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utoCAD开发工具综述(论文文献综述)
解斌[1](2020)在《基于多视图空间拓扑关系的三维模型构建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GIS三维建模领域,使用建筑工程视图自动构建三维模型的需求正在迅速增长。二维建筑工程视图的读取、分析和三维构建是一个涉及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辅助设计等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国内外研究者相继提出多种构建方法,但是在实际应用方面还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分析研究。因此,研究利用建筑工程多视图自动构建三维模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对比分析了基于B-Rep的构建方法和基于CSG的构建方法,结合拓扑几何学原理,研究了一种基于多视图空间拓扑关系的三维模型构建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包括:(1)针对建筑工程视图设计标准不固定,计算机自动识别困难等问题,规范了建筑多视图的绘制方法,调整了多视图的位置分布,为提高多视图的识别和重建效率打下基础。(2)为有效存储提取的图元数据,满足三维构建算法的输入环境,给出了图元数据结构设计和预处理方法。即采用移动分割线法快速高效地分离多视图中包含的六个基本视图,利用坐标变换将多视图从平面坐标转换成各自对应的空间坐标。(3)为构建三维基体的拓扑结构,本文首先提出了基于二分支点的轮廓环搜索算法用于识别视图中的基本轮廓环,然后提出了基于俯视图基环的轮廓环匹配算法,将组成各基体的投影基环从多视图中提取出来,最后组合基本轮廓环构建基体的拓扑结构。(4)为构建三维基体的几何结构,提出了基于投影点的三维顶点搜索算法,并给出了三维顶点坐标的计算方法。最后利用三维顶点置换基环中的投影点,成功构建基体的几何结构。(5)将包含点、面、体空间拓扑关系的数据输出到obj文件中,这种通用的三维模型格式适用于各种应用。本文采用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开发了用于多视图构建三维模型的函数库,并以实际建筑多视图为例进行了三维模型构建实验。使用该函数库可以将二维多视图转换为obj格式的三维模型,并在基于Cesium的三维WebGIS系统中展示了建模设计效果。本文的研究成果为由二维视图自动构建三维模型提供一种有效的理论与方法。
谢美亭[2](2020)在《基于AutoCAD的插件式倾斜摄影实景数据处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随着智慧城市的不断发展,用于建设智慧城市的三维模型数据越来越重要,人们对三维模型的真实度、精细度等要求越来越高。通过倾斜摄影技术生产的倾斜摄影实景模型具有直观、立体、真实的良好视觉效果,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AutoCAD作为一款操作简单、功能强大的自动计算机辅助软件,广泛应用在多个领域中,特别是在国土、规划等部门,AutoCAD必不可少。但目前AutoCAD在三维场景处理方面的功能还不够完善,在AutoCAD平台中处理这种结构较复杂、瓦片数量大的倾斜摄影实景模型的研究非常少,处理技术难度也很高,这将大大限制倾斜摄影实景数据在国土、规划等部门中的应用。因此,本文在深入研究倾斜摄影实景数据处理理论的基础上,以AutoCAD为二次开发平台,以倾斜摄影实景数据及AutoCAD交换文件为研究数据,根据实际生产需要,采用ObjectARX和OSG二次开发技术,设计并实现了基于AutoCAD的插件式倾斜摄影实景数据处理系统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分析常用的几种AutoCAD二次开发工具并对这些工具的优缺点进行对比,结合DWG文件和OSGB文件的数据结构特点,为基于AutoCAD的插件式倾斜摄影实景数据处理系统的开发选择合适的开发工具。2.结合倾斜摄影实景数据处理流程,分别从倾斜摄影实景数据转换、存储、可视化及模型编辑与应用等方面对倾斜摄影实景数据处理方法进行研究,为后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提供理论支撑。3.针对实验数据组织结构的特点,在系统需求分析的基础上,从系统的体系结构、功能模块这两个方面出发,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完成了基于AutoCAD的插件式倾斜摄影实景数据处理系统的总体设计。4.根据系统的需求分析及总体框架设计,基于ObjectARX和OSG混合二次开发技术,依次完成了倾斜摄影实景数据管理、倾斜摄影实景数据可视化、倾斜摄影实景模型编辑与应用这三大模块的具体设计与实现,并对系统各个模块功能的运行效果进行分析,表明本文所设计的基于AutoCAD的插件式倾斜摄影实景数据处理系统在试验任务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达到了设计要求。本文设计并实现的系统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其创新点如下:(1)通过本文设计及实现的系统,就可以直接在AutoCAD中对倾斜摄影模型进行三维量测、模型压平、剖面线绘制、土方计算、道路三维建模等操作,方便AutoCAD用户应用倾斜摄影实景数据,提升用户的视觉体验;(2)系统功能以插件方式集成,可以与天正这类AutoCAD二次开发插件一起嵌入到AutoCAD平台中,扩展了其应用的范围。(3)可以将revit、犀牛、sketchup等多种专业设计软件中的三维模型融合到倾斜摄影实景中,实现异构三维模型融合,辅助规划设计。
魏汉卿[3](2020)在《基于C#的10kV架空线路典型设计数字化应用与程序开发》文中研究表明配电网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公共基础设施,近年来,我国配电网建设投入不断加大,为了统一配电网建设标准以及提高配电网建设水平,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都相继推出了相应的配电网典型设计。设计人员在借助于典型设计成果对配电网建设进行设计时,由于规划、设计等的需要,经常要求对规划设计的相关内容进行修改、变更等,容易发生图纸与数据不对应等相关问题。本文依据国家电网10kV架空线路典型设计成果,利用C#对AutoCAD进行二次开发,以及MySQL作为数据库存储数据,确保了数据源的唯一性,保证了图纸与数据的统一。以10kV架空线路各设备作为图元,给出了相关的数字化图元设计;根据典型设计数据库以及图元树,完成了图元之间拓扑结构的存储;根据最高水平线布局算法,完成了典型设计成果的比例调节以及图纸中图、文和表的整体布局。论文根据典型设计成果,进行相应的数字化设计。完成了典型设计成果图纸的绘制,内容包括杆塔的布置图、设备的组装图、铁附件的加工图以及对应的表格生成和文字说明等。
梅飞[4](2020)在《子午线轮胎胎面花纹有限元自动建模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汽车和轮胎产业的快速发展,子午线轮胎凭借其优良的使用性能,目前已经成为轮胎市场的主导产品。但是子午线轮胎胎面花纹几何结构复杂,有限元建模过程十分困难,传统方法是先通过花纹二维结构设计图建立三维几何造型,再将其导入有限元前处理软件进行手动网格划分,该过程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精力。本文研究了基于有限元节点生成三维网格模型的技术,并开发设计了轮胎花纹自动建模程序,实现了由花纹二维结构设计图直接生成三维网格,避免了构建花纹三维几何造型的繁琐步骤,大大提高了建模效率,同时保证了网格单元的高质量特性,为后续轮胎自动化仿真系统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本文首先总结了典型的六面体网格划分方法,并探讨了其算法思想应用在轮胎花纹建模上的可能性。然后针对轮胎花纹建模过程中三维几何造型构建和网格划分这两个难点,结合轮胎设计生产实际流程,提出了基于有限元节点创建胎面花纹模型的方法,并规划了整体建模流程。采用Visual LISP语言对AutoCAD进行二次开发,辅助实现了花纹结构图的二维网格划分。在HyperMesh软件中基于花纹沟槽深度等参数,完成了对花纹结构图网格单元、节点信息的提取。利用MATLAB编制程序,对提取的网格信息进行分类处理,并存储至EXCEL表格,为后续自动建模程序的调用作好准备。基于MATLAB开发了花纹自动建模程序,主要包括三维节点坐标获取以及网格单元连接两个模块。首先,将花纹展开图网格模型映射成实际曲面网格模型,采用沿实际曲面方向线投影的方式生成所有节点,然后按照实际曲面网格模型中节点编号方式对每一层辅助曲面上的节点进行编号,并基于右手法则对单元分类连接,生成花纹三维网格模型,最后对程序进行扩充并开发出GUI参数化界面,实现了程序的通用性。以205/55R16型半钢子午线轮胎作为参考轮胎,创建轮胎主体部分模型,并与采用上述自动建模程序生成的胎面花纹模型组合成完整的花纹轮胎模型。在ABAQUS中对花纹轮胎模型进行充气及静负荷加载仿真分析,在充气工况下,轮胎胎冠、胎侧部分变形明显,胎肩、胎圈部位基本不变;MISES应力关于轮胎中分面基本对称分布,且骨架材料承担了轮胎绝大部分应力,带束层钢丝帘线沿轮胎周向的轴力呈均匀分布状态。在静负荷工况下,轮胎接地端产生明显变形,带束层帘线轴力关于180°子午面和轮胎中分面均呈反对称分布;接地印痕形状经历了椭圆形到类矩形的变化过程,应力从胎面中心分散到胎肩部位,出现“翘曲”现象;轮胎与地面建立稳定接触后,施加竖直载荷大小与轮胎下沉量之间呈近似线性关系。两个仿真结果均与实际情况相符合,从而说明了胎面花纹自动建模技术的有效性。
缪海霞[5](2020)在《面向服装用人体测量获取臀围截面图形的验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多元化文化的深入,人们的审美不断提高,服装的美观性和合体性成为目前人们购买服装的关注热点。为了改善服装版型、提高服装的合体性,生产出满足人们需求的服装,有必要大规模测量人体,找出不同年龄阶段的代表体型,对人体体型进行研究。非接触式测量技术具有测量速度快、效率高、无需接触人体即可获得人体的图形和数据等优点。然而,由于测量精度不稳定等问题,未能投入使用。因此,研究非接触式测量技术所生成的数据与图形的准确性对服装行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课题采用手工测量技术与非接触式测量技术,测量人体的臀围相关数据。以手工测量数据为标准,通过比较多种拟合方法,选择最优化的臀围曲线拟合方法,建立标准臀围截面曲线模型和非接触式臀围截面曲线模型,验证非接触式测量获得的图形数据是否符合标准。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服装用人体测量实验:选取江苏地区的18~28周岁、29~40周岁、41~60周岁各200名成年女体为研究样本,采用手工测量技术和非接触式测量技术对人体相关尺寸进行测量。通过SPSS分析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描述统计量和正态分布分析,分析结果显示3类样本的身高、胸围、腰围、臀围符合正态分布。(2)人体体型分类研究:选取身高、胸围、腰围、臀围作为人体体型特征数据,派生出胸腰差、胸腰比、胸型、腰型、臀型等共9个体型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选取胸型、臀型作为体型分类指标与4个人体体型特征数据进行K-means聚类分析。最终选取155/64A为第Ⅰ类样本的代表体型,160/76A为第Ⅱ类样本的代表体型,160/80B为第Ⅲ类样本的代表体型。(3)确定臀围截面拟合方法:运用手工测量技术采集样本的臀围特征尺寸,运用matlab软件求出臀围曲线上的点坐标。通过AutoCAD软件求出臀围曲线的拟合点坐标。选择双椭圆曲线拟合、BP神经网络预测、基本函数曲线拟合、多项式函数曲线拟合对拟合点坐标进行拟合并比较分析。最终选取乘幂函数作为前臀曲线的拟合函数,选取指数函数作为后臀曲线的拟合函数。(4)建立标准臀围截面模型与非接触式臀围截面模型:通过乘幂函数、指数函数对3类样本手工测量获取的臀围曲线进行拟合,建立标准臀围截面模型。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验证手工测量实际值与拟合值。分析结果显示,手工测量拟合值与实际测量值无显着差异,表明运用乘幂函数拟合前臀围曲线、指数函数拟合后臀围曲线的所获得的拟合值可用。运用imageware软件提取非接触式测量生成的臀围截面曲线,运用AutoCAD软件提取臀围截面曲线的拟合点坐标。通过乘幂函数、指数函数对3类样本的非接触式测量生成的臀围截面曲线进行拟合,建立非接触式臀围截面模型。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将手工测量的拟合值与非接触式测量拟合值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两种测量方法得到的拟合值无显着差异,表明非接触式测量所生成的臀围数值可用。(5)非接触式臀围截面图形的验证:求出标准臀围截面曲线拟合方程和非接触式臀围截面曲线拟合方程的系数向量,运用matlab软件计算出两条曲线的余弦相似度。结果显示3类样本的余弦相似度皆大于0.9,表明标准臀围截面曲线与非接触式臀围截面曲线具有极高的相似性。运用matlab软件计算出标准臀围截面曲线与非接触式臀围截面曲线的间隙面积。通过AutoCAD软件缩放命令求出标准臀围曲线分别增长、缩小0.9cm的曲线,求出拟合方程并计算出间隙面积的临界值ST。结果显示标准臀围截面图形与非接触式臀围截面图形的间隙面积小于临界值ST,因此,表示非接触式测量生成的图形可用。随机从3类样本中各选取4个样本进行验证方法可行性验证,验证结果显示图形可用率大于90%,验证方法有效。
高嘉辰[6](2019)在《基于H∞范数的钢桁架桥动力性能优化研究》文中认为钢桁架桥因具有构造简单、承载能力高、纵向与横向刚度大、施工周期短等优点,在现代桥梁学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随着钢结构材料桥梁的逐渐普及,在大跨度钢结构桥梁建造时,往往采用钢桁架的结构形式进行设计。因此钢桁架桥在交通运输线路的建造中被大量应用。随着社会发展,桥梁工程作为交通运输的生命线工程,在地震时桥梁产生的破坏不仅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也会为后续的救援工作造成阻碍。但随着桥梁学的发展,近代桥梁结构趋于轻,柔的特点,这也对钢桁架桥结构在承受地震作用、列车荷载等动力作用时的结构响应性能提出了考验。因此,本文引入H∞范数作为动力性能优化的控制参数,采用遗传算法对钢桁架桥进行动力性能优化。具体工作内容如下:(1)提出钢桁架桥动力性能指标。H∞范数表征着系统的传递函数的最大增益。对于钢桁架桥系统,H∞范数表示动力作用下,结构输出能量与动力作用输入能量的比值,且H∞范数由结构自身特性决定,不被外加荷载影响。因此可以把H∞范数作为衡量钢桁架桥动力性能的指标。为计算结构的H∞范数,需要计算钢桁架桥结构的刚度、质量矩阵。采用MATLAB软件建立钢桁架桥有限元模型,对钢桁架桥结构的刚度、质量矩阵进行计算并做适当的缩减优化。对MATLAB软件建立的钢桁架桥模型,采用对比竖向单位力下节点位移的方式,验证MATLAB软件建立模型的准确性。(2)引入遗传算法,实现基于H∞范数的钢桁架桥优化。钢桁架桥优化为主桁截面尺寸优化,优化的方法为遗传算法。把H∞范数作为优化的性能指标,取H∞范数得倒数作为遗传算法的适应度,构建遗传算法程序。分别将钢桁架桥主桁截面静力工况验算,及优化前后结构总体质量对比,纳入惩罚函数程序编写中。通过运行编写的遗传算法优化程序,得到优化后的钢桁架桥主桁截面选型。(3)进行优化结果验证。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进行优化结果的验证。分别建立优化前后钢桁架桥有限元模型,在优化前后钢桁架桥模型上施加动力荷载,通过对比优化前后模型的动力响应,进行优化效果的验证。验证用到的动力荷载包括,地震作用的动力荷载与列车产生的动力荷载。(4)提出针对优化结果的参数化施工图绘制方法。使用MATLAB软件编写程序,输出所需的参数化绘图数据:图形点坐标、注释内容的定位坐标、注释文字的内容及节点注释的内容。使用AutoLISP语言编写程序,读取MATLAB生成的参数化绘图数据,可以运行程序时只通过简单的操作指令绘制目标设计图,达到参数化绘图的目的。可以输出的结果包括:结构轮廓图、尺寸标注、节点注释以及文字注释。还可以通过参数化绘图的方式,进行长度尺寸信息表的绘制。
马鑫民[7](2019)在《富铁矿无底柱分段崩落爆破机理与智能设计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钢铁需求量日益增加,而我国铁矿资源人均储量低、品质差、品位低,大量依靠进口的现状限制了我国钢铁产业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如何利用科技创新来实现铁矿资源尤其是储量较为匮乏的富铁矿的安全高效开采,对建立有序的钢铁产业发展环境,促进社会和谐人民幸福,将具有重要战略和现实意义。随着我国铁矿开采由露天逐步转入地下,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因其显着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是在松散岩层的覆盖条件下采用扇形上向中深孔爆破回采落矿,爆破效果的好坏对回采率影响显着,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具有矿石回采率高、成本低、安全性好的优点。但是在实际爆破施工中,会存在矿石贫化率高、悬顶、大块率高以及炸药单耗大等主要问题。传统的爆破参数选择主要为工程类比法、经验法等,主要依靠现场技术人员的经验,参数的选择比较随意,缺乏理论和科学依据,对无底柱分段崩落爆破回采产生较大的影响。针对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关键技术难题,以富铁矿岩石爆破为研究对象,运用矿岩物理力学实验、爆破模型实验、电镜扫描(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和数值仿真等研究方法揭示不同装药结构的矿岩爆破破坏损伤规律。提出扇形中深孔爆破参数优化方法,以理论技术研究成果和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研发出富铁矿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爆破参数智能设计系统,实现了富铁矿扇形中深孔爆破方案科学、合理的决策,为我国金属矿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安全高效开采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途径。(1)采用室内实验和现场试验手段,进行富铁矿力学特性与可爆性实验研究。基于单轴压缩、巴西圆盘劈裂实验方法,进行富铁矿矿岩静态条件下力学特性研究,获得了静态力作用下矿岩的物理力学参数值和力学破坏特征;基于分离式霍普金森杆(Hopkinson bar techniques,SHPB)实验系统进行压缩和劈裂实验,得出冲击荷载作用下岩石动态力学特性的变化规律;基于利文斯顿爆破漏斗理论,开展现场爆破漏斗试验研究,并对富铁矿岩石进行可爆性评价,根据评价指标,现场试验岩石可爆性级别评定为难爆。为后续富铁矿矿石爆破损伤破坏实验、数值模拟及爆破参数优化研究提供理论基础。(2)富铁矿矿石爆破损伤破坏机理研究。将现场采集的富铁矿矿石加工为直径D=(?)50mm、高H=100mm的试件,在带有被动围压特制装置内进行爆破实验。利用CT扫描、三维重构及分形维数计算损伤度,对比分析文中提出的三种不同装药结构的爆破对矿岩破坏规律。①不同封堵条件下富铁矿爆破实验。对试件进行三维体重构和三维损伤评定,试验发现封堵/不封堵情况下,三维体的损伤值分别为0.82和0.61,无封堵结构三维体损伤比封堵结构下降低25%。对比实际爆破效果,完全封堵情况下铁矿石试件产生多条裂隙,减少了爆破大块出现几率,对于矿体破碎更为有利。②径向不耦合装药爆破结构实验研究,对比分析6种不同的径向不耦合装药条件下试件损伤度的变化规律。通过不耦合系数与损伤度关系曲线发现,在不耦合系数介于1.2~1.5区间时,存在明显的突降段,由此推测在该区间存在一个“最佳不耦合系数范围”,在该范围内既可避免矿体的过度破碎,又可以有效破坏岩体,控制爆破大块率,以期实现最佳的爆破效果。③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爆破采用扇形孔布置炮孔,孔底距为孔口距的6~8倍,基于此提出了变线装药密度的爆破方法。实验发现,变线装药密度段的不耦合系数为1.5时,局部损伤度为0.81。对比分析整体损伤,采用局部变线装药结构相对全耦合装药爆破,整体损伤度降低6.8%,炸药量降低20%。可见改变线装药密度在减少炸药量的同时,能够满足对矿体破碎的需求(损伤度大于0.8认为岩体内部足够破碎)。(3)基于岩石力学特性实验获得的参数和模型实验研究结论,采用LS-DYNA软件对富铁矿无底柱分段崩落法不同装药结构爆破进行数值仿真研究,得出装药结构变化的情况下岩石爆破破坏规律。①75mm孔径单炮孔耦合及变线装药密度爆破数值模拟研究,模拟研究结果发现:单炮孔耦合装药爆破条件下,炮孔近区的破碎范围大致为7倍炮孔直径。对比分析发现采用变线装药密度后,被爆岩体内部有效应力场的强度显着降低,并且应力波波阵面结构发生了变化,但是两列应力波的相互叠加作用使得测点的二次应力峰值急剧增加,显然采用两段变线密度装药结构同时爆破,可以起到和耦合装药单点起爆相似的爆破效果。②75mm炮孔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扇形孔全断面爆破模拟。结果发现,沿底部至2/3炮孔全长范围内,炮孔周围的损伤破坏规律与单炮孔爆破近似相同,炮孔近区的破碎范围约为炮孔直径的7倍,在近炮孔顶部1/3处,这种应力波的叠加作用加剧了炮孔周围岩体的破碎,可以预见大块矿体集中出现于炮孔底部区域,孔口处矿体会发生严重破碎。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获得了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爆破的应力场演化叠加规律,为爆破系统智能设计及现场试验提供理论支持。(4)基于研究成果,融合爆破安全规范和爆破专业知识形成爆破知识规则,建立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爆破专家知识库;采用正向推理、树状推理策略及SQLServer数据库技术,构建了扇形中深孔爆破方案推理机;利用AtuoCAD二次开发技术,开发出扇形炮孔剖面图自动绘制子系统;采用设计的层级化、模块化的整体系统结构和面向对象编程技术,研发出“富铁矿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爆破智能设计系统”,构建了富铁矿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爆破推理与图形绘制一体化技术集成平台,实现了富铁矿扇形中深孔爆破方案的科学合理决策。将系统应用于现场,爆破效果显示系统推理方案较普通爆破,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矿石大块率和炸药单耗。
项星玮[8](2018)在《以建立教学体系为导向的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研究》文中指出虚拟现实、数控加工、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越来越广泛地进入建筑设计课堂,它们对建筑教学所带来的改变,凸显了在建筑教学中建立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体系的必要性。而各行各业在应用新技术过程中所出现的变化,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建立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体系的紧迫性。基于上述情况,论文以建立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体系为导向,通过梳理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的发展脉络,分析国内高校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的开展现状,尝试构建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体系。论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的研究目的、研究现状等内容,这为后续的论述奠定了基础。第二部分是本文的主体。首先,该部分论述了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产生的历史根源及发展历程,并分别揭示了历史根源、发展历程与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的“关联点”;其次,该部分分析了国内高校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的现状,提出了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的模型,并探讨了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最后,论文对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展开了分层研究,并从类型与时间两个维度对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的开展方式进行分析,从理论层面探讨建立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体系的可能性,从而最终实现了对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体系的构建。构建出的教学体系具有包括类型和时间两个维度、知识点的演进关系、“导学体系”在内的多种特征。第三部分是对论文研究成果的总结、反思与展望,既提出了在建筑学教学中开展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的若干建议,也分析了本研究的不足以及值得继续深化的内容。本研究力求在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的教学内容设置、知识点设置、教学目标设置、课程学时设置等方面为国内高校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的开展提供参照。在国内建筑行业面临转型以及各种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本研究具有促使建筑教学契合于社会新的生产需求、新的生产模式的积极意义。其创新点在于以下三个方面:系统探讨了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产生的历史根源及发展历程;分析、总结了国内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的教学现状;提出了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体系的构建方式。
慈宏波[9](2017)在《船舶电力辅助设计的研究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船舶电力系统辅助设计是应用计算机软件,对电气设计领域规律及弊端的部分进行综合分析,并起到辅助设计的作用。本文研究的范围为广义的电力系统,包含了照明及电力部分。在传统的设计过程中,这部分的图纸设计工作重复且计算统计工作十分繁多,使图纸的设计周期很长。而设计人员因其经验的不同,设计出的图纸质量也参差不齐。本文经过对电力系统设计原理及设计的过程进行详细的分析,通过VS软件,利用C#语言编程对AutoCAD进行二次开发,设计了船舶电力系统辅助设计模块,用以辅助电力系统的设计及出图。本文主要工作如下:简化照明系统图及布置图的绘制。对于照明设计中,大量使用的灯具及接插件,建立lightlab库,通过VS建立的窗口,实现库元件的调用,并布置到布置图中。按照灯具线号命名自动排序分组,生成系统图的部分;简化明细表的统计工作。对于已经生成的照明布置图及系统图,依照灯具型号统计汇总数量,输出表格;设计了电力电缆截面积选取模块。模块充分考虑了不同环境,不同芯线数以及成束敷设因素,对负载已知电流或已知功率数据输入,均可自动给出推荐电缆截面积;设计了电压降计算模块。模块的界面考虑到了所有影响压降的情况,包括电制、截面积、电缆长度等,可自动计算出该段电缆的压降百分比;设计了分电箱负荷统计模块。模块采用拾取CAD中的功率数字文字,并统计到窗体框中的表格中显示,也可导出该表格数据;实现了插入标准图框功能,设计了 A1~A4详设中常用的几种图框。本文结合船舶电力设计原理,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出的电力系统设计模块,在实际的图纸绘制过程中,应用方便,能大大减少设计时间,提高了设计的准确性。模块的应用程序,便于任何电脑打开使用,不需要额外安装软件支持。同时模块的设计方法比较通用,便于在后期的实际使用中,逐步完善补充模块的功能,也为电气计算机辅助设计提供了思路。
赵玉善[10](2016)在《涂装生产线防干涉设计及三维动态仿真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几十年来,随着产品加工纷纷趋向于密集化生产,涂装作为产品加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工艺环节,其相关的工程机械装备也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快速而广泛的应用。面对人们对产品的井喷式需求,涂装机械设备只有以更高的运作效率才能应对产品的供需危机。然而密集化生产对涂装生产线的设计和制造也带来了诸多问题,例如由于产品摆放稠密而引起的零件与外部、零件之间的干涉,严重影响了涂装生产线设计的效率。能否对涂装生产线进行快速而精确的设计,关乎着一个涂装工程企业的经济效益。针对悬挂式涂装生产线挂件的外部与内部干涉现象,本课题在基于参数化设计和虚拟样机的理论基础上,分别设计了针对性解决外部干涉与内部干涉的二维参数化系统及三维动态仿真系统。(1)对于涂装挂件的外部干涉,采用AutoLISP语言对水平面涂装弯轨机构进行了二维参数化自动成图软件的开发。首先将弯轨机构进行分类,再对各类机构进行详细的运动分析及挂件坐标计算模型的获取,最后将坐标计算模型编写成应用程序以完成与AutoCAD的集成。使用该软件可快速生成挂件的参数化运动轨迹,从而为挂件与外部箱体的防干涉设计提供数据参考。(2)对于涂装挂件的内部干涉,本课题采用NX二次开发技术开发了一种快速检测挂件内部干涉的仿真系统,该系统由参数化建模、自动化的虚拟装配及仿真前处理等模块组成。本课题首先通过NX Open语言结合VS2010编程工具对仿真系统各部件进行了参数化建模及参数修改器的开发,其次对虚拟装配的关键技术做了相关研究,并采用基于MFC的开发方法在NX装配环境中实现机构的自动化装配,最后在仿真环境中对仿真前处理模块的自动化添加进行了集成,经过后验证性的仿真试验,系统可精准检测三维挂件的内部干涉,同时有关的输出结果可为防干涉和系统优化提供反馈数据。采用以上两类系统,可避免涂装生产线设计过程中的大量数形结合计算,极大地提高了设计的效率和精准度,降低了设计人员的劳动强度。
二、AutoCAD开发工具综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utoCAD开发工具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多视图空间拓扑关系的三维模型构建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节 |
2 相关理论和方法 |
2.1 建筑视图制图概念 |
2.2 多视图制图规范 |
2.3 三维模型构建原理 |
2.4 本章小节 |
3 图元数据结构设计与预处理 |
3.1 图元数据结构设计 |
3.2 多视图分离 |
3.3 视图坐标变换 |
3.4 本章小节 |
4 三维模型构建方法研究 |
4.1 图元数据提取与存储 |
4.2 三维模型构建 |
4.3 本章小节 |
5 三维构建开发实现与应用实例 |
5.1 开发环境配置 |
5.2 三维建模程序构成 |
5.3 三维构建实例 |
5.4 本章小节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基于AutoCAD的插件式倾斜摄影实景数据处理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AutoCAD开发工具的发展现状 |
1.2.2 倾斜摄影实景数据处理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OSG简介 |
1.3.1 OSG优势 |
1.3.2 OSG体系结构 |
1.3.3 OSG场景组织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 |
1.5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2章 倾斜摄影实景数据处理相关理论 |
2.1 倾斜摄影数据处理流程 |
2.2 倾斜摄影实景模型构建 |
2.2.1 三维实景建模 |
2.2.2 纹理映射 |
2.3 倾斜摄影实景数据组织及可视化 |
2.3.1 LOD技术 |
2.3.2 空间划分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系统总体设计 |
3.1 研究数据介绍 |
3.1.1 倾斜摄影实景数据文件组织结构 |
3.1.2 OSGB文件分析 |
3.1.3 AutoCAD数据交换文件分析 |
3.2 系统需求分析 |
3.2.1 功能性需求分析 |
3.2.2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3.3 系统总体设计 |
3.3.1 系统框架设计 |
3.3.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系统设计与实现 |
4.1 系统概述 |
4.2 倾斜摄影实景数据管理模块 |
4.2.1 几何信息提取及处理 |
4.2.2 纹理数据提取及处理 |
4.2.3 DWG三维实体构建 |
4.2.4 文本索引构建 |
4.3 倾斜摄影实景数据可视化模块 |
4.3.1 LOD场景树创建 |
4.3.2 LOD动态显示 |
4.4 倾斜摄影模型编辑与应用模块 |
4.4.1 模型压平 |
4.4.2 剖面线绘制 |
4.4.3 土方计算 |
4.4.4 道路三维建模 |
4.4.5 三维标注 |
4.4.6 图纸打印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运行实验 |
5.1 系统开发环境 |
5.2 倾斜摄影实景数据管理模块 |
5.3 倾斜摄影实景数据可视化模块 |
5.4 倾斜摄影模型编辑与应用模块 |
5.4.1 模型压平 |
5.4.2 剖面线绘制 |
5.4.3 土方计算 |
5.4.4 道路三维建模 |
5.4.5 三维标注 |
5.4.6 图纸打印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个人简历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基于C#的10kV架空线路典型设计数字化应用与程序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体系 |
1.2.2 美国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体系 |
1.2.3 欧盟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体系 |
1.2.4 中国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体系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10kV架空线路典型设计与配电网绘图软件分析 |
2.1 国家电网10kV架空线路典型设计发展 |
2.2 中国南方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设计和典型造价V1.0 |
2.3 浙江省配电网工程通用设计(线路部分) |
2.4 配电网绘图软件 |
2.4.1 超人软件 |
2.4.2 博微软件 |
2.4.3 道亨软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典型设计成果数字化设计 |
3.1 AutoCAD二次开发 |
3.1.1 AutoCAD二次开发技术 |
3.1.2 AutoCAD二次应用技术 |
3.2 典型设计数字化程序设计 |
3.2.1 程序设计要求 |
3.2.2 程序设计的主要功能 |
3.3 数据库设计 |
3.3.1 数据库访问技术 |
3.3.2 Visual C#开发数据库 |
3.3.3 数据库介绍与选择 |
3.3.4 数据库设计的原则 |
3.4 图元模块 |
3.4.1 数字化图元 |
3.4.2 基点 |
3.4.3 基本元素点 |
3.4.4 图元的旋转 |
3.4.5 图元的缩放 |
3.4.6 图元的镜像 |
3.4.7 图元数据库 |
3.5 典型设计绘图模块 |
3.5.1 参考长度、参考角度的数据处理 |
3.5.2 半径、起始角度、终止角度的数据处理 |
3.5.3 图元基点的数据处理 |
3.5.4 典型设计数据库 |
3.5.5 典型设计程序流程 |
3.6 表格模块 |
3.6.1 表格结构 |
3.6.2 表格的创建 |
3.7 文字说明模块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典型设计成果输出 |
4.1 绘图区域分析 |
4.2 二维不规则视图预处理及其三视图类型分析 |
4.2.1 二维不规则视图的预处理 |
4.2.2 布置图和组装图的三视图类型分析 |
4.3 基于最高水平线的典型设计图纸输出 |
4.3.1 最高水平线算法 |
4.3.2 水平线与包络矩形的数据与存储 |
4.4 加工图的比例确定与视图布局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例 |
5.1 程序界面 |
5.2 实例展示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进一步工作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子午线轮胎胎面花纹有限元自动建模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子午线轮胎及其胎面花纹 |
1.2.1 子午线轮胎 |
1.2.2 胎面花纹 |
1.3 轮胎有限元建模技术研究现状 |
1.3.1 轮胎二维有限元建模技术 |
1.3.2 轮胎三维有限元建模技术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轮胎有限元建模基本理论及方法 |
2.1 有限元网格划分算法与原则 |
2.1.1 六面体网格典型划分算法 |
2.1.2 网格划分原则 |
2.2 轮胎材料模型 |
2.2.1 橡胶材料模型 |
2.2.2 帘线-橡胶材料模型 |
2.3 花纹轮胎建模策略 |
2.3.1 本文建模用轮胎简介 |
2.3.2 轮胎建模过程中的若干问题 |
2.3.3 胎面花纹建模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轮胎花纹二维结构图处理过程 |
3.1 AutoCAD二次开发技术 |
3.1.1 AutoCAD二次开发工具的选择 |
3.1.2 AutoCAD图形数据库的访问与修改 |
3.2 基于AutoCAD的花纹结构图二维网格划分 |
3.2.1 花纹结构图几何清理 |
3.2.2 花纹展开图网格划分 |
3.2.3 花纹子午面图网格划分 |
3.3 网格信息提取与处理 |
3.3.1 HyperMesh简介 |
3.3.2 花纹展开图信息提取 |
3.3.3 花纹子午面图信息提取 |
3.3.4 花纹结构图信息处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MATLAB的花纹三维网格建模自动化 |
4.1 MATLAB概述 |
4.2 节点三维坐标求取 |
4.2.1 实际曲面网格模型 |
4.2.2 投影线方程 |
4.2.3 辅助曲面网格模型 |
4.3 网格单元连接 |
4.3.1 INP文件 |
4.3.2 右手法则 |
4.3.3 节点编号 |
4.3.4 单元连接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花纹自动建模技术在轮胎有限元仿真中的应用 |
5.1 ABAQUS概述 |
5.2 205/55R16型完整花纹轮胎模型 |
5.3 轮胎充气仿真 |
5.3.1 定义载荷工况 |
5.3.2 仿真结果分析 |
5.4 轮胎静态接地仿真 |
5.4.1 定义载荷工况 |
5.4.2 仿真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面向服装用人体测量获取臀围截面图形的验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课题相关研究 |
2.1 服装用人体测量技术研究 |
2.1.1 接触式人体测量技术研究现状 |
2.1.2 非接触式人体测量技术研究现状 |
2.1.3 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
2.2 体型分类研究 |
2.2.1 研究现状 |
2.2.2 研究意义 |
2.3 人体建模相关研究 |
2.3.1 研究现状 |
2.3.2 研究意义 |
2.4 截面图形验证研究 |
2.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三章 服装用人体测量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
3.1 手工测量实验 |
3.1.1 实验工具 |
3.1.2 实验条件 |
3.2 非接触式三维人体测量实验 |
3.2.1 实验仪器 |
3.2.2 实验条件 |
3.3 人体体型分类研究 |
3.3.1 基本数据分析 |
3.3.2 样本容量的确定 |
3.3.3 分类指标的确定 |
3.3.4 聚类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臀围截面曲线建模与分析 |
4.1 臀围曲线测量 |
4.1.1 测量对象的选择 |
4.1.2 测量项目及测量部位说明 |
4.1.3 初始点坐标采集 |
4.1.4 获取拟合点坐标 |
4.2 曲线拟合方法的确定 |
4.2.1 双椭圆曲线拟合 |
4.2.2 BP神经网络仿真 |
4.2.3 最小二乘法曲线拟合 |
4.2.4 围度拟合方法对比及验证 |
4.3 标准臀围截面图形的建立与验证 |
4.3.1 获取拟合点坐标 |
4.3.2 标准臀围截面图形的构建及分析 |
4.3.3 标准臀围截面图形的验证 |
4.4 非接触式人体测量臀围曲线的建立与数值验证 |
4.4.1 获取臀围截面曲线 |
4.4.2 臀围误差分析 |
4.4.3 非接触式臀围曲线模型的构建及分析 |
4.4.4 非接触式臀围曲线模型数值的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非接触式臀围截面图形的验证 |
5.1 臀围截面图形验证 |
5.1.1 余弦相似度判断曲线的相似性 |
5.1.2 matlab求间隙面积 |
5.2 确定最大允许间隙量 |
5.3 图形验证方法的验证 |
5.3.1 第Ⅰ类样本验证 |
5.3.2 第Ⅱ类样本验证 |
5.3.3 第Ⅲ类样本验证 |
5.3.4 验证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课题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及参与项目 |
附录 |
附录1 样本测量尺寸的P-P正态分布图 |
附录2 臀围特征尺寸部分数据 |
致谢 |
(6)基于H∞范数的钢桁架桥动力性能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钢桁架结构优化研究现状 |
1.2.2 H∞主动控制理论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2 钢桁架桥动力性能指标 |
2.1 钢桁架桥有限元模型 |
2.1.1 有限元建模方法 |
2.1.2 模型建立 |
2.1.3 H型钢截面编号 |
2.1.4 模型简述 |
2.2 有限元模型验证 |
2.3 刚度、质量矩阵缩减 |
2.4 钢桁架桥的H∞范数 |
2.4.1 H∞范数的定义 |
2.4.2 H∞范数的计算 |
2.5 本章小结 |
3 结构动力优化方法 |
3.1 引言 |
3.2 遗传算法简介 |
3.3 单元分组 |
3.4 惩罚函数 |
3.4.1 杆件静力分析 |
3.4.2 主桁内力计算 |
3.4.3 主桁截面验算 |
3.4.4 惩罚函数设定方式 |
3.4.5 质量惩罚 |
3.5 优化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4 动力优化效果验证 |
4.1 桥梁的Midas模型 |
4.2 地震作用下钢桁架桥跨中时程响应 |
4.2.1 地震作用选择 |
4.2.2 钢桁架桥跨中时程响应 |
4.2.3 优化前后跨中最大位移、加速度对比 |
4.3 列车荷载作用下钢桁架桥跨中时程响应 |
4.3.1 列车基本参数 |
4.3.2 列车荷载时程函数的构建 |
4.3.3 列车不同速度跨中时程响应验证 |
4.3.4 列车不同长度跨中时程响应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5 优化结果参数化绘图工具 |
5.1 LISP语言介绍 |
5.2 软件框架 |
5.3 主要图形绘制程序 |
5.4 注释、标注及表格绘制 |
5.5 参数化绘图工具使用示例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钢桁架桥主桁备选H型钢表 |
附录B 遗传算法主函数程序 |
附录C 适应度函数程序 |
附录D 惩罚函数程序 |
附录E AutoLISP参数化绘图程序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7)富铁矿无底柱分段崩落爆破机理与智能设计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概述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岩石中深孔爆破理论与技术研究现状 |
1.3.2 岩石爆破参数优化研究现状 |
1.3.3 人工智能技术在矿山爆破领域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富铁矿力学特性与可爆性试验研究 |
2.1 铁矿石静态力学性能实验研究 |
2.1.1 取样加工与实验仪器 |
2.1.2 铁矿石试件单轴压缩实验 |
2.1.3 铁矿石试件劈裂实验 |
2.2 基于霍普金森杆的铁矿石动态力学特性实验研究 |
2.2.1 SHPB实验原理和装置简介 |
2.2.2 动态单轴压缩实验 |
2.2.3 动态巴西劈裂实验 |
2.3 富铁矿岩石可爆性评价试验研究 |
2.3.1 岩石可爆性研究现状 |
2.3.2 爆破漏斗实验 |
2.3.3 岩石可爆性评价 |
2.4 本章小结 |
3 富铁矿矿石爆破损伤破坏特性研究 |
3.1 封堵结构对富铁矿破坏规律影响 |
3.1.1 不同封堵结构富铁矿爆破实验 |
3.1.2 不同封堵结构CT扫描与图像分析 |
3.1.3 分形维数计算与分析 |
3.1.4 三维裂隙CT图像重构及体分形维研究 |
3.2 径向不耦合装药结构对富铁矿破坏规律影响 |
3.2.1 径向不耦合装药富铁矿爆破实验 |
3.2.2 铁矿石CT扫描与三维重构 |
3.2.3 径向不耦合三维体分形维数研究 |
3.3 变线装药密度对富铁矿破坏规律影响 |
3.3.1 变线装药密度富铁矿爆破实验 |
3.3.2 变线装药密度下铁矿石CT扫描与三维重构 |
3.3.3 变线装药密度下三维体分形维数研究 |
3.4 富铁矿石断口微观特征研究 |
3.4.1 扫描电镜及实验方案简介 |
3.4.2 爆破荷载作用下断口形貌特征 |
3.4.3 富铁矿石爆炸致裂机理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爆破数值仿真研究 |
4.1 材料模型的选取 |
4.2 单炮孔耦合装药爆破数值模拟研究 |
4.2.1 单炮孔爆破应力场传播规律模拟结果 |
4.2.2 炮孔底部沿径向有效应力模拟结果分析 |
4.2.3 单炮孔爆破炮孔损伤破坏预测 |
4.3 单炮孔变线装药密度爆破数值模拟研究 |
4.3.1 变线装药密度爆破应力场传播规律模拟结果 |
4.3.2 沿炮孔轴向测点有效应力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
4.4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扇形孔全断面爆破模拟 |
4.4.1 扇形孔全断面爆破应力场模拟结果 |
4.4.2 扇形孔全断面爆破有效应力模拟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5 爆破智能设计系统与工程应用 |
5.1 系统概述 |
5.1.1 系统开发目标 |
5.1.2 系统开发原则 |
5.1.3 系统简介 |
5.2 系统架构设计与功能 |
5.2.1 系统整体性结构设计 |
5.2.2 系统层级化结构设计 |
5.2.3 系统模块化结构设计 |
5.3 系统智能设计关键技术研究 |
5.3.1 专家知识库构建 |
5.3.2 推理机的建立 |
5.4 爆破智能设计系统的实现 |
5.4.1 系统开发环境 |
5.4.2 系统功能的实现 |
5.4.3 系统绘图功能的实现 |
5.5 系统工程应用 |
5.5.1 工程概况 |
5.5.2 工程应用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以建立教学体系为导向的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相关概念界定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1.1 研究路线之一 |
1.3.1.2 研究路线之二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相关研究成果的不足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与创新点 |
1.5.1 研究框架 |
1.5.2 创新点 |
第2章 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产生的历史根源及发展历程 |
2.1 从哥特建筑到结构理性 |
2.1.1 哥特建筑与手工艺人行会 |
2.1.2 19世纪的结构理性主义 |
2.1.3 结构理性与新时代的技术观 |
2.2 从文艺复兴到美院“图”学 |
2.2.1 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绘图 |
2.2.2 巴黎美术学院体系的形成 |
2.2.3 巴黎美术学院的建筑“图”学 |
2.3 从“图”学到形式图解 |
2.3.1 瓦堡学院的抽象图解 |
2.3.2 形式图解的产生与发展 |
2.4 包豪斯中的“数字式”教学 |
2.4.1 摄影与建筑设计教学 |
2.4.2 电影与建筑设计教学 |
2.5 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的出现、兴起与演变 |
2.5.1 CAAD的发展及其教学应用 |
2.5.2 哥伦比亚大学的“无纸化”教学 |
2.5.3 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的二元区分 |
2.5.4 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学转向 |
2.6 历史根源、发展历程分别与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的“关联点”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国内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现状分析 |
3.1 国内高校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现状综述 |
3.2 国内高校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现状分析 |
3.2.1 教学内容分析 |
3.2.2 课程设置分析 |
3.2.3 课程学时分析 |
3.3 国内高校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的模型、特征以及存在的问题 |
3.3.1 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的模型与特征 |
3.3.2 教字化建筑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的特性与分层 |
4.1 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的基本特性 |
4.1.1 表现性 |
4.1.2 工程性 |
4.1.3 程序性 |
4.1.4 数据性 |
4.1.5 “亲笔式”特性 |
4.2 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的不同层面及其属性 |
4.2.1 表达层面及其属性 |
4.2.2 实施层面及其属性 |
4.2.3 建构和性能层面及其属性 |
4.3 不同层面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的开展方式 |
5.1 类型维度下的教学内容、相关知识点和教学目标 |
5.1.1 表达层面的教学内容与相关知识点 |
5.1.2 实施层面的教学内容与相关知识点 |
5.1.3 建构和性能层面的教学内容与相关知识点 |
5.1.4 表达层面的教学目标 |
5.1.5 实施层面的教学目标 |
5.1.6 建构和性能层面的教学目标 |
5.2 时间维度下的教学内容、相关知识点和教学目标 |
5.2.1 低年级的教学内容、相关知识点与教学目标 |
5.2.2 中年级的教学内容、相关知识点与教学目标 |
5.2.3 高年级的教学内容、相关知识点与教学目标 |
5.3 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中相关知识的嵌入 |
5.3.1 数学知识的教学 |
5.3.2 计算机语言知识的教学 |
5.3.3 数字化建筑设计理论知识的教学 |
5.4 关于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中的媒介 |
5.4.1 多样化的媒介 |
5.4.2 专业化的媒介 |
5.4.3 产业化的媒介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体系的构建 |
6.1 建立教学体系理论上的可能性 |
6.1.1 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的开展时期探讨 |
6.1.2 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体系中的知识点及其与评估标准的联系 |
6.1.3 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侧重点与教学梯度 |
6.2 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的知识点 |
6.2.1 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知识点的演进 |
6.2.2 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知识点与现有建筑课程的融合 |
6.2.3 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知识点向建筑教学的转化 |
6.3 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体系的构建方式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语 |
7.1 研究总结 |
7.2 问题与不足 |
7.3 愿景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国内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现状调研详情 |
附录二: 国内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现状分析表 |
附录三: 中央美术学院的“建筑数学”课程教学大纲 |
附录四: 建筑学中的“新数学”知识 |
作者简历 |
(9)船舶电力辅助设计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船舶电力辅助系统概述 |
1.2 船舶电气设计软件的发展 |
1.3 船舶电力辅助设计的问题及分析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船舶电力辅助系统总体分析 |
2.1 基于VS的AutoCAD的二次开发 |
2.2 船舶电力辅助系统的需求分析 |
2.2.1 船舶电力系统的主要内容 |
2.2.2 船舶电力辅助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2.3 系统功能的总体设计 |
2.4 系统设计流程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船舶电力辅助系统的设计原则 |
3.1 船舶电力设计模块原则 |
3.1.1 照明布置原则 |
3.1.2 照明布置图绘制 |
3.1.3 照明系统图绘制 |
3.2 船舶电力计算模块原则 |
3.2.1 船用电力电缆的选择 |
3.2.2 线路电压降的校验 |
3.2.3 分电箱负荷核算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船舶电力辅助系统的设计 |
4.1 软件主界面的设计 |
4.2 船舶电力设计模块的设计 |
4.2.1 照明模块概述 |
4.2.2 照明布置模块设计 |
4.3 船舶电力计算模块设计 |
4.3.1 电力电缆选择模块的设计 |
4.3.2 线路电压降计算的设计 |
4.3.3 分电箱负荷核算的设计 |
4.4 设备统计模块的设计 |
4.4.1 照明设备材料清单的设计 |
4.4.2 设备明细表生成设计 |
4.5 标准图框插入的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船舶电力辅助系统的实现 |
5.1 系统开发的平台 |
5.2 船舶电力设计模块的实现 |
5.3 船舶电力计算模块的实现 |
5.3.1 电力电缆选择模块的实现 |
5.3.2 线路压降计算模块的实现 |
5.3.3 分电箱负荷核算的实现 |
5.4 设备统计模块的实现 |
5.4.1 照明设备统计模块的实现 |
5.5 标准图框插入的实现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 |
(10)涂装生产线防干涉设计及三维动态仿真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AutoCAD二次开发技术概述 |
1.2.2 AutoCAD自动成图技术研究进展 |
1.2.3 虚拟样机技术概述 |
1.2.4 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自动化仿真研究进展 |
1.2.4.1 参数化建模的研究 |
1.2.4.2 自动化虚拟装配的研究 |
1.2.4.3 自动化运动仿真的研究 |
1.3 文献综述小结 |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涂装生产线参数化自动成图防干涉研究 |
2.1 涂装轨道的开发思想与分类 |
2.1.1 总体开发思想 |
2.1.2 涂装轨道分类 |
2.2 涂装轨道参数化绘图的计算模型分析 |
2.2.1 涂装弯轨挂件的总体运动分析 |
2.2.2 纯圆弧弯轨的坐标计算 |
2.2.3 带中间直道180°圆弧弯轨的坐标计算 |
2.2.4 悬挂件的矩形轮廓分析 |
2.3 涂装弯轨参数化二次开发 |
2.3.1 对话框程序编写 |
2.3.2 绘图程序的编写 |
2.3.3 程序相关的菜单、工具栏创建 |
2.4 涂装弯轨参数化程序运行实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涂装弯轨机构的NX参数化建模 |
3.1 仿真系统的NX次开发技术基础 |
3.1.1 二次开发平台介绍 |
3.1.2 NX二次开发工具及开发项目 |
3.1.2.1 NX二次开发常用工具 |
3.1.2.2 NX开发项目的选择 |
3.1.3 NX二次开发流程 |
3.2 涂装生产线弯轨机构的结构简化 |
3.3 涂装弯轨机构部件的参数化建模 |
3.3.1 涂装生产线轨道参数化设计方法的选择 |
3.3.2 涂装生产线轨道基于虚拟仿真的参数化建模思想 |
3.3.3 涂装生产线轨道参数化建模技术路线 |
3.4 涂装生产线的参数化建模实例 |
3.4.1 工程路径与环境变量的设置 |
3.4.2 系统人机交互界面的建立 |
3.4.3 弯轨机构参数化建模应用程序的开发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涂装弯轨机构的NX自动化装配研究 |
4.1 NX装配设计的基本概念及数据结构 |
4.2 NX自动装配的操作技术 |
4.2.1 装配树的操作 |
4.2.2 部件导入与装配坐标系 |
4.2.2.1 部件的加载导入 |
4.2.2.2 装配坐标系和矩阵的结构 |
4.2.3 装配约束关系的操作 |
4.3 涂装弯轨机构自动化装配的实现 |
4.3.1 运行环境设置与系统流程图设计 |
4.3.2 菜单和对话框的设计 |
4.3.3 弯轨机构虚拟装配的程序设计 |
4.3.3.1 主动部件的加载 |
4.3.3.2 组件事例标识与约束对象标识的获取 |
4.3.3.3 装配约束关系的建立 |
4.3.4 运行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涂装生产线弯轨系统的仿真开发与干涉优化 |
5.1 涂装弯轨仿真模型的前处理规划 |
5.2 应用程序的开发 |
5.2.1 对话框设计 |
5.2.2 程序设计 |
5.3 仿真系统运行结果 |
5.3.1 涂装生产线仿真系统总体运行效果 |
5.3.2 仿真系统的运动分析及优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AutoCAD开发工具综述(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多视图空间拓扑关系的三维模型构建方法研究[D]. 解斌.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2]基于AutoCAD的插件式倾斜摄影实景数据处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 谢美亭. 桂林理工大学, 2020(01)
- [3]基于C#的10kV架空线路典型设计数字化应用与程序开发[D]. 魏汉卿. 南昌大学, 2020(01)
- [4]子午线轮胎胎面花纹有限元自动建模技术的研究[D]. 梅飞. 山东大学, 2020(09)
- [5]面向服装用人体测量获取臀围截面图形的验证研究[D]. 缪海霞. 苏州大学, 2020(02)
- [6]基于H∞范数的钢桁架桥动力性能优化研究[D]. 高嘉辰.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6)
- [7]富铁矿无底柱分段崩落爆破机理与智能设计系统研究[D]. 马鑫民.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04)
- [8]以建立教学体系为导向的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研究[D]. 项星玮. 浙江大学, 2018(01)
- [9]船舶电力辅助设计的研究与实现[D]. 慈宏波.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7(07)
- [10]涂装生产线防干涉设计及三维动态仿真系统的研究[D]. 赵玉善. 华东理工大学,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