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适度规模集约经营的一种好形式——村办农场(论文文献综述)
苏峰[1](2018)在《北京市多种所有制经济格局的形成(1978-1988)》文中指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所有制结构经历了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改革开放前的二十余年,由于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受苏联模式影响以及长期被“左”的思想所禁锢,中共认为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排斥商品经济和市场规律;认为公有制结构越大越公越纯越好,致使新中国成立初期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格局,不断“过渡”和“升级”,最终成为单一的公有制经济结构,按劳分配也被异化为平均主义。改革开放后,随着思想解放、经济发展,通过鼓励多种经营方式、发展多种经济形式、调动多方积极性,多种经济成分经历了从默认、限制到引导、促进的过程,集体经济、个体经济、外贸经济、集多种经济成分于一体的股份制经济,以及获得法定地位的私营经济,经过十多年的突破与发展,打破了单一的公有制结构,初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经济格局。改革开放40年来,多种经济成分在促进经济增长、拉动社会投资、培育市场竞争环境、解决人民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促进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迅速增强。聚焦1978年至1988年多种经济成分的复苏和兴起,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代背景下,对于总结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正反两方面经验,巩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理论、历史和现实意义。1978年至1988年,北京城乡多种经济形式的兴起和发展历程,表现出明显的特点。多种联产责任制和安置待业青年工作为集体经济的兴起、个体经济的复苏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动力;从实际出发、探索集体经济创新发展的“京郊之路”和推动乡村工业化的乡镇企业,有力推动了京郊农村集体经济的崛起;引发全国关注的“牛奶难”问题及其解决过程,展现了国有经济的改革和探索;改革开放后十年间,商业流通体制、财政管理体制和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对个体经济的发展有很大影响;第一家合资汽车企业和合资饭店,标志着外资经济在北京的起步;中关村一条街早期的三个争论和三次风波,特别是股份制改革尝试、政府作用对民营科技经济的发展有很大影响。正是这些经济形式的兴起和发展,进一步推动了改革开放的深入,有力促进了购销政策、物价政策、商业流通、财政管理、街道管理等一系列体制机制的改革,突破了原有城乡二元结构的藩篱,深刻改变了所有制经济结构,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总的来说,北京多种所有制经济格局呈现出国有和集体经济主体地位巩固、各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特点,扭转了人们此前的思想观念,迎来了经济社会的现代化转型,从中可以得出几点启示:一是对中国国情的正确认识是制定所有制政策的根本依据;二是生产力标准是构建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的客观标准;三是解放思想是推动所有制理论创新、经济体制改革的强大动力;四是政府推动是多种所有制经济格局形成的有力支撑;五是不同历史时期有其不同时代使命,不能站在今天苛责昨天。改革开放后这十多年北京的所有制结构调整,基本做到了适应当时社会的内在需求和不同层次的生产力水平,特色鲜明,成绩突出,为此后的发展打下了扎实基础。
齐驰[2](2016)在《陕西农地规模经营的金融支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地作为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必须资源,农地的规模经营决定了农业的经营方式和发展方向,并在整个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发挥基础性作用。而农地规模经营中,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引进现代化的管理经验,都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这就需要政府、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等的广泛参与,为农场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持。本文以经济学理论为基础,以农地规模经营的金融支持为研究对象,以实地调研为依据,采取理论与实证结合的方法对论题展开研究。重点运用方差分析和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经营土地收入等因素与农场资金借贷途径间存在的关系。分析认为,资金借贷途径主要受农场机械数量、农场土地经营收入和农场类型等因素的影响。具体来看,农业机械数量较多、经营土地收入较多和龙头企业等性质的农场倾向于从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贷款;反之,农业机械数量较少、经营土地收入较少和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性质的农场则更倾向于选择民间借贷。继而得出农地规模经营金融亟需政府财政贴息和合理的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农地经营权、农业机械等抵押贷款和多品种农业保险等金融创新,政府和社会资本共同出资建立公私合营的PPP模式股份制农场等结论。论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为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三章主要阐述农地规模经营的相关理论基础和概念界定,第四章具体介绍了调研地区的陕西农地规模经营现状,第五章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第六章则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第七章总结全文,得出结论。
王力[3](2012)在《中国农地规模经营问题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农村改革始于1978年,至今已有30多个年头,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广大农村建立起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双层经营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发展起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农村新经济体制框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我国改革开放最重要的一项制度创新,为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农民收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自身的缺陷和负面效应逐渐暴露出来,许多深层次问题远远不是这一制度本身所能解决的。近几年来,全国各地区的耕地出现了大规模的“抛荒”现象。不仅如此,由于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又以均田制为其基本特性必然导致小规模分散经营和土地的细碎化,已明显地阻碍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和农业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在这个背景下,本研究在现有农地规模经营基本理论和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农地规模经营的分析框架,丰富和完善了农地规模经营的内涵,然后从我国农地规模经营现状和困境出发,探讨促进农地规模化经营的途径,进而提出推动农地规模经营的政策措施,本研究对推动和规范我国农地规模发展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具体内容如下:1.农地规模经营的分析框架在明确农地经营规模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探讨农地规模化经营的实现机理,进而提出农地规模经营的分析框架。2.中国农地规模经营历史比较研究在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应用前文提出理论分析框架,对解放后中国农地规模经营历史比较研究,探讨了合作化时期农业生产经营实践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以及家庭小规模分散经营的不足之处,并解释了家庭承包责任制下农地规模经营为什么取得成功的原因。3.中国农地规模经营现状、制度创新及发展方向研究在分析我国农地规模经营的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农地小规模分散化经营的危害及潜在的原因,进而研究我国农地规模经营的制度创新,在结合国外农地规模性的经验借鉴,提出我国农地规模经营的发展方向。4.中国农地规模经营模式案例比较研究考察东中西部地区共计四个典型案例,比较各地通过农地使用权流转和发展农民合作组织来推进农地规模经营的差异。总的来说,每个模式都有各自的特点,但有一点,这些模式都是在家庭承包制的背景下,依靠土地流转或成立农民合作组织来实现农地的规模化经营。5.中国农地规模经营实现途径研究在对中国农地规模经营理论与实践分析基础上,提出我们农地规模经营实现的具体路径。综上所述,本文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体现在:首先,现有的对农地规模经营的研究比较分散,没有针对农地规模经营的研究统一的分析框架,本文就在现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出农地规模经营的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将衡量农地经营的经济效益指标分解为规模效应和激励效应两个维度,便于用一个统一的框架同时考察农地经营中规模经济问题以及与此相关的制度对人的激励问题,丰富了相关研究的理论工具和手段。其次,针理论界仍存在争议的关于我国农地规模经营的发展方向问题,本文应用提出的理论分析框架对解放后农业生产经营实践的规模效应与激励效应进行了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地制度创新和农地经营的发展方向:在保持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这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土地流转或发展壮大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实现农地生产的适度规模经营,确保土地经营规模效应与激励效应的有机结合。还有,针对本文提出的农地规模经营的发展方向,本文总结出有两种具体的实现途径:①通过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将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流转给农业经营大户或农业经营企业,实现农地的规模经营:②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组织,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系列服务,实现农业服务的规模经营。但事实上,促进农地规模经营的途径还有很多,无论是“土地流转”还是“成立农民合作组织”都是在城乡统筹背景下土地利用方式和管理上的新尝试,并没有改变土地的产权关系,对农村土地产权改革深入不够。因此,今后应继续从多角度特别是农村土地产权改革的角度,探索农地规模经营的其他途径及其广使性,以此为农村土地的规模化利用提供新思路。
武晓红,宋春光[4](2012)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培育的现实考量与制度构建——完善甘肃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之法社会学思考》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全和不断发展,农村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土地作为农民最重要、最基本的生产要素,科学合理地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是解决人地矛盾,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经营效益,促进农民增收的必然选择,在此进程中,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培育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本文试从法社会学角度,就培育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必然性和构建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运行框架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分析。
孙全亮[5](2011)在《现阶段我国农地经营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内容的农地经营制度的确立,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在保障公平的基础上,大大提高了农地经营效率,贡献巨大。但是,随着农村微观经济基础和宏观社会环境的变化,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制度效应的不断释放,其制度设计上导致的农地经营规模过小、经营方式粗放、农地流转效率不高、农业经营效益低下、新增人口土地权益缺失等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解决上述问题,必须推进农地经营制度改革与创新。目前,对于农地制度的研究,国内的专家学者更多是从农地产权制度、使用权制度、承包经营权制度或就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本身进行的,从农地经营制度视角研究农地制度改革与创新的成果不多,有的只是对于具体形式的研究,有的只是泛泛而谈,系统化、理论化不够,而从公平与效率出发对农地经营制度改革与创新进行研究的论文则少之又少。国外对于农地经营制度的研究形成了自身的理论体系,但对于特有国情下中国农地经营制度改革的实践指导价值不大。因此,从公平与效率视角探讨农地经营制度的改革与创新,不仅是解决现有问题、加快农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摆在广大理论研究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崭新的课题,需要深入探讨。本论文共分七章。论文第一章阐述了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以及论文的基本思路、逻辑结构和可能的创新之处。第二章对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制度与制度变迁和公平与效率理论作了阐述,并对农地经营制度的概念作了界定,对其基本特征和功能作了分析。论文第三章阐述了建国后农地经营制度从土改时期的农地农民所有、家庭经营,过渡时期的农地农民所有、互助合作经营,人民公社时期的农地集体所有、集体经营到改革开放后农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演变的历史轨迹,分析了我国农地经营制度变迁中公平与效率的“博弈”,得出相关启示。第四章从公平与效率两个层面对当前我国的农地经营制度作了全面评析,指出了其在公平与效率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揭示了问题背后的原因,主要是农地所有权主体模糊,农地经营权权能残缺;农地流转机制缺失,土地制度建设法律缺位;农业比较效益低,农业经营风险大;农业政策设计、执行、监督存在漏洞;农村社保制度残缺,农民的恋土情结、法制观念不强等传统因素的较深影响等。为推进农地经营制度改革与创新,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在前面有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论文第五章对当前农地经营制度的改革与创新作了全面分析与定位。首先对改革开以来我国曾出现过的“两田制”、规模经营、“四荒”使用权拍卖、农地股份合作制等几种创新形式作了评判。接着,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和公平与效率的相关理论,对农地经营制度的变革路径作了分析,得出未来我国农地经营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农地合作经营制度的结论。即:以农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的产权制度为基础,以农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为实现形式,以合作经营为核心的多样化经营形式为组织模式,以激励导向下的公平分配为分配方式的制度。同时,揭示了农地合作经营制度的驱动机理,对该制度的可行性作了判断,并指出了农地合作经营制度与农业合作化运动在制度基础、实现形式、组织模式和分配方式上存在的根本性差异。通过上述理论分析和研究,论文第六章在对实践中出现的农地合作经营形式――山东省徐庄土地合作社作了个案分析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了推进农地合作经营制度的政策建议。包括:坚持渐式推进、自愿互利、经营开放、规范约束和培育扶持的原则;修改和完善现行农地制度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界定农地产权;不断完善农地流转机制;切实加强合作组织的规范管理;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农业基础设施、农业保险制度等。最后,在前面论述的基础上,论文在第七章对本文研究的主要观点作了提炼,得出研究结论。
邵喜武[6](2011)在《吉林省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研究》文中认为自2004年以来,我国中央1号文件都集中在如何更有效地解决“三农”问题上,尤其是2007年中央1号文件中指出,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发展现代农业就需要现代农民、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中央1号文件中指出,加强农业科技和服务体系建设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需要,调动各方面力量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形成多元化农技推广网络。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之一,建立完善的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有利于发挥农技推广在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论文以技术创新扩散理论、农民行为改变理论、绩效管理理论、系统理论等为基础,通过典型案例分析、贝叶斯(Bayesian)网络分析等方法,综合运用经济学基本理论,对吉林省农业技术推广主体和技术采用主体进行综合研究和分析,认为:农业技术推广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实行诱制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相结合,从远处着眼,近处着手,战略上要有规划,战术上要有方法和策略。通过对美国、日本、泰国等国家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机构设置、运行机制、推广经费来源等方面的研究,提炼总结出各国农业技术推广可资借鉴的经验;通过梳理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发展历程,探寻当今农业技术推广及其体系建设中可借鉴之处;通过对吉林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实地调研,分析吉林省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整体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论文认为:农业技术推广范围将由传统的种植、养殖技术推广向提升农民素质,塑造新型农民,提高农民创业能力等方面扩展延伸。当前和今后较长的时期内政府部门的农业技术推广都会占有主导地位,会承担大量公益性推广任务。从农业发展的时代背景、农业的比较利益、农民的经济基础以及公共物品理论等角度,分析了政府推广机构承担农技推广公益性职能的必然性。通过对吉林省政府农技推广机构的调研,找出了影响技术推广的关键性问题和制约因素,认为:吉林省政府农技推广机构必须加强终端服务,要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区域资源特点、产业特色的农业技术进行推广,防止推广的技术与需求脱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推广是产业组织行为,有其自身的特点,因而本文运用交易费用理论、博弈论及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推广进行深入分析,指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推广要建立紧密的完善的利益联结方式和利益分配机制,要有效降低农民采用技术的各种风险。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民自发形成的自我服务组织,在规避风险、降低成本、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论文在分析吉林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技术推广和服务方面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要壮大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实力,加强品牌建设,充分发挥产业集群优势。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农业生产资料公司等农业技术推广主体是吉林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论文认为:需要构建农业科研、教育、推广三方协作模式,充分发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在农技推广体系中的积极作用;农业生产资料公司在销售产品同时,增强农业技术推广的主动性,提高农业技术推广的服务质量。农民是农业技术需求的主体,论文采用贝叶斯(Bayesian)网络分析法,通过熵减少量和敏感度分析,确定了影响农民技术采用因素的顺序;通过相关经济学分析,论文认为,只有真正了解农民的技术需求、掌握农民的心理特点及行为规律,分析农民采用技术存在的实际问题,站在农户的角度,有层次、有步骤、有计划、有区别地进行技术推广,才能提高技术推广效率,才会降低农户采用新技术的风险。在对农业技术推广主体和技术采用主体分析的基础上,从农业技术推广的主体性要素、资源性要素、环境性要素等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建立了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构建了吉林省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协同运行机制,以促使农技推广资源优化配置。
仇睿[7](2011)在《社会资本与农村产业转型研究 ——以晋北J村及批发市场为例》文中提出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结构变迁转型的重要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变化显着,多数农民已摆脱了绝对贫困,生活水平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然而,从社会的整体水平来看,大多数农村还属于单一的农业生产方式,产业化、市场化程度低,农业天然的弱质性和整体的落后性现状,严重制约农村的发展。因此,农村的现代化一直是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也是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领域普遍关注的理论问题。但是,由于中国农村情况的复杂性,农村现代化问题作为深刻的社会问题,存在许多不同的研究观点和建议对策,其中以社会资本理论为视角的社会学研究独具特色,体现出经济活动嵌入社会结构的特点。在伦理社会的中国,社会资本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其在社会交往和社会生产中发挥着资源整合和协同合作等作用,是社会变迁运动中重要的力量,对于社会转型发展具有强解释力。而在以往研究中,使用社会资本理论特别是将社会资本置于农村微观经济组织或个体的角度考察农村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研究存在一定的不足,还未给予足够的重视,以及对农村市场经济中微观社会资本运作,即农民个体行动者使用关系资源的理性行动和过程考察尚不充分。因此,本研究选择了山西晋北地区农村主要是J村这样一个农村社区进行实地考察,通过对当地农民动员社会资本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过程进行深入研究,以进一步揭示社会资本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密切关联性及其内生动因。本文以市场经济中的农村发展为背景,在现代化理论,交往理论的基础上,以社会资本理论为研究视角,进一步论证了社会资本内涵定义;研究了农村社会资本的存在形式、性质以及作用渠道等问题,并以微观个体社会资本的运作逻辑为考察主线,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对农村社区中不同关系圈层的社会资本及其运作进行系统分析;同时,通过分析农村社会资本对农村产业转型、组织方式和生活方式转变方面的作用,揭示了应用社会资本可以有效解决制约农村发展的资金问题,整合生产资源和组织资源,促进农村生产方式和组织方式的改变,加快农村产业转型的重要功能和作用,为解决现阶段农村发展问题尝试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与路径。通过微观层次上的考察发现,由于在制度空间的局限性,农民在解决发展资源主要是资金问题时,更多是转向非制度空间如社会网络中找寻可替代的手段——关系资源。由于差序的社会关系结构,农村社会秩序的构成基础在于强关系网络而不在于弱关系网络,强关系是农民行动者获取社会资本,实现行动目的的重要来源和渠道。同时,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网络外延扩展使得农村关系结构发生了变化,弱关系在加强,同质性强关系在减弱,弱关系为行动主体之间搭建了更多的“关系桥”,连接起更多的信息和资源。在社会资本运作过程中,行动者呈现出更多的工具理性的色彩,这反映出农村人际关系日趋理性化,“社会关系”被作为一种社会资源,为理性的农民行动者使用和动员,以帮助其达到期望的目标。社会资本的获取与经济资本一样,会在很大程度上整合资源配置,通过多种经济合作形式形成经济融合,加快了传统单一农业经济向以市场为导向的农商工综合型现代农村经济的过渡。社会资本的差异性占有亦导致了农村社群的分化与重构。因此,从微观角度来研究社会资本与农村发展的关系,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社会资本对农村经济社会的重要推动作用,为资源有限的农村获得必要的发展支持提供了现实可行的参考与借鉴。再者,以此为基础,还可扩展到非市场行为的更宏观领域的研究,以充分展现社会资本整体功效,而这必将进一步深化社会变迁发展等问题的探索。
张蓝水[8](2010)在《现代农业内动力催促农业机械化》文中指出农业机械化的动力是什么?这个问题大约可以从两个视角来探求。第一个角度是农业的外因,即人的主观因素,主要集中在4个方面:一是减轻劳动强度;二是提高劳动
张蓝水[9](2010)在《现代农业内生动力催促农业机械化》文中认为催促农业机械化的动力是什么?这似乎不是问题。但是,认真起来,还不一定一下子就说清楚。从农事生产活动来说,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视角来看。第一个角度是农业的外因,即人的
付学坤[10](2005)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县域经济对我国经济总体发展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发展县域经济对缩小我国城乡差距,解决“三农(农民、农村、农业)”问题和最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等都具有决定性意义。县域经济的发展道路,从根本上说就是走农村(县域)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实现贸工农一体化,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和实践证明,农业县县域经济的发展应该从“农”字上着眼,”工”字上着手。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说明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业县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本文从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高度来探讨农业产业化经营战略的价值与作用及其与县域经济发展各个方面的相互经济关系,从而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与此同时,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战略选择。农业产业化经营,确切地讲,是贸工农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过程。它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从实践中总结提出的新范畴。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国外的“农工商一体化”、“农工一体化”以及“农工商综合经营”等具有相似的本质内涵,就是将农业相关的几大环节通过利益分配机制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农业由农、工、商割裂的弱质产业,变为农工商一体化协调发展的强势产业过程。总之,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提出与推行是农业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的必经阶段,是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和机制改革创新的过程,是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多个方面和领域具有内在的必然联系。县域经济发展体现在“农三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上以及增加农民收入、建设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等方面。县域经济发展的这些方面都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具有内在必然联系。如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龙头企业作为其重要环节,是县域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龙头
二、适度规模集约经营的一种好形式——村办农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适度规模集约经营的一种好形式——村办农场(论文提纲范文)
(1)北京市多种所有制经济格局的形成(1978-198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
二、研究界定与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 |
四、创新点与研究难点 |
第二章 城乡多种经济形式兴起的动力 |
一、多种联产责任制的联动效应 |
(一)改革开放前夕的京郊农村 |
(二)多种联产责任制调动多方积极性 |
(三)多种联产责任制效应分析 |
二、城市待业青年问题推动多种经济形式兴起 |
(一)北京就业问题产生的历史背景 |
(二)各项改革开始突破现有政策 |
(三)安置就业使多种经济形式迎来发展契机 |
(四)北京产业结构的优化 |
第三章 农村集体经济的探索创新与所有制调整 |
一、京郊之路:集体经济的搞活放开与适度规模经营 |
(一)窦店开展多种经营 |
(二)四季青实行专业化生产和横向联合 |
(三)适度规模经营的试点与波折 |
二、乡镇企业的转型与高速发展 |
(一)社队企业实现历史转折 |
(二)政社分开与高速发展 |
(三)乡镇企业的所有制形式分析 |
(四)北京乡镇企业的主要特点 |
第四章 个体、私营经济的回归与发展 |
一、北京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轨迹分析 |
二、商业流通体制改革推动国家、集体、个人“三足鼎立” |
(一)“放开”“搞活”阶段 |
(二)深入到体制改革阶段 |
三、街道管理体制改革与个体经济 |
(一)向街道放权,推进街道管理体制改革 |
(二)部门利益博弈下的街道个体经济 |
四、北京市个体、私营经济基本分析 |
(一)城镇个体私营经济基本情况 |
(二)个体工商户收入基本情况与来源分析 |
(三)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环境简析 |
第五章 农村国有经济的所有制结构调整 |
一、京郊国营农场发展概述 |
二、所有制结构改革促使“喝奶难”问题根本解决 |
(一)问题形成的历史背景 |
(二)引发全国关注与基本解决 |
(三)所有制结构改革促使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
三、农场系统多种所有制经济结构的初步形成 |
(一)农场系统乡镇企业的兴起 |
(二)京郊农垦系统三资企业的起步 |
(三)形成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的畜牧业结构 |
第六章 外资经济在北京城乡的起步 |
一、外贸体制开始实行承包制改革 |
二、三资经济的兴起 |
(一)中国第一家汽车合资企业的艰难起步 |
(二)第一家中外合资饭店北京建国饭店的兴建 |
三、北京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 |
四、外资经济对北京经济结构的影响 |
第七章 民营科技经济的迅速崛起 |
一、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形成 |
二、早期的三个争论与三次风波 |
(一)三个争论与股份改制尝试 |
(二)三次风波 |
三、民营科技经济初步形成中的政府作用分析 |
(一)优化高新技术发展环境 |
(二)新技术产业试验区的酝酿与初创 |
(三)试验区初创时的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探索 |
第八章 结语 |
一、多种所有制经济格局形成的理论根源、历史逻辑和现实意义 |
二、北京多种所有制经济格局的主要特点 |
三、几点启示 |
主要参考文献 |
一、经典着作及文献资料 |
二、着作 |
三、论文 |
四、报刊及档案 |
后记 |
(2)陕西农地规模经营的金融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1.3.3 研究方法 |
1.3.4 研究的重点、难点 |
1.3.5 可能创新之处 |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国外研究综述 |
2.1.1 农地规模经营的研究 |
2.1.2 农村金融的研究 |
2.2 国内研究综述 |
2.2.1 农地规模经营的研究 |
2.2.2 新型农村金融的研究 |
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3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3.1 农地规模经营的概念界定 |
3.2 相关理论基础 |
3.2.1 规模经济理论 |
3.2.2 经济变迁理论 |
3.2.3 理性人理论 |
3.2.4 农村金融理论 |
3.3 农地规模经营的优劣势 |
3.3.1 农地规模经营的优势 |
3.3.2 农地规模经营的劣势 |
3.4 本章小结 |
4 陕西农地规模经营金融支持的现状分析 |
4.1 陕西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
4.2 陕西农地规模经营及金融支持的现状分析 |
5 陕西农地规模经营金融支持的实证分析 |
5.1 农地规模经营的金融支持研究总体思路 |
5.2 方差分析 |
5.2.1 方差分析的基本理论 |
5.2.2 方差分析的结果 |
5.3 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
5.3.1 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的基本理论 |
5.3.2 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变量的设定 |
5.3.3 多元Logistic回归检验 |
5.3.4 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的建立 |
5.3.5 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6 对策建议 |
6.1 建立完善的农地规模经营商业金融体系 |
6.2 完善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金融功能 |
6.3 提升农村信用社的自身实力 |
6.4 加强农村金融市场服务和产品的创新 |
6.5 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作用 |
6.6 完善农业保险机制及担保体系 |
7 结论 |
7.1 基本观点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附件1 |
(3)中国农地规模经营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理论借鉴 |
2.1 农地规模经营的基本理论 |
2.1.1 规模经济理论 |
2.1.2 产权理论 |
2.1.3 激励理论 |
2.1.4 制度变迁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农地规模经营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
2.2.2 农地规模经营的实现途径 |
2.2.3 农地规模经营的实现条件 |
第3章 农地规模经营的分析框架 |
3.1 概念界定 |
3.2 农地规模经营的实现机理 |
3.2.1 农地规模经营的演化博弈分析 |
3.2.2 农地规模经营的实现机理 |
3.3 农地规模经营的理论分析框架 |
3.3.1 农地规模经营 |
3.3.2 理论分析框架 |
第4章 中国农地规模经营历史比较研究 |
4.1 新中国农地制度变迁史及其产出绩效 |
4.1.1 新中国农地制度变迁史 |
4.1.2 制度变迁的产出绩效 |
4.2 中国农地规模经营实践的产出效应分析 |
4.2.1 合作化时期农地大规模生产实践的产出效应分析 |
4.2.2 家庭承包制下农地小规模经营的产出效应分析 |
4.2.3 改革开放后农地规模经营实践的产出效应分析 |
4.2.4 各阶段中国农地经营比较分析 |
第5章 中国农地规模经营现状、制度创新及发展方向 |
5.1 中国农地规模经营现状 |
5.1.1 中国农地基本经营制度 |
5.1.2 中国农地规模经营现状 |
5.1.3 中国农地小规模经营的原因解析 |
5.1.4 农地小规模分散化经营的危害 |
5.2 中国农地规模经营的制度创新 |
5.2.1 中国农地经营的制度约束 |
5.2.2 中国农地规模经营的制度创新 |
5.3 中国农地规模经营的发展方向 |
5.3.1 农地规模经营的效益分析 |
5.3.2 国外农地经营的经验借鉴 |
5.3.3 中国农地规模经营的发展方向 |
第6章 中国农地规模经营模式比较研究 |
6.1 重庆长寿的“龙头+公司+农户”模式 |
6.2 成都邛崃的“土地管家”模式 |
6.3 浙江海盐的“土地股份合作”模式 |
6.4 湖南益阳的“土地信托”模式 |
6.5 中国农地规模经营模式比较分析 |
第7章 中国农地规模经营实现途径研究 |
7.1 中国农地规模经营实现途径之一 |
7.1.1 农地流转的制约因素 |
7.1.2 农地流转与农地规模经营的关系分析 |
7.1.3 通过农地流转推进规模经营的可行性分析 |
7.1.4 农地流转与规模经营的政策演变 |
7.1.5 推进土地流转的途径 |
7.2 中国农地规模经营实现途径之 |
7.2.1 农民合作组织的规模经济效益分析 |
7.2.2 农民合作组织中的激励问题 |
7.2.3 农民合作组织在农地规模经营中的功能 |
7.2.4 农民合作组织推进农地规模经营的实现 |
7.2.5 农民合作组织发展途径 |
第8章 结论、政策建议及展望 |
8.1 结论 |
8.1.1 规模效应与激励效应是决定农地经营经济效益的关键指标 |
8.1.2 发挥农业经营的规模效应和激励效应是农地规模经营的发展方向 |
8.1.3 土地流转和农民合作组着是农地规模经营的有效途径 |
8.2 推进农地规模经营的对策建议 |
8.2.1 培育农地流转的外部环境 |
8.2.2 完善土地产权制度,赋予农民长期而稳定的土地使用权 |
8.2.3 培育农地经营权流转主体及中介服务组织 |
8.2.4 建立健全农地经营权流转和土地规模化经营相关的体制机制 |
8.2.5 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规范发展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文章及科研成果 |
(4)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培育的现实考量与制度构建——完善甘肃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之法社会学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缘起 |
二、国内外学者对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研究 |
(一) 国外学者对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研究概述 |
(二) 国内学者关于土地流转市场的相关研究 |
三、培育甘肃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必要性分析 |
(一) 培育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可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金融平台 |
(二) 培育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前提 |
(三) 培育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为农业现代化的最终形成创造资本运营条件 |
四、甘肃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法社会学运行框架 |
(一) 必须着手建立和培育农村土地流转所有权市场 |
(二) 必须着手建立和培育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市场 |
(三) 必须着手建立和培育农村土地流转金融市场[10] |
五、结语 |
(5)现阶段我国农地经营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三节 论文的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基本思路 |
二、逻辑结构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第一节 农地经营制度的内涵、基本特征与功能 |
一、农地经营制度的概念界定 |
二、农地经营制度的基本特征与功能 |
第二节 本文研究的理论分析工具 |
一、制度与制度变迁 |
二、公平与效率理论 |
第三章 建国以来农地经营制度的变迁及其启示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农地经营制度的变迁 |
一、土改时期:农地农民所有、家庭经营 |
二、过渡时期:农地农民所有、互助合作经营 |
三、人民公社时期:农地集体所有、集体经营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农地经营制度的变迁 |
一、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的确立阶段(1978 年-1983 年) |
二、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的稳定阶段(1984 年-1992 年) |
三、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完善阶段(1993 年-1997 年) |
四、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发展阶段(1998 年至今) |
第三节 建国以来农地经营制度的公平与效率的“博弈” |
一、农地经营制度的公平与效率 |
二、建国后我国农地经营制度公平与效率的变迁 |
第四节 我国农地经营制度变迁的启示 |
第四章 现阶段农地经营制度的公平与效率评析 |
第一节 现阶段我国农地经营制度的基本特征 |
第二节 农地经营制度的公平性评析 |
第三节 农地经营制度的绩效与缺陷 |
一、农地经营制度的绩效 |
二、农地经营制度的缺陷 |
第四节 农地经营制度现有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农地所有权主体模糊,经营权权能残缺 |
二、农地流转机制缺失,制度建设法律缺位 |
三、经济因素约束明显,政策效应发挥欠佳 |
四、农村社保制度残缺,传统因素影响较深 |
第五章 农地经营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
第一节 农地经营制度改革路径分析 |
一、现阶段农地经营创新形式评析 |
二、农地经营制度变革的路径依赖 |
三、农地合作经营制度的内涵 |
四、农地合作经营制度的效率与公平目标的实现 |
第二节 农地合作经营制度的基本要素 |
一、制度基础:农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的产权制度 |
二、实现形式:农地流转与适度规模经营 |
三、组织模式:以合作经营为核心的多样化经营形式 |
四、分配方式:激励导向下的公平分配 |
第三节 农地合作经营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
一、农地合作经营制度的驱动机理 |
二、农地合作经营的规模经济 |
三、农地合作经营制度的影响因素与制度实施环境的判断 |
第四节 农地合作经营与农业合作化运动 |
一、农业合作化运动的评价与反思 |
二、农地合作经营与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比较 |
第六章 推进农地合作经营制度的个案分析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徐庄土地合作社个案分析 |
一、合作社的基本情况 |
二、合作社的运行框架 |
三、土地合作社的运营情况与相关问题分析 |
第二节 推进农地合作经营制度遵循的基本原则 |
一、渐式推进原则 |
二、自愿互利原则 |
三、经营开放原则 |
四、规范约束原则 |
五、培育扶持原则 |
第三节 推进农地合作经营制度的政策建议 |
一、明确界定产权,完善产权功能 |
二、加强法制建设,保障制度运行 |
三、完善运行机制,加快农地流转 |
四、加强规范管理,确保科学发展 |
五、完善政策环境,加大支持力度 |
第七章 结论 |
一、本文的主要观点 |
二、本文的主要结论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一、发表论文 |
二、主要着作 |
后记 |
(6)吉林省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相关研究文献评述 |
1.3 研究的目标和程序 |
1.4 研究的概念界定、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1.5 本论文可能创新点 |
第二章 农业技术推广的相关理论 |
2.1 技术创新扩散理论 |
2.2 农民行为改变理论 |
2.3 绩效管理理论 |
2.4 系统理论 |
第三章 国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及其经验借鉴 |
3.1 美国“三位一体”的农业推广体系 |
3.2 日本的协同农业普及事业 |
3.3 泰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
3.4 国外农业推广体系经验借鉴 |
第四章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历史与现状 |
4.1 中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历史与现状 |
4.2 吉林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历史 |
4.3 吉林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五章 政府推广机构农业技术推广 |
5.1 政府推广机构承担农业技术推广的公益性职能分析 |
5.2 吉林省政府推广机构农业技术推广现状透视 |
5.3 政府推广机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评价 |
5.4 小结 |
第六章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技术推广 |
6.1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技术推广的特点及经济学分析 |
6.2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模式分析 |
6.3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技术推广问题分析 |
6.4 小结 |
第七章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业技术推广 |
7.1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历史 |
7.2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业技术推广经济学分析 |
7.3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模式 |
7.4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业技术推广问题分析 |
7.5 小结 |
第八章 其它主体农业技术推广 |
8.1 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农业技术推广 |
8.2 农业生产资料公司农业技术推广 |
8.3 小结 |
第九章 农业技术需求主体——农民 |
9.1 农民素质概况 |
9.2 农民技术需求结构分析 |
9.3 农民采用技术的心理学和经济学分析 |
9.4 农民采用技术的贝叶斯网络分析 |
9.5 小结 |
第十章 吉林省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优化对策 |
10.1 农业技术推广主体性要素建设 |
10.2 农业技术推广资源性要素建设 |
10.3 农业技术推广环境性要素建设 |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社会资本与农村产业转型研究 ——以晋北J村及批发市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背景、缘起与意义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缘起 |
3. 研究意义 |
二、社会资本及相关理论述评 |
1. 社会资本相关理论综述 |
2. 社会资本与农村发展相关研究 |
3. 社会资本作用研究的梳理 |
4. 社会资本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三、社会资本概念界定 |
1. 社会资本概念的前提与基础 |
2. 本文社会资本概念定义 |
3. 社会资本的收益特征 |
4. 社会资本的重要功能 |
第二章 理论视角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的理论视角 |
1. 现代化理论 |
2. 交往理论 |
3. 发展模式理论 |
二、理论设计与构想 |
1. 地点选择 |
2. 研究方法 |
3. 基本概念 |
4. 研究构想 |
5. 章节安排 |
第三章 晋北J 村地区环境及产业发展状况 |
一、J 村的地理环境与经济概况 |
1. J 村的地理、经济环境 |
2. J 村的生产状况 |
3. 农户的生活状况 |
二、当地农村发展的制约要素 |
1. 内外部环境制约 |
2. 产业结构性障碍 |
3. 资金障碍 |
三、批发市场对当地经济的促进 |
1. 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 |
2. 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建立 |
第四章 社会资本在J 村及市场中的运作 |
一、农村社会资本运作的要素结构 |
1. 农村社会关系网络 |
2. 农村社会资本运作的要素 |
二、农村社会资本在J 村的运作 |
1. 社会资本运作的客观基础 |
2. 社会资本运作的基本途径 |
3. 社会资本运作的制度环境 |
三、农村社会资本在J 村批发市场的运作 |
1. 关系强度与社会资本获得 |
2. 当地社会资本的功能作用 |
3. 农村社会资本运作的产业功能 |
第五章 社会资本与J 村产业生产方式转型 |
一、J 村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
1. 产业结构单一 |
2. J 村产业结构转化的条件 |
二、社会资本对J 村生产资源的整合 |
三、社会资本对J 村组织资源的整合 |
1.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
2. J 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形式 |
3. 农村合作经济的性质 |
四、J 村产业结构转型梯度结构 |
1. 当地农业日益多样化、产业化 |
2. 以农产品为基础的商业兴起 |
3. 农村加工工业的深化与拓展 |
4. J 村产业结构的变迁(1995—2007) |
第六章 社会资本与J 村社会生活的转变 |
一、社会资本与农民增收 |
二、社会资本与社会生活的改善 |
1. 提升生活的水平和质量 |
2. 促进乡村治理 |
三、社会资本与J 村社群的分化与整合 |
1. 社会资源获取与阶层分化 |
2. 农村社群分化的原因和条件 |
3. 农村社会整合重构的条件 |
四、社会资本负作用的考察分析 |
1. 社会资本负效应 |
2. 限制与举措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致谢 |
附录一:访谈对象目录 |
附录二:调查问卷 |
(8)现代农业内动力催促农业机械化(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10)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县域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一、选题背景 |
二、结构与内容 |
三、若干创新观点 |
第一章 农业产业化经营概述 |
第一节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涵与特征 |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涵 |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特征 |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相关范畴 |
第二节 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践 |
一、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历程 |
二、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形式 |
三、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特点与问题 |
第三节 美日现代农业的发展 |
一、美国农业的发展历程 |
二、美国农业新经济的实质与特征 |
三、日本农业发展历程及特征 |
第四节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相关理论述评 |
一、农业的地位与作用理论 |
二、农业与工业关系理论 |
三、农业发展理论 |
第二章 县域经济及其基本问题研究 |
第一节 县域经济概念诊释 |
一、县域及县域经济 |
二、县域经济的基本特征 |
第二节 县域经济的重要地位与发展趋势 |
一、我国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
二、我国县域经济的现状及矛盾分析 |
三、我国县域经济发展趋势及发展方向 |
第三节 县域经济的历史任务 |
一、我国县域经济发展阶段简要回顾 |
二、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县域经济发展的新阶段 |
第四节 我国现阶段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问题分析 |
一、农业发展的阶段理论及评述 |
二、我国农业发展新阶段的基本特征 |
三、我国农业发展新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 |
四、农业发展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联性分析 |
第三章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县域优势产业选择 |
第一节 比较优势与优势产业 |
一、比较优势的内涵 |
二、优势产业的内涵 |
第二节 县域优势产业是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必然选择 |
一、合理选择县域优势产业是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 |
二、发展县域优势产业对保持发展至关重要 |
三、发展县域优势产业对启动农村市场、扩大内需起着重要的作用 |
第三节 合理选择优势产业的标准 |
一、动态经济优势标准 |
二、市场需求的标准 |
三、产业创新能力标准 |
四、产业关联度标准 |
第四节 县域优势产业选择的原则和应处理好的关系 |
一、县域优势产业选择中应坚持的原则 |
二、县域优势产业选择中应处理好的关系 |
第五节 合理选择与发展县域优势产业 |
一、县域发展优势产业要做到县级决策科学化 |
二、县域优势产业发展必须抓住相关重要环节 |
三、实现优势资源向优势产业的转化 |
四、合理确定县域优势产业的方法和指标体系 |
五、县域优势产业选择中的配套性分析 |
六、发展知识经济,推进县域优势产业优化升级 |
第四章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业现代化 |
第一节 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价值与作用 |
一、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标准及分析 |
二、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及其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价值作用分析 |
四、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思路 |
第二节 农业转型期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必要性 |
一、农业现代化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 |
二、农业现代化是推进城市化、转变二元经济结构的客观要求 |
三、农业现代化是加入WTO后农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必然要求 |
第三节 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
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内涵 |
二、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制约因素 |
三、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
第四节 农业现代化与农业科技创新分析 |
一、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
二、实现农业科技创新的路径分析 |
第五节 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农地制度创新 |
一、美日农场制度变迁比较分析 |
二、美日农场规模变迁比较 |
三、美日农场制度变迁给我国农地制度创新的启示 |
第五章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村工业化 |
第一节 关于工业化 |
一、工业与工业化理论概述 |
二、工业化阶段划分及判断 |
第二节 西方国家工业化历史回顾及特征分析 |
一、发达国家早期工业化兴起的历史条件分析 |
二、西方国家工业化历史回顾及模式分析 |
三、西方发达国家早期工业化模式评述 |
第三节 农村工业化进程中传统农业的转型 |
一、农业生产目的的转变 |
二、技术变革 |
三、生产结构转变 |
四、农业生产组织方式的改变 |
第四节 农村工业化进程中农业的演变 |
一、传统农业及其特征 |
二、农业发展阶段理论综述 |
三、改造传统农业理论 |
四、农业在农村工业化中的变迁及作用 |
第六章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村城镇化发展研究 |
第一节 城镇化理论及其演变过程分析 |
一、城镇化概念及其世界城市发展历史 |
二、城市化理论及其演变 |
三、我国城市化进程分析及评价 |
四、我国城市化进程特征分析 |
第二节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城市化发展之间的关系 |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村城镇化进程 |
二、城市化发展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稳步推进 |
第三节 我国农村城镇化道路选择 |
一、我国农村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
二、我国农村城镇化道路选择探讨 |
三、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
第四节 欧美日国家城市化经验与启示 |
一、世界各国城市化的不同类型及特点 |
二、目前世界城市化的发展形态及趋势 |
三、欧美日等世界发展国家城市化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
第七章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增加农民收入 |
第一节 农民收入概念诠释 |
一、农民收入是指农民人均纯收入 |
二、农民收入水平要从农民的真实购买力上体现出来 |
三、农民取得收入后要考虑来年的生产经营的投入 |
第二节 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一、农民收入的增加是党的农村政策能否顺利贯彻执行的关键 |
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 |
三、增加农民收入具有普遍意义 |
第三节 我国城镇与农村居民收入差别的比较分析 |
第四节 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环境与运营因素分析 |
一、价格因素,直接导致农民收入增长幅度下降 |
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缓慢 |
三、农民社会负担的影响 |
四、制约农民增收的宏观环境因素 |
五、制约农民增收的微观运营因素 |
六、三大结构性因素对农民增收的不同影响 |
第五节 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
一、促进农民增收,关键在于加快体制改革 |
二、大幅度提高优质农产品的收购价格 |
三、加强对农业优质品种的研究与推广 |
四、发展非农产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
第八章 梓潼县县域经济发展分析报告 |
第一节 梓潼县县域经济社会概况 |
一、梓潼县县情县貌及评价 |
二、梓潼县经济发展历史回顾及评价 |
三、县域经济的横向比较 |
第二节 梓潼县县域经济发展环境分析 |
一、内部环境分析 |
二、外部环境分析 |
第三节 梓潼县农业产业化经营概述 |
一、梓潼农业产业化经营总结 |
二、梓潼农业产业化经营评价 |
三、梓潼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规划 |
第四节 梓潼县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 |
一、梓潼县县域经济发展“十六字”战略 |
二、梓潼县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步骤 |
第五节 梓潼县县域经济发展应处理和解决的重大问题 |
一、认真分析、评价自己,找到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 |
二、树立科学发展观,保持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
三、正确处理发展与稳定、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
四、正确处理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工业化的关系,促进共同发展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成果 |
声明 |
后记 |
四、适度规模集约经营的一种好形式——村办农场(论文参考文献)
- [1]北京市多种所有制经济格局的形成(1978-1988)[D]. 苏峰.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2]陕西农地规模经营的金融支持研究[D]. 齐驰. 西安工业大学, 2016(02)
- [3]中国农地规模经营问题研究[D]. 王力. 西南大学, 2012(05)
- [4]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培育的现实考量与制度构建——完善甘肃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之法社会学思考[J]. 武晓红,宋春光. 开发研究, 2012(01)
- [5]现阶段我国农地经营制度研究[D]. 孙全亮. 中共中央党校, 2011(09)
- [6]吉林省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研究[D]. 邵喜武. 吉林农业大学, 2011(05)
- [7]社会资本与农村产业转型研究 ——以晋北J村及批发市场为例[D]. 仇睿. 上海大学, 2011(10)
- [8]现代农业内动力催促农业机械化[J]. 张蓝水.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0(13)
- [9]现代农业内生动力催促农业机械化[J]. 张蓝水. 农机市场, 2010(06)
- [10]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 付学坤. 四川大学, 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