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广西褐煤资源前景的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孙娟[1](2020)在《硫酸盐还原菌协同褐煤修复酸性矿山废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针对硫酸盐还原菌(SRB)修复酸性矿山废水(AMD)时,低pH和重金属离子对SRB活性的抑制作用和微生物可利用碳源的经济性问题,基于褐煤具有吸附重金属、提升pH和可作为固相有机碳源的优点,以及寻找经济有效碳源对SRB修复AMD的重要意义。本课题首先以不同粒径褐煤为研究对象,系统深入地研究了不同粒径褐煤对Cu2+和Zn2+在单金属体系和二元金属体系下的吸附性能与吸附机理;其次,为提高SRB对褐煤固相有机碳源的利用性,从阜新市玉龙湖中富集、分离、纯化得到了一株溶煤菌(PSB1),对其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后,进行了生长特性、耐酸特性和耐金属特性研究;最后,通过SRB协同褐煤修复AMD实验,探究了褐煤作为SRB碳源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揭示了SRB协同褐煤处理AMD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褐煤对Cu2+和Zn2+的吸附动力学拟合模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等温吸附线类型均为典型的L型等温线中的L-2型曲线。褐煤吸附Cu2+的等温吸附线拟合模型符合Langmuir模型,吸附Zn2+的等温吸附线拟合符合Freundlich模型。在单金属体系,褐煤吸附Cu2+的过程涉及静电、配位和离子交换作用,Cu2+以Cu2+、Cu O、Cu SO4和Cu CO3化学态吸附在褐煤表面,且Cu2+与褐煤芳烃上的氧发生配位作用时能够导致褐煤晶体结构一定的崩塌;褐煤吸附Zn2+的过程涉及静电作用、配位作用和离子交换作用,Zn2+以Zn O、Zn SO4和Zn CO3化学态吸附在褐煤表面,且Zn2+与褐煤芳烃上的氧发生配位作用时对褐煤晶体结构不产生较大改变。在二元金属体系,褐煤吸附Cu2+机理同单金属体系褐煤吸附Cu2+机理,二元金属体系下Zn2+只通过配位作用吸附在褐煤表面。(2)溶煤菌PSB1液体培养物呈红色,菌落呈黄色,圆形,边缘整齐,光滑湿润,直径为1~2mm左右,革兰氏染色呈阴性,为假单胞菌属,与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WP012495146)相似性为98.7%。按照1:10接种比例接种PSB1培养时,0~4h为延缓期,4~50h为对数生长期,50~60h为稳定期,60h进入衰亡期。PSB1在pH为4~10范围内均可生长,具有良好的耐酸性。Cu2+和Zn2+对溶煤菌PSB1的毒性大小为Cu2+>Zn2+。(3)褐煤预处理AMD,60min,Cu2+去除率100%,体系pH从4提升至7.12,24h时,Zn2+去除率100%,体系pH为7.94。SRB协同PSB1溶解后褐煤体系修复预处理后的AMD时,SRB活性最佳,SO42-的去除率最高,为58.87%。SRB协同PSB1溶解后褐煤体系修复AMD时,PSB1生长代谢消耗了褐煤中的无机碳(Fe CO3、Ca CO3),褐煤表面出现裸露的Fe2+和Ca2+。SRB还原SO42-产生的S2-与褐煤表面裸露的Fe2+生成Fe S沉淀,部分SO42-与褐煤表面裸露的Ca2+生成Ca SO4,吸附在褐煤表面。该论文有图44幅,表20个,参考文献96篇。
刘振环[2](2016)在《低温干燥/热解预处理强化低阶煤干法磁选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高硫低阶煤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热处理进行预提质,进而对预提质煤进行磁选试验,研究脱硫降灰效果。主要研究热处理温度、热处理时间对煤样产率、硫分、灰分之间的影响和磁选脱硫降灰效果。以还原铁粉作为热处理过程中的催化剂,探讨了磁选脱除低阶煤中有机硫的可能性。以前进、宏鑫低阶高硫煤为试样,进行热处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增加,煤样产率逐渐降低,煤样灰分逐渐升高,而煤样硫分呈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在升温过程中,煤样中小分子结构及侧链、黄铁矿硫等矿物、大分子结构发生分解反应,部分物质以气态形式逸出。在相同的热处理温度下,随着热处理时间增加,煤样产率降低,煤样灰分增加。热处理后预提质煤的试验结果表明:0-300℃时,磁性物产率较低。400℃时,磁性物产率达到最高。经X射线衍射仪分析,400℃时试样中出现大量磁黄铁矿。400-550℃时,前进煤与宏鑫煤通过磁选均有较好的脱硫降灰效果。两种煤样的精煤硫分最低可降至1%左右,相比原煤7%左右的硫分有了大幅度降低;400℃时,前进煤与宏鑫煤精煤灰分降至最低,分别为11.01%和13.74%,比原煤分别降低了2.04%和3.34%。以胜利褐煤为试样,以还原铁粉为催化剂,探索热处理强化磁选脱除低阶煤中有机硫的可能性。不加还原铁粉时,主要硫形态为有机硫的试样磁性物产率很低,约5%;加入还原铁粉时,试样的磁性物产率大幅增加,约30%。经XPS分析发现:加入还原铁粉时,煤样在热处理过程中与还原铁粉发生反应生成部分硫化铁类矿物。加铁催化脱硫后,煤样硫分由原煤的1.8%左右降低至精煤的0.5%左右,与不加还原铁粉相对比,精煤硫分约降低1%左右,脱硫效果显着。
黄云晟[3](2016)在《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百色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对2004-2013年百色市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等分析指标以及万元GDP生态足迹、生态足迹指数等评价指标进行计算和分析,并应用统计软件SPSS19.0进行回归分析,预测分析了百色市2014-2018年未来五年生态赤字/盈余的变化情况,希望能为百色市的全面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基于生态足迹模型,本文选取了生态足迹分析的各项指标和相应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百色市的人均生态承载力由2004年的0.63565hm2下降到2013年的0.54192hm2,减小了 0.09373hm2,略有减小;人均生态足迹由2004年的 1.381496 hm2 增长到 2013 年的 1.766031hm2,增加了 0.384535hm2 增长很快。生态足迹由六类土地的生态足迹加总构成,因此,本文在计算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时,分析了六类土地生态足迹的各自变化状况以及它们在总量中的构成,以期找出六类土地中影响生态足迹增长和生态承载力下降的重点因素。分析结果表明,2004-2013年百色市的人均生态承载力总是小于人均生态足迹,可见人们的生产生活对自然的需求总是大于自然所能够提供的物质资源,导致百色市的生态环境一直处于生态赤字状态,并且有不断加大的趋势。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评价结果为:从2004-2013年百色市的生态状况一直处于严重不可持续状态,且一直呈现不断加剧的态势。在预测2014-2018年百色市的生态赤字/盈余变化趋势时,首先对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进行回归预测,然后用生态赤字盈余的计算公式算出未来五年的生态状况,结果表明:百色市的人均生态足迹呈现大幅增长的趋势,将从1.846hm2增长到3.567hm2;百色市的人均生态承载力则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将从0.48664hm2下降0.4444m2。因此,未来五年,百色市的生态赤字将逐年上升,将从1.35936hm2/cap增长到3.1226hm2/cap,生态不可持续程度将进一步加剧。最后,根据生态足迹模型的分析结果,综合考虑百色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其未来发展前景,提出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张宁[4](2014)在《澳洲褐煤射频干燥技术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其中褐煤约占煤炭总储量的13%。褐煤价格低廉,但其高水分和易自燃的特点引起了在运输和储存方面的诸多问题。通过干燥处理降低煤的水分,可以提高褐煤的热值、提高燃烧效率、降低运输和储存成本、更为广阔的利用价值和减少电厂的排放。因此,脱水干燥技术对于提高褐煤的竞争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射频是一种高频交流电磁波,相比于传统干燥,射频干燥具有加热速度快、能量分布均匀、加热具有选择性和物料温度低的优点;相比于微波干燥,射频干燥具有设备投资小、穿透深度大的特点。本试验以澳洲褐煤为研究对象,进行射频干燥的试验研究,旨在为澳洲褐煤的射频干燥技术提供理论基础。利用介电特性测量系统测量了不同测试频率、温度和含水率条件下澳洲褐煤的介电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测试频率、温度和含水率均对澳洲褐煤的介电特性产生了影响。在所有的测试频率和温度下,褐煤样品的介电常数和损耗因子都随着含水率的升高而增大。褐煤样品的介电常数随着测试频率的升高而增大,损耗因子随着测试频率的升高先减小后增大。当褐煤样品的含水率超过27.87%时,介电常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当含水率低于27.87%时,介电常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试验研究的含水率和温度范围内,褐煤样品的损耗因子随着含水率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得到澳洲褐煤的介电常数和损耗因子,可以通过相关公式计算在不同条件下射频能量的穿透深度。穿透深度随着测试频率、温度和含水率的升高而减小,并且较低的温度和含水率对穿透深度的影响更大,通过穿透深度可以设计物料的最大堆叠厚度。利用射频干燥系统研究了褐煤粒径、极板间距、装载量和间歇加热系数对澳洲褐煤干燥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澳洲褐煤的粒径、射频干燥系统的极板间距、装载量和间歇加热系数均对其干燥特性产生了影响。极板间距、装载量和间歇加热系数对干燥时间产生了显着的影响,而褐煤粒径对干燥时间的影响不大。随着褐煤粒径和间歇加热系数的变大,干燥速率增大;随着极板间距和装载量的变大,干燥速率减小。此外,Weibull分布函数用来描述澳洲褐煤的射频干燥特性。尺度参数随着褐煤粒径、极板间距和装载量的减小而变小,随着间歇加热系数的减小而变大。随着褐煤粒径、极板间距和装载量的增大,形状参数变小;随着间歇加热系数的增大,形状参数变大。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研究了不同工作参数对澳洲褐煤脱水率和能量消耗的影响,并且得到了澳洲褐煤射频干燥的最优工作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射频干燥系统极板间距、褐煤装载量、间歇加热系数和总干燥时间对脱水率和能量消耗的影响是显着的(p<0.01)。褐煤脱水率和能量消耗都随着极板间距和装载量的减小、间歇加热系数和总干燥时间的增加而增大。二次多项式模型相比于其它模型可以较好的预测澳洲褐煤射频干燥最优的工作参数。澳洲褐煤射频干燥最优工作参数为:极板间距35mm,装载量478g,间歇加热系数0.8,总干燥时间28min。在最优工作参数试验条件下,得到的澳洲褐煤脱水率为91.58%,能量消耗为2.38kW h/kg。
杨秋媛[5](2007)在《矿业权期权化交易实施相关理论及应用研究 ——以云南省煤矿业权期权化交易实施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矿产资源浪费和矿产资源危机的现象日趋严重,对矿业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势在必行。本文就是通过对国内矿产资源的状况的研究与分析,探讨和分析了矿业权期权化交易的相关理论,结合云南省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阐述了在云南省进行煤矿业权期权交易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最后,以云南省为例,研究煤矿业权期权化实施机制。本论文结合经济学与金融工程的理念和方法,主要探讨了以下几个方面:(1)以我国矿产资源与煤炭资源的现状为背景,在分析我国资源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将期权理论应用于矿业权。(2)给出了矿业权概念、特征,并进行了矿业权价值分析,分析指出矿业权具有期权化的可能性。提出矿业权期权交易概念及其条件,还分析了矿业权期权交易的原则以及谈到了矿业权期权的定价理论并根据交易成本理论,对矿业权期权交易的交易成本进行分析。(3)通过案例研究,分析云南省煤炭资源的现状,进行了云南省煤矿业权期权交易的可行性研究,探讨通过矿业权期权对煤炭资源进行优化配置。针对云南地区矿业权期权交易进行了实施机制的研究,对云南煤矿业权期权交易进行程序设计。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始终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法,综合运用了经济学与金融工程的理念和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
刘鸿[6](2006)在《云南省能源发展战略及对策措施研究》文中认为能源是经济社会正常运转和健康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特别是在当今社会更是离不开能源的发展,能源问题已经和国际经济、政治、外交乃至于军事格局紧密联系在一起,能源问题已经成为事关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以及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能源产业发展较快,有力的支持了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基本消除了能源工业对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制约。我国的基本国情人口过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十分严重,使我国能源短缺的基本状况尚未得到彻底改观。特别是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现在,要满足高速发展经济的需要,必须大力发展能源产业。。本人认为要解决中国目前的能源紧张,应重点发展水能,天然气、煤炭等基础能源。而我省云南地处西南,地理位置优越,能源资源品种多,门类齐全,拥有水能、煤炭、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及油气等多种资源,且品质优良、匹配良好。其中尤其以水能资源最具优势,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发展云南能源产业,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弥补我国能源不足的局面,缓解能源供给压力。本文研究的云南省能源发展战略是在国家“十一五”能源发展战略和西部大开发的环境下。以云南省能源发展现状和自有资源条件为基础。剖析云南省能源产业发展的重点,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希望制定有效的政策,法律等措施来保障和促进云南省能源产业的健康高速发展。通过实行有效的能源战略和能源政策,使我省的能源工业实现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能源设计、制造、建设和运营体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能源工业管理体制更加完善,实现能源、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涂妍[7](2004)在《南贵昆经济区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在对区域开发相关概念界定、区域开发理论回顾与区域开发模式评析的基础上,采用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对南贵昆经济区开发历史演进与社会经济条件、区位优势与资源禀赋、地域空间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分工合作、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开发战略与开发政策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 首先,论文运用科学发展观和空间均衡论的理论和方法,论证了南贵昆经济区开发与建设的重大战略意义,同时阐明南贵昆经济区的形成和发展是本区域内在的必然趋势。南贵昆经济区作为跨越中国西南腹地的重要经济带,是按“以线串点、以点带面”的战略方针规划的西部地区“南翼”的一个重点开发区域;是西部地区重要的国土开发主轴,将有望成为中国西部继成渝经济区之后的重要增长极:论文认为,在中国西南地区成渝经济区的重要地位固然是无可置疑的,但在滇黔桂广袤国土上如果没有南贵昆核心区的崛起,那么,科学发展观和空间均衡论所要求的资源空间优化配置、经济协调发展、生态良性循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等均无从说起。 其次,论文对南贵昆经济区开发历史经验进行了回顾和总结。认为:南贵昆经济区开发既是历史上开发的继续,又是对历史开发从内容到形式的拓展,有着重要的国内和国际战略背景;从宏观经济背景与国际经济条件、市场化进程与制度基础以及资本、技术与劳动力条件等方面对南贵昆经济区的分析表明。南贵昆经济区的总体市场化程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所有制结构的单一性构成了其开发和发展的制度约束;南贵昆经济区开发资本来源对区域内部资金积累的依赖性极大地制约着整个经济区的经济发展,在着眼于多渠道多途径融资的同时,更要通过提高民间资本的投资收益率来吸引区域外部的生产要素流入;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南贵昆经济区技术开发与引进能力的弱化极大地制约着南贵昆经济区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高素质劳动力资源稀缺的状况严重制约着南贵昆经济区开发中对知识和技术的吸纳与创新,内在地制约着南贵昆经济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再次,论文从实证角度对南贵昆经济区的区位优势、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和资源察赋进行分析评价。认为:南贵昆经济区的区位优势主要体现在沿海、沿边和沿江优势:该经济区交通运输的基础脆弱,承受需求波动的弹性较小,尤其是当前没有足够的空间改善运输质量,交通运输仍是区域经济发展薄弱环节。铁路运输仍然是该经济区交通运输的骨干,是经济区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公路次之。目前,公路运输己成为该经济区运输网络的基础。南贵昆经济区是一个自然资源察赋相对充裕的欠发达区域,它在矿产资源、能源资源、生物资源、旅游资源等方面的优势明显。如何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该经济区开发的核心问题和着眼点。而发挥自然资源优势是欠发达区域开发首要的产业选择。 ,第四,论文在分析南贵昆经济区的特殊区情后发现,南贵昆经济区资源比较优势和现实竞争优势之间存在严重的“错位”现象。文章利用截面数据对该经济区的产业区位商、区域产业市场占有率、区域产业获利能力等经济指标进行测算,认为,南贵昆经济区在资源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方面具有强的比较优势,但其竞争优势并不明显;南贵昆经济区仍然处在工业化的初级阶段,工业化的任务十分艰巨,必须走出一条符合其独特区情的新型工业化之路,那就是按照空间均衡论的要求,因地制宜,既要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发展传统的资源优势产业,又要积极发展高科技产业,以此建立起经济区合理的产业体系。 第五,论文从增长极点和发展轴的角度,对南贵昆经济区的地域空间载体—城市进行了分析。认为:南贵昆经济区的城市化进程滞后,不同规模和等级的城市在地域空间上沿交通干线呈离散的点状分布,呈现一种瓜蔓式的城市群落结构,而不是国内常见的城市连绵带。论文进一步指出,在经济区内存在典型的核心—边缘结构,经济区内已初步形成了以昆明、贵阳、南宁为中心城市的滇中地区、贵中地区、南柳桂地区等核心区。这种瓜蔓式的城市群落布局决定了南贵昆经济区必须在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指引下探寻一条具有区域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特色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即建立和完善以交通干线、出海通道为纽带的城市等级体系,以组团式的核心区来带动整个经济区发展,使这一城市布局体系真正成为这一经济增长带的空间载体。 第六,本文认为,欠发达区域开发的核心问题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南贵昆经济区是国家西部大开发规划的一个综合经济区,也是我国的一个“问题区域”。该经济区喀斯特地形分布最广、面积大、土地石漠化严重,加上落后的土地利用方式和粗放的矿产资源开发方式更加剧了该经济区的生态脆弱性。南贵昆经济区资源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往往以牺牲不境和掠夺资源为代价,形成了“富饶的贫困”也即结构性贫困。要实现南贵昆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抓住经济发展与生态良性循环的有机“结合点”,走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在发展中重建生态,在重建中?
高源栋[8](1982)在《对广西褐煤资源前景的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广西第三纪褐煤资源,早在二、三十年代就被我国地质学家们所发现,解放前劳动人民曾小规模地开采过,至于大规模地进行地质勘探、开发和利用,还是从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十年代开始的,现已积累了不少基础数据和资料。本文试就目前所掌握的一些资料进行综合整理,并对其开发利用远景提出一些看法,供有关同志参考。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二、对广西褐煤资源前景的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广西褐煤资源前景的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硫酸盐还原菌协同褐煤修复酸性矿山废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酸性矿山废水研究现状 |
1.3 褐煤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实验器材及分析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仪器设备及化学药剂 |
2.3 检测项目及分析方法 |
3 褐煤对Cu~(2+)、Zn~(2+)吸附特性及机理研究 |
3.1 褐煤的物化特性表征 |
3.2 褐煤在单金属体系下的吸附特性 |
3.3 褐煤在二元金属体系下的吸附特性 |
3.4 吸附机理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溶煤菌分离鉴定及特性研究 |
4.1 溶煤菌富集培养 |
4.2 溶煤菌分离纯化及初步鉴定 |
4.3 菌株16SrDNA鉴定 |
4.4 溶煤菌生长特性研究 |
4.5 溶煤菌耐酸特性研究 |
4.6 溶煤菌耐金属特性研究 |
4.7 本章小结 |
5 硫酸盐还原菌协同褐煤修复酸性矿山废水实验研究 |
5.1 褐煤预处理酸性矿山废水实验 |
5.2 硫酸盐还原菌利用溶煤菌溶解褐煤修复酸性矿山废水实验 |
5.3 硫酸盐还原菌利用溶煤菌溶解后褐煤修复酸性矿山废水实验 |
5.4 硫酸盐还原菌协同褐煤修复酸性矿山废水机理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性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低温干燥/热解预处理强化低阶煤干法磁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 本章小结 |
2 文献综述 |
2.1 低阶煤资源概况 |
2.2 低阶煤加工利用领域研究现状 |
2.3 低阶煤提质的重要性 |
2.4 低温干燥/热解后提质煤干法磁选脱硫降灰相关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3 实验装置与试验方法 |
3.1 试验原料及相关分析 |
3.2 试验装置及试验过程 |
3.3 分析测试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4 低温热处理强化低阶煤磁选脱硫降灰研究 |
4.1 热处理温度对低阶煤及磁选效果的影响与分析 |
4.2 热处理时间对低阶煤及其磁选效果的影响及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加铁催化脱除低阶煤有机硫试验研究 |
5.1 试样热处理试验结果及分析 |
5.2 加铁催化对磁选脱硫的影响及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百色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的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生态足迹模型的理论和方法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生态足迹 |
2.1.2 生态生产性土地 |
2.1.3 生态承载力 |
2.1.4 生态赤字/生态盈余 |
2.1.5 均衡因子与产量因子 |
2.2 生态足迹模型及其计算 |
2.2.1 生态足迹模型的计算公式 |
2.2.2 生态足迹模型体系 |
2.2.3 生态足迹模型的基本假定 |
2.2.4 计算方法和步骤 |
3 百色市自然与社会经济概况 |
3.1 自然条件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地形地貌 |
3.1.3 气候特征 |
3.1.4 自然资源 |
3.2 社会经济概况 |
3.2.1 行政区划与人口 |
3.2.2 经济发展概况 |
3.2.3 社会发展概况 |
4 百色市生态足迹的计算 |
4.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4.1.1 消费项目划分 |
4.1.2 数据的处理 |
4.2 2004-2013年百色市生态足迹计算 |
4.2.1 2013年百色市生态足迹计算 |
4.2.2 2004-2013年百色市人均生态足迹 |
4.3 2004-2013年百色市生态承载力计算 |
4.3.1 2013年百色市生态承载力计算 |
4.3.2 2004-2013年百色市人均生态承载力 |
5 结果分析及预测 |
5.1 生态足迹及生态承载力计算结果分析 |
5.1.1 生态足迹分析 |
5.1.2 生态承载力分析 |
5.1.3 生态赤字/盈余分析 |
5.2 百色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状况分析 |
5.2.1 万元GDP生态足迹和万元生态赤字/盈余 |
5.2.2 生态足迹指数 |
5.2.3 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和生态经济系统发展能力 |
5.3 2014-2018年百色市人均生态赤字/盈余预测 |
5.3.1 2014-2018年百色市人均生态足迹预测 |
5.3.2 2014-2018年百色市人均生态承载力预测 |
5.3.3 2014-2018年百色市人均生态赤字/盈余预测 |
5.3.4 预测结果分析 |
6 百色市生态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 |
6.1 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降低生态足迹需求 |
6.2 提高科技发展水平,优化能源生产结构 |
6.3 合理开发自然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
6.3.1 科学规划与利用土地资源 |
6.3.2 合理开发与利用水资源 |
6.3.3 保护与合理开发矿产资源 |
6.3.4 保护与合理利用森林资源 |
6.4 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生态经济建设 |
6.4.1 发展生态农业 |
6.4.2 发展生态工业 |
6.4.3 发展生态旅游 |
6.5 加大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恢复,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
6.5.1 实施生态保护工程 |
6.5.2 建立健全生态补偿制度 |
6.5.3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本文的不足 |
7.3 展望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澳洲褐煤射频干燥技术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射频干燥技术概述 |
1.2.1 射频干燥的工作原理 |
1.2.2 射频加热与其它加热方式的比较 |
1.2.3 物料的介电特性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射频技术的应用领域 |
1.3.2 褐煤干燥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3 褐煤干燥特性的研究进展 |
1.4 研究方案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小结 |
2 澳洲褐煤介电特性的试验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仪器设备 |
2.1.3 样品制备 |
2.1.4 介电特性测量 |
2.1.5 穿透深度计算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测试频率对澳洲褐煤介电特性的影响 |
2.2.2 温度和含水率对澳洲褐煤介电特性的影响 |
2.2.3 测试频率对射频穿透深度的影响 |
2.2.4 含水率和温度对射频穿透深度的影响 |
2.3 小结 |
3 澳洲褐煤干燥特性的试验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及预处理 |
3.1.2 仪器设备 |
3.1.3 单因素试验设计 |
3.1.4 试验方法 |
3.1.5 Weibull 分布函数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褐煤粒径对干燥特性的影响 |
3.2.2 极板间距对干燥特性的影响 |
3.2.3 装载量对干燥特性的影响 |
3.2.4 间歇加热系数对干燥特性的影响 |
3.2.5 Weibull 分布函数对干燥过程的模拟 |
3.3 小结 |
4 射频技术应用于澳洲褐煤干燥的最优操作条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试验设备 |
4.1.3 试验设计 |
4.1.4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工作参数对脱水率的影响 |
4.2.2 不同因素影响的脱水率响应面结果分析 |
4.2.3 不同工作参数对能量消耗的影响 |
4.2.4 不同因素影响的能量消耗响应面结果分析 |
4.2.5 射频干燥褐煤的最优工作参数 |
4.3 小结 |
5 结论、创新点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5)矿业权期权化交易实施相关理论及应用研究 ——以云南省煤矿业权期权化交易实施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3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矿业权期权交易的相关理论分析 |
2.1 矿业权分析 |
2.1.1 矿业权的概念 |
2.1.2 矿业权的特征 |
2.1.3 矿业权价值分析 |
2.2 期权分析 |
2.2.1 期权的概念 |
2.2.2 期权的金融属性 |
2.2.3 期权的交易原理 |
2.2.4 矿业权期权化的可能性分析 |
2.3 矿业权期权分析 |
2.3.1 矿业权期权的概念 |
2.3.2 矿业权期权存在的条件 |
2.3.3 矿业权期权的作用 |
2.4 矿业权期权交易分析 |
2.4.1 矿业权期权交易的概念 |
2.4.2 矿业权期权交易的原则 |
2.4.3 基于科斯定理的矿业权期权交易 |
2.5 矿业权期权交易的定价 |
2.5.1 矿业权期权价格的组成 |
2.5.2 期权定价理论 |
2.5.3 矿业权期权定价公式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云南省煤矿业权期权交易的可行性研究 |
3.1 煤矿业权期权交易的可行性 |
3.1.1 矿业权期权交易的可行性 |
3.1.2 云南省煤矿业权期权交易的可行性 |
3.2 煤矿业权期权交易的必要性 |
3.2.1 矿业权期权交易的必要性 |
3.2.2 云南省煤矿业权期权交易的必要性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云南省煤矿业权期权化交易实施机制研究 |
4.1 成立云南省煤矿业权期权交易所 |
4.1.1 设立的条件 |
4.1.2 组织机构 |
4.1.3 交易的主体 |
4.2 煤矿业权期权定价的步骤 |
4.3 煤矿业权期权合约设计 |
4.4 煤矿业权期权交易的程序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云南省能源发展战略及对策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的背景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云南省能源产业发展环境、现状 |
1.1 云南水能资源及其特征 |
1.2 云南煤炭资源及其特征 |
1.3 云南油气资源征及其特 |
1.4 云南新型能源资源及其特征 |
二、云南能源发展成绩和不足及“十一五”面临的形势 |
2.1 云南能源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
2.2 能源发展中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
2.3 新时期能源发展的研究背景 |
2.3.1 能源与能源体系 |
2.3.2 大能源概念的形成 |
2.3.3 大能源的供给与需求格局 |
2.3.4 我国能源发展背景的基本判断 |
2.3.5 云南省能源发展条件 |
三、云南省新时期能源发展战略 |
3.1 云南省能源发展方针和目标 |
3.2 分行业发展战略 |
3.2.1 煤炭工业 |
3.2.2 石油天然气工业 |
3.2.3 电力工业 |
3.2.4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
3.3 云南省“十一五”能源发展的主要目标及2015年远景设想 |
3.3.1 “十一五”能源发展的主要目标 |
3.3.2 2015年能源发展远景设想 |
四、云南省能源发展重点 |
4.1 煤炭 |
4.2 石油天然气 |
4.3 电力 |
4.4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 |
4.5 能效 |
五、云南省能源发展的主要政策和措施 |
5.1 努力争取国家政策的支持 |
5.2 落实《节能法》,出台符合省情的节能措施,提高能效 |
5.3 积极发展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 |
5.4 逐步工业管理体制,为能源工业发展提供体制保证 |
5.5 建立和完善以经济法律手段为主、辅以必要行政措施的能源发展宏观调控休系 |
5.6 保证和促进“能源基地建设”战略部署的实现 |
六、结束语 |
致谢词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7)南贵昆经济区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一、选题背景 |
二、结构与内容 |
三、若干创新观点 |
第一章 区域开发理论与模式评析 |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
一、区域与区域开发 |
二、南贵昆经济区 |
三、区域开发主体与机制 |
四、区域开发研究 |
第二节 欠发达区域开发理论述评 |
一、新古典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
二、完全竞争框架下的新增长理论 |
三、报酬递增理论与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理论 |
四、平衡发展与不平衡发展理论 |
五、增长极与核心——边缘理论 |
第三节 欠发达区域开发空间模式述评 |
一、引言 |
二、点域开发模式 |
三、点轴开发模式 |
四、网络开发模式 |
第四节 欠发达区域开发的国别模式述评 |
一、概述 |
二、市场主导型欠发达区域开发模式分析 |
三、政府主导型欠发达区域开发模式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南贵昆经济区开发的历史演进与社会经济条件 |
第一节 滇黔桂地区开发的历史演进 |
一、概述 |
二、明清以前滇黔桂地区的开发 |
三、明清以来对滇黔桂地区的开发 |
四、滇黔桂地区开发历史的演进特点和启示 |
第二节 南贵昆经济区开发的宏观经济背景与国际经济条件 |
一、我国区域开发战略的调整 |
二、我国西部开发战略的制定与实施 |
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
第三节 南贵昆经济区开发的市场化程度与制度条件分析 |
一、南贵昆经济区的市场化程度分析 |
二、南贵昆经济区开发的制度条件 |
第四节 南贵昆经济区开发的资本、技术和劳动力条件 |
一、南贵昆经济区开发的资本条件 |
二、南贵昆经济区开发的技术条件 |
三、南贵昆经济区开发的劳动力条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南贵昆经济区区位优势与资源禀赋评析 |
第一节 南贵昆经济区区位优势评析 |
一、南贵昆经济区地理区位概述 |
二、南贵昆经济区的沿边与沿海优势 |
三、南贵昆经济区的沿江优势 |
四、简要评价 |
第二节 南贵昆经济区交通基础设施评析 |
一、交通基础设施对南贵昆经济区开发的重要性 |
二、南贵昆经济区的交通运输规模与结构评价 |
三、南贵昆经济区主要运输线路布局评价 |
四、南贵昆经济区交通运输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方向 |
第三节 南贵昆经济区开发的资源禀赋评析 |
一、南贵昆经济区资源禀赋概述 |
二、南贵昆经济区矿产与能源资源禀赋评析 |
三、南贵昆经济区生物资源禀赋评析 |
四、南贵昆经济区土地资源禀赋分析评价 |
五、南贵昆经济区旅游资源禀赋评析 |
六、南贵昆经济区的自然资源优势评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南贵昆经济区产业结构分析 |
第一节 区域产业结构与工业化评价 |
一、区域产业结构内涵 |
二、区域产业结构演进 |
三、工业化的涵义及判断标准 |
第二节 南贵昆经济区产业结构状况与工业化进程评析 |
一、南贵昆经济区产业结构的总体状况 |
二、南贵昆经济区产业结构的质量分析 |
三、南贵昆经济区所处的工业化阶段 |
第三节 南贵昆经济区产业结构分省区截面数据分析 |
一、贵州产业结构分析 |
二、云南产业结构分析 |
三、广西产业结构分析 |
第四节 南贵昆经济区核心区域产业结构分析 |
一、贵州核心区域产业结构分析 |
二、云南核心区域产业结构分析 |
三、广西核心区域产业结构分析 |
第五节 南贵昆经济区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与结构调整分析 |
一、南贵昆经济区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综合比较分析 |
二、南贵昆经济区第二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比较分析 |
三、南贵昆经济区第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比较分析 |
四、南贵昆经济区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南贵昆经济区城市化与发展轴分析 |
第一节 南贵昆经济区经济增长与城市化发展分析 |
一、城市化与区域空间结构内涵 |
二、南贵昆经济区的城市化水平分析 |
三、南贵昆经济区城市等级规模结构分析 |
四、南贵昆经济区城市空间结构分析 |
第二节 南贵昆经济区经济增长与发展轴分析 |
一、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轴 |
二、南贵昆经济区经济增长的时间序列分析 |
三、南贵昆经济区的主要发展轴 |
四、南贵昆经济区开发的重点发展轴 |
第三节 南贵昆经济区城市化与发展轴开发对策措施 |
一、大力推动南贵昆经济区城市化进程 |
二、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
三、建立市场机制主导下的点轴结构形成和完善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南贵昆经济区开发中的区域分工合作分析 |
第一节 区域分工合作理论解释 |
一、区域分工合作的内涵及经济动因 |
二、区域分工合作条件 |
三、产业区位商与区域专业化产业 |
第二节 从全国角度测算的滇黔桂三省区产业区位商 |
一、样本数据选择 |
二、产业区位商测算 |
三、产业区位商分析 |
第三节 从南贵昆经济区角度测算的分省区产业区位商 |
一、样本数据选择 |
二、产业区位商测算 |
三、产业区位商分析 |
第四节 南贵昆经济区开发的核心区域分析 |
一、南贵昆经济区核心区域的范围 |
二、南贵昆经济区核心区域经济发展分析 |
三、核心区域和边缘区发展差距分析 |
四、滇黔桂三省区的区域竞争力评析 |
第五节 南贵昆经济区开发中区域分工合作分析 |
一、南贵昆经济区开发中进行区域分工合作必要性 |
二、南贵昆经济区开发中区域分工合作的产业基础 |
三、推动南贵昆经济区分工合作的对策建议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南贵昆经济区可持续发展战略分析 |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概述 |
一、可持续发展观产生的背景 |
二、可持续发展概念简析 |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解析 |
第二节 南贵昆经济区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一、贫困问题严重 |
二、环境问题突出 |
三、人口增长较快且人口素质不高 |
四、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
第三节 南贵昆经济区开发战略分析 |
一、区域开发战略内涵 |
二、制定南贵昆经济区开发战略的必要性与依据 |
三、政府在南贵昆经济区开发中的作用 |
四、南贵昆经济区开发战略分析 |
第四节 南贵昆经济区可持续发展分析 |
一、南贵昆经济区可持续发展目标 |
二、南贵昆经济区可持续发展原则 |
三、南贵昆经济区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南贵昆经济区开发政策分析 |
第一节 区域开发政策概述 |
一、区域开发政策内涵 |
二、区域开发政策类型 |
三、区域开发政策工具 |
第二节 区域开发政策理论解释 |
一、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区域开发政策辨析 |
二、区域开发政策目标选择理论解释 |
三、简要结论 |
第三节 南贵昆经济区开发政策制定与实施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 |
一、区域经济实力与战略地位不相称 |
二、人均收入水平较低且企业市场竞争力弱 |
三、南贵昆经济区资本形成率低 |
四、地方政府公共财政收入低且支出结构不合理 |
第四节 南贵昆经济区开发政策选择 |
一、南贵昆经济区开发政策概述 |
二、中央政府的区域开发政策 |
三、地方政府的区域开发政策 |
本章小结 |
附表 |
主要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成果 |
声明 |
后记 |
四、对广西褐煤资源前景的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硫酸盐还原菌协同褐煤修复酸性矿山废水研究[D]. 孙娟.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20
- [2]低温干燥/热解预处理强化低阶煤干法磁选研究[D]. 刘振环. 中国矿业大学, 2016(02)
- [3]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百色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研究[D]. 黄云晟.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6(06)
- [4]澳洲褐煤射频干燥技术的应用研究[D]. 张宁. 山东农业大学, 2014(12)
- [5]矿业权期权化交易实施相关理论及应用研究 ——以云南省煤矿业权期权化交易实施为例[D]. 杨秋媛. 昆明理工大学, 2007(05)
- [6]云南省能源发展战略及对策措施研究[D]. 刘鸿. 昆明理工大学, 2006(02)
- [7]南贵昆经济区开发研究[D]. 涂妍. 四川大学, 2004(02)
- [8]对广西褐煤资源前景的展望[J]. 高源栋. 地质科技情报, 1982(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