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藏早二叠世苔藓虫化石及其动物地理分区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张予杰,张以春,王冬兵,苟正彬[1](2021)在《青藏高原中南部前寒武系及古生界岩石地层组成和时代特征》文中研究说明对青藏高原中南部北羌塘、南羌塘、冈底斯、仲巴、喜马拉雅和昌都6个地区前寒武系及古生界岩石地层的组成和时代特征进行分析,总结了117个群组级岩石地层单位的岩性组合和时代特征,梳理地层划分对比中存在的相关问题。通过调查认为,前人划定的前寒武纪基底大多不再具有典型的变质或结晶基底特征,北羌塘可能具有相对稳定的基底,下古生界包括部分奥陶系和志留系,上古生界不整合在下古生界之上,发育早泥盆世晚期地层及中—上泥盆统、上石炭统和二叠系。南羌塘地区基底性质不明,下古生界以"残块"形式出露在玛依岗日一带,上古生界在南羌塘地区西部和东部一带表现样式不同,在西部日土一带具稳定沉积特点,东部双湖一带为"基质+块体"的俯冲增生杂岩。冈底斯地区,拉萨地块(中部)和聂荣微地体具前寒武纪基底,新元古代末—寒武纪发育一套"双峰式"火山岩,奥陶系可能不整合在前奥陶系之上,奥陶纪—二叠纪均为海相(或海陆过渡相)沉积。仲巴微地体自下而上可由上震旦系—寒武系片岩构造层、奥陶系—泥盆系变质碳酸盐岩构造层、石炭系—二叠系构造层组成。喜马拉雅地区具有较稳定的前寒武系结晶基底,中奥陶世—晚二叠世均沉积一套海相地层。昌都地区可能存在前寒武系基底,下古生界仅零星出露下奥陶统和志留系,上古生界除乐平统与瓜德鲁普统之间为假整合接触外,其余均为较连续的海相沉积地层。
肖荣洋[2](2021)在《青藏高原东南缘贡觉盆地磁性地层学研究及沉积-构造意义》文中指出青藏高原的隆升是新生代地球演化历史中的重大事件,它的隆升时代、机制及带来的环境效应,一直是地球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同时,新生代陆相沉积物为深入理解高原构造-隆升历史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视角,这类物质的沉积速率快、沉积连续且保存良好,不但记录了沉积时的气候、环境信息,而且还能反映沉积物在充填过程中的盆地动力学性质及造山带的构造活动特征。自晚白垩世以来,受印度-亚洲大陆持续碰撞的影响,在青藏高原内部特别是东南缘地区发育了一系列受大型断裂控制的沉积盆地,它们大多形成于新生代早期,在东南缘地区沿NW-SE走向分布,并沉积了上千米厚的红色陆相碎屑岩。作为上述盆地的代表之一,贡觉盆地位于羌塘地块东部向南的构造转折处,东邻金沙江缝合带,西邻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这也是青藏高原向云南高原过渡的重要地区。贡觉盆地内保留有连续的沉积地层,发育了2000-3000 m厚的陆相红层,由红色的砂岩、粉砂岩、泥岩和砾岩组成,根据岩性特征可以大致分为贡觉组和然木沟组。然而,目前对贡觉盆地的研究,尤其是盆地的地层年代问题,至今没有统一的认识。前人开展了诸如古生物、碎屑锆石同位素测年、磁性地层学等工作,比如:早期的研究者通过棕榈化石认为盆地的地层年代为始新统到渐新统;而地层中的孢粉研究表明,盆地的地层年代跨度很广,从古新统一直到中新统;一些研究者通过对沉积岩碎屑锆石测年将盆地年龄限制为53-43 Ma,另一些研究者在地层中在缺乏绝对年代约束情况下,运用磁性地层学方法将盆地年龄限制为69-41.5 Ma。这些结论要么不完善,要么存在一定争议,并没有彻底解决贡觉盆地的年龄问题。这些观点虽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一定参考依据,但也阻碍了他们正确认识盆地的演化过程。鉴于此,基于详细的野外调查,本研究以盆地中部的贡中-洞托剖面(GD剖面)和贡觉-然木剖面(GR剖面)为研究对象,以GR剖面内新发现的火山碎屑岩U-Pb年龄为约束,对盆地沉积物开展高精度磁性地层学研究,建立可靠的年代地层框架。在此基础上,对贡觉盆地的剖面开展系统的沉积学、磁化率各向异性、沉积速率等研究,在盆-山耦合思想的指导下,反演盆地的沉积-构造历史,并进一步探讨贡觉盆地沉积对高原隆升和区域构造-气候变化的响应。主要得到以下认识:(1)GD和GR剖面为两套在垂向上由底向上粒度变细的沉积序列,分别对应贡觉组和然木沟组。沉积学研究表明,贡觉组下段以辫状河沉积为主,局部夹冲积扇砂砾岩;上段为巨厚的泛滥平原沉积,泥裂、钙质结核和古土壤发育。然木沟组下段为辫状河沉积,可见冲刷构造/滞留砾石、心滩沉积和有限的泛滥平原沉积;上段则变为湖相沉积,以绿色泥岩与紫红色粉砂岩的韵律互层为特征,局部夹石膏和泥灰岩。(2)三轴等温剩磁热退实验表明,贡觉盆地的沉积物存在两种热退磁曲线:一种以绿色泥岩为代表,低矫顽力组分占多数,解阻温度在575-585℃之间,显示主要载磁矿物为磁铁矿;另一种以红色砂岩/粉砂岩/泥岩为代表,高、中矫顽力组分为主,解阻温度在680℃附近,显示主要载磁矿物为赤铁矿。此外,热退磁实验显示大多数样品在620℃附近才开始快速退磁,说明盆地大多数沉积物的载磁矿物为赤铁矿。(3)本研究首次在GR剖面顶部发现了一层约30 cm厚的火山碎屑岩,锆石U-Pb测年结果为50.40±0.56 Ma。将其作为磁性地层柱的绝对年代约束,得出贡觉盆地中部的年代地层框架为69-50 Ma。其中,贡觉组的沉积年龄为69-63.5Ma,然木沟组为63.5-50 Ma。整个贡觉盆地的沉积开始于中部地区(~69 Ma),但结束于盆地北部和南部地区(~43 Ma)。(4)贡觉盆地GD和GR剖面沉积物的磁化率各向异性均表明受到ENE-WSW方向的挤压作用。然而,本次研究认为,这反映的是沉积后的构造挤压作用,是对~50 Ma及以后印度-亚洲大陆持续碰撞背景下东南缘地区强烈隆升和地壳缩短变形的响应,同时对应始新世时期东南缘地区发生的大规模岩浆活动。(5)本次研究将贡觉盆地的沉积-构造过程分为五个阶段:阶段一(~69 Ma):此时青藏高原东南缘处在一个NW-SE向的张扭环境中,气候为干旱的沙漠气候。仅在地势低洼处零星沉积有风成砂。阶段二(69-63.5 Ma):随着东南缘大型走滑断裂的发育,在持续的拉张作用下,贡觉地区中部发生沉降,开始形成走滑拉分盆地。同时,气候变为半干旱气候,盆地内出现了辫状河沉积。阶段三(63.5-54 Ma):走滑拉分盆地进一步拉张,使沉降范围扩大,除了盆地中部地区,在北部也开始出现沉积。该阶段依然是半干旱环境下的辫状河沉积,风化作用弱。但由于沉积物供给量大量减少,导致沉积速率偏低。阶段四(54-50 Ma):走滑拉分盆地完全形成,同时盆地的沉降范围和幅度相比前一阶段增强,在盆地中部、北部和南部均发育有湖相沉积,且沉积厚度大、沉积速率高。此外,季风开始在高原东南缘出现,贡觉盆地变得更加湿润,风化作用加强。阶段五(<50 Ma):由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出现强烈的构造变形和地壳抬升,贡觉盆地在始新世发生大规模的构造反转,原本以走滑-拉分作用为主的盆地,变成以强烈挤压和逆冲作用为主,导致盆地的沉积结束。
张少文[3](2021)在《藏北地区中—晚二叠世古生物和地层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文中研究说明特提斯构造域的中—上二叠统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中—上二叠统是中东地区特大油气田的重要产油气层位。青藏高原位于特提斯域东段,属于特提斯构造域中亚段的一部分,具备形成大、中型油气田的基本地质特征。对于青藏高原来说,目前认为油气勘探有利层位主要集中在中生界,对于古生界油气资源勘探并未有足够的重视。为了能够科学地评价青藏高原藏北地区中—上二叠统油气前景,本次选取拉萨地块松哑来嘎剖面、南羌塘地块萨门雄剖面、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强公村剖面以及北羌塘地块热觉茶卡西南剖面中—上二叠统地层为研究对象,从生物地层、古地理、油气勘探评价三个方面分析,取得以下研究进展:地层学方面:(1)完善了拉萨地块中—上二叠统地层序列。在拉萨地块阿索乡松哑来嘎剖面新建了上二叠统阿索组,阿索组以灰岩为主,是一套含有生物碎屑灰岩和含燧石结核灰岩的地层。阿索组的发现表明了拉萨地块的上二叠统不但有碳酸盐岩台地斜坡相的文布当桑组和蒸发岩台地相的木纠错组,还有介于两者之间的正常浅海碳酸盐岩台地相沉积。(2)完善了南羌塘地块中—上二叠统地层序列。在萨门熊剖面的龙格组之上识别出一段大化石稀少的含燧石结核灰岩和白云岩。其中,含燧石结核灰岩的地层对比为文布当桑组,白云岩为主的地层对比为孜狮桑组,在白云岩下部发现有二叠纪Iranophyllum xainzaense Lin珊瑚化石,表明孜狮桑组时代下限下沿到晚二叠世。孜狮桑组与下伏文布当桑组整合接触。(3)修订了雅鲁藏布江地层区中二叠统浪错组时代上限。根据腕足类化石时代认为浪错组时代上限已经达到晚二叠世;浪错组与上覆下三叠统穷果群之间为整合接触,强公村剖面的发现完善了雅鲁藏布江地层区中二叠统—下三叠统连续海相沉积序列。生物古地理方面:根据底栖生物所指示的环境意义,认为拉萨地块和南羌塘地块中—晚二叠世处于南纬30°内的低纬度区域;拉萨地块和南羌塘地块中—上二叠统具有相同的地层序列,具有相似的底栖生物类型,根据生物组合的特征和地层序列,认为拉萨地块和南羌塘地块中—晚二叠世相互连在一起,可以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共同位于南纬30°以内的低纬度区域,具有较高的海洋生产力。油气勘探评价方面:古格层系下组合是藏北地区中—晚二叠世重要的油气勘探层。在沉积环境上与中东、四川普光油气田等产油气地区相似,藏北地区中二叠统以下拉组、龙格组碳酸盐岩沉积为代表,在区域内广泛分布;上二叠统是以阿索组、文布当桑组、木纠错组为代表的浅海碳酸盐岩相、碳酸盐岩斜坡相、白云岩蒸发相为代表的交互相带沉积。拉萨地块的正常碳酸盐岩台地相和蒸发岩台地相的过渡地带,是具有生油层性质的阿索组生物碎屑灰岩和具有储油层性质的木纠错组白云岩形成的交互相带组合,在海平面升降作用的影响下,形成垂向的叠置和不同岩性横向上尖灭,有利于油气生成和就近储存,形成岩性油气藏。
彭毅峰[4](2021)在《川东地区二叠纪瓜德鲁普世-乐平世界线事件的碳酸盐岩微相与有孔虫形态群研究》文中指出二叠纪瓜德鲁普世-乐平世之交的界线(Guadalupian-Lopingian Boundary,简称GLB)被认为是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的第一幕,大量?类有孔虫以及浅水生物遭到灭绝,事件之后吴家坪期主要底栖有孔虫的摄食方式、生活位置等生态习性发生了改变。四川盆地作为扬子地台的一部分,发育相对完整的二叠系海相碳酸盐岩系,是研究该界线事件的理想场所。论文以川东地区两条野外剖面(四川广安华蓥山二崖剖面和重庆丰都回龙场剖面)中二叠统茅口组和上二叠统吴家坪组碳酸盐岩中的底栖有孔虫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碳酸盐岩微相与底栖有孔虫形态群分析,重建了瓜德鲁普世至乐平世的沉积古环境,恢复海洋古生态信息,并探讨了界线附近古海洋环境演变与海洋底栖生物的关系。根据两条剖面的岩石学特征以及底栖有孔虫组合,识别出7个大型底栖有孔虫(Larger benthic foraminifera,简称LBF)微相,对应到6个碳酸盐岩微相(滨海平原、生屑滩、开阔海、颗粒滩、云化滩、边缘浅滩),以及4个碳酸盐岩亚相(滨海平原、开阔海、颗粒滩、边缘滩)和3个碳酸盐岩沉积相(滨海平原、开阔台地、台地边缘)。除此以外,根据底栖有孔虫的房室数量、摄食方式、生活位置等信息划分出7个形态群以及5个形态亚群。通过碳酸盐岩微相分析以及形态群研究发现,茅口期研究区海水有逐渐变浅的趋势,茅一期主要为开阔海环境,多见形态群F;茅二期发育颗粒滩,以形态群F为主,可见其他形态群A、B、C、D、G;茅三期多为生屑滩与边缘浅滩,形态群G大量出现;随之地壳抬升,演化为滨海平原;吴家坪期海水入侵,水深增加,主要发育开阔海与颗粒滩,以高比例形态群F为特征,其余形态群少见。瓜德鲁普世-乐平世界线事件后,茅口组至吴家坪期沉积环境改变不大,但吴家坪期底栖有孔虫的生态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营养物质输入增加,植物碎屑减少,吴家坪期食植类有孔虫比例下降,滤食、食沉积底栖有孔虫占了较高比例,证明了GLB事件的客观存在。吴家坪期的幸存底栖有孔虫,如Codonofusiella、Eotuberitiina,它们偏好附着生存,需求的氧气量较小,且拥有多种摄食方式,能适应多种生存环境,存活的?类底部附着面面积增大以抵抗风浪,伸展的半壳圈提高了摄食能力,可以适应灾害后环境。
乔枫,张以春,徐海鹏,琚琦[5](2021)在《西藏拉萨地块申扎地区晚二叠世有孔虫动物群及其古生物地理意义》文中研究指明西藏申扎木纠错地区的上二叠统碳酸盐岩地层是近年来新发现的重要地层,但其中的有孔虫动物缺乏系统研究。本文研究了申扎木纠错剖面下拉组上部灰岩中有孔虫动物群的组成及古生物地理意义。共鉴定出有孔虫类26属52种,其中■类4属7种;有孔虫动物群主要由Reichelina,Codonofusiella,Dunbarula,Colaniella,Pachyphloia,Globivalvulina,Agathammina,Hemigordius,Midiella,Multidiscus等组成,结合同层位中产出的牙形类化石,其时代被限定在晚二叠世吴家坪期。鉴于木纠错组整合于下拉组之上,限定了木纠错组底界的时代至少从吴家坪期最晚期开始。该剖面中发现了结构构造相对简单的Colaniella属原始类型,对研究Colaniellidae的起源演化提供了化石材料。木纠错地区吴家坪期有孔虫动物群呈现的古生物地理面貌和喜马拉雅地区截然不同,说明当时新特提斯洋已有一定的宽度。
马健飞[6](2020)在《西藏申扎下二叠统拉嘎组中约1.76 Ga花岗质砾石的物源》文中认为申扎地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中南部,拉萨地体中部,大地构造属特提斯构造域冈底斯-喜马拉雅造山系。研究区内古生界地层发育,广泛发育以冰川-海洋相沉积而闻名的下二叠统拉嘎组地层。拉嘎组地层细碎屑岩中含有较多砾石,其砾石成分复杂,包含砂岩(70%)、花岗岩(15%)、少量硅质岩和灰岩等(15%)。现有研究对冰海相沉积物中砾石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来源问题的研究程度较低,为了充分挖掘蕴藏在冰海相沉积物砾石中的物源和古地理信息,本文系统介绍了申扎地区下二叠统拉嘎组中典型花岗质砾石的岩石学、年代学、全岩地球化学及同位素特征,探讨了其成因和物源,并试图为拉萨地体的古地理重建提供新的解决方案。拉嘎组地层中的花岗岩类砾石类型包括细粒英云闪长岩、细粒片麻状钾长花岗岩、中细粒条纹长石花岗岩和中细粒斑状钾长花岗岩等。其中,英云闪长岩砾石的形成时代、地球化学特征和同位素特征具有很高的辨识度。英云闪长岩砾石的形成时代为晚古元古代(锆石U-Pb年龄为1759±12 Ma),其锆石微量元素U/Yb在0.75~1.49之间,Y含量在1425×10-6~3648×10-6之间,表明英云闪长岩具有岛弧亲缘性,可能形成于板块汇聚边缘的俯冲相关环境中。样品具高Si O2(76.79 wt%~77.13 wt%)含量和低Al2O3(12.04 wt%~12.50 wt%)含量特征,属于钙碱性系列偏铝质岩石,具I型花岗岩亲缘性。它们具有明显负Eu异常(δEu=0.31~0.37),富集稀土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富含Th等,锆石εHf(t)为明显正值(6.46~14.68),εNd(t)值为-1.24至+1.76,全岩Sr-Nd二阶段模式年龄在2.37 Ga~2.13 Ga之间。所有这些数据表明,英云闪长岩是在俯冲相关环境下由被改变的镁铁质地壳或底侵镁铁质层部分熔融形成。英云闪长岩砾石的形成时代表明冰海相沉积岩中砾石的物源地有丰富的古元古代岩浆岩。1.8 Ga~1.7 Ga的岩浆作用在研究区域中少有分布,而在印度冈瓦纳中的阿拉瓦利、中部构造带和东高止山带,以及澳大利亚冈瓦纳中的鲁德尔杂岩、阿伦塔和高勒克拉通分布广泛。研究表明,不同冈瓦纳岩浆作用的时代、背景等特征区别较大,其中,阿伦塔南部地区在1.76 Ga时期正处于西澳大利亚克拉通北倾俯冲环境中,广泛分布着形成时代约为1.76 Ga的钙碱性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岩套和Main组花岗岩。Main组中部分低铝型花岗岩类的形成时间、构造环境和成因与英云闪长岩砾石存在很大相似性。英云闪长岩样品地球化学特征和同位素特征表明澳大利亚北部的阿伦塔南部地区最有可能为其物源地。拉嘎组地层为一套近岸冰海陆棚沉积,具澳大利亚冈瓦纳亲缘性的花岗质砾石的发现暗示着拉萨地体在古生代期间可能更靠近澳大利亚冈瓦纳。此次研究表明,冰海相沉积过程中包含的岩浆岩砾石可以为调查沉积物源和古地理演化提供宝贵的信息。
张以春,张予杰,袁东勋,徐海鹏,乔枫[7](2019)在《班公湖-怒江洋打开时间的地层古生物约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藏班公湖-怒江洋的打开时间是争议性较大的科学问题。班公湖-怒江洋两侧的拉萨地块和南羌塘地块的古生物地理和地层层序的对比可以约束班公湖-怒江洋的形成时间。从地层层序上来看,拉萨地块在晚古生代大冰期结束之后是一由碎屑岩到碳酸盐转变的稳定地层序列;而南羌塘地块从早二叠世晚期开始东西向存在较大的相变,西部下二叠统吞龙共巴组之上存在间断面,不整合于上二叠统吉普日阿群之下;而东部下二叠统到中二叠统都是玄武岩和灰岩组成的鲁谷组。古生物地理上,南羌塘地块晚二叠世含有典型暖水的类Palaeofusulina动物群,与拉萨地块形成显着差别;南羌塘地块中二叠世主要的Eopolydiexodina类动物群也与拉萨地块的Nankinella-Chusenella类动物群产生明显差异;再者,南羌塘地块早二叠世晚期的类、珊瑚类和腕足类都呈现明显暖水的特征,但这些动物群在拉萨至今未有报道。综合南羌塘和拉萨地块地层层序、古生物地理特征上的差异,班公湖-怒江洋至少从中二叠世(~269Ma)就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因此,班公湖-怒江洋在中二叠世以前和冰期结束之后的时间段内打开。
孙倩[8](2019)在《措勤盆地及邻区晚侏罗世地层对比和古地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特提斯域侏罗系成藏组合蕴含着丰富的油气资源,青藏高原处于特提斯域东段,是我国海相侏罗系最为发育的地区,也是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地层学是地质学的基础,科学完善的地层格架及古地理格局也能为石油地质学研究奠定扎实的基础。目前措勤盆地上侏罗统研究较为薄弱,岩石地层单位对比不清晰,随着最新的地层学资料的不断积累,“三陆两槽”的构造格局认识已逐渐显示出它的局限性。因此本文拟对措勤盆地及邻区的晚侏罗世地层古生物学及沉积学特征进行研究,重新认识晚侏罗世沉积古地理格局,为后续的石油地质学研究奠定基础。本次在班戈县保吉乡、白拉乡、双湖朋彦错及藏南拉孜地区进行野外调查研究,并收集、分析措勤盆地及邻区的地层古生物学、沉积学及石油地质学资料。本次在保吉乡识别出上侏罗统萨波直不勒组及吐卡日组,并将吐卡日组划分为上、下两段;在白拉乡剖面识别出吐卡日组以及朋彦错地区识别出索瓦组,说明上侏罗统碳酸盐岩沉积在班公湖-怒江地层区及南羌塘地层区仍有分布,且与冈底斯地层区的吐卡日组具有可对比性。此外,对于喜马拉雅地层区、雅鲁藏布江地层区及北羌塘地层区,本次仍沿用以往的地层学认识。通过对晚侏罗世典型剖面的沉积相分析,喜马拉雅地层区以及雅鲁藏布江地层区仍沿用以往的古地理学认识,即分别处于喜马拉雅被动大陆边缘以及成熟的新特斯洋盆环境;而冈底斯地层区、班公湖-怒江地层区及羌塘盆地地层区的古地理格局取得了新的认识。冈底斯地层区南部并不存在古陆剥蚀区,而是处于斜坡环境,北部地区也并非以往认为的滨浅海碎屑岩沉积环境,而是处于广阔的碳酸盐台地环境中。班公湖-怒江地层区处于台地北部延伸区域。羌塘盆地地层区整体具有南低北高的古地势特点,从北到南由泻湖-滨岸环境转至局限台地环境-蒸发台地环境,直到盆地南缘出现稳定开阔台地环境。本次措勤盆地及邻区的晚侏罗世古地理认识进一步验证了“两陆一盆”的宏观地质格局。本文将晚侏罗世潜在成藏组合保吉层系与特提斯域中东-中亚段的含油气盆地侏罗系成藏组合进行对比,认保吉层系与阿拉伯盆地及阿姆河盆地在生储盖组合、圈闭以及沉积相带的分布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可对比性,具有潜在的油气勘探价值,建议加强措勤盆地上侏罗统的石油地质学研究。
牛亚卓[9](2019)在《新甘蒙北山地区晚古生代古沉积面貌及构造属性》文中研究指明新甘蒙北山地区是探讨中亚造山带南缘增生造山过程的关键地区之一,其前寒武纪地块在晚古生代与敦煌地块的汇聚过程是中亚造山带与华北–塔里木板块增生造山过程的缩影。北山地区的晚古生代沉积层序精确记录了构造演化过程,以地层学、沉积学和物源学为基础的古地貌重建能够识别俯冲增生和陆内伸展过程中的沉积盆地类型,进而探讨增生造山时限和过程。本论文以生物地层学和年代地层学(ICP-LA-MS锆石U-Pb测年)数据为基础,系统厘定了北山地区上古生界各组(群)的岩性组合和时代延限;使用沉积学、岩石学、物源学(碎屑颗粒统计、碎屑锆石年龄、古水流等)方法恢复了北山南部的双鹰山和石板山地块红柳园、石板山和独山剖面晚古生代的源–汇体系;建立了陆内海相裂谷盆地古地貌模型,并与天山–兴蒙构造带其他地区对比,探讨增生造山过程中的盆山耦合系统。北山地区的上古生界被两期区域不整合分为前裂谷期泥盆系(雀儿山群、三个井组和墩墩山组)、同裂谷期下石炭统–中二叠统(白山组、石板山组、干泉组、双堡塘组、菊石滩组和金塔组)和构造反转期的上二叠统(方山口组和红岩井组)三个构造层。泥盆纪,北山南部的柳园洋向北俯冲至双鹰山地块之下,形成了花牛山岩浆岛弧和弧后盆地,盆地沉积序列由志留纪末期–晚泥盆世的三个井组和墩墩山组组成。柳园洋向南俯冲至敦煌–石板山地块之下,形成了芦草滩岩浆岛弧和开阔浅海相的下泥盆统雀儿山群,该群物源主要来自岛弧火山岩(415 Ma)。晚泥盆世末期–早石炭世初期,双鹰山地块和敦煌–石板山地块的增生造山形成了泥盆系/下石炭统–中二叠统区域不整合,其后北山南部进入岩浆活动间歇的陆内演化阶段(367304 Ma)。石炭纪维宪期–莫斯科期,北山南部的盆地系统由沿柳园断裂带分布的石板山、红柳园、音凹峡、芨芨台子等小型断陷海盆组成。早期白山组的沉积环境以水体半封闭的碳酸盐台地边缘浅海、生物礁和潮坪为主;晚期红柳园和音凹峡盆地被陆相辫状河沉积物充填。这些小型海盆的碎屑物质一部分来自下古生界沉积岩和火山岩地层的再旋回碎屑,另一部分来自造山隆升的敦煌、石板山和双鹰山地块的前寒武系和下古生界侵入岩基底(2456 Ma,1807 Ma,906 Ma,450 Ma和408 Ma)。早–中二叠世萨克马尔期–卡匹敦期,伴随着强烈酸性喷发和基性溢流的火山活动(294265 Ma),北山南部发育统一的大型海相裂谷盆地,沉积序列由向上水体变深的冲积扇相、三角洲相、开阔浅海相等组成,剥蚀序列表现出对物源区下二叠统火山岩地层/下古生界侵入岩基底的逆层序剥蚀特征(300 Ma和448 Ma),古地貌格局展现沉积中心和两侧近对称的盆地边缘。盆地北缘沉积序列以碳酸盐台地相、冲积扇相和三角洲相为主,碎屑物质主要来自下古生界侵入岩;盆地南缘沉积序列以扇三角洲相和三角洲相为主,物源以同时期的火山岩为主。沉积中心发育代表开阔浅海滨外环境的较深水沉积序列和枕状玄武岩,表明盆地鼎盛阶段出现陆间裂谷盆地雏形。晚二叠世,构造反转期的陆相构造层平行不整合于海相裂谷构造层之上,沉积范围向北迅速萎缩,由河流、湖泊沉积序列和火山岩组成,展现出拗拉谷盆地闭合特征。北山南部早石炭世–中二叠世陆内海相裂谷发育在敦煌、石板山和双鹰山地块会聚之后,经历了长期缺少岩浆活动的板内稳定阶段,与典型的弧后盆地在沉积序列、剥蚀记录和盆地格架上存在差异。北山南部的石炭–二叠系海进裂谷构造层可与兴蒙构造带同时期的构造层相对比,这些地区泥盆系/石炭系区域不整合代表古亚洲洋南支的闭合。
徐国[10](2019)在《内蒙古苏尼特右旗哈冷岭蛇绿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找矿意义》文中指出兴蒙造山带位于西伯利亚板块和华北板块之间的中亚造山带的东南缘,是一条发展历史长、构造岩浆活动复杂的复合造山带,是解决中亚造山带构造演化的关键地区。关于古亚洲洋东南缘的闭合时间、位置和洋陆转换过程一直是争论的焦点,主要反映在对古洋盆重建-蛇绿岩的形成时代、形成环境,以及对晚古生代构造-岩浆作用过程及其反映的大地构造背景认识不统一。蛇绿岩代表了古洋壳的残片,在识别古缝合带和探索古大洋演化史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研究,在兴蒙造山带索伦缝合带内蒙古中部苏尼特右旗地区新识别出早二叠世SSZ型哈冷岭蛇绿岩。野外调查揭示哈冷岭蛇绿岩由北部查干胡舒和南部查干拜兴两个蛇绿岩亚带组成,各带宽约5km,控制延伸约100km,发育较完整的蛇绿岩岩石组合。变质橄榄岩主要为方辉橄榄岩;辉长杂岩主要包括层状辉长岩和均质辉长岩等;辉绿岩发育;基性火山熔岩比较丰富,主要为枕状玄武岩、块状玄武岩、球颗玄武岩和细碧岩等。蛇绿岩带内发育典型韧性剪切带,蛇绿岩局部变形强烈,形成糜棱岩化、片理化岩石及构造片岩。整个蛇绿岩带呈构造岩片构造就位于下二叠统寿山沟组与下二叠统大石寨组之中,蛇绿岩带周围的寿山沟组与大石寨组普遍发生一定范围和强度的密集劈理化、碎裂岩化、千枚岩化和糜棱岩化。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辉长岩、辉绿岩和玄武岩样品显示出亏损轻稀土和左倾的稀土蛛网图特征,并具明显的Nb-Ta负异常。构造环境投图显示苏尼特右旗哈冷岭蛇绿岩形成于成熟的弧后盆地环境。锆石Hf同位素组成显示εHf(t)=23.9-28.6,表明其岩浆源区主要为亏损地幔。获得蛇绿岩中辉长岩和细碧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分别为297±2Ma和281.4±5.2Ma,表明哈冷岭蛇绿岩的形成时代为早二叠世。结合索伦缝合带内其它同期相似的蛇绿岩,指示在索伦缝合带可能存在一个晚古生代洋-弧盆体系。这一晚古生代洋-盆体系与中亚造山带东南段的二叠纪古生物-古地理边界(即北侧的冷水性生物群和南侧的暖水型生物群)相一致。基于上述事实,对于古亚洲洋东南段我们提出了如下的构造演化过程:(1)晚奥陶世至中二叠世,古亚洲洋持续向南俯冲于华北板块之下;(2)石炭纪至中二叠世,古亚洲洋持续的北向俯冲,形成了北侧的增生型造山带;(3)古亚洲洋东南段在晚二叠世闭合。通过对比索伦蛇绿岩带产出的典型矿床地质和物化探特征,笔者认为与哈冷岭早二叠世SSZ型蛇绿岩有关的成矿作用主要有赋存于地幔橄榄岩中的豆荚状铬铁矿和风化蚀变纯橄榄岩、风化蚀变方辉橄榄岩中的菱镁矿化,其中铬铁矿为典型岩浆矿床,菱镁矿化与成岩后期风化蚀变有关。哈冷岭早二叠世蛇绿岩具有开展豆荚状铬铁矿和风化型菱镁矿的勘探潜力。
二、西藏早二叠世苔藓虫化石及其动物地理分区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藏早二叠世苔藓虫化石及其动物地理分区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青藏高原中南部前寒武系及古生界岩石地层组成和时代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前寒武系 |
1.1 羌塘—昌都地区 |
1.2 冈底斯地区 |
1.2.1 聂荣岩群 |
1.2.2 念青唐古拉岩群和林芝岩群 |
1.2.3 松多岩群 |
1.2.4 德玛拉岩群 |
1.3 喜马拉雅地区 |
1.3.1 南迦巴瓦岩群 |
1.3.2 聂拉木岩群 |
1.3.3 拉轨岗日群 |
2 下古生界 |
2.1 北羌塘地区 |
2.2 南羌塘地区 |
2.3 冈底斯地区 |
2.3.1 扎欠群、波密群 |
2.3.2 他多组、扎扛组 |
2.3.3 拉塞组、雄梅组、知洼作古组、刚木桑组 |
2.3.4 桑曲组、拉久弄巴组 |
2.3.5 申扎组、德悟卡下组、扎弄俄玛组、东卡组 |
2.4 仲巴地区 |
2.5 喜马拉雅地区 |
2.5.1 肉切村(岩)群 |
2.5.2 甲村群、红山头组 |
2.5.3 石器坡组、普鲁组 |
2.6 昌都地区 |
2.6.1 酉西岩群 |
2.6.2 青泥洞组、恰拉卡组、察共组 |
3 上古生界 |
3.1 北羌塘地区 |
3.1.1 拉竹龙组、平沙沟组 |
3.1.2 日湾茶卡组、月牙湖组、瓦垄山组 |
3.1.3 冈玛错组、长蛇湖组、红山湖组 |
3.1.4 雪源河组、热觉茶卡组 |
3.2 南羌塘地区 |
3.2.1 长蛇山组 |
3.2.2 擦蒙组、展金组、曲地组、吞龙共巴组 |
3.2.3 龙格组 |
3.2.4 鲁谷组 |
3.2.5 吉普日阿群 |
3.3 冈底斯地区 |
3.3.1 达尔东组、查果罗玛组 |
3.3.2 松宗群、龙果扎普组、布玉组、贡布山组 |
3.3.3 永珠组 |
3.3.4 旁多群 |
3.3.5 拉嘎组 |
3.3.6 乌鲁龙组 |
3.3.7 昂杰组 |
3.3.8 下拉组、洛巴堆组 |
3.3.9 木纠错组 |
3.3.10 蒙拉组和列龙沟组 |
3.4 仲巴地区 |
3.4.1 先钦组、曲门夏拉组、马攸木群、纳登尔组 |
3.4.2 哲弄组、滚江浦组、普次丁组与康拓组、拉沙组 |
3.4.3 岗珠淌组、仲巴组和卡扎勒组 |
3.4.4 西兰塔组和姜叶玛组 |
3.5 喜马拉雅地区 |
3.5.1 凉泉组和波曲组 |
3.5.2 亚里组和纳兴组 |
3.5.3 基龙组 |
3.5.4 曲布组、曲布日嘎组和色龙群 |
3.5.5 雇孜组、破林浦组、比聋组、康马组、白定浦组和江浦组 |
3.6 昌都地区 |
3.6.1 嘉玉桥岩群 |
3.6.2 海通组、丁宗隆组和卓戈洞组 |
3.6.3 乌青纳组、马查拉组和骛曲组 |
3.6.4 里查组、莽错组和交嘎组 |
3.6.5 妥坝组、卡香达组和夏牙村组 |
4 讨 论 |
4.1 北羌塘地块与甜水海地块、昌都地块的地层划分对比问题 |
4.2 南羌塘“地块”古生代地层沉积相带对比等问题 |
4.3 冈底斯、喜马拉雅地区古生代地层对比等问题 |
5 结 论 |
(2)青藏高原东南缘贡觉盆地磁性地层学研究及沉积-构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印度大陆和亚洲大陆的碰撞 |
1.1.2 青藏高原的隆升与气候变化 |
1.1.3 青藏高原东南缘新生代盆地研究现状和意义 |
1.2 选题依据 |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 开展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地理概况 |
2.2 区域地质背景 |
2.2.1 构造概况 |
2.2.2 地层概况 |
2.2.3 岩浆岩和变质岩 |
第3章 研究方法及实验内容 |
3.1 基本概念及原理 |
3.1.1 地球磁场 |
3.1.2 剩磁 |
3.1.3 磁化率 |
3.1.4 物质的磁性及分类 |
3.1.5 居里温度 |
3.1.6 矫顽力 |
3.1.7 主要载磁矿物 |
3.1.8 地磁极性年表 |
3.1.9 岩石矿物的退磁 |
3.2 样品的采集和加工 |
3.3 实验方法和内容 |
3.3.1 磁化率及各向异性实验 |
3.3.2 三轴热退实验 |
3.3.3 热退磁实验 |
第4章 贡觉盆地地层特征及磁性地层学研究 |
4.1 贡觉盆地地层划分及沉积相特征 |
4.1.1 贡觉组 |
4.1.2 然木沟组 |
4.2 贡觉盆地的磁性地层学研究 |
4.2.1 贡觉盆地地层年代框架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4.2.2 三轴热退实验结果及分析 |
4.2.3 样品的热退磁实验结果及分析 |
4.2.4 同位素U-Pb定年 |
4.2.5 贡觉盆地磁性地层的建立 |
4.2.6 磁化率各向异性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5章 贡觉盆地演化及对新生代高原隆升-气候变化的响应 |
5.1 沉积相与沉积速率 |
5.2 盆地的物源与古地貌 |
5.3 盆地沉积过程中的古气候转型 |
5.4 早新生代盆地构造及岩浆活动 |
5.5 盆地的形成、发育和消亡 |
5.6 盆地演化对印度-亚洲板块碰撞及高原隆升的潜在响应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3)藏北地区中—晚二叠世古生物和地层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 论文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概况 |
2.2 研究区二叠系地层研究概况 |
2.3 西藏二叠纪海相地层化石带的划分 |
第三章 研究剖面描述 |
3.1 热萨乡强公村剖面 |
3.2 松垭来嘎剖面 |
3.3 萨门雄剖面 |
3.4 热觉茶卡西南剖面 |
第四章 生物化石组成和时代 |
4.1 强公村剖面生物化石组成和时代 |
4.2 松垭来嘎剖面生物化石组成和时代 |
4.3 萨门雄剖面生物化石组成和时代 |
4.4 热觉茶卡西南剖面生物化石组成和时代 |
4.5 藏北地区中—上二叠统地层研究新进展 |
第五章 拉萨地块和南羌塘地块中—晚二叠世古地理位置和相对位置关系研究 |
5.1 前人的认识 |
5.2 拉萨地块和南羌塘地块中—晚二叠世古地理位置分析 |
5.3 拉萨地块和南羌塘地块中—晚二叠世相对位置远近分析 |
第六章 藏北地区中—上二叠统油气前景浅析 |
6.1 藏北地区晚二叠世处于全球烃源岩有利相区 |
6.2 拉萨地块上二叠统具有形成岩性油气藏的有利条件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4)川东地区二叠纪瓜德鲁普世-乐平世界线事件的碳酸盐岩微相与有孔虫形态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GLB事件研究现状 |
1.2 有孔虫古生态在古环境中的应用 |
1.3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4.1 材料来源与处理方法 |
1.4.2 碳酸盐岩微相分析 |
1.4.3 底栖有孔虫形态群分析 |
1.5 主要工作量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区域地质 |
2.1 研究区地质背景 |
2.1.1 川东地区中-上二叠统地层对比 |
2.1.2 地层岩性特征 |
2.2 野外剖面介绍 |
2.2.1 四川广安华蓥山二崖剖面 |
2.2.2 重庆丰都回龙场剖面 |
2.2.3 四川广安黄孔槽剖面 |
第三章 碳酸盐岩微相分析 |
3.1 岩石类型 |
3.1.1 灰岩 |
3.1.2 白云岩 |
3.1.3 硅质岩 |
3.1.4 泥质岩 |
3.2 碳酸盐岩生物碎屑类型 |
3.3 碳酸盐岩微相类型 |
3.4 沉积演化 |
3.4.1 茅口期沉积环境 |
3.4.2 吴家坪期沉积环境 |
第四章 底栖有孔虫形态群分析 |
4.1 底栖有孔虫分类 |
4.2 底栖有孔虫生活方式与营养策略 |
4.3 底栖有孔虫变化规律 |
4.3.1 茅一期 |
4.3.2 茅二期 |
4.3.3 茅三期 |
4.3.4 吴家坪期 |
4.4 形态群分类 |
4.5 形态群组成特点及其对应微相 |
4.5.1 茅口期形态群组成特点 |
4.5.2 吴家坪期形态群组成特点 |
4.5.3 茅口期至吴家坪期形态群变化特征 |
第五章 古海洋生态分析 |
5.1 底栖有孔虫古生态影响因素 |
5.1.1 营养物质 |
5.2 底栖有孔虫营养条件变化 |
5.3 水体能量与海平面变化 |
5.3.1 ?的形态与水体能量 |
5.3.2 海平面变化 |
5.4 幸存有孔虫的生活方式 |
5.4.1 机会种 |
5.4.2 锥形有孔虫 |
5.4.3 曲柄状有孔虫 |
5.5 ?类灭绝机制初探 |
5.5.1 氧气 |
5.5.2 营养条件与生态环境 |
结论 |
图版说明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西藏拉萨地块申扎地区晚二叠世有孔虫动物群及其古生物地理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前 言 |
1 区域地质概况 |
2 研究剖面概述 |
3 生物地层和年代地层 |
3.1类动物群生物地层 |
3.2 小有孔虫类动物群生物地层 |
3.3 下拉组上部年代地层讨论 |
4 木纠错组的时代 |
5 古生物地理及古地理意义 |
6 系统描述 |
(6)西藏申扎下二叠统拉嘎组中约1.76 Ga花岗质砾石的物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拉嘎组地层的研究现状 |
1.3.2 拉萨地体的古地理研究现状 |
1.3.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 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层 |
2.3 区域构造 |
2.4 区域岩浆岩 |
2.4.1 喷出岩 |
2.4.2 侵入岩 |
第3章 花岗质砾石的岩石学及U-Pb年代学特征 |
3.1 剖面特征 |
3.2 拉嘎组中砾石的岩石学特征 |
3.3 锆石U-Pb年代学及微量元素特征 |
3.3.1 测试方法 |
3.3.2 年代学特征 |
3.3.3 锆石微量元素 |
第4章 花岗质砾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
4.1 花岗质砾石全岩地球化学特征 |
4.1.1 测试方法 |
4.1.2 主量元素特征 |
4.1.3 微量元素特征 |
4.2 锆石Hf同位素和全岩Sr-Nd同位素特征 |
4.2.1 测试方法 |
4.2.2 Lu-Hf同位素和全岩Sr-Nd同位素特征 |
4.3 花岗质砾石的成因分析 |
第5章 花岗质砾石的潜在物源地 |
5.1 花岗质砾石的潜在物源地分析 |
5.2 印度冈瓦纳 |
5.2.1 阿拉瓦利 |
5.2.2 中印度构造带 |
5.2.3 东高止山带 |
5.3 澳大利亚冈瓦纳 |
5.3.1 鲁德尔杂岩 |
5.3.2 阿伦塔 |
5.3.3 高勒克拉通 |
5.4 小结 |
第6章 花岗质砾石物源对古地理重建的意义 |
6.1 花岗质砾石的物源 |
6.2 花岗质砾石物源对古地理的指示意义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7)班公湖-怒江洋打开时间的地层古生物约束(论文提纲范文)
1 南羌塘地块的二叠纪地层及动物群 |
2 拉萨地块的二叠纪地层及动物群 |
3 南羌塘地块和拉萨地块二叠纪地层和动物群对比 |
3.1 晚二叠世 |
3.2 中二叠世 |
3.3 早二叠世 |
4 班公湖-怒江洋的打开时间 |
5 结论 |
(8)措勤盆地及邻区晚侏罗世地层对比和古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论文完成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区域构造概况 |
2.3 晚侏罗世地层及沉积古地理概况 |
3 措勤盆地及邻区晚侏罗世地层划分及对比 |
3.1 措勤盆地晚侏罗世实测剖面研究 |
3.2 班公湖-怒江地层区晚侏罗世实测剖面研究 |
3.3 南羌塘地层区晚侏罗世实测剖面研究 |
3.4 雅鲁藏布江地层区实测剖面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4 措勤盆地及邻区晚侏罗世沉积环境及古地理特征 |
4.1 措勤盆地晚侏罗世沉积环境及古地理特征 |
4.2 班公湖-怒江地层区晚侏罗世沉积环境及古地理特征 |
4.3 南羌塘地层区晚侏罗世沉积环境及古地理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5 措勤盆地晚侏罗世地层及古地理研究的油气勘探意义 |
5.1 前人对措勤盆地晚侏罗世油气远景的评价 |
5.2 措勤盆地晚侏罗世油气远景新认识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新甘蒙北山地区晚古生代古沉积面貌及构造属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实物工作量 |
1.5 主要认识和创新性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中亚造山带中段主要地块特征 |
2.3 北山地区构造单元划分及特征 |
第三章 北山地区晚古生代地层厘定及综合地层框架 |
3.1 上古生界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及年代地层厘定 |
3.2 不整合类型 |
3.3 综合地层框架 |
第四章 双鹰山地块南缘晚古生代沉积面貌及物源分析 |
4.1 概述 |
4.2 剖面描述 |
4.3 测试分析结果 |
4.4 双鹰山、石板山及敦煌地块岩石组合及地质年代对比 |
4.5 讨论 |
第五章 石板山地块北缘晚古生代沉积面貌及物源分析 |
5.1 概述 |
5.2 剖面描述 |
5.3 测试分析结果 |
5.4 讨论 |
第六章 石板山地块南缘晚古生代沉积面貌及物源分析 |
6.1 概述 |
6.2 剖面描述 |
6.3 测试分析结果 |
6.4 讨论 |
第七章 北山地区晚古生代沉积面貌恢复及区域对比 |
7.1 北山南部晚古生代沉积面貌 |
7.2 北山南部石炭–二叠纪裂谷盆地动力学背景 |
7.3 北山北部晚古生代构造演化和盆地原型探讨 |
7.4 沉积面貌与烃源岩展布 |
7.5 天山–兴蒙构造带晚古生代沉积面貌对比 |
第八章 主要认识和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10)内蒙古苏尼特右旗哈冷岭蛇绿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找矿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范围及自然地理概况 |
1.2 论文选题、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蛇绿岩研究现状 |
1.3.2 研究区蛇绿岩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案 |
1.6 分析方法 |
1.7 完成工作量 |
1.8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地层 |
2.2 侵入岩 |
2.3 火山岩及火山构造 |
2.4 地质构造 |
2.5 区域地质演化史 |
2.6 矿产资源概况 |
第三章 哈冷岭蛇绿岩的识别与确定 |
3.1 蛇绿岩野外地质特征 |
3.2 岩石学特征 |
第四章 蛇绿岩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 |
4.1 测试结果 |
4.1.1 锆石 U-Pb 定年结果 |
4.1.2 锆石 Lu-Hf 同位素 |
4.2 地球化学特征 |
第五章 蛇绿岩成因及大地构造意义 |
5.1 哈冷岭蛇绿岩的形成时代 |
5.2 岩石成因 |
5.2.1 结晶分异与同化混染 |
5.2.2 岩浆源区与物理化学条件 |
5.3 构造背景 |
5.3.1 岩石学证据 |
5.3.2 地球化学证据 |
5.3.3 继承性锆石缺失的证据 |
5.4 大地构造意义 |
5.4.1 关于古亚洲洋东南部最终闭合时间的争议 |
5.4.2 哈冷岭蛇绿岩对闭合时间的指示 |
5.4.3 古亚洲洋东南部在晚二叠世最终闭合的其它证据 |
第六章 与蛇绿岩相关的成矿作用 |
6.1 铬铁矿化 |
6.1.1 内蒙古蛇绿岩型铬铁矿产出规律 |
6.1.2 索伦山蛇绿岩型铬铁矿床地质特征 |
6.1.3 索伦山蛇绿岩型铬铁矿床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 |
6.1.4 哈冷岭蛇绿岩中铬铁矿矿化点特征 |
6.1.5 哈冷岭蛇绿岩铬铁矿找矿前景 |
6.2 菱镁矿化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
附图:哈冷岭地区综合物化探异常图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西藏早二叠世苔藓虫化石及其动物地理分区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青藏高原中南部前寒武系及古生界岩石地层组成和时代特征[J]. 张予杰,张以春,王冬兵,苟正彬. 地质通报, 2021
- [2]青藏高原东南缘贡觉盆地磁性地层学研究及沉积-构造意义[D]. 肖荣洋.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藏北地区中—晚二叠世古生物和地层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D]. 张少文.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1(01)
- [4]川东地区二叠纪瓜德鲁普世-乐平世界线事件的碳酸盐岩微相与有孔虫形态群研究[D]. 彭毅峰. 西北大学, 2021(12)
- [5]西藏拉萨地块申扎地区晚二叠世有孔虫动物群及其古生物地理意义[J]. 乔枫,张以春,徐海鹏,琚琦.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21(01)
- [6]西藏申扎下二叠统拉嘎组中约1.76 Ga花岗质砾石的物源[D]. 马健飞.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7]班公湖-怒江洋打开时间的地层古生物约束[J]. 张以春,张予杰,袁东勋,徐海鹏,乔枫. 岩石学报, 2019(10)
- [8]措勤盆地及邻区晚侏罗世地层对比和古地理研究[D]. 孙倩.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9]新甘蒙北山地区晚古生代古沉积面貌及构造属性[D]. 牛亚卓. 西北大学, 2019(01)
- [10]内蒙古苏尼特右旗哈冷岭蛇绿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找矿意义[D]. 徐国.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