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搞好环境保护积极回收溴蒸气(论文文献综述)
金大陆[1](2020)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城市大气污染问题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城市因工业毒害气体外逸和烟尘飘浮降落,己遭受较严重的大气污染。主管和职能部门并未置之不理,大致有代表"国家管理’在位’"的政治"响应型"和自下而上的现场"倒逼型"两种类型和动力。1972年中国代表团出席联合国首次人类环境会议,1973年便召开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海方面搞普查,抓落实,努力推进治理工作。但工矿企业强调"三废"难治、难免,甚至敷衍搪塞,加上市区工厂将毒害产品移向郊区的社队企业,造成泛滥性的污染,上海城市的大气污染始终严重超标。起根发由,此十年,上海的工业生产伴随着能源耗费成增长态势,强势的工业排放呑噬了弱势的治理;由产权界定的单位所有制,决定了工矿企业以"营利为目的"的指向,"单位为重"的管理"重生产-轻治理"成为痼疾;土法上马的"作坊式"治理违逆了现代环境治理的科学技术和规律。正是这三重因素的叠加,最终造成"有治理,难作为"的局面。
杨旭东[2](2019)在《隧道公路照明改造工程的EMC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合同能源管理就是指由具备专业素质和技术的节能服务性公司依据能源服务的相关合同内容,给耗能严重的企业提供一种节能可行性的研究,设计好既定的方案,设计工程实施方案、通过节能服务企业融资,购买相关设备、按质按量的完成施工项目、进行检测节能量,然后开始设备的运行、帮助企业培训相关技术的人员掌握实际操作方法等项目的全过程。本文以隧道公路照明改造为研究基础,结合EMC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核心思想。首先分析了隧道与隧道照明的相关基础概念,根据现阶段LED隧道照明灯具的发展,利用新技术将EMC合同能源管理应用到隧道公路照明改造工程中,对EMC模式下隧道公路照明改造风险评价进行了全面分析,从风险识别方法、风险产生根源两个方面,全面进行改造风险的识别、评估,并且通过绩效分析模型的建立,为隧道公路照明改造工程应用合同能源管理构建了评价体系。最后,课题以具体隧道公路照明改造为研究对象,从实际项目出发进行研究,使用前文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出重点需要规避的风险点,并且实际应用中做出了风险控制。并且使用绩效模型对于实际项目的收益做出了计算并验证,为实际照明工程改造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流程。
梁枫[3](2019)在《新时代中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文中指出生态文明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党和国家历来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制度出台频度之密、监管执法尺度之严、环境质量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变革,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但是,我们也必须深刻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效并不稳固,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距离广大农村居民对于优美生态环境的内心向往,仍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农村发展的关系,着力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格局,形势紧迫,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论文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为历史方位,基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发展前沿和实践探索动态,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坚持理论指引和问题导向,聚焦中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这一研究主题做出了全面系统研究。厚植中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的“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化的自然界”“人类与自然的和解”等生态文明思想构成其宝贵的思想理论渊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仁民爱物”“道法自然”“众生平等”等生态文明思想为其提供了丰富的本土资源;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的生态文明思想则为其提供了实践发展依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而为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持续推进建设美丽乡村、美丽中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基础。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持为民宗旨、尊重民意,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规划引领、统筹兼顾,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坚持德治法治、融合共治等原则,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生态文化建设、生态产业建设、人居环境建设、体制机制建设协调联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伟大成就,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呈现稳中向好趋势。但是,囿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依然存在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环保设施缺乏、农村居民生态意识薄弱、农村生态保护体制机制不健全等诸多方面形势和问题的影响和制约。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利益关系复杂、问题涵盖面广的系统性综合工程。服务于农业生产实现绿色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持续优化、生产生活方式根本转变、农民文明程度显着提高、农村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建设目标,从中国农村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加强中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统筹协调生态文化建设、生态产业建设、人居环境建设及体制机制建设等多方面要素,着力推进价值观念、体制机制、运行落实三个维度的建设与发展。只有坚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目标、建立健全保护生态环境的体制机制、构建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的运行模式,才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路径,才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最佳方式。
牛璐[4](2019)在《绿色化学教育对高中生环保意识的培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人类生活越来越智能,也越来越便捷。但是随着人类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人类向自然地扩张也越来越迅速,人类对自然的破坏也是愈加严重,当自然不堪承受压力开始对人类进行反击的时候,人类意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为了能够在不牺牲环境的前提下继续发展化学技术与生产,绿色化学应运而生。绿色化学自产生以来都是化学学科的前沿学科,但是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增强,逐渐开始将绿色化学融入高等教育,后来又走向初等教育。目前我国中学化学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所以本篇论文的研究目的是在高中化学课堂中利用绿色化学教育来培养高中生的环保意识。本篇论文在践行可持续发展、落实STSE教育、贯彻我国育人要求、促进新课标实施的研究意义下,依据罗杰斯的学习理论、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建构主义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以及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等理论,阅读了大量的有关绿色化学在中学化学教育中施行现状的文献,发现相较于国外我国在绿色化学教育及环保意识的培养方面起步都比较晚,但是从相关文献的数量及发表时间来看,在中学化学教育中利用绿色化学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已逐渐成为化学教育工作者的研究重点。本论文在研究过程中对乌鲁木齐部分高中生的绿色化学知识及环保意识做了现状调查,从数据中发现目前高中生在有关绿色化学方面基础知识缺乏,即使有要保护环境的想法但环保知识缺乏、环保意识不强,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相对不足,不能有效的利用自己已有的化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的环境问题等等。通过对调查对象的调查问卷的分析,针对问卷中反映出的各项问题,在本篇论文中提出以下利用绿色化学教育来培养高中生环保意识的途径:首先是树立化学教师的环保教育意识,只有老师具备环保教育意识才能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第二,在必修教材中利用绿色化学知识来培养高中生的环保意识;第三,在作业习题中渗透绿色化学知识培养高中生环保意识;第四,在化学实验中利用绿色化学知识培养高中生环保意识;第五利用多媒体教学来培养高中生的环保意识。最后,回顾本论文研究的全过程,认为本论文中不足的地方有调查范围不够广泛、调查时间不够充足、文献查阅数量有限,望在日后的研究中取长补短,将研究做到尽善尽美。
李烨楠,罗小兰,焦艳军[5](2019)在《气田绿色矿山建设的实践与对策》文中提出绿色矿山是在新形势下对矿产资源管理工作和矿业发展道路的全新思维。结合某气田开展绿色矿山建设工作与实践,总结了企业积极推进建设工作的先进做法,特别是高效开发、清洁生产、风险防控、节能减排、数字化建设等方面的经验,针对当前构建绿色矿山气田发展的现状提出技术、管理及组织等方面的对策建议,以期对行业绿色矿山建设工作有所借鉴。
陈茜[6](2018)在《苗族文化资源在生态扶贫中的价值研究 ——以花垣县子腊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几十年来,中国扶贫攻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2011年国务院公布中国仍有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说明现阶段中国仍然存在较大面积、“久扶难脱贫”的经济洼地。值得强调的是,在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竟有10个为少数民族地区,这就意味着当前中国的贫困问题中,少数民族的贫困现象在贫困范围、贫困规模、贫困程度、脱贫难度等多方面可能存在相对更为艰巨的困难和强大的阻力,这是无法回避的客观事实。与此同时,中国贫困地区范围与生态脆弱区范围的面积大部分重合,以往扶贫工作中重经济、轻生态等扶贫问题也屡见不鲜,而不少曾经生态环境优良的少数民族地区竟也出现生态衰退或生态灾变伴生的生态贫困现象。着眼于中国民族地区扶贫的特殊难题和生态扶贫的长远目标,对于以自身传统文化作为关键区别的各少数民族而言,民族文化对本民族的全面发展是否产生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尤其对本民族当前经济增长和生态维护是否产生阻碍作用,在以往扶贫攻坚过程中是否成为脱贫阻力或生态制约,又或者在什么情况下、什么原因使得民族文化无法发挥出原本具有的经济与生态正效应,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和认真研究的现实问题。当前,中国政府相关部门和不少学者深入研究少数民族贫困问题,提出生态扶贫或者绿色扶贫理念,积极探寻兼顾经济与生态双重效益的扶贫新路径。在上述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中,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苗族贫困群体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既然特定民族文化与相应民族的贫困关联是一个宏大的课题,哪怕仅着眼苗族及其文化进行研究,也是一个无法短期完成的艰巨任务。那么,不如聚焦于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苗族村寨,通过深入的田野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梳理和验证相关的扶贫理论与观点,分析当地苗族传统文化资源对其生态扶贫实践的价值,以期达到“管中窥豹,可见一斑”的目的。与此想法最契合的,正是民族学常用的“解剖麻雀”的方法,指明了由点及面的思路。通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麻雀”,逐步逐层、认真细致地解剖,了解“器官”组成、位置、关联及功能等方方面面,然后分析总结出鸟类的共性,从而为认识其他鸟类提供理论指导或者有益参考。遵循民族学这一成熟可靠的方法,就可以让苗族文化资源在生态扶贫中的价值研究,在子腊村这只“麻雀”的认真解剖下成为可能。要想做好苗族文化资源在生态扶贫中的当代价值研究这一问题,基本遵循如下思路:苗族文化资源在田野点的生态扶贫中是否存在价值?如果存在价值,那么具体有哪些文化资源,分别具有哪些价值?这些苗族文化资源中,哪些内容可以应用于生态扶贫实践,以及如何应用来解决当地生态贫困等问题?上述思路可以通过在田野点调研和分析来逐层理清:一是全面了解田野点概况,尤其是当地苗族文化现状,当地生境情况,苗族文化与当地经济和生态状况的关联,以及苗族文化中与生态扶贫关联紧密或者值得关注的资源要素等内容;二是深入调查田野点整体贫困的根源,尤其需要关注当地是否存在与苗族文化及其变迁而导致的贫困原因,如果存在则需要找出具体内容、作用途径、以及影响后果;三是从田野点现有苗族文化资源中认真遴选出有利于自然环境维护和整体脱贫致富的文化资源和要素,探讨将这些苗族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的现实路径,或者提出这些文化要素如何参与、推动生态扶贫的方法或构想;四是研究田野点苗族文化在生态扶贫实践中的博弈,分析国家权力、市场资本、民间力量等多方博弈之中的苗族文化,了解苗族文化资源在生态扶贫中的现实作用、可借助力、以及可能阻力,探讨苗族文化资源如何参与其中才能更有利于推动生态扶贫进程。在众多符合要求的苗族村寨中,花垣县子腊村是与该课题比较契合,调研条件相对成熟的田野点。通过文献查询、访谈调查、参与观察等得知,子腊村作为一个苗族文化底蕴深厚、传承较好的纯苗族村寨,其生产与生计仍然大多依循着当地苗族传统,但也面临着外来文化的渗透与冲击。历史上,子腊村曾经远近闻名,村民们普遍比较富裕,并拥有“子腊贡米”等众多的苗族文化珍品。随着时代的前进和文化的变迁,子腊村的生态环境大不如前,成为影响该村整体经济状况的重要因素之一。时至今日,在花垣县这一国家级贫困县的众多贫困村中,子腊村属于位置偏远、经济落后、贫困程度较深、脱贫难度较大的类型。不论从田野调查资料分析,还是从杨庭硕、罗康隆等学者的生境或“文化生态共同体”视角分析,都可以发现该田野点的长期贫困、难断“穷根”的现象,不仅是经济和生态双重因素相互影响、导致整体状况下行的问题,而且还有苗族文化等因素在其中产生了重要的排斥或阻碍作用,主要包括传统文化变迁与生态环境脱嵌,传统文化变迁与生态环境演替背向,国家权力的在场与民族文化的无序以及资本市场的牵引与民族文化的错位四个方面的内容。对该贫困村而言,苗族文化在生态衰退、经济困顿等生态贫困要素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在当地现有的众多苗族文化资源中,相对成熟、可资利用、适合应用于生态扶贫的资源或要素,主要包括“子腊贡米”、苗族刺绣、苗族歌舞和苗族宗教等。机缘巧合下,“湖南花垣子腊贡米复合种养系统”于2017年6月成功入选第四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从此,子腊村不再是当地众多贫困村中毫不起眼的一员。而是凭借“子腊贡米”等苗族文化资源的保护和苗族文化资本的开发,终于跃入相关扶贫部门、资本市场和公众的视野聚焦区,并有望获得更多扶贫资源汇聚的扶贫重点村。在“子腊贡米”生态产业的带动下,其余苗族文化资源和要素也可能成为丰富当地生态扶贫思路和推动整体发展的有益助力。然而,苗族文化资源应用于生态扶贫实践不可能一帆风顺,更不可能一蹴而就。子腊村多年来扶贫攻坚的实践,以及当前生态扶贫探索中发生的众多博弈案例,就是较好的证明。幸而,在错综复杂的多方博弈中,苗族文化仍然大有用武之地。在子腊村的田野调查和扶贫实践中,传统苗族文化对子腊村的生态修复、经济增长、整体发展等方面的良好作用从一定程度上得以实现和体现,那么苗族文化资源对生态扶贫的当代价值也就可见一斑。通过对子腊村开展田野调查,再借助相关理论的指导和分析,可知苗族文化作为指导当地苗族生存、发展、延续的信息体系,既是经过长期检验的、认可度高的、行之有效的、并能兼顾当地生态与经济双重目标的调和剂,又是可持续开发和利用的、潜力巨大的宝贵文化资源。大力发展蕴含苗族生态文化精髓的苗族生态文化产业,是目前当地修复生态环境、整体增收脱贫、保持生态扶贫实效和长效的良好途径。最终,在获得苗族文化资源对生态扶贫具有生态和经济价值的肯定答案的同时,子腊村苗族文化资源挖掘和应用于生态扶贫的经验、教训、案例分析及理论总结,对其他苗族贫困群体而言,甚至对其它民族贫困地区而言,有可能成为其发展生态经济、提高贫困群体长久收益、推动生态扶贫进程的有益参考和借鉴。
谭卫锋[7](2018)在《维希艾防锈新材料(上海)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腐蚀是破坏金属材料和金属制品的最主要形式之一,金属材料被腐蚀掉将严重影响经济发展。为了防止金属腐蚀进而减少经济损失,以往通常对金属材料和制品涂抹防锈油、涂料防锈。但是随着工业的发展,防锈油、涂料对环境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颁布了严格的法律来限制防锈油、涂料的使用,积极鼓励拥有环保高科技的企业进行发展。维希艾防锈新材料(上海)有限公司作为我国防锈行业挂牌上市企业,其发展历程在中小企业环保节能、新材料行业科技创新中有着一定的代表意义。本研究基于战略管理的相关理论,应用波特五力竞争模型、PEST模型、SWOT分析方法和QSPM等工具和方法,深入研究了维希艾防锈新材料(上海)有限公司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内外部环境和公司的战略选择,得出如下结论:企业发展的机会是无油防锈产品的环保新材料的应用、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国家政策支持;企业发展的威胁是行业仍处于无序竞争状况、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产品价格的持续低迷;企业发展的优势是网络布局齐全的销售渠道、掌握先进的防锈科学技术、有激情的团队、掌握信息化技术;公司发展的劣势是市场宣传力度不够、客户开发周期比较长和公司运营成本比较高、人力资源配置尚需完善、公司组织机构简单、管理机制有待改进。维希艾防锈新材料(上海)有限公司今后3-5年的最优企业战略为SO增长型发展战略。维希艾防锈新材料(上海)有限公司应抓住时机,合理利用良好的企业内外环境和国家对环保节能、新材料业高度重视的政策优势,充分发挥企业规模优势、成本优势、技术优势、品牌优势和销售渠道优势进行战略发展。企业应重点发展无油环保防锈新材料,继续研发高附加值的防锈产品。要夯实企业管理基础,合理利用营销渠道和客户资源,进行市场渗透和产品推广,获得企业进一步的发展。努力寻找机会,借力资本市场,适度进军传统清洗剂市场,实现产业整合。本文针对维希艾防锈新材料(上海)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的研究,不仅对维希艾防锈新材料(上海)有限公司今后发展进一步明确方向,也为其他类似的环保节能、新材料行业科技创新的中小企业的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梁言慈[8](2018)在《内蒙古乌达煤火典型污染物排放特征研究》文中认为工业革命以来煤及煤矸石长期暴露于空气而自燃引起的煤火相继显现于全球各主要产煤区,在我国当代亦出现了被学术界称之的“中国北方煤火”,并以1961年延续至今的流行在内蒙古中部乌达煤田的“乌达煤火”为典型。国际社会评论以我国最为突出的全球性煤火很可能将持续危及全球环境、生态和人类健康,但迄今直接科学证据甚少,相关环境化学基础研究薄弱。本文以乌达煤火为样本,以煤火烟气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实测及室内分析,力求切分出其烟气基本化学组成,为精细认识煤火排放的典型污染物及深入理解其成因机制与环境归趋,提供科学依据。本文研究的煤火样本含三类具体形式:地下煤层自燃,地表巨型矸石山自燃,及矿坑回填场地下残留遗煤与填埋煤矸石混合自燃。这三类是乌达煤火以及中国北方煤火最常见的形式。本文研究的对象为此三类煤火排放的烟气及其衍生物,涉及的具体物理状态包括四类:气态,如汞(Hg)和二氧化硫(SO2);气溶胶态,如总悬浮颗粒物(TSP)及其内含物;液态,如凝析于海绵体中的水及水溶物;以及固态,如地表土。本文采用Lumex测汞仪在方法研究的基础上在乌达煤田五虎山矿区典型的八号地下煤层自燃火区现场检出地表裂隙和出气孔溢出烟气总汞,浓度均值达到464ng/m3(117-1239ng/m3,n=30),同样方法在苏海图巨型老矸石山表层出气口检出溢出烟气总汞,浓度均值达到5908ng/m3(1022-31750ng/m3,n=46),两者均值分别是大气汞背景水平(1.4-2.8ng/m3)的221倍和2813倍,从而验证了地下煤火和矸石山煤火均显着排放汞,且发现相对不引人注意的地表矸石山煤火事实上排放总汞强度更大,值得关注。进而,通过现场测汞和室内测汞的结合,验证了煤火烟气汞的扩散导致矿区及毗邻的乌达城区空气汞浓度和地表土汞及植物汞含量均呈现一定规律的提升,指示煤火排放的汞污染物不仅进入大气循环,而且对局地环境已经造成一定影响。通过大量现场踏勘和调查工作遴选出上述典型的八号火区中的A场,识别出地下40m深部9#/10#煤层自燃程度不同引起的该场岩石地表呈现的八类不同表观印迹裂隙区带,分别是:无印迹区、蜡染区、硫磺区、芒硝区、芒硝消失区、高温区、降温区和烧变岩破碎区,对应着地表温度从近常温开始依次升高但越过高温区(300°C)后渐恢复到近常温。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Piccaro氟化氢分析仪在分子水平上依次检测了不同裂隙点位溢出烟气(含无色气氛)的氟化氢(HF)体积浓度,总均值达到5069ppb(77.25-41042ppb,n=96)。进而发现,从硫磺区HF明显排放,到芒硝区显着递增,至芒硝消失区出现极大值,之后锐减。与硫关联的这三类区带烟气HF体积浓度均值依次是1325ppb(161-6149ppb,n=33)、3956ppb(1915-6602ppb,n=18)和18375ppb(1950-41042ppb,n=18),等同点位检测的烟气SO2浓度均值与烟气温度均值依次是14ppm/106°C、27ppm/130°C和86ppm/231°C。在此影响下,该区(约8000m2)近地表(1.2m)环境空气HF浓度提升至228ppb(108-643 ppb,n=12,t=144h);该区外缘为53ppb(44-67ppb,n=5,t=60h)。煤田下风向约10km处的乌达城区空气HF浓度约为2.8ppb;相同季节(秋季)的北京空气HF浓度约为0.28-1.00ppb。结论是地下煤火显着排放分子氟化氢,且煤火氟化氢排放与煤火芒硝排放同步,与地下煤层中黄铁矿相对温和氧化热分解直接相关,与煤中有机质更高温度下的快速分解或者明火燃烧无关。本文初步采集和研究了近源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TSP),最接近出气口的三个点位采集的TSP的质量浓度均值高达14367μg/m3(12600-17300μg/m3,n=3);其中硫的质量浓度为2717μg/m3(2340-3300μg/m3,n=3),占TSP的19%;总碳(TC=OC+EC)的质量浓度为36μg/m3(14-79μg/m3,n=3),仅占TSP的0.25%。其余烟气口集中区内的TSP的质量浓度均值达到4847μg/m3(2090-7620μg/m3,n=6),硫的质量浓度均值达到792μg/m3(208-1680μg/m3,n=6),与TSP的比值为16%;总碳仅为101μg/m3(6-140μg/m3,n=6),与TSP比值仅2%。集中区边缘的TSP为419μg/m3(393-466μg/m3,n=3);硫37μg/m3(19.5-48.4μg/m3,n=3),与TSP的比值为9%;总碳31μg/m3(14-63μg/m3,n=3),与TSP的比值为7%。这三组数据互证了煤火气溶胶(TSP)最富硫。通过元素分析及主成分分析,本文发现火区环境TSP可追溯至三类排放源,即地下煤层中黄铁矿的氧化分解,地下煤层中煤有机质的氧化分解,以及环境尘土排放源。此外,本文还现场试验了五种煤火气溶胶源采样方法并进行了讨论。国内外暂无类似前述分子水平的直接检测硫酸(雾)的商品仪器。因此,本文利用了现场发现的一种煤火烟气的天然捕集器——煤火海绵体,亦即,地下煤火烟气上升到含土层地表“顶”出的类蘑菇状含水蓬松黏土质凸起物,对煤火排放硫酸问题进行了研究。在9#/10#煤层残留煤与填充煤矸石自燃区上覆地表采集到33件煤火海绵体,化学容量分析其天然残留液含[H+]=5.60mol/L(pH=-0.75)和[SO42-]=3.17mol/L(304mg/g),按照化学计量得到海绵体残留酸的分子简式为N0.23H1.77SO4,其中N0.23代表烟气酸遇黏土损失的H+而取代的按一价计的金属阳离子。结论是地下煤火排放常量水平硫酸(水合物)。实证了上述海绵体富集难溶氟(1449μg/g)和水溶氟(774μg/g),且挥发氟化氢(260ppb)。此外还发现海绵体富集汞(16830ng/g)、砷(20.9μg/g)和多环芳烃(∑16PAHs=21933 ng/g),并通过对比场地采样分析数据,检验了煤火海绵体的长期存在和扩散已经导致相应区域地表土普遍出现酸,汞及多环芳烃的严重污染。结合以上发现,本文提出“氟化氢活性中间体”理论。要点是:煤火过程的煤及矸石中还原态硫如黄铁矿的相对温和氧化分解不仅释放SO2、硫磺和芒硝,而且释放硫酸;此硫酸扩散至其中通常呈高沸点又高熔点且难溶的氟化物如氟化钙将通过反应使之活化形成沸点仅19.8°C的氟化氢——活性中间体;后者自“空(或水)中路线”迁移、扩散和传播,直至与其他物质(如CaCO3)反应生成难溶盐(如CaF2)而在新场所出现氟的富集。这其中三步骤均属于自发过程。上述实测煤火排放的分子氟化氢和硫酸及实测的氟在煤火区地表的异常富集,为此理论提供了三点关键科学证据。本理论以硫与氟共存体系为前提,以自发过程为“启动”源,扩展适用范畴可能涵盖:地球火山系统和地球关键层表生地球化学过程;存在煤及黏土中硫自发吸(空气中)氧的温和且慢速人为燃煤系统,如传统地氟病区火塘燃煤(约350°C)及生活煤炉燃煤(封炉期或未燃区温度不超过350°C)。均期待检验。本文揭示了煤火海绵体改变着煤火排放污染物的环境归趋,将原本进入大气循环的污染物更多地遗留在原位并经扩散污染局地土壤和水体,使全球共同“买单”环境问题一定程度上转化为更须各自“买单”。但另一方面,煤火海绵体作为煤火污染物的捕集器,功能上类似燃煤电厂的脱硫脱汞装置,为煤火污染物防控提供新思路。本文还提出了“常态地下煤火”概念。初步界定其范畴是始于煤层温和氧化分解而止于煤层焦化,这使煤火可区别于工业燃煤。指出认识和理解煤火环境影响应不以工业燃煤现有知识为“标型器”。建议国家明确矿区煤火责任主体,促进常态地下煤火治理常态化。
唐静[9](2017)在《地方中学环境教育校本教材开发研究与实践 ——以安远县第二中学为例》文中提出“环境保护,教育为本”,全面开展环境教育是保护环境的核心内容。中小学环境教育是通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起始点,对于中学这一环境意识形成巩固的关键阶段影响很大。安远县位于东江源区核心地带,保护好当地环境将会对对整个县区的生态建设和经济的建设产生积极影响。本文通过调查安远县高中生的环境意识现状,结合当地的环境情况,开发了一套符合安远县第二中学校情的环境教育校本教材。本文由以下部分构成:第一章,绪论。阐述了相关概念的定义、环境教育校本教材开发现状、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第二章,安远县第二中学学生环境意识调查。包括安远县中学生环境意识调查方案、结果及分析及结论,校本教材开发建议等。第三章,地方中学环境教育校本教材开发。本章主要介绍了地方中学环境教育校本教材开发程序、开发原则以及使用建议。第四章,安远县第二中学环境教育校本教材简介。主要包括了《清清东江源幽幽脐橙香》的教材体例说明以及教材内容简介。教材体例说明部分从教材目标、框架结构、组成栏目和教材特色四部分依次进行说明。教材内容简介部分则介绍了《清清东江源幽幽脐橙香》的每章具体内容。《清清东江源幽幽脐橙香》环境教育校本教材作为研究成果。此部分则是以上述四章内容为基础,整合各种资料并结合安远县第二中学特有的学情及校情,而编制的适合安远县第二中学高中学生使用的环境教育校本教材。内容设置包括第一章“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第二章“安远县资源利用与保护”,第三章“安远生态产业”。本文在安远县环境教育校本教开发过程中对开发校本教材的程序、原则及使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建立了可操作的地方环境教育校本教材开发体系,为环境教育校本教材开发提供理论支持。地方环境教育校本教材的编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和地方性资料作为支撑,本教材并不一定完整详尽,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作为引玉之砖,为以后进一步深入的地方中学环境教育校本教材开发研究提供参考。
艾明[10](2017)在《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源谱和控制技术评价及臭氧污染防治策略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河南省面临着严峻的区域性大气复合污染,以PM2.5与臭氧(O3)为主的二次污染突出,大气氧化性增强,严重影响居民健康。挥发性有机物(VOCs)做为O3形成的重要前体物之一,对VOCs的研究,特别是完整系统的VOCs化学成分谱是污染物排放源清单、空气质量模式模拟以及受体模型源解析工作的基础,对了解大气污染形成机理具有重要意义,相对应的控制技术的准确定位及采纳是实际应用中控制VOCs排放的重要手段,是臭氧污染防控的基础工作。本研究选取VOCs为研究对象,通过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对我国目前已有的VOCs源谱研究进行整理综合,建立VOCs排放源化学成分谱数据集;针对不同污染源排放特征及适用范围,对不同技术原理及适用范围展开阐述和评价;并结合典型地区臭氧污染治理历程,对其经验进行梳理总结,提出河南目前治理O3污染的建议。结果表明:1.河南省目前空气质量不容乐观,臭氧污染开始凸显,典型城市(郑州、洛阳和平顶山)2014-2016年连续三年夏季臭氧呈现高值,郑州、洛阳和平顶山2016年臭氧超标天数分别占全年的26.58%,27.67%,21.64%。2.针对主要VOCs排放源,道路移动源、工艺过程源、溶剂使用源、固定燃烧源、生物质燃烧源、天然源、其他排放源等,综合梳理我国目前VOCs排放源谱研究成果,可以看出烷烃、烯烃、炔烃、芳香族化合物、醛类、酮类、醚类等是目前排放较多的物种,其中乙烯、丙烯、乙炔、芳烃等是排放较多的物种,不同地区不同排放源排放结果中差异较大的组分是芳烃、甲醛、丙酮、乙酸乙酯、异丙醇等。3.在VOCs排放源化学成分谱整理的基础上,总结梳理了目前VOCs末端控制技术以及对应的适用范围,以及道路移动源、工艺过程源、溶剂使用源VOCs产污环节以及相对应的控制方法。4.从法律法规的建立、臭氧的科学研究、预报预警系统的建立、各方共同监管等方面,梳理美国、日本、以及我国台湾地区对于O3治理的经历与经验,结合我国目前现状,针对性的提出我国尤其是河南省管控O3的建议。
二、搞好环境保护积极回收溴蒸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搞好环境保护积极回收溴蒸气(论文提纲范文)
(1)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城市大气污染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报告 |
二、两种类型和动力 |
三、“国家管理”的三个重要会议 |
四、20世纪70年代的困境后续的数年已为“文革”后期。 |
五、三重叠加的难题 |
(2)隧道公路照明改造工程的EMC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合同能源管理及隧道公路照明相关理念概述 |
2.1 合同能源管理(EMC)定义 |
2.2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介绍 |
2.2.1 双方分享节能效益模式介绍 |
2.2.2 单方保证节能效益模式 |
2.2.3 第三方承担能源费用模式 |
2.2.4 合同能源管理的三种应用模式小结 |
2.3 合同能源管理重点流程概述 |
2.3.1 能效诊断 |
2.3.2 项目边界的确定 |
2.3.3 项目可行性论证 |
2.3.4 项目合同谈判及签署 |
2.3.5 项目的资金准备 |
2.3.6 节能服务改造工程的施工、设备安装与调试 |
2.3.7 项目验收 |
2.3.8 节能效益的测定 |
2.3.9 分享项目节能效益 |
2.4 我国公路及隧道公路相关概念简述 |
2.4.1 公路的定义 |
2.4.2 公路等级的划分 |
2.5 隧道及隧道照明相关概念阐述 |
2.5.1 隧道的定义 |
2.5.2 隧道的分区 |
2.5.3 隧道照明概念阐述 |
2.5.4 隧道照明常用灯具介绍 |
2.6 隧道照明节能控制系统 |
2.6.1 隧道节能控制系统的组成部分 |
2.6.2 隧道控制模式介绍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隧道公路照明改造工程状况研究 |
3.1 隧道公路照明改造工程内容概述 |
3.1.1 隧道公路照明改造工程施工准备阶段的工作内容 |
3.1.2 隧道公路照明改造工程施工决策期间的工作内容 |
3.1.3 隧道公路照明改造工程施工的工作内容 |
3.2 现阶段我国隧道公路照明改造工程经济效益要素分析 |
3.2.1 照明改造工程经济效益评价中的各类分析指标 |
3.2.2 照明改造工程技术经济效益评价的原则 |
3.2.3 加强照明改造工程经济效益评价的具体方式 |
3.3 隧道公路照明改造工程的详细情况分析 |
3.3.1 隧道公路照明改造工程融资渠道分析 |
3.3.2 隧道公路照明改造工程技术投入分析 |
3.3.3 隧道公路照明改造工程施工风险分析 |
3.4 目前隧道公路照明改造工程承发包模式概述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EMC合同能源管理在我国隧道公路照明改造工程中的应用 |
4.1 采用EMC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下融资问题的解决办法 |
4.1.1 我国目前合同能源管理融资的特点 |
4.1.2 我国目前解决合同能源管理融资的办法 |
4.2 采用EMC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下工程技术方面的应用 |
4.2.1 LED隧道灯 |
4.2.2 LED灯高光效和合理配光对节能的作用 |
4.2.3 LED灯驱动电源的调光功能对节能的作用 |
4.2.4 LED隧道灯的技术指标 |
4.3 采用EMC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下运营期的绩效分析 |
4.3.1 隧道公路照明改造工程采用EMC合同能源管理的绩效分析前提条件 |
4.3.2 隧道公路照明改造工程采用EMC合同能源管理的绩效分析模型 |
4.3.3 隧道公路照明改造工程采用EMC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下绩效分析的必要性 |
4.4 采用EMC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风险识别 |
4.4.1 按风险产生的根源划分 |
4.4.2 按EMC项目生命周期的全过程划分风险 |
4.4.3 隧道公路照明改造工程采用EMC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下风险识别的重要性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应用在隧道公路照明改造工程中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1 风险评价体系的原则和程序 |
5.1.1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
5.1.2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5.1.3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相关思路 |
5.1.4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程序 |
5.2 风险评价体系构建 |
5.2.1 风险评价指标的确定和整理 |
5.2.2 针对风险评价体系使用专家访谈法进行指标整理 |
5.2.3 运用德尔菲法对初步构建的基本层指标进行分析并细化 |
5.2.4 最终确定的关键数据 |
5.2.5 基本层重要指标的解释说明 |
5.2.6 关键层指标的选取差异情况说明 |
5.2.7 关键层指标权重的确定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案例分析 |
6.1 项目背景 |
6.2 技术解决方案 |
6.2.1 照明监控系统结构与技术特点 |
6.2.2 照明智能监控系统的功能 |
6.2.3 针对幽岭隧道的调光方案 |
6.3 合同能源管理应用在实际工程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6.3.1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中指标的构建 |
6.3.2 使用德尔菲法邀请的受访专家的信息 |
6.3.3 构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判断矩阵 |
6.3.4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计算 |
6.3.5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结果的风险控制 |
6.4 幽岭隧道公路照明改造工程应用合同能源管理的绩效实证 |
6.4.1 幽岭隧道公路照明基本情况介绍 |
6.4.2 合同能源管理应用在幽岭隧道公路照明改造工程的介绍 |
6.4.3 合同能源管理期间的绩效计算 |
6.5 幽岭隧道公路照明改造工程应用合同能源管理的情况总结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应用在隧道公路照明改造工程风险评价指标的调查问卷 |
附录 B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应用在隧道公路照明改造工程风险指标权重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3)新时代中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 |
1.3.1 生态文明 |
1.3.2 农村生态文明 |
1.3.3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综述 |
1.4.2 国内研究综述 |
1.5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创新点 |
第二章 新时代中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 |
2.1 理论渊源——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 |
2.1.1 “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 |
2.1.2 “人化的自然界” |
2.1.3 “人类与自然的和解” |
2.2 本土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生态文明思想 |
2.2.1 “仁民爱物”——儒家文化蕴含的生态文明思想 |
2.2.2 “道法自然”——道家文化蕴含的生态文明思想 |
2.2.3 “众生平等”——佛家文化蕴含的生态文明思想 |
2.2.4 其他流派文化蕴含的生态文明思想 |
2.3 实践发展——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生态文明思想 |
2.3.1 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的萌芽阶段 |
2.3.2 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的发展阶段 |
2.3.3 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的完善和成熟阶段 |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及主要成就 |
3.1 指导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
3.1.1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的生态自然观 |
3.1.2 “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观 |
3.1.3 “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的生态法治观 |
3.1.4 “人民的自觉行动”及“国际合作”的行为主体论 |
3.1.5 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乡村”的生态目标论 |
3.2 新时代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
3.2.1 新时代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 |
3.2.2 新时代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 |
3.3 新时代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
3.3.1 生态文化建设 |
3.3.2 生态产业建设 |
3.3.3 人居环境建设 |
3.3.4 体制机制建设 |
3.4 新时代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成就 |
3.4.1 生态文化不断丰富 |
3.4.2 生态产业不断融合 |
3.4.3 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
3.4.4 体制机制不断完善 |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 观念维度:农村生态文明的文化建设 |
4.1.1 生态意识淡薄 |
4.1.2 生态文明教育缺失 |
4.1.3 乡村文化建设与宣传薄弱 |
4.2 制度维度: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与机制 |
4.2.1 法律保障体系建设与执行力量不足 |
4.2.2 政绩考核体制与基层管理能力弱化 |
4.2.3 资金投入及激励机制不完善 |
4.3 行为维度:农村发展模式与环境治理 |
4.3.1 农村生活污染严重 |
4.3.2 农业面源污染的恶性循环 |
4.3.3 乡镇工业化发展对环境的危害 |
4.3.4 乡村建设科学规划不足 |
4.3.5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路径 |
5.1 培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取向 |
5.1.1 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
5.1.2 提升农民生态文明主体意识 |
5.1.3 加强生态文明思想教育 |
5.1.4 广泛开展生态思想宣传 |
5.2 建立健全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制度体系 |
5.2.1 健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法律和执法体系 |
5.2.2 健全农村生态资金保障机制 |
5.2.3 健全责任追究和激励机制 |
5.3 构建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的行为模式 |
5.3.1 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 |
5.3.2 着力解决生态突出问题 |
5.3.3 持续推进农村产业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4)绿色化学教育对高中生环保意识的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践行可持续发展 |
1.2.2 落实STSE教育 |
1.2.3 贯彻国家育人要求 |
1.2.4 促进新课标的实施 |
1.2.5 发挥化学的积极性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 |
2.1 绿色化学概念 |
2.2 绿色化学十二原则 |
2.3 绿色化学的5R理念 |
2.4 环保意识的概念 |
2.5 研究的理论依据 |
2.5.1 罗杰斯的学习理论 |
2.5.2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
2.5.3 建构主义 |
2.5.4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
2.5.5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 |
3 绿色化学对高中生环保意识培养的现状调查及研究 |
3.1 绿色化学在中学化学教育的实施现状 |
3.2 高中生对待绿色化学态度分析 |
4 利用绿色化学教育对高中生环保意识培养的途径 |
4.1 高中化学老师要树立环保教育理念 |
4.2 在必修中利用绿色化学教育培养高中生环保意识 |
4.3 在习题中利用绿色化学教育培养高中生环保意识 |
4.4 在实验中利用绿色化学教育培养高中生环保意识 |
4.5 利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
5 结论、反思及展望 |
5.1 结论 |
5.2 反思及展望 |
后记 |
附录一 :化学必修教材实验内容分析 |
附录二 :高中生绿色化学及环保意识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5)气田绿色矿山建设的实践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气矿绿色矿山建设实践 |
1.1 资源高效开发方面 |
1.2 清洁生产方面 |
1.3 节能减排方面 |
1.4 风险防控方面 |
1.5 气田数字化建设方面 |
1.6 HSE体系建设方面 |
2 绿色矿山建设对策及建议 |
2.1 探索挖潜增效措施, 实现气井稳产 |
2.2 持续强化清洁生产, 拓宽节能减排渠道 |
2.3 全方位、多手段完善风险防控体系 |
2.4 依靠科技创新, 推进数字化、信息化建设 |
2.5 系统完善管理体系, 健全相关制度 |
3 结束语 |
(6)苗族文化资源在生态扶贫中的价值研究 ——以花垣县子腊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创新 |
第三节 概念界定 |
一、苗族文化的概念界定 |
二、生态贫困的概念界定 |
三、生态扶贫的概念界定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贫困与反贫困的研究 |
二、文化与贫困的研究 |
三、文化资源与文化资本的研究 |
四、民族文化与生态扶贫的研究 |
第二章 子腊村概况 |
第一节 选点理由 |
第二节 子腊村的生态、生产与生计 |
一、子腊村的生态 |
二、子腊村的生产 |
三、子腊村的生计 |
第三节 子腊村的民族与文化 |
一、子腊村的民族 |
二、子腊村的文化 |
第四节 子腊村的“贡米” |
一、“子腊贡米”的含义 |
二、“子腊贡米”的发现 |
三、申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
第三章 传统文化变迁与生态环境脱嵌 |
第一节 “子腊贡米”系统嵌合关键环节的衰落 |
第二节 传统文化价值兑现受阻推动偏离 |
第三节 外来不契合文化的偏离影响 |
第四章 传统文化变迁与生态环境演替背向 |
第一节 无法成钢的废铁与自然灾害的频发 |
第二节 工业文化的冲击与生态污染的加剧 |
第三节 苗族织绣的衰落与生物多样性的弱化 |
第四节 苗族歌舞边缘化与相关文化传承隐忧 |
第五章 国家权力的误伤与民族文化的无序 |
第一节 国家粮食政策变迁与贡米文化混乱 |
第二节 国家林业政策实行与传统林、猎文化衰败 |
第三节 过往扶贫政策的遗憾与传统文化的错位 |
第四节 国家权力博弈对生态扶贫的利与弊 |
第六章 资本市场的牵引与民族文化的错位 |
第一节 市场需求锐减与传统文化产品裁汰 |
第二节 经济观念影响与传统教育观念改变 |
第三节 市场资本博弈对生态扶贫的利与弊 |
第四节 民间力量博弈对生态扶贫的利与弊 |
第七章 子腊村苗族文化资源在生态扶贫中的应用 |
第一节 “子腊贡米”与子腊村的生态扶贫 |
一、“子腊贡米”系统的生态与经济价值 |
二、复兴“子腊贡米”系统促进生态扶贫的对策 |
第二节 苗族织绣与子腊村的生态扶贫 |
一、子腊村苗族织绣的生态与经济价值 |
二、苗族织绣助推生态扶贫潜力的挖掘 |
第三节 苗族歌舞与子腊村的生态扶贫 |
一、子腊村苗族歌舞的生态和经济价值 |
二、开发苗族歌舞产业推进生态扶贫的思路 |
第四节 苗族宗教与子腊村的生态扶贫 |
一、子腊村苗族宗教的生态和经济价值 |
二、苗族宗教参与生态扶贫的思路 |
第五节 生态扶贫的文化资本 |
一、文化资本与生态扶贫 |
二、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的原则 |
三、生态扶贫中文化资本的运用和转化 |
第八章 生态扶贫中的文化博弈 |
第一节 生态扶贫中的国家权力机构 |
一、各级国家权力机构的角色定位、权力及职能 |
二、国家权力在生态扶贫中的博弈行为分析 |
三、借助国家权力推进生态扶贫的建议 |
第二节 生态扶贫中的市场资本 |
一、市场资本博弈的立场分析 |
二、市场资本在生态扶贫中的博弈行为分析 |
三、苗族文化借助市场资本参与生态扶贫的建议 |
第三节 生态扶贫中的民间力量 |
一、民间力量博弈的立场分析 |
二、民间力量在生态扶贫中的博弈行为分析 |
三、苗族文化借助民间力量推进生态扶贫的建议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1 花垣县森林年末实有面积表 |
(7)维希艾防锈新材料(上海)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防锈行业概况 |
1.1.2 企业基本情况 |
1.1.3 企业存在的困难 |
1.1.4 企业的发展目标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论文体系 |
1.3.1 研究方法 |
1.3.2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企业发展战略理论概述 |
2.1 企业战略管理概述 |
2.1.1 定义 |
2.1.2 特点 |
2.2 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现状 |
2.3 分析方法 |
2.3.1 宏观环境因素分析 |
2.3.2 波特五力竞争模型 |
2.3.3 SWOT分析 |
2.3.4 QSPM矩阵分析方法 |
第三章 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
3.1 宏观环境分析 |
3.1.1 政治环境 |
3.1.2 经济环境 |
3.1.3 社会环境 |
3.1.4 技术环境 |
3.1.5 资本市场环境 |
3.2 行业环境分析 |
3.2.1 防锈行业发展的机遇 |
3.2.2 防锈行业面临的威胁 |
3.3 竞争对手与供需环境分析 |
3.3.1 现有竞争对手 |
3.3.2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
3.3.3 替代品的威胁 |
3.3.4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
3.3.5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
3.4 外部环境的机会与威胁分析(EFE矩阵) |
第四章 企业内部管理因素分析 |
4.1 企业组织资源分析 |
4.1.1 管理资源 |
4.1.2 人力资源 |
4.1.3 生产资源 |
4.1.4 客户资源 |
4.1.5 财务状况 |
4.1.6 企业文化 |
4.2 能力分析 |
4.2.1 营销能力 |
4.2.2 技术创新能力 |
4.2.3 转型升级能力 |
4.2.4 企业生产能力 |
4.2.5 管理职能 |
4.3 内部优势与劣势分析(IFE矩阵) |
第五章 维希艾防锈新材料(上海)有限公司的发展战略制定 |
5.1 战略制定过程 |
5.1.1 问卷调查及统计分析 |
5.1.2 访谈情况统计分析 |
5.2 基于SWOT矩阵的战略选择 |
5.2.1 公司的优势分析(O) |
5.2.2 公司的劣势分析(W) |
5.2.3 公司的机会分析(O) |
5.2.4 公司的威胁分析(T) |
5.2.5 公司的SWOT矩阵 |
5.3 维希艾防锈新材料(上海)有限公司的发展战略决策 |
5.3.1 QSPM矩阵表及战略排序 |
5.3.2 战略发展的内容 |
5.3.3 公司发展战略最终目标 |
第六章 维希艾防锈新材料(上海)有限公司发展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6.1 推进技术创新,增加研发投入 |
6.1.1 提高技术水平,促进产品多元化 |
6.1.2 寻找新兴市场,开发独特需求产品 |
6.1.3 利用好高新技术和股权交易中心平台 |
6.2 调整产品结构,强化品牌建设 |
6.2.1 丰富产品线 |
6.2.2 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
6.2.3 加强品牌建设 |
6.3 利用外部环境,实现产业整合 |
6.4 完善激励机制,加强人才建设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1.1 提出公司的发展战略选择 |
7.1.2 提出实现战略的保障措施 |
7.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内蒙古乌达煤火典型污染物排放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煤火大气污染物研究进展 |
1.2.2 人为源汞排放研究进展 |
1.2.3 大气颗粒物研究进展 |
1.2.4 存在的问题 |
1.3 选题过程与思路、工作量 |
1.3.1 选题过程与思路 |
1.3.2 工作量 |
1.4 创新点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概况 |
2.2 乌达煤田概况 |
2.3 乌达采煤简史 |
2.4 乌达煤火与治理 |
2.5 矸石山与煤火 |
2.6 乌达煤火未来风险探讨 |
2.7 小结 |
3 野外工作主要仪器介绍 |
3.1 汞测量仪 |
3.2 氟化氢测量仪 |
3.3 现场辅助仪器与设备 |
4 煤火汞排放特性研究 |
4.1 研究区域 |
4.2 仪器和方法 |
4.2.2 原位测量方法 |
4.2.3 区域测量方法 |
4.2.4 市区测量方法 |
4.2.5 植物采样及测量方法 |
4.3 地下煤火汞排放规律 |
4.3.1 地下煤火原位汞排放 |
4.3.2 地下煤火汞排放局地环境影响 |
4.4 矸石煤火汞排放规律 |
4.4.1 矸石山煤火原位汞排放 |
4.4.2 矸石山煤火汞排放局地影响 |
4.4.3 矸石堆汞排放及消减途径 |
4.5 地下煤火及矸石煤火汞排放对比研究 |
4.6 地下煤火及矸石煤火汞排放区域影响 |
4.6.1 市区地表大气汞浓度分布特性 |
4.6.2 植物吸收汞浓度分布特性 |
4.7 大气汞浓度风险评估 |
4.8 本章小结 |
5 煤火海绵体汞与砷 |
5.1 样品与实验 |
5.2 煤火海绵体中汞富集及砷富集 |
5.3 煤火海绵体汞及砷的扩散 |
5.4 煤火海绵体汞及砷富集机制探讨 |
5.5 煤火海绵体汞污染 |
5.6 煤火汞释放及其环境归趋 |
5.7 相关建议 |
6 煤火海绵体多环芳烃 |
6.1 样品与实验 |
6.2 煤火海绵体富集多环芳烃及其扩散 |
6.3 污染评价 |
6.4 毒性评价 |
6.5 污染特征讨论 |
6.6 小结 |
7 煤火海绵体酸与氟 |
7.1 引言 |
7.2 样品与实验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煤火海绵体富集酸与氟 |
7.3.2 水溶氟与氟化氢 |
7.3.3 海绵体酸的化学组成 |
7.3.4 海绵体成因探讨 |
7.3.5 煤火硫酸排放探讨 |
7.3.6 煤火海绵体与生态恢复 |
8 煤火氟化氢排放 |
8.1 引言 |
8.2 研究区描述 |
8.3 现场实验 |
8.4 结果与讨论 |
8.4.1 平台外围空气背景 |
8.4.2 平台环境空气 |
8.4.3 煤火烟气氟化氢 |
8.4.4 基本结论 |
8.4.5 煤火排放氟化氢的机理 |
9 地下煤火颗粒物排放研究 |
9.1 样品采集 |
9.2 分析测试 |
9.3 煤火气溶胶概况 |
9.4 煤火气溶胶质量浓度涨落模型 |
9.5 煤火气溶胶元素富集因子特征 |
9.6 煤火气溶胶TSP来源解析 |
9.7 煤火气溶胶源采样探索与经验教训 |
9.8 小结 |
10 结论与展望 |
10.1 论文回顾 |
10.2 工作回顾 |
10.3 主要结论 |
10.3.1 煤火汞排放 |
10.3.2 煤火氟化氢排放 |
10.3.3 煤火硫酸排放 |
10.3.4 煤火富硫气溶胶排放 |
10.3.5 煤火多环芳烃排放 |
10.3.6 煤火砷排放 |
10.3.7 煤火排放污染物的环境归趋转换器——煤火海绵体 |
10.3.8 煤火排放污染物计量的局限性 |
10.4 理论创新 |
10.5 其他创新点 |
10.6 新观点 |
10.7 展望 |
10.8 其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在学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 |
在学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
(9)地方中学环境教育校本教材开发研究与实践 ——以安远县第二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相关概念界定 |
1.1.1 环境教育 |
1.1.2 校本教材 |
1.2 环境教育校本教材开发现状 |
1.3 研究的意义 |
1.3.1 保护东江源区环境的迫切需要 |
1.3.2 补充环境教育内容 |
1.3.3 增强环境教育校本教材的开发研究的理论性和系统性 |
1.3.4 满足课程改革对学校开发校本课程的要求,借助教材推动校本课程开发 |
1.4 研究方法 |
第2章 安远县第二中学学生环境意识调查 |
2.1 安远县中学生环境意识调查方案 |
2.1.1 调查目的 |
2.1.2 调查问卷的设计 |
2.1.3 调查对象的选择 |
2.1.4 调查问卷的发放和回收 |
2.1.5 数据分析方法 |
2.2 安远县中学生环境意识调查结果及分析 |
2.2.1 学生掌握环境知识分析 |
2.2.2 学生环境保护行为分析 |
2.2.3 学生环境观念态度和观察评价等分析 |
2.2.4 学生对开发环境教育校本教材的态度分析 |
2.3 安远县中学生环境意识调查结论与校本教材开发建议 |
2.3.1 调查结论 |
2.3.2 环境教育校本教材开发建议 |
第3章 地方中学环境教育校本教材的开发 |
3.1 地方中学环境教育校本教材开发程序 |
3.2 地方中学环境教育校本教材开发的原则 |
3.3 地方中学环境教育校本教材的使用 |
第4章 安远县第二中学环境教育校本教材简介 |
4.1 教材体例说明 |
4.1.1 教材目标 |
4.1.2 框架结构 |
4.1.3 组成栏目 |
4.1.4 教材特色 |
4.2 教材内容简介 |
4.2.1 第一章——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
4.2.2 第二章——安远县资源利用与保护 |
4.2.3 第三章——安远生态产业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安远县第二中学环境教育校本教材 |
(10)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源谱和控制技术评价及臭氧污染防治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VOCs排放源化学成分谱 |
1.2.2 VOCs控制技术 |
1.2.3 臭氧污染治理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4 论文架构 |
2 河南省典型城市臭氧污染现状与特征识别 |
2.1 河南省典型城市近年空气质量状况 |
2.2 河南省典型城市臭氧污染状况 |
2.2.1 郑州市 |
2.2.2 洛阳市 |
2.2.3 平顶山市 |
2.3 VOCs排放特征研究与控制的必要性 |
3 基于排放源分类的VOCs化学成分谱筛选与总结 |
3.1 VOCs化学成分谱建立的必要性 |
3.2 VOCs排放源化学成分谱筛选与梳理的思路方法 |
3.3 VOCs排放的主要来源及分类 |
3.4 典型VOCs排放源化学成分谱的对比筛选 |
3.4.1 道路移动源 |
3.4.2 工艺过程源 |
3.4.3 溶剂使用源 |
3.5 基于排放源分类的VOCs排放源化学成分谱梳理 |
4 基于排放源分类的VOCs控制技术梳理与评价 |
4.1 VOCs排放控制的思路与途径 |
4.2 末端控制技术 |
4.3 典型VOCs排放源控制技术 |
4.3.1 道路移动源 |
4.3.2 工艺过程源 |
4.3.3 溶剂使用源 |
4.4 开展VOCs排放控制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
5 典型地区臭氧污染治理历程与借鉴 |
5.1 典型地区臭氧污染的水平及特征 |
5.2 典型地区臭氧污染治理历程 |
5.2.1 臭氧污染治理途径和思路 |
5.2.2 美国 |
5.2.3 日本 |
5.2.4 台湾 |
5.3 基于VOCs防控的臭氧污染治理借鉴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搞好环境保护积极回收溴蒸气(论文参考文献)
- [1]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城市大气污染问题研究[J]. 金大陆.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5)
- [2]隧道公路照明改造工程的EMC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研究[D]. 杨旭东. 东南大学, 2019(01)
- [3]新时代中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 梁枫. 河北大学, 2019(08)
- [4]绿色化学教育对高中生环保意识的培养研究[D]. 牛璐. 新疆师范大学, 2019(05)
- [5]气田绿色矿山建设的实践与对策[J]. 李烨楠,罗小兰,焦艳军. 油气田环境保护, 2019(02)
- [6]苗族文化资源在生态扶贫中的价值研究 ——以花垣县子腊村为例[D]. 陈茜. 吉首大学, 2018(02)
- [7]维希艾防锈新材料(上海)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谭卫锋.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8)
- [8]内蒙古乌达煤火典型污染物排放特征研究[D]. 梁言慈.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8(05)
- [9]地方中学环境教育校本教材开发研究与实践 ——以安远县第二中学为例[D]. 唐静. 赣南师范大学, 2017(12)
- [10]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源谱和控制技术评价及臭氧污染防治策略研究[D]. 艾明. 郑州大学, 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