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脑神经病毒与“病毒脑”(论文文献综述)
尹景峰[1](2014)在《牛狂犬病的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及病理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侵害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致死率几乎为100%。2010年底至2013年初,在内蒙古自治区一些奶牛饲养场和放牧区出现了奶牛狂犬病样病例,本文结合本次牛病,对该地区牛狂犬病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和致病性做了较深入研究,以为狂犬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本研究对24个奶牛饲养场(户)和1个放牧区17个病例(12例病牛和5例病犬)进行发病情况、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症状观察,以及对病死牛的病理学检查、免疫荧光染色和病毒核酸检测。选取3例典型病例的脑组织通过乳鼠脑内接种,分离病毒。根据GenBank狂犬病病毒的基因序列,设计了PCR的16对引物和末端测序的3条引物,采取RACE和RT-PCR方法,对全基因组序列分段扩增,拼接出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并对其进行序列比对和遗传演化分析。应用分离的毒株分别经肌肉和脑内接种不同年龄段(1日、4日、10日、2周、3周和4周)的小鼠,研究不同病毒毒株的毒力及其在脑内的分布和定位特征。用分离的毒株脑内接种10日龄乳鼠,在发病濒死期扑杀乳鼠,取脑组织,应用病理组织学染色、透射电镜、免疫荧光、原位杂交等方法,研究脑组织的病理组织学变化、超微结构病变、细胞凋亡、炎性细胞特征、神经细胞突起(MAP-2)的病变,以及病毒抗原与神经细胞突起病变、IL-1β mRNA、 RANTES mRNA和TIMP-1mRNA表达阳性细胞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17例病例RABV核酸阳性率为100%;牛狂犬病病理组织学病变群主要为神经细胞内形成胞浆内嗜酸性包涵体、非化脓性脑炎、肉芽肿样病变和变质性变化。(2)通过乳鼠脑内接种,分离到3株狂犬病病毒,分别命名为CNM1101C、 CNM1103C和CNM1104D,其基因组全长分别为11924nt、11917nt和11924nt, GenBank登陆号分别为KC193267、KC252633和KC252634。3株病毒均具有狂犬病病毒基因组的典型结构特征,基因组(G+C)%含量平均为44.56%,均属于基因Ⅰ型。(3)本研究分离的3株病毒与GenBank已公布的60株狂犬病毒各编码蛋白和基因同源性分析表明,N、P、M、G和L基因与编码蛋白的同源性依次为88.7%~100%(97.2%~100%)、85.4%~100%(91.3%-100%)、88.3%~100%(93.4%~100%)、85.8%~100%(91.6%~100%)和87.3%~99.9%(95.2%~100%),5个蛋白的保守性依次为P<G<M<L<N。(4)本研究分离的3株病毒各结构蛋白的主要功能位点保守,但部分位点亦有氨基酸的突变发生,这种突变对病毒的毒力和免疫原性可能会产生影响。此外,CNM1103C株病毒与蒙古狼源和俄罗斯红狐分离株拥有较近的亲缘关系,CNM1101C和CNM1104D株病毒与大陆流行株亲缘关系较近。(5)3株病毒两种感染途径致小鼠发病年龄及病死率结果显示,3株病毒株的毒力强弱次序依次为CNM11O1C>CNM11O3C>CTN。3株病毒株在濒死小鼠脑内绝大多数部位均有病毒的感染,其中以小脑和脑干的病毒量较多,但不同的病毒株在脑内的分布略有不同。(6) CNM1101C、CNM1103C和CTN3株狂犬病病毒感染乳鼠后,脑组织的病理学变化有一定程度不同。感染3株病毒乳鼠脑组织中,病毒抗原阳性细胞包括神经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7)狂犬病毒强毒和弱毒的感染均可引起乳鼠脑组织细胞TIMP-1mRNA、 RANTES mRNA和IL-1βmRNA表达上调,但弱毒在脑内引起的TIMP-1mRNA和IL-1βmRNA2种炎症因子的表达高于强毒,弱毒在脑内引起的RANTES mRNA炎症因子的表达不及强毒;即使是强毒,在脑内引起3种炎症因子的表达与其集中发生的部位也因毒株的不同而有差异。研究表明:本研究所检的11例奶牛、1例黄牛和5例犬病例均为狂犬病。分离到的3株病毒均具有狂犬病病毒基因组的典型结构特征,均属于基因Ⅰ型;各结构蛋白的主要功能位点保守,但部分位点亦有氨基酸的突变发生;CNM1103C株病毒与蒙古狼源和俄罗斯红狐分离株亲缘关系较近,CNM1101C和CNM1104D株病毒与大陆流行株亲缘关系较近。不同毒力狂犬病毒株感染乳鼠后引起脑组织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感染3株病毒乳鼠脑组织RABV抗原阳性细胞有神经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
郭成杰[2](1992)在《脑神经病毒与“病毒脑”》文中指出 "病毒脑",全称为"病毒性脑膜脑炎",是本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才比较广泛使用的一个病名。随着病毒学和免疫学技术的进展,以及医务人员认识水平的提高,临床越来越多地发现了它。病毒是一类以核酸分子为核心,以一层蛋白质薄膜为外衣的颗粒。它不象细菌那样具备完整的细胞结构和独立生存、繁殖的能力,而必须在侵入人体或动物体后,借助宿主细胞中的酶进行生物的复制——繁殖。在复制过程中,宿主细胞产生不同程度的反应和结局。当造成人体损害时,就发病。
艾宁[3](2020)在《用于建立AD动物模型的重组腺相关病毒的构建、表征和筛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渐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病理学特征包括β-淀粉样蛋白过度沉积形成的Aβ斑块、过度磷酸化tau蛋白(pTau)形成的神经元纤维缠结和神经元的丢失。近年来科学家们对AD的治疗策略进行了很多尝试,但到目前为止获批的AD药物均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情,并不能治愈或者阻断AD病程发展。因此,临床对预防和治疗AD的新药需求极为迫切。免疫治疗手段是AD新药研发的重点,然而过去十年以Aβ或以tau为靶点的AD疫苗研究罕有成功,原因在于疫苗在人体中的安全性欠缺,且诱导产生的免疫原性不够强。另外,单独Aβ疫苗或pTau疫苗只作用于一种AD致病因子而使得疗效不佳。因此研发同时靶向AD患者脑内的Aβ蛋白和pTau蛋白的疫苗是进一步提高AD治疗效果的潜在策略。为了进一步开发针对Aβ蛋白和pTau蛋白的双靶向AD疫苗,能够同时表达两种病理蛋白的动物模型对于疫苗的治疗效果评价是非常必要的,同时这种动物模型对于探究Aβ和tau在体内的相互作用同样十分重要。但直到目前为止能够获得的同时表达两种病理蛋白的三转基因鼠中,Aβ蛋白和pTau蛋白的表达时间存在较长间隔,不利于双靶向AD疫苗的研究,因此构建一种能够同时表达Aβ蛋白和pTau蛋白的动物模型迫在眉睫。但随着研究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丰富,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载体被应用于多种疾病模型的构建。腺相关病毒具有转导能力强、安全性高、免疫原性低、能够介导基因持久表达的优点,在许多种疾病的治疗中被应用。因此,利用rAAV高效转导基因的能力在动物中实现AD病理蛋白的表达成为一种潜在的有效构建AD动物模型的方法。研究表明不同血清型rAAV在动物组织中存在组织趋向性,使目的基因的转导效率在特异组织达到最优化。目前已经有10种血清型被发现,根据对每种血清型对不同组织器官细胞的亲和性研究发现,rAAV2对于神经系统的亲和性较好,rAAV8则对肝、肌肉、眼、神经系统都具有较好的亲和性,rAAV9也在许多器官中,如肺、肝、肌肉、心脏、神经系统中显示了良好的亲和性。因此,三种病毒血清型在都能实现目的基因在神经系统的转导,以往的部分研究显示与rAAV2相比rAAV8在神经系统中具有较好的转导效率,而rAAV9同样被寄予厚望,但究竟哪种血清型更适用于神经系统中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相同血清型rAAV病毒在不同启动子的作用下对外源基因的表达效果也会存在差别,因此启动子的不同也会影响基因表达效率。利用rAAV在神经系统转导外源基因过程中普遍使用的启动子类型包括hSyn、mecp2、TUBA1A、CaMK??a、Iba1、CNP等,其中CaMK??a在脑中含量丰富,参与神经兴奋在突出间的传递,并且能够特异性的在兴奋神经元中启动基因的表达。相反CAG启动子是一种广谱性启动子,通过研究表明CAG启动子能够介导基因广泛的在大多数细胞中表达。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神经细胞遭到大量破坏,如果CAMK??a启动子能够介导外源基因特异性的在神经细胞中表达,与CAG启动子相比CAMK??a启动子是否能够加快AD动物模型的构建,还需要进一步探究。本论文的主要目的是寻找能够在小鼠大脑中大量表达目的基因的最优的rAAV血清型。我们采用两种类型的启动子,分别为CAG启动子和CAMK??a启动子,以及三种不同的rAAV血清型,包括rAAV2、rAAV8和rAAV9,包装出分别在两种不同启动子作用下的三种血清型rAAV。通过包装在相同启动子作用下,同时表达RFP基因的三种不同血清型病毒比较不同血清型病毒在小鼠脑内亲和力强弱;通过包装在不同启动子作用下表达GFP目的基因的同种病毒血清型病毒比较CAG启动子和CAMK??a启动子在小鼠脑内的基因转导效率。为了优化动物模型构建的方法,本论文还进行了一系列方法学的建立,包括rAAV包装方法优化、动物模型构建材料的选择和病毒注射方法的使用等。我们的结果表明与rAAV2、rAAV8相比,rAA9具有更突出的在小鼠脑内转导表达目的基因的能力。同时在CAG启动子和CAMK??a启动子作用下的体内病毒感染力检测实验显示,CAMK??a启动子并未特异性的在神经细胞中表达外源基因。因此,在构建动物模型过程中利用CAG启动子和9型rAAV病毒更加有利于诱导大脑组织中基因的转导和表达。我们接下来也会利用CAG启动子和9型rAAV进行过表达Aβ和pTau的AD模型鼠的构建。
靳森[4](2016)在《工具病毒系统的建立及其在神经环路解析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绘制大脑神经网络的连接图谱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解析大脑的功能,发展用于绘制大脑神经网络结构的技术,已成为当前神经科学研究的迫切需求。传统的神经环路研究的方法主要包括高尔基染色以及蛋白质或染料标记的方法。基于病毒发展而来的神经环路示踪技术,是目前绘制大脑连接图谱的常用手段之一,而且也是近年来神经科学研究中发展十分迅速的领域。目前常用的用于标记神经环路的嗜神经病毒主要有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重组狂犬病毒(rabiesvirus,RV)、水疱性口炎病毒(vesicularstomatitisvirus,VSV)和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这些嗜神经病毒可以用于解析大脑中枢特定核团或者外周器官的单级或多级的输入输出网络。另外一些常用的解析神经环路的病毒包括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virus,AAV)等病毒,可以用于神经环路的操控以及神经元投射等研究。利用上述这些病毒可以解析目前神经科学研究中的部分问题,本研究利用上述病毒标记了海马和杏仁核的环路以及神经元的精细形态的描绘。主要内容是:1、协助实验室建立并完善了用于解析神经环路的多种病毒系统。2、合作研究完成习得性绝望和习得性充满希望两种情感对小鼠空间记忆的不同的影响的神经环路机制。通过对比不同情绪状态下,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从而鉴定出基底外侧杏仁核靠后部(BLP)和腹侧海马CA1的单突触连接调控了情绪对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该部分工作主要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王建枝教授课题组合作完成。3、合作研究完成了稀疏标记小鼠大脑神经元并追踪重构单个神经元的方法,用AAV病毒稀疏标记小鼠大脑多个脑区的神经元的形态并使用fMOST(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国家实验室技术)对外侧前额叶进行精细结构成像,获得了小鼠外侧前额叶的稀疏标记的神经元的全脑投射数据。该部分工作主要是和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国家实验室张玉慧教授课题组和曾绍群教授课题组合作完成。4、合作研究了小鼠海马区苔藓细胞(Mossy cell)的精细形态,主要方法是利用上述的可以用于稀疏标记的AAV病毒注射海马DG区,该病毒可以选择性地稀疏标记海马DG区的苔藓细胞,通过该方法可以获得苔藓细胞的精细形态结构,该部分工作主要是和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国家实验室张玉慧教授课题组和曾绍群教授课题组合作完成。
郑旭晨[5](2016)在《乙型脑炎病毒强弱毒毒力差异的分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是黄病毒科黄病毒属成员,通过侵害中枢神经系统引发人和猪、马、野生水禽等动物的病毒性脑炎,危害严重。因JEV具有神经毒力,对减毒活疫苗的安全性担忧使其仍不能被广泛接受。寻找JEV基因组中的毒力位点并探索其减毒机制是进一步研究JEV致病机理、研制安全有效的新型疫苗的关键。本研究以具有强神经毒力的JEV HEN0701株及其细胞传代致弱株HEN-10S3为研究对象,利用反向遗传操作技术,探索导致JEV毒力差异的分子基础及毒力增强或减弱的分子机制。JEV反向遗传操作系统的建立因其cDNA克隆在宿主菌中所具有的“遗传不稳定性”而受到阻碍。为了建立稳定的JEV全长感染性cDNA克隆,我们以HEN0701株基因组中极易发生突变的5’端序列区段(nt 1-2913)为研究对象,利用软件寻找影响病毒cDNA稳定性的相关序列,验证该序列对病毒cDNA克隆稳定性的影响,并对其进行定点突变和原核启动子活性的测定。结果发现,JEV基因组nt 54-120较高的原核启动子活性和JEV结构基因在宿主菌中的表达共同导致了JEV cDNA克隆在E.coli中难以稳定增殖。于基因组nt 1275与nt 1600之间截断E基因可以稳定cDNA克隆。于nt 90做A-C突变虽可降低原核启动子活性,但不能稳定克隆。室温(25°C)培养转化菌,nt 54-120的原核启动子活性有效降低,明显提高了2913-nt cDNA克隆在宿主菌中的遗传稳定性。因此,低温培养转化菌是提高黄病毒cDNA克隆在宿主菌中遗传稳定性的有效方法。以低温培养转化菌为基本前提,我们将HEN-10S3基因组全长分为相互重叠的四段,并在第一段5’端加上NotI酶切位点和T7启动子序列,在第四段3’末端加上HDV核酶序列和XhoI酶切位点。利用四条片段重叠序列以及pBR322M载体序列中合适的酶切位点,将四条片段于pBR322M中依次拼接成全长cDNA,构建HEN-10S3全长cDNA克隆pBAHC。经过体外转录并转染BHK-21细胞,获得拯救病毒vAHEN。经鉴定,拯救病毒与亲本毒在体外生长特性和对小鼠神经毒力两方面都具有相似特性。克隆pBAHC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且易于操作,连同本实验早期构建的HEN0701感染性克隆pJEHEN,为进一步深入研究JEV毒力差异提供了关键的技术平台。以HEN0701和HEN-10S3全长感染性cDNA克隆为基础,将两病毒5’-UTR和结构蛋白编码区序列(5’UTR-C-PrM-E)互换。分别构建了以HEN0701基因组为骨架嵌合克隆JE-H/5’-CPrME(S)和以HEN-10S3基因组为骨架的嵌合克隆JE-S/5’-CPrME(H),并拯救出嵌合病毒vJE-H/5’-CPr ME(S)和vJE-S/5’-CPrME(H)。对3w小鼠的毒力测试结果显示,与亲本毒相比,嵌合病毒神经毒力发生显着变化。vJE-S/5’CPr ME(H)毒力明显上升,表现出强毒特性;而vJE-H/5’CPrME(S)毒力显着下降,表现出弱毒特性。说明所替换序列对病毒毒力存在重要影响。由于在该序列中仅存在E蛋白第138位氨基酸(E-138 Glu/Arg)一个位点的差异,说明E-138位点可能是影响病毒神经毒力的关键位点。利用PCR定点突变技术,将HEN0701 E-138 Glu(E)分别突变为酸性氨基酸Asp(D),碱性氨基酸Arg(R)和Lys(K)及中性氨基酸Phe(F)、Ala(A)和Gln(Q)。将HEN-10S3 E-138 R突变成E-138E。并拯救突变病毒vHE138D、vHE138R、vHE138K、vHE138F、vHE138A、vHE138Q和vSE138E。突变病毒对3w小鼠的毒力测试结果显示,vHE138D和vSE138E具有强神经毒力;vHE138R和vHE138K无神经毒力;vHE138F、vHE138A和vHE138Q具有一定的神经毒力,介于之间。说明E-138确实是影响JEV神经毒力的关键位点,且毒力的强弱与该位点的酸碱性质有关。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HEN0701 E蛋白结构,发现E蛋白E-138与E-47位氨基酸在空间结构上相邻,以氢键相连,但连接方式随毒力不同而不同。为了研究E-47对病毒毒力的影响及其与E-138之间的关系,将HEN0701 E-47位Asn(N)分别突变为酸性氨基酸Asp(D)、碱性氨基酸Lys(K)和中性氨基酸Ala(A),拯救出突变病毒vHE47D、vHE47K和vHE47A。其对小鼠的毒力测试结果显示,vHE47D具有强神经毒力;vHE47K无神经毒力;vHE47A神经毒力介于之间。说明JEV E蛋白第47位氨基酸是能够影响病毒神经毒力的潜在毒力位点,且病毒毒力与该位点氨基酸的酸碱性质有关。根据本研究中所构建的14种重组病毒毒力差异与两位突变位点酸碱性质之间的关系,发现E-47与E-138位氨基酸的酸碱性质共同决定了病毒的神经毒力,酸性越强则毒力越强,当两个位点同时为酸性氨基酸时,病毒毒力最强。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一系列试验发现在低温培养转化菌可以有效提高黄病毒cDNA克隆在宿主菌中的遗传稳定性,并在此基础上,成功构建了JEV弱毒株HEN-10S3全长cDNA感染性克隆,并拯救出与亲本毒特性相似的重组病毒。以此感染性克隆及强毒株HEN0701感染性克隆为工具,通过强、弱毒株间的嵌合和定点突变,首次发现影响JEV毒力的关键位点除E-138外,还有E-47,且两位点氨基酸的酸碱性质共同决定了JEV神经毒力。由于E-138与E-47空间位置相邻,推测其所在结构可能是影响病毒毒力的关键结构。
赵再华[6](2018)在《GLUT4在铅损伤学习记忆功能中的作用及机制》文中提出背景:铅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环境重金属毒物,具有显着的神经毒性,尤其是发育期铅暴露引起脑功能不可逆损伤是一个难治性、全球性的环境卫生课题,为此针对铅损伤学习记忆功能的机制研究一直是环境神经毒理学领域的热点与难点。海马作为大脑学习记忆的整合中心,是铅神经损伤作用的最主要靶点。海马突触可塑性是学习记忆形成的神经生物学基础,包括形态结构变化的结构可塑性和传递效能相关的功能可塑性。以往研究认为铅暴露对海马突触可塑性的影响是其神经毒性作用的核心环节,而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因此,深入研究铅暴露影响海马突触可塑性的机制,对于全面揭示铅损伤学习记忆功能的特点和规律、以及寻找潜在的医学干预靶点,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葡萄糖作为大脑最为主要的能量物质,对于维持大脑神经细胞功能和结构的完整性起到关键作用。研究表明大脑葡萄糖代谢异常可以引起突触功能和结构可塑性发生改变,进而导致学习记忆功能损伤。铅暴露可以引起大脑葡萄糖代谢水平降低,并且导致大脑能量代谢紊乱。同时,一些基于铅中毒的动物实验研究证实大脑功能失调与能量代谢紊乱相关,并且提出铅暴露引起的葡萄糖代谢异常是其根本原因。为此,研究铅暴露后大脑海马葡萄糖代谢的改变及其对突触可塑性的影响和相关机制,对于揭示铅损伤学习记忆功能的机制可能是一个新的突破口。葡萄糖不能在大脑神经细胞中合成或储存,需要通过葡萄糖转运体(GLUTs)转运进入神经细胞,其中GLUT4在海马依赖的学习记忆期间的神经元葡萄糖供给中发挥关键作用。脑内的胰岛素可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诱导GLUT4转位至神经元细胞膜,在学习记忆期间向神经元提供更多的葡萄糖供给用以维持神经元结构和功能完整性,而铅暴露对GLUT4的影响尚不清楚。因此,研究铅暴露是否通过干扰GLUT4,引起学习记忆期间海马神经元葡萄糖供给不足,进而导致神经元突触可塑性改变并造成学习记忆功能损伤,将为进一步阐明铅损伤学习记忆功能的机制提供新的角度和重要的理论依据。目的:本研究通过建立铅暴露大鼠模型和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模型,综合应用形态学、分子生物学及功能学评价等技术手段,观察铅暴露对大脑突触可塑性和葡萄糖代谢的影响,研究神经元葡萄糖摄取水平的改变对突触可塑性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GLUT4在其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阐明铅损伤学习记忆功能的机理提供新的理论基础。方法:1.建立模型1)动物模型:孕期铅暴露大鼠模型,分为对照组、铅暴露组,通过饮水染毒,剂量为0和0.02%的醋酸铅,在PND10(postnatal day)结束铅暴露,将PND30雄性大鼠作为研究对象。2)细胞模型:原代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采用MTT法筛选合适的铅暴露浓度为0和1μM的醋酸铅,培养至DIV7(days in vitro)进行铅暴露,持续5 d,于DIV12进行观察。2.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铅在大鼠血液中的含量,并利用Morris水迷宫检测铅暴露对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3.采用膜片钳记录检测铅暴露对大鼠海马LTP的影响,并通过Golgi染色结合Imaris软件观察铅暴露对大鼠海马锥体神经元树突棘的影响。4.利用小动物PET-CT扫描结合PMOD软件分析观察铅暴露对大鼠大脑葡萄糖摄取的影响。5.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观察铅暴露对大鼠海马组织和原代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中GLUT4、Akt和p-Akt等蛋白表达的影响。6.采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铅暴露对大鼠海马神经元和星型胶质细胞GLUT4蛋白表达的影响。7.利用2-NBDG结合流式细胞技术观察铅暴露对原代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中葡萄糖摄取的影响。8.通过慢病毒感染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活细胞工作站观察铅暴露对原代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树突棘的影响。9.通过质粒转染技术在原代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中过表达GLUT4观察神经元葡萄糖代谢改变对其突触可塑性的影响。10.通过腺病毒结合脑立体定位注射,在大鼠海马区过表达GLUT4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葡萄糖代谢改变对其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结果:1.孕期低水平铅暴露对大鼠学习记忆以及海马突触可塑性的影响1)检测大鼠血铅浓度发现,与对照组相比,铅暴露组大鼠在PND0、10和21各时间点血铅水平均显着升高;而在PND30,铅暴露组大鼠血铅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显着差异。2)Morris水迷宫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PND30铅暴露组大鼠到达平台潜伏期显着延长而目标象限停留时间显着缩短。3)通过高频刺激诱导大鼠海马LTP发现,与对照组相比,铅暴露组大鼠海马区fEPSP斜率显着降低。4)Golgi染色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铅暴露组大鼠海马区锥体神经元基树突和顶树突的树突棘密度均显着降低,并且Thin和Mushroom形态的树突棘数量均显着减少。2.孕期低水平铅暴露对大鼠大脑葡萄糖代谢的影响1)PET-C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铅暴露组大鼠的海马、杏仁核和嗅球的葡萄糖代谢水平显着降低。2)Western blot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铅暴露组大鼠海马组织中GLUT1和GLUT3的蛋白表达均未见显着改变,而GLUT4的蛋白表达均显着降低。3)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在大鼠海马CA1区和DG区中,GLUT4与NeuN有显着的双标,并且与对照组相比,铅暴露组双标显着减少;而GLUT4与GFAP在大鼠海马CA1区和DG区未见显着双标。4)Western blot结果提示,与对照组相比,铅暴露组大鼠海马组织中p-Akt和PM-GLUT4蛋白表达水平显着降低。5)Western blot结果提示,单独胰岛素刺激使得大鼠海马组织p-Akt和PM-GLUT4蛋白表达显着增加;而在铅暴露组中,胰岛素刺激并未能扭转p-Akt和PM-GLUT4蛋白表达的减少。3.铅暴露后大鼠海马葡萄糖代谢异常对突触可塑性的影响1)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μM的醋酸铅处理后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的葡萄糖摄取显着减少。2)Western blot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铅暴露组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的GLUT4、PM-GLUT4和p-Akt蛋白表达水平均显着降低。3)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单独胰岛素处理后p-Akt水平以及PM-GLUT4蛋白表达水平显着增加;而铅暴露组中,胰岛素刺激并未能扭转p-Akt和PM-GLUT4蛋白表达的减少。4)过表达GLUT4后,铅暴露组原代海马神经元PM-GLUT4蛋白表达水平和葡萄糖摄取均显着回转,同时mEPSC振幅和树突棘密度均显着回升。4.GLUT4在铅暴露损伤学习记忆中的作用1)Western blot结果表明,大鼠海马区脑立体定位注射过表达GLUT4腺病毒后,铅暴露组大鼠海马组织中PM-GLUT4蛋白表达水平显着回转。2)PET-CT结果显示,大鼠海马区脑立体定位注射过表达GLUT4腺病毒后,铅暴露组大鼠海马区的葡萄糖代谢水平显着回升。3)Golgi染色结果表明,大鼠海马区脑立体定位注射过表达GLUT4腺病毒后,铅暴露组大鼠海马组锥体神经元基树突和顶树突的树突棘密度显着回转,并且Thin和Mushroom形态的树突棘数量均显着回升。4)膜片钳结果显示,大鼠海马区脑立体定位注射过表达GLUT4腺病毒后,铅暴露组大鼠海马区LTP的fEPSP斜率显着回升。5)水迷宫结果表明,大鼠海马区脑立体定位注射过表达GLUT4腺病毒后,铅暴露组大鼠寻找平台潜伏期和目标象限停留时间显着回转。结论:1)铅暴露引起大鼠海马突触的功能可塑性和结构可塑性损伤,导致学习记忆能力降低。2)铅通过干扰GLUT4的蛋白表达、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和GLUT4的转位上膜,引起大鼠海马神经元葡萄糖摄取减少。3)GLUT4介导的神经元葡萄糖摄取对于大鼠海马突触可塑性的维持具有重要的作用。4)抑制GLUT4的蛋白表达及其膜转位可能是铅损伤学习记忆功能的重要机制之一。综上所述,本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铅暴露抑制了大鼠海马神经元GLUT4的蛋白表达和PI3K/Akt信号通路,使得GLUT4膜转位减少,从而引起神经元葡萄糖摄取减少,进而致使大鼠海马突触可塑性降低,最终导致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损伤。
戎晓媛[7](2020)在《本能恐惧诱发的防御反应决策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自然环境中,采取合适的防御行为及时应对不同危险刺激的能力对于生物个体的躲避危险,维持生存和繁衍至关重要。已有的研究发现上丘(superior colliculus,SC)是介导本能恐惧诱发的防御反应的皮层下神经环路核心脑区,激活上丘内侧神经元可以诱发冻结(freezing)或逃跑(flight)的防御行为,但上丘如何介导这两种行为尚不清楚。本文通过对上丘内部三种神经元亚类的功能分析,对该脑区及本能恐惧诱发的防御反应决策机制有进一步了解。首先,我们选择了位于上丘脑区浅层的三种神经元,ETV1+神经元,Ntsr1+神经元及Tac1+神经元,其中,Ntsr1+神经元和Tac1+神经元均属于宽场(Wide Field,WF)神经元大类。其次,我们采用光遗传技术分别激活这三种神经元,采用随机刺激系统给予小鼠刺激并进行行为分析及统计,实验结束后对鼠脑进行冰冻切片验证病毒注射及表达情况。最后,我们发现三种神经元在防御反应中具备不同的功能。激活ETV1+神经元可诱发小鼠产生冻结或逃跑防御反应,其中不同频率的光激活神经元可诱发小鼠不同防御行为,低频率光激活该神经元,小鼠倾向于冻结,高频率时,小鼠大概率选择逃跑;激活上丘Ntsr1+或Tac1+神经元向丘脑的后外侧核(lateral posterior nucleus,LP)的投射分别诱导出短时程或长时程冻结反应。综上,本课题对上丘的亚类神经元进行功能分析,结果表明上丘中不同类型的神经元介导或调控动物选择不同的本能防御反应,有助于理解本能恐惧诱发的防御反应决策机制。
潘亮[8](2007)在《环状病毒病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
李玉红[9](2019)在《脉冲输注寨卡病毒的脑癌治疗模型的动力学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脑癌是威胁人类健康的诸多癌症之一,一直以来,脑癌的预防和治疗是科学工作者和医务人员研究的重要课题.有一项新研究称,寨卡病毒能够针对性地杀死脑癌中的干细胞,其与常规治疗手段结合,可能成为治疗致命脑癌――胶质母细胞瘤的一种有效手段.本文利用生物数学建模的思想,对上述研究结果建立了相关的数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定性分析,主要成果概况如下:第二章利用生物数学建模的思想,构建了一个脉冲输注寨卡的脑癌治疗微分方程模型.在没有脉冲输注寨卡的情形下,分析了模型解的有界性和非负性,并且利用常微分方程稳定性理论探究了模型平衡点的稳定性和阈值;当考虑脉冲输注寨卡的情形时,利用脉冲微分方程理论讨论了脉冲条件下周期解的局部渐近稳定性,并对脉冲输注量和脉冲周期长度进行了估计.最后,利用数值模拟对文中的主要结论做出了合理的说明.第三章分析了未感染的脑癌细胞,已感染的脑癌细胞,寨卡病毒三者之间的关系,建立了相应的脉冲微分方程模型,且对已有的模型进行了改进和分析.通过研究得到:当脉冲输入寨卡病毒的周期满足一定条件时,系统的周期解是全局渐近稳定的,此时,脑癌被完全消灭,患者是可以治愈的.此外,还讨论了系统的持久性与灭绝性,对脉冲周期长度进行了估计,把脉冲输注寨卡与连续输注寨卡的情况进行了比较,得到脉冲输注寨卡的优越性,最后对研究的结果进行了数值模拟和总结。
潘亮[10](2007)在《环状病毒病研究进展》文中提出
二、脑神经病毒与“病毒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脑神经病毒与“病毒脑”(论文提纲范文)
(1)牛狂犬病的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及病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和附表清单 |
缩略语表 |
1 引言 |
1.1 病原学 |
1.1.1 狂犬病毒的分类 |
1.1.2 狂犬病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点 |
1.2 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
1.2.1 传染源和宿主 |
1.2.2 传播途径 |
1.2.3 影响发病的因素 |
1.2.4 狂犬病流行范围 |
1.3 病理学研究 |
1.3.1 病理学变化 |
1.3.2 发病机理研究进展 |
1.4 狂犬病的诊断与防制 |
1.4.1 狂犬病的诊断 |
1.4.2 狂犬病的防制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牛狂犬病自然病例的病理学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 |
2.2.1 动物自然病例发病情况与临床症状 |
2.2.2 自然病例病理学检查 |
2.2.3 自然病例核酸检测 |
2.3 讨论 |
2.4 小结 |
3 3株狂犬病病毒的全基因组测序 |
3.1 实验材料 |
3.1.1 狂犬病犬牛脑标本来源 |
3.1.2 实验动物 |
3.1.3 狂犬病病毒全基因组测序所用标本 |
3.1.4 实验道德规范 |
3.1.5 主要仪器设备 |
3.1.6 主要试剂 |
3.2 实验方法 |
3.2.1 接种用脑组织的处理 |
3.2.2 接种方法 |
3.2.3 小鼠接种后观察 |
3.2.4 接种后直接免疫荧光检测 |
3.2.5 用于狂犬病毒N基因序列的扩增引物 |
3.2.6 设计用于分段扩增狂犬病病毒全基因组序列的引物 |
3.2.7 设计用于病毒基因组末端的基因序列扩增引物 |
3.2.8 细胞总RNA的提取 |
3.2.9 cDNA合成 |
3.2.10 PCR和序列测定 |
3.2.11 狂犬病病毒基因组末端的基因序列扩增 |
3.3 实验结果 |
3.3.1 狂犬病毒分离扩增结果 |
3.3.2 直接免疫荧光检测结果 |
3.3.3 狂犬病毒N基因的PCR扩增结果 |
3.3.4 全基因组序列PCR反应产物电泳结果 |
3.3.5 狂犬病毒的基因组全长与各基因及其编码区域 |
3.4 讨论 |
3.4.1 引物设计 |
3.4.2 确保序列测定的准确性 |
3.4.3 全基因组的长度 |
3.4.4 (G+C)%含量 |
3.5 小结 |
4 3株内蒙古狂犬病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的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用于狂犬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分析的参考序列 |
4.1.2 用于狂犬病病毒N基因序列分析的参考序列 |
4.2 用于序列分析的生物信息学常用软件 |
4.2.1 用于序列拼接的ATGC软件 |
4.2.2 ClustalX(1.8)软件 |
4.2.3 BioEdit软件 |
4.2.4 GeneDoc软件 |
4.2.5 MEGA(5)软件 |
4.2.6 DNAStar(5.01)软件包中MegAlign软件 |
4.3 狂犬病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分析结果 |
4.3.1 狂犬病毒全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分析 |
4.3.2 各结构基因所编码蛋白情况分析 |
4.3.3 结构蛋白基因同源性比较 |
4.3.4 非编码区序列比较 |
4.3.5 各结构蛋白的功能位点比较 |
4.4 讨论 |
4.4.1 3株狂犬病毒街毒株N基因(核蛋白)分析 |
4.4.2 基因组分子特征 |
4.4.3 遗传系谱间差异比较 |
4.4.4 种系发生分析 |
4.4.5 街毒株与疫苗株的比较研究 |
4.4.6 同源性分析 |
4.4.7 3株病毒致病性差异分析 |
4.5 小结 |
5 牛狂犬病病毒毒株实验感染小鼠的病理学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道德规范 |
5.1.2 病毒株 |
5.1.3 实验动物 |
5.1.4 病毒悬液的制备与病毒滴度的检测 |
5.1.5 狂犬病病毒的接种与接种后观察 |
5.1.6 小鼠脑组织的收集与组织切片的制备 |
5.1.7 狂犬病病毒特异性抗原定位 |
5.1.8 电镜检查 |
5.1.9 脑标本的病理组织学观察 |
5.1.10 脑组织切片CD3+T淋巴细胞的免疫荧光染色 |
5.1.11 CD11b小胶质细胞的免疫荧光染色 |
5.1.12 活化的半胱天冬酶-3(Caspase-3)的间接免疫荧光染色 |
5.1.13 微管相关蛋白(MAP-2)的免疫荧光染色 |
5.1.14 神经细胞MAP-2与狂犬病毒抗原共定位 |
5.1.15 IL-1βmRNA、RANTES mRNA及TIMP-1 mRNA原位杂交检测 |
5.1.16 脑组织免疫荧光染色与激光扫描共聚焦观察 |
5.1.17 数据处理与统计 |
5.2 实验结果 |
5.2.1 乳鼠接种病毒后的脑内病毒滴度、体重变化及病死率 |
5.2.2 外周和颅内两种接种方式对不同年龄段小鼠的致病性和感染能力 |
5.2.3 狂犬病病毒特异性抗原检测结果 |
5.2.4 神经细胞与神经纤维的病理变化 |
5.2.5 电镜检查 |
5.2.6 3株狂犬病毒在发病后濒死前乳鼠脑内的抗原分布 |
5.2.7 3株狂犬病毒在乳鼠脑组织内不同部位的病毒抗原含量 |
5.2.8 乳鼠脑组织内CD3+T淋巴细胞的浸润 |
5.2.9 乳鼠脑组织内CD11b小胶质细胞的活化 |
5.2.10 3株狂犬病毒乳鼠脑组织内Caspase-3免疫荧光染色结果 |
5.2.11 乳鼠脑组织微管相关蛋白2的荧光免疫荧光染色结果 |
5.2.12 乳鼠脑组织病毒抗原与微管相关蛋白2病变的相关性 |
5.2.13 乳鼠脑组织狂犬病病毒抗原阳性细胞激光扫描共聚焦观察结果 |
5.2.14 乳鼠脑组织原位杂交IL-1β mRNA染色结果 |
5.2.15 乳鼠脑组织原位杂交RANTES mRNA染色结果 |
5.2.16 乳鼠脑组织原位杂交TIMP-1 mRNA染色结果 |
5.3 讨论 |
5.3.1 乳鼠脑组织神经细胞的病理学变化 |
5.3.2 3株病毒脑组织内抗原分布差异分析 |
5.3.3 3株病毒致乳鼠脑组织细胞凋亡情况 |
5.3.4 乳鼠脑组织炎性细胞情况 |
5.3.5 乳鼠脑组织神经细胞树突的病变 |
5.3.6 乳鼠脑组织狂犬病病毒抗原阳性细胞免疫荧光方法特异性鉴定 |
5.3.7 乳鼠脑组织原位杂交IL-1β mRNA染色结果 |
5.3.8 乳鼠脑组织原位杂交RANTES mRNA染色结果 |
5.3.9 乳鼠脑组织原位杂交TIMP-1 mRNA染色结果 |
5.4 小结 |
6 结论 |
7 创新点 |
致谢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用于建立AD动物模型的重组腺相关病毒的构建、表征和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阿尔茨海默症的简介 |
1.1.1 阿尔茨海默症的危害 |
1.1.2 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理 |
1.1.3 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 |
1.2 rAAV的简介 |
1.3 AAV的应用 |
1.4 课题设计思路 |
1.5 课题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试剂 |
2.1.1 细胞株 |
2.1.2 质粒 |
2.1.3 主要实验抗体 |
2.1.4 主要试剂 |
2.1.5 主要使用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细胞培养 |
2.2.2 rAAV病毒包装 |
2.2.3 病毒脑定位注射 |
2.2.4 病毒体外感染力测定 |
2.2.5 病毒脑腔原位注射 |
2.2.6 小动物活体成像 |
2.2.7 冰冻切片的制作和观察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rAAV病毒的包装和感染力测定 |
3.1.1 rAAV病毒包装条件的优化 |
3.1.2 rAAV病毒包装 |
3.1.3 rAAV病毒体外感染力测定 |
3.1.3.1 rAAV病毒对HEK293T细胞体外感染力测定 |
3.1.3.2 rAAV病毒对N2a细胞体外感染力测定 |
3.1.3.3 rAAV病毒对SH-SY5Y细胞体外感染力测定 |
3.1.4 小结 |
3.2 不同血清型rAAV病毒在动物体内感染力检测 |
3.2.1 与成年乳鼠鼠病毒原位注射体内感染力检测 |
3.2.2 AAV-CAG-RFP在动物体内感染力检测 |
3.2.3 AAV-CaMK??a-eGFP病毒在动物体内感染力检测 |
3.2.4 小结 |
3.3 讨论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工具病毒系统的建立及其在神经环路解析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标记神经环路的方法 |
1.1 背景 |
1.2 神经环路标记的手段和方法 |
1.2.1 传统的标记神经环路的方法 |
1.2.2 以病毒为工具研究神经环路的方法 |
1.2.2.1 疱疹病毒科 |
1.2.2.1.1 伪狂犬病毒 |
1.2.2.1.2 重组HSV病毒 |
1.2.2.2 弹状病毒科 |
1.2.2.2.1 重组RV病毒 |
1.2.2.2.2 重组VSV病毒 |
1.2.2.3 嗜神经病毒标记神经环路的局限性 |
1.2.2.4 其他病毒系统 |
1.2.2.4.1 腺相关病毒 |
1.2.2.4.2 逆转录病毒及慢病毒 |
1.2.2.4.3 犬腺病毒 |
1.2.2.4.4 塞姆利基森林病毒 |
1.2.2.5 其他可能用于神经环路研究的病毒 |
1.3 总结 |
第二章 用于解析神经网络的病毒技术的建立和完善 |
2.1 背景 |
2.2 材料和方法 |
2.3 结果 |
2.3.1 特定脑区特定神经元的投射或者非特定神经元的投射 |
2.3.2 特定区域的直接输入网络 |
2.3.3 特定区域的多级输入网络 |
2.3.4 特定区域的多级输出网络 |
2.3.5 特定区域特定类型神经元的单级输入网络 |
2.3.6 特定区域特定类型神经元的单级输出网络 |
2.3.7 特定区域特定类型神经元的多级输出网络 |
2.3.8 特定两个脑区在全脑的单级和多级输入网络 |
2.4 总结和讨论 |
第三章 习得性绝望和习得性充满希望两种情感对小鼠空间记忆的影响及其神经环路机制 |
3.1 前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主要仪器 |
3.2.2 实验动物 |
3.2.3 动物模型建立 |
3.2.4 Thyl-cre转基因小鼠的鉴定 |
3.2.5 Morris水迷宫(MWM) |
3.2.6 Barnes迷宫实验 |
3.2.7 光遗传学病毒的制备 |
3.2.8 逆向跨单突触病毒的制备 |
3.2.9 逆向跨单突触实验步骤和BLP—v CA1兴奋性单突触的联系的鉴定 |
3.2.10 免疫组化的步骤 |
3.2.11 病毒脑立体定位注射技术 |
3.3 实验结果 |
3.3.1 LHL和LHF小鼠模型对空间记忆的相反的影响 |
3.3.2 LHF和LHL大鼠的海马和杏仁核的活动模式 |
3.3.3 BLP和vCA1之间的环路结构的鉴定 |
3.3.4 对照小鼠BLP-vCA1小鼠兴奋性单突触连接的确定 |
3.3.5 LHL小鼠和LHF小鼠BLP-vCA1通路相反的影响 |
3.3.6 BLP-vCA1通路的激活是LHF加强空间记忆的必要条件 |
3.3.7 激活BLP-vCA1通路改善了LHL诱导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减弱 |
3.3.8 激活BLP-vCA1通路可以了阴性对照小鼠诱导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减弱 |
3.3.9 LHF或者LHL通过BLP-vCA1通路调节了突触后的可塑性 |
3.4 总结和讨论 |
第四章 AAV稀疏高亮度标记小鼠的神经元 |
4.1 引言 |
4.2 材料和方法 |
4.2.1 主要仪器和实验动物 |
4.2.2 脑立体定位注射方法 |
4.2.3 fMOST技术以及单个神经元追踪技术 |
4.2.4 AAV病毒标记实验方案 |
4.3 实验结果 |
4.3.1 稀疏标记病毒实验方法的建立 |
4.3.2 梨状皮层神经元的精细形态的展示 |
4.3.3 小鼠前扣带回皮层神经元的精细形态的展示 |
4.3.4 小鼠海马CA3神经元的精细形态的展示 |
4.3.5 小鼠前额叶神经元的精细形态的展示 |
4.3.6 稀疏标记DLO脑区神经元的fMOST成像结果 |
4.4 稀疏标记结果讨论 |
第五章 苔藓细胞的精细结构的稀疏标记 |
5.1 背景 |
5.2 材料和方法 |
5.2.1 实验材料和实验器材 |
5.3 实验结果 |
5.3.1 小鼠稀疏标记苔藓细胞的分布模式图 |
5.3.2 苔藓细胞的位置和精细形态 |
5.3.3 苔藓细胞的树突棘形态和轴突投射 |
5.3.4 苔藓细胞的树突走向 |
5.3.5 苔藓细胞的左右投射模式 |
5.3.6 fMOST技术采集的C57BL/6小鼠苔藓细胞的图像 |
5.4 讨论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发表或完成的文章和专利 |
(5)乙型脑炎病毒强弱毒毒力差异的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乙型脑炎病毒概述 |
1.2 JEV基因组结构及编码蛋白功能 |
1.3 嵌合病毒的构建在乙型脑炎病毒毒力相关因子研究上的应用 |
1.4 有关乙型脑炎病毒毒力差异位点的研究进展 |
1.5 乙型脑炎病毒减毒机制研究现状 |
1.6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JEV CDNA克隆在宿主菌中不稳定因子的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菌株、毒株、细胞、重组质粒 |
2.1.2 主要试剂 |
2.1.3 引物设计与合成 |
2.1.4 菌株与培养温度对cDNA稳定性的影响 |
2.1.5 寻找JEV基因组中可能具有原核启动子活性的序列区段 |
2.1.6 PCR产物和酶切后产物胶回收 |
2.1.7 质粒构建 |
2.1.8 RNA二级结构预测 |
2.1.9 定点突变 2913-nt cDNA |
2.1.10 cDNA克隆在大肠杆菌中稳定性分析 |
2.1.11 原核启动子活性分析 |
2.1.12 Western Blot |
2.1.13 统计学分析 |
2.2 结果 |
2.2.1 宿主菌株对JEV cDNA克隆稳定性的影响 |
2.2.2 培养温度影响JEV cDNA克隆稳定性 |
2.2.3 JEV cDNA突变的特征 |
2.2.4 E基因部分截断对JEV cDNA克隆稳定性的影响 |
2.2.5 病毒ORF中的起始密码子影响 2913-nt cDNA克隆的稳定性 |
2.2.6 将JEV 5’ 端截短的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中的稳定性 |
2.2.7 JEV序列nt 54-120具有原核启动子活性 |
2.2.8 在nt 90处的突变不能稳定JEV cDNA克隆 |
2.2.9 室温培养降低JEV基因组中原核启动子的启动子活性 |
2.3 讨论 |
第三章 JEV弱毒株HEN-10S3反向遗传操作平台的建立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病毒、细胞、质粒 |
3.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3.1.3 分段克隆 |
3.1.4 pCR定点突变 |
3.1.5 全长拼接 |
3.1.6 重组病毒的拯救 |
3.1.7 RNA提取 |
3.1.8 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和PCR产物的酶切鉴定 |
3.1.9 间接免疫荧光 |
3.1.10 病毒生长曲线的绘制 |
3.1.11 空斑形成试验 |
3.1.12 小鼠毒力测试 |
3.2 结果 |
3.2.1 JEV全长cDNA克隆pBAHC的构建及病毒的拯救 |
3.2.2 被拯救病毒vAHEN的鉴定 |
3.2.3 被拯救病毒vAHEN的生长特性分析 |
3.2.4 被拯救病毒vAHEN毒力测试 |
3.3 讨论 |
第四章 JEV强、弱毒株嵌合病毒的构建及其毒力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病毒、细胞、质粒 |
4.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4.1.3 核苷酸序列分析 |
4.1.4 嵌合克隆的构建 |
4.1.5 嵌合病毒的拯救 |
4.1.6 病毒RNA提取 |
4.1.7 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 |
4.1.8 间接免疫荧光 |
4.1.9 多步生长曲线的绘制 |
4.1.10 空斑形成试验 |
4.1.11 小鼠毒力测试 |
4.2 结果 |
4.2.1 JEV HEN0701和HEN-10S3基因组序列差异分析 |
4.2.2 JEV强、弱毒株结构蛋白编码区相互替换的嵌合病毒的构建及拯救 |
4.2.3 嵌合病毒的生长特性分析 |
4.2.4 病毒结构蛋白编码区序列对病毒神经毒力具有重要影响 |
4.3 讨论 |
第五章 JEV E-138突变对病毒神经毒力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病毒、细胞、质粒 |
5.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5.1.3 突变PCR |
5.1.4 E-138突变病毒的构建和拯救 |
5.1.5 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 |
5.1.6 间接免疫荧光(IFA) |
5.1.7 小鼠脑神经细胞制备和原代培养 |
5.1.8 生长曲线绘制 |
5.1.9 空斑形成试验 |
5.1.10 脑内神经毒力测试 |
5.1.11 组织、细胞总RNA提取 |
5.1.12 荧光定量PCR |
5.1.13 免疫组织化学(IHC) |
5.1.14 病毒吸附试验 |
5.1.15 HEN0701 E蛋白结构分析 |
5.2 结果 |
5.2.1 E-138突变病毒拯救与鉴定 |
5.2.2 E-138突变病毒体外生长特性分析 |
5.2.3 E-138位氨基酸酸碱性质影响病毒毒力 |
5.2.4 E-138R突变病毒体内生长特性分析 |
5.2.5 E-138R突变病毒在体内引发促炎和抗病毒细胞因子表达能力低 |
5.2.6 E-138位氨基酸突变影响病毒在细胞表面的吸附能力 |
5.2.7 E-138位氨基酸突变改变E蛋白结构 |
5.3 讨论 |
第六章 JEV E-47突变导致病毒毒力改变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病毒、细胞、质粒 |
6.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6.1.3 E-47突变病毒的构建和拯救 |
6.1.4 病毒RNA提取 |
6.1.5 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 |
6.1.6 间接免疫荧光 |
6.1.7 生长曲线绘制 |
6.1.8 毒力测试 |
6.2 结果 |
6.2.1 E-47突变病毒的拯救和被拯救病毒的鉴定 |
6.2.2 被拯救病毒生长曲线的绘制 |
6.2.3 E-47位氨基酸酸碱性质影响病毒对小鼠的神经毒力 |
6.2.4 E-138与E-47位氨基酸的酸碱性质共同决定了病毒对小鼠的神经毒力 |
6.3 讨论 |
第七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GLUT4在铅损伤学习记忆功能中的作用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回顾 |
第一部分 孕期低水平铅暴露对大鼠海马突触可塑性的影响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二部分 孕期低水平铅暴露对大鼠大脑葡萄糖代谢的影响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三部分 铅暴露后大鼠海马葡萄糖代谢异常对突触可塑性的影响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四部分 GLUT4在铅暴露损伤学习记忆中的作用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7)本能恐惧诱发的防御反应决策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论文贡献和创新点 |
1.3.1 论文贡献 |
1.3.2 创新点 |
1.4 论文组织框架 |
第2章 研究现状及设计 |
2.1 研究现状 |
2.1.1 恐惧信息的处理和机制 |
2.1.2 上丘脑区神经元亚类的功能分析 |
2.2 研究方法 |
2.2.1 细胞特异性神经环路标记 |
2.2.2 行为学范式 |
2.2.3 光遗传学 |
2.3 研究内容 |
2.3.1 建立行为学范式区分两种防御行为 |
2.3.2 解析上丘内部相关神经元亚类 |
第3章 实验方法改进 |
第4章 ETV1 神经元功能探索 |
4.1 实验方法与步骤 |
4.1.1 实验小鼠的准备 |
4.1.2 实验环境 |
4.1.3 病毒注射及表达 |
4.1.4 光纤植入 |
4.1.5 设备调试 |
4.1.6 上丘光刺激行为学实验 |
4.1.7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
4.2 实验结果 |
4.2.1 不同强度视觉刺激诱发小鼠防御行为 |
4.2.2 不同频率光激活神经元对小鼠防御行为影响不同 |
4.2.3 神经元对视觉恐惧的必要性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宽场神经元功能探究 |
5.1 实验方法与步骤 |
5.1.1 实验动物 |
5.1.2 实验病毒 |
5.1.3 光遗传学激活宽场神经元 |
5.1.4 两种宽场神经元对长时程冻结的必要性研究 |
5.2 实验结果 |
5.2.1 上丘-后外侧核投射神经元功能分类 |
5.2.2 光刺激由上丘投射到后外侧核的神经元 |
5.2.3 光刺激后外侧核逆标回上丘的神经元 |
5.3 小结 |
第6章 结束语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6.2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脉冲输注寨卡病毒的脑癌治疗模型的动力学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传统脑瘤治疗方法 |
1.1.2 溶瘤病毒治疗肿瘤的发展 |
1.2 脉冲微分方程的基础知识介绍 |
1.2.1 关于稳定性的一些结论 |
1.2.2 比较定理与Floquet乘子理论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脉冲输注寨卡的脑癌治疗模型的动力学分析 |
2.1 模型的提出 |
2.2 没有脉冲输注的情形 |
2.3 脉冲输注模型的动力学行为 |
2.4 脉冲输注量估计 |
2.5 数值模拟与总结 |
第3章 脉冲输注寨卡的脑癌治疗模型的改进与分析 |
3.1 引言 |
3.2 系统的非负性和有界性 |
3.3 周期解的稳定性 |
3.4 系统的持久性和灭绝性 |
3.5 脉冲周期长度估计 |
3.6 脉冲输注寨卡与连续输注寨卡的比较 |
3.7 数值模拟与总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脑神经病毒与“病毒脑”(论文参考文献)
- [1]牛狂犬病的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及病理学研究[D]. 尹景峰.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4(01)
- [2]脑神经病毒与“病毒脑”[J]. 郭成杰. 家庭医学, 1992(01)
- [3]用于建立AD动物模型的重组腺相关病毒的构建、表征和筛选[D]. 艾宁. 吉林大学, 2020(08)
- [4]工具病毒系统的建立及其在神经环路解析中的应用[D]. 靳森.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2016(11)
- [5]乙型脑炎病毒强弱毒毒力差异的分子机制研究[D]. 郑旭晨.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6(01)
- [6]GLUT4在铅损伤学习记忆功能中的作用及机制[D]. 赵再华.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2018(06)
- [7]本能恐惧诱发的防御反应决策机制研究[D]. 戎晓媛.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2020(01)
- [8]环状病毒病研究进展[J]. 潘亮. 福建畜牧兽医, 2007(S1)
- [9]脉冲输注寨卡病毒的脑癌治疗模型的动力学行为研究[D]. 李玉红. 广州大学, 2019(01)
- [10]环状病毒病研究进展[A]. 潘亮. 福建省科协第七届学术年会分会场——“坚持科技创新;建设海西现代畜牧业”研讨会论文集, 2007(总第14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