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凹凸棒土的开发利用

江苏凹凸棒土的开发利用

一、江苏凹凸棒石粘土的开发利用(论文文献综述)

杜坚[1](2021)在《凹凸棒石与植物精油复合物的制备及其在鸽养殖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余祥坤[2](2021)在《凹凸棒石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对放射性碘离子的吸附研究》文中提出

王伟[3](2021)在《凹凸棒石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干摩擦学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刘宇航[4](2021)在《甘肃高铁凹凸棒土纳米酶催化活性研究》文中认为凹凸棒石(ATP)是一种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维纤维状纳米材料,具有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大等优良性能,被各行各业广泛使用。在处理印染废水的过程中,脱色很重要,目前脱色方法是印染废水处理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甘肃临泽高铁ATP独特性质的研究,对其进行了多种矿物学分析,并且对亚甲基蓝(MB)进行了吸附、降解实验研究,详细讨论了对MB吸附和降解效果产生影响的因素,并探讨了其反应机理。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临泽高铁ATP的物理化学特性。通过对临泽高铁ATP的矿物学表征,得到了以下结果。X射线衍射分析(XRD)结果表明,凹凸棒石、伊利石、高岭石、石英、长石是临泽高铁ATP的主要矿物;对凹凸棒土进行了铁物相分析,分别含有磁性铁,碳酸盐中铁,硅酸盐中铁,硫化物中铁,赤铁等;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RF)结果表明,临泽高铁ATP中的主要元素为Si、Al、Fe、Mg等;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结果表明,临泽高铁ATP中Fe的主要形态为化合态。(2)活化高铁ATP吸附MB。ATP对MB的吸附性能得到提高,在经过酸、碱、高温活化后。其中以15%质量分数的HCl溶液、2mol/L的Na OH溶液和350℃的高温等活化条件对ATP进行活化后,对MB的吸附率达到最高,分别为89.62%、85.34%和81.32%。在30min内活化高铁ATP吸附MB,能达到吸附平衡。(3)构建了一个凹凸棒土酶促催化体系,在体系中,先达到吸附平衡,再对MB进行降解。实验结果表明,当H2O2浓度为0.15mol/L,催化剂ATP含量为10g/L,温度为60℃,p H为2时,在4h内降解率能达到100%。根据动力学拟合结果,ATP对MB的降解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在实验结束后,重复MB降解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经过6个循环后,MB的降解率仍能达到78%。(4)建立了一个凹凸棒土光效应催化降解体系,先达到吸附平衡,再降解MB。实验结果表明,MB在1h内能完全降解的条件:加入催化剂ATP的量为10g/L,加入H2O2的浓度为0.15mol/L,溶液中MB的初始浓度为100mg/L,溶液的初始p H值为2。在实验结束后,探讨了催化剂高铁ATP在光效应催化体系中的可重复使用性。结果表明,经过六次循环试验,MB的降解率仍能达到82%,最后通过自由基捕获实验研究了高铁ATP催化降解MB的机理,羟基对降解过程起主导作用。

张建欣[5](2021)在《以纳米粒子为交联中心的高性能纳米复合离子导电凝胶的构筑及性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离子导电凝胶在可穿戴电子设备、软机器人、柔性储能装置以及柔性传感器等器件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人们对于离子导电凝胶性能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以纳米粒子作为交联中心的离子导电凝胶作为一种新型凝胶材料,其柔软性和延展性能够满足人体运动引起的拉伸、扭曲等形变的需求。本论文将凹凸棒与离子液体通过物理混合的方法制备出了具有光学各向异性的离子凝胶,然后通过改性凹凸棒(OATP)制备了纳米化学交联离子导电凝胶,最后以八乙烯基-POSS为交联中心制备了超拉伸离子凝胶,并对制备的离子凝胶进行了多种测试研究,得到如下结果:(1)凹凸棒(ATP)加入到离子液体中进行物理混合制备纳米复合离子凝胶,对纳米复合离子凝胶进行多种测试。流变学、POM和SAXS手段研究了离子凝胶的溶胶-凝胶转变、液晶现象和结构变化,ATP/IL分散体系首先从液态转变为凝胶,然后随着ATP浓度的增加形成LC凝胶相。流变学和POM测试表明,获得的离子凝胶显示出优异的热机械和液晶结构稳定性。电化学测试表明,获得的离子凝胶表现出高于10-3 S/cm的高离子电导率。(2)以改性凹凸棒(OATP)为化学交联中心,丙烯酰胺为单体制备纳米复合化学交联离子导电水凝胶。通过多种测试研究证明,凝胶具有优异的拉伸性能、机械性能、液晶性能以及在柔性传感器上的良好的时间响应性和灵敏性。流变结果表明,纳米化学交联离子导电水凝胶模量可达104Pa,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拉伸测试表明,制备的纳米离子导电水凝胶有着良好的拉伸性,断裂伸长率8700%。通过POM观察可以证明,该纳米化学交联离子凝胶具有液晶现象。该纳米化学交联离子导电凝胶组装成的柔性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灵敏性和时间响应性。(3)以多官能团八乙烯基-POSS化学交联中心,以丙烯酸(AA)单体,在EMIM(Et O)2PO2离子液体中进行自由基聚合制备了双网络超拉伸自修复离子凝胶。测试表明,该离子凝胶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超拉伸性、自修复性能、热稳定性,并且有宽泛的应用温度范围以及用于应变传感器时非常灵敏的传感能力。温度扫描测试离子凝胶在200℃高温下还保持着凝胶状态,有较高的热稳定性。拉伸结果表明,离子凝胶有着优异的力学性能,其断裂伸长率可达7000%。偏光显微镜(POM)下观察,离子凝胶有自愈合能力。DSC结果表明,玻璃化转变温度Tg可达-78℃。电化学表明,电导率超过1.0×10-5S/cm。离子凝胶用作传感器有好的稳定传感能力。

廖晓峰[6](2021)在《功能化磁性凹凸棒的制备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的不断发展,水体污染越来越严重,其中染料污染和重金属污染尤为突出,对河流水源、水生生物以及人类的健康有着极大的危害。因此,对用于染料与重金属污水处理的高效低能耗、价格低廉、环境友好可再生新材料的开发,成为了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凹凸棒原土为原料,开发低成本、绿色高效、性能稳定的环境友好型吸附材料为目标。以纯化的凹凸棒(ATP)为原料,对其表面接枝磁性Fe3O4纳米粒子后,再分别用聚乙烯亚胺(PEI)和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进行表面改性制备了功能化磁性凹凸棒吸附材料ATP-Fe3O4-PEI和ATP-Fe3O4-APTES。选取染料和重金属废水中代表性污染物刚果红和Pb2+,研究了所制备的功能化磁性凹凸棒复合材料对污染物的吸附性能。主要成果如下:(1)采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比表面积测定(BET)、Zeta电位测定、磁学性能分析(VSM)、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等手段对所制备的ATP-Fe3O4-PEI和ATP-Fe3O4-APTES复合材料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凹凸棒土经过磁性Fe3O4纳米粒子和PEI/APTES的复合改性后,未对凹凸棒土的晶体结构造成破坏。改性后的凹凸棒土比表面积有所减小,可能是磁性Fe3O4纳米粒子的附着和PEI/APTES的改性填充了部分ATP孔道所致。Zeta电位分析表明,ATP-Fe3O4-PEI材料在中性到酸性环境下显示正电性,这将有利于对带负电性的染料分子的吸附。(2)将功能化磁性凹凸棒吸附材料ATP-Fe3O4-PEI用于染料废水(以刚果红为目标污染物)的处理。研究了溶液p H、刚果红初始浓度、吸附时间和吸附温度等单因素对材料吸附刚果红性能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刚果红溶液浓度增大、p H值降低和吸附时间增加都有助于材料对刚果红的吸附。当刚果红溶液浓度为3000mg·L-1、p H=3及吸附时间为1h时,ATP-Fe3O4-PEI材料对刚果红吸附量高达5623.23mg·g-1,这是目前已知的矿物材料对染料分子的最大吸附量。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研究发现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Freundlich模型,表明ATP-Fe3O4-PEI材料对刚果红的吸附是多种活性位点共同作用的多分子层物理吸附,吸附驱动力主要来自材料与刚果红之间的静电吸引力、氢键以及刚果红分子间的静电引力、π-π作用和氢键。这些结果表明,ATP-Fe3O4-PEI材料是一种对染料分子具有优异吸附性能的吸附剂,有望在染料废水处理中得到应用。(3)研究了功能化磁性凹凸棒吸附材料ATP-Fe3O4-APTES对重金属离子(以Pb2+为目标污染物)的吸附行为,考察了溶液p H、吸附时间、Pb2+初始浓度和吸附温度等因素对Pb2+吸附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Pb2+浓度增大、p H值升高、温度升高和吸附时间增加都将有助于对Pb2+吸附容量的增大。当Pb2+浓度为100mg·L-1、p H=5、温度为30℃及吸附时间为6h时,ATP-Fe3O4-APTES对Pb2+有最佳的吸附效果,吸附量达到129.32mg·g-1。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研究发现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模型,说明该吸附是单分子层化学吸附。吸附热力学研究表明,吸附是一个自发的吸热过程。吸附驱动力主要来自材料表面-NH2与Pb2+之间的配位作用。这些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功能化磁性凹凸棒吸附材料ATP-Fe3O4-APTES对重金属离子具有优良的吸附性能,在重金属离子废水处理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4)ATP-Fe3O4-PEI和ATP-Fe3O4-APTES两种材料表面具有不同的吸附特性,ATP-Fe3O4-PEI材料对刚果红染料分子吸附性能更优,而ATP-Fe3O4-APTES材料对Pb2+吸附性能更佳,这与两种材料表面氨基的状态及吸附质的分子/原子组成结构有关。PEI表面伯、仲、叔氨基团呈现一种无序状态,这种无序状态可能不利于对Pb2+的吸附,而对于含有大量-NH2、-N=N-、和-SO3-基团的刚果红大分子物质则不受影响,通过静电吸引和氢键等强的作用进行吸附,表现出更优异的吸附性能。ATP-Fe3O4-APTES材料对Pb2+的吸附主要通过表面-NH2与Pb2+的配位进行,APTES表面-NH2更加致密而且有序,这可能更有利于对Pb2+的吸附,因此ATP-Fe3O4-APTES材料对Pb2+的吸附性能更佳。

张嘉辉[7](2021)在《Janus型膜蒸馏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膜蒸馏工艺由于其在高盐水淡化、废水回收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近年来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膜蒸馏(MD)是一种高效的膜分离工艺,膜蒸馏过程由微孔疏水膜上的温度和蒸汽压梯度驱动,通常只允许蒸汽进入冷侧。然而在处理含有疏水性(油污等)和两亲性(表面活性剂等)污染物的污水时,传统疏水膜的润湿和污染问题严重阻碍了膜蒸馏工艺的广泛应用。因此,开发新型抗污染、耐润湿的膜蒸馏膜至关重要。本文针对膜蒸馏过程中的膜污染和润湿等瓶颈问题,利用凹凸棒石进行氟化改性,得到功能化的全疏凹凸棒石,结合喷涂技术、多巴胺粘附制备得到具有耐润湿、抗污染及良好稳定性的两面具有不同润湿性质的膜(Janus膜)。具体研究内容如下:Janus膜两侧处具有不对称性,充分利用这一特性可以设计出兼具防污和耐润湿性的膜蒸馏膜。低成本且容易全疏改性的材料是构筑全疏层为研究重点。凹凸棒石(PAL)具有棒状结构、较大的比表面积、丰富的孔道结构和空隙率,其结构特征赋予了易全疏改性以及构建可重入结构的特点,材料上的纳米孔道保证了水分子的传输,因此凹凸棒石是制备膜蒸馏膜全疏层的理想材料。基于此,本研究利用多巴胺修饰凹凸棒石,在棒状凹凸棒石表面构建了分散的球状多巴胺凸起,从而获得了狼牙棒状的多级结构复合材料。通过氟烷基硅烷对凹凸棒石进行氟化改性,制备得到全疏凹凸棒石材料。经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发现改性表面成功出现球形凸起。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EDX)等分析改性后纳米材料,证明改性材料表面含有F、Si等元素。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证明了改性表面被修饰了Si-O、C-F、N-H等基团。这些数据说明凹凸棒石的结构和表面均被成功改性,实现了全疏功能。基于全疏的凹凸棒石,进一步构建Janus型的膜蒸馏膜。在聚四氟乙烯/聚三苯二甲酸酯(PTFE/PET)商品膜表面沉积多巴胺(DA)构建亲水层,另一侧喷涂超疏凹凸棒石构建全疏层,由此制得Janus膜。制备得到的Janus全疏侧水接触角为163.9°;亲水侧水接触角85.8°,水下矿物油接触角为157.2°。Janus膜两侧不同的亲疏性有利于在膜蒸馏过程中提升耐润湿和抗污染性能。在直接接触式膜蒸馏(DCMD)实验条件下,以实验制备得到的Janus膜处理含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TWEEN 80等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微乳液的污水,Janus膜均表现出较高的截盐性能(盐的去除率约为100%)和优异的稳定性(可稳定运行超过50小时),证明膜具有较好的耐润湿和抗污性。综上,本研究采用具有狼牙棒状的氟化凹凸棒石在膜蒸馏膜表面成功构筑了全疏层,并实现了具有显着不对称润湿性的Janus型膜的设计制备。在膜蒸馏操作中,凹凸棒石Janus膜蒸馏膜展现出良好的稳定性、耐润湿和抗污染性能,为含油高盐废水的处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推动了膜分离和水处理领域的发展。

徐磊[8](2021)在《凹凸棒石基污水处理剂的制备及其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清洁的水源不仅是生命存在所必需的,而且对环境也至关重要。近年来,重金属离子和染料在自然水生生态系统中的高流动性和毒性、不可生物降解和破坏性等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制造业、运输业、生活垃圾污染等过程中产生的重金属离子和染料,即使其浓度很低,也会对人的肾脏、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和肝脏等造成严重的损害。因此,如何高效、环保、低成本的处理染料废水和重金属污染废水已经成为很多研究人员研究的热点。凹凸棒石(Attapulgite)又称作坡缕石(playgorskite),是一种天然的一维纳米状含水富镁铝硅酸盐黏土矿物,在矿物学中隶属于海泡石族。凹凸棒石的单个棒晶直径约为20~70 nm,长度为0.5~5μm。凹凸棒石在自然界储量丰富,由于其规整、精细的结构使其具有多孔道形貌和较大的比表面积。与其它污水处理剂相比,凹凸棒石具有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等特点,同时其具有来源广、价格低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吸附脱色等行业,如在油脂脱色、染料废水以及重金属污染废水等方面的应用。由于天然凹凸棒石自身的理化构造使其容易自团聚或和其他杂质团聚,导致其比表面积下降、孔道结构堵塞等,最终影响到其吸附脱色性能,因此未处理凹凸棒石原矿吸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近年来,制备高性能、易处理、可循环利用的凹凸棒石基复合材料成为研究的热点。目前文献报道的大多数研究主要集中在吸附材料制备、吸附热力学以及吸附动力学方面的研究,对吸附过程的理论计算机理研究报道较少。本论文主要以凹凸棒石为基底材料,通过改性、复合等方法制备了高性能的凹凸棒石基污水处理剂,同时通过第一性原理理论计算,对污水处理过程中污染物可能的去除机理进行了探讨。本论文实验部分的设计由浅入深,以氨基改性凹凸棒石(M-ATP)作为吸附剂开始,在此基础上负载氮化碳,制备了凹凸棒石/石墨相氮化碳吸附材料(M-ATP/g-C3N4),最后为了达到吸附剂循环利用的目的,将吸附了Cu2+的M-ATP/g-C3N4进一步热处理,制备了对亚甲基蓝具有良好光催化降解能力的铜掺杂M-ATP/g-C3N4复合材料(Cu@M-ATP/g-C3N4)。本论文研究内容和实验结果如下:1、首先使用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改性的凹凸棒石制备得到了M-ATP吸附剂,利用该吸附剂对混合重金属废水(Pb2+和Cu2+)进行了选择性吸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M-ATP对Pb2+和Cu2+都展现出了很好的吸附性能,在298.15K,pH=6时,在二元重金属离子溶液中,M-ATP对Pb2+和Cu2+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53.58 mg/g和28.86mg/g,表明M-ATP更容易吸附Pb2+,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结果也表明Pb更易被M-ATP吸附。2、本章研究内容是在第一部分实验的基础上,利用M-ATP制备了MATP/g-C3N4复合材料,并利用其去除污水中的重金属污染物。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纯g-C3N4,MATP@g-C3N4复合材料对Pb2+和Cu2+展现出了更好的吸附效果,同时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结果也表明Pb2+更容易被凹凸棒石/g-C3N4复合材料吸附。3、本部分研究内容是在第二部分实验的基础上,对吸附完Cu2+的M-ATP@g-C3N4复合材料进行再利用。通过二次煅烧处理,得到的Cu@MATP@g-C3N4复合材料。相比于纯g-C3N4,Cu@MATP/g-C3N4复合材料对亚甲基蓝染料的光催化降解效果更好。理论计算结果表明,负载铜之后,Cu@M-ATP/g-C3N4材料能带间隙减小,更有利于光生电子的激发和分离。

姚吉辉[9](2021)在《模板辅助SAPO-34分子筛的改性及其催化甲醇制烯烃的研究》文中提出甲醇制烯烃(MTO)反应为从天然气、煤炭、生物质和固体废弃物等丰富的非石油资源中获取低碳烯烃提供了一条替代途径,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甲醇制烯烃是一个酸催化的反应,具有中孔和微孔的分子筛有利于生成低碳烯烃。SAPO-34分子筛由于其具有独特的孔道、特殊的笼型结构、适宜的酸性以及优异的水热稳定性,使其在MTO反应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SAPO-34的微孔结构和较大的晶体尺寸,通常会在MTO过程中因积碳而造成严重的扩散限制,导致催化剂快速失活,从而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催化剂的寿命。本论文采用模板法引入金属、调控分子筛晶粒大小、酸性以及构建多级孔结构对SAPO-34分子筛进行改性,并研究了改性SAPO-34分子筛对甲醇制烯烃的催化活性。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采用模板辅助法,以凹凸棒石为硅源和部分铝源、四乙基氢氧化铵为模板,分别合成了Co、Ni和Zn改性的SAPO-34分子筛。通过XRD、SEM、XPS、N2吸附-脱附、NH3-TPD、FTIR、ICP-AES和TG等手段对金属改性SAPO-34分子筛进行了表征。模板剂四乙基氢氧化铵中的N原子对三种金属离子表现出不同的作用力,从而进一步调节了分子筛的酸性。与浸渍法制备的金属改性SAPO-34分子筛相比,模板辅助法制备的金属改性SAPO-34分子筛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540cm3·g-1)、较大的孔体积(0.3 cm3·g-1)和较好的金属分散性。在固定床微分反应器中考察了制备的金属改性SAPO-34分子筛对甲醇制烯烃反应的催化性能。在温度为400°C,反应压强为0.1 MPa,质量空速为2.0 h-1,催化剂质量为0.5 g的条件下,Ni改性SAPO-34分子筛表现出较高的甲醇转化率和低碳烯烃选择性,低碳烯烃的选择性达到95.71%。2.以凹凸棒石为硅源和部分铝源,分别以三乙胺、吗啡啉和四乙基氢氧化铵中的两种作为双模板剂,采用水热晶化法制备了一系列SAPO-34分子筛。通过XRD、SEM、N2吸附-脱附、NH3-TPD、FTIR、XRF、27Al MAS NMR和TG对制备的分子筛进行表征。三乙胺和吗啡啉会造成较大的SAPO-34分子筛粒径,而四乙基氢氧化铵会使SAPO-34分子筛的粒径变小。此外,随着吗啉用量的增加,SAPO-34(MOR:TEAOH=1:3)、SAPO-34(MOR:TEAOH=1:1)、SAPO-34(MOR:TEAOH=3:1)和SAPO-34(MOR:TEAOH=0:2)分子筛的酸量先降低后升高。在固定床微分反应器中研究了SAPO-34分子筛在甲醇制烯烃的催化性能。在温度为400°C,反应压强为0.1 MPa,质量空速为2.0 h-1,催化剂质量为0.5 g的反应条件下,总酸量为0.85 mmol·g-1,晶体尺寸为0.84μm的SAPO-34分子筛(MOR:TEAOH=1:3)表现出最佳的催化性能,甲醇转化率为100%,低碳烯烃的选择性为97.15%,催化剂寿命超过1050 min。3.以凹凸棒石为硅源和部分铝源、吗啉和四乙基氢氧化铵为有机结构导向剂、Ui O-66为共模板剂,采用水热晶化法合成了一系列具有多级孔结构Zr改性的SAPO-34分子筛(Zrx-SAPO-34(x=0.25,0.50,0.75))。通过XRD、SEM、TEM、N2吸附-脱附、NH3-TPD、FTIR、XRF和TG对改性分子筛进行了表征。Ui O-66作为模板剂合成SAPO-34分子筛不仅可以引入多级孔结构,还可以调控分子筛的酸性及粒径。在固定床微分反应器中考察了Zrx-SAPO-34在甲醇制烯烃(MTO)中的催化性能。在温度为400°C,反应压强0.1 MPa,进料空速2.0 h-1,催化剂质量0.5 g的反应条件下,Zr0.50-SAPO-34催化剂的甲醇转化率为100%,低碳烯烃的选择性为98.66%,催化剂的使用寿命大于1500 min。分级多孔结构的引入有效地促进了反应物/产物的扩散和传质,延长了催化剂的使用寿命。同时,对分子筛酸性的优化也有效地提高了对低碳烯烃的选择性。

李一京[10](2021)在《磁性功能化凹凸棒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凹凸棒石具有资源丰富、易于开采和价格低廉等优点,因此开发以凹凸棒石为原料的多功能材料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提出了一种以凹凸棒石为骨架,用原位磁掺杂和硅烷偶联剂原位交联聚合的方法对凹凸棒石进行改性,制备了超疏水磁性凹凸棒石复合材料。各种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复合材料表面具有疏水性有机硅聚合物,它可以作为保护层覆盖在磁性凹凸棒石的骨架上,不仅更好的防止了磁性粒子的丢失,并且对水相中的硝基苯表现出高亲和力。主要的内容和结论如下:1.以凹凸棒石为原料在氢气氛围下生成Fe3O4/ATP。通过活性位点再生后,分别用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TMS)、甲基三甲氧基硅烷(MTMS)和n-丙基三甲氧基硅烷(PTMS)进行改性,成功制备了三种不同疏水性的磁性凹凸棒石复合材料。同时采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热重分析(TGA)等一系列测试手段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巯基硅烷化使磁性凹凸棒石形成微纳米结构。2.以硝基苯为吸附研究对象,探究振荡时间、溶液p H值、溶液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吸附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巯基功能化的Fe/ATP@Sh复合材料对硝基苯溶液的吸附率高达96.97%,三种硅烷改性的凹凸棒石复合材料对硝基苯溶液的吸附结果都能较好地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此外,Fe/ATP@Sh明显表现出超疏水性质,具有应用于不同基材涂层的潜力。同时Fe/ATP@Sh可用于油水分离,经过20次油水分离循环使用后,油水分离效率仍达到99%。

二、江苏凹凸棒石粘土的开发利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苏凹凸棒石粘土的开发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4)甘肃高铁凹凸棒土纳米酶催化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纳米酶的现状及其分类
        1.1.1 纳米酶的概述
        1.1.2 纳米酶的分类
    1.2 纳米材料凹凸棒土
        1.2.1 纳米材料凹凸棒石的结构特征
        1.2.2 纳米材料凹凸棒土的性能
        1.2.3 纳米材料凹凸棒土的应用
    1.3 染料废水研究现状
        1.3.1 染料的分类与危害
        1.3.2 染料废水处理技术
    1.4 酶促催化反应
        1.4.1 酶促催化反应进展
        1.4.2 不同反应体系中的酶促催化反应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1.6 本课题的来源、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6.1 本课题的主要来源
        1.6.2 主要研究内容
        1.6.3 技术路线
2 矿区地质背景及高铁凹凸棒土表征
    2.1 区域地质背景
    2.2 矿区地质特征
    2.3 实验材料
        2.3.1 ATP的预处理
        2.3.2 ATP的表征
    2.4 结果与讨论
        2.4.1 ATP的比表面积表征
        2.4.2 ATP的微观形貌表征
        2.4.3 ATP的微观结构表征
        2.4.4 ATP的物相表征
        2.4.5 ATP的化学组成表征
        2.4.6 ATP的Fe元素含量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甘肃高铁ATP的活化及吸附特性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试剂及表征仪器
        3.2.2 ATP的预处理
        3.2.3 活化高铁ATP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红外光谱分析
        3.3.2 XRD分析
        3.3.3 不同活化方式下的吸附动力学
        3.3.4 酸活化高铁ATP的吸附性能
        3.3.5 碱活化高铁ATP的吸附性能
        3.3.6 高温活化高铁ATP的吸附性能
    3.4 本章小结
4 甘肃高铁ATP的酶促反应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和试剂
        4.2.2 ATP的预处理
        4.2.3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ATP对MB的降解性能研究
        4.3.2 催化剂稳定性实验
        4.3.3 MB降解前后吸光度变化
        4.3.4 MB的降解动力学研究
        4.3.5 MB的降解机理分析
    4.4 结论
5 甘肃高铁ATP的光效应酶促催化降解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材料和试剂
        5.2.2 ATP的预处理
        5.2.3 实验方法
        5.2.4 催化剂稳定性实验
    5.3 结果与讨论
        5.3.1 不同反应体系对MB降解效果的研究
        5.3.2 光效应酶促催化剂ATP降解废水中MB影响因素的研究
        5.3.3 光酶促催化催化剂高铁 ATP 降解 MB 的稳定性研究
        5.3.4 光酶促催化剂高铁 ATP 降解 MB 的动力学研究
        5.3.5 光酶促催化降解机理讨论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5)以纳米粒子为交联中心的高性能纳米复合离子导电凝胶的构筑及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离子导电凝胶的研究进展
        1.1.1 离子导电水凝胶
        1.1.2 离子凝胶
    1.2 纳米复合离子导电凝胶的应用前景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凹凸棒(ATP)纳米复合离子凝胶的制备及性能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2.3 凹凸棒离子导电凝胶的制备与表征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凹凸棒纳米复合离子凝胶的形貌和微观结构
        2.3.2 凹凸棒纳米复合离子凝胶的流变行为
        2.3.3 凹凸棒纳米复合离子凝胶的液晶行为
        2.3.4 凹凸棒纳米复合离子凝胶的热稳定性能
        2.3.5 凹凸棒纳米复合离子凝胶的电化学性能
    2.4 本章结论
第三章 以改性凹凸棒(OATP)为交联中心的纳米复合离子导电水凝胶的制备及性能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2.3 改性凹凸棒纳米复合离子导电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及表征方式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凹凸棒(ATP)的有机改性
        3.3.2 改性凹凸棒纳米复合离子导电水凝胶的结构与形貌
        3.3.3 改性凹凸棒纳米复合离子导电水凝胶的热性能
        3.3.4 改性凹凸棒纳米复合离子导电水凝胶的力学性能
        3.3.5 改性凹凸棒纳米复合离子导电水凝胶的流变性能
        3.3.6 改性凹凸棒纳米复合离子导电水凝胶的液晶性能
        3.3.7 改性凹凸棒纳米复合离子导电水凝胶在应变传感器中的应用
    3.4 本章结论
第四章 以八乙烯基-POSS为交联中心的纳米复合离子凝胶的制备及性能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
        4.2.2 实验仪器
        4.2.3 聚丙烯酸基纳米复合离子凝胶的制备以及测试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聚丙烯酸基纳米复合离子凝胶的结构
        4.3.2 聚丙烯酸基纳米复合离子凝胶的形貌
        4.3.3 聚丙烯酸基纳米复合离子凝胶的机械性能
        4.3.4 聚丙烯酸基纳米复合离子凝胶的热稳定性能
        4.3.5 聚丙烯酸基纳米复合离子凝胶的自修复性能
        4.3.6 聚丙烯酸基纳米复合离子凝胶的自粘接性能
        4.3.7 聚丙烯酸基纳米复合离子凝胶的电化学性能
        4.3.8 聚丙烯酸基纳米复合离子凝胶在柔性应变传感器中的应用
    4.4 本章结论
第五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6)功能化磁性凹凸棒的制备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水资源现状
        1.1.2 印染废水及其危害
        1.1.3 重金属废水及其危害
    1.2 印染废水处理技术
        1.2.1 物理法
        1.2.2 化学法
        1.2.3 生物法
    1.3 重金属离子废水处理技术
        1.3.1 化学沉淀法
        1.3.2 离子交换法
        1.3.3 吸附法
        1.3.4 膜分离法
        1.3.5 电化学处理法
    1.4 凹凸棒土
        1.4.1 凹凸棒土简介
        1.4.2 凹凸棒土的性质
        1.4.3 凹凸棒土的改性
        1.4.4 凹凸棒土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1.5 研究意义与内容
        1.5.1 研究意义
        1.5.2 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分析方法
        2.2.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
        2.2.2 X射线衍射(XRD)分析
        2.2.3 比表面积和孔径(BET)分析
        2.2.4 Zeta电位分析
        2.2.5 磁学性能分析(VSM)
        2.2.6 扫描电镜(SEM)分析
        2.2.7 透射电镜(TEM)分析
    2.3 材料的吸附性能测试
        2.3.1 材料对刚果红的吸附
        2.3.2 材料对Pb~(2+)的吸附
        2.3.3 吸附机理研究
第三章 改性凹凸棒土的制备与表征
    3.1 改性凹凸棒土的制备
        3.1.1 凹凸棒土的提纯
        3.1.2 改性凹凸棒土的制备
    3.2 改性凹凸棒土的结构性能表征
        3.2.1 FT-IR分析
        3.2.2 XRD分析
        3.2.3 比表面积分析
        3.2.4 Zeta电位分析测量
        3.2.5 VSM分析
        3.2.6 SEM分析
        3.2.7 TEM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改性凹凸棒土对刚果红的吸附性能研究
    4.1 材料对刚果红的吸附性能
        4.1.1 pH对刚果红吸附的影响
        4.1.2 吸附时间对刚果红吸附的影响
        4.1.3 刚果红初始浓度对材料吸附的影响
        4.1.4 温度对刚果红吸附的影响
        4.1.5 刚果红正交实验
    4.2 ATP-Fe_3O_4-PEI对刚果红的吸附机理
        4.2.1 吸附动力学分析
        4.2.2 等温吸附模型分析
        4.2.3 吸附机理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改性凹凸棒土对Pb~(2+)的吸附性能研究
    5.1 材料对Pb~(2+)的吸附性能
        5.1.1 pH对 Pb~(2+)吸附的影响
        5.1.2 吸附时间对Pb~(2+)吸附的影响
        5.1.3 Pb~(2+)初始浓度对材料吸附的影响
        5.1.4 温度对Pb~(2+)吸附的影响
    5.2 ATP-Fe_3O_4-APTES对 Pb~(2+)的吸附机理
        5.2.1 材料吸附Pb~(2+)前后XPS分析
        5.2.2 吸附动力学分析
        5.2.3 等温吸附模型分析
        5.2.4 吸附热力学分析
        5.2.5 ATP-Fe_3O_4-APTES对 Pb~(2+)的吸附机理
    5.3 ATP-Fe_3O_4-PEI和 ATP-Fe_3O_4-APTES两种材料表面吸附特性对比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及今后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Janus型膜蒸馏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膜蒸馏技术概述
        2.1.1 膜蒸馏技术原理和特点
        2.1.2 膜蒸馏分类
        2.1.3 膜蒸馏的应用进展
    2.2 膜蒸馏膜
        2.2.1 膜蒸馏膜的特点
        2.2.2 膜蒸馏膜的材料
    2.3 膜蒸馏膜应用中遇到的问题与控制方法
        2.3.1 膜蒸馏膜润湿与解决方法
        2.3.2 膜蒸馏膜污染与解决方法
    2.4 Janus膜
        2.4.1 Janus膜的特点
        2.4.2 Janus膜的研究进展
    2.5 凹凸棒石
        2.5.1 凹凸棒石的结构与性质
        2.5.2 凹凸棒石在膜领域的应用
    2.6 本论文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2.6.1 论文的意义
        2.6.2 论文的研究内容
    2.7 本研究的创新点
第三章 全疏凹凸棒石纳米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3.1 实验部分
        3.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3.1.2 功能化凹凸棒石纳米材料的制备
        3.1.3 全疏凹凸棒石纳米材料的制备
        3.1.4 全疏凹凸棒石纳米材料的表征
    3.2 结果与讨论
        3.2.1 TEM结果分析
        3.2.2 SEM结果分析
        3.2.3 XPS结果分析
        3.2.4 ATR-FTIR结果分析
        3.2.5 XRD结果分析
        3.2.6 Zeta电位结果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全疏凹凸棒石修饰的Janus膜的制备与表征
    4.1 实验部分
        4.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4.1.2 Janus膜的制备
        4.1.3 Janus膜的表征
    4.2 结果与讨论
        4.2.1 Janus膜的表征
        4.2.2 Janus膜的润湿性质测试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疏凹凸棒石修饰的Janus膜的膜蒸馏性能研究
    5.1 实验部分
        5.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5.1.2 Janus膜的膜蒸馏性能测试
    5.2 结果与讨论
        5.2.1 Janus膜的稳定性测试
        5.2.2 Janus膜的膜蒸馏耐润湿性测试
        5.2.3 Janus膜的膜蒸馏抗污染性测试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凹凸棒石基污水处理剂的制备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引言
    1.2 水体常见污染物简介
        1.2.1 重金属污染物
        1.2.2 染料污染物
        1.2.3 有机污染物
    1.3 污水处理常用方法
        1.3.1 沉淀法
        1.3.2 膜处理法
        1.3.3 吸附法
        1.3.4 光催化氧化法
    1.4 凹凸棒石介绍
        1.4.1 理化性质
        1.4.2 凹凸棒石在污水处理领域的应用
        1.4.3 凹凸棒石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1.5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6 本论文主要解决的问题
    1.7 本论文特色与创新点
第2章 氨基改性凹凸棒石对Pb~(2+)和Cu~(2+)的选择性吸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和方法
        2.2.1 材料和方法
        2.2.2 凹凸棒石的改性
        2.2.3 吸附实验
        2.2.4 理论计算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改性凹凸棒石的表征
        2.3.2 吸附性能
        2.3.3 DFT计算
        2.3.4 吸附机理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凹凸棒石/g-C_3N_4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Pb~(2+)和Cu~(2+)的选择性吸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和方法
        3.2.1 材料和方法
        3.2.2 M-ATP/g-C_3N_4复合材料的制备
        3.2.3 吸附实验
        3.2.4 理论计算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复合材料的表征
        3.3.2 吸附实验
        3.3.3 DFT计算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Cu@凹凸棒石/g-C_3N_4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亚甲基蓝的光催化降解
    4.1 引言
    4.2 实验与方法
        4.2.1 材料和方法
        4.2.2 Cu@M-ATP/g-C_3N_4催化剂的制备
        4.2.3 光催化实验
        4.2.4 理论计算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光催化剂的表征
        4.3.2 光催化性能
        4.3.3 光催化机理
        4.3.4 DFT计算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9)模板辅助SAPO-34分子筛的改性及其催化甲醇制烯烃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低碳烯烃及其用途
    1.2 低碳烯烃的制备
        1.2.1 石油路线生产低碳烯烃
        1.2.2 非石油路线
    1.3 反应机理研究
        1.3.1 卡宾机理(Carbene Mechanism)
        1.3.2 氧鎓叶立德机理(Oxysonium Ylide Mechanism)
        1.3.3 碳正离子机理(Carboncation Mechanism)
        1.3.4 自由基机理(Free Radical Mechanism)
        1.3.5 烃池机理(Hydrocarbon Pool Mechanism)
        1.3.6 双循环机理(Dual-cycle Reaction Mechanism)
    1.4 分子筛
        1.4.1 SAPO-34 分子筛的尺寸调控
        1.4.2 SAPO-34 分子筛的酸性调控
        1.4.3 SAPO-34 分子筛的孔道调控
    1.5 凹凸棒石
    1.6 论文的选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模板剂辅助制备Co(Ni、Zn)改性SAPO-34 分子筛及其催化甲醇制烯烃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原料和试剂
        2.2.2 设备及仪器
        2.2.3 金属改性SAPO-34 分子筛的制备
        2.2.4 表征方法
        2.2.5 催化性能评估
    2.3 结果与讨论
        2.3.1 XRD分析
        2.3.2 SEM分析
        2.3.3 XPS分析
        2.3.4 比表面积(BET)分析
        2.3.5 红外(FT-IR)分析
        2.3.6 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分析
        2.3.7 活性测试
        2.3.8 热重和氢转移系数分析
        2.3.9 反应机理分析
    2.4 小结
第3章 双模板剂制备SAPO-34 分子筛及其催化甲醇制烯烃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原料和试剂
        3.2.2 设备及仪器
        3.2.3 催化剂的制备
        3.2.4 表征方法
        3.2.5 催化性能评估
    3.3 结果与讨论
        3.3.1 XRD分析
        3.3.2 SEM分析
        3.3.3 比表面积(BET)分析
        3.3.4 红外(FT-IR)分析
        3.3.5 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分析
        3.3.6 ~(27)Al MAS NMR分析
        3.3.7 活性测试
        3.3.8 热重(TG)分析
        3.3.9 反应机理分析
    3.4 小结
第4章 Ui O-66 辅助制备Zr改性的多级孔结构SAPO-34 分子筛及其催化甲醇制烯烃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原料和试剂
        4.2.2 设备及仪器
        4.2.3 催化剂的制备
        4.2.4 表征方法
        4.2.5 催化性能评估
    4.3 结果与讨论
        4.3.1 XRD分析
        4.3.2 SEM和 TEM分析
        4.3.3 比表面积(BET)分析
        4.3.4 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分析
        4.3.5 红外(FT-IR)分析
        4.3.6 XRF分析
        4.3.7 活性测试
        4.3.8 热重(TG)分析
        4.3.9 反应机理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磁性功能化凹凸棒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磁性铁氧化物的研究
        1.2.1 铁氧化物的概述
        1.2.2 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1.2.3 凹凸棒石掺杂磁性颗粒材料的研究现状
    1.3 去除硝基苯的研究
        1.3.1 硝基苯概述
        1.3.2 硝基苯的处理方法
        1.3.3 改性凹凸棒石对硝基苯去除的研究现状
    1.4 超疏水材料的研究
        1.4.1 材料表面的润湿状态
        1.4.2 分子水平上的表面润湿状态
        1.4.3 超疏水材料的制备
    1.5 油污染和油水分离技术
        1.5.1 油污染的来源及防治
        1.5.2 油水分离技术
        1.5.3 用于油水分离技术的多孔材料
        1.5.4 改性凹凸棒石用于油水分离的超疏水材料
    1.6 研究目的、意义与内容
        1.6.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6.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
    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2.1.1 实验药品
        2.1.2 仪器设备
    2.2 分析方法
        2.2.1 XRD表征
        2.2.2 FT-IR表征
        2.2.3 扫描显微镜(SEM)表征
        2.2.4 热重(TGA)表征
        2.2.5 接触角测定
        2.2.6 硝基苯的标准曲线测定方法
第三章 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3.1 材料的制备
        3.1.1 ATP吸附不同浓度的三价铁离子
        3.1.2 Fe_3O_4/ATP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3.1.3 Fe/ATP-OH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3.1.4 具有疏水性的磁性ATP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3.2 复合材料的结构表征
        3.2.1 XRD分析
        3.2.2 FT-IR分析
        3.2.3 扫描电镜分析
        3.2.4 BET分析
        3.2.5 热重分析
        3.2.6 磁性分析
        3.2.7 疏水性分析
        3.2.8 小结
第四章 ATP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4.1 吸附性能
        4.1.1 实验步骤及计算方法
        4.1.2 溶液p H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4.1.3 震荡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4.1.4 硝基苯初始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4.1.5 吸附动力学研究
        4.1.6 吸附等温模型研究
        4.1.7 吸附剂对硝基苯溶液的重复利用性能研究
        4.1.8 吸附剂对硝基苯溶液的吸附机理讨论
        4.1.9 吸附性能小结
    4.2 超疏水涂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4.2.1 涂层的制备方法
        4.2.2 普适性研究
        4.2.3 耐热性和耐化学性测试
        4.2.4 紫外线耐久性和长期稳定性
        4.2.5 涂层的不润湿性和自清洁性
        4.2.6 超疏水涂层小结
    4.3 油水分离性能的研究
        4.3.1 油水分离实验
        4.3.2 重复使用性能研究
        4.3.3 油水分离的普适性性能研究
        4.3.4 对腐蚀性溶液的油水分离
        4.3.5 油水分离性能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四、江苏凹凸棒石粘土的开发利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凹凸棒石与植物精油复合物的制备及其在鸽养殖中的应用[D]. 杜坚. 东北农业大学, 2021
  • [2]凹凸棒石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对放射性碘离子的吸附研究[D]. 余祥坤. 淮阴工学院, 2021
  • [3]凹凸棒石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干摩擦学机理研究[D]. 王伟. 青岛理工大学, 2021
  • [4]甘肃高铁凹凸棒土纳米酶催化活性研究[D]. 刘宇航. 西南科技大学, 2021
  • [5]以纳米粒子为交联中心的高性能纳米复合离子导电凝胶的构筑及性能[D]. 张建欣. 河北大学, 2021(09)
  • [6]功能化磁性凹凸棒的制备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 廖晓峰. 江西理工大学, 2021
  • [7]Janus型膜蒸馏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张嘉辉. 山东大学, 2021(12)
  • [8]凹凸棒石基污水处理剂的制备及其应用[D]. 徐磊. 西北师范大学, 2021(12)
  • [9]模板辅助SAPO-34分子筛的改性及其催化甲醇制烯烃的研究[D]. 姚吉辉. 西北师范大学, 2021(12)
  • [10]磁性功能化凹凸棒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李一京.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8)

标签:;  ;  ;  ;  ;  

江苏凹凸棒土的开发利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