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外高压大容量变频器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张媛[1](2020)在《CD公司高压变频设备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实现百年工业化梦想仍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仍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制造业依然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节能环保是我国一直不断强调的政策,高压变频产品作为节能的主力军也随着国家政策的推广而进入全面应用的时代,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的兴起,竞争的加剧,国内厂商为了抢占市场而频繁出现的价格战,高压变频生产企业面临着不进则退的境地。如何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上寻找方向?本文旨在借助本文案例企业为模型,对案例企业采取、访谈等调研方式进行资料的收集,诊断出案例公司目前在产品质量、定价、渠道、市场推广方面的营销策略存在缺陷,产品质量的不稳定影响企业的口碑和用户的满意度,产品定价在复杂的竞争环境中没有明显的优势,渠道扩展度不足,没有进行广告宣传等。通过研究大量资料文献,所有论述将遵循理论概述、以应用案例的逻辑主线,将市场营销理论、管理学理论、战略学理论等相关理论进行结合,尽可能全面客观的利用相关分析方法对案例公司的营销环境进行分析。利用PEST分析法对企业的宏观环境进行分析,对案例公司所在行业环境进行分析,结合案例公司的自身微观环境绘制SWOT矩阵,通过分析矩阵规划案例企业适合的营销战略。通过STP理论将市场进行细分,选择可以突破目标市场,对产品进行市场定位。最后将4P营销理论作为实战工具,即在理论概述基础上结合案例企业的实际情况,分别针对案例公司产品、价格、渠道、促销方面的问题提出营销策略优化方案,并提供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对策略优化的可行性进行预估效益和风险防范,加强实用性。为解决案例企业的营销问题提供参考,为同行业企业解决同类问题提供依据。消费品营销的方法屡见不鲜,但是工业品营销与消费品有本质上的区别,本文的创新点是专门为工业品企业选择适合的分析方法,根据理论知识结合企业营销管理的实践,打通逻辑,提升理论工具的实战性,本文展示的分析方法可以运用到不同的工业品体系,能为同行业提供分析依据,为相关学术研究提供参考。
潘森宝[2](2019)在《电解铝厂净化系统10kV排烟风机变频改造研究和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处于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的中国,特别对电力的需求量日益增加,电力供给压力日益增大。环境压力加大,我国能源发展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和安全发展。电解铝作为典型的高耗能行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开展节能降耗工作。近年来,高压大功率变频器是电力电子行业的研究热点,并在矿山、冶金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特别是高压变频器以良好的调速性能和较高的效率得到了广大客户的认可。本文结合电解铝厂目前运行状况,深入研究了交流调速的几种方案,并对变频技术应用的系列问题进行了分析;在分析对比多种变频技术方案的基础上,选定来宾银海铝业有限责任公司电解铝烟气净化排烟风机,通过研制10kV等级的排烟风机电动机变频调速技术,并在生产实践中对该公司电解铝烟气净化风机变频改造项目进行了试验,充分验证了电解铝企业进行高压变频技术改造的必要性,为该公司继续深化改造提供了宝贵经验。
虞家奇[3](2019)在《串联六重化交交变频器的研究》文中认为电能的利用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以及工业生产的各个方面,但在实际工业生产中,电能的使用效率较低,尤其在工业风机和水泵的使用方面,电能浪费率非常高,所以对其节能技术的研究尤为重要。本文针对以晶闸管为核心的串联六重化交交变频器进行研究。以IGBT全控器件为核心的变频器技术已被国外垄断,需要依赖进口,在风机、水泵类拖动系统中应用价格较为昂贵,而本文所研究的交交变频器能够在低成本的情况下达到与其同等的性能,不仅可以将输出频率提高到接近工频频率,且具有无环流、无死区的优点。同时利用锁相环芯片对同步检测采集电路的电压信号进行了修正,使获得的同步信号更趋近于方波,而且不会受到国外技术的限制。本文首先对串联三重化交交变频器的原理做了介绍,并以此为基础,对六重化交交变频电路的原理进行了分析,阐述了跳相的原理。其次,详细分析了42.86Hz、45Hz、37.5Hz三个频率下晶闸管的导通顺序并计算其导通时长。再次,对六重化电路做了电压矢量分析,当它们之间的夹角不同时矢量相加所得到的电压大小就不同。最后,利用Matlab就该串联六重化交交变频电路建立相关模型,同时对其进行仿真分析。在对串联六重化交交变频器经行了理论分析与建模仿真之后,对本文研究的整个系统搭建了实验平台,包括主控制器的选择,同步检测电路和交交变频主电路的设计,锁相环芯片的使用,并且做了大量的实验分析,通过实验结果验证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的正确性。
林司晅[4](2019)在《变频调速机电系统运行特性及安全性分析》文中认为随着我国节能减排工作的不断推进,变频调速在大容量水泵和风机类负载上的应用日益增多,取得了显着的节能效果。但是设备在变频改造后也陆续发生了轴系裂纹、叶片损坏等诸多安全问题。这些安全问题不仅给用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阻碍了变频改造节能降耗的推广应用。因此本文针对变频调速引发轴系安全性问题的原因展开分析,重点分析了高压变频调速系统在不同控制运行方式下各自影响轴系安全性的因素。首先研究了大容量变频调速机电系统各部分的基本原理和拓扑结构,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然后针对高压变频器恒压频比控制运行方式,从电压中谐波成分与传动轴系固有频率耦合引发扭振共振的角度分析了轴系损伤原因,分析了电动机在级联型多电平变频器驱动下电磁力矩中的谐波成分。并在Simulink仿真平台中搭建了完整的仿真模型,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另外针对高压变频器矢量控制运行方式,分析了矢量控制技术的基本思想和实现方法。针对控制系统和轴系的耦合关系,利用Simulink仿真平台中搭建的机-电-控三者耦合的仿真模型,仿真分析了矢量控制系统中控制参数对轴系扭振的影响。最后针对实际变频改造方案,分析计算了变频调速机电系统不同工况下轴系的寿命损伤,给出了设备变频调速时的安全运行优化建议。对于指导大容量变频调速机电系统安全和稳定运行具有很大帮助。
龙义友[5](2018)在《高压变频节能技术在风机中的研究与应用》文中认为进入21世界,建设一个节能环保、绿色健康的新型社会已经是大势所趋了。在我们国家,大功率风机是冶炼企业的高耗能设备,是节能降排项目中的重重中之重。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曲靖分公司面临的节能压力也越来越大,在大功率风机的运行过程中,如果采用调节导叶的方式来控制风机的风量,那么风机的振动较大,噪音也较大。为此,如何降低风机能耗、减轻噪声污染,是一个亟需解决的实际生产问题。随着高压变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性能的提高,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我国的节能改造中,例如变频器在火力发电行业、钢铁行业等一些高能耗行业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也取得了实实在在的应用效果,节能成果显着。论文从项目的背景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出发,论述了高压变频调速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现状,通过对不同调速方式进行比较,最后选定了最优的变频调速方案对公司的大功率风机进行改造。文中对变频器的选型、高压变频系统设计、设备的调试运行等进行了论述。在第五章中还选择了其中的一台电动机对其进行仿真分析,论证了变频调速的优点。通过对大功率风机节能改造的研究,解决了公司风机能耗大、运行效率低、系统不稳定等问题。并且通过运行已经验证了大功率风机变频调速改造项目每年可以为公司节约488万元左右的成本支出,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刘海洋[6](2018)在《三代非能动核电站主泵变频控制方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主泵是压水堆核电厂最重要的能动设备,被喻为反应堆的心脏。目前我国正积极引进的第三代核电技术非能动先进压水堆核电站(AP1000)的主泵采用了独特的全密封屏蔽式泵,具有特有的设计特点和要求。为保障主泵的连续可靠运行,进而保障反应堆的安全运行,必须设计能满足要求的启动和控制系统为主泵提供电源,以及实现启动、调速和其他控制、保护功能。本文主要从AP1000主泵的设计特点和功能要求出发,探讨主泵启动和控制系统应该满足的要求,通过比较研究了AP1000主泵控制方案的选择设计,并最终确定选择变频控制作为主泵启动和控制方案,进而分析了变频控制对于上述设计要求的符合性和需要满足的技术指标。然后对所采用的主泵变频器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拓扑结构和单元组成,讨论其特点和承担的功能,需要的冷却、预充电、制动再生等特殊运行、操作方式,并对变频器控制与逻辑进行研究分析。最后借助冷态功能试验对主泵变频控制进行应用分析和测试,验证其控制能力和效果,对不同工况下变频器的响应和试验运行经验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将结果做包括可靠性在内的分析,讨论其连续运行风险,进行比较并提出改进。总结起来,针对AP1000主泵采用变频控制作为启动和控制方案的课题,本文取得了诸多富有实际意义的研究成果,包括:研究得出主泵启动和控制系统必须满足的设计要求,得出变频控制的优势和技术要求,深入研究主泵变频器的结构和功能、运行和操作方式、控制与逻辑,通过功能试验验证了变频器的运行性能,完成可靠性分析,讨论出现的问题和风险并最终提出改进意见。
文俊[7](2016)在《高压大容量级联式变频器功率组件的研究与设计》文中指出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每年的工业生产总值逐步增高,但能耗比每年却没有下降的趋势,高能耗比已成为限制约束我国工业经济发展的阻碍部分,因此我国投入大量物资和精力,从而支撑节能减排项目,在众多节能减排设备中,变频调速装置技术已经在各行各业中方面广、范围大的应用了。当下国内普遍运行6kV、10kV两种等级的电动机开展工作,国际上将和它匹配的变频设备命名成中压变流器。因国内将以上类型的电动机命名成高压电动机,故而我国把它命名成高压变频器,本文中将根据我国的习惯进行称呼。我国有关此类设备的制造商往往以级联式拓扑架构进行处理,把大量同功率的部件结合相应的规律搭配在一起。本文研究对象即为级联式高压变频器相关功率组件。本论文立足于变频器客户对高压电动机(6kV和10kV电压等级)节能减排的实际需求和客户的高压电动机实际功率,根据高压大容量变频器及电力电子器件发展的形式分析,研究容量为13MVA/10kV的大容量高压变频器整体方案,并完成整机变频器中的核心部件——功率组件的设计和测试工作,其中功率组件额定输出电流达750A,容量等级在我国属于领跑地位。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功率组件需要实现的功能以及故障保护策略:研究高压级联式变频器功率组件相关功能和性能,同时制定功率组件需要完成的相关故障保护和报警功能。2.功率组件的主回路拓扑结构研究:主要针对高压级联式变频器中的功率组件拓扑结构的研究,包括功率器件的选型计算、提供器件功耗仿真、各个环节的载流量计算。3.功率组件的电路板及控制程序设计:主要针对功率组件中的控制板的硬件和软件进行相关的研究和设计,完成功率组件制定的相关功能和性能,并实现故障保护和报警的功能。4.功率组件中大功率IPM深入研究及结构辅助设计:深入研究大功率IPM相关技术及应用。同时根据电气设计的输出文件,提供功率器件的热仿真数据,辅助设计功率组件三维图纸,并生成二维图纸用于样机制造和加工。5.功率组件的测试和验证:针对设计的样机,完成相关的测试和验证工作以确定是否满足设计指标,成功完成了本次研究和设计的内容。
赵争鸣,袁立强,鲁挺,贺凡波[8](2015)在《我国大容量电力电子技术与应用发展综述》文中提出大容量电力电子技术使用大功率半导体器件,通过信息流对能量流的精确控制,实现电能的有效变换与传输。大容量电力电子装置广泛应用在电气节能、新能源发电、电力牵引、智能电网以及军工装备等领域的关键环节,对国民经济发展、工业生产及国家安全起到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我国在大容量电力电子技术与应用方面的最新进展,比较了国内外大容量电力电子研究现状的差距,并在此基础上展望和讨论了大容量电力电子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及我国应采取的相应对策。
孙国彬[9](2011)在《发电机组风机高压变频改造分析与异常处理》文中提出根据调查分析,包括西林变频器在各行业变频改造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研究,结合近几年低压变频改造实践,我们认为,多说企业应用的变频器以国产的为主,一方面因为国产的便宜很多,另一方面功率比较小的电机可以选择相对来说比较可靠的、容量较小的国产变频器。若电机功率较大,2000kW以上的,必然要选择容量大于2000kVA的变频器,因为容量越大,技术难度越大。从可靠性和安全性考虑,通常选择进口高压大容量变频器,
孙国彬[10](2011)在《发电机组风机高压变频改造分析与异常处理》文中提出根据调查分析,包括西林变频器在各行业变频改造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研究,结合近几年低压变频改造实践,我们认为,多说企业应用的变频器以国产的为主,一方面因为国产的便宜很多,另一方面功率比较小的电机可以选择相对来说比较可靠的、容量较小的国产变频器。若电机功率较大,2000kW以上的,必然要选择容量大于2000kVA的变频器,因为容量越大,技术难度越大。从可靠性和安全性考虑,通常选择进口高压大容量变频器,
二、国外高压大容量变频器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外高压大容量变频器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CD公司高压变频设备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方法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市场营销理论 |
2.1.2 PEST分析法 |
2.1.3 SWOT分析法 |
2.1.4 STP理论 |
2.1.5 4P理论 |
2.2 营销综述 |
2.2.1 国内文献综述 |
2.2.2 国外文献综述 |
3 CD公司高压变频设备的营销现状与问题 |
3.1 CD公司概况 |
3.2 CD公司高压变频产品概况及营销现状 |
3.2.1 CD公司高压变频产品概况 |
3.2.2 CD公司高压变频产品营销特性 |
3.2.3 CD公司高压变频产品营销方式分析 |
3.3 CD公司高压变频产品营销调查分析 |
3.3.1 CD公司问卷设计与调查对象 |
3.3.2 CD公司问卷调查结果 |
3.4 CD公司高压变频产品营销存在的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4 CD公司高压变频设备环境分析与市场定位 |
4.1 高压变频PEST分析 |
4.1.1 政治、政策环境分析 |
4.1.2 经济环境分析 |
4.1.3 社会环境分析 |
4.1.4 技术环境分析 |
4.2 高压变频行业分析 |
4.2.1 行业内现有企业的竞争 |
4.2.2 潜在加入者的威胁 |
4.2.3 替代品的威胁 |
4.2.4 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 |
4.2.5 购买者讨价还价的能力 |
4.3 CD公司高压变频微观环境分析 |
4.3.1 企业内部环境 |
4.3.2 供应商 |
4.3.3 营销中介 |
4.3.4 客户 |
4.3.5 社会公众 |
4.3.6 竞争者 |
4.4 CD公司高压变频产品营销的SWOT分析 |
4.4.1 内部优势分析 |
4.4.2 内部劣势分析 |
4.4.3 外部机会分析 |
4.4.4 外部威胁分析 |
4.4.5 SWOT矩阵 |
4.5 STP分析 |
4.5.1 市场细分 |
4.5.2 目标市场选择 |
4.5.3 市场定位 |
4.6 本章小结 |
5 CD公司高压变频设备营销策略设计 |
5.1 产品策略 |
5.1.1 新产品开发策略 |
5.1.2 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
5.1.3 稳定产品的质量 |
5.2 价格策略 |
5.2.1 配置差异化定价策略 |
5.2.2 客户分类定价策略 |
5.3 渠道策略 |
5.3.1 加强直销控制 |
5.3.2 加强代理商渠道 |
5.4 促销策略 |
5.4.1 人员推销 |
5.4.2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 |
5.4.3 广告策略 |
5.5 木章小结 |
6 CD公司高压变频设备营销策略的保障措施 |
6.1 营销策略的保障措施 |
6.1.1 完善CD公司高压变频设备的营销组织执行力 |
6.1.2 完善CD公司高压变频设备销售人员的激励制度 |
6.1.3 完善CD公司高压变频设备的服务机制 |
6.1.4 完善CD公司高压变频设备的其他保障机制 |
6.2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论文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营销策略基本情况调查问卷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电解铝厂净化系统10kV排烟风机变频改造研究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我国的能源状况介绍 |
1.2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变频器的发展历程 |
1.4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 |
1.5 本文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电解铝厂风机状况及风机节能原理 |
2.1 排烟风机在电解铝厂中的作用 |
2.2 离心式风机的工作原理 |
2.3 离心式风机的基本特性 |
2.4 管网的风阻特性 |
2.5 风机的比例定律 |
2.6 风机的节能方法和节能原理 |
2.6.1 风机在工作过程中的功耗情况 |
2.6.2 风机的主要节能方法 |
2.6.3 风机变速节能的原理 |
2.6.4 采用变频调速的功率计算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异步电动机调速及变频调速系统 |
3.1 异步电动机调速概述 |
3.2 变极调速 |
3.3 改变转差率调速 |
3.3.1 定子调压调速 |
3.3.2 转子串电阻调速 |
3.3.3 转子附加电动势调速 |
3.4 变频调速 |
3.5 几种方法的比较总结 |
3.6 变频调速系统 |
3.6.1 变频器技术工作原理及分类 |
3.6.2 变频器的节能原理 |
3.6.3 变频器的选择 |
3.7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排烟风机变频改造方案的选定 |
4.1 改造前排烟风机的运行情况 |
4.2 改造的必要性 |
4.3 变频调速面临的问题 |
4.4 高压变频调速改造方案 |
4.5 变频器的构成与功能 |
4.5.1 交-直-交变频器 |
4.5.2 HIVERT系列高压变频器 |
4.6 PWM控制策略 |
4.7 高压变频器高次谐波防治 |
4.8 电解铝厂排烟风机变频调速应注意的问题 |
4.9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变频调速技术在排烟风机变频改造中的应用 |
5.1 变频改造设计方案 |
5.1.1 系统主回路设计 |
5.1.2 变频器配电室选择 |
5.1.3 变频器与现场系统控制连接方式的选择 |
5.1.4 控制方式的选择 |
5.1.5 变频器的保护功能 |
5.1.6 运行方式 |
5.2 选用合同能源管理EMC模式 |
5.3 直接节能效益分析 |
5.4 间接效益分析 |
5.5 本章总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3)串联六重化交交变频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 交交变频研究现状 |
1.2.1 国外交交变频技术研究和发展现状 |
1.2.2 国内交交变频技术研究和发展现状 |
1.3 选题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
1.4 本研究所面临的难题以及所做的工作创新 |
1.4.1 本研究所面临的难题 |
1.4.2 本研究所做的工作和创新 |
第2章 多重化交交变频器原理 |
2.1 余弦交点法 |
2.2 多重化技术的使用 |
2.3 三重化交交变频简介 |
2.4 小结 |
第3章 六重化交交变频器原理与仿真 |
3.1 六重化交交变频电路原理 |
3.2 控制方法 |
3.3 六重化交交变频电路建模 |
3.3.1 单相六重化交交变频电路建模 |
3.3.2 单相参数设置 |
3.3.3 三相六重化交交变频电路建模 |
3.3.4 三相参数设置 |
3.4 仿真结果及分析 |
3.4.1 单相仿真结果 |
3.4.2 三相仿真结果 |
3.5 小结 |
第4章 系统设计及实验分析 |
4.1 串联六重化交交变频系统 |
4.2 串联六重化交交变频控制系统 |
4.2.1 控制芯片的选择 |
4.2.2 硬件电路设计 |
4.2.3 系统软件设计 |
4.3 实验平台及实验分析 |
4.3.1 实验平台 |
4.3.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变频调速机电系统运行特性及安全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压变频调速系统研究现状 |
1.2.2 轴系扭振研究现状 |
1.2.3 变频调速引发轴系安全性问题原因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变频调速机电系统数学模型 |
2.1 级联型多电平变频器及移相式SPWM技术 |
2.1.1 级联型多电平变频器基本原理 |
2.1.2 载波移相水平SPWM调制方法 |
2.2 交流异步电动机数学模型 |
2.2.1 电压方程 |
2.2.2 磁链方程 |
2.2.3 转矩方程 |
2.2.4 运动方程 |
2.3 传动轴系数学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变频调速机电系统恒压频比控制下安全性分析 |
3.1 级联型多电平变频器谐波特性分析 |
3.1.1 级联型多电平变频器输出电压谐波分析 |
3.1.2 交流异步电动机电磁力矩谐波分析 |
3.2 变频调速机电系统恒压频比控制下仿真系统搭建 |
3.2.1 级联型多电平变频器模块 |
3.2.2 传动轴系模块 |
3.2.3 恒压频比控制模块 |
3.2.4 交流异步电动机模块 |
3.3 仿真分析 |
3.3.1 工频工况仿真分析 |
3.3.2 变频工况仿真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变频调速机电系统矢量控制下安全性分析 |
4.1 交流异步电动机矢量控制技术 |
4.1.1 矢量控制的基本思想 |
4.1.2 矢量坐标变换 |
4.1.3 转子磁链观测模型 |
4.1.4 转速电流双闭环矢量控制系统 |
4.2 变频调速机电系统矢量控制下仿真系统搭建 |
4.2.1 矢量坐标变换模块 |
4.2.2 PI控制模块 |
4.2.3 转子磁链观测模块 |
4.3 仿真分析 |
4.3.1 比例环节参数对扭振的影响 |
4.3.2 积分环节参数对扭振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工程实际案例分析 |
5.1 实际变频改造方案 |
5.2 扭振固有特性分析 |
5.2.1 传递矩阵法 |
5.2.2 有限元法 |
5.3 轴系寿命损耗计算及安全运行优化 |
5.3.1 轴系寿命损耗计算方法 |
5.3.2 不同工况下轴系寿命损耗计算及安全运行优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5)高压变频节能技术在风机中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3 大功率风机变频改造的可行性分析 |
1.4 国内外变频调速技术的发展现状 |
1.4.1 变频调速技术的发展概述 |
1.4.2 国外的研究现状 |
1.4.3 国内的研究现状 |
1.4.4 变频器的发展趋势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6 章节小结 |
第二章 电动机的调速原理及方法 |
2.1 电动机的调速原理 |
2.2 调速方式的分类 |
2.3 电动机调速方法 |
2.3.1 变极调速 |
2.3.2 串级调速 |
2.3.3 转子串电阻调速 |
2.3.4 定子调压调速 |
2.3.5 电磁离合器调速 |
2.3.6 粘液离合器调速 |
2.3.7 液力偶合器调速 |
2.4 变频调速系统 |
2.4.1 变频调速的基本原理 |
2.4.2 变频调速系统的构成 |
2.4.3 控制调速系统的方式 |
2.5 章节小结 |
第三章 变频调速在风机节能上的应用 |
3.1 概述 |
3.1.1 风机的主要功能和用途 |
3.1.2 风机的性能参数 |
3.1.3 风机的性能曲线 |
3.1.4 风机拖动系统的主要特点 |
3.2 风机使用变频调速之后的节能分析 |
3.2.1 风机的几何相似、运动相似和动力相似 |
3.2.2 叶片式风机的相似定理 |
3.2.3 如何计算几何相似风机之间的相似工作状况点 |
3.3 风机变频调速的节能计算方法 |
3.3.1 风机叶片角度与风量的关系 |
3.3.2 不同风量和不同控制方式时的轴功率 |
3.3.3 调速范围的确定 |
3.3.4 节能效果的计算 |
3.4 章节小结 |
第四章 变频调速方案的设计及控制系统的仿真分析 |
4.1 改造前风机的运行情况 |
4.2 高压变频的设计条件和要求 |
4.3 高压变频方案的设计 |
4.4 变频器的选型 |
4.5 高压变频调速系统的设计 |
4.5.1 变频调速系统方式的选择 |
4.5.2 主回路系统方案设计 |
4.5.3 变频系统设备的构成 |
4.5.4 变频调速控制系统的设计 |
4.6 高压变频调速装置组成 |
4.7 电动机直接启动仿真 |
4.7.1 仿真建模 |
4.7.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4.8 开环变频调速系统仿真 |
4.8.1 仿真建模 |
4.8.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4.9 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仿真 |
4.9.1 仿真建模 |
4.9.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4.10 章节小结 |
第五章 高压变频调速的施工方案设计及效益分析 |
5.1 高压变频调速计划的实施 |
5.2 设备检验 |
5.2.1 进车间检验 |
5.2.2 对重要元器件成型过程、焊缝以及相应的补焊检查 |
5.2.3 对功率模块以及控制单元的高低温循环试验 |
5.2.4 对功率模块/控制单元调试检验 |
5.2.5 功率模块空载试验 |
5.2.6 功率模块/控制单元的通电试验 |
5.2.7 功率模块的调试 |
5.2.8 系统检验一 |
5.2.9 系统检验二 |
5.2.10 系统检验三 |
5.2.11 系统检验四 |
5.3 高压变频系统调试及运行 |
5.3.1 变频器的通电调试 |
5.3.2 变频器空载运行调试 |
5.4 高压变频调速经济效益的分析 |
5.4.1 改造前的分析 |
5.4.2 改造后的分析 |
5.4.3 成本的分析 |
5.5 经济效益的分析 |
5.6 章节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三代非能动核电站主泵变频控制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比较 |
1.2.1 主泵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比较 |
1.2.2 核电主泵控制方案的研究现状和比较 |
1.2.3 变频控制研究现状和应用分析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AP1000 主泵启动和控制方案设计 |
2.1 AP1000 主泵的设计特点和控制要求 |
2.2 AP1000 主泵启动和控制方案的选择 |
2.3 对主泵变频器的设计要求 |
第三章 主泵多电平变频器的结构及控制方案研究 |
3.1 AP1000 主泵变频器结构与功能 |
3.1.1 主泵多电平变频器的结构 |
3.1.2 主泵变频器的功能 |
3.2 AP1000 主泵变频器运行与操作方式 |
3.2.1 变频器为主泵送电 |
3.2.2 主泵停运 |
3.2.3 变频器的运行模式 |
3.2.4 主泵倒转(变频器制动再生) |
3.2.5 变频器预充电 |
3.3 AP1000 主泵变频器的控制与逻辑 |
3.3.1 主泵变频器的控制模式 |
3.3.2 变频器的矢量控制 |
3.3.3 变频器控制接口 |
3.3.4 变频器冷却系统的控制 |
3.3.5 变频器联锁与信号 |
3.3.6 主泵的启动逻辑 |
第四章 AP1000 主泵变频控制的试验性能分析 |
4.1 AP1000 主泵及变频器性能验证——冷态功能试验 |
4.2 主泵及变频器相关试验运行经验分析 |
4.2.1 主泵变频启动的运行经验分析 |
4.2.2 变频器的运行经验分析 |
4.3 不同工况下变频器响应分析 |
4.3.1 输入过压或失压下的响应 |
4.3.2 主泵反转响应 |
第五章 主泵变频器的可靠性分析及改进 |
5.1 变频控制系统的可靠性 |
5.1.1 硬件配置的冗余性 |
5.1.2 中性点漂移技术 |
5.2 主泵变频器连续运行风险及改进 |
5.2.1 主泵单体试验期间出现的变频器故障 |
5.2.2 其他已应用高压变频器核电厂经验反馈 |
5.2.3 主泵连续运行风险评估及改进 |
5.3 变频器输出电能质量对主泵轴电流影响分析及改进方案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主泵变频器与Ovation接口的测试 |
附录 B 冷态试验期间变频器故障跳闸信息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高压大容量级联式变频器功率组件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现状 |
1.2.2 国内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主回路研究与参数计算 |
2.1 变频器介绍 |
2.1.1 变频器分类 |
2.1.2 节能原理 |
2.2 功率组件拓扑结构 |
2.2.1 移相变压器 |
2.2.2 主控系统 |
2.2.3 电气控制 |
2.2.4 功率组件 |
2.3 功率组件参数计算 |
2.3.1 功率组件各物理量定义 |
2.3.2 I_o与I_i的关系 |
2.3.3 I_i与I_(o-d)的关系 |
2.3.4 I_o与I_d的关系 |
2.3.5 I_(o-c)、I_L、I_d三者的关系 |
2.4 MATLAB模型仿真 |
2.5 器件选型 |
2.5.1 输入参数信息 |
2.5.2 主要器件选型 |
2.6 功率组件故障保护策略 |
2.6.1 驱动故障 |
2.6.2 通讯故障 |
2.6.3 母线过压故障 |
2.6.4 过热故障 |
2.6.5 排线未连接故障 |
2.6.6 控制失电故障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控制平台硬件设计与软件修改 |
3.1 控制平台设计思路 |
3.2 功率组件控制板硬件设计 |
3.2.1 一次电源部分 |
3.2.2 二次电源部分 |
3.2.3 控制部分 |
3.2.4 信号采样部分 |
3.2.5 逻辑处理部分 |
3.2.6 PCB设计 |
3.2.7 板件接口说明 |
3.3 功率组件控制板软件修改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功率IPM深入研究与结构设计研究 |
4.1 功率组件电气设计 |
4.1.1 电气图 |
4.1.2 明细表 |
4.2 大功率IPM深入研究 |
4.2.1 SKiiP概述 |
4.2.2 接口部分 |
4.2.3 功能模块 |
4.3 功率器件功耗仿真 |
4.3.1 SKiiP功耗仿真 |
4.3.2 整流桥功耗仿真 |
4.4 功率组件结构设计 |
4.4.1 相关设计规范 |
4.4.2 结构设计 |
4.5 散热器设计仿真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验收标准、试验平台与测试报告 |
5.1 功率组件设计规范 |
5.1.1 目的 |
5.1.2 适用范围 |
5.1.3 遵照标准 |
5.1.4 专业术语及设计标准 |
5.1.5 功率组件试验项目 |
5.2 搭建实验平台 |
5.3 测试报告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国外高压大容量变频器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CD公司高压变频设备营销策略研究[D]. 张媛.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2]电解铝厂净化系统10kV排烟风机变频改造研究和应用[D]. 潘森宝. 广西大学, 2019(06)
- [3]串联六重化交交变频器的研究[D]. 虞家奇. 湖北工业大学, 2019(06)
- [4]变频调速机电系统运行特性及安全性分析[D]. 林司晅.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9(01)
- [5]高压变频节能技术在风机中的研究与应用[D]. 龙义友. 昆明理工大学, 2018(04)
- [6]三代非能动核电站主泵变频控制方案研究[D]. 刘海洋.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7]高压大容量级联式变频器功率组件的研究与设计[D]. 文俊. 电子科技大学, 2016(02)
- [8]我国大容量电力电子技术与应用发展综述[J]. 赵争鸣,袁立强,鲁挺,贺凡波. 电气工程学报, 2015(04)
- [9]发电机组风机高压变频改造分析与异常处理[J]. 孙国彬. 自动化博览, 2011(S2)
- [10]发电机组风机高压变频改造分析与异常处理[A]. 孙国彬. 第五届ABB杯全国自动化系统工程师论文大赛论文集,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