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泥沙冲淤计算(论文文献综述)
白亮,许全喜,董炳江[1](2021)在《丹江口水库蓄水以来汉江中下游河床冲淤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丹江口水库蓄水运用后,汉江中下游河床发生了显着调整。为了加深对水库调蓄影响下汉江中下游河床整体冲淤规律的认识,根据大量实测资料,对汉江中下游水沙与河床冲淤变化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丹江口水库蓄水运用后,汉江中下游洪峰削减,枯水期流量增大,中水期延长,径流年内分配更加均匀,坝下游输沙总量大幅度减少。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运行后,径流年内分配更趋均匀,坝下游输沙量进一步减少。1978~2020年,丹江口至河口河段平滩河槽冲刷了10.75亿m3,冲刷强度自上而下逐步减小;中游丹江口至碾盘山河段仍是冲刷发展最为剧烈的河段。近期河床演变分析结果表明:丹江口至襄阳河段洲滩变化较大,江心滩面积有所淤长且整体下移;襄阳至碾盘山河段洲滩、汊道基本稳定,河道游荡性减弱;碾盘山至仙桃河段深泓线横向摆动频繁,洲滩冲淤变化较为剧烈;仙桃至河口河段河床演变强度相对较小,但局部弯道有裁弯取直现象发生。分析成果可为汉江中下游防洪减灾、规划设计、河道治理、采砂管理、航道整治等提供参考。
黄朝君,王栋,秦赫[2](2021)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运行对汉江丹-襄区间水文情势变化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运行后,给汉江中下游水文过程带来一定影响。根据实测水文水质资料,分析了一期工程运行后对汉江丹-襄(丹江口大坝-襄阳)区间流量、水位、水质和生态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丹-襄区间干流河段非汛期流量和水位有所减小,水质类别没有显着变化,水质指标值有所下降,生态基流量达标率均为100%,最小下泄流量的达标率有所降低。针对上述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论文研究成果可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健康运行提供参考。
刘运飞,赖跃强,姜小兰,黄玲[3](2021)在《水利科技期刊在南水北调工程中发挥的科技支撑作用——以《长江科学院院报》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为了解水利科技期刊在南水北调工程中发挥的科技支撑作用,并明确下一步对前沿研究领域的报道方向,以《长江科学院院报》为例,通过分析其刊载的相关学术论文,发现:南水北调科研成果贯穿该工程前期规划、设计论证、施工和运行整个过程,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大坝加高、陶岔引水闸、穿黄隧洞、渡槽等水工建筑物结构的设计,总干渠岩土力学问题的治理,冰期安全输水方案的确定,水源地水质保护法规的立法等提供了科技支撑;报道的内容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的水利科研成果为主,但对南水北调中线二期、东线一期和西线工程的水利科研成果鲜有报道。由此可见,水利科技期刊还将继续积极组织、报道和宣传相关科研成果,为南水北调工程正在推进的东、中线后续工程规划建设和西线工程规划方案的比选论证及其理论创新和科技进步搭建学术研究交流的平台。
熊莹,刘月,尹世锋,许银山[4](2021)在《丹江口水库170米蓄水背后的水文故事》文中研究表明2021年10月10日14时,丹江口水库水位蓄至170米正常蓄水位,这是大坝自2013年加高后第一次蓄满,标志着今年汉江秋汛防御和汛后蓄水取得双胜利,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汉江中下游供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整体竣工验收创造了有利条件。“丹江口水库好比是一?
刘洋[5](2021)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径流对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文中研究说明进入人类世以来,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呈现加速的趋势,对于全球水循环势必产生重要的影响。南水北调工程是中国水资源科学调配、缓解中国北方地区水资源危机的重点工程。南水北调中线跨越长江、淮河、黄河、海河,自2014年12月通水以来,由丹江口水库陶岔渠首调水,当前多年平均调水量60亿m3,已累计向华北地区调水361亿m3。在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背景下,工程水源地径流变化机理以及未来水资源变化趋势需要深入的研究。本文在收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库上游气候、地形、土壤、植被数据的基础上,通过耦合大尺度分布式VIC水文模型和Dinamica EGO模型,结合情景反推法设计的不同模拟情景,实现水源地历史径流变化的归因工作。此外,通过利用降尺度后的IPCC5的气候模式的2个气候情景(RCP4.5、RCP8.5)以及不同情境下的未来土地利用数据,进行研究区未来径流变化的模拟。在此基础上,通过变异范围法探究未来极端径流趋势。主要结果如下:(1)在1979-2018年间研究区“暖干化”趋势的背景下,研究区径流每年下降4.39 m3/s,主要体现在雨季径流的下降。交叉小波分析表明降水、温度和潜在蒸散发对研究区径流产生不同程度影响,其中降水是径流变化的主要气象影响因素。研究区径流对城镇和建设用地变化的敏感性最高,其次是灌丛、旱地、水田和草地,对林地变化敏感性最低。(2)基于耦合模型框架的归因分析结果表明,气候变化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径流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在1980年代到1990年代、1990年代-2000年代、2000年代-2010年代分别影响99.7%、108.2%和102.1%的径流变化。此外,气候变化可以加强或减弱径流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3)经济优先发展情景下,未来(2025-2070年)丹江口入库多年平均径流与历史时期(1979-2018年)相比增加25%-33%。生态优先发展情景下,丹江口入库多年平均径流降低0.38%-6.01%,其中在RCP4.5情景下,2050年之后降低趋势有所缓解。尽管生态优先发展情景增加了区域的植被用地面积,能够滞存更多的水量,但是在未来降雨和温度较大波动的影响下,未来研究区将会面临更大的洪涝灾害威胁。本研究针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历史气候和径流规律做了系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将径流变化机理进行了科学的探究,研究结果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以及其他类似环境区域的径流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未来研究区旱涝灾害存在增加的趋势,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针对径流对土地利用变化的敏感性进行科学合理的情景配置将能够有效的缓解极端径流风险。
李秀清[6](2021)在《基于VIC模型的丹江流域水文模拟及水资源管理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丹江流域是我国南北气候和自然地理的分界线秦岭山脉的重要水源涵养地之一,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区。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水循环的影响加剧,以及工农业生产乃至区域经济发展变化,丹江流域的水资源也发生了相应变化,因此,开展丹江流域水文模拟研究径流以及水文情势变化对该地区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以陕西省丹江流域为研究对象,构建VIC水文模型进行水文模拟,分析流域径流变化的特征和原因,预测了流域未来的径流变化情况,并提出丹江流域所在区域的水资源管理对策。论文以秦岭山地丹江流域丹凤水文站的月径流观测数据来率定模型以使参数本地化,建立了该流域的VIC水文模型,以流域出水口荆紫关水文站和竹林关、武关水文站实测径流数据验证模型在丹江流域的适用性并讨论分析VIC水文模型径流模拟在流域内部分区的差异,用于模拟流域过去的水文过程及预测流域未来的径流变化状况。分析流域径流变化的驱动因素,在土地利用变化和气候变化趋势下研究流域的径流变化情况,构建流域径流变化综合分析框架,评价流域的生态流量和生态需水状况,提出丹江流域水资源管理对策,为变化环境下流域水文响应研究以及丹江流域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提供有益参考。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如下:(1)通过DEM、植被、土壤、气象驱动数据处理,制备流域模型参数,构建秦岭山地丹江流域VIC水文模型,利用丹凤水文站实测月径流、陕西省丹江流域水情监测径流以及荆紫关水文站日、月径流数据进行参数调整,将模型应用于秦岭山地丹江流域,并利用武关、竹林关水文站数据检验,检测VIC水文模型在丹江流域的适用状况,分析该流域水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丹凤站实测资料检验Nash效率系数率定期为0.82、验证期为0.81,VIC陆面水文模型能够较好的反映陕西省丹江流域的日、月径流过程;相对误差率定期为4.51%、验证期为2.13%,能够很好的模拟该流域的水量平衡;利用参数移植,将丹凤站建立VIC水文模型用于陕西省丹江流域进行率定与验证,通过省境出口断面径流资料验证表现出较好的适用性,充分说明VIC水文模型在中小流域尺度的秦岭山地丹江流域具有一定的适用性。(2)采用理论分析与模型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在流域径流变化规律的基础上从影响模型上边界气象驱动条件的气候变化、模型下边界下垫面植被变化的土地利用变化分析流域径流变化的驱动因素。基于Budyko假设的气候弹性系数法和VIC水文模型模拟进行丹江流域内部分区径流变化的归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对丹江流域径流变化的贡献在流域内部分区间存在显着的空间差异,商洛市的中心区商州区和丹凤县的分布区所在的上游分区流域是区域人口和工农业产区主要集聚地、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活动的中心,相对于中下游的武关河流域、银花河流域、下游区域,下垫面条件变化的影响更为显着,但气候变化是整个丹江流域径流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从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与径流的响应关系得出丹江流域的土地利用变化与径流变化体现出一定的相关性,草地、耕地减少,林地增加,流域年均径流减少,与草地减少、耕地还林使蒸散发和截留增加响应流域径流量出现减少的趋势耦合。(3)针对丹江流域过去50多年的径流变化和水文情势变化,论文利用已构建的丹江流域分布式VIC水文模型,模拟了流域1961-2019年流域长期的逐日径流过程。在此基础上,结合生态流量(生态盈余量和生态不足量)和IHA指标,对丹江流域水文情势变化进行分析,构建丹江流域生态需水度评价方法对流域生态环境需水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过去50多年秦岭山地丹江流域径流呈减少趋势,这一趋势与流域降水减少趋势一致;1990年代以来,人类活动进一步加剧了径流的减少,流域生态流量整体呈现出生态不足量。流域的生态环境需水量存在不足状况,尤其是下游区域生态需水量出现明显不足。(4)利用新一代气候变化情景RCP2.6、RCP4.5、RCP8.5下CMIP5的BNU-ESM、BCC-CSM1.1(m)、IPSL-CM5A-MR、CSIRO-MK3.6.0、Can ESM2模式的降尺度处理数据驱动丹江流域VIC水文模型,耦合模拟气候变化下径流对气温、降雨的响应,从而预测未来气候情景下秦岭山地丹江径流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未来气候情景下丹江流域气温将继续上升,绝大部分地区的降雨量在未来情景下将会出现减少趋势;由于气温和降雨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丹江流域未来时期多年平均径流量呈减少趋势,全年各月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汛期径流量减少幅度较小,而枯水期径流量减少幅度较大,枯水期极容易出现干旱灾害,流域未来水资源管理将面临挑战。(5)基于以上VIC水文模型模拟评估预测研究结果,对南水北调水源区的丹江流域进行了水资源分区划分,将丹江流域划分为上游丹江商州区和中游武关丹凤区、银花山阳区和下游丹江商南区,并将VIC水文模型模拟水资源时空分布状况和生态需水评估以及VIC水文模型耦合未来气候情景模式预测未来水资源状况结合起来,根据具体的流域水资源分区状况提出响应的水资源管理对策。为流域水资源划分提供参考,并对当地的水资源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对策建议。提出节水、高效用水、充分利用与建设水利设施工程、流域分区水土治理、水资源分区保护等统筹管理对策。
祁秉宇[7](2021)在《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降水径流时空演变归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水资源量变化对受水区、水源区及汉江中下游地区水资源安全及生态安全起重要作用。自十八大以来,我国实施“五位一体战略”,这对该地区水资源安全及生态安全提出了新的要求。另外,各地区纷纷谋划新的区域调水工程,这使该区域的水资源分配方案更加复杂。然而,近年来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加剧使丹江口入库径流量呈现减少的趋势,这对日益激烈的水资源需求带来了挑战。因此,研究水源区降水径流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机制是非常有必要的。本研究收集了34个气象站和21个水文站水文气象及水库、土地利用、NDVI和土壤等数据,采用趋势分析、相关分析、双累积曲线分析、回归分析、空间变异分析、统计显着性检验等方法,研究了水源区降水径流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年、春、秋和冬季的日均降水量(ADP)呈下降趋势,夏季呈增加趋势,而年、季节雨日日均降水量(ARP)呈增加趋势。多年ADP为2.34 mm/d,多年ARP为7.2 mm/d。多年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ADP分别为2.09、4.27、2.64和0.34 mm/d,多年四个季节ARP分别为6.10、10.44、6.98和1.88 mm/d。年ADP轻微下降,下降幅度为-0.002 mm/d/a,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ADP的变化幅度分别为-0.006、0.005、-0.010和0.0003 mm/d/a。年、四个季节的ARP的变化幅度分别是0.018、0.007、0.039、0.008和0.005 mm/d/a。年、季节ARP的增加是由于小雨日数和小雨量减小,大雨量和大雨天数增加造成的。(2)干流年、春季、夏季、秋季径流呈减少趋势,冬季径流除黄家港站外,其他站呈增加的趋势。干流年、四个季节径流量平均减少0.878×108、0.108×108、0.294×108、0.405×108和0.13×108 m3/a,流域控制站黄家港站的径流量减少幅度是-2.03×108、-0.03×108、-0.53×108、-1.17×108和-0.4×108 m3/a,秋季径流量是径流减少幅度最大的季节。除冬季外,支流站年、其他季节径流量也呈减少趋势,变化率是-0.06×108、-0.015×108、-0.029×108和-0.012×108 m3/a,冬季平均增加0.002×108 m3/a。支流变化最显着的站是黄龙滩站,年、四个季节径流量变化率分别是-0.42×108、0.007×108、-0.06×108、-0.22×108和-0.25×108 m3/a。(3)干流、支流站的径流呈明显的年代际差异。干流站1980年代年均径流量最大,平均为236.4×108 m3,1990年代年均径流量最低,平均是135.1×108 m3。流域控制站黄家港站1980年代和1990年代径流量分别是437.89×108和262.75×108 m3。支流站的径流呈相似的年代际变化规律,1980年代和1990年代平均径流量分别是32.9×108和23.8×108 m3。(4)干流站径流季节分配受大坝的影响,支流流域主要受到土地利用及植被变化的影响。干流的石泉、安康大型水利工程分别将冬季径流提高21.8%和30.5%,主要支流堵河黄龙滩水库和甲河陡岭子水库将冬季径流提高了75%和50%;水库对年和其他季节径流的影响有限。支流流域的年、夏季、秋季径流受到人类活动影响达64.14%~164.65%、58.69%~341.04%和68.9%~148.01%,春季径流主要受到降水变化的影响。综上所述,水源区降水日数显着减少,雨日平均降水显着增加,这改变了当地的地表产汇流过程,导致地表径流明显减少,下垫面变化(土地利用、植被变化等)进一步加剧了该地区的减流程度,这加剧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资源管理的难度。这些研究成果有助于理解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资源管理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李楠鑫[8](2020)在《库湾水质时空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关键驱动因子 ——以丹江口水库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水库是解决水资源短缺与时空分布不均的重要手段,其水质安全保障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库湾作为水库的水质敏感区,受到水库水文节律,以及地形、土壤、土地利用等环境背景的双重影响。理解库湾水质对复杂景观背景与水文节律的响应机制,厘清水环境特征和景观背景与库湾水体富营养化之间的关系,评估库湾水体富营养化状态,对于库湾水质预测建模,揭示库湾水质演变规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能够为水库富营养化防控、水环境质量保障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科技支撑。本文选取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丹江口水库66个不同景观背景的典型库湾作为研究对象,在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后的2015~2018年,对其水质进行了监测,采用时空交互分析、K均值聚类、偏最小二乘回归、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围绕库湾汇水区景观背景和水环境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机制,系统研究了库湾水质的时空变异规律,定量评估了水文节律与汇水区景观对库湾水体氮磷的影响,阐明了库湾水体富营养化指标叶绿素a浓度对水环境和汇水区景观背景的响应规律,评估了库湾营养状态,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主要结论如下:(1)库湾水质表现出显着的时空变异。水库大坝加高蓄水后,库湾水质整体随时间逐步好转,氨态氮、硝态氮、总氮、总磷、浊度、叶绿素a等水质指标的平均值在蓄水期高于泄洪期,蓄水期和泄洪期的总氮和总磷浓度均高于0.2 mg·L-1和0.02mg·L-1的富营养化阈值,部分库湾中叶绿素a浓度明显高于5μg·L-1的生态可接受限值。具有更高富营养化与水华风险的库湾在研究期间逐年减少,在空间上越来越多地向城镇附近集中。(2)蓄水期和泄洪期库湾水体总氮和总磷浓度对汇水区景观背景响应规律不同。汇水区土壤可蚀性对库湾水体总氮和总磷浓度都有显着的影响。汇水区坡度,地形起伏度,地形湿度指数,林地面积占比和农田面积占比是库湾水体总氮浓度的主要影响因子。景观形状指数,边界密度,香农多样性指数和草地面积占比则是库湾水体总磷浓度的主要控制因子,此外总磷浓度在蓄水期还受到斑块密度和蔓延度指数的影响,在泄洪期还受到平均斑块面积和最大斑块指数的影响。(3)水化学和养分潜变量对库湾水体叶绿素a浓度具有决定性作用。水化学和养分潜变量对叶绿素a浓度具有显着的正效应,二者的总效应占两个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的40%以上,在泄洪期尤为明显。土地利用潜变量从源头和运输过程中影响输入库湾的污染负荷,在蓄水期对叶绿素a浓度的正效应更为明显,占叶绿素a浓度相对贡献的30%。复杂的景观斑块形状有助于减少养分向库湾水体的运输,破碎景观对叶绿素a浓度有显着的负效应,在泄洪期尤为明显,占叶绿素a浓度相对贡献的19%。(4)丹江口水库典型库湾水体总体处于中营养状态。部分支流库湾、封闭库湾和具有城镇、农田分布的库湾呈轻度、中度、甚至重度富营养状态,面临着较大的富营养化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设立库滨带生态屏障、构建水循环与污染阻滞系统、加强丹江口水库库周污染防控、深入开展库湾富营养化与水华防治研究的库湾富营养化防治对策。本文针对库湾是水库水质污染的敏感区这一关键问题,从不同景观背景的典型库湾水质监测着手,结合水库水文节律性研究了库湾水质的时空变异规律,探讨了不同景观背景要素对库湾水质动态变化的贡献,揭示了水质时空变异对库湾景观背景和水文节律的响应机制。结果对于水库水质管理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刘文文[9](2019)在《中线工程运行下汉江中下游水质时空变异性研究及污染等级推估》文中研究表明由于大流域水环境影响机制的复杂性,开展流域层面不同时空尺度下河流水环境调查及生态健康影响研究十分必要,也可为流域水环境规划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汉江流域是长江第一大支流,自然条件复杂,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水利工程众多。20世纪90年代以来,点面源污染排放持续威胁汉江中下游水质健康。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自2014年起从汉江中游丹江口水库调水,对缓解京津及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改善受水区生态环境、促进华北地区经济和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巨大作用。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后,汉江中下游水文条件随之发生改变,汉江流域的水体资源自身可利用量大幅度减少,产生一系列水环境问题。为减缓因工程调水可能造成汉江中下游水生态环境的影响,在汉江中下游地区兴建引江济汉工程,以补充汉江下游地区的用水要求,并减缓汉江点面源污染所造成的不良影响。此外,汉江中下游有数条污染严重的支流,也会影响汉江干流水质,调水后不同污染形式对汉江中下游水环境的影响需要明确研究。本论文以汉江中下游为研究对象,明确水利工程实施对汉江中下游水文条件的改变及水利工程实施后汉江中下游水环境的时空变异情况;针对受水利工程和重污染支流影响的汉江典型河段,分析影响水环境的主要水质指标及污染类型,并针对典型水质指标对汉江中下游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进行评价;明确汉江内源污染对水质的影响,全面了解汉江中下游水环境时空变异特性,并提出控制流量进行水质管理及污染物调控的具体措施。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运行后,汉江中下游流量和水位明显降低。通过收集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来汉江中下游水文及自然环境资料,基于IHA(Index of Hydrologic Alteration)指标体系的变化范围法(Range of Variability Approach,RVA)对比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运行前后汉江中下游水文条件的变化,并利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分析水文站点径流的变化趋势,明确水利工程实施对流域水文条件的影响。结果发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后汉江中下游的月平均及年平均流量和水位均有明显降低;汉江中下游流量及水位在高阈值条件(上四分位数)频率降低,而在低阈值条件(下四分位数)的频率明显升高;其中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运行第一年(2014-2015年)变化趋势最为明显,2016年以后水利工程调控趋于稳定,汉江中下游流量及水文指标较2014年有所上升;汉江下游虽有引江济汉工程补给流量,但流量水位下降趋势仍十分明显。(2)调水运行后汉江中下游水质时空差异性大,农业面源污染和城市有机污染是影响汉江水质的主要污染形式。针对汉江中下游流域,分析水质指标的时空变化情况,并应用因子分析识别影响流域水质的主要污染因子及污染类型,探讨监测变量间的关联性;应用聚类分析确定汉江具体采样点的污染类型,分析不同采样点所受污染形式的时空变异性。结果发现:汉江水质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旱季(每年11月至次月3月)水质较差,其中汉江下游的污染较上游严重的多,旱季部分点位营养盐指标(总氮(TN)和总磷(TP))甚至可能劣于V类水标准,雨季(每年5-10月)采样点位的水质则有明显改善;农业面源污染与有机污染是影响汉江水质的主要污染形式,且旱湿季的变化会影响汉江中下游水质的污染类型的变化。旱季时,汉江水质受有机污染与营养化面源污染的双重影响;湿季时,随降雨及流量增加,面源污染成为主要的污染方式,由于流量与水质呈现负相关,湿季水质反而比旱季时好。流量的变化严重影响汉江中下游的水质情况,南水北调工程与引江济汉工程在旱季对汉江中下游水质影响较大,流量Q<500 m3/s时,汉江上游有机污染超出Ⅲ类水上限值3.5倍,下游为中等富营养化水平,污染严重;雨季时Q>800 m3/s,有机污染与富营养化污染极大缓解,均在Ⅲ类水范围内。(3)水利工程及污染严重的支流不但是干流典型污染物的重要来源,也会影响水体的水化学循环,特定条件下可能造成水体污染甚至引发水华。利用最大最小自相关因子分析法(Min/Max Autocorrelation Factor Analysis,MAFA)及动态因子分析法(Dynamic Factor Analysis,DFA)针对两个污染严重的支流(唐白河及汉北河)及引江济汉工程汇入汉江处,确定代表这三个区域水质变化的主要水质指标及两条支流及引江济汉工程对汉江干流的影响方式。MAFA结果说明叶绿素a(Chl-a)、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和总磷(TP)(定义为藻类数量)可作为代表唐白河-汉江交汇处及汉北河-汉江交汇处(人口密集区)干流水质的主要水质指标。TN、硝酸盐(NO3-)、COD和磷酸盐(PO43-)(定义为营养盐形态)可作为代表引江济汉工程-汉江交汇处(面源污染区)干流水质的主要水质指标。DFA结果表明唐白河-汉江交汇区域及引江济汉工程-汉江交汇区域汉江干流城市排放大量生活污水进入汉江,唐白河和汉北河携带大量农业面源污染物进入汉江,影响汉江水质;有机污染促使有机氮向无机氮转化,并进一步促进汉江下游藻类生长。此外,流量变化会显着影响营养盐、有机污染及藻类浓度。分析不同流量条件下流量与水质指标的关系,发现低流量条件下(Q<700 m3/s)时水质指标浓度变化剧烈,平均浓度总体普遍较高。这是由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调水需求限制了丹江口水库下泄至汉江干流的流量,且引江济汉工程引入汉江的流量也较低。可通过增大两个水利工程引入汉江的流量将汉江中下游的流量调控至Q>700 m3/s改善水质;中等流量时(700<Q<1100 m3/s),流量与部分营养盐及藻类浓度成正相关关系。中等流量多处于降雨集中时期(3月、4月及6月),降雨会导致地表径流增大,携带大量营养盐进入汉江水体,促进藻类生长,导致Chl-a浓度增大,可通过增大引江济汉工程引入汉江的流量来改善水质。(4)优化的普通克里格-指示克里格方法(IK-OK)可以兼顾极端值对下游水质的影响,更好的描述典型水质指标的浓度空间分布。利用普通克里格(Ordinary Kriging,OK)、指示克里格(Indicator Kriging,IK)及 IK-OK 方法对汉江中下游三个典型水质指标(Chl-a、TN和TP)进行插值分析,并评价其污染现状。结果发现:汉江中下游流域下游段Chl-a浓度较上中游段明显增大,且TN和TP浓度也有所增加,说明河流下游段富营养化水平高,水质较差。克里格插值结果表示无污染及轻污染区域主要分布在丹江口水库-钟祥段。重度污染河段主要分布在引江济汉工程下游段,该河段较上游河段水质明显变差。由于雨水冲刷作用,雨季(5月)农业面源污染排入河流的比例增大,整体污染比旱季更为严重,水质也较旱季差。TP相比TN更能促进Chl-a浓度的升高,并可能引发水华现象。普通克里格和指示克里格插值对水质指标的污染等级评价分别有其优点和局限性,本研究通过优化后的普通克里格-指示克里格插值法评价污染物的污染等级,评价结果可兼顾指示克里格与普通克里格的优点,既针对不同阈值条件下污染等级混乱交叉的情况进行了优化,更精确分析水质指标的时空变化情况,也兼顾一些极端的高值进行评价。优化普通克里格-指示克里格法可更有效分析和判断汉江流域水华预防,并提出规划意见。(5)底泥对氮磷的吸收过程很快,而解析过程相对缓慢,且扰动和底泥磷浓度明显影响底泥氮磷释放过程。分析汉江干流仙桃段和通顺河水质及底泥样品,结果发现通顺河水质指标和底泥中氮磷含量明显比汉江干流的浓度高。汉江干流仙桃段及通顺河各河段采样点底泥中的重金属浓度的高低顺序均为:Zn>Pb>Cu>As>Cd>Hg,且所有的重金属元素都明显超过其相应背景值。根据Hankanson生态危害系数,评价通顺河底泥中重金属潜在的生态危害,由强至弱的顺序为Cd>Hg>As>Pb>Cu>Zn,其中Cd和Hg的高污染情况可能由人为排放导致。通过对不同底泥样品吸附解析特征分析,发现底泥对磷的吸附随溶液中磷浓度提高而增加,通顺河底泥磷吸附随浓度增加呈L型变化。Elovich方程对各采样点底泥对磷的吸附动力学拟合效果最好,底泥对磷的吸附过程可分为快速吸附和慢速吸附两个阶段。快速吸附阶段在开始至4小时内,4小时内底泥对磷的吸附量达到总吸附量的80%-90%。在考虑底泥中TP浓度和扰动强度下,拟合不同条件下的磷释放过程,得到方程(Psed=(-0.048POsedP0sed×D1/3-0.012)× lnt+1.1 × P0sed),说明底泥磷扩散不仅和时间有关,且与扰动强度和该河段底泥TP背景值有关。相比扰动强度,底泥TP浓度对底泥磷释放的影响更为明显,随底泥浓度增大,底泥对磷释放的影响呈现指数增强的趋势。对汉江中下游不同时空条件下水环境污染特征的研究,可明确汉江中下游流域不同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特性;对典型污染支流和水利工程对汉江干流的影响机制研究,可明确重大水利工程和支流的影响,并了解汉江干流典型污染物的化学循环机制;通过对底泥氮磷释放特性的研究,探明内源污染对汉江干流水质的影响,同时明确汉江中下游的污染特性和水质现状。通过对汉江中下游水环境及水化学循环机制的全面了解,可帮助管理者提出控制不同内外源污染及调控流量以改善汉江中下游水环境的管理措施,为汉江中下游水质规划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封光寅,周丽华,陈冬[10](2015)在《南水北调中线调水后丹江口水库调度方案探讨》文中指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已开始试运行,要想使其良好运行,对丹江口水库实施科学调度是关键。但科学调度方案的制定,还需要进行广泛的探讨和对长期实践进行深入总结。为此,就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运用后,对丹江口水库的一些目的性调度方案进行探讨。
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泥沙冲淤计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泥沙冲淤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1)丹江口水库蓄水以来汉江中下游河床冲淤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数据源、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
1.1 数据源与研究区域 |
1.2 研究方法 |
2 汉江中下游水沙特性变化 |
2.1 流量 |
2.2 泥沙 |
3 汉江中下游河床冲淤变化 |
3.1 河床总体冲淤变化 |
3.2 河床演变特点 |
4 结论 |
(2)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运行对汉江丹-襄区间水文情势变化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研究区概况 |
2 数据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数据 |
2.2 研究方法 |
3 水文情势影响分析 |
3.1 流量影响分析 |
3.2 水位影响分析 |
3.3 水质影响分析 |
3.4 生态水量影响分析 |
4 对策与措施 |
4.1 科学调度以保障水库下泄流量 |
4.2 建立汉江流域中长期预测机制 |
4.3 加强中下游河段水环境治理 |
4.4 开展中下游两岸生态修复治理 |
5 结论 |
(3)水利科技期刊在南水北调工程中发挥的科技支撑作用——以《长江科学院院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南水北调工程概况 |
2 《院报》在南水北调工程中发挥的科技支撑作用 |
2.1 土力学专业方面 |
2.2 河流泥沙专业方面 |
2.3 水工结构与材料专业方面 |
2.4 水力学专业方面 |
2.5 水资源与环境专业方面 |
2.6 其他研究领域 |
3 结论与建议 |
(4)丹江口水库170米蓄水背后的水文故事(论文提纲范文)
盆里来多少水? |
盛水盆有多大?盆有没有变化? |
盆如何蓄满? |
盆里的水质如何? |
(5)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径流对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本学科领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
1.2.1 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1.2.2 径流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
1.2.3 分离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变化影响的方法 |
1.2.4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水资源动态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方法与数据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概况 |
2.1.2 水源地概况 |
2.2 气象要素和径流趋势分析方法 |
2.3 基于Dinamica EGO模型的土地利用变化模拟 |
2.3.1 土地利用变化模拟发展 |
2.3.2 Dinamica EGO模型原理及应用 |
2.3.3 研究数据与模型校准 |
2.3.4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2.4 基于VIC模型的分布式水文模拟 |
2.4.1 VIC模型原理及应用 |
2.4.2 研究数据与模型校准 |
2.5 基于VIC-Dinamica EGO模型的径流归因分析方法 |
2.5.1 径流对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分析方法 |
2.5.2 归因分析情景设计 |
第3章 研究区水文气象要素变化特征分析 |
3.1 气候要素时间序列分析结果 |
3.2 径流时间序列分析结果 |
第4章 基于VIC-Dinamica EGO耦合模型的研究区径流变化分析 |
4.1 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的水文响应 |
4.1.1 径流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 |
4.1.2 径流对土地利用变化的敏感性 |
4.1.3 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对径流的综合影响 |
4.1.4 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对径流的分离影响 |
第5章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未来水资源评估 |
5.1 未来气候情景 |
5.2 未来土地利用情景 |
5.3 未来径流动态 |
第6章 结论与启示 |
6.1 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基于VIC模型的丹江流域水文模拟及水资源管理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水文模型研究进展 |
1.2.2 流域径流变化研究进展 |
1.2.3 生态需水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流域概况 |
2.2 地质地貌 |
2.3 气候和水文 |
2.4 土壤和植被 |
2.5 社会经济特征 |
第三章 丹江流域VIC模型的建立 |
3.1 VIC水文模型介绍 |
3.1.1 VIC模型简述 |
3.1.2 VIC模型的特点 |
3.2 VIC模型的原理 |
3.2.1 能量平衡 |
3.2.2 蒸散发 |
3.2.3 冠层水量平衡 |
3.2.4 地表直接径流 |
3.2.5 基流 |
3.2.6 土壤水 |
3.3 丹江流域VIC模型模拟系统构建 |
3.3.1 VIC模型模拟系统 |
3.3.2 流域信息提取 |
3.3.3 植被输入数据的制备 |
3.3.4 土壤输入数据制备 |
3.3.5 气象驱动数据准备 |
3.3.6 区域控制文件 |
3.4 VIC模型的运行 |
3.4.1 VIC陆面模型运行 |
3.4.2 汇流模型运行 |
3.5 VIC模型的参数率定及精度分析 |
3.5.1 参数敏感性分析 |
3.5.2 VIC模型参数率定和模拟精度检验 |
3.6 模拟结果与分析 |
3.6.1 丹江流域VIC模型参数率定与评价 |
3.6.2 丹江上游流域VIC模型模拟结果与分析 |
3.6.3 丹江流域VIC水文模型模拟验证讨论 |
第四章 丹江流域径流变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
4.1 流域径流分析 |
4.1.1 径流平均值 |
4.1.2 数字特征值 |
4.1.3 相关分析 |
4.1.4 趋势分析 |
4.1.5 突变分析 |
4.2 气候变化对流域径流的影响分析 |
4.3 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径流的影响分析 |
4.3.1 基于不同土地覆被数据的VIC模型比较与验证 |
4.3.2 丹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 |
4.3.3 土地利用变化情景模拟分析 |
4.3.4 丹江流域35 年来的土地利用变化的径流响应分析 |
4.3.5 VIC模型未来下垫面输入数据变化分析 |
4.4 流域径流变化的归因分析 |
第五章 丹江流域过去50年的水文模拟及生态需水评价 |
5.1 丹江流域过去50多年的水文过程模拟 |
5.2 丹江流域过去50多年的径流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
5.3 丹江流域水文情势变化分析 |
5.3.1 描述水文情势变化的指标 |
5.3.2 丹江流域水文情势变化分析 |
5.4 丹江流域生态需水评价 |
5.4.1 生态需水 |
5.4.2 生态需水满足度 |
5.4.3 生态需水满足度评价结果 |
第六章 未来气候情景下丹江流域径流变化分析 |
6.1 未来气候变化情景和降尺度 |
6.1.1 区域气候模式与降尺度 |
6.1.2 不同气候情景下的多气候模式气温、降水变化 |
6.2 未来气候情景下的丹江流域径流模拟分析 |
6.2.1 流域未来径流预测 |
6.2.2 流域内径流年内变化分析 |
6.2.3 流域内径流空间变化分析 |
第七章 丹江流域水资源管理对策建议 |
7.1 流域水资源状况 |
7.2 丹江流域水资源分区 |
7.3 基于VIC模型的丹江流域水资源管理对策 |
7.3.1 流域上游分区管理措施 |
7.3.2 流域中游小流域分区管理措施 |
7.3.3 流域下游分区管理对策 |
7.3.4 流域水资源管理建议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果 |
8.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降水径流时空演变归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降水时空变化特征 |
1.2.2 径流时空变化特征 |
1.2.3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 |
1.3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1.4 研究目标 |
1.5 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数据来源和质量控制 |
2.3 气象水文指标的选择和计算 |
2.4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1971-2015 年降水时空变化特征 |
3.1 多年平均降水空间分布 |
3.1.1 年日均降水和雨日日均降水 |
3.1.2 季节日均降水和雨日日均降水 |
3.1.3 不同等级降水量和降水天数 |
3.2 降水的时间变化特征 |
3.2.1 年日均降水和雨日日均降水 |
3.2.2 季节日均降水和雨日日均降水 |
3.2.3 不同等级降水量和降水天数 |
3.3 降水变化的区域差异 |
3.4 讨论 |
3.4.1 季风对降水的影响 |
3.4.2 大气环流对降水的影响 |
3.4.3 地理特征对降水的影响 |
3.5 小结 |
第四章 1971-2015 年径流时空变化特征 |
4.1 多年平均径流深的空间分布及年内分配 |
4.1.1 多年平均年径流深 |
4.1.2 月径流深 |
4.1.3 径流的年内分配 |
4.2 径流的时间变化特征 |
4.2.1 水源区干、支流年径流量的变化特征 |
4.2.2 干、支流季节径流量的变化特征 |
4.3 径流变化的空间差异 |
4.4 讨论 |
4.4.1 径流插补的准确性 |
4.4.2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径流的变化 |
4.5 小结 |
第五章 径流变化对降水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 |
5.1 降水对径流变化的影响 |
5.2 人类活动影响分析 |
5.2.1 土地利用和植被变化 |
5.2.2 大型水利工程影响分析 |
5.3 降水和人类活动对径流影响的评价及空间差异 |
5.3.1 降水和人类活动对年径流的影响 |
5.3.2 降水和人类活动对季节径流的影响 |
5.3.3 降水和人类活动对年、季节径流的影响的空间差异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库湾水质时空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关键驱动因子 ——以丹江口水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水库对社会及生态环境的影响 |
1.2.2 湖库水体富营养化与水华 |
1.2.3 富营养化评价 |
1.2.4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1.2.5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2.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象水文 |
2.1.4 土壤植被 |
2.1.5 社会经济 |
2.2 资料收集与处理 |
2.2.1 基础数据收集 |
2.2.2 库湾汇水区划分 |
2.2.3 典型库湾选取 |
2.2.4 库湾汇水区景观背景数据提取 |
2.3 野外监测与室内试验 |
2.3.1 库湾样点布设 |
2.3.2 原位监测与采样方法 |
2.3.3 室内实验 |
2.4 分析方法 |
2.4.1 时空交互分析 |
2.4.2 K均值聚类 |
2.4.3 偏最小二乘回归 |
2.4.4 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 |
2.4.5 富营养化评价 |
3.蓄水初期典型库湾水质时空变异规律 |
3.1 典型库湾水质指标时空变化 |
3.2 典型库湾水质聚类与其时空动态 |
3.3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4.典型库湾氮磷浓度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4.1 库湾汇水区景观背景 |
4.2 库湾水体氮磷浓度周期性变化 |
4.3 库湾水体氮磷浓度与汇水区景观背景之间的联系 |
4.3.1 不同时期景观背景对库湾水体总氮浓度的影响 |
4.3.2 不同时期景观背景对库湾水体总磷浓度的影响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5.典型库湾水体叶绿素a浓度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5.1 典型库湾水体水质参数与叶绿素a浓度变化特征 |
5.2 库湾水环境和汇水区景观对水体叶绿素a浓度的影响 |
5.2.1 蓄水期叶绿素a浓度对库湾水环境和景观背景的响应 |
5.2.2 泄洪期叶绿素a浓度对库湾水环境和景观背景的响应 |
5.3 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6.库湾水体富营养化评价与防治对策 |
6.1 典型库湾水体富营养化评价 |
6.1.1 蓄水期典型库湾营养状态 |
6.1.2 泄洪期典型库湾营养状态 |
6.2 典型库湾水体富营养化防治对策 |
6.2.1 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 |
6.2.2 设立库滨带生态屏障 |
6.2.3 构建水循环与污染阻滞系统 |
6.2.4 加强丹江口水库库周污染防控 |
6.2.5 深入开展库湾富营养化与水华防治研究 |
6.3 本章小结 |
7.结论与总结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论文成果与学术研究 |
致谢 |
(9)中线工程运行下汉江中下游水质时空变异性研究及污染等级推估(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河流污染机制研究现状 |
1.2.2 水资源开发利用进展 |
1.2.3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研究现状 |
1.2.4 目前研究的局限性 |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汉江中下游流域水环境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现状 |
§2.1 汉江中下游流域概况 |
2.1.1 汉江中下游流域气候条件概况 |
2.1.2 水文环境与水资源 |
§2.2 社会经济条件 |
2.2.1 人口 |
2.2.2 工农业发展水平 |
§2.3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引江济汉工程现状 |
2.3.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
2.3.2 引江济汉工程 |
2.3.3 汉江流域开发对汉江中下游水环境的影响 |
§2.4 汉江中下游水质水文变化 |
2.4.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前汉江中下游水质的时空变化 |
2.4.2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前汉江中下游流量的时空变化 |
2.4.3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后汉江中下游水环境变化情况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运行前后汉江中下游水文情势变化 |
§3.1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
3.1.1 数据来源 |
3.1.2 研究方法 |
§3.2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运行对汉江中下游水文条件的影响 |
3.2.1 汉江中下游流量水位时空变化特性 |
3.2.2 基于RVA法的水文条件变化分析 |
§3.3 Mann-Kendall检验法分析汉江中下游流量变化趋势 |
3.3.1 汉江中下游流量年际及月际特征分析 |
3.3.2 Mann-Kendall突变型检验分析流量的变化趋势 |
§3.4 结论 |
第四章 汉江中下游水质时空变化及主要污染特性研究 |
§4.1 水质采样和水质指标分析 |
4.1.1 汉江中下游采样 |
4.1.2 水质指标分析 |
§4.2 研究方法 |
4.2.1 因子分析 |
4.2.2 聚类分析 |
4.2.3 有机污染指数与富营养化指数 |
§4.3 汉江中下游水质变化及污染特性研究 |
4.3.1 水质指标的时空变化特征 |
4.3.2 水文指标时空变化特征 |
4.3.3 因子分析的结果 |
4.3.4 基于因子分析的水质评价结果 |
4.3.5 空间聚类分析的结果 |
4.3.6 流量与水质的关系 |
4.3.7 两项水利工程对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指数的影响 |
§4.4 结论 |
第五章 水利工程及支流对汉江中下游水质的影响 |
§5.1 水质采样和实验室分析 |
§5.2 研究方法 |
5.2.1 最大最小自因子分析法(min/max autocorrelation factor analysis,MAFA) |
5.2.2 动态因子分析方法(Dynamic factor analysis,DFA) |
5.2.3 模型拟合验证 |
§5.3 水利工程及支流对汉江中下游水质的影响研究 |
5.3.1 水质指标的时空变化特征 |
5.3.2 最小/最大自相关因子分析(MAFA)结果 |
5.3.3 动态因子分析(DFA)结果 |
5.3.4 流量与水质指标之间的关系 |
§5.4 结论 |
第六章 汉江中下游典型污染物水质现状评价 |
§6.1 水质采样和实验室分析 |
6.1.1 汉江中下游采样 |
6.1.2 实验室分析 |
§6.2 研究方法 |
6.2.1 克里格法(Kriging)原理 |
6.2.2 普通克里格插值(Ordinary Kriging) |
6.2.3 指示克里格插值(Indicator Kriging) |
§6.3 汉江中下游水质指标的时空差异分析 |
6.3.1 汉江中下游水质指标的空间差异 |
6.3.2 汉江中下游水质指标的季节性差异 |
§6.4 汉江中下游典型水质指标水质现状评价 |
6.4.1 指示克里格法法评价汉江中下游Chl-a的污染等级现状 |
6.4.2 指示克里格法法评价汉江中下游总氮和总磷的污染等级现状 |
6.4.3 普通克里格法评价汉江中下游不同河段水质指标的水质现状 |
6.4.4 优化的指示克里格-普通克里格插值方法 |
§6.5 结论 |
第七章 底泥氮磷释放规律及对水质的影响研究 |
§7.1 采样及实验室分析 |
7.1.1 采样及实验装置设置 |
7.1.2 实验方案设计 |
§7.2 汉江地表水及底泥的理化性质 |
7.2.1 汉江干流及通顺河地表水水质特性 |
7.2.2 通顺河底泥特性分析 |
§7.3 潜在生态危害风险评价 |
7.3.1 潜在生态指数危害法 |
7.3.2 潜在生态危害风险评价结果 |
§7.4 底泥对氮磷的吸附解析特征分析 |
7.4.1 底泥磷的等温吸附解析特征 |
7.4.2 底泥磷的吸附动力学特征 |
7.4.3 底泥氮的等温吸附特征 |
7.4.4 底泥氮的吸附动力学特征 |
§7.5 不同条件对底泥磷释放的影响研究 |
7.5.1 扰动对pH和 EC的影响 |
7.5.2 扰动强度和时间对磷的释放量影响 |
7.5.3 考虑扰动强度和底泥特性的磷释放拟合方程 |
§7.6 结论 |
第八章 结语 |
§8.1 主要结论 |
§8.2 论文创新点 |
§8.3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泥沙冲淤计算(论文参考文献)
- [1]丹江口水库蓄水以来汉江中下游河床冲淤变化研究[J]. 白亮,许全喜,董炳江. 人民长江, 2021(12)
- [2]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运行对汉江丹-襄区间水文情势变化的影响研究[J]. 黄朝君,王栋,秦赫. 水利水电快报, 2021(12)
- [3]水利科技期刊在南水北调工程中发挥的科技支撑作用——以《长江科学院院报》为例[J]. 刘运飞,赖跃强,姜小兰,黄玲.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21(06)
- [4]丹江口水库170米蓄水背后的水文故事[N]. 熊莹,刘月,尹世锋,许银山. 人民长江报, 2021
- [5]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径流对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D]. 刘洋.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2021(01)
- [6]基于VIC模型的丹江流域水文模拟及水资源管理对策[D]. 李秀清. 西北大学, 2021(12)
- [7]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降水径流时空演变归因分析[D]. 祁秉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8]库湾水质时空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关键驱动因子 ——以丹江口水库为例[D]. 李楠鑫.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9]中线工程运行下汉江中下游水质时空变异性研究及污染等级推估[D]. 刘文文.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2)
- [10]南水北调中线调水后丹江口水库调度方案探讨[A]. 封光寅,周丽华,陈冬. 中国水利学会2015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 2015
标签: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论文; 中国水资源论文; 径流系数论文; 丹江口水库水位论文; 水质检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