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音频电疗治疗腹腔内脏粘连初步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吴炜翰,刘淑娟[1](2021)在《先天性肌性斜颈保守治疗研究现状》文中认为先天性肌性斜颈是一种儿科常见的先天性肌肉骨骼系统疾病,早发现、早干预能更好地改善患儿症状。先天性肌性斜颈的治疗以保守治疗为主,保守治疗无效则需手术治疗。因此,有效的保守治疗对患儿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纵观近年的研究,治疗先天性肌性斜颈的对策是减轻患侧胸锁乳突肌挛缩、纠正偏头姿势以及加强颈部肌群训练,从而恢复患儿颈部的正常活动。治疗方法除了牵伸、推拿、辅助疗法等常用疗法外,运动疗法、家庭训练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此外,还有如软组织松动术、神经松动术、内脏松动术等有别于传统手法的疗法。治疗方案多采用两种或以上疗法的综合治疗。而治疗方案的优化和治疗强度的大小等方面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徐乐娉[2](2021)在《基于fNIRS技术对定制状态音乐干预前额叶功能的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钟婉华[3](2021)在《核心肌群训练联合针灸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
张新鹭[4](2021)在《电针“天枢”、“足三里”对DSS诱导的UC大鼠肠道菌群失调干预作用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实验采用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odium sulfate,DSS)制备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模型,选取其双侧“天枢”、“足三里”,采用电针针刺的方法进行干预,同时运用16Sr DNA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电针对肠道微生态的保护作用和影响的关键菌群。从肠道菌群这一角度着手研究针灸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为深入探讨针灸治疗炎症性肠病的作用机理提供实验基础。并对针灸这种多靶点、多层次的复杂体系和全面认识针灸的疗效提供深层次的理论参考和实验依据。材料与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8周龄,体重300±15g,适应性喂养3天之后,开始实验。用SPSS26.0软件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治疗组和非经非穴组,每组各10只大鼠。空白组大鼠给予蒸馏水自由摄取,另外3组采用DSS制备溃疡性结肠炎免疫反应大鼠模型。电针组选取大鼠双侧的“天枢”和“足三里”进行电针治疗,而非经非穴组则选取双侧“天枢”和同侧第四乳头连线中点处以及“足三里”旁开5mm进行电针治疗,电针方法同电针治疗组。空白组与模型对照组只在同等时间做捆绑束缚,不进行电针干预,每次15 min,每24h一次,连续7天,在此期间模型组、电针组和非经非穴组继续自由饮用4%DSS溶液,空白组自由摄取蒸馏水。干预结束后,采取疾病活动(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指数评分法评估大鼠结肠炎的严重程度。同时收集四组大鼠干预后的新鲜粪便进行粪便隐血测试,并采用16S r DNA扩增子测序法对肠道菌属进行菌群测量。最后,将大鼠进行腹部注射麻醉,待大鼠失去意识后进行腹部解剖,腹主动脉处插管抽取血液,并截取远端结肠及回盲部组织,对其病理形态学结构进行观察。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电针干预对DSS造模的UC大鼠模型的影响(1)DSS诱导溃疡性结肠炎后,与空白组大鼠比较,模型组的基本情况不佳,毛发颜色暗淡并且没有光泽,反应力弱,并有排泄物附着在肛门周围,大便质地稀薄或呈现水样便,可见粪便内夹杂鲜血或脓血样分泌物,活动强度减弱,体重下降明显,DAI评分与空白组相比数值增加明显(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的UC大鼠的活动强度增加、饮食饮水情况较好;体重有所增加、精神状况显着好转,毛色恢复光泽;便稀情况减少,再无便血情况。且DAI评分与模型组相比数值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非经非穴组的UC大鼠每天的活动、饮食饮水、体重、精神状态、毛色及粪便性状、便血情况均无明显差异,DAI评分与模型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2)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形态学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结肠组织存在大小不等的溃疡面,黏膜及黏膜下层增生并见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腺体结构排列无序;经过电针干预后,电针组大鼠结肠组织的形态学明显改善,黏膜充血情况得到改善、水肿情况也有所减轻,溃疡情况也得到了恢复,镜下所见得结肠组织腺体数目增多,并且腺体结构排列有序,炎性细胞减少或消失,黏膜上皮组织恢复其连续性;非经非穴组和模型组之间无明显差异。2肠道菌群的检测16S rDNA扩增子测序显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OTUs数量降低、alpha多样性下降、beta多样性有差异,模型组肠道菌群的丰度及多样性指数明显降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OTUs数量增多、alpha多样性、beta多样性有明显差异,电针组肠道菌群的丰度及多样性指数有明显增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非经非穴组OTUs数量、alpha多样性、beta多样性亦有差异,但无电针组明显(P<0.05)。优势菌种主要归属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以及厚壁菌门(Firmicttes)这三大类。电针治疗后,相应菌群的数目均比针刺治疗前呈向正常方向转变得趋势。结论:1电针“天枢穴”、“足三里穴”对UC大鼠的DAI评分、大鼠体重、肠道组织形态学炎症表现有明显的的改善作用。2电针对UC模型大鼠肠道菌群多样性及有益菌的含量起到正向的调整作用。3电针对肠黏膜具有保护作用,并能促进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这可能是针刺影响肠道微生态的重要机制。
唐慧萍[5](2021)在《水杨酸钠增强大鼠海马DG区神经兴奋性的机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水杨酸钠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全世界的水杨酸类药物之一,它属于非甾体类家族,除了具有抗炎、解热、抗血栓等作用,水杨酸钠也能降低癌症和阿尔兹海默症的发病风险。但是水杨酸钠也有一些副作用,例如能够引起胃肠刺激,高热。研究表明,高剂量的水杨酸钠能够引起听觉感官的紊乱,如暂时性的听力损失和耳鸣,能够增强下丘、内侧膝状体、听皮层等听觉脑区的声音诱发的反应和超兴奋性。事实上,水杨酸钠对中枢神经系统有着广泛的作用。目前,水杨酸钠对海马,尤其是对在体情况下兴奋性的影响及机制的了解仍然不够深入,本研究旨在探讨水杨酸钠对内嗅区穿通纤维(Perforant path,PP)到海马齿状回(Dentatus gyrus,DG)通路突触传递水平和海马DG区神经兴奋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本研究用了在体场电位记录的方法和脑片膜片钳的方法。在胞外在体场电位的实验中,将实验组大鼠(水杨酸钠组)分为4组,分别急性腹腔注射50 mg/kg,150 mg/kg,250 mg/kg,350 mg/kg水杨酸钠,在对照组中用等体积的生理盐水代替,分别记录和分析水杨酸钠组和生理盐水组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斜率和群峰电位幅度,以研究水杨酸钠对海马PP-DG通路突触传递水平和兴奋性的影响。然后用海马微注射的方法,在腹腔注射250 mg/kg水杨酸钠之前,通过记录电极向DG区注射GABAA受体的拮抗剂Picrotoxin(PTX,0.4 mM),记录和分析在有PTX存在的情况下,水杨酸钠引起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斜率和群峰电位幅度的变化,以探究水杨酸钠影响海马DG区突触传递水平和兴奋性变化的机制;接着用脑片膜片钳的方法,分别探究1 mM水杨酸钠对海马脑片PP-DG通路诱发的兴奋性突触后电流,诱发的抑制性突触后电流,双脉冲反应,DG区微小的兴奋性突触后电流及微小的抑制性突触后电流的影响,进一步探究水杨酸钠影响DG区突触传递水平和神经兴奋性的机制。结果:(1)与生理盐水组相比,不同浓度的水杨酸钠均显着的增加了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斜率和群峰电位的幅度,这个结果表明水杨酸钠增强了海马PP-DG通路的突触传递水平和神经兴奋性;(2)不同的刺激强度下,250 mg/kg水杨酸钠均增加了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斜率和群峰电位的幅度,并且导致EPSP-spike(E-S)曲线左移,这个结果进一步表明水杨酸钠增强了海马DG区的突触传递水平和神经兴奋性;(3)在有PTX存在的情况下,250 mg/kg水杨酸钠未能增加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斜率和群峰电位的幅度,这些结果初步表明水杨酸钠是通过降低GABA能突触传递水平增强海马DG区的神经兴奋性;(4)在有PTX存在的情况下,250 mg/kg 水杨酸钠不影响输入输出曲线和E-S曲线,这个结果也表明降低的GABA能突触传递导致海马DG区突触传递水平和神经兴奋性的增强;(5)在海马脑片上,水杨酸钠显着的降低了诱发的GABA受体介导的电流幅度,不影响诱发的NMDA受体介导的电流和AMPA受体介导的电流,这个结果进一步证明水杨酸钠通过降低抑制性的GABA受体介导的电流幅度增强海马DG区的兴奋性;(6)GABA受体介导的双脉冲反应实验结果显示,水杨酸钠降低诱发的第一个脉冲的幅度,增加了双脉冲反应的比率,这个结果证明水杨酸钠可能影响突触前机制从而降低GABA受体介导的电流幅度;(7)水杨酸钠降低微小的抑制性突触后电流的频率和幅度,说明突触后机制可能也参与了水杨酸钠诱导的GABA受体介导的电流幅度的降低;(8)水杨酸钠不影响微小的兴奋性突触后电流的频率和幅度,这个结果说明兴奋性突触传递可能不参与水杨酸钠诱导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斜率的增加。
王岩森[6](2021)在《功能化多孔复合材料的结构性能调控及在创伤救治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战场、事故或灾害中伤员大出血的快速止血与创面的护理修复是创伤救治的两个重要问题。研究新型高效的大出血止血材料和创面修复材料对救治伤员、挽救生命具有重大意义。现有的大出血止血材料存在诸多问题:生物类止血材料单独使用时稳定性差、使用条件要求苛刻;多糖类止血材料缺乏机械强度,仅适用于低、中度出血,对大出血的止血效果不理想;对于爆炸伤、火器伤或躯干贯通伤等深、狭窄或不规则的大出血伤口缺少形状自适、及迅速封堵伤口的能力。此外,现有的创面修复材料功能单一,大都缺乏固有的抗菌性能,对于深层、多渗液或慢性创面的修复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本文针对现有止血材料存在的以上问题,以多孔材料为基体,通过引入物理吸液富集、生物刺激、电荷刺激、机械封堵等多重止血机制,设计和构建了三种大出血止血材料体系,分别是:生物因子锚定增强多孔复合材料(TCP)、双网络多机制多孔复合材料(PACF)、纤维增强形状自适应多孔复合材料(CMCP),并对这三种多孔止血材料的理化性能、生物相容性、体外凝血性能进行了系统地调控和表征,最后通过动物体大出血模型分别对三种材料的体内止血效力进行评价。此外,针对创面修复材料存在的问题,以细菌纤维素(BC)为基体,设计和构建了抗菌增效柔性超透明多孔复合膜材料(PHMB-PBC),并对其进行了系统的理化性能、生物相容性及抗菌性能表征,最后通过动物皮肤缺损模型对其促愈合性能进行了评价。基于聚乙烯醇(PVA)多孔材料的三维网络结构和高吸液特性,将生物活性因子凝血酶通过物理吸附和共价结合双重作用均匀地锚定到多孔材料的表面和内部网络上,制备得到的TCP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优异的体外凝血性能。TCP对大鼠肝脏出血的止血时间仅为31 s;但对大鼠股动脉大出血进行止血时,由于机械强度和结构稳定性不足,不能及时封堵伤口并有效止血。此外,室温存放超过12周后,TCP上的凝血酶活性急剧降低,导致其无法实现对肝脏出血的有效止血。将天然多糖海藻酸钠(SA)与PVA复合,通过戊二醛和Ca2+的双交联作用,制备了具有稳定双网络结构的PACF。双网络结构不但使PACF获得了优异的生物相容性,还使其具有促进血细胞的粘附、促进血栓快速形成和激活凝血系统的能力,能够通过吸液富集、多孔效应、电荷刺激多重止血机制协同作用促进快速止血。PACF具有优异的液体触发自膨胀性能,膨胀倍率超过2000%,同时膨胀过程中可产生3.8 N的动态膨胀力。与军用止血材料HemCon(?)、QuikClot(?)和CELOXTM相比,PACF具有更优异的止血效力,在大鼠肝脏出血模型和猪股动脉切断伤模型中均能实现止血并有效减少出血量。将高取代度的新型羧甲基纤维素(CMC)纤维和PVA复合,通过交联反应和超临界气体发泡技术制备了 CMCP。CMC独特的纤维散布穿插的三维多孔网络结构使其具有优异的承压能力、抗疲劳特性和吸液膨胀性,吸液过程中能够产生最高8 N的动态膨胀力并能承受超过0.083 MPa的液体冲击力。CMCP能够通过促进血细胞粘附和血小板的聚集活化、加速血栓形成、激活凝血系统等多重止血机制协同作用实现体外快速凝血。动物实验研究表明,CMCP可快速有效地实现对动脉大出血伤口的救治,止血时间小于95 s;同时,CMCP接触血液后迅速自膨胀,能够适应性的改变形状,完全贴合伤口组织并充分填充伤口腔隙或伤道,有利于有效压迫伤口出血部位、抑制出血并防止伤口感染。在BC的纳米纤维网络中引入聚六亚甲基双胍-聚乙二醇(PHMB-PEG)胶束液滴,通过特殊成型工艺制备了表面平滑且具有多孔结构的PHMB-PBC复合膜。PHMB-PEG的引入大大提升了多孔复合膜的柔韧性,同时使膜具有优异的持续吸水性能、保水性、超高透明度和气体透过率;PHMB-PBC具有杀菌、阻菌、抗粘附等多重抗菌效果,纳米孔结构和分子间相互作用使PHMB-PBC具有缓释抗菌功效和持久的抗菌活性;在大鼠皮肤全层缺损模型中,与两种商业化敷料产品相比,PHMB-PBC表现出更短的创面愈合时间,愈合过程中创面未发现感染且未出现水肿和炎症反应,表现出优异的抑菌抗感染效果。
王列[7](2020)在《针刺“激痛点”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大鼠疼痛敏化调控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实验以打击结合离心运动建立的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ycoscia pain syndrome,MPS)模型大鼠作为研究对象,观察针刺激痛点对MPS大鼠的改善作用,分析针刺激痛点对促炎症因子的影响,而后进一步从脊髓背角相关神经细胞和生物因子角度探讨针刺激痛点对中枢痛觉敏化相关因素的调节机制,为临床治疗MPS提供实验依据。材料与方法:将32只健康雄性SD大鼠(SPF级、7周龄、体重220-250g)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激痛点组、阳陵泉组,每组8只。模型组、激痛点组、阳陵泉组大鼠采用打击结合离心运动方式制备慢性MPS模型。具体方法为:每周实验第1天,将大鼠逐一称重后,用10%水合氯醛(3ml/kg)进行腹腔麻醉,自制打击器打击大鼠左下肢股内侧肌1次;实验第2天,令大鼠于-16°的电动跑台上以16m/min速度持续性下坡跑90min;其余3-7天,正常喂养,不做干预。以上过程反复持续8周,为干预期。此后4周,不做任何干预,为恢复期。造模完成后,激痛点组大鼠采用0.35mm×40mm毫针斜刺并贯穿激痛点结节,提插、捻转引发局部抽搐反应后,连接电针仪,施以频率2-20Hz的疏密波,电流强度以大鼠左下肢出现轻微颤动为宜,留针15min,每日1次,连续治疗7天。阳陵泉组大鼠针刺左下肢阳陵泉穴,其他干预措施与激痛点组相同;对照组、模型组大鼠在相同时间和地点采取相同方式进行抓取和固定,而不采取任何治疗措施。根据实验目的,本研究共分为两部分内容:论文一: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大鼠模型复建及针刺后疗效研究采用行为学及热板实验法检测大鼠热缩足潜伏期;采用肌电图仪检测大鼠左下肢股内侧肌自发电位及活动频率;采用病理形态学检测方法,观察大鼠左下肢股内侧肌处肌纤维形态变化。论文二:针刺“激痛点”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大鼠疼痛敏化相关因素的影响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促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蛋白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标志物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及小胶质细胞活化标志物的单克隆抗体(OX-42)的免疫阳性细胞表达;采用实时定量逆转录PCR(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脊髓内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rain-derived nerve growth factor,BDNF)基因及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结果:论文一:1.各组大鼠左下肢热缩足潜伏期的变化造模结束后,对照组大鼠未出现步态异常及自发性抬腿和舔足等行为,热缩足潜伏期未见明显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激痛点组、阳陵泉组偶见大鼠跛行,热缩足潜伏期明显降低,差异明显(P<0.05);与模型组比较,激痛点组、阳陵泉组大鼠步态、热缩足潜伏期未有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偶见跛行,激痛点组、阳陵泉组大鼠步态基本正常,但三组大鼠左下肢热缩足潜伏期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激痛点组、阳陵泉组左下肢热缩足潜伏期均显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激痛点组比阳陵泉组热缩足潜伏期升高更为显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各组大鼠自发电位及活动频率的变化肌电图结果显示:在静息状态下,对照组肌电图形似一条直线,未出现异常的自发电位,表明大鼠左下肢股内侧肌处无激痛点存在;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出现一系列高频低幅的背景电位和振幅相对较高的峰电位,持续0.5-10min,自发电位活动频率变化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激痛点组、阳陵泉组均可见偶发的自发电活动,且频率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各组大鼠左下肢股内侧肌病理形态学变化对照组:横切面肌细胞多呈现规则的多边形,大小均匀,排列紧密、整齐、规则,每个细胞边缘可见多个细胞核,且细胞核位于肌膜下;纵切面肌纤维排列紧密、规律,粗细均匀一致,细胞核大多分布于肌纤维膜下。模型组:横切面可见多个大小不等的增大、圆形、深染的肌细胞,增大肌细胞的周围多出现相对较小的圆形或椭圆形肌细胞,并出现不同程度炎性细胞浸润与核内移现象,细胞核多移至细胞内部或中央;纵切面可见肌纤维粗细不等,排列紊乱,挛缩结节处出现大面积的粘连区域,并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现象。激痛点组与阳陵泉组:横切面显示,肌细胞形态已基本接近于正常,阳陵泉组偶见圆形或椭圆形肌细胞,核内移现象比激痛点组明显;纵切面显示,激痛点组与阳陵泉组肌纤维逐渐恢复,可见轻微萎缩、变性及炎性细胞浸润现象,且激痛点组肌纤维形态更接近于对照组。论文二:1.各组大鼠血清中IL-1β、TNF-α表达的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激痛点组、阳陵泉组大鼠血清中IL-1β、TNF-α表达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激痛点组、阳陵泉组血清中IL-1β、TNF-α表达均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激痛点组比较,阳陵泉组IL-1β、TNF-α表达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各组大鼠脊髓背角中GFAP免疫阳性细胞表达的变化对照组大鼠脊髓背角中可见散在的GFAP阳性神经细胞,突起细小,胞体形态不清楚,染色浅,细胞形如蜘蛛,呈散在分布,数量较少;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阳性细胞明显密集,细胞胞浆、细胞体及突起纤维呈棕褐色,染色加深,胞体增大,形态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有显着差异;与模型组比较,激痛点组和阳陵泉组GFAP阳性细胞表达减少,染色略浅,且激痛点组与阳陵泉组比较更接近于正常。3.各组大鼠脊髓背角中OX-42免疫阳性细胞表达的变化对照组大鼠在脊髓背角中未见OX-42阳性细胞表达;模型组MPS大鼠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密集,染色较对照组显着加深,胞体变大,突起缩短,从分支状变成变形虫样形态;激痛点组和阳陵泉组OX-42阳性细胞较对照组密集且染色较深,但不及模型组;与阳陵泉组比较,激痛点组OX-42阳性细胞略稀疏且染色略浅。4.各组大鼠脊髓组织中NGF、BDNF基因表达的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脊髓组织中NGF、BDNF基因表达量均显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激痛点组、阳陵泉组大鼠脊髓组织中NGF、BDNF基因表达量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激痛点组比较,阳陵泉组NGF、BDNF基因表达量均显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各组大鼠脊髓NGF、BDNF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脊髓组织中NGF、BDNF蛋白表达量均显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激痛点组、阳陵泉组大鼠脊髓组织中NGF、BDNF蛋白表达量均降低,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激痛点组比较,阳陵泉组NGF、BDNF蛋白表达量均显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钝性打击结合离心收缩运动,可成功复制MPS模型。2.激痛点是诊断和治疗MPS的核心;针刺激痛点可以通过提高MPS大鼠热痛敏阈值、减少激痛点所在局部肌肉异常自发电位、恢复肌肉细胞形态,从而灭活激痛点以有效改善MPS。3.针刺激痛点可以通过抑制促炎因子IL-1β、TNF-α的合成与释放,一方面减轻MPS大鼠激痛点区域的炎症反应,直接降低外周感受器的疼痛敏化程度;另一方面削弱疼痛信号强度,减少神经递质释放,抑制胶质细胞活化,从而降低中枢敏化反应。4.针刺激痛点可以下调NGF、BDNF表达,与神经递质及胶质细胞之间形成相互抑制作用,从而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疼痛敏化程度,提高痛觉阈值以改善MPS。
王超[8](2020)在《基于中医脉诊客观化对胃肠道虚实不同状态的脉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将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的中医脉诊理论相结合,利用多普勒超声检测技术,通过对人体寸口脉、趺阳脉、人迎脉进行多普勒超声血流图观察,比较其差异性,探索其对胃肠道阻滞的诊断意义以及胃肠道阻滞程度在其相关血流图上的反映。并以辟谷状态下的人群为对象,利用现代生理检测仪器和脉诊仪,观察胃肠道虚实状态下人体相关生理指标、主观感觉与脉象的关系,从而探索中医脉诊的科学意义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根据《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历史文献论述,明确胃肠道虚实不同状态在脉象上的反映。研究一:利用多普勒超声检测技术分别测试正常人群与肠胃积热型功能性便秘患者组的人迎脉、寸口脉和趺阳脉的多普勒血流图,进行统计分析,观察其寸口脉、趺阳脉、人迎脉三处多普勒血流图指标的特征,分析其差异。研究二:对正常组、肠胃积热型功能性便秘患者组同一部脉的血流图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分别比较正常人与肠胃积热型功能性便秘患者在寸口脉、人迎脉、趺阳脉三部脉多普勒血流图指标间的差异性。研究三:借助研究二能够反映出正常组与肠胃积热型功能性便秘患者组不同的趺阳脉多普勒血流图数据指标进行分析比较,探索其对于胃肠道内部阻滞程度的诊断意义。研究四:统计分析辟谷者在辟谷前、辟谷中和辟谷后三次检测的数据,包括体重、骨量等身体成分、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血流灌注量等生理指标数据及睡眠状况、精力评价、疲劳感等人体主观感觉状态,探索胃肠道虚实不同状态在人体生理性指标及主观感觉状态上的反映。研究五:采用Matlab软件对辟谷前,辟谷中,辟谷后三次检测分别筛选其中两期数据的特征性参数进行分析,探索胃肠道虚实不同状态在脉象上的反映。结果研究一:通过研究发现所有正常组的人迎脉、寸口脉、趺阳脉的比较中,多普勒血流图的搏动指数(PI)、舒张期末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P)、阻力指数(RI)、血管内径(D)、循环血流周期(ET)各项指标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在患者组的人迎脉、寸口脉、趺阳脉的比较中,多普勒血流图除ET无显着差异,PI、Vd、Vm、Vp、RI、D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研究二:正常组与患者组人迎脉多普勒血流图的PI、RI值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Vm值有差异(P<0.05),Vd、Vp、D、E均无显着性差异。正常组与患者组寸口脉多普勒血流图的PI、RI各项指标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Vd、Vm、Vp、D、ET 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正常组与患者组趺阳脉多普勒血流图的PI、RI、Vd、Vm、Vp各项指标均有差异(P<0.05),D、ET比较无显着性差异。研究三:非严重性便秘患者组与严重性便秘患者组在趺阳脉多普勒血流图的PI、RI、Vp、Vd、Vm均有显着性差异。研究四:辟谷前、辟谷中和辟谷后的体重、BMI(身体质量指数)、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基础代谢率、骨量、内脏脂肪指数均具有显着差异(P<0.01),辟谷前、辟谷中和辟谷后的血氧饱和度、血流灌注、身体水分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五:辟谷者在辟谷前与辟谷后的脉诊信息差异极其显着,对各类数据进行整体分析,可以进行准确的分类,LS识别二者准确率为80.64%,Lasso判决准确概率是72%;辟谷者在辟谷前与辟谷中的脉诊信息差异较为显着,对各类数据进行整体分析,可以进行准确的分类,LS识别二者准确率为80.48%,Lasso判决准确概率是67.57%;辟谷者在辟谷中与辟谷后的脉诊信息有差异但并不显着,对各类数据进行整体分析,可以进行准确的分类,LS识别二者准确率为75.99%,Lasso判决准确概率是58.33%。结论通过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利用多普勒超声检测技术,通过人体研究发现:寸口脉、趺阳脉、人迎脉的多普勒超声血流图有着显着性差异性;相比较于人迎脉与寸口脉的血流图,作为足阳明胃经原穴的趺阳脉的血流图数据对于胃肠道内部阻滞情况有着更加明确的反映;趺阳脉多普勒血流图对胃肠道阻滞程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且胃肠道内阻滞程度越高内容物越充盈时,代表脉力的多普勒血流图搏动指数(PI)越高,表示趺阳脉脉力越有强。利用现代客观化生理检测仪器以及脉诊仪,通过人体研究发现:胃肠道虚实不同状态在人体生理性指标、主观感觉状态以及脉象有着不同的反映,当胃肠道内容物处于充盈状态时,体重、BMI、血压、基础代谢率、骨量、内脏脂肪指数以及排便量、排尿量等人体生理性指标偏高一些,且精力主观感觉状态充盛,疲劳感觉状态偏低,寸口脉象偏于赢实有力的状态;当胃肠道内容物处于虚羸状态时,体重、BMI、血压、基础代谢率、骨量、内脏脂肪指数以及排便量、排尿量等人体生理性指标明显偏低,且精力主观感觉状态低下,疲劳感觉状态升高,寸口脉象偏于虚羸无力的状态。结合文献研究及现代客观化检测仪器,本文从一个崭新的角度解释了传统的:“阳道实,阴道虚”理论,即当胃肠道内容物充盈时,会出现脉象偏赢实的“阳脉”,身体整体状态处于亢奋的“阳明”状态;当胃肠道内容物虚羸时,会出现脉象偏虚弱的“阴脉”,身体整体状态处于虚弱的“太阴”状态。综上所述,中医学脉诊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和研究价值;趺阳脉、寸口脉与人迎脉三者具有不同的诊断意义;趺阳脉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胃肠道虚实状态,对于阳明胃肠壅实的诊断和治疗具有突出的应用价值;胃肠道内容物处于壅实的状态,人体脉象会出现“阳脉”,胃肠道内容物处于虚羸的状态,人体脉象会出现“阴脉”。
欧阳哲宏[9](2020)在《原发点小针刀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通过观察原发点小针刀疗法和普通针刺疗法对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差异,对两种临床疗法进行客观评价,并对比原发点小针刀与普通针刺疗法之间的优劣,为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提供全新的针刀取穴及操作手法,也为原发点小针刀疗法提供客观临床依据,并明确此疗法推广的必要性。方法:本课题选取自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二科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的符合中西医纳入标准的60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并将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其中治疗组采用原发点小针刀疗法,在患者L2至T11棘突旁开约1.5~3寸处寻找明显压痛点、结节或条索,取此处及位于后正中线对侧的点为“原发点”施针,疗程:10天1次,操作2次,20天为1疗程,观察1疗程;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疗法,取犊鼻、膝眼、鹤顶、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等穴,并随证加穴,针刺得气后持续30分钟左右,疗程:10天8次,针刺16次,20天为1疗程,观察1疗程。以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奎森膝关节功能演算指数(Lequesne)为疗效观察指标;以Lequesne指数为疗效判定标准,以尼莫地平法为计算公式,计算改善率:改善率=[(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判断标准为:痊愈:改善率≥80%、显效:改善率≥50%,且<80%、有效:改善率≥30%,且<60%、无效:改善率<30%。治疗开始前研究人员需通过表格的形式收集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如:性别、年龄、病程、体重等,之后研究人员负责将两组患者的病情等级和中医证型归类,并指导患者完成VAS评分、Lequesne指数的填写。数据统计完毕后,使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确保两组患者基线数据无明显统计学差异。1个疗程的治疗结束后,指导患者再次填写VAS评分和Lequesne指数,并通过计算得出治愈率、差值等统计数据,对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进行客观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愈显率、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的疗效差异以及治疗后两组之间的疗效差异。研究结果:1.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治疗后的VAS评分为2.27±0.21,Lequesne指数为5.87±2.43;对照组治疗后的VAS评分为2.87±0.22,Lequesne指数为7.70±2.69。两组分别与治疗前相比较,经过统计学分析,均为P<0.01,说明两组治疗方案都可显着改善KOA患者的膝关节功能,缓解膝关节疼痛。2.两组治疗方案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稍高于对照组的80%。但治疗组愈显率为7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67%。两组有效率经统计学分析,P<0.05,说明治疗组比对照组更加有效。3.治疗组的VAS差值为3.83±0.19,Lequesne差值为8.03±0.33;对照组的VAS差值为3.37±0.15,Lequesne差值为5.90±0.40。将两组数据的差值进行比较,发现在改善KOA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及缓解疼痛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原发点小针刀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能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缓解膝关节疼痛,提高临床疗效,且有安全、长效,可广泛应用的优点,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方法、新思路,有临床推广的必要性。
黄婧慧[10](2020)在《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危险因素分析及穴位电刺激联合综合消肿疗法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调查女性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BCRL)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观察穴位电刺激联合综合消肿疗法(CDT)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疗效,探索BCRL治疗新方法。方法:1.选择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在上海长海医院诊断为单侧乳腺癌并行手术的女性患者共246例。问卷或电话随访完成BCRL评估,通过患者双侧手掌、前臂和上臂等部位自我症状的感知判断BCRL及其严重程度。分析可能与上肢淋巴水肿相关的因素,如术前术后体质指数(BMI)、发病的年龄、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清扫数目、阳性淋巴结数目、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伴随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采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2.按照纳入、排除标准入组60例BCRL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给予穴位电刺激联合综合消肿疗法(CDT)治疗;对照组只进行综合消肿治疗,两组治疗方案均为每日1次,每周5次,分别在治疗2周、4周后进行疗效观察。国际淋巴学会推荐综合消肿疗法作为淋巴水肿的有效治疗,包括手法淋巴引流、运动治疗、加压治疗和皮肤护理。穴位选取以局部取穴为主,结合远道取穴。局部取穴肩髎、肩髃、合谷、尺泽、曲池、外关,远道取穴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三阴交。采用低频穴位电刺激,将粘附式贴片贴于准确穴位上,以引起穴位明显刺激感为度调节电流。由评估人员评估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进行患肢周径测量、生物电阻抗分析、握力、疼痛和生活质量的评估。结果:1.246例乳腺癌术后患者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为19.11%(47/246),多因素分析发现高血压(OR=11.868)、化疗(OR=6.669)、放疗(OR=3.408)、腋窝淋巴结转移(OR=3.838)都会增加BCRL风险。2.肢体围度: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前后肢体围度的均值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肢体围度差值组间分析结果显示,两组间的围度均数差值具有统计学意义(F=4.925,P<0.05)。说明经过治疗后,病例的肢体围度逐渐下降,治疗方法和治疗时间之间存在交互效应,随治疗时间的延长,对照组与试验组肢体围度的下降幅度不同,试验组的下降幅度和速度明显大于对照组。3.细胞外水分比率:结果显示两组治疗方法和测量时间存在交互作用(F=4.096,P=0.029);而同一方法组内,不同测量时间有显着差异(F=38.583,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病例的患肢细胞外水分比率逐渐下降,治疗方法和治疗时间之间存在交互效应,随治疗时间的延长,对照组与试验组患肢的下降幅度不同,试验组的下降幅度和速度明显大于对照组。4.VAS疼痛评分:两组病例经过治疗,疼痛程度减轻,结果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组间疼痛下降程度差异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5.握力:两组病例经过治疗,握力增强,结果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组间握力增强程度对比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6.生活质量:FACT-B中生理状况、功能状况和附件关注3个部分,两组病例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肢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对于有高血压、腋窝淋巴结转移以及术后行化疗、放疗的患者,应积极进行健康宣教和采取预防措施,避免淋巴水肿发生。穴位电刺激联合综合消肿疗法应用于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治疗,疗效确切,既能减轻水肿症状,又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和生活质量,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二、音频电疗治疗腹腔内脏粘连初步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音频电疗治疗腹腔内脏粘连初步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先天性肌性斜颈保守治疗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牵伸 |
2运动疗法 |
3软组织松动术 |
4推拿 |
5针灸 |
6神经松动术和内脏松动术 |
7注注射射A型肉毒毒素 |
8辅助治疗 |
9家庭训练 |
10小结 |
(4)电针“天枢”、“足三里”对DSS诱导的UC大鼠肠道菌群失调干预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针灸对消化性疾病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5)水杨酸钠增强大鼠海马DG区神经兴奋性的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水杨酸 |
1.2 阿司匹林 |
1.2.1 阿司匹林的性质和用途 |
1.2.2 阿司匹林的历史发现 |
1.3 水杨酸钠 |
1.3.1 水杨酸钠的性质和用途 |
1.3.2 水杨酸钠的作用机制 |
1.3.2.1 水杨酸钠抗炎作用的机制 |
1.3.2.2 水杨酸钠降低癌症风险的机制 |
1.4 听觉系统 |
1.4.1 听觉通路 |
1.4.2 听觉系统的超兴奋性 |
1.4.3 听觉系统的自稳态可塑性 |
1.5 边缘系统 |
1.5.1 边缘系统的结构 |
1.5.2 海马 |
1.5.2.1 海马的结构 |
1.5.2.2 海马的抑制性神经元 |
1.5.2.3 海马DG区 |
1.5.2.3.1 海马DG区的细胞类型 |
1.5.2.3.2 海马PP-DG通路诱发的场电位的产生 |
1.5.2.4 海马与长时程突触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 LTP) |
1.5.2.5 突触可塑性与学习记忆 |
1.6 水杨酸钠对听觉系统的作用 |
1.6.1 水杨酸钠对外周听觉系统的作用 |
1.6.1.1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s,DPOAE) |
1.6.1.2 复合动作电位(Compound Action Potential, GAP) |
1.6.2 水杨酸钠对中枢听觉系统的影响 |
1.6.2.1 水杨酸钠对下丘的影响 |
1.6.2.2 水杨酸钠对内侧膝状体的影响 |
1.6.2.3 水杨酸钠对听皮层的影响 |
1.6.3 水杨酸钠与听力损失和耳鸣 |
1.7 水杨酸钠对边缘系统的影响 |
1.7.1 水杨酸钠对杏仁核的影响 |
1.7.2 水杨酸钠对海马的影响 |
1.7.3 海马与耳鸣 |
1.8 本研究所要回答的问题 |
第2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1 在体场电位的记录 |
2.1.1 实验动物 |
2.1.2 实验准备及手术过程 |
2.1.3 立体定位实验注意事项 |
2.1.4 输入/输出曲线(Input/Output Curve)的记录 |
2.1.5 药物诱导的长时程突触增强(LTP)的记录 |
2.1.6 海马内注射 |
2.2 全细胞脑片膜片钳的记录 |
2.2.1 实验动物 |
2.2.2 全细胞脑片膜片钳电极内液的配制 |
2.2.3 全细胞脑片膜片钳脑脊液的配制 |
2.2.4 实验药品 |
2.2.5 海马脑片的制备 |
2.2.6 全细胞脑片膜片钳的记录 |
2.2.6.1 eEPSCs的记录 |
2.2.6.2 eIPSCs的记录 |
2.2.6.3 PPR的记录 |
2.2.6.4 mEPSCs的记录 |
2.2.6.5 mIPSCs的记录 |
2.3 数据分析 |
2.3.1 在体场电位的数据分析 |
2.3.1.1 1/O曲线和EPSP-spike (E-S)曲线的分析 |
2.3.1.2 LTP的数据分析 |
2.3.2 全细胞脑片膜片钳的数据分析 |
2.3.2.1 诱发的突触后电流的数据分析 |
2.3.2.2 微小的自发的突触后电流的数据分析 |
第3章 实验结果 |
3.1 水杨酸钠增强了在体海马DG区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斜率和群峰电位的幅度 |
3.1.1 水杨酸钠以浓度依赖的方式增强了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斜率和群峰电位的幅度 |
3.1.2 水杨酸钠左移E-S曲线 |
3.2 PTX逆转了水杨酸钠诱导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斜率和群峰电位幅度的增强 |
3.2.1 PTX逆转了水杨酸钠引起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斜率和群峰幅度的增强 |
3.2.2 PTX逆转了水杨酸钠引起的E-S曲线的左移 |
3.3 水杨酸钠降低了诱发的抑制性GABA受体介导的突触后电流,不影响兴奋性NMDA或者AMPA受体介导的突触后电流 |
3.4 水杨酸钠降低双脉冲实验第一个脉冲的幅度,增加双脉冲实验的比率 |
3.5 水杨酸钠降低微小的抑制性突触后电流的频率和幅度 |
3.6 水杨酸钠不影响微小的兴奋性突触后电流的频率和幅度 |
第4章 结论与讨论 |
4.1 水杨酸钠增强海马DG区基础的突触传递和神经兴奋性 |
4.2 水杨酸钠通过降低GABA能突触传递水平增强海马的神经兴奋性 |
4.3 水杨酸钠通过突触前和突触后机制降低GABA能突触传递水平 |
4.4 水杨酸钠引起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斜率的增强可能与兴奋性突触传递无关 |
4.5 本研究的创新,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海马脑片制备详细步骤 |
附录2 实验仪器及软件名称 |
附录3 缩略词表 |
附录4 主要原始数据文件名称 |
附录5 实验中主要溶液的配制步骤 |
附录6 玻璃记录电极的拉制参数 |
附录7 在体场电位的线路图 |
附录8 脑片膜片钳的线路图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其他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6)功能化多孔复合材料的结构性能调控及在创伤救治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和符号清单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大出血救治及常用的止血材料 |
2.1.1 大出血救治背景 |
2.1.2 凝血系统 |
2.1.3 止血材料的研究进展 |
2.1.4 止血机理及止血性能的评价方法 |
2.2 皮肤创面修复及创面敷料的研究进展 |
2.2.1 创面愈合过程 |
2.2.2 皮肤创面愈合理论 |
2.2.3 皮肤创面修复材料 |
2.3 多孔材料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
2.3.1 多孔材料简介 |
2.3.2 多孔材料的分类 |
2.3.3 多孔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
2.4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及研究内容 |
2.4.1 课题来源 |
2.4.2 课题目的和意义 |
2.4.3 课题研究内容 |
3 生物因子锚定强化多孔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创伤止血性能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TCP多孔复合材料的制备 |
3.3.2 TCP的理化性能表征 |
3.3.3 TCP的生物相容性评价 |
3.3.4 TCP的体外凝血性能评价 |
3.3.5 TCP中凝血酶固化的稳定性测试 |
3.3.6 TCP的动物体内止血性能评价 |
3.3.7 TCP中凝血酶的长期稳定性测定 |
3.3.8 数据分析 |
3.4 实验结果分析 |
3.4.1 TCP化学结构表征 |
3.4.2 凝血酶在TCP上的分布及TCP微观结构的变化 |
3.4.3 TCP理化性能的研究 |
3.4.4 TCP生物相容性评价 |
3.4.5 TCP对血细胞的粘附 |
3.4.6 TCP对血栓动态形成的影响 |
3.4.7 TCP对凝血系统内、外源凝血途径的影响 |
3.4.8 TCP体外凝血性能评价 |
3.4.9 TCP中凝血酶的固化稳定性 |
3.4.10 TCP体内止血性能 |
3.4.11 TCP的止血机理及应用展望 |
3.5 本章小结 |
4 双网络多机制多孔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创伤止血性能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PACF多孔复合材料的制备 |
4.3.2 PACF的理化性能表征 |
4.3.3 PACF的生物相容性评价 |
4.3.4 PACF的体外凝血性能评价 |
4.3.5 PACF的动物体内止血性能评价 |
4.3.6 数据分析 |
4.4 实验结果分析 |
4.4.1 PACF的化学结构表征 |
4.4.2 PACF的微观形貌和表面结构性能分析 |
4.4.3 PACF力学性能分析 |
4.4.4 PACF吸液膨胀性能的研究 |
4.4.5 PACF细胞相容性评价 |
4.4.6 PACF对特征蛋白的吸附 |
4.4.7 PACF与血细胞的相互作用 |
4.4.8 PACF促血栓形成能力的研究 |
4.4.9 PACF对内、外源凝血途径的影响 |
4.4.10 PACF体外凝血时间 |
4.4.11 PACF体内止血性能 |
4.4.12 PACF止血机理的探讨和应用前景的展望 |
4.5 本章小结 |
5 纤维增强形状自适应多孔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创伤止血性能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CMCP多孔复合材料的制备 |
5.3.2 CMCP的理化性能表征 |
5.3.3 CMCP的生物相容性评价 |
5.3.4 CMCP的体外凝血性能评价 |
5.3.5 CMCP的动物体内止血性能评价 |
5.3.6 统计分析 |
5.4 实验结果分析 |
5.4.1 CMC羧甲基取代度的测定 |
5.4.2 CMC的化学结构 |
5.4.3 CMC的宏观和微观形貌 |
5.4.4 不同取代度CMC的理化性能研究 |
5.4.5 CMCP微观形貌和表面性能 |
5.4.6 CMCP吸水性能 |
5.4.7 CMCP力学性能 |
5.4.8 CMCP自膨胀性能,动力膨胀力和抗冲力特性 |
5.4.9 CMCP细胞相容性和血液相容性 |
5.4.10 CMCP体外特征蛋白吸附以及对血细胞的粘附和激活 |
5.4.11 CMCP对血小板的刺激和活化 |
5.4.12 CMCP对血栓动态形成过程及凝血途径的影响 |
5.4.13 CMCP体外全血凝血的研究 |
5.4.14 CMCP体内止血性能 |
5.4.15 CMCP对伤口腔道及伤口周围组织的形状自适应能力 |
5.4.16 CMCP止血机理的探讨和应用前景的展望 |
5.5 本章小结 |
6 柔性超透明抗菌多孔复合膜的制备、表征及用于创面修复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6.2.1 实验材料 |
6.2.2 实验仪器 |
6.3 实验方法 |
6.3.1 PBC和PHMB-PBC的制备 |
6.3.2 PHMB-PBC的理化性能表征 |
6.3.3 PHMB-PBC的氧气透过率、透光率和水蒸气透过率测试 |
6.3.4 PHMB-PBC的抗菌性能表征 |
6.3.5 PHMB的体外释放行为测试 |
6.3.6 PHMB与PHMB-PBC细胞相容性评价 |
6.3.7 PHMB-PBC的促创面愈合性能评价 |
6.3.8 数据分析 |
6.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6.4.1 不同浓度PHMB的细胞毒性及PEG浓度的选择 |
6.4.2 PHMB-PBC化学结构 |
6.4.3 PHMB-PBC微观形貌与表面性能 |
6.4.4 PHMB-PBC力学性能 |
6.4.5 PHMB-PBC吸水和保水性能及组织贴附性 |
6.4.6 PHMB-PBC氧气透过率、透光率和水蒸气透过率 |
6.4.7 PHMB-PBC抗菌性能 |
6.4.8 PHMB-PBC体外PHMB释放行为和缓释抗菌作用 |
6.4.9 PHMB-PBC对细胞粘附和增殖的影响 |
6.4.10 PHMB-PBC促创面愈合的研究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 |
未来工作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针刺“激痛点”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大鼠疼痛敏化调控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论文一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大鼠模型复建及针刺后疗效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论文二 针刺“激痛点”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大鼠疼痛敏化相关因素的影响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 肌筋膜疼痛触发点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医论治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8)基于中医脉诊客观化对胃肠道虚实不同状态的脉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脉诊的传承与现代客观化研究进展 |
1 古代中医脉诊的传承与发展 |
2 中医脉诊现代客观数据化发展历程 |
3 中医脉诊客观化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4 总结 |
综述二 对于《黄帝内经》“大小肠皆属于胃”的理论研究 |
1 中医学关于胃与肠在解剖结构上的认识 |
2 胃、大肠、小肠三者生理功能特点 |
3 胃与肠的中医理论论述与临床实践应用 |
4 总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理论研究 胃肠道虚实不同状态的脉象研究 |
1 胃肠道虚实状态研究的古代论述 |
2 脉诊的古代认识 |
3 胃肠道虚实状态在脉象上的反映 |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
研究一 寸口脉、趺阳脉、人迎脉的多普勒超声血流图的差异性分析 |
1 目的 |
2 资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研究二 人迎脉、寸口脉、趺阳脉多普勒超声血流图对胃肠道阻滞的诊断意义研究 |
1 目的 |
2 资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研究三 趺阳脉多普勒血流图对胃肠道阻滞程度的指导意义 |
1 目的 |
2 资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研究四 通过现代客观化仪器研究胃肠道虚实不同状态在人体生理指标及主观感觉状态上的反映 |
1 目的 |
2 资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研究五 通过现代客观化脉诊仪研究胃肠道虚实不同状态在脉象上的反映 |
1 目的 |
2 资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 |
(9)原发点小针刀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引言 |
历史回顾 |
临床研究 |
1.研究对象 |
2.诊断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影像分级标准 |
2.3 中医证候分型标准 |
3.病例选择标准 |
3.1 纳入标准 |
3.2 排除标准 |
3.3 脱落、剔除标准 |
3.4 病例脱落、剔除的处理 |
4.研究方案 |
4.1 分组方法 |
4.2 治疗方案 |
5.观察指标 |
5.1 基线资料 |
5.2 疗效指标 |
6.统计分析 |
7.研究结果的比较与分析 |
7.1 基线资料的比较 |
7.2 治疗结果的比较 |
7.3 研究结论 |
8.研究完成情况 |
9.不良反应 |
10.安全性评价 |
讨论 |
1.中医对KOA病因、病机的认识 |
2.小针刀治疗KOA的机制 |
3.原发点小针刀对KOA的论治 |
3.1 原发点小针刀的概念 |
3.2 原发点的定位方法 |
3.3 原发点小针刀起效可能的机制 |
3.4 原发点小针刀的优势 |
3.5 原发点小针刀操作的注意事项 |
4.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5.展望 |
5.1 对KOA疗效的进一步观察 |
5.2 对内科疾病适用性的进一步研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10)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危险因素分析及穴位电刺激联合综合消肿疗法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危险因素分析 |
一、资料和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四、结论 |
第二部分 穴位电刺激联合综合消肿疗法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疗效观察 |
一、资料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四、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
致谢 |
四、音频电疗治疗腹腔内脏粘连初步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先天性肌性斜颈保守治疗研究现状[J]. 吴炜翰,刘淑娟.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1(20)
- [2]基于fNIRS技术对定制状态音乐干预前额叶功能的机制研究[D]. 徐乐娉.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
- [3]核心肌群训练联合针灸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观察[D]. 钟婉华.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
- [4]电针“天枢”、“足三里”对DSS诱导的UC大鼠肠道菌群失调干预作用的研究[D]. 张新鹭.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
- [5]水杨酸钠增强大鼠海马DG区神经兴奋性的机制[D]. 唐慧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6]功能化多孔复合材料的结构性能调控及在创伤救治中的应用研究[D]. 王岩森. 北京科技大学, 2021
- [7]针刺“激痛点”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大鼠疼痛敏化调控的机制研究[D]. 王列.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1)
- [8]基于中医脉诊客观化对胃肠道虚实不同状态的脉象研究[D]. 王超.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9]原发点小针刀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 欧阳哲宏.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0(05)
- [10]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危险因素分析及穴位电刺激联合综合消肿疗法疗效观察[D]. 黄婧慧.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