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民胜利渠灌区井渠结合试验区电阻网络模拟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水利电力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电拟组[1](1983)在《人民胜利渠灌区井渠结合试验区电阻网络模拟试验》文中研究指明本试验根据81年试验区气象、水文地质参数、渠灌、井灌、排水、工业用水等观测统计资料,按水平面非稳定渗流设计模型,试验在R—R网络模拟机上进行。通过试验看出试区实测的地下水位与模拟的地下水位变化过程线比较接近,说明所用试验方法与采用的参数能反映试区实际情况。总干侧渗对试区影响比较大,在总干两侧打井,起了控制地下水位的作用,但是渗漏量增大90%。不同井灌面积对地下水位的影响试验表明,当井灌面积为总灌水面积48%时,地下水位相对稳定,利用不同井灌面积与地下水位变化关系,加上降雨蒸发的影响,可供预测地下水位变化时参考。
水利电力部中国农科院农田灌溉研究所电拟组[2](1984)在《水量平衡观测试区电拟试验报告》文中研究指明 一、试区基本概况试验区位于人民胜利渠东一干三支一斗,西起墩留店,东至古阳堤,南北在总干渠与京广铁路之间,面积21.01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3,484亩,主要作物有小麦15,096亩,玉米11,232亩,棉花7,005亩,水稻3,844
贺屹[3](2011)在《渠井双灌区地下水超采情况下的动态分析及人工补给研究 ——以泾惠渠灌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地下水作为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和谐发展,维持生态环境平衡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缺乏对地下水实行有效的管理和保护,地下水超采现象及由此产生的诸多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加剧。因此,开展超采条件下的地下水资源动态分析及人工调蓄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三水”统筹统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陕西省泾惠渠地处关中盆地,古称郑国渠,是我国古代三大水利工程之一。灌区作为一个典型的渠井双灌区,几经投资改善和扩建,形成了一个渠井结合,以渠养井,以井补渠,灌排相济,控制盐渍、高产稳产的大型灌区,为关中地区粮食生产安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运用模式曾是我国大型灌区水资源综合利用的一个优秀典范。但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当地自然条件变化,再加上灌区管理体制改革和供水水价调整等各方面原因,致使灌区地下水连年超采,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地下水采补失衡现象愈演愈烈,地下水位大面积持续下降,降落漏斗的面积不断扩大,并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因此,分析灌区地下水超采条件下的水位动态特征,开展地下水人工补给研究,恢复和发展地下蓄水,进一步科学实施渠井结合,实现“三水”联合运用,就成了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依托长安大学水与发展研究院所承担的陕西省水利厅项目“提高大型灌区水资源利用效益,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试验与示范”项目,以前人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在充分考虑了环境演变、人类活动影响的基础上,分析了典型渠井结合灌区——泾惠渠灌区地下水系统的水文地质条件、转化规律及其地下水超采条件下的动态特征,建立了基于三层水文地质结构、同时考虑随机—确定参数耦合的三维地下水预测模型,对灌区地下水资源开采现状及两种补给方案条件下灌区未来20年地下水动态变化进行了多种方式的计算、预测、评价,结合试验并以耦合模型为平台对在灌区大面积推广地下水人工补给进行了研究,得到如下研究成果:1、系统阐述了地下水人工补给的概念、原理,分析了影响地下水人工补给的因素,总结了其优缺点,并针对人工补给地下水中采用的计算理论进行了归纳,展望了未来地下水人工补给研究和实施中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理论。2、系统分析了研究区域地下水系统的水文地质环境及超采情况下地下水动态的演变历程;基于“三水转换”原理,确定了灌区的水均衡关系和均衡参数,并进行了水均衡计算,指出灌区地下水已处在严重的负均衡状态,超采严重,由此说明了在灌区大面积开展地下水人工补给措施已刻不容缓,同时也为人工补给的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数据支撑。3、将研究区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和GIS集成,建立了灌区地下水随机—确定耦合预测模型,并进行了20年地下水位动态预测,结果表明:在现状用水模式条件下未来灌区地下水系统一直处在负均衡状态,地下水位将持续下降,这对灌区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提出严峻考验。4、对灌区开展地下水人工补给进行了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尝试建立起了灌区地下水人工补给的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体系中各种评价因子,采用AHP(层次分析法)中语气算子比较法确定了每个评价因子的权重,利用MapGIS软件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划分出了灌区地下水人工补给适宜性分区。5、通过地下水人工补给试验,研究了农业灌溉水补给地下水的机理,计算了补给量和补给效率等参数,评价了最佳引渗补给方式,为灌区大面积开展地下水人工补给提出决策建议。6、结合试验,初步提出了灌区两种开展地下水人工补给的方案,以建立的随机—确定耦合模型为平台对各种人工补给方案条件下的地下水修复效果进行了20年预测及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地下水人工补给方案,都能在很大程度上使得灌区地下水位得到有效的恢复,其中第二种方案比第一种方案的补给效果更为显着,且根据水均衡计算结果,估算出依照该方案,灌区地下水位恢复到目标年(1979年)水平所需时间大概为24年。
梁晓燕[4](2020)在《怀头他拉灌区水资源配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是决定社会发展兴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键资源之一。随着我国人口增长、人们生活水平提升、各行业的快速发展,用水量迅速增加,导致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怀头他拉灌区位于青海省德令哈市,地处内陆河干旱区,农业灌溉需水量大,但存在水资源量不足且用水效率不高等问题。在当前有限的水资源基础上开源节流并进行有效、公平、合理地分配,最大限度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以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保障生态系统稳定健康,是该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论文基于水平衡原理探究了研究区的水循环转化规律,并本着可持续发展原则对当地的水资源配置进行研究。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分析了研究区的水循环要素变化特征、灌区现状供用水结构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结果表明:研究区降水量呈增加趋势,且年内分布极不均匀,主要集中于5-9月,灌区蒸发量大,主要集中于春季和夏季;灌区供、用水结构单一,多年平均水资源量2438.6万m3,现状年总供水量1448.49万m3,存在水资源短缺、用水效率低等主要水问题。(2)构建了怀头他拉灌区散耗水文模型,基于灌区现状农业种植结构,研究了灌区降水/灌溉水-土壤水-作物蒸腾耗水的水分转化规律。结果表明:灌区的水面蒸发约占耗水总量的34%,灌溉地入渗补给地下水量占灌溉地总水量62%,灌区社会经济系统用水占比43%,挤占自然生态系统耗水。(3)结合区域发展规划,综合考虑源区-灌区降水径流挖潜能力及实现,分析预测不同规划水平年相应的供需水状况,并进行供需平衡分析。结果表明:在充分考虑源区降雨挖潜、灌区农艺节水措施条件下,规划水平年2025年枯水年,该灌区供需矛盾突出,水资源缺水率为21.3%;2035年平水年和枯水年水资源缺水率分别为18.9%、39.4%。(4)构建灌区多用户多目标水资源协调高效利用配置模型,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并基于适用于该灌区的散耗水文模型对水资源配置方案效应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规划年2025年,农业用水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可供水量增加,能满足用户需求、保证下游湖泊得到补给维持生态稳定健康发展,还能适当的扩大畜牧业养殖规模,进一步增加经济效益;2035年在枯水年的条件下用户需求无法得到满足,通过丰水年进行以丰补欠后供需矛盾得到缓解,实现了该区域系统的最优化配置,且在丰水年、平水年条件下,已无多余水资源可用,因此认为该区农业种植规模已达到最大规模。
褚桂红[5](2010)在《涝河灌区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度模型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水资源优化配置,事关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优化管理的重要内容,是解决水资源短缺,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有效手段。因此,对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特别是加强新理论和新方法的研究,显得尤为必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水资源日益短缺,灌区供需水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将灌区有限的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已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而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配是解决灌区水资源紧缺有效途径之一。为此,本文以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配为出发点,从灌区作物优化配水模型、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度模型等方面入手,对灌区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配理论及应用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主要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1)简要介绍了我国水资源状况,分析了目前农业所面临的用水危机,论述了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和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必要性,评述了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阐述了开展灌区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度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基本思路。(2)采用系统聚类方法将灌区1959年~2002年降雨资料进行分类,用模糊相似优先比法确定灌区丰水年(25%)、平水年(50%)、枯水年(75%)降雨代表年份。同时采用BP神经网络对灌区规划年2020年不同水平年农田灌溉需水量进行了预测。(3)阐述了了大系统优化理论和非充分灌溉理论,重点阐述了大系统模型的结构及特点,深入分析了各种作物水分生产函数的分类、优缺点和适用条件。(4)建立了灌区作物优化配水模型。对作物优化配水基本概念及其优化配水体系进行了详细论述,研究提出了单一作物优化灌溉制度以及多作物间优化配水的二级模型,模型以作物非充分灌溉原理为依据,以充分利用降雨资源、节约水量、保证区域作物总体优产为原则。另外,模型将生育期灌水量与耗水量规律通过约束条件建立联系,使模型既实现了经济效益最大的目标又保证了作物的高产,使有限水资源在作物生育期内发挥最大的效率。(5)建立了灌区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度模型,该模型是具有三层谱系结构的递阶模型。模型第一层为非充分灌溉条件下的作物优化灌溉制度模型,作物灌溉制度的优化以作物水分生产函数为基础;模型第二层为作物间优化配水模型,模型第三层为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模型间的协调通过作物效益函数来解决。(6)研究了灌区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度模型的求解方法。对于三层大系统分解协调模型,采用自上而下逐层寻优,提出了利用动态规划求解方法,并给出了模型求解迭代步骤。(7)应用上述模型对涝河灌区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得出了现状供水水平下2020年不同水文年型的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配方案。
二、人民胜利渠灌区井渠结合试验区电阻网络模拟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民胜利渠灌区井渠结合试验区电阻网络模拟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3)渠井双灌区地下水超采情况下的动态分析及人工补给研究 ——以泾惠渠灌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1 选题的目的、意义 |
1.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2 研究区研究现状 |
1.2 地下水动态与数值模拟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地下水动态研究 |
1.2.2 地下水动态模拟预测方法 |
1.2.3 地下水数值模型分类 |
1.2.4 地下水数值模拟软件的简介 |
1.2.5 数值模拟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
1.3 地下水人工补给研究 |
1.3.1 国内外地下水人工补给研究现状 |
1.3.2 地下水人工补给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预期目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预期目标 |
小结 |
第二章 地下水人工补给理论和方法研究 |
2.1 地下水人工补给的任务 |
2.2 地下水人工补给的方法、水源和经验 |
2.2.1 地下水人工补给方法 |
2.2.2 地下水人工补给的水源 |
2.2.3 地下水人工补给经验 |
2.3 地下水人工补给的影响因素 |
2.3.1 水源因素 |
2.3.2 气候及植被因素 |
2.3.3 地形及地貌因素 |
2.3.4 包气带因素 |
2.3.5 受补含水层因素 |
2.4 地下水人工补给的优缺点 |
2.5 地下水人工补给的理论研究 |
2.5.1 面状补给 |
2.5.2 渗坑补给 |
2.5.3 线状补给 |
2.5.4 井补给 |
2.6 地下水人工补给和地下水资源管理 |
2.7 地下水人工补给的研究前瞻 |
小结 |
第三章 泾惠渠灌区自然概况 |
3.1 泾惠渠灌区概况 |
3.2 自然地理 |
3.3 灌区气象、水文条件 |
3.4 灌区地质构造 |
3.5 灌区其他情况 |
3.5.1 社会经济概况 |
3.5.2 土地利用情况 |
3.5.3 渠道衬砌情况 |
3.6 灌区的发展历史及变迁 |
小结 |
第四章 地下水系统特征研究 |
4.1 研究区地下水系统分析 |
4.1.1 地下水的类型 |
4.1.2 区内潜水的流向 |
4.1.3 潜水含水层的补给、径流及排泄条件 |
4.2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
4.3 地下水系统动态特征分析 |
4.3.1 观测井网的布设 |
4.3.2 地下水埋深 |
4.3.3 浅层地下水位年内动态特征及类型 |
4.3.4 浅层地下水位多年动态变化规律 |
4.4 灌区地下水动态变化成因分析 |
4.4.1 大气降水对动态的影响 |
4.4.2 灌溉引水量锐减,导致灌溉入渗补给大幅减少 |
4.4.3 地下水开采量不断增大,采补失衡 |
4.5 灌区地下水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小结 |
第五章 灌区地下水均衡计算 |
5.1 研究区地下水均衡关系 |
5.1.1 均衡区的划分 |
5.1.2 水量均衡方程 |
5.2 水文地质参数的确定 |
5.2.1 给水度μ的确定 |
5.2.2 降雨入渗补给系数α |
5.2.3 灌溉入渗补给系数 |
5.2.4 含水层渗透系数 K |
5.2.5 潜水蒸发系数ε |
5.2.6 河流渗漏补、排系数α河补、α河排 |
5.3 地下水均衡计算 |
5.3.1 灌区地下水补给量计算 |
5.3.2 灌区地下水排泄量计算 |
5.3.3 灌区地下水均衡计算 |
小结 |
第六章 基于随机—确定耦合方法的地下水动态预测与评价 |
6.1 模型原理 |
6.1.1 模型的地下水流动原理 |
6.1.2 模型的求解 |
6.1.3 Visual MODFLOW 软件介绍 |
6.2 灌区地下水三维运动模型的建立 |
6.2.1 研究区范围及网格的划分 |
6.2.2 研究区含水层的概化及地质结构模型的建立 |
6.2.3 研究区水文地质参数的选定 |
6.2.4 研究区边界条件` |
6.2.5 源、汇项 |
6.2.6 初始条件 |
6.3 模型的拟合和检验 |
6.3.1 模型的拟合 |
6.3.2 模型的检验 |
6.4 未来地下水位预测 |
6.4.1 应用时间序列分析预报模型预测降雨量变化趋势 |
6.4.2 预测引水量和开采量变化趋势 |
6.4.3 地下水位动态预测与地下水资源评价 |
6.4.4 灌区规划年内地下水动态分析 |
6.4.5 灌区规划年内地下水资源评价 |
小结 |
第七章 灌区地下水人工补给能力研究 |
7.1 泾惠渠灌区开展地下水人工补给的必要性 |
7.2 泾惠渠灌区开展地下水人工补给可行性分析 |
7.2.1 灌区地下水赋存条件 |
7.2.2 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 |
7.2.3 含水层封闭条件 |
7.2.4 人工补给水源条件 |
7.3 灌区不同区域人工补给地下水能力评价 |
7.3.1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7.3.2 各评价因子评分标准的设定 |
7.3.3 权重的确定及信息提取 |
7.3.4 地下水人工补给能力评价 |
7.3.5 地下水人工补给区的确定 |
小结 |
第八章 地下水人工补给试验研究 |
8.1 试验目的及试验区的选择 |
8.2 试验基本情况 |
8.2.1 试验场地布设 |
8.2.2 补给方式的设计 |
8.2.3 试验水源的获取及水量设计 |
8.3 试验方法及要求 |
8.3.1 试验前期准备工作 |
8.3.2 试验观测 |
8.4 试验工作量 |
8.5 试验成果及其分析 |
8.5.1 灌水前后土壤水分的垂直分布及变化 |
8.5.2 各观测孔水位变化及其分析 |
8.5.3 地下水人工补给量和补给系数的计算 |
8.5.4 试验结果分析 |
小结 |
第九章 灌区地下水人工补给方案分析 |
9.1 方案设计的指导原则 |
9.2 灌区地下水人工补给方案设计 |
9.3 不同方案下补给效果预测 |
9.3.1 方案一:单独采用补给 |
9.3.2 方案二:加大引水量,控制地下水开采方案 |
9.4 人工补给方案综合分析 |
9.4.1 各方案水均衡比较 |
9.4.2 方案地下水位恢复所需时间分析 |
小结 |
第十章 结论与建议 |
10.1 结论 |
10.2 创新点 |
10.3 不足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怀头他拉灌区水资源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水资源配置研究进展 |
1.2.2 国内水资源配置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域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形地貌状况 |
2.1.2 河流水系 |
2.1.3 气候条件 |
2.1.4 社会经济状况 |
2.2 研究区水循环要素特征分析 |
2.2.1 降水量变化特征 |
2.2.2 蒸发量变化特征 |
2.3 研究区水资源状况 |
2.3.1 降水资源 |
2.3.2 地表水资源 |
2.3.3 地下水资源量 |
2.3.4 水资源总量 |
2.4 研究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2.4.1 水利工程设施概况 |
2.4.2 现状供水量情况 |
2.4.3 现状用水结构 |
2.5 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
2.5.1 用水浪费严重 |
2.5.2 管理方式粗犷 |
2.6 本章小结 |
3 灌区水分转化机制 |
3.1 散耗模型的结构 |
3.1.1 水库水量平衡 |
3.1.2 渠系水量平衡 |
3.1.3 灌溉地模块 |
3.1.4 非灌溉地模块 |
3.1.5 地下水模块 |
3.2 模型应用 |
3.2.1 数据输入 |
3.2.2 模型验证 |
3.2.3 研究区水循环转化规律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研究区供需水量预测 |
4.1 研究区可供水量分析 |
4.2 需水量预测方法 |
4.2.1 回归分析法 |
4.2.2 整合移动平均自回归模型 |
4.2.3 人工神经网络 |
4.2.4 组合预测模型 |
4.2.5 定额法 |
4.3 研究区需水量预测 |
4.3.1 生活需水量 |
4.3.2 生态需水量 |
4.3.3 农业需水量 |
4.3.4 总需水量 |
4.4 供需平衡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怀头他拉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
5.1 水资源优化配置基本理论 |
5.1.1 水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
5.1.2 水资源优化配置原则 |
5.2 水资源配置属性 |
5.3 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求解方法 |
5.3.1 传统优化算法 |
5.3.2 智能优化算法 |
5.4 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建立 |
5.4.1 目标函数 |
5.4.2 约束条件 |
5.4.3 模型参数确定 |
5.4.4 模型求解 |
5.5 结果分析 |
5.6 耗散模型模拟结果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涝河灌区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度模型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
1.2.1 国外研究概况 |
1.2.2 国内研究概况 |
1.2.3 发展趋势 |
1.2.4 存在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课题的重点与难点 |
2 灌区概况 |
2.1 自然概况 |
2.1.1 自然地理 |
2.1.2 气象水文 |
2.1.3 河流水系 |
2.1.4 水文地质 |
2.2 社会经济 |
2.2.1 产业结构 |
2.2.2 区域经济 |
2.3 水资源量及时空分布 |
2.3.1 水资源利用分区 |
2.3.2 水资源量 |
2.4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2.4.1 供水工程现状 |
2.4.2 现状年实际供水量与用水量 |
2.4.3 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分析 |
2.5 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
3 灌区降雨代表年选取及农田灌溉需水量预测 |
3.1 灌区降雨聚类 |
3.1.1 聚类的定义及主要方法 |
3.1.2 系统聚类算法及步骤 |
3.1.3 灌区降雨聚类分析 |
3.2 降雨代表年的选取 |
3.2.1 模糊优先比法的基本原理 |
3.2.2 灌区降雨代表年的确定 |
3.3 农田灌溉需水量预测 |
3.3.1 BP网络模型 |
3.3.2 BP学习算法 |
3.3.3 应用BP模型进行需水预测 |
3.4 小结 |
4 灌区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度优化配水模型 |
4.1 论基础及方法 |
4.1.1 大系统优化理论 |
4.1.2 非充分灌溉理论 |
4.2 单一作物优化灌溉制度 |
4.2.1 作物灌溉配水系统概化 |
4.2.2 数学模型 |
4.3 多种作物间灌溉水量最优分配 |
4.3.1 灌溉水量在多种作物全生育期的最优分配 |
4.3.2 数学模型 |
4.4 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度模型 |
4.4.1 地表水地下水联合系统的分解 |
4.4.2 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度形式 |
4.4.3 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度原则 |
4.4.4 分区间大系统优化配水模式 |
4.4.5 数学模型 |
4.5 小结 |
5 模型求解及应用 |
5.1 模型求解所需资料分析 |
5.1.1 作物生育阶段划分 |
5.1.2 潜在腾发量 |
5.1.3 作物生育阶段内有效降水量的确定 |
5.1.4 地下水利用量 |
5.1.5 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 |
5.1.6 土壤适宜含水率及允许最大最小含水率 |
5.1.7 旱作物播前灌水定额确定 |
5.2 模型求解基本参数确定 |
5.3 模型求解及结果分析 |
5.3.1 单一作物优化灌溉制度结果分析 |
5.3.2 多种作物间优化配水方案 |
5.3.3 全灌区优化配水方案 |
5.4 供需平衡分析 |
5.4.1 供水工程 |
5.4.2 可供水量预测 |
5.4.3 水资源配置及供需平衡分析 |
5.5 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四、人民胜利渠灌区井渠结合试验区电阻网络模拟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人民胜利渠灌区井渠结合试验区电阻网络模拟试验[J]. 水利电力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电拟组. 灌溉排水, 1983(04)
- [2]水量平衡观测试区电拟试验报告[J]. 水利电力部中国农科院农田灌溉研究所电拟组. 内蒙古水利科技, 1984(01)
- [3]渠井双灌区地下水超采情况下的动态分析及人工补给研究 ——以泾惠渠灌区为例[D]. 贺屹. 长安大学, 2011(05)
- [4]怀头他拉灌区水资源配置研究[D]. 梁晓燕. 西安理工大学, 2020(10)
- [5]涝河灌区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度模型及应用研究[D]. 褚桂红. 西安理工大学, 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