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组G—csF在骨髓移植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谌通通[1](2021)在《比较PEG-G-CSF与G-CSF在自体移植外周血干细胞动员中的作用 ——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对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PEG-G-CSF)和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G-CSF)在自体移植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来评估PEG-G-CSF和G-CSF两者动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电子文献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 Med、Embase、CNKI、万方等数据库,收集PEG-G-CSF与G-CSF联合化疗在自体移植外周血干细胞动员所有相关文献,由两名研究者参考纳入和排除标准后,对所有文献进行筛选,在完成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后,采用Rev Man5.3软件对文献中提取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13篇文献被纳入研究(10篇为回顾性研究,2篇为随机对照试验,1篇为非随机对照实验),共计122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主要结局指标方面,PEG-G-CSF动员可以提高CD34+细胞收集产量[SMD=-0.23,95%CI(-0.42~-0.05),P=0.01],PEG-G-CSF与G-CSF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动员成功率方面无明显差异[RR=0.96,95%CI(0.92~1.01),P>0.05]。在次要结局指标方面,PEG-G-CSF显示出明显更快的采血开始时间[SMD=-0.71,95%CI(-1.16~-0.25),P=0.002],在动员后干细胞采集次数未见明显差异[SMD=-0.51,95%CI(-1.56~0.54),P=0.35],两者动员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作用相当[RR=1.05,95%CI(0.90~1.23),P=0.54],在移植后白细胞和血小板植入时间方面未观察到明显差异(P>0.05)。结论:1.对于接受自体HSCT的多发性骨髓瘤和淋巴瘤患者,化疗联合PEG-G-CSF动员组可以显着提早动员后首次采集时间,并且采集CD34+细胞总数高于G-CSF组;2.化疗联合PEG-G-CSF与G-CSF两组在动员成功率、动员后采集次数、不良反应发生率、白细胞及血小板恢复时间方面作用相当;3.PEG-G-CSF在多发性骨髓瘤和淋巴瘤患者的化学细胞因子动员中可能是一种方便的替代方案。
韩玉萍[2](2017)在《脂多糖(LPS)诱导的抑制性CD11b+细胞在同种异体角膜移植中的保护作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骨髓来源的抑制细胞(MDSCs)是重要的免疫调节细胞群体,其对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它们除了在癌症发展过程中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外,还对移植和自身免疫具有很强的调节作用。CD11b+Gr1+髓源抑制细胞能够使小鼠和人类产生同种异体移植物耐受已有广泛报道。然而,MDSCs的诱导因子,详细表型和功能分子等在各种移植模型中显着不同。它们在慢性移植排斥中的治疗作用尚不明确。本实验试图通过建立脂多糖(LPS)诱导小鼠脓毒血症的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流式细胞术、免疫磁珠分选等方法分离MDSCs,确定其细胞数量,并检测其细胞表型以及细胞功能。通过尾静脉注射的方法将MDSCs过继转移给同种异体角膜移植受体小鼠体内,观察角膜移植术后移植片的存活情况,从而探讨MDSCs在角膜移植中的作用。方法1.将6-8周雄性C57BL/6(H-2b)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PBS组)和实验组(LPS处理组),每组各5只。实验重复2次。2.5mg/kg LPS腹腔内注射给C57BL/6小鼠,每日一次,共7天。对照组采用同样方法给予腹腔内注射相同剂量的PBS。每日观察生命体征,绘制生命曲线,7天后处死小鼠。2.制备小鼠脾脏、骨髓及外周血单细胞悬液,取50ul上述各组单细胞悬液于流式管中,加入FITC-CD11b抗体,PE-CY5-Gr-1抗体,以FITC、PE/CY5通路圈门MDSCs,流式分析软件分析、成图。将上述制备的各组单细胞悬液离心去上清液后的细胞沉淀中加入0.4ml PBS及0.1ml抗Gr-1生物素,4°C冰箱反应10分钟。离心,弃上清,以2ml PBS重悬,摇匀。将单细胞悬液滴入MDSCs免疫磁珠分选柱中,分选出CD11b+Gr-1 MDSCs,用流式细胞学技术检测MDSCs分选纯度。同样的方法进行CD4+T细胞免疫磁珠分选,用流式细胞学技术检测CD4+T细胞分选纯度。3.将分离的CD11b+细胞加入PBS缓冲液调整浓度为1×106/ml,各取100ul分别加入10ul FITC标记的Ly6C、CD40、CD80、CD86、CD273、CD275、TLR2、TLR4、MHC-II抗体,每组抗体均设有同型对照组,室温避光孵育15分钟。加入PBS缓冲液离心洗涤抗体,上流式细胞仪检测。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4.分离的CD11b+细胞重新混悬后,加入终末浓度1mg/ml FITC结合的OVA(OVA-FITC),或者相同比例的CD4+T细胞和CD11b+T细胞,然后进行流式细胞仪测定。取LPS腹腔注射7天组小鼠骨髓细胞分选出的CD11b+细胞与CFSE染色后的小鼠脾CD4+T细胞共培养,将T细胞以1×105/孔的密度接种到96孔板中,CD4+T细胞与CD11b+细胞按1:1、1:2、1:4以及1:8比例接种,检测CD11b+细胞对CD4+T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能力。留出部分CFSE染色的CD4+T细胞不加CD11b+细胞作为阳性对照;每一孔加入1ul鼠抗CD3/28增殖磁珠刺激,将未加CD3/28增殖磁珠刺激的细胞作为阴性对照。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各个细胞亚群及其不同比例的混合管CD4+T细胞的CFSE荧光强度,以反映其增殖情况;flowjo软件分析,计算抑制率。5.小鼠行同种异体角膜移植,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n=10),在实施穿透角膜移植手术后即刻予小鼠尾静脉注射1×106 LPS诱导小鼠提取的CD11b+Gr1+细胞,对照组注射等量的PBS。每日通过裂隙灯显微镜观察角膜植片情况。观察每组的植片存活率8周以上。根据角膜移植片混浊、水肿、新生血管三项指标进行评分。当植片的评分达到6或6以上,或者植片混浊一项达到3时,即认为发生免疫排斥反应。由2人同时观察计分并取平均值。通过描绘Kaplan-Meier存活曲线记录植片存活率,组间比较采用log-等级分析。结果1.本研究采用适当剂量(2.5mg/kg)LPS腹腔内连续注射的方式,成功复制了脓毒症小鼠的模型。小鼠注射LPS 12小时后,开始出现病态反应,3-4天达死亡高峰,至7天时病死率约为30%。PBS注射组小鼠7天内未见死亡。随后第8天分析测定LPS诱导模型体内CD11b+Gr1+细胞的表达,脾脏、血液和骨髓中CD11b+Gr1+细胞增加。对照组脾脏中CD11b+Gr1+细胞数目增加了2.9%,而LPS诱导小鼠组为15.8%。同样,LPS诱导小鼠骨髓中CD11b+Gr1+细胞由5.4%增加到29.4%;血液中为0.3%增加到9.3%.这些结果表明在脓毒血症小鼠脾脏、血液和骨髓中CD11b+Gr1+细胞明显增加。其在骨髓中的增加幅度最大。2.CD11b+Gr1+细胞的表型:采用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测了不同的细胞表面标志的表达。LPS诱导小鼠产生的CD11b+Gr1+细胞表面的共刺激分子CD80/CD86、CD40、免疫抑制分子PD1L/PD-1以及TLR4的表达与对照组相似,但Ly6C、TLR2以及MHC-Ⅱ的表达明显增强。3.CD11b+细胞与CD4+T细胞和OVA共培养的结果表明超过98%CD11b+细胞6小时后与可溶性Ag OVA结合,而67%和72%的CD4+T细胞在12小时和24小时后分别产生反应。当CD11b+/T细胞比例为1:2时,CD4+T细胞的增殖抑制达到52%。当二者比例为1:8时,LPS诱导小鼠组的抑制率为30%,而对照组未观察到抑制效果。4.在对实施穿透角膜移植手术后即刻予小鼠尾静脉注射1×106 LPS诱导小鼠提取的CD11b+Gr1+细胞,观察小鼠角膜植片存活情况的同时观察小鼠全身状况。注射小鼠全身均未见明显异常反应,表明LPS诱导的CD11b+细胞过继转移是安全的。CD11b+细胞治疗组的植片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2)。CD11b+细胞处理组的平均存活时间为21.4天,而对照组为10.9天。结论实验结果表明LPS诱导后CD11b+Gr1+细胞在脾脏、血液和骨髓显着增加,而且能够抑制活化的CD4+T细胞。骨髓中MDSCs的高表达TLR2表明内毒素感染和非内毒素感染模型之间的表型差异。脂多糖诱导的CD11b+细胞可以发挥抑制性APCs的作用,能够抑制CD4+T细胞的增殖,提高角膜植片的存活率。因而MDSCs参与延迟移植排斥和移植免疫耐受的诱导,预测其将来可用于临床细胞转移治疗移植排斥。
盛立霞[3](2014)在《NK细胞调节移植物抗宿主病中同种反应性T细胞应答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在本研究中我们首先分析临床造血干细胞移植后NK细胞及其受体的重建与aGVHD的关系;接着,我们通过动物模型和体外细胞研究探讨供者来源的NK细胞负向调节aGVHD中的同种反应性T细胞应答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最后我们探讨达沙替尼和AMD3100两个药物对NK细胞的体外扩增、移植物动员和生物学功能的调节作用。我们的研究有助于深入阐明NK细胞调节aGVHD中T细胞应答的机制,完善aGVHD的发生机制,建立aGVHD预警的生物学标志;同时对寻找aGVHD有效预防和治疗的新策略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具体研究分为3部分:1) Allo-HSCT后NK细胞及其受体的重建与aGVHD的关系;2)NK细胞抑制aGVHD中同种反应性T细胞应答的作用和机制;3)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和干细胞动员剂对NK细胞的aGVHD调节作用的影响。第一章Allo-HSCT后NK细胞及其受体的重建与aGVHD的关系目的:通过检测移植后Allo-HSCT后早期NK细胞及其受体的动态重建规律,分析与aGVHD的关系,为探讨NK细胞在Allo-HSCT中对aGVHD的调节作用提供线索,并为移植后进一步明确患者aGVHD危险分层和早期预警寻找合适的指标。方法:研究对象为2012年4月至2013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骨髓移植中心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共63名患者及相应的健康供者进入临床研究,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3月内每1-2周采血一次,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查移植物和移植后外周血中T和NK细胞的比例、NK细胞亚群分布、NK细胞表面NKG2D/DNAM-1/NKP46/NKG2A等受体表达以及T细胞表面CD25/CD69/MICA/MICB/PVR/Nectin2等表达,并结合临床GVHD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2年5月-2013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骨髓移植中心,共有63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ALL27例,AML26例,NHL2例,MDS7例,CML1例。中位年龄30岁(12岁-50岁),男性34例,女性29例。接受亲缘全相合移植22例,无关供者移植14例,半相合移植27例。共36例患者发生aGVHD(57.14%),27例无aGVHD发生(42.86%),分别纳入aGVHD组和无aGVHD组。在发生aGVHD组的患者,输注的移植物中NK细胞的百分比为(8.95±6.38)%、NK细胞绝对计数(19.87±14.72)*106/Kg、NK与T细胞的数量比值为0.14±0.09。而在未发生aGVHD组的患者,输注的移植物中NK细胞的百分比为(10.64+5.73)%、NK细胞绝对计数(20.66±10.57)*106/Kg、NK与T细胞的数量比值为0.20±0.11。aGVHD组与无aGVHD组间比较,NK细胞百分比例和绝对计数差别无统计意义,而NK:T比值在无aGVHD组高于aGVHD组,P<0.05。在移植后较长一段时间内,重建的NK细胞亚群分布与健康供者存在差异,在重建早期,CD56brigt、 NKG2A+和CD11b+CD27+这些相对不成熟的亚群的比例显着高于健康对照,随着时间推移,逐步发育成熟。移植后最早重建的NK细胞的NKG2A阳性率在aGVHD组为76.00±9.20%,高于无aGVHD组(59.59±6.10%)。移植后早期重建的NK细胞表达活化型受体NKP46与健康供者无显着差异,而NKG2D和CD226的水平较健康供者降低,其中NKG2D及CD226的水平在aGVHD组低于无aGVHD组。CD226的配体PVR在aGVHD组T细胞表面的表达水平为2470.39±1461.73,高于无aGVHD组(1440.81±648.44,P<0.05)和健康供者(1148.91±281.64,P<0.05)。T细胞表面表达Nectin2的水平在移植后aGVHD组与无aGVHD组无显着差异。NKG2D的配体MICA/B在移植后aGVHD组T细胞表面表达水平为3827.00±1849.34,高于无aGVHD组(1760.18±1010.87,P<0.05)和健康供者(1570.82±1235.15,P<0.05)。在aGVHD患者,NK细胞对活化T细胞的脱颗粒和细胞毒作用显着低于健康供者,采用IL-15激活能够部分逆转aGVHD患者NK细胞的表型和功能缺陷。结论:NK细胞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最早重建的淋巴细胞亚群,其数量和功能的重建影响aGVHD的进程。在我们的研究中发现,移植物中NK:T细胞的比例与aGVHD的发生率相关。移植后重建的NK细胞表面DNAM-1/NKG2D活化型受体表达水平下降,而NKG2A水平增高,导致其杀伤活化T细胞和负向调节aGVHD的功能受损。NK细胞重建早期的DNAM-1/NKG2D表达水平与aGVHD的发生有关。Allo-HSCT后供者NK细胞亚群和受体的早期重建可能参与aGVHD的调节过程。第二章NK细胞抑制aGVHD中同种反应性T细胞应答的作用和机制目的:本部分的目的是探讨供者来源的NK细胞在动物模型中对aGVHD中的同种反应性T细胞应答的调节作用,并通过体外实验进一步阐明相应的分子机制。方法:建立小鼠MHC单倍体相合的aGVHD模型,在该模型基础上比较不同NK:T细胞输注比例对小鼠aGVHD的调控作用,对供者T细胞增殖、凋亡以及T细胞亚群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分选供者PBMCs中的CD3+T细胞和CD56+NK细胞,采用PHA、Allo-DC、anti-CD3/CD28单抗刺激CFSE标记的供者T淋巴细胞增殖,比较加入不同比例的供者NK细胞抑制各种刺激引起的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采用CFSE-7AAD双标杀伤实验和基于CD107a释放的脱颗粒实验检测供者NK细胞对活化的供者T细胞的细胞毒功能,采用抗体阻断试验检测NK细胞杀伤活化T细胞过程中NKG2D、LFA-1、DNAM-1、FAS、NKG2A、TIM-3等受体的功能,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与活化的T细胞相互作用后NK细胞内部ERK信号的磷酸化水平。结果:1)在MHC单倍体相合的小鼠GVHD模型中,NK细胞能够抑制T细胞增殖、促进活化T细胞凋亡,具有GVHD保护作用;2)在淋巴细胞增殖实验中发现供者NK细胞能够抑制PHA、anti-CD3/CD28单抗以及异基因DC刺激引[起的供者T细胞增殖,并且随着NK:T细胞比例的增加,抑制作用也增强;3)在细胞毒实验中供者NK细胞能够选择性杀伤激活的供者T细胞,而对静息状态下的T细胞没有杀伤作用,脱颗粒实验也进一步证实NK细胞仅与激活T细胞共孵育才具有脱颗粒反应,不同亚群的NK细胞对活化T细胞的脱颗粒反应也不同,其中NKG2A+>NKG2A-, CD56dim>CD56bright;4)与静息状态相比,激活的T细胞表达更高水平的MICA/B、ULBP-1/4、PVR、ICAM-1等激活型NK受体的配体;5)抗体阻断实验结果提示NKG2D、DNAM-1、LFA-1促进NK细胞对活化T细胞的细胞毒作用,NKG2A、TIM-3抑制NK细胞对活化T细胞的细胞毒作用,FAS/FASL通路不参与这一过程;6)NK细胞与活化的自身T细胞接触后10-30min, ERK蛋白即出现快速的磷酸化。结论:我们首先通过小鼠模型证实供者NK细胞能够抑制T细胞增殖、促进活化T细胞凋亡,具有GVHD保护作用。接着,我们首次在人体体外试验中证实同种抗原活化的供者T细胞通过上调NK细胞活化型受体的配体,激发供者NK细胞对自身活化T细胞的细胞毒作用,ERK信号参与NK细胞对活化T细胞的细胞毒作用。NK细胞通过LFA-1/NKG2D/CD226激活受体信号触发的细胞毒作用来负向调节同种抗原刺激的T细胞增殖的能力。第三章干细胞动员剂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对NK细胞的aGVHD调节作用的影响目的:最近研究表明某些移植合并用药可能会发挥免疫调节功能,本部分的目的是探讨移植中应用的干细胞动员剂AMD3100和靶向药物TKIs对NK细胞的移植物动员效应、生物学功能以及体外扩增的调节作用,旨在探寻能够充分激发Allo-HSCT中NK的GVL效应并增强NK细胞的GVHD调节功能的最佳方案。方法:采用CB6F1小鼠作为受试对象,按干细胞动员方案分4组:(1)PBS对照组;(2)AMD3100组:5mg/Kg,单剂量腹腔注射;(3)G-CSF组:250mg/kg/d*5d,腹腔注射;(4)G-CSF+AMD3100组:剂量同上。给药后Oh、1h、2h、4h尾静脉采血,通过细胞计数结合流式细胞仪检测NK细胞的动员效率;在给药后立即通过尾静脉按细胞数1:1输注0.5uM和10uMCFSE标记的亲代小鼠C57BL/6(CFSElow)和CB6F1(CFSEhigh)的脾细胞,第4天应用FCM检测CFSElow和CFSEhigh细胞比例并计算NK细胞的体内杀伤率;在给药后4h获取小鼠的脾细胞,通过流式分选NK1.1+NK细胞,体外检测NK细胞对YAC-1细胞株的脱颗粒作用以及杀伤活性。从健康成年人外周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PBMCs),采用添加IL-2.IL-15的10%人AB血清的SCGM培养液进行NK细胞的扩增培养,在此培养体系中添加不同浓度的伊马替尼、尼洛替尼或者达沙替尼,采用细胞计数和FCM检测细胞表型比较三种TKIs对NK细胞体外扩增效率的影响;采用CFSE标记增殖试验检测达沙替尼对NK细胞抑制同种抗原刺激的T细胞增殖的影响;接着采用脱颗粒试验结合CFSE/7AAD细胞毒实验比较三种TKIs对NK细胞杀伤白血病细胞和激活T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5mg/kg的AMD3100单次注射能够有效的动员NK细胞,Oh、1h、2h、4h外周血NK细胞绝对数分别是(4.89±0.83)*105/ml,(22.85±3.91)*105/ml,(34.77±2.82)*105/ml,(23.19±1.82)*105/ml;2h的NK数达到峰值,4h之后回落。单独采用G-CSF注射组则无NK细胞动员作用,AMD3100+G-CSF组与AMD3100组具有类似的NK细胞动员规律,在各时间点两组间的NK细胞绝对数无显着差异。在NK细胞体内杀伤实验中,G-CSF组对亲代细胞的排斥率为62.14+2.34%,低于PBS对照组69.09±2.64%; AMD3100组对亲代细胞的排斥率为80.67±4.87%,高于PBS对照组(P<0.05), AMD3100+G-CSF组与AMD3100组间无显着差异(P>0.05)。在体外研究中,AMD3100组NK细胞的脱颗粒反应以及杀伤效率与PBS对照组间无显着差异,而G-CSF组以及G-CSF+AMD3100组NK细胞的体外细胞毒功能低于对照组。三种TKIs中,只有达沙替尼能够在体外增加NK细胞的体外扩增效率,而伊马替尼和尼洛替尼不能促进NK细胞的扩增。随着培养体系中达沙替尼浓度的增加,NK细胞的纯度逐步升高,但是高浓度的达沙替尼还会引起NK细胞的凋亡,NK细胞的绝对数在20nM达到峰值。采用20nM的达沙替尼作用后的NK细胞能够更加有效地抑制同种抗原刺激后的自体T细胞增殖,并且达沙替尼能够增加NK细胞对活化T细胞以及白血病细胞的细胞毒作用。达沙替尼体外扩增的NK细胞中细胞毒功能较弱的NKG2A+CD57-亚群比例下降,而细胞毒功能较强的NKG2A-CD57+亚群比例增高。达沙替尼能够促进NK细胞表面的CD226、NKP46及NKG2D等活化型受体表达的上调。结论:AMD3100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动员可以提高移植物中NK细胞的数量,增加移植物中NK:T比例,并且不影响NK细胞的细胞毒功能。适当浓度的达沙替尼可以增强NK细胞体外扩增的效率,并能够上调扩增的NK细胞表面活化型受体的表达和优先扩增胞毒功能较强的NKG2A-CD57+亚群,从而增强NK细胞对活化T细胞和AML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我们的研究为目前Allo-HSCT中通过联合用药来降低GVHD的发生和保留GVL效应提供新的策略,并为下一步探索新的治疗靶点,开发新的药物打下研究基础。该部分研究内容已经发表于Transfusion杂志。
初秋博[4](2020)在《基于免疫调控的贞芪扶正颗粒促造血及抗结直肠癌活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贞芪扶正颗粒(ZQFZ)是以我国传统医学理论为基础,将现代医学中的药理研究和临床实践的经验与传统的扶正祛邪相结合而成的复方方剂,其主要组分为黄芪和女贞子。贞芪扶正的方子在中国已经使用了数千年,并在辅助疗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方中应用黄芪补气,女贞子滋阴补肾,通过扶正固本,增强机体免疫系统功能,保护机体骨髓与肾上腺皮质功能,在临床上经常用于治疗由各种疾病所引起的虚损,可以配合放射线治疗、化学治疗和手术治疗使用以促进机体正常功能的恢复,从而纠正患者的气虚证候,具有潜在的抗肿瘤活性。目前国内外对于ZQFZ的研究主要侧重在化学成分分析、免疫调节功效与协同抗肿瘤活性的临床研究,而有关ZQFZ参与免疫调节提升造血功能活性和抗结直肠癌活性的研究还未见报道。本论文以ZQFZ为研究对象,检测其代表性成分,初步探究其对健康小鼠的影响,再结合体外细胞实验和体内动物模型探究ZQFZ的免疫调节、造血提升和抗结直肠癌作用,初步阐明ZQFZ对化疗损伤小鼠免疫、造血系统功能修复以及对结直肠癌小鼠免疫系统修复起到抗肿瘤作用的主要分子学机制,得到以下结论:ZQFZ中含有红景天苷3.948 mg/g、毛蕊异黄酮苷0.145 mg/g、女贞苷0.179mg/g、芒柄花苷0.032 mg/g、槲皮素0.071 mg/g和芒柄花素0.027 mg/g。本论文首先考察了ZQFZ对健康小鼠的影响。ZQFZ灌胃给药4周后,检测小鼠的体重、脏器(胸腺、脾脏、肝脏和肾脏)指数、小鼠动物行为学指标和氧化应激相关因子水平,揭示ZQFZ对健康小鼠的作用。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ZQFZ对健康小鼠的体重、脏器指数、组织切片结果和自主活动实验无明显影响,ZQFZ可以提高小鼠耐力跑、转棒和力竭游泳的时间,显着降低健康小鼠血清和肝脏中活性氧(ROS)的含量,起到抗氧化、抗疲劳的作用。表明ZQFZ有抗氧化、抗疲劳活性,而且对健康小鼠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提示ZQFZ可能具有免疫调节作用。本论文考察了ZQFZ对环磷酰胺(CTX)诱导的免疫抑制模型小鼠免疫系统功能的影响。免疫抑制小鼠在经过ZQFZ灌胃治疗4周后,通过对小鼠的体重、脏器指数(脾脏和胸腺)、NK细胞杀伤活性以及免疫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的检测,揭示ZQFZ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的分子机制。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经ZQFZ治疗4周后,小鼠的体重、脾脏与肝脏指数均得到了显着的回升,NK细胞的杀伤活性明显增强。此外,ZQFZ还可以促进免疫抑制小鼠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G(Ig G)、Ig A、Ig M、白介素2(IL-2)、IL-6、IL-10和干扰素(IFN)-α的合成,并且抑制IL1-β的表达。病理切片证实ZQFZ减轻了免疫抑制小鼠脾脏内多核巨细胞现象,表明ZQFZ能够有效缓解CTX诱导的免疫抑制可能与细胞因子的淋巴细胞调节作用有关,提示ZQFZ可能具有调节造血功能和抗肿瘤活性。为探究ZQFZ对于造血功能的调控作用,我们首先通过体外细胞实验,利用XTT法与流式细胞术考察ZQFZ对两种造血细胞(K562细胞和CHRF细胞)的细胞活力和凋亡情况的影响,采用联苯胺染色考察ZQFZ对K562细胞分化能力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ZQFZ能够促进K562和CHRF细胞的细胞活力并对两种细胞的凋亡水平无明显影响,提示ZQFZ无明显的细胞毒性,ZQFZ可以增强K562细胞向红系细胞分化的能力,并且能够上调K562和CHRF细胞中造血细胞增殖分化相关蛋白磷酸化p90核糖体S6激酶(P-RSK1p90)、ETS转录因子(ELK1)和c-Myc的表达,提示ZQFZ可能通过上调转录因子的表达进而促进造血细胞的增殖分化。之后,我们在体内建立了由CTX诱导的骨髓抑制小鼠模型,探究ZQFZ能否促进骨髓抑制小鼠骨髓造血功能的重建,揭示ZQFZ重建骨髓造血功能的分子机制。实验结果显示,经ZQFZ治疗4周后,骨髓抑制小鼠体重与脏器指数明显恢复,脏器(肝脏和脾脏)肿胀情况得以缓解,外周血血象中淋巴细胞(LY)、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血红蛋白(HGB)和中性粒细胞(NE)显着升高,单核细胞百分率(MO)降低。此外,ZQFZ能够改善骨髓抑制小鼠受损的骨髓内形态结构,缓解脾脏多核巨细胞增多和肝脏炎性浸润现象,显着促进骨髓细胞中B淋巴细胞生成并提高幼稚细胞的增殖能力,提示ZQFZ对造血功能的调控可能与其免疫调节活性有关。结合抗体芯片、ELISA检测结果与western-blot实验结果,结果显示,ZQFZ能够显着提高血清和脾脏中IL-2和IL-5、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的表达水平,抑制IFN-γ、肿瘤坏死因子(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MCP-5和重组人趋化因子CCL3(MIP-1α)的分泌,同时抑制骨髓抑制小鼠脾脏中ROS表达,显着上调了小鼠脾脏中M-CSF、超氧化物歧化酶(SOD)-1、SOD-2、血红素加氧酶1(HO-1)、核转录因子2(Nrf2)和磷酸化核转录因子B(P-NF-κB)的蛋白表达丰度,在小鼠骨髓单核细胞(BMMNCs)中验证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发现ZQFZ显着下调了P-p38的蛋白表达丰度,上调了SOD1、SOD2、HO-1、Nrf2、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ERK)、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m TOR)、磷酸化IκB激酶α+β(PIKKα+β)和P-NF-κB的蛋白表达丰度,而且P-RSK1p90、ELK1、c-Myc、Nrf2、P-NF-κB和M-CSF的蛋白表达丰度在加入Nrf2-si RNA的K562细胞中被显着上调,证明Nrf2/NF-κB信号通路上调M-CSF水平的途径可能是ZQFZ促进化疗损伤小鼠造血功能重建的主要分子学机制。我们建立了小鼠结直肠癌模型,探究ZQFZ对结直肠癌小鼠肿瘤抑制活性的影响,揭示ZQFZ抗结直肠癌活性的机制。结果表明,经ZQFZ灌胃给药8周后,结直肠癌小鼠的体重、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显着回升,结直肠重量与长度比显着下降,结直肠中肿瘤形成数量减少。此外ZQFZ促进结直肠癌小鼠血象中白细胞(WBC)、LY和粒细胞(GR)水平提升、NK细胞增殖和CD3+CD28+双阳细胞生成,修复受损的脾脏形态,减轻肝脏中空泡变形,减轻肺脏与结直肠的炎性浸润现象,并能够恢复结直肠中腺体结构。ZQFZ能够显着提高结直肠癌小鼠血清和结直肠中IL-2、IL-12、TNF-α和IFN-γ水平,进一步证实,ZQFZ可能通过调节免疫体系功能达到抑制结直肠癌的作用。总之,以上实验研究表明:(1)ZQFZ对健康小鼠的抗疲劳抗氧化活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2)ZQFZ对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功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免疫因子的淋巴细胞调节有关;(3)ZQFZ对骨髓抑制小鼠的造血功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Nrf2/NF-κB信号转导通路提高M-CSF的表达有关;(4)ZQFZ对结直肠癌小鼠的抗肿瘤活性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ZQFZ免疫调节活性有关。本课题的提出有助于进一步促进ZQFZ的开发与推广,也将为开发能够缓解由长期化疗导致的免疫抑制及骨髓抑制作用的抗肿瘤药物提供新思路。
雷欣华[5](2020)在《重组灵芝免疫调节蛋白多周期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试验研究及其与造血干细胞结合受体的鉴定》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在先前的研究中,发现重组灵芝免疫调节蛋白(recombinant Ganoderma lucidum immunoregulatory protein,rLZ-8)可促进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s,HSCs)的自我更新,并促进其向髓系祖细胞(Common myeloid progenitor cells,CMPs)及粒系-巨噬系祖细胞(Granulocyte and macrophage progenitor cells,GMPs)等粒细胞前体细胞分化。同时通过调节趋化因子受体4-趋化因子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轴(CXC chemokine receptor type 4-Stromal cell derived factor-1,CXCR4-SDF1)促进成熟中性粒细胞从骨髓池释放至外周循环,进而实现小鼠模型中环磷酰胺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治疗。为进一步完善rLZ-8在此病症中的治疗效果和作用机制,参考临床治疗中以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CSF)和聚乙二醇化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 G-CSF)为主要药物的用药方案,需要对多治疗周期条件下rLZ-8治疗效果的持续性及稳定性进行评测;同时,作为已经被美国FDA批准进行I期临床试验的测试物,在非人类灵长类动物模型中评估此蛋白在白细胞减少症治疗中对外周循环血液环境的作用将极具指导意义。此外,在已经确定了小鼠骨髓来源造血干细胞是rLZ-8主要的作用细胞后,筛选出其在细胞表面的结合受体对于完善rLZ-8在环磷酰胺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治疗中的作用机制至关重要。方法:首先,设计并构建高表达rLZ-8的毕赤酵母工程菌株,完善rLZ-8的发酵和纯化工艺以获得高纯度的活性蛋白用于下游实验;随后,建立稳定的小鼠及食蟹猴白细胞减少症模型,在小鼠模型中,以Peg G-CSF和G-CSF为对照药物,测试rLZ-8在多周期给药中治疗的有效性和稳定性,在食蟹猴模型中测试rLZ-8皮下和尾静脉两种给药方式对外周循环血细胞稳态的影响,评估rLZ-8在非人类灵长类动物模型中的生白作用;最后,基于TriCEPS活细胞表面受体识别鉴定技术,在鼠源造血干细胞表面筛选与rLZ-8结合的受体并进行验证,以完善rLZ-8在环磷酰胺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治疗中的作用机制。结果:第一部分研究中,首先设计并构建了rLZ-8高表达菌株,随后在中试水平发酵培养了该工程毕赤酵母菌株,同时通过基于阳离子交换色谱和凝胶色谱的精细纯化技术,获得了高纯度的重组灵芝免疫调节蛋白,为下游实验提供了性状稳定的高质量重组蛋白样品。第二部分研究中,首先构建了稳定的小鼠白细胞减少症模型及食蟹猴白细胞减少症模型,在小鼠模型测试了多周期治疗中rLZ-8对外周循环血细胞的作用,确认了中性粒细胞是主要的效应细胞,同时相比Peg G-CSF、G-CSF治疗组,rLZ-8的促粒细胞数目增长效果稳定平缓,具有明显的剂量相关性,达到了持续维系外周循环处于稳态的作用。随后,在食蟹猴模型中,确认了在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白细胞减少症模型中,通过皮下注射rLZ-8同样具有升高外周循环中性粒细胞的作用。第三部分研究中,首先确认了rLZ-8可以与TriCEPS进行偶联,并优化了偶联的条件;随后,应用免疫磁柱分离出纯度较高的造血干细胞,使用偶联后的TriCEPS-rLZ-8去捕获及富集细胞表面潜在的可与rLZ-8结合的蛋白,并通过蛋白质组学进行鉴定及相对定量,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得到与rLZ-8在鼠源造血干细胞表面结合的候选物;最后基于免疫荧光技术进行验证,认为CSF1R是rLZ-8的受体之一。结论:研究证明CSF1R为rLZ-8在鼠源造血干细胞表面结合的受体,多治疗周期内,rLZ-8在小鼠白细胞减少症模型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持续性及稳定性,中性粒细胞是主要的效应细胞,同时对外周循环血小板具有一定的恢复作用,再次证明rLZ-8相比G-CSF类细胞因子作用在更原始的细胞上,骨髓细胞储备种类更丰富,可以应对多次环磷酰胺给药造模引起的骨髓抑制,同时在食蟹猴白细胞减少症模型中皮下进行rLZ-8给药具有促中性粒细胞生成的作用。目前尚未有报道同时具有抗肿瘤作用及维系血细胞稳态作用的蛋白质,rLZ-8在化学疗法诱发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治疗中,具有可能成为治疗/预防肿瘤治疗过程中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治疗药物或补充剂,以及干细胞体外动员及扩增的佐剂。
李波[6](2016)在《循经刮痧治疗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临床初步观察》文中研究说明中性粒细胞减少一直以来被认为是骨髓抑制性化疗最严重的血液学毒性,同时也是实体瘤和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治疗中常见的剂量限制性毒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肿瘤患者的住院天数和感染率,使死亡率和治疗费用明显上升。现代医学对于化疗相关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治疗已经取得飞速的进展,尤其是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G-CSF)及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GM-CSF)起效迅速,升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已经广泛应运于临床,但其不良反应多,改善症状不明显,使用时仍有一定限制。中医药在防治化疗相关中性粒细胞减少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治疗方法多样,涉及中药、针刺、艾灸、穴位注射等单独或联合使用,总体来说疗效持久稳定,但升粒速度太慢,难以满足临床需求。通过前期临床观察,我们发现循经刮痧疗法不仅升粒幅度较大,疗效持久稳定,而且升粒速度快,能在短时间内将中性粒细胞上升到正常范围,顺利的帮助患者完成本周期化疗,有显着的临床意义。为了进一步探索循经刮痧的升粒机制以及疗效维持时间,我们采用临床常用的升粒西药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吉粒芬)作为试验的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在升粒幅度、速度、维持时间、安全性以及症状改善等方面的情况。研究目的:观察循经刮痧疗法对化疗后I-II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方法:将49例化疗后出现I-II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实体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刮痧组25例和西药组24例。刮痧组依次对督脉→两旁膀胱经→两侧胁肋部→两侧髂骨区采用相应的手法进行刮拭,以出现疲点痧包为度,共治疗一次;西药组给予吉粒芬75ug,皮下注射,治疗1-2次。观察两组治疗前1日或当日、治疗后第一天、第一周、第二周的血常规、症状变化、感染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治疗前1日或当日与治疗后第一周的肝肾功能和心、电图改变情况。研究结果:1.疗效①白细胞变化:两组治疗后第一天、第一周、第二周的白细胞计数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中性粒细胞变化:两组治疗后第一天、第一周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上升,各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二周时刮痧组中性粒细胞计数仍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西药组第二周时中性粒细胞计数只有轻度上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差值比较:两组在治疗后中性粒细胞计数均明显上升,刮痧组/西药组上升比例分别为:第一天(84.0%/96.0%)、第一周(92.0%/87.5%)、第二周(68.0%/75.0%);刮痧组中性粒细胞上升、下降幅度变化区间分别为(3.2%,431.0%)、(-64.1%,-0.5%);西药组中性粒细胞上升、下降幅度变化区间分别为(9.1%,1348.7%)、(-92.3%,-1.1%)。④血液稀释问题:刮痧治疗后RBC、HGB、PLT值均出现轻度下降,并且差异多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治疗后第一天RBC、HGB值出现轻度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LT值上升或下降,差异多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西药在升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幅度和速度上优于刮痧治疗,但变化幅度大,维持时间较短;刮痧能在短时间内而且是血液稀释的情况下升高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能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持续上升,并且稳定在正常范围以内,升粒持久稳定有效。2.安全性⑤感染率:两组均未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感染发生率为0%。⑥肝肾功能:刮痧组治疗后肝肾功能中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在生理浓度范围内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P值较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其他指标无明显影响(P>0.05)。西药组对肝肾功能各指标影响不大,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⑦不良反应:两组治疗常见不良反应的包括骨痛、治疗部位疼痛、心悸、发热、疲乏等。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循经刮痧治疗化疗后I-II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快速、安全、有效,相对西药治疗,经济简便且具有更好的稳定性,能帮助肿瘤患者顺利完成本周期化疗,值得临床推广。
万江波[7](2017)在《IL-10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诱导1型调节T细胞在防治GVHD和保存GVL中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和目的:Allo-HSCT是有望治愈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根本手段,但是对于allo-HSCT患者来说,GVHD是主要的移植相关死因。然而,来自异基因供体T淋巴细胞还可以产生GVL效应,从而减少移植后白血病的复发。因此,如何在防治GVHD的同时保留GVL效应是目前改善allo-HSCT治疗效果的关键。Tregs在针对自身和外来抗原产生的外周免疫耐受中发挥重要作用。它分为两大类,即nTregs和iTregs,后者主要为Tr1细胞。nTregs在机体内含量极少,体外大量扩增难度大,难以大规模生产而满足临床需求。本研究拟用IL-10基因修饰的DCs诱导产生Tr1细胞,并对其在体外对T细胞增殖,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以及小鼠骨髓移植模型中对GVHD以及移植动物的生存进行了观察。研究方法:构建携带IL-10基因的慢病毒载体转染受体DCs,应用DCLV-IL-10与供体CD4+T细胞共培养后免疫磁珠分选,获得纯化的Tr1细胞,并应用流式细胞和ELISA方法分析Tr1细胞生物特性;同时利用体外淋巴细胞增殖实验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观察其特异性免疫抑制效应,在白血病小鼠骨髓移植模型中,观察其对GVHD的发生和GVL效应的影响。结果:1.携带IL-10的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并转染DCs,DCLV-IL-10保留成熟DCs的表型,并分泌高水平的IL-10。2.受体DCLV-IL-10与供体幼稚CD4+T细胞共培养,能诱导产生大量的表达特征性CD49b、LAG-3、CD4和CD25免疫表型,同时表达IL-10和IFN-γ,而不表达Foxp3的T细胞,符合Tr1细胞的免疫特征。3.诱导产生的Tr1细胞分泌高水平的IL-10、IFN-γ以及低水平的IL-4、IL-2,对于其发挥免疫调节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4.体外试验显示诱导产生的Tr1细胞抑制CD4+和CD8+T细胞增殖以及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并呈剂量依赖趋势,此效应能被抗IL-10抗体所中和,提示其免疫抑制作用主要依靠IL-10;5.在C57BL/6→BALB/c小鼠骨髓移植模型中,输注Tr1细胞能显着减轻受体小鼠临床和病理GVHD的程度,延长生存期;6.在C57BL/6→BALB/c小鼠白血病骨髓移植模型中,输注Tr1细胞受体小鼠T细胞维持对A20淋巴瘤细胞的杀伤效应,出现Th1向Th2细胞转化,同时其生存期也明显延长,提示Tr1细胞在抑制GVHD的同时也保留了异基因供体T细胞的GVL效应。结论:1.应用IL-10基因修饰的受体DCs与供体CD4+T细胞共培养,体外大规模诱导符合临床应用的Tr1细胞是可行的,同时受体DCLV-IL-10诱导产生的Tr1细胞,在体外具有特异性的免疫抑制功能。2.受体DCLV-IL-10诱导产生的Tr1细胞,在小鼠白血病异基因骨髓移植模型中,输注Tr1细胞明显延长无病生存期,提示Tr1细胞在明显减轻GVHD程度的同时能够保留GVL效应。
马振玲[8](2018)在《骨髓间充质基质细胞分泌的Periostin通过调控白血病细胞中CCL2的表达促进B-ALL发展》文中研究表明细胞基质蛋白Periostin(POSTN)在实体瘤如乳腺癌、结直肠癌、胃癌等肿瘤微环境中发挥重要功能。我们前期研究表明POSTN在人及小鼠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骨髓中高表达,POSTN基因敲除可抑制小鼠B-ALL的发生,且POSTN可能来源于骨髓间充质基质细胞(BM-MSCs)而非B-ALL细胞。在本论文中,我们进一步研究了 POSTN蛋白在B-ALL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我们发现B-ALL细胞与BM-MSCs通过非直接接触共培养后,BM-MSCs中POSTN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而B-ALL仍然不表达POSTN。BM-MSCs分泌的POSTN在体外可以增加B-ALL细胞的增殖以及粘附能力;敲除POSTN的BM-MSCs的体内促进B-ALL细胞在POSTN基因敲除小鼠中皮下成瘤能力明显下降。通过细胞因子芯片分析发现,CCL2的表达受BM-MSCs分泌POSTN的调控,与野生型相比,POSTN基因敲除的B-ALL小鼠骨髓B-ALL细胞中的CCL2表达显着下降。用shRNA敲低B-ALL细胞中CCL2的表达,能够下调BM-MSCs中POSTN的表达,并且能够减弱B-ALL的发生。我们进一步研究分子机制时发现,POSTN通过Integrin/ILK/NF-kB通路促进B-ALL细胞中CCL2的表达,而重组CCL2蛋白通过STAT3转录因子活化增加BM-MSCs中POSTN表达。并且在人及小鼠B-ALL骨髓样本中,POSTN和CCL2的表达呈正相关。以上结果表明,BM-MSCs分泌的POSTN通过与B-ALL细胞表达的CCL2相互调控,促进B-ALL的发展,这将为后续白血病发病机制的进一步阐明及B-ALL药物开发与治疗提供依据。
李程程[9](2016)在《G-CSF对辐射诱导的造血干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对造血系统辐射损伤敏感性的影响》文中提出随着核电站的建立,人类太空活动的增加,临床上放射诊疗设备的广泛应用,以及核武器恐怖威胁等因素的存在,人类的辐射暴露性可能性日益增加。造血系统对电离辐射(IR)高度敏感,辐射引起的急性骨髓抑制是造成急性放射病中感染、出血、贫血等临床表现的重要病理基础。临床上,可以给予造血细胞因子缓解症状,其中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G-CSF)是应用最广泛的药物。长期骨髓抑制是辐射远期损伤的主要表现,也是临床进行肿瘤放疗、化疗时最常见的毒副作用之一,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及患者的生存质量。长期骨髓抑制具有迟发性,在临床上容易被忽视,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手段,所以机制研究对长期骨髓抑制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是造血干细胞研究关注的热点之一。G-CSF可以促进HSC及粒系前体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缓解受照后急性骨髓抑制。但是有临床观察显示接受放疗、化疗的患者应用G-CSF后骨髓的恢复能力下降,提示G-CSF可能促进造血干细胞(HSC)的增殖分化但损伤了其自我更新能力。G-CSF对造血干细胞辐射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对G-CSF临床救治骨髓抑制的合理使用具有重要的意义。辐射诱导的组织细胞内自由基水平升高是造血系统损伤的重要分子机制。氧化应激中的活性氧或活性氮可以诱导DNA和脂质损伤,蛋白质氧化等,其中应激反应中产生的NO及过氧亚硝基阴离子(ONOO-)等可以造成多种细胞的病理性损伤。应激产生的NO主要由诱导型NO合酶(Inducible NO Synthase,iNOS)介导。前期研究结果显示,iNOS的特异性抑制剂可以减轻辐射引起的血管内皮损伤。阐明iNOS在辐射导致的组织、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对辐射损伤的分子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探讨G-CSF对造血干细胞辐射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课题第一部分利用4Gy,6Gy亚致死剂量造血系统辐射损伤模型,给予G-CSF治疗检测其对造血干细胞的影响;采用对小鼠受照后30天生存率保护作用最佳给药方案。一个月后检测外周血和骨髓细胞数目,骨髓细胞分型,造血祖细胞集落形成能力(CFU-GM), LSK细胞中活性氧(ROS), p38MAPK和p16表达水平的变化。同时移植骨髓细胞进行连续竞争性移植实验。实验结果显示,G-CSF可以有效缓解辐射引起的外周血白细胞降低和造血祖细胞增殖抑制,G-CSF对受照小鼠的骨髓细胞计数和骨髓细胞分型影响不大,但是却加重了造血干细胞多系再植能力和自我更新能力的损伤;机制研究发现CSF损伤作用主要是进一步提高了辐射诱导的氧化应激通路ROS-p38的表达,造血干细胞的衰老。提示在应用G-CSF救治急性辐射损伤应采取相应的策略防治骨髓功能的远期损伤。为阐明iNOS在辐射导致的组织、细胞损伤中的作用,课题的第二部分利用inos-/-小鼠观察iNOS对辐射诱导的造血系统辐射敏感性和损伤恢复的影响。C57小鼠作为野生对照(WT)。实验结果显示,电离辐射可以诱导inos-/-小鼠骨髓细胞凋亡和造血细胞功能减退。inos-/-小鼠接受6Gy全身照射(TBI)14天后可以引起外周血细胞和骨髓细胞计数降低,HPC, HSC, LSK细胞比例和数目降低,造血祖细胞和造血干细胞功能损伤,破坏造血干细胞稳态。但是,WT小鼠和inos-/-小鼠相比没有显着性差别。表明inos基因缺陷对造血细胞体外照射和小鼠TBI引起的辐射损伤和和辐射损伤恢复没有明显影响。提示可能IR引起氧化应激主要是增加了ROS从而造成DNA损伤和细胞凋亡和衰老等,与炎症通路激活诱导iNOS表达产生大量NO从而造成细胞毒性作用有所区别,也可能是辐射诱导的造血系统多通路损伤作用掩盖了NO的缺失引起的细胞毒性作用。综上所述,根据临床G-CSF应用发现的问题,探讨了G-CSF对造血干细胞功能的影响和其机制,提出G-CSF可以进一步加重辐射诱导的造血干细胞衰老,加重HSC的功能损伤,提示在临床应用G-CSF救治急性辐射损伤的同时,应考虑采取相应的策略防治骨髓功能的远期损伤。为进一步研究造血系统辐射损伤的机制,利用缺陷小鼠,探讨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的作用,为造血系统辐射损伤防护提供研究思路和理论依据。
王飞,陈慧慧,李健[10](2013)在《基因工程药物治疗白血病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目前采用基因工程药物治疗白血病逐渐成为热点。研究表明白血病在获得缓解后用基因工程药物治疗即可提高疗效,又可减轻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并可望达到治愈白血病的目的。本文从基因工程抗体、重组人细胞因子和基因工程疫苗三大类基因工程药物对治疗白血病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二、重组G—csF在骨髓移植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组G—csF在骨髓移植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比较PEG-G-CSF与G-CSF在自体移植外周血干细胞动员中的作用 ——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1.3 文献检索策略 |
1.4 研究选择、质量评估和数据提取 |
1.5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 |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及文献质量评价结果 |
2.3 Meta分析结果 |
2.4 发表偏倚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淋巴瘤动员方案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2)脂多糖(LPS)诱导的抑制性CD11b+细胞在同种异体角膜移植中的保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LPS诱导的CD11b+细胞的体外扩增及细胞表型的测定 |
1.1 材料和方法 |
1.1.1 主要仪器、主要试剂、动物及试剂的配制 |
1.1.2 方法 |
1.1.3 统计学分析 |
1.2 结果 |
1.3 讨论 |
1.4 小结 |
二、LPS诱导的CD11b+细胞的体外抑制功能的实验研究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主要仪器、主要试剂、动物及试剂的配制 |
2.1.2 方法 |
2.1.3 统计学分析 |
2.2 结果 |
2.3 讨论 |
2.4 小结 |
三、LPS诱导的CD11b+细胞过继转移治疗抑制小鼠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研究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主要仪器、主要试剂、动物及试剂的配制 |
3.1.2 方法 |
3.1.3 统计学分析 |
3.2 结果 |
3.3 讨论 |
展望 |
全文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髓源抑制性细胞(MDSCs)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NK细胞调节移植物抗宿主病中同种反应性T细胞应答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前言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目次 |
1. 第一章:Allo-HSCT后NK细胞及其受体的重建与aGVHD的关系 |
1.1 引言 |
1.2 临床病例资料和实验材料 |
1.3 实验方法 |
1.4 实验结果 |
1.5 讨论 |
2 第二章:NK细胞抑制aGVHD中同种反应性T细胞应答的作用和机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4 实验结果 |
2.5 讨论 |
3 第三章:干细胞动员剂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对NK细胞的aGVHD调节作用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4 结果 |
3.5 讨论 |
4.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和奖励 |
(4)基于免疫调控的贞芪扶正颗粒促造血及抗结直肠癌活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索引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中成药的研究现状 |
1.1.1 中成药的简要概述 |
1.1.2 中成药的生物学功能 |
1.2 贞芪扶正颗粒的研究现状 |
1.3 中成药在免疫调控中的应用 |
1.3.1 中成药对免疫器官的影响 |
1.3.2 中成药对免疫细胞的影响 |
1.3.3 中成药对细胞因子的影响 |
1.4 现代医学对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概述 |
1.4.1 化疗诱导的骨髓抑制及发病机制 |
1.4.2 骨髓抑制疾病模型的建立方法 |
1.4.3 氧化应激对骨髓造血的影响 |
1.4.4 骨髓中幼稚细胞对骨髓造血的影响 |
1.4.5 造血微环境对骨髓造血的影响 |
1.4.6 免疫调控与骨髓造血的关系 |
1.5 结直肠癌概述 |
1.6 本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6.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6.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贞芪扶正颗粒代表性成分检测 |
2.1 引言 |
2.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2.2.1 实验仪器 |
2.2.2 实验材料 |
2.3 实验方法 |
2.3.1 色谱条件 |
2.3.2 对照品的配制 |
2.3.3 样品溶液的配制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ZQFZ中红景天苷含量 |
2.4.2 ZQFZ中毛蕊异黄酮苷含量 |
2.4.3 ZQFZ中女贞苷含量 |
2.4.4 ZQFZ中芒柄花苷含量 |
2.4.5 ZQFZ中槲皮素含量 |
2.4.6 ZQFZ中芒柄花素含量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贞芪扶正颗粒对健康小鼠机体功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3.2.1 实验仪器 |
3.2.2 实验材料 |
3.2.3 实验动物 |
3.3 实验方法 |
3.3.1 动物的给药方案 |
3.3.2 小鼠体重及脏器指数 |
3.3.3 自主活动实验 |
3.3.4 抗疲劳转棒实验 |
3.3.5 小鼠耐力跑实验 |
3.3.6 负重游泳实验 |
3.3.7 生化指标检测 |
3.3.8 小鼠脏器病理学分析 |
3.3.9 统计学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ZQFZ对小鼠的体重和脏器指数的影响 |
3.4.2 ZQFZ对小鼠动物行为学的影响 |
3.4.3 H&E染色对脏器病理学变化的观察 |
3.4.4 生化指标的测定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贞芪扶正颗粒在免疫抑制小鼠中提升免疫力功能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4.2.1 实验仪器 |
4.2.2 实验材料 |
4.2.3 细胞及抗体 |
4.2.4 实验动物 |
4.3 实验方法 |
4.3.2 动物模型的建立及治疗方案 |
4.3.3 ZQFZ免疫调节活性的研究 |
4.3.4 ZQFZ对免疫相关因子水平的检测 |
4.3.5 统计学分析 |
4.4 实验结果 |
4.4.1 ZQFZ对免疫抑制小鼠体重和脏器指数的影响 |
4.4.2 ZQFZ对免疫抑制小鼠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 |
4.4.3 ZQFZ对免疫抑制小鼠脾脏形态结构的影响 |
4.4.4 ZQFZ对免疫抑制小鼠血清中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 |
4.4.5 ZQFZ对免疫抑制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
4.5 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免疫调控的贞芪扶正颗粒在骨髓抑制小鼠中促造血功能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5.2.1 实验仪器 |
5.2.2 实验材料 |
5.2.3 细胞及抗体 |
5.2.4 试剂的配制 |
5.2.5 实验动物 |
5.3 实验方法 |
5.3.1 ZQFZ体外造血功能活性的研究 |
5.3.2 ZQFZ促骨髓抑制小鼠造血功能修复的研究 |
5.3.3 统计学分析 |
5.4 实验结果 |
5.4.1 ZQFZ对体外造血细胞功能活性的影响 |
5.4.2 ZQFZ对骨髓抑制小鼠造血功能活性的影响 |
5.5 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免疫调控的贞芪扶正颗粒抑制结直肠癌生长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6.2.1 实验仪器 |
6.2.2 实验材料 |
6.2.3 抗体 |
6.2.4 实验动物 |
6.3 实验方法 |
6.3.1 动物模型的建立及治疗方案 |
6.3.2 血液及组织样本收集 |
6.3.3 脏器指数 |
6.3.4 外周血细胞计数 |
6.3.5 小鼠血液细胞的分离 |
6.3.6 小鼠组织病理学观察 |
6.3.7 ELISA检测 |
6.3.8 统计学分析 |
6.4 实验结果 |
6.4.1 ZQFZ对结直肠癌小鼠体重和脏器指数的影响 |
6.4.2 ZQFZ对结直肠癌小鼠外周血细胞数的影响 |
6.4.3 ZQFZ对结直肠癌小鼠血液中T淋巴细胞的影响 |
6.4.4 ZQFZ对结直肠癌小鼠血液中NK细胞的影响 |
6.4.5 ZQFZ对小鼠结直肠肿瘤形成的影响 |
6.4.6 ZQFZ对结直肠癌小鼠结直肠和脏器组织形态的影响 |
6.4.7 ZQFZ对结直肠癌小鼠血清和结直肠中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 |
6.5 讨论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本研究创新性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重组灵芝免疫调节蛋白多周期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试验研究及其与造血干细胞结合受体的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1.1 重组灵芝免疫调节蛋白的研究进展 |
1.1.1 灵芝免疫调节蛋白简介 |
1.1.2 重组灵芝免疫调节蛋白的免疫调节功能及作用机制 |
1.1.3 重组灵芝免疫调节蛋白的肿瘤杀伤功能及作用机制 |
1.1.3.1 重组灵芝免疫调节蛋白对肝细胞癌进展的影响 |
1.1.3.2 重组灵芝免疫调节蛋白对肺细胞癌进展的影响 |
1.2 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为代表的骨髓抑制的治疗 |
1.2.1 白细胞减少症简介 |
1.2.2 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治疗 |
1.2.3 G-CSF和 GM-CSF与粒细胞增殖相关信号通路及作用机制 |
1.3 活细胞表面与蛋白相互作用受体的捕获与鉴定 |
1.3.1 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的鉴定具有特殊的生物学和药学重要性 |
1.3.2 Tri CEPS技术用于识别和鉴定活细胞/组织上与配体结合的受体 |
1.3.3 M-CSF与 M-CSFR的相互作用对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重组灵芝免疫调节蛋白的表达和纯化 |
2.1 重组灵芝免疫调节蛋白毕赤酵母表达菌株构建 |
2.1.1 实验材料 |
2.1.1.1 菌株和表达载体 |
2.1.1.2 实验试剂 |
2.1.1.3 实验仪器 |
2.1.2 实验方法 |
2.1.2.1 LZ-8密码子优化与基因合成 |
2.1.2.2 p GAPZαA-rLZ-8 表达载体构建 |
2.1.2.3 rLZ-8毕赤酵母表达菌株构建 |
2.1.2.4 重组毕赤酵母菌株鉴定 |
2.1.2.5 菌种保存与摇瓶小量表达 |
2.1.3 实验结果 |
2.1.3.1 pGAPZαA-rLZ-8 表达载体构建 |
2.1.3.2 X-33毕赤酵母表达菌株构建 |
2.2 重组灵芝免疫调节蛋白的中试发酵及产物纯化 |
2.2.1 实验材料 |
2.2.1.1 实验试剂 |
2.2.1.2 实验设备 |
2.2.2 实验方法 |
2.2.2.1 rLZ-8酵母工程菌株中试水平的表达 |
2.2.2.2 rLZ-8蛋白的精细纯化 |
2.2.3 实验结果 |
2.2.3.1 经中试发酵生产获得表达量较高的重组蛋白 |
2.2.3.2 经精细纯化获得纯度较高的重组蛋白 |
2.3 讨论 |
2.3.1 重组灵芝免疫调节蛋白表达系统的选择 |
2.3.2 重组灵芝免疫调节蛋白纯化策略 |
2.4 小结 |
第三章 rLZ-8在白细胞减少症动物模型中的治疗作用 |
3.1 rLZ-8在小鼠模型中对白细胞减少症的治疗 |
3.1.1 实验材料 |
3.1.1.1 实验动物 |
3.1.1.2 实验试剂 |
3.1.1.3 实验仪器 |
3.1.2 实验方法 |
3.1.2.1 小鼠白细胞减少症模型的建立 |
3.1.2.2 小鼠白细胞减少症的治疗方案 |
3.1.2.3 血液分析方法 |
3.1.3 实验结果 |
3.1.3.1 单次腹腔注射高剂量环磷酰胺可以建立稳定的白细胞减少症小鼠模型 |
3.1.3.2 皮下进行rLZ-8给药在白细胞减少症小鼠模型中有升高外周血白细胞的作用 |
3.1.3.3 多治疗周期中rLZ-8可以稳定、持续的促进白细胞减少症小鼠外周血白细胞的恢复 |
3.1.3.4 中性粒细胞是rLZ-8作用下模型小鼠外周血主要响应群体 |
3.1.3.5 rLZ-8可以促进白细胞减少症小鼠骨髓中性粒细胞的恢复 |
3.1.3.6 rLZ-8可以促进白细胞减少症小鼠外周血血小板的恢复 |
3.1.3.7 多次造模治疗过程中rLZ-8治疗组小鼠死亡个体数目低 |
3.2 rLZ-8在食蟹猴体内对白细胞减少症的治疗 |
3.2.1 实验材料 |
3.2.1.1 实验动物 |
3.2.1.2 实验试剂 |
3.2.1.3 实验仪器 |
3.2.2 实验方法 |
3.2.2.1 给药途径及给药剂量 |
3.2.2.2 观察时间及检测指标 |
3.3.2.3 临床检验 |
3.2.3 实验结果 |
3.2.3.1 食蟹猴体重在实验过程中处于稳定状态 |
3.2.3.2 血细胞分析证明rLZ-8皮下给药会增加白细胞减少症食蟹猴模型动物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的数目 |
3.2.3.3 细胞群占比分析证明中性粒细胞是rLZ-8作用下白细胞减少症食蟹猴模型动物的主要响应细胞,对淋巴细胞影响不显着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rLZ-8与鼠源造血干细胞表面受体的捕获与鉴定 |
4.1 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提取及鉴定 |
4.1.1 实验材料 |
4.1.1.1 实验试剂 |
4.1.1.2 实验仪器 |
4.1.2 实验方法 |
4.1.2.1 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的提取 |
4.1.3 实验结果 |
4.1.3.1 磁珠分选富集获得了高纯度的造血干细胞 |
4.2 造血干细胞活细胞表面与rLZ-8结合的受体捕获及验证 |
4.2.1 实验材料 |
4.2.1.1 细胞 |
4.2.1.2 实验试剂 |
4.2.1.3 实验仪器 |
4.2.2 实验方法 |
4.2.2.1 活细胞表面受体捕获流程概述 |
4.2.2.2 rLZ-8与TriCEPS结合条件筛选方案 |
4.2.2.3 受体筛选策略 |
4.2.2.4 CSF1R为 rLZ-8 造血干细胞表面受体的验证 |
4.2.3 实验结果 |
4.2.3.1 rLZ-8与TriCEPS可实现有效偶联 |
4.2.3.2 室温、20μg/mL rLZ-8_TriCEPS与造血干细胞孵育30 min可实现高效的受体捕获 |
4.2.3.3 应用TriCEPS技术在鼠源造血干细胞表面捕获的可与rLZ-8相互作用的蛋白候选物 |
4.2.3.4 OMX免疫荧光成像鉴定CSF1R为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表面rLZ-8的结合受体之一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循经刮痧治疗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临床初步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 |
第一部分 |
综述一 现代医学对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防治进展 |
1.中性粒细胞的产生和功能 |
2.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定义及危害 |
3.化疗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 |
4.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治疗进展 |
5.G-CSF应用的局限性 |
6.G-CSF怎样应用更加合理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医药对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防治进展 |
1.中医对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认识 |
2.中医药对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防治 |
2.1.单药 |
2.2.成药制剂 |
2.2.1.化疗期间配合口服中成药与单纯化疗比较 |
2.2.2.中成药对比西药 |
2.3.注射制剂 |
2.4.汤药 |
2.4.1.化疗期间配合口服汤药与单纯化疗比较 |
2.4.2.汤药对比西药 |
2.5.针灸 |
2.5.1.足三里穴位注射 |
2.5.2.艾灸 |
2.5.3.刮痧 |
2.5.4.针灸配合 |
2.6.综合治疗 |
2.6.1.针药 |
2.6.2.中成药与西药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循经刮痧治疗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临床初步观察 |
前言 |
1.临床资料 |
1.1.纳入病例标准 |
1.2.排除病例标准 |
1.3.中止和撤除病例标准 |
1.4.脱落病例标准 |
2.研究内容及方法 |
2.1.治疗方法 |
2.1.1.刮痧操作及次数 |
2.1.2.吉粒芬皮下注射及次数 |
2.2.检测指标 |
2.2.1.疗效评价指标 |
2.2.2.安全性评价指标 |
2.3.统计学方法 |
3.结果 |
3.1.一般资料 |
3.2.疗效 |
3.2.1.刮痧治疗前后血象的变化 |
3.2.2.西药治疗前后血象的变化 |
3.3.两组中性粒细胞差值变化 |
3.3.1.两组中性粒细胞差值变化情况 |
3.3.2.两组中性粒细胞变化幅度情况 |
3.4.两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变化趋势对比 |
3.5.两组对血液黏稠度的影响 |
3.6.感染率 |
3.7.安全性及症状改善情况 |
3.7.1.心电图 |
3.7.2.肝肾功能 |
3.7.3.常见不良症状比较 |
4.讨论 |
4.1.西医的“中性粒细胞”与中医的“卫阳” |
4.2.刮痧升粒的作用机制 |
4.2.1.刮痧升粒的中医机制 |
4.2.2.刮痧升粒的可能西医机制 |
4.3.疗效分析 |
4.3.1.刮痧升粒快且疗效持久平稳 |
4.3.2.影响刮痧升粒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 |
4.3.3.刮痧后血液稀释问题 |
4.3.4.刮痧使血清胆红素在生理浓度范围内升高 |
4.3.5.刮痧使血清碱性磷酸酶值降低 |
4.3.6.不良反应 |
5.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IL-10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诱导1型调节T细胞在防治GVHD和保存GVL中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部分 :IL-10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转染DCs |
1.材料和方法 |
1.1 主要材料和仪器 |
1.2 主要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第二部分 :IL-10 基因修饰的DCs诱导Tr1 细胞 |
1.材料和方法 |
1.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1.2 主要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第三部分 :IL-10 基因修饰的DCs诱导Tr1 细胞对移植动物GVHD的发生以及生存的影响 |
1.材料和方法 |
1.1 主要材料和仪器 |
1.2 主要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防治移植物抗宿主病并保留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8)骨髓间充质基质细胞分泌的Periostin通过调控白血病细胞中CCL2的表达促进B-ALL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1.1.1 概述 |
1.1.2 发病机理 |
1.1.3 B-ALL小鼠模型 |
1.2 骨髓微环境与白血病 |
1.2.1 概述 |
1.2.2 骨髓基质细胞与细胞外基质蛋白 |
1.2.3 骨内膜微环境 |
1.2.4 血管周微环境 |
1.3 骨髓间充质基质细胞与白血病 |
1.3.1 骨髓间充质基质细胞 |
1.3.2 BM-MSCs与肿瘤发生发展 |
1.3.3 BM-MSCs与白血病 |
1.4 Periostin蛋白 |
1.4.1 Periostin |
1.4.2 POSTN与疾病 |
1.4.3 POSTN与肿瘤微环境 |
1.5 CCL2蛋白 |
1.5.1 概述 |
1.5.2 CCL2与白血病 |
1.6 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和意义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质粒,菌株和细胞株 |
2.1.2 实验动物 |
2.1.3 实验试剂和耗材 |
2.1.4 引物序列 |
2.1.5 溶液配方 |
2.1.6 仪器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2.2.2 质粒的转化 |
2.2.3 质粒DNA的提取 |
2.2.4 贴壁细胞培养 |
2.2.5 悬浮细胞培养 |
2.2.6 脂质体转染 |
2.2.7 稳转细胞系的构建 |
2.2.8 分离骨髓间充质基质细胞 |
2.2.9 鉴定骨髓间充质基质细胞 |
2.2.10 细胞共培养实验 |
2.2.11 细胞粘附实验 |
2.2.12 药物处理的细胞粘附实验 |
2.2.13 CCK8检测细胞增殖 |
2.2.14 细胞周期分析 |
2.2.15 细胞Ki67的流式检测 |
2.2.16 RNA提取 |
2.2.17 qRT-PCR |
2.2.18 蛋白提取 |
2.2.19 蛋白定量 |
2.2.20 蛋白质免疫印迹 |
2.2.21 流式分选实验 |
2.2.22 细胞因子矩阵分析 |
2.2.23 病人组织样本收集 |
2.2.24 小鼠尾巴基因组的提取 |
2.2.25 小鼠尾巴基因组的提取(煮沸法) |
2.2.26 小鼠POSTN基因型鉴定 |
2.2.27 B-ALL小鼠模型的构建 |
2.2.28 皮下共注射实验 |
2.2.29 小动物活体成像实验 |
2.2.30 动物组织石蜡包埋与切片 |
2.2.31 动物组织OCT包埋与切片 |
2.2.32 免疫组化 |
2.2.33 冰冻切片免疫荧光 |
2.2.34 细胞爬片免疫荧光 |
2.2.35 H&E染色 |
2.2.36 POSTN蛋白ELISA检测 |
2.2.37 CCL2蛋白ELISA检测 |
2.2.38 统计学分析 |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1 B-ALL细胞能够增加BM-MSCs表达POSTN水平 |
3.2 POSTN缺失的BM-MSCs降低B-ALL细胞体外增殖、粘附能力 |
3.3 POSTN缺失的BM-MSCs降低B-ALL细胞皮下成瘤能力 |
3.4 POSTN缺失减少B-ALL细胞中CCL2的表达 |
3.5 敲低B-ALL细胞中CCL2能够下调POSTN表达及B-ALL发展 |
3.6 POSTN通过Integrin/ILK/NF-kB通路促进B-ALL细胞表达CCL2 |
3.7 CCL2通过STAT3的活化促进BM-MSCs表达POSTN |
3.8 POSTN和CCL2在B-ALL骨髓中高表达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G-CSF对辐射诱导的造血干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对造血系统辐射损伤敏感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G-CSF对辐射诱导的造血干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 |
技术路线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核辐射引起造血系统损伤 |
1.2 造血系统细胞组成 |
1.3 G-CSF在治疗造血系统辐射损伤中的应用 |
1.4 造血干细胞衰老是长期骨髓抑制的重要机制 |
2. 实验材料 |
2.1 试剂 |
2.2 实验动物 |
2.3 主要仪器 |
2.4 主要软件 |
3. 实验方法 |
3.1 全身照射G-CSF给药方案 |
3.2 外周血常规检测 |
3.3 造血细胞分离 |
3.4 骨髓细胞分型(phenotype)检测 |
3.5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形成能力测定(colony forming unit-granulocyte andmacrophage, CFU-GM) |
3.6 竞争性骨髓移植实验 |
3.7 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检测 |
3.8 细胞内p38MAPK检测 |
3.9 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 |
3.10 p16~(Ink4a)mRNA的表达 |
3.11 统计分析 |
4. 结果与讨论 |
4.1 G-CSF对受照小鼠骨髓和外周血细胞减少的治疗作用 |
4.2 G-CSF对受照小鼠骨髓分型的影响 |
4.3 G-CSF缓解受照小鼠造血祖细胞增殖抑制 |
4.4 G-CSF可以降低受照小鼠HSCs的长期再植能力 |
4.5 G-CSF提高TBI导致的ROS水平 |
5.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对造血系统辐射损伤敏感性的影响 |
技术路线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造血系统细胞组成和电离辐射诱导造血损伤作用 |
1.2 NO对机体的调节作用 |
1.3 NO与造血系统调节 |
1.4 NO在电离辐射损伤中的作用 |
2. 材料和方法 |
2.1 试剂 |
2.2 实验动物 |
2.3 主要仪器 |
2.4 主要软件 |
3. 方法 |
3.1 inos-/-小鼠繁育 |
3.2 体外实验 |
3.3 体内试验 |
4. 结果与讨论 |
4.1 inos基因缺陷对辐射诱导的造血细胞凋亡和功能减退没有影响 |
4.2 inos基因缺陷体内试验不影响辐射诱导的外周血和骨髓细胞数目降低 |
4.3 inos基因缺陷不影响受照小鼠的骨髓细胞分型检测 |
4.4 inos基因缺陷对受照小鼠造血细胞功能损伤无显着性影响 |
4.5 inos基因缺陷对受照小鼠的细胞周期的影响 |
5. 讨论 |
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表 |
综述一 G-CSF动员造血干细胞机制研究进展 |
1. G-CSF的生物学特性 |
2. 造血干细胞龛简介 |
3. G-CSF动员造血干细胞的机制 |
3.1 G-CSF在造血干细胞动员中的应用 |
3.2 G-CSF动员造血干细胞机制 |
3.2.1 G-CSF通过破坏交联动员造血干细胞 |
3.2.2 G-CSF调节蛋白酶活性动员造血干细胞 |
3.2.3 G-CSF通过脂类的作用影响造血干细胞动员 |
3.2.4 G-CSF通过损伤微环境影响造血干细胞动员 |
3.2.5 G-CSF通过神经系统动员造血干细胞 |
3.2.6 G-CSF损伤吞噬细胞的作用动员造血干细胞 |
4. 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Lkb1维持造血干细胞稳态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
1. 前言 |
2. Lkb1及其相关功能简介 |
2.1 Lkb1基本特征和分布 |
2.2 LKb缺陷表型变化 |
2.3 Lkb1调控代谢通路 |
3. Lkb1缺陷破坏HSCs稳态 |
3.1 Lkb1缺陷导致HSCs的衰竭 |
3.2 Lkb1缺陷的小鼠HSC丧失造血重建功能 |
3.3 Lkb1调节HSC线粒体功能 |
3.4 Lkb1缺陷影响HSCs染色体形态和功能 |
3.5 Lkb1调节干细胞静止 |
3.6 Lkb1维持骨髓细胞的能量稳态 |
4. Lkb1调节HSCs稳态机理 |
4.1 Lkb1调节HSCs衰竭的机理 |
4.2 Lkb1调节线粒体功能的机理 |
4.3 调节有丝分裂和基因组稳定的机制 |
4.4 Lkb1介导的维持HSCs稳态其他可能途径 |
5.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介绍 |
(10)基因工程药物治疗白血病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基因工程抗体 |
1.1 CD33单抗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 |
1.2 Campath-1H治疗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CLL) 和幼淋巴细胞白血病 (PLL) |
1.3 CD20单抗 (美罗华Rituximab, 化学名利妥昔单) 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LL) |
2 重组人细胞因子 |
2.1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 (rhG-CSF) 和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hGM-CSF) |
2.2 重组人白介素 |
2.3 重组人干扰素 |
2.4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rhTPO) |
3 基因工程疫苗 |
4 结语 |
四、重组G—csF在骨髓移植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比较PEG-G-CSF与G-CSF在自体移植外周血干细胞动员中的作用 ——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D]. 谌通通. 桂林医学院, 2021(01)
- [2]脂多糖(LPS)诱导的抑制性CD11b+细胞在同种异体角膜移植中的保护作用[D]. 韩玉萍. 天津医科大学, 2017(01)
- [3]NK细胞调节移植物抗宿主病中同种反应性T细胞应答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盛立霞. 浙江大学, 2014(04)
- [4]基于免疫调控的贞芪扶正颗粒促造血及抗结直肠癌活性的研究[D]. 初秋博. 吉林大学, 2020(08)
- [5]重组灵芝免疫调节蛋白多周期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试验研究及其与造血干细胞结合受体的鉴定[D]. 雷欣华. 吉林大学, 2020(01)
- [6]循经刮痧治疗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临床初步观察[D]. 李波.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4)
- [7]IL-10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诱导1型调节T细胞在防治GVHD和保存GVL中的研究[D]. 万江波.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5)
- [8]骨髓间充质基质细胞分泌的Periostin通过调控白血病细胞中CCL2的表达促进B-ALL发展[D]. 马振玲. 厦门大学, 2018(08)
- [9]G-CSF对辐射诱导的造血干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对造血系统辐射损伤敏感性的影响[D]. 李程程.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6(01)
- [10]基因工程药物治疗白血病的研究进展[J]. 王飞,陈慧慧,李健. 现代肿瘤医学, 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