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校函授教育的现状和前瞻(论文文献综述)
张艳超[1](2019)在《生态视角下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可持续发展观正在引领全球教育的前进方向,“全纳、公平、优质、终身学习”已经成为全球教育的核心发展理念。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如何创新办学模式,改善人才培养质量,拓展办学空间,已成为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办学院校以及劳动力市场普遍关切的问题。本论文以生态系统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框架,探索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统计分析法、数学建模法、情景预测法和访谈法,研究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演变过程及综合发展水平;探讨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现实困境、办学空间及发展趋势;关注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改革发展路径。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系统演变是外部环境与办学群落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先后经历“一枝独秀”“双雄并举”“三足鼎立”等三个发展阶段,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加快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目前,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群落整体发展处于生态失衡状态,不能有效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以及成人学习者的学习需要;同时,我国不同地区人力资源存量、继续教育机会、继续教育资源的差距较大,导致办学群落区域发展处于非均衡状态,滞缓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改革的推进步伐。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即将来临,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将逐步进入“融合统一”的发展阶段。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目前,我国31个省(区、市)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演化形成三个发展方阵,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快速变化和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推进而发生演变。结合生态学规律可知,解决供需矛盾是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的直接动力,教育政策主导下的异发演替是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演变的主要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是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追求的办学目标,新时期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主要改革任务是提高质量、促进公平、改善环境、优化结构。综合分析,本文提出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改革发展建议:一是提升各省(区、市)办学自主权,采取区域推进方式进行差异化改革,第一方阵重点探索教育引领创新,拓展办学发展空间,第二方阵重点聚焦教育质量保障,提升院校办学水平,第三方阵重点推进信息技术应用,改善现有办学生态;二是明确系统整体办学生态位,生源输入环节建立基于师生比的规模生态位,办学群落优化结构生态位和质量生态位,资源输出环节形成基于多维评价的效益生态位;三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应用可持续发展模型,不断提升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赵美兰[2](1995)在《我校函授教育的现状和前瞻》文中研究指明我校函授教育的现状和前瞻赵美兰大连海事大学我校函授教育起步于60年代初,经过多年的努力,走出了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航海函授教育又面临着新的考验,要求我们抓住时机,加大改革力度,在竞争中求发展。1新形势下函授教育的...
李铁绳[3](2019)在《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演进及其逻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础教育的质量提升与保障依赖于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教师教育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活水源头。专业化是教师职业的基础,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目标与根本旨归。教师专业化必然要求教师教育专业化。教师教育专业化是国际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也是我国新时代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论题。然而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制度不健全,导致教师教育转型脱离实际,进而导致基础教育需求侧与教师教育供给侧出现结构性矛盾——基础教育需求侧是教师队伍结构性短缺,教师教育供给侧则是教师培养供过于求,从而影响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及教育现代化进程。国内关于教师教育专业化的研究主要偏重微观分析,系统化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因此,研究者确定了教师教育专业化这一时代论题。根据掌握的文献资料和已有研究,将研究的核心问题确定为“教师教育专业化如何演进”,并聚焦于四个主要问题:教师教育机构转型与认证、教师教育专业设置与认证、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与课程设置、教师专业标准。为了全面深入地研究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探析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发展走向,本研究遵循唯物辩证法基本原理,采用历史文献法、比较分析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方法,对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演变及其逻辑按照一条主线与三条辅线展开研究,一条主线是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进程,系统分析了我国师范教育初创、师范教育曲折发展、师范教育重建、教师教育转型阶段教师教育专业化的演进特征,重点厘清了每个发展阶段横断面教师教育机构转型与认证、教师教育专业设置与认证、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与课程设置、教师专业标准等方面的演进历程,梳理了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脉络与特色。三条辅线分别为:一是我国对西方教师教育制度体制的移植、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主要表现为学习日本——仿照美国——以俄为师——遍采各国,将西方教师教育理念、体制与我国教师教育实际相结合,逐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教师教育体系;二是社会需求对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础教育师资数量与质量需求、教师专业标准与教师资格制度、教师专业发展等需求对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诉求;三是师范生学费政策的演变,主要经历了免费——缴费——部分回归公费的变迁。同时对美国、英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的教师教育专业化进行了纵览与横述,以国际经验为镜鉴,启示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改革。研究最后聚焦于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分析了历史逻辑的变化,呈现了理论逻辑的特质,展现了实践逻辑的复杂。在实践逻辑方面,以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梳理了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变迁历程,对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制度体制从制度断裂与制度渐变两个维度进行了制度变迁分析,从路径依赖与路径创造两个维度进行了路径演变分析,全方位、立体式展示了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演进图景。理论逻辑方面,分析了教师教育的基本规律、教师专业发展规律、师范性与学术性的二重性,为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实践逻辑方面,基于教师教育治理的视角,从国家宏观层面、地方中观层面、学校微观层面提出了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实践策略,分析了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改革走向。
姜瑶环[4](2019)在《面向海外的华文幼儿师资学历教育培养研究 ——以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和广州幼儿师范学校为例》文中提出当前世界范围内汉语热持续升温,全球学习汉语的人数快速增长。近年来,不少国家陆续将汉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海外汉语学习者也呈现低龄化倾向,对幼儿汉语教师形成了较大的需求。华文教育也面临着不同的挑战和机遇,为了满足新一代华裔儿童的汉语学习需求,扩大华文幼儿师资规模和提高华文幼儿教师素质成为华文教育必须面对且急需解决的严峻问题。华文幼儿教师的培养与培训是解决华文幼儿师资缺乏的重要途径。短期培训只能暂时增加教师数量,扩大华文幼儿师资的队伍。而学历教育培养能够多方面提高华文幼儿师资的质量,保证华文幼儿师资的专业化发展,是华文幼儿师资队伍可持续稳定发展的有效途径。全文共分为七个部分。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分别阐述了华文教育迅速发展和华文幼儿师资缺乏的现状。从华文幼儿师资学历培养角度出发,具体对比暨南大学华文教育专业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方向和广州幼儿师范学校华文幼师班不同的学历培养模式,总结两所学校各自的培养特色。同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分析,总结两所学校培养经验,探索各自的优势,发现培养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结合,有针对性地提出进一步提高华文幼儿师资培养质量的改进建议和策略。
王韧[5](2012)在《上海洋画运动研究(1913-1937)》文中提出上海洋画运动堪称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的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美术从古典形态转向现代形态过程的重要写照和近代美术史上的一场重大变革。本文试图以运动的时代、社会、思想背景为切入点,深入到运动不同阶段主旨和潮流的历史变迁之中,把握运动的核心思想和发展动向;探讨运动发生以及上海成为中国洋画运动中心的原因,根据运动的历史轨迹揭示其关键影响因素的内在关联。根据上海洋画运动的阶段性特征,论文分为运动前夜、运动初幕、运动兴起和现代弄潮四部分展开论述。绪论部分,阐释本论文研究的缘起、目的和意义,概述国内外有关上海洋画运动的研究现状,并梳理与木论题相关的概念和主要成果。第一章回顾了上海洋画运动前夜的社会文化背景,透析运动前夜的时代特征。围绕洋画理论传播者陈树人、启蒙者李叔同、开拓者周湘,及徐咏青、张聿光、丁悚、乌始光、沈泊尘等先驱者在洋画运动中的功绩,揭示他们为运动过渡至初幕所作的铺垫。洋画教育是上海洋画运动发展的重要前提,1912年底创办的“图画美术院”(“上海美专”前身)可谓运动的策源地,为运动初期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第二章以该校正式开学的时间(1913年)作为运动初幕的标志。通过对该校早期的办学竞争机制、学院化办学模式和洋画建树的研究,探讨上海洋画运动初期的社会基础、洋画理论传播的途径、由临摹到写生的创作模式转型以及洋画人才培养上质的突破等问题,以揭示运动对于扭转洋画办学格局的作用。在新文化运动背景下,随着“上海美专”同仁创办的“天马会”的发起,上海洋画运动进入兴起阶段。第三章重点关注1919年至1929年间运动的发展,分析蔡元培美育思想影响下,以“天马会”、“晨光美术会”为代表的西画社团,兴办西洋画科的私立美术院校的热潮,以及举办多样化格局的第一届全国美展这三条主线所反映的运动整体发展态势。管窥洋画写生的突破,即女性人体写生的确立,现代流派多元化发展等现象,从而显示上海洋画运动现代化、国际化的趋向。第四章将视线转入20世纪30年代上海洋画运动最活跃和敏感的时期,重点关注“艺术运动社”、“决澜社”和“中华独立美术协会”所代表的各种现代艺术流派的交叠与共生,写实和印象流派的激烈论争,以及业余洋画教育机构的诞生(“白鹅绘画补习学校”)。它们共同促成了洋画运动的现代转型。虽然1932年淞沪战争对洋画运动的现代进程产生了短暂的影响,但它并未改变大批归国洋画家艺术追求上的理想。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洋画运动的中心渐见转移,在文化“孤岛”效应下,洋画运动的上海时代暂告一段落。
张婷[6](2018)在《A培训机构市场拓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教育活动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而教育培训主体转型升级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在实务操作环节中,优化高品质培训机构和市场调节体系的运营方针和策略,已逐渐演变成教育培训行业未来增长的趋势。文章以A培训机构作为案例公司,从培训机构相关概念入手,首先介绍培训机构、成人教育、终身教育等有关界定,以及市场拓展策略研究运用到的SWOT分析法、FFM分析法和SOD分析法。在三种分析法的基础上,以A培训机构为例,将A培训机构放在云南省的大环境下进行分析,总结其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优势和劣势、机会和威胁,研究其现阶段的市场拓展策略,规划其未来发展中的市场取向,支撑A培训机构科学地实现转型升级。文章认为A培训机构要逐步从传统成人教育向继续教育再向终身教育的模式转变,必须确立多元化发展的基本策略,包括A培训机构垂直多元化策略(学历助学级、应用级市场拓展)、横向多元化策略(助考类、证书类、特种培训、定制培训拓展),以突破行业的体制性壁垒。最后为了保证市场拓展策略有效实施,文章还从组织领导、资源配置和风险防范三个方面提出保障措施。文章提出成人教育领域培训机构市场拓展策略,并进一步指出培训机构未来发展模式的基本路径,并对实施过程的保障做出预期。
闫二涛[7](2017)在《改革开放后中国高等体育教育发展历程研究 ——以14所体育院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为探寻高等体育教育发展规律,促进高等体育院校的合理发展,本文以高等体育教育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个案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其发展历程、特征、成效与问题、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结合高等体育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发展思路。具体结论如下:(1)发展历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体育教育发展经历了恢复与调整、规范与改革、规模扩张以及优化与提升四个阶段。特征:办学目标由注重外延式发展向注重内涵式发展方向转变,办学方向由重点服务教育事业向社会服务、科研与教学并重的方向发展;管理形式由政府主导的计划管理模式向学校自主的市场化管理模式转变;学科专业设置以单一体育学类专业为主向多学科门类交叉专业方向发展;人才培养目标由单一培养师资向培养“四员”方向发展。(2)成效:确立了“教学、训练、科研”三结合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双一流”的办学目标定位;逐步推行依法自主办学管理模式;构建了多学科门类的体育专业体系;构建了多目标、多层次、多形式的人才培养体系。问题:办学方向摇摆不定,办学目标定位结构性失调,办学性质单一、社会化程度不高,学科专业调整与社会需求契合度不高,学科专业布局不合理,人才培养目标未能全面实现,人才培养途径发展不合理。(3)政治因素、高等教育、体育事业和自身发展需求是推动高等体育教育发展的主要动因。(4)机遇: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社会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发展、体育专业院校实力的增强为高等体育教育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挑战:国家统一政策引领与学校定位差异化的矛盾,专业建设“全”与“专”的抉择,“办学主体多元化”,人才需求多样化,综合性高校和师范学校体育专业的发展等成为高等体育教育发展主要挑战。(5)发展策略:第一,目标定位差异化,建设教育、训练、科研“三结合”的多层面、多类型、特色化的“双一流”体育专业院校。第二,学校管理自主化,政府与学校之间实行放权与宏观调控同步。第三,专业建设特色化。巩固体育教育训练学本色专业,开拓体育健康与康复学新特色专业。第四,人才培养方式多样化。完善“体教结合”办学模式培养优秀运动员和教练员;完善“体医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新兴体育特色人才。第五,办学过程开放化。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部门的交流合作,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付荣文[8](2019)在《公众参与视角下的外语教育政策规划研究 ——以贵州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外语教育政策研究是新时代多元文化背景下语言教育政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世界各国及地区“国际行走”的重要语言战略规划,其发展已经逐渐成为不少国家外语战略研究的核心命题。新时代背景下,作为传播文化和宣传价值观的重要手段,外语教育的“外向型”价值取向属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并逐渐成为体现国家软实力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的外语教育政策在区域性、地域性方面的相关规划还比较欠缺,“一刀切”式的政策模式难免会引起外语教育发展不均衡,甚至有可能造成因为外语问题导致的社会不公平现象的发生。在政策规划的主体方面,目前大多从政府决策或专家论证的视角进行,而从公众参与的视角对教育政策进行规划的相关研究还有待进一步的挖掘和探究。民族地区的外语教育属于语言政策与规划在教育领域的一个分支,关涉三语教育问题,需要观照民族学生在外语学习中认知和文化发展方面的现实困境,以及教师作为教育者在教育政策规划中的能动作用(educator acting as policy maker)。本论文基于外语教育政策研究的“新时代”背景以及民族地区基础外语教育政策规划的现实困境,采用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相结合的混合研究设计,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及政策文本分析等研究方法,从公众参与(即教师、学生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视角考察民族地区基础外语教育政策规划问题:贵州民族地区基础外语教育在政策内容规划、政策过程规划及政策价值规划方面具有哪些特征?这些特征与国家基础阶段的教育政策对应衔接情况如何?从公众参与的视角如何规划民族地区基础外语教育政策?论文参考教育政策研究的内容、过程及价值模型,把民族地区的外语教育政策研究视为一个“动静结合”的系统,既有静态的政策文本及背景分析,也有关于政策制定、执行及评价的动态发展过程考察,从发展的角度规划基础外语教育政策。通过实证研究,主要发现包括:政策内容方面,绝大多数外语教师都认为有课程实施方案的指导会更有利于自己教学工作的开展,当前民族地区的外语教材中民族文化的内容比较缺乏,民族外语教师大多表示希望能有机会参加高级别的外语教育培训以拓展自己的专业知识,民族地区的英语教学更应该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部分教师认为自己能够根据民族地区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教学工作计划。政策过程方面,工作年限在11-20年之间的外语教师表现出了在政策制定中积极参与的意愿。当前国家的外语教育政策在民族地区基础阶段的教育实践中执行情况不容乐观,如教育理念及教学内容与考试导向的矛盾和冲突。超过半数的外语教师会在自己的外语教学活动中融入本民族文化的相关内容,但限于外语课时安排及教师考核等条件,这项工作的开展并不顺利。从政策价值的维度来看,民族地区外语教育的公共价值属性得到了普遍认同,多数教师认为需要关注民族学生的不同特点及个体差异,外语教育是传承传播本民族文化的方式和途径,应该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培养其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本论文在研究方法上通过自下而上的实地调研来收集研究数据。在田野调查的过程中与教育部门的主管领导、基础阶段的外语教师和学生都进行了较为广泛的接触和交流,批判性的听取了相关行政领导的意见和建议,提出了相对客观的外语教育政策规划措施。在研究视角上,立足于外语教育政策研究的新时代背景及民族地区基础外语教育政策规划的现实困境,从公众参与的视角,结合教育学、公共政策学等学科理论来研究民族地区基础外语教育政策规划问题,从政策内容规划、政策过程规划及政策价值规划三个维度,考察民族地区基础外语教育中的课程实施方案、教师教育、政策制定、公共价值追求等,为新时代民族地区基础阶段学生的外语教育提供政策上的支持和保障。在研究选题上,关注民族地区基础阶段的外语教育政策规划问题,与现有研究形成互补。本研究建议,在政策过程规划中主张多元政策规划主体共同参与。将政府决策与公众参与的政策规划模式对应衔接,充分发挥教师作为政策主体在政策规划中的能动作用。在政策内容规划中凸显地方性与校本层面的特色,在政策价值规划方面观照教育公平与民族学生的全面发展。本研究的样本来源涵盖了贵州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所有学段,但初、高中部的样本较多,小学部分较少,样本不够均衡是本研究的局限之一。此外,本研究的文本分析均是通过人工归并分析的方式来完成的,在资料的深度挖掘和分析技术方面也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和完善。今后的研究可尝试借助一些质性分析软件如Nvivo来帮助质性数据的分析,确保研究材料分析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董随东[9](2006)在《“有效的校本培训”研究 ——兼谈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政策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校本培训是在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业务培训部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为了提高教师教育、教学和教科研能力和促进学校的发展,以学校为中心,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由学校的一定机构进行组织、规划、实施,充分挖掘利用校内外资源,结合学校实际,采取多种形式,对学校全体教师进行的一种在职继续教育模式。本研究主要是在对校本培训进行溯源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构建“有效的校本培训”模式。 论文在前言部分指出了当前校本培训的主要问题——有效性不高,指出了构建“有效的校本培训”的价值所在。 论文的第一章,首先在分析了“校本”的基础上明确了校本培训的定义,并厘清了校本培训与相关概念的关系,从而确定了校本培训内涵和外延,从而为用系统的方法分析校本培训打下了基础;其次,该部分还分析了校本培训的缘起,并重点对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三个五年计划”(以北京为例)进行了政策分析,有利于搞清楚开展校本培训的理论指导和目标指向。 论文的第二章,通过文献研究和观察、访谈相结合,分析了国外校本培训的现状、基本经验、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为“有效的校本培训”提供构建的思路和办法;同时在研究国内校本培训现状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国内校本培训存在的问题:认识不到位、规划(计划)不到位、内容针对性不强、方式不多样、管理不规范、评价不科学、培训不开放、校际不均衡以及经费、成果推广等问题。这为进行“有效的校本培训”关键因素分析提供了依据。 论文的第三章,首先提出了“有效的校本培训”的定义;接着根据定义的要求和系统的方法阐释了“有效的校本培训”的基本要素:内部要素(包括背景要素和过程要素)、外部要素两大类别,学校情境、教师特征、动机、选择、建构、应用、计划、管理、评价、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保障、教师教育机构的业务指导、中介组织的服务等十二个基本要素,并且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有效的校本培训”的基本原则:发展性原则、全员性原则、针对性原则、灵活性原则、自主性原则、优化性原则、合作性原则、多元(开放)性原则、经济性原则;最后,重点提出了实现“有效的校本培训”的基本途径:需求的确定、动机的激发、内容的设计、方式的选择、建构的实现、规划的确定、管理的保障、评价的导向。 论文的结论与建议部分总结了“有效的校本培训”这一基本模式,并对如何加强当前的教师继续教育提出了政策建议。
朱奎华[10](1997)在《图书馆学函授教育的回顾与前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我校函授教育的现状和前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校函授教育的现状和前瞻(论文提纲范文)
(1)生态视角下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第1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2节 研究问题与概念界定 |
一、研究问题 |
二、概念界定 |
第3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外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研究 |
二、国内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研究 |
三、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研究述评 |
第4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特色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特色 |
第5节 研究思路及论文架构 |
第2章 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 |
第1节 生态系统理论 |
一、生态系统概述及其特征 |
二、生态系统构成要素特点 |
三、生态系统理论对于本研究的适切性 |
第2节 资源依赖理论 |
一、资源依赖理论概述 |
二、生态系统的资源依赖关系 |
三、资源依赖理论对于本研究的适切性 |
第3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 |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内涵及溯源 |
二、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 |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对于本研究的适切性 |
第4节 系统构成及生态分析框架 |
一、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系统构成 |
二、系统构成要素的“生物学”隐喻 |
三、生态分析框架 |
第3章 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群落演变的生态分析 |
第1节 办学群落构成及子系统发展历程 |
一、成人本专科教育发展历程 |
二、自考本专科教育发展历程 |
三、网络本专科教育发展历程 |
第2节 成人本专科教育:“一枝独秀”演变分析 |
一、物种构成及种群关系 |
二、群落办学水平综合分析 |
三、群落演变动因生态分析 |
第3节 成人、自考本专科教育:“双雄并举”演变分析 |
一、物种构成及种群关系 |
二、群落办学水平综合分析 |
三、群落演变动因生态分析 |
第4节 成人、自考、网络本专科教育:“三足鼎立”演变分析 |
一、物种构成及种群关系 |
二、群落办学水平综合分析 |
三、群落演变动因生态分析 |
第4章 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群落的现实发展困境 |
第1节 办学群落整体发展处于生态失衡状态 |
一、院校之间互斥竞争为主,缺少互利共生 |
二、质量优先的K对策发展模式难以形成 |
三、办学生态位模糊,人才培养质量低下 |
第2节 办学群落区域发展处于非均衡状态 |
一、各省(区、市)人力资源存量差距较大 |
二、各省(区、市)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机会差距较大 |
三、各省(区、市)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资源供给差距较大 |
第5章 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空间及发展趋势 |
第1节 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区域发展水平分析 |
一、31个省(区、市)综合发展水平测量 |
二、31个省(区、市)的三个发展方阵划分 |
第2节 国内外环境生态因子发展变化分析 |
一、国际环境生态因子 |
二、国内环境生态因子 |
第3节 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预测分析 |
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作用及贡献率分析 |
二、基于毛入学率指标的高等教育普及化预测 |
第4节 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趋势透视 |
一、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空间所受影响 |
二、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群落生态演变规律 |
三、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未来发展趋势判断 |
第6章 促进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改革发展建议 |
第1节 采取区域推进方式进行差异化改革 |
一、第一方阵:重点探索教育引领创新,拓展办学发展空间 |
二、第二方阵:重点聚焦教育质量保障,提升院校办学水平 |
三、第三方阵:重点推进信息技术应用,改善现有办学生态 |
第2节 明确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系统办学生态位 |
一、生源输入:建立基于师生比的规模生态位 |
二、办学群落:优化结构生态位和质量生态位 |
三、资源输出:形成基于多维评价的效益生态位 |
第3节 实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战略 |
一、办学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 |
二、办学群落:应用可持续发展模型 |
三、办学行动: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针对成人学习者的访谈提纲 |
附录二:针对继续教育主管部门的访谈提纲 |
附录三:针对院校继续教育管理者的访谈提纲 |
附录四:针对院校继续教育教师的访谈提纲 |
附录五:针对函授站点(学习中心)的访谈提纲 |
后记 |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3)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演进及其逻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与问题提出 |
(一) 研究缘起 |
(二) 问题提出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一) 师范教育与教师教育 |
(二) 教师专业化与教师教育专业化 |
(三) 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历史分期 |
三、文献综述 |
(一) 教师教育专业化研究 |
(二) 教师教育机构转型与认证研究 |
(三) 教师教育专业设置与认证研究 |
(四)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与设置研究 |
(五) 教师专业标准研究 |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一) 创新之处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师范教育初创 |
第一节 师范教育的萌芽 |
一、师范教育思想的萌芽 |
二、师范教育的初步实践 |
三、师范教育理论的移植与探索 |
第二节 封闭师范教育制度的创立 |
一、钦定:自上而下颁布 |
二、奏定:自上而下推行 |
三、独立设置的师范教育体系形成 |
四、师范教育公费制度与自费制度并存 |
五、管理师范教育的教育行政体制建立 |
第三节 师范教育机构的创立与发展 |
一、中等师范教育机构的创立与发展 |
二、高等师范教育机构的创立与发展 |
三、实业师范教育机构的创立与发展 |
第四节 师范教育的课程设置 |
一、初级师范学堂课程设置 |
二、女子师范学堂课程设置 |
三、优级师范学堂课程设置 |
四、优级师范选科学堂课程设置 |
五、师范教育课程设置特点 |
第五节 教员任用检定制度与培训制度 |
一、教师任用制度和检定制度 |
二、教师培训制度 |
第六节 初创时期师范教育的特色与不足 |
一、嫁接的师范教育思想 |
二、封闭的师范教育体制 |
三、师范教育办学质量总体不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师范教育曲折发展 |
第一节 师范教育制度的曲折变迁 |
一、封闭师范教育制度的初步发展(1912-1922年) |
二、开放师范教育制度的曲折发展(1922-1927年) |
三、上下结合的独立师范教育制度的探索(1927-1949年)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师范教育机构的发展 |
一、独立师范教育机构的建立与发展(1912-1922年) |
二、多元开放的师范教育机构的发展(1922-1927年) |
三、独立师范教育机构的复兴(1927-1949年) |
四、女子师范教育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
五、实业教员养成所的建立 |
第三节 民国时期师范教育课程的演进 |
一、封闭的师范教育课程(1912-1922年) |
二、开放的师范教育课程(1922-1927年) |
三、多元的师范教育课程(1927-1949年) |
四、女子师范教育课程设置 |
五、师范教育课程设置特点 |
第四节 教师检定制度与教师培训制度 |
一、教师检定制度 |
二、教师培训制度 |
第五节 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师范教育实践 |
一、根据地师范教育的创建与发展 |
二、解放区师范教育的发展 |
第六节 师范教育逐步走向专业化 |
一、启蒙到专业 |
二、探索与不足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师范教育重建 |
第一节 新中国师范教育制度的探索与发展 |
一、建国初期师范教育制度的建立(1949-1966年) |
二、文革期间师范教育制度的衰落(1966-1978年) |
三、改革开放时期师范教育制度的重建(1978-1999年) |
第二节 新中国师范教育机构的发展 |
一、独立封闭师范教育机构的重建与发展(1949-1966年) |
二、文革期间师范教育机构严重削弱(1966-1976年) |
三、改革开放时期多元师范教育机构的发展(1976-1999年) |
第三节 新中国师范教育专业设置演变 |
一、建国初期师范专业设置 |
二、改革开放期间师范教育专业设置 |
第四节 新中国师范教育课程的变迁 |
一、建国初期师范教育课程设置(1949-1966年) |
二、文革期间师范教育课程设置(1966-1976年) |
三、改革开放时期师范教育课程设置(1976-1999年) |
四、师范教育课程设置特点 |
第五节 教师资格制度与职后教师培训制度 |
一、教师资格认证制度 |
二、教师培训制度 |
第六节 师范教育在繁荣中式微 |
一、师范教育的发展特色 |
二、师范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教师教育转型 |
第一节 教师教育转型政策演进 |
一、综合化 |
二、开放化 |
三、高端化 |
四、一体化 |
第二节 教师教育转型实践 |
一、综合化:师范院校向综合化发展 |
二、开放化:综合性院校参与教师教育 |
三、高端化:教师教育院校和培养层次升级 |
四、一体化: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逐渐融合 |
第三节 师范专业设置与认证 |
一、师范专业设置 |
二、师范专业认证 |
第四节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建立 |
一、教师教育课程标准 |
二、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特点 |
第五节 教师资格制度与教师职后培训制度 |
一、教师资格认定制度 |
二、教师职后培训制度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逻辑 |
第一节 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历史逻辑 |
一、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制度变迁分析 |
二、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路径演化 |
第二节 教师教育专业化的理论逻辑 |
一、教师教育基本规律 |
二、教师专业发展规律 |
三、教师教育的二重性 |
第三节 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实践逻辑 |
一、国家宏观层面:建立教师教育的专业化制度体系 |
二、地方中观层面:推进教师教育专业化 |
三、学校微观层面:践行教师教育专业化制度 |
四、完善教师教育治理机制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4)面向海外的华文幼儿师资学历教育培养研究 ——以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和广州幼儿师范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设计 |
1.4 相关研究综述 |
1.5 华文幼儿师资培养理论基础和参照标准 |
2 中国为海外培养华文幼儿师资的现状 |
2.1 学历教育 |
2.2 非学历教育 |
3 暨南大学华文教育专业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方向发展现状 |
3.1 专业发展概况 |
3.2 生源遴选机制 |
3.3 硬件软件建设 |
3.4 实践教学体系 |
3.5 培养特色总结 |
4 广州幼儿师范学校华文班中专幼师培养发展现状 |
4.1 华文班概况 |
4.2 生源遴选机制 |
4.3 硬件软件建设 |
4.4 实践教学体系 |
4.5 培养特色总结 |
5 基于两所学校华文幼儿师资培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5.1 问卷和访谈调查及分析 |
5.2 两所学校培养华文幼儿师资的异同分析 |
6 改进华文幼儿师资培养的建议和对策 |
6.1 培养单位层面 |
6.2 学生层面 |
7 结语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广州幼儿师范学校华文幼师班发展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 2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前班发展情况的调查问卷 |
附录 3 访谈提纲(教学管理者版) |
附录 4 访谈提纲(教师版) |
附录 5 访谈提纲(学生版) |
附录 6 |
附录 7 海外华文教育专业奖学金简介 |
致谢 |
(5)上海洋画运动研究(1913-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目的和意义 |
二、研究概况 |
三、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四、研究方法 |
五、本文的相关概念及其范围的界定 |
第一章 上海洋画运动的前夜(1913年前) |
第一节 上海洋画运动前夜的社会文化生态 |
一、上海洋画运动之时代土壤 |
二、上海洋画运动之地域文化基础 |
第二节 上海洋画运动前夜的拓荒先锋 |
一、上海洋画运动的先行者:周湘 |
二、上海洋画运动的重要先驱:徐咏青、张聿光 |
三、上海洋画运动其他风云人物:丁悚、乌始光、沈泊尘 |
第三节 洋画理论的启蒙与传播 |
一、“言教之余盖以身教”:李叔同 |
二、“欲觇一国文化,先觇其美术”:陈树人 |
第二章 上海洋画运动的初幕(1913-1919) |
第一节 生源争夺白热化:“上海美专”与周湘的办学竞争 |
一、对峙之一:美专与周湘的广告之役 |
二、对峙之二:美专诉讼 |
第二节 办学模式学院化:“上海美专”的发展历程 |
一、不息的变动:课程与学制的改革 |
二、不懈的创新:教学方法的结构性变化 |
三、坚实的社会基础:校董会奠基上海洋画运动 |
第三节 早期建树多元化:“上海美专”的洋画教育成果 |
一、生源的拓广:函授教育 |
二、洋画运动的最初发动:东方画会 |
三、洋画运动理论喉舌的创办:《美术》杂志 |
第三章 上海洋画运动的兴起(1919-1929) |
第一节 上海洋画运动的发动机:天马会 |
一、“类似文艺复兴时代之晨钟”:“天马会”的创立 |
二、“独倡艺术之观念”:“天马会”九次美术展览会 |
第二节 蔡元培美育思想与上海洋画运动 |
一、“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蔡元培的美育思想 |
二、“艺术创作当随科学进步而进步”:蔡元培之洋画教育观 |
第三节 上海洋画运动的一缕晨曦:晨光美术会 |
一、“文艺复兴的征象”:“晨光美术会”之洋画发展路径 |
二、“晨光美术会”的展览效应 |
第四节 上海洋画运动由兴起走向兴盛:私立美术学校发展 |
一、洋画运动的竞进:私立美术学校林立 |
二、筹办“西洋画科”热 |
第五节 上海洋画运动走向高潮的标志:普育堂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会 |
一、几经波折:“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会”的筹办及其要征 |
二、洋画运动多样化格局的集中展示:“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会”西画展品 |
三、上海洋画运动理论导向:“二徐”之争 |
第四章 上海洋画运动的现代弄潮(1930-1937) |
第一节 “现代美术实验”的沃壤:艺术运动社 |
一、“为艺术运动而产生”:“艺术运动社”的创立 |
二、“为艺术运动而努力”:“艺术运动社”的笃行 |
第二节 现代狂飙:决澜社 |
一、新进洋画集团:决澜社 |
二、上海洋画运动新波澜 |
第三节 超现实主义的先锋:中华独立美术协会 |
一、从“十人展”到“中华独立美术协会”创立 |
二、东洋超现实主义传袭:“中华独立美术会”展览效应 |
第四节 “与美术专门学校相抗衡”:白鹅绘画补习学校 |
一、“白鹅绘画补习学校”的前身:白鹅画会 |
二、“创国内业余美术教育之先声”:白鹅绘画补习学校 |
余论 |
附录一 《上海油画院章程》 |
附录二 《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会出品目录》(1929)(西画部) |
附录三 上海洋画运动大事年表 |
附录四 陈抱一《洋画运动过程略记》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着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致谢 |
(6)A培训机构市场拓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目的 |
1.2.2 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主要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4.3 研究评述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培训机构 |
2.1.2 成人教育 |
2.1.3 继续教育 |
2.1.4 终身教育 |
2.1.5 市场拓展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市场拓展理论 |
2.2.2 企业战略理论 |
2.2.3 服务营销理论 |
2.3 市场拓展策略分析方法 |
2.3.1 态势(SWOT)分析法 |
2.3.2 五力模型(FFM)分析法 |
2.3.3 多角化经营战略(SOD)分析法 |
3 A培训机构发展现状分析 |
3.1 云南省教育培训机构现状 |
3.2 A培训机构的基本情况 |
3.3 A培训机构面临的问题 |
3.3.1 非学历教育招生规模不足 |
3.3.2 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健全 |
3.3.3 非学历教育培训业务种类不完善 |
3.3.4 主营业务受冲击 |
4 A培训机构市场拓展环境分析 |
4.1 外部环境分析 |
4.1.1 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
4.1.2 经济环境分析 |
4.1.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4.1.4 技术环境分析 |
4.1.5 外部环境的机会与威胁 |
4.2 内部环境分析 |
4.2.1 组织机构情况 |
4.2.2 业务结构分布 |
4.2.3 员工受教育程度 |
4.2.4 师资结构情况 |
4.2.5 主要营销渠道 |
4.2.6 内部环境的优势和劣势 |
4.3 竞争环境分析 |
4.3.1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
4.3.2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
4.3.3 新进入者的威胁 |
4.3.4 同行业的竞争 |
4.3.5 替代品的威胁 |
5 A培训机构基于业务创新的市场拓展策略 |
5.1 A培训机构的教育培训市场细分 |
5.2 A培训机构的目标和市场定位 |
5.3 基于纵向业务创新的市场拓展策略 |
5.3.1 现有学历教育业务的导入渠道 |
5.3.2 推进学历教育深度合作策略 |
5.3.3 应用级高端市场拓展策略 |
5.4 基于横向业务创新的市场拓展策略 |
5.4.1 助考培训拓展策略 |
5.4.2 执业资格培训拓展策略 |
5.4.3 特种培训拓展策略 |
5.4.4 定制培训拓展策略 |
5.5 基于品牌打造的市场拓展策略 |
5.5.1 广告策略 |
5.5.2 赞助策略 |
5.5.3 免费讲座和旁听策略 |
5.5.4 折扣及承诺策略 |
6 A培训机构市场拓展的保障措施 |
6.1 加强组织领导 |
6.1.1 建立健全的领导体系 |
6.1.2 具备明确的分工意识 |
6.1.3 按时开展的会议讨论 |
6.1.4 健全的检查督导制度 |
6.2 优化资源配置 |
6.2.1 创新教学手段 |
6.2.2 优化师资结构 |
6.2.3 优化市场布局 |
6.2.4 优选合作伙伴 |
6.3 建立资金保障 |
6.3.1 加强领导者对资金的监管能力 |
6.3.2 健全管理和责任分配体制 |
6.3.3 成立快速处理资金部门 |
6.4 注重风险防范 |
6.4.1 加强管理工作 |
6.4.2 加强品牌塑造 |
7 结束语 |
7.1 结论 |
7.2 展望 |
附录 云南省培训市场调查问卷(样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改革开放后中国高等体育教育发展历程研究 ——以14所体育院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社会发展的需求,呼唤高等体育教育的变革 |
1.1.2 中国高等体育教育发展困境,倒逼我们反思高等体育教育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研究 |
2.1.1 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历史研究 |
2.1.2 高等教育结构研究 |
2.1.3 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
2.2 高等体育教育发展历史研究 |
2.2.1 高等体育教育发展阶段划分及特征研究 |
2.2.2 高等体育教育体系结构研究 |
2.2.3 文献综述小结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访谈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3.2.4 比较研究法 |
3.2.5 个案分析法 |
3.3 研究思路 |
3.4 本研究的创新点、难点 |
3.4.1 创新点 |
3.4.2 重点 |
3.4.3 难点 |
4 分析与讨论 |
4.1 高等体育教育的研究时限、概念、要素 |
4.1.1 研究时限界定 |
4.1.2 高等教育与高等体育教育的概念 |
4.1.3 高等体育教育的构成因素 |
4.2 恢复与调整阶段高等体育教育发展(1978-1985) |
4.2.1 社会背景 |
4.2.2 改革与发展 |
4.2.3 主要特征 |
4.2.4 小结 |
4.3 规范与改革阶段高等体育教育的发展(1985-1999) |
4.3.1 社会背景 |
4.3.2 改革与发展 |
4.3.3 主要特征 |
4.3.4 小结 |
4.4 规模扩张阶段高等体育教育的发展(1999-2010) |
4.4.1 社会背景 |
4.4.2 改革与发展 |
4.4.3 主要特征 |
4.4.4 小结 |
4.5 优化与提升阶段高等体育教育的发展(2010-今) |
4.5.1 社会背景 |
4.5.2 改革与发展 |
4.5.3 主要特征 |
4.5.4 小结 |
4.6 高等体育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成效与存在问题 |
4.6.1 成效 |
4.6.2 问题 |
4.7 高等体育教育发展的动因 |
4.7.1 政治因素对高等体育教育发展的影响 |
4.7.2 高等教育对高等体育教育发展的影响 |
4.7.3 体育事业发展对高等体育教育发展的影响 |
4.7.4 经济因素对高等体育教育发展的影响 |
4.7.5 体育专业院校自身发展对高等体育教育发展的影响 |
4.8 高等体育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4.8.1 机遇 |
4.8.2 挑战 |
4.9 高等体育教育的改革策略 |
4.9.1 办学目标定位差异化 |
4.9.2 管理自主化 |
4.9.3 专业建设特色化 |
4.9.4 人才培养方式多样化 |
4.9.5 办学过程开放化:办学社会化与交流国际化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公众参与视角下的外语教育政策规划研究 ——以贵州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外语教育政策研究的“新时代”背景 |
1.1.2 民族地区基础外语教育政策规划现实困境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本论文体系架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外语教育政策规划:政策规划主体的视角 |
2.1.1 政府决策层面的外语教育政策规划 |
2.1.2 专家论证层面的外语教育政策规划 |
2.1.3 公众参与层面的外语教育政策规划 |
2.2 外语教育政策规划:政策规划的理论视角 |
2.2.1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2.2.2 多元文化理论 |
2.2.3 语言政策与规划理论 |
2.2.4 公共政策学理论 |
2.3 基础外语教育政策规划路径 |
2.3.1 政策内容规划 |
2.3.2 政策过程规划 |
2.3.3 政策价值规划 |
2.4 本研究核心概念界定 |
2.4.1 公众参与 |
2.4.2 外语教育政策规划 |
2.4.3 民族地区基础外语教育 |
2.5 本论文的研究分析框架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贵州地区基础教育的基本概况 |
3.1 贵州地区的基本概况 |
3.1.1 基础教育经费投入基本情况 |
3.1.2 基础教育学校发展概况 |
3.1.3 基础教育相关政策法规 |
3.2 贵州民族地区的基本概况 |
3.2.1 民族地区的基本分布 |
3.2.2 民族地区学校发展概况 |
3.2.3 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经费投入 |
3.2.4 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相关政策法规 |
3.2.5 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设计及数据收集 |
4.1 先导研究 |
4.1.1 先导研究设计 |
4.1.2 先导研究开放式访谈结果 |
4.1.3 先导研究问卷的编制及修改 |
4.1.4 先导问卷结果及问卷修正 |
4.2 正式研究 |
4.2.1 研究问题 |
4.2.2 研究变量 |
4.2.3 研究对象 |
4.3 数据收集与整理 |
4.3.1 量化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
4.3.2 开放式问题的收集与整理 |
4.4 研究方法 |
4.4.1 内容分析法 |
4.4.2 问卷调查法 |
4.4.3 访谈法 |
4.5 研究伦理考量 |
4.5.1 事先告知 |
4.5.2 公开身份 |
4.5.3 保护隐私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量化数据分析与讨论 |
5.1 问卷信度及效度检验 |
5.1.1 信度检验 |
5.1.2 效度检验 |
5.2 问卷背景信息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1 研究样本背景信息统计 |
5.2.2 研究样本背景信息小结 |
5.3 民族地区基础外语教育政策内容研究 |
5.3.1 英语课程实施方案 |
5.3.2 教师教育培训 |
5.3.3 外语考试测评 |
5.3.4 外语教研工作计划 |
5.4 民族地区基础外语教育政策过程研究 |
5.4.1 外语教育政策制定 |
5.4.2 外语教育政策实施 |
5.4.3 外语教育政策评价 |
5.5 民族地区基础外语教育政策价值研究 |
5.5.1 教育政策公共价值追求 |
5.5.2 政策主体的价值倡导 |
5.5.3 利益群体的价值协调 |
5.6 开放式问题统计分析 |
5.6.1 开放式问题1统计分析 |
5.6.2 开放式问题2统计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质性数据分析与讨论 |
6.1 国家宏观层面教育政策 |
6.1.1 课程育人 |
6.1.2 外语语种规划 |
6.1.3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
6.2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内容考察 |
6.2.1《英语课标2011版》修订依据、理念及原则 |
6.2.2《英语课标2011版》价值考察 |
6.2.3《英语课标2011版》修订对教学方面的建议 |
6.2.4《英语课标2017版》修订依据 |
6.2.5《英语课标2017版》修订对教学方面的建议 |
6.3 访谈数据收集与分析 |
6.3.1 半结构式访谈设计 |
6.3.2 访谈数据的整理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民族地区基础外语教育政策规划 |
7.1 民族地区外语教育政策过程规划的多元参与模式 |
7.1.1 政府决策主体与公众参与的对应衔接 |
7.1.2 民族外语教师作为政策主体在政策规划中的能动性 |
7.1.3 专家论证与公众参与在政策规划中的协调 |
7.2 政策内容规划中凸显地方性与校本层面的特色 |
7.2.1 资源观视角下弥合外语课程中的民族文化缺位 |
7.2.2 民族地区多元文化的外语教育政策规划 |
7.2.3 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 |
7.3 政策价值规划观照教育公平与学生全面发展 |
7.3.1 民族地区基础外语教育与国内同步 |
7.3.2 民族地区基础外语教育与国际接轨 |
7.3.3 民族地区学生的外语学习与个人成长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启示 |
8.3 研究创新点 |
8.4 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 贵州民族地区基础外语教育政策研究调查问卷-中小学教师版 |
附录 2: 贵州民族地区基础外语教育政策研究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 3: 贵州民族地区基础外语教育政策研究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 4: A校的外语教研组集体备课方案 |
附录 5: B校的英语组教研活动方案 |
附录 6: B校7年级英语组计划 |
附录 7: 本人田野调查的微信记录 |
(9)“有效的校本培训”研究 ——兼谈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政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三、基本框架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追昔:概念与缘起 |
一、基本概念 |
(一) 校本 |
(二) 校本培训 |
二、国外校本培训的缘起 |
三、国内校本培训的缘起 |
第二章 抚今:现状与问题 |
一、国外校本培训的现状 |
二、我国校本培训的现状 |
第三章 前瞻:“有效的校本培训”的实现 |
一、概念 |
二、基本要素 |
(一) 系统分析 |
(二) 基本要素分析 |
三、基本原则 |
四、实现途径 |
(一) 需求的确定 |
(二) 动机的激发 |
(三) 内容的设计 |
(四) 方式的选择 |
(五) 建构的实现 |
(六) 规划的制定 |
(七) 管理的保障 |
(八) 评价的导向 |
结论与建议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我校函授教育的现状和前瞻(论文参考文献)
- [1]生态视角下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D]. 张艳超.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2]我校函授教育的现状和前瞻[J]. 赵美兰. 交通高教研究, 1995(S1)
- [3]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演进及其逻辑研究[D]. 李铁绳.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4]面向海外的华文幼儿师资学历教育培养研究 ——以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和广州幼儿师范学校为例[D]. 姜瑶环. 暨南大学, 2019(05)
- [5]上海洋画运动研究(1913-1937)[D]. 王韧. 上海大学, 2012(02)
- [6]A培训机构市场拓展策略研究[D]. 张婷. 云南大学, 2018(04)
- [7]改革开放后中国高等体育教育发展历程研究 ——以14所体育院校为例[D]. 闫二涛. 北京体育大学, 2017(06)
- [8]公众参与视角下的外语教育政策规划研究 ——以贵州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为例[D]. 付荣文.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9]“有效的校本培训”研究 ——兼谈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政策分析[D]. 董随东. 华东师范大学, 2006(04)
- [10]图书馆学函授教育的回顾与前瞻[J]. 朱奎华. 图书馆学研究, 1997(02)