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作者编辑

读者作者编辑

一、读者 作者 编者(论文文献综述)

张春泉[1](2022)在《“桥梁性学科”:张志公编辑学思想的基本要义》文中指出张志公的编辑学思想植根于其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学术背景,形成于其有效的编辑实务。他有较为强烈的编辑学学科意识,并身体力行参与建构实践,在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实属难能可贵。特别是张志公在其辞章学论着里明确提出的"桥梁性学科"这个术语,对具有较强学科间性的编辑学非常适用。"桥梁性学科"的功用发挥即表现为学科间性,学科间性是"桥梁性学科"编辑学在学科上的基本属性。编辑主体知识结构应具有综合性,编辑活动具有一定的主体间性。张志公的编辑学思想是思想性、科学性的统一,亦与编辑工作实务相契合。

韩立新[2](2021)在《《德意志意识形态》文献学研究的新起点》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新MEGA I/5卷正式问世和《〈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费尔巴哈"的Online版》上线,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文献学研究将进入一个新阶段。在这一新阶段,作为《德意志意识形态》理论研究的前提,以下四个文献学问题值得特别关注:(1)新MEGA I/5卷的去体系化编辑;(2)Online版对成稿过程的再现;(3)如何编译《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文版;(4)重新评价广松涉版的价值。弄清楚这些问题,对于提升我国编译和研究《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水平具有重要价值。

田秋生,王天一[3](2021)在《全面抗战前夕民营报刊上的左翼文艺宣传:沪版《大公报·戏剧与电影》(1936-1937)》文中指出《大公报·戏剧与电影》是全面抗战前夕的一方左翼文艺阵地,该刊集结左翼戏剧电影人士,"知行合一",展开宣传。一方面,积极开展话语动员,为国防电影与国防戏剧运动鼓与呼,成为办在民营报刊上的"一所进步文艺学校"。另一方面,通过征文活动、创设读者会等,展开传受互动,建构起阅读共同体,由话语动员走向社会行动。通过对该刊的考察,发现左翼影评的构成性,进而揭示其作为"流动的批评实践"的本质。

马大勇,林婉心[4](2021)在《题材为经,作品为纬——沈文凡先生《通赏中国历代词》评述》文中研究说明沈文凡先生等着的《通赏中国历代词》是一部以"题材为经,作品为纬"的词史型着作。编者从"时代线索、文化线索和词体发展等角度进行阐述,从而揭示其题材意蕴、创作概况和词史影响"。从题材角度对历代词进行分类鉴赏,并在各类型之前结撰"题材概说",总论各类型词的发展过程,是该书的一大创新。此外,该书从人文情怀出发进行赏析,意蕴深厚、深入浅出,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是词学研究中的重要成果。

高小萍[5](2021)在《论财政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基于《财政研究》创新发展的分析》文中认为互联网的发展催生了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大数据为学术期刊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在此背景下,财政学术期刊如何创新形式,整合多方资源,发挥其财政知识传播的平台作用,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借助《财政研究》创新发展实例,探讨分析作者、审者、编者、读者"编研评学互长"的理念,为搭建财政学术传播共同体,助推财政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提供一点启示和借鉴。

王艳芳[6](2021)在《1960年代香港“文学场”中的“华文文艺”想象与建构——以《华侨文艺》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1960年代前后,尚处于世界冷战格局中的香港"文学场"是一个看似自由包容、实则各方势力纷纷抢占话语权、壁垒分明的"权力场"。在这个既是文学力量场、又是文学斗争场的错综多变的网络关系中,文学期刊自身就构成一个文学场,同时又参与到更复杂阔大的空间场域结构中。作为一份纯文艺月刊,1962年6月创刊于香港的《华侨文艺》身处冷战时代的文学权力场,并在此纷繁复杂的文化场域中扮演了与众不同的角色。它不仅着力于华文文艺的创作、发表和传播,构建了海外华文文艺的图景;还在事实上沟通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东南亚、欧美等地的作家及其文学联系,使得五四以来的新文学传统得以流传、散播和继承。

李洪超[7](2021)在《从编者(作者)、文本到读者——七十年来的早期《中国青年》研究》文中提出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对早期《中国青年》的研究逐渐深化,取得不少成果。就研究趋向看,大致经历了一个从关注编者(作者)到文本内容,再到受众的过程。既有成果侧重梳理编者与刊物关系,归纳文本主题,分析风格特点,以及呈现刊物整体面貌等。以受众即读者为视角的成果较少,存在可以开拓的空间。同时,把刊物置于国民革命语境中,使文本内容具象化,这方面的研究也有待加强。

徐婷[8](2021)在《近代香港文化语境中的港粤《小说林》说部翻译》文中研究表明《粤东小说林》《中外小说林》《绘图中外小说林》的编排结构相仿,具有显而易见的连贯性。三种刊物的编者均系晚清革命派黄伯耀、黄世仲,办刊旨在借助小说实现社会教化,面向中下层群体开展政治宣传。《中外小说林》被认为是现存最早的香港文艺期刊。在黄氏昆仲看来,说部翻译意义重大,中国的自着小说须"乞灵"于小说译本。以此为逻辑起点,三刊登载了大量小说译本,译者多选择归化的翻译策略,使用符合刊物目标读者阅读习惯的表述形式。三刊的翻译实践,涉及"侦探""离奇""艳情"等多种小说类型,体现出向市井阅读趣味的贴近,以刊物所刊载的侦探小说译本为焦点,可见近代内地与香港文化语境的差异。

刘文欣[9](2021)在《由新闻而文学的人生实践——1935年前后萧乾的文化活动》文中研究说明在萧乾对自己人生的回顾中,1935年进入大公报担任副刊编辑的经历是印象尤深的一笔。当时初出校门的他平稳走上职业道路,并很快取得出色的业绩。在此之前,他选择了由燕大英文系转入新闻系,新闻系的职业化教育训练了萧乾从事媒体工作的基本素养;而与京派文人的交往不仅提供了编辑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人脉,也让萧乾习得一种开放、平等的文化态度与交流方式。在担任副刊编辑期间,萧乾以编者的身份为读者指点文学创作的经验,由此,他也在文学创作之外,以另一种方式实践着由新闻走向文学的人生规划。

朱华,刘景超[10](2021)在《论师生对教科书的审美再创造》文中研究指明教科书是具有美学价值的文本。师生的教科书审美活动是学校实施美育、提升师生审美创造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师生对教科书的审美是一个审美再创造的过程。教师是沟通教科书文本与学生审美再创造之间的桥梁。教师的教科书审美再创造指向审美化教学文本的生成,其途径是对教科书中美与非美元素的审美加工,其实质是对教科书的知识和理论进行审美化阐释。学生的教科书审美再创造以实现与创造教科书的审美价值为目的,是由教师引领在课堂情境中完成的情感共鸣性创造,其实质是体验层面的个性化感悟与理解。师生的教科书审美创造力可通过编写审美生成性教科书,激发师生的教科书审美创造意识;提升教师美学素养,加强对学生的教科书审美创造引导;树立平等对话教学观,凸显学生的教科书审美主体地位等策略来逐步提升。

二、读者 作者 编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读者 作者 编者(论文提纲范文)

(1)“桥梁性学科”:张志公编辑学思想的基本要义(论文提纲范文)

一、编辑有学:强烈的学科意识
二、编辑学的学科间性
三、编辑主体知识结构的综合性
四、编辑活动的主体间性
结 语

(2)《德意志意识形态》文献学研究的新起点(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MEGA I/5卷的去体系化编辑
二、Online版对成稿过程的再现
三、如何编译《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文版
四、重新评价广松涉版的价值

(3)全面抗战前夕民营报刊上的左翼文艺宣传:沪版《大公报·戏剧与电影》(1936-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一、《大公报·戏剧与电影》的基本面貌及其渊源
    (一)创刊
    (二)栏目设置与版面内容
    (三)作者群体
    (四)渊源
二、《大公报·戏剧与电影》的话语动员
    (一)评论:宣传国防文艺,反思影评标准
        1.为国防电影与国防戏剧鼓与呼
        2.反思影评标准
    (二)新闻:聚焦进步文艺工作者的形象及活动
    (三)知识:译介进步戏剧电影理论
三、《大公报·戏剧与电影》的传受互动
    (一)征文活动:主动为读者提供言论空间
    (二)读者会:建构阅读共同体
        1. 成立、组织与架构
        2. 活动及其影响
四、余论:“正在构成的”左翼影评

(4)题材为经,作品为纬——沈文凡先生《通赏中国历代词》评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取舍精当的选篇
    (一)选录篇目题材广泛
    (二)选录篇目时序井然
二、经纬纵横的鉴赏
    (一)创造性的“题材概说”
    (二)“三段式”鉴赏模式
    (三)译析结合的鉴赏方法
三、结语

(5)论财政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基于《财政研究》创新发展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财政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的思路
    (一)期刊的高质量供给
    (二)期刊的高质量需求
    (三)期刊的高质量配置
二、财政学术期刊的功能、定位与作用
    (一)优质化传播内容
    (二)贴近传播对象
    (三)适应新媒体发展趋势
三、以“编研评学互长”推进财政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
    (一)“编研评学互长”的理念———搭建财政学术传播共同体
    (二)“编研评学互长”的实践———提高财政学术传播效果

(6)1960年代香港“文学场”中的“华文文艺”想象与建构——以《华侨文艺》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结语

(7)从编者(作者)、文本到读者——七十年来的早期《中国青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8)近代香港文化语境中的港粤《小说林》说部翻译(论文提纲范文)

一、世风迁移与港粤《小说林》的刊行
二、港粤《小说林》的小说翻译实践与相关理论建设
三、在地与容受:以港粤《小说林》侦探小说翻译为焦点

(9)由新闻而文学的人生实践——1935年前后萧乾的文化活动(论文提纲范文)

一、一份“理想”的人生规划
二、两个“课堂”:燕大新闻系与京派文化沙龙
三、从“刚起步的马驹子”到“文学保姆”

(10)论师生对教科书的审美再创造(论文提纲范文)

一、师生对教科书的审美是一种审美再创造活动
二、教师在分享与传递教科书美的过程中再创造
    1. 教师审美再创造之目的:建构审美化教学文本
    2. 教师审美再创造之途径:对教科书中美与非美元素进行审美加工
    3. 教师审美再创造之实质:审美化阐释教科书
三、学生在接受教科书美的过程中再创造
    1. 学生审美再创造之目的:实现和再创造教科书的审美价值
    2. 学生审美再创造之途径:师生审美对话引领下的生本审美对话
    3. 学生审美再创造之实质:体验层面的个性化感悟与理解
四、师生教科书审美再创造力之提升
    1. 编写具有审美生成性的教科书,激发师生的教科书审美创造意识
    2. 提升教师的美学素养,加强对学生教科书审美创造的引导
    3. 树立平等对话的教学观,凸显学生的教科书审美主体地位

四、读者 作者 编者(论文参考文献)

  • [1]“桥梁性学科”:张志公编辑学思想的基本要义[J]. 张春泉.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01)
  • [2]《德意志意识形态》文献学研究的新起点[J]. 韩立新. 国外理论动态, 2021(06)
  • [3]全面抗战前夕民营报刊上的左翼文艺宣传:沪版《大公报·戏剧与电影》(1936-1937)[J]. 田秋生,王天一.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21(11)
  • [4]题材为经,作品为纬——沈文凡先生《通赏中国历代词》评述[J]. 马大勇,林婉心.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1(11)
  • [5]论财政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基于《财政研究》创新发展的分析[J]. 高小萍. 财政科学, 2021(10)
  • [6]1960年代香港“文学场”中的“华文文艺”想象与建构——以《华侨文艺》为中心[J]. 王艳芳. 华文文学, 2021(05)
  • [7]从编者(作者)、文本到读者——七十年来的早期《中国青年》研究[J]. 李洪超. 中国出版史研究, 2021(04)
  • [8]近代香港文化语境中的港粤《小说林》说部翻译[J]. 徐婷. 华文文学, 2021(05)
  • [9]由新闻而文学的人生实践——1935年前后萧乾的文化活动[J]. 刘文欣.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21(03)
  • [10]论师生对教科书的审美再创造[J]. 朱华,刘景超.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21(05)

标签:;  ;  ;  ;  ;  

读者作者编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