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三产业中供销社发展的问题与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柴青宇[1](2021)在《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领域先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经营权流转和免除农业税等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使农产品产量迅速增长,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转变为总量平衡、丰年有余。但是,我国依然面对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农业资源环境持续恶化、农民收益与农业经济增长不同步等问题。为此,2015至2019年中央连续五年下发一号文件部署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问题,在国家层面陆续推出18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配套支持政策,从人才、资金、土地、税收等多维度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以促进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和新业态的多元化,使农民从产业链中分享更多收益。进一步提升农村产业融合水平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促进产业兴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途径和手段。黑龙江省粮食产量连续10年稳居全国第一,年产量已突破750亿公斤,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省,但黑龙江省却一直未能成为农业强省。农产品加工增值率偏低、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难题一直困扰着黑龙江省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此,研究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问题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路径和历程可为我国其它地区农村产业融合提供有力的借鉴,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研究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路径选择问题,探析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的理论支撑、融合模式、融合水平、障碍因素、发展路径、制度供给等一系列命题。首先,通过对产业融合核心概念的界定与辨析,以及对产业融合的基础、驱动力等相关理论的综析,构建出本文研究所需的理论参照系,并在理论层面上确定产业融合路径选择所涉及的相关要素。其次,本文从定性及定量两个视角对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程度进行测度与评价。根据对全省13个地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实践调查的结果,通过实际案例分析,研究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存模式及主要问题。定量研究方面,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在明确农村产业融合测量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的基础上,选取了 20个反映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度量指标,构建出农村产业融合测量指标体系,对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再次,本文结合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及水平,运用障碍分析模型测量出制约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并厘清导致障碍出现的主要矛盾。然后明确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思路、原则、目标,从理论层面锁定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为使路径的可操作性更强,本文结合黑龙江省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的实际,从实际层面对路径进行具体的现实选择。最后,本文从农村产业融合的实现主体之一——政府的角度出发,从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领域、优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要素、加强农村产业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和强化农村产业融合政府服务职能等宏观层面提出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
孟雨超[2](2019)在《杭州临安供销合作社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特色供销合作社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致富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现在中国特色供销合作社正处于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的发展新阶段,2015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出台《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为供销合作社(简称供销社)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临安区供销合作社是临安区人民政府领导的全区供销社联合组织,连续三年荣获浙江省供销社系统综合业绩考核的优秀奖,同时为打造“三位一体”综合改革杭州样本提供了临安经验,在新时代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以临安区供销合作社为例,通过回顾供销社发展历史、改革过程,探究其历史经验和教训,研究临安供销合作社现状,对临安供销合作社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对于“三农”问题的认识和探究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启发意义。本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介绍选题来源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以引出本文主题,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的梳理以及综述,在详细的介绍了国内外对于供销合作社发展现状与对策的研究现状后,简述了本文涉及到的研究内容和所运用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介绍了供销合作社的相关概念以及相关理论。第三部分从临安供销合作社的发展概况入手,对当前杭州市临安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临安区供销合作社经营现状与重点工作进展进行介绍与分析并发现引出相应问题。第四部分系统的结合了前一部分所叙述的临安区发展现状,系统严谨地提出了临安区供销合作社在经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文章引入了四个典型地区的供销合作社,从中吸取经验并借鉴相应措施。第六部分针对第四部分提出的当前临安区供销合作社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第五部分的经验提出有利于临安区供销合作社发展的建议与对策。最后第七部分对前六个部分进行了总结归纳,并且对未来我国供销事业的改革发展提出了美好愿景。
卜秀姣[3](2018)在《轮台县阿克萨来乡产业结构调整优化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回溯国内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发展轨迹,以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促进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模式均呈现出特色差异性的成果经验启示和弯路失败素材。为落实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乡村振兴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实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转型升级,形成区域空间产业集聚优势和产业生态体系的建设、发展和更新,必须加强和完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方案的前瞻性和预见性,根据地方政策条件、区域资源禀赋、基础配套设施和产业发展定位,灵活地进行三产结构比例、演进变化过程和融合发展的结构调整优化,着眼产业链技术效率、产业链延伸、高新技术渗透与融合协同,进而推动农村产业创新驱动发展,对于争取实现轮台县阿克萨来乡取得脱贫攻坚战的胜利,按时保质保量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具有新时代的现实意义与价值。本研究基于产业结构理论、产业升级理论、产业布局理论和产业发展理论,立足南疆农村基层驻村的亲身见闻,在实地调研感性认知和乡镇级产业发展资料的基础上,以轮台县阿克萨来乡微观单元作为研究区域,对区域产业发展的基本概况、建设现状与发展规划布局深入剖析,明确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必要性,挖掘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现实困境,试图探究掘制约农村产业结构专业化、高级化和合理化的影响因素。同时,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和国内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历史教训与成功经验,探索中国南疆欠发达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实现路径和发展模式,分别从产业政策、资金投入、供销平台、科技创新、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剩余劳动力转移、区域优势发挥、现代产业质量和产业组织化十个方面作出调整与优化策略设计,将“新发展理念”和“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入到生活、生产与生态三生“共融”,加速构建产业生态体系在空间的集聚与辐射,有序推进城乡统筹的一体化建设,实现产业发展与经济发展、劳动力科学配置的产业、经济、人三者相辅相成、健康持续、积极向上的发展模式,对于丰富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业结构发展理论、施行因地制宜的产业兴旺政策具有理论上和实践上的价值与意义。结果表明:第一,通过轮台县阿克萨来乡农村产业发展现状的深入调查和基于实地调研问卷的整理剖析,表明在产业基础、产业化程度、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产业质量、产业组织、产业生态建设、产业劳动力资源、产业组织化方面存在一定的缺失和滞后。第二,借鉴和参详国内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的成功启示与历史经验,理论总结农村产业结构演进发展规律,结合阿克萨来乡实地产业资源禀赋,构建欠发达地区中国特色的农村城乡产业一体化的协作融合发展模式,设计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顶层思路和原则,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与乡镇经济科学统一协调与互补互融互促发展。第三,针对于轮台县阿克萨来乡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短板和桎梏,从宏观调控与微观措施视角提出产业政策、资金投入、供销平台、科技创新、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剩余劳动力转移、区域优势发挥、现代产业质量和产业组织化十个方面提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重点政策咨询与智库指导建议。
范会会[4](2018)在《餐饮服务业“营改增”后续改革的现实约束和对策建议》文中研究指明“营改增”是继1994年税制改革后的又一项重大改革,然而“营改增”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从2012年开始,部分行业部分地区率先开始试点,直至2016年3月23日财税(2016)32号文的发布,于2016年5月1日“营改增”在全国全行业范围内展开,餐饮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一部分也被正式纳入其中,这标志着所有行业都实现了从缴纳营业税转交为增值税。“营改增”改革已经实施了一年多的时间,总体上达到了消除重复征税、降低企业税负的目的,取得了显着成效。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是据研究发现,部分行业企业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餐饮服务业中的部分一般纳税人企业就属于这部分未达到预期的企业,在“营改增”推进的过程中暴露出了一些问题。餐饮服务业不仅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更是第三产业的支柱型产业,餐饮服务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对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第三产业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容忽视。本文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对比餐饮服务业“营改增”前后的税负状况,站在一般纳税人的视角,以黄山市A大酒店为例,对其财务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其“营改增”前后的纳税情况,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得出了“营改增”后餐饮服务业面临的制度约束和现实障碍,其中制度约束主要包括缺乏明确政策指导、新旧政策之间无过渡期、新旧政策之间无过渡政策三个方面,现实障碍主要有进项税额难抵扣、企业自身管理欠缺等。在充分了解了餐饮服务业行业发展具有其特殊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下对策建议:第一,加强法律制度建设,提升法律保障水平;第二,提升税收征纳服务水平,助力餐饮服务业发展;第三,进一步完善发票管理制度;第四,其他保障性措施等,通过这些措施希望能够推进“营改增”后餐饮服务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谢宝禄[5](2017)在《黑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文中指出作为国家重要的老工业基地,黑龙江省为国家经济建设贡献了重要的石油、煤炭、木材、粮食等战略资源,为国家财力贡献了巨额的利润税收,为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也由此形成了长期以来老工业基地发展的结构锁定和路径依赖。近年来,黑龙江省经济增速大幅下滑,总体上呈逐渐走低的趋势,经济下行压力和衰退压力不断加大,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面临严峻挑战。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宏观背景下,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为指针,针对黑龙江老工业基地面临困境和振兴发展中存在的结构性矛盾,深入分析黑龙江传统产业的“长板”和“短板”,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在创新发展中寻求突破,为黑龙江老工业基地走出全面振兴发展的新路提供理论支撑和对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通过透析衰退表象背后的反思,可以看出,黑龙江老工业基地面临发展困境的主要原因在于,国家政策等外生动力迟滞,结构优化等内生动力没有预先启动。以上问题导致黑龙江省在传统路径依赖下区域发展存在步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基于以上问题分析,黑龙江省应该努力破解结构性矛盾,超越旧的增长模式,但不是完全摒弃,新的发展必须立足于现有的基础,对传统工业进行改造提升。新的动能就是破解结构性矛盾带来的内生动力,在传统优势、现有基础和未来潜力之上的构建新的更具成长力的产业结构,才能够超越传统路径依赖,实现内生动力驱动下的黑龙江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论文总体上分为九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综述和主要创新之处等。第一章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习近平同志重要论述、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中关于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理论,而且对本文中的核心关联内容和指导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第二章构建了基于一般规律的产业结构理论,较系统地界定了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前提、原因、方向、动力,概括出产业结构调整的一般规律,阐释了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的理论内容,并提出形成内生动力是黑龙江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指向,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和指导。第三章分析和总结了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与未来走向,研判了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情况,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的成就,梳理了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及调整思路,为黑龙江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宏观指导。第四章对黑龙江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的历史演进和基本概况进行了回顾和描述,并对当前黑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作出分析,剖析了既有的结构性矛盾,指出了黑龙江省产业结构形成的主次原因。第五章对当前黑龙江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客观分析,指出第一产业稳固但缺乏比较优势、第二产业内部结构性矛盾突出、第三产业比重虚高且发展不足,这些突出问题是黑龙江老工业基地经济逐步下滑的重要原因。第六章集中梳理了中外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成功模式和启示借鉴。通过借鉴国内外相关地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成功模式,总结和概括出相关启示的经验性指向。第七章根据基于一般规律的产业结构理论分析,结合国内外的经验和黑龙江要素禀赋、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黑龙江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远中近期目标选择以及主要调整方向。第八章基于马克思相关理论及一般规律的产业结构理论分析、中外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成功模式借鉴的基础上,结合黑龙江经济发展的现实和产业结构的现状,立足于培育和形成内生动力,重点阐述了实现黑龙江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与创新的主要路径选择。第九章在立足黑龙江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与创新的主要路径选择的基础上,基于一般规律的产业结构理论分析,从内生动力驱动的角度,提出了加快黑龙江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与创新的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韩连贵,李振宇,韩丹,吴庆岚,杨微,易继平,王恒,张照利,鲁川[6](2013)在《关于探讨农业产业化经营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方略规程的思路》文中提出从1990年至今已20多年,我们一直注意调研、探讨全国各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方略规程。1990年,山东省诸城县从建立农业产品生产、加工、供销社会化服务体系,形成种养加、产供销、产加销一条龙产业链实体,到2011年,全国各地区形成了农业产品种养加、产供销、产加销一条龙产业链,结成了农工商、贸工农、内外商、农科教一体化产业经营体系,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工业、商业、服务业转移,推进了城乡一体化、农工商企业共同发展,开辟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永续
刘宇[7](2012)在《资源、环境双重约束下辽宁省产业结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产业结构是连结经济活动和生态环境的重要纽带,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资源利用以及环境污染密切相关,因此,产业结构优化关系着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持续性。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实现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对一个国家或地区而言是极其重要的。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自然资源供给的有限性与不断增长的需求以及环境的有限承载力与不断增多的污染物排放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资源匮乏、能源紧缺、环境污染的多重压力与制约,使得探索资源、环境双重约束下的产业结构优化问题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为在资源、环境双重约束下进行产业结构优化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辽宁省是中国的传统老工业基地,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特别是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以来,其增长速度始终高于10%。然而,长期以来,辽宁省的发展以经济增长为目标,属于粗放型增长方式,高速增长是用高昂的资源、环境代价换来的:土地资源供给有限,但需求不断增加;原本就匮乏的水资源更加紧张;矿产资源储量虽然相对丰富,但矿产资源不可再生且已有部分矿产濒临枯竭;污染物排放量不断增加,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如果按照现有方式继续发展下去,资源、环境约束必将增强,限制经济的增长。因此,应把握住时代契机,将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同时追求经济及社会双重目标,协调经济增长和资源消耗、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在资源、环境双重约束下优化辽宁省产业结构。改革开放以来,辽宁省产业始终呈“二、三、一”结构,第二产业比重在48%左右。众所周知,相对于第一、三产业,第二产业是高消耗、高污染的产业,第二产业比重较大地区会使整个经济受到更强的资源、环境约束。在三次产业内部,第一产业是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的“二元结构”,相对较为落后;第二产业以重工业为主,约占第二产业总产值的80%左右,其中,起主要作用的都是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大的行业,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第三产业是以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为主的传统结构,资源和环境压力较大。要想摆脱资源、环境的双重约束,不但应该对三次产业间而且应对三次产业内部结构进行优化。本文首先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关于资源约束下产业结构优化、环境约束下产业结构优化以及资源、环境双重约束下产业结构优化的相关文献,阐述了本文研究的必要性;其次,分别论述了资源、环境约束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以及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理论,以此作为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再次,为了深入了解产业结构变化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分析了实施振兴战略以来辽宁省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和特征,并对资源和环境的约束进行评价,进而证明了辽宁省现有产业结构使经济增长呈现不可持续性,结构优化迫在眉睫;之后,分别分析了三次产业的经济概况、产业内部结构状况以及相应的资源约束和环境约束,通过基准分析选择各产业的主导行业,以三次产业优化的方向为指导,选择主导行业的优化路径、领域及产品;最后,借鉴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战略,提出了资源、环境双重约束下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建议。本文旨在以产业结构优化为手段,通过三次产业主导行业及其优化路径、领域和产品的选择,摆脱资源和环境的双重约束,进而实现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对资源、环境约束的评价,可以清晰看出产业结构变化对资源、环境有着较大影响,尤其是第二产业,这为今后研究资源、环境约束下的产业结构优化问题提供了依据;此外,对资源、环境双重约束下三次产业主导行业的选择及优化则为辽宁省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选择方案。
张连刚[8](2011)在《省域流通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流通领域进行了一系列重大变革,并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中国流通产业的发展水平和国外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中国各省区之间流通产业的发展严重不均衡,部分省份流通产业发展水平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因此,比较分析各个省区流通产业竞争力,找出各个省区在流通产业竞争中的优劣势,对于充分挖掘各省区流通产业发展潜力,推动各省区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主要采用了比较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等研究方法。本文比较分析法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本文从流通产业总竞争力的六个维度,对东西部省区流通产业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分析,找出了东部和西部省区之间流通产业竞争力的差异以及东部、西部地区内部各个省区流通产业竞争力的差异,并据此提出了巩固或增强东西部省区流通产业竞争力的具体建议。本文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方法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本文在阐述流通产业竞争力来源、流通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等理论时,主要采用了定性分析方法。在构建流通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本文主要采用了定量分析方法对东西部各省区流通产业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和综合评价。在论证流通对经济增长作用时,本文运用了描述性统计、面板数据(Panel Data)的单位根检验、面板数据的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Feder模型等实证分析方法。在对省域流通产业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和综合评价时,本文综合运用了因子分析法(Factor Analysis)、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熵值法(Entropy Method)、聚类分析法(Cluster Analysis)和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本文大致可以分为五大部分、七个章节。五大部分分别是:问题提出、理论分析、体系构建、综合评价(实证分析)、对策提出。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部分是问题提出。这一部分涵盖本文的第1章和第2章。第1章为绪论。该章介绍本研究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的,并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的基础上指出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研究创新等内容。第2章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论证分析了流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该章节是对本文研究意义的具体分析和论证,从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外溢效应)两个角度详细分析了流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第二部分是理论分析。这一部分主要阐述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为本文后面的研究提供理论铺垫。这一部分涉及本文的第3章和第4章。第3章主要分析了竞争力的含义、竞争力的层次、竞争力评价的理论基础、竞争力评价的分析模型和竞争力评价的主要方法等五个方面的内容。竞争力评价的理论基础是从国家、区域、产业、企业四个角度阐述了相关竞争力的来源理论。第4章主要阐述了省域产业竞争力研究的相关理论。该章首先分析了产业竞争力的含义、产业竞争力的内容以及国家、地区、产业和企业竞争力四者之间的关系。其次,该章节从省域经济竞争力的含义、基本特征和提升理论依据三个方面分析了省域经济竞争力的理论。最后该章阐述了省域流通产业的含义和影响因素等理论。第三部分为体系构建。这一部分主要包括本文的第5章。这一部分是本文的重点章节之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本文流通产业竞争力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政策建议提出的科学性。第5章旨在为本文进行流通产业竞争力评价构建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首先,本章指出了本文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选择指标的原则。其次,该章节介绍了评价指标的类型,并指出本文主要采用的评价指标类型。再次,第5章详细阐述了流通基础竞争力等六个分竞争力指标下各个具体指标的含义、计算公式、数据来源等内容。第四部分为综合评价(实证分析)。这一部分主要包括第6章。第6章首先应用因子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以及熵值法三种评价方法,分别对东西部省区流通业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分析和综合评价。然后,本章节应用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对三种评价方法进行检验,最终选择了应用熵值法分析所得到的流通产业竞争力评价结果。最后,本章实证分析了东西部地区省域流通产业竞争力和经济综合竞争力之间的关系。第五部分为对策建议。这一部分主要包括第7章。第7章在对本文研究结论进行概括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增强省域流通产业竞争力的基本途径和提升省域流通产业竞争力的具体建议。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流通对经济增长全部效应的弹性系数为0.5323,流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增长,但与国外相比,中国流通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尚未充分凸显,在较长一段时期中国仍然需要大力发展流通产业;(2)东部省区流通产业竞争力的总体水平高于西部省区;(3)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东部各省区之间、西部各省区之间的流通总竞争力水平呈现不均衡分布;(4)东西部省区流通总竞争力与流通基础竞争力、流通创新竞争力与流通密度竞争力呈较强的正相关性,流通效率竞争力和流通结构竞争力与流通总竞争力之间呈中度的正相关性,流通发展竞争力与流通总竞争力两者之间呈较弱的负相关性;(5)东西部一些省区的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名和流通总竞争力排名位次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流通总竞争力和经济综合竞争力都较强的11省区,二者的发展与提升具有一定的协调性和同步性。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包括:(1)重新界定了流通及其相关概念的内涵。在结合国内外相关学者关于流通相关概念定义的基础上,本文重新界定了流通、现代流通和流通产业等概念,为本文准确分析省域流通产业竞争力问题奠定基础。(2)构建了一套适合中国省域流通产业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本指标体系共包括6个一级指标和59个二级指标。其中6个一级指标分别是:流通基础竞争力、流通密度竞争力、流通结构竞争力、流通效率竞争力、流通创新竞争力和流通发展竞争力。(3)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对流通产业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在评价方法选择中,以往很多学者较多采用的是因子分析法等单一的评价方法。一般而言,任何一种评价方法都有一定的优点和局限性。本文分别采用了因子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和熵值法对中国东西部22省(区、市)流通产业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和综合评价。最后,从三种评价结果中选择一种相对而言较为合理的评价结果。(4)从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两方面论证了流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现有文献在分析和论证流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时,没有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本文主要从生产、就业、消费三个方面分析和论证了流通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从促进三次产业增长、提高国民福利和推动城市发展三个方面分析和论证了流通对经济增长的间接效应(外溢效应)。(5)通过实证分析和综合评价得到一些有价值的结论。本文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1)对流通竞争力来源理论阐述的不够深入。尽管本文从四个层次分析了流通产业竞争力的理论基础,但本人仍感觉对流通产业竞争力的来源理论阐述不够深入。借鉴现有的相关理论,并结合流通产业的特点构建一套更加科学完整的评价体系,是需要本人一直不断思考和研究的问题。(2)没有进行省域流通产业竞争力的动态比较。在将来时间充裕的情况下,本人将会继续收集相关年份的统计数据,以便对流通产业竞争力进行动态比较分析,从而使得省域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结果更完整更科学。(3)对省域流通产业竞争力分类比较还不够深入。本文在对省域流通产业竞争力进行分类比较时,只是结合流通产业竞争力的几个分竞争力进行了初步地分析,较少结合具体指标详细分析各个省(区、市)流通产业竞争力的优劣势。为了进一步分析省域流通产业竞争力的相关问题,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化:(1)可以对省域流通产业竞争力进行动态比较;(2)可以利用流通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中的六个分竞争力指标分类比较;(3)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时可以考虑使用一些必要的定性指标;(4)可以对流通产业的具体行业的竞争力进行细分研究。
李丽[9](2006)在《黑龙江省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优化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结构调整是“十一五”一切经济工作的主线。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第一、二、三次产业结构关系的调整,是“十一五”时期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发展第三产业,一方面提高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题中之义,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也离不开第三产业的发展。如农业结构调整,既需要政策支持,又需要各种服务,如技术服务、信息服务等。在工业和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将分离出大量的富余劳动力。只有为这些富余劳动力提供新的就业机会,结构调整才能顺利进行。第三产业的加快发展,能为这些富余劳动力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实现经济快速增长是“十一五”时期的一项艰巨任务。经济增长靠三次产业的增长来推动。“十一五”时期,能否维持经济的快速增长,关键在于第三产业能否以快于第一、二产业的速度增长。 在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已成为经济增长最快的产业,成为新的增长点。而在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滞后,已成为经济增长的“瓶颈”制约。黑龙江省第三产业的发展比全国平均水平还要低。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来看,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一般都经历了一个由总量增长到优化结构、提高素质的过程。发达国家和地区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一般都在60%左右。他们在提高总量的同时,更加注重改善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提高第三产业内部各部门的现代化水平。特别是70年代以来,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基本保持稳定,重点放在改善其内部结构,提高各部门现代化水平上。一般说来,传统的第三产业如交通运输、能源、邮电、商业等发展较慢,比重有所下降,这些部门主要是用新兴技术提高其现代化水平。而新兴的第三产业如电子、信息、技术服务、咨询广告、旅游等迅速发展,从而不断提高第三产业整体的现代化水平,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相反,一些发展中国家,虽然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并不低、但由于其结构不合理,经济的现代化水平并没有得到很大提高。比如一些拉美国家和地区50年代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高达50%,但它主要是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从事修理、装卸等低层次的服务性行业造成的。因此,第三产业比重的提高并没有给这些国家和地区带来现代化。
徐孝勇[10](2005)在《西南地区商贸中心构建与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在深入考察加入WTO和西部大开发条件下西南地区商贸中心发展的客观现实、世界与中国商贸业和商贸中心发展特点、趋势及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系统回顾和借鉴国内外商贸中心发展理论、区域分工理论、协同发展理论和商贸经济发展理论:从结构系统视角和功能范式上,界定了“商贸中心”、“区域商贸”和研究的基本范畴和分析基点;按商贸经济协同发展要求,深化了对“西南地区商贸中心发展”的理解,进而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得出了如下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一、论文的基本结论 1、西南地区商贸中心构建的最终目标是实现西南地区商贸经济协同发展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是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体系的简称。西南地区商贸中心构建是西南地区在商贸业发展上进行的区域分工与合作,建设结构合理、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功能强大的地区性商贸中心体系。构建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体系就是在西南地区统一规划商贸中心、商贸网点布局和确定各地商贸产业发展方向与重点,发挥各自比较优势,提高区域商贸资源的配置效率,推动西南地区商贸经济发展。西南地区在商贸中心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实现西南地区商贸经济协同发展和竞合、共赢。 2、西南地区商贸中心构建需要具备相应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一个地区中心城市要建设商贸中心应具备条件:(1)自然地理条件,其包括地理区位、土地资源和旅游资源等:(2)社会经济条件,其包括经济条件、城市规模、人口、市场规模、交通条件、政策因素、文化氛围等。经济条件又包括商贸经济发展的初始条件、资金和市场。经济发展初始条件包括经济发展水平、相关产业、基础设施和各种配套设施等。 3、西南地区商贸中心构建发展要求西南地区加强商贸产业的协同发展 发达的商贸产业,是个城市或地区的构建商贸中心的前提条件。西南地区五省市区只有打破行政区划限,加强商贸产业的协同发展才能进一步提高商贸产业的竞争力,应对后WTO时代外资商业巨头大量进入中国的挑战。 4、西南地区商贸中心构建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建立区域共同市场 建立区域共同市场是西南地区商贸中心构建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和必要条件。建立西南地区区域共同市场的作用:(1)推进西南地区商贸中心网络体系的建成。(2)降低西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成本、公共物品配置成本以及资源流动的交易成本。(3)促进西南地区都市商贸经济圈的发展。(4)作为西南地区区域商贸的协同发展的平台。 5、西南地区商贸中心发展的外在条件是加强与我国其它地区和国外的商贸合作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要想获得更大发展空间,须开创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处理好其与我国其它地区和国外的商贸交流与合作。西南地区同周边地区的商贸合作,可以使西南地区区域一体化市场效应得到放大。 6、西南地区商贸中心的发展有利于促进西南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西南地区作为我国经济
二、第三产业中供销社发展的问题与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三产业中供销社发展的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农村产业融合的起源与发展 |
1.2.2 农村产业融合的驱动机制研究 |
1.2.3 农村产业融合的类型模式研究 |
1.2.4 农村产业融合的测度方法研究 |
1.2.5 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路径研究 |
1.2.6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不足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农村产业融合相关概念辨析 |
2.1.1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现代化 |
2.1.2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产业化 |
2.1.3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产业融合 |
2.2 农村产业融合的内涵与特征 |
2.2.1 农村产业融合 |
2.2.2 农村产业融合模式 |
2.2.3 农村产业融合主体 |
2.2.4 农村产业融合水平 |
2.3 农村产业融合相关理论分析 |
2.3.1 分工理论 |
2.3.2 产业集群理论 |
2.3.3 交易成本理论 |
2.3.4 创新理论 |
2.3.5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分析 |
3.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支撑条件 |
3.1.1 自然资源条件 |
3.1.2 社会环境条件 |
3.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基础概况 |
3.2.1 整体发展概况 |
3.2.2 第一产业发展概况 |
3.2.3 第二产业发展概况 |
3.2.4 第三产业发展概况 |
3.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
3.3.1 农业产业链延伸型融合模式 |
3.3.2 农业多功能拓展型融合模式 |
3.3.3 产业集聚型融合模式 |
3.3.4 科技渗透型融合模式 |
3.3.5 产业循环型融合模式 |
3.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发展现状 |
3.5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测度 |
4.1 测度方法的选取与原则 |
4.1.1 测度方法的研判和选取 |
4.1.2 测度指标设置原则 |
4.2 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1 测度指标的选择 |
4.2.2 测度指标的解释 |
4.2.3 测度模型的建立 |
4.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实证分析与评价 |
4.3.1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2 数据来源 |
4.3.3 测度结果及评价 |
4.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分析 |
4.4.1 耦合关系模型 |
4.4.2 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实践障碍与战略选择 |
5.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障碍分析 |
5.1.1 障碍分析模型 |
5.1.2 障碍度分析 |
5.1.3 障碍因子分析 |
5.1.4 障碍因素现状分析 |
5.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矛盾 |
5.2.1 产业布局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
5.2.2 土地利用模式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
5.2.3 融资渠道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
5.2.4 农村公共服务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
5.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战略选择 |
5.3.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原则与目标 |
5.3.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宏观路径选择 |
5.3.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具体路径选择 |
5.4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 |
6.1 农林牧渔业布局调整的路径选择 |
6.1.1 特色种植业产业带调整 |
6.1.2 畜牧养殖业布局调整 |
6.1.3 渔业产业布局调整 |
6.1.4 山特产品产业布局调整 |
6.2 农产品精深加工的路径选择 |
6.2.1 玉米精深加工 |
6.2.2 水稻精深加工 |
6.2.3 大豆精深加工 |
6.2.4 乳业精深加工 |
6.2.5 蔬菜精深加工 |
6.2.6 渔业精深加工 |
6.3 农林牧渔服务业的路径选择 |
6.3.1 培育多元化主体 |
6.3.2 加强生产主体市场信息服务 |
6.3.3 完善农业生产资料流通服务体系 |
6.3.4 构建农业生产技术综合服务体系 |
6.3.5 推进农业资源化利用服务体系 |
6.3.6 拓展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体系 |
6.4 休闲农业布局调整的路径选择 |
6.4.1 打造自然生态康养观光产业带 |
6.4.2 构建冰雪特色旅游产业体系 |
6.4.3 传承关东民俗和弘扬四大精神游 |
6.4.4 发挥沿边优势开展边境风情游 |
6.5 以信息技术渗透产业融合的路径选择 |
6.5.1 完善智慧农业信息监管系统 |
6.5.2 精准管理农业全产业链 |
6.5.3 创新农业金融保险服务 |
6.5.4 保护产业质量安全和知识产权 |
6.5.5 构建完整农业产业体系 |
6.6 以国家级试验区创新驱动产业融合的路径选择 |
6.6.1 以农产品加工贸易带动产业融合 |
6.6.2 扩大农业产业负面清单外贸易 |
6.6.3 创新涉农金融国际化服务产业 |
6.6.4 发展开放试验区农业总部经济 |
6.7 本章小结 |
7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 |
7.1 继续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领域 |
7.1.1 探索设立农业自由贸易试验区 |
7.1.2 构建畅通便捷的农产品贸易通道 |
7.1.3 引导国际资本进入农产品加工贸易 |
7.2 优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资源要素 |
7.2.1 确保农村产业融合用地保障 |
7.2.2 加强财政税收政策支持 |
7.2.3 完善金融保险政策支持 |
7.2.4 强化科技与人才政策支持 |
7.3 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基础设施建设 |
7.3.1 优化改造农田基础设施 |
7.3.2 搭建公共交通和信息网络 |
7.3.3 配套产业融合基本设施 |
7.3.4 综合改造提升乡村人居环境 |
7.4 强化农村产业融合政府服务职能 |
7.4.1 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顶层设计 |
7.4.2 推动产业融合政策有效落实 |
7.4.3 加强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区建设 |
7.4.4 建立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体系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2)杭州临安供销合作社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来源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关于供销合作社的研究综述 |
1.3.2 关于农产品流通的研究现状 |
1.3.3 关于供销合作社发展对策研究现状 |
1.3.4 相关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合作经济 |
2.1.2 供销合作社 |
2.1.3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 |
2.2 相关理论 |
2.2.1 多中心治理理论 |
2.2.2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2.3 第三部门理论 |
3 临安区供销合作社发展现状概述 |
3.1 临安区社会经济发展概述 |
3.1.1 临安区位概况 |
3.1.2 临安区产业结构概况 |
3.2 临安区供销合作社发展现状概述 |
3.2.1 临安区供销合作总社概况 |
3.2.2 临安区供销合作社基层社概况 |
3.3 临安区供销合作社重点工作进展 |
3.3.1 初步建立主导产业服务体系 |
3.3.2 推进电商配套服务 |
3.3.3 开展多次线下农产品展销推介会 |
3.3.4 领办农合联服务“三农” |
4 临安区供销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4.1 历史问题制约发展 |
4.1.1 历史问题导致高负债与资产闲置 |
4.1.2 历史问题导致人才缺失与基层社空缺 |
4.2 供销合作社渠道下的电商发展遇到瓶颈 |
4.2.1 产品同质化与被侵权情况 |
4.2.2 区供销社对于“供销e家”的建设与配合力度不足 |
4.2.3 新兴品牌打造力度不足 |
4.3 农资价格上涨与基础设施不完善限制农产品竞争力 |
4.3.1 生产成本升高与附加值降低 |
4.3.2 基础防灾设施不完善 |
4.4 农合联服务能力不足 |
4.4.1 农合联运作不顺畅 |
4.4.2 农合联服务能力不足产业融合缓慢 |
5 典型地区供销合作社发展经验借鉴 |
5.1 江苏经验 |
5.1.1 自下而上的“三会”制度 |
5.1.2 拓宽服务探索植保飞防 |
5.1.3 农产品销售方面 |
5.2 河北经验 |
5.2.1 基层社创新发展 |
5.2.2 用粮大户对接托管业务 |
5.2.3 农产品销售方面对接“供销e家” |
5.2.4 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规范化 |
5.3 甘肃与安徽经验 |
5.3.1 甘肃供销农资扶贫经验 |
5.3.2 安徽庐江县统防统治降成本 |
5.4 本章小结 |
6 临安区供销合作社发展的对策 |
6.1 循序渐进降低负债率 |
6.2 加强人才引进与建设 |
6.3 重建与恢复基层供销社 |
6.4 通过供销电商平台打造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 |
6.4.1 积极配合“供销e家”电商平台建设 |
6.4.2 通过“供销e家”改善同质化与侵权问题 |
6.5 发展植保合作社统防统治降低防治成本 |
6.6 以农合联为主体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轮台县阿克萨来乡产业结构调整优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 |
2.1 农村产业相关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3章 阿克萨来乡产业发展现状及调查分析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阿克萨来乡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调查问卷设计 |
3.3 阿克萨来乡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调查问卷实证分析 |
第4章 阿克萨来乡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存在问题 |
4.1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存在的问题 |
4.2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影响因素 |
第5章 国内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经验与启示 |
5.1 农村产业结构演变趋势及规律 |
5.2 农村产业结构更替规律 |
5.3 美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启示 |
5.4 韩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启示 |
5.5 苏南地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实践 |
5.6 国内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启示小结 |
第6章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对策 |
6.1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思路选择及原则 |
6.2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对策 |
6.3 阿克萨来乡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对策及成效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第8章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餐饮服务业“营改增”后续改革的现实约束和对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文献综述 |
二、文献评述 |
第三节 框架结构 |
第四节 或有创新和不足之处 |
一、或有创新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餐饮服务业“营改增”政策解读以及行业发展现状 |
第一节 生活服务业“营改增”的一般性规定 |
一、纳税人与征税范围的界定 |
二、进项税抵扣的相关规定 |
第二节 餐饮服务业“营改增”政策的进一步分析 |
第三节 “营改增”后餐饮服务业发展现状 |
第三章 餐饮服务业“营改增”后续改革的现实约束——以黄山市A大酒店为例 |
第一节 对黄山市A大酒店的经营管理分析与“营改增”前后税负比较分析 |
一、A大酒店的基本简介 |
二、A大酒店食材购进情况分析 |
三、A大酒店人工成本分析 |
四、A大酒店自产自销行为分析 |
五、A大酒店“营改增”前后税负分析 |
第二节 餐饮服务业“营改增”后续改革的制度约束 |
一、缺乏明确的政策指导 |
二、新旧政策无过渡 |
第三节 餐饮服务业“营改增”后续改革的现实障碍 |
一、进项税额抵扣难 |
二、企业自身管理欠缺 |
第四节 进一步推动餐饮服务业“营改增”改革的必要性 |
一、打通抵扣链条,推动降税减负 |
二、新旧政策更替,推动政策完善 |
三、降低企业税负,促进健康发展 |
四、助力产业优化,推动国民经济 |
第四章 餐饮服务业“营改增”后续改革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体系 |
一、加快税收法律制度建设,完善税收法律体系 |
二、提供针对性的政策指导,解决行业发展的特殊性问题 |
第二节 加强政府自身服务建设 |
一、提高纳税服务水平,建立高效税务形象 |
二、引导行业自律监管,建立自律有序氛围 |
第三节 引导企业重视发票取得和管理 |
一、重视购进环节的发票取得 |
二、合理合法领购及使用发票 |
三、积极进行专票认证与抵扣 |
四、加强发票管理风险意识 |
第四节 完善餐饮服务业“营改增”的其他措施 |
一、强化劳务外包,降低人工成本 |
二、优化购货渠道,提高采购效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黑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五、主要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指导本论文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马克思关于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理论 |
一、马克思关于产业结构调整理论的基本概括 |
二、马克思产业结构调整理论与本文相关联的核心内容 |
三、马克思产业结构调整理论对本文的指导作用 |
第二节 习近平关于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论述 |
一、习近平关于产业结构调整重要论述的基本概括 |
二、习近平重要论述与本文相关联的核心内容 |
三、习近平重要论述对本文的指导作用 |
第三节 产业经济学关于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理论 |
一、产业经济学关于产业结构调整理论的基本概括 |
二、产业经济学相关理论与本文相关联的核心内容 |
三、产业经济学相关理论对本文的指导作用 |
第四节 发展经济学关于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理论 |
一、发展经济学关于产业结构调整理论的基本概括 |
二、发展经济学相关理论与本文相关联的核心内容 |
三、发展经济学相关理论对本文的指导作用 |
第五节 区域经济学关于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理论 |
一、区域经济学关于产业结构调整理论的基本概括 |
二、区域经济学相关理论与本文相关联的核心内容 |
三、区域经济学相关理论对本文的指导作用 |
第二章 产业结构调整的一般规律 |
第一节 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内容 |
一、产业结构调整的动因 |
二、产业结构调整的前提 |
三、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
四、产业结构调整的动力 |
第二节 产业结构调整的运行机理与发展趋势 |
一、产业结构调整的运行机理 |
二、产业结构调整的一般发展趋势 |
第三章 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现状与未来走向 |
第一节 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情况 |
一、经济发展与国家实力奠定良好基础 |
二、经济结构调整逐步实现优化升级 |
第二节 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的成就 |
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高 |
二、工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
三、服务业和新兴产业发展保持良好势头 |
第三节 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 |
一、政府主导倾向较大,政策红利逐渐减小 |
二、结构相似度较高,创新能力不足 |
三、经济发展拓展受限,外部波动影响大 |
第四节 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对策 |
一、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
二、不断推进创新的差异化和能力提升 |
三、不断降低对外依赖度拓展发展新空间 |
第五节 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 |
一、主要产业集聚带的调整方向 |
二、非主要产业集聚带的调整方向 |
第六节 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调整思路 |
一、主要产业集聚带的转型升级“结构高度化” |
二、非主要产业集聚带的梯度承接“点域扩展型” |
第四章 黑龙江省产业结构的演进与现状 |
第一节 黑龙江省产业结构历史演进概况 |
一、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 |
二、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八大召开前 |
三、党的十八大至今 |
第二节 黑龙江省产业结构形成原因分析 |
一、全国传统产业结构不合理制约和影响黑龙江产业结构 |
二、资源禀赋与地理区位对黑龙江产业结构的影响 |
三、国家战略与宏观调控对黑龙江产业结构的影响 |
第三节 黑龙江省产业结构的现状分析 |
一、产值分布结构分析 |
二、劳动力分布结构分析 |
第五章 黑龙江省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一节 第一产业稳固但缺乏比较优势 |
一、基础地位牢固但现代化程度不高 |
二、资源禀赋优越但品牌影响力不高 |
三、粮食作物比重大但比较收益不多 |
第二节 第二产业内部结构性矛盾突出 |
一、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 |
二、产权结构性矛盾明显 |
三、产品结构性矛盾较大 |
第三节 第三产业比重虚高且发展不足 |
一、发展水平偏低,有效供给不足 |
二、内部结构不优,产业层次不高 |
三、跨界融合不深,协同互动不足 |
四、居民收入偏低,服务消费受限 |
五、企业竞争力弱,人才结构性失衡 |
第六章 中外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成功模式借鉴 |
第一节 日韩产业结构调整的成功模式 |
一、日本福冈工业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成功模式 |
二、日本九州工业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成功模式 |
三、韩国仁川工业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成功模式 |
四、韩国大丘工业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成功模式 |
第二节 东部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成功模式 |
一、长三角产业结构调整的成功模式 |
二、珠三角产业结构调整的成功模式 |
第三节 产业结构调整成功模式的比较与借鉴 |
一、日韩产业结构调整的成功模式比较 |
二、东部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成功模式比较 |
三、产业结构调整成功模式对黑龙江省的借鉴之处 |
第七章 黑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原则 |
第一节 黑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 |
一、第一产业:促进“三产融合” |
二、第二产业:推进供给侧改革 |
三、第三产业:实现价值链增值 |
第二节 黑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 |
一、融合发展原则 |
二、集群发展原则 |
三、协调发展原则 |
四、外向发展原则 |
第三节 黑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的未来目标模式 |
一、黑龙江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目标模式 |
二、黑龙江产业结构调整的近期目标模式 |
三、黑龙江产业结构调整的中期目标模式 |
四、黑龙江产业结构调整的远期目标模式 |
第八章 实现黑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未来目标模式的路径 |
第一节 传统产业实现转型升级 |
一、加快市场化的现代农业结构调整 |
二、加快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培育 |
三、推动传统工业技术改造优化升级 |
第二节 新兴产业实现集聚发展 |
一、明确新兴产业发展目标定位 |
二、重点发展新兴智能优势产业 |
三、促进新兴服务业价值链延伸 |
第三节 跨国产业实现深度合作 |
一、在中俄沿边地区合作中发挥比较优势 |
二、在东北亚自贸区建设中推动金融深化 |
三、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下跨国产业合作 |
第九章 实现黑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未来目标 |
第一节 争取国家政策支持,获取外部发展动力 |
一、充分利用国家政策促进与发达省市对口合作 |
二、充分利用“中蒙俄经济走廊”产业集聚政策 |
三、充分利用“哈长城市群”建设项目 |
第二节 推动地方政策创新,形成内生发展动力 |
一、加大金融财税支持战略新兴产业力度 |
二、吸引国内外创新型企业落户黑龙江 |
三、促进黑龙江省科技创新领域的制度改革 |
第三节 加强人力资本培育,激发内在创新潜力 |
一、争取国家政策引进高端科技人才 |
二、以产业发展平台打造创新人才高地 |
三、全力提高福利待遇抑制人才继续外流 |
第四节 优化区域发展环境,增强产业成长动力 |
一、加强第三方评估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
二、进一步减政放权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
三、转变思维方式大力改善投资环境 |
参考文献 |
(6)关于探讨农业产业化经营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方略规程的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起源 |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标准 |
(一) 农业产业化经营标准体系建设的原因。 |
(二) 农业产业化经营标准体系建设的任务。 |
1. 坚持以农业现代化为目标, 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标准。 |
2. 坚持以农业综合效益为中心,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
3. 坚持以农业科技进步为动力, 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
4. 坚持以农业产品市场需求为导向, 开辟农业产业化经营。 |
5. 坚持兴办农业龙头企业, 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 |
6. 坚持发展农民流通队伍, 搞活农业产业化经营。 |
(三) 农业产业化经营标准体系建设的要求。 |
1. 要科学规范农业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的内容。 |
2. 要建立健全农业产品生产标准体系。 |
3. 要组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示范区建设。 |
4. 要组织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标准化宣传教育。 |
5. 要不断加大农业产业化经营标准化投资力度。 |
6. 要切实加强对农业产业化经营标准化建设的组织领导。 |
(四) 农业产业化经营标准体系建设的方略。 |
1. 因地制宜确定需求范围。 |
2. 科学合理开辟途径创新。 |
3. 全面推进标准体系完善。 |
4. 切实加强政府引导协调。 |
5. 组织发动农民自觉遵守。 |
6. 建立健全完备保障体系。 |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性质 |
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特点 |
五、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范围 |
(一)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产业范围。 |
1. 农林种植业产业、牧渔养殖业产业。 |
2. 农林牧渔各业产品加工产业。 |
3. 农林牧渔各业生产经营前、中、后全过程服务产业。 |
4. 农林牧渔各业产品销售产业。 |
(二)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产品范围。 |
1. 农林种植业生产、加工的产品范围包括: |
2. 牧渔养殖业生产、加工的产品范围包括: |
(三)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途径范围。 |
1. 农业产业化经营产品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生态化途径。 |
2. 农业产业化经营方式科技化、合作化、市场化、国际化。 |
六、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类型 |
七、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目标 |
(一) 科学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农业主导产品、支柱产业。 |
1. 培育和发展农业主导产品生产, 奠定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坚实基础。 |
2. 培育和发展农业支柱产业, 形成区域传统和特色产业经济优势。 |
3. 培育和发展农业新兴产业, 促进地方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化经济实力。 |
4. 培育和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链条, 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
(二) 科学安排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全方位培育和发展农业优势、特色、短缺产业。 |
(三) 科学组织农业产品基地建设, 逐步形成农业产品基地生产集约化、规模化和区域化布局。 |
1. 组织加强农业产品生产基地建设。 |
2. 组织推进农业产品集约化、规模化生产基地建设。 |
3. 组织落实农业产品基地建设的区域化布局。 |
(四) 科学开拓农业产品市场建设, 不断培育农业产品统一开放市场体系。 |
1. 科学掌握农业产品市场导向。 |
2. 科学培育农业产品市场主体, 这是指通过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多元化联合组织形式, 不断提高农户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生产经营水平, 科学培育农户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生产经营的产品在市场上的主体地位, 享受与其他工商业者同样的经营自主权, 参与市场的平等竞争。 |
3. 科学开拓农业产品市场空间。 |
4. 科学构筑农业产品市场载体。 |
(五) 科学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 促使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
1. 增强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环节。 |
2. 增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功能。 |
3. 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高起点发展。 |
4. 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联合组建和创办企业集团公司。 |
(六) 科学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资金投入多元化渠道, 坚持建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利益与风险紧密联结关系。 |
1. 科学开辟农业产业化经营资金投入不断增强的多元化渠道。 |
2. 坚持建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的利益与风险紧密联结关系。 |
(七) 科学健全农业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体系, 增强农业产业化经营科技创新能量。 |
1. 健全农业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体系, 强化全方位服务功能。 |
2. 增强农业产业化经营科技创新能量。 |
八、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任务 |
九、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要求 |
(一) 坚定树立农业产业化经营全新观念。 |
1. 农业产业化经营系列、一体化的全面发展观念。 |
2. 农业产业化经营集约、专业化规模发展观念。 |
3. 农业产业化经营生态、社会化的综合发展观念。 |
4. 农业产业化经营科技、现代化的永续发展观念。 |
(二) 严格遵循农业产业化经营基本原则。 |
1. 严格遵循市场导向的准则。 |
2. 严格遵循自愿互利的准则。 |
3. 严格遵循协调指导的准则。 |
4. 严格遵循“龙头”带动的准则。 |
5. 严格遵循全产业链的准则。 |
6. 严格遵循企业兼并重组的准则。 |
(三) 要引导带动广大农民建设农业产品生产基地。 |
1. 组织建成确保农业产品有效供应的生产基地。 |
2. 组织建成农业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生产基地。 |
(四) 要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经营资源综合利用优势。 |
1. 科学认识农业产业化经营资源的特点、优势和问题。 |
2. 科学开发利用农业产业化经营资源的优势与劣势互补问题。 |
(五) 要鼓励农民及其组织参加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条龙产业链、一体化现代农业产业集团经营体系。 |
1. 因地制宜地布局农业区域化产业。 |
2. 科学合理地建立农业主导产品规模化生产基地产业。 |
3. 实事求是地扶持农业集约、专业化支柱产业。 |
4. 坚持不断地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健全化基础产业。 |
5. 坚定不移地培育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条龙产业链产业。 |
6. 遵纪守法地健全农业产业化经营服务社会化产业。 |
7. 广泛深入地开展农业科技开发、创新、推广应用产业。 |
8. 全面系统地建立农业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产业。 |
9. 全方位地建立农工商、贸工农、农科教一体化集团产业。 |
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政策措施 |
(一) 树立农业产业化经营全新观念、自觉意识。 |
1. 正确认识、理解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概念和内涵。 |
2. 正确划分、确定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范围和内容。 |
3. 正确树立农业产业化经营全新观念、自觉意识。 |
(二) 转变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领导、调节控制职能。 |
1. 改革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管理机构和经营体制。 |
2. 转变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领导的方式、方法。 |
3. 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领导、调节控制的职能、责任。 |
(三) 组织推动广大农民参加农业产品生产基地工程建设。 |
1. 组织落实农业产品生产基地。 |
2. 组织落实农业产品标准化生产。 |
(四) 组织推动各地区创造调整优化农业产业化经营结构的条件。 |
1. 组织推动各地区划分、界定农业产业化经营结构的类型。 |
2. 组织推动各地区合理确定农业产业化经营结构的体制。 |
(五) 组织推动各地区鼓励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壮大。 |
1. 要组织采取培育和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多元形式。 |
2. 要组织落实培育和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多种政策措施。 |
3. 要组织推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挥骨干带动功能。 |
(六) 组织推动各地区开拓农业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的途径。 |
1. 组织把握农业产品市场的导向。 |
2. 组织增强农业产品市场竞争力。 |
(七) 组织促进各地区增强农业科学技术创新、进步的动力。 |
(八) 组织健全农业产业化经营收益分配组织体制。 |
1. 组织引导农民自主建立各种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股份合作组织及其他形式的联合体。 |
2. 组织推动农民与农业龙头企业等单位建立产销合同、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分担机制。 |
(九) 组织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调控约束机制的纽带。 |
1. 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经营宏观调控机制。 |
2. 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经营具体约束机制。 |
3. 建立健全农业劳动力合理流动的转移机制。 |
4. 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经营资金多元化投入机制。 |
5. 建立健全国家财政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资金投入机制。 |
6. 建立健全国家银行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信贷资金投入机制。 |
7. 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经营资金管理机制。 |
8. 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经营利益分配机制。 |
(十) 组织开辟农业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渠道。 |
1. 组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法制化。 |
2. 组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环保化。 |
3. 组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资源化。 |
4. 组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社区化。 |
(十一) 组织提供农业产业化经营保护、保险的保障。 |
1.农业产业化经营保护、保险的保障必要性。 |
2.农业产业化经营保护、保险的保障现状及制约因素。 |
3.农业产业化经营保护、保险的保障范围。 |
4.农业产业化经营保护、保险的保障内容。 |
5. 农业产业化经营保护、保险的保障职责。 |
6. 农业产业化经营保护、保险的保障原则。 |
7. 农业产业化经营保护、保险的保障要求。 |
8. 农业产业化经营保护、保险的保障措施。 |
(十二) 组织推进现代农业标准化、城乡一体化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
1.现代农业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 |
2.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标准化体系。 |
3.现代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
4.现代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体系。 |
5.现代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 |
十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成效 |
(一) 推进了农业各种产业化经营发展。 |
(二) 形成了现代农业发展的骨干力量。 |
(三) 增强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持续发展的能力。 |
(四) 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科技进步。 |
(五) 促进了农业生产经营要素科学组合。 |
(六) 完善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体制。 |
(七) 健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 |
(八) 建成了农业产品市场体系。 |
(九) 加快了传统农业转变现代农业的进程。 |
(十) 加强了城乡一体化、现代化和谐经济社会建设。 |
(7)资源、环境双重约束下辽宁省产业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资源约束下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
1.2.2 环境约束下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
1.2.3 资源、环境双重约束下的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与拟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拟创新之处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 |
2.1.1 资源约束与经济增长 |
2.1.2 环境约束与经济增长 |
2.2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理论 |
2.2.1 区域主导产业的内涵 |
2.2.2 区域主导产业形成的影响因素 |
2.2.3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基准 |
第3章 辽宁省产业结构演进的资源、环境约束评价 |
3.1 辽宁省产业结构的演进分析 |
3.1.1 产业结构演进过程 |
3.1.2 产业结构演进特征 |
3.2 辽宁省产业结构演进的资源约束评价 |
3.2.1 资源供给分析 |
3.2.2 基于节约指数的资源消耗状况分析 |
3.2.3 资源约束评价 |
3.3 辽宁省产业结构演进的环境约束评价 |
3.3.1 环境质量的演变 |
3.3.2 三次产业结构演进的环境效应分析 |
3.3.3 环境约束评价 |
3.4 小结 |
第4章 资源、环境双重约束下辽宁省第一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
4.1 辽宁省第一产业发展现状 |
4.1.1 经济概况 |
4.1.2 第一产业结构状况 |
4.1.3 第一产业结构优化的资源、环境约束 |
4.2 资源、环境双重约束下辽宁省第一产业的主导产业的选择 |
4.2.1 农、林、牧、渔业专门化率分析 |
4.2.2 农业主导产业选择 |
4.2.3 牧业主导产业选择 |
4.3 资源、环境双重约束下辽宁省第一产业优化方向及路径选择 |
4.3.1 优化方向 |
4.3.2 优化路径及产品选择 |
4.4 小结 |
第5章 资源、环境双重约束下辽宁省第二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
5.1 辽宁省第二产业发展现状 |
5.1.1 经济概况 |
5.1.2 第二产业结构状况 |
5.1.3 第二产业结构优化的资源、环境约束 |
5.2 资源、环境约束下辽宁省工业主导产业选择 |
5.2.1 初选 |
5.2.2 基准分析 |
5.2.3 工业主导产业的选择 |
5.3 资源、环境双重约束下辽宁工业优化路径及产品选择 |
5.3.1 优化方向 |
5.3.2 优化路径及产品选择 |
5.4 资源、环境双重约束下辽宁省建筑业优化方向及产品选择 |
5.5 小结 |
第6章 资源、环境双重约束下辽宁省第三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
6.1 辽宁省第三产业发展现状 |
6.1.1 经济概况 |
6.1.2 产业结构状况 |
6.1.3 第三产业结构优化的资源、环境约束 |
6.2 资源、环境双重约束下辽宁省第三产业结构优化 |
6.2.1 基准分析 |
6.2.2 主导产业选择 |
6.3 资源、环境双重约束下辽宁省第三产业优化方向和领域选择 |
6.3.1 优化方向 |
6.3.2 主导行业优化领域及产品选择 |
6.4 小结 |
第7章 资源、环境双重约束下辽宁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建议 |
7.1 可供选择的新思维和新的战略和策略 |
7.1.1 循环经济 |
7.1.2 绿色 GDP |
7.1.3 技术替代 |
7.1.4 环境替代 |
7.1.5 能源替代 |
7.2 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建议 |
7.2.1 政策选择 |
7.2.2 第一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建议 |
7.2.3 第二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建议 |
7.2.4 第三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建议 |
7.3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8)省域流通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和相关概念 |
1.2.1 研究目的 |
1.2.2 概念界定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竞争力评价尺度选择研究述评 |
1.3.2 流通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进展 |
1.3.3 流通产业竞争力评价方法评述 |
1.3.4 流通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赋权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与研究局限 |
1.5.1 研究创新 |
1.5.2 研究局限 |
1.6 研究展望 |
2. 流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理论分析 |
2.1 流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理论基础 |
2.1.1 流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直接效应 |
2.1.2 流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间接效应 |
2.2 流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 |
2.2.1 流通对消费贡献的实证分析 |
2.2.2 流通对就业贡献的实证分析 |
2.2.3 流通对GDP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 |
2.2.4 流通对经济增长贡献总效应的实证分析 |
3. 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 |
3.1 竞争力的含义 |
3.2 竞争力的层次 |
3.3 竞争力评价的理论基础 |
3.3.1 国家竞争力来源理论 |
3.3.2 区域竞争力来源理论 |
3.3.3 产业竞争力来源理论 |
3.3.4 企业竞争力来源理论 |
3.4 竞争力评价的分析模型 |
3.4.1 国家竞争力评价的分析模型 |
3.4.2 区域竞争力评价的分析模型 |
3.4.3 产业竞争力评价的分析模型 |
3.5 竞争力评价方法及原理 |
3.5.1 因子分析法的基本思想和步骤 |
3.5.2 主成分分析法的基本思想和步骤 |
3.5.3 聚类分析法的基本思想和步骤 |
3.5.4 熵值法的基本思想和步骤 |
3.5.5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想和步骤 |
4. 省域产业竞争力的理论研究 |
4.1 产业竞争力理论 |
4.1.1 产业竞争力的含义 |
4.1.2 产业竞争力的内容 |
4.1.3 国家竞争力、地区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之间关系 |
4.2 省域经济竞争力理论 |
4.2.1 省域经济竞争力的含义 |
4.2.2 省域经济竞争力的基本特征 |
4.2.3 省域经济竞争力提升的理论依据 |
4.3 省域流通产业竞争力理论 |
4.3.1 省域流通产业竞争力的含义 |
4.3.2 省域流通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
5. 省域流通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选择与体系构建 |
5.1 评价指标的类型及指标类型选择 |
5.2 评价指标的选择及说明 |
5.2.1 基础竞争力指标 |
5.2.2 效率竞争力指标 |
5.2.3 密度竞争力指标 |
5.2.4 结构竞争力指标 |
5.2.5 创新竞争力指标 |
5.2.6 发展竞争力指标 |
5.3 流通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 东西部省区流通产业竞争力比较与综合评价 |
6.1 主要评价方法的比较分析 |
6.1.1 聚类分析法与因子分析法、主成分分析的异同 |
6.1.2 熵值法与因子分析法、主成分分析的异同 |
6.1.3 层次分析法与因子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熵值法的异同 |
6.1.4 小结 |
6.2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东西部省区流通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 |
6.2.1 流通基础竞争力的比较与评价(因子分析法) |
6.2.2 流通效率竞争力的比较与评价(因子分析法) |
6.2.3 流通密度竞争力的比较与评价(因子分析法) |
6.2.4 流通结构竞争力的比较与评价(因子分析法) |
6.2.5 流通创新竞争力的比较与评价(因子分析法) |
6.2.6 流通发展竞争力的比较与评价(因子分析法) |
6.2.7 东西部省区流通产业竞争力的综合比较(因子分析法) |
6.3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东西部省区流通业竞争力比较研究 |
6.3.1 流通基础竞争力的比较与评价(主成分分析法) |
6.3.2 流通效率竞争力的比较与评价(主成分分析法) |
6.3.3 流通密度竞争力的比较与评价(主成分分析法) |
6.3.4 流通结构竞争力的比较与评价(主成分分析法) |
6.3.5 流通创新竞争力的比较与评价(主成分分析法) |
6.3.6 流通发展竞争力的比较与评价(主成分分析法) |
6.3.7 东西部省区流通产业竞争力的综合比较(主成分分析法) |
6.4 基于熵值法的东西部省区流通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 |
6.5 东西部省区流通总竞争力评价方法结果比较与选择 |
6.6 东西部省区流通总竞争力比较研究 |
6.6.1 东西部省区流通总竞争力差异的显着性分析 |
6.6.2 东西部省区流通总竞争力差异分析 |
6.6.3 东西部地区省域流通产业竞争力和经济综合竞争力关系 |
7. 主要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7.1 本文主要结论 |
7.2 提升省域流通产业竞争力的基本途径 |
7.2.1 稳强增强 |
7.2.2 培优扩优 |
7.2.3 补弱减弱 |
7.2.4 突破瓶颈 |
7.3 提升省域流通产业竞争力的具体建议 |
7.3.1 推动流通创新 |
7.3.2 优化流通结构 |
7.3.3 明确流通产业定位 |
7.3.4 西部地区应当注重流通基础设施建设 |
7.3.5 充分发挥政府在流通产业发展中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
7.3.6 注重协调经济综合竞争力和流通总竞争力二者发展关系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9)黑龙江省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优化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目的和意义 |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的总体思路和内容结构 |
1.4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本论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论文相关基本理论综述 |
2.1 对第三产业的辩证理解 |
2.2 第三产业的分类 |
2.3 有关第三产业与经济发展阶段的理论 |
2.4 有关第三产业与就业变动的理论 |
2.5 有关第三产业与经济结构变动的理论 |
2.6 主导产业选择理论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全球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发展态势 |
3.1 全球第三产业发展的总体态势 |
3.1.1 逐渐取得主导地位 |
3.1.2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呈现新经济特点 |
3.1.3 第三产业和制造业的关系不断加强 |
3.1.4 全球范围内服务贸易加快 |
3.2 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发展的特点与趋势 |
3.2.1 发展速度高于整个经济发展速度 |
3.2.2 结构比例不断趋于合理 |
3.2.3 内部结构不断升级 |
3.3 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演变趋势 |
3.3.1 产出结构演变趋势 |
3.3.2 就业结构演变趋势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黑龙江省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概况及成效 |
4.1 黑龙江省产业结构的基本情况 |
4.2 黑龙江省第三产业发展的历史回顾 |
4.2.1 黑龙江省第三产业发展的历史阶段 |
4.2.2 黑龙江省第三产业发展特点 |
4.2.3 黑龙江省第三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4.3 黑龙江省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演变趋势 |
4.3.1 产出结构的演变趋势 |
4.3.2 就业结构的演变趋势 |
4.4 与相近发展水平国家产业结构比较 |
4.4.1 三大产业结构比较 |
4.4.2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比较 |
4.5 黑龙江省第三产业投入产出的有效性分析 |
4.5.1 投入状况 |
4.5.2 产出分析 |
4.5.3 基于DEA的黑龙江省投入产出有效性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黑龙江省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优化的机理分析 |
5.1 第三产业结构优化的内涵 |
5.2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优化的重要性 |
5.3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优化的方法论 |
5.4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优化的原则 |
5.5 第三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高效发展 |
5.5.1 结构优化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的拉动作用 |
5.5.2 阻止第三产业相对生产率较快下降 |
5.5.3 带动服务业出口较快增长和出口结构优化 |
5.6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优化的影响因素 |
5.6.1 需求结构对内部结构的影响 |
5.6.2 供给结构对内部结构的影响 |
5.6.3 产业政策对内部结构的影响 |
5.6.4 高新技术对内部结构的影响 |
5.6.5 市场化进程对内部结构的影响 |
5.6.6 工业化水平对内部结构的影响 |
5.6.7 城市化对内部结构的影响 |
5.6.8 国际贸易对内部结构的影响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黑龙江省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优化的模式 |
6.1 内部结构优化的总体构想 |
6.2 黑龙江省第三产业内部战略产业的选择 |
6.2.1 战略产业的提出 |
6.2.2 战略产业的特征与选择原则 |
6.2.3 战略产业指标体系的确立 |
6.2.4 灰聚类分析法在战略产业选择中的应用 |
6.2.5 黑龙江省第三产业内部战略产业的确定 |
6.3 黑龙江省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高度化分析 |
6.3.1 产业结构升级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演变 |
6.3.2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演变规律的相关分析 |
6.3.3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演变的若干特征 |
6.3.4 黑龙江省第三产业内部结构高度化的方向 |
6.4 黑龙江省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优化的模式 |
6.4.1 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并举的结构模式 |
6.4.2 战略产业重点发展并兼顾其它产业发展的模式 |
6.4.3 四层次高度化模式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黑龙江省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预测与调整 |
7.1 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趋势分析 |
7.2 产值结构模型拟合、预测及调整 |
7.2.1 模型选择 |
7.2.2 模型中自变量的选择 |
7.2.3 产值结构预测与调整 |
7.3 就业结构模型拟合 预测及调整 |
7.3.1 就业结构模型拟合 |
7.3.2 就业结构预测与调整 |
7.4 内部各产业比例结构优化结果的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黑龙江省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优化的对策 |
8.1 第三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及原则 |
8.2 黑龙江省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优化的政策措施 |
8.2.1 坚持走市场化 社会化 产业化共同发展之路 |
8.2.2 调整第三产业内部结构 推动第三产业各行业协调发展 |
8.2.3 加快城市化步伐 |
8.2.4 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
8.2.5 加快第三产业法制建设 |
8.2.6 扩大对外开放 |
8.2.7 加强第三产业的人才培育与引进 |
8.2.8 政策支持第三产业薄弱部门发展 |
8.2.9 推进科技进步 提高第三产业素质 |
8.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西南地区商贸中心构建与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文献综述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展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展示 |
1.2 相关概念 |
1.3 研究的目标与思路 |
1.3.1 研究的目标 |
1.3.2 研究的思路 |
1.4 研究的方法、资料及内容构架 |
1.4.1 主要研究方法 |
1.4.2 研究资料选用 |
1.4.3 研究的内容及基本结构 |
第2章 理论借鉴 |
2.1 区域分工理论 |
2.1.1 比较优势理论 |
2.1.2 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 |
2.1.3 劳动地域分工理论 |
2.2 后发优势理论 |
2.2.1 后发优势的概念 |
2.2.2 技术引进与后发优势 |
2.3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2.3.1 均衡发展理论 |
2.3.2 非均衡发展理论 |
2.3.3 协调发展理论 |
2.4 商贸发展理论 |
2.4.1 商贸信息化理论 |
2.4.2 电子商务理论 |
2.4.3 商贸流通组织结构理论 |
第3章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商贸中心构建与发展的概念框架 |
3.1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构建与发展的战略思路、理论假设 |
3.1.1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构建与发展的战略思路 |
3.1.2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构建与发展的理论假设 |
3.2 区域商贸经济协同发展的内涵 |
3.2.1 协同发展与协调发展的联系与区别 |
3.2.2 区域商贸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 |
3.3 商贸中心概念、类型和功能 |
3.3.1 商贸中心概念 |
3.3.2 商贸中心类型 |
3.3.3 商贸中心功能 |
3.4 商贸中心竞争力理论 |
3.4.1 产业竞争力理论 |
3.4.2 商贸中心竞争力理论 |
3.5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发展的宏观条件—加入WTO与西部大开发 |
3.5.1 加入WTO与西部大开发的相互作用关系 |
3.5.2 加入WTO与西部大开发对西南地区商贸中心发展的战略要求 |
3.6 商贸中心与其它五中心相互关系 |
第4章 商贸业和商贸中心发展特点及趋势 |
4.1 世界商贸业发展特点及趋势 |
4.1.1 世界商贸业发展特点 |
4.1.2 世界商贸业发展趋势 |
4.1.3 世界商贸业发展与世界经济发展 |
4.2 世界商贸中心发展特点及趋势 |
4.2.1 世界商贸中心发展特点 |
4.2.2 世界商贸中心发展趋势 |
4.2.3 世界商贸中心空间分布及其演变趋势 |
4.3 中国商贸业发展特点及趋势 |
4.3.1 中国商贸业结构演化概述 |
4.3.2 中国商贸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
4.3.3 中国商贸业发展趋势 |
4.4 中国商贸中心发展特点及趋势 |
4.4.1 中国商贸中心空间分布情况 |
4.4.2 中国商贸中心发展特点 |
4.4.3 中国商贸中心发展趋势 |
第5章 构建西南地区商贸中心的目标模式与可行性分析 |
5.1 构建西南地区商贸中心的目标模式 |
5.1.1 构建西南地区商贸中心的目标-实现西南地区商贸经济协同发展 |
5.1.2 构建西南地区商贸中心的模式 |
5.2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发展的区域自然资源分析 |
5.2.1 国土资源和区位 |
5.2.2 水能资源和水运资源 |
5.2.3 旅游资源 |
5.3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条件分析 |
5.3.1 西南地区的社会经济概况 |
5.3.2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发展概况 |
5.3.3 西南地区自然资源及社会经济资源概略评价 |
5.3.4 西南地区自然资源、社会经济与商贸中心和商贸产业发展 |
5.4 西南地区商贸业发展现状分析 |
5.4.1 西南地区商贸业发展现状 |
5.4.2 西南地区商贸业发展特征 |
5.5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发展的意义、优势和制约因素 |
5.5.1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发展的意义 |
5.5.2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发展的优势 |
5.5.3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发展的制约因素 |
5.6 收入因素对西南地区消费需求和商贸中心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
5.6.1 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 |
5.6.2 收入因素对我国消费需求影响的实证分析 |
5.6.3 收入因素对西南地区消费需求影响的实证分析 |
5.6.4 收入因素对西南地区商贸中心发展的影响 |
第6章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竞争力实证分析 |
6.1 商贸中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
6.1.1 商贸中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6.1.2 E-CBD竞争力概念与数学模型 |
6.1.3 商贸中心竞争力的因子分析方法简介 |
6.2 重庆市中心区、成都、昆明、贵阳、南宁商贸中心竞争力实证分析 |
6.2.1 城市和指标数据的选取 |
6.2.2 计算方法和结果 |
6.2.3 公因子权重和因子值 |
6.2.4 商贸中心竞争实力排序与结论对策 |
6.3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
6.3.1 交通区位因素分析 |
6.3.2 经济因素分析 |
6.3.3 人力资源因素分析 |
6.3.4 技术因素分析 |
6.3.5 政策因素分析 |
第7章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与其它五中心的相互关系分析 |
7.1 西南地区商贸心与交通物流中心的相互关系分析 |
7.1.1 西南地区交通中心发展状况 |
7.1.2 建设西南地区物流中心意义 |
7.1.3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与交通物流中心的相互关系 |
7.2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与工业中心的相互关系分析 |
7.2.1 西南地区的工业中心发展状况分析 |
7.2.2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与工业中心相互关系 |
7.3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与金融中心相互关系分析 |
7.3.1 西南地区金融中心发展状况分析 |
7.3.2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与金融中心相互关系 |
7.4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与旅游服务中心相互关系分析 |
7.4.1 西南地区旅游服务中心发展状况分析 |
7.4.2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与旅游服务中心相互关系 |
7.5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与科教文化中心相互关系分析 |
7.5.1 西南地区科教文化中心发展状况分析 |
7.5.2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与科教文化中心相互关系 |
第8章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布局与管理运营的对策建议 |
8.1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空间布局的建议 |
8.1.1 商贸中心空间布局的战略思路和原则 |
8.1.2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空间总体布局 |
8.1.3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一级商贸中心布局 |
8.1.4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二级商贸中心布局 |
8.1.5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三级商贸中心布局 |
8.2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的功能定位 |
8.2.1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的一般功能 |
8.2.2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的核心功能 |
8.3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内部要素结构 |
8.3.1 商品交易市场 |
8.3.2 中央商务区 |
8.3.3 购物中心 |
8.3.4 会展中心 |
8.3.5 物流中心 |
8.3.6 信息服务中心 |
8.3.7 组织管理机构 |
8.4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的内部结构关系和业态选择 |
8.4.1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的内部结构关系 |
8.4.2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体系中各级商贸中心的业态选择 |
8.5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管理运营的对策建议 |
8.5.1 法制化 |
8.5.2 规章制度化 |
8.5.3 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训 |
8.5.4 打造品牌,培育支点,走多元化发展的路子 |
8.5.5 建立信息平台,发展电子商务,推动商贸流通现代化 |
8.5.6 加强市场监管,营造诚信消费环境 |
8.5.7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构建和发展的具体措施 |
第9章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信息化建设对策 |
9.1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的信息化建设概况 |
9.1.1 信息社会的经济特征与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
9.1.2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信息化建设状况 |
9.2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的电子商务发展 |
9.2.1 西南地区电子商务发展概况 |
9.2.2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电子商务发展规划与对策 |
9.2.3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电子商务公司发展 |
9.2.4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电子商务物流与第四方物流的发展 |
9.3 推进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
9.3.1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9.3.2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加快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
9.4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E-CBD的建设 |
9.4.1 E-CBD简介 |
9.4.2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的三大 E-CBD建设对策 |
第10章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商贸企业发展战略与对策 |
10.1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商贸业企业发展概况 |
10.1.1 重庆市中心区商贸中心的商贸企业发展概况 |
10.1.2 成都商贸中心的商贸企业发展概况 |
10.1.3 昆明商贸中心的商贸企业发展概况 |
10.1.4 贵州商贸中心的商贸企业发展概况 |
10.1.5 南宁商贸中心的商贸企业发展状况 |
10.2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商贸企业发展战略方向 |
10.2.1 连锁经营 |
10.2.2 物流配送 |
10.3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商贸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
10.3.1 提高核心竞争力和组建企业战略联盟,推进商贸企业可持续发展 |
10.3.2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商贸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对策 |
10.4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流通产业组织结构优化与商贸企业发展对策 |
10.4.1 西南地区商贸流通产业组织结构及其存在的问题 |
10.4.2 西南地区商贸产业组织结构优化的目标框架 |
10.4.3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流通产业组织结构优化与商贸企业发展政策措施 |
第11章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与我国其它地区和东盟的商贸合作对策 |
11.1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与我国其它地区商贸合作与交流对策 |
11.1.1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与西北地区的商贸合作与交流对策 |
11.1.2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与长江中游地区的商贸合作与交流对策 |
11.1.3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与珠三角地区的商贸合作与交流对策 |
11.2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与东盟的商贸合作与交流对策 |
11.2.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与西南地区商贸中心发展 |
11.2.2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交通对接的对策 |
11.2.3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与东盟国家开展商贸合作与交流的对策措施 |
第12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运用 |
12.1 研究结论 |
12.2 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12.3 政策运用 |
12.4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四、第三产业中供销社发展的问题与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D]. 柴青宇.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2]杭州临安供销合作社发展对策研究[D]. 孟雨超.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3]轮台县阿克萨来乡产业结构调整优化问题研究[D]. 卜秀姣. 新疆农业大学, 2018(05)
- [4]餐饮服务业“营改增”后续改革的现实约束和对策建议[D]. 范会会. 安徽财经大学, 2018(07)
- [5]黑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D]. 谢宝禄.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7(10)
- [6]关于探讨农业产业化经营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方略规程的思路[J]. 韩连贵,李振宇,韩丹,吴庆岚,杨微,易继平,王恒,张照利,鲁川. 经济研究参考, 2013(03)
- [7]资源、环境双重约束下辽宁省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 刘宇. 辽宁大学, 2012(02)
- [8]省域流通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D]. 张连刚. 西南财经大学, 2011(08)
- [9]黑龙江省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优化及对策研究[D]. 李丽.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6(12)
- [10]西南地区商贸中心构建与发展对策研究[D]. 徐孝勇. 西南大学, 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