉、冈底斯北缘、拉萨、冈底斯南缘6个聚煤盆地。其中,昌都、土门格拉、冈底斯北缘、拉萨4个聚煤盆地发育海陆过渡相含煤地层,煤层层数较多,部分煤层较稳定;东昆仑聚煤盆地为主要为陆相沉积,煤层层数少,煤层不稳定;冈底斯南缘聚煤盆地具有由海陆过渡相沉积至陆相沉积演变的特征,始新世海陆过渡相含煤地层煤层层数较多,部分煤层较稳定,中新世-上新世演变为陆相沉积,含煤层数较少,煤层不稳定。晚古生代石炭–二叠纪聚煤作用主要受东特提斯洋弧盆演化的控制,含煤沉积主要发育在大陆边缘海岸带的弧后盆地及弧背前陆盆地;中生代–新生代聚煤作用主要受古地理和沉积环境的控制,含煤沉积发育在昌都地块弧背前陆盆、甜水海–北羌塘前陆盆地、东昆仑山间盆地、冈底斯地区弧间盆地及走滑拉分盆地。在板块构造运动控制下,青藏高原聚煤作用具体特定的时空迁移规律,早石炭世–晚二叠世聚煤作用位于昌都地块南缘,晚三叠世迁移至昌都地块内部及南、北羌塘地块过渡区域,晚侏罗世–早白垩世迁移至冈底斯地块北缘,在始新世迁移至冈底斯地块南缘。根据板块构造及其控制之下的岩相古地理特点,提炼出弧后伸展盆地、弧背前陆盆地、弧间坳陷盆地、弧前盆地、陆内前陆盆地、山前坳陷盆地、山间断陷盆地7种聚煤盆地类型。分析青藏高原隆起历史和剥蚀速率,认为昌都盆地隆起高度的近一半被剥蚀,造成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地层呈块状大面积出露;冈底斯北缘主要受盆内断层和北侧怒江深大断裂影响,含煤地层支零破碎;拉萨盆地剥蚀作用相对较弱,但含煤地层强烈褶皱和错断;东昆仑盆地含煤地层仅分布在逆冲构造的下盘,冈底斯南缘盆地含煤地层分布在雅鲁藏布江两岸断层的下盘。由此构造变形特点,预测了冈底斯北缘、拉萨和冈底斯南缘主要赋煤区煤炭资源潜力,认为冈底斯北缘盆地找煤前景较好。本论文包括插图77幅,表格43个,参考文献235篇。
杨济达[6](2019)在《德钦县干旱河谷生境要素对葡萄地带性种植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三州三区”深度贫困区特色产业扶贫工作的背景下,如何根据当地农业资源匹配合适的作物生产,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同时保护脆弱生境的可持续性和恢复性成为目前重点关注的问题。德钦高原特色葡萄酒产业近年来快速发展,产区的自然环境和生态条件是葡萄酒质量和品质的先决条件,同时也是决定产区区域化特色和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基础。综合分析产区的生态特征和社会经济条件,充分认识产区生境优势,对于揭示非黄金纬度葡萄产区的生境成因和指导优质葡萄基地建设和生产具有地理标识的葡萄酒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为了揭示高原环境保障优质葡萄品质的环境成因,探索当地局部生境对葡萄生长的优劣性,本论文从高原产区的县域尺度,分析了德钦县地形因子、土地因子和气候因子的分布特征和空间格局;从葡萄种植产业带的局部尺度,研究了县域干旱河谷生境条件的梯度变化;从物种生态位的角度,探索了局部生境的环境要素特征,并与传统产区的差异性和特殊性进行了比较;最后从社会经济的角度,探析了葡萄种植对当地土地利用和农业结构的影响。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果:(1)德钦县以高山峡谷为典型地形特征,其中海拔高于3300m的土地面积占61%,坡度大于25°的土地面积占67%,8个坡向平均分布。海拔垂直差异和下垫面破碎化是限制产区葡萄大面积规模化种植的主要因素。海拔小于3300m河谷区域土地类型以农业生产活动利用类型为主,表现为耕地和居民点破碎零散分布,土壤类型以棕色褐土、棕壤呈优势,水热配比表现为“干暖”,年均温为6.4℃~14.6℃,年均降水量为390mm~667mm,干燥度18.3~30.0。地形、热量和水分条件垂直分异导致在河谷区域(1834m~2753m)形成“缓坡”(坡度<8°集中分布)、“干”(降水量400mm;干燥度18.3)、“热”(年均温14.6℃;>10℃积温4928℃)三种成分的集中分布状况,该局部环境因子为葡萄经济栽培所需的“干、热、坡地”环境所匹配,使得在高寒山地的河谷局部环境具备环境资源条件让葡萄种植成为可能。(2)河谷区气候条件的水热配比表现为年均温15.9℃~17.8℃,最热月均温23.9℃~25.2℃,最冷月均温 8.6℃~13.0℃,年辐射量为 49009.3 W.m-2~52900.3 W.m-2;年降水量375 mm~516 mm,年内降水集中分布于7/8月,月均降水量46 mm~108 mm;土壤性质为半湿润暖温带地区半淋溶型土壤,以褐土为主,pH显示呈弱碱性或碱性。干旱河谷局部地带性环境完全具备了欧亚种葡萄栽培所需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满足其喜光照、耐旱、耐寒、耐土壤瘠薄,适应性强的生境需求,在其他传统品种受限的条件下又正好为酿酒葡萄栽培提供了天然的局部生境资源。(3)河谷区以旱生特征植被为优势类型,又以小叶刺灌丛为典型,主要以“小叶马鞍叶·苦刺花群落(Com.Bauhinia brachycarpa var.microphylla-Sophora davidiia)”和“小叶荆·小叶马鞍叶群落(Com.Vitexmicrophylla-Bauhinia brachycarpa var.microphylla)”为主。群落外貌多呈稀散矮生的半荒漠状态,优势种旱生生态特征明显,层次结构单调。物种组成在属水平以温带分布和泛热带分布成分为主,并带有热带成分向温带过度的性质,物种多样性水平分异较小,垂直分异明显。部分物种如清香木(Pistacia weinmannifolia)、垫状迎春花(Jasminum nudiforum var.pulvinatum)和部分属如沙针属(Osyris)、鼠李属(Rhamnus)与地中海山地硬叶小叶灌丛的成分相同,群落结构、外貌以及植物区系类似于地中海同类植被,与地中海传统葡萄产区在生境上具有相似性并联系紧密。(4)在河谷区分布有毛葡萄(Vitis heyneana)和桦叶葡萄(Vitis betulifolia)两种葡萄属种质资源分布,存在葡萄属植物原生生态位。温度变异性是干旱河谷区域葡萄生态位分布的主导因子,昼夜温差与年温差比值(Isothermality)、温度季节变化(Temperature Seasonality)为显着影响因子。环境要素具备优质葡萄生长需求和发展潜力,热量条件表现为:生长期有效积温1789℃,最热月均温22.1℃;生长季均温19.4℃;光热系数Ⅰ(Rt)=3.2;无霜期208.3天;水分条件表现为:年均降水量429mm;生长季降水量321.3mm;成熟季降水量166.7mm;干燥度(DI)1.4。生态优势体现为:温度极端差异平缓(-6℃~30℃),季节性变异明显(TS=54.11)成为该区域葡萄越冬无需冬季下架埋土的热量生境优势;较高的干燥度水平(DI=1.4)和较低降雨量(429mm)是葡萄挂果周期长,糖分积累充分的水分生境优势。(5)葡萄种植对德钦县土地利用分布格局变化不明显,体现为耕地内部种植种类的改变。对德钦县社会经济变化表现为农业结构和生计模式的改变。农业模式从依赖自然资源型的粗放农业向市场主导型的商业农业转变,养殖业水平呈下降趋势。葡萄种植区和非葡萄种植区农户生计模式两极化发展。葡萄种植区从粮食作物为主的传统种植模式向经济作物单一种植模式转变,收入结构以葡萄种植收入为主;非葡萄种植区呈山地退化迁移模式,劳动力和收入结构向非农活动转移。本研究探索了低纬度、高海拔酿酒葡萄产区的高山峡谷环境地带性特征;揭示了干旱河谷保障葡萄优质生长的生境成因;对产业带的干旱河谷生境梯度格局深化了认识;对高原酿酒葡萄的发展和葡萄种植提供了系统的区域环境背景资料和生境适宜性数据支持;对藏区山地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调整的变化和响应提供了案例;为葡萄产区科学发展和合理规划提供了思路和意见。
杨宇亮[7](2014)在《滇西北村落文化景观的时空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针对现有村落研究缺乏复杂地理环境中的大尺度、多民族比较的现状,论文从文化景观的视角研究滇西北的村落,主要内容包括村落文化景观的基本内涵、构成因子、在不同环境中的典型案例、基于GIS的全样本分析、在空间分布与时间进程中的基本规律。村落文化景观的概念凸显了自然环境与人为力量之间的持续平衡关系,有助于弥合地理、规划、建筑、人文科学在村落研究中尚显薄弱的交叉领域,具备哲学意义上的思考向度。论文以自然村为研究对象,以滇西北的大理、丽江、迪庆、怒江四个地州为研究范围,根据自然地理边界划将研究区分为独龙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元江五大流域,基于人类学视野开展了扎实的田野调查,历时三年半,遍及五大流域的百余个村落,其中26个村落的调研工作非常深入,完成调查访谈数十次,建筑测绘11套。论文以所获得的丰富信息为基础,采用城乡规划、建筑学、人类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并将空间信息技术作为多学科研究的技术支撑。在“以村落为对象、以行政为边界、以流域为主线、以民族为辅线”的研究思路下,从村落文化景观的概念切入,通过产业为“生”、聚落为“住”、宗教为“信”的途径,将村落的地理环境、主要产业、物理空间与民居、宗教信仰等要素进行大尺度的共时性比较,以注重典型性的个案研究结合基于GIS的全体样本宏观研究的方法,系统探讨了村落文化景观在“共时状态”中的空间分布,以及在“历时状态”中的演进规律。论文主要结论如下:村落文化景观是村落研究的重要范畴。滇西北的村落文化景观受到藏彝走廊与汉族走廊的双重影响,其空间分布与流域特征显着相关并有突出分异性。产业是最能反映“人—地”关系的范畴;聚落是“人—人”关系的集中体现;其产生过程既受到产业的制约,又受到文化交流与民族特征的影响;宗教是“人—神”关系的现实投影,可以在不同尺度的村落空间中发挥影响力。产业、聚落、宗教三者的空间分布是一种总体对应、局部微差的复杂渐变规律。就时间特征而言,基于限定与选择的“人—地”关系构成了村落文化景观的演化机制,此过程可以概括为平衡回归模型。
杨庆道[8](2014)在《楚雄盆地构造演化及油气成藏条件研究》文中认为楚雄盆地位于扬子板块西南缘,同时也位于川滇菱形块体南部的滇中次级块体和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大型南北向构造带,是中―新生代特提斯构造动力体系和滨太平洋构造动力体系的联合部位,具有多重大地构造属性。盆地边界由红河断裂、小金河―龙门山断裂和小江断裂等大型岩石圈或地壳断裂所围限,内部由绿汁江断裂等多条基底深大断裂分割。特殊的构造位置决定了楚雄盆地受到周缘多个块体多期推挤作用。在古亚洲洋、特提斯洋及滨太平洋构造动力体系多期联合、复合作用过程中,由盆地边界及盆地内先存基底断裂所夹持的不同构造单元在构造发育及后期改造中彼此间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又表现为一定的独立性,经历了层块分异的复杂构造演化过程。针对楚雄残留盆地现今构造极其复杂、地震资料信噪比低的问题,提出了能量屏蔽作用的类型、形成机制及应对方法、弯线地震勘探技术应用中的若干问题、基于Kirchhoff偏移/反偏移的随机噪声压制方法,以及无井、少井复杂构造区的地震资料综合解释方法。在此基础上,以活动论和阶段论历史大地构造观为指导,详细分析地震资料所反映的地质信息,对楚雄盆地地震资料进行综合解释。通过地震采集、处理、解释一体化的研究方法,提高了地震资料品质和地震解释的合理性。针对楚雄盆地边界及盆地内部被多条岩石圈或地壳深断裂分割引起不同构造单元表现为各自独立构造演化过程的特点,建立了基底先存断裂在“斜向挤压”作用下的复合(或多因)裂陷作用与裂陷盆地成因模型。应用该模型能较好地解释晚三叠世区域挤压构造背景下楚雄裂陷盆地成因,以及古生代以来层块分异的构造演化过程。结合周缘构造演化背景及盆地内沉积特征,详细分析了楚雄盆地构造演化及不同构造期盆地原型。在此基础上,对关于楚雄盆地构造演化的一些长期争议的地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解答。构造演化对油气成藏条件具有重要控制作用:三大伸展期在盆地内形成寒武系筇竹寺组、上三叠统云南驿组和普家村组―舍资组三套优质烃源岩,多期升降运动形成上三叠统和侏罗系多套储层,寒武系―奥陶系及上三叠统多套直接盖层和侏罗系―下白垩统、上白垩统―古近系两套区域盖层。燕山期盆地内形成大量平缓褶皱,并开始大规模油气运移,喜山运动对燕山期油气藏强烈改造、破坏和调整。层块分异的构造演化特点也决定了后期改造变形,在盆地内形成多个由基底断裂分割、构造变形强度明显差异的油气保存单元。在油气成藏条件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东山凹陷中部、平川、双柏、牟定和渡口五个有利油气勘探远景区。
何梦颖[9](2014)在《长江河流沉积物矿物学、地球化学和碎屑锆石年代学物源示踪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河流是陆源碎屑物质搬运入海的主要方式,对全球地球化学循环起到重要的作用。长江是亚洲最长的河流,发源于青藏高原东部,是记录亚洲季风系统演化的载体。作为连接青藏高原隆升和亚洲季风系统的纽带,长江沉积物记录了流域多个地貌体系和构造单元的演化信息,其发育与演化的过程及其贯通时限一直是地质学家和地貌学家研究的热点。长江沉积物物源示踪的研究对揭示河流沉积物剥蚀与搬运的机制,解决长江地质历史演化等问题,了解现代亚洲地貌格局的演变,以及探讨河流发育对构造隆升和季风演化的响应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尽管目前对长江沉积物物源的研究已经较为深入,且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前人的工作多表现为研究方法较单一,对示踪方法的开发比较局限,缺少对不同物源示踪方法之间异同性的讨论。且研究对象多为长江中下游及三角洲河口地区沉积物,缺乏整个长江流域,包括干流及主要支流沉积物物源的信息以及长江流域与其他同发源于青藏高原的河流关系等方面的研究,在长江沉积物的物源判别上仍没有系统、完整的论断。鉴于长江流域沉积物的源汇过程较复杂,本论文结合多种物源示踪方法,包括黏土矿物、碎屑矿物、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以及地球化学方法(常量、微量元素,Sr-Nd同位素)等,对长江流域沉积物进行系统的物源示踪研究,比较多种示踪方法研究的结果,揭示长江沉积物物源的控制因素,判定长江沉积物源区,并建立沉积物物源示踪体系,为了解流域地质演化历史及研究其他河流的源汇过程提供基础资料和参考依据。长江沉积物样品采集工作分多次进行,采样点遍布整个长江流域,主要选择在长江干流与支流的汇合处。在每个采样点同时采集砂质和泥质沉积物,并于上游支流采集表土样品。多数样品采自流域河漫滩,少数采自沙坝或江心洲,部分较难靠近的流域样品来自流域附近的挖砂船或砂堆。采样位置尽量避开城市和可能的污染源。共计河漫滩砂质沉积物114件,泥质沉积物74件,表土样品10件。通过不同的物源示踪方法对长江沉积物进行物源判别的结果存在明显差异,与沉积物性质及矿物搬运时间相关。沉积物黏土矿物和碎屑矿物组合的变化表明,长江上游雅砻江、大渡河、岷江、嘉陵江和汉江对干流贡献较大,乌江、洞庭湖水系(洞庭湖、沅江、湘江)和鄱阳湖水系(鄱阳湖、赣江)对干流贡献不大。长江流域的部分支流含有特征重矿物:蓝闪石可作为沱沱河的特征矿物,蓝晶石是岷江的特征矿物,重晶石是乌江的特征矿物,湘江的特征矿物是锡石。可通过特征矿物的存在判断沉积物的来源。此外,白云母也可作为沉积物物源示踪的指标之一。沉积物碎屑锆石年代学的分析指示不同年龄组的锆石来自流域内不同的构造单元。长江支流汉江、嘉陵江和湘江以及干流攀枝花-2到宜宾段对长江的贡献比较大,其次是大渡河和岷江,对干流贡献较小的支流是赣江和乌江。沉积物Sr-Nd同位素的分布则指示长江金沙江段沉积物多来自松潘-甘孜褶皱带,川江沉积物多为扬子克拉通的物质。沉积物地球化学组成在长江流域中下游有均一化的趋势。结合多种示踪手段,认为支流嘉陵江、汉江对干流的贡献大,乌江、湘江和赣江对干流的贡献小。长江流域的源岩类型是控制沉积物物源的主要因素之一。沉积物黏土矿物和碎屑矿物组成同时受控于流域地形坡度,构造运动和流域特定流动力。沉积物元素-同位素组成主要与流域水系径流量及降水量有关,单颗粒碎屑锆石年龄主要受特定流动力和水系径流量的影响。综合而言,长江流域源岩类型和特定流动力(地形坡度+水系径流量)是影响长江流域沉积物剥蚀、搬运及物源结果最重要的因素。沉积物黏土矿物,重矿物,特别是元素和Sr-Nd同位素的研究均表明长江流域上游物理风化剥蚀强烈,中下游以化学风化作用为主,且从上游到下游化学风化作用有增强的趋势。长江流域的化学风化作用强度介于黄河和珠江之间,与不同流域的气候有着密切的关系。碎屑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的结合应用不仅能够判断沉积物物源,同时能够重建流域或区域上的岩浆活动事件以及陆壳演化,并模拟陆壳生长曲线。长江沉积物碎屑锆石所表现的五组主要年龄区间可分别与长江流域已知的岩浆事件时间相对应(吕梁运动,晋宁运动,加里东运动,海西运动,印支运动和燕山运动),碎屑锆石Hf同位素模式年龄指示长江流域陆壳生长主要在太古代-古元古代(2.5-2.8Ga)和中元古代(1.0-1.5Ga)两个阶段。通过研究可建立沉积物物源示踪体系,该体系表明需根据不同河流的地质背景以及研究目的选择不同的物源示踪方法。流域背景的差异以及沉积物粒级和性质是选择物源示踪方法的关键。该体系可作为研究河流沉积物物源的参考依据。
施美凤,林方成,李兴振,凌小明,石洪召[10](2011)在《东南亚中南半岛与中国西南邻区地层分区及沉积演化历史》文中提出本文通过对东南亚中南半岛的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越南五国及毗邻的中国西南地区地层的对比研究,依据研究区构造演化、沉积岩石组合和古生物群特征将整个区域划分为5个地层分区:冈瓦纳型的印度地层区、过渡型亲冈瓦纳的滇缅马地层区、过渡型亲华南的印支地层区、属劳亚大陆的扬子地层区和华夏地层区。论述了地层区的基本特征,并进一步对各地层区间做了沉积演化对比,进而阐明了区域的重要构造事件与洋盆沉积演化历史。
二、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地区北部的印支运动及与南部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地区北部的印支运动及与南部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羌塘地块东部侏罗纪岩石磁组构研究及其构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对昌都地区物源的认识 |
1.2.2 运用磁组构对物源分析的可行性 |
1.3 研究内容 |
1.4 实验测试及技术路线 |
1.4.1 岩石磁学研究 |
1.4.2 实验条件 |
1.4.3 技术路线 |
1.4.4 综合分析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及研究对象 |
2.1 羌塘地块地质背景 |
2.2 昌都地区地质概况 |
2.3 样品采集情况 |
第三章 岩石磁学测试及实验结果 |
3.1 磁组构基本参数 |
3.2 实验方法 |
3.3 岩石磁学实验结果 |
3.3.1 磁化率-温度曲线及三轴等温剩磁热退磁结果 |
3.3.2 磁化率各向异性结果 |
3.3.3 玫瑰花图结果 |
3.4 小结 |
第四章 分析与讨论 |
4.1 早侏罗世AMS结果分析 |
4.2 中晚侏罗世AMS结果分析 |
第五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及论文发表情况 |
(2)西藏的缝合带与特提斯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可可西里-金沙江叠接带 |
1.1 构造-沉积建造 |
1.2 洋板块地质 |
1.3 缝合带走滑运动-转换断层 |
2 龙木错-双湖(-澜沧江)对接带与羌塘-三江复合板块 |
2.1 缝合带时限数据 |
2.2 羌塘-三江复合板块时空结构分析 |
3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
3.1 缝合带内物质组成 |
3.2 班公湖-怒江洋盆形成演化分析 |
3.3 班公湖-怒江洋盆的关闭 |
4 雅鲁藏布江叠接带与冈底斯-喜马拉雅造山带 |
4.1 雅鲁藏布江叠接带结构及物质组成 |
4.2 雅鲁藏布洋与喜马拉雅被动大陆边缘 |
4.3 雅鲁藏布双重俯冲与冈底斯弧盆系 |
5 结语 |
(3)特提斯地球动力学(论文提纲范文)
1 特提斯概述 |
2 特提斯演化的基本特征 |
2.1 西昆仑造山带 |
2.2 阿尔金山早古生代造山带 |
2.3 祁连-柴达木-东昆仑造山带 |
2.4 秦岭造山带 |
2.5 金沙江-哀牢山-松马缝合带 |
2.6 龙木错-双湖-昌宁-孟连缝合带 |
2.7 班公湖-怒江-腾冲缝合带 |
2.8 雅鲁藏布-印缅缝合带 |
3 若干重要问题讨论 |
3.1 特提斯的划分与对比 |
3.2 冈瓦纳大陆的属性判定 |
3.3 原特提斯及其与欧洲的对比 |
3.4 古特提斯形成时代 |
3.5 古-新特提斯共存问题 |
4 特提斯演化的资源环境效应 |
4.1 特提斯域成矿作用 |
4.2 特提斯域能源矿产 |
4.3 特提斯演化及其环境效应 |
4.4 特提斯演化与显生宙重大生命事件 |
5 特提斯地球动力学 |
5.1 大洋形成的弧后扩张机制 |
5.2 地幔柱与大陆裂解 |
5.3 俯冲带的形成与跃迁 |
5.4 单向裂解与聚合机制 |
5.5 增生、碰撞与造山 |
5.6 特提斯深部动力学 |
6 结语 |
(4)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纪沉积充填及构造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科学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存在问题 |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内容 |
1.4 工作概况和主要工作量 |
1.4.1 工作概况 |
1.4.2 主要工作量 |
1.5 主要研究进展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1.1 构造位置 |
2.1.2 区域演化 |
2.1.3 地层系统 |
2.2 周缘地质体特征 |
2.2.1 主要块体 |
2.2.2 主要缝合带(构造带) |
第三章 可可西里地区三叠纪沉积充填与构造背景 |
3.1 典型剖面和样品 |
3.1.1 下三叠统(T_1) |
3.1.2 中三叠统(T_2) |
3.1.3 上三叠统(T_3) |
3.2 古流向特征 |
3.2.1 下三叠统(T_1) |
3.2.2 中三叠统(T_2) |
3.2.3 上三叠统(T_3) |
3.3 分析结果 |
3.3.1 碎屑颗粒组成 |
3.3.2 地球化学 |
3.4 讨论 |
3.4.1 构造环境 |
3.4.2 沉积物源 |
3.5 小结 |
第四章 不冻泉-治多地区三叠纪沉积充填与构造背景 |
4.1 典型剖面和样品 |
4.1.1 下三叠统(T_1) |
4.1.2 中三叠统(T_2) |
4.1.3 上三叠统(T_3) |
4.2 古流向特征 |
4.2.1 中三叠统(T_2) |
4.2.2 上三叠统(T_3) |
4.3 分析结果 |
4.3.1 碎屑颗粒组成 |
4.3.2 地球化学 |
4.3.3 碎屑锆石测年 |
4.4 讨论 |
4.4.1 构造环境 |
4.4.2 源岩特征 |
4.4.3 沉积物源 |
4.5 小结 |
第五章 玛沁-甘孜地区三叠纪沉积充填与构造背景 |
5.1 典型剖面和样品 |
5.1.1 下三叠统(T_1) |
5.1.2 中三叠统(T_2) |
5.1.3 上三叠统(T_3) |
5.2 古流向特征 |
5.2.1 下三叠统(T_1) |
5.2.2 中三叠统(T_2) |
5.2.3 上三叠统(T_3) |
5.3 分析结果 |
5.3.1 碎屑颗粒组成 |
5.3.2 地球化学 |
5.3.3 碎屑锆石测年 |
5.4 讨论 |
5.4.1 构造环境 |
5.4.2 源岩特征 |
5.4.3 沉积物源 |
5.5 小结 |
第六章 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系与邻区的对比研究 |
6.1 早(中)三叠世洪水川组、闹仓坚沟组沉积演化特征 |
6.1.1 概述 |
6.1.2 典型剖面 |
6.1.3 地球化学特征 |
6.1.4 讨论与初步结论 |
6.2 晚三叠世巴塘群沉积演化特征 |
6.2.1 概述 |
6.2.2 典型剖面 |
6.2.3 地球化学特征 |
6.2.4 讨论与初步结论 |
6.3 小结 |
第七章 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系构造与变形特征 |
7.1 巴颜喀拉盆地构造特征 |
7.1.1 构造单元 |
7.1.2 断裂系统 |
7.1.3 盆地基底 |
7.2 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系变形特征 |
7.2.1 剖面概述 |
7.2.2 典型构造形迹 |
7.2.3 构造序列和变形特征 |
7.3 小结 |
第八章 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纪沉积与构造演化 |
8.1 盆地沉积 |
8.1.1 地层展布 |
8.1.2 沉积物源 |
8.2 盆地属性 |
8.2.1 基底属性 |
8.2.2 构造属性 |
8.3 盆地演化 |
结论与存在问题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表 分析结果 |
(5)青藏高原聚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概述 |
1.2 研究现状 |
1.3 待解决的问题 |
1.4 研究方案 |
1.5 主要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格局 |
2.2 区域构造演化 |
2.3 区域聚煤背景 |
2.4 赋煤构造单元 |
2.5 小结 |
3 主要盆地含煤沉积发育特征 |
3.1 聚煤盆地划分 |
3.2 东昆仑构造区 |
3.3 羌塘-三江构造区 |
3.4 冈底斯–喜马拉雅构造区 |
3.5 小结 |
4 聚煤作用及其时空迁移规律 |
4.1 晚古生代聚煤作用 |
4.2 中生代聚煤作用 |
4.3 新生代聚煤作用 |
4.4 聚煤作用时空迁移规律 |
4.5 聚煤盆地类型分析 |
4.6 小结 |
5 聚煤盆地改造与煤炭资源潜力 |
5.1 新生代构造演化 |
5.2 聚煤盆地的改造 |
5.3 冈底斯煤炭资源潜力 |
5.4 小结 |
6 结论与创新点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认识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德钦县干旱河谷生境要素对葡萄地带性种植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青藏高原地理效应与云南热带山原特征 |
1.1.2 横断山地带性特征 |
1.1.3 传统农牧结构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1 农业生态学发展 |
1.2.2 中国农业气候资源研究 |
1.2.3 云南山地资源环境与农业发展 |
1.2.4 横断山干旱河谷资源环境与开发利用 |
1.2.5 德钦干旱河谷葡萄种植与研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德钦县自然环境特征与资源状况研究 |
2.1 研究方法 |
2.1.1 地形要素分析 |
2.1.2 遥感解译和影像分类 |
2.1.3 气候因子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德钦县土地因子特征和分布格局 |
2.2.2 德钦县气候因子特征和分布格局 |
2.3 讨论 |
2.3.1 德钦县区位特点与土地资源分布格局 |
2.3.2 德钦县局部气候特征和成因 |
2.3.3 德钦农业资源条件 |
2.4 小结 |
第三章 德钦县干旱河谷生境特征研究 |
3.1 研究方法与材料 |
3.1.1 植物群落调查 |
3.1.2 河谷气候因子分析 |
3.1.3 土壤样品采集与组分测定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河谷气候特征及分布格局分析 |
3.2.2 河谷植物群落特征及分布格局分析 |
3.2.3 河谷土壤特征及分布格局分析 |
3.3 讨论 |
3.3.1 德钦干旱河谷类型 |
3.3.2 干温河谷植物群落特点分布格局 |
3.3.3 德钦干温河谷成因 |
3.4 小结 |
第四章 德钦县干旱河谷葡萄种植环境因子影响机制研究 |
4.1 研究方法 |
4.1.1 生态位模型分析 |
4.1.2 全球传统葡萄种植区环境因子分析 |
4.1.3 物候期生长指标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德钦野生葡萄资源生态位分析 |
4.2.2 德钦种植酿酒葡萄资源生态位分析 |
4.2.3 全球传统葡萄种植区环境因子分析 |
4.2.4 全球传统葡萄种植区物候指标分析 |
4.3 讨论 |
4.3.1 不同产区的局部气候特征及差异性 |
4.3.2 中国葡萄区划标准下的德钦产区 |
4.4 小结 |
第五章 德钦县干旱河谷葡萄种植的影响机制研究 |
5.1 研究方法 |
5.1.1 遥感数据源和预处理 |
5.1.2 影像分类和精度检验 |
5.1.3 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 |
5.1.4 社会经济数据和农村参与式调查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1995-2015德钦县土地利用变化 |
5.2.2 1995-2015德钦县社会经济变化 |
5.2.3 德钦葡萄种植状况 |
5.2.4 基于村级尺度农业结构对比分析 |
5.3 讨论 |
5.3.1 德钦产业结构调整对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影响 |
5.3.2 德钦产业结构调整对传统生计模式的影响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综合讨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本研究创新点 |
6.3 产区发展思路和建议 |
6.4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7)滇西北村落文化景观的时空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滇西北村落文化景观的研究概况、研究背景与研究视角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论题的阐释 |
1.2.1 关于“滇西北” |
1.2.2 关于“村落文化景观” |
1.2.3 关于“时空特征” |
1.3 研究的目的与立场、方法与数据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立场 |
1.3.3 研究方法 |
1.3.4 研究数据 |
1.4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4.1 文化景观主要理论分析 |
1.4.2 对传统聚落的相关研究 |
1.4.3 对滇西北传统聚落的相关研究 |
1.4.4 空间信息技术应用于村落研究 |
1.4.5 对现状研究的小结 |
1.5 研究的内容与过程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过程 |
1.5.3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滇西北村落文化景观研究的历史与地理视野 |
本章引论 |
2.1 地理观:四个关键词与三种影响效应 |
2.1.1 四个关键词:低纬、高原、山地、坝区 |
2.1.2 三种影响效应:立体、多元、边疆 |
2.2 历史观:“化外”、“蛮化”、“王化”、“汉化” |
2.2.1“化外”时期 |
2.2.2“蛮化”时期 |
2.2.3“王化”时期 |
2.2.4“汉化”时期 |
2.3 民族观:藏彝走廊与汉族走廊 |
2.3.1 历史形成的民族地区 |
2.3.2 藏彝走廊 |
2.3.3 汉族走廊 |
2.4 滇西北——历史地理视野中的因缘际会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滇西北村落文化景观研究的微观与宏观视角 |
本章引论 |
3.1 微观分析:构成因子 |
3.1.1 自然因子 |
3.1.2 人文因子 |
3.1.3 耦合因子 |
3.1.4 关键因子与三对研究范畴 |
3.2 宏观概括:研究单元 |
3.3 本章小结 |
第二部分 滇西北各流域村落文化景观 的典型案例研究 |
第4章 独龙江流域的村落文化景观研究 |
本章引论 |
4.1 地理环境与研究范围 |
4.2 人文环境与历史变迁 |
4.2.1 人文环境 |
4.2.2 历史变迁 |
4.3 文化景观特征 |
4.3.1 产业 |
4.3.2 聚落 |
4.3.3 宗教 |
4.4 讨论:小民族生存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怒江流域的村落文化景观研究 |
本章引论 |
5.1 地理环境与研究范围 |
5.1.1 地理环境 |
5.1.2 研究范围 |
5.2 人文环境与历史变迁 |
5.3 怒江干流:捧当—丙中洛—察瓦龙段 |
5.3.1 产业 |
5.3.2 聚落 |
5.3.3 文化多元 :远古遗风与异质文化的交汇点 |
5.4 怒江支流:秋那桶河流域与迪麻洛河流域 |
5.4.1 秋那桶流域:“村—溪—田”模式 |
5.4.2 迪麻洛流域:“村—山—牧”模式 |
5.4.3 外来信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
5.5 讨论:从宗教建筑看宽容与多元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澜沧江流域的村落文化景观研究 |
本章引论 |
6.1 地理环境与研究范围 |
6.2 人文环境:汉藏文化边缘的多元文化带 |
6.2.1 文化传播的主体:双重层面 |
6.2.2 文化传播的线路:双重途径 |
6.3 澜沧江干流:盐井—燕门 —维西段 |
6.3.1 地理环境 |
6.3.2 历史沿革:边缘与中心的叠置 |
6.3.3 文化景观特征 |
6.4 通甸河流域:干流支流各不同 |
6.4.1 地理环境 |
6.4.2 支流村落:玉狮场 |
6.5 沘江流域:经济职能形成的同一性 |
6.5.1 地理环境 |
6.5.2 人文环境:盐与桥的相遇 |
6.5.3 文化景观特征 |
6.5.4 讨论: 文化景观与文化遗产·综合研究与专题研究 |
6.6 黑惠江流域 |
6.6.1 凤羽河流域:跨流域同构的文化景观单元 |
6.6.2 洱海流域:泱泱大村的文化景观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金沙江流域的村落文化景观研究 |
本章引论 |
7.1 地理环境与研究范围 |
7.2 人文环境与历史变迁 |
7.3 金沙江干流:奔子栏—巨甸段 |
7.4 东旺河流域 |
7.4.1 概况 |
7.4.2 雪山灌溉的文化景观 |
7.4.3 边缘的清凉 |
7.4.4 文化遗存 |
7.5 支巴洛河流域 |
7.5.1 过渡性质的地缘环境 |
7.5.2 垂直分层的景观分布 |
7.5.3 拼贴重塑的民居特征 |
7.5.4 讨论:文化交流中的尽端与通达 |
7.6 硕多岗河流域 |
7.6.1 高原坝区的畜牧型村落 |
7.6.2 村落文化景观中的文化意义 |
7.6.3 讨论:似是而非与无中生有 |
7.7 漾弓江流域 |
7.7.1 纳西:介于藏与汉之间 |
7.7.2 顺水而下:从村到城的轨迹 |
7.7.3 信仰空间:从北岳庙到三大寺 |
7.8 本章小结 |
第8章 元江流域的村落文化景观研究 |
本章引论 |
8.1 地理环境与研究范围 |
8.2 人文环境与历史变迁 |
8.3 发源河段:额骨阿宝与彝族聚落 |
8.3.1 探源 |
8.3.2 乌栖及其附近彝族村落 |
8.4 坝区河段:东莲花 |
8.4.1 历史沿革 |
8.4.2 产业:以商兴村 |
8.4.3 聚落:水系、宗教、防卫 |
8.4.4 宗教空间的多种特征 |
8.4.5 文化交流的技术途径 |
8.4.6 讨论:信仰回潮中的“反传统” |
8.5 峡谷河段:西河—巍山河的村落文化景观 |
8.6 本章小结 |
第三部分 滇西北各流域村落文化景观的时空特征总结 |
第9章 滇西北村落文化景观的空间特征 |
本章引论 |
9.1 村落的流域分布特征 |
9.1.1 高程特征 |
9.1.2 坡度特征 |
9.1.3 坡向特征 |
9.1.4 交流特征 |
9.1.5 密度特征 |
9.1.6 流域特征概括 |
9.2 村落文化景观的模式特征 |
9.3 基本模式与关键因子的空间关系 |
9.3.1 产业空间 |
9.3.2 聚落空间 |
9.3.3 宗教空间 |
9.3.4 民族分布 |
9.4 本章小结 |
第10章 滇西北村落文化景观的演化逻辑 |
本章引论 |
10.1 村落文化景观演化的驱动因素 |
10.1.1 生态资源 |
10.1.2 经济发展 |
10.1.3 族群流动 |
10.1.4 文化环境 |
10.2 村落文化景观的演化机制 |
10.2.1“人地关系”中的决定与或然 |
10.2.2 限定关系 |
10.2.3 选择关系 |
10.3 村落文化景观的演化进程 |
10.3.1 演化进程类别 |
10.3.2 演化进程的平衡回归模型 |
10.3.3 近百年来的变化 |
10.4 本章小结 |
第四部分 结论 |
第11章 结论与展望 |
11.1 基本结论 |
11.2 研究中的创新点 |
11.3 研究不足与下一步的可能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部分建筑测绘图 |
附录B 本文涉及的主要村落概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楚雄盆地构造演化及油气成藏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裂陷盆地研究现状 |
1.2.2 原型盆地及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1.3 技术路线及主要研究内容 |
1.3.1 技术路线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楚雄盆地地震资料采集处理解释研究 |
1.4.1 地震资料采集处理 |
1.4.2 提高信噪比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 |
1.4.3 地震资料构造―岩性解释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1.1 楚雄盆地大地构造位置 |
2.1.2 楚雄盆地区域地层及沉积概况 |
2.1.3 楚雄盆地周缘区域构造带演化 |
2.2 楚雄盆地地壳结构与基底性质 |
2.3 楚雄盆地形成的地球动力学背景 |
2.4 盆地深部地质特征 |
2.5 楚雄盆地油气勘探现状 |
第三章 楚雄盆地构造特征及构造单元划分 |
3.1 楚雄盆地构造格局 |
3.1.1 楚雄盆地周缘地区断裂特征 |
3.1.2 楚雄盆地内主要断裂特征 |
3.1.3 楚雄盆地构造样式 |
3.1.4 楚雄盆地内主要断裂控盆作用 |
3.2 区域地质事件分析及构造层划分 |
3.3 构造单元划分 |
第四章 楚雄盆地形成与演化 |
4.1 成盆期前变质基底形成与演化 |
4.2 楚雄盆地形成演化及原型盆地 |
4.2.1 震旦纪―早二叠世被动大陆边缘稳定地台发展阶段 |
4.2.2 晚二叠世―中三叠世地幔柱活动及古特提斯洋板块俯冲升隆阶段 |
4.2.3 晚三叠世―早白垩世早期大陆边缘断陷―坳陷盆地形成与演化 |
4.2.4 早白垩世中期―古新世克拉通坳陷盆地萎缩阶段 |
4.2.5 始新世以来抬升改造及残留盆地形成阶段 |
4.3 原型盆地叠加复合过程 |
4.3.1 多期构造动力体系的联合与复合 |
4.3.2 多期原型盆地叠合与复合 |
4.3.3 多期构造―沉积迁移 |
4.3.4 层块分异构造演化过程 |
4.3.5 断坳叠合的演化过程 |
4.4 关于楚雄盆地构造演化问题的探讨 |
4.4.1 先存基底断裂多期挤压―裂陷作用及控盆特征 |
4.4.2 晚三叠世楚雄裂陷盆地成因 |
第五章 构造演化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
5.1 构造演化对烃源岩的控制作用 |
5.2 构造演化对储盖组合的控制作用 |
5.3 构造演化对圈闭发育的控制作用 |
5.4 构造演化对油气运聚成藏的控制作用 |
5.5 油气勘探有利远景区 |
5.5.1 东山有利油气远景区 |
5.5.2 牟定有利油气远景区 |
5.5.3 平川有利油气远景区 |
5.5.4 双柏有利油气远景区 |
5.5.5 渡口有利油气远景区 |
第六章 认识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作者简介 |
(9)长江河流沉积物矿物学、地球化学和碎屑锆石年代学物源示踪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长江沉积物物源示踪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黏土矿物研究 |
1.2.2 碎屑矿物研究 |
1.2.3 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研究 |
1.2.4 元素地球化学及Sr-Nd同位素研究 |
1.2.5 其他方法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4 论文工作量 |
第二章 长江流域自然地理与地质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述 |
2.2 长江流域地质概况 |
2.2.1 大地构造 |
2.2.2 岩性特征 |
2.3 气候水文特征 |
第三章 实验方法与研究样品 |
3.1 矿物学 |
3.1.1 黏土矿物 |
3.1.2 碎屑矿物 |
3.2 碎屑锆石U-Pb年龄及Hf同位素 |
3.2.1 样品制备前处理 |
3.2.2 碎屑锆石U-Pb定年 |
3.2.3 碎屑锆石Hf同位素分析 |
3.3 地球化学分析 |
3.3.1 常量元素分析 |
3.3.2 微量元素分析 |
3.3.3 Sr-Nd同位素分析 |
3.4 研究样品 |
第四章 长江沉积物矿物学物源示踪 |
4.1 黏土矿物 |
4.1.1 黏土矿物组合特征 |
4.1.2 长江沉积物黏土矿物组合控制因素 |
4.1.3 黏土矿物组成的物源指示 |
4.1.4 小结 |
4.2 碎屑矿物 |
4.2.1 重矿物 |
4.2.2 轻矿物 |
4.2.3 小结 |
第五章 长江沉积物碎屑锆石物源示踪 |
5.1 碎屑锆石U-Pb年代学 |
5.1.1 碎屑锆石U-Pb年龄 |
5.1.2 沉积物碎屑锆石物源判别 |
5.1.3 碎屑锆石混合模式 |
5.1.4 碎屑锆石U-Pb年龄与岩浆活动 |
5.2 碎屑锆石Hf同位素 |
5.2.1 碎屑锆石Hf同位素特征及其物源指示 |
5.2.2 长江流域陆壳演化 |
5.3 小结 |
第六章 长江沉积物地球化学物源示踪 |
6.1 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6.2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
6.3 元素地球化学物源判别 |
6.4 Sr-Nd同位素物源示踪 |
6.5 小结 |
第七章 长江沉积物物源控制因素 |
7.1 沉积物物源与流域面积贡献的关系 |
7.2 沉积物物源与水系径流量的关系 |
7.3 沉积物物源与地形的关系 |
7.4 沉积物物源与特定流动力的关系 |
7.5 沉积物物源与构造运动的关系 |
7.6 沉积物物源与降水量的关系 |
7.7 沉积物物源与源岩类型的关系 |
7.8 沉积物物源示踪体系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进展、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发表论文 |
(10)东南亚中南半岛与中国西南邻区地层分区及沉积演化历史(论文提纲范文)
1 地层区划分方案 |
2 各地层区特征 |
(1) 印度地层区 |
(2) 滇缅马地层区 |
(3) 印支地层区 |
(4) 扬子地层区 |
(5) 华夏地层区 |
3 结论 |
四、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地区北部的印支运动及与南部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羌塘地块东部侏罗纪岩石磁组构研究及其构造意义[D]. 刘晨光.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0(12)
- [2]西藏的缝合带与特提斯演化[J]. 曾庆高,王保弟,西洛郎杰,毛国正,刘海永,刘恭喜. 地球科学, 2020(08)
- [3]特提斯地球动力学[J]. 吴福元,万博,赵亮,肖文交,朱日祥. 岩石学报, 2020(06)
- [4]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纪沉积充填及构造演化[D]. 张朝锋. 西北大学, 2019(01)
- [5]青藏高原聚煤作用[D]. 乔军伟.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3)
- [6]德钦县干旱河谷生境要素对葡萄地带性种植的影响机制研究[D]. 杨济达. 云南大学, 2019(09)
- [7]滇西北村落文化景观的时空特征研究[D]. 杨宇亮. 清华大学, 2014(05)
- [8]楚雄盆地构造演化及油气成藏条件研究[D]. 杨庆道.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4(01)
- [9]长江河流沉积物矿物学、地球化学和碎屑锆石年代学物源示踪研究[D]. 何梦颖. 南京大学, 2014(03)
- [10]东南亚中南半岛与中国西南邻区地层分区及沉积演化历史[J]. 施美凤,林方成,李兴振,凌小明,石洪召. 中国地质,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