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975年国际物理教育会议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兰国帅[1](2016)在《基于知识图谱的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研究》文中认为目前国际教育技术已进入深入发展与全面反思阶段。一方面说明教育技术发展进入了较为成熟阶段,但另一方面说明教育技术的学科给养、学科结构、学科渗透等已变得更加复杂与多元,研究者与实践者对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的整体状况把握也许并不明晰。所以,探究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状况,捕捉其整体发展轨迹和大致走向,预测其前沿知识演变趋势等,就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为了澄清这些问题,我们认为,有必要对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状况进行全方位扫描与盘点,以期理清脉络,寻找启示。本研究以科学引文数据库(WOS)为研究样本信息源,选取1960-2015年发表在SSCI、SCI-EXPANDED和A&HCI数据库收录的教育技术文献信息为研究样本,基于引文与科学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视角,采用文献计量分析、内容分析、引文空间分析、多元统计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围绕一个学科领域发展的学科给养、学科结构、学科渗透等有机联系的三个方面为研究主线,展开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状况探究,力求用可视化方法绘制系统的教育技术发展状况知识图谱,勾勒明晰的教育技术发展演化的网络图景,力图建构与探究:(1)教育技术“学科给养”发展知识图谱;(2)教育技术“学科结构”发展知识图谱;(3)教育技术“学科渗透”发展知识图谱。以期探究五十五年来国际教育技术国家(地区)分布及其演进发展特征、学术研究机构分布及其演进发展特征、基金项目资助分布及其演进发展特征、高产学者及其学术群体派系及其演进趋势,探测教育技术学科结构划分及其演化、主要学科分支结构及其演进特征、研究主题及其演进脉络、研究前沿热点及其发展演化趋势及新生长点,透视学科类别分布及其渗透现象脉络与演进、学科学术期刊分布及其渗透现象脉络与信息流动特征、学科主干理论及其关键路径经典文献、学科高影响力权威学者及其群体派系与演化特征等。分析发现:(1)教育技术早期研究集中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21世纪后逐渐向中国台湾、中国大陆等发展中国家(地区)延伸与拓展。国家(地区)合作网络可划分为十二个合作凝聚子群体,未来将呈现多元化合作态势。高等院校和研究所在教育技术研究过程中发挥着中流砥柱作用。高产机构与低产机构的“贫富”差距拉大。学术机构合作网络可划分为七十个合作凝聚子群体,且聚焦主题各异。代表性高产学者发挥着“领头羊”作用,其学术成就和科研队伍对教育技术研究贡献量巨大。其合作网络密度较小,合作网络聚集度不高,具有明显小世界效应特征,同时具有显著核心—边缘结构。合作网络可划分为多个合作凝聚子群体,内部派系复杂,规模较小,学者信息分享和科研合作机会差别较大。教育技术项目资金投入与产出呈现正相关关系。(2)国际教育技术已形成逐步走向成熟的十大学科分支,但其内部结构变化极其复杂,学科分支呈现“掘进式”与“发散式”进化特征,国内教育技术学科结构与国际差异较大。国际教育技术历年研究主题、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变化受技术进步影响较大。研究主题经历了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的起步探究、初步应用、转型升级、创新实践、创新整合和创新提升等六大阶段转换。研究热点集中于学习环境与资源类、策略与方法类、理论研究类、实践研究类和媒体技术类等五类主题内容。研究前沿聚焦于交互式与分布式学习环境设计、在线教育、认知工具设计、复杂性学习任务行为分析、技术接受模型、学习路径分析、专门知识反转效应、基于学习分析技术的教学/学习策略、智慧学习环境开发等新生长点。研究方法呈现由单一范式向实证主义研究范式和多元综合研究范式转型特征。(3)国际教育技术已形成一个相对较为成熟的学科研究领域,其知识生产模式已进入以“内生式”与“学科交叉研究”为主的发展阶段。其知识流量主要来自教育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七大源头。其学术期刊发展经历了“繁荣时期”、“黄金时期”、“学科交融期”和“鼎盛时期”等六个阶段。形成了以《计算机与教育》为中心的多个权威期刊凝聚子群。国际教育技术领域涌现了罗伯特·米尔斯·加涅、理查德·梅耶、戴维·乔纳森等五十位高影响力权威学者。其共被引网络密度较大;网络聚集度高,具有显著小世界效应特征;存在核心—边缘结构,西蒙·派珀特、理查德·梅耶、戴维·乔纳森、罗伯特·米尔斯·加涅、蔡今中等居于核心位置;具有明显社群结构,演化形成了三十四个权威学者群体合作派系,规模和大小不一;合著关系影响派系形成。演化形成了以《学习的条件》、《教学设计原理》、《多媒体学习》、《学习环境理论基础:从理论到实践》等学科经典文献为关键路径的学习条件理论、首要教学原理、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理论框架模型等四十种主干理论及其框架模型与方法,为学科分化与衍生提供了“内在动力”。基于上述发现,本研究从研究方法与范式转型、研究对象与目标定位、学科性质选择与研究层面贯通、外部环境支撑与学科结构检测、国家(地区)学术机构合作、专业学术期刊打造和本土化理论体系建构等七个层面,对我国教育技术研究及其学科建设提出了一些参考建议。
刘欣[2](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指出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著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郭莎莎,冯秀梅[3](2016)在《国际物理教育会议简介》文中提出通过介绍国际物理教育委员会(ICPE)及其领导的国际物理教育会议,重点分析2013年及2015年国际物理教育会议的内容,从中总结出目前国际物理教育界所关注的物理教育的焦点及教育研究的现状,为我国基础物理教育者了解国际物理教育会议提供一定的信息。
许金凤[4](2020)在《越南开放式教师培养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越南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将“教育发展”作为第一国策。随着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各方面事业的不断发展,越南教育界对中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的目标与要求也逐渐提高,教师培养模式正处在不断变革之中。本研究基于对越南教师培养相关政策和实践的分析,回顾越南教师培养的发展历程,主要划分为法属殖民地、国家独立至国家统一后和革新开放后至今三大历史阶段。在这三个历史阶段之下,具体梳理了法属殖民统治时期、国家独立后、北部解放时期、抗美战争时期、国家统一后、革新开放以来和进入21世纪不同时期越南中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的特点。进入现阶段,越南经济和社会各方面进一步发展,教育的不断发展推动教师培养模式的变革。鉴于越南传统师范院校封闭型教师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一些历史遗留性问题,越南推行了一系列教师培养开放化政策。在新时期,越南面对新的形势,拓宽了中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的路径,即:通过师范教育体系和综合大学与师范院校联合下的补充师范性“学士后”教师教育两条路径对中小学教师进行职前培养。本文以河内国立教育大学对中小学多个学科师范生的培养为案例,结合越南2013年推出的“针对有意向成为高中教师的大学毕业生的培养计划”,分别对其中小学教师两种职前培养路径中的课程设置、教学实践以及结业方式等各个环节进行了探究。综观越南教师培养发展历程和当今教师培养实践现状可知,在教师培养模式不断走向开放的过程中,越南对中小学教师职前培养水平不断提升。进入21世纪,为实现“社会化、现代化、规范化和民主化”的教师教育目标,越南结合本国实际,不断更新其中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目标和体系,其教师培养模式走向开放。越南的教师培养模式在适应本国教育发展需求中进行改革,在教师职前培养中推行“以师范院校为主,综合大学共同参与”的开放式教师培养模式。该模式具有如下特性:以师范教育系统为主,以综合大学教育系统为辅;以本国教育发展需求为基,开放中坚守师范院校师范性特色;兼具师范性的综合化程度弱,走向开放化过程缓慢。越南教师培养模式在探索中求变革,其开放式教师培养模式中存在一些优势和不足。
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5](2018)在《2013—2017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总结》文中研究说明2013—2017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简称:大学物理教指委)于2013年5月30日成立[1-2]。本届大学物理教指委自成立以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教育部对高校教指委工作的总体要求[3],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根据社会发展对本科生科学素养培养的需要,结合教育部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新高考改革和新工科建设等一系列工作部署,深入开展了"大
张梦心[6](1978)在《1975年国际物理教育会议简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1975年7月29日至8月6日在英国爱丁堡召开了一次有来自80多国家共300多人参加的国际物理教育会议,这次会议是国际物理教育委员会("国际理论物理与应用物理联盟"所属16个委员会之一)发起,由联合国文教组织,英国皇家协会,英国物理学学院和爱丁堡大学主办的.它的主要目的有以下三点:第一,分析研究当前中等学校和高等学校物理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存在问题.第二,提出指导性意见以便协助有关国际组织、地区组织和当地教育机构改进物理教育.第三,讨论拟于1976年由联合国文教组织出版的《物理教学新趋向》各章内容,并提出改进意见.
詹志华[7](2009)在《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科学史学史以科学史学为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探寻中国科学史学的发生、发展及其演变的规律,揭示它的未来发展方向。其涉及的范围和内容甚广,包括中国科学史学自身的发生、发展的历史,也包括它与其他学科及社会的关系等。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不仅可以促进科学史学科以及与之相关学科的发展,而且可以唤醒人们对科学史学事业的关注、促进科学与人文的沟通和融合,甚至还有利于科学的创新。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即史学性与对应性相统一的原则、连续性与间断性相统一的原则、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统一的原则、历史的与逻辑的相统一的原则。在方法上,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既要运用到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历史的方法和逻辑的方法、归纳法和演绎法、分析法和综合法、历史比较法等,还要运用到许多其他的方法,如统计方法、计量方法、移植法、历时分析与移时分析方法,以及具体研究上的分期、分类及其分层研究的方法,等等。中国科学史学,既包括中国大陆地区的科学史学,亦包括中国其他地区的科学史学。论文从史学的角度,对中国大陆地区科学史学的萌芽、开创、初步发展、调整与繁荣以及深入发展等不同的时期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论文还从机构、团体、会议、刊物、论著等几个方面对中国大陆科学史学的发展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其中在对会议和论著的梳理,又分为综合史、数学史、物理学史、化学史、天文学史、地理学史、生物学史、医学史、农学史、技术史等方面予以分类研究。在此基础上,论文对中国大陆地区科学史学事业的各个领域存在的发展难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台湾地区的科学史学经历了开创、低谷、转机、兴起与繁荣发展等阶段。论文对这几个阶段台湾地区科学史学发展的状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阐述,并对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机构、团体、刊物、论著亦进行较为详细梳理与介绍。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论文详细地论述了中国科学史学史与包括中国科学史、中国史学史在内的历史学科,中国哲学与科学哲学,以及科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关系,突出其研究的学术价值。论文还阐述了科学史学与科学创新的关系,主要论述了科学史学与科学发现、科技发明之间的关系,突出了其研究的社会影响。最后,论文把中国科学史学的发展置身于世界背景下,进行重新审视。在对国外科史学发展历程与国外中国科学史学状况进行必要梳理的前提下,探讨它们对中国科学史学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并讨论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科学史学的发展问题。
孙洪庆[8](2010)在《现代磁学在中国的建立与发展(1900-1985)》文中研究说明磁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我国现代磁学研究是从20世纪初开始的。本文对现代磁学在中国的建立与初步发展的过程进行梳理,对我国的现代磁学与国际磁学发展、国内科技政策等的关系进行了讨论。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20世纪上半叶我国磁学领域留学人员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探讨,分析了他们的工作特点及其在国际磁学发展中的地位;总结了国内主要磁学研究者的工作,并对国内磁学研究的特点进行分析;对叶企孙、施汝为等人在我国磁学研究初步奠基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2)论述了建国初期磁学学科在我国的建立与初步发展情况,分析了磁学研究机构的设立、磁学专业在高校中的设置以及磁学领域的学术交流等。(3)总结了建国初期(1956-1966)、“文革”时期和改革开放初期(1978-1985)我国磁学研究取得的主要成就,分析了其发展的特点及影响其发展的因素。(4)探讨了《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和《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对磁学发展的影响,重点分析了《1956-1967年基础科学学科规划》和《1978-1985年全国基础科学发展规划》中的磁学规划在我国磁学发展中的作用,对国家科技政策与磁学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关于现代磁学在中国建立和发展的历史,是中国物理学史研究的一个薄弱部分,本文的工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张晓明[9](2007)在《高中物理教育中进行环境教育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留给人类的不仅仅是繁华,还有深深的忧虑,如和平问题、发展问题、环境问题、人口问题等等。步入21世纪,这些问题仍然会以未解决性问题而存在着,从而迫使人们要对未来之路做出认真的思考和审慎的抉择,环境教育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并迅速发展的。只有加强环境教育才能普及环境知识,强化环境意识,提高人们的素质,使大家自觉的行动起来,从而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所引起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出发,指出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是极其必要的。环境教育是一门跨学科的新的研究领域,把环境教育渗透在各学科教育之中,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本文首先论述了环境教育的意义、环境教育的特点、环境教育的模式、国内外环境教育的发展过程以及环境教育与物理教育的关系。文章从环境教育的四个维度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伦理出发,分析了环境教育和物理教育的和谐统一性,阐述了在物理教育中进行环境教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文章对教师与学生的环境意识以及环境教育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得出学生的环境意识比较淡薄,教师的环境教育观念、对环境教育的重视程度还很薄弱,因此加强环境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紧迫的。通过对课改后《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分析与解读,使物理课程按照“卢卡斯模式”即关于环境的教育、在环境中的教育以及为了环境的教育,来构建有关环境教育的内容。文章从知识体系、拓展性阅读材料、实践活动与课题探究及插图等阐述了高中物理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的基本内容。文章提出了高中物理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的基本途径——物理课堂教学、校外综合实践活动以及校本课程教学等,并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与论述。最后提出了渗透环境教育应该注意的问题和存在的困难。
缪可可[10](2015)在《2015年国际物理教育大会(ICPE 2015)会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联合会物理教育分会(C14)组织举办的国际物理教育大会(ICPE)自1960年以来在不同国家轮流举行,会议的主要目的是为世界各地各类学校从事物理教育研究和物理教育的人们提供一个平台,分享和交流彼此的教学经验.2015年国际物理教育大会将首次在中国举行.这次会议为全国从事物理教育研究和物理教育的同仁提供了不出国门了解国际物理教育教学的发展趋势与动向、与国内外同行
二、1975年国际物理教育会议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975年国际物理教育会议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知识图谱的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一) 问题提出 |
(二) 研究意义 |
(三) 相关概念界说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其评述 |
(一) 国际运用引文分析建构学科知识图谱的研究现状 |
(二) 国内运用引文分析建构学科知识图谱的研究现状 |
(三) 国内外运用引文分析建构学科知识图谱研究现状的评述 |
三、研究目的、内容与方法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内容 |
(三) 研究方法 |
四、研究思路与框架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框架 |
五、本研究的创新点 |
(一) 研究技术的创新 |
(二) 研究方法的创新 |
(三) 研究内容的创新 |
第二章 知识图谱方法及本研究数据来源 |
一、知识图谱的概念、类型及其发展历程透视 |
二、知识图谱绘制方法与常用构建软件 |
三、研究数据来源 |
第三章 教育技术“学科给养”发展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教育技术国家(地区)分布与演进发展分析 |
二、教育技术学术研究机构分布与演进发展分析 |
三、教育技术高产学者及其学术群体派系分析 |
四、教育技术基金项目资助分布与演进发展分析 |
五、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教育技术“学科结构”发展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教育技术学科结构分析 |
二、教育技术主要学科分支分析 |
三、教育技术研究主题与前沿热点发展演化分析 |
四、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教育技术“学科渗透”发展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教育技术学科共现分析 |
二、教育技术期刊共被引分析 |
三、教育技术文献共被引分析 |
四、教育技术学者共被引分析 |
五、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
一、本研究结论及主要贡献 |
二、对我国教育技术研究及其学科建设的启示与建议 |
三、本研究的局限 |
四、未来的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及奖励 |
(一) 发表的学术论文 |
(二) 主持的课题 |
(三) 获得荣誉与奖励 |
(四) 参加的学术会议 |
致谢与后记 |
(2)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文献综述 |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
2.2.1 学士学位结构 |
2.2.2 硕士学位结构 |
2.2.3 博士学位结构 |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著 |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著 |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5.4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6.4 小结 |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著 |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7.4 小结 |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著 |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 |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著增强 |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
11.4 结语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3)国际物理教育会议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际物理教育委员会(ICPE) |
二、国际物理教育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Physics Education,ICPE) |
三、国际物理教育会议特点 |
1. ICPE2013 |
2. ICPE2015 |
(4)越南开放式教师培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际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关于越南师范教育发展历程的研究 |
(二)关于越南提升中小学教师水平的研究 |
(三)关于越南教师培养模式的研究 |
(四)关于越南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的研究 |
(五)对已有研究的简要评述 |
四、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五、核心概念界定 |
(一)教师培养模式 |
(二)开放式教师培养模式 |
第一章 从封闭走向开放:越南教师培养的发展历程 |
一、法属殖民地阶段的教师培养及其主要特点 |
(一)1858—1945年印度支那大学的教员培养 |
(二)本阶段教师培养的主要特点 |
二、国家独立至国家统一后阶段:封闭式教师培养模式的形成 |
(一)国家独立后(1945—1954年)师范教育的初创 |
(二)北部解放时期(1954—1965年)师范教育的巩固 |
(三)抗美战争时期(1965—1975年)师范教育的成长 |
(四)国家统一后(1975—1986年)师范教育的扩张 |
(五)本阶段师范教育发展的主要特点 |
三、革新开放后教师培养的进一步发展:教师培养模式开放 |
(一)1986—2000年间师范教育的稳固 |
(二)2001—2010年间教师培养的变革 |
(三)2011年至今教师培养的重新规划 |
(四)本阶段教师培养的主要特点 |
四、越南师教师培养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
(一)教师培养不断体系化发展 |
(二)教师培养模式逐步开放化 |
第二章 现阶段越南教师培养开放化政策 |
一、越南经济社会发展对教师培养模式变革的要求 |
二、越南传统的封闭式师范教育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
三、越南教师培养开放化发展战略计划与行动规划 |
(一)相关战略计划 |
(二)有关行动规划 |
(三)有关法律条款 |
四、越南走向开放的教师培养模式 |
第三章 越南开放式教师培养的两条路径 |
一、中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的师范教育路径 |
(一)对师范院校及师范生源的要求 |
(二)师范院校中小学教师职前培养课程设置 |
(三)师范院校中小学教师职前培养中的教学实践要求 |
(四)师范院校中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的毕业途径与方式 |
二、中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的综合大学教育路径 |
(一)“学士后”教师教育的培养对象和目标 |
(二)“学士后”教师教育的内容 |
(三)“学士后”教师教育中的实践要求和结业要求 |
第四章 开放式:越南教师培养模式的特性 |
一、越南开放式教师培养模式的特性 |
(一)以师范教育系统为主,以综合大学教育系统为辅 |
(二)以服务本国教育发展需求为基,开放中坚守教师培养的师范性特色 |
(三)教师培养模式开放化过程缓慢,其综合化程度较弱 |
二、越南开放式教师培养模式的优势与不足 |
(一)越南开放式教师培养模式的优势 |
(二)越南开放化教师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不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河内国立教育大学小学教育学士课程 |
附录2 :河内国立教育大学英语教育学士课程 |
附录3 :河内国立教育大学物理教育学士课程 |
附录4 :河内国立教育大学化学教育学士课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 |
(5)2013—2017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1 搭建工作框架, 完善运行机制 |
1.1 围绕工作职责任务, 建立完善工作机制 |
1.2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增强工作开展能力 |
2 开展教学研究, 推动教学改革 |
2.1 广泛开展调查研究, 把握工作开展重点 |
2.2 聚焦教改热点难点, 积极研究化解之策 |
2.3 面向教师设立项目, 促进一线教改工作 |
3 配合国标制定, 提供咨询意见 |
4 重视交流培训, 促进课程建设 |
4.1 持续举办教学研讨, 促进切磋分享借鉴 |
4.2 协同办好国际会议, 增进中外学习交流 |
4.3 引导教研客观量化, 提升教改层次水平 |
4.4 关心西部偏远师资, 开展多样教师培训 |
5 设立讲课比赛, 实现三促一助 |
6 办好杂志网站, 提高服务水平 |
7 对下一届大学物理教指委工作的建议 |
(7)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科学史学史及其研究概况 |
二、中国科学史学史的研究对象 |
三、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的价值 |
四、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的方法 |
五、本文的思路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国大陆地区科学史学史概述 |
第一节 大陆地区科学史学的发展历程 |
第二节 大陆地区科学史学机构和团体选介 |
第三节 大陆地区科学史学会议、刊物选介 |
第四节 大陆地区科学史学论著选介 |
第五节 大陆地区科学史学之展望 |
第二章 中国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开创及早期研究 |
第二节 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低谷、转机与兴起 |
第三节 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建制与繁荣 |
第三章 中国科学史学史与相关学科 |
第一节 中国科学史学史与历史学科 |
第二节 中国科学史学史与传统哲学 |
第三节 中国科学史学史与科学哲学 |
第四节 中国科学史学史与科学社会学 |
第四章 科学史学与科学创新 |
第一节 科学史学的创新意蕴 |
第二节 科学史学与科学发现 |
第三节 科学史学与科技发明 |
第五章 境外科学史学发展概况 |
第一节 国外科学史学的发展历程 |
第二节 境外科学史学的组织与会议 |
第三节 国外科学史学的文献与刊物 |
第六章 走向世界的中国科学史学 |
第一节 境外的中国科学史学 |
第二节 国外科学史学之借鉴意义 |
第三节 中外科学史学交流之途径 |
第四节 "全球化"与中国科学史学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现代磁学在中国的建立与发展(1900-198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己有研究工作综述 |
三、本文研究内容与拟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20世纪上半叶中国现代磁学的初步奠基 |
第一节 19世纪至20世纪上半叶的国外磁学发展简况 |
一、经典磁学在19世纪的发展简述 |
二、20世纪上半叶磁学的主要发展 |
三、现代物理学对磁学发展的影响 |
第二节 中国留学人员在国外的磁学研究工作 |
一、磁学方面留学人员的基本情况 |
二、留学人员的磁学研究工作 |
三、留学人员研究工作的特点和在磁学发展中的地位 |
第三节 中国国内的磁学教育与研究工作 |
一、中国磁学教育的开始 |
二、叶企孙在国内的相关工作及影响 |
三、施汝为与中央研究院物理学研究所的磁学研究 |
四、国内其他学者的磁学研究 |
五、国内磁学教育和研究工作的特点 |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表 |
第二章 磁学在新中国的初步建立与发展(1949-1966) |
第一节 科研院所中磁学研究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
一、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磁学研究室的建立 |
二、中科院物理所磁学研究队伍的形成 |
三、其他磁学研究机构的建立 |
第二节 高等院校中磁学专业的建立与发展 |
一、高等院校磁学专业的发展概况 |
二、国内最早设置的五个磁学专业 |
三、1958年之后高校设置的磁学专业 |
第三节 磁学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国际合作 |
一、国内学术交流 |
二、国际学术交流 |
三、国际合作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建国初期我国的磁学研究(1949-1966) |
第一节 永磁合金与软磁材料的研究情况 |
一、永磁合金的研究 |
二、软磁材料的研究 |
第二节 铁氧体的研究 |
一、1956年之前的铁氧体研究概况 |
二、1956-1962年的铁氧体研究 |
三、1962-1966年的铁氧体研究 |
四、"文革"前我国铁氧体研究的特点 |
第三节 磁学理论方面的研究 |
一、20世纪50年代的磁学理论研究 |
二、自旋波理论的研究 |
三、自旋位形理论的研究 |
四、磁性系统的统计理论研究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12年远景规划"与我国的磁学发展 |
第一节 "12年远景规划"中的物理学 |
一、《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的制定 |
二、《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中的物理学 |
三、《1956-1967年基础科学学科规划》中的物理学规划 |
第二节 "12年远景规划"中与磁学相关的内容 |
一、"12年远景规划"制订初始阶段的磁学规划 |
二、"12年远景规划"中与磁学相关的内容 |
三、初始阶段的磁学规划与正式文本的联系与区别 |
第三节 "12年远景规划"对磁学发展的影响 |
一、磁学在我国物理学发展中地位的确立 |
二、"12年远景规划"对磁学学科发展的影响 |
三、"12年远景规划"对磁学研究的影响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从"文革"开始到改革开放初期的磁学研究工作 |
第一节 "文革"时期的磁学研究工作 |
一、"文革"前期的磁学研究工作(1966-1970) |
二、"文革"后期的磁学研究工作(1971-1976) |
三、"文革"时期磁学研究的特点 |
第二节 《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与磁学发展 |
一、《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制定 |
二、《1978-1985年全国基础科学发展规划》中与磁学相关的内容 |
三、"八年规划"对磁学发展的影响 |
第三节 改革开放初期的磁学研究(1978-1985) |
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磁学研究概况 |
二、钕铁硼永磁材料的研制 |
三、改革开放初期磁学研究的特点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中国现代磁学发展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国家因素对中国现代磁学发展的影响 |
一、国家需要对磁学发展的影响 |
二、科学技术规划对磁学发展的影响 |
三、政治运动对磁学发展的影响 |
第二节 国外因素对中国现代磁学发展的影响 |
一、国外因素对磁学研究的影响 |
二、国外因素对磁学人才培养的影响 |
三、国外因素对磁学交流的影响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束语 |
一、论文的不足之处 |
二、今后的努力方向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高中物理教育中进行环境教育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论 |
1.1 环境教育问题的提出 |
1.2 环境教育课题研究的意义 |
1.3 环境教育的特点 |
1.4 环境教育的模式 |
1.5 国内外环境教育的发展过程 |
1.5.1 日本环境教育的发展过程 |
1.5.2 英国环境教育的发展过程 |
1.5.3 中国环境教育的发展过程 |
第2章 环境教育与物理教育 |
2.1 环境教育的目标 |
2.2 物理教育的目标 |
2.3 环境教育目标与物理教育目标的和谐与统一 |
2.4 在物理教育中进行环境教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
第3章 教师与学生的环境意识及环境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3.1 调查的基本情况 |
3.1.1 调查对象 |
3.1.2 调查目的 |
3.1.3 调查方法 |
3.2 调查内容及统计结果 |
3.2.1 环境知识状况 |
3.2.2 环境态度状况 |
3.2.3 对环境的观察与评价 |
3.2.4 环境伦理道德 |
3.2.5 参与环境教育活动的倾向 |
3.3 学生调查结果分析 |
3.4 教师调查结果分析 |
3.5 对于调查的思考和启示 |
第4章 高中物理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的基本内容 |
4.1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体现环境教育的内容 |
4.1.1 关于环境的教育 |
4.1.2 在环境中或通过环境的教育 |
4.1.3 为了环境的教育 |
4.2 《高中物理》教材对环境教育内容的呈现 |
4.2.1 学科知识体系中融合环境教育内容 |
4.2.2 拓展性阅读材料的环境教育内容 |
4.2.3 实践活动与课题探究中环境教育内容 |
4.2.4 插图中蕴涵着大量环境教育内容 |
第5章 高中物理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的基本途径 |
5.1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 |
5.1.1 课堂形式 |
5.1.2 教学方法 |
5.1.3 教学手段 |
5.1.4 教学案例 |
5.2 校外综合实践活动 |
5.2.1 参与环保纪念日活动,进行环保宣传 |
5.2.2 以互联网为载体展开网络交流 |
5.2.3 组织环保调查和环境监测 |
5.2.4 环境教育之师生互动 |
5.3 校本课程教学 |
5.3.1 开发校本课程的必要性 |
5.3.2 校本课程的特性 |
5.3.3 研发校本课程对教师能力的要求 |
5.3.4 校本课程的定位和功能 |
5.3.5 以 STS 理念开发环境教育校本课程的实践和思考 |
5.4 关于渗透环境教育的若干问题 |
5.4.1 思考与建议 |
5.4.2 存在的困难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四、1975年国际物理教育会议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知识图谱的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研究[D]. 兰国帅.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5)
- [2]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 [3]国际物理教育会议简介[J]. 郭莎莎,冯秀梅. 物理教学, 2016(11)
- [4]越南开放式教师培养模式研究[D]. 许金凤. 海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2013—2017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总结[J]. 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 物理与工程, 2018(03)
- [6]1975年国际物理教育会议简介[J]. 张梦心. 物理教学, 1978(01)
- [7]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D]. 詹志华. 厦门大学, 2009(01)
- [8]现代磁学在中国的建立与发展(1900-1985)[D]. 孙洪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0(10)
- [9]高中物理教育中进行环境教育的研究[D]. 张晓明. 辽宁师范大学, 2007(02)
- [10]2015年国际物理教育大会(ICPE 2015)会讯[J]. 缪可可. 大学物理, 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