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麦赤霉病流行规律研究初报(论文文献综述)
张曼玉[1](2021)在《小麦赤霉病菌孢子释放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小麦赤霉病是一种典型的气传病害,不仅影响小麦产量和质量,产生的毒素还严重危害人畜健康。小麦赤霉病菌孢子的释放是病害流行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文连续2年,利用SHENG DA 8025抽气式电动孢子捕捉器,设置不同高度、捕捉时间、不同前茬麦田等进行孢子捕捉,探究小麦赤霉病菌孢子田间释放动态;并在室内研究了相对湿度、光照时长以及温度对小麦赤霉病菌子囊孢子释放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秸秆处理方式和耕作方式对小麦赤霉病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小麦赤霉病菌孢子在田间释放动态的研究1.1 2019年、2020年连续2年小麦赤霉病菌孢子初见期在3月底4月初,第一次释放高峰在4月中旬初并持续至5月上旬,覆盖小麦整个易感期;子囊孢子初见期略早于分生孢子,各高度下子囊孢子捕捉量均明显高于分生孢子。两种孢子均在小麦冠层高度捕捉量最多,随着高度上升,孢子量逐渐减少;释放时间可从晚上08:00延续到早上08:00,释放高峰在00:00-04:00。1.2大豆前茬麦田和水稻前茬麦田子囊孢子、分生孢子释放规律相似;在捕捉期内,两种前茬麦田孢子捕捉量无显着性差异,大豆前茬麦田子囊孢子量平均75个/dm2,水稻前茬麦田70个/dm2。1.3在同为阴天,相对湿度无明显差异条件下,温度较高(>20℃)孢子释放量较大;在同为晴天,温度无明显差异条件下,相对湿度较大(>80%),孢子释放量较大。2光照时长、相对湿度和温度对小麦赤霉病菌子囊孢子释放的影响2.1室内设置不同的温、湿度和光照时长观察小麦赤霉病菌子囊孢子的释放,发现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加,子囊孢子释放量呈递增趋势;子囊孢子在光照时长为7.5 h时释放量最大,光照时长小于或大于7.5 h,释放量均有所下降;子囊孢子在24℃左右时释放量最大,温度高于或低于24℃时释放量均有所下降。2.2诱导出的子囊壳分别在不同相对湿度、温度和光照时长条件下培养,逐日观察其孢子释放量,明确子囊孢子释放周期均大于16 d且均在释放8-10 d时达到高峰期。3秸秆还田(土壤)处理方式对小麦赤霉病菌初始菌量和病情的影响在凤台、霍邱、明光、庐江等地针对还田秸秆以及耕作方式设置9种处理进行试验,并进行盆栽试验加以验证,结果表明土壤深翻且施用秸秆腐熟剂的处理对各地小麦赤霉病初始菌源量均有一定控制作用,对赤霉病的防治效果最好。
王奥霖[2](2021)在《田间空气中小麦白粉菌分生孢子的动态监测及远程传播气流轨迹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于2019年和2020年利用病菌孢子捕捉器技术,监测了河北廊坊和河南原阳不同试验点及不同品种田间空气中小麦白粉菌分生孢子浓度的季节变化动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分别基于病菌分生孢子不同定量技术(显微镜病菌孢子计数技术和Real-time PCR病菌孢子定量技术)用于白粉病田间病情的估计模型,并对所建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时本研究还利于HYSPLIT-4模式研究了小麦白粉病菌的区间远程传播路径,特别是我国广大平原麦区的菌源来源情况,这些研究为明确不同尺度下(田块或大区)小麦白粉病菌的传播路径或传播规律奠定了基础。获得的主要结论包括:1.两年度两个试验点不同品种田间空气中白粉菌分生孢子的季节动态大多表现为其病菌分生孢子浓度均随病情的发展先逐渐增多并会出现几次明显的峰值,最后在灌浆后期逐渐减小。但廊坊2019年‘京双16’和原阳2020年‘百农207’孢子浓度最大值出现在灌浆初期;廊坊2020年‘京双16’和‘石4185’出现在抽穗期,而‘保丰104’出现在扬花期。2.两年度两试验点田间空气中白粉菌分生孢子季节动态的时间序列分析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廊坊2019年‘京双16’符合ARIMA(2,0,2)模型;廊坊2020年‘京双16’符合ARIMA(1,1,0)模型,‘石4185’和‘保丰104’则分别符合ARIMA(2,1,2)和ARIMA(0,1,1)模型,原阳2020年‘百农207’符合ARIMA(0,0,1)模型。3.田间空气中病菌分生孢子浓度、田间病情、气象因子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2020年廊坊试验点3个品种的田间空气中病菌孢子浓度与相对湿度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与风速和太阳辐射负相关且大多达到显着或极显着水平;两年度两个试验点不同品种田间病情均与温度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两年度两个试验点不同品种调查日期前和调查日期一周前累计病菌孢子浓度与田间病情存在显着或极显着的线性和对数关系。4.基于相关分析的结果分别建立了基于气象参数、基于累计孢子浓度或基于气象参数和累计孢子浓度的白粉病估计模型。其中基于病菌孢子浓度的模型只有病原菌量一个变量参数,更方便适用于田间小麦白粉病的估计。但不同年度两个试验点不同品种基于累计孢子浓度的病情估计模型存在一定差异,两年度同一高感品种‘京双16’上也存在显着性差异,同一年度、两个试验点的高感品种上大多不存在显着性差异,但高感与高抗品种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5.2020年度廊坊不同品种基于Real-time PCR孢子定量技术与显微孢子计数技术的田间空气中孢子浓度监测结果呈极显着正相关,建立了基于Real-time PCR病菌孢子定量技术监测田间空气中孢子浓度的方法,并组建了相应的田间白粉病估计模型。6.菌源区秋季流行期的正向气流轨迹分析结果显示,湖北郧西、郧阳,河南林州、济源、巩义、灵宝、西峡、洛宁、栾川,陕西临渭、眉县、长武、陇县、合阳、户县的模拟点其气团向外输送的路径较为复杂,其中湖北郧西、郧阳的气团主要向鄂西北山区输送;河南林州、济源的气团主要向正北的冀南和豫北东部运输,西峡、洛宁、栾川的气团主要向东南方向的低矮山区和陕南地区输送;陕西临渭、眉县、长武、陇县、合阳、户县的气团主要向关中平原中西部和陇东地区输送。7.菌源区春季流行期的正向气流轨迹分析结果显示,其代表性的点位模拟湖北郧西,河南林州、巩义和灵宝,陕西眉县、陇县和临渭的春季菌源分别在低、中、高空向外传播的正向气流轨迹:1)湖北郧西春季低空气团主要向鄂西北山区和陕南方向输送,中空气团主要运输至陕西关中平原东部、鄂西北和豫西南,高空气团主要运输至陕西关中东部、河南南阳和湖北江汉平原麦区。2)河南林州、巩义和灵宝春季的低空气团主要向北运输,林州的气团向河南北部和冀南运输,巩义的气团向河南中北部运输,而灵宝的气团向河南中西部和陕西关中东部运输;林州中空气团主要向河南北部、河北南部、山东西部运输,巩义主要向河南北部、河北、山东南部和河南西南部运输,而灵宝的气团主要在豫西南地区运输;河南林州、巩义和灵宝的高空气团主要向东南方向运输,气团经过河南的大部分平原麦区,此外还可运输至河北、山东、安徽、江苏等地的平原麦区。3)陕西临渭、陇县和眉县的春季低空气团运输方向偏北和偏西,眉县和陇县的气团主要向陕西西部运输,临渭的气团向关中平原腹地和渭北地区运输;春季中空气团轨迹路径较为复杂,眉县点位主要运输至陕南、渭北和关中平原中部,临渭点位主要运输至渭北、陕南、关中平原东部和豫西南地区;陕西临渭、陇县和眉县春季高空气团总体上向东运输,气团经过陕西大部分平原麦区,并可运输至湖北和河南的部分平原麦区。8.非菌源区的春季流行区的后向气流轨迹结果显示,(1)其代表点江苏东海春季低空气团主要来自山东和安徽;中空主要来自河南和山东两地;高空主要来自山东、河南和安徽。(2)浙江平湖春季低空气团主要来自省内;中空气团主要来自安徽和江苏;高空气团均来自安徽。9.通过病害秋季流行期和春季流行期的代表点的气流轨迹分析,陕西、湖北两省的菌源除了存在省内传播外,可能还存在双向的传播交流,而河南的菌源除了本地传播和与河北的菌源交流外,可能会向山东、安徽、江苏、湖北等地的平原麦区传播。气流轨迹分析结果总体上与小麦白粉菌群体遗传多样性获得的区间亲缘关系结果比较吻合。
蒲乐凡[3](2021)在《小麦茎基腐病和赤霉病抗源筛选及抗性关联分析》文中认为小麦是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球小麦生产安全长期以来受到各种真菌病害的威胁。茎基腐病(Crown rot,CR)和赤霉病(Fusarium head blight,FHB)均是由多种镰刀菌(Fusarium spp.)引起的小麦真菌病害,不仅会造成小麦产量的损失,还会使小麦品质下降。近年来,CR和FHB在我国小麦主产区发生比较普遍,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严重威胁我国小麦生产安全。推广种植抗病品种是控制小麦病害流行最经济有效的途径。优良抗源及抗病基因是抗病品种选育的基础,然而,由于小麦对CR和FHB的抗性属于遗传基础复杂的数量性状,易受环境影响,因而在抗源及抗性基因的鉴选和利用上存在一定的困难。目前还未发现对CR和FHB免疫的小麦品种或种质,国内外可被育种利用的抗源及抗性基因极为缺乏,急需对更多的小麦种质资源进行抗性鉴定和评价,发掘新的抗病基因,拓展小麦抗CR和FHB的遗传基础,选育抗病品种,特别是发掘兼抗CR和FHB的优异等位基因,对于培育兼抗品种,同时提高两种病害的抗性育种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578份代表遗传多样性的小麦品种(系)为材料,对其同时进行CR和FHB抗性鉴定和评价,筛选优良抗源,并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发掘小麦CR和FHB抗性位点。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鉴选出7个抗(R)茎基腐病的品种(系)和80个中抗(MR)品种(系)。抗性(R)种质包括来自黄淮冬麦区的推广品种淄麦12号、西农509、农家种蚂蚱麦,西南冬麦区的农家种四方麦,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的农家种胡须麦,意大利栽培品种ROMANIAN,加拿大栽培品种Dawson,占总供试品种的1.29%。其中,淄麦12号和胡须麦的病情指数(DI)在两年鉴定中均低于抗性对照Sunco(DI=11.5)。此外,黄淮冬麦区的推广品种西北612、聊麦16号、衡6632、郑麦9045、中育12,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的推广品种镇麦168,西南冬麦区的推广品种绵阳26、农家种鱼鳅麦,东北春麦区推广品种吉春1016,意大利栽培品种SIRMIONE、矮粒多,墨西哥栽培品种OPATA、育种品系Ron 2-Fnd×CMH74A.630,美国栽培品种Owens、Freedom、VAIOLET,摩洛哥栽培品种Aguilal,这些品种(系)在两年鉴定中达到R级或MR级,占比约为3.14%。2.鉴选出2个抗(R)赤霉病的品种和32个中抗(MR)品种(系)。抗病(R)品种(系)包括来自黄淮冬麦区的推广品种郑麦9201和鲁麦5号,在不同环境鉴定下,郑麦9201的DI为3.6-16.6,鲁麦5号的DI为6.7-12.5,表现出稳定的赤霉病抗性。中抗品种(系)共有32个(占比7.5%),包括来自黄淮冬麦区的推广品种平原50、阳光851、许科718、济南17、豫麦54(百农64)、郑农17、豫麦19、丰产1号、中新78、西农528、豫麦2号(宝丰7228)、漯麦906、漯麦4号、小偃4号、济麦19号、郑麦9405、百农207、育种品系935106,北部冬麦区的推广品种石家庄54、中麦175、丰抗8号、京冬22、冀麦38新系、科农199,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的推广品种皖麦50、宁麦9、新福麦1号,西南冬麦区的推广品种川麦104、绵阳20,青藏春冬麦区的推广品种红麦,南非栽培品种Dromedaris,阿根廷栽培品种Gaboto,这些品种(系)在不同环境鉴定中达到R级或MR级,DI均低于40。3.来自黄淮冬麦区的推广品种漯麦906、郑麦9405、农家种平原50、高代育种品系935106、西南冬麦区的推广品种川麦104、绵阳20、北部冬麦区的推广品种京冬22、冀麦38新系、南非栽培品种Dromedaris等9份品种(系)对CR和FHB均具有一定的抗性,抗性水平均达到中抗(MR)以上。4.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表明,2019年有17个SNPs与CR苗期抗性显着相关,分别位于1D、2B、2D、4A、5A、7A、7B和7D染色体上;2020年有32个SNPs与CR苗期抗性显着相关,分别位于1B、1D、2B、3A、3D、4A、4B、4D、5A、5D、7A、7B和7D染色体上。其中,稳定的关联SNP位点分别为2B染色体上的AX-94739307,4A染色体上的AX-94544187,7B染色体上的AX-111044795、AX-109855826,以及7D染色体上的AX-111463977、AX-95195877。5.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表明,2019年有20个SNPs与FHB抗性显着相关,分别位于2D、4A、5B、和6A染色体上;2020年有17个SNPs与FHB抗性抗性显着相关,分别位于2D、3B、3D、4B、5A、6B、7B和7D染色体上。其中,仅有位于2D染色体上的SNP位点AX-109261081、AX-109755068和AX-109891310表现稳定,表明该区间可能存在一个与FHB抗性相关的QTL。
张帅[4](2021)在《小麦育种材料抗赤霉病和条锈病基因检测及抗性分析》文中提出小麦赤霉病和条锈病是我国小麦两大主要病害,对小麦安全生产危害严重,解析重要小麦育种材料抗赤霉病和抗条锈病的遗传基础,对于阐明小麦重要育种材料的抗病遗传特性、改良品种抗性、培育新型小麦抗病品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利用已报到的4个小麦抗赤霉基因的特异分子标记和5个抗条锈基因的特异分子标记,对193份小麦重要育种材料进行了抗赤霉病和抗条锈病基因的特异分子标记检测,并对其田间抗性及部分农艺特性进行了分析,获得了以下结果:1.利用基因Fhb1、Fhb2、Fhb4和Fhb5的特异分子标记对193份小麦重要育种材料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含有Fhb1基因的小麦材料有5份,分别是小偃325、扬麦12、新麦23、西农979以及扬麦18;含有Fhb2的材料有11份;含有Fhb4的材料有29份;含有Fhb5的材料有16份。中抗材料中的陕农56、郑麦366和闭颖材料(西农893 ×西农138)并未检测出上述基因,推测其抗性来自于其它抗赤霉基因。2.供试材料田间赤霉病抗扩展特性鉴定表明:中抗以上的材料有12份,其中,扬麦18和西农822达到了抗病(R)水平,病情指数为7.50%和10.00%,病小穗率分别为9.62%和10.90%。品种闭颖材料(西农138 ×西农893)、938、陕农56、郑麦366、扬麦12、新抗12-1、E-65、漯9908、新抗12-6、淮麦20表现为中抗,占供试材料的5.18%,病小穗率范围为14.94%-44.67%,对23份供试材料进行系谱分析,发现小麦赤霉病抗源单一。3.农艺性状与病小穗率调查显示,938、扬麦18、E-65、闭颖材料(西农893 ×西农138)和淮麦20共五份材料接种后病情发展趋势与苏麦3号较为相似,说明其抗扩展能力较为突出;性状与病小穗率相关分析,穗长、株高、穗粒数与病小穗率呈明显负相关,表明穗长、植株高和穗粒数少的小麦具有较好的避病性或抗病性;与开花期呈明显正相关,即较早的开花小麦感病程度较低,扬麦18赤霉病抗性、综合农艺特性好,是重要的小麦抗赤霉品种。4.抗赤霉病基因特异标记与田间抗病效应分析表明,含有Fhb1、Fhb2、Fhb4和Fhbb5抗赤霉基因特异标记的的小麦材料均具有较好的抗病效应,其中含有Fhb1特异标记的材料抗扩展效应最高,表明Fhb1特异标记基因是改善小麦抗赤霉特性的关键基因,含Fhb1+Fhb2、Fhb4+Fhb5、Fhb2+Fhb4+Fhb5特异标记的的组合可以有效提高小麦品种抗性。5.小麦条锈病抗病特异标记检测表明,在供试的168份小麦材料中,含Yr9、Yr10和Yr17基因特异分子标记的小麦材料分别占32.74%、18.45%和3.57%。可能携带Yr9、Yr17的品种有2份,分别为小偃153和小偃325。携有抗病基因的小麦品种,其rAUDP均降低。6.田间条锈病抗性鉴定,未发现免疫材料,抗病材料有27份,占供试材料的16.07%,如小偃153、陕农56、小偃325、品比21和品比24等,其中材料品比19的rAUDPC值最低(2.83%);中抗材料有91份,占供试品种(系)总数的54.17%;中感材料和感病材料分别有34份和41份,占整体的22.62%和24.40%。
黄诗涵[5](2021)在《辽宁省玉米穗腐病镰孢菌病原学及化学防控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穗腐病是玉米生长后期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秸秆还田和品种更替加重辽宁省穗腐病危害。辽宁各地区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主栽品种和栽培措施等差异较大,因此,明确主要致病菌,比较其致病力和产毒能力是制定防治策略的基础。本文系统调查辽宁省玉米穗腐病的发生情况,分离鉴定镰孢菌属致病菌并确定优势致病菌,检测优势致病菌的致病力和毒素含量,并以其为靶标菌筛选有效的化学药剂,为防治玉米穗腐病提供依据。本文取得了以下研究结果:1.调查了辽宁省玉米穗腐病发生情况2018年,调查了8个地区共203个品种玉米穗腐病发生情况,其中16个品种未发生玉米穗腐病,170个品种发病较轻,17个品种发病程度中等。2019年,在辽宁省14个地区共调查了295个玉米品种穗腐病的发生情况,其中25个品种未发生玉米穗腐病,248个品种发病较轻,21个品种发病程度中等,1个品种发病程度严重。2.分离鉴定镰孢菌属并确定优势种本文于2018年和2019年分别从辽宁14个地区的32个地点获得的360个样品中共分离出352株镰孢菌。2018年鉴定出拟轮枝镰孢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Sacc.)Nirenberg]、层出镰孢菌[F.proliferatum(Matsushima)Nirenberg]、禾谷镰孢菌(F.graminearum Species Complex Schwabe)和亚粘团镰孢菌[F.subglutinans(wollenweb&Reiking)Nelson]等4种,其中拟轮枝镰孢菌(F.verticillioides)137株,分离频率为74.05%,为优势致病镰孢菌;其次为层出镰孢菌(F.proliferatum)24株,分离频率为12.97%,其它2个种分别为禾谷镰孢菌(F.graminearum)和亚粘团镰孢菌(F.subgutinans),分离频率分别为12.43%和0.55%。2019年,分离得到的167株镰孢菌中共鉴定到5种镰孢菌,分别是拟轮枝镰孢菌(F.verticillioides)、层出镰孢菌(F.proliferatum)、禾谷镰孢菌(F.graminearum)、亚粘团镰孢菌(F.subglutinans)和新知镰孢菌(F.andiyazi)。优势病原菌为拟轮枝镰孢菌(F.verticillioides),其分离频率为83.23%,比2018年增加10.22%,其次为层出镰孢菌、禾谷镰孢菌和亚粘团镰孢菌,分离频率依次为7.78%,5.99%,1.80%。首次在辽宁地区鉴定到新知镰孢菌(F.andiyazi),分离频率为1.20%。3.研究了新知镰孢菌的生物学特性新知镰孢菌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15~40℃,最适温度为25℃,光照条件对该病菌菌丝生长影响无显着差异,促进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氮源分别为麦芽糖、硝酸钠,促进分生孢子产生的最适碳、氮源分别为蔗糖、酵母。4.比较了拟轮枝镰孢菌致病力差异与产伏马菌素FB1能力从辽宁省14个地区各随机选取3株共42株拟轮枝镰孢菌,对其致病力和产FB1含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菌株SY1-3致病力较弱,其FB1含量为14.61μg/g,致病力较强的BX5-10和PJ11-5的FB1含量依次为16.68μg/g和0.247μg/g。产FB1能力最高的FS4-3的病情指数为28.40,FB1含量较低的DL2-6和YK7-6的病情指数是38.27,处于较高水平。此结果进一步说明致病力强的菌株并不一定产伏马菌素FB1能力强,低产毒的菌株也并没有表现出致病力上的缺陷。线性回归分析表明,拟轮镰孢菌菌株间产伏马菌素水平与其致病力的相关性较差。5.化学药剂对拟轮枝镰孢菌玉米穗腐病的防治效果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从8种供试药剂中初步筛选出了2种对拟轮枝镰孢菌抑菌活性较好的杀菌剂,分别为咪鲜胺和戊唑醇。毒力回归分析表明,咪鲜胺对拟轮枝镰孢菌的EC50最低,为0.1384μg?m L-1,其次是戊唑醇,EC50为0.3047μg?m L-1。通过小区试验筛选出抑菌效果较好的杀菌剂为戊唑醇、咪鲜胺,其防效依次为66.67%、63.49%。田间无人机喷洒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和40%多菌灵·戊唑醇对良玉99防效为36.27%,增产4.32%;对丹玉405防效为45.04%,增产6.67%。综合室内抑菌试验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推荐使用戊唑醇、咪鲜胺防治玉米镰孢菌穗腐病。
黄苗苗[6](2020)在《甘、青地区小麦条锈菌群体遗传多样性及菌源传播研究》文中提出在中国,由小麦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Pst)引起的小麦条锈病是发生非常严重、对小麦生产最具破坏性的流行病害之一。甘肃和青海省是中国小麦条锈菌最重要的越夏区。深入了解小麦条锈菌遗传多样性及其区间菌源关系,对于病害测报和防治至关重要。本研究于2017年4月-2019年4月,在甘肃和青海省的18个区县采集了2763份小麦条锈菌标样,利用16对带有荧光标记的SSR引物对2763个小麦条锈菌分离物进行了基因标记。主要研究了春季流行期,甘肃和青海省小麦条锈菌群体遗传多样性、生殖模式及其在两省内部和两省间的传播路线、菌源关系;探讨了甘肃甘谷地区小麦条锈菌的群体动态和遗传结构;同时对晚熟春麦、自生麦苗和早播秋苗上采集的小麦条锈菌标样进行了群体遗传关系分析。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甘肃省小麦条锈病春季流行期,不同地区10个群体总的基因型多样性为0.825,尤其是徽县和清水群体,其基因型多样性为1。452份标样共鉴定出373个多基因座基因型(MLG),不同地区之间存在6个共享的MLG,其中2个MLG(MLG-285,MLG-288)在徽县和临洮群体之间共享,4个MLG依次在麦积和甘谷(MLG-42)、庄浪和临夏县(MLG-266)、临夏县和临洮(MLG-320)及文县和临洮(MLG-322)群体之间共享。甘肃地区小麦条锈菌春季传播路线为:东部庄浪地区可传播到中部临夏地区,陇南徽县、文县地区可传播到中部临洮地区。甘谷县小麦条锈菌总的基因多样性为0.91。16对引物共扩增出了110个位点。811份标样共鉴定出740个MLG,其中46个MLG重采了2-8次。南北山群体共享5个MLG表明小麦条锈菌在甘谷南北山区之间可传播迁移。甘谷县小麦条锈菌可在当地越夏越冬和传播迁移,且迁移模式与海拔高度无关。北山和南山的越夏群体在遗传结构上彼此不同,从川区采集的小麦条锈菌群体与山区春季或秋季采集的群体无明显的遗传关系。北山和南山不同海拔高度地区采集的条锈菌群体在春季、秋季和越夏期(自生麦苗上生存的条锈菌)均发现有性生殖现象,但在川区群体中未发现有性生殖。2.青海省小麦条锈菌群体同样具有丰富的基因型多样性(G=0.869),但相同地区的群体在不同季节的基因型多样性有差异,2018O-CB群体最高(G=0.970),2018S-JZ群体最低(G=0.706)。有3个MLG(MLG-251、MLG-305和MLG-292)在不同群体之间共享。不同季节的小麦条锈菌在西宁城北区、尖扎、贵德和互助地区之间存在频繁的基因交流。春季,尖扎地区是青海地区小麦条锈病始发地,菌源从尖扎传播到贵德,还可传播到互助、城北区等晚熟春麦区。夏季,条锈菌在互助地区晚熟春麦和贵德地区自生麦苗上越夏繁殖生成大量的条锈菌夏孢子。秋季,贵德地区秋苗的初始发病菌源主要来源于贵德和城北区自生麦苗上的越夏菌源,互助和城北区的晚熟春麦菌源也可直接传播到秋苗。3.甘肃和青海省1836份小麦条锈菌标样共检测到1596个MLG。甘肃和青海省群体之间存在3个共有MLG(MLG-655、MLG-1019和MLG-1039),这为两省菌源交流传播、迁移提供了分子证据。基因型频率测定结果表明,秋季的基因流动主要是从青海到甘肃,而春季则正好相反。秋季晚熟春麦的菌源可以直接传播到早播秋麦,而不必通过自生麦苗。小麦条锈病春季流行期,菌源在各群体之间交流频繁,甘肃地区与青海东部地区的传播路线以甘肃平凉、临夏到青海的传播为主,甘肃文县到青海的传播为辅。4.连锁不平衡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甘谷、麦积、清水、文县、临洮、临夏县以及青海西宁城北区小麦条锈菌群体均存在有性生殖现象,有性生殖过程可发生在春季、秋季和越夏(自生麦苗上的小麦条锈菌)的不同海拔高度地区,对小麦条锈菌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
方蕊,曹世勤[7](2020)在《基于农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绿色植保的思考——以甘肃省为例》文中指出绿色发展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五大理念之一。农业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绿色植保则是农业绿色发展的主要环节。如何实现甘肃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对发展甘肃省现代农业、提升农产品质量提出了新的挑战,对甘肃省绿色植保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内涵的基础上,结合甘肃省当前植物保护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从加大绿色植保支持力度、加大绿色植保宣传力度、加强绿色植保技术研发等方面提出了促进甘肃省绿色植保发展的对策,以助力甘肃省现代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吴晓,辛磊[8](2020)在《小麦赤霉病发生条件及防治措施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麦赤霉病是一种世界性的流行病害,会引起小麦苗腐、穗腐、秆腐、茎基腐等,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近年来,赤霉病发生流行频率及为害程度日益严重。笔者总结分析了小麦赤霉病的病原菌、危害特点、发生因素、防治措施等,以期为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高冲,张磊,曹庆[9](2020)在《小麦病虫害防控技术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麦病虫害是影响其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然而长期不合理的防治措施不仅产生资源浪费,而且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小麦病虫害防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天敌控制、病虫害预警、合理种植方式、生物诱导以及化学控制等多种防控技术进行了总结,分析认为小麦病虫害防治将向着专业化、绿色化、高效化、低毒化、简易化的方向发展。
张珍悦[10](2020)在《小麦-华山新麦草抗纹枯病渐渗系H-6-11-1的分子细胞遗传学分析》文中指出华山新麦草(Psathyrostachys huashanica)是我国特有的小麦野生近缘属植物,在以往的报道中表现出多种抗病以及抗逆性状。H-6-11-1是本课题组通过普通小麦7182×华山新麦草杂交,并连续自交得到的F8代衍生后代材料,纹枯病抗性鉴定表现良好。本研究拟对H-6-11-1的抗病性和农艺性状进行调查分析,并通过分子细胞遗传学分析和分子标记等方法确定其遗传构成,明确外源染色体片段的导入情况。进一步构建H-6-11-1×扬麦158的F2分离群体,分析其纹枯病抗性遗传模型。参照Bulked sample analysis(BSA)法建立感病池和抗病池,进行660K SNP芯片扫描,并结合SSR分子标记分析,初步定位纹枯病抗性相关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为纹枯病抗性候选基因的发现和功能验证提供理论依据和材料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H-6-11-1抗病性鉴定结果显示,H-6-11-1综合抗病性好,中抗(MR)纹枯病,抗(R)赤霉病,高抗(R)白粉病,近免疫条锈病。因其普通小麦亲本7182和扬麦158对纹枯病表现为感病(S),推断H-6-11-1的纹枯病抗性应来源于外源亲本华山新麦草。农艺性状调查分析结果表明,H-6-11-1综合农艺性状良好,矮杆、千粒重较高,且主要品质指标达到强筋小麦标准。2、细胞遗传学分析表明,H-6-11-1根尖细胞染色体数为42条,原位杂交未发现明显的黄绿色的外源染色体或者片段信号(可能是由于导入外源片段过小)。结合SSR分子标记、660K芯片扫描对比分析以及抗病表型结果推测,H-6-11-1为小麦-华山新麦草渐渗系后代材料。3、遗传模型分析表明,H-6-11-1的纹枯病抗性受两对主效基因共同控制,且纹枯病抗性的最优模型为2MG-ADI(2对主效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660K SNP芯片扫描结果显示,纹枯病相关抗性基因可能的位置在3BL和5B染色体上。进一步利用SSR引物进行多态性筛选发现,在3BL上的3对SSR标记(Xwmc687、Xwmc326、Xgwm547)有差异性条带的出现,推断该区段可能存在有新的抗性相关的QTL位点。
二、小麦赤霉病流行规律研究初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麦赤霉病流行规律研究初报(论文提纲范文)
(1)小麦赤霉病菌孢子释放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小麦赤霉病发生概况 |
1.1.1 小麦赤霉病症状及危害 |
1.2 小麦赤霉病菌及其侵染 |
1.2.1 种类及分布 |
1.2.2 侵染 |
1.3 小麦赤霉病的流行因素 |
1.3.1 小麦品种抗性及感病生育期 |
1.3.2 气象条件 |
1.3.3 菌源量 |
1.3.4 其他因素 |
1.4 小麦赤霉病预测预报 |
1.4.1 以菌源量为主的测报方法 |
1.4.2 以气象因子为主的测报方法 |
1.4.3 以气象因子与菌源量相结合的预测方法 |
1.5 小麦赤霉病菌孢子的捕捉 |
1.6 气象条件对小麦赤霉病菌孢子释放的影响 |
1.7 秸秆还田(土壤处理)方式的研究现状 |
1.7.1 秸秆还田对病害发生的影响 |
2 引言 |
3 材料与方法 |
3.1 小麦赤霉病菌孢子田间释放动态研究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主要仪器 |
3.1.3 试验方法 |
3.2 光照时长、相对湿度和温度对小麦赤霉病菌子囊孢子释放的影响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仪器 |
3.2.3 试验培养基 |
3.2.4 试验方法 |
3.3 秸秆还田(土壤)处理方式对小麦赤霉病的影响 |
3.3.1 试验材料 |
3.3.2 试验地点 |
3.3.3 试验器材 |
3.3.4 试验药剂及培养基 |
3.3.5 田间试验方法 |
3.3.6 盆栽模拟试验方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小麦赤霉病菌孢子在田间释放动态的研究 |
4.1.1 病原菌鉴定 |
4.1.2 田间小麦赤霉病菌孢子释放动态 |
4.1.3 田间气象条件对小麦赤霉病菌孢子释放的影响 |
4.2 光照时长、相对湿度和温度对小麦赤霉病菌子囊孢子释放的影响 |
4.2.1 不同相对湿度对小麦赤霉病菌子囊孢子释放的影响 |
4.2.2 不同光照时长对小麦赤霉病菌子囊孢子释放的影响 |
4.2.3 不同温度对小麦赤霉病菌子囊孢子释放的影响 |
4.2.4 气象因素对赤霉病菌子囊孢子释放进程的影响 |
4.3 秸秆还田(土壤)处理方式对小麦赤霉病的影响 |
4.3.1 不同处理对土表秸秆量、秸秆带菌率及病害发生的影响 |
4.3.2 盆栽下秸秆以不同方式掩埋对秸秆中赤霉病菌菌量的影响 |
5 讨论 |
5.1 小麦赤霉病菌孢子在田间释放动态的研究 |
5.2 光照时长、相对湿度和温度对小麦赤霉病菌子囊孢子释放的影响 |
5.3 秸秆还田(土壤)处理方式对小麦赤霉病的影响 |
6 结论 |
6.1 小麦赤霉病菌孢子在田间释放动态的研究 |
6.2 光照时长、相对湿度和温度对小麦赤霉病菌子囊孢子释放的影响 |
6.3 秸秆还田(土壤)处理方式对小麦赤霉病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作者简介 |
(2)田间空气中小麦白粉菌分生孢子的动态监测及远程传播气流轨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小麦白粉病概述 |
1.1.1 小麦白粉病的发生和为害 |
1.1.2 小麦白粉病的发生流行规律 |
1.2 空气中植物病原菌孢子的动态及相关研究 |
1.2.1 空气中病原菌孢子浓度的动态监测方法 |
1.2.2 利用定容式孢子捕捉器监测病原菌孢子数量和浓度 |
1.2.3 定容式孢子捕捉器中病原菌孢子浓度的检测和定量技术 |
1.2.4 气象因素对病原菌孢子动态的影响 |
1.2.5 空气中病原孢子浓度与田间病情的关系 |
1.3 病原菌孢子远距离或区间传播规律的研究 |
1.3.1 病原菌孢子远距离传播的影响因素 |
1.3.2 基于田间病害调查的病原菌孢子远距离传播研究 |
1.3.3 基于病菌群体遗传多样性和区间亲缘关系分析的病原孢子远距离或区间传播研究 |
1.3.4 气流轨迹分析的相关研究 |
1.3.5 基于气流轨迹分析的病原菌孢子远距离传播研究 |
1.3.6 小麦白粉菌分生孢子远距离传播研究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田间白粉菌分生孢子浓度变化动态监测及与关键气象因子和病情的关系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点和田间试验设计及小麦品种和田间白粉病接种诱发 |
2.1.2 空气中白粉菌病菌孢子的捕捉及病害调查 |
2.1.3 气象数据获取 |
2.1.4 试验数据分析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地点不同年份病害的田间发生流行动态 |
2.2.2 田间白粉菌分生孢子浓度变化动态 |
2.2.3 数据正态性检验 |
2.2.4 白粉菌分生孢子浓度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2.2.5 分生孢子浓度季节变化的时间序列分析 |
2.2.6 基于关键气象因子的小麦白粉病估计模型 |
2.2.7 基于空气中白粉菌分生孢子浓度的小麦白粉病估计模型 |
2.2.8 基于关键气象因子和空气中白粉菌分生孢子浓度的小麦白粉病估计模型 |
2.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基于Real-time PCR技术的田间孢子动态监测及与气象和病情的关系 |
3.1 材料及仪器设备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仪器及试剂 |
3.2 试验方法 |
3.2.1 试验所用小麦白粉混合菌的获取 |
3.2.2 制备室内孢子捕捉带及提取室内和田间捕捉带上白粉菌分生孢子的DNA |
3.2.3 常规PCR反应 |
3.2.4 Real-time PCR反应 |
3.2.5 制作Real-time PCR病菌孢子定量技术的标准曲线 |
3.2.6 Real-time PCR病菌孢子定量技术和显微孢子计数技术结果的相关性验证 |
3.2.7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捕捉带上小麦白粉菌分生孢子DNA的常规PCR检测 |
3.3.2 建立捕捉带上白粉菌病菌孢子定量技术的标准曲线 |
3.3.3 基于Real-time PCR病菌孢子定量和显微孢子计数技术两种方法所得孢子数量的相关性验证 |
3.3.4 基于Real-time PCR病菌孢子定量技术的田间孢子捕捉带上小麦白粉菌分生孢子浓度的检测 |
3.3.5 基于Real-time PCR病菌孢子定量技术的白粉菌分生孢子浓度与气象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
3.3.6 基于孢子浓度(Real-time PCR病菌孢子定量技术)的小麦白粉病估计模型 |
3.3.7 基于气象参数和孢子浓度(Real-time PCR病菌孢子定量技术)的小麦白粉病估计模型 |
3.4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模型的比较 |
4.1 比较两年度两个试验点不同品种仅基于空气中白粉菌分生孢子浓度的病情估计模型 |
4.2 比较两年度两个试验点不同品种基于不同参数的病情估计模型 |
4.3 基于两种技术获取的孢子浓度所建模型的比较分析 |
4.4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小麦白粉病菌孢子远距离传播气流轨迹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高空气象资料 |
5.1.2 HYSPLIT模式及Traj Stat使用简介 |
5.1.3 病菌传播气流轨迹模拟起始点的选取和相关参数的设置 |
5.2 气流轨迹模拟结果与分析 |
5.2.1 湖北越夏菌源秋季和春季传播的气流轨迹分析 |
5.2.2 河南越夏菌源秋季和春季传播的气流轨迹分析 |
5.2.3 陕西越夏菌源秋季和春季传播的气流轨迹分析 |
5.2.4 江苏春季菌源来源的气流轨迹分析 |
5.2.5 浙江春季菌源来源的气流轨迹分析 |
5.2.6 逆向气流轨迹的气流流场分析 |
5.3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全文结论 |
6.1 田间白粉菌分生孢子浓度变化动态监测及关键气象因子和病情的关系 |
6.2 基于 Real-time PCR 技术的田间孢子动态监测及与气象和病情的关系 |
6.3 模型比较 |
6.4 小麦白粉病菌孢子远距离传播气流轨迹分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小麦茎基腐病和赤霉病抗源筛选及抗性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小麦主要病害——茎基腐病和赤霉病 |
1.1.1 茎基腐病 |
1.1.2 赤霉病 |
1.2 茎基腐病和赤霉病抗源筛选 |
1.2.1 茎基腐病抗性种质筛选现状 |
1.2.2 赤霉病抗性种质筛选现状 |
1.3 小麦茎基腐病及赤霉病抗性基因/QTL发掘及育种标记开发 |
1.3.1 小麦茎基腐病抗性QTL定位及标记开发 |
1.3.2 小麦赤霉病抗性QTL/基因发掘及标记开发 |
1.3.3 小麦对茎基腐病和赤霉病抗性遗传相关性 |
1.4 关联分析在小麦抗病基因发掘中的应用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小麦品种(系)茎基腐病及赤霉病抗性鉴定及抗源筛选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茎基腐病病麦粒的制备 |
2.1.3 茎基腐病接种方法 |
2.1.4 茎基腐病调查方法 |
2.1.5 赤霉病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
2.1.6 接种及调查方法 |
2.1.7 数据统计及抗性评价 |
2.2 结果分析 |
2.2.1 小麦品种(系)对茎基腐病及赤霉病的抗性方差分析 |
2.2.2 茎基腐病及赤霉病抗性品种(系)筛选 |
2.3 讨论 |
第三章 小麦品种(系)抗茎基腐病和赤霉病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小麦茎基腐病抗性表型鉴定方法 |
3.2.3 小麦赤霉病抗性表型鉴定方法 |
3.2.4 基因型分析 |
3.2.5 群体结构分析 |
3.2.6 连锁不平衡分析 |
3.2.7 关联分析 |
3.3 结果分析 |
3.3.1 基因型分析 |
3.3.2 群体结构分析 |
3.3.3 连锁不平衡分析 |
3.3.4 关联分析 |
3.4 讨论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小麦育种材料抗赤霉病和条锈病基因检测及抗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小麦主要病害——赤霉病和条锈病 |
1.1.1 致病菌种 |
1.1.2 小麦病害的流行和危害 |
1.2 小麦赤霉病和条锈病的防治途径 |
1.2.1 农业防治 |
1.2.2 化学防治小麦 |
1.2.3 生物防治 |
1.2.4 抗性品种 |
1.3 小麦赤霉病抗性研究进展 |
1.3.1 小麦赤霉病抗性遗传 |
1.3.2 小麦抗赤霉病抗性鉴定 |
1.3.3 小麦赤霉病抗性育种的限制 |
1.3.4 小麦抗赤霉病基因 |
1.4 小麦条锈病抗性研究 |
1.4.1 鉴别寄主抗性遗传 |
1.4.2 小麦条锈病抗病类型 |
1.4.3 小麦条锈病抗性基因 |
1.5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 |
1.5.1 小麦赤霉病分子育种 |
1.5.2 小麦条锈病分子标记育种 |
1.6 小麦赤霉病抗性与农艺性状的关系 |
1.7 研究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1.7.1 目的意义 |
1.7.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小麦抗霉基因检测及田间抗性分析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分子标记 |
2.2.3 孢子悬浮液配置 |
2.2.4 赤霉病接种及抗性调查 |
2.2.5 农艺性状调查 |
2.2.6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抗赤霉病基因的抗性基因分布 |
2.3.2 小麦赤霉病抗性鉴定 |
2.3.3 病小穗率的动态变化 |
2.3.4 供试材料的赤霉病抗性与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 |
2.3.5 小麦材料赤霉病抗性基因效应分析 |
2.3.6 抗源系谱分析 |
2.4 讨论 |
2.4.1 小麦赤霉病抗性基因 |
2.4.2 小麦品种赤霉病抗性 |
2.4.3 小麦赤霉病抗性与综合农艺性关系 |
2.4.4 抗赤霉病主效QTL抗性效应分析 |
2.4.5 小麦品种抗源分析 |
第三章 小麦抗条锈基因检测及田间抗性分析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供试材料 |
3.2.2 DNA提取 |
3.2.3 PCR扩增 |
3.2.4 成株期抗病性鉴定 |
3.2.5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小麦抗条锈基因检测 |
3.3.2 条锈病抗性鉴定 |
3.3.3 抗条锈病基因的效应分析 |
3.4 讨论 |
3.4.1 小麦条锈病抗性基因的应用状况 |
3.4.2 小麦供试材料的条锈病抗性水平 |
3.4.3 小麦条锈病的育种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辽宁省玉米穗腐病镰孢菌病原学及化学防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玉米穗腐病及致病菌研究进展 |
1 玉米穗腐病研究概况 |
1.1 分布与危害 |
1.2 症状 |
1.3 防治措施 |
2 玉米穗腐病致病菌研究概况 |
2.1 优势病原菌种类 |
2.2 镰孢菌产生毒素概况 |
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辽宁省玉米穗腐病发生情况调查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调查地点及品种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辽宁省玉米穗腐病发生情况调查 |
2.2 辽宁省玉米穗腐病发生区域与分布 |
3 小结 |
第三章 辽宁省玉米穗腐病致病镰孢菌鉴定与分布 |
1 材料与方法 |
1.1 采集地点 |
1.2 试验材料 |
1.3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辽宁省玉米穗腐病病原菌鉴定与分布 |
2.2 新知镰孢菌(Fusarium andiyazi)鉴定与生物学特性研究 |
3 小结 |
第四章 拟轮枝镰孢菌致病力和产伏马菌素FB1能力比较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标准曲线 |
2.2 拟轮枝镰孢菌产FB1比较 |
2.3 拟轮枝镰孢菌菌株致病力的比较 |
2.4 拟轮枝镰孢菌致病力与毒素含量的关系 |
3 小结 |
第五章 化学药剂对拟轮枝镰孢菌玉米穗腐病的防治效果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杀菌剂对拟轮枝镰孢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
2.2 杀菌剂对拟轮枝镰孢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
2.3 杀菌剂对玉米穗腐病防治效果 |
2.4 无人机施用化学药剂对玉米穗腐病防治效果及产量影响 |
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1 结论 |
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甘、青地区小麦条锈菌群体遗传多样性及菌源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引言 |
2 小麦条锈菌研究现状 |
3 小麦条锈病流行及研究现状 |
3.1 甘、青地区小麦条锈病研究现状 |
3.2 甘肃甘谷县地理及小麦条锈病流行简介 |
4 分子标记技术在小麦条锈菌群体遗传研究中的应用 |
4.1 小麦条锈菌遗传多样性研究 |
4.2 RAPD技术在小麦条锈菌研究中应用 |
4.3 AFLP技术在小麦条锈菌研究中应用 |
4.4 SSR技术在小麦条锈菌研究中的应用 |
4.5 PSR在小麦条锈菌研究中的应用 |
5 选题依据与意义 |
5.1 选题依据 |
5.2 主要研究内容 |
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甘肃省小麦条锈菌遗传多样性及菌源传播分析 |
前言 |
第一节 甘谷县小麦条锈菌季节迁移、繁殖模式及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
1 材料和方法 |
1.1 采样区域、标样采集和孢子的繁殖 |
1.2 小麦条锈菌DNA提取和微卫星位点的PCR扩增 |
1.3 数据处理与群体遗传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位点信息 |
2.2 甘谷小麦条锈菌群体遗传多样性 |
2.3 群体繁殖方式分析 |
2.4 条锈菌群体菌源关系 |
2.5 群体细分模式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节 甘肃小麦条锈菌群体遗传多样性及菌源春季传播路线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甘肃地区条锈菌标样采集 |
1.2 小麦条锈菌DNA提取和微卫星位点的PCR扩增 |
1.3 数据处理与群体遗传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位点信息 |
2.2 甘肃省不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
2.3 甘肃省小麦条锈菌群体之间的菌源关系 |
2.4 甘肃小麦条锈菌群体的生殖模式分析 |
2.5 群体细分模式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青海省小麦条锈菌遗传多样性及菌源传播分析 |
前言 |
1 材料和方法 |
1.1 青海地区条锈菌标样采集 |
1.2 小麦条锈菌基因组DNA的提取及微卫星位点的PCR扩增 |
1.3 数据处理与群体遗传分析 |
2 结果 |
2.1 位点信息 |
2.2 青海小麦条锈菌群体遗传多样性 |
2.3 条锈菌群体菌源关系 |
2.4 连锁不平衡测试 |
2.5 群体细分模式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章 甘、青小麦条锈菌群体遗传多样性比较及菌源传播分析 |
前言 |
第一节 甘、青地区小麦条锈菌监测及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点及标样采集 |
1.2 小麦条锈菌基因组DNA的提取及微卫星位点的PCR扩增 |
1.3 数据处理与群体遗传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甘肃、青海地区6 个试验点小麦条锈病监测 |
2.2 小麦条锈菌遗传多样性水平 |
2.3 甘肃与青海小麦条锈菌群体菌源关系 |
2.4 甘肃、青海小麦条锈菌群体繁殖方式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节 甘、青地区小麦条锈菌的流行传播、季节间遗传差异和重组水平分析 |
1 材料和方法 |
1.1 甘、青地区小麦条锈菌标样采集 |
1.2 甘青地区小麦条锈菌DNA的提取和微卫星PCR扩增 |
1.3 数据处理与群体遗传分析 |
2 结果 |
2.1 位点分析 |
2.2 不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
2.3 连锁不平衡测试 |
2.4 小麦条锈菌群体间的遗传分化和基因流 |
2.5 群体细分模式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五章 全文结论与研究展望 |
1 全文结论 |
2 创新点 |
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7)基于农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绿色植保的思考——以甘肃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植物保护为现代农业发展保驾护航 |
1.1 明确了有害生物种类及优势种群 |
1.2 明确了主要有害生物发生规律 |
1.3 各种综合措施的应用保障了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
2 植物保护面临的机遇与问题 |
2.1 有害生物发生特点出现新变化 |
2.2 高频次、超剂量使用化学农药现象屡有发生 |
2.3 农药使用不科学,利用率低 |
2.4 生物及物理使用技术匮乏 |
3 促进甘肃省绿色植保发展的对策 |
3.1 加大绿色植保支持力度 |
3.2 加大绿色植保宣传力度 |
3.3 加大绿色植保技术研发力度 |
(8)小麦赤霉病发生条件及防治措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小麦赤霉病的病原菌 |
2 小麦赤霉病的危害特点 |
3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因素 |
3.1 气象条件 |
3.1.1 温度 |
3.1.2 湿度 |
3.1.3 光照 |
3.2 小麦品种抗性差 |
3.3 菌源充足 |
3.4 栽培管理落后 |
4 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措施 |
4.1 农业防治 |
4.2 化学防治 |
4.2.1 坚持适期用药 |
4.2.2坚持合理选药 |
4.2.3 坚持科学施药 |
4.3 生物防治 |
(9)小麦病虫害防控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小麦主要的病虫害和发生时期 |
2 小麦病虫害防治措施 |
2.1 天敌防治 |
2.2 病虫害预警技术 |
2.3 合理的种植方式 |
2.4 生物诱导防治技术 |
2.5 化学防治技术 |
3 展望 |
(10)小麦-华山新麦草抗纹枯病渐渗系H-6-11-1的分子细胞遗传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小麦及其遗传改良 |
1.1.1 小麦近缘种在小麦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
1.1.2 华山新麦草及小麦-华山新麦草衍生后代的创制与研究 |
1.2 小麦纹枯病研究背景 |
1.2.1 小麦种质的纹枯病抗性鉴定 |
1.2.2 小麦近缘种在纹枯病抗性育种上的应用 |
1.3 小麦纹枯病抗性相关基因的定位研究 |
1.3.1 遗传作图群体的构建方法 |
1.3.2 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小麦遗传改良上的应用 |
1.3.3 混合群体分析法及其应用 |
1.3.4 小麦纹枯病抗性基因研究进展 |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
1.4.1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4.2 本研究的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小麦-华山新麦草衍生后代材料H-6-11-1农艺性状和抗病性分析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H-6-11-1农艺性状调查 |
2.1.3 H-6-11-1抗病性鉴定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H-6-11-1的农艺性状调查分析 |
2.2.2 H-6-11-1的抗病性鉴定 |
2.3 讨论 |
第三章 小麦—华山新麦草衍生后代材料H-6-11-1细胞遗传学和分子标记分析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基因组DNA的提取 |
3.1.3 根尖的制备 |
3.1.4 细胞学观察 |
3.1.5 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 |
3.1.6 SSR分析 |
3.1.7 660K芯片扫描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细胞学观察及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 |
3.2.2 SSR分析 |
3.2.3 660K芯片扫描结果分析 |
3.3 讨论 |
第四章 小麦-华山新麦草渐渗系H-6-11-1纹枯病抗性的遗传模型分析及其QTL定位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遗传群体的构建 |
4.1.3 H-6-11-1纹枯病抗性的遗传模型分析 |
4.1.4 BSA法建立抗病池和感病池 |
4.1.5 660K芯片分析 |
4.1.6 连锁标记的SSR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H-6-11-1纹枯病抗性的遗传模型分析 |
4.2.2 660K芯片结果分析 |
4.2.3 连锁标记的SSR分析结果 |
4.3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创新点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小麦赤霉病流行规律研究初报(论文参考文献)
- [1]小麦赤霉病菌孢子释放规律研究[D]. 张曼玉. 安徽农业大学, 2021
- [2]田间空气中小麦白粉菌分生孢子的动态监测及远程传播气流轨迹分析[D]. 王奥霖.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3]小麦茎基腐病和赤霉病抗源筛选及抗性关联分析[D]. 蒲乐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4]小麦育种材料抗赤霉病和条锈病基因检测及抗性分析[D]. 张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5]辽宁省玉米穗腐病镰孢菌病原学及化学防控技术研究[D]. 黄诗涵. 沈阳农业大学, 2021(05)
- [6]甘、青地区小麦条锈菌群体遗传多样性及菌源传播研究[D]. 黄苗苗. 甘肃农业大学, 2020
- [7]基于农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绿色植保的思考——以甘肃省为例[J]. 方蕊,曹世勤. 农业科技管理, 2020(05)
- [8]小麦赤霉病发生条件及防治措施分析[J]. 吴晓,辛磊. 农业科技通讯, 2020(10)
- [9]小麦病虫害防控技术研究进展[J]. 高冲,张磊,曹庆. 农业与技术, 2020(19)
- [10]小麦-华山新麦草抗纹枯病渐渗系H-6-11-1的分子细胞遗传学分析[D]. 张珍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